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

2024-05-09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共5篇)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 篇1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外部推动力

1.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促进课程考试方式不断改进

国家、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需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改革的外部动力。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代环境, 不仅对传统社会生活得改变巨大, 而且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也是深刻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迎接全球化、网络化浪潮下, 既吸收外国优秀文明,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又防止和消除西方精神文化垃圾腐蚀, 抵御“西化”“分化”的图谋,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来说, 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适应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 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持续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式改革奠定科学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文件,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 如学科由分散到整合、由弱小到盛大,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相对明确的研究方法、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比较合理的学科结构;完成了覆盖面广的学科点布局, 建构起了完整的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专兼职的学术队伍;同时, 学科建设成果又有力地支持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 注意不断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 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与理论, 公开发表或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专著, 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材体系。思想政理论课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 奠定了一定的学科基础并促使课程考试不变改革, 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发生的内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动力源不仅来自于外在动力, 更是内在动力作用的结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内部矛盾运动,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是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从而推动考试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各要素的内在矛盾主要有:

1.学习主体与管理主体对考试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 如何满足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特殊要求的同时, 又与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就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基本动力。

在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暂时还无法充分满足大学生多样化思想政治发展需求, 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一般而言, 大学生都有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 其要求也具有多样性。正事由于这种多样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之间的矛盾, 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性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需求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管理主体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考试过程中更为关注大学生的政治倾向性, 而就大学生从个体而言, 则更多关心自己的能力发展, 他们虽然也关心政治, 但更多是具体的政治现象和事件。由此可见, 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要求在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政治发展需求方面,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 以不断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需求, 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管理主体与教育主体之间对考试不同需求的矛盾

虽然教育者在考试这一实践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是教育者要通过课程考试这一手段去考察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具体学习情况, 但是其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需求的领悟, 也有一个不断学习、理解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 教育主体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是否能以承担整个考试活动会使考试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 教育者是否充分把握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要求, 并在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现阶段“在考核的具体组织和设计过程中偏重于对知识点的强记和对理论体系的掌握,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政治思想实际状况和品行的考察。”只有当教育者以一种积极地态度不断对考试具体效果进行反思改良与管理主体对课程考试要求达到一致时, 才能进一步推动考试方式改革的发展。

3.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之间对考试不同需求的矛盾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对教学主体在满足管理主体的要求, 所实行的具体考试方式的是否接受。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通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低和行为选择来评价的, 但根本的检验离不开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主体接受考试的愿望和要求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考试产的效果, 如果对考试产生反感情绪, 则使考试本身相应的激励作用在他们那里难以生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 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矛盾性质和发展程度, 决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基本效果。一般来说, 两者同一程度愈高, 效果就愈好, 考试目标的实现就愈顺利;当两者处于尖锐对立状态时, 就必然影响考试效果。但是差异和对立只能在过程中才能逐步淡化或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改革的过程, 正是要在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通过双向矛盾运动来逐步消除矛盾, 以达到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 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不断地向前发展, 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内部的矛盾斗争, 外在的推动力就不可能发生作用, 当内在矛盾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不断改革的时候, 外部推动力又可以加快或者延缓这个过程。而这些最终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的不断改革, 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要素、多种矛盾的复杂系统。教师、学生、社会环境、考试效果等, 是基本构成要素。所有这些基本要素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矛盾体系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运用, 并通过矛盾运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的不断改革, 以适应各个主体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动力

参考文献

[1]杨立英, 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6.

[2]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 2007.

[3]刘会柏.“两课”现行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探究———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2) .

[4]杨泽字, 李维昌.论“两课”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云南大学“两课”教育教学状况调研分析[J].云南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 篇2

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念

对学生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首先要坚持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就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而学校要在教学中融合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第一,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的指导。

第二,要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必须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思想政治课本身体现了多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练好内功,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平面的教书匠”,要努力成为“立体型”、“学者型”的教师。

因此,教师要教书育人,担负起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任,就不仅要有充实的知识,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里素质

实际上教师教学生应该是先成人后成才。我们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做人的基本素质和要求,要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的基本常识,自觉地以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对此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育人”的最终目的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情感教育,对学生施之以爱,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师长的慈爱和温暖,才能消除隔膜,与教师推心置腹,表明自己的`心理活动,勇于承认错误,增强改正的勇气。

其次,教师应坚持劣中见优,表扬为主。注意细心观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身上潜在的自信心,点燃他们自尊火焰。

再次,应有意识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挖掘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

四、切实开展心灵交融的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是生动活泼的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是增强理论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教师置学生的疑惑于不顾而高谈阔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政治理论教学和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纪律与自由,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的与人交往;看问题,办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还可以利用校外的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一切,遇到挫折,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有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等良好性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总之,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素质教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才能有机地把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 篇3

甘肃民族地区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诱发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只有对这一问题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才能有效引导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进入制度框架体系, 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1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直接原因:利益表达不畅

利益是一个十分广泛的社会概念, 一般来讲, 凡是满足人的物质或精神需要的都可称为利益。利益的实现也就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中共十八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但是, 利益表达不畅仍然是近年来民族地区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此起彼伏的直接原因,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群体性利益先天性保障不足, 利益诉求不能有效满足。甘肃民族地区, 如甘南州和临夏州境内地貌复杂多样, 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受自然资源制约, 加之生产条件不足, 气候因素影响, 农业生产呈现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的弱质性;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产业结构单一, 第三产业不发达, 农牧民收入普遍较低、增长缓慢;农牧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与东中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形成了“经济断裂”局面。“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 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 而且是有风险的, 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各方因素的掣肘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共同的经济利益不能实现, 民众在社会和政治事务中长期处于一种边缘状态, 容易滋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心理, 就倾向于制度之外的渠道表达利益。

其次, 个体利益多元化, 表达方式分散化。一方面,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相对加快, 少数民族公民的权利意识、个体意识和维护自身利益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 民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生产活动相对分散独立。“每个人都以原子化的身份经营自己的家庭经济, 经济理性主宰着他们行为的选择。这种原子化的生存方式反映到政治上, 就是每个村民都以个体的方式直面国家权力体系”这就使得公民以个人和小团体形式自发进行利益表达, 呈现出高度的分散化、个性化、独立性的特点。同时, 民族地区青年一代为了寻求发展选择外出打工, 其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因而, 传统生产活动的分散性、职业选择的分化以及人口的流动性导致民族地区利益要求的差异性和利益表达的分散性。单个的利益表达和维护行为既会遭受忽视而不断受阻, 也增大了公民参政的成本, 更不利于全面真实地反映公民的整体性利益。

当民众的整体利益或个人利益受到伤害时, 他们不能寻求到有效的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 便被迫选择上访、申诉、抗议等非理性甚至是暴力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引起上层或媒体关注, 这也是近年来民族地区非制度政治参与频发的直接原因之一。

2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根本原因:基本制度与具体操作的矛盾冲突

“如果政治制度化无法适应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参与的扩大, 将导致政治参与的无序, 会危及社会政治稳定。”从宏观层面来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具有广泛的优越性,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阶层日益高涨的政治参与愿望。我们建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制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我们党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我国基本国情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 可以使公民有效遵循现存结构所代表的政治行为轨道参与政治。

但是, 从微观层面来看, 民主政治参与在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缺乏切实有效的保障而导致制度异化、缺位、冲突的局面。现阶段甘肃民族地区基层民众在政治参与具体制度与操作环节中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选举制度被旁置。虽然村民自治制度运行已久, 但对民众政治参与的作用十分有限, 其首要原因就是与村民民主选举相配套的保障和规制机制被旁置, 导致村民选举权难以真正实现。选举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 是进行政治参与的前提和基础。但在甘肃民族地区基层民主选举违法和侵权案件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治体外部力量不当干预。甘肃民族地区原有全能型行政管理体制并未完全褪化, 乡镇政府仍然直接影响或控制着村民自治委员会, 行政化的村委会实际上扮演乡镇政府下属机构的角色, 尚未真正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如:在村民选举过程中, 乡镇干部片面强调政令的畅通, 不是引导村民按法定程序预选产生候选人, 而是给有关人员“做工作”, 或者千方百计帮助暗中行贿人, 釆取行政手段操纵或干预选举工作, 搞指选、派选、暗箱操作, 借民主选举之名, 行上级任命之实。民主选举制度不仅不能保障民众政治参与的渠道畅通, 而且常常会被忽视, 对民众政治参与活动造成不良影响。二是行政村自治体内部存在破坏民主选举行为, 较为常见如村委会选举中存在拉帮结派、暗中贿赂、拉票等破坏和干扰民主选举的情况。这几种情况无视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制度, 践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破坏基层民主, 也为部分村务矛盾留下祸患, 成为干群矛盾、村集体矛盾冲突的催化剂。

其次, 决策制度缺保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要求, 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就需要制度的保障。然而, 在甘肃民族地区, 一方面, 行政村民居分布偏僻、分散, 一些村委会干部嫌开会麻烦, 对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决策, 不跟群众商量就擅自拍板, 公务活动喜欢搞暗箱操作。按照佩特曼的观点, “社区或工作场所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也是人们最熟悉且感兴趣的领域, 才是公民参与政治最恰当的领域。也唯有个人有机会直接参与和自己生活相关的决策时, 他才能真正控制自己日常生活的过程。”另一方面, 基层人大代表与村民之间处于脱离状态, 村民的意见和要求很难通过基层人大有效转化为政治决策, 对政治决策系统缺少影响力。在参与实践中不能建立和完善各项决策制度, 不能规范公共事务决策与执行秩序, 容易致使公共权力谋取私利。滥用权力, 腐化堕落, 官僚主义等现象不仅侵蚀了政治体系的机体, 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 导致甘肃民族地区一些社会矛盾激增。

最后, 信访制度不合理。少数民族公民合法的利益诉求之所以得不到应有的表达,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制度设计本身存有问题。比如信访, 在现有制度渠道无法正常上传下达的情况下, 信访无疑成为少数民族公民向上级反映自身利益诉求的救命稻草。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规定,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 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在大多数时候, 信访部门的处理原则是“分级负责、归口管理”, 做到“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县”, 只是将意见转交给有关部门, 而没有进行及时的督办和检查, 民众利益表达往往石沉大海。并且, 有些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不恰当地控制农民信访活动, 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实现信访条例中的利益表达功能, 信访制度的功能出现了变形, 堵塞了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 所以越级上访或者暴力冲击政府机关便成为必然。

3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行为失范

如果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繁荣的翅膀, 那么地方服务型政府就是腾飞的主题, 是一体与两翼的关系, 从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关键是加快构建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 并以此为契机提升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当前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最激烈、最复杂的时期, 面对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 “有效政府的政治—行政行为必须是规范、制度化的行为, 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是有效政府的本质表现与应有内涵, 在某种程度上, 制度化就是有效性的担保和承载。”因而, 政府行为的规范性也是导致民族地区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重要变量, 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村干部将权力异化为谋利工具, 对村庄公共利益和村民个人利益具有危害性。民族地区村民自治施行以后, 村级组织一方面受村民委托行使自主管理公共村务的权力, 另一方面却负责在基层贯彻实施国家方针政策的任务。这两种权力本质上属于公共权力, 容易异化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如个别村干部利用公共村务权力大肆受贿钱财, 通过公共权力拉拢自己的势力, 对支持自己的群众优先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等。更为重要的是, 民族地区行政村组织中, “管理”、“经营”、“党务”甚至宗教活动都会交织在一起, 村民自治权力过于集中, 有可能异化为少数村干部甚至某个村霸自治, 对村庄公共利益和村民个人利益具有更大的侵蚀性。

二是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作风不良, 不能真正为民用权, 为民谋利, 为民服务。一方面,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中的部门利益个人化现象非常严重。地方政府部门, 凭借其手中的特权如劳动用工人事权、项目资金审批权、产品价格定价权, 为本部门、本单位的人员消费而谋取经济收入。地方政府不仅背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而且以群众要挟上级政府加大财政拨款的筹码。另一方面, 在面对“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情况下,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不是在想着实实在在的做些群众满意的事, 而是常常提供可以彰显其政绩而农民不需要的公共产品。如甘肃民族地区个别政府为虚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不切实际的扩大城市规模, 或者打着“为民整村推进搬迁”的旗号, 申请国家财政拨款, 但实际却以大量的豆腐渣工程掩人耳目, 造成无用的公共产品相对过剩而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缺乏。

三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尚缺经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从观念到技能、从思想到作风、从学历层次到管理经验都非常欠缺, 民主与法治素养、政策执行能力亟需提升。地方政府作为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主体之一, 作为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 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面对突发情况或者群体性事件, 化解方式简单粗暴, 不能和民众进行沟通协商, 有效处理问题, 化解民怨, 而仍然存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这就对有效化解、防范群体性事件, 对自治地方社会和谐发展的制约都是非常严重的。

4 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现实原因:民族地区多种政治文化并存

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民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第三世界国家在向现代民主国家转型的过程中, 最大的障碍也许不是某些正式的民主制度的选择问题, 而是影响其社会成员政治行为方式的落后的政治文化”。甘肃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渗透于传统政治文化, 表现得错综复杂, 深刻影响公民的政治心理和参与行为。

首先, 异质性较强的宗教文化不利于形成和谐稳定的积极心理。甘肃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以及存在于某些民族中的原始宗教为其信徒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往往成为信教的民族成员进行政治认知、产生政治情感、进行政治评价和选择政治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一方面, 这种宗教性政治文化影响少数民族成员的政治人格, 从而淡化法律制度的存在, 人们习惯借助传统的习俗和手段来解决发生在身边的各种问题, 而不是通过现代的民主法律方式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往往会迅速扩张和蔓延开来, 形成一种盲目的狂热, 引发社会与政治的不稳定。”另一方面, 各宗教的风俗、习惯、禁忌更是千差万别。多元的异质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产生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单一民族认同心理、强烈的宗教皈依心理、民族偏见心理、民族歧视心理等消极政治心理。这些消极政治心理不利于民众团结统一价值观的形成, 更不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 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 西部民族地区的“邻里集会”意识也极其深远。农村社会形成了明显的差序格局, 家族势力在事实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家族压力以及依附心理, 加之个体的有限能力, 使他们不敢与家族势力相脱离, 总是努力保持和家族领袖及成员意见的一致。某些落后的家族势力一定范围内影响着民众心理, 导致攀上心理、人治心理、依附心理、政治疏离心理等消极社会政治心理广泛存在, 这既是影响甘肃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也是甘肃地区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心理基础。

政治文化作为重要的心理基础以无形的力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这种多元政治文化交错致使甘肃民族地区公民不能进行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从而越出政治制度的框架, 发展成为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摘要:非制度政治参与之风愈演愈烈, 甚至威胁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基于甘肃民族地区非制度政治参与现状, 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际走访, 分析论证了甘肃民族地区非制度政治参与发生的动因。

关键词:非制度政治参与,民族地区,邻里集会

参考文献

[1]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38) .

[2]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 (10) .

[3]亚当·斯密著;秦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8) .

[4]李淑丽.当代中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一以上海市崇明县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 2008.

[5]吕庆春.资源贫乏与政治贫困状态下的政治参与[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 (06) .

[6]卡罗尔·佩特曼著;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9) .

[7]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8]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3) .

[9]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15) .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 篇4

(作者未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信息量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危机感的增加,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影响。当这些冲击与影响超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就会给学校带来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导致学生荒废学业、难以成才。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探讨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

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应以深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以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前提。这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必然会渗透其中,从而实现内在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也要掌握足够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一是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教育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等为直接理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直接理论基础。二是具体工作对象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都以人为工作对象,但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人”,主要是那些有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受负性情,或者是有心理障碍的人;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则具有鲜明的全民性特点,从各级领导到广大群众,从教师到学生,从优秀学生到后进学生,从心理健康的学生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都是受教育的对象。显然,这较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要宽泛得多。三是具体工作方式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自下而上”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者往往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有心理问题时,他们会主动找心理老师,从而得到心理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上而下”的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向受教育者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必须参与性”,相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则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四是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的评价标准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如专业与职业的选择、人际关系的调整、学习压力、恋爱问题等等。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形势与政策教育等等。在工作成效的评价标准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讲,主要看是否解决了学生现有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助人自助”。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则主要看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觉悟的提高的。相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衡量标准更为具体和容易把握,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衡量标准则较为抽象和不易掌握。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途径

第一,在关心学生生命财产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的人,表现为其认识、情感、意志、智力、人格、行为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能对外部世界作出协调反应,正确认知自我和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不会出现损害社会利益及公众利益的心理趋向,做出反社会行为, 造成恶性事件。

二要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健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健康的社会心理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而不健康的社会心理状态则会干扰和阻碍社会的发展进程。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得到及时调整以适应时代,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

三要在学生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这是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首先学习心理学知识,而且系统地补充这方面知识,以此带动更多的人们去了解心理学知识。

第二,在实施日常管理的同时实行心理管理。所谓心理管理是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各种媒体,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保持良好心态,以实现共同目标而实施的管理。

首先,管理者要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管理者应该具有怎样的心理素质,才会形成人格魅力呢?我认为良好的心智素质不可缺少,管理是一种由心智驱使的活动,必要的管理学与心理学知识及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凝聚力都是必须具备的。此外,管理者应该具有战略眼光,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与自律感,做到襟怀坦白、廉洁正直、心胸宽广、善于团结人、作风民主、办事公正、不独断专行、不追逐名利、先人后己、是非分明、坚持原则、言行一致、任人唯贤等等。

其次,管理者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心理气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方法条件很多, 但其中有三点是不可忽视的:一是管理者要善于集权、分权,用智慧和能力去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二是管理者办事要公正,只有当人们感到你是公正的,才会信任你,与你同心;三是管理者要广纳贤才,广纳众言。

再次,认识人的本性,实施心理管理。管理者在实施心理管理时,必须认清人的基本特性,遵循心理发展的有关规律,有意识地运用情感的桥梁作用,减少口号式的说教,扶正压邪,调动人的内在动力,注意通过心灵的触动、震撼,团结全体成员,使人们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三,在开展疏导灌输的同时开展心理咨询。面对改革的大潮,每个人都要承受社会的多方面刺激或社会心理压力,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人们的传统思想和人格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心理问题亟需得到解答,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学生心理。

第四,在依靠现有思想教育阵地的同时依托网络技术。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综上所述,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应努力寻找思想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有机结合, 使之产生更好的效果。

★ 论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特点

★ 公民教育实践计划书

★ 论教师的教育思想现代化

★ 公民寻求教育公平异地高考民间方案公布

★ 论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进一步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 篇5

生活体育的含义

体育的本源就产生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面向大众。生活体育就是把体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让人们吸取到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体育与生活相脱离的弊端, “把体育变成生活, 把生活变成体育”, 从而实行“为生活作准备”的体育[6]。生活体育是生活教育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健身活动与生活行为、休闲行为合理的结合, 尽可能有更多的身体活动, 达到增强体质, 培养社交能力, 培养合作精神, 培养开拓精神, 安全教育, 激发积极性与主动性, 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和培养相互尊重的良好道德。[1]

生活体育实施的种类

1. 体育磨难教育

体育磨难教育即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分层次地在体育课中设置一些困难, 让学生遭受一点挫折, 在同困难和挫折的斗争中经受磨炼, 使学生在克服困难和挫折过程中能得到其他教育所不能及的收获, 是培养坚强意志、勇敢无畏的精神的有效方法。实施体育磨难教育, 首先, 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对学生进行磨难、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和锻炼。其次,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在与困难作斗争中获得苦、乐体验。再次, 要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 活动的强度和难度要适度、合理、科学, 要与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相适应。再次, 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形成一种生存技能的共识。[2]

2.体育逆境教育

逆境指主客观不利于人才个体的成长, 或给成长带来种种困难。[3]我们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首先, 历史的重任要求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其次, 设置一些反差素材, 达到培养的效果。逆境磨炼学生意志、开发智力、振奋精神。因此, 进行体育逆境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

3.体育挫折教育

体育挫折教育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遇事能够沉着、冷静, 勇于同困难作斗争。[4]体育挫折教育的实施, 首先,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使学生性格变得成熟。因此, 在体育挫折教育中务必使学生懂得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其次, 培养正视挫折的意志品质。培养百折不挠的毅力, 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坚持不懈的恒心。再次, 要创设情境进行挫折教育, 让学生感受挫折的同时培养学生适应挫折的能力。[5]

生活体育的作用

生活体育可以教育学生学会尊重自己、理解他人, 提高积极主动性, 规范学生的行为, 可以帮助学生躲避不必要的伤害, 做一个合格的有用之才。

1. 学校体育生活化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发展

体育的发展以生活世界为基础, 与人们的现实世界相融合,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体育实践中, 关注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为陷入文化危机的学生寻找一个安宁的家园, 使陷入现代生活冲突与困境的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才能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换言之, 只有使体育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生活意义, 使体育的驱动力源于人们内在的生活需要, 从而使经常性的体育行为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 体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才可能是全民的和终身的。

2. 生活体育可以促进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提高

挫折是指当人体从事有目的活动时, 在某种环境中, 遇到障碍或干扰, 致使其活动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况, 有的仅指障碍个体功效活动的客观情境。而生活体育能使人体承受一定的心理和生理负荷, 要完成动作, 除了靠机灵、聪敏和善于动脑筋外, 还要靠意志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 这就为磨炼人的意志, 培养勇于克服困难、挫折的品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也为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承受挫折打下了伏笔。因此, 在生活体育教学过程中, 设置困难、挫折环节, 在原有的练习内容、结构、方法和要求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目标, 使学生作出相应的努力来克服这些困难障碍, 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游戏或比赛中失败队的学生会发怒、气愤, 说胜队犯规等。从学生的心理方面着手, 不断训练学生对挫折的忍耐和承受能力, 使学生在失败时也能保持进取的精神, 这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身心健康。

3. 生活体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生活体育教育中, 学生之间发生着频繁的合作, 诸如球赛、游戏、接力跑等等, 如果同伴间合作意识不强, 就很难取胜。培养合作的意识, 要紧密结合生活体育教学的内容, 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在集体项目的比赛中, 让学生懂得谁上场, 谁替换, 替换谁都要事先安排好。配合过程中, 队员间更要相互谅解、鼓励与支持, 切忌埋怨、责备。使学生认识到, 人与人之间只有良好的合作, 才能相处得更融洽、亲和, 取得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大。

4.生活体育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意识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如: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简单、形象的技术动作演练, 生动直观地传授知识技能和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 才能使学生不仅知其一, 而且知其二。从中受到启发, 把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生活, 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加强生活体育教育防止校园悲剧的措施

1.加强人文关怀

教师在生活体育教育当中应利用人本主义, 坚持学生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的理念, 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为学生持续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即在和谐发展中创新挖掘出隐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财富, 这是体育教师的核心问题。因此, 体育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还要从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上进行合理疏导。

2.加强生活体育教育, 疏导学生心理防范校园悲剧发生

面对学生的学习压力、升学困惑、就业压力、父母的殷切期望等, 如何有效缓解压力、不良情绪, 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 体育教师应在生活体育教育中引导学生适时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 正确对待各种失败, 使学生心理正常化发展, 从根本上避免学生悲剧的上演。

3.培养防范犯罪侵害意识

学校把防范犯罪教育纳入学校生活体育教育的整个体系之中。生活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预防事故、遵守体育规则、提高受挫折承受力、避免过激事件发生等, 把这种在生活体育教育中得到的生活常识移植到社会中更有利于学生的规范发展。体育教师应当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设置情境例子, 要让学生懂得受到侵犯后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并通过自身的努力避免祸患的发生, 尽量做到让学生在受到危险或侵犯的情况下尽可能要冷静、不慌、头脑清醒, 保持警觉的应对能力。

4. 开发生活体育教育资源, 科学渗透健康安全内容

体育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为生活体育教学提供优越的外部环境, 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体育教师要提升生活体育意识, 从而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活体育教育, 努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如:北方的寒冬天气, 可以利用冰雪条件开发许多冰雪项目, 而南方的夏季利用雨水充足则可开发游泳、漂流项目, 有山的地方可以开发登山、攀岩等项目。

结论

生活教育是教育的本源, 是全面的教育, 是终身的教育。体育教育对生活教育的促进仅是一个方面, 由于传统的体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性, 所以, 针对体育方式的缺陷在后奥运时代提出了生活体育。对于每个基础学科来说, 都应担负起生活体育教育的责任, 学校体育因其显著的实践性而显得更加重要。通过生活体育课的学习, 学生不仅能掌握有关生命安全常识, 更能提高应对生命安全威胁的技能。包括学生的逃生教育、珍爱生命的心理教育和安全活动的能力教育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培养顽强的耐挫能力, 培养不轻易放弃生命的坚韧品质。以提高生命保护的意识和技能、掌握心理状态的运动调适方法以及提升安全活动的能力。我期待生活教育能被更多的人重视, 能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平萍.“体育生活化”从步行开始[N].中国体育报, 2009-10-9.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言论集[M].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8.

[3]曲宗湖.大悲大喜后的反思与遐想——后奥运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走向[R].2008.11.

[4]孙学明.生命安全教育视角下体育教材的分类和处理[J].中国学校体育, 2009, 184 (3) :18.

[5]陶玉流, 王家宏.体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缘由及途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3 (2) :42~45.

[6]培养终身体育思想[N]http://www.hangzhouov.cn.2007-05-30.

上一篇:山寨企业下一篇:中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