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能力

2024-05-23

基础能力(精选12篇)

基础能力 篇1

历年的高考生物考试大纲都明确了学生应具备各种能力, 如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但这些能力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在这些能力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应该是理解能力了, 只有当学生理解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才有可能对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基本的生物学事实进行科学的描述, 才能从试题的素材中去获取信息, 才能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一些生物学的问题。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 绝不能离开理解能力去训练和提高其他的能力。那么, 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呢?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1. 比较法。

在高中生物中, 有很多类同或相近概念, 需要理解他们的内涵和外延, 如激素和酶、滋养层和饲养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染色体组和染色体组型、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等。对这些概念我们可以通过比较, 必要的时候加上一些图表等更直观的辅助手段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分解法。

生物学的很多概念, 其概念属性有很多要素构成, 需要我们对概念进行分解, 如等位基因的概念, 在目前浙科版的教材中的阐述学生是比较难理解的, 如果将等位基因概念分解为: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一对基因, 教师对其中的每一要素加以适当的解释, 让学生充分理解各要素, 然后进行综合, 这样会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简单而深入。再如细胞周期的概念, 学生往往很难把握怎样的细胞才有周期, 细胞周期到底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但如果将此概念分解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次结束到下次结束, 只要能抓住这两个要素, 教师再对每一要素进行适当的举例说明, 学生就不难掌握。

3. 图示法。

运用语言描述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教材和我们教师通常的做法,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 语言描述的这些东西往往使学生听得一知半解, 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直观和直接的方式来对以上内容进行呈现, 图示法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如种群的增长方式可以用坐标图的形式来表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可以建立一个细胞模型, 将各种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以及和外界的气体交换情况用模式图表示出来, 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气体的变化规律。如果我们能在高考的复习中针对变化规律相近的曲线做一个专题复习, 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将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4. 应用法。

生物学中很多概念和原理需要在应用中才能更好的理解, 如顶端优势, 其教材概念阐述并不难懂, 但如果能结合园艺知识让学生联系实际, 就能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学生的理解也将更全面而透彻。比如体温调节中, 关于寒冷环境中散热多少的问题, 学生很难理解, 因为寒冷环境中血管收缩, 散热减少, 但实际情况是散热增加, 这就需要运用生活实例和体验来帮助学生理解事实。

二、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理解

1. 构建学科整体知识体系。

在平时教学特别是高考总复习阶段, 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原理, 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 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生物学科知识的脉络, 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提高。如果能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足够熟悉, 学生就能很快根据试题的情景提取出相关信息, 找到解题的知识和原理依据。

2. 构建典型相关性知识的网络体系。

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很多概念其实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如和染色体和联系的概念不会少于15个, 但这些概念的学习时间并不一定集中, 在教材中的分布也不一定集中, 学生很难把他们进行整体联系, 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把这些典型的相关性概念进行联系, 以整体性、综合性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这样, 当学生面对高度综合、思维跨度大的高考试题时才能沉着应对。

有些概念虽然集中学习, 在教材中的分布也非常集中, 但很多概念的集中出现却给学生造成了认识障碍, 如在免疫应答一节的学习中, 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多、新、难, 可以尝试建立这些概念之间的合理联系, 构建成知识网络, 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 可以了解当前所学的某一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及与其他知识的关系, 促进对概念的巩固和深化。同时, 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网络和体系的主动构建, 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探究形式, 在更好的理解知识上内在联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深入分析典型图解, 提高学生对图示的理解能力

分析最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 差不多都有40%以上的题目需要分析图解, 但我们也发现这些图解往往是对教材中所涉及图解进行适当的修饰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展现, 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中一些典型的图解进行深入分析, 比如教材中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曲线、有关光合作用的曲线等在近几年全国卷或地方卷中的出现频度非常高, 教师就需要对以上内容所涉及的曲线进行透彻分析,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并且还要通过归纳总结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分析一般图解的方法, 让他们具有一定的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各中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大任务, 不论大纲、考纲对能力要求的描述有多大变化, 但理解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地位是不会变化的。只有我们教师能从观念上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然后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手段实施能力化教学, 才能真正夯实学生的理解能力基础, 从而促进其他能力的综合提高。

基础能力 篇2

——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复习道德教育部分教学反思

中考复习已经一个月了,目前我已将思品课本上道德教育部分的的知识点详细、系统的复习了一遍。复习时我打乱教材顺序,以考点为纲进行复习。学生对于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遗忘的比较厉害,而绝大部分学生课前都没有自学的习惯,所以在复习时,学生显得有点忙乱,而且每节课的任务都很重,加之思想品德课的课时少,导致进度有点慢。但在复习中,为明确复习目标,突出重点,巩固重点,增强识记的效果,想办法让学生识记得更牢固一些,每节课我首先让学生明确考点要求,然后分析近三年我省中考在复习的考点中出现哪些试题、怎么考,在复习中要注意的时政热点等。在这一复习阶段,不仅注重了巩固基础知识,更注重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点与时政热点的结合,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在复习过程中抓住这些“点”,把握考点,提高复习实效。

展望中考,反思前阶段的教学,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想在后阶段的复习中还要注意:

一、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思想品德课的中考中,对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仍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要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才能析之有据,言之有理,而学生才能查之有点。因此在中考的复习时一定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网络,并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这样在第二阶段的复习时,需要用到某些知识点时,学生就能随手拈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二、要重视新题型的训练。

2014年我省思想品德课中考增加了五种新题型。在教学中,教师要研究新题型,总结出新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步骤,并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达到掌握方法,运用自如的目的。

三、要重视时政的教学,并和教材相关知识结合起来。

近年来我省思想品德课中考试题中不仅有10%的时政试题(共6分),而且主观性试题大多以时政热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材料为情境,这就要求学生不

立足基础 着眼能力 篇3

1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这是新课改以来江苏高考历史卷中对重点问题、主干知识——“罗马法”的第三次考查了,前两次分别是:

(2008·江苏历史·13)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 )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江苏历史·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五年三题,2008年从罗马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目的方面进行的考查,2010年从引用法律原文揭示法律原则的角度进行的考查,今年则引用《罗马史纲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制定”的一段评价,考查考生对《十二铜表法》地位的理解。可以说,五年中,相同的考点,不同的精彩。

从2008年到2012年,对“罗马法”知识点的考查给我们今后学习有哪些启示呢?

一、立足基础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建立教材相关知识的严密体系。如果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两个时期、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两个阶段,“成文法”又经历了“《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几个阶段,再理解了每个阶段相应法律形成的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及评价,在解答2008年与2012年的两道“罗马法”题时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二、着眼能力

首先是着力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本层次能力。“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提出的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也是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四个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第一个目标与要求。新课改背景下,江苏卷所有高考题都是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来考查大家的,因此,把“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渗透在学习中是必须的。实践中如何操作呢?下面以“罗马法”为例,谈三点思考:

1.选材构建(这项工作通常由老师来完成,稍作介绍旨在让大家更清晰了解历史题目构建中的玄机)。史料浩如烟海,选择的原则是什么?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紧扣教材,服务于教学是选材的基本原则。命题老师一般从一些史学方面的经典名著里节选能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如可以到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杨共乐的《罗马史纲要》等史学著作里去选择所需的材料,找准材料后进行合理构建以追求效果的最优化。

2.有效引用。高三复习时更通常的做法是对成题的引用,鉴于高考题的正规与科学,对各地高考题的引用是首选。今年高考中考查“罗马法”知识点的除江苏历史卷外,新课标全国文综卷与安徽文综卷中的两道题也出得甚为精辟,值得引用。

(2012·安徽文综·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卷·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构建新题或引用原题使我们有了锻炼的机会。题目的功效能否发挥最佳还在于析题水平。

3.科学析题。新课改以来,高考试卷文综单科题量不大,具体到某个知识点的题量更是有限,因此,用好每道高考题显得十分重要。充分用好高考题的第一要素是在完成练习后应进行科学析题,析题时应点明考查的知识及要求。下面以今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4题为例试作说明。

其次是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更高层次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提出的学生能力培养的更高层次目标,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把它阐释为“‘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目标与要求。这种能力在实践中又该如何培养呢?下面还以“罗马法”为例谈两点感悟:

1.辨析理解。所谓辨析理解,即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结论。如我们通过练习2009年高考辽宁文综卷“罗马法”题来具体阐明。

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辨析材料提供的“罗马法”四段原文,即不告不究;非判无罪;判前自辨;重视证据。综合理解,我们能得到“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是唯一正确的结论。经过这样的训练再来解答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4题时,答案一目了然。

2.对比完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考试题材料所提供的许多信息是教材没有涉及的,通过一定的练习可使我们克服畏惧心理,完善知识结构。如通过练习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4题,可以使我们根据材料解读到罗马法有“重视法律程序”的特点(这是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那么,我们在解答今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4题时,就不会对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这也是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感到奇怪了。

强化基础提升能力 篇4

强化组织保障夯实队伍基础

大连市安全监管局从2004年成立之初就列入政府工作部门。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每年多次以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的形式, 专题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重大问题, 推动全市各级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市安全监管局陆续配齐了人员, 扩充机构编制, 成立安全监察支队, 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专业人员从卫生部门整建制划转到安全监管部门, 组建了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构, 成立了市级应急管理机构, 组建了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经过5年来的发展建设, 目前, 大连市安全监管局组建了内设机构12个、人员编制68人的安全监管队伍;组建了20余人的职业健康监管队伍;组建了由15名市局专业应急管理人员和大量的企事业单位专兼职人员, 社区自救互救组织和志愿者构成的10支、总人数达800余人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组建了由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专业人员、总数达80人的安全生产专家队伍。通过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业健康、应急救援、安全生产专家4支队伍建设, 形成了支撑大连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

同时, 大连市安全监管局充分利用市安委会及其办公室的议事协调平台, 通过与有关区市县主要领导约谈、开展队伍建设专项督查和下发指导意见, 大力推动基层队伍建设和发展。

目前, 全市15个区市县安全监管局相继以政府工作部门, 或直属部门的形式独立设置, 组建了安全生产监察大队, 配备了从事职业健康和应急管理人员。以沙河口区为代表的区市县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 组建安全督导队, 把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了社区。全市区市县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编制达到了176人, 乡镇 (街道) 安全监管人员467人, 市县两级执法监察人员编制107个。目前, 大连市安全生产“三级监管体系”已经形成, 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强化资金保障推进基础建设

从2005年起, 大连市开始设立每年1亿元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5年来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安全专项资金5.1亿元。一方面通过直接投入或补贴性投入, 对42个公共安全项目进行治理, 支持一大批企事业单位开展安全设施技术改造, 150个申请专项资金补贴的企业实际用于安全改造的投入达50多亿元, 政府安全专项资金的放大效应日益显现。另一方面, 累计投入6 300余万元, 购置了一批安全生产基础装备, 为全市三级安全监管机构配置了近80台执法车辆, 大大方便了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工作。2007和2008年两年时间, 大连市安全监管局从专项资金中投入170万元, 专门购置了职业健康监督检测设备、调查取证工具和监督执法车辆等。这些装备, 大大提升了大连市职业健康监督检测、技术服务和应急救援能力。2009年3月, 全国职业健康工作会议在大连召开, 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领导、职业健康司领导的鼓励、支持下, 大连市又开展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试点, 使大连在队伍建设先行一步的基础上, 职业健康监管能力又有了大幅度提升。2008年, 大连市安全监管局争取到市政府1 000余万元的投资, 完成了建筑面积8 282m2的办公大楼改造, 市级安全监管部门的办公条件大大改善, 投入了2 000余万元建设应急管理中心和网络信息平台, 购置了应急指挥车, 提高了应急装备水平。2009年8月, 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大连召开, 总结推广大连市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经验。

强化制度保障打造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监管监察制度。2007年出台了《大连市安全生产监察规定》, 首次明确了安监部门代表政府行使安全生产监察职能, 对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察行为做了规范, 首次明确了安全生产委托执法, 解决了委托乡镇街道和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执法监察活动的法律依据问题, 还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委托行政执法的具体实施办法, 对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是建立完善了“三同时”制度。2007年出台了《大连市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管理规定》, 把依法履行建设项目“三同时”, 从少数高危行业扩展到所有行业领域, 建立了安全监管部门与发展改革、经济管理、外经贸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确保“三同时”落实到位, 使大连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管理从更高层次上, 步入了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是建立了安全综合决策机制。建立了大型活动安全评估和安全防控制度, 有力地保障了60周年大庆、夏季达沃斯会议、国际服装节和烟花爆竹迎春会等大型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经过积极争取, 市政府打破惯例, 把安全监管部门正式列入全市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 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中发挥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2006年依法关闭了主城区周边的30余家非煤矿山企业, 2007年全市23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部退出生产领域, 2008年以后, 大连市集中规划建设了2个大型化工生产园区、1个大型危化物流园区, 一大批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重、安全保障能力低的中小型危化企业, 将陆续通过搬迁改造向化工园区集聚发展。

提升业务素质促进队伍发展

针对安监人员年龄偏高、专业人员比例较低的状况, 大连市安全监管局采取公开招聘、企业调入和基层挂职锻炼等3项举措, 广纳良才、优化结构。通过大连市海外学子创业周平台, 大连市安全监管局录用了2名国外留学归来的硕士研究生;积极争取市政府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 从大型化工生产企业、民爆企业、化工科研单位调入6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才;先后安排2名领导班子成员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4名处级干部到大型国有企业挂职锻炼, 到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习管理知识, 开阔视野, 提升领导安全发展的能力, 选派多名优秀青年干部, 到街道、乡镇锻炼, 丰富阅历, 增加基层工作经验。

针对机构成立时间短,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 大连市安全监管局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载体, 结合岗位需要,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 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监管业务知识和执法程序等专题业务知识的培训。大连市安全监管局开展公共管理培训, 有37人获得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课程 (MPA) 培训结业证书;加强干部培养, 5年来累计50人次参加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的各类培训;开展国际交流培训, 先后派出14人到新加坡进行为期2周的对口专业培训;突出抓好执法培训, 近3年来采取专业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 培训了500多名县、乡执法监察人员, 通过实地检查、以案说法, 以及互查、会诊、探讨问题等多种形式, 指导基层开展执法监察工作。

教育公共基础和职业能力 篇5

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

(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三、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

(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

(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五、课程

(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

(三)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六、课堂教学

(一)教学的含义、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

七、学校德育

(一)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二)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过程的规律

(三)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八、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一)班级的含义与特点、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的发育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三)班主任的角色、任务、职责与素质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一、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三)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准备状态与心理发展、教育如何促进心理的发展

(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二、学习与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含义、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种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习迁移的促进

(二)记忆的含义、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式

(三)遗忘的含义、主要规律、产生原因及克服遗忘的策略

四、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特点、学习策略的发展、一般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

(二)知识的含义、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的分类与学习

(三)技能的含义与种类、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四)解决问题的历程、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品德与道德的界定、品德的心理结构、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

五、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二)归因与归因方式、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合理归因

(三)注意的含义、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

六、个别差异与教育

(一)人格差异的含义、人格差异与教育

(二)认知风格差异的含义、场依存与场独立、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内倾与外倾

(三)学困生的含义、学困生与优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学困生的教育措施

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

第三部分 教育法学

一、法与教育法

(一)法的含义、法的特征、法的渊源

(二)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

二、教育法律关系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特征、类型;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二)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四)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类型、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

三、教育法律规范

(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类型

(二)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教育道德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比较、教育道德的作用

(四)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四、教育法制过程

(一)教育立法的含义、原则;教育立法体制与立法主体权限;教育立法的程序

(二)教育法规实施的含义、教育法规实施的方式、教育法规的效力与解释

(三)教育行政执法的含义、特征、地位、原则、内容与方式

(四)法律制裁的含义、违法的含义与种类、法律制裁的方式

五、教育法律责任

(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归责要件、归责原则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

(三)学校(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侵权责任、学校对教师的侵权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学校和教师的侵权责任、社会其他主体对学校和教师或学生的侵权责任

六、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

(一)学生权利的含义、主要内容

(二)学生受教育权的维护、学生财产权的维护、学生人身权利的维护

(三)学生伤害事故的定义、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七、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

(一)教师权利的含义、教师权利的性质

(二)教师权利的内容:教师的职业权利、教师的一般权利

(三)教师权利的维护:教师教育权利的维护、教师人身权利的维护

八、教育法律救济

(一)法律救济的含义、特征、渠道、基本原则;法律救济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育行政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

第四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结构

(二)职业道德在教师素养中的地位、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三)关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

(六)终身学习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一)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

(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

(四)教师职业道德管理

第五部分 职业能力

一、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题目一般有: 数字推理。给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数学运算。主要考察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涉及到词语运用、句子表达、阅读理解与运用等文字方面。其题型一般有:

选词填空。这种题型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留出空位,要求从题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一个词填入句中,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最完整。

语句表达。主要考察考生对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在言语表达中所起作用的理解程度。

阅读理解。主要考察考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言语材料的语法、语义、修辞所提供的线索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和推理。

三、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是考察考生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其题型一般有: 事件排序。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图形推理。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规律的一个,替代题干中的问号,使该组图形呈现出与前一组图形一定的规律性。

演绎推理。这种题型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题目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回答后面的若干问题。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四、资料分析

翻译能力基础研究 篇6

关键词:翻译能力;性质;要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83-04

翻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搞清楚翻译能力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并展开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虽然围绕翻译能力展开了种种讨论和分析,但对于翻译能力的本质,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乃至于翻译能力的发展都还众说纷纭,远未能达成共识。翻译能力是翻译学科中一个基本问题,是构建翻译学体系的基础之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极大地推动翻译学科的发展,同时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能极大地提高翻译的质量,并为开展翻译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当然,翻译能力的研究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举解决。本文以师范专业的本科学生为例,讨论翻译能力的构成,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提高英语本科学生的翻译能力。

一、翻译能力的定义和本质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1]。翻译能力,以此推理,则是“指能胜任翻译任务的主观条件。”主观条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前,国内外对翻译能力的研究其实也主要集中在对这个主观条件的研究上。

就翻译能力的本质而言,Hymes提出“交际能力”的观点,认为应该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定义其能力。在翻译研究中,最初是以Catford为代表的纯语言学研究方向,而后逐步发展到重视对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因为翻译和特定的社会语境密切相关,翻译事实上是一种交际活动,译者本质上是“交流者”(Hatmi&Mason;,1997)[2],而翻译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交际能力(PACTE,2000: 101)[3]。社会生活中的翻译活动来源于信息传递的需求,译者不能拘泥于语言结构本身,而要充分考虑交际活动的各项要素:如交际意图、对象、情境等,使译文不仅符合语言规则,而且符合交际要求,从而达到交流目的(Bell,1991:42)[4]。或者可以说,翻译能力从本质来说,是一种沟通能力。口译是帮助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一种即时的沟通;而笔译则是一种延时的沟通,源语言作者的思想,内容在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

二、翻译能力的构成

作为沟通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能力究竟包括那些主观条件呢?就翻译能力的发展,语言学界和翻译界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首先,在20个世纪中期Harris(1977)[5]、Harris& Sherwood(1978)[6]基于对双语儿童的研究,提出“自然翻译”的观点,提出翻译能力是双语能力发展的衍生物,认为随着双语能力的发展,翻译能力自然就会发展。随着对翻译活动本质了解的进一步加深,Harris等人的观点已经遭到了学界摈弃,同时也不被翻译行业所认可。第二,Krings(1986)[7]尝试利用实证手段来证明翻译能力与双语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对翻译能力完全不同于双语能力的观点的批评主要有两点。第一,两者的区分并不具有心理现实性。第二,将两者完全区分开来的做法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Lesznyák 2007:188)[8]。第三种观点则认为翻译能力由双语能力及其他能力组成。Toury(1986)[9]认为翻译能力和双语能力并不同步发展。双语者要成为一名译者,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其他能力。虽然双语者确实存在一种内在的翻译潜能,但这种潜能能否实现,能否在翻译行为中体现出来,则是另一回事。

有关翻译能力的构成,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Bell(1991:40)[4]认为翻译能力包括:目的语语言知识、语篇类型知识、源语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对比知识以及涵盖语法、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解码、编码技能(总称为“交际能力”)。 Neubert(2000:6)[10]主张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并认为转换能力建立在前几项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将它们统一协调起来,使译者能够完成翻译行为。大家的共识是翻译能力是一种复合能力,由比较多的分能力构成。国外观点中影响较大的是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PACTE小组。PACTE早期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包括语言能力、语言外能力、工具操作能力、心理生理能力、转换能力和策略能力六项(PACTE,2000:101)[3]。在这一模式中,转换能力具有中心地位。后期进行了修订,修改后的翻译能力模式包括五项次能力: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文化、百科、主题知识等)、翻译知识能力(对翻译原则的了解以及对翻译行业的熟悉程度)、工具能力(查询词典、语料库、寻求专家意见等能力)、策略能力,这五项能力通过心理—生理机制起作用(2003:60)[11]。

同时,国内学者对翻译能力的构建和发展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文军在2005[12]年提出,翻译的能力要素主要分为四个分力:语言/文本能力/IT运用能力,策略/技巧能力,自我评估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刘宓庆(2003)[13]总结翻译能力主要包括5个方面或维度: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李瑞林在《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14]一文中提出了译者素养的概念,认为译者素养是译者素质和译者能力综合发展的结果。刘和平(2011)[15]在《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一文中指出翻译能力有四大组成部分: 双语能力,分析综合抉择能力,语篇处理能力和职业能力。

总而言之,由于翻译活动的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翻译能力的具体构成认识还不统一,没有一个广泛认可且验证有效的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模式。因此对翻译能力,尤其是基于汉语和其他语言互译的基础之上的探讨,尚有广阔的研究空间。综合不同学者意见,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经验,笔者提出翻译能力是完成翻译所需的主观条件,包括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主体的综合翻译能力。在这个体系中,知识是基础,包括双语知识,文化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技能则包括由双语知识发展而来的双语能力,翻译策略和技巧的运用,工具使用能力等,是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心理素质则是要顺利完成翻译任务的保证。对本科学生而言,核心是掌握知识,在提高双语能力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逐步提高技能和心理素质。

(一)双语能力

双语能力是翻译能力的基础,是译者在习得两种语言的知识:从语音到词汇,从句法到篇章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翻译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能灵活的运用两种语言。从层次上说,这个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首先要能准确理解两种语言从单字到篇章的意思,能理解字里行间的隐喻,能理解篇章的风格;第二就表达而言,能用两种语言把自己理解的意思风格表达出来。这显然是一个理想的要求,仅有极少数在语言方面有天赋而又经过长期刻苦训练的人才能达到,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真正的翻译大家少之又少的原因,但这确实是所有译者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具体到本科学生,在语言方面究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16],本科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词汇量要到达10 000~12 000,在阅读、口语、写作乃至文化素养方面也有具体目标。翻译方面的规定是:“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纸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但也是一个通过艰苦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

本科学生的翻译课程一般在三年级开设。通过第一堂课的翻译练习,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已经具备初步的翻译能力,能够将我们选择的中等难度的语言材料在不借助任何外部工具的帮助下翻译成汉语。这说明双语能力和翻译能力之间的确有密切的关系。但同时,学生的译文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理解不准确,表达不地道,速度较慢,语句不够连贯等等。总结语言方面的问题,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有所提高,但是精细度仍然不足。翻译要求对原文准确的理解,具体到每一个字的意思,字里行间的寓意,句子的结构乃至行文的风格。这的确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不奢望学生能一下子完成这个任务。而是希望通过翻译学习,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自觉地分析原文,利用各种工具准确地理解原文。这个过程对语言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首先是语法,尤其是面临长难句翻译的时候,要求学生能清楚地分析句子的结构,从而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其次要落实到每一个字的理解,能根据上下文分析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事实上,很少有本科学生在毕业以后,就能完全胜任翻译工作,他们仍然需要实践和学习,才能慢慢完成翻译任务。本科翻译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理解是一个问题,表达也是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常常会遇到的一个现象,就是在完全理解了原文之后,还是很难用流畅的汉语表达出来。不少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汉语是他们的母语,表达绝对没问题。但到了实际应用时才发现,自己的汉语词汇很贫乏,运用很僵化,表达很单调,经常是照搬词典的解释,或者原文的句式,很难做到灵活运用地道的汉语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不少学生感叹说:原本以为自己的英语不够好,翻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汉语也不好。仔细分析,这其中固然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但大量的学生前仆后继地出现同样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教育设置的缺陷。荒谬的是: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大一大二都必须学习英语,大部分专业包括英语专业,却不用学习汉语,难道学生的汉语已经足够好了?肯定不是,那难道是因为英语比汉语更重要吗?

反过来,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表达。由于汉语是母语,学生理解基本没有问题,但表达的问题就很大。根据学生的平时作业和考试乃至专八翻译来看,很少有人能做到完全没有语法错误。而这只是翻译的第一步,优秀的译文还应该考虑到文章的风格,措词的准确,句式的变换等等。这对语言的要求达到了一个苛刻的地步,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汉译英的优秀作品那么稀少的缘故。要达到这个水平,需要长期的锤炼,最好能在英语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深造相当长一段时间。目前,我国正在施行向世界推广汉语文化,而这首先需要的就是翻译,尤其是汉译英的人才,要更好地推行这个计划,要长期的努力,其中之一可能就选派优秀翻译人才到国外进修。

(二)文化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

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文化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也是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文化百科知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文化是总体的概念,百科和主题知识是文化下面的具体分支。文化知识主要是指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要学好一门语言,首先学好语言背后的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基础,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异同,有助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内部的逻辑,乃至语言发展的过程,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语言和翻译能力。《大纲》也提出“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具有较强的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就百科知识而言,翻译所涉及的宏观上的范围从政治、经济、到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等等,从微观上来讲,一篇原文也可能包含方方面面的信息,从人名、地名到某个领域的专业术语等等。优秀的译者必须对这些方面都有所涉猎,否则在翻译的时候会举步维艰。在第一堂翻译课上,我们对学生作了一个不记名翻译问卷调查,其中有两个问题是:你能列举几个你知道的翻译家吗?你能列举几部你喜欢或知道的翻译作品吗?在回收的207份有效问卷中,131份对第一个问题没有作答,80份对第二个问题没有作答,77份对两个问题均未回答。结果反映出学生知识面狭窄,对翻译基本不太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除了要求学生个人充分利用好时间,拓展知识面之外,教师也应在课堂上做出表率,积极引导学生。当然,不可能要求译者成为一个百科全书似的人才,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也不可能做到。社会已经步入网络信息时代,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随时通过移动设备从网上获取,死记硬背已没有必要。但一个优秀的译者仍然需要不断地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对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都有一个框架似的了解,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并清楚地知道以何种方法从哪寻求要了解的信息。

从主题知识的角度来说,当今学科分类愈加细化,译者也应当更加专业化,在某一个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能较好地从事这个领域的翻译工作。另外在完成某项具体翻译任务时,也需要译者学习和任务主题相关的知识。

(三)策略能力

翻译的整个过程,除了对知识的要求,还对翻译策略有较高的要求。从翻译的准备工作,文本的选择开始,到翻译的具体步骤和最后的译文修订,都离不开翻译策略的应用。面对浩繁卷帙的文本,如何选择既适应自己的喜好,风格,又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的翻译材料,需要译者高度的选择评估能力;在具体的文本处理过程,宏观上应该采取直译还是意译,归化还是异化处理;细微到每一个字词,句子,应该使用那种技巧或者翻译方法,如词类转化,省略,句式转化,拆分等等才能让译文更为流畅,地道而又忠实,需要译者对翻译技巧高度的灵活运用;译文的修改,定稿到出版则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技巧。

针对本科学生,则主要指文本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技巧的运用。初学者常犯的毛病就是,在学习策略和技巧的时候,觉得很有用,但一到翻译实践,就把理论抛之脑后,觉得原文就是金科玉律,一个字都动不得,翻译出来的句子欧化死板。这当然一方面是学生语言的掌握不够深入,但主要还是对翻译策略和技巧的运用不够灵活和自觉。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必须首先让学生深刻记住这个原则,翻译是一项策略性的活动,必须时时记住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来提高翻译能力,然后再通过大量实践,把对策略的运用内化为他们的一种主观意识,从而自觉地使用。

(四)工具能力

工具能力就在翻译过程中借助外部力量的能力。PACTE小组认为工具能力主要是指使用文献资料及翻译过程中的其他技术的能力, 如词典、百科全书、语法书、平行文本、电子语料库和搜索引擎等[3]。在前网络时代,译者可能主要依靠查阅查考书籍资料,各种辞典,乃至寻求专家、学者和师长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传统方法现在仍然有用,但的确费时费力。而网络时代下,现代化的工具,则包括了网络数据库,各种翻译软件和搜索引擎,可以快速,高效地为译者提供背景知识、术语、翻译例子等等,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这其实已经是网络时代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专业翻译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对于主流计算机翻译工具的使用已经是必备条件,如对Trados,雅信Cat的使用[12]。可以预见,这种能力将在译者的素养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五)心理素质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心理素质也会起到比较的大的作用,也是翻译能力一个重要部分。首先,翻译本身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即使译者下苦工掌握了语言和相应的知识,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不断掌握学习新的技术,工具,这个过程要求译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意志力。其次,翻译工作本身难免会有枯燥的时候,一个译者在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可能需要长时间面对单调难懂的译文,反复分析理解原文,淬炼译文,这个过程,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也很难坚持下来。另外在集体完成某个翻译项目的过程,更需要合作精神。尤其口译,需要现场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更需要译者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为良好的翻译能力打下基础。

三、结语

由于翻译能力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具体分析其本质和构成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从翻译工作的复杂多样,到翻译主体的差异等等,都决定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会在较长时间内一直是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的热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上述具体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讨论,针对不同的主体,结合翻译能力不同发展阶段,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培养方法。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把翻译过程的研究和翻译结果的研究结合起来,从而在这个领域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21

[2]Hatim, B.and Mason, I. 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 [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7.

[3]PACTE. Acquir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Hypotheses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of a research project[C]// InA. Beeby et a.l (eds.)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ranslation, Barcelona,1998[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 99-106.

[4]Bell, R.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London/New York: Longman, 1991.

[5]Harris, B. 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 translation[P]. Revised text of a paper read to the AIL A World Congress, Stuttgart, August1975.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 1977(12): 96-114.

[6]Harris, B. & Sherwood, B. Translating as an innate skill [C]// In D.Gerver&H.; W. Sinaiko. (eds. )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 1978:155-170.

[7]Krings, H. P.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dvanced German learners of French[C]//In J. House& S. Blum-Kulka (eds.) Interlingu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übingen:Narr, 1986:263-276.

[8]Lesznyák, M. Conceptualiz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J].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 2007, 8(2):167-194.

[9]Toury, G.. Natural translation and the making of a native translator [J].TextconText,1986,(1): 11-29.

[10]Neubert, A. Competence in language, in languages, and in translation[C]// InC. Schaffner. & B. Adab (eds.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3-18.

[11]PACTE. Building a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C]//In F. Alves(ed. )Triangulating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in Process Oriented Research.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3: 43-68.

[12]文军. 翻译实用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7-11/129-144.

[13]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8-33.

[14]李瑞林. 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 中国翻译, 2011,(1):46-51.

[15]刘和平.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2011,(1):37-45.

[16]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EB/OL].http://www.bfsu.edu.cn/chinese/site/gxyyzyxxw/zywj/tyyjxdg.htm

夯实“三个”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篇7

一、分类训练, 夯实表达的基础。

平时批阅学生作文, 最头痛的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问题。如语言表达的低俗化、平铺直叙句式单调、堆砌辞藻华而不实、拖沓冗长晦涩另类、无厘头搞笑、散漫口语化等, 一篇文章想传达什么, 往往让人看不懂, 甚至在教师指出这些不足时, 学生却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其实, 这些都是表达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 还是学生思想感情贫乏, 没有品评鉴赏语言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 表达方式有五种,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其内涵比较容易把握, 但学生很难熟练准确地驾驭。譬如, 一篇议论文, 有些学生却用大半篇幅去讲一个故事, 似乎又不以此作论据, 更有甚者故事与论点关系不大。我想, 其根本原因就是表达基础太差, 以致在文体语言的使用上产生了问题。

那么, 如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呢?首先, 我分类搜集了一些文章给学生, 让他们认真阅读, 找出相关的表达方式, 感知不同的表达方式特点, 进行详细的评析, 这种训练要维系一周。其次, 我要求学生用日记的形式, 结合现实生活作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练习。譬如宿舍、食堂里每天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上学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们可以作详细生动的描写;针对校园或社会热点问题, 自己有怎样的看法, 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议论。这些练习能够很好地区分文体语言。最后, 再进行综合强化训练, 把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方法综合运用, 让学生做到符合要求, 表达规范。这样就会避免表达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孔子言“辞达而已”, 不管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重要的是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我坚持每周把学生文章里文体鲜明的或者有闪光点的语段贴在教室里展示, 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班里一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 也写出了一篇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二、注重积累, 夯实生活的基础。

很多学生抱怨作文没有材料可写, 生活太单调, 写作时总是离不开屈原、苏轼、感动中国人物等材料, 这些事例用多了就失去了生活的鲜活味道, 连自己也打动不了的事例, 更无法让阅卷老师心动。

针对这一现状, 我们不妨指导学生选择一两位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精心研读。譬如, 我曾经鼓励学生认真阅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半学期之后, 有几位学生在日记里详细地表述了阅读它所带给自己的震撼。他们所写的感情真挚, 看法独到, 语言流畅自然, 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显然, 有了真实的阅读体验, 写出的东西自然不同凡响。

紧张的高中生活, 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啃大部头, 那么善于挖掘已有的积淀就更为重要。其实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篇章就是我们素材的来源, 有些优秀作文就是利用课本素材写出来的。例如, 2006年有位考生的文章《人与路》, 写的就是自己的奶奶, 套用的是余光中《乡愁》的模式;2008年一位考生的《好奇心》, 就写了自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好奇, 借用中学课本里学过的内容, 很好地充实了自己的文章。另外学生从小到大接触了不少事, 看了不少报刊, 也积累了很多素材, 关键是要学会灵活运用, 甚至很多题材是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知道的。

当然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常引导学生留心生活, 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回家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写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因为这都来自生活, 是原汁原味的鲜活的写作素材。其实, 再深入一步, 你个人的爱好, 你喜欢的艺术, 你的二老爹、四表叔、邻居大妈……他们的追求, 他们的艰辛, 他们的执著, 他们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方方面面都可以入文。班里有一位学生在几次作文中都以自己的父亲作为写作对象, 非常出彩, 原因就是他对父亲有细致的观察, 有真实的情感, 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所以, 在一次作文讲评的时候, 我开玩笑地对这位学生说:三年高中作文甚至高考作文, 你完全可以打“老爹”牌, 因为那种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是读者尤其是高考阅卷者最想看到的。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拓, 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得丰富他们的生活, 可以经常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如组织各类竞赛, 建立兴趣小组等。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 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净化美好心灵, 从而丰富作文的内容。

当然, 生活中的任何一则素材在写入文章之前, 还都是一些未经雕琢的璞玉, 需要切磋、琢磨, 这是对生活更高层次的提炼。而提炼生活的能力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 要靠对生活的敏感程度和思考深度, 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通过积累达到生活基础的宽厚, 这样在写作时才能有广度, 更有深度。

三、提高认识, 夯实思想基础。

写作总要有一个中心思想, 即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和对事物的看法。“千古文章意为高”, 这清楚地说明了主题思想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和统帅作用。但是, 许多学生缺少正确的道德观, 其思想认识水平严重制约了作文立意的高度。譬如对班集体不够关注, 对同学冷漠, 对生灵的残害都会公然写在作文中。记得有一年秋天学校开运动会, 我让学生写一篇“运动会剪影”的命题作文, 意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班上竟然有三个学生在作文中用一种不严肃的态度对自己不遵守纪律洋洋自得, 对参赛同学和辛苦为班级争先的同学大肆嘲笑, 甚至嘲笑那些在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为傻瓜。这些现象表现出思想教育滑坡的现实, 同时也说明了作文思想基础薄弱的问题。我在作文评讲课上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课后做了大量的心理辅导工作。他们上大学之后给我来信谈到此事, 仍感谢老师“先学会做人, 再学会作文”的谆谆教诲。

我要求学生考场作文要多写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而很多学生会质疑, 说看到的就是阴暗的一面。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严峻的问题, 我们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从作文的层面来讲, 什么该写, 什么不该写, 或者是该怎样写, 写出来的东西想表达什么, 很多学生是搞不清楚的。这个时候, 就需要引领学生多关注思想认识上的几个层面, 譬如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真善美, 生活中的哲理以及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社会热点问题等等。

2008年笔者参加了江苏省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在阅卷过程中, 专家组强调最多的问题是对生活的关注度。现在, 我想再和大家一起看看阅卷组反复强调的八个关注点:

记叙文:1.扣住题目, 人物故事有独到之处, 叙写自己真切感人的生活故事;2.叙写对象个性特征和丰富性能够生动感人;3.会化用故事、改写材料。语言有文学色彩, 有较好的写作特色;4.行文角度独特, 如用拟人化的手法以动物、植物等自然物看人间世事。

议论文:1.扣住中心, 辩证说理, 论证有层次, 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2.扣住中心, 分层论述。层层深入, 引例鲜活, 语言富有文采;3.独具慧眼, 抓住不易发现的议论点条分缕析, 发人所未发;4.举例与论证上显示了论说的智慧, 把质朴的观点论说得生动形象, 富有情韵。

如果我们认真揣摩这八个关注点, 就会发现它其实涵盖了作文教学中表达、生活、思想三个方面的基础。打好三个基础看似简单, 实际操作起来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如果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能够重视夯实“三个基础”并以此形成作文训练的系列, 就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照这样的方向朝前走, 必然可以开辟出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作文教学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立足学生基础,强化能力培养 篇8

一、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每年高考物理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是着重考查理解能力的。高考要求考生通过认真审题弄清题目条件,在对题目中所给的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的想象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解答,注重考查学生对物理内容理解的深度、融会贯通的程度、独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较高层次的能力。在专题训练中要帮助学生通过认真审题弄清题目条件,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

二、加强推理能力的培养

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推理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思维能力高低的最重要标志,高考物理试题对推理能力的考查贯串于各种题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通过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情景设置来考查考生推理的逻辑性、严密性;在专题训练中,要克服学生的思维推理过程不严密,对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不重视,从而给解题带来盲目性。

逆向推理也是推理能力的一种,当考生对一道题目毫无头绪时,不妨先静下心来,想想平时所学的定理、推论、公式,有哪些可以“套”到这道题上。从选项或问题入手倒着往回推,难题也许会变得清晰起来。

三、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分析综合能力是一种相对较高的能力要求,高考的选拔性决定了高考中关于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试题占有较大比例。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有两个特点:一是特别注重从不同角度设置全新的物理情景或者在旧模型中经常变换过程情景;二是突出动态情景,体现学科特征。

所谓物理综合题,或涉及的研究对象较多,或经历的物理过程复杂,或应用的物理规律较多。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采用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分解方法去处理,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问题,除了认真研究各个物体的各个过程中的各种物理规律外,还应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即衔接条件。

四、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

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同时也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对应用数学能力的要求居高不下。高考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有:较繁的字母运算或者数字运算、题目中涉及几何关系、对于图像的要求。

可见解决高考物理离不开数学知识,在高考选择题、实验题、计算论述题中都有注重考核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常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有: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三角函数法、图像求解法、几何图形法等。

五、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

高考实验题多数都是课本19个学生实验的模拟,即使是在设计性实验中,命题范围也不超出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装置。如果不认真完成课本实验,是不可能正确解答好这些题目的。对实验内容的复习,可以利用重组的方式,把实验的基本内容设计为以下几点复习:

1.13 种基本测量仪器是什么?有几个直接可测量?

2.从某个物理量的测量进行重组,例如摩擦因数有几种测量方法。

3.从某个实验的扩充进行重组,例如平抛—测量速度的方法———测动能、动量、测势能。

4.从实验的基本方法入手重组,例如用到等效替代法的实验有哪几个,用到近似替代法的实验有哪几个,用到累积法的实验有哪几个,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有哪几个?

夯实三个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篇9

一、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也是学习的动力,写好作文的前提。学生写作的“胃口”一旦调动起来,就会产生“觅食”的推动力和渴求满足的愿望,也将闪耀出创新的火花。要激发写作兴趣,首先,教师要命好题,命题要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谈。其次,在写作过程中要自始至终注意激发、培养、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写前要精心设置写作情境,如听歌曲、看录像、讲故事、品诗画,有意渲染、铺垫,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其写作的“彀中”,在意欲一吐为快之时,再提出写作要求等等。教师在批阅作文时要带着欣赏的目光,多肯定学生的长处,注意写好鼓励性评语,以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促使其不断进步。讲评之后,还应通过多种途径继续激发其写作兴趣,如将优秀作文张贴出来,或印制成册发给学生,或鼓励学生向书刊投稿等等。

二、广收信息,重在积累

学生写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感到没什么可写,这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作文内容从哪里来?一靠学生经历、实践;二靠观察自然,了解社会;三靠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为此,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观赏自然风光,参观名胜古迹及各种展览,听取英雄、模范人物的报告,参加义务劳动,开展社会调查,欣赏戏剧、电影、音乐等,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使之养成热爱生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师特别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自觉地从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中广收信息,为写作积累素材。

“不动笔墨不读书”,收集信息,尤其是阅读书刊一定要做笔记。笔记的内容,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可以谈谈心得体会,可以欣赏写作技巧,也可以提出疑问加以辨析。每天摘录一句格言、一条好新闻,每周抄写一首诗词、一首歌词,并写出评析文字和感想,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这既是对阅读内容的记忆、整理和消化,也是训练自己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要经常翻阅读书笔记,含英咀华,温故知新,以便学以致用。

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大江奔流是由涓涓细水汇集而成的。要想获得丰厚的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三、勤于练笔,训练思维

要提高作文水平,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多练习。练习得多了,就会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练笔的方法有很多,如坚持记日记、练片段、写随感,还有以原作为基础的仿写、缩写、改写、扩写、续写等,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方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平时的练笔在熟练语言表达、培养想象能力、训练作文思维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等闲视之。要知道,作文练习重在思维训练,作文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一般思维的作用与目的只是认识世界,而作文思维的作用与目的除了认识世界之外,还要创造性地再现世界。所以,写作文关键是学会作文思维:一是想清楚为什么写。每次作文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有事要叙,有情要抒,有感要发,而后作文。二是想清楚怎么写。写什么不写什么,多写什么少写什么,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乃至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照应等,都要作通盘考虑。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即“打腹稿”。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说作文“想出来是气态,容易跑掉;说出来是液态,容易流走;写出来是固态,比较稳定。”灵感的火花往往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把它及时捕捉下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拟写作文提纲的习惯,以便巩固思维,然后再按照提纲一路写下去(在写的过程中可作调整),写成之后再反复修改,字斟句酌,直到满意为止。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培育人才研究 篇10

复习过程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使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的薄弱知识环节得以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因此,复习过程不是将学生学过的知识简单重复,也不是老师划定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针对以上情况,在迎接新一年中考到来的复习过程中,笔者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重视基础,强调运用

总复习时,我们以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为本、以《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纲,不超出《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不随意拓展知识的深广度,也不把较高要求的内容作为复习重点。教科书是学生复习的蓝本、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之。只有在基础知识已经夯实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问题研究透彻,才具备解决一些比较复杂问题的基本条件,才能做到做一题会一类。因此,复习的关键首先是过好教科书关,在总复习的第一阶段要求学生重视阅读课本,找出每个考点在教材中的落脚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探究、思考、质疑等,去理解巩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教材内在的规律,逐步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

二、建立学科基本观念,注重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科基本观念是在学习具体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试题将会越来越多地关注那些在未来生活中最有用的学科思想和化学学习方法的渗透。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给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时间,指导学生熟悉如文字、图形、图像、表格等常见信息的表达方法,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背景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培养严密的审题能力,独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规范表达信息的能力,学会科学地认识、观察事物,多分析、思考和探究有思考价值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注重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不同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感悟解决问题的化学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建构基本的化学观念(元素观、分类观、微粒观、守恒观等),并最终转化为学习能力。

在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做到既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又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社会的情感。注重化学知识结构的建立,培养解决化学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通过实验操作,获得化学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第一,要切实做好化学实验,注意对比、归纳、总结常见仪器装置的使用原理,了解常见仪器装置的用途、特点和规律,通过仪器装置功能的开发和拓展,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培养实验技能。第二,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第三,利用学生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理解实验的化学原理和设计原理,懂得“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同时培养学生的六种意识:动手操作意识、规范化意识、实验安全(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定量意识、质疑与创新意识。第四,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从以下四个维度领会实验操作的实质与内涵:对实验操作原理的认识(解决实验操作理论依据的问题)、对实验操作方法的认识(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对实验操作目的的认识(解决为何要安排这样操作的问题)、对错误实验操作所造成后果的认识(解决为何要这样操作的问题)。

四、养成良好习惯,全面提高素质

每年中考都会有相当多的考生,因为审题不慎、表述不清、化学用语不规范而严重失分。这与考生的智力因素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平常养成的不良习惯没有得到纠正,没有得到严格训练。因此,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平时测试评分时可考虑扣卷面分的措施。第二,强化对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教学,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归纳常见错误,归纳错因,标本兼治。第三,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包括审题、析题、答题习惯。平时就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力求思路完整,体现过程,计算准确。第四,抓住试题评析这个关键的环节,讲评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讲评不宜逐题讲,应选择多数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和能力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失误的特征,找出错误的根源,防止重犯。要讲深讲透一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切不可就题论题。要善于结合典型问题借题发挥,将原题改头换面,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考查学生,注意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去联想。

另外,学生在总复习阶段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考试成绩不理想等都会增加其焦虑感。教师应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多一些鼓励和正面暗示,帮助树立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旺盛的精力。

强化基础 提升能力 篇11

一、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化学试题题型基本不变,6—13题为客观题,27—30题为主观题,所考知识点都是往年的考查热点。6—13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化学实验基本原理、电化学原理、化学物质除杂、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第27题为元素推断题,考查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律)、化学式的推断、电子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晶体类型、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空间构型。第28题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项知识考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转化率的计算等。第29题为实验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第30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包括官能团名称、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分子式、同分异构体、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的命名等知识点。

试题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考查知识的侧重点与往年有所不同

元素化合物知识大幅减少,有机化学知识大幅增加,且分值高达38分;计算量增大,一共有23分与计算直接相关,少数题目间接相关;重视实验考查,实验题比重增大,其中选择题中出现三道化学实验题,再加上第29题,实验题分值达到23分,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第28题为化学平衡与能量变化综合题,以计算为主,这与往年仅有一到两空计算相比,难度有较大提升,考生解答时需花费较多时间。

(二)突出考查考生的能力

试题总体难度增大,多数题目是能力立意,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考查考生合理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第27题虽然主要考查物质结构的内容,但考生要解答这道题,需要运用关于实验现象和有机化学的知识,如碘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甲烷空间构型等。试题运算量大,涉及运算的题目有第7、13、27、28题,考生答题时需要较多时间,不仅考查了考生的运算能力,还考验了考生的心理素质。试题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例如第9题考查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的综合运用,考生要熟悉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并知道原电池充电时,其原来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原来的正极则作阳极,而同一电极上放电与充电的电极反应式形式上恰好相反,这样才能较快解答试题。此外,试题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10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除杂的能力、28题考查考生利用化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试题从全方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三)某些试题信息的表述对考生产生困扰

例如,第6题答案是A,认为C项不正确的原因是容量瓶没有刻度只有刻度线,所以说“俯视容量瓶刻度”的说法不正确。但很多考生选择C项,后专家讨论认为A、C项均正确,笔者也认同专家的意见,毕竟有刻度的容量瓶是从来没有的,“刻度”与“刻度线”其实都是一回事,没必要咬文嚼字。第9题C选项“充电时负极”的叙述与高中教学不相符,充电是电解池反应,中学教材中电解池讲“阴阳极”,不讲“正负极”,这样的表述给学生带来了困扰。第27题考查物质结构,题干使用字母A、B、D、E、F,没有用到C字母,这是为避免与单质碳(C)混淆。第(1)小题“单质F”的表述不准确,应该为“F元素形成的单质”;第(3)小题用了多次“二元”代表两种元素,学生可能会误解,认为“二元”只有两个原子。b物质不止一种,据了解全区只有7名考生答出“碳化钠”,但是同时写出“过氧化钠”的只有3名考生。第29题实验题首次以有机合成实验为素材命题,这是比较少见的,该题对考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进行了考查,这对于大多数仍以无机实验作为主要练习方向的学校的考生而言,可能有些出其不意,学生必须对整个实验有较好理解才能得高分。第30题为有机推断题,虽然题目可以较好考查考生的自学能力、模仿能力,但是部分知识点脱离高中课本,最后一空有机物命名超出高中课程学习范围,不符合考试大纲要求。

二、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考生普遍反映,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是理综全卷最难的,物理试题适中、生物试题较容易。这也属于正常现象,每年理综考试中总有难易搭配,我们不能因为2014年试题出现的变化而乱了阵脚。笔者认为,2015年高考复习备考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能力,在还没有明确的高考方案出来之前,以《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考试大纲》为指导,参考五年来新课标全国卷Ⅰ、新课标全国卷Ⅱ为复习方向,做好2015年备考工作。

(一)做好备考的总体规划

第一轮是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这一轮复习是以教材为依托、以知识专题为顺序的基础性复习。以教材为依托就是以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依据展开复习,但复习不宜以教材章节先后为顺序,因为同一知识点在不同模块中以不同层次出现,如原电池在必修教材《化学2》中有,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也有,这就需要教师整合这些在必修和选修不同模块中出现的知识点,使之形成知识体系。笔者建议教师整合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全部有关的知识点,形成复习专题,制定出详尽的全程复习计划,每个专题按知识点以“高考要求→题型讲练→知识卡片→课后训练→自我评价”为框架,编写每课时的复习讲义,让学生将不同模块的同一知识点形成系统,进一步熟悉课本知识,强化热点考点,拓展知识范围,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本轮复习是“把书读厚”的过程,要让学生详细、准确、熟练、牢固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一定要全面细致,防止知识遗漏。

第二轮是专题训练。可按选择题、化学工艺流程题、探究性试题、综合实验题、有机合成与推断题、无机推理题、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进行综合性复习。此轮复习以构建知识网络、整合知识体系、熟悉解题方法为主要目标,教师可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式进行,必要时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即由学生讲解题目,教师听后进行点评,或者进行一对一面批讲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三轮是心理疏导、查漏补缺。经过前两轮复习,学生基本上已系统地掌握知识点,容易产生“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高原现象,而要认真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知识复习方面,指导学生通过前两轮做过的题目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促使学生依据高考要求,从熟悉高考题型、题量、做题速度、理化生各学科题型思维转换等方面做好适应性准备。

(二)认真抓落实,提高应试能力

尽管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被认为是全卷最难的,但我们也看到,只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调用知识的能力,取得好成绩并不是难事。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考生对知识掌握不熟练,不能做到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提取、调用知识,或者答题时丢三落四,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意细节,减少失误

在每次模拟考中,考生因失误导致失分是常有的事。有的考生因审题粗心,对题干中的关键字词如“无色”“少量”“过量”“酸性(碱性)”“常温常压”“标准状况”“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等条件忽略而丢分;有的考生因为书写不规范或不按要求回答问题而丢分,例如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配平,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沉淀符号没有标明,生成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少写小分子(如生成的水等),催化剂写成“催”等。要克服这些毛病就要重在落实,从每次模拟考的讲评着手,强调规范表达,找出学生失误原因,找出不规范的示例与根源,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2.研究真题,灵活应对

从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来看,题型模式、命题立意、知识领域、问题情境设计等渐趋稳定,具有一定的传承性、稳定性。高考题型是复习备考的风向标,对复习备考起到引导作用,研究近五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教师熟悉高考题型,减少复习的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率。通过对高考常规题的研究,可以把解答这一类题型的有关知识点横向成链、纵向成串,形成知识网络,避免题海战术。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试题虽然相对稳定,但每年都会有些许变化,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告诉学生遇到不熟悉的表述、不常见的仪器装置甚至不科学的句子时,不要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而要灵活应对。例如,在解答今年高考试题第9题时,不要受“充电时负极反应”这一叙述的影响,只要知道充电时原电池负极接外接电源负极而发生还原反应,就能正确判断。

3.建构模块,灵活运用

教师应该用建模的思想梳理化学知识,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模块化,这对提升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所谓建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已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概括提炼,构建化学模型,并且利用模型发掘、验证和解决新的化学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例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由于受当时教学进度的影响和学生认知的局限性,学生只凭实验的表象,靠短时记忆知道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但大多数学生到高三时已基本遗忘,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模型。如学习每一族元素时按“由特殊(各族元素中的典型代表)到一般(各族元素中的其他元素)”的模式,学习每一种典型元素时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对应的盐”的模式,学习每一种物质时按照“结构→性质→用途→制备”的模式等,并综合以上多种模式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联起来,构建有序网络存储于大脑中,便于随时提取调用。

4.回归课本,回归错题

回归课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考前我把所有的书又学了一遍”,还可以减少遗忘;“把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又梳理了一遍”,还能有意外收获;“我发现了前面没注意到的内容”,便可以查漏补缺。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回归错题,找出自己仍不自信的错题或在不同阶段的同一类错题,理解这些错题正确的解题方法,减少失误。

夯实语言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篇12

一、结合课文的好词佳句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1.利用课文的重点词语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初中学生写作时词汇贫乏, 遣词造句的能力偏低, 农村中学的学生更为严重。因为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 根本不能恰当地表情达意。“语言的功夫, 从写作的实践上修养”, 基于这种现状, 在平常教学中, 我经常指导学生仿精美语句口头造句;运用关键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这样不仅可以加深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用词造句的能力, 有利于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写作基础。坚持训练并及时指正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2.利用课文的好词佳句, 进行字词训练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的好词佳句组织学生炼字。可诵读、品味、增、删、换等形式多样, 如学习《天上的街市》时,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街灯”一句中的“现”能否改为“亮”?

学习了《孔乙己》时, “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句中的“排”字十分生动传神……通过炼字, 让学生明白:选用恰当、精妙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可以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神、如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课文,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与口语交际有着密切关系,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完《孔乙己》一课后, 让学生谈谈学习课文的感受, 或针对人物形象谈谈个人看法。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发言, 用心听想, 参与评议。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 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 他们精彩的发言, 写到纸上便是文章, 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 矫揉造作, 而是真情实感、内在想法的自然流露。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说, 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语言训练形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听说读写训练得到有机结合, 加强了学生写作语言的积累。

二、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 进行片段训练

1.根据教材的内容, 进行延展性片段训练

语文教材的许多篇章, 文质兼美, 给人情感的熏陶的同时, 带给人思想的启迪。教学时, 可根据教材的内容,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 进行一些延展性的片段训练。

如, 《滋味》一文有这样一个片段:

那真是一段漫长的等待。好像比一年还长, 那几天里我整天心神不定、魂不守舍。那些只有春节才会得到的, 所有好吃好玩的东西, 比如新衣服新鞋子、灯笼、风笋, 还有花生糖果粽子年糕汤圆包子……与我枕边这个将会发出万丈光芒的烟花相比, 统统地无滋无味, 叫我提不起一点兴趣。

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早上一睁眼我就问妈妈, 说现在可以放了吧。妈妈说, 得等到吃过年夜饭, 天黑了, 放烟花才好看。于是那一天里, 每隔几分钟, 我便抬头看钟, 时间从来没有过得那么慢, 天空几乎一寸一寸地暗下来的。总算熬到了晚饭, 丰盛的年夜饭我只草草吃了几口, 便借故放下筷子溜了出去。空荡荡的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 家里的人那顿年夜饭吃得没完没了, 我紧紧捏着那只纸筒东张西望, 盼着大家快出来看我放烟花, 有一会我甚至觉得天已经快要亮了。

终于, 外婆拿着一盒火柴, 走了出来。

上述选文, 通过动作、神态、对比等极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盼望放烟花的焦急心情, 可仿写。教学时, 教师当以该段内容为原点, 将写作内容辐射到社会、家庭、学校生活中来,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将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 这样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又激起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常用之, 必让学生受益无穷。

2.根据课文内容, 有序地进行专项训练

张志公先生说:“模仿, 是学习的必经之路。”语文教材为学生模仿写作提供了最好的范例。如, 学习《羚羊木雕》和《心声》插叙方法, 《背影》的“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的写法等, 均可作为专项训练。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教材中的美文是有限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视线投向课外。

1.阅读经典名篇, 积累素材、感悟语言

平时, 我要求学生每天自由读1 至2 篇课外美文, 并做读书旁批, 摘抄优美句子或写读后的感受。值日生每天在黑板上抄写一句名言或一句优美的句子, 班里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名言背诵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 课内美文积累与课外阅读有机运用到学生作文教学中。

2.观察现实生活, 积累素材、提升认识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作文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而流不歇”。教学中, 一是进行课前3 分钟演讲, 要求是用心观察生活现象, 并将自己对生活现象认真思考, 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 我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让生活走进作文, 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述生活, 写生活化的作文。这两点我一直坚持做, 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上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下一篇:图书馆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