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

2024-06-23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通用10篇)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 篇1

随着品牌的发展, 品牌外在的视觉形象越来越重要, 相关的品牌基础应用设计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因此需要强化这部分的课程练习, 使得学生更好的符合社会对品牌设计的重要性。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是指品牌在日常的宣传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印刷品的设计 (又称宣传物料设计) , 主要包括单页、折页、宣传册、名片、信封等设计。这门课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版面、图形、文字的基础上的, 通过训练使得学生了解品牌形象的传播如何能呈现出统一的视觉效果;能掌握相应设计流程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基础宣传物的设计规格和种类;能掌握物料设计的印刷输入和输出的规范。同时此课程为后期的品牌再设计、品牌实验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

一、课程前期

学生在前期的课程中, 已经初步的掌握字体设计、版面设计、标志设计等知识, 这为该门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 宣传物料设计品牌视觉延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种类比较多, 而且表现形式也比较丰富, 对印刷的要求也比较高。学生虽然基本掌握的设计软件和基本的设计能力。但是他们不会从品牌自身的述求去控制和设计宣传物料的风格定位、成本控制;缺少对宣传物尺寸、开本的认知以及版面的尺度控制;缺乏应有的图文输出输入的知识;缺少相关的印刷知识。

所以, 希望通过对课程的梳理, 使得学生能根据品牌定位的需求, 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 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作品;能掌握宣传册、单页、名片等品牌基础的宣传物设计, 熟悉正确的尺寸、开本、装订形式等;能掌握正确的文件输出格式, 如图片像素、精度、色彩模式、图片色彩调整以及特殊效果制作方法、图片处理规范等。能掌握宣传册设计应用环节相关知识。如纸质、平板印刷工艺、电子分色、装订、激光打印、出血线绘制标准、数码打样知识等。

最重要的是学生需要知道如何根据品牌定位确定设计宣传物料的风格;掌握常见宣传物的种类与表现形式;掌握图文输出、输入的知识以及印刷工艺的能力等等。

课程的考核方式结合课堂团队沟通能力和后期设计的整体效果进行。同时邀请行业内外的专家进行总结和评价。

二、课程步骤

课程为了更好的满足教学目的, 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1. 对品牌宣传物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

主要包括了解品牌宣传物料设计基本类型 (单页、折页、宣传册、名片、信封等) ;分析品牌宣传物料的设计风格;探索宣传物料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探索品牌宣传物料的尺寸大小、折叠方式等。

2. 品牌宣传物料的设计过程与思路分析。

了解设计时创作的基本创意过程、思路和基本设计套路;强化手绘草图、多种构思创意能力、语言表达创意的能力。

3. 品牌宣传物料输入与输出的规范与流程。

掌握输入文件的规范, 即色彩模式、分辨率、图片格式等;掌握输出文件的流程、格式, 重点了解出血、制版、裁切等印刷后期工艺。

4. 导入真实品牌, 进行案例设计。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品牌背景、定位, 收集同类产品的宣传物, 确认相应的设计风格;其次帮助学生确定单页、折页、宣传册、名片、信封等物料的尺寸与表现形式, 绘制草图, 收集相应的图片, 做好设计的前期准备;再次开始正式进入设计阶段, 确保单页、折页、宣传册、名片、信封符合品牌的定位需求, 选择相应的元素进行拓展。使得出现的图片、文字、色彩能正确反映品牌述求, 同时还需要保持彼此间风格的一致性

5.

老师和学生一起验证最终设计的可行性, 检查所输出的文件格式是否正确;同时打印成品, 进行教学点评以及同学互评

三、课程片段

这里我以了解折页的结构与图文间关系的课程案例进行阐述 (共4课时) 。本阶段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折页的各种类型, 让学生意识到折页的设计稿与成品间的异同点。

1. 学生将收集的折页进行分类——对页、三折页、四折页等 (15分钟) 。

2. 教师讲解折页的常用尺寸、折叠方式、正反面的图文顺序 (45分钟) 。

3. 学生用A3的白纸进行四折的创作, 外形力求创新 (30分钟) 。

4. 教师提出设计要求, 学生利用所完成的四折页结构进行创作, 同时利用电脑完成, 打印最终成品 (90分钟) 。

整个过程采用了实践到理论到实践, 通过虚拟折页的设计, 使得学生了解折页的打开步骤和阅读顺序的关系, 了解到折页外形的可塑性;了解到折页中图文位置的排列与最终所见成品的区别等等。

总之, 通过课程的重新定位, 学生通过课程能认识到品牌定位与宣传物料风格的关系;宣传物料表现形式的创新和研究;宣传物料的版面创意;印刷工艺的创新;掌握常见的宣传物料种类、尺寸、形式;熟悉图像、文字、色彩的输出、输入知识;熟悉认识宣传物料印刷的后期工艺知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最终设计出来的作品需要符合品牌风格, 能针对人群、消费观、地域的因素进行构思, 图形、色彩、文字要符合主题设定, 表现形式多样化, 且最终文件符合印刷标准。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 篇2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微课程 开发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学习网络应用的入门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培养应用能力的入门学科,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学习的手段呈现了智能化的趋势,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网络视频的应用,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来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学生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对学生学习新的理念知识和塑造思维方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微课程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1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在我国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微课程的定义至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从有关专家学者和以往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将微课程整理成以下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微课程指的是微型视频教学,视频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独立性强是它的主要特点,通过视觉和听觉将所学知识点直接有效的传播出去,制定方式单一而丰富,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生上课的兴趣爱好等等来制定,一般的微型课程的上课时间比其他的课程教学时间更短,只有两个课时左右,具有一定的个性化,他相对于知识的广度更专注于呈现课程的深度,微课程得到了众多学校的认可,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家的组织和推广下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课堂,目前,微课程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教学手法。

2微课程的主要特征

一个“微”字几乎概括了微课程所有的内容和特点,简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时间短,内容精,微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主要突出教学问题的研究深度,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的集中力和积极性。

(2)灵活性,微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操作简单,满足家长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为老师教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拓展提供帮助。

(3)情景化,微课程在众多教学资源中,选择性地构建了一个真实情景化平台,课程内容生动丰富,能够马上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分散不集中的情况。

3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进行系统有效的开发和设计,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3.1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1)设计选题,在确定好课件内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将文章题目简练化,浓缩为精华。

(2)设计时间,微课程相对于其他传统模式的教学来说时间较短,一般不要超过十分钟。

(3)设计结构,简短而完整是设计微课程的重要出发点,将课堂中出现的教学问题相应地提出解决方法。首先在主线索上突出教学内容,去掉多余的词汇,为其他问题的提出埋下伏笔,最后总结要具有一定的点睛作用,总体结构清晰了然,突出重点知识点,让学生能够背诵记忆,并且能够主动掌握。

(4)设计资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以视频为主,文字为辅,组成一个真实的资源平台,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和针对性。

(5)设计语言,在微课程有限的时间资源的限制下,描写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同时,缩短词语构成,这个时候突出关键字和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概括点题的作用,同时要突出教学内容,不要显得突兀。

3.2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制作

简洁美观的外表和明确的主题命名,严谨的逻辑性编辑语言和具有总结性的开头结尾是一个完整的PPT微课程的主要内容。首先调整电脑桌面,包括录制视频和电脑桌面的分辨率,设定电脑屏幕颜色。尽可能的全部使用PPT课件,力求课程教学中语音和文字内容的准确无误,画质清晰无瑕疵,保证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能够全部理解和吸收,最后调整视频的尺寸和格式,例如可以使用MP4或者是FLV的格式,也可以将尺寸更改为320€?40。

3.3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微课程设备制作方法

(1)首先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数码相机拍摄手法。准备收集一台手机、数码相机和电脑,笔和纸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首先要确保手机或者相机拍摄视频画质的清晰,在手写教程的基础上,保证语速缓慢和语音清晰,然后进行视频修改和美化,最后完成。

(2)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制作。首先可以选择相关的录屏软件,准备多媒体电脑和录音装备各一个,在选定教程内容的情况下,制作PPT课件,打开录屏软件,讲解PPT课件的主要内容,并开始录制讲解的声音,演示操作,最后将对视频进行相关失误的修改,录音和大字字幕是重中之重。

4总结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智能时代,越来越多高科技的移动设备已经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教程的广泛应用整体提高了我们的教育质量,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视频这种主要学习方式,抓住学生学习特点,发现学习的兴趣,从而提供个性化教育课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教育整体素质。本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进行简要探析,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超.微项目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07:221-222.

[2] 高阿云.基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下的教学思路构建[J].电子世界,2014,12:386-387.

[3] 杨立丹.关于中职中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21:155.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 篇3

该文从课程总体设计、课程内容与标准、课程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效果评估方式设计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 课程总体设计

课程总体设计包括课程设计的原则和课程定位。

1.1 课程设计的原则

高职院校提倡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因此, 我们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以行业规范标准为牵引, 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

1.2 课程定位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其他专业课的一门前续课程, 该课程的定位与教学效果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对该课程的定位就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为其以后的职业能力发展提供信息化平台和使用工具, 使这门课成为一门结构优化、内容先进、与职业能力直接接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2 课程内容与标准

过去这门课的课程目标设置为一般技术目标, 即简单传授课本知识。现在, 我们的课程目标直接体现了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我们的课程内容也从之前的知识本位转向就业能力本位。

2.1 课程目标

1) 职业素质目标:

能够将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其它专业及课程的学习服务, 能够获得学习新的软件、使用新的软件的能力。

本课程是继续学习计算机其它课程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课程的重要基础。

2) 职业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编辑和处理的技术, 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电子表格处理的技术, 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演示文稿处理的技术,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Internet的应用技术, 为以后其它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应用范围及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并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资格证书。

2.2 课程内容

根据职业岗位技能需求, 我们对课程内容做了如表1所示的设置。

例如:《文字处理软件》这一章, 我们根据要求学生应能运用Word 2003软件进行文字录入及图文混排功能的这一能力目标, 明确了其知识要点为Word文档的文字编辑和格式、查找替换、文字与段落格式设置;美化文档、打印文档等。

2.3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

如图2所示: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学中练、练中学。

主讲教师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操作演示, 学生人手一机实际操作训练, 遇有有问题现场就解决。

2) 全程采用项目化教学,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个项目单元任务, 将信息及时反馈, 提高教学质量。

3) 分析学情, 教学过程中承认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3 课程教学资源组织

3.1 教材分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 (2009年版)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 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指导下由有关专家按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试大纲 (2007年版) 》的要求而编写, 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2003的使用、Excel 2003的使用、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和简单应用等。

教材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 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理念, 包括了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知识点和实习教学内容。在体系结构上突出了基本性、典型性、简约性、逻辑性、实践性;以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从建立模型、寻找方法, 直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得到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3.2 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网络资源。

信息学院建设有五个大型机房, 每个机房配备教学用计算机能同时满足80人次的实训。每台机器装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 有良好的网络链接能力。

教师会根据教学需求收集各类网络资源, 提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 信息学院建设了相关的网站, 提供与此门课程相关的文字资料及视频, 以供学生学习参考。

4 教学过程设计

4.1 教学对象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 他们在知识储备、性格因素和技能现状上具备以下特点:有一定的英语识读能力, 能对计算机进行简单操作, 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性格因素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计算机操作仅限简单系统操作, 计算机应用软件使用技能不熟悉。

4.2 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我们对教学过程做了如下设计:

1) 教学的组织:典型工作任务贯穿,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融推进, 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组织过程包括:分组、讨论、审核、实施和评估。

分组, 即任务下达, 以5人为小组, 明确人员职责, 按照项目要求各自独立开展工作;以任务驱动开展项目化教学;讨论, 即明确分组以后各组围绕主题、重点和工作步骤开展讨论。根据讨论结果拿出各组的方案、具体步骤、注意事项;审核, 即教师根据各组提出的方案审核方案是否完整及具体可操作性、是否需要技术支持等, 给出建议;实施, 即各小组按照审核通过的方案组织实施, 进行实际训练操作。教师巡查协助指导;评估, 即各组完成方案, 由老师验收任务, 同时提出建议。

2) 教学计划学时分配

本课程以任务驱动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 课时为64。

3) 教学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我们所关心和研究的, 以下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已经融合到课程中。

参观认知: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讲解, 可以采用参观认知法。如:介绍计算机硬件, 可以准备一些硬件实物 (硬盘、软盘、U盘、主板、显卡、网卡、声卡等) , 通过实物的感观认识来进一步认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

现场教学:对计算机操作系统、Word、Excel软件的教学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如: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内容, 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 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将课本的枯燥知识提升为动感的感观认识。

案例教学:对计算机安全知识的教授可以采用此方法, 如: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可以举出一些实际案例, 像“熊猫烧香”病毒、特洛伊木马病毒等对计算机造成的危害, 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病毒的危害, 加深理解。

情境模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情境模拟, 如:介绍局域网的共享内容, 可以采用教学用机来设定共享, 让学生通过网络邻居在局域网中查找和共享教学内容;介绍广域网的使用, 可以通过聊天室的建立来进行互动。

4) 教学手段

采用项目化教学, 将课程搬移到计算机实训中心, 使教与学同步进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授课程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吸引学生兴趣;采用先进的教学软件, 实时与学生交流。

5 学习效果评估方式设计

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采用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方式, 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 并实行平时实践考核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的无纸化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平时考察主要为学生的职业素养考察, 阶段性网络测验和期末考试为职业能力考察。

6 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将以知识目标本位转化为以能力目标本位;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课程设计采用以岗位需求为主导;评价方式的创新是由过去的纸质试卷测评转化为以过程性考核为主。

参考文献

[1]陈樱之.职业教育适时而行服务浙江转型升级[N].浙江日报:求学求职.高职特刊, 2008-12-10.

[2]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教育改革调研——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等单位联合调研结果[Z].

[3]赵智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 (一) [J].职教论坛, 2008 (1) .

[4]席先杰.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优化与整合[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4) .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 篇4

【摘要】结合我校测控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打牢非力学专业学生的力学基础,突出工程应用背景,从应用力学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角度,运用哲学思想,着重阐述了课程设计中的处理重点与非重点的取舍、有利与有弊的权衡、知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发展的无限和认识有限关系,从而很好地指导了本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力学 课程设计 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56-01

“应用力学基础”课程是我校测控工程专业的一门历史悠久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往往涉及多门学科,其中有些是学生在基础课中已经学过的,有些则是完全生疏的,教学过程中,某些已学过的内容难免会有重复,而由于教材篇幅和教学时数的限制,许多内容又不能作详细的介绍和深入的讨论,这就造成了教师讲解与学生理解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在早期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内容编排上就遇到了以上问题,传统的理论力学内容虽然将力学理论论述的非常透彻,但对于测控工程专业这种非力学专业学生而言,理论难度较大,且与大学物理课程的一些部分内容重复,造成教学内容的雷同。同时阐述所学的力学理论与本专业的工程应用所涉及的实际力学问题联系又较少,使学生产生所学知识不知如何应用的茫然之感。该门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课程架构不清、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需要,经讨论在2002年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改革,运用哲学的辩证思想,认清了重点与非重点的取舍、有利与有弊的权衡、知识的普遍性和针对性问题和知识发展的无限和认知有限关系等问题,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内容做到吐故纳新,着力培养学生在本专业知识领域内能达到承前启后、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境界。

1.重点与非重点的取舍

本门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涉及理论力学、数学、飞行力学、控制理论与技术等多方面,由于学时数的限制,课堂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应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做好取舍。对内容作恰当的安排,挑选若干重点内容作比较详细的讲解。对重点内容也应精心组织,避免孤立、片面地讲解过于具体的细节,应始终注意其与其它内容的有机联系。

如在介绍动量定理及应用部分内容时,动量定理的相关描述和在飞行器中的应用相关内容是重点,是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对于动量的概念和计算、冲量的概念和计算这些基本内容在大学物理课程中都已经涉及过,且相对简单,则可不作为课上重点,以避免内容的重复和时间的浪费。这样妥善地处理知识点的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这样不仅克服了课时少而内容较多的矛盾,而且避免了重点内容过于突出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使其与非重点内容之间的相对详略和相互联系更加和谐统一。

2.有利与有弊的权衡

万事万物都处在矛盾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都存在着两个方面,并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任何理论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都应发扬它的有利方面,克服其弊端。

在给学生讲解动力矩定理时,使学生理解动力矩定理的工程实际应用时,可以列举滑冰运动员收紧双臂加快自身的转动速度,这是动量矩定理的成功应用。同时在直升机的尾翼的设置是为了克服主螺旋桨带来的弊端,这也可以动量矩定理来解释。在设计飞行器时,由动量矩定理可知,加大转动惯量可以使飞行器飞行稳定,但若转动惯量太大,又影响飞行器的机动性。这种利弊的权衡有助于学生对动量矩定理的论述和工程应用的理解,也为后续的飞行器设计奠定基础。

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运用

从马克思哲学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的认识总是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课程中所学的重要定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对于飞行器的设计中如何应用这些重要定理才是学生所必需掌握的。

在讲授动量定理时,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应用动量定理解释日常的诸如枪炮的后坐力、爆炸、碰撞等现象,同时更重要的是该定理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利用动量定理推导变质量运动方程,从而解释飞行器能够飞行的实质原因。因此这些知识如何很好的为本门课的知识体系服务,使学生掌握使用普遍性原理解决特殊性问题的方法,这是在教学活动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地从普遍到特殊,从特殊再到普遍的循环反复,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4.发展的无限性和认识的局限性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的,发展是无限的。而由于人类的局限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又是有限的。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自身的知识体系在不断地更新,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飞行器提出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飞行器也在的不断更新换代,同时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随之带来的就是力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新论点和新思路不断涌现,使学生具备发展的眼光,始终了解技术发展的前沿现状和发展前景,也是本门课程设计所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就要在授课中注意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力争使每一批学生都能学到新知识。

“应用力学基础”课程从课改之后,运用哲学思想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到现在已经开展了十三期教学工作。使该课程理论与工程紧密结合,对培养学生理解力学基本理论,掌握飞行器运动分析基本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哲学思想的应用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诸多矛盾,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玲,论教师的劳动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2]王志彦,对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2

[3]朱旭东,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98.2

[4]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 篇5

1《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 该课程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的是一个能力提升的作用。学好该课程, 对学生未来从事计算机行业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 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 涉及的范围广, 对学习该课程也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在现阶段, 很多学校都已经开设了该课程, 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于一些普通的学校, 开设该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2《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

2.1《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有自己的特色要求。在设计的时候,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 开发一些图形图像以及一些有特色的视频动画, 以网络的形式可以读取。在教学的课程安排方面, 采取一个有逻辑的框架样式进行课程教学[2]。另一方面是合理设置导航, 对于导航的设计, 就是一些基本的模块设计, 对于模块的保留时间设置为永久性保留, 存放在网页的左侧, 在网页的右侧, 可以设计一些能够表明目前在运行的模块的分类, 然后在单击之后可以链接进去。另一个反面就是在网页的右侧下方, 设计一些关于当前模块的详细的内容。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设计, 基本可以满足使用时候的一般需求[3]。

2.2《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其内容方面, 是需要按照学校的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 才能够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其次, 在网课程的实践方面,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高效的教学目标的需求, 结合授课内容和教学安排, 制定好自己的教学目标、教案、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真正做到网络课程教学。而且还应该能够借助于在线交流功能, 实现真正的网络化, 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学习, 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4]。当然,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特点还有很多,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如何更好的实现网络课程的教学, 就需要老师们努力把握了。

2.3 网络课程的基本结构

网络课程的基本几个可以参加图1所示。该课程一共分为12个模块, 需要网络支持的模块有在线答疑和在线测试两个部分。

3 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的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如何能够更好的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网络课程是在很大程度上方便大家的一种新型的方法。在未来的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网络课程会在很多方面被广泛应用。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 网络课程会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耿秀春.《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J].学科教育, 2010, (2) .[1]耿秀春.《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J].学科教育, 2010, (2) .

[2]蔡正保, 李中永.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0, 27 (6) :98-100.[2]蔡正保, 李中永.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0, 27 (6) :98-100.

[3]祝智庭.未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及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M].高等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3]祝智庭.未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及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M].高等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案例教学

1、课程定位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院所有专业所有班级均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每届学生有30个左右的班级, 教学的主体受众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学生今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计算机办公操作技能为主线, 力争做到教学与学生就业需求之间的无缝链接。课程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理念, 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办公操作技能的同时, 也注重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并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同时这门课程也是上海市教委的一门统考课程, 每年11月我院所有学生全部参加由市教委组织的“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一级) ”, 以此作为对教学效果的检查。

2、教学目标

依据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本课程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第一, 职业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职场办公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这门课的立足点。这些计算机操作技能包括:Win7操作系统文件管理、Word文档排版、Excel电子表格应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Photoshop图片效果处理、flash动画简单制作、网页简单维护与开发。

第二, 核心能力目标。只有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核心竞争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核心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 人文情怀目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今后的生活更美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知识的传递, 也要有人文关怀的传达。引导学生能对自己有反思, 对他人有理解, 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使学生能以更平和、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生活。

3、课程内容

课程分为8个教学模块, 针对每个教学模块编写示范案例, 具体如下:1.“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模块, 示范案例“计算机选购”、“搜索工作职位信息”;2.“Win7操作系统文件管理”模块, 示范案例“管理自己的文件和桌面”;3.“Word文档排版”模块, 示范案例“公文排版”、“求职简历”、“毕业论文排版”;4.“Excel电子表格应用”模块, 示范案例“个人成长花费统计”、“考试成绩分析”;5.“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模块, 示范案例“自我介绍”、“家乡介绍”;6.“Photoshop图片效果处理”模块, 示范案例“报名照处理”、“平面画创作竞赛作品赏析”;7.“flash动画简单制作”模块, 示范案例“动画创作竞赛作品赏析”;8.“网页简单维护与开发”模块, 示范案例“个人主页”、“班级主页”。

示范案例的编写要体现出职业性和人文性, 要符合学生就业的需求,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大部分学生都会面临毕业求职, 都需要撰写自己的求职简历, 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迈出第一步。所以将“求职简历”的撰写作为Word文档排版模块教学中的示范案例之一。又如在Excel电子表格应用模块的教学中, 让学生统计、分析自己在成长过程的花费,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不易, 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同时每学期根据职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根据社会关注的热点来动态调整示范案例, 以此来保证教育的开放性, 力争做到教育的与时俱进。

4、教学实施

4.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 它的含义是教师首先创设情境, 提出示范案例,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达成课程设定的职业技能、核心能力和人文情怀这三个教学目标。

下面以Word文档排版模块中“求职简历”的教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 在教学过程展开之前要创设情境。有时教师提出了精心选择的案例后, 但学生的共鸣并不强烈, 这就有可能是事先没有把学生带入到预设的情境中。如果说运动需要热身的话, 情感也是需要预热的。在提出“求职简历”这个案例前, 我先会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当前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使学生有一些紧迫感。随后还会结合之前进行过的感恩教育, 在Excel电子表格模块的教学中, 有一个“个人成长花费统计”的案例, 有时候是不算不知道, 一算吓一跳, 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到家长对他们的付出, 生活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事情, 希望学生们对自己有所反思, 对父母有所感悟。在这样的情境感召下, 希望学生们能够意识到自食其力是一种美德, 也是一种责任, 为下面“求职简历”的引出做好情绪上的准备, 这样也把人文教育融入了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第二, 在教学过程的展开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请学生思考一下自己毕业以后想找什么工作, 自己准备掌握哪些专业技能。教育是需要契机的, 让学生撰写求职简历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 要写好求职简历就必须回答这个问题。虽然学生在入学时就经历过专业教育, 但不少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识还是模糊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作为学生专业教育的延伸, 迫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然后请学生思考一下企业实际上提供了哪些岗位, 你的想法和企业的需求是否吻合。要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学生们课后通过各种渠道, 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企业的招聘信息, 这个环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随后请学生们分组讨论求职简历中还需要撰写哪些内容以及如何撰写。在师生们的共同讨论之中得到以下一些共识:一是现在企业很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工作经验, 而这方面正是应届毕业生比较欠缺的。作为高职生应该充分抓住校内的实训教育环节, 因为此环节是与实际工作最为接近的教育环节。同时还要多参加各项社会实践, 展现出年轻人的能力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风貌, 以此来弥补实际工作经验相对欠缺的不足。二是最后的自我评价应与前面所写的内容呼应起来, 做到自我评价有理有据, 切忌仅是好词好句的堆砌。有了上面这番思考与讨论就为学生在后面能写出高质量的求职简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展开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使用Word对求职简历进行排版。对于比较简单的操作, 让学生参照实验指导手册自主上机完成, 对于比较复杂困难的操作可以穿插教师的演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最后布置作业, 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调研和思考, 最终提交自己的求职简历。

以上介绍的是一次典型的教学过程, 其他模块的教学也大抵如此展开, 并根据各个模块不同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比如讲授“计算机选购”时采用讲座形式;在幻灯片制作环节, 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 制作幻灯片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讲演;在图片处理和动画制作环节, 举办全校性的计算机技能大赛, 让学生自己选定主题, 制作平面画和动画作品参赛评比, 表达出他们自己的心声。

4.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将Office软件模块和图片效果处理作为教学的重点, 因为这部分内容是职场办公中最常用的, 要力争做到教学与今后学生就业所需之间的无缝链接。

教学的难点不在于某个具体的知识点, 而在于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基础差异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 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 为不同能力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操作技能目标。并且为那些计算机操作基础差的同学开办课外补习班, 使这些学生能尽快地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4.3 教学团队

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团队由11位专职教师组成, 教学团队一直坚持两项制度:

一是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大家共同商讨教学的重点、教法的实施, 老教师的经验、年轻教师的冲劲在集体备课过程相得益彰, 取长补短。并且核心案例共享, 这样就保障了所有的教师都能够达到一个相应的水准。

二是定期教研制度。教学团队每月举行一到两次教研活动, 就当前遇到的学情和教情进行讨论、分析, 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这样就保障了整个教学过程有序、有效地推进。

4.4 教学资源

课程的教学全部在计算机实验室内进行, 学生一人一机, 计算机实验室内配有多媒体广播系统和投影机, 学生可以实时看到教师的操作演示, 学生自己能够立即进行上机实践, 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

课程选用市教委的指定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了弥补教委指定教材的不足, 教学团队根据教学的需要已经自编习题集两本、案例教程一本, 并已投入使用。

教学团队还开发了理论题测试系统, 系统可以自动组题、自动阅卷, 极大地方便了学生, 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教学团队还录制了大量的操作视频, 供学生课后的复习和自学。校园网中的教学平台已在紧张的建设之中。

5、教学效果评价

5.1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总评成绩=50%期末试卷成绩+50%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由课堂作业、课堂提问、课外作业等几个环节构成。参加计算机技能大赛的同学, 根据作品的表现力情况还可以有额外的加分。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总体上是满意的。

5.2 学生、其他教师对任课教师的评价

在每年召开的学生座谈会上, 学生们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都给予肯定和好评。在每年学生对教师的打分测评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所获得的分数在全校也是名列前茅的。

另外, 其他专业教师 (比如讲授CAD软件的教师) 反映, 上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生在专业软件学习上的速度要明显快于没有于学过这门课程的学生。

5.3 市统考合格率

2012年, 我院的市统考合格率为87.9%, 全市平均合格率为68.9%, 我院市统考合格率在上海市33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一。近6年, 我院市统考平均合格率为91.6%, 高出同期全市平均合格率26.2%。

6、结语

本课程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理念, 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案例的编写以体现职业性、人文性和开放性为原则, 抓住教育的契机来引导学生, 使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 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这门课程学习, 希望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陶冶学生的性情, 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终形成提供支持。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人生来说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瞬间, 但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个瞬间中去, 哪怕我们只是一滴水, 只要能够对学生有所滋润, 我们便也心满意足了。

参考文献

[1]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 篇7

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术已经成为现在社会必备的技能之一,学校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以及就业能力。但是现在还有学生以及老师存在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认识不明确的情况,没有理解到课程的重要性。

在课程的教学方式上面仍旧采用旧的教学模式,跟具有可操作性强的计算机教学存在很大的出入,这样导致了许多学生对计算机教学不能产生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推陈出新改变旧的学习模式。

在现在学校的教学水平中,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备还不能满足众多学生的学习要求。硬件设备配置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在共同学习的学生不能充分的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而且硬件本身的配置问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不佳,影响学习吸收效果。

2 微课程简介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主要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授课形式,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等制作就有针对性的视频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单点授课,互动教学的目的。在进行微视频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微型系列的教学方案加以辅助教学,例如微练习、微互动、微反思等等,营造一个全方位的互动教学环境。

微课程教学特点以短小精炼为宗旨,课程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教学的主题色彩鲜明、针对性强。在教学过程上课程容量小,教学设计精简,能够充分配合各种活动的互动教学,对不同类型的同学都有很好的适应性,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提升。

在微课的教学方式上同样存在不同的类型例如讲授类型、研讨型、实验型、互动性等等,不同型式的微课教学类型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提高了授课的可操作性。

3 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特点

3.1 充分发挥微课授课时间短的特点

在微课教学中授课时间短不会让学生感到乏味,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地选用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内容进行授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微课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问答、表演、启发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具有要点多、操作性强的特点,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联系,通过微课程的实施能够将不同的知识点建立单独的微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迅速地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并且通过互动学习将不同的知识点相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微课程的实施将复杂的课程教学转化为精炼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吸收转化能力,提高了教学的可操作性。

3.2 充分发挥微课视频趣味性强的特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微课程实施上还需要充分发挥微视频容量小内容丰富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中的疑点难点制作成微视频在教学网站上进行共享,学生可以方便下载观看,同时学生可以在各种支持播放的终端设备上进行观看浏览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的教学视频色彩鲜明,针对性强,通过不同的视频片段能够将教学内容连贯起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创造一个互动的微课环境。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件能够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具有典型性以及具体性,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专业水平方面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4 微课程的开发设计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验证,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微课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不断的总结提高微课的开发设计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以计算机电子表格中函数的应用为例进行教学实践,需要设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设计方案,从而进行实施。

4.1在教学视频的录制上需要准备必要的工具软件来进行辅助开发,需要准备的有耳麦、计算机、视频录制软件以及PPT制作软件。

4.2在教学视频的制作上需要准相应的资料内容,针对需要教学呢荣进行收集相应的电子表格函数教学的材料,并制作成PPT课件。在电脑上打开进行视频录制的软件结合教学PPT进行录制,在录制过程中注意调整好耳麦的位置以及音量,调整好屏幕录制界面以及PPT界面进行录制,在录制过程中尽量做到演示讲解相结合,使内容做到生动灵活,最后对录制完的视频进行优化处理。

4.3通过在具体的教学中发现微课程的引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快速掌握函数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难度,将微课件放入教学服务平台中进行分享为学生提供下载使用进行知识的巩固练习同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对这次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后笔者又进行了其它的微课开发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对比后发现学生通过微课教学获得的学习成绩比其它班级没有经过微课教学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微课的优势性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4.4经过实践发现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仍旧我们继续去做深入的开发设计。通过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发现了一些应用要点 :在教学应用中引入的课程要层次分明,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学习的方法,在微课的设计上不仅要对单点知识进行设计还要掌握系列化的整体教学的设计。

5 结束语

在现代化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微课程的发展为计算机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必将能够得到很好的普及发展。

摘要:计算机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根据我国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方向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做了改良和开发,结合现在的数字化微时代的发展现状,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了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根据现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论述了微课的教学方法和应用模式。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 篇8

我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 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思想, 一门课程科学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传授知识、应用知识和探究知识三个方面。 长期以来, 由于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课程教学体系中, 传授知识成为主体, 应用知识主要表现为简单的习题训练、 缺少综合型与实用性的工程应用, 而探究知识就更薄弱。

对于基础力学课程而言,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 要提高基础力学的教学质量, 必须根据专业要求, 对基础力学的教学重新进行合理设计, 力争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一、基础力学教学设计原则

教学设计是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 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试行解决方案及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教学设计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几个方面。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项目为载体, 把学习、探究、实践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高度参与, 并且运用知识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课程目标设计

在制定课程目标之前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及对力学知识、 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分析相关后续课程涉及的知识点, 构建力学课程职业能力培养方向。

例如, 机械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一般都是机械制造企业, 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机械设计、工艺分析、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工作。 针对机械专业, 基础力学课程目标包括工程结构或机构的受力分析能力、抽象化建模能力、平衡方程的应用能力及实际工程构件的强度分析、解决能力。 另外, 创新思维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课程内容设计

基础力学的后续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通过理顺力学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精选授课内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 基础力学课程涉及很多机构内容, 由于学生对机构知识缺乏了解, 学习遇到很大困难。 根据实际情况, 增加常用机构类型与特点的介绍, 学生不仅了解到力学的应用范围, 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根据机械专业人才和培养目标, 对基础力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重点突出力学在机械类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例如工程结构和机构的力学模型建立、受力分析、连杆的强度、连接件的强度及传动轴的设计等。 同时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 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并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 发展职业能力。 教学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表为课程内容结构与对应的项目名称。

四、教学策略设计

(一) 学习笔记设计

多年来基础力学课程改革的重点集中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 但从学生角度考虑较少。 多数情况是, 学生带着一本教材听课, 对这堂课要讲什么, 哪些是重点, 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茫然不知, 学习缺乏针对性。 因此, 我们针对每一次课, 精心设计学习笔记, 包括本次课的学习目标、主要知识点、课堂思考题等。 另外, 在介绍主要知识点前应针对本次课内容巧妙设置问题, 再导入主要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的综合应用环节要有针对性, 尽量引入工程实际案例。 教学笔记提前发给学生, 这样学生可提前了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带着问题学习, 学习效果提高显著。

(二) 教学方法与过程设计

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对应, 我们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相对于以传承知识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特点是将研究实践融入教学过程, 通过小型研讨课、 综合性训练,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下面以运动学部分的难点, 点的合成运动为例介绍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

首先, 演示刨床急回机构实验如上图所示, 此实验需重复播放几遍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然后提出问题:此机构中有几个构件组成, 各自作什么运动?

然后, 学生分组讨论, 有的学生说滑块作直线运动, 有学生说作圆周运动。 可见研究某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择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 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由此引出静系、动系和动点的概念, 进一步定义三种运动, 即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 然后详细说明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 引出牵连点和牵连速度的概念。 这样通过对刨床急回机构实例的具体分析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次, 讲解速度合成定理。 速度合成定理是重要的一个定理, 可作简单推导。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也可定性分析后直接得出结论, 重要的是学会应用。

最后, 进行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重要的一环, 可举学生较熟悉的例子, 例如凸轮机构、两汽车相对行驶等, 学生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加综合训练环节。 综合训练题目可提前发给学生, 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效果更好。 综合训练安排在教学的最后一个月进行, 以小组为单位, 每组三四人, 每组设组长一人。 学生可自选工程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也可从教师所拟工程问题中选题研究。 例如, 2012年机制专业某班两组学生的题目是“箱包拉杆的设计”。 学生查阅了参考资料, 了解了设计方法, 首先将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力学模型, 然后进行力学分析, 最后计算。 两组学生通过研究合作, 圆满解决问题, 实现从被动学习到积极自学的转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 考核方式设计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考核方式应注意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在考试内容上, 要尽量减少客观性试题, 增加分析、理解和应用性等方面考题。 考核方式要多样化, 闭卷与开卷相结合, 改革计分方法, 把课堂讨论、综合训练, 研究报告等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因而在基础力学教学中应加强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定位的改变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增加工程案例, 解决好与后续课程的衔接问题, 突出力学的应用性。 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与实践, 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屈本宁, 杨邦成, 郭然.理论力学应用能力培养问题[M].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1-24.

[2]聂永芳, 张素君, 曹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深化基础力学课程改革[J].力学与实践, 2010, 32 (5) :98-99.

[3]唐静静, 范钦珊.基础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探索[J].力学与实践, 2008, 30 (4) :88-89.

[4]李为虎.一种工科理论力学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力学与实践, 2010, 32 (3) :126-127.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 篇9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对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与其他课程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力学等联系也都很紧密,知识涉及面广。针对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及零部件,研究它们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常用机械零部件及机械传动装置,对通用机械设备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能熟练正确地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和基本工具的能力。

一、基于工作对象教学的背景

当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是发展的立足点和源动力。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是所有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做好的首要工作。将过去的“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改为“就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就教授什么”,加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校机电类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优化整合成《机械设计基础》一门课程。计划两学期完成,每学期45学时。在高职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同时在学的有《机械制图》后几章内容,随后伴有机械制图测绘环节,以及《设备与工装》课程的学习。

考虑到课程本身的特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态度普遍较差、接触生产实践的机会少、对机械装置及零部件的感性认识差等因素,为既能保证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必须的、够用的,又能使理论知识比较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也能与相关课程的“工作对象”具有一致性,特地以“机床——减速器”为主要工作对象组织教学。

二、教学内容设计

目前,我校该课程统一使用的教材是陈立德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没有受教材章节顺序的限制,而是以“就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就教授什么,掌握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为教学指南,首先,围绕“机床——减速器”这个主要工作对象,确立了带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作为教学内容。其次,考虑到机电专业毕业生不仅仅从事机械加工岗位的工作,也会涉及到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及销售方面的工作,所以将凸轮机构、平面连杆机构作为围绕“内燃机”这个次要工作对象的教学内容。同时,将静力学的受力分析、平衡方程以及材料力学中的构件安全工作的强度条件等相关知识加入进来,从而形成了基于工作对象教学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体系。

三、教学方法革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教学课件为主,穿插动画、视频录象进行,并以参观实践作为补充,同时还建立了课程网络,有适合远程网络教育的《机械设计基础》网络课程供学生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因机械制图基础不好而影响本课程学习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简单,容易掌握,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还能拉近实践与书本理论的距离,以弥补生产实践经验的不足,让学生清楚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比如,在讲解连杆机构时,采用的是“感性认知——理论分析——实物观察”的教学方式,首先通过动画、视频使学生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随即教师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同时还会随时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带领学生到实习车间去实地参观。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的状态下获得知识,掌握知识,也能学以致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环节安排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科学地安排实践环节,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形成以工程应用为目的来学习理论知识的良好的学习意识。实践环节的安排有以下特点:第一,实践内容与理论学习相随。比如:“齿轮加工原理及几何参数的测量”安排在齿轮传动之后;“减速器结构分析”安排在“轮系、轴、轴承”学习之后。第二,实践地点灵活选择。就高职学生而言,理论学习为“就业、岗位、工作”服务,所以在选择实践地点时,并不局限于在实验室,而是根据实践内容的需要,经常会选择实习车间或是生产第一线。

五、结论

基于工作对象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既把握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知识的总体、主要的框架,使知识相对较系统和完整,又使教学重点突出、主线清晰、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学习时,也会觉得知识的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平尔,顾涛.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1).

品牌基础应用设计课程 篇10

课程设计是一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实践课, 课程设计的任务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网络教学, 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平台[7], 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构建知识的积极性和改善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创造性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一、研究的意义

材料加工工程能力是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 该能力的培养要靠材料加工课程体系全面实施来实现。“材料成形基础”是我校材料加工工程系的一门主干课程, 与其配套的实践课程就是“材料成形基础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是以零件图为依据对零件形成的全过程 (包括毛坯的制造及后续工序的处理) 进行工艺设计[8], 使学生在课程设计后, 初步具备材料加工工程设计能力。该课程设计与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第四学年的毕业设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材料加工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该平台按“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为主创建, 由学生在老师帮助下主要在计算机上, 使用该平台“自主学习”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这是对传统课程设计 (从查手册到趴图板) 有意义的探索和大胆改革。平台中介绍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应用和材料成形知识及新工艺、新方法, 并且运用动画技术把许多抽象难以理解的工艺流程及零件全面展现给学生, 在动态的三维视觉中轻松地汲取知识。平台中循序渐进的实例导学使学生对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由“以教师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主”, 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设计效果。

二、研究设计

1. 总体设计。

为了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 提高设计质量, 激发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 我们创建了“材料成形基础课程设计”自主学习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很快地查到各种工艺代号、图形的标准画法及工艺设计所需的数据资料, 还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及比较选择较为合适的工艺方案, 节约学生大量的设计时间, 提高设计质量, 激发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 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使学生信息、图纸信息无纸化管理成为现实。“材料成形基础课程设计”自主学习平台主要依据工艺设计的步骤划分模块, 分为工艺设计指导、教学图纸管理、工艺路线、工艺设计、试题库系统和探讨园地等六大模块。工艺设计指导模块分为工艺设计各子模块的使用说明及其演示两部分。使用该模块, 学生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整个平台的使用方法和工艺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2. 教学图纸管理。

教学图纸管理模块分为用户登录、图纸分配查询、学生管理、图纸管理、超级管理和用户注销。该模块能对图纸和学生信息进行集中管理, 并能自动或手动给学生分配图纸。

3. 工艺路线和工艺设计。

工艺路线模块分为确定毛坯类型、零件的作用分析、工艺路线 (包括热处理在工艺路线中的位置) 和生产类型四个子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在进入工艺设计之前确定零件应使用的毛坯制造方法等。工艺设计模块分为铸造、锻造、焊接和热处理四个子模块, 每个子模块都包括了相关的详细资料、公式计算、设计方法与步骤等。在铸造模块中主要包括铸造工艺设计, 绘制铸造工艺图、铸件图, 填写工艺卡, 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其中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有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铸造工艺参数的查询、砂芯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冒口及冷铁设计等[9]。在锻造模块中主要包括自由锻和模锻锻造工艺设计, 其主要内容有锻造工艺性分析、参数选择、确定坯料质量、确定工序、锻造设备的选择、绘制锻件图、填写锻造工艺卡和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在焊接模块中主要包括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接头与坡口形式的选择、焊条选择及工艺参数的确定、焊接设备及参数选择、绘制焊接工艺图、补绘部件图、填写焊接工艺卡及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热处理模块包括七个部分:确定热处理在工艺路线中的位置、选择热处理方法与代号、选择热处理参数、选择热处理设备及工具、查看热处理工艺曲线、热处理缺陷分析和填写热处理工艺卡。

4. 试题库系统。

研究了学生计算机自主考试与老师对学生面试的有机结合途径。创建材料成形基础课程设计题库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了“材料成形基础课程设计”的题库维护和该专业学生的网络考试, 在该题库中共有试题1500多道。学生和老师都能方便地通过IE浏览器进入本系统, 进行相关的维护或考试。对学生, 本系统能够完成自动组题 (或抽题) 和自动网上阅卷, 考试成绩能快速响应;对于老师, 本系统能对试题库进行扩展性维护, 能方便增加和修改试题, 并且能查询学生的成绩。

5. 探讨园地。

在该计算机平台的探讨园地中设有在线讨论、问题解答、学生评价、教学质量分析。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能在各自计算机上进行设计交流, 自由发表设计看法, 并且可以随时和老师沟通, 充分发挥学生的设计积极性。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 老师可以进行远程解答。学生还可以对该计算机平台及本次课程设计进行评价, 老师对使用该平台指导学生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可进行分析。

6. 开发工具的选择。

“材料成形基础课程设计”自主学习平台定位于B/S (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在这种结构下, 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 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 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 形成所谓3-tier结构。该平台使用ASP开发环境, 在其中使用VBScript或Java Script脚本语言来进行程序的编制[10]。平台中所使用的数据库为ACCESS数据库, 利用Dream weaver、Front Page进行网页制作, 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与制作, Auto CAD绘制零件图。

三、实际应用情况分析

通过七届大约2800名学生的使用, 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材料成形基础课程设计”自主学习平台的实效性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部分调查结果是:学生和老师对“材料成形基础课程设计”自主学习平台的创建持肯定态度, 学生中认为该平台对学习和设计有帮助的占93%;认为此平台对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帮助的占94.5%。53.8%的学生认为利用该自主学习平台进行课程设计比传统课程设计方法优越。大多数教师和同学认为使用该软件系统完成课程设计的效果较好。说明此平台的创建是必要的, 并且对材料成形基础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材料成形基础课程设计”自主学习平台是培养学生从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到实践动手能力的桥梁, 此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工程背景的环境, 有助于学生接触和深入了解材料成形生产工艺流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2]高然, 康月娜, 陶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3) :110-111.

[3]梁冬梅, 李宝宝.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大众科技, 2011, (5) :161-162.

[4]杨俊杰.浅析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2) :160-161.

[5]马仲岭.本科教育应注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11, (4) :90-91.

[6]周彤.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 2011, (26) :181-183.

[7]李永夫, 徐秋芳, 姜培坤, 等.论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3) :202-203.

[8]胡亚民.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

[9]李魁盛, 马顺龙, 王怀林.典型铸件工艺设计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八种方法下一篇:转型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