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类实践性教学(精选10篇)
化学类实践性教学 篇1
生物化学是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组成、结构、功能和生命过程中物质及能量变化规律的学科。, 随着化学与生物学相互交融的深入, 生物化学在化工、制药等工科专业的地位不断提升。许多化工类院校在化工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已将生物化学课程设为专业基础必修课。我校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业分析方向从开设以来就开设了生物化学课程, 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工业催化与煤化工、有机与石油化工等方向则从2006年开始开设生物化学课程。但由于该课程不是专业主干课程, 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1,2]。因此, 结合多年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授课的体会, 分析目前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改革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体系方案,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服务。
1 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多, 学时少
生物化学内容包括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静态生物化学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和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动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氧化、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核酸代谢、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代谢调节等内容。理科院校生物化学理论学时数一般为72~112学时, 而工科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计划安排中多在36学时左右[2]。我校2006-2010年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为36学时, 2011年缩短为32学时。要用较短的时间从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教授大量的生物化学知识, 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是较为困难的,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寻找合理有效的方式, 改革教学过程[2]。我校多年的生物化学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历届学生反馈的意见中经常出现教学内容多, 教学节奏快, 知识点多, 记忆理解难度大等问题, 这无疑也应证生物化学学时紧与内容多的矛盾。
1.2 缺乏配套的教材
生物化学教材较多。我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采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 (第三版) 。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理论体系全面、解释翔实, 并涉及许多学科前沿知识[2]。但是由于化工类本科学生课时有限, 此教材对化工相关专业教学显得难度较大。我校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业分析方向采用的教材为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的张洪渊, 万海清主编的《生物化学》, 该教材比较适合工科生物化学教学需要, 内容简明, 有生化知识的应用实例, 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但教材体系存在不足, 部分内容交待不够。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工业催化与煤化工、有机与石油化工等方向2006年-2010年采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罗纪盛等修订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三版) , 该教材编排体系与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 (第三版) 相仿, 内容简明, 图表明晰, 关键知识交待明了, 但缺乏生化知识的应用实例。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工业催化与煤化工、有机与石油化工等方向2011年开始采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张丽萍、杨建雄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四版) , 该教材延续了罗纪盛等修订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三版) 的特点, 增加了篇幅, 调整了部分编排体系, 补充了新进展, 更新了部分内容, 但出现了多处分子式的错误现象, 删掉了前一版本中的一些经典图表, 依然未增加生化知识的应用实例。因此, 在目前已出版的各类生物化学教材中, 还未有能够充分体现化工性质的教材, 现有教材与化工类专业特点的适宜性不强[2]。
1.3 缺乏设置实验环节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化学为手段, 探索生命奥秘的一门科学,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结合起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化学课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基本的生物化学技术, 如糖、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比较熟悉。此外通过实验, 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加深对静态生物化学内容的理解。然而, 我校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由于学时所限, 没有开设生物化学实验, 无疑影响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效果。在历年教学过程中, 有不少学生表达希望开设实验的愿望。
1.4 学生缺乏兴趣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与理科学生相比, 化工科学生普遍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还是以传统化工知识为主, 生物化学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联系不明显, 多数学生认为学习生物化学用处不大, 从心理上就将该课程列为“选修”范围。与化工专业其他课程相比, 生物化学讲授的内容微观、抽象、繁杂, 学生感觉难以深入理解[2]。另外, 我校化工类专业学生招生人数多, 合班教学且教学班多为超标班, 课堂上教学互动无法照顾多数。作业题多为文字叙述题, 计算题, 推断题较少, 而工科学生更喜欢计算题和推断题。由于以上原因, 学生缺乏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不能正确对待生物化学课程, 造成了感觉难学一干脆不学一更难学的恶性循环[2]。
2 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加强教材选择, 优化内容配置, 建立合理教学体系
目前针对化工类专业的生物化学教材很少, 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经典教材为主要参考书, 增加生物化学应用案例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2]。在教材选择与处理过程中, 以生物化学经典教材内容体系为基础, 根据授课对象和学时优化内容配置, 将体现工科特色放在首位, 建立合理教学体系。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内容与教师的授课体系和顺序基本一致。
在教学过程中, 为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课程体系, 明确课程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设置十二章, 除第一章绪论外, 其他章节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为生物大分子, 包括蛋白质、核酸和酶, 糖类和脂类分别并入模块二中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模块二为生物代谢能量的产生和储藏及大分子前体的生物合成, 包括生物氧化、糖类与糖代谢、脂类与脂类代谢、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模块三为遗传信息的存储传递和表达, 包括核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控。这样不仅简化了原有知识体系, 而且很明确地提出了生物化学的重点, 即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代谢, 让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能把握生物化学课程的知识框架和学习重点。
2.2 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 控制讲授节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鲜明、具体、直观、生动、简明、快捷等优点。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其采用形象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可以动态地演示生化代谢过程, 能将抽象复杂的生化反应转化成形象具体的生化知识。多媒体教学非常适合生物化学信息量大、学时紧的工科生物化学的教学。简化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 并提高了教学效率[1]。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是保证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创造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从简原则和留白原则[3]。
生物化学中糖酵解、三羧酸循环、脂类代谢、DNA的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代谢过程最让学生头疼, 尤其对物质的循环路径理解不透, 反应多, 涉及的酶和物质也多, 不易记忆等问题困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可见可循环播放的特点, 采用不同形式的重复, 强化记忆, 突出重点。如在讲授糖酵解过程时, 先分步讲述10步反应, 强调限速反应、耗能产能、产还原力的反应等核心内容, 然后在一张片子上再现10步反应, 再次强调关键点, 最后进行总结。教科书和黑板式教学均无法良好地表现这一连续的多步骤动态过程。另外, 适时播放很多代谢过程的动画或视频, 如DNA的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动画等, 学生清晰地掌握了讲授内容而且兴趣很浓。
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性、快捷性、交互性等诸多优势。但应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视听并用, 精力高度集中, 身体容易疲劳, 存在教学节奏加快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减少的矛盾, 教师应将多媒体教学的集成性、快捷性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节奏有机结合, 不单单追求讲得快、讲得多, 而应做到循序渐进。快慢得当。使学生面对大信息量刺激的时候, 在视觉、听觉与精神上有张有弛.轻松地将一个一个知识点由感觉一知觉一短时记忆, 反复刺激后形成长时记忆, 做到从不知到知之, 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增加一些板书, 对于要求掌握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给予适当提示, 在投影文字中, 将需要做笔记的部分用特殊颜色标出。使学生主动适应教师授课的思路与规律, 学会正确做笔记的方法[3]。
2.3 合理设置问题, 启发学生联想与推理, 多角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PBL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老师为主导, 以问题为中心,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课下查阅相关各学科资料, 课上发挥主动作用,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目的。PBL模式是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4]。在工科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可尝试将PBL教学模式穿插到传统教学过程中, 主要包括以下过程:结合专业特点。选择适合PBL模式教学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5]。
通过知识性问题使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通过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发现认知的差距;通过控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方;通过发挥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通过热点性问题促进学生趋近学科的前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课堂中营造质疑环境, 创设思维型质疑的过程[6]。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 发表新见解。
2.4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中, 把教知识和教方法相结合,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1]。例如, 对于维生素与辅酶一章, 提一下作为辅因子的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 其他内容安排自学。对于核酸的合成与蛋白质的合成均只讲授原核生物的合成机制, 而真核生物的合成机制均安排自学。辅以课外综合性的思考题,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比较, 既利于学生复习记忆, 又可培养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
在教学中联系工业生化中的应用实例提出问题, 引导讨论, 来阐明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7,8]。例如用酶的竞争性抑制原理解释磺胺药的抗菌机理和解决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在讲授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的去向时, 介绍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工业。在讲授三羧酸循环时, 介绍柠檬酸工业、氨基酸工业等情况。诸如此类的拓展知识介绍无疑让学生认识到很多生化物质已成为工业品, 进而认识到糖代谢与发酵调控的重要性。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法具启发思考和激发学习积极性, 理论联系实际, 用抽象的生物化学原理解释工业生产与医药实践中的具体现象, 启发学生勤于思考, 深入理解理论, 并活学活用,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 教无定法, 方法要为内容服务, 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 多法并行,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课堂设计, 才能上好一堂生动的生化课,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而对于化工类专业的学生生物化学的教学则更应该考虑学生的背景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只有让学生从内心喜欢, 接受生物化学, 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教学相长的境界。当然, 要达到这种境界, 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华.工科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8 (7) :110-111.
[2]张根林, 易丽娟, 孙萍.化工科特色生物化学教学体系的改革途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 2011 (4) :74-77.
[3]车振明, 李玉锋, 李明元.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 提高工科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 2006, 12 (138) :25-27.
[4]宋晓娟.PBL教学法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2) :156-157.
[5]伊艳杰, 张长付, 李欢庆.运用PBL教学檩式提高工科生物化学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 2009 (30) :19.
[6]燕红, 王毅.在工科生物化学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培养的各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5) :171.
[7]张元兴, 欧阳立明, 欧伶.案例教学法在工科生物化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 2006 (5) :92-93.
[8]李素霞, 欧伶, 俞建瑛, 等.工科院校中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 2007, 34 (4) :816-818.
化学类实践性教学 篇2
关键词:分析化学 实验 教学改革 药学类专业
分析化学是药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要特征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课是学习分析化学必不可少的环节[1],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验证分析化学理论知识,以加强学生对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和科研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1]。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致力于药学学习的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分析化学是我校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学、临床药学等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实验中暴露出人数多,操作仪器机会少的问题。为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更多的实践时间和充分的实践机会,以适应我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我们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兴趣、改革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了调整。
1.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兴趣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敢想敢干,积极与教师沟通,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实验积极性。其次,要結合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兴趣,教学脱离实际,学生认识不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就会对课程内容兴趣不足,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懒于思考、厌学弃学等情况,做与课堂无关的行为举动如玩手机、左顾右盼、发呆。再次,要给与学生足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过去的分析化学实验大多以验证分析化学基本理论为主,多数实验停留在化学分析学生常规滴定、仪器分析教师演示仪器的阶段,尤其是大型精密仪器,学校担心学生弄坏仪器,实验课多以教师演示,学生观摩结束,学生动手机会少,很难对实验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操作机会,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认识。
2.改革实验内容
为提高课堂利用率,实验过程中经与学生沟通,发现大多数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大一学年已经完成部分滴定实验课程,例如《分析化学实验》中的“电子天平的称量练习、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 mol/L)的配制与标定”在《基础化学实验》中已经完成,在《分析化学实验》课上又设置了相同的内容,即浪费教学资源,又浪费教师及学生宝贵的时间。此次实验课程改革,原来的四个滴定实验,删除了原有的两个酸碱滴定实验,仅保留了“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和明矾及水的硬度测定”配位滴定实验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过氧化氢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滴定实验。同时,加大了仪器分析相关实验的比重,仪器分析部分实验涵盖电化学、光谱学、色谱学相关内容,包括“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和磷酸的电位滴定”,“维生素B12吸收光谱的绘制及其注射液的鉴别和测定”,“荧光法测定硫酸奎尼丁”,“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自来水中钙、镁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气-质联用分析大蒜精油中的成分”,“饮料中咖啡因的高效液相分析-外标法定量”。仪器分析实验部分同时增加了学时数,从原来的4个学时增加到现在的6个学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时仪器的操作,了解仪器的原理构造。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以往分析化学所涉及的专业少,学生数目也相应较少,随着高校扩招,新专业也应运而生,需要学生分析化学的学生人数也与日俱增。学生人数增加,但仪器数目未能成比例的增加,实验课上必然将学生分为小的学习组进行实验,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仪器的操作,这就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首先,受到仪器限制,为使学生都能完成全部试验,经常会出现理论课与实验课不同步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实验内容与理论课内容严重不同步,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若只是简单介绍原理及仪器使用方法,学生常常不能达到对该次实验的深刻体会。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试验内容,对所学内容有大致了解,在实验课讲授过程中,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理论讲授,结合试验内容,使得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验后,对随后的理论课学习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在理论部分讲授完成后,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进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大型仪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实验中,我们通常15人一组进行实验,由于仪器数量有限,不可能每个学生一个人完成全部试验,通常15人又分为5人一小组共3组,这样的分组经常出现,一个小组中一个同学在实验,其他同学不积极参与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验中应该起到监督作用,对于实验的评分,不能只靠实验报告来给出,要结合试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评分。要求每个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来,而不是作为局外人,旁观者。最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三小组中的前两组带着任务进行实验学习,第一组学生由教师本人教授,包括HPLC仪器的构造,实验操作流程,以及数据解析过程,教师讲授完毕,指定第一组学生中的1-2人为下一组讲解,同时,第二小组的同学为第三小组的同学进行讲解,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如果遇到上一组学生讲解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加以修正,以保证第二、第三小组的学生和第一小组的学生得到相同的指导。
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推动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4.改革考核方式
自2014年6月份对教学大纲修订以来,我们提高了实验课成绩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30%提高到目前的40%。每一次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成绩又由原始数据记录、实验操作、实验讲解、实验报告四个部分组成。对于涂改原始数据的学生要求说明理由,并有教师签字后方可认可该次实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实验操作过程对于不积极参与实验的学生给与相应的扣分处理,实验讲解环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为下一组学生讲解实验,使得学生对仪器的操作学习更加积极,对于在讲解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有相应的奖励分数,实验报告中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数据分析的认真程度都会计入评分的考量中。
实践证明,将多种成绩相结合,能更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动脑能力,避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该方法能公正、真实地评价出学生实验的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总结
经过几轮努力的探索,通过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兴趣、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手段,我们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提高了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实验有了新的认识,在学习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改革后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更加符合高效培养人才的要求,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作为分析化学方面的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
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的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積极性和创造创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怀清.分析化学实验指导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
[2]黄珊,肖琦,马建强.浅析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 广东化工,2013,41( 7): 178-179.
[3]田志茗,周萍.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高师理科学刊,2002,(04).
[4]许国安,徐华成.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02).
[5]陈渊,陈宪明,罗济文,周能,李家贵.新建地方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
[6]何丹,李勤耕,范琦,赵华.虚拟实验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药业,2011,(16).
[7]卢昕,黄都,刘承伟,黎冬梅,陈美基.聚焦于核心概念建构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设计——高校实践类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研究之三[J].大学化学,2011,(04).
基金项目:基于综合实验的分析化学实验体系构建及应用,遵义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项目(NO. j-1-16)。
化学类实践性教学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化学类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科学管理
作为全面提高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学正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3]。一方面,实践性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教学,在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对科研创新的理解。但是高校现有的化学类实践性教学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性教学场所和仪器设备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师资力量的建设和提升得不到保障等等。笔者以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成立为契机,结合在高校化学类实验室数年来的教学经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分别探讨了相关的应对方法。
1 对实践性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直以来,实践性教学主要用于对理论授课教学活动的支撑,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具有更好的感性认识,辅助提升理论教师的讲授效果。因此,相对于理论教学活动,实践性教学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般为课内实验。对于专业性强的重要课程,会系统地开设独立授课实验课程。上述实践性教学工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可称之为被动型实践性教学。鉴于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开放选修、课程设计、本科生创新计划[4,5]等在内的主动型实践性教学项目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推广。同时高等学校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在学科建设中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但是总的来说包括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在内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程度还远为不够[6]。
1.1 对被动型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设置过程中缩减实验教学课时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作者认为学校及学院的管理层面应设定被动型实践性教学课时的红线,以保证实验教学学时的比例。其次,大多数被动型实践性教学的考核往往在整个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实验教学课堂的表现不足以影响学生课程的考核成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务部门应提示或指导任课教师在教学大纲的编写过程中注意提高被动型实践性教学成绩的比例。再次,被动型实践性教学一般由实验室的专职教学人员担任,和理论授课教师缺乏沟通往往会造成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出现错位,甚至造成误解。推动理论教师积极参与被动型实践性教学,促进理论教师与实验任课教师的互动有利于保证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一般人看来被动型实践性教学只需要任课教师在计划的课时内付出劳动,其实不然。实验任课教师对被动型实践性教学的准备工作往往需要付出十倍,甚至数十倍于计划内课时的时间[7]。只有详实的准备,特别是在新开实验之前对实验项目进行反复模拟操作,才能保证实际教学过程高质量地进行。
1.2 对主动型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程度
对于主动型实践教学,主要以教师提出开放性的课题供学生选择,或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凝练出自己的想法并寻找相关教师进行指导的方式来进行。在主动型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的主体可以是专职实验教师,也可以是理论授课教师。学生一般都是学有余力,有一定的创新要求的群体。主动型实践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教学规范性和质量也在逐年得到提高,但是主动型实践教学依然存在指导教师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学生的研究兴趣难以长期保持,指导教师忙于科研和教学活动难以保证足够的精力投入上述主动型实践性教学。针对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对教师或者学生提出的项目学校管理部门应该进行更加细致的审核,确保有科研兴趣的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队伍。对于主动型实践性教学任课教师的教学成果,要有量化的评价指标,并作为后续相关主动型实践性教学项目申请和指导的参考。
同时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对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还应该表现在项目内容的选择上,选题难度应该适中,应尽量避免课程时间不够难以完成任务,或者选题过于简单,仅仅是被动型实践性教学的简单重复等现象。
2 实践性教学场所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主动型实践性教学发展之前,相关场地和仪器设备仅用于极少学时的被动型实践教学,教学场地和仪器设备更新的动力多有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投入的加大,实践性教学场所和仪器设备的建设势头迅猛。那么,如何来实现面积日渐增大的实践性教学场地和日益高端的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从而实现对实践性教学和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正成为高等学校实践性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普遍问题[8]。笔者通过学习和调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践性教学场所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探讨:
2.1 建立智能化管理网络
现有实践性教学场地和仪器设备的管理主要通过指定专人分块负责,然而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存在人员短缺的情况。相关管理人员工作量很大,尤其表现在四年级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期间。如何建立一个智能化管理网络,有效提高对实践性教学场地和仪器的监管力度,笔者对兄弟高校相关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借鉴。具体来说可通过对各个实践性教学场地实行严格的门禁制度,进入实验场所的人员必须通过刷卡或者指纹识别的验证。启动控制仪器设备的软件时,先给出统一的身份识别界面。事先通过管理人员考核并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才能通过身份识别,进而实现对仪器设备的操作。对于不需要计算机软件控制的仪器设备,可通过对仪器设备电源进行控制的方式对使用人员进行识别。通过智能系统的管理可进一步增强使用人员的责任心,有效减少仪器设备管理教师的工作量。
另外,学校设备处、教务处以及学院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在线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学校主管部门、学院、各实验室的三级网络管理体系。
2.2 明确人员准入门槛
安全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它工作的前提条件,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9]。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科相关实验室已经建立健全了实践性教学场地及仪器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准入制度。经过培训并通过考核的研究生、本科生才能进入实验场地。在这一方面,笔者所在部门正准备进一步细化对相关学生的安全教育,并拟增加安全实例教育、开展安全演习等方法继续增强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笔者认为可以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并进行严格考核。对于考核成绩未达优秀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和补考,并可以考虑和将来主动型实践性教学的项目申请进行挂钩,在进入实验室的考核中重点对其进行把关。
2.3 引入岗位竞争机制
鼓励和督促实践性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在一些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上,甚至可以考虑从仪器设备的运行经费中提取一部分用于仪器设备管理教师的绩效补贴。营造出实践型教学教师,包括理论教师对仪器设备管理岗位的高度认可。进一步地,可以大胆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综合考核和用户评价的方法对相关仪器设备实现轮岗管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同时还能促进在岗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2.4 优化管理人员组成
实际上,实践性教学教师通常会兼职实验室管理人员,且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人数的增加正面临与工作量的增加不相匹配的现象[10]。在智能化管理系统完全建立之前,笔者所在单位正在稳定开了助教助管工作。主要形式是选拔责任心强、为人积极热情的研究生同学共同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通过从事助管工作,锻炼了相关研究生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突出的人际交往能力[11]。更为重要的是,该工作实行几年以来,在实践性教学场所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现象。比如,现行研究生助管的周期是固定的,时间太短存在助管不能很好地掌握管理技能,发挥管理作用;过长又会出现助管人员对工作失去热情,影响助管工作的质量。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可引入流动和竞争机制,根据学生意愿和管理教师对助管学生工作的考核结果灵活调节其任职周期。
当然,这一部分的问题最主要的解决方法是从根本上扭转实践型教学人员的地位,并拓展其发展空间等方面保证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力量。
3 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教授在关于实验室建设的访谈中指出,目前,从事实验室工作和实验教学的同志被列为教辅队伍,这本身就是一个观念上需要转变的问题[12]。没有把实验室工作像教学、科研工作一样作为重要内容来进行研究讨论和规划发展,这直接影响着实验室建设水平的提高。目前条件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很少愿意进入实践性教学岗位,实践性教学队伍的老化现象正浮出水面[13]。要想保证实践性教学的质量,稳定、高质量的教学队伍是最为根本的保障[14]。同时学科建设与平台发展几乎也离不开实践性教学任课教师的相关工作。对实践性教学任课教师,特别是被动型实践性教学任课教师地位、待遇以及发展上升空间的考虑应与理论教师一视同仁。
需要指出的是,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并不是强调去简单提高任课教师的学历或者学位,而是要通过深入学习和培训的方式提高任课教师指导实验和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地,可以考虑为工程专业方向的任课教师提供一定的企业实训,深化任课教师对相关知识运用环境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总之,通过对实践性教学任课教师针对性的培养提高,并在地位、待遇等问题上破除原有观念,甚至营造出更有利的条件来调控教师在理论授课和实践性教学授课上的流动方向,才能保证稳定、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队伍[15]。
4 结语
化学类实践性教学 篇4
【关键词】医用化学 教学现状 新模式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32-02
医用化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使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使学生在化学的有关领域打下比较广泛和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后续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1-2]。美国著名医学家精辟总结“人类的形态和行为等都是由一系列各负其责的化学反应来决定的”。确实,人体由五大化学物质组成,即蛋白质、糖类、脂肪、水和无机盐,人体宛如一个微型精密的化学实验室,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化学反应[3]。当人体患病时,体内的化学反应总是随之改变。所以,学好医用化学知识,才能为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培养高素质、跨时代的医学人才。
1.医用化学的教学现状
1.1 医用化学的课程设置
由于专业医学课程多,学制短,时间紧[4],医用化学的学时一再压缩,我院现已压缩至36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10学时)。加之近年来教材不断改版,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覆盖面不断加宽,使得教学体系中有限的学时与不断膨胀的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很大,学生的学习在无形中易产生畏难情绪。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最大限度地传授医用化学知识,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每个医用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5]。
1.2 学生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我们对2015级的学生进行了“医用化学课程开设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据统计,文科生占62.65%,理科生占10.04%(对常见化学名称的读法及化学符号的书写也不能全部正确地进行判断),中职推优占19.15%,中职单报高职占8.16%。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化学素养普遍下降,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之前的化学教育与高职层次的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衔接,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我院实行的是文科生与理科生混班教学,在教学进度及知识难易程度的把握上,给任课教师带来很大困扰,也加重了除理科生以外的其他学生的自卑心理。
1.3 教师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前,本校从事医用化学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毕业于师范类院校的化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甚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满堂灌输,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很少。同时由于课时少,教学进度快,学生基础差,课堂教学内容难以当堂消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1.4 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据调查,医用化学教学方法传统老套,“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导地位。课堂上基本上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少使用多媒体和有关软件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化。而且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高职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大量消减了医用化学等其他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从而加大了医用化学的授课难度。
2.构建医用化学教学的新模式
2.1 突出专业特色,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
目前我们所用高职医用化学教材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过多,而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内容不多,有的教材虽然渗透了部分医学内容,但总体没有摆脱“纯化学”的教学体系,不利用培养适用型技能型的高职医学人才。医用化学教学理念主要是为后期课程服务,为临床工作服务,淡化化学,坚持“必需、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6]。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后期课程和临床工作的需要,对一些教学内容如渗透压、缓冲溶液等内容应要求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并且能够应用相关理论简单的解释一些临床现象,而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共轭效应等可以删去不讲,同时也要适度补充医用化学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等资料,使教学内容有较多的补充和更新,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高职学生的现状,要提高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2.2.1 按生源类型分班,分层次教学
文科生和理科生化学基础相差甚大,同一堂课,往往出现文科生觉得进度太快,内容太深,难以接受,而理科生觉得进度太慢,内容太浅,不耐心听讲的矛盾局面。对此,教师也难以平衡文理生的教学难度和进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有必要文理生实施分班教学,使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学[7]。通过分班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文科生学情现状酌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放慢教学进度,并对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高中基础化学知识进行适当补充讲解,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降低学习难度,也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2.2 采用“任务驱动”形式,按照“六步法”组织教学
在教学组织上,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角色扮演,按照“任务驱动”形式,发挥团队作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教学[8],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使学生有计划的学习,有目的的学习,有评价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2.2.3 案例导入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自始至终都在提倡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医用化学课程本身就是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课程的综合,但课时相对来讲甚少,所以将案例教学法导入式教学法运用到医用化学课堂教学中,以案例为基础、问题为先导,深入分析为核心[9],则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医用化学的教学效果。
2.3 优化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任何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考核是手段不是目标,但考核方式对教学活动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为实现培养目标,卫生类高职化学课程的考核应重视学习过程中“定性”评价的导向功能[10],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将传统的“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方式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在评价中感知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就感和乐趣,同时也使学生在“过程性”评价方式中体会到教师评价和指导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评价,摆脱应试学习模式的束缚,达到检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重目的。
2.4 提高教师素质,确保教学质量
2.4.1 提高教师的医学知识修养
我院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类院校的化学专业,不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将化学教学贯穿于医学教学体系中。所以授课教师应不断地加强自身医用化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使之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从实际中寻求适宜的教学案例,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2.4.2 提高科研水平,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总开展深入的医学化学研究是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体现化学与医学紧密联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培养现代医学人才不可缺少的内容。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医用化学的学科性、基础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生掌握医用化学的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文华,黄涛.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学园,2014,15:66-67.
[2]周群华,陈丽会.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2014,17:329.
[3]李真真,魏碧蓉. 本科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2,9(5):198-201.
[4]刘梯楼. 医用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5):63-64.
[5]董玉红. 提高护理专业文科生医用化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 化学教育,2014,8:43-46.
[6]薛会君,刘德云. 医用化学[M]. 科学出版社,2014:2.
[7]许小青. 高职护理专业文科生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28(2):80-83.
[8]旭良.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医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职教通讯,2012,27:24-26.
[9]时惠敏,袁静. 高职高专医用化学课堂导入例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3):51-52.
[10]黄晓英.高职院校化学类课程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1,61:7-8.
作者简介:
化学类实践性教学 篇5
高校重组、扩招、就业模式的变化,使有机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主要表现在:1.高校重组形成了理工并举、互相扶持或理学为工学服务的格局,专业设置由相对单一变为复杂化,各专业对基础课教学要求差别较大。2.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拓宽专业课程设置,导致基础课课时数大大缩减。3.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趋于饱和,对生产实践能力要求逐渐高于理论知识的需求,导致学生对就业前景缺少信心而不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产生较为严重的重专业轻基础、重实践轻理论的思想。4.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一致,总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2]。针对这些不利情况,在理工类高校的有机化学教学中,如何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强化课程知识的记忆深度和理解程度,真正做到基础理论为专业服务,成为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准确理解理工学科划分与理工融合对专业基础课的要求
理工融合是指在高等教育中理学和工学这两大学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理学重在探索、认识未知世界,工学则重在寻求方法,进而改造世界,前者是后者的内核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应用[3]。
我国理工学科的建设和划分,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理学和工学独立设置、各有侧重的教育模式,到面向21世纪的新形势下理工科类综合性大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往往是将理科和工科的教学分割开来,在理科教学中着重强调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反应机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工科教学却偏重于对有机化合物的认知和实际工业应用,放弃对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对有机结构理论和反应机理部分更不涉及,形成了根据专业需要选择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因专业施教的好方法,但实际上是一种短视的做法。任何高新技术不是指仅对某一基础学科的依赖,而是对多个分支学科甚至是全方位的依赖[4]。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环境、生物、能源、新材料和海洋等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呈现出分化和综合并存、并以综合为主的趋势,理工分离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因此,对有机化学的定位不仅仅只是一门为后继专业知识学习所必需的基础课程,而要考虑到与专业课程相关联的材料、环境、能源等知识的互补、融会、穿插,并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二、合理划分有机化学知识体系和内容层次
目前通用的有机化学教材编排体系大多以官能团划分章节内容,穿插有机物质结构理论、化学语言、反应理论、波谱化学等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有机化学知识合理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和项目进行分层次教学。
有机化学知识可划分为五大模块,第一模块为有机化学语言,其中包括了表述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式、结构简式、简写式、键线式等最基本的表示方法,以及有机立体结构表示方法中的费歇尔投影式、纽曼投影式、楔形式或伞形式、锯架式等。第二模块为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础知识、电子效应、反应机理、立体化学知识、酸碱理论、催化剂理论等内容,约占总学时的25%—35%。其中的有机化学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等知识,可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取舍。第三模块为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根据各类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反应部位及产物的组成和分布,认识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和各类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应用。本模块约占总学时的45%—55%,所涉及的有机物有烃类,含氧化合物醇、酚、醚、醌、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硫、磷等杂原子和杂环化合物,原则上所有开设有机化学课程的专业均应学习这部分知识。第四模块为生物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糖、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这部分知识对于非农、林、医等专业学生,可以少讲或不讲。第五模块为有机波谱化学知识,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普及发展和人们对物质世界认知领域的不断深入,有机波谱化学已从有机分析、高等有机等课程中分离并进入了基础知识体系中,作为学习和客观认识有机物质的主要途径和辅助手段,化学和化工专业学生一般会在后期的仪器分析课程中更加系统地学习,而其他专业可能只能通过在有机化学中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去客观地分析和认识不同官能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所以,工科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不能过分强调学时和专业特点,而舍弃客观地分析和认识物质世界的机会[5]。
对有机化学知识按模块进行有层次的细致划分,对各模块的学习内容按专业结构进行分层次教学,既满足了各专业对化学知识的需求,又体现了本课程的知识特色,并且可以保证工科专业对有机化学的初步认识和后期专业学习的需要。
三、利用创新培养计划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近年来,国家高等教育部门通过在高校中推行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SSRT)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金等政策性计划,提高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各学科的创新计划实施中,化学学科的实验性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和发挥。尤其是有机化学方向的创新实验研究,一方面让学生在较为复杂的有机实验操作方面得到了有效的体验和锻炼,另一方面,通过对有机化学反应产物的多元化和分离提纯程序的繁杂性实际训练,使学生对有机物质异构概念,有机化学反应的副反应多、反应速度与方向多等特点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能激发和深化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几年来,在对学生有机化学方向的创新实验研究指导和训练培养中,深切认识到创新培养计划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深入理解有机理论、强化有机物性质及转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并有利于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6]。
四、改革课后作业练习和成绩评定制度
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点多,有机化合物纷繁复杂,难以用统一的方法归类总结。同时有机反应具有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机械记忆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达不到好的效果,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有畏难情绪。同时,由于课程改革,各专业增加了专业课程培养计划,削弱了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减少了习题课、小测验、期中考试等必要的教学环节,造成学生基础课学习不踏实,完成课后作业应付甚至抄袭。
针对上述情况,对有机化学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检查方法进行变革,由机械地批阅作业变为有创意性设计、间断式考核、总结性归纳等方式。在教学中及时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综合性知识总结论文,培养学生总结、思考、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将课程进度划分为如烃类、含氧化合物类、含氮、含杂原子类等知识单元,在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习题分析和随堂小考,及时查验,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成绩。让个别有能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整理设计有机化学小课件,在学生中进行展示。另外,适当增加课堂提问和设问并给出成绩记录,也能有效地提高和强化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结合随堂小考、课堂提问、小论文、小课件、小展示等平时成绩,进行学生成绩的综合考查,而不是以期末考试一锤定音,不但能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习密度,提高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而且能有效避免只在期末进行课程学习的个别学生因知识积累过多放弃努力而导致成绩不合格的后果。
总之,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本学科的特点,针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合理把握和划分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层次,借助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适合本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将理工科类综合性院校的有机化学教学真正变成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论储备库。同时还要通过课程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真正达到理工同校所希望的理工互动、相得益彰、工借理势、理势工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开玉.有机化学教学如何面向新世纪[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2).
[2]刘妙丽.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2).
[3]刘祖广,雷福厚.理工融合高校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8).
[4]任晓敏,王建坤.高等教育的世纪课题:理工互动与理工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00,(1).
[5]李炳奇,廉宜君,马彦梅.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7,(1).
化学类实践性教学 篇6
1 关注学生兴趣,改进实验内容
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中,实验内容枯燥,学生只是对照实验步骤进行重复性操作,不愿主动思考,实验课也就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很显然,有趣、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实验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也成为实验课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4]。
在实验设计上,我们力求增加实验的应用性和趣味性。比如在尿素 - 甲醛树脂及粘合剂的制备实验中,提前要求学生准备好需要粘合的小木板,在粘合剂制好后,可以直接检验产物的应用性能,让学生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又比如在学习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制备有机玻璃的实验中,提前通知学生准备一些照片、植物叶子或花瓣等,在预聚合完成之后将这些标本放入模具,然后灌入预聚物,低温40℃聚合48 h后即可制得嵌有标本的精美的有机玻璃,学生既完成了实验又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我们还将高分子科研经常用到的一些测试仪器也引入实验课程的教学中。例如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实验中,在制备好以后,让学生学习动态光散射法测定乳胶粒尺寸稳定性的测定,适当增加实验的科研性,为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这些与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紧密相联的实验的开设,不但提高了学生实验积极性,而且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能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使学生觉得自己学有所用,也更加坚定了学生刻苦学习的信心。
2 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2. 1 网络书本相结合,充分做好实验预习工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兴趣与能力都不断增强[5]。因此我们将传统的预习报告与网络学习相结合,充分帮助学生详细了解实验原理和意义,熟悉实验操作, 增强实验意识。如在每次实验前,都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索该实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有机玻璃的制备,学生可以了解到有机玻璃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装潢、铭牌制作上等等,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就相关应用前景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实验过程,这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和创新意识。
同时,我们在实验中心网站上制作实验动画,展示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装置的装搭,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实验过程。并明示一些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做到有备无患,例如在制备尼龙66的实验中,原料己二胺是强有机碱,强腐蚀性,我们通过动画的形式告知学生在称取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一旦沾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3% 的冰醋酸或1% 硼酸冷敷伤口。
2. 2 情景带入,边讲边做,让学生成为实验主导
实验课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学生应该成为 实验的主 导[6]。我们每次实验开始前都会先创设情境,将现实问题的解决与实验紧密联系起来,把照方抓药的实验课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课。
基于充分的课前预习工作,课程中教师重点强调实验的重要环节和容易出现的意外事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会接到一个实验相关的问题,如在苯乙烯的乳液聚合实验中,向学生提问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的作用等,实验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问题答案。实验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跟老师交流,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实验中探寻答案,成为主导,教师从知识“传教者”变成“军师”,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提高了实验课的质量。
2. 3 认真总结实验报告,强化实验结果与理论的联 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报告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只是简单记录实验过程。我们则要求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查阅资料予以解答,反思实验课与理论课的联系,并尽量多的列举出其他相似的应用,以此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3 量化考核标准,激励学生认真完成实验的 各个环节
实验期末考核并不能真正说明学生的实验情况,出勤率、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结果和卫生,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实验考核中综合了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两部分。出勤率要求学生做到全勤,不迟到、不早退; 预习报告要求书写规范,步骤详尽;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报告中实验现象分析是否客观,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课堂上的思考题是否总结到位等; 实验结束后的值日工作,要求学生检查关闭仪器,整理教室卫生。期末综合考核以设计性实验为主,教师给出一个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提前搜集资料,结合本学期其他实验的操作方法,在考试现场自行选择仪器,装搭实验装置,处理实验结果,教师根据现场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评判。
4 结 语
我们认为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应体现出该学科的应用特点,向学生展示高分子化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在教学方法上,也应确立学生的主导位置,通过交互式沟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在我们的实践中,不少学生反映他们对高分子化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也大大提高,实验技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相较于四大化学,高分子化学实验仍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课程, 我们将与时俱进,为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努力探索。
摘要: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平台。本文从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我院在高分子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我们也正在努力让高分子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现实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郝智,伍玉娇,罗筑,等.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高分子通报,2012(5):116-117.
[2]冯海柯.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探新[J].广州化工,2013,41(9):243-244.
[3]李新娟,徐桂清,胡志国.高分子化学开放性实验开设初探[J].高分子通报,2011(7):113-115.
[4]张玉琦,王俏,宋延卫.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3):132-134.
[5]钱浩,张莹雪,林志勇.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网络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78-81.
药学类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实践 篇7
药学类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实践过程中,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有机化学课程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张扬个性、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创新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按此要求, 以培养医药兼备的复合型、应用型药学人才为基本点, 对有机化学教育教学各环节进行改革, 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实验教学的改革及药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1 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设置以有机化学为核心, 其他学科知识为重要补充, 强化实践, 增加对理论知识应用过程的讲解和实践。采取专业不同特色化上课, 教学内容上贯彻基础知识和药学应用相结合, 教学方式上贯彻能力提高和创新意识相结合, 教学体系上贯彻本科课程与社会实践相衔接, 师资安排上贯彻应用研究水平高和教学效果优秀相结合。
如为了强化学生对化合物结构决定化学性质这一有机化学精髓的理解, 将有机化学实验与仪器分析有机结合, 利用现代分析仪器—红外光谱, 对实验室学生制备的实验样品进行定性的仪器分析:了解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 深入理解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别。
2 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
积极探索能够体现药学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的建立、问答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抛锚式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肯定的教学效果。
为培养药学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及表达能力, 《有机化学》课程通过学生备课、讲课的过程, 指导学生理解教学大纲, 学会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与把握, 在准备讲稿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扩大了知识面, 并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教学环节中, 指导学生正确的词语表达、语速语调的控制、以及肢体语言的运用。
新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中普遍使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提供了多种学习软件, 丰富了教学模式, 设立BBS, 应用网络进行理论课程答疑。同时设立公共邮箱, 对学生感兴趣的有关有机化学教学和科研问题进行网上解答。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了考核形式的改革, 该课程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考核以课堂提问、讨论、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的形式记分, 占课程总成绩的70%;实践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 形式为实验课制度管理分、实验过程管理分、实验报告分和实验考核分。整个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理论考核+实践考核) , 60分为及格。
3 实验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科研作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历来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实验课比例占到总课时的40%以上, 并努力把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至50%。
重新制订实验教学大纲, 自编了《药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验讲义, 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 以满足复合型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实行基础训练—综合设计—实验研究三层次的一体化教学, 既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前期实验教学主要以基础训练为主, 实验内容则要压缩验证性实验, 保留部分能反映学科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内容紧随基础训练实验之后, 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综合性, 锻炼学生掌握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实验教学的后期, 安排综合性强的设计性实验, 由学生自主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药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 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已成为当前药学学科发展的显著特征, 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药学人才, 迫切需要药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综合化改革。以“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为切入点, 将相互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化学、药物化学以“新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为改革重点, 打破过去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在课程设置上过于独立, 缺乏联系的局面, 整合原有课程内容, 拓展学生知识结构。
强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间的融合, 开设了药学综合技能实验。该课程在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前统一开设。将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制剂学等实验贯通于若干个实验中, 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药学基本操作技能, 又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和综合设计实验, 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验问题能力的过程,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的途径。经过四年多的实践, 药学综合技能实验课已逐渐成熟, 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也得到了毕业生的普遍好评。
增加开放性实验, 以教师科研促进教学, 产学研结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实行教师科研实验室向高年级学生开放制度, 坚持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让学生进行自选课题研究, 提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及学习兴趣。这些措施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综合的实践操作技能。
教研室于2007年建成“化学与生物工程制药校企合作实验室”, 是以应用基础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相结合的研究单位, 直接针对市场需求选题, 同时为药学专业学生开放, 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学生以兴趣小组的方式进入实验室, 有针对性的培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药物合成、新药筛选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基础研究性课题, 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能力和素质, 使学生尽早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为日后药学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5 人文素质的培养
积极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工作, 利用教学和科研资源, 积极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广泛而持久地开展好这一活动, 能有效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不仅能巩固和消化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而且还能起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本课程教师教学过程中, 侧重于人文素质中的学术民主与自由的人文精神培养, 以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训练为中心,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研活动中指导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绝对的权威, 相反要鼓励学生敢于置疑, 大胆发表意见, 自由进行争辩, 既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又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 在这样的反复思维碰撞过程中, 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态度, 严谨的作风, 并树立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同时养成谦虚谨慎、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同时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交流合作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只有加强交流、咨询与合作, 取长补短, 才能完成科研任务, 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6 展望
在药学专业1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 特别是我院药学专业在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过程中, 有机化学也聚集了一批从事有机化学教育的专业教师, 他们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在药学人才培养上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社会资源。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与思想, 根据现代药学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 按照“生物-医学-药学-社会”模式, 充分利用我校医学教育的优势, 突出“以人为本, 药学服务”的药学教育理念, 明确有机化学在培养医药兼备的复合型药学人才方面所担负的工作;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经实践验证, 该模式符合药学学科性质, 对加强药学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发展。
摘要:为达到培养实践型应用型药学人才目的, 以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以人为本, 药学服务”的现代药学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为先导, 构建药学类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加强药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努力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医药兼备的复合型药学人才。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性实验
参考文献
[1]印晓星.培养临床药学人才应分两步走[N].健康报, 2007-12-06 (6) .
[2]刘毅, 安琳, 张玲, 等.复合应用型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6) :1086-1087.
化学类实践性教学 篇8
一、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选题新颖性不够。选题是毕业论文过程中的首要环节,目前主要采用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很少有学生会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选题。就近几年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来看,尽管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所选的选题比较合理,但仍有不少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存在许多问题。如同一老师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连续几届的选题相似度较高,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材料、实验路线都出现某种程度的相似,选题单一。
(2)毕业论文与找工作、考研相冲突。本科生毕业论文在培养方案中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完成,学生考研和找工作与之冲突,这对毕业论文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有些学校班级考研人数达到一半以上,竞争日益激烈,考研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考研上。另外,毕业生择业在时间上正好与毕业论文相冲突,学生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好工作,就把毕业论文放到了从属位置,对论文的实验工作投入明显不足。
(3)实验室条件限制。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学生人数连续增加,而教学资源的投入又相对滞后,导致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场地和设施却得不到保障,从而限制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进行和质量。
二、化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重点内容
(1)采用分组组合的方式。根据化学类各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根据分组组合的方式进行组合,把学生按毕业论文设计中需要实施的实验类型分到同一个组,组里的成员可采用相似的实验过程但选用不同的实验试剂与材料。采用分组组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后,学生学习就不再是老师和每位学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同学之间共同交流学习的过程。论文选题环节的时候,组合内的学生就需要对实验设计和内容进行交流,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2)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校企联合指导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的学生毕竟要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工作,因此这也符合了毕业班学生对化学、化工类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兴趣。化学、化工企业需要生存,同样要面对创新这一课题,而企业往往缺乏人才,但却拥有充足的经费,这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础。
(3)教研室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由于完成毕业论文时间不长,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加强对自己课题组的实验督促工作。让学生和老师展开讨论,这样既督促了实验进程,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
(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指导教师为学生把握好方向,给予学生必要的启示,但不能陪作,更不能包办。
三、结语
对于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安排时间、实验室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实验分组组合方式、校企联合方式、教研室学术交流活动,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使学生能够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培养化学类专业学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安排时间、实验室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化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模式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化学,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季俊杰.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7):58—61.
化学类实践性教学 篇9
关键词:PCK;类观念;构建
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重要,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发展程度,教师需要不断成长才能逐渐提升素养,尤其是新手教师更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究其根本,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教师的PCK。对于化学教师而言,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化学教师的PCK。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课程标准明确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形成有关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这是创新之处,也是课改重点。在高中化学课程中,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物质结构为基础、以元素周期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在内容选择上充分反映了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突出“物质”“结构”和“反应”三大核心主题,引领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其中,“类观念”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对物质世界形成有序认识、形成化学思维方法,还有利于把知识理论化、类化、有序化,便于学生掌握事物的精髓。
为了探寻化学教师PCK发展的有效策略,贯彻新课标对观念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对PCK和类观念两个基本理论进行梳理,以期为类观念促进PCK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PCK的提出及内涵发展
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使教师知识的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
人们对舒尔曼的说法一直都有争执,对于PCK的内涵有了更多的提法,如K.F.Cochran等学者对PCK进行了修正,提出学科教学认知(PCKg),Mishra等学者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CK)的概念,将技术补充到PCK中,C. Ang eli等人则在TPCK基础上提出了ICT—TPCK,指出它由TPCK中的3种知识再加两种新的知识构成,即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技术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学习环境的知识。
此外,还有很多种研究,针对国内笔者比较认同的是梁永平教授的观点,他基于化学学科把PCK分为四个维度,即基于化学科学理解的化学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理解化学的知识、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化学特定课题的教学策略及表征的知识。
二、类观念
类观念作为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其形成过程需要深层研究,以便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类思维。类思维是指人们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借助于类概念不断反思、设计、实现和评价自身类本质的程式和方法。其中,类思维的关键就是类观念。
2.化学中类思维的演化。物质分类思想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门捷列夫的周期律和周期表就是运用了分类思想。化学中无处不存在分类思想,例如,按元素种类可以把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对物质的转化进行分类,会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
艾里克森提出了以“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强调观念形成的重要性,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合类思维和观念教学,毕华林教授对分类观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分类观是方法类的基本观念,指出应包含四点:分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认识事物的手段;分类依据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同类事物的本质;对化学物质可从多角度分类;对化学反应可从得失电子、元素组成等角度分类。
梁永平教授首先提出化学“类观念”这一概念,指出类观念内涵有两条思维主线,一条是类别思维方式,主要以元素观为基本,物质按元素组成进行分类,组成相似的物质性质相似;还有一条是氧化还原思维方式,运用核心元素法进行分类。他对各“类”物质的性质研究都模型化,指出类观念形成的基础是理解,标志是表现出迁移性学习指导。
三、类观念的建构及其对PCK发展的影响
教师需在教学实践中建构类观念,比如,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中渗透,将其显性化,或让学生探究、归纳总结规律,并让学生迁移性进行推导,使学生从中体会、建构类观念,加深印象,提升应用能力等。
类观念的建构可以促进PCK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将各种知识归类组合,建构知识类体系,指导教学实践。
2.反思课堂,不断改进类化,有利于教师迅速提升能力。
3.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吸取他人经验,指导自身的类观念建构完善。
4.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建构类观念,习得类化知识的思维与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薇,郭玉英.PCK对美国科学教师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当代教师教育,2008,1(3):6-10.
[2]谢赛,胡惠闵.PCK及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教育科学,2010,26(5):55-58.
[3]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PCK结构及其建构.课程·教材·教法,2012(6).
[4]毕华林,卢巍.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3-6.
[5]梁永平.论中学生化学元素观的建构.化学教育,2007(11):10-15.
[6]李斌辉.中小学教师PCK发展策略.教师发展研究,2011(6):47-52.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化学类实践性教学 篇10
党的十七大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 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国内外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比较分析:美国为代表的《华盛顿协议》模式强调大学在校期间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 毕业后有社会提供工程师职业方面的教育, 并通过专门的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后成为工程师;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模式要求大学在校期间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毕业时获文凭工程师学位, 同时也是职业资格。相比而言, 在工程教育方面, 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目标不清楚, 学术化倾向严重;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工程性欠缺和实践性薄弱;课程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教师队伍缺乏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制度缺失, 工程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到位。
因此, 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 ,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以重庆为例, 化工产业作为重庆市支柱产业之一, 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 已形成以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园区为核心、其它特色园区为辅的化工总体布局, 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和煤化工三足鼎立、集群发展。黄启帆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明确指出“实施大投资, 大基地, 大支柱战略, 推动工业高端化、高质化, 其中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之一就是重化工产业”。重庆将着力打造西部“重化工”基地, 需要大批该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几乎每个都直接与化学和化学工业污染有关, 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工, 化学化工产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世界著名的杜邦公司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借化学改善生活质量”, 化学化工在材料科学、食品添加剂、农药、医药、去污剂、日用化妆品、三废处理等方面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作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所有的这些进步都带来一个严峻的问题——环境污染。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恶化, 一些人对化学化工产生了恐惧感, 认为化学化工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化学化工几乎成了“有毒、有害”的代名词, 在化学化工行业中实施环境保护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
2 培养绿色化学化工类卓越工程师的具体途径
2.1 指导思想: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以工程技术为主线, 着力提高学生具有环境友好思维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按照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指出的要求, 紧紧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在校内学习阶段, 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着力推动研究性学习方法,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企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 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做毕业设计, 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2.2 人才培养的目标
现有的大多数院校在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存在较大的差距, 并且在人才培养内容中未能较好地贯穿环境友好意识的教学内容, 大多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采取参照重点高校、同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培养人才, 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术研究、技术创新方面等都未能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不能很好地满足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这一目标对工程人才的要求。
以绿色化学化工类卓越工程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使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完成工程基础知识教育和一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参照工程教育化工本科专业认证标准制定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措施,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培育实践和创新能力师资等措施, 构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彰显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紧紧围绕学科发展方向, 结合企业的技术转化、技术实践、技术开发、学生实习实践的平台,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 培养出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且具有环境友好意识的优秀化学工程师, 增强核心竞争力。
2.3 人才培养的模式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 构建“绿色化学化工”的教学内容, 形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之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与企业紧密结合, 共同制定绿色化学化工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要求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认证标准进行培养是国际工程教育通行的做法, 遵循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 与工业界共同制定培养标准, 满足工业界的基本要求, 同时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来评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 依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 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 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2.3 打造一批“高理论水平和强工程实践”的校内外“绿色化学化工”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的绿色化学化工教师队伍, 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培训, 定期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 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大力引进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 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 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学校老师和学生“走出去”的培养模式, 从原先“观摩式”蜻蜓点水看一看, 到“真刀实枪”介入企业工程设计, 乃至进行自己的毕业设计。
2.4 拓展校外教学基地, 实施“学校学习+企业学习”, 突出“绿色化学化工思维”, 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绿色化学化工”校企合作培养基地, 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目标, 进一步加强实践条件建设, 引进企业的资源和设备, 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 改善专业实验室的条件, 完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共建实验室, 模拟现场工程环境, 实施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逐步遴选和扩展校外合作教育基地, 建立以“学校为主, 企业参与, 集人才培养、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为一体”的实训中心, 进一步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3 结语
【化学类实践性教学】推荐阅读:
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10-15
化学教学的新实践10-03
实践教学改革生物化学11-25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10-04
化学实践性教育研究06-14
电化学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11-03
化学实践08-28
实践基地模式化学教育11-21
化学专业社会实践报告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