基础体系

2024-09-21

基础体系(精选12篇)

基础体系 篇1

一、基础教育政策的界定

广义的政策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定义时, 就是参与交易活动的各个组织或个人所要遵守的交易活动规则, 其中包括交易活动规则和交易活动主体, 这与制度的定义类似。而狭义的政策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定义时, 就是参与交易活动的各个组织或个人所要遵守的由政府所制定的交易活动规则, 其中包括交易活动规则和交易活动主体, 而交易活动主体中包括政府, 交易活动规则由政府制定, 并且为参与交易活动的主体所遵守。

广义的基础教育政策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定义时, 就是参与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各个组织或个人所遵守的基础教育交易活动规则, 其中包括基础教育交易活动规则和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主体, 这与制度的定义类似。而狭义的基础教育政策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定义时, 就是参与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各个组织或个人所要遵守的由政府所制定的基础教育交易活动规则, 其中包括基础教育交易活动规则和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主体, 而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主体中包括政府, 基础教育交易活动规则由政府制定, 并且为参与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主体所遵守。

二、以往研究的两种观点

以往国外有关教育政策体系的研究, 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学者柯伯恩所提出的五要素论, 认为教育政策体系由教育经费政策、课程政策、学生政策、教师政策和教育管理政策等五个方面构成[1]。教育经费政策所要解决的是谁出资、出多少、为什么出的问题;课程政策所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学生政策所要解决的是受教者的问题;教师政策所要解决的是授教者的问题;教育管理政策所要解决的是由谁管、怎么管的问题。

以往国内有关教育政策体系的研究, 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孙绵涛所提出的四要素论, 认为教育政策体系由教育质量政策、教育体制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师政策等四个方面构成[2]。其中的教育经费政策和教师政策与柯伯恩观点一致;教育质量政策所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及实现途径问题;教育体制政策所要解决的是各级各类办学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这两种观点中, 教育经费政策与教师政策是一致的。孙绵涛将柯伯恩的学生政策和课程政策合并为教育质量政策是合理的, 因为教育质量指的就是学生的培养质量, 而实现学生的培养质量标准的核心是课程, 所以教育质量政策当然要包括学生政策和课程政策。孙绵涛的教育体制政策的提法是值得借鉴和商榷的。体制是一个含义模糊的概念, 可以有体系、制度或制度体系的含义, 这与政策体系的概念有很大的交叉和重叠, 所以, 广义的教育体制指的就是教育政策体系, 即包括所有种类的教育政策, 而狭义的教育体制包含教育经费政策和教育管理政策, 即办学政策。所以综合两种观点, 我们可以提出基础教育政策体系的三要素论, 即办学政策 (或狭义的体制政策, 含经费政策、管理政策) 、教师政策、质量政策 (含学生政策、课程政策) 。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思路

我们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微观分析、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来重新诠释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只有个人才是最终的交易活动主体和研究对象, 个人以外的组织、利益集团、政府都是一种制度安排的组织载体, 是制度安排的结果[3], 属于衍生出来的交易主体, 其中已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契约或制度, 其背后的真正主体仍是个人, 所以彻底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中, 只有个人是交易活动的主体和研究对象, 所有的组织、制度都可由对个人主体的交易活动的分析来解释。所以在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中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类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基本的、最终的、 直接的交易活动主体, 而学校是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一种制度安排的组织载体, 是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一种制度安排的组织结果。当然并不属于制度或制度安排本身, 而是包括了制度、制度安排和一些实体性因素。这些实体性因素, 最重要的就是基础教育交易活动双方, 即受教育者 (学生) 和教育者 (教师) , 但这种包括只是部分的包括, 学生和教师对学校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是可以作出选择的主体, 可以选择加入或离开。学校并不是学生或教师本身, 教师或学生也不是学校本身, 离开了某个学校, 教师或学生仍然存在, 离开了某些教师或学生, 学校依然存在。但基础教育制度则是学校更本质的特征, 离开了基础教育制度安排, 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所以学校应作为区别于学生和教师的第三类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主体。它相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 属于第二级主体, 或者说中间体、媒体、介质体、中介体, 构成了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中介因素, 也是直接与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相关的主体, 而学生和教师属于第一级主体。所以直接与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相关的主体就包括教师、学生、学校, 其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级的、直接的、最初的、最终的、根本的主体, 而学校是二级的、中介的、中间的、衍生出来的主体。学校这一主体是组织性主体, 基础教育交易活动往往是通过这一主体同其他与基础教育交易活动有关的个人主体或组织主体打交道, 而不是由学生和教师这些一级主体来直接与之打交道。这些与基础教育交易活动有关的个人主体或组织主体有各级政府、社会上的个人或非政府组织。他们构 成了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环境因素, 或称为第三级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主体。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主体的情形与教育交易活动主体的情形相同。本文以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三类直接主体, 即基础教育的学生、教师和学校, 作为研究重点, 同时涉及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相关环境主体。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分别并有联系地分析对应于这三大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直接主体的基础教育质量政策、办学政策和教师政策。

四、委托代理理论的思路

在基础教育交易活动当中, 受教育者即学生是最终的委托人。教育者即教师是最终的代理人。受教育者是最终的出资方, 国家的各级财政投入也是源于受教育者所缴的税收。受教育者这一最终的基础教育交易的出资方委托人, 与教育者这一最终的直接贡献基础教育交易对象, 对基础教育交易对象的产出负直接责任的代理人之间, 有一个长长的委托代理链, 其中的任何一环都是其相邻的更靠近最终委托人的一端的交易方环节的代理人, 也都是其相邻的更靠近最终代理人的一端的交易方环节的委托人。具体来说, 这其中的环节有受教育者—学校投资者—学校—学校管理者—教育者, 极端的情况, 对于家教来说, 则只有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我们这里以学校基础教育为研究重点, 所以一般不包括这种极端的情况。其中学校投资者包括各级政府、个人和非政府组织, 他们是学校的直接投资者, 而受教育者是最终的出资方, 是受教育者通过出资税收和给学校付费来委托政府和非政府投资基础教育办学、投资学校, 提供基础教育服务。所以政府和非政府的投资办学组织, 对于学校、学校管理者、教师来说是出资方和委托人, 但同时也是受教育者的代理人, 负有管理基础教育交易活动和管理学校的直接责任。同样, 学校管理者是学校、学校投资者、受教育者的代理人, 负有管理基础教育交易活动和管理学校的直接责任, 同时受教育者、学校投资者、学校、学校管理者对于教师来说又都是出资方和委托人, 教育者对他们负有管理基础教育交易活动和管理学校的直接责任。

对于学校投资者中的各级政府来说, 其委托代理关系一般为, 上级政府是下级政府的委托人, 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代理人。具体来说, 中央政府是地方政府的委托人, 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 下一级地方政府又是上一级地方政府的代理人, 而上一级地方政府又是下一级地方政府的委托人。因为根据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方因为拥有所有权, 在法律上有权管理代理方和交易对象或物品的产出, 从主观愿望上来说, 因为是自己的所有权, 也有心管理代理方和交易对象或物品的产出。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从客观能力和效果上来说, 委托方在技术上或者说能力上又无力有效地管理代理方和交易对象或物品的产出。所以只能间接地管理和影响交易对象或物品的产出, 而且这种管理和影响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 其有效性取决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管理效果和代理人对交易对象或物品的产出的管理效果等两个方面。上下级政府之间正好具有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特性。上级政府在法律上有权 管理下级政府,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 下级政府比上级政府拥有更多的具体信息, 因而, 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就构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上级政府为委托人, 下级政府为代理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基础教育办学拥有投资权, 并拥有直接管理下级政府和间接管理或影响下级政府负责的基础教育办学产出的权力。但较之上级政府来说, 由于下级政府拥有其所负责的基础教育办学产出的更多的具体信息, 因而对于其所负责的基础教育办学的产出, 下级政府拥有更多的、直接的、实际的管理权, 对其所负责的基础教育办学的产出具有更多的、直接的、实际的影响力。

针对这一委托代理链的最终委托人, 即受教育者的政策就是基础教育的质量政策。针对于这一委托代理链的中间三项委托代理人, 即学校投资者、学校、学校管理者的政策就是基础教育的办学政策, 针对于这一委托代理链的最终代理人, 即教育者的基础教育政策就是基础教育的教师政策。

五、结论

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主体, 一是学校, 二是受教育者, 三是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基本的最终的主体, 而学校是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一种制度安排的组织载体。根据参与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主体或政策所针对的交易活动主体的不同, 基础教育政策可分为针对学校的办学政策、针对受教育者的质量政策和针对教育者的教师政策, 这三大政策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将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划分为办学政策、质量政策、教师政策这三大类, 一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推论, 二是政策分析和基础教育理论的一个逻辑推论。

我们所说的基本的基础教育政策比柯伯恩和孙绵涛所说的基本的基础教育政策更集中一些。相对于柯伯恩提出的由教育经费政策、课程政策、学生政策、教师政策、基础教育管理政策等组成的国 家基础教育政策体系, 我们将课程政策和学生政策归入了都是针对学生这一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主体的基础教育质量政策上来, 是有关学生所应当获得的基础教育服务的质量政策, 这一点与孙绵涛的划分相同。我们将教育经费政策与基础教育管理政策归入了都是针对学校这一基础教育交易活动的组织载体的主体的办学政策上来, 因为学校这一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主体就是从事办学活动, 而办学活动最基本的两项活动就是投资和管理。因此, 办学政策本身就含有教育经费政策或基础教育投资政策和基础教育管理政策。我们将针对教师或教育者这一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主体的基础教育政策归为了 教师政策, 这与前面两位学者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认为, 国家基本的基础教育政策, 还是提教育质量政策、办学政策和教师政策为好, 这比前两种提法都要更系统、更集中、更简明、更有逻辑性、更有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也更符合新制度经济学和政策科学的理论和逻辑。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包括基础教育的办学政策、质量政策和教师政策。

摘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对政策体系进行研究, 可分为制度环境、供给方、需求方等三个方面, 具体到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则包括基础教育的制度环境、学校、教师和学生。由此, 本研究将基础教育政策体系确定为办学政策、质量政策和教师政策等三个部分。

关键词: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办学政策,质量政策,教师政策

参考文献

[1]S·南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林明等, 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0.

[2]孙绵涛.关于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探讨.教育研究, 2001 (3) .

[3]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基础体系 篇2

将基本的语言单位(类型与语句)组织起来,建立高质量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结构合理易用,算法可靠、高效、易读)。屏蔽程序中复杂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实现细节

2) 主要关注因素: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简洁性(易读)、坚固性(可靠,易维护)。

3) 主要方法与技术:

防御式编程,断言式编程,测试驱动开发,异常处理,配置式编程,表驱动编程,基于状态机编程。前面四个是关于可靠性的,后面三个是关于数据结构带来易读性。

4) 最终制品:

基础体系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78-03

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以及2005方案的具体意见,从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方案,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必修课。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既相互区别、各有分工,又彼此联系、相互合作、功能互补,形成了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本门课程采用国家统编教材,这本教材在体系和结构上具有逻辑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在内容上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效性。但是,教材体系的成功构建并不意味着教材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实施,只有将这一规范的教材体系成功地转换成灵活生动的教学体系,才能够使其价值得以实现。然而,这一转换过程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无数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在为此做着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各种尝试,也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成果。笔者在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前人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体会,在此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问题加以归纳和探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理论探讨

(一)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1.含义不同

教材体系是对一门学科进行系统阐述的理论体系,它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其表现形式是比较稳定的书面文字,是教师进行讲授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材料。教学体系即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依据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情境等因素的不同,为适应教育环境的需要而构建的一套理论讲授表达体系。其表现形式是比较灵活的课堂教学。

2.功能不同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教材体系的功能是全面严谨的阐述科学的政治理论观点,而教学体系的功能则是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其中的重要理论知识,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3.特点不同

教材体系体现出结构的逻辑性严谨性、章节的均衡性、层次的清晰性、前后的呼应性、内容的全面覆盖性、学术的权威性、理论的科学性、表述的准确性等特点。而教学体系的特点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具有问题的针对性、重点突出性、难点深入性;在教学的实施中具有方法灵活性、手段多样性。

4.要求不同

教材体系以完整表述知识理论体系为目的,所以他在教材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科学客观性、概念定义的简明准确性、观点结论推演的逻辑严密性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而教材体系以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理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为目的,所以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样的目的进行。

5.思路不同

在设计教材体系,编写教材时,使用的主要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通过对大量的社会现象和数据资料的研究和概括,形成教材中的概念、观点、结论等。而在设计教学体系、形成教学方案时,其思路恰恰相反,使用的主要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路。运用教材提供的概念、观点、结论,结合具体的、生动的、典型的社会现象和数据资料,进行理论的实际运用,解决具体的现实的问题。

以上的区别让我们看到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不同和差异,然而他们之间也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紧密的联系:教材体系是构建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教师能动地对教材体系的再加工、再创造过程,也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过程。

(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必要性

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是保障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关键,也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不仅是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在对教材进行科学概括和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提取精华,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具体问题,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教材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座由此达彼的桥梁,努力实现二者的转化。

1.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说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可以按照教材体系进行,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一些概念、原理等,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完全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则难以达到真正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目的。所以必须采取不同于教材体系的另一种体系——教学体系进行教学,这样即能消化吸收教材体系中的主要精神,又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要求

结合实际问题,释疑解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课之本,也是该课的生命力之所在。然而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教材难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始终固守教材的内容,就可能脱离生活的实际,造成照本宣科、本本主义的效果。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所以教师们必须在研究教材体系重点问题的前提下,找出教学内容可能涉及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难点,认真分析,形成实际应用中的教学体系。

3.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要求

在很大一部分学生心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地说教课,为了打破这样的固有成见,广大教师在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要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就不能简单的就理论讲理论,而是要将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引入课堂,潜移默化的引发理论的思考。这也需要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三)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基本原则

1.灵活发挥与遵循教材相结合的原则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首先涉及的就是在设计教学体系时如何处理教材的问题。教材体系是“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是教师进行讲授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材料。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凝聚了全国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无论怎样设计都不能离开教材体系的重点内容。只有抓住了教材体系的主题、主线和重点,教学体系的设计才能有其规范、原则和方向。如果脱离教材体系,另搞一套所谓的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会脱离一课之本,就会迷失方向,也会令学生产生随意、混乱的感觉。反之如果在教学体系设计时全部照搬教材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会变成照本宣科。这两种做法都体现不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例如基础课囊括了大学生为人、处事、成长、成才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系庞大,内容繁杂,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结果就是流于表面,无法深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提炼教材的重点内容加以讲授,兼顾一般内容,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这样才能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讲授与辅助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形象化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本质体现。相对于教材体系的理性抽象,教学体系感性形象则是其有别于教材的本质特征。引起学生的注意是传授知识的第一步,而在教学实践中,与枯燥晦涩的讲授相比,生动形象的讲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授的形象化打造需要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融入各种辅助形式和手段,深入浅出地将抽象的概念、命题、理论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知识。现代化的技术和设施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例如通过多媒体可以将图片、音效、影像资料融为一体,向学生立体、直观的展现教材内容,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单纯依靠教材和课堂,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相结合,就会枯燥无味,也难见成效。所以在教学体系的形成中,要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充分结合,将学生置身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探索真理。

二、高职院校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实践探索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这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核心和依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就是“教”与“学”的关系,有教育家曾指出: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教师主导作用正确、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这句话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做了全新的诠释。《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修养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通过“教化”、“修养”与“体验”相结合,以潜移默化、旁敲侧击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对道德理念的内在需求。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基础》课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所以,在这门课中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由主体地位变为主导作用。在实践中我们秉承“知事,达理、动情有机统一”的教学理念,探索了一种以基础理论、典型案例、思想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为主体,多媒体教学、交流互动、课外实践互补的教学方式为途径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重塑教学内容

这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根本立足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主张因材施教,在《基础》课的课堂上这也是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我们通用的教材是针对高等院校普遍适用的,由于各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生源结构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统编教材的普遍性很难适应各类学校的特殊性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加工,使其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受学生欢迎。例如,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渠道多样化,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理论功底普遍较差,人文知识匮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弱,不良习惯较多。他们很少关注国家大事,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思考往往局限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所以在充分研究了学生的特点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我们按照教材的中心意图,遵循教材体系的逻辑系统顺序,提炼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针对性地选取和添加了一些内容,确立了五大版块和若干个教学专题。例如在入学适应篇中我们确定了“制胜起点——我的大学”和“梦想起航——大学的我”两个专题。让学生对于新的学校有个清晰的了解,对于新的自我有重新的定位,在“知彼知己”的情况下为新生活做好准备,做好规划。在人生、信念版块中我们确定了四个专题:人生价值新向标、心灵世界新扫描、人际和谐新探索、恋爱问题新思考。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实际接触到的并存在困惑的普遍问题,我们通过这些小事的探讨渗透对于人生和价值的思考。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淡化理论的讲授,而是把书本中的大道理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小问题结合起来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小问题中融进大道理。通过内容的转化改变了学生以往的观念,即该门课程只是理论说教,而无实际意义的陈旧看法,认识到通过对该门课的认真学习,会对他们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同时这种作用在未来还会不断延伸甚至使他们终生受益。

(三)转换语言风格

这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形式要求。教材语言都是书面化的、精炼的、准确的语言,但晦涩难懂,而授课过程中如果简单背诵教材必定使学生昏昏欲睡,难以接受。所以口语化的表达是必需的一个转换过程。简单来讲,就是将教材中的“书面式”语言转化成教学体系中生动、鲜活的“口头式”语言,让教材上的各种理论、思想“活”起来。例如在授课时,尽量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词语的选择也可以尽量考虑学生中间的“流行语”,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给他们的印象更加贴近生活,而并非老夫子的“之乎者也”高高在上。同时,也应该适时采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味地严肃与刻板。但是也不能忽略从通俗案例向高层次理论的总结与升华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需求。

(四)强化实践教学

这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有效途径。之所以强调要进行转换,不只因为教学体系涉及的教学环境更为具体复杂,教学难题更多,而且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要说服学生,让学生接受。然而无论多么深刻的道理只有在被人亲身感知后才能产生切身的体会,才能真正理解。所以我们在基础课的课堂上伴随着不同的专题内容都会设置一个课内实践活动,例如在“目标新定位”专题我们安排了“我的未来不是梦”演讲活动,在“人际和谐新探索”专题我们进行素质拓展活动,在“公德文明新塑造”专题我们组织角色表演,在“人生价值新向标”专题我们进行主题辩论等等,通过这些课内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契合教学内容的课外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整理和演绎产生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再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另外在课外我们还定期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如“法律小品大赛”、“红色经典演唱会”等主题活动,还有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项目,并且结合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些实践活动的展开将教材中理论、原则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这些生活实际中的教育效果远胜于课堂上无数的说教,成为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

(五)提高教师素质

这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的基础条件。将教材体系成功的转换为教学体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基础课的课堂上教师常常面对这样一种考验,即理论与实际的冲突。因为教材展示给学生的是国家的宏伟蓝图和个人的美好前景,而学生接触到的是泥沙混杂的现实和不明朗的前途,教师要把人生道路的共性和社会发展规律讲解透彻并给学生指出一条可以始于足下的路,才能把学生的认识统一到教材中来。这需要教师对生活、对社会有着清晰、端正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国家规划教材站在一定的高度,以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承担者要求学生,而高职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对理论的把握也是相对肤浅。教师的讲解就要呈现由低到高的梯度。这需要教师具有掌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基础课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讲好一堂课可能需要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文学、历史、人物、事迹、国际、国内等等的知识可能都会涉猎,因此也要求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这些都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是重中之重。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各种努力,加强理论素养,完善专业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且要时刻注意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

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因不同的实践者而有完全不同的实践结果;一本好的教材也可以因不同的使用者而有迥然各异的教学效果。为将《基础》课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整个教材体系的结构与内容,将教材体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并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情境、教学资源等因素,下大气力探索实践,努力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使《基础》课的作用得到切实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徐蓉.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1,(19).

[2]赵平.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转换艺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0).

[3]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4]朱映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材、教学一体化建设论要[J].现代教育科学,2009,(9).

机械基础创新实验体系建设 篇4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跃, 传统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显得有些滞后, 传统的实验教学只依附于理论知识的教学, 学生只看书本死记硬背, 学习方法死板, 知识面太窄, 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实验设备数量太少, 造成了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不能独立解决企业的专业技术问题, 创新能力差, 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 与实际的专业技术脱节造成的。

二、建立机械基础创新实验的教学体系

机械基础创新实验除了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外, 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制定相匹配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提高实验老师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这几项必不可少。

(一) 开设综合型、创新型和设计型的实验项目

机械基础实验室除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基础的实验教学以外,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购置适合于开设创新性实验的设备, 增设了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的实验项目。主要的实验项目有:

1.平面机构设计、拼装及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以机构设计为主线, 购置了一些平面机构创新组合及运动分析实验台, 可以对平面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进行拼接, 使用传感器装置测定位移、速度和曲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模仿仿真技术。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测试数据及曲线, 可以进行系统评价, 做出设计方案, 提高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轴系结构进行创新组合设计实验

按照组合设计法, 可以进行轴系结构的设计分析实验。实验室提供数量很多的零部件, 进行轴系的结构设计。由实验老师提出设计要求, 学生进行装配图的设计。这个实验丰富了教学内容,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机械系统创新组合和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

机械系统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形式, 不同的装置分别是一个模块, 对这些模块组合, 形成多种传动系统方案。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 亲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 得到实验结果。系统提供了可视化的软件界面, 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二) 编制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配套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教材, 全面考虑了实验课的安排, 由浅入深, 与实际应用接轨。实验大纲分为必修和选修, 其中综合型、创新型和设计型的实验属于必修, 其他验证型的为选修。实验教材在编写时只给出实验框架, 提出层次不同的实验要求, 让学生自己查资料, 自己解决问题, 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开放网上预约管理系统

实验室精选了一些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的实验项目, 向学生公开, 在网上向全体学生公开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这种开放性的实验要进行网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开放性的实验室根据学生人数和实验目的, 准备好仪器和器材, 并配备实验老师进行指导, 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要预习相关的技术资料, 准备好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后, 向实验老师提交实验报告。

(四) 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对外交流合作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 要给实验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到兄弟学校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相互的技术交流。在双方的交流互动下, 开展合作, 取长补短。针对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与实验所需设备不一致的实际, 由学校提出设备构想, 厂家进行制造, 两家优势互补, 共同开发新的实验设备, 有时也会组织教师和学生进厂参加厂家的生产活动, 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走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合作道路。通过多种交流和合作, 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获得了适合教学的设备, 厂方也提高了技术开发水平, 可以说实现了双赢。

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需要学校与实验室人员共同的配合努力才能实现, 相信随着共同的努力, 实验室会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创新的要求。

以后在进行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时, 我们还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不断深入:

1.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创新性的实验课题, 与毕业岗位对接。

2.继续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 与市场接轨。

3.开发更多创新型的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4.应用互联网技术, 让学生在网上进行预习和实验。

5.全面开放实验室, 满足学生开展创新设计的需求。

6.制定学生学分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措施, 学生的成绩考核与创新性的成果挂钩。

参考文献

[1]周济.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3) :1-3.

[2]王文花.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 (6) :11-13.

质量管理体系的12项基础 篇5

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产品要求的补充。

3.质量管理体系方法。这是“管理的系统方法”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应用。

4.过程方法。

5.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强调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重要性。

6.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明确了最高管理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在制定质量方针、目标,建立、实施、评审质量管理体系和改进其有效性,提高员工意识,确保组织关注顾客和提供资源等方面的作用。

7.文件。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中文件的类型、价值、要求及其作用。

8.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式、目的和作用。

9.持续改进。强调了持续改进的目的、步骤和方法。

10.统计技术的作用。明确了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目的和作用。

11.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 篇6

关键词:民法;内在体系;外在体系;社会变迁

在中国民法典制定的过程中要与中国社会基础相互结合,实现对民法双重体系构建。要对民法中的“人”进行定位,要将物权法中的民法两个体系的体现进行梳理,对中国民法中部门法的缺陷进行探讨。

一、哲学体系与法哲学体系

(一)哲学中的体系

从哲学的角度对体系的含义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各个具体的部分进行编排,从而使整体能够具有内在逻辑,使整体中的逻辑性能够具有目的导向;第二方面,按照一定的内在原则对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引导,从而使这些部分之间能够实现相互关联而构成一体,使各个部分之间能够在内在价值方面体现出一致性。从体系化的角度实现知识素材进行划分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是能够对素材的把握提高效率;第二是能够从全局对各个局部进行精确掌握。

(二)法哲学体系

哲学中体系的概念对于法学的影响非常大。法的体系化思想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法的价值取向是由理性的原则来确定的,以此为基础对法的良与恶进行判断,为整个的法奠定了内在的体系;第二,以外在结构安排在法中渗透原则,为整个法的内在体系提供载体,使外在体系的完整得到维系;第三,法在知识体系与社会基础之间的结构是具有一致性的。具体来讲,第一点指的是法的体系化思想具有价值性,第二点指的是法的体系化思想具有技术性,第三点指的是法的体系化思想具有历史性。

在法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中的人与人共同生活的规范进行确定,这些规范其实就是行为方式,而且在共同生活中取得了人类的共识。在法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自然定律与抽象规范都是其中的基本单元。现代社会中,规范数量随着法内在机制增加而不断增加,这使得在整个法学研究过程中将体系问题作为了核心的问题。将体系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规范不断增加使得法的素材变得繁多而起复杂,导致了外在体系变得没有头绪,另一方面,规范所具备的价值导向等存在的冲突,导致了法的内在体系不能够实现统一。

二、民法的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

对法进行体系方面划分的主要依据包括法的哲学基础、历史、制度等很多方面的因素。对民法的产生历史进行分析可知,民法体系中同时具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是外在表现形式,这两个方面进行系统化总结之后就可以得出民法中包括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双重体系。在社会基础变迁的过程中,民法内在体系中原则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内容,包括自制、对弱者、信赖等进行保护等,这些原则也已经向着外在体系中的概念、规范等开始进行渗透。

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之间既存在区别又具有联系,体系了法体系所具备的双重性特征,这些观点对于法的寻求、解释与适用、发现等都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内在体系能够确保民法体系不流于形式,实现民法与社会基础之间的互动,从而时民法更加具有“实质”。

(一)民法的内在体系

民法的内在体系实质上是民法内在的价值取向体系,决定法内在体系的因素包括人类社会的伦理价值、经济基础等方面。内在体系进行构建的基础是基本原则,这里提到的基本原则具有抽象与稳定的特性,能够使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实现明显的区分,而且这些基本原则会对民法自身产生影响,使民法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中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内在论证关联实际上就是法的素材,其主要的体现为:法基本原则——法次基本原则——制度基本原则——规范价值导向。

当代,民法进行研究中所采用的路径基准为社会本位,在充分考虑社会基础对民法价值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指出,主体失去平等与互换的性质之后会显现出主体所特有的人格,在这种情况之下,法的性质中的安定性会转化为妥当性。当然,民法的内在体系是相对稳定且持续发展的,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为此消彼长。法的内在体系是不能够脱离法的外在体系而独立存在的,需要通过渗透到外在体系中来体现其价值判断结果。如果内在体系发生变迁之后,外在体系会由于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受到影响,但是两者之间的变动并不是同步进行的。

民法的内在体系是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的,在其核心价值中的构成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并不是指在民法中对法的基本价值进行单一的沿用,而是要对法的基本价值进行提炼,将其中能够在民法中进行体现的价值进行运用。这种核心价值的构成原则要渗透带所有的民法规范之中。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基本结构从本质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民法的内在体系也动荡不安。中国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仅要对近代的民法价值进行接受,还需要对现代民法价值进行适应,出现该双重任务的主要的原因为:第一,政治运动导致的历史问题;第二,社会进步产生的新问题。

内在体系中的原则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意思自治,其主要的前提为人格独立、人格平等,其主要的载体为法律行为制度,这种原则要在外在体系中的所有概念、规范中进行渗透,例如婚姻、合同、遗嘱等。第二,弱者保护,该原则主要是民法在价值伦理性方面增强的体现,其具体的表现包括:在主体原型中将消费者包含在内;在合同法中需要对特殊的情形提供救济,例如格式条款等;所有权不仅仅是代表着对资源进行划分,还代表着要对人最基本的生存方面的需求进行保障;对于未成年子女,家庭法要对其进行特殊的保护等等。第三,信赖保护,其在民法中主要表现为:时效、善意取得、表见代理、公信力、社会交往安全保障义务等方面。第四,自己责任,该原则是意思自治与信赖保护两个原则经过发展之后所得到的必要结果,对上述的三个原则通过责任的方式进行维护,主要的体现为违约、侵权以及信赖等形态的责任。这四个原则的层次是相同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此强彼弱的情形。

nlc202309020816

(二)民法的外在体系

民法体系中不仅包含内在体系,还包括外在体系。上文中已经对民法的内在体系进行了论述,而民法的外在体系指的是:将通过对生活事实层面进行抽象所得到的法的概念与制度以特定的逻辑方式进行建构。外在体系主要的体现为对素材进行加工、编排等处理之后得到的结果。在外在体系中,其基本要素的主要体现就是法的要素,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生活事实进行抽象之后形成的语言符号。在对生活事实进行抽象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事物自身所具备的个体特征进行抛弃,而将这些事物之间存在的共同特征作为基础。在构建外在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normative Spezifit·t(规范所具有的各种特殊性);第二,abgrenzbare Realit·tsausschnitte als Normbereich(对特定的社会层面中能够进行划分的规范领域进行适当地调整);第三,allgemeine Zweckm·Bigkeit(目的所具有的妥当性)。在民法中,其概念所包含的意义与日常生活中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的,两者之间并不相同。

在中国近代民法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欧陆法的影响而直接跳过了自身“概念法学”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受到苏联法学的影响,使民法外在体系中的概念元素存在着混乱、错误的情况。在民法中,实现各个概念与类型之间构建串联的就是逻辑体系,其中民法外在体系的重要体系形式就是民法典。

在民法外在体系的编排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矛盾性,其实质是在概念与逻辑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符合同一律(m=m)、矛盾律(m=-m)、排他律(m或者-m)、充分律等方面的要求;第二,统一性。

三、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

从社会历史中对法体系的历史脉络进行探索才是正确的方式,如果单纯地从概念逻辑演绎与法典编排体系对法体系的历史脉络进行探索,就会导致形而上学。民法外在体系从历史发展方面进行研究,主要有三次质变:第一次为盖尤斯《法学阶梯》发布、第二次为欧陆法典化运动、第三次为当代第二次民法典浪潮。在这几次质变中,第二次质变当前依旧对很多大陆法系国家的产生影响,第三次质变方兴日盛。随着现代风险社会的出现,民法内在体系的变迁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通过理性的方法对体系进行架构是学术研究中进行科学研究的最为基本的范式。不论是自然科学定理还是哲学理论,这些都是人类梳理自然规律、社会关系中的构成。从法学的角度来讲,法学发展的任务是以一个对人类生活基本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反映的体系来实现公平正义。当前对民法内在体系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忽略了从社会基础变迁角度分析内在与外在的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在构建民法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将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作为构建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对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民法学普世知识进行吸收与借鉴,此外还应该对社会基础的变迁进行充分考虑。

(一)“人”在民法中的原型

在民法体系建构的过程中,“人”的问题是其根本的出发点。从法的内在体系角度来讲,“人”在意思自治的过程中发挥着载体的作用,同时人格保护要以“人”为前提并对“人”进行具体的体现;“人”在抽象的概念之下具有很多重的角色,还能够作为弱者保护的前提条件。从法的外在体系角度来讲,“人”是所有概念与制度的逻辑出发点,是法律关系的逻辑起点,更加是所有的概念需要围绕的中心。

在中国的民法中,对“人”进行定位成为了首要的问题。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与单个主体特征都出现了质变,民法典在这种情况之下首先要对处于张力中的“人”进行定位。第一要对人人平等实现坚持,第二要对现实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进行客观承认。

在中国的民法中,对“人”的原型进行区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伦理人”与“经济人”之间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分成为了民法中对人身法与财产法进行区分的主体基础。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在家庭法中提到的“伦理人”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在现代民法中,两者之间出现了角色互动,最主要的体现是在财产法与家庭法出现交叉的部分。在现代的民法中,家庭伦理由于合同制度的冲击而不断降低。

(二)物权法

1.物权法中的外在体系问题

物权概念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民法中的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对于物权与债权开始有了比较严格的区分。物权法中的核心是抽象所有权,这种抽象所有权是以处分权为中心的。在《德国民法典》中所有权概念采用的是对物进行控制的权利,在任何的时间或者空间中都没有差异。中国《物权法》中赋予了物权概念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三种属性,这其中国家、集体与私人三种不同的主体已经不是民法中的“人”的原型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了。从民法外在体系中的概念元素对其进行分析可知,国家、集体与私人的所有权并不能够划分为同一类型,这导致了《物权法》中的物权概念在逻辑方面存在矛盾,在价值方面存在冲突。

2.物权法的内在体系变动

所有权制定的选择从更深层次进行分析,其实质就是法律政策、经济模式等发生的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新的产权形态中实现了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对财产进行利用,使市场交易中“法人财产权”成为了主角,中国的《物权法》中关于“法人财产权”的规定始终不能够摆脱苏联“国家所有权”理论的影响,需要在《物权法》中重新规定“法人所有权”,并实现“自然人”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在理论方面的统一,才能够满足社会化占有财产的需求。

在物权法中,要重视对于“私人财产”的保护问题,对各种不当的公权力对私人财产权的干涉利用民法基本权利来进行对抗。同时,中国民法还需要面对着对不动产所有权社会属性进行重新审视的历史任务。

总结:

社会基础的变迁与民法体系的构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使的民法体系有着无止境的探究内容与意义。在民法学的研究过程中,对民法的内在体系与外在體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了研究范式。中国民法典正处于起草的阶段,在起草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概念实现精准、对逻辑实现妥当,通过合理的编排来形成外在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国的社会基础,对民法典的内在体系进行积极的探索,并以此来对外在体系的科学性进行论证。通过上述这些内容对我国的民法典进行起草与制定,才能够使我国制定的民法典具有世界领先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礼洪. 物权制度设计现代化的几点思考——以葡萄牙民法为视角[J]. 环球法律评论,2012,02(21).

作业基础预算体系构建探讨 篇7

关键词:作业基础预算标准构成,作业基础预算的应用条件,体系构建

0 引言

作业基础预算体系作为编制和执行预算的重要前提和依据, 通常, 制定此体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更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企业作业基础预算管理, 是检验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因此, 结合企业的实际, 在保障基础工作建设, 提高基层执行力度的同时, 建立企业作业基础预算体系才能更好地完善企业作业基础预算管理。

1 作业基础预算标准的构成

产品价格、产品数量、作业数量以及资源数量和成本动因率等均为影响企业作业预算的重要因素, 其中产品价格、产品数量以及成本动因率 (单价方面) 三项因素由于不受企业控制, 因此, 不作为作业核算标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通过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等方式可以选用适当的方法对作业数量、资源数量以及成本动因率 (数量方面) 进行合理的确定。此外, 制度建设、作业岗位操作规程等也是影响作业预算效益的非数量因素。下面, 我们将从技术作业标准、管理作业标准以及岗位作业标准三方面对作业基础预算标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划分和归纳。

1.1 企业作业基础预算技术标准

在选择技术标准的时候不仅仅来源于顾客的要求, 更要受制于生产设备、资源条件和市场发展情况。其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流程、生产检验、产品设计、材料采购以及验收和处理等标准。

1.2 企业作业基础预算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都是由企业管理层指定的, 从而可以说明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够产生管理效益。此标准包括预算管理制度、作业数量和资源数量以及人才工程等在内的从事预算管理工作的基本标准。

1.3 企业作业基础预算岗位标准

与其他管理活动相比, 此标准作为一项用准确数量估计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管理活动, 能够在一定技术标准基础上通过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除了为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成本和资源需求信息外, 还能在特定技术条件下追求管理的效益。此标准主要包括作业岗位的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以及权责和范围等。

2 企业作业基础预算体系的应用条件

2.1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作业基础预算与传统预算基础相比, 需要企业按照作业动因合理的划分作业中心以及正确划分公司作业, 此外, 还需要对工作作业流程进行分析和标准化, 即企业需要根据作业管理要求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审视。为了保证公司能够在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中都能适应作业预算管理的需要, 公司除了建立具体的预算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公司作业预算的组织实施外, 还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

2.2 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

在经营的过程中, 公司会产生大量的信息, 但是作业基础预算在处理这些信息的时候是无法依靠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的, 加上以服务企业内部管理为目标的作业基础预算与财务成本预算方法区别很大, 因此, 基于传统预算, 企业需要编制方法报表。作业基础预算之所以必须以高效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或在现有会计信息系统基础上增加作业基础预算模块或重新构建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 这是由于依靠计算机完成数据处理的作业基础预算必须对输入系统前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因此, 没有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就很难快速准确的对基本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没有数据的支持就无法对预算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调整。

2.3 人力方面的支持

为了确保管理层能够在行动上给予作业基础预算必要的支持, 必须管理层通过了解基础预算来认识必要性。为了建立合理的作业链, 企业还应当对员工进行培训, 建立其作业和作业动因等意识, 使用作业管理的观点对业务活动进行分析。此外, 预算不是一个独立系统, 因此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因此, 运行作业基础预算除了需要高层管理人员的了解和支持外, 更需要基层员工的广泛参与;不仅需要精通作业基础预算的会计人员, 还需要了解作业基础预算的非财务人员。

3 企业作业预算体系构建

3.1 作业预算目标确定

能够紧密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作业基础预算的优势, 因此, 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时首先要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进行深入了解, 其次才是对公司的预算年度的经营计划进行了解, 从而确定预算目标。预算目标能够以财务指标的形式反映和执行公司的战略目标。在公司的经营战略中, 财务层面的概况性指标作为预算目标的核心, 一般包括以净利润、营业收入和销售利润率为主的财务效益指标、以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为主要指标的运营效率指标以及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为主要指标的偿债能力指标。

3.2 作业基础预算编制

作业基础预算是直接预算业务活动需要的作业。归纳起来, 作业基础预算可分以下步骤:第一, 为了确定预算期内需要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和市场需求编制销售预算;第二, 按照产品或劳务作业动因, 将其分为多项作业, 然后根据统计资料确定单位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数量;第三, 在确定预算期内需要的作业量时应当根据作业消耗比率和产品或劳务需求量进行;第四, 由于每一项作业都需要消耗各种资源, 因此, 在确定资源消耗比率的时候应当按照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种类、成本动因并结合历史统计资料和当前市场条件来确定;第五, 根据作业消耗需求量和资源消耗比率计算出所需的资源量, 然后按照预计价格确定产品成本, 最后汇总各个作业消耗的成本得到产品或劳务的预期成本;第六, 按照资源种类, 将各作业消耗的资源归集到人工、原材料、低值消耗品的需求量, 同时编制人工、材料采购以及库存、现金预算等经营预算;第七, 为了实现经营平衡, 首先要根据经营预算结果和可利用资源的比较求出企业在人工、固定资产以及原材料和资金方面存在的不足, 然后或者调整产品需求量, 或者改进作业、作业流程以及资源的供给情况;第八, 根据经营预算和现有固定资产等条件编制资本预算以及计算经营预算所需的资本是否得到满足, 对于存在差额的或者对产品需求或各项成本动因率进行调整来达到平衡;第九, 根据资本预算和经营预算编制企业筹资预算, 最后形成完整的财务预算并与企业财务目标比较, 如果不能实现财务目标则需要调整整个产品需求、资本投资方案、资本结构及各项成本动因率等直至达到目标。

4 结语

作业基础预算体系以作业管理为基础, 为了更好的推广和应用此体系, 企业不仅要实行成本计算模式, 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并提高人员的素质。因此, 在构建的过程中, 既要管理层的正确领导又要全员工的积极配合才能使作业基础预算得以更好地实施推广。

参考文献

[1]欧佩玉, 王平心.作业基础预算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 2012 (6) .

[2]杨海燕.加强食品行业企业预算管理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版) , 2010 (03) .

羊场基础管理体系建立浅析 篇8

1 标准化羊场粪污处理方法

如何科学合理处理粪污是羊场管理的第一要素。

1.1 沼气池发酵

利用沼气池的密闭环境进行微生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 是羊场废弃物处理最有价值的方法:一是进行废物的再次利用, 产生余能, 用作烧水做饭, 减少额外能源消耗, 降低成本;二是通过沼气池内微生物活动产生的高温环境杀灭废弃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 沼液、沼渣成为优质腐质肥。羊场可根据自身产生废弃物的多少确定沼气池的大小和数量, 有条件的可采用循环粪泵使粪液通过热交换器被加热, 提高粪液温度, 达到高温发酵, 提高发酵效率, 加大产气量, 同时提高废弃物的处理能力。

1.2 堆肥

利用腐熟堆肥法进行处理。此法主要针对固态废弃物, 控制物料中的水分、酸碱度、氧气浓度、温度等条件, 利用好气微生物发酵, 使之能分解家畜粪便、垫草中的各种有机物, 达到矿质化和腐质化的过程。此法可释放出速效养分并造成高温环境, 能杀死物料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 腐熟后的肥料施用量大幅度提高, 我国北方农村大多采用此法。

1.3 污水的处理

(1) 自然沉淀。当污水的流速减慢或静止时, 水中悬浮物可借自身重力下沉, 使水澄清。当污水在沉降池中停留时, 伴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有机物被分解, 加快污水的澄清。条件许可时, 可采用多级沉淀, 提高效率。

(2) 混凝沉淀。经自然沉淀的水中还含有较细的悬浮物及胶质颗粒, 因带有负电荷, 相互排斥, 不易凝聚沉降, 因此需加入混凝剂, 使水中的悬浮物及胶质颗粒凝聚成絮状物而加快沉降。常用的混凝剂有明矾、硫酸亚铁、硫酸铝、三氯化铁等。

(3) 砂滤。使浑浊的水通过砂层, 将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阻留在砂层的上部, 水即得到净化。

(4) 规模大、排污水多的羊场, 除上述方法外, 还需采用人工湿地法进行净化。人工湿地由不同粒径的碎石构成数级碎石床, 在碎石床上栽种耐高浓度有机污水的水生植物, 通过碎石床的过滤作用、水生植物对水中有机物的利用及碎石床上生物膜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利用, 使污水得到净化。

1.4 化粪池处理

粪液进入化粪池后, 逐渐沉降分离成固、液两层, 上层为澄清的液体, 下层为固体粪便。上层液体在好氧性微生物的分解下被净化, 下层固体粪便被厌氧性微生物分解成腐熟的肥料。用化粪池处理废弃物设备简单, 运行费用低, 但处理时间长, 效率低, 还会散发大量的臭气, 污染周围环境。

1.5 羊舍清粪

羊舍要做好每日清理粪便的工作, 早晚1次, 进行人工清粪工作, 条件好的可以使用更为先进的自动刮粪系统进行清粪, 如设计规范的则也可以使用水冲粪的方式, 粪便要进行规范堆积, 然后及时采用以上不同条件的方式进行处理, 或是进入沼气池, 或是进入化粪池, 或是卖出供施肥使用。

1.6 其他

除粪便外, 羊场的常用垃圾要进行消毒处理, 使用后残留的药品、手术工具, 或是掩埋或是消毒后分解处理, 不能随意丢弃, 造成环境污染。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粪便应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规定, 废渣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

2 羊场防疫消毒制度的建立

为了防止人员传播疾病, 羊场所有入口都应加锁并设有“不准入内”与“防疫重地”字样;所有进出场区人员必须遵守消毒规程。

2.1 卫生防疫

(1) 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每栋舍入口处设消毒池 (盆) , 消毒池与门同宽, 长至少是车轮的一周半;生活区、生产管理区应分别配备消毒设施 (喷雾器等) 。

(2) 每栋羊舍的设备、物品固定使用, 羊只不许串舍, 出场后不得返回, 应入隔离饲养舍;禁止在生产区内解剖羊, 解剖后的羊和病死羊焚烧处理, 羊只出场出具检疫证明和健康卡、消毒证明;禁用强毒疫苗,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3) 粪便、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 环境卫生质量达到国家NY/T 7388—1999规定的标准;夏季及时灭蚊、蝇, 经常进行羊舍消毒, 同时场区绿化率 (草坪) 达到40%以上, 场区内分净道、污道, 互不交叉, 净道用于进羊及运送饲料、用具、用品, 污道用于运送粪便、废弃物、死淘羊。

2.2 疫病控制与扑灭

生产过程中出现疑似病情, 驻场兽医须通知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当地检验检疫部门, 并接受官方监督。

(1) 总的原则。 (1) 一类传染病、新病:报告疫情→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经一个消毒潜伏期→终末消毒→解除封锁。 (2) 其他传染病:报告疫情→封锁→免疫→治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经一个潜伏期→解除封锁。

(2) 具体程序。 (1) 对疑似疫情, 要及时上报, 采取措施。立即采集所有必要的样品并送至畜牧部门和检疫部门认可的实验室中进行诊断;记录饲养场内各羊舍内发病和死亡的只数, 保留记录以备官方人员的每次检查;应尽量将羊群隔离于饲养舍内;不得向饲养场调入或调出羊只;所有出入该饲养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等需官方兽医和驻场兽医确认后方可流动;必须采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对羊舍的入口和羊舍进行消毒, 按照流行病学的要求调查传染来源和其可能流行的情况;按照要求必须在官方的监督下对有可能被污染的设施进行调查。 (2) 某一羊群一旦经官方确认存在烈性传染病时, 除了采取第 (1) 点要求的措施外, 还应立即进行下列措施:该场中所有的羊只立即就地扑杀、焚烧, 所有操作过程应尽可能减少疾病传播;所有已污染的物质或废料应销毁或经适当的方法处理以杀死其中的病毒;追回并销毁在潜伏期内出栏的羊只;当宰杀和销毁完成后, 所有房屋、羊舍都应进行彻底打扫和消毒;消毒后至少在1个月内该饲养场不得饲养羊群。

上述措施只限用于有疫情的羊舍。一旦确认疫病暴发时, 积极配合当地畜牧局有关部门一起在其周围建立半径至少为3 km的保护区和半径至少10 km的监测区。感染的羊舍经消毒后至少1个月内对这些区域进行监测, 并控制羊只的移动。经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对羊场经过必要的调查和取样并确认不存在这种疫病后, 方可取消这些措施。

2.3 消毒规程

(1) 进出场消毒规程。由门卫具体实施, 技术员、场长监督。场内工作人员备有从里到外至少两套工作服装, 一套在场内工作时间用, 一套场外用。进场时, 将场外穿的衣物、鞋袜全部在外更衣室脱掉, 放入各自衣柜锁好, 穿上场内服装、水鞋, 经由3%火碱液的消毒池。要求火碱液深15 cm, 每天7:00更换1次。倘若工作人员外出应遵照下列程序:向场长申请, 场长批准后, 着水鞋经3%火碱液的消毒池进入更衣间, 换上场外服装, 经门卫严格检查后可外出。

(2) 车辆物资进出规定。送料车或经场长批准的特殊车辆可进出场;由门卫对整车用1∶500好利安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表面活性剂+稳定剂) 或1∶500菌毒杀 (双链季铵盐化合物) , 进行全方位冲刷喷雾消毒;经盛3%火碱液的消毒池入场, 消毒液每天更换2次, 7:00和13:00, 水深20 cm以上;驾驶员不得离开驾驶室, 若必须离开, 则穿上工作服进入, 进入后不得脱下工作服。

(3) 办公区、生活区每天早上进行1次喷雾消毒。

(4) 空羊舍消毒规程。由技术员具体实施, 场长监督。 (1) 育肥羊运出后先用1∶500菌毒杀对羊舍消毒, 再清除羊粪。 (2) 运输羊粪要密封, 彻底清理清扫舍内外羊粪, 远离羊舍300 m发酵处理。 (3) 3%火碱水喷洒舍内地面, 1∶500的过氧乙酸喷洒墙壁。 (4) 打扫完羊舍后, 用1∶500过氧乙酸或1∶500好利安交替多次消毒, 每次间隔1 d。

(5) 舍外消毒规程。 (1) 每天7:00对大门口、生活区、办公区用好利安消毒1次。 (2) 大门口消毒池每天7:00, 13:00各换1次3%火碱液。 (3) 每周进行1次场区消毒, 于天气凉快时进行, 如早上或傍晚 (冬季除外) , 用3%火碱液喷洒, 以打湿地面为准。注意不要喷到怕腐蚀的器具上。 (4) 进场人员、车辆必须消毒。

(6) 带羊消毒, 由专人负责实施。

由于自动喷雾装置易被堵塞, 所以消毒剂要选用溶解度好的, 消毒后用清水返冲消毒管道;盛药的水桶要密封, 进水口及吸水头要用5层以上细纱布过滤, 避免进入杂质。

2.4 免疫机制建立

建立疫病控制体系, 定期检测, 科学免疫。免疫程序不等同于防疫程序, 应是综合防制, 包括消毒、隔离、用药、疫苗等, 必须建立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各项操作规程及其相对应制度。免疫操作注意事项:免疫时间定为上午进行;羊只发病时不宜注射疫苗。

(1) 加强免疫。有些疫苗在首次免疫之后2~3周需要第2次免疫接种。2次免疫之后动物将获得坚强免疫力。

(2) 羔羊的被动免疫和免疫接种。产羔前6~8周和2~4周给母羊进行两次破伤风类毒素、羊梭菌三联四防灭活苗及大肠杆菌灭活苗注射。这样羔羊便可从母羊初乳中获得充分的被动免疫。在易患羔羊痢疾的羊场还应给初生羔羊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 m L, 效果会更好。要特别注意要让羔羊吃到足够的初乳。羔羊从母羊初乳获得的保护性抗体可维持10周时间, 因此10周龄以前不宜接种相应的疫苗, 否则由于抗原抗体反应使羔羊得不到免疫。

(3) 疫病暴发期的免疫接种。疫病暴发时给动物接种疫苗不能防止疫病传播, 因为动物获得免疫力需要2~3周时间。如果注射疫苗, 怕激发更多的羊只发病, 不注射疫苗又怕不断有羊只发病, 甚至死亡。遇到此类问题, 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果是可用药物治疗的疫病, 可对全群先用药物进行治疗性预防。1周后进行全群免疫接种。或者立即进行全群免疫接种, 对发病者进行治疗。这样做可大大缩短疫病的流行时间, 减少损失。如疫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不妨立即进行免疫接种, 对发病者进行对症治疗, 加强护理, 缩短病程, 减少损失。

(4) 怀孕期弱毒疫苗的使用问题。避免在怀孕初期的1个月内注射弱毒疫苗, 否则有可能引起流产和胎儿畸形。

(5) 免疫失败。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疫苗使用说明书保存和使用疫苗或羊只体质太差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2.5 加强饲养管理

要根据羊的营养要求确定饲养标准和饲喂方法, 保证羊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防止营养缺乏病。

(1) 定期驱虫。 (1) 体内寄生虫。寄生虫对养羊业危害较大, 必须重视羊群寄生虫病的防治。对临床发病的羊群要进行治疗性驱虫, 并根据当地寄生虫病流行规律, 对带虫者进行全群预防性驱虫。可供选择的驱虫药很多, 无论选用何种药物, 进行大群驱虫时, 应先对少数羊只驱虫, 确证安全有效后再全面开展。预防性驱虫的时间, 通常在春季放牧前和秋季转入舍饲以后, 但原则上应选在羊群已经感染, 但还没有大批发病的时候。由于感染寄生虫的时间不完全一样, 驱虫药物发生作用又有一定限度, 因此间隔适当时间应重复进行。驱虫应在羊舍或指定场所进行。驱虫后5 d内排出的粪便及虫体应集中堆集起来进行生物热发酵, 消灭虫卵。 (2) 体外寄生虫。药浴或药淋浴是防治羊外寄生虫病, 特别是螨病的有效措施, 一般可选择在剪毛或抓绒后7~10 d左右进行。常用的药物有螨净、巴胺磷、溴氰菊酯等, 配成药液在药浴池或淋浴场进行。

(2) 避免应激。任何对羊有害的影响都是应激原, 包括被其他羊欺侮、长途运输、气温过高或过低、拥挤、去角、去势、断尾、打耳标、饲喂不足、追赶、分群、转群、称重、胚胎移植等。这些应激原对动物的共同生理学作用是引起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释放皮质类固醇激素, 大量激素进入血液导致羊的防御机能降低, 使羊对传染病更加敏感。

3 羊场管理制度

3.1 个人负责制

(1) 养殖场人员实行个人负责制, 赋予权力的同时也承担责任。

(2) 各岗位员工坚守岗位职责, 做好本职工作, 不得擅自离岗。

(3) 做好每日考勤登记, 不得作假或叫同事帮填写。

(4) 分工与协作统一, 在一个合作团队下, 开展各自的工作。

3.2 监督员的职责

(1) 遵守有关法律和规定, 诚实守信, 忠实履行职责。

(2) 负责养殖场生产、卫生防疫、药物、饲料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3) 负责对养殖用药品、饲料采购的审核以及对技术员开具的处方单进行审核。监管养殖场药物的使用, 确保不使用禁用药, 并严格遵守停药期。符合要求方可签字发药。

(4) 应积极配合检验检疫人员和公司实施日常监管和抽样。

(5) 如实填写各项记录, 保证各项记录符合县级检验检疫机构的要求。

(6) 监督员必须持证上岗。

(7) 发现重大疫病要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检验检疫部门。

3.3 技术员的职责

(1) 技术员负责疾病防治。

(2) 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护。

(3) 技术员应根据疾病发生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 监督员根据当日处方准备药品, 交付当日班长, 并按当日处方使用方法和剂量全程监督施药。

(4) 技术员应每日观察疾病发生情况, 对疾病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异常牲畜要进行检查, 遇到无法确定的情况应及时汇报给上级领导。

(5) 如发生重大疫病及重要事项时, 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并汇报上级领导。

3.4 采购员管理制度

(1) 采购员采购药品、物品, 必须有领导签字, 采购单要上交1份到公司财务部门存档备案。

(2) 合理科学管理备用金, 不能拿备用金做其他用途使用。

(3) 采购药品、物品及时入库, 办好相关手续。

(4) 制定采购员的差旅费报销标准。

3.5 饲料管理制度

(1) 饲料需购自国家批准生产的正规饲料厂。

(2) 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

(3) 饲料进仓应由采购人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 并填写入库单, 仓管员还必须清点进仓饲料数量及质量。

(4) 仓管员应保持有仓库的卫生。库内禁止放置任何药品和有害物质, 饲料必须隔墙离地分品种存放。

(5) 建立饲料进出仓库记录, 详细记录每天进出仓库情况。

(6) 饲料调配应由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配制和投量。

(7) 调配间、搅拌机及用具应保持清洁, 勤消毒, 调配间禁止放置有害物品。

3.6 养殖用具管理制度

(1) 保持水槽、食槽、牲畜舍清洁, 工具摆放有序。

(2) 养殖场物品实行个人负责制, 注意保管、保养, 丢失按价赔偿。

3.7 药物管理制度

(1) 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2) 药品仓库专仓专用、专人专管。在仓库内不得堆放其他杂物, 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药品按剂量或用途及储存要求分类存放, 陈列药品的货柜或厨子应保持清洁和干燥。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

(3) 药品出库应开《药品领用记录》, 详细填写品种、剂型、规格、数量、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何处使用, 需在技术员指导下使用, 并做好记录, 严格遵守停药期。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篇9

一、以掌握技能为目标的必修课程

1.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课程分三个学期, 分别完成英语交际能力、行业英语会话能力、通用英语应用能力的学习。

2.高等数学

公共大学数学:主要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专业数学:按专业的不同

3.体育与健康

牢牢把握“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注重先进体育理念的传授和体育技能的培养, 强调体育对人的身心与行为健康的影响,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使之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以增强终身体育意识。

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比较全面的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社会的能力, 肯定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对学生的成才、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 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与法律素质,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能力, 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6.大学生心理健康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阶段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正确认识分析评价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状况, 掌握心理调适和保健方法, 保持心理的和谐与健康, 完善个性心理, 优化人格品质, 强化心理健康意识,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基本心理素质和职前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7.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 已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焦点。《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就业政策与形势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就业协议及就业中相关法律制度问题:求职准备;面试;创业准备;创业实务等内容。遵循以学生为本、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 紧紧结合高职学生群体特点, 通过引入大量实用、经典、新颖的案例和资料, 加入模拟训练,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顺利就业, 减轻家庭和社会就业压力, 开启就业成功之门。

8.入学教育

本课程是在新生入学后,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纪律安全等方面的变化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变化了的环境并能迅速适应, 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 关系到学生在大学里能否顺利成长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成功的基础。

二、以人文素质为目标的必选课程

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如何构建?经过探索与实践, 我们拟定了以“职业人文基础”为主干的必选课程, 以系列选修课程为辅助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人文基础”必选课程以“职业人文修养”“职业通用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形成多个模块, 多个模块组合为一门课程, 每学期必选其中一门课程学习。

职业人文修养类:旨在通过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涉猎, 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优秀的文化基础知识,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先做人, 后做事;通过学习,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 把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 为学好其他课程, 为职业岗位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1.人文的熏陶:主要包含文学欣赏、国学导读、中国历史概述、历史与名人、哲学与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大学文化、数学文化。

2.艺术修养:音乐欣赏、绘画欣赏、雕塑欣赏、建筑欣赏、书法欣赏、舞蹈欣赏、戏剧艺术欣赏、影视艺术欣赏。

3.人生与生活:时尚与生活、中国食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茶文化、职场休闲文化。

职业通用能力类:旨在通过相对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职业通用能力, 从而为培养面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1.口语表达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训练、朗读技巧、普通话综合训练。

2.交际沟通能力:校园沟通能力训练、品格育成与人生历练、高职学生礼仪修养教程、社交礼仪、公共关系、成功教育。

3.实用写作能力:高职应用文写作、应用写作项目实训教程 。

4.创新能力:实用创新思维、创新教育、走进创意世界、创新改变生活。

5.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规划与创业体验、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职业观与职业道德、中国职业美德、职业素养与职业维权、高职生社会素质培养、职场团队管理与管理实务。

三、拓展学习的任选课程

在现代社会中, 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 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 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 必然会使专业过窄, 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 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 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 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 在这方面, 有必要开发进一步提升学生单一方面素质的专项训练课程, 作为必修模块课程的延续与深化。比如, 将应用文写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分为:科技实用写作、论文写作、经贸文书写作、大学英语写作等;口才类课程可细化为:求职口才、服务口才、管理口才、营销口才、谈判口才等。以满足学生终身学习与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东风, 葛力力.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论坛 (教研版) , 2006, (5) .

[2]汪亚明.“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8, (15) .

基础体系 篇10

《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院校电力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单元电子的电路读图、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简单电子产品的调试维修能力;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的应用能力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目前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和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操作技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此,我们综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精选了若干个典型的电子电路应用实例(即小型电子产品)为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真正学到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1 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首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岗位需求,选择若干个典型的电子电路应用实例为项目,构成课程的知识载体,用这些趣味性强的知识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创建以项目载体为主线的小型电子产品学习情境,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1];第三,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完成项目,教师仅提供一定的辅导和评价,项目完成后由学生将项目设计的方法、过程以及心得写成书面设计报告;第四,建立创新实验室(即第二课堂),将实验室的管理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多动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求异的思维习惯,并从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各项电子设计制作赛事。在上述思路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即完成项目必备的基础知识)、实验教学的内容(即完成项目必备的实践技能)及进度都与项目同步进行,培养学生岗位所需求的实践操作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2 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

以项目为载体,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对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进行精简。课程内容借助精选的七个项目展开,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在学期开始时,让学生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将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如电容、电阻、发光LED、集成运放和数字芯片等)装入元件盒内发给每个小组一套,同时再为各个小组配备一套必备的工具(如钳子、镊子、螺丝刀等)、实验电路连接导线和实验面包板一块,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在创新实验室中制作、调试电路。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各学习小组自己设计实验线路、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查阅所使用电子器件的资料,了解器件的外部引脚功能、连线和元件参数,然后用Multisim软件做出仿真,经指导老师审查合格后,学生再用实际的电子器件在面包板上将设计的项目实现出来。教师针对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完成书面报告,并对自己的项目制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项目为载体安排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站在电子系统的高度认识电子电路,既能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分析方法,又能掌握电子电路的具体应用技术。项目理论知识的学习按“够用”的原则,使学生弄懂项目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即可。与以往《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内容相比,不再讲解元器件或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和特性,而更加注重其外部特性及实际应用,重点讲解器件外部引脚功能和元件参数的选择、读图等工程应用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1]。

例如“声光控照明电路”这个项目,我们首先给出这个电子产品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先介绍其功能及电路结构框图,用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演示(传感器用开关代替),观察其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这个产品进行分解,让学生掌握一些单元电路的功能与设计。

针对电路中出现的新元件(如NE555和驻极体)重点讲解,关键是NE555的用法,即它每个引脚的作用及接法。而三极管、双向晶闸管、稳压管和电容这些已经介绍过的元件则简单说明,这样就能使学生既简单了解了NE555的工作原理,又重点掌握了NE555构成单稳态触发器时的接线,同时还避免了学生一开始就陷入NE555复杂内部电路的学习中,有助于学生学会使用NE555这个常用器件。

以项目为载体重构的课程内容,形成了以项目、实验、综合实训“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1],如表1所示。工作任务及目标则是教学内容和项目载体的细化分解。

3 以实验为主的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中采用以实验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实施方案。我们充分发挥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实验室及创新实验室的作用,使学生能在实验环境中学习掌握以项目为载体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我们安排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用万用表粗测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的测试、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试、运放的线性应用(各类运算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编码器和译码器、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555定时器的应用、计数译码显示电路、D/A和A/D转换器等十多个实验。

在实验和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可以用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仿真,避免了以往抽象枯燥的分析推导,学生乐于接受。而元器件或集成电路的识别、仪器仪表的使用、各单元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可以在实验室或创新实验室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了解电子器件的具体型号、封装,而不仅仅是课本中所讲述的器件符号,增强了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项目具体实施时,学生必须提前预习每次课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完成预习作业。教师针对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4 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改变以往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考核方式从单一的期末笔试转向实验动手操作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弱化期末卷面考试,重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考核,将考核融入到各种日常教学实践中。平时过程性项目考核、本课程结业考核,总成绩各考核项目及其分配比例如下:总成绩(10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作业(5%)+实验(40%)+考勤(5%)。其中,作业要求每周至少上交一次,不少于10次;实验不少于10个项目[2]。实验进行单独考核,主要考察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出6个左右的题目,题目难度要相当,采用电路接线与仪器使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题目。学生答题时必须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否则即使结果正确也不能得分。考试题目个人抽签,1人1组。这种考核方法由于题目数量多,可以保证每位考生周围的题目各不相同,避免学生考核时相互参照。而且考试题目主要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使考试内容覆盖面比较广,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所做过的实验并能有所提高[3]。

5 结束语

在本课程教学体系实施中,我们围绕项目展开教学,把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在项目任务中,以“教学做于一体”,在工作过程中实施训练,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取得了比较好的课程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操作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本省大学生现场电子设计制作赛屡获“一等奖”的佳绩,充分证明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性。

摘要:从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岗位所需求的实践操作技能这一主要任务出发,根据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新编排,形成以项目为载体,建立包含实验、项目、综合实训等环节的“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1]。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做于一体,项目,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韩春光.以项目为载体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8):31.

[2]孙乃谦.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9(6).

基础体系 篇11

关键词: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5-0140-03

1变教材章节为专题。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

为了解学生对《基础》课的认识、看法、希望和要求,在2008年底我们随机在全校不同院系、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中存在以下问题:①理想信念模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志向;②偏重成才,忽视做人;③注重知识。缺少技能;④提倡自我,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⑤因循守旧,刨新立言不够。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在遵从原《基础》课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前提下,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中。首先将内容具体明确提炼出9个专题:(1)立志是大学生做人成才成功的起点;(2)成人是大学生做^成才成功之本;(3)健康是大学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基础;(4)知识是大学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力量;(5)和谐是大学生做人成才成功的保证;(6)国家是大学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后盾;(7)能力是大学生做人成才成功的途径:(8)创新是大学生做^成才成功的法宝;(9)立言是大学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升华。其次,因《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政治理论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做到既使教学内容充实丰富,又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就《基础》课教学而言,我们认为宜针对大学生的现状通过不同的专题重点完成3个方面的教育:

1.1在立志,成人、健康3个专题中重点解决大学生做人的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并适时增加合乎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如资源价值观、生态生产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使《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其次,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这个根本.科学地讲授公民基本道德和法律知识。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荣,是积极进取的目标;辱,是防微杜渐的警钟,要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提升境界、凝聚人心”。江泽民曾指出:“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需要道德的发展和完善。”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思想道德建设重在个人修养,人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也应该占据最高的价值地位。在讲授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解决有关人生、理想、职业、爱情、价值观方面的疑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中,要教学生如何确立道德、法律思维,正确思考、认识不同行为的道德、法律后果。引导他们增强道德品质,完善法制观念。其三,在强调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学的同时。对国外道德教育的精华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中我们可以借鉴的精华部分引进课堂。如发展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进行“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的价值观教育等。

1.2在知识、能力、和谐3个专题中重点解决大学生成才的问题

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知识和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智力紧密相连,只有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識领域,才能既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又获得了较强的自学能力,还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才能使大学生有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在加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可以在集体生活中游刃有余。又可以独自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只有三方面都发展起来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

1.3在国家、创新、立言3个专题中重点解决大学生成功的问题

大学生要取得成功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完成,而国家则是为每个个人价值实现所提供的大环境,所以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祖国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再者,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可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在竞争中制胜,所以大学生必须树立创新意识,随着现实的成功,更需要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条理化著书立说广为传扬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通过内容的转化改变学生以往的观念,即该门课程只是理论说教,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解决问题的陈旧看法,认识到通过对该门课的认真学习,当下就会对他们生活中的诸多方面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同时这种作用在未来还会不断延伸甚至使他们终生受益。

2开展互动式教学,实现“教”与“学”角色的转变

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由主体地位变为主导作用。有关教育家曾指出: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教师主导作用正确、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这种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失去了他的主要内涵,失去了他的对象和归宿。”《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修养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教化”、“修养”与“体验”相结合,以潜移默化、旁敲侧击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对道德理念的内在需求。

其次,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传统教学观下。我们的教学方法注重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忽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它仅仅看成是掌握理性知识的条件。这样对学生主体的排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得学习者丧失学习的天性和兴趣,成为一个“自动化的”知识容器。在讲道德观问题时,有教师就采用请学生帮忙出点子的方式切人课堂主题,先谈自己生活中所遇让座位之困惑,让与不让?请学生参与。同时反驳学生提出让座位的主张,“严肃”的声称“我可以不让吗?不让理由有3个:①老年教师能来上课说明身体状况良好;②老年教师挣钱自己花或者给自己的儿女,不会给我一分。为什么要牺牲我的利益成全他;③我真的很累,需要这个座位,回家后还要备课、照顾孩子和一堆的家务等着我。”在这种互辩中激励同学提出不同的观点,有同学说“还是得让,理由有:是每人都有公众形象。你可以不顾忌别人的眼神?二是作为一个高校教师你的道德水平就这样吗?”又有同学说“只要是

一个正常健康的公民,都应具备相应的道德水准。有一个农民工在建筑工地干了一天活,为了能坐一个座位,他专门多走了一站路到公交车起点,可刚过两站就有位老人站在他旁边,结果车上有人就说农民工的素质就是低”……。在这种就让座这一具体的道德现象设计的具体问题讨论中,不同的观点的碰撞中得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每个个体都有道德层面的要求,它涉及到一个人的公众形象,在必要的时候必须牺牲个人的具体利益,来完成社会对一个人道德层面的要求。利用这种师生换位教学,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全过程学习,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体验,为学生的主体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发展主体性。让学生自觉地、能动地、创造性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其三,开展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利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师这个主体来培养、塑造学生这个主体更好的完成教材到教学体系转化,使得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例如在讲到就业部分时有教师曾组织学生讨论“国家包分配好还是自主择业好?”有同学就形象地将国家包分配与自主择业比喻为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关系,感性的说明了二者的关系。再如讨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时,有同学直接拿起一块面包和一本书问,我们应该选哪个?

3做到“三贴近”,实现学生思想、行为的转化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第1、2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座谈会上,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教学方法时明确提出“首先,讲出吸引力,要以理服人;其次,讲出吸引力,要以情动人;第三,讲出吸引力,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感染人”。基于这样我们对《基础》课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初步的探索,一定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从过去只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同样重视学生的“学”。在“教”的过程中注重指引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亲身实践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实现从被动的学习者向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角色转变,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转变。

首先,“贴近实际”,使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联系我们国内发展的实际,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间牢固树立为这个伟大时代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心和决心;联系当前国际的实际,尤其要紧扣我们国家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将自己紧密地和实际形势联系起来,多关注、多思考,不读死书、死读书;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这个也是最为关键的。只有充分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释疑解惑,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爱上《基础》课,也使得《基础》课成为学生科学看社会的一个窗口。

其次,“贴近生话”,使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一连串结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例如讲到树立远大理想时,因为理想从小学讲到大学,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从大学生的理想淡起,经询问有很多同学的理想是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对此教师先肯定,然后引入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五层次即生理、安全、爱、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再联系理想的定义进行分析引导,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放羊娃与记者的对话和大学生的生活轨迹分别罗列进行对比即:放羊一挣钱一娶婆姨一生娃一放羊

上大学一好工作一娶个好妻子一生个好孩子一上大学

引导讨论让同学意识到他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在讨论中插人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爱因斯坦等人的伟大就在于他们分别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各种有益的贡献。如果我们作为大学生,理想仅局限于个人的生活,我们将来至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工具”,因目标不够远大而局限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都比较困难,最后水道渠成的引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掌握先进文化的一个群体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并充分发挥个人潜力为之奋斗。

其三,“贴近大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制观。今天的大学生是读图的一代,思想理论课的讲授无疑是严肃的,但也绝不应是冷冰冰的、远离学生的。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发掘学习兴趣保持学习乐趣这一过程描述的很精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通过这6方面的学习,学生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死记硬背,学到的只是一堆僵死的符号,领会、运用算是学会了被人发现过的东西,而能够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这里的思想指的是独立的见解或创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深厚内涵和情感资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魅力、充满活力。例如当讲到爱国主义时,我们就引导学生从国土、国民、文化、国家4个部分的组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怎样爱自己的祖国,并配以满含深情的讲解,真正的使学生理服、情动、被感染。再例如讲到心理健康时,我们首先引导分析:面临社会竞争和高素质培养目标的压力.加上部分学生家境的貧寒、成绩不够理想或受过处分、失恋的痛苦、对未来以及就业的忧虑等等,这些可能使他们不成熟的心理经常出现失衡,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在教学中通过列举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的对比,引导学生逐步从学习知识到领会再到运用、分析,最终实现综合与评价。做到既从理论上讲清问题,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同时可以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给学生以实际的指导和帮助,及时预防或解决这些心理困惑,逐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和修复能力。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单纯依靠教材和课堂,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相结合,就会枯燥无味。也难见成效。所以在教学体系的形成中,要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也就是加强第二课堂的教育。此外,现在的学院拥有丰富的传播媒体,我们可以利用传播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为教学体系的形成营造有利的环境。

4结束语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究 篇12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主要负责全校工科类本科生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实验教学中心于2002年进入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建设行列。面对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形势, 我们对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完善, 已期望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指导思想

高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以满足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相对而言, 机械类专业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对创建实验教学体系不断进行探索, 以满足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

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中, 改革思路清晰, 教育理念先进, 指导思想符合教育规律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着重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适时启发和引导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三、遵循的原则

创建机械实验教学体系所遵循的有关原则和规律:

1. 根据机械认识规律研究教学规律。

根据机械类专业和近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 遵循从机械认识到机械设计再到机械研究创新的教学规律因材施教, 有区别、有综合、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科学研究的素质。在实验教学中, 坚持使学生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特殊认识到辐射状多样性认识, 坚持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先理论后实践, 或边理论边实践, 使二者互补, 从而使学生实现对专业知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实验教学中, 坚持贯彻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 使其能扬长避短, 突出强项。

3. 坚持继承和发展创新原则。

在实验教学中, 正确处理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 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 合并重复和类似的内容, 减少简单的理论验证性内容, 增加体现高新技术发展成果和趋势的内容, 增设使学生发挥综合设计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内容, 继承原有实验教学体系中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部分, 在保持原有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整合优化, 以实现发展和创新。同时瞄准国内和国际上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 与时俱进。

4. 坚持突出特色。

在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中, 坚持创新和继承相统一, 特色与普适相统一。在加大原有实验项目改革和建设力度的同时, 注重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特色项目, 使实验教学中心在全省乃至全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四、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中心以省示范实验室建设为契机, 以改革带动建设, 建设促进改革, 将过去孤立封闭的实验教学体系转变为可拓展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实施需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建立可拓展的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变革实验教学方法;革新实验教学手段;改革实验教学考核办法。

1. 实验课程体系。

机械基础课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创造工程学等) 是实践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课程, 实验教学不能仅仅依附于理论教学, 但也更不能与理论教学完全脱节, 实验教学必须从理论教学出发, 以理论知识为基础, 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精神为目的。因此, 机械基础实验课程体系不应是完全孤立的体系, 必须是可承前启后的开放体系。据此, 按照从机械认识到机械设计再到机械创新的教学规律, 参照类比现在通行的“四个层次” (即引导认知、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的实验体系划分法, 实验教学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五个层次”实验体系划分法, 即增加了创新实验层次, 由浅入深构筑了可拓展的实验课程体系:引导认知、基础训练、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践, 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创造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连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满足21世纪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1) 引导认知:主要包括对机械的发展过程与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了解, 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的认知。 (2) 基础训练 (基础实验的向下延伸) :主要包含制图测绘、CAD绘图、机构简图测绘、齿轮范成原理加工等。 (3) 基础实验:包含机械的运转及速度波动的调节实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液体动压滑动轴承性能实验、带传动及其特性实验等。 (4) 综合实验 (包括一些综合性和研究创新性的实验项目) :如减速器结构分析及装拆实验, 滚动轴承组合设计及综合性能分析实验, 螺纹传动综合性能分析实验, 静态与动态螺栓连接综合实验, 平面机构创新设计及运动测试分析实验, 平面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分析实验, 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机械传动设计及多轴搭接实验, 机械传动方案综合及性能分析实验。 (5) 创新实践 (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向上拓展) :相关基础课程结束后,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开动脑筋, 提出某些创造性的想法, 向学校申请相关创新项目并获得资助。

此外, 实验教学中心根据自身独创的“五个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并结合相关软件建设, 还搭建了六个实验教学平台:引导认知平台、基本训练平台、基础实验平台、综合实验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和开放实践平台, 以满足课程体系的需要。

为使机械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真正成为一个可拓展的体系, 根据相关理论课程的特点, 在机械基础实验课程设置上实行“三结合”, 即:独立设置课程与进度选课相结合、课堂训练和课外实践相结合、选做和必做相结合。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 独立设置课程与进度选课相结合:根据机械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课程总学时达16~20学时, 2005年开始试行独立设置课程;根据非机械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总学时只有6~8学时, 采取进度选课的方式, 按照理论课进度, 学生通过实验中心网络自定实验时间并预约。 (2) 课堂训练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所有基础训练项目由任课教师布置任务, 学生在课内或课外预约自主训练。引导认知和创新实践项目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 (3) 选做和必做相结合:除去基础训练和创新实践外,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可开出实验项目13项, 由必选和自选两部分相结合。其中验证型4项 (8学时) , 占30%, 设计型、综合型、创新研究型9项 (24学时) , 占70%。

2. 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四化”建设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同时兼顾机械专业基础理论和我校学科特色, 实验教学中心对相关实验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筛选, 删除了一些落后陈旧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项目, 同时更新了一批新的实验项目 (如滚动轴承组合设计及综合性能分析实验, 螺纹传动综合性能分析实验, 平面机构创新设计及运动测试分析实验, 机械的运转及速度波动的调节实验, 机械传动设计及多轴搭接实验, 机械传动方案综合及性能分析实验) 。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中心编写了《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二本新的实验教材。这些教材反映了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 除了将基础训练和基础实验中传统实验项目编入外, 还将新的综合实验项目以及反映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项目纳入教材, 既体现了我校特色, 又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此外, 根据实验课程体系的要求, 实验教学中心还制订了详细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内容, 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我训练的教学模式。实验项目编排深入浅出, 符合认知规律,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研究创新的潜能。

3.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多媒体教学以及虚实互动实验教学。 (1) 在购置新设备时配置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 (2) 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率先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虚实互动实验。 (3) 实现教学中心在所有工作日以多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开放, 全面实现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机械学实验室采用预约制, 即学生预约登记→实验室安排→学生做实验。工程制图学实验室则采用“随到随做”的方式, 随时接纳学生上机实验。

4. 教学效果与考核。

教学中心建立了严格的教学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对实验教学采用与理论教学相似的教学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 如制定了主讲教师负责制、辅导答疑与批改作业制度、课程考核方案等。此外, 还制定了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研究制度等。在实验过程中, 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 其考核内容从实验技能、独立操作、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综合考核, 学生成绩采用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实验考试的三级计分方法。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完善和改进了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 从而全面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 符合时代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更有利于学生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 更有助于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摘要:从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实验教学三个方面, 对创建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 创造性地提出“五个层次”实验体系划分法, 创建了6个实验平台,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体系,实验体系划分法,实验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永兵, 柳中海.教学实验室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2]孙连荣.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22 (1) :4-5.

[3]林萍华.培养创新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2) .

[4]朱高峰.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研究[J].2002, (1) :4-7.

上一篇:新媒体对经济的影响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