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类课程

2024-07-02

化学基础类课程(精选12篇)

化学基础类课程 篇1

摘要:通过对高职高专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整合的关键要素进行剖析, 依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教学原理, 构建并分析了基础化学课程整合的模式和特点。

关键词: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整合,模块构建,特点,分析

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重学科、重系统、重理论的固有模式与高职高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格格不入。虽然很多高职高专都针对基础化学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但多数是追求形式而不注重效果。合而不整、补丁式缝合、本科压缩饼干式等缺乏科学性的整合现象极为普遍。为此, 我们从课程构成的核心要素出发, 结合专业特点和我校课程整合成果, 对基础化学课程整合特质进行了分析, 构建了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整合模式。

基础化学课程间的基础性分析

基础化学一般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各课程的基础相关性为:

由图1可知, 无机化学是所有课程的基础;分析化学是各门课程中需要的一种检测手段, 其他课程对它的依存度不是特别大;有机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基础。

基础化学课程整合分析

(一) 基础化学课程知识模块

以我校在 (曾) 用教材为依据, 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大致的知识模块如表1所示。

通常, 当讲解分析化学中各类滴定法时, 总要重提无机化学中的四类反应方面的模块知识;在讲解生物化学中蛋白质和核酸等知识时, 也要重提有机化学中生命活动基础物质模块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知识。课程间重叠、交叉、分化现象明显。

(二) 理论课程模块整合分析。

1.基础化学课程跨科式模块整合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课程, 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都有较多的重叠和交叉部分, 可以进行不同学科间的跨科式整合, 最适宜跨科式整合的知识模块如下页表2所示。

无机化学中反应与平衡模块是分析滴定模块的前期知识, 滴定是反应与平衡理论的应用, 整合后构成“反应→平衡→滴定”这种递进的知识层次关系, 符合教育学原理, 内容由原来的8章缩减为4章。同样, 有机化学中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模块是生物化学中蛋白质、核酸、代谢模块的前期知识, 整合后构成“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结构→性质→代谢”这种递进的知识层次关系, 内容由原来的11章缩减为5章。

2.基础化学课程关联式模块整合分析。

美国学者Robin Fogarty将学科的教学仍然独立进行, 但是经过重新安排, 相似的内容出现在同一教学时段中, 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出现的整合称为关联式整合。在基础化学课程中, 当反应、平衡、滴定三内容跨科式整合之后, 就引入了化学分析知识。因此, 需要在整合模块前先介绍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 即将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重新安排, 按关联式整合法构建一个模块, 列在跨科式整合模块前, 保证课程的有机衔接。同样, 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跨科式整合模块前, 将生化的基本知识按关联式整合成一模块, 列在整合模块前, 使知识构成连贯自然。根据药类专业的特点, 生化课程的基因工程和肝脏生化等模块在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等专业中应用相对较少, 也可以进行关联式整合, 并适当融入药品信息;而生物制药和药检专业此类知识则不必整合。

(三) 理论课程模块整合构建

围绕专业的课程整合就是要本着服务专业、贴近岗位、易于学习、方便教学的思想, 以“适用、实用、够用、必需”的“三用一需”原则筛选构建内容。

从整合的课程看, 由于药典中有机药物的数目超过药物总数的70%, 药物生产中离不开药品检测。因此, 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药类专业四门基础化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 整合时分属在两门课程中才能凸显核心作用。又由于原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 通常药类专业已单独开设了仪器分析课程, 并且药类分析检测中重量分析法较少使用。因此, 分析化学实际被筛选的模块是不包括重量分析法和仪器分析的化学分析部分。结合前面的跨科式整合分析,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课程和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间是最适宜的跨科整合, 整合后的课程为基础化学 (上) (含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部分) , 基础化学 (下) (含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 两门课程。

从整合的模块构成看, 既要服务专业课程和贴近岗位, 又要依据教学规律构建知识模块。药类涉及的专业有:药学、中药学、药检、药物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药、药品经营与管理等。基础化学课程与诸专业课程及岗位的关联程度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 与基础化学近源的专业是药学、药检、药物制剂和生物制药等, 根据专业课程重点知识及生产岗位技能的要求, 基础化学 (上) 课程的模块有: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溶液及浓度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分析基础、四类反应及平衡与滴定6个模块, 约12章。基础化学 (下) 课程的知识模块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烃、羟基及醚类、羰基类、羧基类、含氮类、对映异构、生物化学基础、几种重要的药物组分、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及代谢、其他生化类药物11个模块, 约16章。

与基础化学远源的专业是药品经营与管理, 根据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岗位技能要求, 需要基础化学的知识是更加纲领性和广泛性的, 着重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知识的掌握。因此, 可以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三学科之间进行跨科式整合, 化学分析知识可以基本删去, 实训可以不开。

(四) 实训课程模块整合构建

1.化学实训课程单列分析。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四门课程都是专业基础课, 内容多, 难度大, 学时长, 三所院校基础化学 (表中“基化”表示整合后的课程) 课程学时数如下页表3所示。由于基础化学课程内容多, 整合后各专业基础化学 (上) 的理论时数达到70~90, 基础化学 (下) 的理论时数 (除安医专生制专业) 达到90~110, 基础化学实训时数超过24。整合后实训课宜单列为一门课程。

注:括号中是理论+实训, 若实训不在括弧内则整合到单列实训课中。

2.实训课程模块的构建及特点。

实训模块构建基于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思想, 从能力培养有层次, 内容“必需和够用”两个角度出发。按照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技能→创新能力的四梯度纵向能力培养递进框架;精选药物生产、检测和简单研发三方面所必需的知识及技能内容, 构建多覆盖的横向知识体系。基于实训模块彼此比较独立, 采用以能力为主题的串联分立式整合法, 形成“一遵循、两角度、三方面、四梯度、多覆盖”的模块构建特点。基础化学主要的实训内容如表4所示。

经过整合避免了氨基酸和糖等性质实训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课程中重复的现象。增加了不少高职高专药类专业都不做的萃取技能模块, 从而满足后续药物分析、中药化学等课程对萃取知识的需求, 构成“三用一需”的实训教学体系。

基础化学课程整合后的构成体系分析

第一, 整合后的基础化学课程构建特点。虽然基础化学的整合方式有多种类型, 但分析得出药类专业以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间整合最合理, 形成基础化学 (上) 和 (下) 两门理论课程;基础化学实训一门实训课程。基础化学课程构建具有“一大类两段式三课程四学科多模块”的特点, 具体如图3所示。

第二, 整合后基础化学的课程目标。基础化学课程的核心是基础, 目的是服务。因此, 基础化学的总知识目标是掌握无机化学、化学分析、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四学科中, 与药学专业课联系最密切、最基本的知识;总能力目标是知道常见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实训操作;总素质目标是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诚信求实的品格和严肃认真的行事风格, 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 整合后基础化学课程实施要素梳理。整合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 (1) 定位准确和目标明确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内容及要求、建议、注意事项、课时安排、考核与评价中突出基础化学整合的特点。 (2) 配套的教材。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等都要以大纲为准则。 (3) 实训条件要求。实训作为一门课程单列, 会存在与理论课内容错位的问题, 可以通过制作PPT或光盘, 让学生业余时间预习观看。 (4) 其他教学资源。要围绕大纲和教材重新书写教案、设计教学内容, 编写学习辅导和出试卷, 制作PPT等, 完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李绅崇, 欧慧敏.统整课程理念与实务[M].台北:心理社, 2000:3.

[2]丛立新.课程论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0 (4) :25-30.

[3]Fogarty, Robin.Ten Ways to Integrate Curriculum[J].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1, 49 (2) :63.

[4]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2 (4) :33-36.

化学基础类课程 篇2

授课专业:机械自动化 学时数: 36 学分:2 •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 工程化学基础 》是非化工类各专业培养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必修基础课,是工科非化工类各专业(本科)化学类课程的终结课程,将为工科非化工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化学理论知识基础。本课程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结合工程材料、环境污染、能源开发、信息传递、生命科学等当今五大领域的有关化学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物质变化的观点和能量变化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系统、相、物质的量及反应进度的概念。重点;相的概念。

难点:反应进度的概念和表达式的导出。第二章 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6学时)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具有复杂化学组成的物质、高分子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生物大分子、晶体与非晶体、固体吸附剂、固体废弃物、石油、表面活性剂、大气相对湿度、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气溶胶、等离子体等概念。水的性质及其应用。稀溶液的依数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重点:稀溶液的依数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条件和相关计算。难点:稀溶液依数性的相关计算及应用。第三章 物质的结构和材料的性质(6学时)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四个量子数。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金属元素和金属材料。能级跃迁和光谱分析。化学键。分子间力和氢键。分子能级跃迁和分子吸收光谱。高分子的结构和高分子材料。晶体缺陷。能带理论。陶瓷的结构和性能。复合材料。重点:离子键理论和共价键理论;四个量子数表征的意义和可取数值。难点: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涵义。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能源(8学时)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热力学能、热效应和焓变、等容过程的热和等压过程的热、标准摩尔焓变、热力学能变和焓变的关系;化学反应的自发性、熵、吉布斯自由能、自由能判据;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电池、电极电势的产生、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的应用;化学电源、新能源。重点:化学反应焓变和自由能变的计算、反应自发性的自由能判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用活化能与活化分子观点进行解释);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化学平衡移动;标准电极电势及其应用。

难点:熵、自由能的概念;电极电势产生的原因(双电层理论)。第五章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水体保护(自学)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酸碱理论、酸碱的电离常数、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溶液 pH值及其计算。溶度积、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其应用。水资源概况、水体质量、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

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相关计算(弱酸、弱碱、水解盐、缓冲溶液的 pH 值计算;以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形成和溶解的相关计算。难点: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其应用的相关计算。第六章 金属腐蚀和材料保护(6学时)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金属的化学腐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极化作用、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金属的腐蚀速率、材料和介质的合理选择、电化学保护法、电化学腐蚀的利用;光合作用和氧源、氧自由基、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光稳定剂和抗氧剂、氧指数和阻燃剂、填充剂和偶联剂、化学镀和塑料电镀。重点:金属腐蚀的主要机理及其防止方法 难点:电极的极化作用及其产生的影响。•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期末考查。通过上述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树立能量变化观点,并能利用化学原理和相关知识解释和处理实际问题。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 30%,考试成绩占70%。•

建议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工程化学基础》 陈林根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普通化学》(第四版)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 [3] 《无机化学》(第四版)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类专业(除化工、材料、生物医学类)化学基础课编写的教材。其特点是取材精练,突出化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

全书共10章,包括化学反应基本规律,溶液中单相和麦相平衡,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化学与材料,非化工类生产中的化学知识,化学与环保,能源与化学,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消防,化学与日常生活。前4章内容属于化学原理部分,是本书的基础,后6章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既重大又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属于现代社会文明的几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既有专业性,又有科普性。

化学基础类课程 篇3

关键词:自主 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2

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指出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反映了对人才的要求。国内课程与教学专家[1-4]也针对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关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研究专著。那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三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学习方式,其顺序又是如何呢?该文所提到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提法在顺序有所差别,该文的提法是拟把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两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合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创建一种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自主、探究与合作式实验教学模式。本课题旨在继续推进教学改革,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创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使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现代社会必须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1 “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思想原理

教学中的实验是真实科学实验的“微缩”,其探究过程跟真实科学实验是相同的,都需要经历“提出实验目的、结合理论科学提出假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实施阶段、得出实验结论”等基本过程。该文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把实验项目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将实验教学过程与方法有机整合,依靠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师引导下自行探求实验方案,经教师审查可行后各自独立实验,实验后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最后独自撰写实验报告。整个过程中主要活动是学生自行探究,策略是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提倡多种实验方案,力求实验得到精确的结果,但更加注重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展望。

2 “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统一。探究性学习是教学活动,不是科学研究真实过程的重现,不能没时限的让学生漫无边际的摸索;而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简约过程。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对实验过程有直观的流程图,在这个流程图中应该以“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该教学模式的起点,也就是实验教学过程的起点,并以此问题作为实验教学的核心,学生则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交流等方式,以致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更主要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与实践的能力。在整个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判断学生的思维困惑,然后针对其困惑给与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学生在整个过程都是“主角”,都以自己最积极的态度去探究实验问题、提出科学的假想、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用品、实施实验(观察实验想象,分析实验数据)、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必定存在合作探究和交流,而这个过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个平等的关系必定会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在学生阶段就发挥其最坚实的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学生体验的是科学研究过程,应用的是科学研究方法,探求实验方案、解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都使学生始终处于创造性思维状态,逐渐增强他们的创造意识,增长创造能力。

3 “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尝试与应用

基础化学实验室主要为各高等院校医药、农林、环境、食品等专业的本专科生提供无机化学、基础化学、医用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卫生化学、物理化学等主干必修课程的实验课教学。在这样重要的实验课中应用“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几个小例子。实验教师设计了“苯甲酸含量的测定”“苯甲酸的提纯”“熔点的测定”和“奈燃烧热的测定”几个实验项目,让学生做系统探究实验方案,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如何才能使几个看似独立的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怎么实验才能使结果更有意义。几经讨论,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学生发现实验需要同一种物质“苯甲酸”;然后进一步研究表明“苯甲酸含量的测定”“苯甲酸的提纯”需要的纯度要低一些的;“燃烧热的测定”需要的纯度要达到“分析纯”以上的;“熔点的测定”可以随时确定出“苯甲酸的纯度”。学生得出实验方案:首先选择纯度较低的“苯甲酸”为原料,先进行“苯甲酸含量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苯甲酸的提纯”,然后进行“熔点的测定”,在确定纯度级别后,最后进行“奈燃烧热的测定”。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大纲,做完几个已经进行得十分成熟化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几个简单操作技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基础化学实验中应用“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经历了独立到统一、简单到复杂的思考过程,经历团队合作等学习过程,使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去解决一些问题,比简单的“积累”更有其实际意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打基础阶段就体验科学研究的魅力,更为将来自己做“大学生创新实验”“科学研究”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有力保障

为了是这种“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更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团队先后研发了“基础化学实验电子教材”、“基础化学网络课程”、“化学与生物实验中心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化学与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平台”,这几个研发成果都荣获了省教育技术成果奖。“基础化学实验电子教材”、“基础化学网络课程”这两项研发成果提供了课程简介、项目简介、预备知识、电子课件、教学录像、模拟实验和综合测试七个方面的资源。优质教学资源可为教师教学提供教学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预习、学习、自测、拓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学习内容可以自由选取,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实现的,学生可以灵活控制学习时间和进程速度,适应异地和远程教学。“化学与生物实验中心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学生详细介绍了其实验所需要的的仪器设备及实验玻璃仪器和化学药品情况,保证了学生在实验的设计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化学与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平台” 提供了中心概况、管理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网上选课、开放实验室、师生论坛和友情链接几个栏目,通过这个平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实验项目,在开放实验室开放时间里自行选择实验项目。特别是师生论坛和友情链接,增强了可用于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如网上答疑、网上提交实验报告等等,拓展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理论水品、业务素质,增进师生感情,构建和谐的教学、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方便教师和学生了解国内高校的发展动态。项目团队先后编写了《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和《大学化学实验教程》等高质量教材,这3本教材均已经获得省级优秀教材奖。

这几项研发成果和高水平的实验教材为“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在“苯甲酸”此类的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效果可以看出“自主、探究与合作”式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在中心地位,改变了原来被动接受为现在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学生体验的是科学研究过程,应用的是科学研究方法,探求实验方案、解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都使学生始终处于创造性思维状态,逐渐增强他们的创造意识,增长创造能力;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功能的发挥,亲身体会,将使学生树立团队合作观念,强化他们的协作意识,这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素养;探究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机制都驱动着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获取解决问题的有利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构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

能力。

这些效应的总和并经多次重复逐次强化,必将有力地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在如此扎实的实践锻炼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得到真实地提高。

致谢:本篇文章得到了北华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立项项目“自主、探究与合作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19)的资助。

参考文献

[1]张伟,陶·哈斯巴报.对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2]王志丹.实验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自主、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

[3]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化学基础类课程 篇4

一、认真总结原有基础化学教学体系的弊端

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 我们往往忽视了各门课程间的有机联系, 在教学中各行其道, 使各课程教学出现重复或者漏洞, 既影响教学质量, 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化学发展到今天, 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 使它们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 原有的各行其道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今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的要求。

工科院校的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体系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这些教学体系的共同特点是较重视化学基础理论的讲解, 用较少的课时讲述较多的理论内容。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各级专业人才对化学知识的需要将大大增加, 因此, 现行的教育体系及教育理念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新内容的增加和陈旧内容的淘汰不能很好地平衡, 有的教材一味地增加大量新内容, 而原有的及无用的内容又不能删掉, 致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需要接受的知识量越来越多, 这显然无法体现课程在编排上精练、重点突出的原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 但是目前的化学课程的讲授只是叙述性的描述某些实验事实, 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 最后造成学生仅有较充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课、答疑课和习题课的课时过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师课堂上的讲授, 在有限的课时内接受这么多信息量的学生, 难免会有很多疑惑和不懂的地方, 这就需要老师利用较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讨论, 答学生之疑惑, 解学生之难题。如果长时间不解决这些难题, 越往后讲课, 学生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越难听懂,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缺乏积极主动性, 无法与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形成共鸣。

二、“态度决定一切”, 要使学生正确对待化学基础课的学习

非化学专业学生很容易轻视化学基础课的学习, 他们往往会认为基础化学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 大都抱着能及格就好的态度来学习这门课, 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 或者干其他无关的事情, 甚至于干脆逃课。殊不知, 化学学科发展到今天, 已经渗入到各个学科领域, 包括生物、材料、物理等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如果能学好这门课程, 会大大地帮助学生以后专业课的学习,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作为老师, 第一节课就应该向学生讲述化学这门课的重要性, 不能因为不是专业课就掉以轻心。多给学生讲一些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的内容, 还有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尤其是要认真讲解化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 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这样就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这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使课程形象化、生动化

目前, 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各大高校得到普及, 应用非常广泛。多媒体技术可以使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我们在基础化学的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首先, 对于非化学类工科专业来说, 基础化学的学习一般都安排在第一学期, 对于刚从中学阶段的板书教学走过来的学生来说, 多媒体教学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其次, 对于非化学专业来说, 化学本来就是他们不了解和不感兴趣的学科, 有了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 加上制作精良, 图片、音频、视频等兼有的课件, 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讲杂化轨道、分子轨道这些理论时, 单靠抽象的语言描述是很难理解的。但如果利用多媒体flash课件模拟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和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直观的动画效果就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再次,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 从高考的独木桥挤进了大学的校门, 对一切新事物本是带着无限憧憬的心情的, 但首次上课时老师快节奏的讲课, 大容量的知识的这种讲课方式一下子会让学生接受不了, 心理会产生强烈的落差, 学习兴趣会下降, 这时有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待这门课不再那么恐惧和无聊, 通过动画、图片逐步使学习兴趣提升起来。

四、多进行一些形象的比喻, 增强学生的记忆

化学课程的内容烦琐, 有的东西抽象难记, 这时候如果老师能够找到一些恰当的, 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进行形象地比喻的话, 就会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 在有机化学中, 有一个知识点是判断一个结构的R、S构型, 我们就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方向盘形象进行比喻, 方向盘轴的方向是对应的最小的基团。剩下的三个基团组成个圆圈相当于方向盘, 如果从大基团到小基团的方向是顺时针, 那么就是R构型, 反之逆时针则是S构型。又比如, 在有机化学对应体这部分学习中, 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一堆对应体的概念, 但是对于非对应异构体的概念却不容易很好地理解, 这个时候就不防伸出我们的左右手, 这样就是一对对应体, 再在两只手上分别夹起一只方向相同的笔, 这样一对非对应异构体就出来了, 同学们也会很容易理解。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用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 还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学到的知识不容易被忘记。

五、注重基础化学和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衔接和联系

许多非化学类工科专业与化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好化学基础课为以后更好地理解专业课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 这些专业的目的一般都偏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 在化学基础课的讲课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以我们学院的稀土工程、材料化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为例, 这些专业都与化学密不可分, 稀土本身就是化学的一部分, 材料化学、复合材料也是以化学为基础的, 可以说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但它们都偏向应用型的专业, 与纯粹的化学理论及实验研究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 在为这些学生讲化学基础课时, 要侧重于跟这些专业相关的内容。例如在为环境学专业讲课中可以介绍大气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及治理、酸雨形成、臭氧空洞、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为稀土专业讲化学基础课时, 可以介绍稀土元素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方向, 荧光材料、永磁材料、特种材料、超导材料等;在为材料化学专业讲化学问题时, 可介绍模拟骨骼的生物陶瓷等用化学方法做成的仿真材料等。这种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自己觉得学习化学对他们是有用的, 是能为他们自己的专业服务的。

六、实验课程与理论相结合, 提高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学科, 很多理论的提出都是以实验结果验证为前提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理论课外, 一定不能忽视实验课的作用。化学现象的发生常伴随颜色、气味、形态的改变, 这些变化往往都丰富多彩, 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我们如果单单讲理论课, 学生很容易把所学知识忘得干干净净, 但若将一些典型的理论用丰富多变的实验来验证, 带到实验课上, 则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 工科类专业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实践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因此, 让学生多做实验, 在实验中学会思考和创新, 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不仅能帮助他们理解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他们以后走上科研和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师生之间应加强互动和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 如今的教学已经不能只停留在“老师讲, 学生听”的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师生的互动和讨论逐渐成为教学的主流。尤其是对于化学课程来说, 它不是一门纯粹靠记忆的学科, 而是一门必须通过思考、讨论和实践研究才能学好的课程。因此针对这门课的特点, 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也要加强互动和讨论, 学生可以积极思考、踊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对于老师讲课有错误的内容, 学生应积极提出意见和疑问。师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非化学工科类专业的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是需要不断改革的, 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它的教学不仅要涉及所有化学基础理论, 更要侧重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部分,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对非化学专业学生教学效果。希望通过以上几点见解, 对以后非化学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能有所帮助, 尤其是对我们学校稀土学院的学生来说, 无论是稀土工程专业, 还是材料化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它们与化学的联系都是特别紧密的, 期望会对他们化学基础课的学习有较好的帮助, 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摘要:化学基础课程是我校大部分工科类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作为一门工科专业, 对化学基础课的教学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化学专业的教学方法, 应该要有自己的侧重点。如何使我国工科院校的非化学专业基础理论化学的教学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 使其能适应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 这是我国当前高等化学教育面临的崭新任务。本文针对工科专业化学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尤其是对我们学院的冶金工程、材料化学、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专业的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 以便更好地为我们的专业建设服务。

关键词:化学基础课,教学法,实验课

参考文献

[1]李晓湘, 周秀林.基础化学教学质量提高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 (9) 170-171.

化学基础类课程 篇5

基础化学为我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必备基础,应用化学系承担着全校基础化学教学任务,为了加强基础化学教学工作,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我系特开展青年教师基础化学课程讲课比赛活动,具体比赛比赛规则及评奖办法如下:

一、参赛条件:凡在本学期承担基础化学理论教学工作(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年龄不超过40岁(1971年9月1日后出生)的专任教师。

二、报名:有意参加比赛的老师请于第8周(10月18日前)将填好的“基础化学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申请表”报名表交至应用化学系办公室,应用化学系根据报名条件确定公布参赛人员名单。

三、比赛时间:在本学期第10-11周(10月31-11月13日)正式举行比赛。

四、比赛办法:应用化学系组织专家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对参赛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并按相关教学要求对课堂授课情况做出评价。赛前各参赛教师须向应用化学系提供第10-11周的相关教学文件资料。

五、奖励方式及名额:共评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4人,由应用化学系授予证书并分别发给奖品。

六、比赛评价内容:讲课比赛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效果四部分。

应用化学系

论基础写作类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篇6

关键词:基础写作 改革 必要性

引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领域,还广泛出现于应用写作领域。就当下而言,学科意义上的“写作”概念已越来越多地指向应用写作这一遍及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实践活动。

基础写作是指在专修语言文学的专业开设的旨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写作类课程,通常会在外语类或中文类专业开设。此处,由于学识所限,笔者所探讨的基础写作课程改革仅仅限于中文类专业。当然,由于写作课程的名称并未统一,有的学校称之为“写作”,有的则叫“基础写作”,这里统称为“基础写作类课程”。

一、写作活动的新变化

(一)大众化程度提高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趋势》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 现实社会与写作密切关联,在当今社会中已经不仅仅是作家、秘书要与写作打交道,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必须懂得相关的专业写作知识。越来越多的学校相信,即便自己培养的学生不会成为作家也需要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于是纷纷在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应用文写作课程。

而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写作也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生活。网络写作没有出版的审核限制,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作自己喜欢的文字,无论写得好与不好,都可以迅速传播出去,网络使写作变得不再神圣,正如同二十年前卡拉ok使得“歌唱家”变成了“歌手”一样,网络使“作家”变成了“写手”。在当下,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在网络上尽情抒写自己的文字。

(二)整体水平下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写的传统,在识字等启蒙教育之后,学生就要学习如何对对联,如何写诗,如何做文章,自隋唐以后的科举制更是把写作推到了选拔人才的高度。因此,一直以来中国被称作“诗礼之邦”,文章写得好也是很多知识分子自傲的本钱。然而近年来,随着写作的普及,却出现了中国整体的写作水平下降的怪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在写作方面却看不出比其他人有任何优势,很多学生读书到大学毕业,可是却连通顺的文章都写不出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高校扩招,使生源素质普遍下降

自1999年,中國开始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从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275万人,增幅高达154.6%。如此招生规模,一方面圆了更多人的大学梦,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如今的大学生与以往学生的水平、素质不可同日而语。笔者本人在一所二本院校做教师,在每年接触到的新生中,有很多是错字连篇,最基本的句子都写不通顺,一旦布置作业(写心得、体会之类)就会毫不犹豫直接上网抄袭。这样的孩子在二十年前有谁会与“大学生”联系在一块儿呢?

2.应试教育,使学生丧失创新力

中国是应试教育大国,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几乎都是针对考试而进行的教育,近年来,虽然一直有专家呼吁向素质教育改革但应试教育的风气不但不见收敛,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在幼儿园教育和特长教育中也有涉及。当今的大学生几乎都是应试教育的成果,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培养,变得只会考试,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学生对于非高考范围的知识所知甚少,有个别的理科生更是连苏轼与李白都分不清。而最最令人痛心的还是写作,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作文不会失分太多,有很多高中老师会给学生各种类型作文的模板,以至于很多学生只会利用模板完成作文,一旦放开想象让其自由发挥反倒是无所适从了。

3.重视技能与就业,忽略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很多人都提到当今的中国社会过分功利,培养出的人才是这样,办学的学校也是这样。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说,学生的就业率是学校生存下去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大学生的课表中人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技能型的课程,而一些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类的课程因为见效慢,不容易看出教育成果而慢慢地被边缘化。甚至有很多的文科院校的非中文专业也将大学语文之类的课程排除在外。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远离人文环境,基本的文史知识欠缺,因此也无法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二、基础写作类课程的现状

如前所述,当今社会是个全员参与写作的时代,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而开设应用写作课程,很多人为了与人交流,在网上撰写博客和微博,在这样轰轰烈烈的写作运动中,却出现了全社会写作水平的整体下滑。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写作类课程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持怀疑态度,很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不再将基础写作类课程作为必修课来开设,甚至如北大则干脆不再开设这类课程,全凭学生的天赋自由发展。因此,基础写作类课程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

那么,基础写作类课程是否真的可有可无?基础写作类课程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目前最为突出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没有足够的课时保障教学效果

目前在中国高校,基础写作类课程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虽然如前文提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开基础写作类课程只是个别现象,基础写作类课程一直还是被认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但相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他专业课来说,又明显不被重视,课时相对较少,只有极个别的学校会安排64学时/4学分,绝大多数学校只会安排32学时/2学分,而且几乎是安排在一个学期之内完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单是传授理论知识已经非常紧张了,更谈不上给予不同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建议,仅凭有限的几次理论传授和作业训练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绝大多数学生依然将写作水平的高低视为是由天赋决定的,写作课程对于自己的能力提高并无太大帮助,从心理上轻视写作课程的作用。这样就使得很多学生在上基础写作类课程时就带着一种极为消极的情绪,听课效果也会随之大打折扣。

(二)缺乏充分的训练提高能力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写作能力的高低与人的天赋密不可分,但是要想做到最基本的文从字顺、逻辑清晰、表达准确是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实现的。然而,如上所述课时较少注定了教师除了讲授一定的理论知识外,并没有时间為学生安排更多的针对性练习。即便有些教师愿意在课外时间为学生安排练习,但基础写作类课程往往由一名教师面向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一旦安排大量的训练,教师又往往没有精力为每一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因此,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往往无处应用,使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并无大用,也就由此不重视写作课程了。

三、改革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的写作活动异常火爆,但基础写作类课程却日益被边缘化,长此以往,基础写作类课程最终将在一轮一轮的专业改革中被淘汰。笔者认为,目前的基础写作类课程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不是这门课程无用,而是其教学方式确确实实需要改革。至于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关键,而教育者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破课堂限制

中国的高校经过几轮的改革之后都在压缩理论课学时,极力拓展学生的技能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若想增加基础写作类课程的课内学时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有个别院校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允许增加基础写作类课程的学时,但对于该课程的灵活技巧和大量训练而言也都不过是杯水车薪。

其实,基础写作类课程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传授以外,最最重要的是要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大学时代的写作不同于高中时代,要写出个性写出风采,而今天的大学生们的写作却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以外,主动搜集写作素材。这样看起来,就没有必要占用大量的课内学时安排写作训练,只需要由老师布置一定的任务交给学生课后完成即可。因此,怎样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课上与课下统一起来,打破课堂限制,将写作活动很好地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加大训练强度

在突破了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后,改革者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给学生布置写作训练这个问题了。

基础写作类课程对于实践性有特殊要求,大量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化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促使学生学会搜集写作素材,展开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人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有些细节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但却有少部分人发现了其中的审美价值,而将其变成了优美的文字。因此,为学生布置大量的写作训练正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品味生活、解读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生命的真谛。在这样的训练之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会有一定的提升。

(三)调动师资力量

教师的劳动量是在加大了训练强度之后便会彰显出来的问题,也是最现实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一名教师面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如果学生的习作量有了大幅度增加,那么教师的劳动量也必然要相应大幅度增加,如果一名学生一个学期完成20篇作文,按照一个班级30名学生来计算,这位教师一个学期的作文批改量就达到600篇,更何况很多学校里面的基础写作类课程本身不被重视,一名老师要面对的可能是五十、六十甚至是上百名学生。大量的训练如果没有教师监督,那么这些训练的质量、数量都会打折,而如果要教师来监督,那么这巨大的工作量绝不是一两名教师可能完成的,因此,必须动用专业中其他的师资力量进行支援。

小结

综上所述,基础写作类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在不远的将来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的大量训练安排在多少篇为宜,是否要给学分,学生的习作怎样避免抄袭,众多教师的参与也需要学校付出与之相应的报酬,这些都是教师们在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基础写作类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果安 何纯 王定,写作学基础,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1

化学基础类课程 篇7

1 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第一, 教材的时效性相对较差, 更新缓慢。这也是在广大高校教材的编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对于教研论文的撰写省时、易发表等优点, 教材的编写和更新往往需要大量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的集体参与, 而这些教师一般都身负繁重的教学或科研任务, 参编教材会耗费其大量精力, 且编写出版周期较长。这均易导致教材的建设、演变存在滞后性, 往往不及学术的发展进程。

第二, 教材衔接性不强, 在内容上既存在与高中知识的过渡断层缺点, 又存在与高中知识的简单重复问题。一般的大学教材编写者主要立足于大学教材本身, 也主要借鉴大学化学专业的国内外文献, 而并不十分熟悉现行中学教材。他们并不十分了解作为刚进入大学基础课程阶段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到什么水平。尤其是在03年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后, 国内新推行了三套相应的化学教材, 以供各省区酌情选用。新高中教材相比老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未能专门对中学教材进行一定的研究, 很难把握大学教材与中学教材的衔接问题。

第三, 教材的专业对接较少, 对学生本专业的铺垫作用不强。一般农业院校的不同专业, 比如农学、林学、畜牧、兽医、水产、环境等, 常使用统一的基础化学教材。即使教材有所不同, 也往往由非本校人员编写, 教材对本校本专业学生的侧重点无法突出。比如农学的土壤学需要突出分析化学, 兽医需要强调药物有机化学, 环境专业需要侧重物理化学等。使用统一教材显然无法完全满足具体的专业需求。

第四, 教材版面编排和设计相对单一, 大多采用自始而终的平铺直叙式。而在目前国内新课标三维目标下的高中教材的版式栏目等则呈现多样化;与专注于严谨的内容的专业教材相区别的是, 国外的非专业的大学教材设计十分注重多元化。这类教材都比较适用于培养非专业学生的化学素养, 值得我们的教材编写者进行比较借鉴。

以上仅是笔者根据几年教学和科研经历, 观察并分析得出的粗浅认识。

2 教材发展现状和改革建议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 这必然直接推动教材编写者与时俱进, 更新观念, 为教材的更新注入新的活力。

基于此, 笔者在分析教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对教材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 很多学校使用自编的讲义或校本教材。它们的针对性较强, 但可能在严谨性、系统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所以, 建议取长补短, 在及时更新系统教材的同时可适当编写适合本学校本专业的讲义或校本教材作为教辅。

第二, 教材衔接性的把握, 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起点, 也即高中教材。在现行高中新课程标准下, 全国各省区分别使用“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三个版本的教材。对于大学基础教材编写者而言, 首先要熟悉普通高中化学的新课程标准 (相当于以前的教学大纲) ;在此基础上, 根据本校的生源可框定一套高中教材进行研究。比如河北农大主要是河北生源, 其高中教材使用的是新人教版, 那么一般只研究“人教版”教材即可。河北高考使用全国卷, 那么就需要研究全国卷的考纲。而山东农大主要是山东生源, 高中使用的是“鲁科版”教材, 高考时山东省独立出题。那山东农大的教材编写者在熟悉高中课标的基础上, 就要去研究这套教材和山东省的考纲。综合以上研究可对该校大学生的基础有一定的把握。

第三, 目前的基础化学教材编写者主要是“化学”专家、学者。教材的专业对接性问题的解决还需加强专业间合作与交流, 也即化学教师与基础化学所服务的专业教师进行合作。比如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编写的化学教材可适当增加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参编等。

第四, 非化学专业的基础化学教材着眼于为本专业的学习构建良好的基础, 因而深度广度要求相对不高。教材的定位可以适当多元化, 在为学生的专业课打下知识基础的同时, 也可引起学生兴趣, 使之获得进一步探索其专业奥妙的渴望。比如可增加探究实践专栏、学以致用专栏、课外阅读专栏等等。文字描述方式也可以减少平铺直叙的枯燥模式, 改为悬疑式引入、图文并茂等多样化模式。

3 结语

高职船舶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 篇8

关键词:船舶工程,双语教学,船舶工程技术专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世界船舶更新速度加快, 世界造船市场的巨大需求正在推动造船工业的进步。我国制定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把船舶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到2010年造船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5%, 然后再经过5~10年的努力,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造船强国。可是我国造船模式仍然落后, 支撑先进造船模式的一些关键制造技术尚未取得突破。随着高附加值船舶产品的建造、先进制造技术的采用以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船舶工业对高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熟练掌握各种造船技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以更好地适应船舶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满足造船业对船舶技术人才的需求。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对船舶类专业原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

一、课程建设具有整体性

在考虑船舶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时, 采取了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我院地处九江, 和许多造船企业有着多年的办学合作历史, 船舶专业课程基本按照船体建造生产过程, 以真实的船体建造生产任务为载体, 实行“学校 (Ⅰ学段) ———企业 (Ⅱ学段) ———学校 (Ⅲ学段) ———企业 (Ⅳ学段) ”四个学段的校企交替教学。船舶类专业基础课程以《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和《造船基础》作为前导课程, 前者培养学生一般工程图样的识读能力、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能力, 后者使学生了解船舶分类、组成情况和船体结构特征, 课程通过双语教学方式强调本专业的外语特色。《船体识图与制图》课程则紧紧围绕船体建造工作过程中图样识读和必要的绘制进行, 并在后续船体放样与号料、船体构件加工、船体装配技术等学习领域和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中不断应用、强化、提升。

二、课程建设具有实际、实用、实践性

船舶类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三实性”。所谓“三实性”就是突出课程中的“实际、实用、实践”。在教学模式上, 改变基础课程仅为“知识储备”的功能, 从课程设置到课程标准、到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到项目教材的编写等树立一种全新的理念, 将概念原理、技术、实践三者融为一体。在课程内容上, 使教学内容与岗位技术规范接轨。在实践教材建设上, 以“必要”、“够用”为原则来进行整合, 将那些直接支撑专业技术的知识从系统中提取出来, 打造成直接服务于岗位技术的知识链, 打破学科体系中的系统化、完整化, 用什么就讲什么, 用多少讲多少。例如, 按照典型船型结构、真实船舶性能分析案例等为载体将《船舶结构》、《船舶原理》、《船舶英语》等专业基础类课程体系重构, 组成《造船基础》课程。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根据专业特点, 引进周边造船企业生产任务, 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构制作实训,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突出船舶模型、船舶结构的制作, 航行性能实验、静水力报告的撰写等环节, 引导学生培养职业素质。

三、突出双语教学特色, 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

目前, 通过对一些大中型船厂的调研, 了解到企业迫切需要的是既懂专业技术又掌握一定英语技能的技术人才, 特别是要具有船舶结构方面外文图纸的翻译、阅读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进行了《造船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改革, 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造船基础》前半部分依据工作过程将相关英语内容融合到甲板、艏艉、舷侧等典型船舶分段部位的情境教学中;《造船基础》后半部分依据实际情境将浮性、稳性、抗沉性等相关英语内容融合进船舶性能分析应用中, 使学生既学习了专业英语, 又拓展了专业知识。例如船底情境教学中, 利用正在实际生产的800吨油船案例, 引入工厂中英文图纸, 分析结构形式的适用范围、结构组成、相互连接方式, 利用课程组编写的双语教材里的Double-bottom Structure and single-bottom Structure的内容, 加深理解船底结构。

四、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化

1. 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 原理多, 知识结构体系性强的特点, 课程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同学的思维、发挥同学的潜能, 以案例引领课程, 即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 代之以案例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和专业课程内容, 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动手实践, 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帮助学生巩固、加深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计算及其技能,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 在进行船舶性能讲解时, 以威望号海事事故进行情境导入, 找出船体最初破损的位置, 分析可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根据威望号的原始建造设计和实际发生海事时的具体情况, 对船体结构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利用船舶稳性、抗沉性等概念深入探究可能破损的因素;讲解海上救助、拖带等概念时, 也采用对威望号船舶检验和检查、船舶公司的管理等进行分析, 从多个角度探讨加强船舶管理, 防止类似海事事故的再次发生。

这些案例具有两个特点。

(1) 真实。案例来源和编写都以真实为前提, 是真正发生过的, 不是杜撰的。只有真实才有可能使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才可能让学生在模拟中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 也才能完成案例教学任务, 达到案例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意识到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

(2) 典型。案例越是典型, 提示的规律就越深刻, 借鉴的意义也就越大。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 学生可以掌握某种情景下的应对思路, 领悟与判断, 使分析和理解能力得到训练,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加强。

2. 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每个新项目教学时, 以实物模型、虚拟模型和平面图样三结合, 教、学、做一体, 由简单到复杂, 由形象到抽象反复训练, 培养学生工程图样识读与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将原先的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合为一体。课程载体除了大多数教材采用的49.9米冷藏货船船体图样外, 还选择合作企业中经常承建的19000T多用途货船、12000T散货船、800T油轮等船体生产图样作为教学载体, 通过比例缩小, 让学生利用纸质材料及相应工具分组制作典型分段模型, 并填写实训报告、中英文构件名称, 这样, 将船体制图、结构、专业英语融合在实训环节中, 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3. 教学场地多元化,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船舶类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由教学、制作、演算、实验、计算机辅助分析、提交报告等多个环节组成。场地有教室、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机房等多种环境, 学生经过分析已学的知识和实践、解决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这样, 他们能够很快地建立起对船舶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的职业拓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院已逐步形成了从认知实习到生产实习、从顶岗实习到就业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络, 同时建立了较完善的校外实习管理制度, 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船舶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圆满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卓永强.“船舶通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航海教育研究, 2007, (3) .

药学类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实践 篇9

药学类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实践过程中,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有机化学课程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张扬个性、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创新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按此要求, 以培养医药兼备的复合型、应用型药学人才为基本点, 对有机化学教育教学各环节进行改革, 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实验教学的改革及药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1 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设置以有机化学为核心, 其他学科知识为重要补充, 强化实践, 增加对理论知识应用过程的讲解和实践。采取专业不同特色化上课, 教学内容上贯彻基础知识和药学应用相结合, 教学方式上贯彻能力提高和创新意识相结合, 教学体系上贯彻本科课程与社会实践相衔接, 师资安排上贯彻应用研究水平高和教学效果优秀相结合。

如为了强化学生对化合物结构决定化学性质这一有机化学精髓的理解, 将有机化学实验与仪器分析有机结合, 利用现代分析仪器—红外光谱, 对实验室学生制备的实验样品进行定性的仪器分析:了解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 深入理解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别。

2 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

积极探索能够体现药学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的建立、问答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抛锚式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肯定的教学效果。

为培养药学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及表达能力, 《有机化学》课程通过学生备课、讲课的过程, 指导学生理解教学大纲, 学会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与把握, 在准备讲稿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扩大了知识面, 并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教学环节中, 指导学生正确的词语表达、语速语调的控制、以及肢体语言的运用。

新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中普遍使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提供了多种学习软件, 丰富了教学模式, 设立BBS, 应用网络进行理论课程答疑。同时设立公共邮箱, 对学生感兴趣的有关有机化学教学和科研问题进行网上解答。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了考核形式的改革, 该课程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考核以课堂提问、讨论、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的形式记分, 占课程总成绩的70%;实践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 形式为实验课制度管理分、实验过程管理分、实验报告分和实验考核分。整个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理论考核+实践考核) , 60分为及格。

3 实验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科研作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历来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实验课比例占到总课时的40%以上, 并努力把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至50%。

重新制订实验教学大纲, 自编了《药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验讲义, 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 以满足复合型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实行基础训练—综合设计—实验研究三层次的一体化教学, 既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前期实验教学主要以基础训练为主, 实验内容则要压缩验证性实验, 保留部分能反映学科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内容紧随基础训练实验之后, 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综合性, 锻炼学生掌握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实验教学的后期, 安排综合性强的设计性实验, 由学生自主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药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 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已成为当前药学学科发展的显著特征, 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药学人才, 迫切需要药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综合化改革。以“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为切入点, 将相互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化学、药物化学以“新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为改革重点, 打破过去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在课程设置上过于独立, 缺乏联系的局面, 整合原有课程内容, 拓展学生知识结构。

强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间的融合, 开设了药学综合技能实验。该课程在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前统一开设。将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制剂学等实验贯通于若干个实验中, 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药学基本操作技能, 又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和综合设计实验, 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验问题能力的过程,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的途径。经过四年多的实践, 药学综合技能实验课已逐渐成熟, 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也得到了毕业生的普遍好评。

增加开放性实验, 以教师科研促进教学, 产学研结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实行教师科研实验室向高年级学生开放制度, 坚持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让学生进行自选课题研究, 提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及学习兴趣。这些措施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综合的实践操作技能。

教研室于2007年建成“化学与生物工程制药校企合作实验室”, 是以应用基础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相结合的研究单位, 直接针对市场需求选题, 同时为药学专业学生开放, 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学生以兴趣小组的方式进入实验室, 有针对性的培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药物合成、新药筛选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基础研究性课题, 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能力和素质, 使学生尽早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为日后药学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5 人文素质的培养

积极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工作, 利用教学和科研资源, 积极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广泛而持久地开展好这一活动, 能有效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不仅能巩固和消化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而且还能起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本课程教师教学过程中, 侧重于人文素质中的学术民主与自由的人文精神培养, 以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训练为中心,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研活动中指导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绝对的权威, 相反要鼓励学生敢于置疑, 大胆发表意见, 自由进行争辩, 既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又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 在这样的反复思维碰撞过程中, 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态度, 严谨的作风, 并树立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同时养成谦虚谨慎、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同时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交流合作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只有加强交流、咨询与合作, 取长补短, 才能完成科研任务, 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6 展望

在药学专业1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 特别是我院药学专业在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过程中, 有机化学也聚集了一批从事有机化学教育的专业教师, 他们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在药学人才培养上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社会资源。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与思想, 根据现代药学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 按照“生物-医学-药学-社会”模式, 充分利用我校医学教育的优势, 突出“以人为本, 药学服务”的药学教育理念, 明确有机化学在培养医药兼备的复合型药学人才方面所担负的工作;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经实践验证, 该模式符合药学学科性质, 对加强药学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发展。

摘要:为达到培养实践型应用型药学人才目的, 以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以人为本, 药学服务”的现代药学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为先导, 构建药学类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加强药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努力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医药兼备的复合型药学人才。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性实验

参考文献

[1]印晓星.培养临床药学人才应分两步走[N].健康报, 2007-12-06 (6) .

[2]刘毅, 安琳, 张玲, 等.复合应用型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6) :1086-1087.

化学基础类课程 篇10

首先, 我们看一下机械类和电气类该门课程内容的差异, 对于机械类该门课程一般包括:机械传动概述;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常用机械零件;轮系等。其前续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工程力学》等, 后续课程有:《现代制造技术》、《机械加工工艺》、《液压与气动》等, 形成的是一个完整的课程知识链条。但是, 对于电气类该门课程妄想把上述知识全部囊括其中, 由于课时所限, 实际只能根据专业需要有所割舍, 各部分知识进行压缩、浓缩, 其前续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后续课程:《电子技术》、《电机检修与控制》等, 均与该门课程没有内容上的连贯性, 所以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课程体系的“不完整”使得学生知识结构出现“断层”, 这就必然给教学增加一定的难度。

第二, 《机械基础》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师资力量单薄, 考核形式单一, 实验类型偏少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 对于电气类专业的《机械基础》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理念和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以适应电气类业人才需求为目标, 以培养“机电产品现场维修与管理”等基本应用能力为主线, 以“应用”为主线架构内容体系;按学生职业成长规律, 构建“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教学单元, 以实践需要为基点, 力图将《工程力学》、《液压与气动》、《工程材料》等几门传统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课程改革思路。使学生掌握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及各类传动原理及液压气压的基本原理;具有简单机电产品的设计能力, 具有分析机床机械故障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总的目标

能够分析机构的平衡、杆件的变形、材料的选用、机构的各种传动等中等复杂程度的设备, 解决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再学习能力等。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分组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教学项目, 以认识项目为工作过程, 将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零部件中的“知、技、能”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对项目的介绍, 学生搜集与项目相关的资料, 再进行讨论、设计、实施及检查评估等一个完整过程的教学训练, 促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达到培养目标。 (2) 引导文教学法。对机械零部件中的每一个学习情境, 教师设计了完善的学习任务单、学习引导单等, 在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 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 (3) 案例教学法。将生产性教学工厂或企业的优秀设计案例引入教学中, 作为学习参考, 通过不同学习情境的典型案例分析, 提升学生在完成不同项目实践中的学习能力。 (4) 头脑风暴法。在进行零部件设计方案拟定时常采用头脑风暴法,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 进行理性的思考, 互相激发灵感, 该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 (5) 启发引导教学法。为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下发任务单后,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 拿出具体方案, 提出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由老师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并通过讲评, 优化方案后再进行实施。

2.评价方法。本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由过程考核、结果综合评审两部分组成。总成绩S是过程性考核成绩P、结果综合评审成绩R的加权和。

过程性任务成绩:主要包括小组考核和个人表现考核两部分, 根据小组或个人在工作任务中的知识获取情况 (知识获取方式、知识覆盖面等) 、工作表现 (工作态度、团队分工合作、量具的正确使用等) 综合评定。个人的最终过程考核成绩P为小组考核成绩z和个人表现考核成绩m的加权和, 占总分55%。

结果综合评审:根据学生故障排除结果、工作任务单填写等情况综合评定 (100分制)

3.教学条件。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和各类先进的实训室的应用, 使教学变得生动、直观,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建立专业及专业群立体化教学网站和课程网站,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适合行动导向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及虚拟资源, 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 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回到文首提到的问题, 其最佳方案:大学学电气类专业, 硕士学机械类专业, 博士学机电一体化专业, 或许能学有所成。当然, 不能读那么多书就学机电一体化了。

结束语

化学基础类课程 篇11

关键词: 信息技术基础 价值发掘 课程整合 知识点进化图

一、高校开展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意义

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重点目标是培养既有科学素养又具备人文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高校教育本身也越来越倚重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教育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在高校教育中是一个必要并且重要的分支。但是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需要兼顾课程设置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做到科学地设置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灵活地选择学习方式。本文从当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在高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掘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内容的深层价值,初步探讨信息技术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整合的方案和考核原则。

二、信息技术课程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和价值发掘

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方式的探索已有不少研究,如祝智庭以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为模型,指出:“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也相互联系,并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综合体。”[2]说明信息技术本身和教学工作相融合的重要性。而任友群则是通过对比学生在科技竞赛中的成绩与学生其他学业成绩的联系,以及参赛者对信息技术在日常学习中的态度,以具体数据论证“信息技术要真正对教育教学产生持续影响关键在于使技术能够有效嵌入生态、走向‘常态’”[3],论证信息技术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存在紧密联系的同时,也明确信息技术课程与相关课程存在内在融合的需求。

通过对南京五所高等学院开展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其中三所高校采用省内统一通用教材开展课程,学习内容主要涵盖信息技术简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介绍;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并融合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培养。其余两所高校选用自选教材,一本教材与通用教材内容匹配度较高。另一本教材侧重于多媒体技术中流行的photoshop、office高级应用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培养。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在高校课程中普遍以一门公共基础课的形式出现,是一门大学分,高课时量的基础课程。这凸显了高校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但是由于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这门基础课程的设置存在很大灵活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课程设计标准和考核要求。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门课程,为课程间的融合铺平道路,深度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技术课程学术性与理论价值的分析

信息技术虽然充斥我们的生活,也在不少高校课程中涉及,但是对于信息的界定却以描述性的定义居多。目前广泛接受的是控制论创始人维纳(NorbertWiener)提出的:“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从广义上理解,一切有关信息处理过程的理论基础,技术手段和思维方法都是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即使从狭义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技术,软件应用,电子办公等也缺一不可。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会带来知识界限模糊,价值定位难于界定的副作用。对于文科,体育,艺术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探究信息技术内容和本专业的相关性是理解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和改进学习方法的首要问题。

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中基础理论的学习,往往是令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头疼的问题。这些理论基础似乎与其专业技能培养脱节。但实际情况是,每门课程都有支撑其知识体系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经过小学、中学等前期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构建,高校信息技术的关注对象在广度上要涵盖大部分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的相关知识,而在深度上又要较中学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容有明显提高。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甚至高校教师对这门功课的理论基础构建概念模糊,存在小而繁杂、粗而不精的认识误区。

信息基础类课程中涉及的基础理论概念虽然较多,但是遵循的是广度优先的教学原则导入的。例如摩尔定理,通信模型及数制转换这些看似和计算机专业强相关的基础理论,实际教学中,却是以概念了解、知识扩展的形式出现,这些基础理论在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中更重视理解而非深入应用。要在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这些科学素养是作为一个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也是培养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

2.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实用性价值分析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提升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是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传授学生的一些技术思想,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有效参考。如在路由技术的案例中,除了信息传递本身的功能,路由方案的整体设计实际也是一种流程管控、物流管理的基本思想。借助技术方案的学习,培养学生采用类似的模式和思路解决同类问题,又是提升信息技术学习内在价值的有效手段。

对基础办公软件的熟练操作和网络运用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为其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掌握有效学习方法提供支撑。学以致用既是课程开展的目标,又是课程价值的体现。

3.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人文社会科学价值的分析

信息技术来源于自然科学,却又应用和服务于人文社会科学。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直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人类社会从过去的地理区域划分进化到今天的以网络族群划分。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的朴素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适应这样的改变,在这种新的生态环境中具备更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并以正确的态度创造这种进化过程的未来。

例如在网络技术的学习中,计算机应用的安全防护问题,强调的不仅是在网络中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也能通过对网络隐患的剖析,认识到网络社会的生存法则。了解网络生存中的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准则。同样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对科技改造生活的一种认知,而且自然要探讨科技伦理学中关乎科技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融合与矛盾。

通过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在价值挖掘,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的存在价值不仅仅是课程讲授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能力培养,更是对高校教育有支撑作用的一门基础类课程。但是,通过对学习这门功课反馈信息的收集,有的观点却认为这门功课和专业相关性不强,或者又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内容相重叠。如何让这门课程的设置更合理,更好地强化学习效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三、高校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整合方案及相关课程的考核设计

1.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与相关课程整合的需求

高校课程存在相关性,同一个知识点会在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重复出现,而这种内容相关性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是存在同一个知识点的应用层次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很多基础概念会在信息技术基础和后续专业课程中反复出现,例如像素的定义和应用,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对像素进行了基本定义,从数据处理角度进行剖析讲解。而在后续专业课中,涉及多媒体的摄影类课程和数字图像处理中对像素的定义却有深层次的解读。同样,OA部分的学习,在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中,常用基础工具中FrontPage的网页编辑学习,涉及图片简单编辑,HTML语言操作,在后续的网页编辑类课程中,会从应用层面对学习对象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这些反复出现的知识点,就是本文研究的相关知识点,而包含相关知识点的课程,定性为相关课程。通过对五所高校的教学情况调查,相关课程普遍存在,而有的学生在相关知识点和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感觉是在重复学习,重复考核,存在认识误区。

事实上,相关课程在教学培养计划制订的阶段,就有所考虑,从宏观上设计,将专业学习需要的公共基础类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相结合。但是由于科目之间的独立性,教师教材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突出。也很难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对相关课程和相关知识点建立一套统一的、规范的考核标准。

这里就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对相关课程的讨论分析,设计一种课程整合的方法,同时讨论建立考核相关课程学习效果统一方案的可行性。

2.课程整合的方法和考核原则

课程整合不是盲目地将学习的内容捆绑推送,也不是纯粹为了节省教育资源或者减少学习内容,而是为了能够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帮助教师和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学习对象的内在联系,明确相关课程各自的学习目标,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因此,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整合是在严格遵守教学管理制度,贯彻高校现有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的行为。

建立统一的考核原则,是为了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一套标准的、统一的考量指标。对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是内容上的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统一。因此,需要在尊重现有各相关课程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评,输出一个更有参考价值的考评结果。

(1)课程整合的准备工作

明确待整合的知识对象。这里的整合对象,不仅仅是考虑专业培养方案中可能相关的相关课程,而是需要将相关课程内部的相关知识点梳理清楚,并对现有课程设计中,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要求,考核形式和目标进行汇总,作为整合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明确待整合的教师对象。教师作为课程的讲授者,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后续整合工作的核心。

明确待整合的学生对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同一个相关知识点,或者同一门相关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要求均有区别。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将学生的差异化与教学的统一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因此,在整合课程的准备工作中,要充分理解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

(2)课程整合的过程描述

同一个相关知识点在学习和考核的过程中,学习难度和考核标准各不相同。本着从简入繁、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课程整合。这里需要有任课教师和教务编排人员的充分沟通,在梳理课程内容、细化至具体章节和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统一课程设计。为了将相关知识点有效统计和分析,首先参照进化理论,对相关知识点绘制其进化图。进化图将相关课程、相关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以直观图例描述出来,为课程安排提供充分翔实的依据。

图 相关知识点进化图

第一步,统计相关知识点,这里以一级数字编号标识;

第二步,以知识点学习难度和深度为度量标准,依次为相关知识点定义学习级别,编号数值越大,表示学习难度越大,要求越高。以二级数字编号标识;

第三步,根据知识点的编号,绘制知识点进化路线图。图中以知识点一级数字编码标识的曲线箭头完成绘制;

第四步,根据科目编排原则完成排课计划。保证科目编排顺序尽可能地沿着知识点进化图的顺序演进,同时,对每一条知识点进化图制定统一并且独立的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原则要立足相关课程本体,兼顾所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效果考核,体现出一个知识学习体系对每一个培养对象培养效果的综合考评。考评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差别考核和统一考核相结合,也就是对每门课程里的相关知识点,有各自的考评标准。但是,对该知识点的考核,需要在进化图的进化线路上,设置本知识点的综合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的考评手段和标准,并将这样的考核思想嵌入每门相关课程的考核形式中。这就要求依托现有教材,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教案,教程和教法综合设计,并与相关课程的其他任课教师进行充分沟通,让学生体会到相关知识点在相关课程中的不同定位,掌握更灵活的学习方法,获得更有价值的学习效果。

3.整合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初步解决方案

当然,任何方案的设计,都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在对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整合工作中,还有很多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策略。

整合方案不仅仅需要信息技术基础类任课教师的参与,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和相关教务人员甚至专业学生的反馈信息,都是整个整合方案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在整个整合方案的设计中,既要兼顾各方意见,又要抓大放小,由粗到精。

整合工作需要输出最终的统一方案,就需要设立一个整合工作的牵头人,牵头人的角色不是简单的过程管理,而是需要对相关课程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对教学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经验,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知识点的相关系数、难易程度和学习顺序有一个准确定位。也就是说,整合工作对承担这个角色的具体人员要求较高。

统一考核标准,是从专业建设的角度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考察其综合能力培养的成果。这样的标准很难从设计之初就精准确立,需要在教学工作逐步落实并坚持反馈。通过不断优化,逐步实现一个从专业视角出发的统一的考核标准。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受到广泛认可,并因此而成为高校教学中重要的基础类课程。但是如何更有效地发掘其学习价值,如何更有效地与高校不同专业课程相结合,如何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要求,寻求更有效的学习模式和考核方案,还需要做更多、更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验证研究的成果。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给学生传授更新、更有实用价值的知识,而且应站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角度,对相关专业课程保持关注,对学生整体学习效果负责,把信息技术这门功课的基础性、广泛性更有价值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2014-11-01.

[2]王佑镁,吴永和,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系统模型建设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1):58-62.

[3]任友群,吴旻瑜,刘欢,郭海骏.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15(1):97-102.

[4]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刘经南.树立大学科建设观念推进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3-4.

[6]常正霞.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浅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1).

化学基础类课程 篇12

首先, 学生基础薄弱, 层次落差大。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生源的减少, 高职学生入校的分数线越来越低。因而大部分学生理论基础差, 在学习过程中, 感觉物理化学知识抽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难以理解、公式繁多、推导过程复杂, 对学习有畏难情绪, 从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学习主动性差, 上课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 不会主动思考问题, 课堂形成了以老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甚至不愿意听讲的情况, 课堂效果较差, 挂课率较高。久而久之, 在一定程度上, 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热情和积极性, 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在传统教学中, 总是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按部就班的以教科书为依据, 实施“满堂灌”。而由于物理化学课程概念理论性强, 内容枯燥, 往往使得教师教的累, 学生学的累,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更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反感。不能将原理与实际相结合, 不能满足各种层次的高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

2 关于物理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调整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专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为基点来重新构建物理化学新体系。打破原有教学体系, 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首先, 遵循高职教育“以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 重视公式应用、弱化推导过程, 并避免与无机化学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 把握重点。其次, 适应科技发展, 更新教学内容, 对物理化学的发展前沿做适当介绍, 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2 改进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观念, 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中, 在参与、思考、总结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和成长。例如:讲解气体的节流膨胀时, 利用PPT给学生展示节流阀的结构和空气液化的过程。提出问题:“空气通过节流阀为什么可以降温液化?”将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之间对彼此给出的答案进行互评,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求知欲, 学生则会主动通过教材、因特网等资源寻找答案。再如:讲授渗透压时,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海水是怎么样提纯的?”“大树为什么可以讲水分从根部运输到树冠?”,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从而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真正实现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达到了本课程教学目的。

2.3 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指导, 采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 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使课堂变得活泼有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 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理论知识阐述。例如, 在讲解可逆过程时, 可以利用动画来展示某一具体可逆过程进行的状态及条件, 使得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 通过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图片、录像等可以进行情境教学。例如:在讲解界面现象时, 可搜集露珠、肥皂泡等实物图片,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露珠、肥皂泡有自动成为球形的趋势”, 从而引出表面张力的概念。促进学生讲物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激发学习积极性。

2.4 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化学概念抽象, 理论性强, 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多引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化学概念和理论。例如, 在讲解状态函数时, 状态函数只与系统的始终状态有关, 而功、热等函数为过程函数, 与过程有关。可以用学生从教室到图书馆做类比, 学生的位置变化为状态函数, 只与始终位置有关, 而从教室到图书馆可以有步行、骑车等多种途径, 所做功就不同, 从而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形象化, 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如:雨雪天气, 为了防止道路结冰, 往路上撒盐的原理则与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有关, 人工降雨与开尔文公式有关等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5 建设网络学习平台

将物理化学课程相关资料进行整合, 建设网络课程平台, 包括课程标准、电子课件、学习指南、习题库等。通过网络论坛、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和讨论,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课内课外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和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通过教学改进, 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也深化了学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摘要:针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物理化学教学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深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物理化学,高职高专,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洪建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N].科技创新导报, 2014-15-01.

[2]王金, 史竞艳, 马红霞, 等.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讨论[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0, 6 (3) , 227-229.

[3]王春霖.谈高职院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 26 (3) , 107-108.

[4]刘庆波.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化工时刊, 2011, 25 (10) :236-237.

上一篇:行业变局下一篇:电网应急物资仓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