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基础课程

2024-10-13

国际基础课程(精选12篇)

国际基础课程 篇1

当前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渠道和方式较多,如组织学生到国外短期学习、教师及管理人员出国培训、建立校际友好关系及各种连线活动、召开各种国际会议等。但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应该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关键。

目前普遍的做法如下:一是开设有关国际教育的课程。如不少学校开设AP选修课、科技班和数学资优班,一些学校开设IB、PGA、A-Level、中国-加拿大BC等国际课程;二是采用不同的编班方式,缩短基础课程学习周期,以加强某些领域选修课程的学习,通常的做法是一年半学完基础课程,并分数学、生命科学、物理、技术和信息科技(类似美国STEM)等专门领域引导学生学习与探究,其内容相当或超过国外大学预科水平;三是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专门开设“创新、实践、服务”资优生必修课和“领导与组织”资优生必修课;四是强调小班授课、走班上课、分级教学、将学生按成绩不按年级分班等。判断学校课程是否国际化不应将引进多少国际课程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应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和国际理解的机会;要强调课程的高选择性、现代性和探究性,突出学科前沿知识、交叉内容、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领域的知识。引进的课程要完整、适度,并处理好与统编课程的关系。在英语教学、部分双语教学科目中,中外教师要密切合作、组成团队,要充分发挥引进的外籍教师的作用。

国际基础课程 篇2

名词解释

1、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是国际社会进行广泛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警察(内政)机构之间或与其他国际行为体之间,根据相关条约、国内法规定或者按互惠原则的相关规定,为满足各方实际的或预期的执法需要而相互调整政策和行为的合作过程。

2、涉外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涉外犯罪所拥有的起诉和惩罚的权力,亦指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所享有的控制和处置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的权力,是管辖权的一种。

3、国际侦查协作:是指各国的警察机关在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侦查领域,为获取犯罪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协同与配合。

4、境外追逃:是在我国境外地域即外国或我国港澳台地区追捕犯罪嫌疑人或逃犯的简称,是指侦查机关针对在本法域犯罪后潜逃到境外的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在取得有关法域的同意并在其执法机关的积极配合下,寻找逃犯的逃跑路线、发现藏匿地点,将其缉拿归案的一种侦查行为。

5、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倡导成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是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组织的、开放性的多边合作组织,其核心就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种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6、红色通缉令:“红色通报”,其通缉对象是有关国家的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各国国际刑警组织国家中心局可据此通报以及逮捕在逃犯。

7、维和行动:是指应当事方要求或经当事方同意,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大会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警察及民事官员、技术人员,以恢复和维护和平,重新建设的一种行动。

简答题

1、简述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基本原则

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危及各国国家安全的国际性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通过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才能解决。开展各国警务执法合作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利益。

互惠原则。也叫平等原则或平等互惠原则,是国际法上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独立与平等的反映。其是当代国际交往的一项重要原则,分为双方根据相互签订或者缔结的国际条约,互相给予对方同等的待遇和双方国家没有签订双边条约,但双方愿意本着互惠的精神,在某项具体合作事务中给与对方同等的对待两种表现形态。信守国际条约原则。指一个合法缔结的条约,再其有效期限内当事国必须善意的履行,依约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得违反。

请求在先原则。是一国对他国提供司法协助非依申请不主动进行,其是对国家主权和管辖权尊重的体现。

国际礼让原则。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否在另一个国家发生效力,完全取决于另一国家法律上(基于国际礼让)的明示或默示的同意。

2、域外调查取证与刑事司法协助中的调查取证的区别:

调查取证:间接取证我国公安机关为其他司法机关在中国境内代为对方开展的侦查活动(委托性质

域外调查取证:直接取证中国公安机关派遣侦查员进入对方境内,在对方配合下,直接开展讯问人犯或询问证人以及搜查、勘验等多项活动。

两种调查取证的性质完全不同,其结果对于跨国刑事案件的侦破、效益也截然不同。

3、涉外刑事管辖权的作用

涉外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涉外犯罪所拥有的起诉和惩罚的权力,亦指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所享有的控制和处置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的权力,是管辖权的一种。

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应对危害本国利益的犯罪行使管辖权,以维护国家主权尊严。

其行使有利于打击国际犯罪和跨国犯罪能依法惩治各种形式的国际犯罪和跨国犯罪活动,维护我国和国际社会秩序。

其行使有利于履行国际义务提高我国在司法活动中的地位,维护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声誉。

其行使有利于推进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对于完善我国法制体系,提高我国司法机关执法能力,有效地加强各国的司法合作,制裁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简述维和行动的特征和性质:

维和行动:是指应当事方要求或经当事方同意,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大会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警察及民事官员、技术人员,以恢复和维护和平,重新建设的一种行动。

国际性质它是由联合国安理会或大会通过决议的国际部队,其人员由中立的会员国提供,由秘书长指挥,其司令由秘书长任命。

自愿和非强制性它是经过东道国同意,包括其他直接卷入方面的建立的,其军事人员也是在会员国自愿的基础上提供的。维和部队只配备轻型武器,除自卫外不得使用武力。

不干涉和中立性质维和行动应保持中立,不得干涉东道国的内部事务,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会员国的内部纠纷,不得偏袒某一方而反对另一方。

5、简述公安工作国际化

对我国构成现实直接威胁的恐怖袭击源头大多在境外。近年来跨国跨境犯罪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实施境外公民和机构日益增多。面临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公安工作不封闭于本土,而是积极参与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在国际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国际先进警务水平保持同步,或将国际先进警务成果与国内实践相结合,以提升公安工作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水平。论述题

1、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增强涉外刑事管辖权效力。开展各国警察机构之间的合作,在打击犯罪、缉捕案犯方面互相提供便利,是本国域外管辖权力有效行使的重要保障。

第二,有利于提高国际执法水平。经常性直接的合作,为各国打击跨国犯罪,即使缉捕案犯,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使各国警察和其他司法机关的国际执法能力逐步增强。

第三,有利于巩固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不仅是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而且也是各国推动友好关系的需要。

第四,有利于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加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打击跨国犯罪,有力地震慑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侵害中国公民安全的犯罪分子,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的决心。

第五,有利于各国侦查机关之间的优势互补。各国警察在预防、控制和打击刑事犯罪方面,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各种有益的对策、手段、资源和方法,通过交流合作提高本国警察惩治犯罪的能力。

第六,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通过有效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与周边国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反恐情报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以及反恐怖协作机制,遏制和打击内外勾结的恐怖主义活动。

第七,有利于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恐怖势力已经危害到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要遏制这种现象,只有进一步加强警务执法合作。

第八,有利于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的犯罪形式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犯罪手段尤其是经济类犯罪手段也日益趋向国际化,各种新型犯罪问题层出不穷,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论述引渡的条件

双重犯罪原则。只有当被申请引渡人的罪行,依照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双方的法律都构成犯罪,并应当处一定的刑罚时,才能实行引渡。引渡活动涉及两个及以上的主权国家。由于各国法律制度不同,因而各国在处理引渡这种涉外案件时难免出现对犯罪行为认定上的分歧,会给引渡带来一些障碍。

特定罪行原则。引渡对象交给请求国后,请求国只能就作为引渡理由的罪行对引渡人进行审判或惩处,而不能对其引渡前所犯的其他罪行进行审判或者惩罚,或再引渡给第三国,除非被请求国同意。

一事不再罚原则。即如果要求引渡的犯罪行为已经受到被请求国司法机关依刑事程序终审判决,则请求国的引渡请求可以拒绝,不论该终局判决是定罪判刑还是无罪释放。

本国公民不引渡原则。按照属人管辖原则,一国政府对于本国公民在本国领土以外的犯罪也拥有管辖权,同时,为了维护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将本国公民向外引渡。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被请求引渡人如果为被请求国视为政治犯罪或者与政治有关联的犯罪者,不应予以引渡。

不引渡即起诉原则。对国际公约或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有关罪行,缔约国有义务依法严惩,要么将罪犯引渡到对其有管辖权并且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要么在不予引渡的情况下,对罪犯依照本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3、论述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警务执法合作 国际形势

政治格局:一极向多极化发展。随着我国等一系列国家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而犯罪形式也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为各国的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交织。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但国际格局深入调整,世界仍然不平等、不平衡、不平静,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一些地区局势动荡持续蔓延。

国内形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我们需要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内环境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消除国际犯罪对我国生产建设的影响。

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深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打击国际性的违法犯罪、共同营造我国的对外交流的安全环境是我国发展迫切要求。

恐怖主义形势严峻。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在不断地扩张,并且已经波及到我国的利益,影响我国的发展,而恐怖主义大多数存在着境内境外勾结的特点,需要与境外合作共同打击恐怖势力。

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并且互联网具有全球性,网络安全犯罪也一定程度的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这需要我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打击互联网犯罪营造安全的网络发展环境。

案例分析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中国籍)和“玉兴8号”(缅甸籍)两艘货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劫持,13名中国籍船员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枪杀。事发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成联合工作组,并于2011年10月15日抵达泰国清莱府。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在泰国警方的陪同下,抵达事发水域进行现场勘察。2011年10月23日,由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率领的中国公安高级代表团,赶赴泰国开展工作,实地察看案发现场和有关物证。2011年10月31日,针对近年来湄公河流域走私毒品、武器弹药等犯罪活动突出,频繁发生船舶在航行时遭武装人员敲诈勒索、抢劫、枪击等事件。四国在北京召开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认为有必要加强四国执法部门在湄公河流域的执法安全合作,并采取有效措施打击危害本流域安全的跨国犯罪活动,发表了《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并启动四国联合巡逻执法安全合作机制。2012年4月,主犯糯康(缅甸籍)在老挝落网,并被移交中方。

1、为什么此案成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典范

案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案发后,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迅速组成,并快速抵达泰国清莱府。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在泰国警方的陪同下,抵达事发水域进行现场观察。案发后,由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率领的中国公安高级代表团,赶赴泰国开展工作,实地察看案发现场和有关物证。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我国刑事管辖权向外延伸,全程参与整个案件的侦办,积极在域外进行调查取证活动,不断与其他三个国家开展联合侦查活动,最后联合抓获案犯。

在案件结案后,中老缅泰四国在结案后总结案件侦办过程中的经验,并结合湄公河流域安全环境的需要,四国发表了《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达成了广泛共识。进行常态化联合警务合作,联合巡逻执法以保证湄公河流域的安全,促进沿岸的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正真的黄金水道。在联合执法合作过程中,四国执法船联合执法,优势互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本国的执法能力,为今后的执法合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高层建立了24小时联合机制,高层间的联合更为密切,加强交流不断提高执法效率。

2、国际侦查协作在10.5案件中实践,结合案例分析

国际侦查协作:是指各国的警察机关在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侦查领域,为获取犯罪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协同与配合。

联合侦查,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的警察机关,围绕特定的跨国犯罪案件展调查取证,缉捕罪犯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合作形式。从联合侦查案件来看,主要形式:一是专项行动联合;二是专案联合。从联合行动的地域来看,一种是某一案件在以国内联合行动,另一种是围绕某一案件双方在各自的国家内分头侦查,同时行动。本案属于专案联合,专门针对10.5案和糯康有组织犯罪集团开展联合侦查即在各自的国家内分头侦查又在一国内联合行动。

域外调查取证,是指我会公安机关基于双边合作协议和具体案件的临时安排,在对方国家警方的配合下,开展查证核实和甄别,从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侦查措施。在本案中中国派出专家工作组前往缅甸、泰国和老挝,与三国警方就10.5案件沟通交流案情、交换相关证据材料。如2011年10月23日,由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率领的中国公安高级代表团,赶赴泰国开展工作,实地查看案发现场和有关物证。

3、联合巡逻执法机制的意义

2011年12月10日,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首航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关累港举行,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正式启动,共同维护和保障湄公河航运安全,促进湄公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员、船舶安全往来,开启了四国执法安全合作的新篇章,意义重大。

安全意义,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有效解决了湄公河地区的治安问题。四国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本国水域执法力度,进一步深化执法安全合作,有力的打击了犯罪,充分彰显了四国政府全力维护湄公河国际航道安全,坚决打击犯罪,整顿治安秩序的决心。

经济意义,四国联合巡逻执法促进了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经济交流来往,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联合巡逻执法推动湄公河航道的从新开通,通过合作不断加强,可以更好的维护航道安全,促进流域各国经贸往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航道变成真正的黄金水道。

战略意义,四国联合巡逻执法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湄公河区域执法的深度合作。中国的执法力量出现在国际航段,是我国执法力量向国外延伸的直接体现。按照中老缅泰湄公河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依据有关联合声明和会议纪要,在中国关累港设立中老缅泰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指挥部,在老挝、缅甸、泰国分设联络点,及时交流情报信息,组织协调各方行动,建立四国联合巡逻执法24小时联络渠道。这一机制使我国警务力量在维护湄公河流域长期稳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4、此案中如何确定管辖权

涉外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涉外犯罪所拥有的起诉和惩罚的权力,亦指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所享有的控制和处置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的权力,是管辖权的一种。

本案中,华平号是中国籍,玉兴号是缅甸籍,而又案发在泰国水域,根据属地管辖原则,中国、缅甸、泰国对此案均享有管辖权。属地管辖能确定相关国家不需考虑后边的管辖原则。

国际基础课程 篇3

[摘 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在本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继续从事本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两门课程也是本专业目前所设的两个方向(热能工程、内燃机)的重要理论基础。为适应当前全球范围内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及对本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应该以本专业骨干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为试点,积极开展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探索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在课程教学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 国际化教学模式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12-03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迫切要求能源动力工程的高等教育建立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教育体系与结构,提高能源动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1]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将从传统的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转变为“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方式、教学形式等方面与现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能源动力领域的高等工程教育存在诸多不足[2],还不能很好满足现代工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3]因此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针对所确定的新培养目标,我们在热能学科中组建了“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学团队,针对课程特点,设计和开展“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改革,引进国际先进教学模式,提出了适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特点的国际化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环节入手,探索了本专业基础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针对本专业骨干基础课程基础性突出、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特点,在国际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还进行了与工业界的合作,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兴趣,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实现“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都是理论性突出、应用背景广泛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转换规律、工质热物性、热量传递过程基本规律的课程。这两门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是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课程存在理论性突出、部分内容抽象、经验与半经验公式较多等特点。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这两门课程的“教”与“学”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在一定程度对学生主动参与无特殊要求,师生间主要交流方式是你问我答,这种偏单向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此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偏向于介绍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推导,套用公式解题,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学生所接受的信息大部分来源于教师的灌输,而非自身对知识的探求。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使培养的学生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难以达到“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课程考试大多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种。闭卷考试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所学知识,教师也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改进教学工作,这种方式较适合于“工程热力学”课程考核。但对于“传热学”课程,由于该课程经验公式与图表较多,往往限制了考试的命题范围。而开卷考试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不去记忆本应熟练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形成依赖考试时翻书的坏习惯。此外,传统考试方式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对相对理想情况的分析、计算,所出试题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对于“传热学”这类工程性很强的课程,现有考试方式较难反映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传统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完成,不易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的深度。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与环境下,为适应全社会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更高要求,对这两门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方案

(一)教学团队建设

为保证教改工作的顺利开展,热能学科专门成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国际化教学团队,团队主要成员由本专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部分青年教师组成,为体现课程国际化及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教学团队中还包括国外知名大学(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知名教授及国内企业(如天津滨海能源有限公司、约翰迪尔公司、天津松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科斯特汽车有限公司、天津清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的专家。

(二)教学内容研究

“工程热力学”课程改革由三部分构成:基础理论教学、国外课程视频教学、国外教师及企业教师讲授。基础理论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主,占40学时;国外课程视频教学选用MIT的《Thermodynamics》中涉及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相关内容,占6学时;国外教师及企业教师则主要讲授热力学的最新发展与前沿动态以及工程热力学的工程应用案例,占4学时;另安排有4学时的实验教学;总计54学时。“工程热力学”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基础理论的训练,强调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热学”课程改革由三部分构成:基础教学、项目实施和语言训练,其中语言训练主要由学生自己在课外完成,基础教学、项目实施则安排在学时数以内。基础理论教学以课本内容和课堂教学为主,占48学时;项目实施部分包括项目相关知识的教学、项目实施指导、学生节点汇报等,占16学时。“传热学”国际化教学模式体现了研究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和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模式为主的CDIO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将“传热学”设计成基础教学—项目实施—国际语言训练三条线同时展开、互相辅助的教学形式。

(三)教学形式

“工程热力学”国际化教学模式改革中,针对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特点,对其中的难点部分,在本校教师讲授的基础上,采用MIT视频教程辅助教学,使学生可以从其他角度理解问题,接触世界一流名校的教育方式,加深对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由于MIT视频教程采用英文讲授,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国外和企业界教师的讲解,可以充分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

“传热学”国际化教学模式设计了基础教学—项目实施—国际语言训练体系。课程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实际问题设计相关课题,学生以项目团队形式共同完成项目课题,基础教学成为项目实施的辅助工具。在项目课题实施过程中,设计2个汇报节点,考核团队中每位学生的研究进展及团队整体的项目实施进展。第一次节点汇报采用英语进行并提交研究报告,将语言训练融入项目实施过程中。第二次节点汇报为项目课题的总结汇报。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安排了一次企业参观,使学生对所承担的项目课题内容有一个直观、明确的了解。课程结束后,由教学团队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评选出优秀项目团队、项目组和项目实施方案。

三、项目实施

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制订了两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其中“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1.课程讲授内容涵盖工程热力学全部内容,无遗漏点。

2.增加英文教学内容,如国外视频教学内容突出了对热力学难点问题的讲授,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

3.结合工程实际及学科前沿动态。国外教师及企业教师讲解突出了本专业领域与热力学相关的最新前沿进展及工程应用情况,使学生了解热力学的发展与工程应用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如针对疑难问题,专门安排了三次问题讨论课,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与讨论。为加强学生对热力学工程应用背景的了解,企业教师针对热力发电厂的设备运行流程、常见故障、现存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利用本专业的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为学生讲解了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设备组成、工作原理、使用维修等问题。这些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对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MIT视频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并加以复述,以促进其英语能力的提高。课程考核形式为笔试,其中平时成绩(作业与实验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传热学”课程的教学则根据课程的特点,确定了如下原则:

1.增加了项目课题内容,所谓项目课题就是根据实际工程问题,结合传热学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体问题。项目须涵盖传热学内容,尽可能多包含热传导、对流换热和热辐射的基本内容。确保每位学生开展的项目课题以传热学教学内容为主。

2.项目涉及传热学的范围要广,保证每位学生完成独立的子课题。

3.项目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以班为单位按照企业项目团队的模式组建3支项目团队开展项目课题。每支项目团队设立1名总经理,2名总工程师,下设5-6个项目组,每支各项目组再设1名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本组工作,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各组的协作和队伍的运作。总经理、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均融入各组中,总经理、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共同组成项目管理委员会,每个项目团队配置1名研究生助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个团队成员独立承担一项研究内容,并且与本组成员协调配合,实现整个项目团队的高效、科学运行,进而完成项目的研究任务和目标。

项目设置2个时间节点,每个节点均设置需完成的计划目标,并对项目进展进行评估,以此为依据对学生实行考核与奖励。每个节点汇报包括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两种形式,书面报告按照学术报告的要求撰写整个项目团队报告,同时体现个人的研究和工作;口头陈述要求每位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阐述对研究任务的理解、解决方法、取得的成果和提出的创新点。

要求学生自学“传热学”参考教材以及相关英文文献,第一次节点汇报中要求英文书面报告和英文口头陈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李献国老师组织英语教学和报告。课堂教学考核形式为笔试,其考核分值占总成绩的50%,即50分(100分制)。项目考核主要从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两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制定了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的评价标准,从研究内容、创新思维、陈述表现、报告撰写质量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在项目实施方面,考核分值占总成绩的50%,即50分(100分制),并且将分值分配到各个节点汇报中,具体为:第一次节点汇报20分,第二次节点汇报30分。

四、课程改革总结与认识

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骨干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国际化教学模式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工作,使本专业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也加深了教师对专业骨干课程教学规律的正确理解与认识,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通过教改的实施,基础教学与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项目实施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学,教师针对问题讲解,形成了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有效解决了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与项目实施基本同步进行。如在热力学课程中,学生会针对发电厂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热力学知识加以分析;在传热学课程的项目实施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课堂教学尚未触及的传热学知识,由此促使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传热学知识,提高了学习主动性,也开阔了视野。由于传热学项目课题的选择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即使是相似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基础知识的需求更加明确和迫切,在调查的反馈意见中也提到了这种情况。2009级学生认为“做项目是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两者是串联由浅至深的关系,而不是并联分流的关系”。2011级学生认为“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将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对平时看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项目问题为牵引,经历了查阅文献资料、确定需解决的问题、学习基础理论、扩展相关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获得初步数据、小组讨论、提出创新思路、优化设计结构和项目完善等过程,经受了较完整的研发过程的培训。

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与企业联系在一起,通过企业专家讲解、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企业人员对项目中涉及设备的介绍以及与工程技术人员座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国际化教学模式为部分内容的教学成果,获2013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2014年3月8至9日在天津举行的成果鉴定会上,来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专家对本专业国际化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成果还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五、结论与展望

本项目所开展的教改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改实践中加以解决。工程热力学教学中的英文视频课部分学生受英语能力所限,接受程度不高;国外及企业教师讲解内容虽很受学生欢迎,但受课时所限,多数学生感觉“不解渴”。传热学课堂教学与项目实施几乎同时开始,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学生承担的项目涉及的传热学知识教师可能还没有介绍,因此对参与这类项目的学生要求比较高,需要自学的内容较多,部分学生感觉吃力、负担较重。

随着人们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是今后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尽管“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国际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在不断深化的教改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本研究所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

总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项目教学团队基本建立了一种本专业课程的新国际化教学模式;在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际化教学模式实施办法,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新教学模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注 释 ]

[1] 朱高峰.工程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

[2] 于娟,吴静怡.能源动力专业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

[3] 何雅玲,陶文铨.对我国热工基础课程发展的一些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

[责任编辑:覃侣冰]

[收稿时间]2014-12-13

[基金项目]天津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立项项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骨干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研究”。

国际基础课程 篇4

关键词: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国际课程,需求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确立,必然带动教育领域的国际化进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国际优质课程及其资源为我所用,是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有益尝试。学生需求是课程引入和实施的基本依据,为此,我们从是否参与国际课程学习、对国际课程的了解情况、是否有出国留学意向等角度设计与国际课程相关的问题,通过典型抽样调查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初高中)学生国际课程需求情况。调查选取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6个区县每区4所初高中学校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部分学生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60份,回收率96.7%,其中有效问卷1152份,有效率99.3%,调查问卷整理后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

调查学生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分布相对均衡,初二和高一学生接近66%,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学生所在学校大致分布为市级示范校、区级示范校和一般校,学生成绩在年级的基本情况是“优秀”、“较好”分别为12.0%、31.0%,“中等”、“不理想”分别是39.7%和17.3%。调查学生父母的学历(以较高者计)主要是“高中及以下”和“本科”,其中“高中及以下”主要分布在郊区县,城区以本科为主,15.6%的学生父母学历为硕士和博士且主要分布在城区;有8%左右学生的家长有出国经历,主要集中在城区;学生家庭月收入主要在5000~10000元(39.5%),30000元以上的为9.9%,家庭月收入超过1万的学生家庭主要分布在城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学校已开设的国际课程以英美大学预备课程和大学入学考试课程为主

25.2%的学生选择所在学校开设了种类不一的国际课程,具体种类主要有AP、A-LEVEL、SAT,即美、英大学入学准备课程,除所列举的国际课程外(表1),还有学校开设了SDP1、TOEFL、西班牙语、法语,外教课程、国外文化课程如国外电影欣赏等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从高一开始开设,开设学校主要是市级示范校。11.4%的学生直接参加了国际课程学习,21.2%的学生参加过有关出国留学的讲座或培训;学生对相关国际考试的了解程度分别是TOEFL(46.4%)、雅思(34.6%)、SAT(27.0%)、ACT(10.8%),也有部分学生已参加过相关考试如TOEFL(7.4%)、雅思(4.0%)、SAT(3.3%)、ACT(1.3%)。

2. 学生主要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班学习理念先进、广受认可的国际课程

学生学习国际课程的主要渠道是填报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课程班(52.7%),其次是学校开设的选修课(27.3%)、在校外机构学习(20.0%)。选择某种国际课程学习的理由主要是:课程理念先进(45.3%)、全球认可度高(38.0%)、内容适合(37.3%)、国外大学录取率高(24.7%)、家长选择的(14.0%)。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学习时间长短主要由选择课程门类的多少决定,每天全部时间(课内外学习时间)都学习的有19.9%、一半时间的有29.1%、1/3时间的有12.6%、1/5时间的有21.9%,其他时间的有16.6%。对国际课程的学习,55.5%的学生能够应对,分别有1/5左右的学生认为比较轻松(22.6%)和压力很大(21.9%)。对于国际课程的学习,90%的家长是比较支持的。选择国际课程学习的学生,家庭月收入主要在10000~30000元/月,父母学历主要为本科,父母的出国经历对孩子国际课程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3. 学生对国际课程了解较少但后续有一定需求

对于目前没有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32.5%的选择以后会选择学习,54.5%的选择不清楚,13.0%的表示不会选择。没有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对当前部分学生学习国际课程的看法比较理性,56.2%的学生认为学习国际课程能学习他国先进的东西,47.9%的认为更容易出国留学,46.9%的认为是为了成为国际化人才,22.4%的认为是父母的安排,11.2%的认为是逃避国内课程学习和高考。总体而言,没有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对当前主流的国际课程了解不多(表2);对于学校引进国际课程,24.2%的学生不清楚期待引进哪种课程,1/5的学生最期望引入SAT、AP、IB、A-LEVEL课程;对于适合高中学生的国际考试的引进,学生期望引入TOEFL、雅思、SAT和ACT,都与进入英、美大学有关;对于国际课程学习的文凭,68.3%的学生希望获得中外双文凭。50.9%的学生可接受的国际课程的学费在1万元以上/学年,选择1~3万/学年的有29.4%,选择3~5万/学年的有14.2%,只有1.7%的学生选择能够承受10万以上/学年的学费。对于国际课程的师资,69.2%的学生认为应以外籍教师和有留学经历的中国籍教师为主,25.7%的学生选择以外籍教师为主。

4.50%左右学生有出国留学意向并倾向于本科阶段出国学习

调查学生中51.3%的有出国留学意向,29.0%的没有,还有19.7%的没有想过。出国留学意向与学生的性别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0.000<0.01),即女生希望出国留学的比例高于男生;与所在区县、家庭月收入、父母学历、父母留学经历、所在学校类型和学习成绩情况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0.000<0.01),与学生所在年级无显著相关。学生认为出国留学能接受更好的教育(80.2%)、增强以后就业的竞争力(62.5%),也有20.8%的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不用面对国内升学压力(20.8%),也有9.1%的是父母安排的。对于出国留学的时机,45.5%的认为大学本科阶段比较适宜,选择高中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分别为25.8%和17.5%。59.4%学生认为即使能够被国内一流大学录取也还是会选择出国留学,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一是国外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科专业发展较好;二是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三是国外的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更适合自己;四是移民、就业等方面考虑。

5. 学生出国留学倾向于去英美发达国家并选择经济等优势专业

学生选择留学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其他还有韩国和新加坡、新西兰、西班牙、奥地利、俄罗斯、瑞士、意大利等。选择这些国家留学的理由有:教育资源丰富(60.4%)、教学质量高(59.5%)、社会环境好(50.0%)、经济社会发达(48.7%)、国际化程度高(47.8%)、语言障碍容易克服(26.2%)、留学政策比较宽松(18.1%)。对于出国留学的途径,学生首选学校中外合作项目(国际课程班)(34.4%),其次是自己申请(25%),第三是通过中外高校合作项目(18.7%)和留学中介(13.8%)。选择学校国际课程班,学生最看重的是外方课程证书的国际认可度(30.1%),其次是提供外方课程的学校排名(22.4%),第三是外方课程是否容易申请国外大学(13.9%)、外方课程师资(13.5%)、外方课程内容难易度(11.0%),而外方课程的费用则不是主要的衡量条件(5.2%)。对于出国留学希望选择的专业,学生的选择主要是经济类、理工类,其次是艺术类、语言类、法律类,此外,医学、军事、心理、新闻、建筑、传媒、规划设计等也是学生期望选择的专业。对于出国留学后是选择回国还是继续在国外发展,51.5%的选择回国,39.3%的选择不确定。

6. 不倾向于留学的学生对自己和所处环境有较为理性的认识

对于不倾向于出国留学的学生,其理由:首先是认为出国后不一定比在国内好(44.2%),其次是外语水平不能达到要求(37.8%)、出国留学的经济负担重(30.8%),也有23.7%的学生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外生活,23.9%的学生认为国内发展已很好没必要去留学;还有13.9%的担心不能被国外学校录取,11.6%的是父母不愿意自己出去。选择不出国留学的学生认为在国内也有一些优势,如家人都在身边,生活比较方便(67.4%);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对今后工作有利(55.0%);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50.1%);经济负担较小(40.1%)等。

三、讨论分析及建议

1. 讨论分析

调查中约有1/4的学生所在学校开设了种类不一、数量不同的国际课程,有1/10的学生直接参与了相关国际课程的学习,但也有一半多的学生对国际课程不了解,部分学生把渗透国际教育元素的相关课程都作为国际课程,对国际课程价值和特点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学校在课程建设中要从学生需求出发整体规划,区分有完整体系的国际课程如IB课程、AP课程、A-LEVEL课程,某些国别课程的具体门类,以及与国际课程资源相关的选修课、考试培训、实践活动和教育信息等,以有针对性地引入所需要的国际课程且实质性地促进学生发展。

从调查看,一半左右学生有出国留学意向,大部分学生认为适宜的出国留学时机是大学本科阶段;高中学生出国留学首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项目,选择学校国际课程班所开课程是学生学习国际课程最主要的途径;学生看重国际课程证书的国际认可度和提供国际课程学校的排名、该课程申请国外大学的可能性,这对当前规范引入高质量国际课程、保障国际课程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

目前北京市中学引入的国际课程主要是英美国家的高中课程和与大学入学考试相关的课程,从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和满足学生多样需求的角度,学校在引入国际课程时要考虑引入课程的种类和分布,以真正引入理念先进、全球认可度高、内容适合学生的国际课程和相关国际考试,通过规范的课程引入和高质量的本土化实施引导学生的课程需求,进而为优化和补充本土课程建设服务。

总体而言,学生对国际课程有一定需求,特别是看重国外部分高校实力较强的学科和专业,认为部分发达国家优质课程资源较为丰富,能弥补国内高校相关专业不足;学生对是否出国留学的认识较为理性,也有部分学生受制于外语水平和经济条件限制。国际课程引入应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加强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衔接、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可选择性、加大本土化实施力度,以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2. 相关建议

(1)准确把握国际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建设

国际课程是指由国外教育相关部门和机构研发的,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认可,并在学校有效实施或被充分利用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国外课程,包括国际组织研发的跨地域的课程、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别课程和外国部分国家的地区课程。既可以是具有完整体系的课程,也可以是针对特定能力、素质培养的课程群、课程门类等。其基本特征:一是由国外组织或机构研发的;二是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三是能够在本国实施或为我所用。调查显示北京市部分学校已开设相关国际课程,但由于对国际课程理解的差异,学校在规范操作和实施上有很大差异,最突出的问题是国际课程和国际课程资源不分,很多学校直接把能够为我所用的国际课程资源当成国际课程。课程资源是指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课程实施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国际课程资源是指由国外教育相关部门和机构研发的可以为国内外课程吸取的要素来源和实施中可利用的条件。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实际,学校应结合独特的育人目标、办学理念和学生需求,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建设,明确是否要直接引入国际课程还是借鉴和利用国际课程资源,即首先明确引入对象。从优化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的角度,考虑引入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关系,国际课程面对的学生群体,其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有什么功能和作用、是直接实施还是本土化融入或是借鉴其中一部分;对于相应的课程资源,要考虑是否能有效利用、能否促进本土课程的优化。在引入、实施和融合的过程中,学校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让学生对国际课程及国际课程资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课程。

(2)引导并规范优质国际课程引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

针对当前半数学生有出国留学意向,并倾向于大学本科阶段出国,高中阶段学习国际课程主要选择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课程班等实际情况,基础教育阶段引入国际课程,主要是高中学校需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课程班)的整体布局、引入高质量课程和规范办学,而义务教育阶段重在借鉴国际课程的先进理念、实施形式和有针对性的利用国际课程的相关资源。就高中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课程项目,一是办学本身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以及过程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从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角度,对中外合作项目引入的国际课程要加强审核,以保证外方合作学校的资质和实力、所提供国际课程的质量;三是从规划发展的角度系统考察当前国际主流高中国际课程,以规范的办学引导国际课程引入种类的合理分布。当前学校引入国际课程应首先考虑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得到国际普遍承认,代表最新国际教育潮流的国际高中与大学预科教学体系,如英国剑桥大学考试评价院承办的A-LEVEL课程、美国大学理事会组织的AP课程、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组织的SAT课程、国际文凭组织开设的IBDP课程、西澳大利亚课程委员会开发的WACE课程(西澳洲教育证书课程)和澳洲大学录取考试课程(TEE)等。从区域教育发展的角度,统筹协调高中教育发展目标,综合考虑高中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发展路径,国际课程的优质性、国别代表性、引入数量等,总体控制引进和发展规模,确保办学的规范性和质量,实质性地丰富教育资源供给,为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优化资源。

(3)充分利用国际课程相关的优质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和学校对国际课程有直接需求,但受制于办学的资质要求,以及学生外语水平和经济条件等的限制,对大多数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而言更适宜借鉴国际课程先进理念,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国际相关的优质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具体途径有:一是直接利用国外优质国际课程的辅助资源,如主流国际课程网站上公开、免费的课件、模拟题和学习讨论空间等;二是利用优质国际课程资源作为学校课程的部分素材,开设适合本校学生和学校特点的多样化的选修课,如多语种课程、国外优秀文化赏析课程等;三是通过引进、购买、合作等方式利用国际优质课程资源作为学校课程实施的条件或手段,提升课程效果和质量;四是通过国际合作开展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教师培训、学生活动,丰富师生多种课程体验,提升课程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此外,从先进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角度也可以利用优质国际课程资源,即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扩展视野发挥中外教育优势,丰富学生学校生活和独特人生体验、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将为学校课程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加强国际课程及其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基础知识 篇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我国实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应当对国际收支进行统计、监测,定期公布国际收支状况。中国居民通过境内金融机构与非中国居民进行交易的,应当通过该金融机构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报交易内容。l、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范围有哪些?

答: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范围为中国居民(包括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等)与非中国居民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

(1)以信用证、托收、保函、汇款(电汇、信汇、票汇)等结算方 式办理的涉外收付款,包括银行卡项下的涉外收付款。

(2)通过境内银行对境外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及从境外向 境内银行发出支出指令的涉外收付款。

(3)通过记账方式办理对外援助的涉外收付款。(4)与非货币黄金进出口相关的涉外收付款。(5)人民币的跨境收支业务。

(6)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居民所发生的收付款(仅指外 汇)。

(7)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外所发生的收付款(包括外汇和 人民币)。

2、机构申报主体逾期未申报怎么处理?

答:机构申报主体未在五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办理涉外收入申报情节严重的,经办银行所在地外汇分局应以书面形式对该机构申报主体实行“不申报、不解付”的特殊处理措施。

3、“不申报,不解付”是什么意思?

答:对于被执行“不申报,不解付”的机构申报主体,应首先通过纸质申报方式或网上申报方式逐笔补报此前未按期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再向外汇局申请签发补报确认书;并以纸质申报方式完成被执行特殊处理措施期间新收款项的申报。经办银行审核确认后,凭申报主体提供的外汇分局为其出具的补报确认书,方可为其办理该笔新收涉外收入款项的解付手续。

4、未按照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有什么法律责任?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48条,未按照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由外汇管理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机构可以处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5、现行的银行代申报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由企业自行进行网上申报或纸质申报?

答: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实行交易主体申报的原则。当前解付银行代理申报主体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的现象,影响了企业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认知度,淡化了申报主体自主申报意识,有悖于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实行交易主体申报的原则。此外,部分代申报协议未明确界定银行企业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双方审核和申报的关系难以理顺,发生问题时容易出现互相推诿。

实行企业网上申报,既强化了交易主体自主申报意识,又降低了各相关方的申报成本,对企业来说,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申报工作,可有效节省往返银行而发生的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交通费用。此外,企业比银行代申报人员更了解款项来源和性质,申报内容也更为准确。同时,实行企业网上申报也理清了银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6、企业收到款项后的申报时限有多长?

答:发生涉外收入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解付之日(下)或结汇中转行结汇之日(T)后五个工作日(T/5)内办理该款项的申报。

7、企业对外付款,应在何时申报?

答:发生涉外付款的申报主体,应在提交《境外汇款申请书》或《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同时办理该款项的申报。

8、企业在办理涉外收付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前,应取得什么资格?

答:机构申报主体在办理涉外收付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申领组织机构代码或特殊机构代码,并按照《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办理。

9、企业首次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或《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发生变更,应提供什么材料? 答:凡在境内银行任何一家网点首次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机构申报 主体,应填写《单位基本情况表》,同时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

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等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证明文件。申报主体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还应当提供《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发生变更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及时通知其一家经办银行,并提交上述证明文件。

10、申请办理涉外收入网上申报的企业在《单位基本情况表》中应如何填写,银行应如何操作?

答:申请办理涉外收入网上申报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在《单位基本情况表》 “申报方式”中选择“开通网上申报”。经办银行应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开通该机构的网上申报,并将系统自动生成的管理员用户名、用户密码和生效日期等信息告知给该机构。

11、企业何时可以登录网上申报系统?

答:机构申报主体自开通网上申报的第二日起可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管理员密码,并创建业务操作员用户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12、涉外收入网上申报流程有哪些?

答:(1)对于以网上申报方式办理涉外收入申报的机构申报主体,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自动将其《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和涉外收入基础信息发送到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2)涉外收入款项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为其解付之日后或结汇中转行为其结汇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完成涉外收入申报。

(3)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本工作日营业结束前对前一个工作日的网上涉外收入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为: 1.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 2.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收入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4)对审核无误的申报信息,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予以审核通

过;对审核未通过的申报信息,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系统中标注原因,要求申报主体核实。申报主体应于当日对未通过银行审核的涉外收入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并在系统中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或对核实无误的说明原因。

(5)申报主体发现所报送申报信息有误时,应及时通过国际收支网 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该申报信息。

13、涉外收付凭证种类包括哪些?

答:涉外收付凭证种类包括《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符合申报条件的所有涉外收入款项应填报《涉外收入申报单》;申报主体以汇款方式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涉外付款业务时,应当填报《境外汇款申请书》;申报主体采用信用证、保函、托收等汇款以外的结算方式办理涉外付款业务时,应当使用《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

14、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是指什么?

答: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是指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国家“金宏工程”的建设要求,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办法进行开发,提供给境内银行和申报主体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的专用电子系统,包括外汇局版、银行版和企业版。申报主体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间接申报,申报方式包括纸质申报和网上申报。纸质申报,是指申报主体填报纸质申报单进行申报的申报方式。网上申报,是指机构申报主体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申报的申报方式。

15、什么是解付银行?

答:解付银行,是指收到款项后将收入款项贷记收款人账户的银行。

16、什么是结汇中转行?

答:结汇中转行是指收到款项并将收入款项结汇后直接划转到收款人在其他银行账户的银行。

17、什么是不结汇中转行?

答:不结汇中转行,是指收到款项后不贷记收款人账户,以原币形式划转到收款人在其他银行账户的银行。

18、什么是申报号码?它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答:申报号码,是指由银行按外汇局要求编制的号码,共2 2位。第l至l 2位为金融机构标识码;第l 3至l 8位为该笔涉外收入款的贷记客户日期/结汇中转日期或该笔涉外付款的支付日期(按年月日Y Y H H DD格式);第1 9至2 2位为该银行的当日业务流水码。银行当日业务流水码不得重号。

19、国际收支交易编码有哪几类?

答:申报主体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应根据收付款的交易性质选择适当的国际收支交易编码。按照国际收支交易标准组成部分的分类方法,国际收支交易编码分为8大类,即,货物贸易、服务、收益、经常转移、资本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20、如何填写交易附言和交易编码?

答:交易附言与交易编码的填写基本原则包括:(1)真实性原则;

(2)不能简单重复交易编码的中文说明;(3)一个交易附言只能对应一个交易编码;(4)根据交易附言确定交易编码;(5)涉外收入按资金来源填写,对外支出按资金用途填写。

2l、请举例说明最常见的交易附言与交易编码的填写。

答:(1)一般贸易申报实例:境内某企业出口一批货物给国外客户,国外客户收到货物后将货款汇给国内该企业,则该笔货款收入应当申报在“货物贸易——一般货物——一般贸易收入”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101010”,交易附言注明: “一般贸易出口货款收入”。

(2)转口贸易申报实例:境内某公司主要从事转口贸易,其运作流程为:该公司与境外进口商签订贸易合同后,从境外采购原料直接运往境外第二国进行生产,然后销往境外第三国。境内公司从境外第三国收取的货款应申报在“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转口贸易及贸易佣金——转口贸易收入”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211011”,交易附言可注明“转口贸易货款收入”。而从境外进口商购买原料而支付的货款应申报在“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转口贸易及贸易佣金——转口贸易支出”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Zlloll”,交易附言可注明“转口贸易原材料货款支出”。

国际基础课程 篇6

到2017年,法国所有的初高中都将有国外合作学校,超过一半的小学将被纳入欧洲或世界范围内的学校合作框架,其合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建立在欧洲框架下(eTwinning欧洲慕课平台,伊拉斯谟+)的合作关系,或在国家、学区层面签订的双边合作协议;二是与能为学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实习的国外学校或企业合作;三是与能为学生提供全日制教育的国外学校合作;四是与能为学生提供语言或文化类短期交流的国外机构(如旅行社)合作。

为促进学生国际流动,拓展学校国际合作,政府出台了有关学生国际流动的文件,为学生国际流动提供更多保障;为家长提供学生国际交流情况跟踪表;对学生国际流动提供更多的认可;提高国际交流经历的地位和价值。

此外,法国积极推动职业高中学生国际流动。职业高中学生可以利用职业培训时间(最多7周)到欧盟成员国、欧洲经济区以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内的任何国家实习。在国际流动期间取得的学分,可以通过学区长派发的“职业教育学生欧洲流动证明”(EuroMobipro)进行认证。

华微国际地基基础设计 篇7

华微国际大厦位于新建南路警备区院内。它是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酒店。酒店共10层, 总高42.9 m, 地下两层, 地下室埋深-7.65 m, 地下1层为设备及公共用房, 地下2层为车库, 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

华微国际大厦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建筑长度范围内, 东边有两幢住宅楼:北边距离2 m~3 m (外墙净距) 为一幢7层框架住宅楼带一层地下室, 南边仅有一幢300 mm (外墙净距) 间距的刚建成的26层高层住宅楼带两层地下室;华微国际大厦西边是新建南路 (退红线8 m) , 地下室外墙紧挨着市政管网及光缆通信;北边是警备区住宅区的主入口6 m宽, 开挖时发现地下室外墙也紧临住宅小区管网;南边是进入住宅区的辅路口4 m宽道路, 道路围墙另一边是晋剧院6层砖混住宅楼围墙。

由于建筑周边几乎没有空地, 所以建筑外围的坐标数据、相邻数据都是经过多次实地测量、复核得来的。这样的建筑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地基与基础必然要和周边建筑及道路发生关系, 需要探明周围的地下管线和通讯光缆的具体位置及埋深。而且由于建筑物间距离太近, 工程桩施打也有一定的困难。工程桩与相邻26层建筑物外墙的间距首先要考虑将打桩施工机械的宽度计算在内。按照通常情况, 至少距墙边1.5 m范围之内无法施打工程桩, 这样导致建筑物有部分基础边 (紧挨26层) 有可能悬空, 还有不同程度的降水有可能导致旁边楼体倾斜或墙体开裂。

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8度, 结构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别。基本风压50年一遇0.4 k N/m2, 设计使用年限50年。框剪结构, 框架抗震等级二级, 剪力墙抗震等级一级。

2 工程地质概况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汾河东岸Ⅰ级阶地, 主要是由粉土、粘土和砂土组成。地下室底板以下各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及侧摩阻力见表1。建筑±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784.7 m, 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场地液化等级为中等液化, 主要是 (2) 层粉土和 (4) 层粉土。地下水位埋深勘察期间静止水位1.8 m~2.3 m, 水位变幅1.0 m (见表1) 。

3 桩型选择

桩型选择主要由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场地及地质情况、周边环境和桩基施工可行性等因素决定。

首先拟建场地临近市政道路, 周边分布大量地下管线, 环境复杂, 且该地区土的工程性质较差, 地下水位高、浅部填土渗透性强, 故基坑支护结构采取“水泥搅拌桩重力墙+锚索”形式。基坑类别为Ⅰ级。基坑支护采用水泥搅拌桩重力墙结合锚索, 水泥搅拌桩直径500 mm, 里面两排 (基坑内侧) 桩长为自然地面下15 m, 外面一排和格栅桩桩长为自然地面下14 m (包括1 m空桩) , 同排桩心距为350 mm, 排距400 mm, 水泥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 搅拌桩施工采用二喷四搅工艺。基坑东侧采用水泥高压旋喷桩进行支护止水, 旋喷桩共设3排, 桩径600 mm, 桩长14 m, 桩距450 mm, 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 用量220 kg/m, 旋喷压力为20 MPa。为限制重力墙的位移, 在其上部采用双排锚索进行锚拉, 水平间距2.8 m, 采用三角形布置, 在西侧中部, 上排锚索水平间距加密为1.4 m, 东部北侧7层楼旋喷桩处采用单排锚索, 间距2.8 m, 孔径150 mm, 索长15 m, 与水平夹角为10°, 锚索规格为2束75钢绞线, 张拉力为100 k N锚索, 施工采用二次注浆工艺。基坑降水采用管井法, 井径为600 mm, 井深13 m, 共21眼, 设观测、回灌两用井7眼, 西侧4眼, 东侧3眼, 井深10 m。

针对本建筑以上特殊地理位置情况有可能导致基础悬空和基坑支护方案请专家论证的结果为:与26层楼紧邻的部位采用三管水泥高压旋喷桩支护且兼作工程桩, 尽可能靠近26层楼, 能打多深就打多深。高压旋喷桩与原有地下帷幕连接。本工程先打支护和工程桩, 然后开挖, 此时26层高层已停止降水, 所以从基坑开挖直至上部结构施工整个过程中, 都在始终观测26层高层的沉降及偏移, 若有异常情况则立即停止施工。结果基坑开挖后仅有一小股水流从26层西南角缓慢渗流。

由于26层住宅楼先期施工, 所以在本建筑物基坑开挖时要挖除26层建筑西边的支护及止水帷幕, 而且在本建筑基础下部还留有一部分止水帷幕。止水帷幕深入本建筑北侧约4.2 m, 东西向长度约26 m, 由于开挖残余的止水帷幕不经济, 针对残留的部分止水帷幕, 采用在其两侧注浆处理, 处理深度同工程桩长。

本建筑基础位于第 (3) 层粉土层, 由于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一般10层框剪结构可以采用柱下承台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抗水板, 这样桩数量少且经济。但因为毗邻26层高层和7层框架, 考虑彼此沉降的影响, 所以先考察了它们的基础及基地处理的情况:26层住宅楼采用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法, PHC-AB400 (95) -19b间距1.8 m正方形布置;7层住宅楼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 直径500间距1.1 m正三角形布置。由于本建筑与已建楼间的近距离影响, 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控制基础沉降的效果不如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可以控制均匀沉降;柱下承台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对地基土无挤密作用, 地基土受力不均匀, 而复合地基处理可以挤密桩间土, 提高承载力, 且与7层、26层地基处理方法相同, 这样使地基土受力均匀, 传递均匀, 可减少彼此间的影响。至于采用预应力管桩还是水泥搅拌桩, 根据26层高层的施工经验, 本场地土在基础底10 m深处管桩施打困难。所以本工程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 桩呈正方形布置, 桩径500 mm, 桩长11.8 m, 桩端进入第 (7) 层中砂层1 m, 最大水灰比0.55, 水泥采用42.5级, 桩每延米水泥用量70 kg, 桩施工方法采用全长复搅。桩基施工前要进行试桩并确定其适用性, 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大于360 k N, 复合地基承载力大于220 k Pa, 桩侧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2.4 MPa。

4 筏板基础设计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设计时也同时考虑相邻26层的基础形式, 其地下室底板是梁板式筏板, 所以本工程基础也采用此种形式。但是由于地下两层, 1层因为暖通设备的高度层高至少需要3.9 m, 地下2层是机械停车库, 层高至少4.5 m;又因为本工程与26层高层相距太近, 所以设计时基础底板板底标高尽量与26层基础底板板底标高基本保持一致, 地基梁的高度受到限制, 所以采用地基梁高同板厚均为1 m。

地下2层是机械停车库, 在地上建筑南侧另加出一跨, 基础底板在此跨设沉降后浇带。再因为只有一层凸出, 考虑地下水浮力作用, 除框架梁柱外再每一开间框柱间加300厚横向剪力墙, 顶板厚度250 mm, 采用自重平衡。

因电梯井靠近外墙且临近7层住宅楼, 降水条件所限, 电梯井基坑一开挖就会充满地下水, 不能深挖。考虑施工方便, 基坑浅挖, 在地下室内电梯井外围处用素土填高, 从而提高集水坑底标高。

筏板厚度由冲 (剪) 切计算确定, 受力计算分析时, 根据各种内力组合分析筏板厚度、配筋量、基础变形之间的变化规律。

5 结语

设计环境复杂、与已有相邻建筑物的关系:

1) 先考察相邻建筑的高度、长度、宽度、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基础埋深, 尤其相邻基础部分的详细尺寸及高差、基础厚度, 轴线悬挑尺寸, 基底标高等数据, 还有地基处理方法, 处理深度等, 要收集详尽以备设计时比较分析。

2) 首先弄清楚新建建筑外墙轴线与原有建筑物轴线的关系, 这样可以计算外墙间距, 基础可悬挑长度;新建建筑±0.000相应绝对标高与原建筑±0.000相应绝对标高, 根据此数据可计算基底标高, 由此判断新建建筑基础埋深是否超过原有建筑的基础。

3) 查找原基础的地勘报告, 并与新建建筑的地勘报告作比较, 若大体相近, 则地基处理方法应与原来地基处理尽量一致, 这样相邻基底传力均匀, 基础沉降亦均匀。同时应注意水位的高低。若土体相差比较大, 则另采取措施。

4) 新建建筑基础深度有三种选择:宜做浅基础;亦或比原基础深, 在相邻部位做悬挑, 新旧基础相邻距离为两者深度差的两倍;亦或与原基础深度相同, 此时应考虑基础间的相互影响, 基础形式尽量与原基础形式相同, 地基处理也应做到相同或相近, 尽量减少相互影响, 使地基受力均匀, 基础沉降亦均匀, 避免地基受力不均匀、应力集中或沉降不均匀引起相邻基础受力发生变化。同时从基坑开挖至施工结束的过程中, 要认真观察原有建筑的沉降和倾斜, 从外在情况来判断对原有建筑的影响。

5) 由于外墙间距300 mm, 相邻建筑地下防水层将遭到破坏, 施工时应有此方面的措施。

参考文献

[1]GB 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

[2]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3]省地质勘查院.华微国际大厦地质勘查报告[R].

[4]JGJ 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5]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与应对 篇8

目前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处于交流和理解之间。上海已经有一大批学校与不同国家的学校建立了经常性的姐妹学校关系, 每年有许多孩子在寒暑假到海外游学, 我们很多教师都有了出国观光和培训的机会。少部分学校已经开设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甚至成立了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所。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显然是课程, 课程是吸引力的源泉。但是国内课程是否要与国际课程接轨?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问题, 课程不存在接轨问题。课程总是有差异的, 我们首先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尊重。要构建新的课程结构, 让基础教育能够“三个面向”, 留住人心。鼓励学校开展国际课程探索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主要是了解国际课程的运作模式, 加以借鉴融合, 形成我们可以主导的有特色的国际课程。我理想的基础教育国际化绝大部分在一般学校随班就读, 它们的课程被世界认同, 开展双语或多语教学, 甚至有多语种的学业水平考试, 孩子充满幸福感, 具有迎接世界挑战的勇气、能力和激情。

目前, 有错误的认识是, 一把国际课程当成摇钱树, 一哄而上, 以送孩子出国读大学为目的。这会丧失教育主权, 加剧应试教育。二把国际化被看成洪水猛兽, 避而远之;或者把国际化看做可以坐以静待的事情, 这样会丧失时机, 把教育主动权让给别人。

国际基础课程 篇9

国家物联网总体标准工作组组长沈杰介绍, 在国标委和有关部委合力支持下, 我国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的组织架构建设日趋完善。标准协调方面, 基础标准工作组联合5个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工作组、15个物联网相关标委会, 形成了物联网国家标准协同工作平台, 有效推进了物联网国标立项技术审查和协调工作;标准研制方面, 基础标准工作组下设总体、安全和标识3个基础共性标准项目组、1个国际化标准研究组, 成员100多家, 有力地支撑了基础共性标准研制工作。

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陈书义说, 我国已有47项物联网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79项物联网国家标准立项完成公示。其中, 物联网领域在国际上正式发布有4项。特别是我国专家牵头的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国际标准ISO/IEC 30141正式立项, 是ISO/IEC第一项物联网国际标准, 标志着我国正式掌握了物联网这一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最高话语权。

“在物联网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下, 尽管我国已经形成组织协调、技术协调、标准研制三级协同的物联网标准工作机制, 并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但由于标准缺失形成的产业分工混乱、规模化应用不足等问题还不能解决, 标准化工作仍任重道远。”国家973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感知控股董事局主席刘海涛说。

国际基础课程 篇10

明确产业概念是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在经济研究中, 从分类的角度看, “产业”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在英文中, “产业”、“工业”、“行业”等都叫“Industry”, 比汉语中的概念更加模糊。一般认为产业是居于微观经济细胞 (企业) 与宏观经济单位 (国民经济) 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由于研究目的不同, 产业的界定有很大差别。金碚认为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 从产出的角度可以将产业定义为:同类产品及其可替代产品生产活动的集合;从经济实体的角度可以将产业定义为:生产经营同类产品及其可替代产品的企业的集合。这里所说的“产品”也包括“服务”。显然, 此定义的产业概念的基本内涵是“同类产品及其可替代品”。

迈克尔·波特是第一位从产业层次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认为,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 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但是, 这个定义为其后的研究者所质疑。目前理论界对于产业层次上的国际竞争力定义不一。尽管各种定义存在差异, 但只是强调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已, 其基本的含义是一致的。笔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归纳如下:

1.竞争实力的源泉。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经济规模和国内市场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国民素质和法律政策等, 都可能影响该国产业的发展, 但只有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具有优势的那些因素, 才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

2.竞争的过程。一个国家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同类产业之间的实力较量, 一是取决于生产效率;二是取决于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必须具有比其它国家同类产业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强的营销能力、服务能力。

3.竞争的最终结果。一个国家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同类产业之间的实力较量, 最终表现为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和盈利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最终的实现指标, 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最具显示性的检验标准。

因此, 从综合经济活动的投入、过程和结果这三个方面来看,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生产力、开拓能力和所占有的地位。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一) 国际贸易方面的产业竞争力理论

1.绝对成本优势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亚当·斯密是绝对优势学派的创始人, 该学派从生产成本最小化的角度认为一国应该生产该国具有绝对生产成本优势的产品, 在国际贸易中换取本国必需但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

2.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大卫·李嘉图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演化为比较优势成本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资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被配置到具有相对较高生产率的产业当中, 也就是说, 一国仍有可能进口那些它具有绝对生产成本优势的产品, 因为该国生产其他产品比进口产品更具有相对生产优势。

3.要素禀赋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对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是赫克谢尔和俄林, 他们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其结论是:在给定一个区域里, 供给量丰富的要素, 其相对价格较低, 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相对成本必然也低, 而供给量较少的生产要素, 相对价格较高, 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相对成本必然也高。因此, 资本富裕的国家具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而劳动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自由贸易情况下, 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实现最佳国际分工, 产品的价格和要素价格在世界各国趋于统一 (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 各国在国际分工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

比较优势理论在18世纪和19世纪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影响, 主要是因为当时许多产业还很不完整, 甚至还没有形成, 产业生产更多地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国际贸易主要反映了自然资源和资本的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际贸易的深入开展,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与它固有的理论缺陷就逐渐暴露出来, 比较突出的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比较优势理论所指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有形资源, 显然它们只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第二,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按照既定的生产率水平差异来确定与他国的相对比较优势, 这就意味着生产技术是外生的固定变量。第三, 比较优势理论假定规模收益不变, 事实上, 很多产业是规模收益递增或者规模经济递减的, 这样笼统的假设显然不能解释具体产业分析中的问题。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解释的局限在实践中也遭到了质疑和挑战,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为更好地解释产业国际竞争力现象, 探讨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源泉, 许多经济学者不断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有:人力资本论、技术差距论、产品周期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存在性, 反映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

(二) 竞争优势方面的产业竞争力理论

真正从竞争优势角度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1990年提出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迈克尔·波特从产业角度研究竞争, 其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的观点认为:传统经济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都不能说明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必须采用竞争优势理论来解释产业竞争力问题。竞争优势有别于比较优势, 它是指各国或各地区相同产业在同一国际竞争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市场竞争能力。

竞争优势理论包含了比较优势原理, 并大大超出了后者的解释范围。竞争优势理论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波特所指的生产要素大大突破了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局限性, 不仅包括自然资源, 还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以及知识资源等, 而且他还特别强调要素创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而不是比较优势理论所指的一般要素禀赋。第二, 波特把市场需求状况作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改变了传统的供给创造需求的分析思路, 这不仅适应国际竞争新形势的需要, 也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三, 波特指出产业间存在着关联效应, 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 而且与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密切相关, 相关产业的支持和辅助功能是促进主导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保证。第四, 产业竞争不同于企业竞争和产品竞争的一个很大区别就在于:产业竞争是群体竞争, 因此,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不仅取决于产业内个体企业的竞争优势, 更重要的是产业内各种竞争优势能否有效地匹配起来, 形成效力最大的合力。第五, 波特把机遇和政府引入到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来, 可见他已经考虑了外界环境和国家宏观调控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作用, 这也是比较优势理论所没有分析到的。

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国际竞争过程中,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些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而另外一些产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究其影响因素, 主要如下:

(一) 波特的六因素分析

迈克尔·波特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得出结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 (如图1) 。

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结构及竞争方式。这四个因素可能会加快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也可能会造成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在一个国家的众多产业中, 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在国内这四个关键因素中特别有利的那些产业。

1.生产要素状况。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 其中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金融资本及基础设施。

2.需求状况。

这类因素是指国内市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一个国家的消费需求特性影响到该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一是来自于各国消费的“时间差”, 二是来自于各国消费需求结构的“规模差”。

3.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

这类因素主要是指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上游产业的存在为下游产业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上下游产业的紧密合作, 也会增强双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结构及竞争方式。

这类因素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特点及竞争程度等。

上述四个关键要素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除了这四种主要影响因素外, 还有两个重要因素可能对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 这就是机遇和政府。

5.机遇。

机遇是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内的突发事件, 如技术的重大创新、石油危机、战争等。机遇可打破现存的竞争环境、竞争秩序, 创造出“竞争断层”。这种断层的出现虽可使原有国家的竞争地位丧失殆尽, 但也提供了新的机会, 使原来竞争力弱的国家可后来居上。

6.政府行为。

政府通过在资本市场、补贴、生产标准、竞争条例等方面的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竞争力来源方面的因素当中, 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产要素, 特别是其中的人力资源、金融资本、基础设施。其中资本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为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都可以看作是资本的附属品。有学者认为我国一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已开始进入资本实力竞争时期。

(二) 其他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应该说, 迈克尔·波特对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分析已经十分具体和细致了, 但是其他学者的某些文章中也同样包含了对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分析的真知灼见, 可以认为是对迈克尔·波特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分析的补充。

1.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但在波特的分析中并不突出。当代国际竞争的经验表明,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技术, 美国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投资占世界对同类产业投资的40%左右, 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3%, 高于其他国家, 其增长的80%靠的就是科技的进步。

科学技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进步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生产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 使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下降, 而成本的下降正是产业保持和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二是科技进步能够有效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质量优势, 并为品牌优势提供基础。三是科技进步是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服务, 实施标新立异战略, 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保持和扩大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2.后发优势。

所谓后发优势, 就是指落后国家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观察, 以低于开发成本的代价掌握到先进国家经过探索而获得的知识、经验、教训。这种“后发优势”可以使原来由于技术落后而导致产业国际竞争力弱的国家迅速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后发优势”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压力中产生的后发性利益。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曾经提出:“一旦经济进步在先驱国家成为可见的事实, 模仿、追随、迎头赶上的强烈欲望, 就显然成为后工业化国家中将采取何种行动的重要决定因素。”这种由压力转化而来的动力或欲望是竞争力弱的国家极其重要的财富。二是从学习中产生的后发性利益。竞争力强的国家在形成现代生产力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过程中, 经历了许多试验和探索,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而竞争力弱的国家能以较低的成本, 采取引进先进技术的方法,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这种由学习过程产生的后发性利益为竞争力弱的国家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客观的可能。

3.区位条件。

万达国际大厦基础混凝土试验分析 篇11

关键词:混凝土;凝结时间;坍落度;膨胀剂;试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6-0178-02

一、概述

万达国际大厦位于东营市东城经济开发区,是集金融、大型会议、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体的商务办公楼,与市府大楼共同组成东营市标志性建筑群。其结构复杂,底板厚度很大且厚度不一,有许多变截面处,部分厚度超过 2m,混凝土等级为C40P8。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我们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了试验,并按照试验结果严格控制施工,保证了工程的结构安全,工程的质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现对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积累经验利于以后检测试验工作。

二、试验室方案

(一)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使用山铝P.O42.5水泥 ,该水泥质量稳定,各项性能均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富裕系数较大,与外加剂、掺合料有比较好的适应性,见表1、表2:

2.膨胀剂:选用青岛润天牌膨胀剂 ,该膨胀剂与水泥适应性较好,见表3:

3.河砂:选用青州中砂,细度模数2.9,含泥量1.5%,泥块含量0.4%。

4.碎石:选用青州碎石,公称粒径5~31.5mm,压碎指标值5.0%,含泥量0.4%,泥块含量0.1%。

5.粉煤灰:选用山东华能Ⅰ级粉煤灰。细度10%,需水量比91%,烧失量3.7%。

6.泵送剂:选用省建科院FNC型泵送剂。减水率23%,净浆流动度210mm,比重1220kg/m3。

(二)混凝土配合比初步设计

为了确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 膨胀率和 收缩率,我们设计了七个配合比进行对比试验见表4:

(三)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对于本工程混凝土的浇筑,建议混凝土现场坍落度定为180±15mm。

1.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

2.强度试验结果比较

(四)混凝土性能试验

1.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和限制收缩率试验。(1)试验目的:考察掺与不掺膨胀剂系列配合比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及限制收缩率;(2)试验方法:遵循《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及干缩率的测定方法》(GB50119-2003),试验步骤简要如下:当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3~5MPa时拆模(成型后12~16h),测量试件初始长度。成型日算龄期,在20±2℃水中测定3d、7d、14d的长度,然后转入室温为20±2℃,相对湿度为60±5%的恒温恒湿室内养护,分别测定28d、42d的长度;(3)试验配合比: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水胶比0.39,砂率45%;(4)试验结果及分析见表7:

试验表明,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随着膨胀剂的掺量增大而增大(A6>A5>A4),掺加膨胀剂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要高于不掺膨胀剂的混凝土;不掺加膨胀剂时,单掺粉煤灰混凝土(A3)的限制膨胀率高于双掺“矿粉+粉煤灰”配比(A1);单掺粉煤灰时,取代量低时混凝土(A7)在早期3d还有收缩,到7d后限制膨胀率接近A1。

2.混凝土温升试验。(1)试验目的:考察A1、A3、A4三个配合比混凝土的温升,并以28d强度评定设计的配比进行对比试验;(2)试验要求:模仿现场条件,成型1m3混凝土,用聚苯板保温,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混凝土中心温度;(3)试验配合比见表8及曲线。

由混凝土温升曲线图可以看出,A1(双掺粉煤灰+矿粉)最高温升出现的最晚,80h左右A3(单掺粉煤灰)、A4(掺粉煤灰+膨胀剂)升温曲线非常相似,均在60h左右温升达到最高;而按28d强度评定设计的对比试样(掺粉煤灰+膨胀剂)在50h左右就达到最高温升。

(4)热工计算参数与实际测量参数对比表:

(五)实验结果分析

1.混凝土补偿收缩试验表明,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随着膨胀剂的掺量增大而增大,掺膨胀剂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高于不掺膨胀剂混凝土的,水泥量高的A7(粉煤灰+膨胀剂),混凝土早期3d有收缩。

2.A1、A3、A4三个配合比,从温升方面看均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要求。A1(双掺矿粉+粉煤灰)绝热温升在80h左右达到最高,从温升方面效果最好;A3(单掺粉煤灰)、A4(掺粉煤灰+膨胀剂)升温曲线类似,均在60h左右达到最高绝热温升。

3.通过高掺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可以放宽,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内,混凝土中心温度不超过70℃,适当的保温可以满足温差控制的要求。

三、结语

1.由“P.O42.5水泥+粉煤灰”方案配制的混凝土在降低水化热方面要优于“矿渣水泥”方案。因矿渣的水化热约为水泥的85%~90%,在降低水化热方面效果不大;粉煤灰早期不放热,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的危险,同时,后期发挥Ⅰ级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所带来的孔径细化作用以及未反应的粉煤灰颗粒的“内核作用”,使混凝土后期强度持续得到提高。

2.对膨胀剂的使用要考虑膨胀剂和水泥的适应性,并要控制膨胀剂的掺量,对于加入膨胀剂的混凝土养护条件要保证充分考虑了以上因素的影响,膨胀剂使用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3.计算混凝土绝热温升时,必须采用水泥的实测水化热值,以保证计算值与实测值不产生过大误差。

4.民用或公用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达不到绝热状态,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常出现在浇筑后的2~4天,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其一,混凝土的体积不够大;其二,混凝土的配筋率较高,散热作用明显。因此,这种情况下一些手册中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温升和裂缝控制计算就不太适用,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或加以调整。

5.对于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不仅要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还要控制混凝土内部的绝对温度,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叶林昌,沈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咨询项目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彭立海.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防裂[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关于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几个问题 篇12

一、基础教育是否必须国际化

基础教育是以新生一代为对象, 直接关系着一代新人的发展水平和全体国民的素质水平, 是各级各类人才发展需要接受的基本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公民, 出于基础教育特殊性的考虑, 有人顾虑, 随着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 可能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甚至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教育从来就是国家的、民族的事业。任何国家的特别是基础教育必须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为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建设服务的人才。”[3]也有人旗帜鲜明地反对基础教育国际化, 认为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无非是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其殖民统治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已, 教育在增进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的同时, 也是现时西方发达国家殖民统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文化殖民的一种重要途径。”[4]

以上担忧有一定道理, 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从全球范围来看, 教育服务的全球化贸易和教育资源的全球化争夺, 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人才的竞争已由高等教育下移到基础教育, 围绕开展基础教育的资源、人才、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凸显, 进一步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我国加入WTO, 为参与教育服务的国际竞争搭建了平台, 同时也向其他WTO成员国做出了教育服务承诺, 有限开放了我国的教育市场。虽然, 目前我国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教育没有做出开放市场的承诺, 但是, 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小学、初中教育必将实施有限的开放, 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更加开放地面向世界, 更加主动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处于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 其发展趋势是必然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基础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基础教育国际化也在快速推进。”[5]基础教育国际化, 使基础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目标上更多的包含了国际化内容, 促进了教育内容和课程的国际化, 吸引了在华工作的国外人士携子女来我国接受具备国际标准的基础教育, 壮大了我国中小学生赴境外留学的规模, 扩大了我国基础教育在世界的影响力。在全球化的推动之下, 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也应与时俱进, 深入推进。这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国家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制定明确的战略和策略, 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第二, 加强课程国际化建设, 提升国际化课程的数量和比重, 把课程国际化作为实现整个基础教育国际化、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水平、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途径;第三, 推进形式和手段多样化, 通过在本国建立国际学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设立分校、不同国家学校之间学分互换、网络和远程教学等多种方式, 拓展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第四, 集聚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基础教育良好的国际影响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是在吸收借鉴国外基础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资源, 我们要加强宣传, 以吸引全球的眼光关注我国的基础教育, 进而不断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基础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各国基础教育要有国际的视野、开阔的胸襟, 开放本国的教育市场, 吸纳他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基础教育的民族化则是在全球化背景和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 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性, 固守本国基础教育的特质。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是世界发展趋势, 是更为活跃和能动的因素, 基础教育的民族化是各个国家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 是相对稳定和被动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 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张力、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观点认为, 若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 基础教育的国际化面临着两难的境地, 这表现为本国基础教育的民族化往往会受到国际化的强烈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一味坚持固守, 那么国际化的进程就会减缓, 如果采取全面开放, 那么民族化的特点也将消失殆尽。

我们认为, 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和民族化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在这方面, 学者吴定初有着精辟的论述, 他指出“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要以民族化为前提。……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肯定民族教育传统的基础之上。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理想境界是, 通过与他国平等交流与合作, 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 发展中国的基础教育并扩大国际影响。”[6]与此同时, “基础教育的民族化必须具有清晰的国际化走向的意识。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国外先进的、有益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经验, 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7]这里,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 基础教育的民族化并不排斥国际化, 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基础教育的民族化。基础教育的民族化, 主旨是强调保持、保护和发扬本民族的基础教育优秀传统, 即在本民族长期实践中形成并延续下来的优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制度等, 体现本国、本民族的特色、个性, 它本身也有一个自我发展、转型、创新的过程, 同时, 它也是国际化中的一个有效因子,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化。我们如果人为地、过分地强调民族化或特色化, 或者有意无意地以特色化来拒绝和抵制国际化, 就不可能提高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同时, 这样的民族化也只能是在低水平上徘徊。因此, 基础教育只有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重塑民族化, 这样的民族化才是真正的民族化, 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化, 才能从根本上体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普遍共识。

就我国而言, 如何实现基础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二者之间的平衡, 有论者认为, 基本的应对策略是“坚持邓小平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个面向’, ‘三个面向’的基本思想就是要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 而其背后, 还有两句潜在的话语———一是‘我’在面向, 二是在面向过程中要实现‘我’的发展, 即要借助一个开放的环境, 完成教育的不失主体性的自主发展”[8]。“三个面向”是对我们科学认识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关系的完整诠释, 对于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三、如何认识我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

在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 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成了时髦话语。建立国际学校、引进国外课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对外的人员交流和活动、强化外语教学、参与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等都被看做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和标志。不可否认, 各种活动的开展, 推动了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但是, 对于国际接轨问题至少有两点需要进一步讨论:

第一, 接国际的什么“轨”?我们的基础教育和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应把“国际”看做是世界上发达、先进教育的代名词, 而并不是指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国际组织。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教育先进与否的终极性指标在于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能力上。自我国加入WTO以来, 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 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与世界水平还相差较远。因此, “国际之轨”从根本上来说, 指的是在人才培养的能力上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级各类教育, 它具体又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学和课程、教师教育、教育评价、教育技术、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

第二, 怎样才能接轨?如果从一个城市的角度来说, 基础教育要与国际接轨与该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密切相关。显然, 国际化水平越高的城市, 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条件就越成熟。当前,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 我们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在理念更新层面上, 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充分吸收借鉴、学习消化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指导教育实践, 并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对教育理念、思想的本土化改造, 以避免“水土不服”;在制度改革层面上, 以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为首要任务, 加紧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 不断扩大教育开放;在教育实施层面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的关系问题

按照国际标准, 培养国际化人才, 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也是一个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大战略转向, 对于国家民族的强大和人才素质的提高, 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教育开放的不断扩大, 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规划纲要对什么是国际化人才给予了清晰的界定, 而怎样培养国际化人就成为了我们思考的焦点所在。

培养国际化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教育与外部的关系上看, 它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创设适合国际化人才成长的良好的经济、文化、制度和政策环境;从教育内部看, 培养国际化人才, 不只是某一级教育或某一类教育所能单独完成的, 它需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继续教育完整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和保障。这是因为,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应是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教育在人身上综合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期, 也是培养学生拥有国际视野, 学习国际多元文化, 培养国际意识的关键期。“在全球化背景下, 教育要更多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以及为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理念。教育既要培养‘个体’的人, 又要培养‘国家’的人和‘全球’的人”。[9]因此, 我们只有抓住基础教育这个关键阶段, 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 才能为培养既能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摘要:教育国际化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热点话题, 不同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是, 基础教育的国际化特别需要讨论和澄清一些基本问题, 如基础教育是否必须国际化, 基础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问题, 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关系问题等。

关键词:基础教育,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菲利普·阿特巴赫.全球化与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2) :13.

[2]项贤明.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主题与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9.

[3]燕国材.我国教育改革不理想的症结[J].探索与争鸣, 2006, (3) :7.

[4]容中逵, 刘要悟.民族化、本土化还是国际化、全球化——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参照系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7) :19~20.

[5]陈如平, 苏红.论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14) :3.

[6][7]吴定初.关于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思考[J].教育评论, 2003, (1) :8~9.

[8]孙鹤娟.教育国际化与教育的民族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 2006, (1) :238.

上一篇:拓展体育功能下一篇:非法集资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