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程作用(共10篇)
《基础》课程作用 篇1
校本课程的类型偏向于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正因如此,我们常先入为主地认为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作用仅局限于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但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对于基础型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用一:校本课程能打破基础型课程的学科本位,融合各学科知识
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型课程,但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仅靠语文一门学科的知识,恐怕是捉襟见肘的。比如,六年级《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一课中分析花儿红的原因之一在于“花青素反射红色的光波,让我们感觉很鲜艳”。我正苦于如何向还未开设物理课的六年级学生解释这一物理现象时,一位学生脱口而出:“这与物理学中‘红光波长’的原理有关。”他还娓娓道来:“太阳光由于折射,形成了七色的现象。”这令我咋舌。细细想来,这就得益于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妙处”的开设。学生将校本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语文学习中,达到了活学活用,而语文课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其所学所思的平台。这正是校本课程在无形中打破了学科本位,使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
作用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加速基础型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实践一开发一反思一改进一再实践一再改进”的循环式开发模式,而其中的开发主体一定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基础型课程教师。要开发一门校本课程,教师必须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或特长,这无疑也是在挖掘教师身上的潜力和专长,并使其所专攻的术业有了用武之地。
此外,在开发课程的团队中,一定会有一些非专业型人才,他们则需要旁征博引,广泛学习。这无疑也促成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因此,基础型课程教师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以及自主研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从中得到了很大提升。
教师不仅是校本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也是实施者。执教基础型课程的教师,习惯性地将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这种墨守成规显然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尤其是实施,决定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情,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以完成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基础型课程教师的“教教科书”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之下转变成了“用教科书教”的新理念。这种观念的转变也会渗透于基础型课程的教学之中。
作用三:校本课程的实施转变学生的课堂角色和自主学习思维模式
“教师是引路人,学生是行路人”“教师的作用是教学生所未知、启学生所迷茫”……这一句句教育名言是教育先驱们针对长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授、学生受”固有模式的批判和指正。
这些话虽然被我们津津乐道,但有时也被我们所忽略,因而在基础型课程中会出现“(学生)少了点长思考和自发现的过程”“(教师)解释、评价、预测相对要差一些”的问题。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课堂就是学生表现的平台,而非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的核心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解惑。什么是学生的未知,哪里是学生的迷茫,这才是教师要启发和教授的。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够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的同时,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促进各种层次、各种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思维模式,全面提高素质。这种自主学习的思维模式也将直接迁移和影响学生对于基础型课程的学习。
从课程类型而言,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更趋同于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但从作用的辐射上看,校本课程作为“它山之石”,对于“攻克”基础型课程这块“顽玉”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觑。
《基础》课程作用 篇2
关键词:造型基础;设计教学;思维能力
当前在设计专业教学中,高等学校尤其应该注重和设计行业的需求相结合,行业反过来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多的要求,造型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设计表达和设计思维能力。同其他纯艺术门类不同,设计学专业的知识观念更新快、对于形态感知和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要求教师在对课程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关训练环节的设置进行深入的设计和思考。
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代,设计与艺术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从设计构思到设计完成的过程依靠的是造型元素中的形象思维,是设计师合理地运用技术和材料进行的有目的性和规律性的创造过程。从设计专业培养体系中,造型基础课程始终是处于重要的、最早接触的课程。无论是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或是环境设计等等,其都要依存于视觉造型形象的表达,形象和色彩的思维训练是造型基础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其在设计专业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尤为重要。在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环节中设定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能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设计表现技巧、在设计过程能整体和科学的观察和感受设计对象的本质。让学生通过了解和表现结构的方式掌握表现对象的内在构成规律,掌握设计所需要的基本的对物象形体认知,提高其点线面构成元素、空间与体量的视觉感受。同时,造型基础课程在创意思维和创意方法上进行有益的尝试,从对物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训练内容设置首先应该考虑与专业课程的交融与互补,侧重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训练和正确的观察能力的培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感受和体会视觉形象中线条的节奏、黑白的对比以及色彩的韵律,学生在造型表现的同时注重作品的个性化展示。
造型能力对于一名成熟的设计师也是其首先要掌握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手绘方面,设计师能用最快的时间构思设计对象大的感觉及细节表现,手工描绘的过程本身也是进一步加深思考的过程,设计对象的构成、色彩的运用、材料和工艺的实现等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成型。在设计的开始阶段,设计师要有较高的对设计对象的观察和构思、提炼概括设计基本元素的技巧,这些是创意思维在过程中逐步展现的必要条件。设计的表现能力目的是可以任意的描绘出设计者的奇思妙想,将脑海中的设计图形、视觉形象通过表现技巧呈现出来。另外,手绘能力也可以作为设计师的素材收集、思维训练等的手段,在观察对象或随意性表现时,画出的对象结构与色彩关系、空间与质感的体现都能引起设计师的联想与共鸣,就是到了后期运用计算机作为深化设计工具时,这些感受也会影响到设计师并使其将这些感受附着于作品。在教学中强化造型基础训练,无疑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训练能提高学生其他课程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造型的审美标准也在专业课程中得以运用。
“设计服务生活,设计引导生活”,优秀的设计在满足人们对物象的形式美和功能合理的同时兼具引导人们生活中对美的趋从,从设计这一特性来看,设计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色彩的再现能力,更主要的是设计美、创造美,造型基础课程绝不简单的是对客观对象的描摹和表现方法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挥艺术想象力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在训练中鼓励学生站起来甚至走出课堂,采用主动的方式通过身体全方位感受对象在自然中的形态,进一步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材料描绘对象,注重形象间的构成感觉对视觉的影响、色彩的归纳与整理基本方法的运用等,分析表现对象内在的精神内涵。
设计思维的形成除了天赋以外后天的训练更为重要。笔者曾经在一次教学交流会议上听过王雪青教授关于创意训练的内容设置,王老师在课程中安排运用“鱼”作为视觉表现元素,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以较快的速度描绘出多达十余种鱼的形象,这些形象并不要求具体化,仅仅能让人联想到甚至是语言表述出来就成。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后王老师对学生的描绘出的各形象作出分析,指出哪些形象可以放弃、哪些需要修完善改进、哪些形象可以继续深化等等,师生间的课程讲授从简单的技巧指导上升到方案的精彩分析,课堂时间安排非常饱满且效果远远好于普通教学方式。这种启发式教学在相对宽松和谐的环境下进行,任务布置、教师点评、教学指导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比较轻松的学会知识、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使学生学会了主动学习。在这里的关键是以内容设置组织安排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命题遵守诱发性原则,能唤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创意思维有许多具体的形象或形式存在,结合这些特点可以做出更多的设计选择,这些选择都能使更加设计多样化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创意思维训练的目的也基于此。
在造型基础课教学训练过程中适度介绍展示当代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开拓学生视野和眼界,以多途径、宽口径的创作方式完成课程训练作业内容无疑能激发提高学生的艺术原创力。教师应该把学生的思维训练作为课程中主要的内容,当学生在训练中产生问题时,教会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寻找答案的同时就是开启思维的过程,学生在训练中得到最真实的视觉感受。寻找学生作品个体的差异性并使之具有一定的规律化是教师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过程,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建立会让学生的作品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在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效果上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与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训练内容,突出设计专业特点,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解决对设计师造型能力的要求培养更要强调创意思維能力、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的提高,为学生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打造技巧能力和思想基础。创造性思维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程中注意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能让学生的设计绘画作品更有个性和思想。审美能力和个人修养的培养等让学生在成长中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使其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和具有内涵。造型基础课程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专业课程学习的保证,教学中体现形式美与理性美的过程,也是创造和思维训练的良好途径。
《基础》课程作用 篇3
一、目前我国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学基础课课程设置概况
目前我国高校非法学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包括公共法学课程和与专业有关、通常作为专业提高课或专业选修课而开设的法学课程。
公共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各非法学专业公共基础 (必修) 课是《法律基础》课,我国高校从1986年开始设置《法律基础》课,在1998年和2005年的高校“两课”改革,把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合二为一,高校《法律基础》被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部分内容约占整本书的20%,相对而言,忽视了高校在国家普法活动中的义务和重要作用,这种状况希望能有所改进,增加法学部分的内容。而部分高校在公共选修课中会开设《法律与法律问题知识讲座》,而非法学专业学生听取讲座的概率很小。
专业课分为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很多高校财经类专业中开设了《经济法》作为专业必修课,而在其他的非法学专业中,开设法学专业作为专业提高课的很少。在师范类的非法学专业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专业选修课 (专业提高课) 中开设的法学课程较多,其他专业则少量的开设了法学课程例如《教育法学》、《档案法规》等作为专业选修课。其他的在高等教育如自学考试等非法学专业中也相应了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作为必修课。总体来说,80%以上非法学专业没有开设法学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
二、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学基础课的目的
教育目的决定教学内容[2]。相对而言,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时间有限,也就无法具备法律职业者的知识和技能。针对这一特点,非法学专业开设法学基础课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目标,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具备良好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是建立法治国家的保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应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法律基础课的开设,对于推广和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培养法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大学生该主动学法、知法、守法,培养法制精神,成为具有专业水平和法治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法学基础课的开设提供了让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制精神的机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近年来,校园事件频发,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稳定,也暴露了大学生法律知识淡薄的问题。高校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地,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通过法学基础课的学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是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要求。
三、提高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学基础课教学实效
近年来,法学基础课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引导大学生知法、守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现代化建设输出了大批人才,也为市场经济的法制化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从目前的形势看,国家的法律在不断增多,高校的普法任务也随之加重,所以提高非法学专业的法学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如何提高提高非法学专业法学基础课的实效,是众多教育者关心和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教师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案例教学法、讲授法等,还可以采用辩论式教学、模拟法庭、诊所教学、法律咨询等方法,来吸引非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积极探索,提高教学实效;其次,高校要注重非法学专业法学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和制度化。从目前形势看,依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无法实现满足法律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也无法形成正确、系统的法治观念,造成了法治教育的盲区。高校可以优秀法学教师开设法学公选课或专题法律讲座和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和校园活动进行法制宣传等,来推广和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后,高校要致力于法学教师队伍的精英化,提高非法学专业法学基础课的教学实效。
总结
高校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地,承担着普法教育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法学基础课程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提高法律意识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打造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郝海望:《试论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及实效提高》,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8.3 (23) 。
[2]柯湘:《试析非法学专业法学基础教育课程之教学》,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3 (6) 。
[3]关敬超、刘永红:《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2) 。
《基础》课程作用 篇4
摘 要:基础课程学习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必备基础与工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本研究工作在针对本校大面积基础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发展等现状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青年教师教学培养、教师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教研相长的促进以及教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全面改革探索。基础课程的改革与质量提升实施工作对提高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及加强教师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基础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教师发展
一、基础课程的含义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基础课程学习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必备基础与工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要求,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对学生的成才及终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稳定当前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必须推动基础课程改革,提升中青年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西安交通大学2010版《本科培养方案》中,各专业学生为完成学业需要170学分。其中通识类课程(体育、外语、政治、选修课等)约43学分(约占25%),学科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约105学分(约占60%)。
我校25门公共基础课程,涵盖了以下四部分。(1)公共课:通识类课中的大学英语、4门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等6门课(共25学分)。(2)基础科学课程:大学数学3门、大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等6门(在理、工科专业中约占30学分)。(3)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力学、电工等10门课(占20多学分);各学院的院级平台课暂未列入。以上三部分约75学分,占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总学时的50%。(4)医学部生物化学、解剖学、生理学基础课程3门。
上述25门课程在我校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约380人,占我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4.0%。
二、当前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过去一直拥有“基础厚”的办学传统,但当前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包括青年教师“助教”培养不落实、基层教学组织不健全、师资队伍“断层”和后继乏人、教学模式方法亟待改进以及教师发展受限等。为此,2013-2014年期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关专家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联合教务处与相关课程组、学院、基础课教师,多次进行座谈、研讨,对有关基础课教学在全国的地位、课堂教学现状、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绩、学生对教师和课程学习的教学评估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助教”制度不实,青年教师过教学关缺乏培养过程。当前青年教师大都具有博士学位,但他们科研压力大,大部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没有经过传统的“助教”培养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教学改进、教学研究投入也不足,因此,青年教师难过教学关,教学能力和水平更难以提高。
2.部分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创新人才培养意识不够。调研中发现,当前基础课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按照教材体系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教学效果亟待提高;教师通过第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理念需要加强、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教师不能及时以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些问题导致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到课率低、抬头率低,学生学习效果较差,能力培养不足。
3.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不够突出,基础课程教师发展受限。长期以来,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大都承担了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人均12~14学时/周,年工作量达300~400学时,以致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不仅没有时间开展科研工作,连教学研究工作也不能有效地进行,成为单纯的“教书匠”。
科研和教研成果的缺乏影响了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特别是承担高等数学、外语、大学物理等课程教师的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导致教师个人职称晋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以致交大“基础厚”的优良教学传统也难以得到传承与发扬。
4.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原先基础课的教学组织——即以课程设置为基础的教研室有的已被取消,改为以二级学科点为基础的研究所;有的因研究所偏重于研究生培养和科研任务,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又正在转型重组,有的仍维持原状。以致承担基础课程的教师往往忙于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集体教学活动不正常,有的基础课程已无集体备课制度;加上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学校职称晋升政策、津贴发放等指挥棒的导向、出外兼职兼课的诱惑等,导致部分教师教学上投入不足,课堂教学质量下滑。
5.教师队伍不可持续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不仅需要通过自身学习得到加强,而且需要学校、学院、系等给予必要的帮扶和支持。当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重视程度和教师发展(包括教师教学团队的发展)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持续发展机制。新入校年轻教师愿意加盟数学、物理、英语学科的专业团队,而不愿做基础课程的“教书匠”,以致教师队伍老化缺编、后继乏人,有的基础课程已经近10年没有增加新人,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现象。
三、推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为着力推动基础类、核心类课程的改革,吸引优秀教师、知名教授从事基础课程教学,学校决定从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设、质量评价方式以及教师选拔聘任、考核晋升和培养发展及申请基础课程科研项目等关键环节给予新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学校认为:基础课质量有保证,全校教学质量也就保住了大部分,所以基础课改革至关重要。
1.建设师资队伍。学校出台政策,在引进人才时,有计划地补充一部分有教学潜质、愿意致力教学研究的新教师进入各个大面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学校在业绩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向一线优秀的基础课程教师倾斜。各门基础课程的改革,在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注意减轻教师在一学期中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量,保证有精力与时间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教研相长。比如,大学物理课程包含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特点和不同的科技发展应用情况,将尝试模块化教学改革以减轻教学工作量。endprint
各基础课程将有目标地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对教学效果好、学历高、有教学改革成果,积极上进的教师以教学名师为目标进行重点培养,通过专人指导、名师帮扶等措施使其尽快成长。
2.完善和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每门基础课程建立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基层教学组织。组织形式可以是无行政管理职能的课程教学组,也可以是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教研室或教学中心。
课程教学组(简称课程组)由若干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和部分流动的任课教师组成,其职责是负责课程的日常教学组织与管理(包括教学法研究),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年给予课程组教学经费支持,用于课程建设和有关教学活动。课程组应由1~3位(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责任教授、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组成。
教研室或教学中心除了承担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应承担师资培养、学术交流,以及对教师进行业绩考核等相关的管理职能;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设立若干课程组。
3.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当前本科教学中基础课程一般采用粗犷型大班教学模式(120~150名学生),其课堂教学方式大都是教师站在计算机控制台前,远离大屏幕,照着PPT照本宣科的灌输式讲授方式;学生到课率低、抬头率低、讨论参与度低,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大面积基础课程中开展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和讨论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大学物理课程在钱学森试验班的试点已逐步推广到全校普通班。高等数学课程在全校开设有131个自然班,正在积极探索“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试点,即在整体上提高高等数学授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第一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以小班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注意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化培养需求”,引入“大班授课+小班辅导”“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相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将以前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将灌输式教学转化为引导式教学,将统一的培养模式转化为“个性化”培养模式。
研究与制订了教学过程中的各类基础课程学业考核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要恢复月考、期中测验制度,合理确定其在学生课程总成绩中应占的比例。
4.切实加强基础课程内容和目标的建设。从事大面积基础课程教学的部分教师认为:面对面的知识单向传输未必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统一时空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各门基础课程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翻转式”教育模式;探索如何利用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层次、不同展现形式的丰富的网络精品教育资源(如MOOC等)直接用于大面积教学中。例如,“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思政课于2014年在“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至今选课人数已有43 267人;在Coursera平台上线,选课的有25 000人。在2015年7月学校的小学期中,“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作为全校通识类核心选修课程,有90多人选修,教师规定学生可在网上学习,无须到教室上课;有问题可以在线答疑,但须按规定提交作业、参加小学期末的小结讨论,才可取得课程成绩,这项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肯定。
5.改进基础课程的课程考核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一流大学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及改进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加强学业过程考核不仅实时评定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而且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提高学习效果。为增强评估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引导、激励和改进作用,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估制度,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探索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为目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掌握情况,也是促进学生投入学习的重要手段。当前,基础课程的课程考试存在着学生想方设法收集历届试题,以猜题、押题应付考试现象。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制订了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目标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并试行第三方命题,即请“985工程”高校高等数学教研室出题,进行期终考试。为了实行教考分离,帮助教师快速、准确地分析考卷,合理地评定学生成绩,高等数学教学团队正在建设适合我校本科生各层次的试题库。
四、促进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教师发展活动的目标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善于运用教育新技术改进教学,积极应对学生学习手段变化所带来的教学难题,切实改进课堂教学。
1.创新教学培训模式,“五阶段递进式培训”实现青年教师全覆盖。在深入研究教师教学成长和发展规律基础上,设计了涵盖助教、讲师到教学骨干培养全过程、目标递进的“五阶段递进式教学培训模式”,包括:以做一个合格教师为目标的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以做一个合格“助教”为目标的授课资格培训,以做一个优秀教师为目标的新开课教师强化培训,以“精准督导”为目标的教学跟踪培养,以培养各级教学骨干和名师为目标的“量身定制”的教学培优活动。通过各个阶段“没有水分”的教学培训和辅导工作,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能力。
2.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关系,促进基础课程教师的发展。理学院大学物理部每年承担约3 600名大学生的教学工作,他们认为“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大面积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其教学团队的教师必须热爱基础物理教学事业,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完成学校和学院规定的各项岗位职责,特别是科研任务。教师参加科研,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通过亲身探索自然规律、实现工程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探索自然规律,实现工程应用能力的人才。endprint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为了确立本科教学在学校的基础地位,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每两年举办一届(分上、下学期两次)教学竞赛,举办过PPT教学课件制作与使用评比、微课教学等各类比赛。
对青年教师而言,通过参赛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教态、教学责任心,教学设计的同时,还可以考查自己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技巧、语言表达、板书、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水平以及教学特色等各方面。教学竞赛的准备过程,会得到老教师及同事们的指点和帮助;竞赛的进行过程中,专家评委的深刻点评中有褒有贬,会从多方面找出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引起参赛教师的深刻反思。西安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组织教学竞赛中还注意到,评定各级奖项不是竞赛的目的,强调青年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找出自己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欠缺。2014年陕西省首届微课竞赛中西安交通大学获奖教师20名,2015年全国微课竞赛中获奖教师12名,其获奖人数、获奖层次居“985工程”高校前列。
4.紧抓教改热点、难点,以项目驱动促进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围绕课程教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问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三年来已设立教改项目155项,投入经费达135万元。通过项目驱动,引导和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中心开展的教改项目,与学校教务处设立的教改项目不同之处在于: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核心内容;课题负责人大都是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他们是教学改革的主体;青年项目的设立,把青年教师推向教改第一线,为他们提供一个独立施展才华的机会,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5.创新教师教学研讨内容,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教学文化。选择基础课教师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教学问题,如:如何讲好一堂课,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改进PPT教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如何通过知识的传授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如何开展有关课程建设的教学研究等。因此开展教学专题研讨会或教学沙龙,营造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的氛围,构建教学文化。同时,中心还选派基础课程一线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教学培训、交流。
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基础厚,后劲才会足,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可能有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教师的修养高度决定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只有给予教师发展的空间,才能保证教师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进基础课程改革,促进基础课程教师发展,加强高等学校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
《基础》课程作用 篇5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堪忧
首先, 是大学生本身安全意识薄弱。在没有树立防范意识、培养自救能力的基础上, 就独自外出, 盲目相信陌生人。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成功教育方面, 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但对孩子的平安成长却关注不够。家长往往对孩子灌输的都是社会上充满“鲜花”和“阳光”的一面, 而“阴暗”的地方却很少当面提及, 因此很多学生从小就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进入大学后, 因为面临找工作的压力, 学习技能成为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手段则比较单一, 内容也不够丰富, 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没有真正地建立起安全意识。
其次, 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缺乏实际经验。有很多大学生是第一次长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 尤其是一些家庭环境比较优越的学生, 生活由原来父母包办依赖型变为独立型, 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 自我防范能力弱, 缺乏人际交往经验, 思想单纯, 在危险来临时没有自保能力。比如说在遭遇抢劫、盗窃、强奸甚至重伤害等问题时, 往往坐以待毙、束手无策, 即便是奋起反抗, 也会出现不冷静的情况, 甚至防卫过当, 使原本自身微薄的力量处于更为不利。这三起事件的发生就折射出大学生本身缺乏对安全隐患的预判能力和安全意识的缺失, 在身处危险境地时即使有不良的预感, 危急时刻也没有及时采取求救措施, 没有留下寻找的有利线索, 导致遇害结果发生。
最后, 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够成熟导致对事物缺乏客观认知能力。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 追求独立、崇尚自由, 一些女大学生对当前一些社会思潮的盲目跟从与效仿, 比如喜欢一个人外出旅行, 过“背包族”生活, 习惯一个人在“路上”。这些都是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基础》课对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起着重要作用
毋庸置疑, 高校的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 当前高校对于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国内高校几乎很少开展过相关课程, 安全教育方式比较简单, 除了一些简单的知识宣传和讲座之外, 就是利用班会等形式将一些涉及学生安全方面的案例进行公布, 几乎没有正规课程, 安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当前条件下,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 其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能够自觉学法遵法守法, 养成规则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 涉及到经济、公共秩序、网络、交通等安全教育内容, 系统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是让大学生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 更是要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 规则意识, 自觉远离可能存在的危险。比如在8月份发生的三起大学生因“搭错车”而遇害, 而黑车本身就是违法存在的, 安全隐患很大, 所以大学生不应该只图方便, 应该拒绝黑车, 不坐私车。具有法律意识, 自觉遵守法律, 增强防范心理, 不仅能打击违法行为, 而且能避免自己陷于危险之中。
(二)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本课程面临的是大一新生, 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 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又有一些畏惧, 客观理性地认识社会以及社会现象的分辨能力较为薄弱, 所以正确的引导显得尤其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对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 领悟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 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
三、《基础》课程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措施
安全意识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 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应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针对大学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 《基础》课程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
(一) 提高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对《基础》课程重视程度
《基础》课程按照课程计划被安排在大一上学期, 就是要让学生在入学之初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素养, 树立正确的“三观”, 掌握法律知识, 为了更好的渡过大学生活和走向社会夯实思想基础。但是, 现在很多高校中《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 一方面, 因为目前很多高校对于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不如专业课程重要, 在师资力量、课时安排以及教师教学自主性上缺乏合理计划;另一方面, 学生自身对《基础》课程重视不够, 认为基础课只是政策性、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 单调、乏味, 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基于此, 要提高学校管理者对于《基础》课程的重视, 通过组建专业教师队伍、合理安排课时、加大考核力度等方式让《基础》课程成为受重视的课程。任课教师也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向学生传递本课程的重要性, 加强课堂管理, 严格考核, 引导学生重视并积极学习《基础》课程。
(二)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现在的90后大学生有非常显著的特点, 因为现代化新媒体的影响, 信息量大而且多样, 所以学生的思维活跃, 积极大胆, 注重个性发展, 勇于表现自己。对于《基础》课堂的期望也自然要高, 如果任课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讲大道理,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提高, 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所以, 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以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会、思考。比如将安全意识教育的话题在课堂上进行小型的辩论赛、情景剧、主题演讲或让学生做老师来体验讲课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环节, 和老师共同探讨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问题, 从而引起对自身安全意识的思考。
(三)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增长学生社会经验
《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但是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不能完全铸就学生的道德品质, 真正的课堂是社会, 学生的言行举止就是道德修养的表现。安全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之一, 只有丰富社会经验, 才能规避危险。所以, 《基础》课程教学需要走出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和试卷考核模式, 组织安全意识教育课外主题活动, 比如可与公安、消防、交管等部门共同建立长期实践基地, 定期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在第一现场接受安全教育;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就当地人们安全意识进行问卷调查调研, 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 召开安全意识教育主题班会分组进行结果报告, 谈体会、谈收获。这些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也丰富了《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更有助于具体、形象地夯实学生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 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重要环节。《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者要注重对于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 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完善教学内容, 注重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兴华.论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养[J].宁波广博电视大学学报, 2013 (1) .
[2]毛艳.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36) .
[3]黄龙.当代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信息, 2008 (30) .
《基础》课程作用 篇6
(一) 戏剧表演基础的内涵
斯坦尼斯拉夫斯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中指出:“一个人在舞台上, 其实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流眼泪、去嫉妒、去喜悦、去恐惧, 因为他不能够与之相应地平白无故地使自己的脸发红、发白、改变心跳速度, 而这些情感及其背后的动作只是生活中人们根据天性在特殊场合下自然而然、条件反射式地、下意识地或者自动地发生的。”【1】他要求演员不仅要体验生活, 而且“要在一切可能的时间、地点, 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 通过生活的各种表现, 跟生活发生直接接触。”真正的演员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演员, 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看不见的幻想创造看得见的外壳”这么简单的结果。于是, 演员要影响观众, “最好的交流途径就是通过角色与之交流。”在三大表演体系中,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首次创造了一个新的、完整的、科学的表演教学体系。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作为标准, 一个表演教学体系的确立应当具有这样几个条件:系统有效的演员训练方法, 严密的教学体制和固定的教学基地, 用这一方法在这一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演员, 很好的体现出了这一方法所追求的美学理想。
斯坦尼主张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产生演员的下意识创作, 强调表现生活的真实, 让演员相信表演的这一切都是真的, 最终达到观众相信、引起共鸣, 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目的。
(二) 戏剧表演基础的外延
1、戏剧表演元素的组成
表演艺术中的表演元素分为五力: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应变能力。元素引伸 (丰富想象力、敏锐观察力、专注注意力、机智反应力、灵活适应力、牢固记忆力、鲜明表演力、准确理解力) 。六感:分寸感、幽默感、信念感、节奏感、形象感、真实感。表演, 需要让表演者做到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情上, 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只有将元素充分地运用到其中才会是最真实、生动的表演。而想要做到这些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就要求演员勤学苦练。勤, 不止是勤于学习理论, 还要勤于实践、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练习, 将元素很好的结合与运用。
表演艺术不是单单用说就可以明白的, 而是必须要经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才能对其有所了解。只有将声、台、形, 很好的运用到表演当中才能够使人物活起来, 戏生动起来。
2、声乐、台词、形体与表演之间的关系
表演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很高,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从台词、声乐、形体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训练。
作为一名演员首先要会说普通话, 而普通话又是所有语言的基础。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音系比较简单, 音节结构形式比较少, 四个声调抑扬分明并且高音成分较多, 每个音节间隔也很清晰。普通话不会像地方方言一样, 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是与人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说普通话也是一种时尚的流行元素。真正的能够说好普通话还要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 做到熟能生巧。只有将基础的普通话说好后才能够去学习一些方言, 才能够将方言说准确。这也是演员在上台词课时要学习的第一项内容, 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声音好, 这对于歌唱家来说是一个天生的优势, 对于演员来讲也完全一样。感觉到你能控制自己的声音, 感觉它能听你的呼唤, 它能够有力、准确地表达出创作的各种最精微的细节、色彩等, 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相反, 则它不在听你的使唤, 不能表达出创作的细节, 等等一系列在舞台上都是痛苦的事情, 而这种痛苦也只有演员自己才知道。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必须是“全副武装”的, 而声音就是创作手段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练声是非常重要, 也是避免痛苦的方法。
让学习表演的学生来学习声乐不是要求他能够把歌唱的多么的好, 而是要运用声乐的呼吸方法和发声原理来辅助演员的台词表现。呼吸发声的基本方法是, 吸气时两肋扩张隔肌向下移动, 胸腔扩张小腹微收双肩放松。吸气要深但不宜过饱。发声时两肋尽力保持状态, 小腹肌肉紧缩后腰挺立, 后颈挺拔解放喉部, 上额用力提起, 打开槽牙, 下颏放松。这几部分状态是同时出现的, 过程很迅速又要各部分配合协调。发声时要有气息支持, 并且要节约用气。但是气流过弱声音就会不亮, 气流要是过强冲击声带声音就容易沙哑。换气时口鼻同时吸气, 在换气前要迅速将各呼吸肌肉放松, 这样才能真正的吸进气。演员在讲大段对白或独白的时候, 无论是呼吸的方法, 气息的控制还是声音的运用, 都会影响到整体效果。
将以上知识结合在一起, 运用到表演当中去, 这才是真正的台词表现, 才能够辅助和充实演员的表演。而真正的台词也是从分析到体现的过程, 也是演员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分为三个阶段: (1) 演员要深入到作者的心灵中去, 通过分析研究作品的语言, 去寻找作品或角色的思维逻辑, 理解和感触到作者的心灵。 (2) 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到演员的内心深处, 也是一种体验。这样才能使演员与作品同呼吸、共命运。 (3) 要使作品进入到观众的心灵, 只有作品进入到了观众的内心深处, 我们的创作才收到了成效。不止是演员要这样做, 播音员主持人也同样要做到这一点。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在表演中不仅要有声、台、形做基础, 还要有一定的美学逻辑存在。根据人的情感法则, 人的情绪可分为自然情绪、社会情绪、道德感情和美感感情个体的情感形式, 既不能多一种也不能少一种。但在实际的感情生活中, 由于受具体对象事物的制约, 绝对不会同时产生这几种种情感形式, 也绝对不是有机统一的组合。我们不能说一个事物是美还是丑, 这都是相对而言的。有人对人的情感按照数学方法进行了排列和组合, 最后得出结论, 人共有六百三十二种情感形式。如此惊人的数目, 让我充分体会到了人的多变。这一数据充分地论证了表演艺术是无止境的。
二、戏剧表演和播音主持基础知识的共性
在播音主持艺术当中基础知识同样的重要:这是一门说话的艺术, 首先也是对普通话的学习和对声音的训练。第一都是要做到语音标准, 呼吸及发声方法的准确。说出来的语言要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 都是传情达意的。这两点上表演艺术和播音主持艺术是相同的。如果在学习表演的时候把声音训练得很好, 共鸣腔体运用自如的话, 将其运用到播音主持当中就能更加准确地运用自己的声音了。在舞台语言中共鸣腔体运用得较多, 所说的语言比生活当中的语言要夸张一些, 但是在播音主持语言当中只要稍加控制, 声音就会变得非常有质感, 而不再是飘忽不定, 这也是一种辅助作用。主持人在备稿中要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 能够将作者赋予文章的灵魂完全的理解。再加上自己对文章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再度的创作, 对文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视像, 而视像就是通过想象而来的, 在想象的同时就是一种规定情景。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力和理解力, 再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 (这也是一种表演) , 将稿件的内容传达给电视机前观众 (或收音机旁的听众) 。这就是一个角色, 跟在舞台上表演是一样的!过程一致, 做法一致, 结果也是一致的。
三、戏剧表演对播音主持的作用
表演教学的第一课,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解放天性。就是把我们的性格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尽可能的接近圆满的性格, 像孩子一样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信自己所演的任何一个角色, 亦或是动物、植物, 都是在自己的内心完全相信的, 相信自己就是!而解放天性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动物模拟和无实物的练习, 如果一只猴子、一只老虎在别人眼睛里能够看到相信;如果手里没有东西你也能相信这个空虚的物体完全存在, 那么在以后所演的任何一个角色也都会是可信的。也有人将解放天性作为区别专业演员与非专业演员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们在电视上会看到主持人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主持节目, 也是在一种规定情景下的表演, 只是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段的不同。当一名主持人经过了天性解放才不会紧张, 才能够绘声绘色为我们讲解。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学到的台词和声乐是对语言的一种辅助和修饰, 那么把同样的方法运用到播音主持当中就会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形体训练从主持的艺术形式上看似乎关系不大。但是, 假如一个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从头到尾一动不动那该是多么的无趣和悲哀。但是“动”要有“动”的原因和“动”的目的性, 这就要根据所要表述的语言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和动作, 与语言相协调。另外, 将在表演中学到的表演元素适当运用到主持过程当中 (例如想象力、理解力、信念感、节奏感等) , 就会使其更加的具像了, 而不再是头脑空白, 只顾说辞。
(一) “角色转换”在播音主持中的运用
演员只有把握了演员与角色的辩证关系、假定性与真实性的辩证关系这两个表演的基本特性, 才能正确地进入角色创造。创造角色, 一要理解角色, 二要体现角色。理解角色是体现角色的前提, 体现角色是理解角色的结果。只有深刻地理解了, 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理解角色的直接依据是剧本, 演员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剧本的基础上去把握角色的基调以及性格的多面性, 探寻角色的潜在动机, 感受角色最细微的情绪变化, 掌握规定情境和人物关系, 解析隐藏在剧本中字里行间的思想内涵, 从而把握住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活人的内心世界。体现角色需要掌握表演的内、外部技术, 做到体验和体现的统一。生活里, 人的形体活动总是同一定的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相联系的。表演通过语言和动作展示生动的艺术形象。同样, 作为一名主持人也要“动于中, 形于外”。激起和角色同样的真实感情和充实的内心体验。而角色复杂细腻的心理活动, 必须以经过选择、提炼、加工的精确外部动作体现出来, 传达给观众。言语动作的处理相表现力是外化角色内心世界、突出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
语言的复杂性给播音主持工作者带来了很大困难。不同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大型文艺演出要求主持人有不同的语言风格, 同类节目中不同的主持人也会因不同的个性而具有不同的风格。这要根据节目的需要和主持人的特点, 学会去把握。比如:是稳重端庄, 还是敏锐干练;是热情活泼, 还是温文尔雅等等。那么, 换做是一名学习表演的学生来对待这样的事情就非常的简单了, 无论是哪一种风格的, 只要将其设定为一种规定情景中的人物就完全可以做到了。
(二) 语言 (台词) 的魅力为播音主持锦上添花
语音有四声, 调有平仄, 韵有十三辙, 从而形成抑扬顿挫, 起伏有致, 明暗相间, 合辙押韵的语言节奏。主持人要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节奏韵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在此之前, 主持人还要求精力充沛, 情感饱满。”动物世界”的主持人赵忠祥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 重视有声语言的技巧运用, 十分讲究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 使解说词细腻流转, 回环起伏。这些灵活多变的语言配合画面及音乐, 使整个节目有了深邃的意境和内涵, 令观众久久回味。全身心地把自己当成是这个角色, 进入规定情景当中, 来完成人物的塑造, 每一次做节目都像是在完成一次演出。主持人在做节目时是双重身份, 就像是舞台上的角色和角色中的自我是一样的。只有富有人情味, 情感味的大众传播活动, 才能更好地吸引广大受众。坦率真诚, 和善质朴的情感化语言是缩短主持人与受众心理距离的最佳途径。主持人应始终保持一颗真诚坦荡的心对待每一位受众, 以”情”为先导, 与受众进行直接的, 平等的, 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这样的主持人才能被广大受众认可, 才能被受众支持。
摘要: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 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人演人的艺术, 也是表现人的艺术, 更是体现人的情感生活的艺术。戏剧表演和播音主持是不同的两门学科, 但是, 在它们当中却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表演中, 不仅要有声乐、台词、形体做基础, 还有一定美学逻辑存在。播音主持艺术是表演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表演艺术对播音主持艺术起到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两者为对立统一辨证关系。
关键词:表演基础,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表演艺术心理学》.格林.威尔逊.上海文艺出版社
[2]、演技六讲.波列斯拉夫斯基.中国电影出版社
[3]、话剧语言训练.杨仪静, 杨莹.中国戏剧出版社
《基础》课程作用 篇7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教学
目前, 职业教育的课程并不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笔者拟通过分析微观课程《电子线路》内容和结构, 窥探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革思路。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泰勒的课程理论, 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部分。其中, 微观的课程内容 (教材) 直接反映了教育教学目标, 同时也制约着教育教学的方式。现就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院校 (本科) 与之对应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进行对比 (仅以模拟电路部分为例) , 以说明中职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职与中职同属职业院校, 在此对二者不做比较) 。
从表1可以看出, 中职《电子线路》课程教材无论是内容, 还是内容的展开形式, 都是普通高等院校教材的简化和难度的弱化。从本质看, 只有量的变化而无质的不同。由此看出, 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并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从西方对课程的定义看:课程即跑道, 它是由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 彼岸就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 这两类人才因其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 只得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 从而对学生提出“博学”的要求。相应地, 高等院校的课程应该以知识为逻辑起点, 通过完整、系统、严密的知识结构逻辑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展开。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鉴于这样的目标, 中职课程的设置和展开应该以职业工作为逻辑起点, 使知识与工具或情境之间形成联系。
然而, 正如姜大源所言, 面对众多的社会职业, 职业教育却缺乏一个与之对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准科学, 以致其教学设计不得不建立在与其名称相近或类似的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之上。这样的职业教育课程难免留有学科体系的痕迹。很显然, 在深受普通教育模式影响的职业教育中, 以学科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难以满足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就中职《电子线路》课程而言, 传统专业基础课至少存在以下弊端:
学科型课程使得学生自信心严重丧失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 若学生将失败归因于稳定、不可控制的因素, 则会引发动机缺失问题。目前,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普遍是备受学科型教学体系“摧残”的“应试教育”失败者, 对学科型课程学习的失败已经成为他们“稳定、不可控”的心理现实。如果仍然用学科型教学模式一厢情愿地进行学科知识灌输的话, 势必让以谋求一份职业在社会立足为目的的中职学生失望, 从而导致他们学习自信心的下降。
没有具体目标的学习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 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主要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认知内驱力 (另一个来源是自我提高内驱力) , 它是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 亦即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这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 是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 一般说来, 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就《电子线路》课程而言, 每一单元回答的都是“是什么” (事实与概念) 和“为什么” (理解与原理) 的问题 (陈述性知识) , 而这些问题也仅仅是以符号形式浮现在学生脑海里。中职学生并不能感受到这些符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 因此也就无法产生“好奇的倾向”, 这样, 学习内驱力随着课程的进展只会越来越弱,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会越来越少。
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形成虽然与人才类型、培养方式无关, 但都必须经过“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和教学行为, 课程内容决定教学实施的方式和途径。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 教师通过技术手段能够多少弥补传统学科体系给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带来的问题, 但这并不能根本改变其与普通教育教学方式的不同。中职学生对学科型课程体系学习信心不足和兴趣缺乏, 因而鲜有预期结果的“获取”, 也就谈不上反思与内化,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置的思考
为摆脱传统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的影响,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目前倡导较多的是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具体到课程中就是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对宏观课程结构进行重建;分项目对微观课程内容进行改造乃至取消传统学科课程以大项目代之。这里的项目尤其强调与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具有直接关系, 学习项目要充分体现企业工作实际需要。
这种模式一般以两种方式展现:一是打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 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融入“项目”中去, 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等一系列职业知识和能力;二是以建构模式的课程结构取代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也就是说, 课程展开的顺序要由原来的从一般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 转变为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具体而言就是先完成项目课程, 最后再回到理论课程中去, 专业基础课将不再作为独立的课程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 它将“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地忽起忽仆在大大小小的各类项目之中。显然, 这是以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 转变到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 从而强调自我建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获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的具体体现。笔者毫不怀疑“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作为职业教育课程观而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观的合理性。但问题是, 当我们从宏观的视野直接投视到具体的每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改革的时候, 以为利用“企业项目”就能涵盖某一专业 (职业) 所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内容, 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未免显得机械而教条了。
首先,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 既然是教育, 就应该有共同的教育规律可循。由认知的心理顺序看, 无论是什么知识 (如技术知识、理论知识) 的掌握, 都需要一个阶梯式的发展过程, 知识的接受都应该沿着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从量变到质变的路径前行。其次, 不同类型的课程具有相异且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是为可预见的职业服务, 那么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就是为专业课学习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撑;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可以与学生日后的职业工作对接, 那么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直接联系的应该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课而不是学生日后职业的工作任务。专业基础课是无法跨越专业课而直接面对职业工作任务的, 它应该是属于专业知识基础层次的, 体现的是对职业的“多接口性”, 它能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专业课, 这是由它的功能所决定的。再次, 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它在服务专业课的同时还承载着培养学生将来工作需要的一些基本素质的任务, 是对一个人长期发展起作用的因素。依据国外教育机构的研究结论, “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学习一般只在其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是有用的, 而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则是在较晚的时期起作用的, 而且工作时间越长其作用越重要, 越突出”。由此看出,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 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能不能通过企业的工作过程来规划工作任务, 把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完全融入工作任务中去, 是在课程具体设置中极难操作的技术问题。企业工作任务可以包含若干的专业和专业基础知识, 但绝不可能包罗所有相关专业应知应会的知识, 况且这些知识化无形于工作任务中的时候, 离散与交叉将会凸显。同样, 针对一个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 其知识点的支撑可能会同时涉及不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无序和混乱。
可见,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毕竟是性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 它们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价值都应该有充分的体现。
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在职教课程改革中应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和工作过程, 概括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本工作任务, 以此作为项目设计的基础。其技术手段就是对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便使“行动领域”转到“学习领域”。其本质是分析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设计课程的内容。顺着这样的思路在对专业基础课进行改革时, 同样也需进行分析, 只是我们要分析的不是企业的工作任务而是专业基础课服务的对象——专业课, 以及专业基础课本身。
(一) 通过“分析”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造
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点的分析分析专业基础课的目的就是弄清专业基础课各单元知识点在日后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中的作用。限于篇幅, 笔者仅对陈其纯所著的《电子线路》典型的模拟电路章节和数字电路章节作一简要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电子线路》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在学生日后可预见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中的用途。当我们用传统方式无法让学生把专业基础知识内化成能力, 来解决专业课或日后职业工作遇到的问题时, 就需要考虑在不影响知识总量的前提下, 用其他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对专业课需要的知识支撑的分析通过分析专业课所负载的专业基础知识, 可引领专业基础课“任务”的设计。表3所示是《电视机原理及维修》课程教学需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应通过表3与表2的对比, 找到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结合点, 在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结合点上, 设置工作任务于专业基础课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课负载点与专业基础课支撑点存在着聚合关系。进行专业基础课内容的设计, 完全可以把这些聚合点作为项目, 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展开。这里的“任务”强调的是每个知识点都应该从实例开始, 并且这个实例应该是专业课内容或学生日后职业任务的雏形。
(二) 通过“任务引领”进行课程的具体实施
通过“情境”实施教学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不得不承认, 目前职业学校专业理论的教学情境普遍单调、刻板, 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而且远离学生未来的职业情境, 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难以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就专业基础课“任务引领”模式看, 这个“情境”应该是仿真的情境, 也就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挪移到模拟的职业场景中。具体到《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它应该展现这样的“镜头”:教师布置任务, 学生接受任务, 教师描述任务, 学生理解、分析和执行任务, 最后学生做出产品并以文字形式加以说明。其呈现的是在教师具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中, 学生完成行动, 生成和建构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学图式。
通过“任务”展开教学奥苏贝尔还提出, 当学习动机的认知内驱力无法推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 还存在“自我提高内驱力”, 这就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任务引领”恰是强调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 通过学生自己的“接收”、“体验”, 让他们在行动中学习, 在互相合作与竞争中完成任务, 满足赢得班内地位的需要, 进而达到教学要求的模式。在此, 教师的作用是布置、支持、激励和咨询, 学生的任务是行动、思考、再行动, 最终以完整的产品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
通过“过程”和“结果”评价教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告诉我们, 用普通教育的考核标准去评价职业院校的学生, 从根本上忽略智能的差异, 显然不公平也不科学。对不同智能结构与类型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考核和衡量。作为“任务引领”课程模式, 它的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是一种以学生学习“过程”和产品“结果”为对象的综合评价,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中, 润物无声地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以上通过《电子线路》课程的改革探讨了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之路。当然, 在具体实施中, 也可以把若干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到一门课程中。如电类专业 (职业) 基础课中的电工、电子线路虚拟仿真 (EWB) 、电子测量等就可以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如需要有个名字的话, 可以叫《电子类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 (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扬素行.电子技术基础 (第1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施良方.西方课程探究范式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4, (3) .
[4]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 .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OL]. (2006-08-21) .http://www.ep-china.net/article/vocational/2006/08/20060821082550.htm.
[6]王本发.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驱力构成论及其意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 (4) .
[7]张健.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 2006, (3) .
[8]吴必尊.浅谈中职教育的素质教育[OL]. (2010-10-27) .http://www.doc88.com/p-67211053820.html.
浅谈如何挖掘数学教材的基础作用 篇8
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最鲜明地体现了本学科的《课程标准》精神。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课本进行开发课本中出现的定义概念以及出现的例题, 与习题基础知识都要求学生把握内涵及外延, 为学生的未来需要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 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基础”。本文就如何挖掘课本的数学基础作用, 谈一些浅见。
一、善于解读课本的定义, 概念,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科书中数学概念、定义的出现往往都是简约的、形式化的一行字, 在讲授, 很容易把高中数学中最为精华的数学思维部分忽略。数学的现代发展表明, 数学教学要揭示数学的本质, “要推理, 更要讲道理”, 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 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努力把形式化的数学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在讲解概念等内容时, 可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中形式化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品味, 深刻理解其语义, 通过师生双向活动, 进行批判思维。
例如, 我在讲授偶函数定义这一概念时, 不是简简单单的直接给出, 也不是平铺直叙的夸夸其谈, 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理解概念。列出以下阅读提纲:
(1) 这段话认为关键的字句应是哪些?
(2) 怎样理解关键词“任意一个x”?可以去掉“任意”吗?如果不能, 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代替?
(3) 观察函数f (x) =x2, x∈R是偶函数吗?
如果定义域改为x∈[-3, 3]呢?若改为x∈[-3, 3) 呢?若改为x∈ (-3, 3) 呢?或者是定义域是{x x≠3, x∈R}呢?还可以改为定义域是}x x≠0}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 并且可以结合图形, 就能让学生从本质上去判断什么是偶函数,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这一前提条件, 也就通过这些问题得到了阐述, 而不仅仅是一段话的记忆, 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既学习好数学基础知识, 又为发展数学创新的潜能打下基础。
二、善于剖析例题,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中所选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教学过程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为不仅能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 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1. 注重对基本题型、基本模式的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 一定要重视双基教学, 不要轻视对基础例题的教学, 这些题目尽管很简单, 但它能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对形成基本的解题模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并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2. 对典型例题逐层深入, 发挥例题的最佳效能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在数学教学中, 不能过度地形式化,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怎样才能学得更好。应按照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或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每个例题适当对条件结论进行多方位的演变延伸造出一系列新题, 逐层深入, 这样对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很有帮助。
教材有例题求y=cosx+1请写出取最大值、最小值时的自变量的集合。并可以延伸求函数单调区间。
当学生已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后, 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演变如下题型:
……
在学生可以接受, 理解的范围下, 题目还可以继续加深。比如在限定的区间内求函数的单调性。这样一系列问题下来, 对于三角函数求单调性的题目, 基本上就全部涉及到了。
3. 注重一题多解,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多种方法解题,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运算能力, 而且还可以提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倡“一题多解”,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身作则, 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典型示范, 同时对学生有创见性的解法要及时鼓励, 宣传。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训练学生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以教材例题:已知园的方程x2+y2=r2求园上一点M (x0, y0) 切线方程。
解题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区别各种解法的切入点, 从而加强解题的预见性, 做到解题思路敏锐, 达到正确迅速的要求。
三、研究课后习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讲完例题会安排学生来完成几道课后习题并且布置课后作业, 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为了学生加强巩固新知识, 锻炼做题技巧,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课后习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跨越的一环, 课后习题是各级各类考试试题的发源地, 每次考试的题目都可以在课后习题中找到原题和类似的题目。
《基础》课程作用 篇9
关键词 丹参 外用疗效 消炎作用
外科换药的临床应用
外科换药病例中,糖尿病足溃疡是愈合较慢的。用丹参注射液外敷法,其疗效明显,优于呋喃西林+庆大霉素的外用方法,疗程也平均缩短5天左右。
换药方法[2]:根据创面溃疡深度,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或行清创术。置高渗盐水(20%氯化钠)无菌纱条引流,外用丹参注射液无菌纱布湿敷,再用消毒塑料封闭,每日换药2次。
丹参无菌纱布的制作:丹参注射液20ml+胰岛素12U+庆大霉素8万U混合,浸泡无菌纱布,现用现配制。
药理作用基础
抗感染作用:有文献报道[1]丹参中的“紫丹参甲素”对某些肺癌及黑色素瘤B16和肉瘤180的抑制率高达35.8%~67.8%,可使动物实验中患白血病P388小鼠的生存时间延长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09P的抑制作用比隐丹参强。
丹参迷迭香苷具有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有调整作用,能明显增强两种细胞的超氧化物的产生。另一方面,丹参抑制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作用,提示其具有抗炎作用。
讨 论
药物研究工作者已从丹参中发现3100多种化学成分,它们是丹参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如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和心血管保护作用,丹酚酸类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及抗氧化作用等,是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药物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艾林,李铭源,等.丹参药理多活性物质基础研究现状.中国药学杂志,2007,42(9):18.
《基础》课程作用 篇10
(一) 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纷争:课程学者角色思考之起因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在新中国现代化的不同时期, 大陆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从重视规模数量到关注质量效益的发展进程, 教育部于1999年启动了最近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颁布, 及至2005年在我国基本形成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在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 关于新课程的著作、论文、会议纪要, 已然极大丰富, 一些新术语、新思想不断涌现, 新课程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但对课程改革背后的理论支撑、实施凭据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与探源确切来说是从2005年才开始的, 学界自2005年开始了对新课程理论基础改革的纷争。
这里以自2005年以来, 《中国教育报》刊载的几篇文章为例, 加以分析。
2005年5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靳玉乐、艾兴的文章, 《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005年8月13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高天明、马福迎、蒋建华的文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2005年11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刊登了一组文章, 题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006年8月26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王本陆的文章《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在上述文章中, 学者们将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分别解释为:1.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2.从课程与知识, 课程与文化, 课程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去构架课程的理论基础;3.对新课程理论基础的理解应该从认识论层面展开;4.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教学论与课程论层面的问题;5.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实为理论基础创生过程;6.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凡此种种论争出现之前, 自新中国建国后的若干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至2001年开始推进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学界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从未赋予如此悉心的关照, 和如此多角度的思考。例如: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 有研究者认为后现代思想是其理论基础;有研究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其理论基础;也有研究者认为建构主义是其理论基础, 等等, 不一而足, 不同观点的持有者陷入不断地纷争, 这种本质问题的纷争, 说明对于新课程理论基础还在被浅表化的认定。蒋建华在《中国教育报》, 《自序:让科学引导教育》中写到:“曾经有学者提出教育科学首先要在教育界普及, 我甚为赞同, 因为实践中不按科学办事的地方比比皆是。教育行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行政行为中常常有违背科学常识的地方, 其背后就是缺乏足够的科学精神。”“用‘让科学引导教育’来审视教育, 我们也许会发现, 科学能不能引导教育、科学愿不愿意引导教育, 这些工作需要以教育实践界的心态为基础, 更是需要教育理论界完成的任务……”的确, 完成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论证, 一定是教育理论界应该承担并完成的任务, 由此, 一个问题产生了:具体承担并完成此任务的课程学者在哪里?在大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二) 台湾地区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纷争:课程学者角色缺位之印证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台湾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7年台湾“解严”后, 开始了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改革, 在此次改革中, 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是教改的主轴, 学界认为其规模和深刻程度超过台湾历次课程改革。九年一贯课程大致来路:继1994年台湾“四一〇教改大游行”之后, 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 于1996年向行政院提出了《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 “台湾教育部”于1997年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 成员共计三十一位, 主要工作有:研订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修订基本架构的共同原则;订定国民中小学课程的学习领域、授课时数比例等课程结构;完成《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
台湾“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成员情况
委员职务林清江考试院考试委员杨国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陈永兴立法委员殷允芃天下杂誌发行人詹仁道泰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伯璋国立花莲师范学院校长陈昭地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王三庆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志朗国立阳明大学副校长沉清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建兴教育部常务次长吴清基教育部技职司司长卓英豪教育部中教司司长蓝顺德教育部国教司司长黄武镇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副厅长陈益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长黄孝棪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长刘弈权教育部教研会执行秘书周丽玉台北市中山国中校长李侣萩高雄市阳明国中教师林惠雯台中县长亿中学教师叶秀垔新竹县二重国中教师廖木泉云林县私立东南国中教师李珀台北市私立复兴中小学校长杨益风台北市三玉国小教师吕淑屏高雄市莒光国小教师陈思丁新竹市莒光国小教师李丽卿台中县东山国小主任包崇敏台北市仁爱国小家长吴明锦台北县私立及人小学教师王可非花莲县明廉国小校长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
欧用生在其著作《课程改革》中进行九年一贯课程检讨时指出“九年一贯课程决策层面过于狭隘”, 并进而加以解释:“台湾教育部于一九九七年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 成员共计三十一位, 包括专家学者八位、教师 (包括主任、校长) 十二位、民意代表一位、企业界二位、家长代表一位、相关业务行政人员七位。小组会议均由台湾教育部长亲自主持, 委员也由部长决定, 因此台湾教育部长扮演主席裁决角色, 而且决定邀请哪些人进入决策系统, 是决策过程中最有权力的人。而教育部行政人员则透过职务之便, 影响教育部长, 因此整个庞大的教育部行政系统发挥极大的影响力。‘九年一贯’与‘课程纲要’等概念系由教育部内部决定的, 并未经过任何讨论 (洪咏善, 民89) 。与历次课程改革相比, 教师代表显著增加, 同时减少课程和学科专家的比例。但大幅降低专家比例, 将使决策缺乏理性思考与理论基础, 毕竟教育改革不能徒有热情, 它更需要专业的引导。”2001年台湾颁布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 继而大力推进九年一贯课程, 推进过程招致强烈反弹。2003年7月, 台湾岛内100多位大学教授联名发表“教改万言书”, 题为《终结教改乱象, 追求优质教育》。万言书以终结教改乱象、追求优质教育为主要诉求, 内容直指台湾教改12大乱象, 痛陈教改是虚幻的理想, 其实难以实现, 硬要用政治力量逼它实现, 就要付出惨痛代价。教改运动中出现的美丽口号, 本质上是民粹主义, 虽然激起了群众的热情, 但注定要造成社会问题。同时指出为教改而教改, 终将失败。台湾教育当局对“教改万言书”及时回应, 在回应中提到, “对于教改的核心理念与价值, 大体上都能获得社会的支持。问题主要是许多配套不足, 或过于躁进。具体表现在政策规划与执行的落差;过度理想化而忽略社会现实环境及民众接受程度;对于基层意见未充分沟通;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台湾教育当局对“教改万言书”的回应, 并未回避教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予以承认。李远哲本人在其2004年3月的文章《对于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中提到:“至于教改, 在皂白不分、几经扭曲之下, 世人早已难窥其原貌。”“教改会的成员有各级学校校长、教师、企业家、文化界人士、政府官员, 连我在内一共三十一人, 教改会在民国八十五年 (1996年) 十二月二日提出《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 完成了既定的任务之后就解散了。”由此可知, 教改会的职责仅仅是提出《总咨议报告》, 其职责没有延续性。
及至今天马应九、萧万长的教育政策纲要中提到:“肇始於民国八十三年 (1994年) 的教育改革运动, 方向正确, 但教改运动的实施策略却颇多瑕疵, 社会各界指责不断。教改策略中较为正确者, 应继续维持, 然而问题丛生者, 则必须彻底检讨, 如九年一贯、综合高中、多元入学、大学校院大量扩增等。我们主张组成‘教改检讨委员会’, 以就事论事的态度, 检讨教改成效, 尽速修订不当之政策。”尤其提到“回归教育本质, 尊重学术专业。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 应由客观中立的学者专家主导。”
二、大陆与台湾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中之学者角色面相:角色面相模糊不清
通过对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脉络梳理, 一个明晰并深刻的问题悄然凸显, 且不容回避:课程权利归为何处?一次课程改革的筹划、酝酿、设计、论证、实施、评量过程中课程学者于三教九流的课程代言人中将被赋予怎样的位置、完成怎样的功能、承担怎样的职责, 这是一个需要很好探讨的问题。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角色研究, 无论对对大陆还是对台湾, 亦或是更广范围的课程研究来讲, 都是有价值的。课程学者的角色面相研究, 是洞察课程改革的合理视角, 但这个角度场域一直在被人们忽视着, 至少没有唤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课程政策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教育宗旨与法令, 考虑社会不同团体的各自愿望, 强调何种团体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课程的问题, 经由民主程序来确定课程目标、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学科教学标准, 进行课程结构调整, 选择课程实施策略的动态过程。此过程会以文本的形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连续的行政部门或教育机构的行动指南或执行准则。文本形式存在的课程政策只是相对稳定的, 因为课程政策本身反映了社会各利益集团间的冲突、协调、妥协的过程。课程政策的参与者将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带到这一动态过程中来, 彼此交互作用和对话协商。“课程政策的变革, 或者一个新的课程门类的形成, 远远不是教育内部的事情, 更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的问题, 而变成各种意识形态、政治力量、党派团体、以及社会思潮、教育流派角逐的竞技场。”于是, 课程政策问题实则演绎成为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谁来领导课程改革?对此问题的无法清晰作答, 说明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面相模糊。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课程学者角色定位:做纯粹的专业引领者
(一)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学者彻底的理论精神
专业化领导已成为专业发展的趋势, 这是不争的事实, 加之教育活动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 具有其本身的复杂性。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活动, 具有影响范围广、传递时间长、损失不可逆、回馈不明显、成效难量化等特点, 课程政策较之其他行政决策具有更显著的综合性, 课程政策更应由专业造诣深厚的学者来充分参与、论证、指导、实施和评量, 才能降低课程改革运行成本, 减少其失误风险, 保证课程发展的健康、稳步、持续、高效与和谐。对于已形成的课程政策更需要以专业性的眼光来加以审视、洞悉、评判与预见, 为课程政策提供确凿的科学依据, 为其给养新鲜的思想, 使其不断臻于完善。课程改革需要课程学者彻底的理论精神、高超的理论水准和认真的角色态度。
(二) 课程学者要做纯粹的专业引领者
对于学者角色, 从来就不缺少美丽的赞词和殷切的期冀;学者常被赋予崇高的地位和艰巨的任务。以下几段文字摘自费希特的著作《论学者的使命》:
“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 因为他是学者, 所以他要比任何一个阶层都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 为社会而存在。因此, 学者特别担负这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学者现在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 真正用于造福社会。他应当使人们具有一种真正需求的感觉, 并向他们介绍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
“我的本分就是把这个时代和后代的教化工作担当起来:从我的工作中产生出来未来各代人的道路, 产生出各民族的世界史。这些民族将来还会变化。我的使命就是论证真理;我的生命和我的命运都微不足道;但我的生命的影响却无限伟大。”
费希特呼唤着纯粹的学者精神, 引人感触颇多。如果说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已经描述了应然的学者角色, 那么需要进一步做的是观察课程政策中课程学者的实然面相, 体恤课程学者不矫饰的心情, 充分论证在课程研究领域, 课程学者应怎样践行自己的使命。这需要在林林种种的社会复杂因素之下, 为学者提供可以超越于体制之上的自由拓展空间, 同时, 也需要学者恪守纯粹的专业思想, 以严正其明天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世红.比较视野下的台湾与大陆课程改革.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8期P.15
[2]蒋建华.自序:让科学引导教育..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3日第3版
[3]欧用生.课程改革.师大书苑发行2000年版P.214
[4]台教授撰“万言书”诉求终结教改乱象[EB/OL].新华网2003-07-2109:21:00, http://news.21cn.com/dushi/wanx-iang/2003-07-21/1114285.html.
[5]梁安.台湾教改万言书及其回应[EB/OL].课程教材教法杂志, http://www.pep.com.cn/rjqk/sjtx/ls/yj2004_43z113/200703/t20070302_280492.htm.
[6]李远哲.对于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EB/OL].http://eblog.cersp.com/userlog/1504/archives/2007/298535.shtml, 2004-3.
[7]马英九、萧万长教育政策[EB/OL].http://www.ma19.net/.
[8]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 http://szfu-quan.com.cn/kcs/kcyj/kgsj/kczc/200211/t20021118_2939.htm.
[9]滕会杰.课程政策制定过程的特征与本质[EB/OL].http://www.zgjsw.com/Thesis/test1/200812/2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