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基础

2024-06-22

应用基础(精选12篇)

应用基础 篇1

摘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 教师精心选择教学素材,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要强化资源利用,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他们提高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培养团队意识。

关键词:学习兴趣,问题情境,资源利用

0 引言

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应该走出传统的方法, 而展现出一种艺术的表达。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而作为教师, 则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 我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课堂效率。

1 强化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 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 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例如组织学生开展指法练习、用计算机编排word校报墙报、投影片设计等操作竞赛, 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课程。在课堂上, 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连续讲解专业理论知识, 但是也不能让学生自由操作。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讲练结合, 比如在讲文字处理应用软件课时, 一般都要简单讲解之后以上机实验为主, 比如对Word图文混排课进行重点演示分析, 教师以电子报的设计为例, 先介绍设计制作报头, 报头大小, 报头的形式, 选取版面设计, 色彩搭配, 导读栏。然后组织学生设计报花布置版面, 给多个同学分组, 布置制作电子报刊作业, 加上一些艺术效果, 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最后组织学生探讨选材是否得当, 编排是否得体, 风格是否一致等。通过展示部分设计制作优秀的样稿, 让各小组组员自动合作训练, 做出更好的作品。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技能, 为学校的电子报刊技能大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 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讲课与操作的合理分配, 如在讲Power Point演示文稿时, 由于该软件是office家族中的一员, 理论知识相对word和excel比较简单, 故要精讲多练, 重点强调编辑和修饰演示文稿, 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获取素材, 组织加工, 并且学会综合应用超级链接技术、演示文稿的不同视图和幻灯片版面设计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演示, 并提供一些有视频和音乐的小动画, 让学生联系实际, 自由发挥, 在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一套内容完整、形式活泼并且具有音画动态效果的幻灯片演讲文稿, 使学生学习的知识适应他们今后的需要。

2 问题教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手段。

以学生思维活动为前提, 精心选择教学素材, 为创设情境教学奠定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自主操作, 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也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的方式,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问题的设置上, 为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 教师应当准备内容丰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积极查阅教学参考资料, 关注学生兴趣, 精心筛选教学素材,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 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后反馈信息,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新授课可以较多采用问题教学法, 设置悬念, 让学生紧跟教师讲课步骤, 集中注意力, 轻松地参与课堂活动, 积极思考, 最后不仅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提高了教学质量。

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这样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导向, 通过创设问题, 渲染了教学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像能力, 提高了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另外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的把生活中的智慧带入课堂, 巧妙安排教学结构, 将新知识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联系, 鼓励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学习环境, 驱动学生使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达到在做中学, 在应用中提高和创新,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强化资源利用,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自身的起点水平差异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差异都给教学带来不便, 在教学设计时, 教师应针对教学对象和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教学资源, 将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设计和组织。设立多样并附有一定层次难度不同的操作练习题, 查找并制作易于自学的多媒体课件、视频。并放在教室文件服务器上, 作为共享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应用共享资源。将学生按操作能力的强弱合理搭配, 在教师的引导下, 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强的学生独立自主地选择有深度的资源和课件进行探究, 把他的所学所得演示给大家, 其他学生可在课堂中反复练习, 加以巩固。这样通过同组学生的互相帮助和共同探究就实现了教学目标, 而且使学生有了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 例如讲淘宝网上购物, 本来我想利用网络资源直接演示, 但是很快话题就被学生抢去了。很多学生头头是道地介绍他们网购的经历, 并给大家介绍了许多网购网, 没有网购过的同学听了他们的讲解也异常兴奋, 跃跃欲试。这样在同伴的带动下轻易地就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让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安排教学结构, 使教学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 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既要积累、筛选大量的教学素材, 又要根据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才能;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使计算机基础成为学生真正探究计算机奥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晓燕.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2]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讲授策略.无忧论文网.

[3]冯波.浅议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调控[N].黔西南日报, 2010, (2010-04-21) .

应用基础 篇2

《应用数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职升本科”考试是为选拔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所组织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科目

《应用数学基础》

三、适用专业

本课程考试适用于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考生。

四、考试目的

本次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测试考生在高职或相当于高职阶段的学习中是否具有本科学习的能力。是否了解或理解一元微积分各个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否掌握了各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是否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应用一元微积分基本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试内容

根据应用数学基础课程大纲的要求,并考虑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课程考试内容。1.函数、极限和连续 1.1函数 1.1.1 知识范围(1)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法,分段函数。(2)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周期性。(3)反函数

反函数的定义,反函数的图像。(4)基本初等函数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5)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6)初等函数。1.1.2 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表达式及定义域,会求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及函数值,会描绘简单的分段函数的图像。

(2)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3)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4)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5)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6)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1.2 极限 1.2.1 知识范围(1)数列极限的概念

数列、数列极限的定义。(2)数列极限的性质

唯一性、有界性。(3)函数极限的概念

自变量趋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性质。(4)无穷小与无穷大

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定义,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无穷小的性质,无穷小的比较。

(5)极限的运算法则。

(6)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1.2.2 要求

(1)理解极限的概念。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右极限。(2)熟练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3)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性质,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会运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

(4)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1.3 连续 1.3.1 知识范围(1)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定义,左连续与右连续,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函数在区间上连续的概念。(2)连续函数的运算

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基本初等函数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3)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有界性定理,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包括零点定理)。(4)初等函数的连续性。1.3.2 要求

(1)理解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间断的概念,理解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极限的关系,掌握判断函数(含分段函数)在一点处的连续性的方法。(2)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并确定其类型。(3)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4)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的连续性,会利用连续性求极限。2.微分学及其应用 2.1 导数与微分 2.1.1 知识范围(1)导数的概念

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可导与连续的关系。(2)求导法则与导数的基本公式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反函数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常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3)求导方法 用导数的定义求导,隐函数的求导法,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4)高阶导数

高阶导数的定义、高阶导数的计算。(5)微分

微分的定义,微分的几何意义,可微与可导的关系,基本初等函数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微分的计算与应用。2.1.2 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掌握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方法。

(2)会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

(3)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及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4)掌握隐函数求导方法,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5)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显函数的二阶导数。

(6)理解函数微分的概念,了解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会求函数的微分。2.2 导数的应用 2.2.1 知识范围(1)微分中值定理。(2)洛必达(L’Hospital)法则。

(3)麦克劳林(Maclaurin)公式和泰勒(Taylor)公式。(4)函数的单调性,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5)函数的极值与极值点,最大值与最小值。(6)函数图形的描绘。2.2.2 要求

(1)理解微分中值定理。

(1)熟练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的方法。(2)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3)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的极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方法,掌握简单的极值应用问题的求解。(4)掌握曲线凹凸性的判别方法,会求曲线的拐点。(5)会描绘函数的图形。3.积分学及其应用 3.1 不定积分 3.1.1 知识范围(1)不定积分的概念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定义、原函数存在定理。(2)基本积分公式、不定积分的性质。

(3)不定积分的第一(第二)类换元积分法,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4)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3.1.2 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原函数存在定理。(2)掌握基本积分公式、不定积分的性质。(3)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第一(第二)类换元积分法。(4)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3.2 定积分 3.2.1 知识范围(1)定积分的概念

定积分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定积分存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2)定积分的性质。(3)定积分的计算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Newton)—莱布尼兹(Leibniz)公式,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4)定积分的应用

定积分的元素法,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定积分在物理上的简单应用。(5)无穷限的反常积分和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3.2.2 要求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可积的条件。(2)掌握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3)会求积分上限的函数的导数,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4)熟练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5)了解定积分元素法的思想,会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6)理解无穷限的反常积分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六、考试方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笔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试卷结构如下: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七、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一:《高等数学》(上册)同济大学(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出版

参考书目二:《高等数学》(上册)刘书田等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出版

参考书目三:《大学数学简明教程》王信峰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参考书目四:《应用数学基础》邢春峰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出版

项目名称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证明题 应用题 合计

题数 5 5 10 1 2 23

应用基础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精品课件 制作与应用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建设的基本条件

1.计算机技术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基础课,在原先的计算机原理、输入法训练、计算机辅助工具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与多媒体应用等新技能,实用性更强。在改革理论知识传授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的技能,这不仅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而且成为其他专业的素质教育基础课。特别是对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辅助性更强,甚至成为各专业首选的必修基础课。

2.教师是精品课件制作的主力

教师既承担理论课教学,又承担实验课教学。他们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并且了解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接受能力,是精品课制作的主力和具体使用者。

3.教学手段的改革重在精品课件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入门课,陈旧老化的黑板式教学,简单演示式的电子教案,已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工作要求。高新技术应用软件模块的引入及多方位与相关学科的链接,进一步地要求精品课件建设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二、精品课件制作与应用的几点体会

1.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系统化制作

精品课件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组建了课件制作小组,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按章节、模块分配给有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每一个课件量精确到每节课的45分钟,再将各位教师制作的课件集中起来。课件制作小组进行各课件的“串接”,然后按教学计划,课件随机由代课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课后征求学生们和教师们的意见,经过后期改进,最后形成系统化的精品课件教学工具。在教学应用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推出,课件制作小组在原精品件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使精品课件始终与先进技术接轨。

2.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专业化链接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对其他专业的辅助作用增强,成为其他专业首选的必修基础课,这就要求精品课件必须加强与相关专业的链接,因此课件制作小组特别增加了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比如我们在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教学的课件时,结合机加工专业的万向轴专业课教学,将万向轴的工作原理通过幻灯片制作并展示出来。再比如我们在制作“EXCEL电子表格”一节课件时,将财会专业的“数据统计”课程中的专业术语、计算化公式、统计报表结合赶来,深受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欢迎。这样既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特点。

3.加大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互动性

应用精品课件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而精品课件不但是教师教学的平台,也是学生运用的学习工具。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精品课件的使用,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精品课件放到了校园网上,以便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和下载。同时,我们向学生们公布了课件制作小组的邮箱并开通BBS,利用网络资源,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师生论坛供大家讨论交流。师生们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课件上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精品课件的更新与改进。

4.大胆尝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新的考试方法

引进了考试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定期按精品课件的章节及教学进度进行阶段化、模块化考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每一节精品课件所讲解的计算机知识制作成题库。在每一个精品课件中,划定一定比例的学分,按总学分及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打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性。

三、验证教学应用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制作与应用,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在精品课件的推广和教育改革尝试中,做到了“理论讲解有载体、技能实训有实体”,受到了一线教师和其他专业学科教师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个别班级的通过率达100%,教学效果和质量大幅度提升。

四、结论

应用基础 篇4

1PPP模式概述

1. 1 PPP模式的概念

PPP模式是Public - Private - Partnership的缩写,也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提供,政府根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其支付相应对价。我国研究文献中所提到的大多数是指狭义PPP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所建立的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括BOT、TOT、DBTO等, 它是一个大的概念范畴,不能与BOT、TOT等特定的项目融资模式并列而论。

1. 2 PPP模式的本质

PPP模式的本质是以项目为载体,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资源合作机制。对于PPP模式本质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 PPP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改革创新,其目的在于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2PPP模式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建立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明确责权利关系; 3PPP模式的运用在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与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1.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用PPP模式的意义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PPP模式,使政府部门作为项目合作者与监督者,从而使政府部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宏观事物的管理之中,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鼓励社会资本、私人部门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能够扩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与发展空间,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PPP模式的投资方式下,政府部门往往以运营补贴等方式为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作为对价支付方式,以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支付依据,并将资金支出纳入预算管理,从而能够按照代际公平原则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分配资金投入。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理论基础

2. 1政府失灵理论

市场调控下的经济运行状态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 公共物品的特殊性等原因会产生市场失灵,因而需要政府这只 “看得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而政府干预经济时,也会因为政府部门的垄断地位、信息不完全、时滞性的客观存在及约束监督机制等原因,出现政府失灵现象。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机构部门与公共预算的不合理扩张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而PPP模式的应用能够使私人部门介入公共物品的提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政府部门单独提供而出现政府失灵现象。

2. 2委托代理理论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全民所有,而由政府部门代表人民行使资产管理权职能,由于全民财产的庞大性、复杂性与分散性,带来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管理模式,存在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是公众委托政府部门管理全民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 二是政府部门委托私人部门共同建设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公私合作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模式下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1将投资主体由一元化改为多元化,减少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 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性与公开性; 2通过发挥权力制衡与监督约束机制抑制了政府部门作为非人格化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同时管理制度的存在也会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进而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3有助于在市场化条件下选择更加优质的代理人,进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2. 3项目区分理论

项目区分理论将是否有收费机制即资金流入作为区分条件,将基础设施项目划分为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和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1],并以此为标准来确定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主体、管理运作模式、资产权益归属等问题。项目区分理论认为: 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由政府部门直接投资建设;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兼顾公益性和经济性的投资项目,无法完全通过市场化机制进行运作,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进行项目经营维护,如采用PPP模式; 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则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可以在政府的规划与监督之下完全通过市场化机制来进行运作。

2. 4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人们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企业所做的慈善事业,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强化自身建设、健全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包括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2]。美国学者戴维斯提出的著名理论 “戴维斯模型”指出,企业的每项产品、活动和服务,不仅应该考虑经济效益,更应该考虑其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企业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其他自然人共同参与解决某些社会问题,促进整个社会条件的改善和进步,进而也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带来好处。因此,企业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响应PPP模式,是企业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体现,有助于保持企业、环境、社会间的平衡关系。

2. 5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因此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可能会隐瞒自己的真实需求,并可能会出现 “搭便车”行为,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最优配置理论相悖。此时,政府的存在会减轻获取人们对于公共物品和外部性偏好信息的成本,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该理论认为:

( 1) 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决策主体应该是政府部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始投资成本巨大、建设周期较长、配套设施具有系统性等特点,而且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由公共选择理论中对于集体选择即政府选择的分析得知,政府是提供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最恰当主体。可见,虽然通过PPP模式引入私人部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政府的主体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

( 2) 政府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做出偏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选择。该理论认为,政府部门及其决策人员也属于经济人,就会倾向于做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如追求在任期间业绩表现、办公环境、权利最大化等。可见,基础设施服务应慎重实行 “政府垄断经营” “政企合一”等运行体制,避免政府部门一家独大,合理界定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职责范围,视情况实现不同程度的市场化经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摘要: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居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也是城市发展水平与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是由政府兴建投资的,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财政资金已难以满足投资需要。引入PPP模式,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能够合理引导社会资本的流向。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 篇5

作者:方正测评网 张勇燕

目前,国家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有近500种专业,很多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看到这么多专业,往往一头雾水,感觉很茫然,不知从何选起。今天,我们就从专业的设置上,做一点分析,希望能帮助考生和家长明确选择的方向。

事实上,国内外的高校在专业分类上主要存在这样一种划分,即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基础学科主要指一些大学文理学院常设的一些学科,如数学专业、物理专业(甚至力学专业)、中文专业等,特别是目前某些重点综合性高校开设的文科综合实验班、理科综合实验班,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一个良好基础,而不太强调学生单纯在某个职业技能上的训练。相对而言,学习基础性学科的学生继续深造的前景要更广泛,职业选择的空间也较大,但是因为其职业技能培训的缺乏,以及专业与具体行业贴合度不够紧密,可能在毕业后的短期内,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显得略弱。应用学科则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专业,包括医疗、财务、机械、建筑等。类似的专业培养方向已经比较明确,就是某一专门领域或某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其课程设置专业性一般比较强,在校期间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相对而言比较强。这样的毕业生就业面可能会比较窄,例如学医疗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会在医药卫生领域发展。总体而言,专业技能的训练会帮助他们在本科毕业面临就业时确立一个比较有利的起点,但是他们继续升学或毕业后改行的综合成本要略高。

考生和家长在明确上述分类的前提下,就应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选择。

1)如果考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比较明确,例如就想当建筑师,或者工程师,应该选

择应用学科;

2)如果考生希望早一点参加工作,本科毕业后暂时不考虑深造,应该选择应用学

科;

3)考生很希望学完本科后,继续深造,一口气读到硕士,或者博士,可能最好选

择基础学科;

4)当考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还没有想清楚,或者与家长有比较大的分歧,可以先选

择基础学科,进入高校以后再逐步澄清个人的发展方向。

应用基础 篇6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迁移教学策略 应用

当前,计算机行业飞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社会对掌握较高信息技术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迁移教学策略将会是一种有效的培养方法。学生们可以通过迁移教学策略,来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环境适应力。因此,中职教育应改革现在的传统教育,加强迁移教学策略的应用,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现状

1.学生水平高低不一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每位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异。这就给老师的教授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例如,老师讲到一个新知识点的时候,对于那些了解计算机和对计算机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非常简单易懂,然而,对于那些不了解计算机知识和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就感到非常困难。如果老师继续讲新知识,会让不懂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困难,如果老师将知识再讲授一次,必然会浪费大量时间,使得老师左右为难。

2.教学设施不完善

在这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硬件的配备将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虽然,计算机在我国已经普及,但是有些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仍然使用过时的计算机。例如,在学习word的时候,老式的计算机安装的可能是早期的word文档,功能不完善,同教材知识有些脱节,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3.教学内容与实践要求不一致

每个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不同,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侧重点也不同。老师没有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来进行授课,不去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只让学生按图索骥。学生们即使掌握了课本知识,在实践中也无从下手。并且学生在课后缺乏实践操作,没有把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当中,造成了教学内容与实践要求脱节。

二、加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迁移教学策略的应用

1.提高学生迁移能力

学生的迁移能力将直接影响知识与实践结合的结果。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还需要老师合理的教导。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法实现。

(1)老师灵活教学。面对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老师和学生一起制订学习计划,领导学生自觉培养迁移能力。例如,在学习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电子市场进行参观和学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到实践中去。

(2)组织计算机技能比赛。让学生以个人或团体为单位设计项目,进行计算机技能比赛,把学习的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根据年级来设定比赛内容,也可以根据比赛项目来设定比赛,例如网页制作、程序开发、计算机硬件组装和计算机常识比赛等等。

2.开设实践操作课程

为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采用边学边实践的教学方法组织课程学习,开设实践操作课程。如今,大部分中职学校开设了实践操作课程,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操作,充分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的快速提取和应用。

3.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实习,顾名思义,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学生要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将知识迁移到实际工作当中。中职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为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未来就业的时候选择恰当的职业,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挥所学知识。现在的中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实习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迁移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游刃有余的解决计算机问题。

应用基础 篇7

关键词:桩基础,井场,井架基础,工程地质特征

0 引言

井架是钻井设备中荷载最高的设备,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最高,一般达到150 k Pa以上,若井架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或基础产生裂缝等问题,钻井过程中因井架倾斜或处理地基问题而停待所造成的损失将非常巨大,因此需首先保证井架基础的安全。

在川西地区,一些区域因存在较厚的软弱土层或易液化砂层,地下水水位高,涌水量大,采用常规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强夯、机械碾压等处理效果也欠佳,很难达到井架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一般都考虑采用安全性更高的桩基础。然而,桩基础的应用则取决于各种类型桩的适用性和井场钻井对钻前施工的周期要求,二者结合,决定了井场桩基础的应用。

1 工程地质特征分类

井场土建工程在一口井的总成本上所占比例不高,井场地基处理时需本着安全、经济、施工周期短的原则。在川西地区,一般来说,井场井架基础地基属于淤泥质土、易液化砂土、填土等承载力小于150 k Pa,且厚度在4 m以上时,因常规的换填处理等工期长、工序复杂,很难达到承载力要求,就需要考虑使用桩基础。对地下水位较高、水量丰富的地区,因降低地下水水位困难,还需要减小桩基础使用所要求的软弱地层厚度。

k Pa

对川西地区井场工程中井架基础需要采用桩基础的几种典型的工程地质特征分类如下(见表1):

1)粘性土夹砂土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这种地层中有粘性土又有砂土,一般地层顺序为:粉质粘土→中砂(流动)→卵石层,主要出现在川西平原地区,如德阳孝泉镇等地。工勘资料显示,粉质粘土、中砂承载力均低于100 k Pa,属于软弱地层,承载力高于500 k Pa的稍密、中密等卵石层,可作为持力层。

2)粘性土为主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该地层主要为粘性土,包括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一般地层顺序为:

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泥岩/砂岩。

主要分布于川西丘陵地带,如德阳罗江县、中江市、资阳等地,淤泥质粉质粘土一般厚度在2 m~4 m以内,粉质粘土2 m~3 m,地下水水位埋藏浅,一般以中风化泥岩、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3)填土、石块为主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在井场施工中,有些井位于山区,原始井场高低不平,需要挖填平衡井场,因施工周期要求短,填土/爆破土石很难达到承载力和沉降要求,需要进行技术处理,当厚度超过4 m时,需考虑桩基础,以下部的基岩作为持力层。除了井场新填土以外,有些井场还存在承载力低的老冲积填土,厚度一般较厚。川西地区所选井场内存在高填土的地区较少,主要分布于中江、聚源等山区。

2 桩基选择

在川西地区井场工程中,目前采取的桩基础形式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应力管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四种类型(见表2)。

井场不同的工程地质特征,桩基础的选择是不同的。在川西平原地区,方桩使用最为普遍,型号一般为300 mm×300 mm;预应力管桩一般使用于持力层较深,需要接桩的情况,型号一般为400 mm;钻孔灌注桩与人工挖孔桩相比要优先考虑,型号一般为600 mm;因成本和施工周期原因,在以上几种类型桩都难以使用的情况下,最后考虑人工挖孔桩,型号一般为1 000 mm。

1)以粘性土夹砂土为主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下,除人工挖孔桩要慎重选择外,其他桩都可以考虑,钻前井场工程中一般选择施工速度快、造价相对较低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和预应力管桩。在川西平原地区,一般地面以下7 m~12 m就可进入卵石持力层,不存在接桩问题。

2)以粘性土为主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下,除人工挖孔桩要慎重选择外,其他桩也都可以考虑,一般选择性价比高、施工速度快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地面以下10 m左右就可进入中风化泥岩、砂岩持力层。

3)以填土、石块为主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和预应力管桩需慎重选择,因为填土中夹杂的块石会使桩很难打入或打入的质量差,一般首先选用施工周期相对较快的钻孔灌注桩,其次是人工挖孔桩。当然,若填土中无块石存在,则可优先考虑施工更快的方桩。

3 桩基础分析计算

钻井属于短期内工程,井场施工周期短,井架基础用桩量不多,因此现场除了做详细工勘外,一般不做静荷载试验、静力触探等大型试验。

计算井架基础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一般采用常用的经验公式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Q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 N;

qp———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k Pa;

Ap———桩身横截面面积,m2;

up———桩截面周长,m;

qsi———按土层划分的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li———桩穿越各土层的长度,m。

因到达持力层时桩长一般不超过12 m,桩身受力主要以端承受力为主,侧向摩阻力为辅。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Q应按下式确定:

其中,Qk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为安全系数,取k=2。

在实际计算中,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还需满足桩身荷载安全性要求。对于井场内摩擦端承型桩基一般不考虑承台效应,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取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当桩基础为轴心受压时,桩的根数确定按以下公式:

式中: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k N;

G———桩基承台和桩基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k N,地下水位以下应扣除浮力;

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对于井场桩基取γ0=1.0;

Q———桩基中复合基桩或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k N。

因井架基础井口前后基础长度不同,钻井时承台将受到偏心荷载,应按上式确定的桩数再增加10%~20%,方能满足安全性要求。

4 不同型号钻机荷载的确定

对于不同类型的钻机,作用在桩基础上的荷载也不相同,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受挂钩极限荷载影响。除需考虑自身重量外,井架还需考虑振动荷载和风荷载。振动荷载系数一般取1.3~1.4,即井架基础上总静荷载的1.3倍~1.4倍;风荷载影响较小,根据情况而定,一般附加在振动荷载系数上。各类型钻机荷载情况见表3。

t

5 举例分析

某井场地处川西丘陵地带,该井采用ZJ70型钻机,工程勘查显示地基土类型分别为耕植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泥岩,淤泥质粘土厚3 m、粉质粘土厚2 m,强风化泥岩厚1 m,需采用桩基础,以中风化泥岩作为桩基持力层,使用横截面为300 mm×300 mm预制方桩。

根据式(1),Qk=678 k N。

根据式(2),Q=339 k N,满足桩身质量安全要求。

根据式(3),则桩根数n≥39.8根。

因偏心荷载,将桩数增加20%,n=47.8根,取桩数48根。

为保证桩基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现场验桩。桩在井架基础下需均匀布置,沿井口前后桩的数量需保持基本相同。

6 结语

1)川西地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对井架基础桩基础的选择需考虑地基持力层深度、地层组成、施工速度、施工周期等综合因素。

2)川西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基以粘土和砂卵石层为主,预制方桩、预应力管桩施工速度快、费用相对较低,一般作为井架基础下软弱地基处理的方式,而少数存在的需要开山的井场,一般使用钻孔灌注桩或人工挖孔桩。

3)不同型号钻机基础最大荷载差异较大,在实际计算中,需考虑振动荷载、偏心荷载等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忠苗.桩基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黄强.建筑桩基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黄小敏.顺德地区工程地质特征与桩基础选择[J].矿井地质,1997,18(2):91-93.

应用基础 篇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课程, 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基础和能力强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 无法满足学习需求, 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又认为教师讲得太快, 无法消化。而现有的教学过程, 教师很难同时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程的教学效果比较低下。因此, 如何在兼顾学习者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也是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诸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以课前微视频学习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提高教学效果。然而, 从分析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问卷调研结果得知, 被调查的学生对翻转课堂要求的课前微视频学习的接受度很低, 而对于在课堂上使用微视频教学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前者。参与调查的200名新生中, 80%的学生表示愿意在课堂上利用微视频进行学习, 11%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只有9%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受此启发, 笔者在借鉴翻转课堂教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尝试将微视频教学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 以该课程的重难点模块“Excel电子表格”作为突破点, 开发该模块的教学微视频和微练习, 并设计微视频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流程,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其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应注意的问题, 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其他模块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同时也为软件操作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2 研究基础

微视频是指播放时长在10分钟以内, 适合于所有终端浏览和展示的视频片段, 其内容通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主要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目标明确、可反复学习[1]。最早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的是可汗学院, 可汗学院在线收藏了3 500多段可汗学院老师的教学视频, 向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 受到广大学生的高度喜爱。国内高校领域对微视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视频的研发、应用模型及应用效果的分析, 如东北师大的郑军等设计了微型学习视频的模型及内容, 为有效展开微视频学习提出了可操作的方法[2], 华中师范大学的张屹设计研发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微视频, 并应用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中, 取得良好效果[3]。

认知负荷理论 (Cognitive Load Theory, CLT) 认为, 影响认知负荷的基本因素是学习材料的组织呈现方式、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和个体的专长水平 (即先前知识经验) , 由此导致外在的、内在的和相关认知负荷地产生。教学活动中学生内在认知负荷与教学材料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 外在认知负荷与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教学设计水平有关, 相关认知负荷与学生的认知努力 (Mental Effort) 有关[4]。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的观点, 微视频的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专长水平的差异和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才不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时认知负荷过重, 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被迫加工冗余信息。因此, 针对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习者, 从微视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相应的练习上都进行了分层设计, 开发了两种类型的微视频:基础微视频和拓展微视频。基础微视频主要满足学生等级考试的需求, 拓展微视频作为选学内容, 是基础微视频的扩充和延伸, 在内容和练习题的设计上与学生的专业需求相关, 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 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练习题的设计以微视频中的知识点和操作点为依托, 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 基础练习题要保证大多数学习者能够完成, 拓展练习题应更具挑战性, 以满足更高水平学习者的需求。

3 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

在分析各类教学模式的特征和总结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笔者设计了微视频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流程[5], 如图1所示。

(1) 课堂引入:教师阐述本次课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 展示与微视频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和任务, 将学生置于问题和任务情境中, 引导学生学习。

(2) 微视频学习:根据每次课的教学目标, 为学习者准备3~4个基础微视频和1~2个拓展微视频, 并提供相应的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每一个微视频以一个问题或任务的提出作为开始, 以案例为依托介绍1~2个知识点。这一环节, 学生的学习分为两个渐进阶段: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观看基础微视频, 学习完毕后操练基础练习题, 顺利完成的学生直接进入拓展微视频的学习, 未能完成练习的学生可重复学习微视频或请教老师、与同学互助讨论。教师在此环节主要监督学生对微视频学习的投入, 杜绝传统课堂中出现的玩手机、打瞌睡、说话等现象的发生。

(3) 实践操作:这一环节主要检验学生的知识内化程度, 学生根据自身对学习内容的把握程度完成基础练习或拓展练习题, 练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重复学习相应知识点的微视频, 也可以求助同伴, 或者请教师“一对一”辅导。教师在此环节主要调控学生的练习时间、把握学生练习的总体情况、对遇到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或引导其再次学习相应知识点的微视频。

(4)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的薄弱环节进行统一讲解和操作演示, 和学生一起回顾和巩固学习的重难点, 学生提交课堂练习作业。

4 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4.1 研究目的

探讨微视频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在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4.2 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法:随机选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Excel电子表格”模块的知识内容为例, 实施微视频支持下的课堂教学, 并采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2) 视频分析法:在学生机安装录屏软件, 在学生未知的情况下对其练习过程录屏, 作为后续分析的材料来源。

(3)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评价。

4.3 研究对象及过程

本研究从笔者任教的6个班级中选取相同专业的2个班级作为研究样本, 分别为A班 (对照班) 和B班 (实验班) , 这两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差不多, 之前的单元考成绩和课堂练习水平也相近, 可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起点相同。教学内容为“Excel电子表格”模块, 采用每周2课时连堂教学的方式, A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即“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B班采用将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方式 (如图1所示) , 在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践后, 我们对该模块的学习进行测试, 同时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4.4 教学效果分析

微视频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效果分析, 具体包括学生的单元测试成绩, 学生对软件的操作及应用水平、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四个方面[6]。

4.4.1 学生测试成绩

学生的考试平台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系统, 为确保涵盖所有知识点, 该模块的测试内容由三次固定抽题生成, 考完由系统直接评分, 两个班级的测试内容均一致, 最后成绩以每个班级三次的总和为准, 满分45分, 及格27分, 笔者对两个班级的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37.19, 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31.73, 两个班级的成绩差为5.46, 设置显著性水平为0.05, T统计量观测值的双尾概率P值为0.00, 概率P值小于0.05, 因此拒绝原假设, 即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见, 在平均成绩上, 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 说明微视频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4.4.2 学生的操作及应用水平

学生对Excel软件的操作过程反映了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及迁移水平, 操作中常犯的错误通常有两类, 即知识性错误和程序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指的是找不到或者不知道软件的菜单工具, 程序性错误指的是找到了但不知如何使用菜单工具。在单元测试过程, 笔者在学生未知的情况下对其考试过程进行录屏, 并分别以两个班级座位号为10~30号学生的录屏记录进行操作错误的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实验班在知识性和程序性操作的错误的次数上都明显少于对照班。可见, 微视频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在对知识点及操作点的理解应用及迁移上明显优于传统课堂教学。

4.4.3 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否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问卷调查得知 (如表3所示) , 实验班的学生在练习环节遇到问题时, 77.8%的学生会重复学习微视频内容, 35.6%的学生会请同学帮忙, 8.8%的学生选择放弃, 13.3%的学生会请老师辅导, 说明微视频学习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对照班的学生遇到问题时, 34.1%的学生会与同学讨论, 40.9%的学生会请老师辅导, 37.8%的学生会选择放弃, 放弃的原因主要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58.8%) 和担心老师批评 (29.4%) 。对比两个班级的数据可以看出, 由于微视频的支持, 实验班的学生碰到问题时可以通过重复学习微视频内容来解决问题, 对照班的学生因害怕老师的指责或无法得到及时帮助而选择放弃, 问题得不到解决, 学习效果就不会好。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学生遇到问题选择放弃的比例由37.8%降到8.8%, 请老师辅导的比率却有所上升, 由36.3%升到44.4%, 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能更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同时, 由于微视频的应用, 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因此更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互动交流, 学生也更愿意求助于老师, 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4.4.4 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评价

在该模块课程结束后,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班学生在教学之后对课程学习的评价, 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的满足、对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态度等。

(1) 课程学习的兴趣。如图1所示, 认为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对提高课程学习兴趣有帮助的学生占46.6%, 其中非常有帮助的占13.3%, 53.4%的学生认为并一般或没有帮助, 可见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上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已有的研究表明, 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复杂而多变的, 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刺激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其作用是有限的, 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意识、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等内在因素和班级的班风、学风等外在环境都对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 学习需求的满足。从图2的数据结果得知, 71.1%的学生认为微视频中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其中非常能满足的占22.2%, 能满足的占48.9%, 一般和不能满足的占28.9%。可见, 学生对微视频内容安排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基础微视频和拓展微视频较大程度的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也是该教学方式的最大优势所在。

(3) 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态度。如表4所示, 对微视频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方式感兴趣的学生占88.9%, 认为非常有兴趣的占22.2%, 感兴趣的占66.7%, 一般和不感兴趣的占11.1%。可见, 在实验教学之后, 尽管多数学生认为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他们提高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帮助不明显, 但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还是较感兴趣的。不过仍然存在不感兴趣的学生, 这与不同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和认知特点有关, 在后续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持, 如提供PPT文字讲稿和教师的一对一辅导等。

5 研究结论

微视频学习过程的“自定步调”和“拓展学习”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基础弱的学生可以通过重复学习微视频来解决困难, 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拓展微视频的学习来满足个体需求, 总之, 学习者可以依据自身的水平和特点安排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 并且可以随时寻求老师的帮助, 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教师也不再是知识技能点的讲解者和操作者, 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者、学习质量的监督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本研究从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出发, 立足于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将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研究发现:微视频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升软件操作及应用水平上, 起到较好的效果;微视频学习能较大程度的满足学生不同水平的差异需求, 学生对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 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较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对该教学方式的兴趣并没有有效地提升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笔者也发现了一些其他问题, 包括:

(1) 由于学习者认知风格的不同, 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通过微视频进行学习,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实施中, 应提供各种形式的材料支撑, 如提供PPT讲稿等文字材料, 必要时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进行分班教学;

(2) 在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的过程中, 由于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 部分学生未能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 因此, 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的监控和督导, 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 学习能力特别弱的学生可鼓励其在课后通过微视频的复习来巩固技能点。

另外, 本次研究也存在着实验周期比较短、实验内容单一, 样本较小等问题, 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是否能有效的提高该课程其他模块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微视频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同时需进一步开展对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深入研究。

摘要:笔者尝试将微视频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设计了微视频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流程, 并采用实验研究、视频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显示, 微视频教学较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提升学生成绩和软件操作水平起到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学生对该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 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但微视频教学对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兴趣的帮助不明显。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视频,课堂教学,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岩.微视频发展历史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1 (11) :33.

[2]郑军, 王以宁.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4) :25.

[3]张屹.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 2013 (5) :49-51.

[4]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4) :35.

[5]钟琦, 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 :26-27.

应用基础 篇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要在大量的各类繁杂的信息中查询所需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而要人性化或者是尽可能地呈现信息本身的一些属性也是很必要的,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 为了比较准确、人性化地反映一些特殊的信息 (单位的组织结构、家族的族谱等) , 就要用到Tree View控件, 比较真实、形象的反映出这些特殊信息。为此在Visual Basic6.0+sp6、Microsoft Access2003环境下, 利用Tree View树形控件实现特殊信息的综合处理。

2 Tree View控件常用属性与方法

Tree View控件显示Node对象的分层列表, 每个Node对象均由一个标签和一个可选的位图组成。Tree View一般用于显示文档标题、索引入口、磁盘上的文件和目录、或能有效地分层次显示其他特殊种类的信息。为了能更好地使用Tree View控件, 必须了解它的相关属性, 在此介绍其常用的几个属性。

2.1 Nodes (节点)

层次结构是一种组织形式, 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与其他部分有亲戚关系。Nodes是一个节点集合, 它里面包含一个或多个Node节点, 而Node节点是Tree View控件中的一项, 它包含图像与文本。Nodes既是Tree View控件的属性, 而它本身也是一个对象。验证此属性的代码如下:

2.2 Root (根)

树形结构的最顶层是根, 根也是一个节点, 其他节点都是它的分支。一个树只有一个根节点。验证一个树只有个根的代码如下:

2.3 Parent (父)

Nodes集合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访问根。但要定义树层次结构中的位置, 仅知道节点的根是不行的,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在树结构中的位置, 就不能只知道根在哪里, 而需要知道更多信息, 这既是树形结构中第一个关系:父关系。要成为父节点, 必须要有子节点。验证Parent属性的代码如下:

从代码可以看出, 每个节点对象都有一个与它的父节点有关的Parent属性。但是根节点的Parent属性与任何节点无关。

2.4 Children属性

要成为一个父节点, 必须要有子节点, 验证自己是一个父节点的代码如下:

从代码可以看到Children属性返回的是一个整型数, 表示给定节点 (父节点) 的子节点数量。

2.5 Child属性

刚才讨论过Children属性只返回子节点的数量, 而Child属性返回的是一个真正的节点。但即使一个父节点有多个子节点, Child属性只能返回给定父节点的后代中的第一个子节点。那如何访问第一个节点以外的其他所有子节点呢, 代码如下:

对于一个给定的节点, 它只有一个子节点。与这个子节点共有一个父节点的其他子节点都可以看作是Next (下一个) 节点或Previous (前一个) 节点。所有这些子节点的Parent属性有一个相同值, 就是First Sibling (第一个相邻) 和Last Sibling (最后一个相邻) 。以上属性演示的效果如图1所示。

3 Tree View控件Nodes的方法

(1) Add方法:

1) Add方法的语法包含下面部分:

2) 参数说明:

(1) Object参数:必需的。对象表达式。

(2) Relative参数:添加新节点时, 其父节点键值Key。添加根节点时, 此项为空。

(3) Relationship参数:新节点的相对位置:

tvwlast—1:新节点位于同级别所有节点之后;

tvw Next—2:新节点位于当前节点之后;

tvw Previous—3:新节点位于当前节点之前;

tvw Child—4:新节点成为当前节点的子节点。

(4) Key:Node节点关键字 (唯一标识符) , 用于检索Node节点。同时也作为其新建子节点的Relative值, 即新建子节点的Relative值就是父节点Key。

(5) Text:必需的, Node节点文本。

(6) Image:Node节点位图, 是关联Image List控件中位图的索引。

(7) Selected Image:Node节点被选中时呈现的位图索引。

(2) Clear方法:用于删除Tree View控件的所有Node节点。

(3) Remove方法:用于移动Tree View控件的节点位置。

4 Tree View控件综合应用

此部分主要介绍Tree View控件在实际开发中的具体应用和相关技巧。主效果图如图2所示。

4.1 节点的动态编辑

主要介绍了Tree View控件中各节点的添加、删除、修改、更新和相关信息的显示。

(1) 数据库设计:由于是动态编辑, 而Tree View控件所显示的数据是保存在数据库里, 在此有必要首先说明一下数据库的设计, 由于Tree View控件显示的是层次结构数据, 那如何来设计此类型的数据库就成为关键, 根据需要设计的数据库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此表结构中只有3个字段, 其中“部门名称”意思很明确;而“部门编号”和“是否有下级”两个字段合起来就能准确完整的表示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部门编号”字段采用长度和值递增的方式进行编码, “是否有下级”字段是个布尔值, 如果是“Y”表示其部门是一个父节点, 其下还包含一个或多个子节点;如果是“N”表示其部门是个子节点。

(2) 功能实现, 如图4所示。

为了编号的准确性, 在图4中的“类别编号”采用自动编号的方式, 而且在编辑状态时是只读的, 不能更改, 在“修改”和“删除”节点时, 如果该节点是父节点则不能编辑和删除, 否则提出警告, 如图5所示。

各功能的主要代码如下:

4.2 数据查询

本例主要利用Tree View控件和MSFlex Grid控件联合, 实现层次结构数据的查询和显示。如图6所示。

在图6中, 当单击“研发部”时就会查询到该部门下所有人员信息, 单击“研发部”的下属部门“A小组”时就只显示该组的人员信息。主要代码如下:

4.3 数据输入

在本例中利用Tree View控件实现数据的辅助输入, 如图7所示。

为了能直观地看到人员所在部门的具体信息, 在图7中单击“所在部门”右侧的“双箭头”就出现图8所示的Tree View控件, 在图8中, 双击所在部门即可获得该人员所在部门的名称。主要代码如下:

4.4 扩展功能复选框

在此例中, 要实现Tree View控件扩展功能复选框首先要设置Tree View控件的Checkboxes值为True。

(1) 选取父节点下的全部子节点, 只需在父节点左侧的复选框单击即可, 如图9所示。

从图9中可看出, 当单击“公司总部”时, 该部下的所有子部门都被选中, 显示在窗体右侧。

主要代码如下所示:

(2) 选取父节点和子节点时 (即混合选取) 时, 直接单击该节点即可, 如图10所示。

主要代码如下:

(2) 取消所有的选择, 代码如下:

5 结语

介绍了VB6.0环境下, Tree View控件的相关属性, 并对相关属性的功能进行了代码演示, 结合相关控件, 讲解了Tree View控件在编程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和技巧。限于篇幅, 所有代码以源程序为准。

摘要:通过在VB6.0中使用TreeView树形控件实现员工所在工作部门信息的输入、查询、修改以及TreeView控件基本属性和扩展功能的实现。

触摸屏应用技术基础 篇10

关键词:触摸屏,触摸屏技术,人机交互,原理,触摸屏分类,发展趋势

一、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机器与现场操作都趋向于使用人机界面, PLC控制器强大的功能及复杂的数据处理也呼唤一种功能与之匹配而操作又简便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出现。触摸屏的应运而生无疑是21世纪自动化领域里的一个巨大的革新。触摸屏以其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得到大众的认可。,

另外, 使用人机界面还可以使机器的配线标准化、简单化, 同时也能减少PLC控制器所需的I/O点数, 降低生产的成本同时由于面板控制的小型化及高性能, 相对地提高了整套设备的附加价值。

二、触摸屏技术

触摸屏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虽然只有十多年的时间, 但是它已经成了继键盘、鼠标、手写板、语音输入后最为普通百姓所易接受的计算机输入方式。利用这种技术, 使界面能够访问计算机的数据库, 用户只要用手指轻轻地触碰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主机操作或查询, 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从而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这种技术极大方便了用户, 成为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

(一) 触摸屏的基本工作原理

触摸屏是一种透明的绝对定位系统, 首先它必须是透明的, 透明问题是通过材料科技来解决的。其次是它能给出手指触摸处的绝对坐标, 而鼠标属于相对定位系统。绝对坐标系统的特点是每一次定位的坐标与上一次定位的坐标没关系, 触摸屏在物理上是一套独立的坐标定位系统, 每次触摸的位置转换为屏幕上的坐标。

触摸屏的基本原理如下:触摸屏的本质是传感器, 用户用手指或其他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上的触摸屏时, 被触摸位置的坐标被触摸屏控制器检测, 并通过通信接口 (例如RS-232C或RS-485串行口) 将触摸信息传送到PLC, 从而得到输入的信息。

触摸屏系统一般包括两个部分: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屏控制器。触摸检测装置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 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 再将该处的信息传送给触摸屏控制器;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接收来自触摸点检测装置的触摸信息, 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 判断出触摸的意义后送给PLC, 它同时能接收PLC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例如动态地显示开关量和模拟量。

(二) 触摸技术的优势

触摸屏, 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实现互动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现在, 各行各业都已成功地将触摸屏的效用发挥到各自的应用领域中。触摸屏技术的优异特性有如下的表现:

1. 简化了人机界面, 使用户无需经过任何培训就能使用计算机;

2. 提高了精确度, 消除了操作员误操作的可能性, 因为供用户选择的菜单设置非常明确;

3. 触摸屏取代了键盘和鼠标;

4. 结实耐用, 可以承受键盘和鼠标易受损坏的恶劣环境;

5. 通过触摸屏可以快速访问所有类型的数字媒体, 不会受到文本界面的妨碍;

6. 底座更小, 保证空间不被浪费, 因为输入设备已完全整合到显示器中。

三、触摸屏的分类

根据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 把触摸屏分为四种, 它们分别为电阻式、表面声波式、红外线式以及电容式。每一种触摸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要了解触摸屏的适用场合, 则了解每一种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尤为重要。

(一) 电阻式触摸屏

1. 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阻触摸屏的屏体部分是一块多层复合薄膜, 由一层玻璃或有机玻璃作为基层, 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导电层 (ITO膜) , 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经过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ITO, 在两层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 (小于千分之一英寸) 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当手指接触屏幕时, 两层ITO发生接触, 电阻发生变化, 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电阻变化来计算接触点的坐标, 再依照这个坐标来进行相应的操作。电阻屏根据引出线数多少, 分四线、五线等类型。五线电阻触摸屏的外表面是导电玻璃而不是导电涂覆层, 这种导电玻璃的寿命较长, 透光率也较高。

2. 电阻式触摸屏的缺陷

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 不怕灰尘和水汽, 它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 可以用来写字画画, 比较适合工业控制领域及办公室内有限地使用。电阻触摸屏共同的缺点是因为复合薄膜的外层采用塑胶材料, 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锐器触摸可能划伤整个触摸屏而导致报废。并且由于经常被触动, 表层ITO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细小的裂纹, 甚至变形, 因此其寿命并不长久。

(二) 表面声波触摸屏

1. 表面声波触摸屏工作原理

表面声波是超声波的一种, 它是在介质 (例如玻璃) 表面进行浅层传播的机械能量波。表面声波性能稳定、易于分析, 并且在横波传递过程中具有非常尖锐的频率特性。表面声波触摸屏的触摸屏部分可以是一块平面、球面或柱面的玻璃平板, 安装在CRT、LED、LCD或是等离子显示器屏幕的前面。这块玻璃平板只是一块纯粹的强化玻璃, 没有任何贴膜和覆盖层。玻璃屏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各固定了竖直和水平方向的超声波发射换能器, 右上角则固定了两个相应的超声波接收换能器, 玻璃屏的四边刻有由疏到密间隔非常精密的45度角反射条纹。在没有触摸的时候, 接收信号的波形与参照波形完全一样。当手指触摸屏幕时, 手指吸收了一部分声波能量, 控制器侦测到接收信号在某一时刻的衰减, 由此可以计算出触摸点的位置。除了一般触摸屏都能响应的x、y坐标外, 表面声波触摸屏的突出特点是它能感知第三轴 (z轴) 坐标, 也就是能感知用户触摸压力的大小值, 其原理是由接收信号衰减处的衰减量计算得到。三轴一旦确定, 控制器就把它们传给主机。

2. 表面声波触摸屏的特点

表面声波触摸屏非常稳定, 不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 寿命长 (维护良好情况下达5000万次) ;透光率和清晰度高, 没有色彩失真和漂移, 安装后无需再进行校准, 有极好的防刮性, 能承受各种粗暴的触摸, 最适合公共场所使用。

(三) 红外线式触摸屏

1. 红外线触摸屏工作原理

红外触摸屏的四边排布了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 它们一一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用户在触摸屏幕时, 手指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两条红外线, 控制器通过计算即可判断出触摸点的位置。任何触摸物体都可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屏操作。

2. 红外线触摸屏的特点

红外触摸屏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 适宜于某些恶劣的环境条件。其主要优点是价格低廉、安装方便, 可以用在各档次的计算机上。此外, 由于没有电容充放电过程, 响应速度比电容式快, 但分辨率较低。

(四) 电容式触摸屏

1. 电容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容式触摸屏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4层复合玻璃屏, 用真空金属镀膜技术在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镀有一层ITO, 玻璃四周再镀上银质电极, 最外层是只有0.0015毫米厚的玻璃保护层, 夹层IT0涂层作为工作面, 4个角引出4个电极, 内层ITO为屏蔽层, 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玻璃的四周加上电压, 经过均匀分布的电极的传播, 使玻璃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电场, 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 由于人是一个大的带电体, 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 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 手指吸收走很小的一部分电流。电流分别从触摸屏4个角上的电极流出, 流经这4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4个角的距离成正比, 控制器通过对这4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 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2. 电容式触摸屏的缺陷

电容式触摸屏反光严重, 而且, 电容技术的四层复合触摸屏对各波长光的透光率不均匀, 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 由于光线在各层间的反射, 还会造成图像字符的模糊。电容式触摸屏在有导体靠近, 会引起电容式触摸屏的误动作。电容式触摸屏的另一个缺点是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

电容屏更主要的缺点是漂移:当环境温度、湿度改变, 环境电场发生改变时, 会引起电容式触摸屏的漂移, 造成不准确。

四、触摸屏技术的发展趋势

触摸屏技术方便了人们对计算机的操作使用, 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交互式输入技术。世界各国对此普遍给予重视, 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发, 新型触摸屏不断涌现。

触摸笔:利用触摸笔进行操作的触摸屏类似白板, 除显示界面、窗口、图标外, 还具有利用触摸笔签名、标记的功能, 系统已做到了自动辨认。这种触摸笔比早期只提供选择菜单用的光笔功能大大增强。

触摸板:触摸板采用了压感电容式触摸技术, 屏幕面积最大3米×4米, 是一种壁挂式系统。触摸板由三部分组成:最底层是中心传感器, 用于监视触摸板是否被触摸, 然后对信息进行处理, 中间层提供了交互用的图形、文字等, 最外层是触摸表层, 由强度很高的塑料材料构成。当手指点触外层表面时, 在千分之一秒内就可以将此信息送到传感器并进行登录处理。触摸板与PC机兼容, 它还具有亮度高、图像清晰、易于交互等特点, 因而被应用于指点式信息查询系统 (如电子公告板) , 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 触摸屏的发展趋势具有专业化、多媒体化、立体化和大屏幕化等特点。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人们需要获得各种各样公共信息。以触摸屏技术为交互窗口的公共信息传输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运用文字、图像、音乐、解说、动画、录像等多种形式, 直观、形象地把各种信息介绍给人们, 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我们相信, 随着触摸屏技术的迅速发展, 触摸屏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 性能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卫京.认识触摸屏.微型计算机.2000 (12) , P88-91.

[2]杨国栋, 沈培宏.触摸屏技术发展简介.光电技术.2002, 43 (1) , P49-55.

[3]严盈富.触摸屏与PLC入门[M].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06.

[4]陈浩.案例解说PLC触摸屏及变频器综合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有感 篇11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 因人施教 因“课”制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条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目前的形势下,如何实施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实践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又能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1 分析学生的认知层次,合理选用教材,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首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随着计算机数量的增加,普通人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越来越多。但由于生源地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是第四次学习该课程的相关知识了,而有的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层次不同,就给教师制定授课内容提出新的要求。不同知识层面的人在同一环境中学习知識,必将导致“消化不了”和“吃不饱”两个极端,因此,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层次的前提下,进行分层次教学才是解决这两个极端的根本途径。

其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特征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关键性概念,熟悉计算机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Office办公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并能安全高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而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所选教材必须广而全,既可以让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看得懂,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又得兼顾那些对这些知识已经基本了解的学生。对于教育者来说,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如今的教育需要的是个性化,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开发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潜能。而网络这个巨大的平台完全可以适当解决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关键是教师如何应用好这个有效平台,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第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打破原有陈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知识够用、技能使用的原则,适当增加实践操作的比例,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熟记知识的要点,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切实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2 深入钻研教材,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真正做到因“课”制宜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是决定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需要对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在教学中高屋建瓴,结合学生实际,将其融会贯通,将清晰的思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前提,问题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而情景案例的选择则是一把双刃剑,那些为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资源无疑会更加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例如,对于单个专题的讲解,可以在系统学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结合有效案例,深入研究,创设出自己的使用方法。以Word教学为例,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以学生会的名义出版一份四版的报纸。学生会出版的报纸,其内容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是息息相关的,学生易于理清思路,而一份报纸的所需要素以及排版要求又可以真正考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包含的面也是比较广泛的,教师不能只是局限于单个板块的实践,更应注重多种知识的融合交汇。因此,在情景案例中,更多的应是综合多个知识点的案例,只有综合性强的案例,才能真正考查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就案例规模方面,案例大小要适中,最好是在一节课内能够完成的案例。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进行实时的讲评,让学生能够及时修正,看到效果。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总和。学习力的强弱,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知识运用、创新能力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个生命都有特殊的潜能,而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唤醒每一个孩子,开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极致的自己”。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心设计一个生活情境、一段生活化的故事都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架起计算机知识与生活原型的桥梁,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用心的倾听学生的内心渴望,认真的研习教材内容,才能真正使不同的学生在各自的起跑线上越跑越远。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中必须要向前看,向远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特征的课程,在教材的改革中,仅仅是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文档处理、Exce1数据处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网络基础知识等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下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必须要在这个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在对这些内容做适当的删减和调整的前提下,增加一些专业性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与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常用工具软件等。创造力是学习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是学习能力中的“生殖能力”,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知识积累密切相关。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操作,因此,要适当增加实践操作课程的学时比例,让学生在各种有针对性的综合案例的操作中消化吸收理论知识,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真正以学为兴趣,以练为探索,以网络为平台,施展自身魅力。

参考文献

[1] 鲁幸福.浅析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0):183.

[2] 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输电线路常用基础分析及应用 篇12

1.1 有利于节约工程成本, 控制工程造价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造价、工期在整个输电工程中比重大。据初步统计: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工期约占整个工期的50%, 运输工程量约占整个工程的80%, 费用约占工程本体造价的15~20%。由此可见, 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 将有效节约工程成本, 降低工程造价。

1.2 有利于线路安全运行

送电线路基础设计的优劣关系整条线路的安全运行, 一旦某座铁塔基础出现坍塌、滑坡或基础自身发生破坏等安全事故, 整条线路运行将面临瘫痪, 因此, 针对不同的基础荷载、地质及地形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基础型式, 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 而且为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1.3 有利于环境保护, 减少水土流失

不同的基础型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环境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工程建设会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充分利用不同基础型式的优点, 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将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主要基础型式及特点

2.1 岩石基础

2.1.1 岩石锚杆基础

对于硬质岩石风化覆盖层不大, 下伏为较完整中等风化硬质岩石 (如砂岩等) , 可考虑做岩石锚杆基础。该基础型式采用岩石钻孔机械成孔, 然后将底脚螺栓直接插入岩孔内, 用细石混凝土与基岩粘结成一体。由于岩石地基耐压强度高, 其承载力一般由抗拔强度控制, 这种基础充分利用了岩石自身的抗剪强度, 具有挖方和弃渣量少, 材料运输量小, 施工简单, 施工周期短, 钢材和混凝土用量少, 节省投资, 不破坏山区岩体和植被的完整性, 防止水土流失, 较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等特点。但由于其必须使用机械才能成孔, 施工场地要相对平整, 且只有覆盖层较薄、施工机具容易到达的地方才能使用, 所以其应用还是受客观条件制约。

这种基础主要用在强风化~微风化的硬质岩石地基。

2.1.2 岩石嵌固式基础

岩石嵌固式基础是山区普遍应用的基础型式, 由于可充分利用岩石的抗剪能力, 使地基与基础能更好地协同工作, 因而可大幅度地减少了材料用量。该型基础按1/6~1/8坡度通过人工开凿, 将底脚螺栓或塔腿主角钢直接插入基坑, 用混凝土与岩石粘结成一体, 以基础底部向上45°角作为假想破坏面, 以均匀分布于倒锥体表面的剪切强度的垂直分量之和抵抗铁塔基础上拔力。它具有开挖量小, 弃渣少, 对山区岩体和植被的影响较小, 混凝土和钢材用量少, 省模板, 无须运土回填, 底板不配筋, 基坑全部掏挖等特点。特别在山区使用这种基础, 可以极大的方便施工, 节约投资, 并有利于保护植被。但是采用岩石嵌固式基础须逐基鉴定岩体稳定性、覆盖层厚度、岩石坚固性及风化程度等情况, 岩石地基的工程地质鉴定方面比较复杂。

这种基础主要用在多种风化的岩石地基。

2.2 原状土基础

原状土基础主要有掏挖基础和桩基础, 由于减少对原状土的扰动, 能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承载性能, 可大幅度的节约基础材料和施工费用, 故输电线路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2.2.1 掏挖基础

(1) 直掏挖基础

直掏挖基础利用原状岩土自身的力学性能提高基础的抗拔、抗倾覆承载能力, 可以减少大开挖施工对基础边坡的破坏, 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主柱配置钢筋, 可以进一步减小基础断面尺寸, 节省材料量。由于基坑开挖量小, 不用支模、无须回填, 减少了施工器具的运输工作量和施工难度, 节省了工程投资。此外, 基础主柱可以调节露头高度 (一般控制在2m以内) , 减少了基面开方量与护坡量, 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地表植被和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这种基础主要用在可塑~硬塑状态的粘性土地基与全风化~强风化的软质岩石地基。

(2) 斜掏挖基础

斜掏挖基础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基础型式, 它既具有传统直掏挖原状土基础特点, 又具有斜立柱主角钢插入式基础的结构特点, 当基础主柱倾斜到一定的坡度时, 基础所受的水平力与上拔或下压力产生的弯矩能互相抵消, 地基应力相应降低, 使得基础坑拔和抗倾覆稳定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斜掏挖基础型式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原状土承载力高、变形小的优良特性, 另一方面也明显改善了基础主柱受力状况, 具有良好的承载和变形特性, 因而采用这种新型基础型式将有利于基础本身强度和整体稳定性的提高。但是, 斜柱掏挖基础在降低工程量的同时对地耐力的适用性更强, 其主柱采用人工斜掏挖成型, 施工难度大, 安全性差, 施工工艺尚需进一步完善。

(3) 直掏斜插式掏挖基础

直掏斜插式掏挖基础是一种受力合理、施工方便、既环保, 又经济的新型基础。其本质就是普通的直掏挖基础采用插入角钢与铁塔连接, 且插入角钢是偏心斜插的, 在基础顶部有一个偏心距, 使竖直方向的基础作用力产生一个反弯矩, 抵消一部分基础水平作用力对基础的弯矩, 类似斜掏挖基础。直掏斜插式掏挖基础与直掏挖基础相比, 由于取消了塔脚板, 节约了铁塔钢材。

2.2.2 钻孔灌柱桩基础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深基础型式, 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后期质量稳定、承载力大等优点广泛地应用输电线路工程中。对于线路无法避让的水域或是洪水漫堤冲刷深度较大的塔位钻孔灌注桩是最好的选择。钻孔灌注桩有单桩、双桩承台、多桩承台和四桩连梁等多种形式, 在实际设计上要根据地质情况和基础作用力做方案比较, 以取得经济性和安全合理性的最佳结合。灌注桩基础不需要大开挖, 施工时处理好泥浆就不会对环境和农田造成影响。

2.3 开挖类基础

开挖式基础是埋置于预先挖好的基坑内且回填土夯实的基础型式。基坑土石方量较大, 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在平地和坡度较缓的丘陵地区, 采用该型基础是比较合适的, 该型基础施工模板的使用量大, 施工周期较原状土基础长。但开挖式基础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对机械设备的依赖度低, 仍是线路工程中应用最普遍的基础型式。开挖式基础主要分为:柔性基础, 刚性台阶式基础。

2.3.1 柔性基础

线路工程中, 当地基承载力较低时, 往往采用柔性基础。通过加大底板的面积来减低基底的附加应力, 使得地基土满足设计要求。但主柱截面和配筋都较大, 而且基础用钢量也很高。

主要特点是:斜柱柔性基础主柱坡度与塔腿主材坡度一致。采取斜立柱主角钢插入式基础使得与基础轴线垂直的水平力减少50%以上, 而斜立柱轴向基础作用力仅增大1~2%, 从而大大改善了基础立柱、底板的受力状况, 使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的影响降至最低, 基础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 由于偏心弯矩大大减小, 下压稳定控制的基础底板尺寸可得到相应减小, 从而降低了混凝土量和底板配筋量, 较大地节约了基础材料用量。直柱柔性基础材料量较斜柱柔性基础要大, 但用在地形不平坦的塔位, 主柱抬高尺寸灵活。

2.3.2 刚性台阶式基础

该基础是传统的基础型式, 适用各类地质条件和各种塔型。其优点是基础埋深较浅, 施工难度小, 施工工艺非常成熟;本身因混凝土量大, 在抵抗上拔力时主要依靠自身重量。缺点是:基础混凝土量大, 综合造价高, 施工土石方量大, 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所以只用于地耐力较低, 地下水位较高且排水困难的直线塔和荷载较大的转角塔。

3 基础应用

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选用不同的基础型式对降低工程造价、方便施工和减少对自然地貌的破坏等均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有利于实现工程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4 结束语

对输电线路工程所经区域充分勘查的基础上, 结合以往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经验, 总结和分析了线路工程基础的设计特点, 要求和影响因素, 对工程所在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基础作用力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类, 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了基础型式的优选。然后对工程的环保措施进行了分析, 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 对于强风化、微风化岩石层区, 推荐采用岩石基础。

(2) 对于无水粘性土、强风化岩区, 推荐采用掏挖式基础。

(3) 对于有水粘性土区, 推荐采用板式基础和桩基础。

(4) 工程的环保措施包括:优先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基础型式;在基础方案设计时, 采用合理基面配合长短塔腿和高低柱基础;合理设置挡土墙和排水沟, 解决弃土与水土流失问题;积极探索生态护坡与植被保护的方法;基础施工时采取必要临时措施, 维护好塔位的生态环境。

(5) 采用优化排位, 尽量避免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不良地质区域, 如无法避免, 尽可能采用经济安全的处理措施。

摘要:通过分析基础型式的优缺点, 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 将有效节约工程成本, 为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上一篇:主动参与式论文下一篇:互联网的神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