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能力课程(精选12篇)
基础能力课程 篇1
1 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英语能力的发展。对于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来说, 听和说是语言学习的开始阶段, 随后需要识字与学习书面语。因此, 口语对于母语学习者来说是第一位的。然而, 对于把英语当做第二语言的学生来说, 通常要经过先读书, 学习书面语再进行口语的转化, 所以显而易见阅读是第一位的。此外, 过分重视听说而忽略读写, 恰如母语者只会口头交流却不会书面语一样, 如文盲一般了。帮助文盲扫盲, 从口语转向书面语需要漫长的努力, 而从书面语转入口语却轻松很多。其实, 所谓的口语不好、哑巴英语, 并不仅仅是口语能力问题, 究其根源, 而是其没有抓住阅读和书面语这第一要素。从语言学角度来说, 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是不同的概念。口语表达只是语言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而语言能力包括口语 (听说) 和书面语 (读写) , 而开发这些能力正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从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 阅读是促进大脑中的语言机制生成和理解语言的直接渠道。通过阅读影响着学生对英语词语的感知,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各种各样的文章令人体会鲜活的语言,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体会的是生动的词语, 而不需死记硬背。因此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会有明显的改善, 而运用语言的能力, 即口头表达和写作会有一定的提高。词汇量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瓶颈, 词汇量小不仅影响阅读与写作, 也会影响听力与口语, 因此, 通过大量的阅读, 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词汇, 会有助于解决词汇量引发的听说读写水平低的问题。阅读本身就是思维的过程, 而养成阅读习惯有助于分析、欣赏等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正是英语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此外, 阅读可使人开阔视野、了解文化, 提高沟通效率, 同时通过阅读丰富起来的头脑有益于学生形成其独立的思想, 从而构建表达思想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对我院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
1) 通过与我院英语专业同学的访谈和了解, 得知学生们普遍没有英语阅读的习惯。他们通常根据心情变化来决定是否阅读、阅读多少, 没有连贯性。这无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行阅读时, 不能坚持, 不肯下苦工, 往往喜欢依赖译文或者参考书, 这些都妨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 学生们反映出他们的阅读范围仅仅局限于教材上有限的英语文章, 偶尔的课外阅读也只是短小的英语短文, 而这样少的阅读量不足以促成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此外, 学生们的阅读动机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大部分的学生所进行的都是被动式的阅读, 阅读的主要目的无外乎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或者练习阅读理解试题为四级考试做准备。而这样的阅读动机一方面不能促进学生有效阅读, 另一方面也使阅读本身变成了一件苦差事, 使学生更加不愿阅读。
2) 在教学过程中本文作者发现我院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量少, 词汇运用能力差, 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没有背单词的习惯, 往往在老师要进行测验时突击背诵, 结果造成背完就忘的状况。而且很多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时, 并非第一志愿, 因此高中相对不是特别突出的英语基础在本科学习阶段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而且英语专业对于词汇量的要求相比于高中阶段的词汇量要求多出两倍, 而原本较薄弱的词汇量底子在专业学习时则显得捉襟见肘。加之一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强, 导致词汇量相对而言不增反减。词汇量不够不仅仅会影响阅读的质量, 更加剧了学生厌烦阅读的心理, 但从总体及长远来看, 增加词汇量是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坎坷之路。
3) 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存在一些方法上的问题, 缺乏阅读技巧, 从而影响阅读的效果和积极性。首先, 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地读文章。研究表明, 人类的大脑在阅读瞬间能区分出“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对于“重要信息”大脑会快速地反应。这样, 信息就会得到及时处理并被储存起来。而对“次要信息”的处理则相反, 大脑会反应迟钝, 甚至忽略不计。逐字逐句地阅读使大脑无法区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时间一长, 就会疲倦, 眼睛虽然还在看书, 但是大脑却不作出反应。因此在阅读完后, 脑子里会一片空白。此外, 逐字逐句的阅读导致视域很小。而视域越大, 眼睛一次看到的材料越多, 停顿的次数也越少, 阅读的效率就越高。而逐词阅读视域很小, 并不得不时转动自己的目光, 频繁地停顿, 从而导致阅读效率低。其次, 很多学生阅读碰到生词时有翻阅字典的习惯, 这妨碍了阅读的连贯性, 进而使理解文章的效率降低。此外, 有些学生有出声阅读的习惯, 这一动作使阅读速度受说话速度的局限, 降低了阅读效率。因此阅读的效果和阅读的兴趣便难以实现。
3 探讨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阅读习惯的养成与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认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且是英语学习的目的, 更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和过程, 所以阅读能力是否提高决定着英语水平的高低。其次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策略。此外, 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 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 有计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坚持阅读。另外, 要向学生强调使其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英语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也不能通过所谓的捷径实现英语能力的提高, 因此, 无论如何, 坚持努力、突破自身的局限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3.2 对阅读技巧的正向引导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即老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模式。例如,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 使用篇章分析的方法会帮助学生将注意力从字面意思引领到对文章思想内涵的分析上来。同时, 也要强化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只有掌握并灵活运用阅读技巧, 如快速泛读、计时阅读、浏览和查读及概括文章大意等方法,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才能有所收获, 使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3.3 补充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左焕琪教授曾谈到“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离开了语言, 人类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离开了文化, 语言也失去了内容与意义。语言与文化互为条件与互相依存, 它们在互相影响与互相作用中共同发展。”因此, 要学习英语, 就要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熟知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 对于学好英语, 提高英语阅读水平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影响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多个方面的构成要素。本文作者通过分析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我院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尝试提出了一些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期待可以使学生适应英语专业的学习, 帮助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中有所收获, 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
摘要:该文作者在进行几年的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后发现, 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背过的单词的遗忘率很高, 而即使记住的单词也很少转化为口语和书面语, 语言表达依旧贫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看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而难以领会该文章传递的思想内涵。根据自身英语学习、教学经历和体会以及对学生的观察, 该文作者首先分析阅读素养在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课学习中的作用, 并通过与沈阳体育学院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访谈, 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其专业学习效果的相关度, 从而提出一系列的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 以期对英语专业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英语专业,基础英语,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黄源深.多读多写一英语学习谈[J].外国语, 2002 (6) :13-17.
[3]赵世开.学习外语的漫长道路[J].外国语, 2002 (5) :10-15.
[4]郡秀.季羡林先生谈语言教学[J].外语界, 2002 (4) :2-5.
基础能力课程 篇2
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今国家发展的根本,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环节,是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所在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研究和实践。本文从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入手,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在分析现有教学现状后,结合创新能力组成要素,以各要素的发展促成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出一些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济学;教学;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今国家发展的根本,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环节,是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研究和实践。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要把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作为培养的重要方面,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培养人才在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也曾经提出,创造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点。那么,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强调要有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外,还要突出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和以校外实践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本文主要以第一种类型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在分析现有教学现状后,结合创新能力组成要素,以各要素的发展促成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出一些教学改革建议。大学生创新能力内涵
根据当代人本教育观点,“创新能力”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新”和“自我实现的创新”两种。“特殊才能的创新”通常是指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它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而“自我实现的创新”,则是指开发的可能性,自我潜在的能力在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是个体本身产生出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高等教育突出强调“自我实现的创新”就是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按统一标准达到同一发展水平,而是使受教育者在其本身已有的发展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对大学生来说,创新能力就是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而获得新知识、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的要素
创新能力主要由知识经验、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这四个要素组成,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要从创新能力组成要素入手,以各要素的发展促成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知识经验的积累。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实践的结果,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对事实、信息等方面的理论阐述和在经验中总结出的实践技能两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都是构筑在丰富的知识基石上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具有某一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所具备的知识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知识零件,而是有其一定组合机构,也就是知识的系统性,另外还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知识广博性。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它主要是通过在正常逻辑思维基础上运用超逻辑的思维(不说“非逻辑”,是要强调这种思维并不与逻辑思维相矛盾),如类比、联想、想象、直觉、灵感、求异等所获得的。所以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时,既要充分挖掘其逻辑思维,又要充分挖掘其超逻辑思维,这是创新的关键。
(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包含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创新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的形成和培养。培养创新个性就是培养有利于创新的个性人格特征,如独立、自信、勇于探索、敢冒风险,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
(四)创新实践。个体要实现自己的创新活动,在运用某种工具把设想表示出来后,还要通过实践活动让设想变成现实。大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最终都将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检验。因此,实践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手段和桥梁,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4.1 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
经济学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等内容;宏观经济学部分则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每个部分又包含较多的相关概念、理论、模型和公式等内容。但是由于总学时只有54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将经济学所有内容面面俱到的教授,只能挑选重点章节授课。虽然本学院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指引该课有18学时的实践,但鉴于要讲授的内容太多,通常都是压缩了实践学时,腾出更多学时用于理论教学。
4.2 学生数理基础知识薄弱
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一般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用经济学特有的专业术语去理解整个经济学原理。高职国贸专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大多人数理知识基础薄弱,不少学生在数学计算、推导等方面具有一定困难,不能在短时间内理解相对抽象的经济理论、模型。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刚开始的高涨慢慢地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而下降。教室里的“低头族”(低头看手机、其他书的学生)久而久之逐渐多起来。
4.3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无法满足培养目标需要
课堂上基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用PPT课件演示,有时会用到视频辅助。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是信息量大。但教学上仍然是按照传统的一章一节的讲授,偶尔会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分析。虽然这种方式不属于太落伍,但对于理论性、逻辑性如此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想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必须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最终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4.4 考核方式传统,不合时宜
由于经济学基础课程知识内容丰富,理论性强,一直以来都是以笔试闭卷形式考核。考虑到学生的能力问题,考核题目也没有完全做到运用经济学知识、理论来分析解释经济现象,为了降低难度,其中有些题目还是考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很好的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经济学基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否能运用经济学基础的基本原理,分析、解释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设想
5.1 立足课程目标,突出经济学思维和分析方法
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了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某一领域形成创新意识。因此,要立足课程目标,即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基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运用经济学基础的基本原理,分析、解释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理论联系实际,重组教学内容,突出经济学思维和分析方法。以供求分析、最优化分析、边际成本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等原理与方法为核心,对产品市场均衡、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成本理论、国民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超前性和新颖性,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时代性、开放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内在要求。经济学案例需要紧跟时代脉搏,与现实情况不符的假设不应该出现。如案例里商品的价格、银行利率等都是要能体现实际情况。各项中国与外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要能反映最新的情况。课程内容融入最新的财经新闻热点,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在学校,所以所举的例子最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周围,他们容易联想到的,从而才容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5.2 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
课堂教学需要接受学习为主,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即教学方法上可使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方法交替使用。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先课前消化一些简单的概念,课堂上只突出重点难点讲解,并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推导出结论,授课内容少而精,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实训,从而达到理论结合实践。这时需要同时做好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表现成绩记录。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创新型的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所在学院在信息化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在CRP系统上建立了“空中课堂”,教师可以将课程相关资源上传到“空中课堂”,学生自行下载或直接点击链接打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从而使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扩充。另外,还需要根据所教授班级专业特性,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以增进教学效果。国贸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主要是从事外贸跟单、处理进出口业务等,需要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教材上可以选择有中英双语的教材,课堂上也要在适当时候采用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接触认识相关专业英语,积累外语词汇,提高外语能力和外语应用水平。
5.3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用所学知识理论分析经济现象以及平时表现性评价
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学业成就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任何一种考核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引导和约束作用。为了引导学生平时积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实训中,预习任务和实训作业的完成占总成绩的30%,平时表现(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占20%,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50%,期末笔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理论分析经济现象。经过平时经常性的实训训练,活跃了思维,学生完全可以应付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和考评标准改变后,有效地避免了全部闭卷考试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引发了学生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创新的自觉性,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基础能力课程 篇3
关键词:教学研究;创新能力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其中包括钱学森所希望的“杰出人才”;“中国梦”的实现,也体现在公民的自由发展上,那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才发展环境的改善、科技的创新要以全球视野谋划。这其中,教育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大学作为提供教育的载体,它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有丰富学识和创新意识的人,更需要能够将学识和创新意识应用于实际的人。因此,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热点研究课题就逐渐向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侧重。然而,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体系在设计本科教学工作中,为满足教学任务量而在本科教学工作中设置大量课程,使得教学的目的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宣讲,学生为应付繁重的课业压力大多数也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留给学生接触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的时间相对较少,涉猎的科研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足,加之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背景了解不足、不深入,也就使得本科毕业生在接触实际工作后无法与前沿科技接轨,进而影响后续高水平科研工作的开展。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相关问题,针对高校化学专业做一浅谈,也对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 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其与时俱进,首先就要加快知识更新速度。19世纪初开始,人类的知识储备及水平开始快速提升,近些年,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人类文明发展近五千年来所积累的文献资料数量还不及近一年的多。进入21世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通过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学科间已没有明显的界限,大量新生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科技创新中只有具备了更为优秀的学习能力,才能保持自己的科研竞争优势。因此,我们须要建立综合化的、整体的教材内容体系,及时把最新的与我们化学专业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创新成果编进教学内容中,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真正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在调整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变传统教育方法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不再过分的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云教育、大数据、大资源包等与课本知识巧妙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要合理调整分配课本知识与补充信息的比例,一方面要保证教学知识点突出明了,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多的补充与课程理论知识紧密相关的、在日常生活、现代科技中的热点事件或信息,引导学生学习,唤醒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技能或读书本身是很快乐的事情,学生能带着喜悦的心情学习。同时,前沿科技的引入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地猎取相关领域的知识,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二、 对学生作业进行改革,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以往学生作业布置存在一些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巩固基础理论反复记忆,强化理解而重数量轻质量,这使得学生负担增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增加了重复抄写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忽略了作业对学生素质和创新培养的重要性;(2)由于考核方式的不同,通常化学理论课采取闭卷答题而实验课一般是综合考核每次实验情况的考核方式,这就使学生潜意识的认为重学科、轻实验,体现在作业上亦然。对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轻视,方法指导又不够,使得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不足;(3)随着高考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课堂授课作业布置后,对作业的评价放松,特别是缺少过程评价,使得作业的布置与完成效率降低。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改革:(1)统一规划与自主选择相结合。布置作业时,在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提倡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作业的设置上要体现层次性和多样性,并建立作业的自主选择机制。(2)作为日常修业的延伸,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保证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通过设置实践性、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让学生在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为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推行课业小组合作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基础性作业,但对于实践性、探索性作业,我们要倡导小组合作制,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采他人之长,补一己之短”。在实施上述改革的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作业布置管理制度。对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针对学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布置作业,合理规划安排学科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的内容和比例,及时督查作业的布置与落实的情况。
三、 使学生融入科研小组,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试图自行解决问题,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深化认识已有知识,进而锻炼学生主动涉猎新知识,并通过这一过程,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融入科研小组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过程,在小组日常活动中,不再为学生提供固定不变的参考结果,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研究来完成,并根据完成情况给学生相应的评价。具体实施可以按如下几步进行:(1)授课方式的转变。将专业前沿讲座课由单纯的课堂讲解形式变为课堂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课业导师除在课堂讲解之外,针对自己负责的科研课题,将其中适合学生的实验过程及操作过程在实验室对学生进行讲解并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向学生开放其实验室,以便学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科研课题,学习和理解导师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科研课题的选择,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和盲从性。(2)学年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建设。学生通过专业前沿讲座和进入开放实验室的体验学习,选择学年科研课题。导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授课时间,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因素做到因材施教,推广旨在提高学生科研素质的个性化培养,指导学生科研实验操作并要求学生自主撰写实验记录,实行定期组会制度,在组会中让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整理与总结,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提问与讨论,在讨论中指导学生课题进展、难点以及后续任务。通过步进式的科研能力培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研究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采用灵活的方式评价学生参与项目情况。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仅靠主观评分简单的评价学生。我们也可以通过让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总结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如何进行相应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通过研究获得具体结论以及展示项目的研究成果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无论成败,学生都可以学会如何主动掌握新知识、如何自主分析新问题,并能够学会如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样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关系到国家创新教育的实现、关系到高层次人才竞争战略,同时也与高等院校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紧密相关。今天的中国,需要可持续的科学创新氛围,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结合理论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洪宇.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变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2.
[2]袁敏.追求幸福的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8.
[3]夏天,王敬平.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7).
基础能力课程 篇4
一、高校对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一)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意义重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对高校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发展的潜力体现在专利数和产品的技术储备, 这些都需要科技工作者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面临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企业不但应对国内的竞争压力, 而且还要应对国际的竞争压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是企业应对各种挑战的核心实力, 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技术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适应所工作的部门、适应工作环境、能在所从事的岗位有所作为的时代需要。
在知识经济的兴起、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的背景下, 高校的作用和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集中反映在: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功能转化为传授知识、探索和创新知识、物化知识的多重使命;从社会的精英培养中心走向社会中心。因此, 高校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集中反映在由知识教育向认知教育的转变[1]。所以, 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正是反映了这种变化, 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撑理念必然使课程由知识载体向知识和认知载体转变。通过自主创新培养, 使学生的能力反映时代需求, 推动整个学校适应社会发展, 从而使创新体系所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 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创新的有效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以实践作为归宿, 人在实践中构造了创新的舞台。就是因为实践的重要性,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1号文件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号文件都有关于加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内容, 而且强调实践教学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可见, 实践创新已成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和我国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性工作。
二、高校专业基础课程是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有效实践舞台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基础课程基础上, 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无论从课程内容还是课程的实践环节都与许多学科领域联系紧密。这为学生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舞台。
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学生对与之相关的各学科有了感性认识。教学中实时进行创新实践培养,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思维优势, 为在专业课中创新思维打下创新基础。
研究表明, 没有通过培训而能够实现自主创新的人才是微乎其微的, 而且目的性不强;通过创新方法的培训能够实现自主创新而且从事专业的目的性强、效果明显, 可以提高创新能力70%—300%[2]。现在, 很多学者研究出多种系统化的技术创新方法, 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非常有效。加之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优势, 既有理论基础, 又有实践基础,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自主创新平台的建立
(一) 理论平台
1. 有效知识的传授与教学计划的配套。
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于大众化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 其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社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 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理念必然发生变化, 使基础课程既是知识的基础, 又是认知的基础。知识基础应该是以有效知识为主体的理论知识, 也就是教学内容平台。有效知识是今后能对在该领域继续学习、继续研究、开辟新的领域、学习新知识发挥作用的、关键的基础的东西。认知基础主要是满足现代的需求, 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和增强认知能力。所以, 制定有利于有效知识传授的教学计划非常重要。例如, 在学校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技术创新课程会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技术手段。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 ———引起学术界重视的前苏联学者阿奇舒勒 (G.S.Altshuller) 提出的技术创新方法可以安排在教学计划中。
2. 精品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是教学的基本工具, 既包括理论教材, 也包括实践教材。教材建设是高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有广义的教材和狭义的教材之分。狭义的教材是指教科书, 广义的教材是指能够完成教学活动的因素。教材内容不仅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动态, 而且要随着社会对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3. 教学改革的时效性。
为适应自主创新人才培养, 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保证教学改革适应自主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并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点。
(二) 实践平台
教育工作者熟知的道理:知识来源于实践, 能力来自于实践。学生的创新素质需要以实践作支撑, 所以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实践能力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尤其重要。推进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是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计划实施内容。
深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着力点是构筑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3]。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应包括课程实验和试验、实习基地、专项实训基地以及学生科研基地等, 应用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 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是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和科研的实践平台, 该基地的建设目标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是一致的。对于建成系列精品课程的院系, 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优势和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 建立产学研结合紧密型实践基地, 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 也为将来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三) 教学管理平台
学校除了健全以学生为本的创新制度和创新基地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外, 还应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建设过程也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平台的过程。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要和基础的条件, 需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和教学创新能手的选拔机制。要求普通高校的教师要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责任意识勇于创新, 带动学生创新。同时, 学校要加强教师职位聘任标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这样, 学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在适应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 才能把科研学术活动用于创新教学活动。
摘要:专业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培养计划中基础课与专业课联系的纽带。专业基础课在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优势, 为在专业课中创新思维打下创新基础, 是高校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高校专业基础课程是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培养舞台。本文从理论平台、实践平台和管理平台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阶段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程,创新实践能力,高校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存友, 徐文娟.现代教学设计与精品课建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
[2]赵存友, 徐文娟, 侯清泉.拓宽教学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思路构筑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平台[J].佳木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
基础能力课程 篇5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50多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但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与外国的对比.发现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2)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4)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另外,推行素质教育也遇到很大困难.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具体目标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倡导建构的学习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一)重构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1.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的要求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要求。①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必须具有一定的变通性。②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③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①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的原则。②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应体现均衡性,而绝不是平均分配。③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的原则。
2.重构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的具体做法(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②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③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④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二)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改革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有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听讲座、参观;选题(与生活直接相关);组织课题组,定计划;研究;处理结果.撰写报告:交流研讨。
2.信息技术的普通应用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四)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材开发与管理
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五)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 1.基本理念
(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4)评价主体互动化:(5)评价内容多元化;(6)评价过程动态化。2.功能
反馈调节的功能;展示激励的功能;反思总结的功能;记录成长的功能;积极导向的功能。3.内容和目标——构建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1)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首先,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①学科学习目标——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②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学会学习的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沟通技能、思考和推理的技能、合作技能、个人与社会责任等。
其次,设计评价工具,如:学业成绩评价表、学习过程评价表和学习态度评价表。再次,搜集和分析反映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通过标准化考试,学生工作样例,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和调查、访谈等搜集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再对搜集到的数据和证据进行分析,形成学习情况报告,客观描述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
最后.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六)、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单一的状况,设置多样化的课程类型,除学科课程外,开设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均衡科目结构,使传统优势学科的比例适当降低。使得课程结构中各科目间的比例较为均衡。同时,有利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增强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选择权.给予选修课程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
在课程内容上,既要体现学科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改变长期以来接受学习的单一化、绝对化模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改变课程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改变过去国家集中管理课程的状况。赋予地方和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调动地方和学校主动开发和建设课程的积极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六)改善课程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的评价
基础能力课程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独立学院
一、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对工作人员的应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基础课教学的重点,分别在第一学年两个学期组织教学,课程是“计算机基础”、“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两部分组成。但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并未达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在逐步建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组成比较复杂,对教师的管理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没有教学大纲,缺乏统一的教学安排和要求,教师对教材的选用和处理搬用学校本部的要求或者全凭个人经验,不能适应独立学院的教学特点。
2、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仍然采用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没有根据计算机基础学习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组织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机课时安排较多但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4、考核模式以期末考试、理论考试为主,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改革的对策
课程改革要适应我院应用型教学的整体思路,考虑我院学生的基础和就业实际,整体实施分层教学,全面贯彻“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实际操作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切实保证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通过立项形式组织任课教师开展课程建设,主要完成以下任务,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1、教学大纲的制订与完善。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考虑实际应用的需要,兼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要求,来确定教学大纲。制订教学大纲前要了解学生入学前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根据分层教学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大纲中明确提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一般要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较高要求,增加学习内容和学习深度,为实施分层教学提供教学依据。
2、按“精讲多练”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计算机发展快、应用范围广,需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而学生的课时很有限,因此必须在“需要”与“可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最基本的知识与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供“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就是在教学中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而不是面面俱到。
按“精讲多练”的原则组织集体备课,确定精讲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建设,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统一教学要求。
3、用“任务驱动”组织实验教学。“任务驱动”也称为抛锚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或课题式的探索学习。顾名思义,即力求以任务为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围绕这一实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加以思考。通过学和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任务驱动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再以“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改用任务为线索,将原本孤立的知识点有机组合成知识链,形成系列教学内容,分阶段为每一个学生设置任务。教师讲解的时间则尽量减少,而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对任务的设计和安排,既要考虑学生掌握信息技能的认知规律,又要逐步与职业定向、学科内容的学习相融合,为后续技能的培养打下基础。
用任务调动学生完成基本操作,以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完成任务的情况作为平时考核的依據。如中英文录入可提出明确的速度要求及评分标准,Word学习时可将毕业论文的排版格式作为要求,为毕业论文工作打好基础。
4、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建立计算机教学网站,组织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提供了师生交流的平台,便于学生课余学习和教师辅导答疑。更重要的是可建立學生学习成果的展示窗口,为每个班级提供一个作品展示空间,由老师和同学推荐较好的作业和课外作品展示出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
课程改革的关键还在于认真组织实施,教学组织者、教师和学生都要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全面贯彻课程改革方案。
首先,确定分层教学组织方案。根据调查或组织考试来分析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情况和各层次人数。分层明显且人数较多的专业,分层建立教学班级。层次不明显或人数较少的专业,实施班内分层教学。班级的组织形式在教学前分别通知任课教师,以便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
教师是教学主导者,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研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实现由自聘教师承担主要的教学工作。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
1、严格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组织教学,调查了解班级和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交流教学情况,吸收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
2、建立个人教学主页,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课件,收集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供课堂教学或学生课外学习使用。
3、加强上机辅导,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价并记载平时成绩,对完成任务中存在的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4、推荐优秀作品展示并做点评,负责班级学生作品展示工作的辅导。
5、组织学生考试并确定学生最后课程成绩。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教学,加强平时的训练,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保证学习进度。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可推荐学习效果好的教学课件和学习素材进入网络学习平台,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学生班级负责本班优秀作品网上展示,课程结束时完成班级网站建设。
基础能力课程 篇7
国内致力于对设计色彩的课程研究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 真正开始对设计色彩基础课程与应用课程的探究是从21 世纪初至今。近几年来,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建立完善的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体系, 也取得了一些喜人成果。如吴卫先生的《色彩构成》、张晓纲先生的《设计色彩写生》、朱介英先生的《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张梅先生的《新设计色彩》等专著, 但其大多只是对设计专业色彩基础教学体系一个层面和局部进行探索。对设计色彩基础课程与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关系未能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依据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 结合高职教育时间短、课程多的教学特点, 精简和优化设计色彩课程设置, 主题化、系列化教学课题设计, 侧重研究配色设计和配色技巧的课题, 以充分的、发散式的步步紧扣的展开方式, 进一步使设计色彩课程呈现为整体的链式结构, 将色彩的功能特性作为设计目标, 在设计色彩课程中建立学生对功能性色彩的驾驭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色彩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改革, 注重色彩设计应用性的研究, 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贴合专业实际需求, 精简课程设置, 使色彩训练实质有效, 能够为实际设计项目服务, 不再作为表现性的造型基础训练课程。应用类别的各主要方面有:广告会展色彩运用、装饰设计色彩运用、动漫设计色彩运用等。
从设计课程实践的伊始即定下教育基调, 是以培养高职类艺术设计学生的色彩感受力、色彩搭配能力、色彩想象力为教学目标的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使高职色彩教学内容更贴合艺术设计专业实践需求。
二、色彩设计能力培养
首先, 以课题形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丰富视觉经验, 感受多元的艺术形式语言, 从观察、归纳、分析、比较、联想等多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表现欲望。其次, 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从自然科学和综合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 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 不断对相关设计门类作品中的色彩特征和风格进行分析, 不断地综合设计色彩的表现语言和设计作品中的工艺技巧。
培养学生色彩设计思维的创新意识, 要从色彩的视觉体验开始, 借助有效的视觉体验提高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转变色彩观念, 拓展思维方式, 在精神上体验一个比现实更完美炫丽的色彩世界。打破过去以色彩造型基础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 开发以课题教学、单元性教学为主的主观性色彩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色彩设计素养和色彩审美感觉。
三、主观色彩能力培养
采集生活和自然中的色彩, 以色彩的多调、色彩客观性归纳、色彩主观性归纳、打散重构等角度去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明确有效的色彩课题, 进行色彩创意思维和技法的训练。强化主观色彩能力, 凸显色彩作业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内涵。设计与艺术之间的不断深化加强了实践创造能力的训练, 使设计作品的艺术语言在交叉融汇中不断地超越与自我更新。于是, 创意性的色彩作品成为一种可能, 新的高职设计色彩教学模式生成。
课题的设计与作业汇报仍旧是课程的核心部分, 鼓励学生对新材料、新技法的尝试, 强调学生的视觉体验和分析能力, 加强学生敏锐的色彩感受力。
四、配色设计能力培养
在设计配色课题时, 分析具体的设计案例配色方案及表现方式, 尝试以多种配色方案表现同一设计项目, 研究不同配色设计对同一项目的表现力。
这种强调思辨性与分析性的虚拟任务课题的教学方式, 目标是在设计案例的分析中让学生体验不同方案的色彩表现力, 自觉自发地选择色彩、应用色彩, 通过对色彩的主观分配达到个性化的色彩认知, 使学生的色彩感受力与配色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中.高等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色彩教学初探[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
[2][瑞士]约翰·伊顿.设计与形态[M].朱国勤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
[3]邬烈炎.关于国外课程的引进与不成功的“本土化”——以图案、素描、构成课程为例[J].设计教育研究, 2005 (2) .
[4]李立新.突异的过程:“三大构成”与中国设计基础教学[J].设计教育研究, 2007 (5) .
[5]周至禹.形式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6]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基础能力课程 篇8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校近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是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的必修课[1]。工程能力是我们培养未来工程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2]。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与专业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工程能力的学生来。目前,我们在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忽视工程能力培养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学生团队意识、工程意识不强;独立解决问题,研究开发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学生很难将学到的课本知识用于实际中去。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实验改革,以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提高在社会的竞争力,增加就业率并提高就业质量。
1课堂教学改革
进行课堂教学首要任务是教材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在保证必需的知识点的前提下,避免内容冗长重复。教材内容要以“会用”为目标、“需要”为准绳,以“够用”为尺度[3]。传统的教材需要重新审核,删除陈旧的章节,增加社会发展所用到的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新知识点和新的经验。强调机械设计基础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重新确定重点、详略并重新编排课程顺序,以项目实施为主线构建出新的与实际更加接近的课程体系。
第二,增加研讨课。在研讨课的选题中要选择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题目,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模型中。例如,可以讨论分析各种工厂中实际机构的设计方案,画结构运动简图,分析能否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多种修改方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做准备,每组在上讨论课前将题目的求解过程准备充分。在讨论课上,让每组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然后选出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到讲台上进行讲解,老师再对其讲解进行点评和总结。将讨论课成绩计入期末成绩,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使学生对研讨课极其重视。通过选择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研讨课题目,使学生增加工程意识,并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采用类比式的教学方法来理解新学到的知识点。例如,学生在学习齿轮的精度等级时容易记错。那么,我们在讲解齿轮的精度等级时,可以将齿轮的精度等级类比成中国古代的官位等级,告诉学生一品官要比七品官职位高,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理解齿轮的一级精度比七级精度的精度要高,从而来掌握这个知识点。
第四,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可先实验后理论的方法。比如进行轴的结构设计时,可先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自对轴系进行装拆试验,这样学生就会对轴系上各个零件的先后装配顺序以及各个零件在轴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深入理解和掌握,然后再回到课堂进行理论教学,相信学生就可以很快掌握轴系的相关知识点了。
第五,黑板授课与多媒体相结合。对于复杂难以理解的公式推导、学生经常出错的课后题等可以在黑板上进行讲解,而对于基本概念和复杂的设备内部结构和难以理解的运动状态可以用多媒体来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自由度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时,对于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概念都可以用动画展示出来。例如,在讲解动压油膜形成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形象、直观、生动的展现出来。
第六,经常邀请生产一线上的工程师来学校开设论坛和讲座,使学生了解到与工农业生产最接近的信息,拓宽知识面,并与时俱进,而不是“关起门来学习”。
2课程设计改革
首先,课程设计的改革应打破“多年一题”的状态。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是减速器设计,由于该设计题目基本上涵盖了该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因此一直被许多高校使用。然而该项目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学生在做这个题目的课程设计时,可以从网络上找到好多相关资料,然后直接按部就班,比葫芦画瓢进行设计,可以说没有什么创新。因此,可以将课程设计的题目转变为具有一定开放性满足一定条件的传动系统设计项目。例如,卷扬机传动装置设计,搅拌机传动装置设计,简易卧式铣床传动装置设计等。这些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增强团队合作性并积极查找资料。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题目,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应该增加课程设计答辩环节。答辩可以督促学生对于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搞清楚细节问题,也可以避免课程设计抄袭;答辩的同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第三,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兴趣设计小组,让学生对现有的设计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经过讨论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并将之付诸于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CAD和CAE软件,学生可以先使用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进行结构优化,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性价比最高的设计。对于比较好的想法和创意,可以帮助学生申请专利,写成论文发表等。
3实验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传统的实验内容仅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认知和验证,缺乏深度和新意,无法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因此实验教学质量较低。如: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齿轮参数的测定等。而要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应用型大学生,必须要开设工程型、开放式、创新型的实验项目[4]。因此,本着“试验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可提出两种层次的实验课程:基础性实验和工程创新型实验[5]。例如,实验课中可增加机械设备的主要零件检测与测绘、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工程型创新性实验。新增实验均采用真实的机械设备,这些真实的机械设备要涉及到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中所学到的四大结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结构、带传动和链传动。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机械参数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量具,并通过对零件的测绘,更进一步地掌握了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而且加深了理论课所学习的知识点。除此以外,可以使实验与大学生创业项目相结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搭建试验台,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原有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对原有设备进行改进,甚至自己设计出新的设备来。最后,要重视实验成绩的考核,不能仅仅通过考勤和实验报告给成绩,应该增加实验前的预习考核,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技能考核,这样不仅学生重视实验,也可使实验老师重视实验。
4结论
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型人才,必须要摒弃陈旧和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与时俱进和创新实际的项目,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层次。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思想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提高学生在社会的竞争能力,增加就业率和提高就业质量。
摘要:分析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培养工程能力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课程特点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实验的改革,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思想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提高学生在社会的竞争能力,增加就业率和提高就业质量。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工程能力培养,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小平.机械设计基础改革探讨[J].装备制造技,2013(2):211-212.
[2]朱永梅,撒红,王明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械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2,12(6):89-92.
[3]吴琳.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260-261.
[4]江帆,孙骅,王一军,等.T RI Z理论在机械原理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2):140-143.
基础能力课程 篇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社会需要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型和创新性素质的人才, 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力学课程作为重要的工科基础课程, 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理论、工程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分析与计算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传统的力学课程内容中很多概念比较抽象, 理论逻辑性较强, 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的抽象逻辑推演, 实际应用体现不足。随着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普通大众化教育阶段,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和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前众多学生中普遍存在反叛意识强, 同时具有好奇心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不喜欢以往的传统式接受知识和课堂讲授;更注重所学的实用性, 对于很多理论性较强, 相对内同枯燥抽象的基础性课程则不愿学习, 造成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靠,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针对这些问题, 文献[1]、[3]探讨了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 本文从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出发, 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 改革知识内容体系
一般工科专业都把力学课程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性课程, 不仅仅因为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而且力学又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 能独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力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课程, 其课程内容具有集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于一体的特点。主要包括刚体系静平衡、运动和动力学分析;弹性变形体的内力、应力分析、及变形分析, 应力分析和强度理论等, 主要解决基本构件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等问题。
传统的教学中, 基本理论的内容比重较大, 其中理论力学主要采用比较抽象的逻辑演绎方式建立、材料力学基于基本实验基础引入诸多理论假设。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保留基本内容, 适当删减部分过于抽象和实际联系较少的理论内容, 增加工程应用实例和前沿知识。
2 采用丰富教学手段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应该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以丰富、生动的内容使学生更便于接受。运用多媒体技术, 不仅能课堂上展现大量的知识信息, 也将传统的教学理论内容以动画、虚拟实验等方式生动的展现, 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例如讲述理论力学的约束力, 通过直接在图像上观察实际约束结构, 增强了学生对各类约束力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些丰富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脑中直接快速形成基本影像, 在通过自己的知识程度去分析总结和思考, 全面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近年成熟的网络技术的引用, 各类教学互动网站、网络授课、网络答疑, 甚至于代替传统的点名方式, 都能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果。
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实验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 由于力学的概念和理论一般比较抽象。例如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中的内力、应力、科氏加速度等, 通过开设一定数目的实验, 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交叉渗透, 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力学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
3 引入工程实际案例
在教学中, 引入工程实例, 对高校教育有着重要启示和推动作用, 案例教学最早由哈佛法学院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德尔于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教育中。近年来得到我国众多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
案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极大兴趣, 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建模和分析计算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引用能力。例如再材料力学中讲授材料力学性能和剪切和挤压内容时候, 可引入如下历史上著名的泰坦尼克号事件。
1912年美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件是人类航海吏上重大的灾难, 长期以来关于这次沉船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 (如图1) 。其中重要的一种解释就是从材料的力学性能角度和板件剪切、挤压作用来阐述。
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当时, 泰坦尼克号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技术, 船板采用了厚钢板。在与一座缓慢移动的冰山擦边 (并非是正面相撞) 后, 是何原因最终确导致该船在2小时之内迅速下沉。
从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当时虽然采用了很厚的钢板造船船, 但由于铸造技术的局限, 钢板材料存在有低温脆性。即材料在低温下很容易断裂, 降低了钢的强度。由于船的海水低温影响, 使得冰山从侧面的擦滑, 船的侧面钢板就被划出一个很大裂纹口。直到二战时期大量合金材料的运用, 这一现象才得以避免。现在类似的高强度薄钢板已得到广泛应用。
从钢板的剪切和挤压分析:泰坦尼克号具有多个密封的独立水密舱舱, 在第一次直接碰撞中只是造成了一个水密舱漏水, 但是在和冰山摩擦中形成的巨大摩擦力, 造成了船侧底的钢板联结构件—铆钉承受剪切作用 (如图2) , 其强度无法承受这个剪切力作用, 最终所有密封舱大量进水, 造成船沉事故。
4 结语
在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 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法进行改革, 注重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引入工程实例进行案例式教学, 通过多媒体的有效传媒手段, 结合传统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对从工程实际抽象成力学模型进行分析, 激发学生的兴趣, 鼓励其进行独立思考,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际引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庆巍等.谈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案例式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9:83
基础能力课程 篇10
“导游基础”作为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其教学目的如下:一是服务于考证需要;二是服务于专业课程需要;三是不断满足旅游业岗位对导游员在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上的要求;四是充分考虑岗位转换和工作内涵变化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导游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各职业学校“导游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如下:①课程目标忽视技能;②课程内容庞杂琐碎, 内容晦涩, 覆盖历史、文学、建筑、民俗、风物特产、饮食、宗教、园林等学科;③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均较单一。
三、“导游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 以能力为本位, 设计课程思路
首先,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 明确“导游”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基础知识、职业素质的要求, 把工作岗位要求转换成课程教学目标;其次, 了解为“导游”起支撑作用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从而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学生能够“做”的工作内容, 结合课程内容体系和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 设计课程项目;再次, 结合如何完成项目任务, 设计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课程评价方法, 重点突出学生的项目成果评价;最后, 创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成果展示的课程平台, 为学生学习导游基础课程提供条件保障。
(二) 围绕培养导游岗位能力, 全面推进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主题模块设计:
1) 文化、民俗与宗教。
教学项目:中国历史文化、中国主要民族民俗、四大宗教;项目任务:旅游资源编写、民俗资料收集成果、宗教景点导游词设计与创作。
2) 自然与人文景观。
教学项目:中国自然景观、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项目任务:本地自然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故宫导游词创作编写、苏州园林特辑。
3) 饮食与风物特产。
教学项目:中国饮食流派、著名工艺美术品;项目任务:风味流派资料成果展、特产展览及导游词设计。
4) 湖南导游和综合实训
教学项目:各个地级市主要景点;项目任务:全省旅游线路设计与全省5A级旅游景点的模拟讲解。
2.改革“导游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1) 一条主线: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以导游职业能力为主线, 将“知识总结、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构建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教学与导游考证相结合, 实践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人文素质与创业特色课程 (校园导游、洞庭湖君山农家乐旅游与管理) 有机结合, 全面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2) 两个特长:合格+专长+特长。
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特长明显、情操高尚、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即思想情操高尚, 内外关系和谐, 塑造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和健康人格, 能力结构清晰, 专业技能娴熟, 突出职业标准和岗位内涵需要。
3) 三大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能力训练环节、专业实践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贯穿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理念。
能力训练环节, 在学校导游模拟实训室, 开展情境性、体验性学习和能力训练;同时, 结合景点调查、考察、参观、实地讲解等形式, 达到熟练掌握导游基础知识并能对其进行运用的目的。
专业实践环节, 通过校企合作, 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 灵活应用导游基础知识和掌握导游基础技能。
4) “四段式”教学过程:课堂导学—情境体验—项目实践—总结提升。
(1) 课堂导学。课堂教学, 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变“灌输”为“领悟”, 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 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 推荐相关书目和文章资料, 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 进一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2) 情境体验。在此基础上, 创设工作情境, 组织开展参观考察、模拟训练等体验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 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旅游情境或事件, 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经验。
(3) 项目实践。以“工作项目”为主线,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实现理论内容与实际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体化安排。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知识要素来设计教学实训项目。项目力求切实可行, 具备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代表性。项目设计采用分总式的教学方式, 由小项目来带动整个章节的学习, 通过项目训练提高能力。
(4) 总结提升。经过以上三个环节后, 最后通过综合项目实训——著名景点景区 (如岳阳楼、君山、张谷英村) 实地旅游考察与导游实训, 以佛、古建筑、民俗、历史、地理及土特产知识的综合强化, 加深印象和反馈 (课外见习、调查、课内交流、综合报告) , 将所学的知识点、素质点和能力点进行总结提升。
(三) 创新课程考核方案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结果, 设计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项目式的考核方式。参照“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综合部分与素质部分的要求, 实施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性项目式考核和学习过程的全程化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 作业完成情况, 实践教学、项目教学中的表现等) ;平时考核、项目考核、期末考试各占总分数的20%、50%、30%;并确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包括课堂展现、笔试、口试、现场演示等。
全面推行能力本位课程教学, 以“导游”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主线, 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充实课程的能力目标, 改进教学项目和教学方法, 以能力为本位, 以素质为基础, 遵循“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理念, 将会使该课程教学取得显著成效, 相信无论是学生的导游证考试合格率, 还是学生的技能比赛、技能抽测等, 均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导游基础”课程是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旅游服务基本技能的必修课程, 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故其课程教学改革, 必须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 明确课程目标, 优化课程内容, 创新教学过程,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能力本位,导游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燕娥.《导游基础》教学刍议[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8) .
基础能力课程 篇11
在第三学年春季学期期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利用3周的时间进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结束、完成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f生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一方面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巩固与扩大工艺知识、结构设计知识,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合理完成夹具设计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会使用相关的手册及图册资料。
2.课程设计特点
(1)涉及的知识面广。设计过程中涉及很多课程知识,包括工程图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相关知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将综合知识合理运用并有机结合起来的训练过程,一些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对课程设计顺利完成至关重要,应融会贯通。
(2)课程设计实践性强。课程设计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问题和夹具设计作为设计内容,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出发,以工艺为主线,注重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工程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3)知识灵活性大。工艺理论与工艺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不同的条件甚至在相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机床夹具设计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需要对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4)与企业工厂生产联系密切。设计内容与工厂的实际加工生产环境紧密相关,很多设计的题目就是直接来源于企业工厂,生产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设计的效果。由此可见,课程设计不能局限于书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
(5)需要设计资料比较多,查找难度增大。设计时理论计算和结构绘图要查找相应教材、设计手册和图册,包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实用金属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床专用夹具图册等资料。在这门课程设计之前学生接触设计手册和图册比较少。
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弊端
1.设计目的不够明确,对课程设计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生对课程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够,一些学生没有认识到这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实践能力的好机会。课程设计期间大多数学生不能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设计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对有些问题不能主动去思考和分析。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将此次课程设计与一些基础课程设计同样对待,认为可以对照设计指导书设计步骤和相关图册就可以完成,设计的自主性不强,造成设计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信息资料的能力较弱
学生不会从设计题目和任务中发现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和设计内容结合起来,在设计开始阶段无从下手,等待和依靠指导教师来指导。学生缺乏参阅文献资料中有用内容为设计提供所用的思路和方法,导致了对设计内容、要达到的目标不清晰,设计思路混乱,创造性体现不出来。
3.学生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普遍较差
大部分学生对设计计算说明书的撰写极不规范,如对设计思路、原理、方法的阐述条理不清,不能对现已取得的相关结论、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作出必要的阐述,目录和内容对不上,缺少参考文献等。部分同学在答辩中不能在规定的自述时间内恰到好处地介绍自己的设计内容,论述主次不分,不能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正确表述。夹具设计时,零件装配关系漏标,零件的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差,装配图结构绘制不规范,结构设计基本功有待提高。
4.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尽管学生们能够独立思考,完成设计任务,但还需要集思广益,吸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两种不良现象。一种现象是部分同学对设计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自信,不愿刻苦钻研,最后干脆放弃自己的尝试,等待抄袭别人的成果。另一种现象多发生在由几个同学组成的设计小组中,在设计中同学大多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导致同学间的设计进度不一,无法按时为同组同学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而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或者负责总体的同学包揽了大部分的工作,其他的同学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显得无所事事。
以上一些问题暴露出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综合能力的不足,主要原因是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对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为目的,以卷面考试评价学生成绩,由此养成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学生的思维处于严重封闭的状态,不能随机应变,独立地从事设计工作。
三、探讨课程设计教学体系的改革发展思路
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上,尽量利用课程设计一些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明确课程设计培养目标。转变课程设计理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既是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而进行的教学环节,又是学生在完成生产实习之后将生产实践与理论知识很好结合的一次综合训练过程,可以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不能被简单地看成只是教学中的一个过程,要转变课程设计理念,充分认识到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通过课程设计来全面培养并提高其独立工作能力和主动适应专业工作环境的素质。
2.加强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能否正确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热情,这对保证课程设计质量至关重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课程设计质量的关键。指导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应重视指导老师的培养工作,尽量多安排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设计。另一方面要加快对年轻教师的培养,稳定现有的指导教师队伍。
3.重视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丰富课
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效果,课程设计题目设置既要符合教学要求,内容上要有现代意识和一定的先进性,又要让课程设计题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行性,还要尝试题目的多样化,扩大课程设计知识范围。让学生根据个人能力自主选择给定的设计题目,教师对学生选择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整体把握。只有设计题目的多样化,才可以拓宽知识范围,同时加强同学们之间、师生之间的多沟通、交流、合作,丰富课程设计内容和设计思路,多方位培养学生互助精神和团队精神。
4.加强课程设计管理工作,提高设计质量
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势必给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需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设计管理制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进行适当的修改与更新,以适应课程设计内容的变化要求。制订严格课程设计纪律,强调遵守课程设计纪律的重要性,加强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工作。
5.强调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设计开始前,首先就要让学生们明确自己是这个实践活动的主体,从领会题目、查阅资料、确定实现方法到设计、计算乃至设计说明书完成,都要亲历亲为,消除学生们的依赖心理,更有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样一来,在他们今后遇到问题时就会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也就达到了课程的目的。
指导教师从开始布置设计任务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设计目的、设计题目产生的背景、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解决遇到的问题可能需运用哪些知识、技能和方法,发挥学生课程设计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制定可行的工艺路线和结构设计方案,并能正确评判设计结果。
6.客观评定课程设计成绩
考核是对学生在整个课程设计阶段的表现和工作质量的全面评价,也是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的一个措施,要严格实习考核,确保实习质量。
在过去对某些个体评价成绩的方法,比较多地强调过程评价及印象分,无法对某些个体参加课程设计、对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关注不够。关注过程、兼顾结果,强调评价项目多元,是课程设计本质的内在要求。从实践上看,如果课程设计成绩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或评价要点、评价制度、评价方法不易落实或太繁杂,将达不到课程设计成绩评价的目的。通过实践证明,课程设计成绩评价的技术问题可采用将课程设计的目标具体化,把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分篇为若干个基本指标,每级基本指标对应具体的成绩,总体成绩即为各个基本指标所得成绩的综合。各基本指标的设置应能根据具体实际,设计成可观察、可测量的项目。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评分,更能较真实地反映某个个体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避免错误打分和凭印象给分的现象,反映学生课程设计真实成绩。
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基本指标包括出勤考核(占20分)、绘制图纸质量(占30分)、设计说明书(占30分)、答辩表现(占20分)四项。出勤考核能客观反映学生出勤情况,工作态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绘制图纸质量能反映夹具结构设计是否紧凑合理,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符合国家制图标准。设计说明书能反映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是否合理,计算是否准确和详实,说明书撰写是否规范等等。课程设计完成后,要进行课程设计的答辩,进一步检查和总结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所用有关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的情况,进一步掌握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程度和能力,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况,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设计的态度、创新意识及独立完成的能力。
四、发挥课程设计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1.提高学生资料检索的能力,学会查找和使用资料
学生选定设计题目后就要准备合适的参考书、手册和图册,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借助“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和“实用金属切削手册”等资料制订出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在夹具结构设计过程中借助“机床夹具设计”、“机床专用具图册”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等资料确定零件加工专用夹具结构方案。通过设计资料的使用,学生可以掌握设计一些数据的查找方法和查找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本专业领域相关的科学技术。
2.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课程设计完成过程中,学生在工艺设计时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制订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划分粗、精加工阶段,分析比较零件加工方案后再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进行必要的工序尺寸计算,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合理选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选择机床及夹具和刀具,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确定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学生在夹具结构设计时要能够根据工序卡片规定的定位夹紧方法,正确选择夹具元件,能正确进行定位误差和夹紧力计算,合理布置夹紧力作用点、作用方向和正确确立夹紧结构,能够根据国家制图标准运用必要的视图完整地表达出零件专用夹具结构,能正确标注设计尺寸,合理标注技术要求。以上独立的设计工作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意义非常重大,为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
基础能力课程 篇12
根据我国国情,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 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所谓的CCTS/DACUM是英文Combination of Competency and Technique system/Developing a Curriculum的缩写, 即能力与技术系统相结合的课程开发的简称。这种课程开发方式既体现能力本位, 即教学以技术应用能力为终点, 同时又要考虑专业技术 (知识) 的系统性与职业岗位所需技术应用能力的系统性。其课程开发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汽车基础实训课程的能力结构如图2所示。
汽车专业基础实训强调的是专业的统一性和特色性, 是保证学生具有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的有效手段。汽车基础实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汽车维修等相关职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是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 也是满足就业要求的必备知识, 除传授基础知识外, 还尝试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为学生考取汽车修理工等从业资格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校三年中, 高效、系统地完成学业, 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赢得一席之地, 这和我院内涵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相吻合的。
汽车基础实训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微机控制、汽车自动变速器等, 涵盖了基础实训的所有内容和项目, 和专业实训有效衔接, 面向就业, 贯通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 提升职业素质。
二、汽车基础实训课程“能力本位”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1. 加强5S管理, 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5S管理起源于日本, 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即“5S”是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etsu) 、素养 (Shit-suke) 的缩写。大学期间, 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极为关键的时期, 据权威人才资源机构调查统计, 企业在招聘时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 强调更多的是一种对职业的操守, 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实训基地5S管理可以缩短校内实训基地与汽车企业如企业4S店等在管理模式方面的距离,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实施5S管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贯穿5S意识, 并对学生5S活动进行监督和及时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5S管理在实训基地的开展, 否则5S管理可能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或者只是对卫生的检查而已。
2. 充分调研汽车企业,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 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应反映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案, 应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以职业素质的形成为主线, 能力培养为核心, 依据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比重、学生的智能、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情况, 顺序排列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 并科学分配时间、排列教学进程。为了制定适合能力本位的课程标准, 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之上, 和汽车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沟通, 实现了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的全体智慧集合, 如北京现代汽车厂、上海大众4S店、北京安莱汽车有限公司和银建汽修等, 为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3. 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执行严格的学习评价考核体系。
汽车基础实训课程标准中首次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 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和指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评价采用“限低不限高”的原则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点考核 (30%) , 实践技能考核 (60%) 和学习态度考核 (10%) 。无论是理论考核还是实践考核, 学生的自我评价应和教师评价尽可能一致, 只有每个项目中的子项目全部通过, 该项目才算通过。不及格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补偿训练, 直到考评合格为止, 这是汽车基础实训课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我院汽车实训中心是北京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 的职业技能鉴定点和考试点。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提高学生获得“双证书”的比例, 真正实现将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我们将职业资格证书中考核标准中的理论和实践考核要点融入实训教材, 用来记载学生们已经掌握的技能项目, 作为核发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依据。这种教学方式以“职业能力训练”为载体, 将技能鉴定和技能考核结合起来, 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避免了重复考核, 提高了学生的“双证率”。
三、实践效果
综合以上成果, 实际教学效果如下表所示。
汽车基础实训课程关于“能力本位”的改革和实践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 不仅教学设施得到了改善, 根据项目设置又购买了多台 (套) 设备, 满足了各年级多门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需要;同时教师队伍的双师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充电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而且“能力本位”教材建设得到了加强, 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实训教材都经过认真修改完善, 最终装订出版成为正式的校内讲义, 成为实训教学的依据, 教学团队也成长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最为关键的是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目标,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今年举办的北京市首届高职学生技能大赛中, 参赛小组分获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终极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人才, 让学生练就过硬的技能是高职教学的重要内容。基础实训课是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决定高职学生学业水平高低的关键。目前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硬件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实训项目少, 教学组织较混乱等现象。总之, 实训课教学质量已经影响到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总体目标, 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基于CCTS/DACUM (能力本位) 为出发点, 探讨具体的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CCTS/DACUM (能力本位) ,5S,系统性,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威, 王显廷, 张治斌.汽车4S店5S管理对高职汽车实训基地的启示[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09, (03) .
[2]肖兴宇, 杨柏青.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应用性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 .
[3]谢颂京.基于能力本位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 2008, (01) .
【基础能力课程】推荐阅读:
基础能力05-23
基础能力建设06-15
科技基础能力06-24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05-20
基础核心能力08-07
如何提高基础计算能力05-30
企业信息化基础能力07-22
素描基础训练中应重视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10-23
青岛市中考化学及数学试题简评:能力和基础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