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2024-09-20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共12篇)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篇1

1.基础课程开设现状及问题

(1) 开设学时过多, 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目前, 国内高校本科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思政时事类、基础科学类、外语类、身心健康类、生涯规划类、人文素养类、工具类等。根据各地教育部门要求不同而开设的种类和学时各异, 但基本可达700学时以上, 甚至部分学校和专业达1000学时以上, 在有限的总学时中, 除去必要的素质拓展课、社会实践以及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第二课堂之外, 基础课和专业课抢占学时比例令学生学习压力日渐增大。

(2) 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接受程度与教师期待值有一定差距。由于开设学期早, 学生刚进入大学阶段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基础课程, 尚未完全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节奏, 同时, 丰富的课外生活和社团活动占用了学生较多时间, 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程度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时, 部分基础课程, 由于知识内容的限制, 很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 大部分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向学生演示假设和推导过程, 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说略显死板。

(3) 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对接不畅。基础课程作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石, 应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起到引领作用,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宏观到微观建立知识体系, 目前, 普遍存在基础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不能对接, 部分知识重复讲授, 部分知识两方均不体现,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基础课开设量大面广, 而高校的机构设置中基础课和专业课教研室基本不隶属与同一学院, 教师之间很难有一个沟通平台, 能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探讨和交流。

(4) 基础课程教师工作量繁重, 培训提供机会少。由于高校扩招, 基础课教师数量的增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开课需要, 目前, 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程教师存在超负荷工作现象, 教师疲于奔波于各个课堂, 导致很难抽出时间参与进修和培训等提高教学能力的活动。学校对基础课程教师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提供的机会不多也是原因之一。

针对现阶段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如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教学模式与方法过于陈旧和死板、教学内容稍显陈旧、与专业知识贯通和融合仍显不够等, 吉林农业大学实施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工程, 有效推进了本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了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了基础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保证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2.确定改革目标及范围

通过改革基础课程体系, 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 完善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和教学条件建设, 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学校为本科学生开设的部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具体范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化学、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大学物理、基础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改革遵循培养目标需求与学校实际结合的原则、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以及统筹规划、全面改革和整体提升的原则。

3.调研与研讨

(1) 学校组织各教学单位针对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组织交流与讨论,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成立本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和协调基础课程改革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对基础课程现状进行调研, 全面了解了基础课程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形成调研报告。

(2) 选派基础课程教师代表赴国内知名院校调研学习, 同时, 组织基础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的交流活动, 实现两方面有效对接, 明确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程的需求, 提高基础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3) 组织学生代表座谈会, 了解学生对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的意见与建议, 将学生意见充分反映给基础课程教研室, 在充分论证可行性的基础上, 采纳学生意见,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参与度。

(4) 各门课程针对存在问题和研讨结果形成的意见, 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加强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专业需求合理调整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评价考核方式,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改善教学环境与条件等。

4.改革实施过程

(1) 推进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 (1)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科学调整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优化整合基础课程, 避免基础课程内部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 使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更加紧密, 能够更有力地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注重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的综合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 增加学生的能力训练。鼓励采取多样化考试方式, 优化过程考核, 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 加强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基础课程教师团队建设, 重点加强以课程为平台的教学团队建设, 构建团队合作机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促进教师教学的交流与研讨, 注重老中青搭配, 优势互补, 传帮带共进的团队发展模式, 尽快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增加基础课程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 了解基础课程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 加快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 改善基础课程教学环境与条件。提高对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为教师提供多种方式的进修和培训, 尤其是出国学习机会, 实验经费拨付向基础课程倾斜。

(4) 加强对基础课程的立项研究。深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 注重启发式和研究性学习, 结合基础课程主要倾向于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锻炼的特点,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针对基础课程的课题研究立项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立项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通过多种有效措施, 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专业对基础课程的开设要求, 明确了基础课程定位, 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优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全面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要:基础课是高校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形成完整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性环节, 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基础课程设置情况的调研, 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对策, 总结吉林农业大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际经验, 得出结论:依据专业办学实际开设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能够优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全面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晓峰.高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13 (01) .

[2]南红花, 朴光秉.高校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效性探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1) .

[3]李海舰.农业高职院校基础课建设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 2010 (05) .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篇2

案例分析:人力资源规划

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其实,一个组织或企业要维持生存或发展,拥有合格、高效的人员结构,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作为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起着统一和协调的作用。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确定完成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和类型,因而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并且预测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未来的需求。在确定所需人员类型和数量以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着手制定战略计划和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从根本上说,规划过程主要是将可获得的供给与需求的预测值加以比较以确定未来某一时间对人员的净需求。净需求既可以是某类人员的短缺,也可以是他们的剩余。一旦确定了短缺或剩余的人员数量,规划人员可以提出预选方案以确保供给适于需求。为了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就必须采用科学、准确的方法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目前在组织或企业中使用较多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方法主要有:维持现状法、经验规则、单元预测、德尔菲法、多方案法、计算机模拟、劳动生产率分析法、人员比例法、描述法、外推预测法等,在这些方法中,既有定性描述,也有定量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选择相应的预测方法。

总之,人力资源规划是将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转化成人力需求,以企业整体的超前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目标。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系统的体系,设计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具体设计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时,还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历史状况和企业文化,同时注意到中国企业员工的心理、需求、行为等诸方面的特点,以取得最大的功效。

苏澳公司专门组织力量对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需求进行分析预测,以此结果作为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同时也作为直线管理人员制定行动方案的基础。这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公司管理人员在十四个方面对人员管理情况作出科学、详尽的预测、分析,为公司的员工招聘、职位安排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及本组织员工的净需求量,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同时要注意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及各项业务计划之间的衔接和平衡,提出调整供给和需求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一个典型的人力资源规划应包括:规划的时间段、计划达到的目标、情景分析、具体内容、制定者、制定时间。

1.规划时间段。确定规划时间的长短,要具体列出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若是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长达5年以上;若是短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如人力资源规划,则为1年。

2.规划达到的目标。确定达到的目标要与组织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最好有具体的数据,同时要简明扼要。

3.情景分析。目前情景分析:主要是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分析组织目前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进一步指出制订该计划的依据。未来情景分析: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在计划的时间段内,预测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供需状况,进一步指出制订该计划的依据。

4.具体内容。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内容 2)执行时间 3)负责人 4)检查人 5)检查日期 6)预算

5.规划制定者。规划制定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部门。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我国信息化进程在不断加速,IT技术在快速普及,沿用近十年的以“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基本框架的教学内容已不合时宜了,新一轮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此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在高等教育界人士的期待和争论中问世了。它标志着,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走过了它的普及阶段,开始步入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规范、更加成熟的新阶段。“白皮书”,同1997年的155号文件一样,将对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阶段,农林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如何开展,是我们每一个在农林院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应以白皮书为指导,结合农林院校的特点逐步实现白皮书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环境支持、教学模式、手段、方法。通过我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将“白皮书”提出的目标表转化成质量优良的课程以及围绕着课程提供的服务。

“白皮书”文件是指导性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在落实白皮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落实“白皮书”提出的教学目标,又不能脱离我校目前的教学实际。要制定出适合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白皮书”执行版,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环境:

(1)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大部分学生已有使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但从总体上看学生的基础、志趣、能力、学习目标差异较大。

(2)对计算机教学需求呈多样性,不同专业学科对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相距甚远,在应用方向各不相同。

(3)与专业结合部分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边界难以确定,我校是所农林院校,农科专业是我校的强项,所有的农科专业都希望通过引进计算机技术提升本专业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很多院系希望通过计算机教学改革能使教学内容与专业有更加紧密的结合。但具体用哪些知识和技术与专业结合,怎么结合?

(4)计算机课程学时不可能增加,白皮书提出的课程内容框架在教学内容和难度均有较大的增加,按学校规定的计划学时,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当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因就业、考研的压力,许多课程都希望增加学时,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了。在此形势下,要学校增加计划学时是不实际的。

因此,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落实“白皮书”的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过渡期。我们可以采用分两步走的策略。首先,按照“白皮书”的基本要求,搭建新课程体系的框架,然后按照质量工程要求进行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等几个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地充实其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内容以应用优先兼顾基本理论,这是毫无疑义的。“应用”是纲,紧紧抓住“应用”这个主要矛盾,确实可以达到“纲举目张”效果。但“应用”对计算机技术来说又意味什么?按字面理解就是会用计算机和会操作应用软件做事。仅会使用计算机和会操作应用软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结合专业做一些学所能及的硬件软件的开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这才是大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方向,才符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大目标,这才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所在。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构

“白皮书”提出了1+X的课程体系结构,它标志着计算机教学重点从教会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理论,会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语言向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方向转变。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我们设计了含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第一层次为必修课,其中“计算机基础”模块是所有专业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新生入学后进行Windows、Office基本操作的考试,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免修“基本应用操作”模块,然后选修第三层次的公选课程。根据院系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不同要求以及考虑后续课程的选择以院系为单位进行指导性的针对后三个模块选择两个。此层次,以培养学生基础为主,重点放在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第二层次为必修课,在大学第二学期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应用能力,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选其一,选择时要兼顾第一和第三层次的课程选择。如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可能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植物苗期生长信息,则该专业在第一层次选择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技术应用;在第二层次选择VB.NET程序设计:在第三层次选择图形学、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开发等。本层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部分教学的重点放在程序设计基本方法、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程序开发的环境、程序调试技术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具有结构化、模块化、面向对象等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规范的编写程序的习惯,能够用计算机编写程序解决本专业的一些基本问题;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教学重点放在数据库的基本理论、ACCESS和SQL-SERVER数据库的基本操作、VBA编程,以及利用VBA编程实现对ACCESS和EXCELL的操作。如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经常处理一些社会调查数据,选择此课程学生感觉非常有助于专业学习。

第三层次,含专业选修课和公选课两个方面的课程。专业选修课,根据专业的应用需要推荐选修的课程,如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学要开设的图形学等课程;公选课,根据学生个人志趣自由选修的课程。此层次,通过师生的相互切磋探索,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解决本专业中应用开发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范例一观察分析范例一抽出知识点一应用于实际”的案例教学法,鼓励教师积极研究采用研究性教学。加强课程设计的力度,课程设计的题目最好是学生自己带来的专业学习中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上述三个层次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当前学分制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目前VB.NET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

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已被学校立项为重点建设课程和优质课程。因此,这种多层次、多模块的进阶式课程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来源对教学实践的归纳总结,结合我校“实践。创新·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广泛开展研究性教学,同时将任课教师固定在所授课专业,以进一步挖掘计算机在该专业中的应用,鼓励开展科研合作。计算机基础课程最好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课时的比例应该达到1:1,最好是1:1.5。

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校园网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随着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和使用,也暴露出了一些致命的弱点。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粉笔+黑板”的模式不能丢弃,它可以支配课堂,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进度控制是多媒体技术不能取代的。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采用是“粉笔+黑板+投影+校园网”的教学模式,这种“现代”和“传统”结合的模式在下一轮教学改革中需进一步的发扬。

运用归纳推理的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程大致可以分为软件操作类和程序设计类,比较适合使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可从具体的事实和问题开始,逐步逼近概念和理论,即使有部分理论描述的内容,也可以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到理论。例如,软件操作类的课程,先演示已操作成功的“案例”,提出任务和要求,分析实现的步骤,介绍实行过程中要用到的方法,归纳其原理和概念,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练。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最后作品的点评,达到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所学知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例如,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可采以“设计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即先演示编写成功的实例,提出设计任务和要求,归纳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流程,由此导出知识点。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程序实现、调试的过程能使学生相对轻松地学习到程序设计的要领。

实验教学的改革是本次教学改革的关键。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采取如下措施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的进展:对实验室进行了硬件改造和完善: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实行单独开课以加强实验教学;增加和学生本专业相关,如DNA片段的切割、食料的配方等方面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大过程考核力度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编写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每门课程都要求完成一个大作业,而且大作业的题目一般都和学生本专业和生活相关,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指明了学习计算机的应用方向。

(本文为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20060171>“高等农林院校多层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篇4

一、以掌握技能为目标的必修课程

1.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课程分三个学期, 分别完成英语交际能力、行业英语会话能力、通用英语应用能力的学习。

2.高等数学

公共大学数学:主要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专业数学:按专业的不同

3.体育与健康

牢牢把握“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注重先进体育理念的传授和体育技能的培养, 强调体育对人的身心与行为健康的影响,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使之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以增强终身体育意识。

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比较全面的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社会的能力, 肯定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对学生的成才、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 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与法律素质,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能力, 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6.大学生心理健康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阶段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正确认识分析评价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状况, 掌握心理调适和保健方法, 保持心理的和谐与健康, 完善个性心理, 优化人格品质, 强化心理健康意识,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基本心理素质和职前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7.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 已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焦点。《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就业政策与形势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就业协议及就业中相关法律制度问题:求职准备;面试;创业准备;创业实务等内容。遵循以学生为本、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 紧紧结合高职学生群体特点, 通过引入大量实用、经典、新颖的案例和资料, 加入模拟训练,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顺利就业, 减轻家庭和社会就业压力, 开启就业成功之门。

8.入学教育

本课程是在新生入学后,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纪律安全等方面的变化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变化了的环境并能迅速适应, 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 关系到学生在大学里能否顺利成长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成功的基础。

二、以人文素质为目标的必选课程

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如何构建?经过探索与实践, 我们拟定了以“职业人文基础”为主干的必选课程, 以系列选修课程为辅助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人文基础”必选课程以“职业人文修养”“职业通用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形成多个模块, 多个模块组合为一门课程, 每学期必选其中一门课程学习。

职业人文修养类:旨在通过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涉猎, 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优秀的文化基础知识,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先做人, 后做事;通过学习,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 把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 为学好其他课程, 为职业岗位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1.人文的熏陶:主要包含文学欣赏、国学导读、中国历史概述、历史与名人、哲学与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大学文化、数学文化。

2.艺术修养:音乐欣赏、绘画欣赏、雕塑欣赏、建筑欣赏、书法欣赏、舞蹈欣赏、戏剧艺术欣赏、影视艺术欣赏。

3.人生与生活:时尚与生活、中国食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茶文化、职场休闲文化。

职业通用能力类:旨在通过相对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职业通用能力, 从而为培养面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1.口语表达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训练、朗读技巧、普通话综合训练。

2.交际沟通能力:校园沟通能力训练、品格育成与人生历练、高职学生礼仪修养教程、社交礼仪、公共关系、成功教育。

3.实用写作能力:高职应用文写作、应用写作项目实训教程 。

4.创新能力:实用创新思维、创新教育、走进创意世界、创新改变生活。

5.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规划与创业体验、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职业观与职业道德、中国职业美德、职业素养与职业维权、高职生社会素质培养、职场团队管理与管理实务。

三、拓展学习的任选课程

在现代社会中, 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 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 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 必然会使专业过窄, 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 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 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 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 在这方面, 有必要开发进一步提升学生单一方面素质的专项训练课程, 作为必修模块课程的延续与深化。比如, 将应用文写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分为:科技实用写作、论文写作、经贸文书写作、大学英语写作等;口才类课程可细化为:求职口才、服务口才、管理口才、营销口才、谈判口才等。以满足学生终身学习与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东风, 葛力力.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论坛 (教研版) , 2006, (5) .

[2]汪亚明.“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8, (15) .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篇5

林淑媛

本文是从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的角度,认识岭南文化独特的课程资源价值,并寻求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课程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一、新课改:对“课程资源“的重新解读

对于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无论职前培养还是在职培训,都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更不用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了。即使在理论界,对于课程资源的研究也仅仅刚刚起步,成熟的成果并不多见。这是由于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以少数专家为课程开发主体而造成的弊端。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所处的缺位状态,造成了广大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有意义的课程资源被忽视和浪费,其教育的功能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的倾向,即:

1.重“应试性”课程资源,轻“发展性”课程资源

由于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其配套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教辅资料,课程资源来源单一,造成学生厌学和片面发展;而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却被忽视。比如,优秀的课外读物、影视作品、艺术科技活动实践、大自然考察、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并没有受到真正的重视和利用,学校往往偏重于知识特别是学科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

2.重校内课程资源,轻校外课程资源

由于受教育封闭性的影响,我们往往重视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却忽视学校外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价值,但是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总体上看,我们的教学条件还比较落后,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也较大。另外,改善办学条件更多地仅停留于学校内部,学校之外仍有大量课程资源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被开发和利用。比如,社区机构、文化设施、科技馆所、自然景观、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材料,都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鲜活课程资源,但长期被闲置与浪费。

3.重规定性、静态的课程资源,忽视生成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

很久以来,人们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把课程概念局限于学科,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传授者”,所以仅重视上级规定好了的、现成的、静态的课程,教师的责任就是“教”教材,学生的任务就是“学”教材,考试则是“考”教材,而忽视了课程的生成性与建构性,使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儿童的学习被规定为单纯的“文化”接受过程,教师的教学也只能是一种呆板的、机械的、教条的“文化传授”活动。

这些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上的认识,是人们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映。新一轮课程改革并非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是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管理体制、考试评价改革在内的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变革,特别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课程资源的重新定位和认识,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这一观念的转变,可以使我们走出“教科书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狭窄天地,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变动,使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将学科知识、儿童生活、社会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将打开我们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眼界,也使我们脚下的路更加宽阔。

二、岭南文化:独具价值的课程资源

地域文化之所以能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首先因为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是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宝库;其次因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使得课程资源呈现出多样性、具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也就提高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适应水平。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多民族的融合,中原文化的渗透,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一切,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地域文化,并与秦晋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又一朵奇葩。

岭南文化是岭南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历史地形成的当地人们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存状态及人文积淀。岭南文化以其丰富性及独特性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尤其是近代以来,广东成为中华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策源地和根据地,产生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改良主义思想家,以及孙中山、黄兴、朱执信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20世纪80年代,广东又一次成为国人瞩目,珠三角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了又一次历史的辉煌„„岭南文化的悠久绵长及其独特的开放、民主、兼容、务实的品格,无论在当今现代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滋养。

广东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价值,充分挖掘岭南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以此影响、教育青少年一代,让他们从小扎下中华民族的根,铸造起中华民族的魂,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与利用岭南文化的课程资源,也具有广阔的空间与极大的可能。以广州这座文化名城为例,人处其中,随处可见历史名胜和自然、人文景观,时时可感浓浓的岭南风情与民俗文化„„从南越王墓到北京路上的千年古道,从西来初地到华林寺庙,无不渗透着沧桑的历史感;从广雅书院到陈氏祠堂,从“培正”到“培英”的学校品牌,无不体现着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渊源与演进;从上下九、十三行,玉器街、珠宝行,到举办了近百届而不衰的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无不反映着岭南商贸的繁荣与对外贸易的发达;那数不清的著名茶楼与酒家,正印证着“食在广州”的粤菜文化;还有那享誉四海的“广雕”艺术、陶艺、独特的建筑艺术,岭南诗派、画派,音乐、哲学、戏曲、宗教都独树一帜,各领风骚;中山纪念堂、烈士陵园、黄花岗烈士墓地、毛泽东农民运动讲习所、鲁迅故居、黄埔军校遣址,到处可见革命与文化先驱者生活的足迹与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更何况,改革开放后城乡巨变,林立的高楼大厦、巨龙般的内环公路、一座座跨江大桥、灯火璀灿的珠江两岸、新型的体育科技场馆、新机场、新地铁、新楼盘、新校舍,无不让人感受到祖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而坚实有力,快迅发展着的珠三角经济充满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最丰富、最鲜活、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对生长在这里的青少年一代具有重要、独特和全方位的教育价值。

三、开发与利用: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

广东地域文化的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既有显形的,也有隐形的;它的教育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有人文性的,也有科学性的;有德育的,也有美育的;有人力的,也有物力的;有实物的,也有活动的和信息化的,等等。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且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尽管如此,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所谓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所谓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所以,对广东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站在课程建设的角度,审视各种文化资源的课程价值,精心选择,系统设计,认真实施,使其真正发挥扩充课程资源的重要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立课程资源意识,创造性地利用国家课程的教材

教师在新课改中要逐步确立起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而且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可以补充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任何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因此,在对教材处理方式上,广大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标而不是紧扣教材,根据学习内容与目标,灵活、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

2.用好地方教材,突出课程特色

地方课程与教材建设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比如,目前我们仍坚持使用并不断改进的地方教材《广州历史》、《广州地理》以及岭南版的《美术》与《音乐》,具有广州特色的英语教材,计算机教材等等,都是充分利用了广州地域文化资源,结合广州地区的教育实际,适应学生发展和广州社会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地方性课程和教材。

在对这些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地域性特点突出的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更便于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充分利用地域(社区)文化资源,更紧密联系学生个人经验与生活环境,更容易体现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课程意识与主体意识,并不断提升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

3.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改革;重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32-01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1、强调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理论知识为构架,以应用为目标,形成有技术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涉及课程内容的整合、重组,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其目的是与市场人才规格要求接轨,与就业结合。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把专业(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导入课程体系,融进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认真落实。

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选择

课程体系的建立,依据人才培养的细化目标,并不断优化课程的结构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要分段设置,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按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进行安排。

3、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上,要有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培养某种技能的实训、专业的或社会性的实践,并且要分等级[1]、分层次进行,形成系统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4、制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相一致的策略

课程体系设计,需建立与岗位或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1、编制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针对课程教学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逐年进行滚动修订。

2、按新专业方向要求重构课程[2]

我校最初三大主干专业:动画、娱乐经济和教育,为适应社会需求,在认真进行专业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改造和整合了部分专业,一些专业还派生出了很多新的方向。主要有:考虑到北京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及其相关产业和人才需求,我校转变了对文化建设教育的方向,将动画系更名为文化创意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侧重于多媒体技术。考虑到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全方面教育,我校将教育系增添了新的专业,主要有:亲子教育、幼儿行政管理、幼儿英语、艺术教育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侧重于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和多媒体技术。

3、新课程体系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的最主要资源与载体,反映了教学大纲的规定与要求,关于教材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选择教材。使用最近出版的优秀教材、获奖教材和教育部规划教材,同时借鉴使用兄弟院校的优秀教材。

(二)倡导教材创新。鼓励教师对原有教材进行更新和改造,贯彻实、新、宽、活的原则,在结构上更符合实际和使用要求,强调实际应用功能,体现最新内容与方法,教材涉及面宽,形式符合学生灵活的学习需要。

(三)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编写特色教材。为满足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教师编写实用性强的高质量教材。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来配套,进而体现它的进步和优势,发挥其作用。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接。

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师对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能力层次进行剖析和研究,找出对应课程的知识点,并分析内在的联系,为专业课程的课程改革提供依据。修订教学大纲,将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分模块、分阶段、分学期融合到相应课程和相应的职业能力训练中。

2、创建综合性、多功能的实践教学环境

建立一个集教学、培训、科研、技术开发于一体的,体现综合性、多功能、高技术含量的实训中心。实现学习训练环境与实际场景的高度仿真,与就业岗位环境的充分一致。使实践教学具有模拟职业环境、能体验职业氛围,使技能操作训练能高度集中。设置循序渐进、覆盖面宽、有针对性、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相配套的实训项目,促使学生打好实践基础。

3、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一书多证”制度

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确定时,注重课程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挂钩,实施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以国家或行业岗位技能认证考试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成果。

4、实现以真实工程项目教学的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

将学生放在实际工程环境中进行实践教学,利用工程现场运用专业技术在实际岗位上开展实训,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因为实际工作现场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战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做人的硬环境,是实现技能培养与综合素养培育的一个有效途经。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应与各个专业发展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就业需求、社会需求。今后它还将面临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一明.基于ICT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等级、模块化教学研究[J].北京:计算机教育,2011.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篇7

《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院校电力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单元电子的电路读图、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简单电子产品的调试维修能力;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的应用能力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目前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和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操作技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此,我们综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精选了若干个典型的电子电路应用实例(即小型电子产品)为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真正学到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1 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首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岗位需求,选择若干个典型的电子电路应用实例为项目,构成课程的知识载体,用这些趣味性强的知识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创建以项目载体为主线的小型电子产品学习情境,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1];第三,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完成项目,教师仅提供一定的辅导和评价,项目完成后由学生将项目设计的方法、过程以及心得写成书面设计报告;第四,建立创新实验室(即第二课堂),将实验室的管理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多动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求异的思维习惯,并从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各项电子设计制作赛事。在上述思路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即完成项目必备的基础知识)、实验教学的内容(即完成项目必备的实践技能)及进度都与项目同步进行,培养学生岗位所需求的实践操作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2 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

以项目为载体,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对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进行精简。课程内容借助精选的七个项目展开,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在学期开始时,让学生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将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如电容、电阻、发光LED、集成运放和数字芯片等)装入元件盒内发给每个小组一套,同时再为各个小组配备一套必备的工具(如钳子、镊子、螺丝刀等)、实验电路连接导线和实验面包板一块,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在创新实验室中制作、调试电路。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各学习小组自己设计实验线路、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查阅所使用电子器件的资料,了解器件的外部引脚功能、连线和元件参数,然后用Multisim软件做出仿真,经指导老师审查合格后,学生再用实际的电子器件在面包板上将设计的项目实现出来。教师针对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完成书面报告,并对自己的项目制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项目为载体安排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站在电子系统的高度认识电子电路,既能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分析方法,又能掌握电子电路的具体应用技术。项目理论知识的学习按“够用”的原则,使学生弄懂项目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即可。与以往《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内容相比,不再讲解元器件或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和特性,而更加注重其外部特性及实际应用,重点讲解器件外部引脚功能和元件参数的选择、读图等工程应用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1]。

例如“声光控照明电路”这个项目,我们首先给出这个电子产品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先介绍其功能及电路结构框图,用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演示(传感器用开关代替),观察其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这个产品进行分解,让学生掌握一些单元电路的功能与设计。

针对电路中出现的新元件(如NE555和驻极体)重点讲解,关键是NE555的用法,即它每个引脚的作用及接法。而三极管、双向晶闸管、稳压管和电容这些已经介绍过的元件则简单说明,这样就能使学生既简单了解了NE555的工作原理,又重点掌握了NE555构成单稳态触发器时的接线,同时还避免了学生一开始就陷入NE555复杂内部电路的学习中,有助于学生学会使用NE555这个常用器件。

以项目为载体重构的课程内容,形成了以项目、实验、综合实训“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1],如表1所示。工作任务及目标则是教学内容和项目载体的细化分解。

3 以实验为主的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中采用以实验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实施方案。我们充分发挥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实验室及创新实验室的作用,使学生能在实验环境中学习掌握以项目为载体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我们安排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用万用表粗测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的测试、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试、运放的线性应用(各类运算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编码器和译码器、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555定时器的应用、计数译码显示电路、D/A和A/D转换器等十多个实验。

在实验和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可以用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仿真,避免了以往抽象枯燥的分析推导,学生乐于接受。而元器件或集成电路的识别、仪器仪表的使用、各单元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可以在实验室或创新实验室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了解电子器件的具体型号、封装,而不仅仅是课本中所讲述的器件符号,增强了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项目具体实施时,学生必须提前预习每次课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完成预习作业。教师针对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4 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改变以往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考核方式从单一的期末笔试转向实验动手操作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弱化期末卷面考试,重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考核,将考核融入到各种日常教学实践中。平时过程性项目考核、本课程结业考核,总成绩各考核项目及其分配比例如下:总成绩(10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作业(5%)+实验(40%)+考勤(5%)。其中,作业要求每周至少上交一次,不少于10次;实验不少于10个项目[2]。实验进行单独考核,主要考察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出6个左右的题目,题目难度要相当,采用电路接线与仪器使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题目。学生答题时必须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否则即使结果正确也不能得分。考试题目个人抽签,1人1组。这种考核方法由于题目数量多,可以保证每位考生周围的题目各不相同,避免学生考核时相互参照。而且考试题目主要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使考试内容覆盖面比较广,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所做过的实验并能有所提高[3]。

5 结束语

在本课程教学体系实施中,我们围绕项目展开教学,把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在项目任务中,以“教学做于一体”,在工作过程中实施训练,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取得了比较好的课程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操作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本省大学生现场电子设计制作赛屡获“一等奖”的佳绩,充分证明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性。

摘要:从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岗位所需求的实践操作技能这一主要任务出发,根据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新编排,形成以项目为载体,建立包含实验、项目、综合实训等环节的“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1]。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做于一体,项目,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韩春光.以项目为载体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8):31.

[2]孙乃谦.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9(6).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篇8

《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目的在新课程体系下, 《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的选取与使用、课程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将面临新的探索和研究。而课程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关要素发生变化, 作为其中重要环节的考核方式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改变, 考核方式改革也就应运而生、势在必行了。

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意义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功能是多元的, 除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效果外, 更是彰显教学理念、保障教学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法律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考核方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于专业课考试有硬性的标准, 更侧重于考核的引导性、诊断性。这是由《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在有限的24学时的教学中, 要达到的目标不可能是法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 而只能是一种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养成教育。通过教学活动,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拥有良好的法律素质, 具备正确的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 能自觉规范、校正自身行为, 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高素质人才, 这是《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所在, 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最好体现。这种影响是内在的、潜移默化的, 其教学效果对学生影响的隐性的特点, 加大了科学考核的难度, 进行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此。

《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研究的指导思想

对于所有的高等院校而言, 《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相同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都是相同的。教育对象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手段不同, 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也必然不同。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的研究必须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 突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念, 与创新教学方法相呼应, 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必须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考核方式, 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差, 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单凭兴趣, 情绪化倾向较严重。对于生涩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 缺少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 学习能力较差。但同时, 他们又思维活跃, 精力充沛, 对新鲜事物充满渴求与好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论是学习过程还是考核方式, 永远都要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参与性为宗旨, 突出实效性, 精心安排, 合理设计,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切忌以单纯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为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研究必须突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培养“上手快、工作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这与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人才或以培养通识教育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高等院校有着显著的区别。结合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不善于理性思考而往往对事物认识充满感性的特点, 在考核方式上要灵活多样, 建立以考核法律素质形成为核心、以能力掌握为标准的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的研究必须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念《法律基础》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学生对某一项具体技能的掌握, 而是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养成。在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以“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 强调应用意义”为教学理念的大环境下, 《法律基础》的教学也应该是充满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 这就意味着其考核方式也要契合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高职教育特点。

考核方式的改革应与创新教学方法相呼应《法律基础》教学不应追求法学理论的系统性与法律知识的完整性, 而应强调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在课程改革中, 要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关键环节, 积极探索、研究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自2004年引入我国以来, 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研究, 教学效果显著, 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但在公共基础课上却鲜有问津, 始终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法学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 在《法律基础》教学中引入项目化教学法是一项大胆而可行的尝试。在教学中, 应“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 通过把现实的法律问题设计成为完成一个个项目任务的学习过程, 将“做中学”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考核方式也应突出以行为评价、项目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过程评价, 打破“一卷定乾坤”的模式。

《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构建的初步探索

《法律基础》的考核不同于专业课考试有硬性的标准, 不是要求学生背会多少法条、掌握多少专业术语, 而应更多地体现考核的引导性、诊断性功能。通过考核应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能够明辨是非善恶, 能够领悟法的精神、知道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掌握权利义务观念, 对法产生敬仰、尊重之情, 进而培养崇法的精神和意识。这些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和成绩构成体系所考不出来、体现不出来的。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高职教学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 建立以考核法律素质形成为核心, 以能力掌握为标准, 突出过程评价的全新考核体系。确立合理的总评成绩构成是科学考核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 总评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 分别占总评成绩的50%、20%和30%。某种素质的形成、能力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也不是突击背几个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或用一张试卷就可以体现的。通过弱化理论知识的考核及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 突出过程评价, 可以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言行, 做到知行统一。

平时成绩的评定也就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效果的过程评价, 以日常行为评价 (占总评成绩的20%) 和项目学习能力评价 (占总评成绩的30%) 为主要内容。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发言及听课情况、日常纪律表现等几个方面。可以将学生自评、辅导员 (或班主任) 评议与任课教师评议结合起来, 以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及遵纪守法、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能力。项目学习能力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一定的项目任务的综合能力的评定。将现实法律问题通过一定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表现出来, 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设计成为一定的项目任务, 吸引学生分析、讨论、研究, 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及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参与精神和团队精神给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可以激励、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理性思考的习惯, 逐步形成法律思维的方式, 信仰法律, 践行法律。项目学习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对项目的参与程度 (积极参与、参与还是不参与) 、在团队中的作用 (领导者还是参与者) 、对得出正确结论的贡献 (重大贡献、一般贡献还是没有贡献) 、理论知识的研究学习能力 (很强、强、一般)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很强、强、一般) 等等。

实践成绩的评定在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条件下, 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 《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及考核方式同样要注重这三个特性。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功能是让学生走近法、感知法、学习法、崇尚法、践行法, 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考核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认识判断能力、归纳能力及法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等。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调查”, 收看相关法律录像节目、到法院旁听, 开展“法庭庭审进校园”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一般是隐性的, 调查报告、观后感都不能完全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对其今后行为的影响程度, 考核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容易流于形式, 所以, 实践部分的成绩在总评成绩构成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重要, 对于实践环节的科学考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期末考试成绩评定期末考试以理论考核为主, 但考核的侧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上, 让学生放下死记硬背及畏惧考试的心理包袱。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 可以笔试, 也可以抽签口试, 可以闭卷, 也可以开卷, 选择哪种方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如学生的学习特点、接受能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计划实现情况、平时考试及实践考试对课时的占用情况等等通盘考虑。考核内容的选取要尽量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帮助作用。考试的题型要以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为主, 以名词解释、填空、简答为辅, 避免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做法。在主观题的题目数量上要给学生以较大的选择空间, 便于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分析解答。在考试评分标准上, 既要看对教材有关理论观点的掌握, 同时也要兼顾语言表达运用和逻辑思维、独到见解等方面的能力。这里还要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期末理论考试的存废。很多人认为作为一种素质教育, 期末理论考试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尤其是在高职院校, 应该用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完全取代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期末理论考试被逐渐弱化、直至取消是大势所趋, 但就现阶段而言, 过程考核也罢, 行为考核也罢, 都存在耗费时间、可信度难以保证、可操作性较差的局限性。作为公共基础课, 一般都是大班教学, 一个教师一个学期通常面对的学生都在几百人以上, 很难给每一个学生相对客观、真实的评价, 这也就是期末理论考试在现阶段仍需保留的原因。《法律基础》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考核方式的改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它的研究不能脱离开整体的教学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不能一蹴而就, 一步到位, 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完善。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为社会输送能力过硬、素质过硬的合格人才责无旁贷。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在今天的法治国家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要切实加强《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研究, 努力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科学考核体系, 推动《法律基础》教学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摘要:分析了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探讨了考核方式研究的指导思想, 并对科学的考核方式的构建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新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姚郁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8) .

[2]余航.法学素养的初步淀积——试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128.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的构建 篇9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它包含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热加工基础、机械加工基础等内容, 是一门知识覆盖面广, 厚理论、重实践、强工艺的课程。整合机械类和近机械类部分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及有关的实践环节等内容, 可形成一门新型的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学习, 可初步掌握各种成型方法、零件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性等基本知识, 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进行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可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为学习其他相关后续课程、从事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工作, 奠定必要的基础。

2.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现状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脱胎于《金属工艺学》, 其课程内容普遍存在三种问题:一是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存在知识陈旧的部分, 有些内容很少反映现代科技水平;二是内容上未能很好地协调, 有些内容在相关课程间重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金属工艺学课程与后续的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工艺性专业课在教学内容上重复较多, 比如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特种加工等内容就与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重复;三是课程的教学内容顺序衔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利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

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实践相当强的技术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机械加工领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原有的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 围绕专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程度和范围上的改革, 但由于仅限于单门课程或1—2门课程之间的局部改革, 难以与其他相关课程很好地协调和衔接。本应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各有侧重, 互为补充, 但目前关系仍没有理顺, 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互独立和分离, 其间隔时间有时相隔一学期甚至两学期, 这样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 如只在课堂上讲授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 由于学生缺少感性认识, 变得十分枯燥, 教学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不利于工程训练教学本身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因为没有理论教学支撑的工程训练必然只能停留在获取一些感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较低层次上, 这就难以满足对学生工程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实验教学上, 一是课程总学时不断减少, 实验学时数减少更多;二是现有的实验主要为验证性实验, 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设计轻工艺的思想观念在长期制约着制造业发展的同时, 深刻地影响着工科大学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

工程训练作为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 可为机械设计打下较好的实践基础的同时, 也为机械制造提供了较好广阔的实践空间。但由于客观条件和训练时间的限制, 学生仅通过短暂的工程训练所获得的制造基础知识既比较零散和片面, 又难以达到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程度。

3. 构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的意义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既含有科学理论知识, 又含有工艺技术知识, 还含有工程实践知识, 因此在课程教学活动中, 对突出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 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3.1 我们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模块化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

课程模块化是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兼容我国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和以工作能力为中心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长处, 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又符合教育内在规律, 并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模式。所谓模块, 是一个自身相对独立但又能与其他模块保持一定联系的课程组成元素, 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模块构成。一般情况下, 模块本身并不发生变化,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发展, 部分陈旧的模块内容将会被淘汰, 一些新的科技发现可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而逐渐形成新的模块。一方面,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能够使学生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另一方面,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新的课程体系具有灵活性、模块化特点,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培养学生更能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3.2 通过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改革, 力求做到“宽、浅、精、实”。

在原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吸取相关的最新知识和研究成果,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如精选保留传统教学内容中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工艺方法, 删除那些陈旧过时的内容, 把技术上较成熟、应用范围较宽的“三新”, 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作为基本内容引入课堂教学, 再通过吸收过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部分基础性内容, 并对主干课程和相关教学环节组成一个系统, 进行统一规划, 与后续课程形成一组系列的基础课程群, 这样既能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能减少不必要的交叉重叠, 使课程设置更加精练, 使之在有限的课时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拓展课程空间;同时在课程体系上, 使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改革与选修课、并行课和后续课配套进行, 避免教学内容简单重复, 达到整合优化的目的。

3.3 机械制造基础工程训练作为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 它

可为机械设计打下较好的实践基础, 同时也为机械制造提供较好广阔的实践空间。因此, 必须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进行归纳、拓宽、加深和应用, 尤其当专业面进一步拓宽, 制造技术专业课进行合并和学时锐减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4. 构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的举措

4.1 构建模块化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新体系。

课程模块化中的模块课程又称为“积木课程”, 其最大的优点就体现在其组合特点。我们可以把模块课程定义为一个自我包容的包, 它包括有计划的一系列学习经验, 设计这些经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达到具体的目标。在实施进程中, 模块式课程主要由主体、定向、辅助三个模块组成。主体模块具有奠基功能, 由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热加工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等组成;定向模块具有专业功能, 包括机械加工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组成;辅助模块具有发展功能, 由纳米技术、新型高能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激光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组成, 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2 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 使之成为一门适用于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4.2.1 根据整合优化的总体思路, 将该课程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 内容涵盖工程材料、材料的性能和材料的成形, 该部分将形成以材料和工艺为核心内容, 以工程材料和成形原理为基础理论, 以选材料、毛坯、工艺和设备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其任务和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工程材料、成形加工技术手册, 在材料和材料成形方面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具有合理选用常用材料及常用热处理、成型方法及工艺过程的初步能力。在具体讲授内容上加强手册的使用方法的学习, 在工程材料方面重点介绍工业用钢、铸铁、常用合金等金属材料的性能、改性和选用, 增强对常用非金属材料的介绍;在材料成形方面, 着重对成形原理的理解, 去掉繁冗的工艺细节, 适当增加新工艺和非金属材料成形的内容。第二部分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内容涵盖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切削原理、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和刀具、机械装配等, 该部分将形成以机械加工工艺为核心内容, 以切削原理为基础理论, 以工艺过程和加工质量, 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其任务和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机械加工方面具有较广泛的知识面, 具有选择零部加工方法和制定加工工艺、控制机械加工质量, 以及综合运用工艺知识, 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在具体讲授内容上, 加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将公差与配合融入具体的工艺过程中, 以强调其应用性, 并通过应用场合实现概念清楚, 应用目的明确, 同时要简化互换性原理的计算和分析, 重点突出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一般选用、查表方法, 适当讲授先进加工技术,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4.2.2 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有关领域无论是科学理论研究, 还是应用技术成果, 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大学生更需要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和信息, 了解先进科学技术的目的是将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造福于人类。因此,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应重视知识的更新换代, 及时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新成果, 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机械制造基础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最新成果、新知识、新理论, 如纳米技术、新型高能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激光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科技知识。同时结合教学进度,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和实验车间, 加深对高科技知识的认识, 提高其鉴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3 改革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中, 我们要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本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 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实际生产的教学录像以多媒体形式展现在课堂上, 对见习和实习内容进行情景再现,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有助于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4.4 建立一支思想稳定热爱专业基础教学、刻苦钻研、积极上进、年龄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队伍。

打造一支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 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课程建设团队是课程改革与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 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学术水平, 是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的构建中, 院系可通过安排课程组教师, 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或可以安排理论教师到实训场所学习, 使教师积累实践工作经验, 提高课程组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能力, 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5. 结语

机械制造基础是在将一些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后形成的一门适用于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了其实践性强的特点, 将理论、实验、工程实训和课程设计有机结合, 形成“四位一体”的课程新体系格局。

参考文献

[1]付胜, 李晓阳, 程文彬, 安国平.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建设应拓宽专业口径[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6) :92-93.

[2]王道林, 朱秀琳.《机械制造基础》工学结合特色课程建设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VOL4, (7) :78-79.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篇10

一、矿山地质基础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矿山地质专业,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高职院校中, 矿山地质是国家教育政策支持的重点专业, 矿山地质专业课程的设置, 需要紧密结合国家对高职院校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并紧密依托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为国家、社会和企业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矿山地质专业人才。当前, 高职院校矿山地质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教育体系和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师资力量薄弱、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失调等, 这对于高职院校矿山地质专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也不利于我国矿山地质行业人才的储备。基于此, 非常有必要正确分析当前的矿山地质专业基础课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进而制定科学的策略, 对矿山地质基础教学课程体系进行逐步改革, 从而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中矿山地质专业基础教学课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具有社会所需的才能的矿山地质方面的人才。

二、矿山地质基础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矿山地质基础教学课程的改革, 在本着循序渐进的改革的思路的前提下, 应当从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教材内容全面、稳步地进行改革, 最终形成一套成熟的、高效的、与时俱进的、紧密结合矿山地质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此, 提供一些可行的矿山地质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策略供参考。

(一) 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开展, 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储备, 在矿山地质专业中更是如此。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性更强、对师资队伍能力的要求更高, 因此, 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作用, 就必须首先构建出完善的矿山地质专业师资队伍。在矿山地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应当做到:第一, 增加矿山地质专业教师准入门槛, 设置科学的教师队伍准入体制, 从源头控制进入矿山地质专业的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 提升师资队伍的平均水平;第二, 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按照制度对矿山地质专业教师的教学实效、专业能力、从业态度进行客观考核, 对不符合师资标准的教师进行科学处理;第三, 高职院校应当和其他院校之间进行相关的专业合作, 通过合作锻炼矿山地质专业的师资水平, 提升教师的授课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 实验实训设置

矿山地质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专业, 如果学生仅有理论知识而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 那么其进入社会和企业中后将会难以胜任实际的工作。因此, 在矿山地质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中, 必须重视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问题, 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应当做到:第一, 在不影响学生矿山地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 设置足够的实验实训课程, 使学生通过实验实训课程可以充分学习和锻炼实践应用能力;第二, 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应当穿插于理论课程之间, 尽量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 在学完一部分理论知识后, 就马上开展针对这部分理论知识的实训内容, 使学生可以充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增加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三) 教材内容编写

在高职院校矿山地质专业教学中, 教材内容编写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矿山地质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影响。因此, 在矿山地质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中, 教材内容的编写也是一大重点, 具体应当做到:第一, 教材内容的编写应当符合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遵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教材内容编写;第二, 教材内容的编写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描述和表达, 通过简明、流畅、立体化的语言组织方式和编写方式, 减轻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压力, 增加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教材内容的飙血应当突出重点, 与时俱进, 摒弃旧的、对当前实践缺乏指导性的知识, 加入新的、技术性更强的、在当前或者未来可能成为主流的知识, 增强学生的能力, 拓宽学生的视野。

结束语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中矿山地质专业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仍然在稳步进行, 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在这样的基础上, 矿山地质专业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当持续发力、稳步推进, 在遵循客观改革规律的基础上, 明确改革思路, 以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洁金, 杨晖.岩土工程专业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1) .

[2]陈洁金, 杨晖.岩土工程专业“水文地质”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08) .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篇11

关键词:基础课程;信息资源;建设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Talkin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Platform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Basic Courses Teaching

Wang Xiaozhuo,Liu Xu,Yuan Ning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30016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work of university-based teaching teaching the necessit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eaching capabilities of the platform,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enhance teaching platform,the main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Basic courses;Information resources;Construction platform

一、引言

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等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高等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基础课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建设基础课程教学信息平台,把现有教学资源进行重组、优化和整合,加强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立体化、数字化、实时性的教学空间,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二、教学信息资源概述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教学信息资源是指有明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通过校园网络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它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及电子教案、教学案例、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

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及管理过程,建立在信息化教学基础上的各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都离不开教学信息资源支持。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都是大班教学,教师了解每个学生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小。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为教师上好大班课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教师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知识,可以实现互动的教学活动,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老师不再为传统的大班教学烦恼,可专心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上。教师通过信息资源平台调度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学习管理。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以此来加强和巩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信息资源平台有了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作业、考试、授课、答疑/辅导等功能是很必要的。

三、教學信息资源平台的功能

针对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特点,教学资源信息平台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管理模块:不同级别的管理员除了构建中心资源库外,对其他节点的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目录共享,资源分布式存储,对资源进行分类、编目、上载、审核、检索、增删、处理反馈意见等操作,管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二)资源制作模块:资源中心要提供丰富、即时的资源,需要将资源制作的权利直接下放到教师甚至学生的手中,使资源中心能够及时更新和添加,保证其不断扩充、动态发展。系统针对不同资源设计不同的制作模板。在内容制作模块上,系统采用集成的多媒体编辑器完成资源内容的编辑制作,制作过程中可以自动将资源相关属性记录下来,并通过入库过程自动纳入标准化资源库,以便于资源使用中的跟踪。(三)资源应用模块:教师可以创建自己的网络课堂、习题库、上传课件动画、增删数据、处理反馈意见、与学生交流互动,根据各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平台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来丰富所讲授课程的内容。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平台与教师进行互动,并有效地利用这个平台丰富课堂所学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BBS、聊天室等交流平台反馈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情况。(四)资源扩展模块:教学资源信息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教学信息平台的使用,会有源源不断的信息扩充进来,这时,合理地对资源进行扩展尤为重要。管理人员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与应用,建立信息交流网来获取资源共享与应用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来拓展发展空间。

四、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平台的主要措施

(一)建设立体化、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库的建设是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建立体现学校特色的、综合的学科资源库。具体来说,学科资源库的内容应按照课程专业学科的方向来逐级扩展。可以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购买和自建并重的模式来进行资源的扩充和完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结合教学需要,重点设计和制作教学中需要的资源,把能有效促进学习的资源组织上网并进行归类,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建立操作简单、交互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有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还要开发和引进具有方便快捷的操作和交互功能的傻瓜化的服务平台,以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如方便、快捷的检索、查询和整合工具。在资源的检索过程中,应具有资源的多层精确检索功能,同时还应具备多种查询方式来检索资源。要提供备课系统软件或简易方便的多媒体编写工具,让教师对选取的教学信息根据教学设计重新整合编码,形成新的教学资源。此外,还应建立具有良好交互功能的平台。师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服务平台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有良好交互功能的交互方式和平台,如聊天室、电子邮箱和共享电子白板等同步方式。教师可以就某个问题通过在线实时交互来获取反馈,对学生进行疑问的解答,提供帮助。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同步的交互方式来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三)加大网络课程的开发力度。网络课程是集文本、图片、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为一体,经过科学的构思设计,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满足网络运行要求,便于师生交流的一个交互式的课程知识网络化学习系统。网络课程建设是以学科教师为核心,以资源开发中心的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反馈、专家评改进完善机制的一种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唐军.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中心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147-149

[2]叶球孙.大学教育资源与教学网站科学构建的研究[J].高校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008,5:116-118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篇12

关键词:闭环管理,共建共享,后评估,指标体系

1 引言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 (工信部联通[2008]23号) , 通知要求通过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展要实现以下目标:杜绝同地点新建铁塔、同路由新建杆路现象;实现新增铁塔、杆路的共建;其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比例逐年提高。自此, 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工作在我国三大运营商之间全面展开。

国外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最早始于英国, 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及新加坡等国都出现了比较成功的实施案例, 在欧洲, 站址共享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我国共建共享推行较晚, 但自2008年共建共享工作开展以来成绩斐然。四年来节约投资超200亿, 节约土地超4 200亩, 节约钢材超783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是我国电信管制部门在新一轮电信重组之后, 整合资源与规范电信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关于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面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政策解读与分析、共建共享的意义分析、共建共享的模式探索、共建共享的技术实现等方面, 鲜有文献对共建共享后评估进行探讨。

2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大力推进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1) 资源节约, 提倡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电信业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建设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共建共享的持续推进意味着大量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节约, 同时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 避免重复投资。

(2) 环境友好, 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 电信业通过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建设, 减少能源消耗以及不同产权铁塔双塔并立的现象, 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

(3) 创造电信业公平竞争环境的需要

电信重组将导致部分运营商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通过共建共享, 可以优化电信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以及促进电信市场有效竞争, 尽快达到产业链平衡[2]。

3 后评估的含义

后评估是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 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后评估区别于前评估, 前评估是以项目取舍为宗旨, 使项目建设建立在经过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而后评估是项目的事后监督与检查评价。后评估的开展使得公司形成闭环管理, 贴合了目前公司管理走向精细化的趋势和要求。后评估属于闭环管理PDCA (PlanDo-Check-Action,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循环中的C (check) 一环, 对比实际实施情况与预先设定目标, 分析改变原因并进行处置,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后评估的实施可以起到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监督和改进, 使运营状态正常化的作用。图1为闭环管理PDCA循环图, 从后评估所处的环节可知, 后评估的开展服务于下一个循环的改进, 为后续项目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服务。

4 共建共享后评估解析

4.1 后评估对共建共享的意义

共建共享自开展以来得到运营商的积极响应, 如中国移动2010年至2012年每年均出台了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考核办法。共建共享工作自实施以来, 已有四年之久, 但共建共享的实施给运营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还缺乏全面的评估, 共建共享的实施对各运营商的影响尚不明确。运营商存在着担心核心资源被共享而降低自己的竞争优势或市场份额的忧虑, 因而各运营商对共建共享推行力度不大。

为了明确共建共享对各运营商的影响, 总结问题经验, 提升共建共享管理效率, 需要对共建共享工作进行后评估。共建共享是工信部推行的一项长久执行的政策, 及时进行共建共享后评估工作有助于保障下一步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展, 进行共建共享后评估意义重大。

4.2 共建共享后评估的原则

结合通信行业和共建共享的特征, 设计共建共享后评估指标体系时,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共建共享后评估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 尊重客观事实, 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客观地对共建共享实施过程及影响做出评论。

(2) 系统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应从不同侧面构成整体结构, 形成的指标体系从系统的角度能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共建共享的整体情况, 保证综合评估的全面和可信度。

(3) 可操作性原则, 设计的指标系统既要从理论上注意它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又要注意到它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评估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 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 动态完善原则, 对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评估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完善的动态任务, 根据共建共享的新要求, 逐年修订指标系统, 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共建共享执行的总体情况。

(5) 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后评估的过程中, 不是所有指标都可以定量化处理, 有些指标只能定性分析, 评估指标的选定应该是在定量评估的基础上, 适当结合定性分析, 做出最后评估结论。

5 共建共享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5.1 构建共建共享后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后评估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目标评估、过程评估、效益评估、影响评估、持续性评估五个方面, 共建共享后评估的管理和实施应根据行业和共建共享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制定。通过分析, 建立一套如图2所示的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后评估指标体系框架[3]。

图2所示的指标体系框架由四个层次构成:目标层、评估层、分析层、度量层。目标层:解决评估什么的问题, 该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对共建共享进行后评估。评估层:回答从哪几个方面评估共建共享的问题, 此次后评估拟从目标评估、效益评估、过程评估、影响评估、持续性评估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层:回答如何对每个评估方面进行评估的问题, 需联系实际进行具体分析, 得出每个评估方面的评估要点。度量层:回答如何对评估要点进行具体度量的问题, 对评估要点要刻画出具体指标进行度量。至此, 后评估指标体系中目标层和评估层的内容已经确定, 分析层和度量层的具体内容需做进一步分析。

5.2 后评估指标框架中分析层的确定

分析层是对评估层的细化, 通过分析得出评估层每个评估方面的评估要点。

(1) 目标评估考核的是项目立项时预先设定目标的实现程度, 对照原定考核指标, 检查项目实际实施情况。结合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要求, 目标评估的评估要点对内可设定为公司要求的强制性的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关键绩效指标法) 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对外关注竞争对手, 可与其他运营商的共建共享情况进行对比。

(2) 效益评估是以实际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考核内容, 结合共建共享节约资源、避免重复投资的角度, 效益评估的评估要点可设置为共建共享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过程评估是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立项评估中所预计的情况与实际执行过程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差别, 分析原因。结合共建共享的实施涉及公司自身及其他两家运营商的特点, 过程评估的评估要点可设定为:对内, 公司内部共建共享管理情况;对外, 跨运营商合作情况。

(4) 影响评估包括经济影响评估、企业影响评估以及社会影响评估, 本文将经济影响放入效益评估中, 因此影响评估要点可设定为共建共享对企业影响的评估和对社会影响的评估。

(5) 持续性评估是衡量能否在将来以同样的方式建设同类项目, 结合共建共享的政策导向性较强, 持续性评估要点可设定为从国家角度、行业角度以及运营商角度三个方面来分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性。各分析层评估要点如表1。

5.3 后评估框架中度量层评估指标分析

注:6项设施分别为:基站、铁塔、杆路、管道、传输线路和室内分布

通过分析确定了分析层的各评估要点, 为了明确度量层的具体评估指标, 需对各评估要点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共建共享后评估具体指标的选择应根据企业和共建共享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制定, 考虑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对共建共享后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解形成层次结构后得出了各评估要点下的具体评估指标[4,5], 如表2所示为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后评估指标体系。

5.4 后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共建共享后评估指标体系由目标、效益、过程、影响、持续性五个方面构成, 形成的指标体系从系统的角度, 能全面地、综合地反映评估项目的整体情况。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目标评估、效益评估、影响评估的定量数据基本都能从公司内部或通管局的公告获得, 可操作性强, 过程评估和持续性评估中的定性指标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得到。

通过构建的共建共享后评估指标体系, 可以对通信运营企业进行共建共享后评估进行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 后评估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只有当后评估中的有效信息充分体现在企业的投资决策、内部管理等过程中时, 其作用才能得以显现。因此进行后评估不是终点, 而是应该将评估结果反馈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 以期在下一个循环中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时, 共建共享评估中的动态完善原则要求进行后评估时需要根据共建共享的新要求, 逐年修订指标系统, 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共建共享的实际情况。借助后评估指标体系,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应当通过后评估工作的开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总结经验教训, 继续优化, 实现共建共享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

6 结语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将是一项长期推行的政策。后评估工作在共建共享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后评估工作的开展, 可以明确共建共享对各运营商的影响, 总结问题经验, 提升共建共享管理效率。本文结合行业和共建共享的实际情况, 通过层层分解, 构建了一个由目标层、评估层、分析层、度量层构成的, 针对电信运营企业进行共建共享后评估的指标体系, 对通信运营商实施共建共享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卢安文等.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策略研究文献综述[J].改革与战略, 2012, (3) :184-187

[2]黄和建, 张亦民, 高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研究[J].电信科学, 2009, (10) :76-80

[3]丁宝奎, 张力晨.电力企业科技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与例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0) :197-198

[4]李保婵.建立财政资金绩效后评估指标的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2, (2) :75-78

上一篇:社会计量下一篇:车载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