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化学类(共12篇)
化工化学类 篇1
1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 学生基础薄弱, 层次落差大。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生源的减少, 高职学生入校的分数线越来越低。因而大部分学生理论基础差, 在学习过程中, 感觉物理化学知识抽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难以理解、公式繁多、推导过程复杂, 对学习有畏难情绪, 从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学习主动性差, 上课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 不会主动思考问题, 课堂形成了以老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甚至不愿意听讲的情况, 课堂效果较差, 挂课率较高。久而久之, 在一定程度上, 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热情和积极性, 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在传统教学中, 总是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按部就班的以教科书为依据, 实施“满堂灌”。而由于物理化学课程概念理论性强, 内容枯燥, 往往使得教师教的累, 学生学的累,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更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反感。不能将原理与实际相结合, 不能满足各种层次的高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
2 关于物理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调整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专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为基点来重新构建物理化学新体系。打破原有教学体系, 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首先, 遵循高职教育“以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 重视公式应用、弱化推导过程, 并避免与无机化学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 把握重点。其次, 适应科技发展, 更新教学内容, 对物理化学的发展前沿做适当介绍, 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2 改进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观念, 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中, 在参与、思考、总结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和成长。例如:讲解气体的节流膨胀时, 利用PPT给学生展示节流阀的结构和空气液化的过程。提出问题:“空气通过节流阀为什么可以降温液化?”将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之间对彼此给出的答案进行互评,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求知欲, 学生则会主动通过教材、因特网等资源寻找答案。再如:讲授渗透压时,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海水是怎么样提纯的?”“大树为什么可以讲水分从根部运输到树冠?”,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从而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真正实现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达到了本课程教学目的。
2.3 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指导, 采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 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使课堂变得活泼有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 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理论知识阐述。例如, 在讲解可逆过程时, 可以利用动画来展示某一具体可逆过程进行的状态及条件, 使得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 通过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图片、录像等可以进行情境教学。例如:在讲解界面现象时, 可搜集露珠、肥皂泡等实物图片,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露珠、肥皂泡有自动成为球形的趋势”, 从而引出表面张力的概念。促进学生讲物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激发学习积极性。
2.4 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化学概念抽象, 理论性强, 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多引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化学概念和理论。例如, 在讲解状态函数时, 状态函数只与系统的始终状态有关, 而功、热等函数为过程函数, 与过程有关。可以用学生从教室到图书馆做类比, 学生的位置变化为状态函数, 只与始终位置有关, 而从教室到图书馆可以有步行、骑车等多种途径, 所做功就不同, 从而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形象化, 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如:雨雪天气, 为了防止道路结冰, 往路上撒盐的原理则与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有关, 人工降雨与开尔文公式有关等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5 建设网络学习平台
将物理化学课程相关资料进行整合, 建设网络课程平台, 包括课程标准、电子课件、学习指南、习题库等。通过网络论坛、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和讨论,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课内课外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和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通过教学改进, 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也深化了学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摘要:针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物理化学教学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深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物理化学,高职高专,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洪建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N].科技创新导报, 2014-15-01.
[2]王金, 史竞艳, 马红霞, 等.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讨论[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0, 6 (3) , 227-229.
[3]王春霖.谈高职院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 26 (3) , 107-108.
[4]刘庆波.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化工时刊, 2011, 25 (10) :236-237.
[5]周丽.高职物理化学焓概念的教学设计[J].广州化工, 2014, 42 (15) :280-281.
化工化学类 篇2
早上刚刚参加了国电的笔试,分到化学化工类,笔试实行上机考试,考场在我们学校,轻车熟路的到达了,但是登陆系统就比较曲折了。检查准考证和身份证后坐定,看了一下屏幕,让输入准考证号,输入,提示错误,再输入,提示错误,冷静一下,原来激动输成身份证号码了。重新输入,提示没有拍照,找到监考人员拍照。回到座位第三轮输入,提示需要对号入座。一看2号,于是坐到了笔试控制系统电脑旁边。等待到9点,监考人员在考场笔试控制系统电脑点击开始考试。大家都开始做题。
全部由客观题构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共分三个部分,满分100分。第一部分为行测,分值占40%,60道单选,时长60分钟,主要是图形题、语句语病逻辑和内容总结归纳,开始时太放松了,后边时间不够,盲选了几道;第二部分为专业测试,分值占60%,包括单选50道、多选30道和判断20道共100道,时间貌似是70分钟,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化工原理和除尘知识,我去,基本全忘了,现在觉得重在参与了,呵呵呵;第三部分为个性测试,不占成绩,20分钟时间的样子(忘记看了,做的减法呵呵),
化工原理:雷诺系数、流体流动类型、泵的结构、精馏定义等,我真的只剩下印象了。应用类的:除尘技术各种适用颗粒范围、除尘理想模型、水处理等我一点概念都没有,化工的`估计能知道些。分析化学中有实际应用的滴定指示试剂,铬黑甲基橙之类的,有pH范围我也是蒙的 其他诸如杂化、热力学方程、络合机理分析、Ka分析、密度、沸点推论等等这些物理化学有机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类都还挺简单。另外我吐槽下行政测试,时间千万别耗在那些语义理解的类似语文题上,果断赶紧做,60分钟60道题,后边还有计算题数据分析题,虽然不难,但是时间有点赶。
化工化学类 篇3
关键词: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目前,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日益增多,这些危险化学品多为易燃易爆、剧毒或强腐蚀性、放射性等物品,因此危险系数非常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失。所以,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由于职业院校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对危险化学品的相关知识关注度不够,并且缺乏相对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而导致了部分在校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及责任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虽然实验室建设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但相关管理制度、安全防护措施、人员安排等方面却未随实验室情况的转变进行完善,致使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危险性大。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且很多都具有易燃易爆、强毒、强腐蚀、强辐射等特点,在储存和使用环节有很大的危险性,任何的疏忽和操作不当,均可能引发爆炸、毒气和化学灼烧等安全事故,从而给学院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二、强化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能够从根本上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具体的措施就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宣传危险化学品知识、讲授安全防护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流程等,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防护技能和事故应变能力,以有效减免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危害。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体制。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首先应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特点以及实验室管理需求,建立起科学、严谨、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在管理制度基础上,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保管人员、实验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再次,在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规范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首先,危险化学品应集中存放、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起标准化的仓库或储藏室。其次,完善库存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双人管理制度,并设立两本出入账簿,做到进出有序、可查,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检查,确保账物相符。再次,建立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帮助其充分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质、危害性、储存特点、使用规范等,并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防护设备。实验室和仓库还应建立起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以便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
4.注重废弃化学物的处理,避免化学废弃物污染。对于实验室所产生的各种垃圾、废弃物等,都应当收集、分类并储存在相应的容器中,不能混装,更不能随意丢弃、倾倒。与此同时,将废弃物集中收回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初步处理,比如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当用量较小时,可以放在通风处让其自然挥发;对废酸、废碱液体,可以加入试剂进行中和,等其PH酸碱度达到排放标准后,再加大量水进行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对于剧毒废气、废液等要定期联系专业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整个流程安全无虞。
总之,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风险管理工程,想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我们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管理制度、安全责任体制、实验室日常管理、师生管理、实验废弃物管理等几大环节着手,制订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切实保障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科研、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苏杭,焦烨.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及应急处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
化工化学类 篇4
笔者在近年给非化学专业学生讲授物理化学课程的过程中, 不断尝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 使之更符合非化学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 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非化学专业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 从而提高了物理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明白:学好物理化学对他们将来所从事的行业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因此, 第一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 第一堂课主要是绪论, 讲授物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以及主要内容等。而绪论是针对全体学习物理化学的人而言, 具有普遍性。针对不同的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 笔者分别整理出相应的课件, 即物理化学与其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关系。
对食品专业的学生, 一些学校主编了专门的食品物理化学, 足见物理化学与食品专业的重要关系。而食品物理化学研究食品在加工和贮藏中所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规律, 它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物理化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食品物理化学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该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而食品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热力学基础, 食品动力学基础 (这一部分内容包括酶催化反应动力学以及果蔬的呼吸等) , 食品晶体学基础, 食品表面与胶体化学, 食品高分子等内容。而物理化学的理论基础都蕴含在这些内容当中。具备了相应的物理化学知识, 就为理解和研究食品的性质及其在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规律以及提高食品加工技术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而言, 生物体内气体的扩散、离子的传递、能量的转换、液态与固态的相互转变、胶体性质以及与各种生命活动的关系等都涉及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另外, 用于纯化、鉴定生物分子和物理化学方法有层析、电泳、超离心等, 用于研究分子大小、形状和水合状态等动态过程的物理化学方法有:超离心、渗透压、粘度、光散射、小角度X射线散射、中子散射和电子显微镜等, 因此生物物理化学应运而生, 其宗旨是以物理化学方法研究或阐明生物体生命现象。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而言, 物理化学理论在环境保护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物理化学与环境工程的相关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的理论和方法被运用到环境保护中, 对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可以将物理化学知识与环境专业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水处理过程、污泥消化处理、热污染控制等许多方面都涉及热化学计算问题。电化学方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其应用技术包括内电解法、电凝聚法、电浮选法、电解氧化法、电解还原法及电渗析法等。
2 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每种方法可以举一个小实例,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表面现象这一章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吸附剂, 如活性炭、天然黏土等, 给出这些吸附剂的吸附特点和应用实例, 如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就是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吸附苯和硝基苯。在胶体化学部分应向学生介绍凝聚剂和乳化剂, 以及它们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让学生去查找有关凝聚剂和乳化剂的资料, 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胶体化学在环境中的具体应用, 为后续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与修复技术) 的教学打下很好的伏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和引导, 将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与环境工程专业相联系, 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可以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稀溶液的依数性时, 重提2008年湖南冰灾, 冬天路面结冰将造成行车打滑, 为此在路面撒一些盐, 盐溶于水后使得水的凝固点降低, 这样就可以加速冰的融化。还比如, 在腌制萝卜干时, 向新鲜的萝卜加入以后, 萝卜中的水分很快就流出来了。这是因为盐水和纯水 (萝卜体内) 之间存在渗透压的缘故。实践证明, 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 重视理论和实际结合, 根据所授内容, 适时引出一些日常事例, 常会使学生茅塞顿开, 从而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3 采用拟人、比较、综合等多种手段将相关、相近内容联系起来
物理化学公式多, 且几乎每个公式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定律多, 每个定律都有前提条件;相近似的内容较多, 因此善于比较、归纳和总结就显得很重要。比如在学习内能 (U) 、焓 (H) 、吉布斯函数 (G) 、亥姆赫兹函数 (A) 过程中, 将内能 (U) 和焓 (H) 比作两姊妹, 吉布斯函数 (G) 和亥姆赫兹函数 (A) 比作两兄弟, 而四者之间有存在亲戚关系。在讲解克-克方程时, 指出该公式适用于已知T1温度是的P1, 要求T2温度时的P2, 同时提出问题:已知T1温度时的ΔH1, 要求T2温度时的ΔH2, 该用什么定律?已知T1温度时的ΔG1, 要求T2温度时的ΔG2, 改用什么公式?这样一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运用这些公式和定律。
理科化工类简历 篇5
理科化工类简历模板以下为求职者相关提供毕业生简历模板作为参考本文章文来源于大学生个人简历在写个人简历时请认真填写采购员个人简历为写简历时参考模板。如不知怎样写个人简历请看看电话客服专员个人简历又是怎样写简历的。
姓名: 胡x 女士身份证: 照片 民族: 汉目前所在地: 深圳 年龄: 23 岁户口所在地: 长沙婚姻状况: 未婚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全职 应聘职位:
对外贸易、 业务助理、 报关员
化工化学类 篇6
【摘 要】本文从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学质量督导系统、教学过程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化工专业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18-02
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学各环节进行评价与监控,使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综合作用体系。要构建一整套可直接操作的、用以准确衡量与评价教学进程和效果的操作系统,必须把原来定性的、抽象的评价目标进一步定量化、具体化,建设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化工专业是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与社会生产联系紧密,实践性和应用型较强,因此,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相比,化工专业在教学管理和培养模式方面有着特殊性。提高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非常重要,它们的综合结果体现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为了获得整体教学质量的优化,必须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办学方针、专业与课程设置、学风与校风、教学软件与硬件、教师与学生综合素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在其他条件相当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构建完善和先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制定完备的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以保证教学质量的良性发展。
一、影响化工专业教学质量的薄弱环节
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关键在于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影响教学质量的四大关键因素分别是教师状况、学生状况、教学管理和教学条件。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监控部分,必须实时监控,而教学管理和教学条件等硬件设施的在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也必须全程监控。只有将这四个影响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互相协调、互相促进,才能让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更具时效性和实效性。桂林理工大学化工专业是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一个本科专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化工专业虽然获得了较大发展,如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拥有了较大实验室面积,增添了许多化工专业大型仪器设备,但是化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与化工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的薄弱环节有关:(1)师资情况不乐观,化工专任教师年纪较轻,新进博士和讲师约占50%,且大部分专任教师没有化工企业实践经验。由于许多化工专业课程如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等与实践联系紧密,实用性较强,要求教师对理论教学和工厂实践非常熟悉,才能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学生认识存在误区,由于一些学生就业后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导致后续学生认为许多专业教学内容对实际工作没什么用,于是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学风受到影响。由于意识层面的东西较难进行监控,这也是薄弱环节之一。(3)实践教学的方式、内容具有多样性,场地不固定,教学过程随意性大,也较难监控。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构建合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为了提高化学工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依据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任务,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从制度保障、教学评价、教学督导、完善监控体系等几个方面建立了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保障。要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必须强有力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必须本着依法施教的原则来进行,因此,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用来严格规范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条件。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是包含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内的全面的管理制度,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其中综合性较强、与教学各项因素相关的制度和管理条例。为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一套比较全面、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十分重要。根据化工专业的实际情况,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建立了各项教学监控制度,主要包括各级领导听课、教师交互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制度、评价反馈制度等。
针对化工专业的特殊情况,增加了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具体包括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化工实验室管理办法、化工生产实习管理条例、化工毕业设计管理规定、实习质量评价办法以及毕业设计(论文)评价办法等。这些规章制度的设立既能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又能约束各个教学环节朝良性方向发展,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正常运行,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必须从专家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企业评教、教师评学,企业评学等六个方面开展评价工作,以实现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多样性的评价。专家评教是指学院督导组成员通过课堂听课、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专任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课堂教学方法与效果、授课计划与授课教案等教学文件进行评价打分,指出长处,点明不足,甚至讲解示范,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行评教是指本学院教师(特别是化工专业教师)对彼此的教学活动、参与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等进行相互评价。学生评教的方式有几种:(1)学生在网上评教,即给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打分,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参考。(2)召开师生座谈会,及时将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馈给老师,教师可据此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等进行适当调整。(3)问卷调查,这种方式是对网络评教的补充,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发出,了解教育者的教学态度好坏、教学科研水平高低对学生的影响,还能通过学习效果反馈了解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教师评学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对专业的认识、对学习的重视程度等各方面对所带班级学生进行评价打分,为了从这些方面引导和督促学生重视专业、重视学习,班级考核和学生综合评优时,教师的打分结果必须占有一定的比重。企业评教是从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出发,邀请化工工程师、专家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建议,同时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教材修订出版、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等各方面进行合作,重视企业评价。企业评学是从化工岗位要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习能力、职业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化工企业在评教和评学中提供的各类信息,进行化工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使毕业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能够较好地达到化工岗位要求,最终顺利地进入化工行业。
(三)教学质量督导系统的建设。教学成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看出来的,如果等到教学质量下滑、问题出现才去总结经验、进行改进,往往来不及,甚至耽误学生的教育和就业,因此,必须实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加快建设教学质量督导体系。除了接受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的督教、督学、督管外,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还聘请一批有责任心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老教师,成立院级督导组,负责本院各专业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督导组在院长、教学副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进入课堂听课、配合各阶段教学检查、培训新进教师、担任各项教学比赛和教改项目的评委,还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督导员开展示范教学活动,把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到年轻教师中去,达到监督和引导的双重作用。由于化工专业的特殊性,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成立了教研室主任为组长的化工教学督导小组,有针对性地负责本专业各班级的教学质量督导,了解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及各班学习效果,适时进行培养方案的调整,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向校级、院级督导组反馈并共同解决。
(四)教学过程监控体系的建设。每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即分别对这三个阶段进行监控。开学第一周,以教研室为单位,收齐授课教师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实习大纲、实习任务书、实习计划等教学资料,并上交至学院;以学院为单位第二周之前,审核各教研室的教学进程表、课程标准、指导书等,检查教研室上交的所有教学资料,以及实验室准备情况,避免遗漏,使各教学环节良好地衔接在一起,保证教学工作顺利的展开。每学期的第九至第十一周进行期中教学检查,学院教学督导组,检查教师听课记录本了解交互听课情况,并通过查阅教学日志和抽查听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是否按授课计划进行教学,开新课和新开课教师是重点抽查对象,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收齐、检查学生综述、翻译、中期检查表、开题报告等资料,并通过走访实验室,举行师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大四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的进展情况、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实验室管理情况等。中期教学检查常态化,有利于教学、管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推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为期末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学期结束前还应组织一次期末教学检查,主要检查课堂教学情况、听课任务完成情况、期末考试组织与实施情况。每年的春季学期还应在学期末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答辩情况、毕业论文质量、毕业生就业率等,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总之,在构建化工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企业的岗位需求及对化工人才的素质要求、能力要求,以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化工人才为己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形成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蒙贺伟,坎杂,曹卫彬,等.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农业网络信息,2011(3)
[2]张翠玲.高校教学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常熟高专学报,2004(6)
[3]张云梅,郭茵.高职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实践[J].科教纵横,2014(2)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教学方法的优化(2013JGA151);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基于广西石化产业发展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2015JGZ129)
【作者简介】吕慧丹(1979— ),女,湖北鄂州人,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刘勇平(1980— ),男,湖南邵阳人,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
化工化学类 篇7
1 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多, 学时少
生物化学内容包括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静态生物化学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和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动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氧化、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核酸代谢、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代谢调节等内容。理科院校生物化学理论学时数一般为72~112学时, 而工科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计划安排中多在36学时左右[2]。我校2006-2010年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为36学时, 2011年缩短为32学时。要用较短的时间从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教授大量的生物化学知识, 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是较为困难的,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寻找合理有效的方式, 改革教学过程[2]。我校多年的生物化学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历届学生反馈的意见中经常出现教学内容多, 教学节奏快, 知识点多, 记忆理解难度大等问题, 这无疑也应证生物化学学时紧与内容多的矛盾。
1.2 缺乏配套的教材
生物化学教材较多。我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采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 (第三版) 。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理论体系全面、解释翔实, 并涉及许多学科前沿知识[2]。但是由于化工类本科学生课时有限, 此教材对化工相关专业教学显得难度较大。我校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业分析方向采用的教材为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的张洪渊, 万海清主编的《生物化学》, 该教材比较适合工科生物化学教学需要, 内容简明, 有生化知识的应用实例, 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但教材体系存在不足, 部分内容交待不够。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工业催化与煤化工、有机与石油化工等方向2006年-2010年采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罗纪盛等修订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三版) , 该教材编排体系与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 (第三版) 相仿, 内容简明, 图表明晰, 关键知识交待明了, 但缺乏生化知识的应用实例。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工业催化与煤化工、有机与石油化工等方向2011年开始采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张丽萍、杨建雄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四版) , 该教材延续了罗纪盛等修订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三版) 的特点, 增加了篇幅, 调整了部分编排体系, 补充了新进展, 更新了部分内容, 但出现了多处分子式的错误现象, 删掉了前一版本中的一些经典图表, 依然未增加生化知识的应用实例。因此, 在目前已出版的各类生物化学教材中, 还未有能够充分体现化工性质的教材, 现有教材与化工类专业特点的适宜性不强[2]。
1.3 缺乏设置实验环节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化学为手段, 探索生命奥秘的一门科学,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结合起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化学课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基本的生物化学技术, 如糖、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比较熟悉。此外通过实验, 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加深对静态生物化学内容的理解。然而, 我校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由于学时所限, 没有开设生物化学实验, 无疑影响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效果。在历年教学过程中, 有不少学生表达希望开设实验的愿望。
1.4 学生缺乏兴趣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与理科学生相比, 化工科学生普遍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还是以传统化工知识为主, 生物化学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联系不明显, 多数学生认为学习生物化学用处不大, 从心理上就将该课程列为“选修”范围。与化工专业其他课程相比, 生物化学讲授的内容微观、抽象、繁杂, 学生感觉难以深入理解[2]。另外, 我校化工类专业学生招生人数多, 合班教学且教学班多为超标班, 课堂上教学互动无法照顾多数。作业题多为文字叙述题, 计算题, 推断题较少, 而工科学生更喜欢计算题和推断题。由于以上原因, 学生缺乏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不能正确对待生物化学课程, 造成了感觉难学一干脆不学一更难学的恶性循环[2]。
2 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加强教材选择, 优化内容配置, 建立合理教学体系
目前针对化工类专业的生物化学教材很少, 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经典教材为主要参考书, 增加生物化学应用案例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2]。在教材选择与处理过程中, 以生物化学经典教材内容体系为基础, 根据授课对象和学时优化内容配置, 将体现工科特色放在首位, 建立合理教学体系。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内容与教师的授课体系和顺序基本一致。
在教学过程中, 为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课程体系, 明确课程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设置十二章, 除第一章绪论外, 其他章节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为生物大分子, 包括蛋白质、核酸和酶, 糖类和脂类分别并入模块二中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模块二为生物代谢能量的产生和储藏及大分子前体的生物合成, 包括生物氧化、糖类与糖代谢、脂类与脂类代谢、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模块三为遗传信息的存储传递和表达, 包括核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控。这样不仅简化了原有知识体系, 而且很明确地提出了生物化学的重点, 即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代谢, 让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能把握生物化学课程的知识框架和学习重点。
2.2 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 控制讲授节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鲜明、具体、直观、生动、简明、快捷等优点。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其采用形象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可以动态地演示生化代谢过程, 能将抽象复杂的生化反应转化成形象具体的生化知识。多媒体教学非常适合生物化学信息量大、学时紧的工科生物化学的教学。简化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 并提高了教学效率[1]。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是保证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创造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从简原则和留白原则[3]。
生物化学中糖酵解、三羧酸循环、脂类代谢、DNA的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代谢过程最让学生头疼, 尤其对物质的循环路径理解不透, 反应多, 涉及的酶和物质也多, 不易记忆等问题困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可见可循环播放的特点, 采用不同形式的重复, 强化记忆, 突出重点。如在讲授糖酵解过程时, 先分步讲述10步反应, 强调限速反应、耗能产能、产还原力的反应等核心内容, 然后在一张片子上再现10步反应, 再次强调关键点, 最后进行总结。教科书和黑板式教学均无法良好地表现这一连续的多步骤动态过程。另外, 适时播放很多代谢过程的动画或视频, 如DNA的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动画等, 学生清晰地掌握了讲授内容而且兴趣很浓。
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性、快捷性、交互性等诸多优势。但应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视听并用, 精力高度集中, 身体容易疲劳, 存在教学节奏加快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减少的矛盾, 教师应将多媒体教学的集成性、快捷性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节奏有机结合, 不单单追求讲得快、讲得多, 而应做到循序渐进。快慢得当。使学生面对大信息量刺激的时候, 在视觉、听觉与精神上有张有弛.轻松地将一个一个知识点由感觉一知觉一短时记忆, 反复刺激后形成长时记忆, 做到从不知到知之, 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增加一些板书, 对于要求掌握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给予适当提示, 在投影文字中, 将需要做笔记的部分用特殊颜色标出。使学生主动适应教师授课的思路与规律, 学会正确做笔记的方法[3]。
2.3 合理设置问题, 启发学生联想与推理, 多角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PBL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老师为主导, 以问题为中心,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课下查阅相关各学科资料, 课上发挥主动作用,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目的。PBL模式是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4]。在工科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可尝试将PBL教学模式穿插到传统教学过程中, 主要包括以下过程:结合专业特点。选择适合PBL模式教学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5]。
通过知识性问题使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通过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发现认知的差距;通过控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方;通过发挥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通过热点性问题促进学生趋近学科的前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课堂中营造质疑环境, 创设思维型质疑的过程[6]。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 发表新见解。
2.4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中, 把教知识和教方法相结合,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1]。例如, 对于维生素与辅酶一章, 提一下作为辅因子的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 其他内容安排自学。对于核酸的合成与蛋白质的合成均只讲授原核生物的合成机制, 而真核生物的合成机制均安排自学。辅以课外综合性的思考题,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比较, 既利于学生复习记忆, 又可培养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
在教学中联系工业生化中的应用实例提出问题, 引导讨论, 来阐明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7,8]。例如用酶的竞争性抑制原理解释磺胺药的抗菌机理和解决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在讲授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的去向时, 介绍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工业。在讲授三羧酸循环时, 介绍柠檬酸工业、氨基酸工业等情况。诸如此类的拓展知识介绍无疑让学生认识到很多生化物质已成为工业品, 进而认识到糖代谢与发酵调控的重要性。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法具启发思考和激发学习积极性, 理论联系实际, 用抽象的生物化学原理解释工业生产与医药实践中的具体现象, 启发学生勤于思考, 深入理解理论, 并活学活用,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 教无定法, 方法要为内容服务, 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 多法并行,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课堂设计, 才能上好一堂生动的生化课,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而对于化工类专业的学生生物化学的教学则更应该考虑学生的背景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只有让学生从内心喜欢, 接受生物化学, 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教学相长的境界。当然, 要达到这种境界, 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华.工科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8 (7) :110-111.
[2]张根林, 易丽娟, 孙萍.化工科特色生物化学教学体系的改革途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 2011 (4) :74-77.
[3]车振明, 李玉锋, 李明元.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 提高工科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 2006, 12 (138) :25-27.
[4]宋晓娟.PBL教学法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2) :156-157.
[5]伊艳杰, 张长付, 李欢庆.运用PBL教学檩式提高工科生物化学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 2009 (30) :19.
[6]燕红, 王毅.在工科生物化学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培养的各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5) :171.
[7]张元兴, 欧阳立明, 欧伶.案例教学法在工科生物化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 2006 (5) :92-93.
化工化学类 篇8
关键词:化学化工,实习,教学管理
化学化工类专业实习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识, 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检验, 有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现状
近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 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实习受到明显的制约, 化学化工类专业实习环节严重弱化、实习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1]。主要表现在: (1) 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 (2) 学校实习教学的目的、要求与现场实际脱节;实习实践环节的投入短缺。 (3) 学生无心实习, 实习走马观花。实习教学流于形式。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而质量源于管理, 所谓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 即目标、资源、组织。为此, 本文针对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的, 借鉴其他院校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 尝试在遵循教育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 对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通过管理的内涵创新来解决以上问题。
二、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创新措施
1. 加强实习目标管理。
由于缺少完善的实习目标管理体系, 一些校外实习流于形式, 甚至变成参观式或放羊式实习。在实习管理活动中, 通过目标管理, 可以把实习目标分解为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任务等。一方面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增强对其所学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使实习战略目标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目标一致,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接触生产实际, 学习生产过程, 加深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 使策略性目标定位于铸就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并将实习计划的贯彻执行建立在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积极互动的基础上。
2. 加强实习资源管理。
实习活动的实习资源主要包括实习基地、实习师资、实习经费。抓住这三要素, 才能发挥最佳效益。 (1) 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 开展形式广泛的产学研合作[2],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实习基地是开展实习活动、巩固提高理论教学成果的物质基础。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的原因, 主要是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 企业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 对于不能给企业带来实质经济效益的活动一般不愿意考虑。其次, 企业对接纳学生实习有较多的顾虑。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如赔偿、诉讼风险, 依据目前安全生产法规给企业的处罚等) , 接纳学生实习也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干扰。基于以上各种顾虑导致企业对接纳学生实习持消极态度。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 采取产学研合作措施, 抓住企业科技进步的关键, 以学生为载体向企业提供人力智力支持, 如我们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咨询、培训技术, 积极承担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 优先转让基地方面所需的技术成果, 帮助企业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提高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与企业建立紧密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使企业获益, 提高企业积极性。 (2) 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 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 缓解实习经费紧张局面, 加强实习经费管理。实习经费是确保该环节实施的必要保证, 现在高校在教育教学观念上还是重知识轻能力, 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 一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 往往牺牲实践教学。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导致部分学校教学实习经费十几年不变, 另一方面, 近年来的扩招又使得教育经费短缺, 高校便往往挤压在实习教学方面的投入。两方夹击, 导致实习经费更加短缺, 要增加实习实践环节的投入难度也随之增大。通过产学研合作及其他渠道, 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和研究成果, 兴办新的产业实体或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第一线等方式, 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办学, 弥补了教学资金投入的不足, 逐年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 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办学的活力, 促进了专业和学校的发展, 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 (3) 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机制, 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整个实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在实习活动中的作用直接决定了整个实习效果的成败。这要求教师既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深的学术造诣, 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然而学校教师一般具有扎实的本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 但往往实际应用经验不足;因此我们大胆尝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 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通过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 由于企业导师尽管对学科前沿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 但往往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 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 这样一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就能形成优势互补, 从而使老师能更好地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加强实习组织管理。
(1)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由于管理模式单一。为保证校内教学的连续性, 学院在实习时间安排上还在延续过去多年的做法, 即成批量进行, 每次实习的时间比较短, 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生产实际, 许多学校几乎都是集中在同一时间安排实习, 导致在较短的时间内企业需要接纳大批量的学生同时实习。学院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 特别是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 在这期间学生面临找工作、考研、考证、出国联系等压力, 根本无心实习。由于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主体参与,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实习时间安排上, 要兼顾企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灵活地设计, 保证实习时间的充裕完整。 (2)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对毕业实习, 大都有一种兴奋和新奇的心理。在实习前教育中, 我们要求学生准备实习的有关资料安排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与化学化工类实习车间工艺有关的资料, 使他们全面地了解该工艺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以及同类产品的更为先进的生产方法, 实习计划安排表等提前发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具体步骤、考核要求等, 从而更有效地、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认识实习。通过邀请实习基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关专家作报告或座谈, 让学生了解专业相关企业的生产情况、管理模式、专业相关的技术难题和研究热点问题, 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 拓宽知识面,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认真做好现场实习。现场实习是实习的核心内容, 通过现场实习可培养学生熟悉和适应现场工作的能力[3], 缩小课堂教学与生产应用实际的差距, 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实际情况, 适应现场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方法。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首先, 我们请现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给同学们现场讲解生产的工艺原理、流程特点、生产操作控制的主要指标及主要质量控制手段等知识;其次, 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检查学生实习情况, 督促他们进行听、记、看, 在此过程中, 若发现有不认真实习的现象, 就给予批评教育。另外, 我们还与学生一起倾听现场人员讲解, 这样便于发现必讲的内容是否被遗漏, 以便向现场指导人员及时提出予以补充, 并结合现场实际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 以便启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 对学生尚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补充讲解。
4. 规范实习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实习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对于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我们尝试突破以往以实习材料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唯一向度的做法, 采用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职业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全面、客观的实习考核评价方式。 (1) 实习单位鉴定考评。实习单位领导及实习工作具体指导人员是学生实习全过程的直接见证者。在实习结束前, 厂方领导或技术人员就本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设计试题, 对学生进行测试, 并参考完成实习任务的质量、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等情况对学生给出鉴定意见及鉴定评分。 (2) 学校指导老师现场检查考评。指导老师在现场实习进行到一定时间后, 就实习岗位的作用、工艺流程、工艺条件、设备、操作、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设计好题目, 对每个学生进行现场提问, 要求学生现场回答, 根据答题的情况给予学生客观评价。 (3) 实习态度和表现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 通过考核学生的工作认真负责程度、出勤守纪情况、厂方鉴定、公共关系、定期与指导老师联系和汇报情况等方面, 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敦促学生为了获得这一部分的良好成绩, 重视实习过程。 (4) 实习总结报告考评。实习结束后, 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材料, 内容包括:实习技术总结、实习体会和对实习的意见与建议。通过撰写实习报告,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实习总结和意见可以为学校指导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为今后的校外教学实习总结经验。
三、总结
解决高校学生实习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学生等方方面面, 关系到科教兴国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如何解决当前实习管理的滞后, 构建生产实习管理新模式, 还需解放思想, 求真务实, 坚持创新性学习, 不断进行管理内涵创新, 建立一种新的长效机制, 形成强劲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把实习管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常规管理, 才能探
参考文献
[1]董超俊.大学生生产实习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3) :82-84.
[2]张新厂, 钟珊珊.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30 (1) :57-60.
化工化学类 篇9
1 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建立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化工类专业(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为例)主要培养面向企事业相关单位分析和化验行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有明确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相对应也建立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目标[1],根据教学目标,对开设的实验项目和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1.1 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
建立明确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有效数字的修约及计算规则;了解分析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掌握分析结果中误差的计算方法;掌握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配位滴定分析法的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量分析法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
技能目标:能掌握相关化学产品和原材料的检验方法;具有实验结果数据处理的能力;掌握常用药品、试剂的性状、用途、保存要求;掌握一般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掌握标准分析仪器的维修和故障检修方法;具有中级化学检验工和化学分析工的能力。
综合素养:具备热爱科学、严格操作、实事求是不编数据的良好学风;具有不断努力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会借助工具查询相关专业材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2]。
1.2 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通过对课程目标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以工作过程为指导,按照工作任务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序化,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同时将教师的角色由“课堂主导者”变为“学习指导者”, 学生要以完成任务主体的身份出现。例如:教师讲述酸碱滴定法内容时,要求学生对酸碱滴定法的原理、滴定过程中酸碱度的计算方法、指示剂的选择方法等知识点了解之后,能够独自完成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和白酒中酸含量的测定任务,教师按照制订的项目计划进行项目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按照制定的项目计划完成所承担的项目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独立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而和谐地发展[3]。
2 细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分析化学实验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分析天平的使用,容量器皿的操作,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重量分析基本操作的讲解内容多,课堂知识容量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我们通过实施以下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1 培养学生实验意识,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往往从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药品及实验步骤进行逐一讲解,学生只需按照教材完成操作即可,造成学生过分依赖书本、依赖教师,不会自己独立思考的情况,从而也导致了学生渐渐失去了积极主动的求知欲望。而分析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掌握严格的量的概念,为强化学生的实验意识、实验准备意识和实验规范操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技能,我们将“5s”管理法用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将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理念用于课堂管理[4]。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教学更加有效和有序的进行,也是学生预先感受到企业管理的气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2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分步实施,分项验收,整体推进”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分步实施,分项验收,整体推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将实验项目分解为不同的操作步骤或子项目组织学生分布实施,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完成任务的目标更加明确;在设定的时间内学生完成每一操作步骤或子项目后,根据情况由教师或组内学生进行验收和考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更改,验收完成后,进行下一个环节;在前两个教学环境的基础上,系统整合,整体推进完成实验项目教学任务。
2.3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坚持和不断完善“三个报告,一个考试”的程序化、规范化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制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任课教师审定后方可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按要求做好实验记录报告,实验结束,教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教室;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批阅和评价给分。在考核时由注重结果考核变为注重过程考核,将在实验课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各项技能合理分解赋分[1],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
2.4 将仿真实验用于分析化学实验
将仿真实验技术应用到分析化学实验中,可以使仿真实验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得到大幅的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有着严格规范的操作要求,这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最基本保证。没有规范的操作技能训练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验能力[5]。
2.5 举办实验技能大赛
在化工类专业范围内举行分析技能大赛[6],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在竞赛过程中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索能力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求知向上的学风,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最后,对比赛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者团队加以适当的奖励,为学生今后学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6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
将职业技能鉴定渗透于专业教育教学中,贯穿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全过程,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的安排上尽可能与化学检验工技能鉴定协调统一、有机结合,落实相关政策,促进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提高[7],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证。
3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发现实验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实验方案,最终完成整个实验。
4 改革考核方法,建立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我们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对实验操作过程量化考核[8,9,10],学生在给定时间内、给定题目的情况下完成操作考试,教师在旁边按照评分标准边看边打分。评分标准主要涉及以几个方面的操作要求:实验的组织、仪器的使用、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实验卫生习惯等,每一项均有详细的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且此评分标准在第一次实验课时就告诉学生,使他们平时做实验时就能有意识地按规范操作。并将学生参加分析技能大赛活动情况等以附加分形式纳入综合成绩,总评成绩=期末操作考试×45%+平时实验操作×40%+实验报告×5%+附加分。该考核方法能公正、真实地评价出学生实验的水平,激励学生重视实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将多种成绩相结合,能更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水平与能力,避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验中动脑动手能力。
5 结 论
通过对本院的分析化学实验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发现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提高,实验时操作标准规范,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转变成主动追求知识,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普遍反应自身的基本操作技能得到了巩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展惠英.基于职业导向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6):112-116.
[2]萨仁图雅.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5):238-239.
[3]萨仁图雅.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教通讯,2012(15):54-56.
[4]侯日红.现场管理“5s”法在技工学校技能教学培训中的运用[J].职业与教育,2008(1):29-30.
[5]李文彬.分析化学仿真实验教学在远程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15(2):36-38.
[6]李松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90-92.
[7]强伟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8(7):51-52.
[8]莫海燕.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现状及改革的探讨[J].课程建设,2011(7):49-50.
[9]潘乐.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28(2):35-37.
化工化学类 篇10
一、化学化工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具备的特征
化学化工类复合型创新人才, 既不同于拥有深厚理论基础的学术型人才, 也不同于拥有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它是一种在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综合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服务、建设、管理、生产等, 要具有运用综合技能和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1]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非常好的化学化工类专业素质, 还要具备责任心、团队精神、道德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非专业能力。这类创新人才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对化学化工类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 实践能力非常强, 具有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特别强。
二、化学化工类复合型创新人才所应有的素质
1.化学化工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应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从交叉学科入手, 利用化学与化工系的传统优势, 把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和应用化学等结合起来, 这样就会使这类人才为将来从事医药研制、生化材料的制备、精细化工品的研发打下非常夯实的基础。[2]
2.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化学实验研究, 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物质以及变化规律, 从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这类人才具备更多的综合素质, 需要改变最基本的化学实验的培养模式, 对四大基础化学实验进行全面整合, 对综合性、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权重进行部分的增加。
3.为了适应化学化工的工艺、设备、环保和精细化学品等方面的人才需求, 此类人才需要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达到如下的一些要求。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有所需要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掌握所需的外语知识及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 还需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备化工化学类专业需要的工程和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基本的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市场营销、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力结构:具有基本的化工设计能力, 具备运用化工化学等专业型的知识的分析和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产品技术的开发、推广经营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技术的交流能力。素质结构: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和团结协作等精神, 以及开拓进取的工作意识,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 了解化学化工行业必备的政策和法律知识。
三、对化学化工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
1.以德为本, 德才兼备。应用型人才在专业知识的运用与发挥上通常需要具有较高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3]
2.要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 使个人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 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石。
3.需要把“一主三辅”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相结合。 (1) 突出“应用”具备化学化工技术应用能力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很强的综合型的知识运用能力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2) 强调“复合”。所谓“复合型”, 指实现技术运用交叉、应用交叉和专业技术应用与经营管理能力交叉, 能够成为一专多能。 (3) 要以“外向”为重点, “外向型”主要有两个意义, 一个是适应涉外环境的能力, 另一个是开放的意识。化学化工类复合型创新人才还需要具备强的开拓意识, 这样就会提升涉外的适应技能。
4.要培养实用技能, 用已知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探究创造出新的知识。同时注意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它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
5.要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忍不拔的心理综合素质。要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 要有不断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事业心。[4]
四、结论
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强烈的事业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创新的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才是化学化工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应有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洪田, 叶树江, 等.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01) .
[2]张斌.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与探索[J].昆明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02) .
[3]张庆, 巩育军, 苏秋芳, 等.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 2006, 33 (12) :108-109.
化工化学类 篇11
摘要:石油化工类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该类专业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研究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整合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资源,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从而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弥补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短板,改善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
关键词:课外科技活动 石油化工 创新能力 大学生
目前,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存在着人才的培养模式过于死板,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石油化工类高校,如何弥补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的短板,继而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 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1.1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巩固化工类专业学生知识基础。课外科技活动与扎实的知识基础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是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前提要求。与此同时,课外科技活动对大学生学习也有促进作用,可激发大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主动扩充知识范围、整合知识结构。总之,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助于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巩固知识基础,培养其吸收新知识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1.2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化工类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课外科技活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已成为培养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主要渠道。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可使大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思维,激发创新的灵感,学生有机会运用综合知识,探索科研课题,并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培养了他们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1.3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提高化工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课外科技活动的集体氛围熏陶了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在课题的探讨过程中,锻炼了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完成课题的过程培养了大学生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课题结束后的数据整理和论文形成过程又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
2 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培养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2.1 成立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学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团委书记)组成,负责选拔课外科技团队成员、遴选指导教师等重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落实经费、组织立项等工作。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培养方法、模式、管理与激励机制、管理办法等进行系统研究,为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2.2 通过调研全面了解学校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现状。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展开调研。随机抽取样本200份,回收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调查数据对研究石油化工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问卷涵盖了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2.3 选拔优秀师生组建课外科技活动团队。对全院师生进行宣传动员,以提高其对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选聘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认真负责、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现指导教师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团队的对接。定期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团队成员交流经验及汇报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
2.4 建立课外科技活动管理、保障机制,健全评价体系。为激励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本学院制定了一些保证政策,比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团队选拔工作实施方案》等。依据以上保障政策,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评奖评优、发展党员等多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以激发青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
2.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①组织学术报告,增加课外科技活动普及程度。通过调研,了解到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通过参加科技竞赛,但科技竞赛开展的频率、以及对专业的要求都使学生参与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且低年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在2011-2013年间,将第一课堂知识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有机融合,组织课外组织科技讲座,有效的提升了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度。②以各类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2011-2013年中,组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科技竞赛、第三届全国创意创业大赛、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4项,省级以上奖励71项。③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我院在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推荐课外科技团队成员到企业实习,队员们在企业参与社会调查、课题研发,亲手操作企业大型仪器设备,这样的实习经历使队员们结合所学专业为企业服务,也在实习中得到锻炼。部分学生毕业后签约实习单位。④各类科技社团的成立也有效的推动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比如2009年成立的院级科技协会“纳米协会”,开展了一系列多彩而有意义的科技活动,因为表现突出2011年被评为校级精品社团,2012年升级为校级社团等。
3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3.1 师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提高、热情高涨。通过实施激励政策和开放实验室等方法积极调动广大师生参加省级科技竞赛的积极性。指导教师们指导学生发表科技论文9篇,其中部分优秀篇目刊登在SCI、EI等国际核心期刊中。
3.2 学术科技竞赛硕果累累。以挑战杯为例,在2011-
2013年期间,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总数为64项,占全校获奖总数的29.5%,遥遥领先于其他专业类别学生。此外,课外科技团队成员在外语、计算机程序设计、节能减排等其他省和国家级的各类学科竞赛中,每年获得奖项数量均名列学校前茅。
3.3 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并丰富活动载体。通过拓展和丰富科技创新活动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仅在项目研究期间,邀请校内外专家26位,举办各类科技讲座32场,受众人数达7300人。组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各类知识竞赛6次,报名参与人数1345人,获奖人数178人。
3.4 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师生取得共同进步。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实践,总结经验公开发表论文9篇,指导大学生在各类科技期刊发表论文9篇。与此同时,课外科技团队成员通过参与活动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在2012年10月,课外科技团队指导教师张静荣获“第一届中国催化新秀奖”。学生成为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其科技能力、综合素质都不断提高,多人多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典型代表。
3.5 促进了石油化工类大学生群体整体精神风貌的提高,考研率就业率名列前茅。课外科技活动团队通过树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典型”,形成“学有榜样、追有目标、赶有动力”的科技创新氛围,从而培养了更多的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品质、综合能力,促进了石油化工类大学生群体整体精神风貌的提高。在课外科技活动带动的学术氛围下,学生的考研率一直名列学校前三名;2012年石油化工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7%,2013年就业率为93.3%。
许多获奖的集体和获奖的个人感言:正是参与了课外科技活动使他们具有了一种创新思维、一种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和一种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中不仅仅获取了知识更培养了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辛立章,张学洪等.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桂林理工大学的实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5(7):129-130.
[2]耿健,王文生等.新时期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10):250.
[3]杨震.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96-100.
教改项目: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化工化学类 篇12
1 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开展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基于协同学[2]提出的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是指通过科教协同、校内协同、学校与行业、地方有关部门、企业等协同,努力将优质科研资源和校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共同承担育人的职责,将协同学运用于教学实践不仅能提升教育的价值功效,并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全面育人的目的[3]。
首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化学化工人才的需要。为了培养合格的化学化工专业技术人才,要做好学校培养阶段与企业、行业实习阶段这两个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可以做好这两个阶段的衔接,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训练学生的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其次,协同育人教学模式也是培养老师的需要。现在应届博士毕业生是国内高校理工科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他们中绝大部分一直在学校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这决定了他们擅长理论讲授和科学研究,在企业和行业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这造成了目前高校工科师资队伍理科化趋势日益严重,直接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上缺乏工科教育的特点,从而使得培养的工科学生理科化,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是提升高校教师工程教育能力、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2 化学化工类专业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自2011年以来,在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西民族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广西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广西优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支持下,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着眼点,针对我校“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的办学特色及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特点,在我校的教学改革基础之上[4],展了“产学研”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对化学化工类协同育人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1)坚持“特色办学,育创新人”的宗旨,科学定位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
在风起云涌的创新大潮中,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地方产业发展直接对接的民族高等教育,必须以创新的方式和途径,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需要的创新人才[5]。地方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原则,一是紧跟形势、服务大局;二要立足地方、凸显特色。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在实践过程中,从为民族地区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目标出发,形成并不断强化“创新育人,育创新人”的理念,对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根据化学化工及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及广西民族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合力下,形成了适用性强的化学化工类专业协同育人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多重引导,引导学生了解企业一线生产、关心并实践科研活动,引导学生综合交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考,形成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校内与校外结合培养协同育人、创新与创业并重的协同育人模式。
专业特色和课程体系设置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各专业的特色基础和长期实践的经验,进一步凝炼专业特色,建立健全了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制度。我校将化学化工类专业对接广西行业需求进行定位,发掘专业特色,与科研平台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化学专业定位为培养广西工业在分析检验上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化学专业定位为培养面向广西特色林化产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定位于培养广西亟需的精细化工应用型创新人才,分别与食品安全与药物分析化学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有效地进行结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又通过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与区内外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加强合作,推进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2)坚持“协同育人”的理念,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就要有创新型教师,通过多种培训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学习交流拓宽教师的创新视野。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充分发挥各教学科研平台的作用,特别是以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中心,以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与药物分析化学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为载体,以广西化工研究院、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梧松林化集团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为合作单位,充分发挥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共建化学化工教学团队,挖掘教师的科研潜力,让教师以研促教、善于创新,带着教学和科研之中的问题深入企事业单位,紧密跟踪企事业单位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转化为教学项目,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既提高了学院服务企业的质量和层次,又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创新能力。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在提出“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一是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以具体项目为纽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科研平台、实践教学基地,以平台和基地作为科研和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主体,教师、研究生、本科生深入生产的第一线,共同进行科学研究;二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课外及校外实践协同育人,通过课堂的讲授与对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3)以“创新育人,创业育人”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全方位提高创新型学生的培养质量。
“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与创业并重的协同育人,我校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构建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科学研究平台、校内外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高起点设计培养方案,形成系统的实践模块,开设创新实验课程以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根据毕业生的反馈及社会的需求状况调整课程。
为学生搭建好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创新创业调整了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创业,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首先搭建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创新讲坛等活动,组织学术专家和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有针对性地开设学科前沿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专题讲座、报告等,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二是强化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平台特别是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大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探索,开展技术研究、创新发明、创业训练,培养学生从事技术研究和创业实践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三是完善学科竞赛平台,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和企业的研究项目等纳入竞赛选题,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3 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实践初见成效
经过多年来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我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15项,自治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33项;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2013年至2015年,获得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一等奖1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项;2014年获得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说课比赛”一等奖2项;参与发表科研论文37篇。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学生工作教师协同努力,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同样成绩斐然,2013年至2015年的就业率均为96%以上,有5名同学自主创业并取得营业执照。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来看,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培养出来的的学生更适应广西区域经济对化学化工类人才的需求。
摘要:协同育人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阐述了协同育人的必要性,通过在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实践基础上阐述了化学化工类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构建的方式,包括立足地有经济凝炼专业特色以及通过科技平台、企业等多方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的具体举措。最后简单介绍了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企业能力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化学化工类专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2015-05-04.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13.
[3]李忠云,邓秀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9):6-8.
[4]雷福厚,夏璐,姚兴东,等.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化学化工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2,9:16-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