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课程英文翻译

2024-08-22

机械专业课程英文翻译(共8篇)

机械专业课程英文翻译 篇1

机械制图Descriptive Geometry & Engineering Graphing85

机械工程材料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90

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89

机械原理Principle of Mechanics85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Course Exercise for Principle of Mechanicsgood良好 机械设计Mechanical Design8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Course Exercise for Mechanical Designgood良好 液压与气压传动Hydraulic & Pneumatic Technology8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77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odern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84

电工与电子技术Mechanical Electric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ique86

微型计算机原理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8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Fundamentals of Ex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77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Introduction to Control Engineering85

计算机数控技术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Programming 77

PLC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LC82

模具制造技术Mould Manufacture Technology76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81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86

机械系统设计Mechanical System Design88

生产实习Production Practical Traininggood良好

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计算机数控技术、PLC、模具制造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系统设计、生产实习等

由于在大二第一学期就过了英语6级,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一直都在通过选修口语课,加入英语角,看美剧,晨读等方式学英语口语,因此口语水平良好,可以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

Descriptive Geometry & Engineering Graphing85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90

Engineering Mechanics89

Principle of Mechanics85

Course Exercise for Principle of Mechanicsgood

Mechanical Design80

Course Exercise for Mechanical Designgood

Hydraulic & Pneumatic Technology89

Fundamental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77

Modern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84

Mechanical Electric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ique86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81

Fundamentals of Ex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77 Introduction to Control Engineering85

计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Programm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LC82

Mould Manufacture Technology76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81

Computer-aided Design86

Mechanical System Design88

Production Practical Traininggood

Course Exercise for Fundamental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urse Exercise for Modern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77

机械专业课程英文翻译 篇2

1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

1. 1 专业词汇多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所涉及的大多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 这就要求在翻译的时候能准确使用机械工程领域专业术语, 不能望文生义。如: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lathe are the headstock and tailstock at opposite ends of a bed , and a tool post between them which holds the cutting tool 。

(车床的主要部件是主轴箱、尾座和刀架, 主轴箱与尾座位于床身的两端, 用于夹持刀具的刀架置于主轴箱与尾座之间。)

1. 2 复杂长句多

为求准确, 机械工程英语常常使用较长的句子甚至一段话来准确精细地描述事物过程极其复杂关系。在用词和表达方法都比较严谨准确, 一般一句话要包含几个分句。对于这种复杂长句, 一般要采用压缩主干法进行逐步翻译。如: If a hard grade wheel was to be used for grinding a hard material , the dull grains would not be pulled off from the bond quickly enough , thus impeding the self dressing process of the surface of the wheel and finally resulting in clogging of the wheel and burns on t he ground surface. (如果使用硬砂轮磨削硬的材料, 磨钝的磨粒就不能很快从粘结体上脱落, 这样便妨碍砂轮表面的自休整过程, 最终导致砂轮的堵塞并在被磨表面留下灼斑。)

1. 3 被动语态多

由于科学技术关心的是客观的普遍规律和对过程、概念的描述, 因此专业英语具有的客观性及无人称性。机械工程英语使用被动语态的占1/ 3 以上, 即使使用了主动语态, 主语也常常是非动物的。大量使用被动语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主语, 突出重要性

如: Springs are used as cushions to absorb shock. (弹簧被用作吸收振动的缓冲器。)

(2) 不需要指出动作的执行者

如:When a force is applied to a material , it produces a stress in the material . (当给材料施加力时, 就会产生应力。)

In most machine member s , the deforma2tion must be kept low. (大多数的机械零件其变形量都求很低。)

1. 4 非谓语动词多

为求简洁、精练, 我们尽可能用非限定动词、名词化词组及其简化形式来清晰地表达原意。动名词短语可用于取代时间从句或简化时间陈述句;过去分词可以取代被动语态的关系从句;现在分词可以取代主动语态的关系从句;不定式短语可用以替换表示目的、功能的状语从句。

如:The simplest example is a black smith’s forging of a hot piece of metal by hammering t he workpiece on an anvil.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铁匠在砧座上用锤子锻打红热的金属块。)

1. 5 陈述句多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文章要求叙述准确, 推理严谨, 因而多采用陈述句, 对于问句、感叹句等则很少见。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式、现在完成时。

1.6 新词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术语、新概念、新理论和新产品不断出现。不但新词、新词组大量涌现, 而且许多日常用语也不断增加新的科技含量, 特别是缩略语的增加尤为迅速, 各类技术词汇也随着专业的细分、学科的渗透而日益增多。为了正确理解机械工程专业英语, 应掌握各种词汇的特征及其构词方法。

(1) 技术词汇:

这类词在文中出现的频率不高, 其字母拼写一般较长, 词义狭窄、单一, 应用范围一般只限于各自的专业领域内, 专业性很强。如 mechanotron (机械电子传感器)

(2) 次技术词汇:

这类词在各专业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在不同的专业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应联系上下文来确定他们的确切含义。如 nut (螺母;果核;“坚果级”煤块)

(3) 特用词:

这类词在非专业英语中极少使用, 是为了准确、正式、严谨、不引起歧义而选用的, 它们不同于普通英语的词。go down-depress, keep-maintain, turn upside down-invert

(4) 功能词:

这类词在各专业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主要包括介词、连词、冠词、代词等, 它们为句子提供结构信号, 对于理解句子内容十分重要。

出现频率最高的功能词为:a, the, of, in, and, to, is, for, are, be

(5) 缩略词:

由某些词组中各单词的首字母组成, 并作为一个完整的单词来发音。

如:ROM-Read Only Memory

由某些词组中各单位的首字母组成, 发音是将各个首字母逐一读出。

如: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

EDM-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电火花加工

词组中各单词的首字母组成, 大多数词后都附有一个句点。

如:Fig.-figure

2 翻译方法

专业英语的翻译是词汇、语句、段落、文章翻译的有机整体。一般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 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才能正确表达原文, 使得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又用词正确得体, 行文流畅通顺, 符合译文习惯, 避免逐字死译的生搬硬套。对于长句、难句的翻译, 由于修饰语多、联合成分多、结构复杂, 例如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同位语、插入语等, 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与句子主干结合在一起, 使句子长而复杂, 但却具有严密、细致、紧凑的特点, 能够非常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而汉语句子倾向于短句, 这样一来, 在英语长句汉译时, 既要从汉英差异出发, 处理好句子结构形式上的问题, 又要做到不忽视原文的文体特征, 保留英语长句在表达思想方面严密紧凑的特点, 不使译文松散脱节。常见的译法有:

(1) 切断:基本上按英语句子的语序把英语长句“化整为零”, 就是在原句的连接处将长句断开, 译成汉语分句或句子。

(2) 拆译:将英语句子中有些成分:词、词组或从句从句子主干中拆出来另行处理, 或置于句首, 或置于句尾, 以利于句子的总体安排。

(3) 倒译:在翻译中先将英语长句断成若干短句, 然后再按汉语的表达习惯重新安排分句的语序, 结果译文中的分句顺序恰恰与原文相反。

当英语原文较长且结构复杂或在用词和表达方法上不符合汉语习惯, 用一般翻译方法安排句式很难做到层次分明并符合逻辑时, 可以采用重新组合法, 也就是在吃透原意, 抓住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按汉语表达习惯重新组合句子, 基本摆脱原句的结构安排。这样做可以使译文行文流畅、自然, 符合汉语习惯。

参考文献

[1]秦艳.浅谈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5 (3) .

[2]于志强.工程英语翻译刍议.黑龙江水专学报.2001 (1) .

机械专业课程英文翻译 篇3

【摘要】本文以阀门机械为例,分析了机械工程英语的语言特点。研究表明,采用直译、句群拆分与整合、转译的策略,可使译文更加准确、通顺和规范。

【关键词】机械工程英语 阀门 语言特点 翻译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面对国外的大量机械英语资料,如何将其准确、通顺地传达出来,十分重要。

一、语言特点

1.机械专业词汇的大量使用。在机械英语中,会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出现。比如,floating ball valve 浮动球阀,one-piece body ball valve 一片式球阀。

另外,在同一文本中,同一种部件名称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如,valve grid, valve guard, valve stop 均表示“阀挡”。

2.缩略词出现频率高。在阀门行业中,缩略词广泛运用。比如,BC螺栓连接阀帽,BI-ECC 双偏心,PL板式平焊。缩略词专业性较强,译者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准确理解。

3.结构复杂的长难句较多。在机械英语中,会有很多长难句。译者在处理长难句时,首先要理清层次,将长句子进行拆分再整合。如:

(1)【原文】From the valve serial number which is clearly identified on the nameplate, all the 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are fully certified in addition to which the body material of the valve is marked by cast lettering.

【译文】标示牌上的阀门编号须能清晰辨认。所有的材质均须充分验证,另外,会将阀体材质说明标记出来。

原文中from引导一个从句,其中由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先行词是serial number,译者可将句子结构拆分,再按句子的逻辑关系将句子成分整合,然后准确译出。

二、翻译策略

1.直译。机械工程英语有很强的科学性、严谨性,译文需把握好四个标准:准确、通顺、规范、简练。

在这类文本中,大多数名词均可灵活地采用直译。比如:

(2)【原文】This is due to the flow in the pipeline forcing open the plates and when it stops the plates close.

【译文】由于管道中的流量迫使阀盘打开,当流量中断时,阀盘关闭。

原文的due to直译为“由于”,动名词forcing直译为“迫使”,而open和close分别直译为“打开”和“关闭”即可。

2.句子的拆分和整合。在机械专业英语中,通常会有介词短语、分词结构等,构成一些长难句。因此,译者要将各个句群进行拆分整合。比如:

(3)【原文】By having the who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t is possible to manufacture virtually anything we make as standard on a very fast timescale to assist with project shutdowns or shorts.

【译文】通过公司集团内整个生产过程,关闭或削减一些项目,这样使我们能够依据标准在短时间内生产任何所需产品。

原文句首是By +doing引导的一个从句,后面的it is possible中it是形式主语。译者可将拆分的从句译出,再按原文的逻辑顺序,重新整合。

3.转译。在阀门机械英语中,常会出现一些含有动作概念的动名词、形容词,译者需将其转译为汉语里的动词。比如:

(4)【原文】Dependent on the 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specified, they can operate over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s in chemically aggressive duties.

【译文】依赖于指定的材质,可以在具有化学侵蚀性工况及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文中的“dependent”是一个形容词,但具有动作概念,译者可将其转译为动词。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转译也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三、结语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机械工程英语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鉴于这类文本的专业性较强,译者需扩充专业背景知识,才能使译文更加通顺、规范。

参考文献:

[1]王玲玲,马晶晶.轧制机械英语的特点与翻译技巧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2(3).

[2]方敏.机械工程英语的翻译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3]廖福妹.机械专业英语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长沙大学学报,2010(1).

作者简介:

姚瑶(1990-),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英语笔译。

机械专业硕士英文简历 篇4

Sex: Male

National: Han

Date of birth: December 1984

Marital status: unmarried

Height: 176cm

Weight: 62kg

Residence: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Is the location: Fujian, Xiamen

Graduate school: one in Huian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Professional Name: CNC Programming -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lass

Year of Graduation: 20xx

Work experience: more than five years

Job intentions

The nature of jobs: full-time

Post Category: Engineering / Mechanical / Energy

Job Title: CNC Programming;

Work areas: Xiamen, Fujian;

Treatment requirements: (interview); do not need to provide housing

Reported for duty time:到岗may at any time

Skills expertise

Language Proficiency: Mandarin: Standard

Computer level: Genera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ime school qualifications

September 1999 - July 20xx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Huian

Work experience

Company:康茂Plastic Industry Co., Ltd.

Time frame: The 20xx 9 months - November 20xx

Company nature: private / private companies

Industry: machine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heavy

Hold office for: cnc machine exercises

Job Description: CNC operator familiar with plastic injection mold, and process

Company:康茂Plastic Industry Co., Ltd.

Time frame: 20xx 12 months - June 20xx

Company nature: private / private companies

Industry: machine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heavy

Hold office for: CNC Programming

Job Description: CNC Programming, split electrodes, the electrode map

Company: Ultra-Precision Mold Co., Ltd. Japan

Time frame: 20xx 8 months - September 20xx

Company nature: private / private companies

Industry: machine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heavy

Hold office for: CNC Programming

Job Description: CNC Programming, split electrodes, the electrode map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elf-evaluation: I have been involved in CNC work on the plastic m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ve deeper understanding,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ion cycle of mold and has a base of skilled fitter CNC programming, experience in the public demolition of copper, a spark map can Proficiency in the use of UG programming. You gi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stage, I can do a better job, hope your company can b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display their skills!

Contact

Phone:

机械专业英语翻译——推荐书籍 篇5

https://kouyumao.com 机械专业英语翻译——推荐书籍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我国进出口产品与日俱增。在与外方交流过程中,正确使用机械专业英语术语相当重要,否则人家听不懂你在讲什么。如“hypoid gear”,国内常用英汉词典就有译名:双曲线齿轮、准双曲面螺旋锥齿轮、准双曲面齿轮、偏轴伞齿轮、直角交错轴双曲面齿轮、海波齿轮(音译)等,不懂机械专业英语翻译的同学就会不知所措,现译名为“准双曲面齿轮”。同学们在翻译机械专业英语的学习资料时,如果翻译不准确也会发生很多问题。在进行机械专业英语翻译时小伙伴们需要结合应用场合准确翻译,比如“crossed helical gear”译为螺旋齿轮不妥,应译为“交错轴斜齿轮”、“standard pitch diameter”应译为分度圆直径而不宜译为标准节圆直径,对单个齿轮而言只有分度圆没有节圆;而“working(or operating)pitch diameter”应译为啮合节圆直径。再比如系数,在几何量上用“coefficient”,如“addendum modification coefficient”应该翻译成径向变位系数;在强度方面用“factor”,如“application factor”是使用系数的意思;“overload factor“为过载系数;”dynamic factor“为动载系数。凡此种种都要求翻译术语规范化,符合国情便于交流。

口语猫英语 · 在家上外教课

https://kouyumao.com 所以就推荐几本机械专业英语的书给有需要的小伙伴们:

1、《英

这本书主要介绍英汉机械工程常用词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读者准确地阅读英文专业文献以及进行机械领域方面简单的英文交流。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数学表达式和方程式、物理学、化学、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部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工学、切削加工、液压传动等等

容。

这本书的编排合理、内容实用且查询方便是一本参考性极强的工具书。

机械专业英语文章中英文对照 篇6

NUMERICAL CONTROL

Numerical control(N/C)is a form of programmable automation in which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is controlled by means of numbers, letters, and other symbols, The numbers, letters, and symbols are coded in an appropriate format to define a program of instructions for a particular work part or job.When the job changes, the program of instructions is changed.The capability to change the program is what makes N/C suitable for low-and medium-volume production.It is much easier to write programs than to make major alterations of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There are two basic types of 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s:point—to—point and continuous—path(also called contouring).Point—to—point machines use unsynchronized motors,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machining head Can be assured only upon completion of a movement, or while only one motor is running.Machines of this type are principally used for straight—line cuts or for drilling or boring.The N/C system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data input, the tape reader with the control unit, feedback devices, and the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 or other type of N/C equipment.Data input, also called “man—to—control link”, may be provided to the machine tool manually, or entirely by automatic means.Manual methods when used as the sole source of input data are restricted to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inputs.Examples of manually operated devices are keyboard dials, pushbuttons, switches, or thumbwheel selectors.These are located on a console near the machine.Dials ale analog devices usually connected to a syn-chro-type resolver or potentiometer.In most cases, pushbuttons, switches, and other similar types of selectors are digital input devices.Manual input requires that the operator set the controls for each operation.It is a slow and tedious process and is seldom justified except in elementary machining applications or in special cases.In practically all cases, information is automatically supplied to the control unit and the machine tool by cards, punched tapes, or by magnetic tape.Eight—channel punched paper tape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m of data input for conventional N/C systems.The coded instructions on the tape consist of sections of punched holes called blocks.Each block represents a machine function, a machining operation, or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The entire N/C program on a tape is made up of an accumulation of these successive data blocks.Programs resulting in long tapes all wound on reels like motion-picture film.Programs on relatively short tapes may be continuously repeated by joining the two ends of the tape to form a loop.Once installed, the tape is used again and again without further handling.In this case, the operator simply loads and1

unloads the parts.Punched tapes ale prepared on type writers with special tape—punching attachments or in tape punching units connected directly to a computer system.Tape production is rarely error-free.Errors may be initially caused by the part programmer, in card punching or compilation, or as a result of physical damage to the tape during handling, etc.Several trial runs are often necessary to remove all errors and produce an acceptable working tape.While the data on the tape is fed automatically, the actual programming steps ale done manually.Before the coded tape may be prepared, the programmer, often working with a planner or a process engineer, must select the appropriate N/C machine tool, determine the kind of material to be machined, calculate the speeds and feeds, and decide upon the type of tooling needed.The dimensions on the part print are closely examined to determine a suitable zero reference point from which to start the program.A program manuscript is then written which gives coded numerical instructions describing the sequence of operations that the machine tool is required to follow to cut the part to the drawing specifications.The control unit receives and stores all coded data until a complete block of information has been accumulated.It then interprets the coded instruction and directs the machine tool through the required motions.The function of the control unit may be better understood by comparing it to the action of a dial telephone, where, as each digit is dialed, it is stored.When the entire number has been dialed, the equipment becomes activated and the call is completed.Silicon photo diodes, located in the tape reader head on the control unit, detect light as it passes through the holes in the moving tape.The light beams are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energy, which is amplifi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ignal.The signals are then sent to registers in the control unit, where actuation signals are relayed to the machine tool drives.Some photoelectric devices are capable of reading at rates up to 1000 characters per second.High reading rates are necessary to maintain continuous machine—tool motion;otherwise dwell marks may be generated by the cutter on the part during contouring operations.The reading device must be capable of reading data blocks at a rate faster than the control system can process the data.A feedback device is a safeguard used on some N/C installations to constantly compensate for errors between the commanded position and the actual location of the moving slides of the machine tool.An N/C machine equipped with this kind of a direct feedback checking device has what is known as a closed-loop system.Positioning control is accomplished by a sensor which, during the actual operation, records the position of the slides and relays this information back to the control unit.Signals thus received ale compared to input signals on the tape, and any discrepancy between them is automatically rectified.In an alternative system, called an open—loop system, the machine is positioned solely by stepping motor drives in response to commands by a controllers.There is one basic type of NC motions.Point-to-point or Positional Control In point-to-point control the machine tool elements(tools, table, etc.)are moved to programmed locations and the machin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after the motions are completed.The path or speed of movement between locations is unimportant;only the coordinates of the end points of the motions are accurately controlled.This type of control is suitable for drill presses and some boring machines, where drilling, tapping, or boring operations must be performed at various locations on the work piece.Straight-Line or Linear Control Straight-Line control systems are able to move the cutting tool parallel to one of the major axes of the machine tool at a controlled rate suitable for machining.It is normally only possible to move in one direction at a time, so angular cuts on the work piece are not possible, consequently, for milling machines, only rectangular configurations can be machined or for lathes only surfaces parallel or perpendicular to the spindle axis can be machined.This type of controlled motion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linear control or a half-axis of control.Machines with this form of control are also capable of point-to-point control.The original N/C used the closed—loop system.Of the two systems, closed and open loop, closed loop is more accurate and, as a consequence, is generally more expensive.Initially, open—loop systems were used almost entirely for light-duty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inherent power limitations previously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electric stepping motors.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 hydraulic stepping motors have led to increasingly heavier machine load applications.中文译文

数控技术

数控是可编程自动化技术的一种形式,通过数字、字母和其他符号来控制加工设备。数字、字母和符号用适当的格式编码为一个特定工件定义指令程序。当工件改变时,指令程序就改变。这种改变程序的能力使数控适合于中、小批量生产,写一段新程序远比对加工设备做大的改动容易得多。

数控机床有两种基本形式:点位控制和连续控制(也称为轮廓控制)。点位控制机床采用异步电动机,因此,主轴的定位只能通过完成一个运动或一个电动机的转动来实现。这种机床主要用于直线切削或钻孔、镗孔等场合。

数控系统由下列组件组成:数据输入装置,带控制单元的磁带阅读机,反馈装置和切削机床或其他形式的数控设备。

数据输人装置,也称“人机联系装置”,可用人工或全自动方法向机床提供数据。人工方法作为输人数据唯一方法时,只限于少量输入。人工输入装置有键盘,拨号盘,按钮,开关或拨轮选择开关,这些都位于机床附近的一个控制台上。拨号盘通常连到一个同步解析器或电位计的模拟装置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按钮、开关和其他类似的旋钮是数据输入元件。人工输入需要操作者控制每个操作,这是一个既慢又单调的过程,除了简单加工场合或特殊情况,已很少使用。

几乎所有情况下,信息都是通过卡片、穿孔纸带或磁带自动提供给控制单元。在传统的数控系统中,八信道穿孔纸带是最常用的数据输入形式,纸带上的编码指令由一系列称为程序块的穿孔组成。每一个程序块代表一种加工功能、一种操作或两者的组合。纸带上的整个数控程序由这些连续数据单元连接而成。带有程序的长带子像电影胶片一样绕在盘子上,相对较短的带子上的程序可通过将纸带两端连接形成一个循环而连续不断地重复使用。带子一旦安装好,就可反复使用而无需进一步处理。此时,操作者只是简单地上、下工件。穿孔纸带是在带有特制穿孔附件的打字机或直接连到计算机上的纸带穿孔装置上做成的。纸带制造很少不出错,错误可能由编程、卡片穿孔或编码、纸带穿孔时的物理损害等形成。通常,必须要试走几次来排除错误,才能得到一个可用的工作纸带。

虽然纸带上的数据是自动进给的,但实际编程却是手工完成的,在编码纸带做好前,编程者经常要和一个计划人员或工艺工程师一起工作,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决定加工材料,计算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决定所需刀具类型,仔细阅读零件图上尺寸,定下合适的程序开始的零参考点,然后写出程序清单,其上记载有描述加工顺序的编码数控指令,机床按顺序加工工件到图样要求。

控制单元接受和储存编码数据,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程序块,然后解释数控指令,并引导机床得到所需运动。

为更好理解控制单元的作用,可将它与拨号电话进行比较,即每拨一个数字,就储存一个,当整个数字拨好后,电话就被激活,也就完成了呼叫。

装在控制单元里的纸带阅读机,通过其内的硅光二极管,检测到穿过移动纸带上的孔漏

过的光线,将光束转变成电能,并通过放大来进一步加强信号,然后将信号送到控制单元里的寄存器,由它将动作信号传到机床驱动装置。

有些光电装置能以高达每秒1000个字节的速度阅读,这对保持机床连续动作是必须的,否则,在轮廓加工时,刀具可能在工件上产生划痕。阅读装置必须要能以比控制系统处理数据更快的速度来阅读数据程序块。

反馈装置是用在一些数控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它可连续补偿控制位置与机床运动滑台的实际位置之间的误差。装有这种直接反馈检查装置的数控机床有一个闭环系统装置。位置控制通过传感器实现,在实际工作时,记录下滑台的位置,并将这些信息送回控制单元。接受到的信号与纸带输入的信号相比较,它们之间的任何偏差都可得到纠正。

在另一个称为开环的系统中,机床仅由响应控制器命令的步进电动机驱动定位,工件的精度几乎完全取决于丝杠的精度和机床结构的刚度。有几个理由可以说明步进电机是一个自动化申请的非常有用的驱动装置。对于一件事物,它被不连续直流电压脉冲驱使,是来自数传计算机和其他的自动化的非常方便的输出控制系统。当多数是索引或其他的自动化申请所必备者的时候,步进电机对运行一个精确的有角进步也是理想的。因为控制系统不需要监听就提供特定的输出指令而且期待系统适当地反应的公开-环操作造成一个回应环,步进电机是理想的。一些工业的机械手使用高抬腿运步的马乘汽车驾驶员,而且步进电机是有用的在数字受约束的工作母机中。这些申请的大部分是公开-环 ,但是雇用回应环检测受到驱策的成份位置是可能的。环的一个分析者把真实的位置与需要的位置作比较,而且不同是考虑过的错误。那然后驾驶员能发行对步进电机的电脉冲,直到错误被减少对准零位。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信息反馈到控制单元的自矫正过程。出现误动作时,控制单元继续发出电脉冲。比如,一台数控铣床的工作台突然过载,阻力矩超过电机转矩时,将没有响应信号送回到控制器。因为,步进电机对载荷变化不敏感,所以许多数控系统设计允许电机停转。然而,尽管有可能损坏机床结构或机械传动系统,也有使用带有特高转矩步进电机的其他系统,此时,电动机有足够能力来应付系统中任何偶然事故。

机械专业课程英文翻译 篇7

关于钱伯斯《国民百科》(Chambers’s Information for the People,以下简称Information)在中国的传播的研究最深入者当属日本学者巴耳俊文[1],但其中有些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如《重学浅说》与底本有何区别,是否翻译了全文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鸦片战争之后,许多汉译西方科学著作传入日本,其中《重学浅说》也传入日本.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由教育部组织力量翻译了大量的百科全书,其中Information也是其中之一,其机械条目译为《重学》,那么中日翻译与传播的Information有何差异、联系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1 中日早期百科全书翻译传播概况

为了将《国民百科》机械条目的翻译放在当时西学译介的学术背景中考察,先就该条目的载体——百科全书在中日的译介与传播作简要梳理.

就西方百科全书传播情况而言,中国和日本有较大的差距.中国完整翻译西方百科全书的时间比日本晚很多.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百科全书,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19世纪50年代末传入的钱伯斯《国民百科》,即Information[1].

19世纪60年代徐寿在江南制造局时曾建议翻译西方百科全书(当时称《泰西大类编书》),认为百科全书“便于翻译者,又想书成后可在各省设院讲习,使人明此各书必于国家大有裨益.”[2]但由于当时对此建议有分歧,后中国政府急需翻译馆提供“紧用之书”,于是编译百科全书的计划逐渐被放弃,“而所译者多为零件新书,不以西国门类分列,平常选书法,为西人与华士择其合己所紧用者,不论其书与他书配否.......”[2]

在这种背景下,《大英百科全书》在中国的命运与钱伯斯的《国民百科》非常相似.《大英百科全书》也没有系统翻译,只是翻译了当时认为“紧用”的几个条目,如傅兰雅和华蘅芳译出了《大英百科全书》第8版中华里司(W.M.Wallace)著《代数术》(Algebra)和《代微积拾级》(Fluxion),分别于1873年和1874年出了单行本;德国金楷理和华蘅芳译出了《测候丛谈》(Meteorology),于1877年出版了单行本;傅兰雅与王振声译出了《大英百科全书》第9版中罗伯村(Edmund Robertson)的《公法总论》(International Law),于1894年前出版了单行本.但是西方百科全书的知识体系中国读者未能目睹,中国人与这种近代西方知识的新工具在19世纪60年代擦肩而过[3].

日本最早的百科全书,应当是兰学时期从1811年开始用荷兰语翻译的法国M·N.萧梅尔编的《实用家庭百科全书》,书名译为《厚生新编》(1811—1839),历经30年,译文共70册.可惜当时禁止出版,1937年才公开出版.

明治4年(1871),以教育部的箕作麟祥为首,组织日本洋学家50余人开始翻译钱伯斯《国民百科》(Chambers’s Information for the People).翻译工作从明治6年(1873)开始到明治16年(1883)结束,以《百科全书》为名分册陆续发行,这应当算做日本翻译出版最早的《百科全书》.该套《百科全书》12册,加上增刊索引一册,共13册,92个条目.明治16年(1883)开始到明治18年(1885)又进行了完善,到明治17年(1884)已经再版46次,后来丸善商社又将此书再版下去[4].进入明治末期,日本开始用日本字母五十音序编排出版西方式的近代百科全书.进入昭和时代(1926)以后,日本开始编辑出版现代大型百科全书.

甲午战争失败,中国学者开始向日本学习,开始编纂百科全书.《普通百科全书》是由留日学生范迪吉主持编纂,共一百册,1903年由会文社出版,全书译自日本富山房的初级读物、中学教科书和一般大专程度教学参考书.但《普通百科全书》的体例还基本是中国类书的传统.直到1978年才出版了第一部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而西方百科全书,如《大英百科全书》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中文译本.

2 Information中机械条目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2.1 Information的基本情况

Information是钱伯斯百科全书系列之一[5].此后相继出版发行了第3版(1848,1849)(图1),第4版(1857),第5版(1874,1875).Information是一种大众百科全书,不仅包含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动植物学、自然哲学、农学、冶金、交通运输等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及知识,还涉及日常家用科学与技术,如动物饲养、植物栽培、家庭的医疗、健康保健等.其宗旨是想让“阅读过这一系列文章的人将会成为有知识的人(well-informed).”[6]Information流传很广,仅从1833年开始到1835年,就售出17万套[7].

Information中与物理学相关的条目除本文重点研究的机械条目(Mechanics--Machinery)之外,还包括流体力学(Hydrostatics--Hydraulics--Pneumatics),光学、声学(Optics--Light--Acousyics)和电磁学(Electricity--Galvanism--Electro--Magnetism),蒸汽机(The Steam--Engine)等.但晚清只翻译了其中的机械条目.

Information中的机械条目由王韬与伟烈亚力翻译为《重学浅说》,是鸦片战争之后翻译的第一部西方力学著作,由于该著作是为“满足中等水平和劳动阶层人的知识需求而设计”,内容通俗、实用,皆为日常所见机械应用,且很少涉及数学公式,比起当时传入公理化体系的《重学》更为适合中国人的认知水平,因而流传甚广,晚清涉及力学知识的著作《重学》“卷首”、《时务通考》、《重学须知》、《续西学大成》、《会稽沈氏东西学书提要总叙》中机械学内容均来自《重学浅说》,影响很大[8].

但就《重学浅说》文本的一些问题目前仍有不确切的说法甚至疑点.据伟烈亚力记载:《重学浅说》(Popular Treatise on Mechanics)译自一篇英文论著,14页.它最初载于《六合丛谈》(Shanghai Serial)的最后两期上,后又出单行本(1858).[9]

根据8耳俊文提供的信息以及我们的对比研究发现,从1833年到1875年Information共出版5版,每一版本内容都有较大的修订,就每一版的机械条目而言,有内容的增补、内容顺序的调整,插图也有较大的差异.而只有第3版(1847,1848)的Mechanics--Machinery内容与《重学浅说》最吻合,Mechanics--Machinery共16页(如图2),而不是傅兰雅所说的14页.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我们还发现一个期刊:Chambers’s Information for the People,按条目刊登Information的内容,每期一个条目,注明了出版地、出版时间、页数.如机械条目有:Mechanics Machinery.An article from Chambers’s Information for the People.并注明八开本,16页,两栏,附有木版刻插图.也许此即为傅兰雅所指的“英文论著”,但该期刊记载仍为16页,而不是14页,内容与1848年第3版的Information完全相同,因此我们推断当时傅兰雅与王韬翻译《重学浅说》所据的底本很可能来自这一期刊,其中关于页数的记载有可能是傅兰雅笔误.

2.2《重学浅说》及其底本的差异

Information第3版分别于1848、1849年出版,两个版本,内容完全一样,因此,准确地说,《重学浅说》的底本是Information的第3版.《重学浅说》与底本的差异如下:

(1)Information中的机械条目共16页,15小节,《重学浅说》翻译了原文的11页,前10小节的内容,如表1所示.删减了“实用机械”(Practical Machinery)、“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vement)、“阻力”(Obstacles to Motion—Friction)、“空气和水的阻力”(Resistance of Air and Water)等部分,在此可更正巴耳俊文“全文译出”的说法.

《重学浅说》删减的内容可概括为:第一,制造机械的物质组成和制造机械的基本要求、原则没有翻译.第二,机械特点以及一般机械力的来源等内容没有翻译.第三,如何使用各种机械不同的组合方式达到人们不同的需求的内容没有翻译,同时还删减了如何积累力、如何改变运动的方向、位移,如何改变速度的大小,起重机原理等内容;第四,“力的积累”、“力的平衡”的规律以及“运动阻力”等没有翻译.

(2)细节上除巴耳俊文提及的删除了原著的一个实例和对应的一幅插图之外,译本有个别信息流失.

如,Information中的“总论”(General Definitions)之前有一段引言:“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s of motion and forces to objects in nature,or contrivances in the arts,constitutes the branch of Natural Philosophy usually treated under the head Mechanics,Mechanical powers,or Elements of Machinery.

“The original signification of the word machine—which is the root of the various terms mechanic,mechanical,and so forth......is an engine or instrument devised to produce an effect.The term mechanical action is applied to the action of forces that produce no change in the constitution of bodies,and is therefore distinguished from chemical......”[10](主要指出力学是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机械是物理学的一部分,还介绍了machine和mechanical action的词源和涵义,之后论述物理力与化学力的区别).

上述引文中文译为:“凡物用力与动,推其理名曰重学.重学之中力与化学之中力异,而功效亦不同,重学之力加于质体可使之移动,或异其形状,改其方位而不能令本质变化.化学之力则能变化本质,改移物质形性也.如(化学力与机械力的区别)”[11].

从这一段的翻译来看,汉译《重学浅说》删减了原著中关于物理学与力学、机械部分的关系的论述,删减了有关机械的几个词的来源及解释.在其他部分内容的翻译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尤其是省略概念的现象比较突出,如原文中关于力矩,黄金定律概念等在中译本中都没有涉及到.还有个别术语的翻译与原文所表达有区别,这一点将在后面举例说明.

3 Information及日译《重学》

3.1 日译《重学》翻译的概况

前面提到明治4年(1871)日本由教育部组织力量开始翻译Information,以单册发行.日译Information以学科名加“百科全书”命名,如《百科全书——重学》(如图3).由于该套百科全书的翻译历时10年,底本Information也不断再版,内容也不断更新,因此日译《百科全书》中的92个条目有的译自Information的第4版,有的译自第5版.根据我们的对比,其中的机械条目《重学》是译自1857年出版的第4版Information[12].

《重学》由后藤达三译,久保吉人校,明治十一年(1878)八月文部省印行.后藤达三(1841—1893)是明治时期非常著名的农业启蒙家.是旧幕臣的英学者,被明治政府任命为上级或者是中坚力量的技术官僚(公职人员).后藤达三是当时全国闻名的日本农会初创期(1881)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他从明治元年(1868)到明治4年(1872)在大学任教,之后离开大学开始在文部省负责翻译专务.后藤达三翻译、撰写了大量农学著作、研究论文,除翻译了《重学》之外,还翻译了《訓蒙窮理問答》(1872,全6册),《訓蒙博物問答》(1874)等科学著作.[13]

(1)两个底本的差异

汉译《重学浅说》和日译《重学》的底本不同,分别是第3版[14](1848,1849)和第4版[15](1857).这两个版本的《国民百科》中机械条目内容有所差别,如表1所示:第一,个别小节标题不同.两个版本中第10、12小节的内容不同,如第10节“Mechanical combination and structure”和“Strength of bodies and of structures”,前者主要介绍机械及机械力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后者介绍机械和机械力在工程中的应用.“上述所讲述的力学的简单原理和物质的一般特性,能够让我们决定物体以什么样的形式,在什么位置能够克服那些有坍塌,断裂趋势的力.这即是工程学.”(第4版P218).第二,标题相同,内容有差异.如,“螺旋”一节在第4版中在“订书机”之后多了一种机械——endless screw,又如Practical machinery(“实用机械”)虽然标题一样,但介绍的机械种类有所不同,介绍的几种机械的内容也有细微差别.这种情况在前面标题完全相同的几节内容中也存在,这充分说明不同版本的Information在内容上的调整较大.尽管不同版本的《国民百科》内容上有所差异,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整体和细节两方面探讨一下《重学》和《重学浅说》翻译的差异.

(2)日译《重学》的翻译

从内容上看,《重学》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原著,翻译了Information的全部内容,如表1所示.从我们的对比研究发现,《重学》丢失的信息非常少.这一点可以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上述两段英文引文在两个不同的底本中内容完全一样,《重学浅说》省略了上述两段内容,而《重学》完整再现了原文.

第二,从一些细节上也能够体现出《重学》的翻译非常接近原文,如:

“For example,the pounding of a piece of limestone to powder is strictly mechanical,whether it be effected by the blows of a hammer,or by the silent agency of running water;but the reduction of limestone to a similar state by sulphuric acid,is chemical.In the former case,all the elements of the original limestone remain in the powder;whereas in the latter,it is converted by action of the acid into a very different compound.”(Information,1848)(这一段主要举例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汉译:“如青石或用锤击或用水衝,可令碎为粉,然本质不变,原性不改,此重学之力也.若用磺强水令化为粉,则本质尽变,形虽为粉,而已变为石膏.”(《重学浅说》)

“日译”:“例令ハ一塊ノ石灰石ヲ搗きテ粉碎スルニ、鍛鎚ヲ以テスルモ、又流水ノ力ヲ假ルモ、皆是機械ノ作用タルヲ免レス、且此石灰石ヲ硫酸二和シテ粉碎スルモノハ、化学理上ノ作用タルナリ,此両様機械ノ作用二由ルモノハ、灰石ノ原質猶粉末二存ス、化学作用二藉ルモノハ否ラス,其原質硫酸ノ功用二テ、別二異様ノ雑合物二変化ス.”(《重学》)

原文中的“compound”在《重学》中译为“雑合物”,《重学浅说》译为“石膏”.“石膏”是化合物的一种,但不是原著本身的内容.这里日译更为准确.

第三,《重学》插图有序号,且与原著的序号完全相同.《浅说》插图没有序号,比原著少了一图.《重学》插图上的标识:用片假名代替了英文字母,但对应关系不统一.《重学浅说》插图上的标识按照晚清的一套对应规则,即用中国传统的甲、乙、丙、丁等十干,子、丑、寅、卯等十二支,物、天、地、人与26个英文字母A,B,C,D,...,K,L,M,N,...,W,X,Y,Z对应.

第四,物理学单位的翻译:《重学》有的用汉字表示,如磅(pound),也有的使用音译,即用片假名表示,如フヒート(feet),フート(foot),オンス(ounce),トン(ton),汉译《重学浅说》重、力、长度单位都使用了中国传统的单位,如寸(对应于inch),尺(对应于foot);重量单位、力的单位均采用斤等.汉译中将西方的物理学单位直接替换为中国传统的单位,会造成一些物理学常数与实验测定数值有偏差,日译直接采用了西方的物理学单位避免了上述汉译中的问题.

第五,量化公式的翻译,日译《重学》有的是文字叙述,也有的用汉字代替阿拉伯数字的公式.《重学浅说》都是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

3.2 日译《重学》与汉译《浅说》中的术语翻译

19世纪50年代中国出版的物理学著作,很快流传到日本并被翻刻.同时,日本还出现了便于一般大众阅读和理解的增加了“训点”的汉文书籍,其中《重学浅说》(1858)出版不久就在日本被翻印出版,至少有两种训点版,即《官板重学浅说》(附刻于《官板六合丛谈》,1859年)和由荒井公履傍点的《重学浅说》(1860)[16],在日本流传很广.

汉译《重学浅说》的名词术语除人名之外基本采用意译,术语的翻译方法是沿用已有的译名或创译新的译名.在创译新译名中有的解释概念,有的选择与英文对应的字组成新概念.

在日译《重学》中,有借用汉译的概念,也有创译新的概念.另外日译概念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日译与音译并存,即在日译术语后以片假名注明该术语的英文发音,本文主要分析“实用机械”之前的两个底本有共同内容的部分术语,如表2所示.

大部分日译力学术语名词借用了汉语术语,其中有些直接使用了汉语名词,如杠杆、滑车、斜面、尖劈、罗马称、运动力等;有的在借用汉语术语的同时还以片假名注明了英文的发音,如重学、机械力、行动速力等;还有一些直接使用的音译,如レベル.值得注意的是汉译著作中由于省略内容较多,有些力学概念没有反应到汉译著作中,如“自然哲学”、“力矩”、“惯性”等.

4 结论

(1)从百科全书的翻译、引进的简单历史回顾中看到,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就开始翻译整套的西方百科全书;中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翻译了西方百科全书的部分条目,如钱伯斯《国民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中的部分条目.但是钱伯斯的《国民百科》的读者对象是为劳动者或者一般公众,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相对更学术,更专业一些,尤其第9版也被称为学者版,其中包括了众多著名作者撰写的、非常深奥的学术文章[17].抽取两种不同设计目标的百科全书中的部分条目翻译、传播,不仅传播的知识层次不同,而且也不能了解西方科学知识体系的全貌.

(2)通过对比《重学浅说》及其底本有新的发现:第一,关于底本研究结论支持巴耳俊文的结论,但准确地说《浅说》是译自Information的第3版(1848和1849),而且译者使用的文本应当是在期刊Chambers’s Information for the People上发表的Mechanics Machinery.An article from Chambers’s Information for the People条目,此说可补正伟烈亚力记载中的“《重学浅说》(Popular Treatise on Mechanics)译自一篇英文论著”之说.第二,《重学浅说》翻译了底本的大部分内容,不是全部,而且单行本的“重学原始”不是底本的内容,为后来译者另外增补.第三,《重学浅说》在译文中有重要信息流失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概念删减的现象比较突出,而且有些删减的内容非常重要.

机械专业课程英文翻译 篇8

关键词:翻译行业;翻译能力;英语专业;翻译课程

一、研究背景

目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我国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对于职业译员的能力要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传统的翻译教学主要从翻译技巧、语言对比、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几个大方面训练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当下的市场对职业译员的需求。高校培养出的翻译人才,在市场需求下已有些力不从心。

笔者对北京市的几大国内与国际翻译公司人员(对象涉及初中高级全职与兼職译员,技术部门、业务部门经理与主管),以及北京大学MTI与CAT专业的授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与翻译公司需求的人才在能力需求上有很大的不对等性,常常表现为:以优秀成绩毕业于高校应用语言学的人才并不能在短期内胜任翻译公司的工作,在校习得的知识与市场对于学生在翻译工作方面的能力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别,造成了用人单位与刚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双方感觉相互沟通非常困难。具体表现为:第一,学生感觉无法学以致用;第二,用人单位觉得双语能力优秀的人才,并不能胜任该机构内的日常翻译工作,仍需要对其进行各种大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在市场需求的大前提下,职业译员翻译能力的习得与培养,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2003年,PACTE研究人员提出了对翻译能力习得过程的定性描述:第一,翻译能力的习得像其他学习过程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入门知识逐步演化为专业技能知识,这一过程需要译者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并在习得过程中综合、发展和重建表述知识和操作知识;第二,翻译能力的习得在根本上是一个获得操作知识,从而发展策略能力的过程;第三,翻译能力的习得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重建翻译能力的过程。

从以上研究可知,对翻译能力的再定义务必要以人本主义为精神。传统的翻译能力习得,大多从篇章文本及语言角度出发,很少提及译员自身能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社会不能以牺牲人的主体性为发展代价。强调译员自身能力的发展,不但不会转移传统的翻译能力的重心,相反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只会更强化译员作为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学术界对翻译能力的界定普遍比较模糊,国内外多名学者提出了多种假设及论断,概括来说主要有语言/文本能力、翻译策略能力、转换生成能力、翻译技术能力。本文拟通过实证性及定量研究,具体分析在当今市场需求下,如何界定多元翻译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以及翻译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翻译能力与“技巧”的内涵,在人本主义的关照下重新定义多元翻译能力模型。

二、文献综述

乔姆斯基对语言活动中“能力”(competence)与“表现”(performance)的界定为应用语言学、交际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层面。20世纪70年代,以Wolfram Wilss为代表的描述翻译学派开始探究“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提出译者必须具有源语文本分析能力和目的语文本生成能力。过去的研究者在观察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将翻译能力的构成分为:双语能力(bilingual competence)、转换能力(transfer competence)和世界/主题知识(world/subject knowledge)。

阿尔布雷希特·诺伊贝特(Albrecht Neubert)将关于翻译能力分析的5个参数作为能力成分:语言能力、文本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这几种能力共同作用使翻译活动有别于其他领域的交际活动,也使翻译研究有别于其他交际领域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与信息时代接轨的国际翻译能力研究进一步泛化,Fraser(2000)将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观点融入研究,指出翻译能力还应包含从客户需求角度评价自身翻译作品的能力。

2004年,国内学者文军提出翻译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语言/文本能力,(就英汉翻译而言,则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的熟练掌握,还包括对不同的语域与文本的辨析,二者通常可合称为“双语能力”);第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可简述为两对范畴,即:“归化”与“异化”(domestication & foreignization), 全译与部分翻译(full translation & partial translation);第三,自我评估能力(self-monitoring competence)。如果说策略能力可以使译者确定总体格调及适用对象,语言/文本能力可以使译者通过转换进而生成译本,那么“自我评估能力”则可以帮助译者译出得体译文的反馈机制。

2007年,国内学者苗菊在研究中分别从3个视角将翻译能力划分为3个范畴,概括翻译能力的构成成分。这3个范畴的分类是对翻译能力系统化、综合化、级阶化、关联化的更明确的描述和界定,包括了对翻译能力整体的宏观审视和独立成分的微观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划分方法大同小异,各种理论界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多元翻译能力的一个分支能力应该叫做“双语能力”,而另外的一些学者却将其称作“语言能力”;在Neubert与PACTE小组相当完善的划分下,国内学者认为,仍旧需要补充一些相应的子能力,如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等。本文作者在思考各种关于翻译能力的定义时,理清了当中重合的部分,区分出不重合的部分,重建了“多元翻译能力”这一模型内要求的各种分支能力。由以上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关于多元翻译能力的习得与培养,反馈在翻译教学研究中,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问题:多元翻译技术能力应包含哪些分支能力?该能力是否与译文质量有关?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该能力?

三、改革建议

通过对传统翻译能力的梳理,结合作者对翻译公司、职业译员、项目负责人及北京大学CAT与MTI系任课教师的访谈,可将市场化背景下对多元翻译能力的要求做分类型的界定。在人本主义关照下,新定义的多元翻译能力模型将不再以翻译能力为中心,而是以译员为中心的,以语言能力为载体的动态、开放的系统。以语言能力为载体的动态翻译模型,不但对译员能力起到支撑作用,译员能力的全面发展又会反哺语言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翻译人才,最为看重的是译者的素质与后期不断学习新技能与新知识的能力。这种动态、发展的能力呈螺旋形上升。

参考北京大学CAT及MTI专业的课程设置,笔者对高校翻译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做以下建议,共包括四个部分:CAT课程部分、个人实践部分、IT类课程部分及语言类课程部分。

高校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块式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从综合角度逐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必然会使学生能够胜任市场化需求下各种不同类型的翻译工作,处理文本的综合能力极大提高,以满足市场对于职业译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秋霞,权晓辉.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J].中国翻译,2002,23(06):11-15.

上一篇:学校数学办公室标语下一篇:规章制度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