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2024-05-20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精选12篇)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篇1

一年一度的高考涉及千家万户,始终是国人高度关注的大事。高考备考质量与效率始终是教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分享一些教学体会。

一、对高考备考的思考

首先,教师必须坚持教书育人,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是高中教育目标的双重性———成人成才的必然需求。“成人”就是通过高中三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理,学会守纪,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水准的合格公民。成才就是通过高中三年的教育,使学生考上理应考取的大学或使学生具备为以后人生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素养。德育为先人为本,成才必须先成人。高中教师必须坚持教书育人,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事实上,良好习惯养成了,学习效果也会提高,质量定会提升。

其次,高中备考周期是三年,备考工作应从源头抓起,从高一抓起。要总体规划,确定总目标;分阶段实施,确定分目标。制订每一阶段实施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备考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探究型课堂的构建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一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很有限,大部分时间是进入社会为工作、为事业而打拼。在打拼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多新的挑战,需要自己不断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迎接挑战。探究型课堂的构建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探究型课堂的构建,除了学校领导重视,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设备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真正树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同时,学校还应发挥教研组、学科组的群体优势,群策群力,集体构建,合力攻关。

二、提高高考备考质量的具体措施

高考数学备考,要立足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细节。

1.狠抓3个阶段

(1)基础夯实阶段。这是最为重要的阶段。高考数学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只有夯实了基础,高考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夯实了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达到更高水平。平时大家讲到的“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中的“不变”与“宗”均指的是基础及其重要性。通过本阶段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并形成学科知识网络体系。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孤立地理解、掌握各知识点,还要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打通,形成网络。这就要深挖概念、定理、公式的内涵与外延;(2)熟练掌握定理、重要结论的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3)掌握重要思想、方法的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4)熟练掌握常规题型的解法及注意事项。

案例1:“映射”概念,除了要求学生理解记住其定义外,应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映射构成三要素:原象集A,象所在集合B,对应则f,且象集C与B的关系是C哿B。(2)映射具有方向性。一般地说f:A→B与f:B→A是不同的。(3)映射是特殊的对应,包括多对一与在一对一两种。(4)函数是特殊的映射。若A、B是非空的数的集合,则映射f:A→B就是A至B的函数。(1)、(2)两点挖掘的是映射概念的内涵,而(3)、(4)两点挖掘的是映射概念的外延。弄清了这些知识要点,对映射的概念就有了透彻的理解。映射的本质是什么,其上延是什么(也就是说,它是由什么概念发展而来),其下延是什么(也就是说,它向何处发展、延伸),还能弄清前后章节的网络体系。

案例2:关于周期函数概念教学,应从定义挖掘几点:(1)若T为f(x)的周期,则n T(n∈Z*)也为f(x)周期;(2)周期函数f(x)的定义域A为无限集;(3)并非每一个周期函数都存在最小正周期;(4)常数函数f(x)=a(a为常数)是周期函数,任何非零实数都是其周期。但不存在最小正周期。

案件3:函数这章节中就有基本题型,“求函数最值”,其方法较多,按常规思维顺序考查应是:运用重要不等式求最值,运用导数求最值,转化为二次函数在某区间的最值,运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运用数形结合求最值,特殊情况下,通过三角代换利用三角函数值域求最值。学生能够按照题设条件迅速作出判断,采用何种方法求解之。

案例4:换元法在解方程、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或值域等问题中经常用到,而且很重要。那么,在运用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明确,换元(或变量代换),要根据旧变量的范围得新变量的范围,否则就易造成误解。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立足教材、挖掘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基础示范作用。

数学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1)概念的表述要严格以教材为准;(2)教材中的练习、习题、复习题的配置是经专家研究和商定的,必有其科学性,既遵循了循序渐进原则,又体现了知识的获得呈螺旋式上升规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引导学生积极去完成;(3)还应对一些题目作发散型的讲评。

具体说来,可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探究:(1)能否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有些题目解决方法很多,尽管有些方法较为繁琐,也应该启发学生去思考,弄清思路,掌握方法,以疏通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2)改头换面,即在不改变原题意的前题下变动题目的表述方式;(3)看结论能否推广为一般情形;(4)变更题中条件,看结论会作怎样的变化;(5)小题演变为大题、综合题。有的题目可作这五方面的工作,有的只能作其中几方面的工作。总之,这样的探究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还有利于对问题进行分类,便于学生记忆。

事实上,每年高考均有一定数量的基本题源于教材,就是将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稍加改编而来。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拓展,这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也必须予以重视。对学生而言,许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和发展的,数学基本技能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数学的多种能力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的。因此,新授课时一定要以教材为主,重视教材的基础示范作用。复习第一阶段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再次认真阅读教材,以期将教材知识进行升华。资料使用只是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不能滥用,有条件的建议开发校本教材。根据学情设置A、B、C……不同达标类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第二,把握课堂主渠道,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对教师而言,必须精心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对学生而言,认真听讲并积极思维,是学习掌握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把握了课堂,就等于把握了根本。教师既要不断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进行探究,又要从师生交流,情感沟通上下功夫,以期取得学生的高度信赖,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取得最佳效果。

(2)训练强化阶段。这是极为关键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套题训练。通过这个阶段,可进一步加深对“双基”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1)要把握好套题的质量。这些套题应该涵盖高中数学的所有知识点、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对于重点内容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考查。所以,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多年来的高考试卷,按照高考试卷的模式掌握好题型构成比例,控制好难度系数,系统地编写出训练套题,形成训练体系,使学生的训练具有针对性、实效性。(2)要保证套题的数量。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产生质变。套题训练少了,达不到强化的目的;套题训练多了,学生无时间完成,且易造成学生疲劳,也保证不了训练质量。一般来讲,以每2周5套为宜;(3)端正考风,保证训练成绩的真实性,使教师能真实地掌握学生的训练效果,以利于查漏补缺。(4)教师要仔细批阅,及时评讲。只有仔细批阅,才能发现问题,尤其是共性的问题,才能使评讲有所侧重,且有针对性。只有及时评讲,才能趁热打铁,提高评讲效果。(5)加强规范训练。解题规范训练必须达到“五性”,即审题的缜密性、书写的工整性、语言的准确性、推理的严密性、步骤的完整性。它既是高考应试的要求,更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一种素质要求。

(3)专题讲座阶段。这是提高升华的阶段。专题应涵盖高考的重点与热点,涉及重要知识内容,重要的数学思想的综合运用,等等。所以专题要选好,体现针对性,如“选择题的解法技巧”“经典习题错解集锦”“等价变形与命题转换”“数学建模”“应试心理调整”……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对重点内容掌握更牢固,心理状态更稳定,解题思路更清晰,综合能力大为提高。

2.培养4种能力

(1)运算能力。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都涉及这种能力,所以运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为了提高这种能力,有必要加强一些运算量较大的训练。例如,在解方程、不等式过程中,系数含字母的题目;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一些证明题目。这些题目在求解过程中,运算量大,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将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

(2)化归能力。解数学题的过程就是一种化归过程,也是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的过程。化归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没有雄厚的“双基”,就不可能产生联想,思维受到局限制约,化归能力难以提高,因此,一定要落实好夯实“双基”。

(3)建模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之一。考查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深化数学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答案,并对实际问题加以解释的过程。数学建模能力的提高,一是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二是要有必备的生活实践经验,三是要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寻找主干,快速建模。所以,在备考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基本目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4)创新能力。数学是一门与思维紧密联系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困难,因为发现问题大都要经历创新的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掌握审题的诀窍,学会审题。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一是精选典型例题,让学生以此变化各种条件,得到系列结论,彼此之间并可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二是仿效命题作文的形式完成命题作业,也就是教师先提出考查要求,让学生按照考查要求去命题。这样训练的结果,使学生能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一步增强知识的驾驭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3.注重细节

细节虽微,但细节往往能决定成败,甚至决定命运。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行为上发挥表率作用。学为人师,师为世范。教师是道德的使者、智慧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带头做到。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成才成人的质量,教师表率作用的发挥对“五性”的训练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予以指导。学习方法有很多,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差异,学习方法指导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基础厚薄、存在漏洞的不同、分别予以指导,对症下药。

(3)及时平稳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遇到不顺之事,如同学间发生小矛盾、家庭影响、考试测验发挥不理想,都易造成情绪波动。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找学生谈心,沟通引导,使学生迅速平稳心态,静下心来,投入正常学习、生活。

(4)重视激励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要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应及时予以鼓励。对于学生的不足,不要以批评、教训的方式提出告诫,而应以鼓励为主,以商量的口气提出希望,如此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夯实了基础,培养了能力,注重了细节,备考就一定是高效的,就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高考既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也是牵动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一件大事。文章以高中数学高考备考为例,探讨了备考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备考,基础,能力,细节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篇2

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重讲解、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错误倾向。其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为:(1)教育思想不端正。由于只重考试分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干扰,有些教师黑板上画实验,学生本子上练实验。(2)教改实验顾此失彼。由于一些教改实验项目具有普遍适用性,难以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如果简单照搬,势必造成忽视实验的倾向。(3)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地方实验设施十分短缺,有的地方教师随意取消教材、大纲中要求的实验内容的现象仍然存在。

要解决上述问题,除采取行政手段外,迫切需要设计一条突出实验教学的课堂思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确定受教材内容、学生基储教师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模式。但课堂教学思路的清晰、科学与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生由于受抽象思维的局限,开展实验探索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思维加工提供大量的素材,而且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启发教学原则,我们设计了以突出实验教学为宗旨,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课堂教学思路,即:情境→问题→猜想→探索→结论→深化→运用→练习→作业。

其各个环节的说明如下:

1?情境:是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通过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展示实物、模型、挂图、漫画或进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来创设物理情境。如《浮力的利用》一节,可先安排“空心牙膏片在水中的浮沉”的学生小实验,起到激发求知欲和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2?问题:从物理情境中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悱愤状态。如在《什么是力》一节,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可问学生:“我们平常接触了不少力的现象,谁能给力下个定义?”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3?猜想: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猜想可能的结论。如讲《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有关,也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等有关。本环节可激发学生热情,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4?探索:在猜想结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演示或随堂实验。如讲《蒸发》一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三个小实验:(1)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开,看那个干得快?(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大孝面积相同的水渍,看哪个干得快?(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对其一片吹风,看哪滴干得快?虽然教材中未出现该实验,但它不仅使学生懂得影响蒸发快慢的知识,而且渗透了物理研究的方法。

5?结论: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在这个环节,可先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结论,再通过看书对比,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能力。

6?深化: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或默读黑体字所表述的结论,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抓住核心,再进行反例辩论,逆变分析。

7?运用:即根据得到的结论,联系实际进行举例或解释现象。如《压强》一节,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生产中哪些情况要增大压强,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哪些情况要减少压强,采取什么方法?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又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以实现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 培养能力 终身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中心和猪蹄,是基础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基础教育本质上就是素质教育。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教育。

“学好课本,落实基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是广大师生应遵循的基础思想,同样是取得优质教学效果的根本。素质教育包含着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未来性等基本特征,并且与基础教育相一致和统一。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因为人们在步入社会之前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都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而语文是基础的基础,要使学生成为栋梁之才,先要学好语文,即便是最普通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从事最一般的服务工作,要进行政治、业务学习,领会和贯彻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接人待物讲究文明礼貌等等,都离不开语文基础。所以语文教学应抓好学生的基础,逐步发展成为能力。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非面向一部分学生。这符合义务基础教育的宗旨和“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素质教育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个个成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多听、多看、多问、多想、多记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本人认为好的教学语言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是激发学生思维和记忆的中介。

1、有时候一个警句、一句幽默的话,往往使人终生难忘。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讲究,要求更高。因为语文教师讲课,要生动地描摹形象,严密地阐发事理,精要地概括事件,细致地复述情节,准确地传授知识等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或一语中地,或妙趣横生,或余音绕梁,有时只寥寥数语,学生便豁然开朗,听他讲课,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所以,语文教师首要的基本功便是锤炼教学语言。

2、除语言的规范性外,应力求语言的准确、精当、生动幽默。因为生动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听起来精神集中,感受深刻,并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留下难忘的印象。在讲新凤霞写的《傻二哥》一文时,根据书中对二哥卖药糖时的动作描写,我请一位同学进行模仿,同时,我还加了一句评语:“這简直是傻二哥转世。”全班顿时欢笑起来,这篇文风朴实的散文,在轻松、愉快中就学完了。

(二)“幽默”是教学语言的润滑剂,恰当地将幽默引导课堂上来,能够体现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1、我们的教材本身,就含有不少幽默成分。像《分马》里骑马摔了屁股,痛叫不迭的老孙头,读后令人忍俊不禁。我们要注意挖掘引导,让学生在笑声中进一步领略文章的深意,同时,我们还要力争让自己的教学语言也能幽默一点,有趣一些,以便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2、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是课堂充满和谐、愉悦的气氛。一位教师针对学生抄袭作业说了这样一段话:“天工造物真实无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物也会千差万别。人们不是说,天底下绝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吗?可在我们班却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面孔一模一样,比如这个嘴角往下歪,那个嘴角也往下歪,孪生姐妹也没有像到这个程度呀。请你们帮我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先是煞有兴趣地听,接着表情有点紧张,最后大声笑着说:“抄。”毛病由学生自己诊断,教师只要顺势而下,施点“良药”就行,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教师厉声厉语,指责批评定然把事情搞砸。此时此刻,说一两句风趣幽默的话,不仅能缓和气氛,而且是安慰剂、安心丸,能消除学生的窘态,帮助他们跳出困境。

3、风趣幽默是语言艺术,对词义的褒贬、色彩、应用范围等创造性地运用,就能收到非同寻常的功效。风趣幽默,特别能启迪智慧,因而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运用,可催化感情,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这样一来,教师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在短短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素质教育又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它不仅要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道德规范传递给下一代,还特别重视自我修养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今天的素质教育是为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国民素质基础,做好人才准备。

1、中学生面临着成长、发展的重大人生课题,他们通过学习和一段较长生命过程的洗礼,逐步想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即对自我、社会,发展和成长等问题的意义认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才能通过语文教学来净化学生的心灵,而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语文能力与素质的高低,除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方法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这就是“授之以渔”,学生学会学习,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重视和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2、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法指导。学习环节的指导是学法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是学生学习的三个重要环节,掌握好每一个环节,对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在教学改革中实行导学案,让学生先自行学习,然后讨论交流,最后才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习,这样学生完全是自觉、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而非老师“要我学”,学生学习劲头、兴趣都要好得多。如:在上《刘胡兰慷慨就义》一文时,在学生学完内容的基础上,我就特别强调了刘胡兰的年龄及其在敌人的铡刀面前那种英勇坚强,从容不迫的形象,使学生领略了同龄人的风采,进而懂得我们今天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我们怎能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不缅怀我们的先烈,不热爱我们的祖国呢?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受到了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篇4

一、注重句法基础指导与训练

1. 注重语法基础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 读写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之事, 教师需要由语法、句型基础抓起, 逐步训练。同样,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若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教师需要精通语法教学, 明确语法教学要求, 有效训练。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学生需要理解与把握的语法知识主要如下: (1) 词类知识。在英语中, 词可以分为形容词、介词、名词、动词等十大类, 每类词都有其独特含义与用法, 特别是实词的用法, 是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与把握的。 (2) 句法知识。在学习句法知识时, 学生需要把握复合句、并列句、简单句的基本结构特征及转换;弄清名词性从句与定语从句的类型、关系词及其用法;把握状语从句种类, 如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等;同时, 弄清状语从句的具体用法, 如从属连词与结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需要让学生把握语法框架, 也需要将语法结构与具体词汇、句型有机融合, 让学生深刻理解与记忆。如教学状语从句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表格形式来展示这一从句的从属连词与结构。比如so that+can/may/will/shall/+v., 同时举例说明, 训练学生读写能力。另外, 教师还需要借助各种题型来引导学生反复操练与测试, 让学生及时复习与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为读写训练打下基础。

2. 优化句法教学策略

英语句法的学习并非靠死记硬背, 而需要讲究透、精、活, 这就需要教师强化指导。 (1) 指导学生依照词汇读音与语言实践活动来总结读音规则, 学会拼读英语词汇, 并根据读音规则来记忆英语词汇。如字母组合ei读作/i:/或/ei/, 比如neighbour/neib/ (n.邻居) ;receive/ri'si:v/ (vt.收到) ;指导构词法, 如拼缀法、词缀法、合成法等, 灵活记忆词语, 拓展词汇量。 (2) 英语释义。在高中阶段, 学生可能具备了运用英语来解释词义的能力。通过英语释义, 既可让学生复习已学词汇, 也可帮助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来感知与学习新语言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对学生英语阅读与听写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如教学Unit 2 Growing pains中的vocabulary部分, 教师可要求学生试着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一些英语词汇的含义。比如mess=a dirty or untidy state。 (3) 精讲语法特点。比如语法形式、句型搭配等, 并结合课文、对话等进行实践操练, 熟练语法知识。

二、注重阅读写作指导与训练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当学生牢固把握语法基础知识后, 教师则需要强化阅读与写作训练, 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与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1. 强化阅读训练与指导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需要结合具体实际, 巧妙运用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1) 导读。通过导读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让学生预先感知阅读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运用英语简介背景知识, 丰富学生认知, 训练学生听力。或者引导学生围绕标题来预测文章大概内容、文章体裁、文章结构以及创作目的等, 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能力, 训练学生逻辑思维, 提高学生预测能力与表达能力。如教学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中的Reading部分, 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文章标题或者课文插图来预测文章内容, 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语言意义上, 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2) 指导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既要组织阅读活动, 也需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提高阅读效率。一般而言, 学习每篇文章时, 都有先泛读而后精读的阅读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指导学生首先通读篇章, 通过布置任务或提问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略读、跳读, 如何寻找过渡语句或主题句, 如何准确猜测词义, 等等。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理解段落, 深入研读文本, 学会概括归纳、复述课文, 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其次,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 还需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与课文同步的或者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 设计若干选择题或简答题, 强化阅读训练, 并渗透阅读常识。

2. 强化写作训练与指导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 篇5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显然,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课堂比起以往增色了许多,但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些许的不如人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于肤浅,所谓的没有“深度”。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 本文以让学生“敢问”、使学生“好问”、教学生“会问”等方面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

质疑敢问好问会问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显然,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课堂比起以往增色了许多,但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些许的不如人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于肤

浅,所谓的没有“深度”。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我作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让学生“敢问”。

1、营造“敢问”的氛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胆量,学生也是如此。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或挖苦斥责,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学生生疑发问的积极性压抑学生思维的发展。

a、自觉地把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

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但这种权威地位和权威角色赋予教师的是一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这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就必须转化为学生心悦诚服的内在权威。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自己适当“稚化”。所谓“稚化”,就是教师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积极进行心理位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蔽起来,亲近学生,接近学生,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适当学生化,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心、同样的求知欲、同样的认知兴趣、同样的学习情绪、同样的行为来完成教学的和谐共创。教师“稚化”,能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

b、实行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要求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以自己为中心,要和学生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的:“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自主性的发展。”教师惟有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到真正的教学民主。在教学民主方面,我国许多优秀教师的做法值得学习。如北京宁鸿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教学措施,即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天津李鉴惠老师提倡课堂教学七个允许,即:错了

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

由于老师实行教学民主,学生心里感到安全、自由,具有了心理优势,因而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

2、留给“敢问”的时间。

每节课都要设置质疑问难的环节,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随便安排,在课的开头、课的进行中、在讲完新课后做练习之前让学生发问。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让学生“质疑问难”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应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师问生答”的现象,把“示范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去问,不要越徂代庖。

二、使学生“好问”。

1、树立“好问”的信心。

小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中难以“生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a、胆小,紧张。学生害怕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受老师责备,被同学耻笑,因而不敢生疑发问。

同样是30厘米宽的“路”,为什么人们敢于在运动场上骑自行车而不敢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呢?那是因为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的人心里感到不安全,怕出错后跌入万丈深渊。联想到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不敢质疑问难,不敢提问题,也是怕问错了惹人笑话,或者挨老师的批评。

贯彻教学的“无错原则”,就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从正面引导学生提问和质疑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和如何纠正错误上,要让每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不因提问错误而感到遗憾。有位优秀老师说:“课堂提问没有错误!”因为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

b、满足一知半解。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对知识已经掌握,不再继续深入地思考,不愿生疑发问。所以,教师运用各种方式,通过不同途径引导,让后进生够得着,优生吃得饱,帮助学生树立“好问”的信心。

2、激发“好问”的兴趣。

孩子本身是好学好问的。特别是当孩子遇到他所喜欢的东西时,兴趣更高,问题也更多。“创造就是从问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疑是思维的动力,它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相机开展“生疑发问”比赛,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数量多,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养成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识字3》案例: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按照儿歌内容继续编下去,让宁宁成为一个细心的小画家?

生:行。

师:那么先自己想想编编,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很高兴,特别有兴趣,自己编后讨论。)

师:谁来把自己编的儿歌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非常地踊跃,小手举得高高。)

生:我来说说:“宁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画个炉灶有了门,画只鸭子扁嘴巴,画张桌子腿不歪,画匹大马有尾巴。你看看,可是个细心的小画家。”师:小朋友们,他编得怎么样?

生:他编得很好,如果在前面加一句“画画之前先动脑,想好之后再来画”,就让人明白宁宁不是个粗心的孩子了。

生:我来帮他添一句“炉灶、桌子真高兴,鸭子、大马把他夸。”

师:小朋友们,你们编得真好,真爱动脑筋!

让学生自编儿歌,自己发现问题的同时又解决了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设“好问”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心创设使学生“好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狼和鹿》教学案例:

师:《狼和鹿》一课我们学完了,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你们在班级中相互提问。(学生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意站起来。)

师:只要你来提问,你就可以叫班中的任意学生来回答。

(学生一听,来劲了!纷纷举手想试一下。)

生:我想给闫璐同学提问“在狼与鹿并存时,鹿是那么的幸福,森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而在狼被杀死后,鹿死的死,病的病,森林却闹起了饥荒?”

......就这样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第三次,在提问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比以往都集中,可能是他们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形式,也可能是人的好胜心在作祟,想把别人难倒,所以提的问题很多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然,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的问题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发现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向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提的问题难度低些,可他们提问的对象也往往是那些与自己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而成绩好的同学更是能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学生尝到了甜头,自然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不仅不讨厌这样的形式,还特别喜欢这个环节。

三、教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众所周知,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成分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创新教育是问题教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问题是创新教育的开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在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头脑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一切知识就成了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效;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创新教育自始自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问题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都应存在;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赤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真正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使问题存在于整个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使教育时时处处都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否则,教学则难以进行。问题是创新教育活动的归宿。创新教育活动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以问题为终结。教育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传播知识而应当是在初不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1、学会以题目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内容,思想重点往往可以从文题看出来。学生学会分析文题的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作文审题的能力。如教学《花瓣飘香》,请学生想一想,看了题目有什么疑问:这一课是写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香飘万里吗?

2、学会从关键词语质疑。

词语质疑的方法很多,比如换词比较,从比较用词是否准确方面进行质疑。如《李广射虎》中“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生疑:把带点的字换成“拿”“端”“吸”“拽”可以吗?为什么? ..

3、学会从重点句子质疑。

重点句子,包括表现课文中心思想的,含义深刻和感情色彩深厚的,与上下文关系密切的,在篇章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文中的重点句子生疑发问。如《槐乡五月》中,重点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学生这样生疑: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句我懂。为什么说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4、学会用求异思维质疑。

过去,我们只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在同一方向思考问题,这样做学生的问题只能肤浅。只有注重求异思维的引导,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等才能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提的问题才不会过于肤浅。如在教学中,我们向学生提出“多、快、好”三方面的要求:从多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快,学有创见不同一般。

5、学会想象质疑。

想象以必要的感知材料为依据。提高画面、景物、音乐、文字等条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就物抒情,由情入境,能产生某一事物的新形象。这样,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就会源源不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让这门艺术发扬光大。通过不断的发现及解决,我相信今后的语文教学会越走越好,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教程》

2、《江苏教育》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篇6

关键词 新形势 高考 素质教育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全国各地都进行了课程改革,高考形式也进行了多次改变,山东省从原来的“3+2”模式,改为“3+X”,又改为现在的“3+综合+基本能力”,现在又在酝酿新的改革。实际上,不仅在高考形式上有了改变,而且在实质内容上也有了很大变化。这一改变对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带来了很大冲击,给我们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增强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和改革意识,根据高考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更新教学观念,调整复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当前高考的形式和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物理教学应该:立足基础、提高能力、注重过程、放眼未来。

一、全面复习,降低难度,夯实基础

近几年高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考查的主要内容,但知识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知识面有所拓宽。我们在高三复习时要设法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并突出重点内容,强化学科双基。尤其是现在高考提前,时间更紧的情况下,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适当降低难度,尽量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二、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在考查学生对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考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难度降低了,但对能力的要求却更高了。而且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在新的高考形式下,还应特别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早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势在必行,而且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高考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必然要求。

四、抽象、归纳、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能从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现象中抽象出其物理本质,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理论乃至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是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考核的又一重要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的高考模式的建立,对这一方面的考察势必要加强。

再者,“科学的基本活动就是探索和制定模型”,物理的学习离不开物理模型。如质点、匀变速运动、弹簧振子、简谐波、原子核式结构等。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这些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对学生抽象、归纳和建立模型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想象、发散思维能力

随着国外教育思想的引进和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近年高考又逐渐出现了开放性试题,条件宽松,答案多样,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沿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放宽条件限制,调动学生想象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 “设计师”,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创造性又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六、注重过程,放眼未来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我们物理规律、定理的内容、结论固然重要,但它们的得出过程更是不可忽视的。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人们从生产、生活现象或需要出发,通过抽象、归纳形成理论,而后又依据理论知识指导、应用于生产生活。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建立,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这期间包含了许多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这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有些老师认为,上课做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的目的无非就是得出实验结论,而实验很浪费时间,于是就少做甚至不做实验,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等各种能力的过程。而只有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为此,在新课改中对学生的探究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成才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这些老师耐心、正确的引导,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我们需要“高分”,但更需要“高能”,我们既要适应当前的高考形式,又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携手努力,共同回答“钱学森之问”。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篇7

一、在《管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 增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教育本身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高职教育亦不例外, 因此在各门课程及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都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在高职教育中, 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亦是首要任务, 《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思想也要和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相连。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这些都和《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密切相关, 与管理学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例如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 管理者以及领导者的素质中, 都有诚信意识、敬业精神以及责任意识的要求,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要重点讲解, 并采用案例分析和参与式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素养对于今后工作的重要意义。另外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的讲授中, 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紧密相连, 教学内容中关于组织招聘、解聘、绩效考核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都与学生的工作过程有关, 在学生今后面临应聘、工作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时, 都要保持诚信意识、责任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扎扎实实地工作, 实现自身的价值。

职业素养的教育是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的, 《管理学基础》的课程特征更有利于推行职业素养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要通过案例、情景教学、管理游戏等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 有意识的增强自己的职业素养, 提高职业道德。

二、在《管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尽管《管理学基础》属于专业基础课, 其职业性尚不明显, 但在教学过程中, 亦能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实际管理能力, 这里所提到的管理能力包括: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分析的能力;团队协作、与人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建立。

自我管理的能力, 是高职学生应首要提高的能力, 包括事前计划的能力、决策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自我管理的意识的培养, 在《管理学基础》的学习中, 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讲授恰恰为学生培养这些能力提供了思路;在《管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注重学生管理思想的建立, 在布置教学任务时, 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使其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的安排、协调好各种活动, 以计划书、策划书或者案例形式表达或表现出来, 这些任务和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事前计划、决策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提高学生环境分析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从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 环境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SWOT、PEST等分析方法,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得到应用, 使学生遇到问题时, 懂得内因和外因分析, 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提高学生环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 设立场景或者设定环境, 制造“问题”, 让学生分解分析问题的过程, 从而形成分析问题的思路, 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些方法都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团队协作、与人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是各项工作的必备能力, 且这些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综合能力的高低。《管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中, 当代管理思想和组织、领导职能的内容中均强调了这些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 应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以及管理游戏等教学方式, 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能力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有意识的增强团队协作, 学会沟通技巧的应用, 培养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另外要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注重这些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处理信息的能力, 是当代的职业教育中强调的必备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利用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等, 学生应学会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获取所需的有用信息, 学会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数据的输入、分析处理和总结, 学会利用获得的信息去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 在管理者素质和控制职能的讲授中, 都要充分讲解信息处理的重要意义, 授予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创新意识的培养, 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 在《管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尽管管理职能和部分管理模式有章可循, 但具体的管理工作都不尽相同, 具有很大的实践性和艺术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 不拘一格。通过进行课堂测试,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创新素质;通过创业方案比赛, 激发学生经营中的创新思维;通过课件创作比赛等等, 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创新意识是《管理学基础》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意识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 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际管理能力方面符合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从这样的目标出发,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启东.试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代理念[J].职教论坛, 2007, (5) .

[2]黎春秀.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06) .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篇8

“纲”是指《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 “本”是指课本或教材。《考试大纲》在内容、题型、分值等方面强调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现在的高考非常重视基础。特别是考纲已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及“样题”等重要信息。从中了解命题趋势和要求, 明确复习要点, 可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切不可舍本逐末, 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考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因此复习中要对课本再进行一次梳理, 一定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定律、原理、性质、实验等内容仔细阅读, 对大纲和教材共同要求的部分加以重视, 真正做到回归教材, 以教材为据, 克服复习的随意性。要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 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同时要克服思维定势, 杜绝盲目做题。在学习中要先“死”后“活”。《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 要对《考试大纲》中各种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挖掘出知识规律和信息, 探究知识的扩展。“依纲扣本”就是要驾驭教材、活用教材。

二、建立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

高考临近, 强化基础是重中之重, 高考考查基础及基础的升华, 提升基础才是得分的关键。在冲刺阶段, 应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专题的形式整合知识网络, 便于做题时提取。即做到: (1) 知识点的完善化:教材把某些知识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 (如氧化还原反应) , 或者先给出一个浅显易懂但不全面的知识 (如燃烧概念) , 以后再去完善, 这就决定了某一章节的知识是不全面的。在复习中, 要把这些分散的、不全面的知识变成集中的、全面的知识。 (2) 知识点的深化:复习要做到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和理解基础知识。例如: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理论到实践、从定性到定量。 (3) 知识的集成化:将教材的知识集成化。特别在做物质推断题时, 要用到集成化知识。

三、重视实验复习, 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 可以发现试题都有课上的教师演示实验及课后的学生实验的影子。认真复习课本实验, 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是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从化学知识的组成看, 化学六大块知识都不能离开实验。因此, 在化学高考复习时, 不能将化学实验单独割裂开来, 应注重平时的渗透, 使化学实验融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和有机化学的复习之中。高考十分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但在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的基本操作不够重视, 动手实验的机会太少, 在实验操作中不细心观察。因而在高考中暴露出实验能力不足。在复习中可以按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及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特点, 将实验复习有针对性地编排成若干个专题, 如将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存放、基本实验操作、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等设置成几个常规专题;不同的实验题型, 如实验操作型、实验原理型、信息迁移型、设计性实验、开放型实验等等设计成针对题型的特殊专题;每个实验专题的内容应做到少而精, 突出方法。在实验复习中要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步骤和装置, 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 力求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操作便捷、现象明显、安全防污等, 从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可以引入枚举讨论法, 训练发散思维, 探究实验的多种可能性, 然后开展互评, 更深入掌握化学实验设计思路。另外高考试题具有“回归基础, 在教材中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创设新情景, 提出新问题, 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特点, 为总复习指明了方向和方法, 在最后阶段的实验复习中, 应尽量创造机会多实践, 必须重做中学阶段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若干课本实验, 并且在解答实验题时, 把答题过程当做动手做实验来对待。

四、纠错反思, 提高复习效益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 重点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 在冲刺阶段, 要注意纠错反思。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 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 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常见纠错的几种方法: (1) 摘抄法:将错误内容分类摘抄, 在附近加以注释, 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 但是印象会很深; (2) 剪贴法:将错误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 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错题本上, 并在附近加上注释, 在临考试前复习时比较方便、高效; (3) 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 按时间段、或按科目分门别类, 加以注释,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4) 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 在课本相应知识点处, 用不同符号标记错点, 同时在其附近标出该点错题的位置、出处, 错误缘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应用好这些方法, 可以大大地提高复习的成效。

总之在备考复习中, 要注重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纲”扣“本”, 抓好学科主干知识, 重视实验复习, 纠错反思、规范答题。做好了这些, 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 高考模式、内容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理综考试中的化学复习应夯实基础, 依“纲”扣“本”, 抓好学科主干知识, 重视实验复习, 纠错反思、规范答题, 提升学生应试能力。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篇9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 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 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 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一个学生在学习“官渡之战”时指出:袁绍不会用人是导致其失败的加速器。“曹操赤脚迎许攸”说明曹操的成功是与其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这场战争的成败, 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疑义, 求得解决, 这样才能进步。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 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 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 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 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 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 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 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 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 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 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 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 疏于思考。事实上, 只有犯过“错误”, 才能改正错误。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 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 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 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 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 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 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 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 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 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 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 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不断创设问题情景, 活化学生思维。

提问题是人的天性, 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 是创造的萌芽。所谓问题情景, 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 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情景。教师应以尊重为前提, 以激趣为条件, 以自主为核心, 注意在教学中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 一知半解, 不确定的问题情景, 制造悬念, 启发思考, 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 使学生探索作答。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 可提出问题: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这时肯定会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不重修圆明园。说明我们是一个敢于正视现实的民族, 是一个真正有民族自尊心的民族, 我们就应该留着这块伤疤, 让它时刻警醒我们:勿忘国耻, 奋起直追!”在学生内心萌发了一股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和对自己命运的关切, 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第二种观点:要重修圆明园。说明现在中国强大了, 同时也不再害怕侵略者来侵略了。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学生利用教师创设的情景, 多角度的思考, 活化了思维, 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 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 而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影响思维创造性发挥的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水平, 用理解的方式对待他们, 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氛围。对于学生在探究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 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 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 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 都应该充分肯定, 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 发现矛盾, 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 探索的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 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 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 很难具有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 分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后果时, 有许多同学提出“落后挨打”是一种“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的农业文明的撞击”, 因这是中国落后挨打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观点。此时,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观点, 不能简单地加以抑制或否定, 而应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有效地剔除一些模糊认识, 认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性。

注重实验探索 强化能力培养 篇10

长期以来, 由于物理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灌输式教学, 死记硬背成为教学的主流, 认为书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是教师让学生掌握的重点, 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因此, 教学中教师多数只重视讲解过程, 而对于实验却很轻视;重视题的结论, 而且要求学生记住、记牢, 但是对具体的解题过程或者原理得来的过程不加重视;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接纳, 却对知识的学习方法不加训练。要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 教师要扭转自己的教学思想, 认真领会和贯彻新的教育理论指导精神, 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并且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第二, 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学校进行监督, 使有条件的学校, 务必开好物理实验课。第三, 对于没有试验条件的学校, 教师尽量根据学校的条件, 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第四, 迫切需要设计一条突出实验教学的课堂思路。那么, 怎样设计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呢?

众所周知,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其中的很多定理和理论, 但是初中生因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 学生是很难理解这种抽象的知识, 就更不要提有较深的理解了。所以通过开展实验探索教学, 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而且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 实验探索教学思路的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点,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思想进行设计。在实践中, 我们设计了以突出实验教学为宗旨, 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课堂教学思路, 经过实践对于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对知识的认知水平都有所帮助。

我们所设计的物理实验课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创设实验情境

这是教学准备阶段, 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验的情境, 让学生有进入实验的兴趣和欲望, 才会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试验, 验证所学的物理知识。因为物理是来源于生活, 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教师可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事例, 并准备好实验用的物品,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自己先进行演示实验, 让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 之后教给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基本过程。例如, “浮力的利用”一节, 我就拿着一个小铝片, 然后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猜一猜, 我把这个铝片放到水里, 它会怎么样呢?”学生非常肯定地回答:“一定会沉到水底!”, 我说:“对!但是同学们, 你们想一个什么样的方法, 可以不让小铝片沉入水底呢?”于是大家都开始积极地讨论, 思考解决的办法。通过这样的小演示实验, 激发起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并且使他们有了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猜想的欲望, 为进一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就预示着教学成功了一半。

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

一般通过前边的演示实验, 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出一个或两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使学生清楚本节课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有了目标才有进行探索的兴趣, 有了探索的兴趣, 才会有进行实验, 寻找问题真谛的积极性。所提出的问题要和本节课教学目标相一致, 而且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问题既不要太难, 也不要很容易, 太难会使学生望而却步, 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太容易, 不用思考都知道问题的答案, 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如在学习“什么是力”一节时, 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 可问学生:“我们平常接触了不少力的现象, 谁能给力下个定义?”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三、探索知识

在提出问题以后, 也就是有了要研究的目标以后, 就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 分组做实验, 以便于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当然, 要进行试验, 就必须要有实验方案, 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 采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研究本小组的猜想结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报告教师, 教师进行指导和修正。之后再进行演教师示或随堂实验。如讲“蒸发”一节时, 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可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三个小实验: (1) 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 把一滴涂开, 看哪个干得快? (2) 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 看哪个干得快? (3) 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 对其中一片吹风, 看哪滴干得快?虽然教材中未出现该实验, 但它不仅使学生懂得影响蒸发快慢的知识, 而且渗透了物理研究的方法。

四、运用知识

在经过实验环节验证了所学知识的正确性以后, 教师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去。以便于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即根据得到的结论, 联系实际进行举例或解释现象。例如, 在学习完“压强”一节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强的知识, 哪些地方需要增大压强, 哪些地方需要减小压强。学生积极性都非常高, 有的说在冰上滑行需要减小压强, 目的是怕落到水里。有的说, 墙上钉钉, 需要增大压强, 才可以省力地把钉子钉进墙里。通过这一环节, 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 又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篇11

关键词:舞蹈基础 训练 乐感 培养

首先要教学生了解和认识“节奏感”,使他们懂得舞蹈节奏该怎样与音乐节奏配合。学生在把杆动作和把下动作的基础训练时,应采用钢琴或其他的音乐伴奏。举个例子,如腰,以训练腰的力量、灵活性和韧性、软度为目的,因此动作过程要求呼吸均匀、自然,腰部动作自如柔软,但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控制力。音乐可使用3/4或是4/4拍子,慢下腰和慢涮腰需要音域宽阔、色彩丰富的音乐旋律,音乐如果能与动作十分均匀地合上节奏,对训练缓慢自如的控制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快涮腰的音乐旋律要有流动感,旋律优美,音乐要有起伏,音乐旋律也可采用和弦流动或琶音等来加强音乐的动力,使音乐如动作一样,做到柔中带刚、刚柔并济。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技术动作,使舞蹈动作做得更加完美、更加准确。实践证明,这比原先的老师大声喊着“一嗒嗒、二嗒嗒”的节奏更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做把杆“控制”这一节时,这也是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腿部和上身的控制,使腿静止在空中,形成各种舞姿并充分表现出人体造型的各种美感,因此,最好选用艺术性较高、和声织体较丰富的乐曲。另外,“控制”动作的特点是要加强腿部和上身的控制能力,因此伴奏音乐应有起伏、有动力,要连续地把伴奏音乐乐曲一气呵成。这样的伴奏音乐能促使舞姿更优美、更抒情、更富有表现力,更可以延伸动作的控制力量和时间,以最佳的水平把动作圆满完成。

可见,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型在训练中对动作的提示、情绪的变化、身体的位置等都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音乐的高、低、强、弱,旋律的起伏都会在舞者的内心产生不同的形象思维和动力。因此,学生的动作在质量上以及感觉上也都发生着很大变化。我们上面所谈到的“控制”和“腰”只是一些个别的例子,在许多课堂训练的动作中,如“翻”、“跳”、“转”等,如果音乐旋律刻板,对大幅度的动作就不能起很好的推动和帮助作用,如在“身韵”这类练习中,像“提沉”、“横拧”“冲靠”、“含腆”等极有韵味的动作中,音乐伴奏一定要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旋律,同时,也要给学生一个到位的“呼吸”,在气息上、情绪上诱导和启发学生进入“舞”的境界,使学生才不会感到自己是在“卖苦力”,做出来的动作才会有韵味。所以说,在培养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同时,音乐感觉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和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既然“乐感”的培养对舞蹈表演者如此重要,那么培养“乐感”对学生来讲比培养“节奏感”更为重要,因为“乐感”是要全面理解舞蹈音乐的内涵。舞蹈又是“空间的艺术”,是想象的空间。这一空间它可以打破所有身体的界限,可以将肢体外貌转化为流畅的姿态,而进入一种永无止境的意象中去。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具体排练一部舞蹈作品时,要引导他们通过想象,用他们的身体来体验音乐,来感受音乐,从而形成活生生的经验。其次,教师还应经常播放一些舞蹈名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伴奏音乐,如何体会和掌握“乐感”如何去塑造舞蹈形象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给他们提供情感、意境、想象等丰富多彩的形象思维,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换句话说就是,从头到尾培养的是“乐感”,使他们能更好地配合肢体的表现,从而为创造完美的舞蹈形象打下基础。

“乐感”的培养,归根到底是艺术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艺术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舞蹈训练一定要重视“乐感”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对舞蹈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艺术的苗子能在音乐潜移默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使学生逐漸做到舞中有乐、乐中有舞、声情并茂、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仇春霖.大学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注重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篇12

数学实践操作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体现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由来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 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 可以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尝试拼一拼, 动手操作。请同学们先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拼一拼, 能拼成哪些图形?

2.运用迁移, 探讨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拼成的图形与此相反直角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分析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内在联系。

3.带着问题, 操作实验。

(1)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2) 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3) 锐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实验后会得出肯定的结论, 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高等于锐角三角形的高, 锐角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再次实验, 推出公式。

(1) 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四边形与钝角的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操作得出与前两次实验相同的结论。

(2) 用幻灯演示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归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二、在操作活动中, 发展学生思维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指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 先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 让学生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1.动手分小棒。先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 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 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注意看看结果怎样?然后, 再让学生把9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 再把10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 注意看看结果又怎样?

2.观察, 比较结果。仔细观察、比较自己在分小棒的操作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能不能按结果分类?把比较、分类后的结果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是分后还有剩余。

3.看所分的结果, 写算式。先让学生把第一类正好分完情况分别用横式、竖式表示出来, 然后指导学生写。第二类有剩余的横式、竖式, 教师明确指导:同学们平均分后剩下的那个数叫“余数”。并指出怎样在算式中表示“余数”, 同时揭示课题;同学们所分的第二类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4.结合实际, 巩固深化。教师创设一些如分糖果、红花、铅笔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边写算式, 边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一方面发展学生思维, 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而实践操作最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使学习变成儿童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是明理, 通过学生实践操作, 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能够生动地感知、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 而且可以明白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三、注重操作活动, 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知识, 本身就是来源于实践活动, 要培养学生自学, 把教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态度, 才能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手中一种有用的工具。这就要求在学时应创造让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走出课堂, 让学生参与实践。例如在教学“实际测量”中, 首先选好测量的目标是球场, 让学生看一看足球场的长和宽有多远, 沿着球场的长和宽走一走, 目测一下长是多少米, 宽是多少米。然后让学生用卷尺每20米量一次, 再测量计算足球场长、宽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看谁目测的结果比较接近实际距离。通过以上看一看, 走一走, 算一算等的实际活动, 进一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变换形式, 促学生参与实践。例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时, 我安排以下实践活动:

(1) 让学生们拿出自带的火柴盒, 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火柴盒的内匣和外壳各自由几个面组成。缺少了哪面?如果要求制作这样一只内匣或外壳, 需要纸板多少, 应该求几个面的面积?

上一篇:可行性实验下一篇:多高层钢结构住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