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基础课程

2024-10-16

翻译基础课程(精选11篇)

翻译基础课程 篇1

1 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现状

1.1学生的特点

西安翻译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民办院校, 大多是文科类的考生, 就他们所学的专业课而言, 可能涉及不到计算机知识, 但他们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却都离不开计算机。新入校的部分学生入学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计算机知识浅薄, 学习积极性却很高。就计算机基础而言, 大体可分为3类:零起点;似是而非;水平较好。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兼顾各类学生的特点, 寻找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1.2现有的课程设置

计算机课程安排原先分为4个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及互联网的操作。但经过几年的学习, 大一大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比较高涨, 大三以后, 学生的主要学习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专业课程上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计算机知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 学生面非常广,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该课程教学如何既满足基础好的学生的需求又能兼顾基础差的学生呢?

(2) 计算机类课程很多, 非计算机类学生学习哪些计算机课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以后的工作有用呢?

(3) 该课程实践性强, 知识点多, 但课时有限。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梳理, 需要大量课时, 同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4)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动手和综合应用能力?

综上四点, 此次课程改革的意义重大, 势在必行。针对以上问题, 下面就来讨论一下改革的具体措施。

3 改革的具体内容

3.1优化课程设置

为了让高年级的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同时, 又能学习到更多的有用的计算机知识, 我们从2011级新生开始, 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安排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的学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办公自动化系列软件的应用, 为今后从事办公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三学期:数据库技术的学习。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拿到证书, 更好地就业。

第四学期:根据具体专业安排课程。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 要让他们在校期间学习一些应用方面的技能。如对外语类的学生开设《高级办公自动化》, 对经管类的学生开设《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针对碰到的问题使用计算机找出解决的方案, 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水平。

通过学生在校期间四学期不间断地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 努力培养出各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3.2完善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环节, 根据计算机课程理论实践并重的特点, 要求在课堂上既要讲好理论, 又要注重操作实践。我们计算机课程的授课方式采用两课时的内容, 分为4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复习及新课引入。首先对上节课的内容做简要回顾, 再引入本堂要讲述的重点和难点, 明确学习完本节课要达到的目的,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新知识的渴望。

第二阶段:新课讲授。这阶段主要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的讲解思路力求适应学生的学习思路, 通过各种例证, 结合形象生动的课件, 使学生由浅到深、由被动到主动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实践操作部分的讲解都是通过实例进行的, 重要的过程要举一反三, 反复强调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三阶段:上机操作。这阶段以所讲理论为主线, 出一些以本节课内容为主的习题让学生完成, 自我验证学习效果;也可不局限上机内容的操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自我总结。

第四阶段:归纳总结。教师根据上机巡视的情况, 归纳指出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引导其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

3.3教师的培养与授课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 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的知识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 这就要求担任计算机课程的教师在业务上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 并掌握当前一些比较流行的软件及计算机先进技术的应用, 才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计算机课在多媒体机房上, 每个机房都是一个局域网, 教师机上装有“教师机软件”, 可控制学生的屏幕, 让学生直观看到教师的操作, 并可实时提问与上交电子版作业, 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3.4精选优秀教材

选择好的教材是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保证, 而选择教材的条件是:所学必为所用;内容新颖、章节连贯、安排合理、逻辑性强。近两年我们逐步编写了2套适合高职类学生的计算机教材, 教学效果良好。

3.5课后实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并经常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让他们在课后进一步深入地学习, 使他们能够根据各自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 独立地、有选择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的电子阅览室有一千多台计算机, 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贾凌.本科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1 (24) .

[2]张立今.高等教育改革理论创新的探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3]李禾.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 2010 (10) .

[4]姜培民.教师实践课程构建与实施——校本研修制度的新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黄雄华.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56) .

[6]肖念.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7]王传安.以应用为驱动构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群[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 (8) .

[8]许丽娟.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08 (44) .

翻译基础课程 篇2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首先了解了翻译的历史,知道了翻译如何产生的,它的发展历史脉络。翻译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形式之一。随着部落的出现,在不同部落之间需要一种媒介交流,翻译活动也随之出现,世界上第一批翻译者应该是妇女。翻译活动具有一千年的历史了。早期翻译活动的发展历经了两个不同的发展趋势。第一个是宗教文本的翻译,翻译宗教文本要求一字一句的再现原文的主旨思想,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直译,而另一种口译和笔译的翻译形式要求意译多一点。

那么什么时候选择直译,什么时候选择意译呢?文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就是当我们选择翻译策略的时候不是取决于翻译文本而是翻译者的立场原则和他想达到的目标。在18世纪修饰翻译策略在法国翻译者那里得到广泛传播。书中作者举了一个自己亲身经验的例子,在有一次联合国例会结束后签署一个朝鲜与韩国有关的文件,但是在语序的问题上出现了矛盾,说明翻译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工作。这对于我们的启示是今后当我们从事翻译工作的时候,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国际会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此外作者还给我们讲解了一个他在斯德哥尔摩国际会议时做同传时的一个翻译案例,当时作者用了一个成语,为了突出这个问题,但却最终引起了不必要的误会,这启示我们翻译永远不能脱离原文的意图。随后作者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专业性领域的翻译,给我们举了一个有关“黑”、“白”翻译的实验,这个例子说明了我们翻译的时候是否要忠实于原文,当我们明明知道原文这一点是错的时候,觉得我们作为一个翻译者,应该完全忠实于原文,把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传递给读者,即使原文中有错误我们也应该翻译出来,但是可以加备注让读者得知。不能擅自改动。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翻译人才,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学的领域,因为所要翻译的内容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经济、政治、法律、医学等等专业领域,所以就像老师说的我们以后做翻译的,一定要成为一个杂家,什么都要有所了解,但不一定精通。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还必须具有融汇变通的能力,要机智灵活。作者给我们讲述了在莫斯科国际会议上给不同银行机构做同传的一次经历,国外一些专家讲述了一些很复杂的专业术语,但译者想引用俄语中的一些句子但担心外国的一些听众不明白,于是他“自作主张”引用了“四行诗”。作者还给我们梳理了俄罗斯的翻译史,俄罗斯的翻译活动也是有着十分悠远的历史,翻译现象在基辅罗斯时期就有了。后来,大量的文学家、翻译家对俄罗斯的翻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如卡拉姆津、茹科夫斯基等等。而且,当代俄罗斯的翻译工作者们还在继续研究翻译这一重要的人类活动领域。

作者给我们用亲身实例讲述了翻译活动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者提出有关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在翻译时, 采用直译还是意译的方法,何时用直译, 何时用意译,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所谓意译是从源语向目的语转换过程中为目的语读者服务, 使源语所表现的文化信息更接近于目的语, 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源语所表现的内容, 直译是以原文作者为中心, 注重忠实于原文,力求与原文在形式和意义上对等。古代的圣经翻译, 始用直译, 惟恐翻译失真,因为里面的内容都是神圣的。但是直译并非意味着死译、呆译,要与它们区分开来。翻译涉及两种根本不相同的语言,因此,在翻译中完全“保存形式”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直译要求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要求保存原文的语法结构和基本句型,要求保存原文的比喻形象和修辞色彩,总之,直译要求双语在词语形式上和句法结构上的对应和对等。所以,只有在原文和译文在词序上,语法结构上和修辞手法上都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采用适当的直译方法。当俄语(原文)和汉语(译文)在词序方面句法结构方面以及修辞色彩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时,并且由于这些差异使得我们无法用直译的方法来进行翻译时,我们便必须借助于意译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因此当我们具体翻译的时候要看文章适合直译还是意译,还有我们所要传递的目的。俄汉语中某些形式表达在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上相同或近似,所以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直译法可以扩大读者的文化视野,把读者带入异域的文化氛围之中。因此,翻译时,能直译的尽可能直译,这是“尽量保留”的传译原则的要求。Например: Значит, вероятнее всего, в Думу пойдут поме-щики, капиталисты, или их приспешники.Они будут друг друга поддержать.---Известно, ворон ворону глаз не выклюнет.这句话我们可以采取直译法,译为“极有可能的是,地主、资本家,或者他们的走狗会进入杜马。他们会相互维护”。

当然喽,“乌鸦不会啄乌鸦的眼睛。”

“ворон ворону глаз не выклюнет”这个成语可以按照汉语的习惯译成“官官相护”。但是,保留了原作形象意义的译文仍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传输,就应当努力传译一切可以传译的文化色彩。意译法是指在翻译实践中,某些文化意义很浓的词汇,直译不能准确地传达文化意义,代替法又容易将译文文化强加给原文文化,解释太多又无异于解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弥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的差异而采用的翻译方法。所谓意译,即指某一语言现象在译文语言中只能用简洁的语言将意思翻译出来,有时也可借用译语中与之相近词语进行翻译。加切奇拉泽曾在其《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一书中提到:“为了接近原作的本质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亦即翻译中反映的艺术真实,在文字上可以脱离原文的限度。”可见,意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译作能够保持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性。Например:

Жалко Виктора.Ему-то кажется, наверно, что он уже бога за бороду поймал.А этого, как я вас понял, ещѐ близко не было.(«Впервые замужем»).这句话我们如果直接把“он уже бога за бороду поймал”直译成“他已经揪住了上帝的胡须”,那么读者读起来会很困惑,而我们意译成“他感到自己有把握”,这样对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读者就会一目了然。像这样的句子,直译无益于读者的理解,我们就可以采取意译法。

翻译中文体意识的基础作用 篇3

关键词:文体意识;唐传奇;《虬髯客传》

一、文体定义

文体与风格有较大的差异。文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童庆炳的定义,广义的文体指的是,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场合、不同语境中运用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语言体。狭义的文体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文学语言的独特运用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不同作家笔下的语言形式。但是广义和狭义的文体中都强调了语言的运用。因此,文体必须通过三个方面的因素得以体现出来:体裁,语体,风格。[1]

大家都对体裁和风格很熟悉。体裁是指文学类型,即类型文学的体式规范。风格则是指作家独特的用语习惯,除此以外,作家的用语习惯和其他构成作品的因素,如整体的思路或者是谋篇布局都是作家的风格。语体则是体现文体的一个重要因素。[2]

英国当代文学家,杰弗瑞·里奇和米歇尔·肖特在《小说文体》一书中也给出了他们的定义。

1.文体是语言的使用方式

2.文体是语言在所有表达方式中的选择

3.文体的定义以语言使用领域为准绳的(例如,一个作家在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中或者一部特殊的作品中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等。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体研究的范围比风格更广。研究文体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的方面是研究其语言的运用。不同的文体有在语言得运用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小说一般是对实践的体验。作品传达的体验不同,语体也就不同,如诗歌是抒情语体,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和部分散文是叙述语体。戏剧强调对动作的感知,需要的是浅显的语体,因此是对话语体。[3]

在英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其作品的文体,作品的体裁,语体的特点,原作风格。明确的了作品的体裁才可以进一步理解原文的内容,深入了解原作表达的主旨,然后译者就可以跟原作者之间产生共鸣。这样译者能够在把握原作精髓、主旨的前提下抓住重点,传达原作意图。了解体裁下的语体特点才能让译者明确翻译策略、选词、语法等翻译技巧。深入了解原作风格为译者提供了一个翻译导向,让译者不至于在断续的翻译过程中把丢失整个作品的基调,呈现出风格不一的译作。对原作文体的把握是在翻译之前就应该进行的步骤,对原作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有利于统筹翻译。

二、唐传奇的文体特点

(一)唐传奇受传记影响,体现小说特征

唐传奇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受到历史传记文学的影响,以史传框架,即以传主的事迹为主线,以传主经历来谋篇布局,展开情节。1唐传奇作为小说的一类,具有小说的普遍特点,即情节完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有序幕,有尾声,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虬髯客传》是英雄豪侠类的唐传奇,突出的是“真命天子”。文体上的特点是篇幅小,情节紧凑,人物安排集中,个性鲜明,结构严密。围绕“三侠”展开,没有多生枝节,语言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很强,文风平实。从对《虬髯客传》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体裁是小说,具有小说语体特点,风格是讲故事式。在把握唐传奇的特点之后我们才能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比如:

原文:隋炀帝之幸江都也,命司空杨素守西京。

译文一:Yang su in the position of sikong was entitled to garrison west capital,Chang an,the capital of sui dynasty,when the emperor yang,yang guang,the second emperor of sui dynasty,was travelling in jiangdu,a prosperous city named yang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today.

譯文二:When emperor yang of the Sui dynasty(605-618)visited yangzhou,councilor Yang su was ordered to guard the west capital.(by 杨宪益、戴乃迭)

原文是《虬髯客传》的开篇,故事的开端,是故事的背景信息。译文一的处理是把关乎中国文化的部分进行了解释,译文二则没有,且篇幅小。在之后的译文中也未对某些词如“江都”,“司空”“西京”进行解释。

小说的开端一般具有引导性信息,引起听者或观众的兴趣。译文一的翻译冗余,一口气读下来换不了气,读完后虽然可以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信息,但同时也会头脑不清晰,因为外国读者很少知道中国古代历史。这是译者并不清楚唐传奇作为小说的语体特点和风格特点。译文二简洁,紧凑,符合小说紧凑的特点。其译者都在译文中体现出了小说的起承转合的特点,把第一句作为背景信息处理,不用过度夸大,一笔带过,从而可以让读者保持兴趣进入到小说的重点——“情节”。

(二)唐传奇受诗歌影响,与诗歌并称“一代之奇”[4]

唐传奇是中国文化延续的产物,生于唐朝诗歌盛行的时代,其作者多受诗歌熏陶,有较高文学造诣,因此,唐传奇也受到诗歌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翻译唐传奇时,不仅要注意传记文体和小说文体,译出合适的译本。也要注意诗歌文体。诗歌用语优美,用以抒发感情。翻译时要正确把握诗歌文体的抒情、优美的特点。

原文: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

译文一:We know dodder and sunglo cannot grow alone without twining a tall tree.

译文二:The vine cannot grow by itself,but needs a tree to cling to.(by 杨宪益、戴乃迭)

译文三:As vines cannot do without trees to lean against,…(by 周劲松)

原文是红拂女见李靖说的话,有“丝萝乔木倚朱墙,磐石铺位誓难忘。”同功之妙。两句都是表白的句子,借用“丝萝和乔木”两个意向来表达感情。这句话如诗句,因此,翻译时也应译的优美一点,才能表达爱情的甜蜜。这里三句译文都只是把这句话作为红拂女的口语,译出平常。

(三)唐传奇受议论体裁影响

《虬髯客传》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传达“真命天子”是应天命而生的,即使其他有勇有谋的将士也未必能忤逆天意。而朝堂害虫只是“螳臂当车”。这一的议论表达出了作者的观点,所以翻译时应该注意议论文语体的特点,觀点鲜明,情感强烈,有说服他人之势。翻译是若选词造句过于普通或者弱化情感都不能贴近原作者。

原文:乃知真人之兴也,非英雄所冀。况非英雄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

译文一:From this story,we should conclude that the fated person will not be surpassed by other heroes,not to mention the ordinary people.The ministers who want to disturb our empire are just mantises which want to stop a wagon with its slim arms.You should know its not a fake that our empire will shines forever with the bliss.

译文二:Hence it was agreed that the rise of a certain person was indeed fated and out of the reach of even a true hero,let alone those non-heroes.A subject having fancy ideas of revolt was nothing but a mantis stretching its forelimbs to resist the moving wheels.How could the long-lasting splendor of our dynasty be made up on sandy foundations?(by 周劲松)

原文作者感情特别强烈,体现在“乃螳臂之拒走轮耳”“垂福万叶,岂虚然哉”。译文一译出了意思,但却没有进行选词,没有做到前面说到的诗性特点,但最后一句“You should”还是表达了一个强烈的语气。译文二中的“nothing but”“How could”等表现出强烈的口吻,译出了议论的味道。

译者在翻译前应该仔细审视原作,把握原作的文体,奠定译文文体基础,让这一文体意识统筹自己的翻译。让自己的翻译整体统一风格,而且不至于译得平凡。

三、结语

没有翻译是提笔就翻的,对原文的处理、分析能帮助译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原文。分析原文文体有助于译员对译文的整体基调的把握,时刻保持在统一文体下,偶尔小做变动。只有把握了原作文体才能保持在重视转换中英文字的基础上更加能表现原作的韵味。

【注释】

[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63-64

[2]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03+164

[3]吴子林.文体:有意味的形式及其创造——童庆炳“文体诗学”思想研究[M].文艺评论,2012

[4]于志鹏.史才、诗笔、议论——论唐传奇文备众体的文体特征[D].内蒙古大学,2012

新闻翻译的基础和前提探析 篇4

一、熟知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

汉语及英语新闻报道的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 主要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等部分。报道的叙述顺序也大同小异, “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倒叙—顺叙”混合结构。掌握这些汉语及英语新闻文体特征的相同点及新闻英语文体的常识并不难, 但是也应该注意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这一点尤为重要。

单就中英文新闻标题来讲, 两者之间就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两者措词手法各异, 为节省空间, 英文多使用简短动词, 而且很少像中文一样用动词引出一条标题。此外新闻英语遵循“ABC”原则, 即accuracy (报道内容的准确性) , brevity (语言文字的简洁性) , clarity (结构条理上的清晰性) 。因此, 英文标题很少出现形容词和副词, 但是中文标题中却频频出现形容词和副词。再比如, 两者之间的语言提炼程度也不相同, 在表现时间的深度与广度上, 中文标题比英文标题则更为游刃有余。另外一个差别则是事态表述的差别, 英语标题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过去发生的事, 以增加报道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给人一种往事仿佛栩栩如生出现在眼前的印象。为此, 英语标题很少出现诸如“昨天”, “上周”, “昨晚”等词汇。但是中文由于动词本身没有时态变换形式则往往特意借助这些词语以衬托时间关系。

二、大量掌握新闻词汇

新闻英语讲究时效性, 时刻紧跟社会发展的脉搏。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 在原有的语言词汇当中就会出现对应上的空白。所以, 新闻英语翻译者应该掌握“时髦词”。例如:backlash (机械) 后冲, 后撞→ (对政治运动等的) 强烈反应;charisma (宗教) 超凡的魅力→领袖的气质, 吸引力;clout巴掌→ (尤指政治方面的) 影响, 权力, 神通, 门路;escalate战争升级。

这些新词可以是由新事物催生出来的新词, 也可以是由旧词衍生出来的新义, 还可以是旧词派生出来的新词。此外, 由于新闻英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然要涉及很多的专业词汇或专有名词。例如, 政治词汇:advance man (候选人外出竞选时的) 先遣人员, 助选人员;bipartisan diplomacy两党一致的对外政策;cosmetics (政治上等) 摆摆样子的, 装装门面的。经济词汇:debt chain三角债;deflationary policy紧缩银根政策;economic blast-off经济腾飞;feather-bedding (工作人员) 超编。娱乐词汇:body painting人体彩绘艺术;cineplex影城;unisex (服装, 发型等) 不分男女的。

在新闻英语中, 也会出现大量的人名、地名、物名, 建筑物名等专有名词, 这些都是做好新闻翻译不可或缺的。例如:Beantown豆城, 波士;Windy City风城, 芝加哥市;Buckingham Palace白金汉宫, 英国王室;Horn of Africa非洲之角;Scotland Yard苏格兰场, 伦敦警察厅, 伦敦警方。

英语新闻, 出于排版的需要, 会经常使用简短词、节缩词, 或缩写词, 那么新闻翻译者应该对这些“小”词加以重视, 多熟悉了解, 运用到新闻翻译实践中来。例如:reduce→cut, assist→aid, reduce drastically→slash→axe, support→back, prevent→check→stop→bar, cigarette→cig, sister→sis。

此外, 尽管新闻语言是精确的语言, 但在某些情况下, 也常常使用模糊词汇。这种“合理模糊”也是语言讲究精确性的一种体现, 有时也可以使报道生动活泼。例如:As share prices crashed yet again on Friday, criticism mounted over the refusal of the Stock Exchange’s new style market-makers to make a proper market.Criticism of the lack of liquidity in the Stock Exchange’s new electronic marketplace gathered momentum through last week’s equity blood-bath.The Observer, Aug.9, 1987

在这条反映美国股市情况的消息里, 记者没有用任何数字, 而是用了带有模糊性质的两个动词“crashed” (暴跌) , “mounted” (骤增) 和两个带有模糊性质的名词“momentum” (势头) , “bloodbath” (血洗) , 从而使星期五股价急剧下跌, 各界人士愤愤不满的情景跃然纸上。

三、了解新闻英语常见的语法现象

新闻英语是具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报道要求的语言, 是适应新闻信息传播需要的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练和浅显。因此记者必须尽可能多快好省地赶在截稿时间之前, 借助各种行之有效的语法手段, 在有限的版面内为读者展现清晰的新闻内容。为此, 在长期的实践中, 新闻英语形成了一些有别于一般英语的特征。就语法现象而言, 新闻英语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比如, 省略介词“on”, 连词“that”, 采用分裂式不定式, 时态呼应不拘规则, 被动语态用法特殊, 酌情穿插背景材料, 前置定语种类繁多, 多用直接、间接引语等。

有时记者为了迅速、有效地攫住读者的注意力, 不得不采用被动语态, 因为它恰如其分地掌握了读者阅报时的普遍心理。人们阅读时一般都是处于漫不经心的状态, 只有当念到感兴趣部分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当读者双目左右来回地浏览报上文章时, 首先映入读者视线域的词或短语比稍晚些进入视线的相对而言易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为此, 被动语态将动作的承受者推移至句首, 正好起到了这一作用。相比之下, 汉语新闻由于受语言习惯的限制, 很难在这方面具有类似的表达优势, 翻译时往往仍以主动语态为主。以《文汇报》和《中国日报》叙述同一新闻内容时的几个句子中英文在语态表达习惯上的差异:

例1.两辆公交车在行驶中猛烈相撞, 造成两车严重损毁, 97名乘客和司售人员不同程度受伤, 其中37人因脑外伤、脾破裂、骨折、肝挫伤、脑震荡等被医院收治。[2]《文汇报》, 1992年4月8日。

例2.A total of 97 people were injured, 37 seri-ously, when two buses collided in Shanghai’s Groughe Xinlu Monday morning.Traffic on the road was restored two hours later after the two damaged buses were removed, the local Wen Hui Bao reported.ChinaDaily, April 11, 1992

四、熟知新闻背景

对于一个翻译工作者来说, 应该做到“通百艺而专一长”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and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这前半部分强调了译者应该具有某一个领域的专门知识, 而后半部分强调了译者知识储备的“广博”。针对新闻翻译人员来说, 这第二点尤为重要, 需要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实现。译者基本上对于英语的驾驭程度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对于理解篇章, 进行普通写作, 或者做一些专业性不强的翻译, 都可以轻松为之。然而结合新闻英语语言及文体本身的特点, 再看看新闻所涉及的话题范围和内容, 有一个结论是无庸置疑的, 那就是新闻翻译人员一定要具有广博的新闻背景知识, 这个可以说是做新闻翻译至关重要的一点。一个英语再好的人, 即便新闻当中的每一个词都认识, 不见得能够正确理解, 也不见得能够忠实地将原文翻译出来。

比如在一篇有关印度圣雄甘地被刺杀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这么一句话, “God help us all!”大概有人一看到God这个词, 就会想要翻译成上帝, 但是在伊斯兰国度里, 人们信仰的是真主安拉。由此可以看出, 在翻译时要将文章内容与文化背景结合在一起。

以上四点是针对新闻翻译来说的, 但是新闻翻译作为翻译活动中的一个类别, 自然也具备一般翻译活动的特点, 适应于一般翻译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也适用于新闻翻译。比如, 译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汉语及英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当然对于新闻翻译人员来说, 这种技巧是应该和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与语言特点对应起来的) , 具有一定的翻译素养。

摘要:新闻英语体现着其特有的文体特征、语言词汇、语法现象, 且往往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着。因此, 新闻翻译除符合一般翻译的特点外, 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新闻翻译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对这些基础和前提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将会有助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新闻翻译的实践。

关键词:新闻翻译,文体特征,新闻词汇,语法现象,新闻背景

参考文献

[1]张健.新闻英语问题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翻译基础课程 篇5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定量评估;模糊数学;参数参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96-02

翻译质量评估(TQA)的方法存在传统定性评估与数学定量评估两个相对对立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系统工程教授L.A.札德发表《模糊集合》论文,创立了模糊数学理论,该理论之后被大量应用于模糊控制、信息检索、医学、气象学、结构力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后来,语言学学者也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语言学研究领域。在中国,将模糊数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引入翻译质量评估(TQA)的过程中作为一种参数参照,正处于可行性验证与起步阶段,这是中国翻译界的一次大胆尝试。合理的模糊量化分析能够逐渐实现翻译质量评估评的综合化与合理化,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一、国内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翻译质量评估现状

国内学者将模糊数学与翻译评价相结合的第一人是范守义,他在《中国翻译》1987年第4期的发表的《模糊数学与译文评价》一文中,利用模糊集合中隶属度的概念从定量的角度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价,大体分三步步骤:(1)选择模糊集合的必要元素,即译文评价单位;(2)确定译文评价特征依据,如修辞、风格、句法、语义等;(3)明确信度控制点,从译文内容各单位部分各自的隶属度相加求出的平均值结果来评价译文的质量。在此之前,范守义(1986)在国内首次将“信、达、雅”标准用数学公式“I=(R/F)·(S/S)”进行表示,其中“I”为译文与原文的接近程度指数,“F”代表“信”,“R”代表“达”,“S”代表原文中的“雅”,而“S”则代表译文所达到的“雅”,“F”与“S”为常量,公式中的“R”对应“F”,“S”对应“S”,对应量的数值彼此越接近,则“I”越接近最大值“1”。之后,范守义(1990)又对应用与译文评价中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改,将主标准与次标准的并集纳入语言变量下,用公式表示为:Q=X∪Y∪Z,或扩展为:Q=[X1,X2,(X3)]∪[Y1,Y2,(Y3)]∪[Z1,Z2,(Z3)]。其中:“X”代表中心信息,即:X1:信息量;X2:形象转换;X3:虚设标准。“Y”代表附加信息,即:Y1:风格层次;Y2:情感元素;Y3:虚设标准。“Z”代表结构信息,即:Z1:元语言方面;Z2:修辞与逻辑;Z3:音韵。

同时,范守义提出了以计算机编程为取向的公式运作方式,包括“数据输入”、“加权”、“计算”与“数据输出”。从其研究所处的时期看来,范守义的研究具有远见性,也具有使用价值,为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徐盛恒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他(1987)曾针对范守义公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W1,W2...Wn)·|X1,X2,…Xn|,其中“W”与“X”分别代表“权值”与“标准”,并规定样本抽样方法必须为等距离抽样,标准的确定依据必须为多数人所认可的翻译理论,以句子和长分句为评价单位且具有权值,译文质量分“好、一般、较差、差”四个等级。另一位学者穆雷对此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提出了优化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及其数学公式,提出将“信、达、雅”三个方面组成一个论域:U=[信(U1),达(U2),雅(U3)],就每一因素U1,U2,U3,将评语的论域分为四个档次,为V= [很好(V1),比较好(V2),一般(V3),不好(V4)]。同时,穆雷提出针对不同译文设定的不同的权值,并就评价对象信度的隶属频率、隶属度和评价对象的确定进行了分析。2004年,穆雷又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通过模糊统计与专家评定方法来确定隶属度的问题与该方法的可行性。

范守义、穆雷等学者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的做法,虽然在现阶段还未能得以完善和真正系统化实施,但这却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二、量化评估的特点分类与适用范围

目前对于翻译质量的量化评估方法存在几种不同的分类,如Colina(2009)提出的“基于经验的评估”和“基于理论的评估”两个分类。如美国翻译者协会(ATA)以及全球本地化组织(LISA)等采用的是“错误扣分”方法,属于“基于经验的评估”模式。Williams(2004)则提出了“标准参照”和“准则参照”两个模式:“标准参照”模式以错误扣分为主要方法;而“准则参照”模式则以设定好的参数为参照,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分析两者在此类参数上的差异来评估翻译质量。相对于翻译质量的定性评估而言,定量评估更适用于大范围的翻译水平考试。如中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ATTI )、澳大利亚翻译资格认证局(The 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NAATI)翻译资格证考试和高校翻译专业教学测试等,都具有规模大、数量多等特点,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评价。传统的定性评估模式并不适用于此类质量评估,而定量评估又是建立在“标准对照”或者“参数准则”的基础上的,因此,定量评估更符合大规模评价的要求。

然而,上述各种量化分类在设定参照标准或者对比参数的时往往涉及到原文的文本类型、语言风格、情感元素、修辞手法、逻辑关系、文化背景、语体特征等,在设定翻译质量评估条件时若将所有因素都囊括进来,则可能由于指标过多而造成译文质量评估被泛化。因此,在设定参照标准或者对比参数时,需要有选择性的地设定。Colina(2008)曾经提出一个简化后的评估模式,包括了四个方面,即目标语言表达占30、文本功能占25%、原文内容通用性占25%、原文内容专业性及术语表达占20%。然后将各模块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分数,各模块打分的总和即为译文的最终质量得分。

同样,范守义的模糊数学模型方法是以定义多个参数为条件的,然后加以设定各参数权重,同时设定主标准参照和次标准参照,将信息量、形象转换、风格层次、情感元素、结构信息、元语言、修辞与逻辑、音韵等参数都纳入了同一个基于模糊数学所建立起来的模型中。而穆雷的改进模型则类似于Colina的简化模式,其以“信、达、雅”为核心指标参数置于同一论域中,每一个参数都设定了四个等级,即“很好”、“比较好”、“一般”和“不好”,根据不用的原文文本类型,设定不同的权重比例,最终得出质量评估结果。

量化评估的特点决定了这一方法更多的适用于大规模翻译质量评估活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哪一种量化评估模式,出于大范围实际操作过程便利性的考虑,标准和参数的设定都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实际操作过程的混乱。

三、参数设定中的诸多因素

国内外在翻译质量评估参数方面存在许多设定体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三宁教授在其论文中总结归纳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

在国外,存在着House“功能与语用”原则、Reiss的 “语言类型”原则以及Williams的“文本辩论”原则。House的参数体系以语域、语旨、语式为核心参数;Reiss将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视听媒体文本四种文本类型设定为其评估参数;而Williams则以“结构关系”、“连接词及其他推理指示词”、“推理指示词及其他命题功能”、“论辩类型”、“辞格”、“叙事策略”六个方面为其参数设定。而在国内,等值论强调“深层”、“表层”、“修辞层”三个层面上的等值,包括“词、词组、句、句群(段落)、篇章”五个具体参数;冯志杰、冯改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二元基本标准,即信息等价性和传递性,包括“措辞准确性、逻辑一致性、修辞一致性、文体一致性、语音转化得体、语法规范性、文理通达性、克服文化差异障碍”8个具体参数;唐韧的“语用层面对等”评估模式则以“语篇类型和语旨及语篇功能、形式对应、主位结构的连贯、语篇─语用(动态)对等、词汇特性/语域”等为其参数;关联理论模式认为译文质量与语境效果关联度有关,该模式以“语际关联、语篇关联、整体关联”几个方面为其微观层面评价的参数。这些参数体系并不是直接针对翻译质量量化评估进行设定的,更多的是出现在定性评估和综合评价中。然而,定量评估方法在引入模糊数学方式的过程中,公式与模型的建立却离不开参数的设定,而这一系列的参数需要从对译文综合评价的参数体系中有目的地选择必要项带入到数学公式中,以便建立一个合理有效且快速的量化评估数学模型。需要注意的是,翻译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质量影响因素,如语言表达方式、语义逻辑、语法结构、文本类型、文化语境、意识形态、社会习俗、翻译动机、译者自身因素等,在选择具体参数的时候,需要首先明确翻译质量量化评估的侧重点和目标方向,一旦参数设定产生偏差甚至是错误,量化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就极有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从范守义、穆雷和徐盛恒等国内翻译界学者提出数学方法后,对于翻译质量评估的量化评价方法“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仅仅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可行性研究上”。由于翻译学与模糊数学之间的学科跨度较大,将模糊数学广泛应用于翻译质量量化评估并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展,很多研究仍然局限于模式研究和方法尝试的层面。具体来看,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还有模糊定量公式的不完善问题:由于模糊数学在翻译质量评估中的现有应用分析公式还不完善,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参数设定不合理导致结果的偏差,在可行性验证过程中需要尝试引入新的必要因素及分析方法。同时,各因素权重的设置原则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由于文本类型、翻译目的、译者风格、文本功能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译者所翻译的译文会存在差异,在对各因素的权重设置方面就会较为困难,需要针对主因素的变化设定不同的权重原则与标准。但是,模糊数学理论与方法在翻译质量评估过程中的模糊量化式参数参照评价作用可以弥补传统的原则性参照的定性式评价存在的不足,如主观性倾向、绝对权威评价与评价者原则不统一等问题。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可以实现翻译质量评估的综合化与合理化,其评估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与客观性。

参考文献:

〔1〕范守义.评翻译界五十年之争(1894-1948)[J].中国翻译,1986,(01):2-8.

〔2〕范守义.模糊数学与译文评价[J].中国翻译,1987,(04):2-9.

〔3〕何三宁.并列还是从属:翻译质量评估与翻译批评之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2009,(07):129-132.

〔4〕何三宁.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J].中国翻译,2012,(02):27-31.

〔5〕穆雷.用模糊数学评价译文的进一步探讨[J].外国语,1991,(02):66-69.

〔6〕穆雷.模糊数学评价译文的再探讨[J].中国科技翻译,1992,(18):39-43.

〔7〕穆雷.翻译教学中的(汉英/英汉)文本测试研究:模糊综合评分模式的建立[D].香港浸会大学,2004.

〔8〕邵璐.翻译学视角下的语言模糊性研究[J].中国外语,2007(03):72-76.

〔9〕徐盛桓.译文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04):89-96.

〔10〕杨志红.翻译质量量化评估:模式、趋势与启示[J].外语研究,2012,(06):65-69.

构建武术英语翻译基础研究的思考 篇6

1 传统武术英语翻译基础研究的背景

1.1 历史传播背景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1]中华文化对外交融之时,代表文化尊严的武术便参与其中。武术国际传播具有历史性,在公元前3世纪的周、秦时代与古代武术技术直接相关的青铜器就已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可推测,中国古代武术可能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向日本传播,从魏晋以来,航海事业日趋发展,自唐末至明朝达到高峰,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扩大了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促使中国东南沿海华人向海外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对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武术国际传播贡献最大的是1910年创建的精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特别注重海外的技术传播,注意培训各分会教员,加强了各国各分会的交流,并将秘密公开传授,将武术包含的主要内容展现在海外,据文献记载,其技击术就有黄河流域拳术66套,兵械89套,空手入白刃6套,传播的内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的传播对象,从而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2],也开创了武术国际传播的新纪元。

1928年成立的中央国术馆又以官方组织在国际武术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36年德国柏林第11届奥运会出神入化的武术表演,《德意志报》《汉堡报》都发表了评论,盛赞中国武术功夫精湛卓绝,富有艺术性、高超精妙。武术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军事性、自卫性、体育性、攻防格斗、健身强体、演练观赏的功能或是说某种艺术功能、修身养性等功能不同于西方的运动技术。

1.2 现代武术传播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传播武术的有效手段有出国表演、推广竞技武术、举办国际培训班、派出教练员、成立国际和洲际武术组织、举办武术国际比赛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武术更进一步推向了世界各地。1952年,国家体委设置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依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进行武术整理、继承和推广。1982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自1982年起,中国武术协会先后派出一批优秀武术运动员教练员赴国外多个国家援外教学,在国外培养了一大批武术骨干力量。同时,中国武术协会和武术研究院先后在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北京等以及香港、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武术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训练班,在武术向世界的传播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同年欧洲武术联合会在意大利波伦亚市成立,次年,南美武术功夫联合会成立,1987年亚洲武术联合会在日本成立,1989年扎伊尔牵头成立非洲功夫联合会,1998年大洋洲武术联合会在新西兰成立。至此,国际武联拥有5个洲际委员,这些国际洲际武术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武术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开始走向联合统一的道路,国际武术事业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武术的国际传播出现了新局面。但是,中华武术国际交流最大的障碍依然是语言问题。中华武术处处显示人生哲理,具有高雅深刻的内涵,准确地将武术理论、技击、养生与科研成果介绍到国外使国外学者正确理解掌握,促进武术的发展与学术交流,武术翻译很自然地成为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课题。

2 武术翻译的现状

2.1 译文混乱

在现行的武术翻译活动中,许多译者往往借助汉英武术词汇、词典等工具,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去释疑和翻译,而不是按照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要求来再现原文信息。大部分译者要么是不懂专业的翻译者要么是懂英语但缺乏翻译技巧和理论知识的武术工作者。这样的翻译往往忽视译文是否符合武术文化、哲学思想的实际,是否符合翻译理论。结果造成武术翻译存在的种种混乱现象。例如:功法修炼关于“气”的专业词语有真气、元气、卫气、采气等。现行的词典有译成energy有译成Vital energy有译成qi或chi等。又如“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又如形意拳中基本拳路“五行拳”外应水、火、木、金、土五行,内应肾、心肝、肺、脾五脏。用五行生克的哲理解释:劈拳似斧属金,崩拳似箭属木,钻拳似闪属水,炮拳似炮属火,横拳似弹属土,以示相生相克等这些对原语读者看似简单、一目了然的表达翻译起来却不简单,这些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息息相关,没有深入的了解是很难对这些武术哲学词汇进行语言转换的。

2.2 译文单一

武术之所以受到世界人们的喜爱,是源于它的文化和技术的双重因素。不同的文体文本,因其语言形式、语言风格、交际功能以及目的不同,所以在翻译中应采取相应不同的翻译策略。就武术翻译而言,它既属于以介绍原语文化为目的的表达型文本,又属于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属的信息型文本[3]。目前,武术翻译主要趋向于竞技武术部分及简单术语名词的翻译,对传统武术内容,尤其传统教法、练法、功法、拳谱诀、谚的翻译涉猎较少,即使翻译出译文也不能让国外读者完全理解其深层原意。这部分的翻译建设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我们应该结合国内外先进译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译出问题,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武术翻译基础理论和体系,构建属于武术翻译的标准与规范。

3 武术翻译研究的体系

3.1“翻译学”沿革

“翻译学”、“译学”这个名词在中国很早就已出现,l898年5月,张之洞刊出《劝学篇》,其中《外篇·广译》就提到了“译学”和“翻译之学”[4]。19世纪20年代,梁启超[5]、蒋翼振[6]、林语堂[7]、艾伟[8]等学者也纷纷使用了“译学”一词建国后,董秋斯[9]又提出了“中国翻译学”之说。然而,他们都不是从当代意义的学科名称角度来使用这个词的。1983年,罗新璋称:“我国的译论,原作为古典文论和传统美学的一股支流,慢慢由合而分,逐渐游离独立,正在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翻译学”[10]。此后,“翻译学”这一学科名称迅速获得了中国学界的广泛认同。

最近几十年以来,翻译研究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趋势,研究思路因此变得繁复多样,研究领域迅速扩展。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令人眼花缭乱、彼此各异的研究方法、理论学说、研究目的、名词术语和技巧程序。研究范围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翻译、口译、视听媒体和虚拟文本的翻译,而且扩大到广义的翻译,如传播(transmission)、变换(transformation)和置换(displacement)。从专业领域也不断创立新的专业翻译学体系,如科技翻译学、中医英语翻译学[11]、电子翻译学、软件翻译学等。地理政治的变化、通讯交通的全球化、人文主义的危机、跨学科研究和认知科学的发展,无一不在对翻译研究产生着巨大影响。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4年设立了翻译学学位点,2005年教育部正式在复旦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三所院校进行翻译学学科的本科教学点,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2 构建武术翻译基础研究的理性需要

武术翻译是在武术学与翻译学之间独辟蹊径、创立学科、自成体系,成为有自己独特的对象、范畴、理论和方法论系统的领域与学科。因此对其从业人员各项素质要求极高,武术翻译是一门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心理学、民族学、体育学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多边缘交叉性科学。它与语言学关系尤其密切,但并不隶属于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综合体,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一种“软力量”,建立武术翻译研究,我们必须搞清武术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性质、内容结构及其与其它文化和学科的关系。

建构的武术翻译是一种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建构的武术翻译基础有着不同于以往翻译学研究模式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实践性、社会性与“主观清晰、多元丰富”的研究模式等方面[12]。建构的武术翻译的开放是指导着民族文化现实世界的开放,真正从观念性文本走向现实文本,即从人类交往实践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武术翻译活动。实践性特征是从两层意义来说的。其一,终止解构主义那种以思辨性为特征的研究模式,开始走向现实生活世界,即走出观念性文本而走向人类生存实践的思考。从这一意义来说这是开放性带来的必然结果。其二,这种实践性并不只停留在对宏观问题的探讨层面,同时,对具体的文本也有针对性,即向实践翻译活动开放着,有其具体的指导意义。例如,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研究模式采用了语义———句法模式进行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探讨,而建构的翻译学则以语义———语用模式,从而使得对语言的理解划分为两个层面,即know that(知道为何)与knowhow(知道如何)。

3.3 武术翻译基础研究

3.3.1 横断面研究(现状调查)

武术是民族文化又是现代世界共同的人体文化,交流中要做到术语概念的规范与统一。对目前国内外与武术英语翻译相关的词典、教科书、系列丛书等的翻译状况调查,了解其共性与异性,并找出外文化对武术文化、术语容易接受的方式,以及理解中的难点与误区,最终分析国内与国外关于武术英语翻译的概念与技巧差异。此外,武术术语的使用频次分析也是现况调查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术语的频次分析将是未来语言教学的一个方向,它可以对浩瀚的“词海”做出轻重缓急的筛选,以少而精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员作有的放矢的教学。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又可节省大量的时间与投入。有必要对武术术语作详细的使用频次调查与分析研究,以框定最需要的武术学术语群体。

3.3.2 回顾性研究(历史性调查)

全球还没有其他学科像武术学那样,在历史上与哲学、文学、兵法、医学、美学等有着广泛的联系,所以武术的独特性也就体现在其历史发展上。故凡是与武术英语翻译相关的武术与翻译理论均有研究的必要,以增加武术英语翻译的历史底蕴。

翻译研究一直是常究常新的,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现在包涵的范围是很广的。根据Andre Lefevere与Susan Bassnett的观点,“翻译研究”在今天可指一切与翻译有关的东西[13]。而Jeremy Munday在其Introducing Translaion Studies一书中更是对翻译研究下了一个全面的定义:翻译研究是一门新学科,与翻译理论和现象相联系。它的本质是多语言性和跨学科性的,涵盖语言、语言学、交际研究、哲学以及一系列文化研究内容[14]。

翻译研究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因此并不是光有外语条件就可以做出名堂来的。换言之,靠外语专业一个“单军种”,在翻译研究这个复杂的战场上是无法有效施展的,必须要依靠多种学科组成合成军协同作战,才可能取得像样的战果。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武术翻译研究若真的要在世界上产生影响,还离不开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成果,而这个研究成果的产生必然又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国学的土壤之中。因为从深层次上讲,没有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论的认识、把握、批判与继承,要建立走向世界的中国武术翻译大概只能是一种空想。

3.3.3 前瞻性研究

在新的世纪里,随着世界翻译学的深入研究和中国文化的深入影响,武术翻译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要考虑到在新的世纪里武术英语翻译的重心问题。武术翻译从学科基础而言,有武术语言、武术哲学、武术医学、武术文学等,涉及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现代竞技等多个学科,我们应该研究在新的世纪里,西方世界对武术哪些方面最为迫切需要?这样考虑才能使武术英语翻译具有超前意识和时效性。

武术英语翻译并不总是局限于学术交流,还会涉及到市场、商品、经济交往等。武术产品诸如一些养生健身的拳谱、修炼功法或器械,要进入国际市场,就会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我国武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仅占一小部分比例,但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看好,武术英语翻译在这方面如何起到有力的媒介与促进作用,也是前瞻性研究中的一个命题。

世界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发展中求得生存,翻译学也不例外。翻译学研究中出现的新理念,新设想必定会影响武术这一学科的翻译实践。在未来,武术翻译如何与国际最新的翻译理论接轨,且又能保持自身特色,并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翻译理论,这又是另一种前瞻性研究。

3.3.4 文献计量学研究

武术英语翻译,并不能仅仅停留在翻译实践的层面,因而不能忽略现代武术和翻译论文这两个重要的领域,因为在现代学术交流中,80%的信息来自学术期刊。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代表了当代学界的最高水平。对国际学术信息动态的了解,对各国学术论文的计量分析可了解各国研究专业性翻译的差异性,可及时发现国外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凝集国际科技力量共同促进武术事业,实际参与武术在全球的传播。

3.4 武术英语翻译基础研究的整体观念

武术英语翻译基础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内容虽多却是相辅相成的。首先,中外差异比较研究必须以武术哲学文化背景研究为前提,才能初步提炼出较科学的武术英语翻译规范。其次,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人文历史有了详尽的研究,才能解决语言意义对等的问题。再者,现况研究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才有可能制定既符合武术学的精要,又能为世界所接受的武术英语翻译标准。最后,只有结合前瞻性与文献计量学研究才能使武术英语翻译促进武术在国际上的持续发展。

4 武术翻译学基础研究的方法与价值取向

4.1 武术翻译基础研究的一般方法应该是人文方法———武术翻译研究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

现代科学体系的结构有多种划分方式。一般习惯于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世界和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就相应地分化为人文社会科学(也叫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作为整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区别,除了研究对象有所不同之外,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包含着研究主体对研究对象的价值评价[15]。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不断建构着人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康德就是基于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划分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各自的领地。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1863-1936)也是从“价值”观念区分了这两类不同的学科,认为人文科学是同价值相联系的,而自然科学是非价值的。以此为区别各自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武术翻译研究属于人文方法,是接受主体阐释和价值评价的方法。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语际转换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翻译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就是对人及其所生活的社会的无尽阐释。因此,现代阐释学可作为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哲学依据,也可为翻译研究方法论提供哲学依据。

4.2 方法学原理对武术翻译基础研究的启示———武术翻译研究方法体系

按照方法学原理,方法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呈现出不同的层次结构。较为流行的分法将方法分为二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部门科学的具体方法。更加科学的分法基于人类活动方式的不同,将人类活动方法分为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这两者又可细分为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具体方法还可以进一部细化。由于武术的文化与民族性质和丰富的内容与种类的多样性,没有哪一种划分能圆满科学地含盖所有科学的所有方法对武术进行科学翻译方法指导,因此,需要多种方法系统内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以及方法的性质和类型的转化。

4.3 文化取向——武术翻译基础理论发展的方向

文化取向是由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所决定的。语言作为组成文化的符号系统之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是文化的基础,巴斯奈特将语言比作“文化体内的心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就是方法论与方法体系。

5 结语

武术翻译基础研究起步很晚,也没有建立完善独立的武术翻译学学科。武术翻译也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但一定要有专业技术方面的积淀才行。在武术翻译的基础阶段,人们应该用一个比较宽容的态度对待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只有宽松的环境才能有更多的人介入武术翻译行列。加强武术翻译学科基础建设,建立科学准确的翻译方法,通过对于武术内容的文化主体思维、技术行为和民族倾向、心理活动等在方法、方式、方向、深度、广度和速度等方面的支配和控制,使主体的主观活动逻辑与客观发展逻辑相接近,为科学准确的武术翻译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方法论。

摘要:武术翻译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还是一门学问。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的特性,建构的武术翻译是一种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建构的武术翻译学独立的知识体系。武术翻译是在武术学与翻译学之间独辟蹊径、自成体系,有自己独特的对象、范畴、理论和方法论系统的新专业领域。

翻译基础课程 篇7

一、日语独特的语法构造

(一) 了解日语的语序特点

在日常的授课中, 不但要教授学生日语语言知识, 更要教给学生中日两国语言语法规律和特点。按语言结构特点分类, 日本语属于粘着语, 句子中各成分所起的语法作用是由该单词后粘着的助词决定的, 不像汉语那样有严格的次序要求。日语句子唯一被规定了次序的就是谓语一定要放在句尾。因此,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分析句子的结构, 多思考、多和汉语句子结构作比较。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语-宾语-谓语。

但由于学生是刚开始学习日语, 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会受到汉语语法的影响, 按照句子的语序来进行句子的翻译。例如, 李さんはご飯を食べました。很多学生会照字面的意思直接翻译成“小李饭吃了”。但按照日语的语法特征, 应翻译成“小李吃饭了”。因此, 我会在授课中强化日语的这一语法特征, 进行相关的日汉互译的翻译练习, 加深学生对这一语法的理解。

(二) 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较多

各种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都存在着主语省略现象, 汉语和日语中同样也存在主语省略的现象。但是日语中主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比汉语要更为明显。由于日语比汉语省略主语的情况更多, 在翻译时, 需要把被省略的主语添加上。但由于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被省略的主语, 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如:東照宮にはねずみが一匹もいません。甚五郎の猫がいるからだ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译文:在东照宫一只老鼠都没有, (人们) 都认为是因为有甚五郎的猫。

此句里出现的“と言われている”是谓语, 这是表现人的感觉、思维的动词。日语里往往省略主语, 然而在汉译日时必须把主语译出来。但是对于初学日语的学生们来讲, 往往在翻译中文的时候不能把主语正确地补充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全文、把握语境的能力,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语错位造成的误译现象。

(三) 日语委婉的省略表达方式

很多情况下, 日本人说话往往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直接明确的表达, 喜欢以婉转、暧昧的表达方式来达到沟通的目的, 在拒绝方面, 这一点尤为明显。当然, 这在日本人之间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日语的学生来讲, 要根据语境、说话人之间的亲疏关系、熟悉程度的不同进行翻译。

比如以下两个朋友的会话为例:

小川幸子:息子に英語を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夏休みにオーストラリアへホームステイに行くんですが、会話ができないんですよ。

田中先生:教えてあげたいですけど、ちょっと時間が……。

翻译成中文是:

小川幸子:您能教一教我儿子英语吗?他暑假要去澳大利亚住在居民家里, 可还不能用英语对话。

田中先生:嗯, 我倒是愿意教他, 可是时间上……。

实际上田中老师就是拒绝教小川儿子英语的意思, 通过这种省略的方式把自己不想说或不能说的话巧妙地留给对方。在这个例子中, 田中老师的回答都没有清楚地表达出来, 因为日本人通常不会直接地拒绝他人, 也很少使用「だめです」或「できません」这样的否定词, 他们的表达很委婉, 但日本人认为即使自己不明确拒绝, 对方也能理解。这样, 既不伤害对方, 也能继续保持亲密关系。

所以, 在让学生了解了日语语言这一特点以后, 在翻译的时候, 可以把拒绝的意思明确地表达出来, 如上例中, 田中老师的回答可以直接翻译成:

田中先生:嗯, 我倒是愿意教他, 可是时间上不太方便。

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语意后再进行翻译, 以保证对整个会话意思的正确把握。

二、巧妙设置课堂练习, 提高学生的日语翻译能力

将翻译教学贯穿基础日语课程始终, 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有计划、分阶段提高翻译水平。不同阶段, 根据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侧重点也不相同。

(一) 初始阶段的实物翻译训练

学生在开始学习日语阶段, 对于单词掌握的不牢固, 句型的使用也缺乏灵活性, 单纯的翻译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实物教学, 让学生把新学的单词、句型与图片和实物相结合, 进行日汉互译练习。例如, 在学习“~は~です”句型时,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人物的图片, 如老师、学生、工人等。选两个同学为一组, 老师只出示图片给其中的一名同学, 这个学生看到图片后, 用所学句型将图片中的信息用日语表达出来, 另一个同学则根据这名同学的所述进行翻译。这种训练方法既能锻炼学生正确的日语发音和正确使用日语句型, 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日语听解能力和翻译能力。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练习使用所学句型, 又可以进行初始阶段的翻译练习, 利于新知识的掌握。

(二) 会话能力和翻译能力同步提高

学生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日语单词和句型之后, 老师可以以简单的题目给学生布置日语会话作业。每天在进入正式的授课内容之前, 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会话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发表, 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这个同学发表完成后, 选择其他的同学把刚才同学发表的内容进行大致的翻译。刚开始时, 由于学生还不能适应大段的日语会话听解, 所以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听到发表内容的最后, 并且能翻译出大致的中文意思。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 约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可以听懂发表内容的50%以上的内容, 30%左右的学生可以捕捉到一些关键的词汇, 但对整个会话内容理解得不是很畅通。在这个过程中, 既训练了发表者日语会话的能力, 又训练了听者的日语翻译能力。最后, 老师还要对两者进行点评和补充。刚开始时, 学生对数字、星期、年龄等关键信息的翻译上有一定的误差, 可以通过再次复述关键信息和放慢语速等方法, 让学生能准确地捕捉到信息, 并能正确地翻译成汉语。这种训练方法比较灵活, 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听解和翻译能力。

(三) 利用书中例文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准确掌握语法知识也是学习日语的任务之一, 所以, 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语法点, 又可以提高其翻译能力的教学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利用书中的例文, 先让一个学生朗读例文, 其他学生都合上书只听不看, 听的学生可以要求重复听例句, 但最多只能重听三遍, 然后让其中一、二个学生把刚才所听的例句翻译成中文, 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听懂, 并能否正确理解。例文基本是由本课新学的语法、单词组成, 老师讲解了语法知识点以后, 再以听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让学生们复习一遍。这样既可以巩固新知识的掌握, 又锻炼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因为是刚讲过的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只要学生仔细听, 一般都能正确地翻译出来。这样做, 可以解决简单、机械读例文的枯燥,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巩固新知识, 学生在课堂中也会比较积极地参与进来, 效果明显。

(四) 笔译训练相结合

课堂教学除了注重口译训练, 同时也要加强笔译训练。尽量利用教材内容, 让学生同步进行笔译翻译练习。笔者结合《大家的日本语2》书后问题中的短文, 有选择性地让学生们进行日译汉笔译练习。本书中的短文难度并不是太大, 但学生往往会有看着容易写起来难的感觉, 这主要是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社会背景、语言习惯等不同,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语境来进行, 使译文既忠于原文, 又通顺流畅, 给人美感。例如:

私の部屋の壁に丸くて、青い月の写真がはってあります。いつもベッドに入るまえに、写真を見ます。

学生译文:我的房间的墙壁上挂着又蓝又圆的月亮的照片, 在入睡前总是看墙上这幅照片。

参考译文:我房间的墙壁上贴着圆圆的、银白色的月亮的照片, 我总是在临睡前看这张照片。

“青い”在日语中有“蓝色、苍白”的意思, “蓝色”在描述月亮颜色的时候, 不是很恰当, 所以, 可以选择“银白色”来进行翻译。但学生在学习这个词汇时, 对“蓝色”的意思比较熟悉, 并没有注意是否适合翻译的语境, 所以进行了不恰当的翻译。

三、结语

本学期通过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 在期末考试中, 学生的语句翻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教授学生词汇、语法等知识以外, 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翻译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进行大量的训练、潜移默化的引导, 只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才能提高翻译技能, 最终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摘要:翻译能力作为日语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 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作者在所承担的一年级基础日语课程中, 就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做了一些实践,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翻译教学贯穿日语精读课程始终, 全面提高学生的日汉互译水平。翻译教学是高职日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同时发展, 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贯穿在我们日语教学的各门课程当中。

关键词:翻译能力,基础日语,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改.浅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8) :71-72.

[2] (日) 株式会社スリ一エ一ネットワ一ケ.大家的日语1、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3]孔繁明.日汉翻译要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翻译基础课程 篇8

以语言训练为导向的传统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通过知识和技能传授, 达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 其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机械地进行双语转换。本文提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核心的旅游翻译教学, 将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理论导入, 文本分析, 小组有声思维报告, 建小型辅助性文本语料库, 真实翻译任务训练等形式, 培养翻译策略意识, 内化各种技巧, 最终提高翻译能力。

一、旅游翻译的界定及课程特征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 (实践) , 属于专业翻译。它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 (陈刚, 2004) 。该定义从较为专业的角度概括了旅游翻译的内涵与外延。随着各个领域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 这一概念所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 另有学者指出, 旅游翻译实际上是旅游文化翻译, “旅游文化” (tourism culture) 可以泛指旅游涉及的一切文化, 包括全球文化的任何内涵。 (金惠康, 2006) 该定义从更广泛更宏观的层面上道出了旅游翻译的实质, 即文化翻译。

旅游翻译作为一门课程, 其普及程度和受关注程度远不如旅游英语。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ESP) 的一种, 强调的是在特定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旅游翻译与旅游英语有一定共性。两者都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 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运用。因此, 旅游翻译具备如ESP课程教学的共同特点:1.真实语料;2.以目的为导向;3.自我学习为中心。

同时, 两者又有差异, 掌握了一定旅游英语的人不一定能胜任旅游翻译。旅游翻译又属于翻译类课程, 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操作能力。

二、开设旅游翻译课的情景与需要分析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普遍开设了旅游英语课, 然而旅游翻译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在高校外语分院的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的尚不多见。

从社会需求角度看, 随着外国游客数量的激增, 旅游行业急需受过专业训练的导译人才来肩负“民间外交家”这一重任, 以更好地树立中国的形象并有效传播千年璀璨文明。

从学习者需求角度看, 中国英语教学单向侧重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和输入, 如绝大多数英语专业都有类似“英美文化”、“英美概况”等课程, 而忽视了反向的输出,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的英文表达知之甚少。旅游翻译话题可能涉及政党, 宗教, 就业, 书法, 民乐, 中药, 茶道等各个领域, 既是对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扩充, 也是提高语言能力, 加强翻译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 本课程的定位如下:旅游翻译应该成为翻译专业或英语专业翻译方向高年级本科生的必修课和全校性非英语专业的选修课 (以满足非英语专业学生中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 。

三、旅游翻译教学目标

翻译能力是译者“进行翻译所必需的潜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PACTE, 2000) 。PACTE小组经两次修订后认为翻译能力构成涵盖: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专业操作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要素。本文在借鉴该模式的基础上将其修正为:双语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与技能、语言外能力、策略能力、信息搜索与整合能力。翻译能力是一个成功译者的必备条件, 因此翻译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应成为翻译教学的核心目标。

鉴于这一核心目标以及该课程的特征和社会对旅游翻译的实际需求, 对旅游翻译的总体目标可作如下描述: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与旅游相关的语言材料和专业知识, 拓宽知识面, 强化翻译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跨文化意识, 能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 并学会根据翻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 懂得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和翻译能力。

以上设定的是课程总目标, 针对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 可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层次, 三个层次由初级到高级排列。高一级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层次的要求。以下以旅游翻译最重要的两种翻译形式口译和笔译为主, 描述三个目标层次。

以上初级层次可以是非英语专业选修课学生应达到的标准;中级层次可以定位为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要实现的目标;高级层次可以是翻译专业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应努力实现的目标。

四、旅游翻译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由以下几个板块构成:理论导入, 翻译专题, 翻译策略, 翻译技巧, 并且以汉译英为主, 英译汉为辅, 笔译为主, 口译为辅。教材初级可选用《旅游英汉互译教程》, 中高级可以使用《旅游英语导译教程》, 同时将《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和《跨文化旅游翻译》作为参考书目。

理论导入涵盖目的论, 文本类型分析, 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原文分析过程, 翻译与写作的关系等 (Colina, 2009) 。

翻译策略包括跨文化意识, 归化与异化的选择, 网络资源的利用诸如如何利用google、百度等搜索工具等。

翻译技巧讲解和练习涉及约定俗成、增词、减词, 加注、回译、合并、补偿、词性转换、选词、拆分、语态转换等四十种。

翻译专题涵盖专有名词翻译, 颜色词和数字翻译, 委婉语的翻译, 饮食文化翻译, 公示语翻译, 以及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民俗风情, 热点城市的翻译等

口译内容包括场景口译如机场迎接, 入住酒店, 预制导游词和现场导游词等。

五、旅游翻译教学过程详解

旅游翻译教学原则和形式: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教师则是整个课堂的协调者和组织者。师生互动, 同伴互动, 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翻译观。

按照翻译行为开展的顺序, 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译前准备、译中活动、译后总结三个阶段, 并增加实践拓展阶段,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一) 译前准备

理论导入:杜绝完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 也摈弃纯理论的枯燥讲解, 通过小型案例法导入理论教学。

宏观决策:让学生通过“大脑风暴”的形式对原文的语篇类型、翻译目的、读者对象、接受时间、接受地点和传播媒介逐一分析, 教师适当纠正。

辅助性文本搜集与分析:学生在决策后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平行文本搜集, 注明资料来源, 同时总结归纳出有用的句型和词汇。

(二) 译中活动借鉴交际翻译能力模式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以“翻译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先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译稿, 再经小组讨论定稿, 使学生在操练中和合作交互中发展翻译能力。为监督学生自觉性, 每次由老师抽查一个小组的小组成员各自译稿, 并要求所有小组上交本小组译文。教师记录并分析译文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 译后总结

有声思维报告TAPs (think aloud protocols) 是让受试者用“有声思维法”口述自己在翻译特定任务时大脑的所思所想 (李德超, 2008) 。学生个人可以通过写翻译日志的形式总结翻译技巧和策略, 发展自我意识。而小组可以将小组成员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加以归纳, 向全班同学汇报, 并接受提问。在小组汇报之后, 教师做总结性发言。

传统翻译教学往往以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评定学生成绩, 不利于学生翻译自我意识的发展。通过建学生档案 (portfolio) 的方式保存个人译文、小组译文以及经全班讨论后的最后定稿, 并记录各阶段的等级评分, 有助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并学习改进翻译策略, 修改译文。

每个小组轮流负责汇总全班同学收集的单次翻译任务的平行文本和归纳概括出来的有用词句, 建立小型语料库。

(四) 实践拓展

教师让学生参与自己平时承担的翻译任务, 并通过教师有声思维报告的形式, 与参与任务的学生探讨翻译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 承担真实的翻译任务。学生可以参与“人人影视字幕组”进行最新影视剧字幕的翻译;还有如“译言网”等网络论坛发布的最新国外精选文摘, 也是很好的练习材料, 译文一经采纳, 将极大地鼓舞学生的自信心。期间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六、旅游翻译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既通过考察学生在翻译活动各阶段的表现来判断其翻译能力和水平, 又对小组和个人的译作进行评估。

形成性评价占60%, 其中两人一组的“模拟导译”占10%, 辅助性文本语料的收集占10%;小组合作练习译作和有声思维报告占10%;个人练习译作占10%;课程论文占20%, 即就某一跟旅游翻译有关的课题撰写一篇1500-2000字左右的学术论文, 以

总结性评价占40%, 期末考试, 测试内容与教学大纲相关并强调某些特定翻译技能, 评分时侧重对翻译策略应用的评估。

旅游文化博大精深, 旅游翻译任重道远。旅游翻译课既是对学生和教师知识体系的扩充和整合, 也是提升和锻炼其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正因如此, 旅游翻译课程的开设有待普及, 其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本文在界定旅游翻译课程特征和探讨课程设置需求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其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围绕以发展翻译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对旅游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做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旅游翻译,翻译能力,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PACTE.Triangulating translation:perspectives in processoriented research[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2003.

[2]PACTE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Meta.2005 (2) .

[3]Sonia Colina, Translation Teaching: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5]陈刚.喻旭燕, 旅游英汉互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6]陈刚, 喻旭燕.旅游英语导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7]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8]李德超.有声思维法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TAPs翻译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中国翻译, 2008 (6) .

[9]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 (1) .

翻译课程小组活动探究 篇9

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迅速, 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课上积极性不高。作为教师, 就要换个角度去看, 发掘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提升其主观意识。而学习过程中的小组活动则是强化主体意识的积极方式。课堂小组活动是归属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手段。翻译课堂的任务型教学改变了只注重翻译结果忽视翻译过程的状况。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 可以是一个班级五六个小组同一任务, 分别讨论试译, 最终比较各小组的定稿译文;在各小组内外比较辩论过程中, 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 也可以是不同小组不同任务, 每堂课上即有扩大化的信息输入量, 引导学生更多思索。而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巡视课堂, 正确引导, 或直接加入某一小组参与讨论, 提高学生积极性。例如介绍翻译理论有关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的内容,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标准进行讨论;教师纠错归纳总结。例如英译汉的一段文章:题目为“Time for the Big Small Company”, 第一段内容为“With speed increasingly seen as the key to competitiveadvantage, the dream is to marry the control of an establishedc o m p a n y w i t h t h e 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 o f a s t a r t - u p . A s L i n d aApplegate reports, advances in IT now mean that the“bigsmall”company is finally feasible.”经过组内分析, 题目的译文得出各自结论:大小公司的组建, 宏微公司的成立等等不一而足, 各执己见。最终经老师提点, 大是指大型公司的管理力, 小是指小型公司的灵活性, 于是“建立健全高效的公司体制刻不容缓”就成了较恰当的译文。题目译文要从整个段落着眼, 不能就题目译题目。组内的讨论过程让学生对该段落印象更深, 经教师的稍稍展开分析就会茅塞顿开。这样学生收获的是“渔”而非仅“鱼”。

任务型教学法的依据为“建构主义”理论, 认为人的认知是与经验一体的。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学生参与活动, 促进自身知识的重构, 也借鉴了他人认知。学生由被动的听知识讲解变为主动思考, 打开思路提高能力, 最终达到翻译得好翻译得地道的目的。英汉语言语系不同, 学生要了解语言差异, 在基础理论指导下, 进行大量翻译实践, 熟能生巧。例如“In the country of the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the king..参考译文如“盲人国里, 独眼为王, ”“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 学生在讨论何种译文更恰如其分的过程中, 深化了对不同语言文化的理解体会。

任务型教学法是要求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在教学过程中, 小组成员的分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格性别搭配, 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练习。翻译课的小组活动不仅限于课堂上讨论, 课后活动同样重要, 要求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举例来说, 我们给学生布置过这样一项课后任务:制作一份课件, 自主选择题目, 课后完成, 课堂展示。组内的任务分成几部分, 组员根据自身所长, 至少可参与一项, 所带来的成就感又会进一步激发其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制作的课件主要从文化差异入手;其实, 对于差异的了解与掌握也是翻译的要领, 正是有了差异的存在, 才导致翻译诸多难点的出现。在制作课件过程中, 学生利用现代方便的信息手段大量收集素材, 选取相关内容, 流畅的讲解展示, 整个过程是极佳的体验, 利于促进知识内化。

翻译课程小组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手段之一, 无论课上活动亦或课后任务, 重要的前提是教师要充分准备、适当设计与合理安排, 所设任务内容与所学知识点紧密关联, 难易度适中, 对小组活动中潜在的问题有所考虑, 准备对策, 确保能激起并保持学生参与的兴趣。

摘要:本文对翻译课程的小组学习活动进行了分析探究, 以教学实践经历为例阐述了任务型教学小组活动手段在翻译课应用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教师的主导与督导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翻译,小组活动,任务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2]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4]阮玉慧.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4, 21 (2)

翻译基础课程 篇10

关键词:翻译行业;翻译能力;英语专业;翻译课程

一、研究背景

目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我国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对于职业译员的能力要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传统的翻译教学主要从翻译技巧、语言对比、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几个大方面训练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当下的市场对职业译员的需求。高校培养出的翻译人才,在市场需求下已有些力不从心。

笔者对北京市的几大国内与国际翻译公司人员(对象涉及初中高级全职与兼職译员,技术部门、业务部门经理与主管),以及北京大学MTI与CAT专业的授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与翻译公司需求的人才在能力需求上有很大的不对等性,常常表现为:以优秀成绩毕业于高校应用语言学的人才并不能在短期内胜任翻译公司的工作,在校习得的知识与市场对于学生在翻译工作方面的能力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别,造成了用人单位与刚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双方感觉相互沟通非常困难。具体表现为:第一,学生感觉无法学以致用;第二,用人单位觉得双语能力优秀的人才,并不能胜任该机构内的日常翻译工作,仍需要对其进行各种大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在市场需求的大前提下,职业译员翻译能力的习得与培养,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2003年,PACTE研究人员提出了对翻译能力习得过程的定性描述:第一,翻译能力的习得像其他学习过程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入门知识逐步演化为专业技能知识,这一过程需要译者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并在习得过程中综合、发展和重建表述知识和操作知识;第二,翻译能力的习得在根本上是一个获得操作知识,从而发展策略能力的过程;第三,翻译能力的习得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重建翻译能力的过程。

从以上研究可知,对翻译能力的再定义务必要以人本主义为精神。传统的翻译能力习得,大多从篇章文本及语言角度出发,很少提及译员自身能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社会不能以牺牲人的主体性为发展代价。强调译员自身能力的发展,不但不会转移传统的翻译能力的重心,相反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只会更强化译员作为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学术界对翻译能力的界定普遍比较模糊,国内外多名学者提出了多种假设及论断,概括来说主要有语言/文本能力、翻译策略能力、转换生成能力、翻译技术能力。本文拟通过实证性及定量研究,具体分析在当今市场需求下,如何界定多元翻译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以及翻译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翻译能力与“技巧”的内涵,在人本主义的关照下重新定义多元翻译能力模型。

二、文献综述

乔姆斯基对语言活动中“能力”(competence)与“表现”(performance)的界定为应用语言学、交际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层面。20世纪70年代,以Wolfram Wilss为代表的描述翻译学派开始探究“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提出译者必须具有源语文本分析能力和目的语文本生成能力。过去的研究者在观察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将翻译能力的构成分为:双语能力(bilingual competence)、转换能力(transfer competence)和世界/主题知识(world/subject knowledge)。

阿尔布雷希特·诺伊贝特(Albrecht Neubert)将关于翻译能力分析的5个参数作为能力成分:语言能力、文本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这几种能力共同作用使翻译活动有别于其他领域的交际活动,也使翻译研究有别于其他交际领域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与信息时代接轨的国际翻译能力研究进一步泛化,Fraser(2000)将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观点融入研究,指出翻译能力还应包含从客户需求角度评价自身翻译作品的能力。

2004年,国内学者文军提出翻译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语言/文本能力,(就英汉翻译而言,则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的熟练掌握,还包括对不同的语域与文本的辨析,二者通常可合称为“双语能力”);第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可简述为两对范畴,即:“归化”与“异化”(domestication & foreignization), 全译与部分翻译(full translation & partial translation);第三,自我评估能力(self-monitoring competence)。如果说策略能力可以使译者确定总体格调及适用对象,语言/文本能力可以使译者通过转换进而生成译本,那么“自我评估能力”则可以帮助译者译出得体译文的反馈机制。

2007年,国内学者苗菊在研究中分别从3个视角将翻译能力划分为3个范畴,概括翻译能力的构成成分。这3个范畴的分类是对翻译能力系统化、综合化、级阶化、关联化的更明确的描述和界定,包括了对翻译能力整体的宏观审视和独立成分的微观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划分方法大同小异,各种理论界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多元翻译能力的一个分支能力应该叫做“双语能力”,而另外的一些学者却将其称作“语言能力”;在Neubert与PACTE小组相当完善的划分下,国内学者认为,仍旧需要补充一些相应的子能力,如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等。本文作者在思考各种关于翻译能力的定义时,理清了当中重合的部分,区分出不重合的部分,重建了“多元翻译能力”这一模型内要求的各种分支能力。由以上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关于多元翻译能力的习得与培养,反馈在翻译教学研究中,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问题:多元翻译技术能力应包含哪些分支能力?该能力是否与译文质量有关?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该能力?

三、改革建议

通过对传统翻译能力的梳理,结合作者对翻译公司、职业译员、项目负责人及北京大学CAT与MTI系任课教师的访谈,可将市场化背景下对多元翻译能力的要求做分类型的界定。在人本主义关照下,新定义的多元翻译能力模型将不再以翻译能力为中心,而是以译员为中心的,以语言能力为载体的动态、开放的系统。以语言能力为载体的动态翻译模型,不但对译员能力起到支撑作用,译员能力的全面发展又会反哺语言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翻译人才,最为看重的是译者的素质与后期不断学习新技能与新知识的能力。这种动态、发展的能力呈螺旋形上升。

参考北京大学CAT及MTI专业的课程设置,笔者对高校翻译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做以下建议,共包括四个部分:CAT课程部分、个人实践部分、IT类课程部分及语言类课程部分。

高校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块式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从综合角度逐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必然会使学生能够胜任市场化需求下各种不同类型的翻译工作,处理文本的综合能力极大提高,以满足市场对于职业译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秋霞,权晓辉.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J].中国翻译,2002,23(06):11-15.

翻译基础课程 篇11

进入20世纪90年代, 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开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 (武光军, 2008) , 从社会学的角度, 视翻译为社会实践的一种, 将其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分析, 解决许多以前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 其中以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最为重要。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将心理学的个人研究与传统社会学群体和客观社会环境的研究相结合, 开创了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他的理论实质是一个“关系型思考” (relational thinking) 的模型, 目的在于打破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及社会实践活动内部与外部的二元对立, 认为各个方面都存在的相互关系, 研究时不能将任何一个方面剥离出来单独分析。布迪厄的关系模型中有三个最主要的概念:“场域” (field) 、“惯习” (Habitus) 和“资本” (capital) , 三者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可用公式:[ (H) (C) ]+ (F) =practice表示。“场域”是翻译实践进行的地方, 是整个理论的基础, 其他概念都是围绕这一概念衍生而来 (Gouanvic 2005) ;“惯习”是指社会实践参与者自身内在化的性情和选择倾向, 会影响其外在行为, 它与外部客观环境有着“构建”与“被构建”的相互作用 (高宣扬, 2004) ;而“资本”的概念, 相对于场域和惯习, 更像一种隐性的、穿插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东西, 它是整个场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本文的目的是结合翻译实践对“资本”这一概念进行解读, 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资本的类型, 主要讲了资本的三种类型, 特殊的象征资本, 以及各资本类型之间的关系;二是翻译实践与资本的关系, 主要讲述了象征资本在场域中的积累和作用。

2.资本的类型

人们在各种社会空间中所处的地位有高低之分, 而人们之所以地位不同, 从布迪厄的理论看, 是由他们所在的特定场域中拥有的资格决定的。人们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资格, 有的人条件优越, 在场域中占统治地位、维护规则。条件不优越的只好在场域中被统治 (王悦晨, 2011) 。为了对这些资格进行归纳和分类, 布迪厄借鉴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解决。场域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 (Bourdieu 2011:102) , 而参与者竞争的动力来源就是资本, 它决定了参与者在场域中的地位及他们手中的权力。因此, 无论是翻译实践还是社会实践, “资本”都是一个不可不讨论的概念。

资本的类型可归纳为三种形式: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资本类型, 称为象征资本。各种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以及转化机制 (经济资本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概念没有区别, 所以不做特殊解释) 。

2.1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文化教育方面的资源, 存在三种形式:具体化的状态 (embodied state) , 以一种持久性的性情存在于人的身体和精神中;客观化的状态 (objectified state) , 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 比如画作、书籍、机器设备等, 这些商品以客观的形式对理论性的东西加以体现;体制化的状态 (institutionalized state) , 严格意义上讲, 它属于客观化状态的一种, 但必须做单独的阐释, 因为是这种体制性的状态赋予和保证了文化资本最原始的特点 (Bourdieu 1986:243) 。

2.1.1具体化形式的资本

这一资本的获得是个体自我提升的过程, 这个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 需要个人的投入, 这种具体化的资本是将外部财富内化到个体的内部, 融入自身的惯习当中, 习得的程度取决于时间、社会、阶级及一些细微的东西, 不仅来自于学校的教育, 而且来自于自身家庭的前期的培养。因此, 总是带有最初条件的痕迹, 在习得过程中或明或隐的痕迹, 这是文化资本区别于其他文化资本的特征之一。由此看来在具体化资本这个层面上看文化资本是可以继承的。有的译者获得的具体化文化资本的一部分里是靠先天获得的。

2.1.2客观化的资本

客观化资本指的是以可传递的、以实物形式体现的文化资本, 比如书画、书籍、纪念碑、器械等。在物质的可传递性方面, 客观化资本很近似经济资本, 可以经过投资获得利益。不过可以传承的, 只是合法的所有权, 而原作者在创作作品时, 自身所具有的具体化资本是无法传承的。比如某个人买了达·芬奇的一幅画作, 他拥有的只是这幅画的所有权, 只是这种客观化的资本形式, 而并不能拥有达·芬奇的具体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是作为竞争中的一种武器或某种利害关系而受到关注并用来投资的。行为者力量的大小及收获利益的大小则与他们所拥有的客观化的资本及具体化的资本的多少成正比 (Bourdieu 1986:247) 。

2.1.3体制化资本

体制化资本指由诸如学校、政府机关等权威社会机构授予和认可的学术资历、专业或奖励证书, 是文化能力经过文化体制的资格授权后的存在形式。学术资格和文化能力的证书可以保证其拥有者有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的、持续的、受到合法保障的价值 (Bourdieu 1986:247) 。当然这种体制化的形式必然使文化资本带有持续证明自身合法性的压力。例如现在各种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学历证书、各种期刊论文的发表都是译者持续证明自身合法性的典型代表。任何一个行为者都占有体制上认可的文化资本, 各种学历证书还能为译者带来荣誉、地位、话语权及物质利益, 因此使得文化资本转换成经济资本。然而因为学术资格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和象征利益是建立在“超常利益”的基础上, 所以当参与者在进行投资时, 他们获得的利益将比预期的少。

2.2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还可以被通俗地理解为“人脉”, 就是调动社会资源交际网络的能力。一个参与者拥有的社会资本总量取决于他实际上能动员起来的社会网络的幅度, 取决于他所联系的那个社会网络中每个参与者所持有的资本总容量。所以交际网络并非自然形成的, 而是持续努力的产物, 是投资策略的产物。例如一个成功商业人士积累很多社会资本, 在场域中拥有很高的地位, 很多人在生意场上尽管不认识他, 但都会说“我和他很熟”、“我和他有生意往来”、“我看过他的书”之类的话证明他和这个成功人士有关系, 以此体现自身的社会资本。

2.3象征资本

象征资本指因其他形式的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声望、地位和名誉等社会象征意义, 它可以由其他三种资本转化而来。也有学者认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属于象征资本, 直接与经济资本相对。象征资本的获得来自于场域内部的认可, 当一定量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被场域中的某些参与者提倡, 而其他的参与者也认可时, 这种资本就实现了某种“合法化”, 形成了所谓的“象征资本”。参与者使自己手中的资本具有价值, 令其他参与者相信这些资本是值得追求的行为, 就是在制定或强化场域的规则, 这就是一种权力的体现, 布迪厄称之为象征暴力。因此, 象征资本主要不是通过继承, 而是通过被认可获得的。以文学场域为例, 作者必须通过不断地发表新作品获得象征资本, 而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 象征资本就会变得相对稳固。

对于不同资本类型之间的关系, 可以总结为:经济资本是产生其他资本的根源, 其他资本可以看做是经济资本的变体, 这三种资本的基本形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对于象征资本而言, 都可以由其他资本转化而来, 但经济资本不能直接转化, 要先转化成文化资本或者社会资本, 再形成象征资本。具体来说, 文化资本可以从经济资本转化而来, 比如对教育进行投资, 可获得教育成果、较高的学历等;同时文化资本也可以转化成经济资本, 比如获得高等学历的人往往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赚取更多的经济资本;同时文化资本也可以转化为社会资本, 比如获得一定教育文凭的人便可以进入一定的商业或学术圈子建立人际关系。而一定量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某一场域中一旦被认可, 就形成象征资本;对于经济资本而言, 可先转化成其他资本再到象征资本, 比如, 一个有钱人要进入学术圈需要先购买一个博士文凭, 然后才会有一定的发言权。虽然经济资本是根源和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行为都可以简化为经济资本的交换, 因为这种观点“忽略了其他类型的资本所能产生的特殊功效” (Bourdieu 1986:252) 。

3.翻译与资本

场域最大的特点就是参与者之间的竞争, 而竞争的动力则来源于“资本”, 它决定了参与者在场域中的位置和拥有的权力, 位于边缘的参与者们往往通过斗争不断积累资本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而位于中心的参与者, 也会为了维护自身的中心地位而继续不断地积累资本。因此对资本的探讨实际上是对场域内部结构的探讨 (胡牧, 2006) 。在场域中各种形式的资本当中, 与翻译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象征资本 (邵璐, 2011) , 因此, 对翻译与资本的讨论可以围绕象征资本与翻译实践的联系展开。

在象征资本的获取方面, 作者和译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Moore 2008) 。对于作者来说, 所在的文学场域中, 象征资本的获得并不是继承来的, 而是通过其他参与者的认可获得, 因此他需要不断发表新作积累自己的象征资本, 一旦他和自己的作品达到经典的地位, 象征资本就会变得十分稳定, 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被质疑, 或者变得易受影响。但对于译者而言, 则并非如此, 译者的象征资本通常不会像原作者那样稳定持久。通常, 他们会从原作者那里获得一部分象征资本, 比如不知名的译者通过翻译知名作品, 积累象征资本, 而使自己变得有名;但反过来, 译者通过翻译原作, 让译作在目标语社会中被接受, 也会增加原作及原作者的象征资本, 比如葛浩文翻译莫言的作品, 使莫言在目标语社会中的象征资本增加, 取得一定的地位。因此, 译者和原作者之间是可以相互为对方增加和创造象征资本的, 是一个双向的互惠互利的关系。

译者象征资本的获得与积累往往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改变自身在整个文学场域中的位置, 改变自身的象征资本, 比如有的译者会选择翻译一些在目标语场域中被视为正统文学的作品, 这样更容易得到场域中其他参与者的认可, 以此增加自己的象征资本, 从而提高自己在场域中的地位和知名度;二是通过提升在自身场域中的地位, 增加象征资本, 比如有的译者翻译的文学作品在某个文学场域并不属于正统文学, 认可度并不高, 比如侦探小说, 但其在整个侦探小说的场域中却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以此建立和增加自身的象征资本。

当译者在翻译场域中积累足够多的象征资本之后, 其自身便具有改变规则的权力 (Sela 2008) , 例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等作品, 深刻影响近代中国, 使他拥有较多的象征资本, 因此他有关翻译的言论在很长一段时间也被人们奉为圭臬, 言必称“信达雅”。“信达雅”在20世纪90年代前成为中国翻译场域中的主要规则之一, 成为衡量译者和译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王悦晨, 2011) 。此外, 译者在某个领域拥有占主导性地位的象征资本, 可能会帮助其开创一个全新的场域, 增加某种非正统文学在整个文学场域的地位, 比如法国的一位工程师出身的译者, 热衷于科幻小说翻译, 他与自己的搭档组成一个团队, 专门从事科幻小说的翻译, 开创科幻小说自身的翻译场域, 积累占主导地位的象征资本, 从而利用这种象征资本的优势提升了科幻小说在法国文学场域中的地位。

4.结语

通过对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简单介绍, 我们了解到所谓“翻译社会学”的理论依托和研究方法、视角到底是什么, 对于关键词的解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结合翻译来对翻译实践进行解释。资本这一概念是构架场域内部结构的核心概念, 是整个场域发展的变化的内在驱动力, 参与者本身的权力和地位息息相关, 通过对资本的类型及类型之间转化关系的探讨, 可以更清楚和了解场域内部的运作形式。对于翻译而言, 最重要的是象征资本的作用, 这种特殊的资本是由其他资本形式转化而来的, 转化的过程即“被认可”的过程, 因此象征资本的多少决定拥有者在场域中的地位和话语权。通过将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引入翻译中, 给了我们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解决一些前人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此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Bourdieu, P.The Forms of Capital[J].New York, Greenwood, 1986:241-258.

[2]Gouanvic, J.A Bourdieusian Theory of Translation, or the Coincidence of Practical Instances[J].The Translator, 2005 (11) :161-163.

[3]Grenfell, M.Pierre Bourdieu:Key Concepts[C].Trowbridge:Acumen Publishing Limited, 2008.

[4]Sela-Sheffy, R.The Translators’Personae:Marketing Translatorial Images as Pursuit of Capital[J].Meta, 2008 (53) :613-618.

[5]胡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9) .

[6]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7]邵璐.翻译社会学的迷思——布迪厄场域理论释解[J].暨南学报, 2011, 33 (3) .

[8]武光军.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外国语, 2008, 31 (1) .

上一篇:常规培养下一篇:中心匹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