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2024-07-28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精选11篇)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篇1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心理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中主、积极的接受、学习以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并将其转化为信念或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受教育者依据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进行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 从而构成一个连续、完整的思想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转化过程。

一、政治社会化和道德发展的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形成的动力

心理学认为, 需要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 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人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 一旦环境发生变化, 机体就可能产生缺乏感, 这种缺乏感就会促使人调动集体的力量去达到新的平衡, 因而产生动力, 这种缺乏感越大人的动力就越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可以满足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需求。政治社会化, 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使个体具有一定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情感以及政治信念, 形成特定的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 从而形成政治人格, 成为政治人的过程。个体政治社会化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学习和接受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 使自己的政治言行都符合国家和社会的要求,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自己。此外, 个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能够获得政治归属感, 取得社会的认同, 增强个体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能力, 使个体更好的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二是获得道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接受心理的另一个重要动力。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国家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要求, 更是个体自身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的内在需求, 对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使人们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从道德的角度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 发挥其自我教育的能力, 推动他们自我道德的完善和发展。

二、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性是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形成的基础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过程中, 接受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能够按照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接受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进判断选择、整合等, 以达到满足自身发展的目的, 具体过程为:

一是确定接受标准。接受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接受有一定的标准, 并按照这个标准对客体信息选择性的接受, 使接受客体能够满足接受主体的某种需要。接受标准的确立过程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确定接受目的。接受主体只对那些对自己有利、有价值的, 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客体信息当做自己接受的目标;其次是选取接受视角。接受视角即接受所选取的角度, 接受视角不同, 对接受主体而言客体信息的价值就不同;最后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确定接受标准。

二是判断选择接受信息。接受主体在感受外界客体信息之后, 能够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根据接受标准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判断, 确定接受对象的取舍。在感知信息之后, 接受主体往往会根据其接受图式判断筛选接受信息, 经过初步的思维加工之后使之成为符合接受目的的客体。接受主体在收集了信息之后, 接受视角再一次对收集来的信息按接受目的进行加工处理, 使接受客体变为合乎接受目的的有用的客体, 成为一个可以进行接受活动操作的具体存在。

三、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内化的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 接受主体将客体信息内化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是同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同化即人们把已经感知并选择的客体信息融入到原有的道德图式中的心理过程。当接受主体遇到与自身原有图式相吻合的经验时, 即当外来信息与接受主体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的观念体系指向一致时, 新的思想信息就会被建构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就会被同化, 反之就会打破原有图式来顺应新环境。

二是调节。调节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自己原有心理结构的调整和改造, 是改变原有的道德图式或建立一个新的道德图式以容纳一个新鲜刺激的过程。当新的思想理念与原有的道德图式不一致时, 整合的力量就会打破原有道德图式的边界, 重构原有的价值体系。这一整合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造原有图式, 以便接受其他信息;二是创造一个新的道德图式, 以接纳新的事物。

四、受教育者将内化的思想主动付诸于实践, 在反馈强化中形成相应行为习惯的过程

这一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阶段,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最终完成的标志。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 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 是变“社会要我这样做”为“我已经或正在这样做”, 这一转化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明确思想动机。动机是需要的前提, 在特定思想动机的驱使下, 接受主体才可能指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象。二是在思想动机的支配下, 选择恰当的行为途径和方式。思想动机要转化为行为必须选择相应的行为途径和方式。特定动机只有在找到与之目的相符合的转化途径之后, 再通过个人个人意志将其转化特定行为。三是在反复强化中, 将行为变成习惯。行为往往带有偶然性和情境性, 一个人的个别行为, 很难综合的反映他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 而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较全面、综合的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因此, 习惯的形成, 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标志, 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归宿。

参考文献

[1]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2]张耀灿, 郑永廷, 刘书林.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6.

[3]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篇2

只记得很小的时候就看到听到“共产党”、“共产党员”、“共产主义”这些词,但是并不懂是什么意思,只觉得它仿佛就是高高在上,离我很遥远。后来,通过学校的教育和自己的不断学习,我也对共产党有了初步了解,从江姐到刘胡兰,从焦裕禄到孔繁森,都让我体会到共产党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

以前,学校经常都会组织学生观看影片,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就是《焦裕禄》。焦裕禄,兰考县县委书记,被称为“人民的儿子”,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他吃的是窝头咸菜,穿的是补丁加补丁。为了救济更穷苦的人,他自己的孩子几年都没有添过一件新衣。尤其记得那个镜头:昏黄的台灯下他正在伏案疾书,突然肝病又发作,剧烈的疼痛使他浑身颤抖不已,汗珠如豆般直淌。只见他缓缓起身,原以为他是要躺下休息或者叫人帮忙,哪知他却拿来一把牙刷,用力在桌子上顶住腰部以强制止痛。此情此景,大家无不为之动容。看到他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情景,想到他置个人于不顾一心为民的忘我精神,我也被深深震撼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就这样树立在我心头。我渐渐明白什么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意味着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正是焦裕禄的感人事迹使我对共产党产生了衷心的向往。

有人说共产党是太阳,带给我们阳光和温暖,我要说共产党更像是人民的保护伞,时刻保护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共产党员总是冲在最前线。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2004年扑灭禽流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串地震,2010年的南方水灾等等,越是危难越是有共产党员战斗的身影。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又怎能不被这种身先士卒,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所鼓舞、所激励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盛衰,我当受任。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太平社会,可我们国家仍面临着许多挑战,西方资本主义的虎视眈眈,日本的挑衅,台湾的骚动,无不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子民,就应当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接受党的指导和教育,正是我的迫切需求!

我由衷的感谢学校和老师能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进入学校第54期党校学习,一想到即将感受到党性阳光的照耀我就热血沸腾,一想到即将聆听到各位老师的教诲我就心潮澎湃。在此,我想再一次表达我真挚的愿望,我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发光发热!

汇报人:Xx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组成因素;措施

基金项目:吉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H13400)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4.060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保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涵义的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涵义,前人已做深刻的研究。最早是邱柏生等提出的,认为“接受是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在教育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1]。张耀灿等发展了它的概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相互联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2]。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各因素系统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进行反应,并对内容主动地进行选择、整合和吸收,不断地应用于自身的实践,评价和反馈结果相互联系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就是这样的一个系统,这一系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或选择在运行过程中,显示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整体性功能。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组成因素

教育接受系统功能发挥及活动有效性,取决于各因素对系统或活动的有效能,也取决于因素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是由人、接受要素、接受环境等因素组成的。

2.1人的因素

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这个系统的主导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是由人传递和接受的,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2.1.1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教育者就是组织、实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个人或群体,包括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党政部门的干部和团组织、社团组织。

政治课教师主要任务是政治理论教学,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道德理论;辅导员主要任务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不同个体的思想状态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党政部门的行政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自身的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团组织、社团组织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当前形势和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能启迪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做人的道理。

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他们的威信、人格魅力以及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信息的效果。

2.1.2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系统中的大学生,包括不同的群体和个体,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者。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层次和目标,选择接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同化为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思想理念[3]。

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具备以下共性:第一,自主性。受教育者自主地进行思想判断和选择,而不依赖于他人;第二,选择性。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条件下,受教育者在自己意愿的支配下,根据个人的需求有选择地吸取;第三,超越性。受教育者的需求,由低级逐渐向高级演变的过程,从一般需要转变到特殊需要的量变,超越物质需要发展到高尚的理想信念。

2.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要素

2.2.1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是组成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部分。制定教育内容要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目标。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和大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取舍、确定和选择。

2.2.2教育方法 理论教育法。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有目的开展思想政治的理论教学,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人生观;动态分析法。对不同社会时期的人们思想政治状况及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比分析,预测人们思想政治发展趋势,让受教育者能运用哲学的方法和发展观点客观地对待和分析人和事;典型示范法。党政部门、团委、社团组织树立典型的人和事,给大学生树立具体的标杆,用模范人物或事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以引起大学生的反思、对照和共鸣,充分发挥典型的人、事的示范作用,使大学生受到教育、学习和效仿。;奖励法。高校的学团部门利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方法,鼓励受教育者为现实正确目标而努力奋斗;交谈法。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经常采用的方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个体差异,通过与大学生的谈话交流和思想沟通,及时发现、解决和处理学生思想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2.3教育载体 载体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运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如培训班、班会、社团活动、各种传媒等。载体会不断地更新,新载体会取代不适用的旧载体。不同的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作用。如mooc网络教育方法的提倡、推广和普及,都将在未来的教育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2.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环境endprint

2.3.1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宏观环境 社会政治环境是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现状。社会政治制度就是统治阶级的核心内容,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理论,教育、控制人们思想观念,传递着特定内容满足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人民当家作主拥有一切权力;民主进步、法制健全的政治局面,团结、和谐、安定的政治社会状况,都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条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条件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经济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物质生产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方法。经济制度、经济形势和经济关系,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特性。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

2.3.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微观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的核心内容是学校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凝聚着高校教职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受社会大文化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校园文化,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淀积而成的。校园文化也能影响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研究表明,学生的言行中印有教师的影子。教师的知识、形象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为大学生树立了楷模,教师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威信、价值趋向、政治态度、教学方法等,具有较强实际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3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取得各项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手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加强和发展,不断地创新,呈现出较好的局面。

3.1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人的主体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主观意识和追求个性发展欲望不断增强,行为与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社会的巨大变化。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出现了理论实践性不强的状态。

3.2思想政治教育重社会需要,轻个体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具有社会功能,总是被教育者以适应社会功能认识的那种非创造性、改造性所替代。辅导员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只强调服务于社会、满足于政治目的和要求,而忽视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利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3.3思想政治教育重教育者,轻受教育者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但是,教师被授予很大的权威,课堂教学限于“填鸭式”的教学。团委、社团组织的活动只考虑功利化,没有深入学生当中征求学生对活动的意见。辅导员只是简单的说教,把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自己的思想和对问题的认识传递给学生。

3.4 辅导员队伍重工作,轻培训

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不是本专业的科班出身,教育水平有待于提高。强调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忽视其培训。辅导员由于工作量大,见效慢,待遇低等情况,使得部分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热情。部分辅导员刚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又回到本专业从事业务工作,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4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措施

4.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4],辅导员队伍是重要组成之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培训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工作方法,提升他们思想教育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对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4.1.1 辅导员培训 大多数辅导员所学专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实效不理想。辅导员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据调查,4.04%的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不满意。针对这种情况,高校举行定期的辅导员培训班和不定期的专题讲座,聘请专家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辅导员的经验交流会,交流工作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效果。

4.1.2 辅导员聘任行政岗位或评聘职称 目前,大学辅导员既不是行政岗位,也没专业技术职称,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可以在行政岗位或技术职称任选其一。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年限和能力,可以聘任非领导职务的行政岗位,即辅导员、副科级辅导员、科级辅导员、副处级辅导员、处级辅导员;或者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即助理政工师、政工师、高级政工师、教授级政工师。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辅导员队伍,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4.1.3 提高辅导员的待遇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又是大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者,工作时间又有不确定性,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生的早操、自习、寝室等环节,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付出的较多,得到的报酬与付出的劳动不对称。制订辅导员的工作标准和岗位责任,并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对于能够完成并胜任工作的,可提高辅导员的津贴。

4.2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

4.2.1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容 据调查,10.10%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者根据大学生接受特点和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地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内容,达到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荣辱观、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等。同时还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endprint

4.2.2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者传授知识的载体。有效、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好的接受效果的关键,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据调查,9.59%学生认为,政治课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无兴趣。教学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教育工作者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好课堂的理论教学外,也要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使师生间加深思想交流和联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接受能力,如课堂讨论、学生演讲、案例分析、生活交流等。

4.3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媒体建设

传媒载体是多样的,如书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人们通过多种传媒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据调查,6.06%的学生表示,网络、书刊对思想道德品质没发生改变。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阵地建设,整合和优化校园的媒体资源。通过这些媒体不断地传播学校的新闻、信息和思想,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校园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据调查,14.14%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创造美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还有28.79%的学生认为,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没有变化。必须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特别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辅导员的工作是在各级的领导和协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5]。

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校园文化活动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结合建党、建国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宣传展览、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困难同学捐款、捐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社会责任感;诚信考试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诚实守法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大学生人格精神和正确处事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56-58.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2-104.

[3]董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与接受机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刘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演变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篇4

情感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愿望和态度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符合与否与内心体验之间基本上成正比关系。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而非客观价值,是自我对教育价值的心理感受。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是构成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教育者的教授通常是理性使然,是责任在起作用,而受教育者则更多的是情感体验在起作用。积极的情感,可以强化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促进接受的效果;相反,消极的情感,会弱化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抑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出发,以下将从两大方面来分析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1 授受主体之间的情感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活动,它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两个主观个体之间情感的认同和相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道德接受的基础不是人的理性而是人的情感。”思想接受活动中影响其效果的往往是“愿不愿”接受的情感因素,而不是“能不能”接受的智能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良好的情感沟通就是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和情感基础,诸如关心,信任,理解等。这两个具备情感的源点所发出的任何信号都可能影响到教育有效性的实施。教育者给予关心,传递关注、鼓励和肯定的思想给受教育者,满足受者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种正向的情感作用能发挥动力功能来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反过来也使教育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教育信心。

1.2 接受主体与客观因素之间的情感作用

从情感的发生源来看,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情感因素的影响是明显和主要的,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不具备情感发生源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环境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含一定的情感因素,它本身就蕴含大量的情感因素和价值评判。比如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等内容,都是属于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这些内容的教授必然要发挥情感的巨大的积极效应。而情感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教育环境所发挥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深远持久的。只有充分激活这些客观因素中的情感成分,才能更加刺激受者的感官感受,使受者更好地发挥其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中的作用,使积极的情感效应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既有授受主体之间的情感效应,也有接受主体与客观因素之间的情感效应,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2 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第一,引导授受主体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情感互动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但是积极的情感互动源于教育双方的积极情感的存在。这就需要:一方面增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情感关注。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减少功利主义倾向,注入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的情感关注才是发自教育者本身的情感流露,也能最真诚最持久。因此,基于此的情感关注表现在教育者要关心、尊重、信任和理解受教育者。要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区别对待不同的情感表现,对积极情感的呈现要因势利导,激发内在的表达性和积极性;对消极的情感要善于疏通,抓住教育的良好时机耐心修正。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培养,即用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来增强感召力。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感染力量与教育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相当大的关系。而这种人格魅力除了教育者说教时擅长的理论技巧、风度才智外,实际上更多的是教育者自身的行为力量,即确实的行为模范。这种切实通过教育者自身行动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会起到更加深刻,持久和内化的效果。

第二,增强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情感分量。作为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再加工和情感处理,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时代感、趣味性和针对性,最大程度地激活其中情感因素,并把它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言的,它包括教育的模式、策略、方法和载体等。采取何种形式也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单调死板的形式不能很好地刺激受者的各种感官,调动不了受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诸如实地观摹的直观教学、座谈讨论的模式,“寓教于乐”的模式,以及教育情境的创设,如运用音乐的感召作用、历史遗迹引起的情感共鸣、图像的视觉冲击效果等,这些教育形式的使用使单调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有感官冲击力,有利于受者把感官的感受转化为内心的情感。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形式,调动受者的积极性,但是最终运用何种形式、策略、方法和载体,要从情感激发的角度出发,进行因“材”择法,因“情”择法,因“境”择法,从而使教育双方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三,提升思想接受中的“美感”。任何真理、任何先进思想,都蕴涵着美的本质。美可以消解思想教育的政治功利性,一种政治、道德思想一旦融入文化形态,就越出政治功利性的价值障碍,进入美的境界,产生滋润心田的春风化雨效果。思想接受中的美感反映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能给人以愉悦和美的享受,还可以使人把思想接受当成一种无任何外来压力下的完全自由的活动。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有辨别和欣赏美的能力,把思想的传授过程变成美的传递和享受过程。“美正是以其特殊的语言,以人们所能接受的方式,诠释政治思想指向的底蕴,使人们思想接受了,却没有失去心灵的自由。”提升思想接受中的“美感”,不仅可以提升接受效果,还能进一步提升受者的思想道德,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参考文献

[1]熊建生,万佳妮.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情感效应[J].理论前沿,2006(7):9.

[2]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2.

[4]华琪.思想工作创新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5]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篇5

现阶段,运用接受规律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效果,已经获取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果。但是经验和成果还不完美、扎实、系统。在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大小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发挥的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怎样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课题。

一、准确把握接受者的接受心理

国内外学者通常把接受心理分成四个层面的内容,即认知接受心理、情感接受心理、需要接受心理和行为接受心理。这四个层面的内容是一个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相互贯通的统一体。它们的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认知接受心理是其他三个层面接受心理存在的前提,而需要接受心理和情感接受心理又是接受的原动力,行为接受心理是接受的具体形式。接受心理要真正地转化为接受,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因为,学生的心理动态是由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外界影响共同作用才产生的,而且自身的因素起重要作用,外界环境起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接受心理,利用好学生的接受心理。

认知接受心理是指学生对事物认可并接纳的意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认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解读性。如果要接受信息,就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标准,挑选跟自己观念相顺应的一些信息,排斥、抵制、忽视和自己已有信息相矛盾的信息,从而使得人们按照自己认知心理的内容来接受和排斥信息。

需要接受心理是对于自己需求的内容而选择接受的能力,所以学生经常会根据需要来进行接受,接受自己喜欢的信息,排斥不喜欢的信息,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接受心理特点,把各种思想教育的内容变成学生需要的、乐意接受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接受学习。

情感接受心理是因为情感而引起的接受意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也有自己喜欢的内容,也有自己愿意接受的内容,因为他们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为了使学生能喜欢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情感接受心理出发,使其快乐地接受。情感的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非常有用的,如果学生主动地和教师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那么,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就产生了共鸣,当然,就是学生接受的最佳时机。

行为接受心理是教师的言谈举止引起的学生的接受倾向。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高雅的行为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反之就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如果仅仅依靠说服教育,不容易获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把他们和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找出原因。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必要通过行为榜样而开展。

总之,思想教育接受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接受心理的特点,认真观察他们的心理,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现学生接受的最优化。

二、把传授式模式与体验式模式相结合

目前,社会正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在追求并落到实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将传授式模式与体验式模式相结合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实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体验式模式一经开创就被教育界广泛使用并被推崇为一种极有效的教学、学习方法,它指的是教师主动营造、创设一种情境,与学生进行有效沟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提炼、亲身参与体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模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去探索、求知、体验,有利于学生将教师传授的思想政治思想和信息转化为内在感受与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发挥组织、引导、评价的作用。教师要在充分掌握学生认知水平、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条件和能力进行情境创设,学生则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体验感受通过不同形式来展现给其他人,这样就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动权。

通过传授式模式与体验式模式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的接受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在这一接受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多向互动,这样可以造成学生思想的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再加上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树立学生学习和体验的自信,激发学生主动接受的情绪和热情。第二,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将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自然、易于接受的感觉,使学生产生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生活、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体验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越多,学生就可以在体验中更多地接触真实社会,从中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和自己的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而且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第三、教师要在这一接受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思考和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拥有自我教育、自我思考的支配时间,不仅活跃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气氛,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采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模式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经过这一接受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改良和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对知识、思想、经验的接受与树立完善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避免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感情和理性相割裂的现象,营造的氛围、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相一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因此,教师在利用传授式模式与体验式模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时,除了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鲜活的社交情景外,还要留给学生较充足的空间进行思考与交往。

三、把思想疏通与行为引导结合起来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仅仅停留在思想教育层面,没有将思想教育应用到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做好思想疏通与行为引导的结合,也没有使接受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教师要运用好思想政治接受规律,在学生的思想疏通和行为引导方面多下功夫,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多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思想疏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作性,坚持对学生采取沟通与疏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来解决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这里所谓的疏通是让学生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把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采取疏通的方法,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里提到的引导,是教师采用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学生不正确的思想进行纠正并引向正确的方向。疏通是引导的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首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疏通,否则就不会出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局面。如果在疏通环节没有打好基础,教师就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思维,就会影响引导作用的发挥。在疏通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民主的沟通方式,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强行压制学生的不良思想,也不能期望用一两句话语就能说服学生,教师和学生要耐心地聆听对方的看法和意见。如果没有牢固的疏通做基础,教师就不可能发挥其沟通引导的作用,更谈不上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没有引导做目标,疏通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甚至有可能使疏通造成负面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教师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畅所欲言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不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教育,会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甚至使学生误入歧途。

四、注重人文关怀,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如果学生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没有说服力。教师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时,要对其产生的原因或可能形成的后果做一个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如果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生活加以关心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思想教育与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实际困难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调查、了解其实际需要以及学习、生活的现状,从思想上、行动上帮助学生解决其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地让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那么,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并使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首先,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和谐精神,通过采用沟通、引导等方法将和谐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精神品质,注重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健康向上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满足学生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到丰富的文化生活中去,从而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消极情绪,使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其次,教师要多方面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学生除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除了需要安全感外,还需要成就感、自豪感等。所以说学生的感受与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和重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情绪的变化、情感的表达以及学生的感受与需要,为学生创造便于其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环境,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还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调动各方力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排除学生的消极心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智。

最后,在学校中组建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预警并纠正学生的不良心态和心理活动,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学生产生不良心态,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利用各种资源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朱霞梅.多元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理论前沿.2009(2).

[4] 何祥林,陈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研究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

[5] 张国启,王忠桥.从经济全球化视野看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意识.思想理论教育.2007(5).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篇6

关键词:接受美学,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借鉴

接受美学作为20世纪60年兴起的一种美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将接受美学理论观点引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 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一、两者概念阐述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研究、接受理论, 是由20世纪60年代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美学理论, 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人是这种美学形式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是读者积极参与的过程, 是一种主动的接受过程。读者的参与可以实现作品的价值并带动作品的再次创作, 离开了读者的审美接受, 作品也就缺少了存在的意义。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读者中心论, 强调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凸显自己作为接受主体的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理论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 是以提高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为目标的教育, 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和教育接受客体之间的关系, 是接受主体处于某种自身目的的需要, 在具体的环境影响下通过某种媒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的活动过程, 通过有效的接受, 使社会和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观点以及政治观念被内化为接受主体内在的品德思想, 并外化为其品德行为, 从而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和外化的行为。

二、接受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 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上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过程, 片面的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达不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素质的目的, 反而会使得受教育者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接受美学作为一个健全的理论体系, 我们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借鉴接受美学的理论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 并把两者结合很具有必要性。

(二) 从两者的构成要素来看

接受美学认为整个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是由作者、读者、文学作品、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组成的,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以及教育活动的环境。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和接受美学中的文学作品的作者相似;受教育者是接受活动的主体, 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施加影响的对象, 相当于接受美学要素中的读者;教育媒介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 相当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媒介。教育环境是指能够对具体思想政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又和接受环境相似。

三、接受美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的借鉴

(一) 用“期待视野”优化思想政治接受理论

“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在具体阅读中, 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作品能够满足于读者的“期待视野”的程度。如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作品的感受等于或者小于自己在阅读活动开始前对作品的“期待视野”, 读者会感到作品是索然无味的, 会主动的放弃阅读。相反, 如果作品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 读者便会觉得作品很有吸引力, 从而会通读整个作品, 同时, 这种阅读体验也会更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读者新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对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启示在于,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必须认真分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期待视野”, 承认接受主体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视野”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做到因材施教。同时, 我们也要分析受教育者在受教育教育前和开始后不同的“期待视野”, 并引导受教育者把两者结合, 促使受教育者不断进步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视野融合”的手段有很多, 最主要就是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作为思政教育者应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是在受教育者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 需要越强烈, 主体的接受活动就越具有内在的驱动力。

(二) 用“第二文本”内化思想政治接受理论

接受美学认为:“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 “第二文本”“经过了读者主观的润色、加工与改造, 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我们的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重视“第一文本”的基础上, 也应该重视“第二文本”的实现, 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已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上, 加以自己独立的思考, 融合自己以往的实践经验从而形成新的认知活动。

另外我们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取决于受教育者形成的“第二文本”, 而不是“第一文本”。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把“第二文本”作为反馈自己教育效果的媒介, 通过“第二文本”的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教育对象的问题, 并根据反馈的“第二文本”的差异性来寻找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不足, 在保持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 进行有效的改进, 实现“第二文本”与“第一文本”的有效衔接, 在二者的有机统一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

教育者要始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向受教育者灌输已有的道德、法律规范, 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去认识、去遵守, 自觉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接受美学的理论在这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张耀灿、郑永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人民出版社, 2006:19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篇7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动力因子分析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体现着一定的受动性、受控性和可塑性, 但他们并不完全是被动的, 还表现着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他们根据自我认知需求、情感性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选择、整合, 从而产生接受活动中的内动力。

1. 自我认知需求

大学生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群体, 仍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 对理性思维的兴趣和习惯尚未完全形成, 因此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 对自身并没有一个清醒和自觉的认知。第一, 接受主体在接受思想教育之前,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和世界观、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这一观念体系使得接受主体对教育主体所传递的思想文化信息呈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 从而制约着接受活动的走向。第二,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接受主体总是有意识地将自我对比化, 如过去和现在、自己和别人, 同时将自己置身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观察、评价与思考, 从而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 产生不同的心理需要。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指向和不同强度的需要都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接受的一种驱动力, 形成对教育内容的欲求倾向, 并激发接受主体的思维, 影响着接受活动的发生与效果。[2]第三, 绝大多数学生由于相关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和实践经验缺乏, 加之思维方式比较直观、单一, 精神文化视野狭窄, 参照域较小, 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处于浅表层次, 注重描绘性知识, 不能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 挖掘隐含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的深层涵义, 形成独特的发现和体会, 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

2. 情感性需求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 是对事物好坏的一种倾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情感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是教育接受活动中正负效应的关键, 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走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排斥, 一方面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滞后性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思想和理论具有先进性, 因此, 在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它的作用, 而它又与自身的精神需求不一致时, 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情感抗阻。又由于其作用发挥的滞后性, 不能满足接受主体的求新期待, 导致了相当多的大学生下意识地觉得思想教育没什么用, 进而产生消极的抵抗情绪, 无法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肯定情感。另外,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中存在着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 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连接的“空缺”, 以及对接受主体习惯结构的否定, 引起接受主体心理上的“空白”, [3]导致接受情感受挫。另一方面, 是由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引发的。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情感丰富, 情绪变化大, 容易冲动, 产生偏激行为, 以至形成逆反心理。同时, 由于在文化素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局限性, 因此其不能以自身现在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吸收思想教育内容, 而且不能主动地调节、变更原有图式以顺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3]当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现实存在一些偏差时, 就会对其产生怀疑, 甚至对一些正确的、真实的信息也持不信任的态度, 最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逆反心理。一旦他们的逆反心理形成思维定势后, 则对后续相关和类似的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会在评价、情感和行为上表现出不满、抵触、厌烦等情绪体验, 形成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一道屏障。

3. 自我发展需求

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能否产生动力, 首先取决于自身是否具有崇高的道德向往和强烈的进取意识, 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要求和自我修养的主动精神。据调查, [4]37.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自我修养的意识弱化”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 教师对该问题的认同率则为54.58%。这也反映出接受主体的自我修养意识弱化对接受活动产生效果的影响。马克思曾经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个人的力量和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肯定。”[5]个人之所以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体的社会本质有关系。人们为了完善自我, 确认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希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消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多种疑虑, 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人生, 希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提高理论思维,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提高自我修养, 希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动力因子分析

1.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审视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价值认识的范畴, 而非科学认识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认识理论, 具有较强的阶级性、政治性和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性。根据价值认识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强调我们要教什么, 而且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接受主体的特点、需要等, 这样才能使主体性与客体性较好地统一, 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 而不是理论理性的范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希望传导社会主义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但能否被学生认同、接受, 不是概念和理论问题, 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6]

2. 接受客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作为接受客体, 与大学生内动力因子相适应,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重要保障。目前来看, 一是接受客体具有抽象性、理论性、长效性等特点, 既缺乏生动性, 又缺乏现实功利性, [7]不利于得到拥有丰富信息和渴望接受新知识、新思想而又不喜欢阅读那些思想深邃、需要深入思考的理论知识的接受主体的认知接受;二是接受客体内容单薄, 理论框架的单线条传输较多, 缺少与学生生活经验、思想认识、文化背景的联系, 缺乏文化的厚重感和情感方面的感染, 理论上实际被架空, 使课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

教学方式、方法作为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也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单一的理论灌输仍然占据着主流, 很难与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产生共鸣, 形成课堂的亲和力, 这已成为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现有格局的障碍。二是教育主体把握接受主体的心理需求不够, 缺少互动和交流。教育主体面对的是不同的接受主体, 每个接受主体有不同的心理需求, 即使同一接受主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需求。这样单一的、单向的而不是多元的、立体的信息输出和不能准确把握接受主体的心理需求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 接受环境的辅助力

(1) 宏观接受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接受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因素,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首先, 宏观接受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具有导向功能, 决定着接受活动的大方向, 而接受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下进行的, 并且社会系统本身具有价值导向和价值选择的功能, 这些价值功能借助于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力量, 形成强大的作用场, 影响着人们的接受图式、接受能力的形成, [8]并制约着接受活动的走向。其次, 宏观接受环境中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对接受活动起着硬约束力的作用, 并体现在接受活动的输入与输出上;[8]而社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起着软约束力的作用, 并在接受活动中表现出社会文化的渗透性特征, 对具有不同文化积淀的接受个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另外, 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变、价值观念体系日益形成, 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 以及社会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观念相交织、相混杂的时期, 这也使得当前具有不同社会心理的大学生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的选择上出现困惑, 从而产生内在的观念世界和外在现实世界的矛盾, 内在心理世界与外在秩序规则的矛盾, 在行动上出现了变动性和不确定性, 影响着接受活动的发生及其效果。

(2) 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也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子女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而且影响子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家庭环境是接受活动的基础环境, 其基础地位表现在接受主体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依赖性, 这种依赖性对接受主体思想道德和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依赖感和归属感。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不少父母更为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其它方面素质的提高, 而忽略了孩子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自主性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发生和实施的效果。因此, 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平等民主、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 使家庭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起到助推作用, 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

(3) 信息环境

所谓信息环境, 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可能接触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日本学者后藤和彦将之定义为:“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并且, 它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9]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 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等信息载体的普及, 使信息能够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 形成普遍的信息声势, 这种信息不必通过社会群体或组织而直接传至个人, 使得接受主体有了更为简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思维空间正在无限的扩大和延伸。同时信息环境由具有接受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信息符号构成, 不仅传达消息与知识, 而且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 不仅仅具有告知作用, 而且具有指示性作用, [8]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功能。但由于接受主体大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 他们在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 在信息的判断与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发生和效果。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的施教活动与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的有机统一, 其接受活动产生的效果受众多因子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动力、外动力因子作为研究对象, 着重分析了自我认知需求、情感性需求、自我发展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审视、接受客体的感染力和接受环境的辅助力六个因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各自发挥的作用, 以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起到促进作用,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因子

参考文献

[1]刘居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问题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4) .

[2]刘先义.论德育接受机制[J].教育研究, 1991, (11) .

[3]许莉萍.论文学接受的动力系统[J].湖州师范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1997, (3) .

[4]孙留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解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08, (6)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0.

[6]李萍.对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7) .

[7]陈悦.“两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6, (6) .

[8]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探析[J].探索, 2003, (5) .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篇8

一、客观性。

接受主体动力的客观性是指作为引起、激发和驱使接受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力量和自我意识, 就其形式上看, 它具有主观性;而就其内容上看, 它却具有客观性。接受主体动力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客观外界条件即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同时受到接受主体的主观内部因素和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的影响。一般而言, 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对接受主体动力形成和发展的制约是决定性的。接受主体动力作为接受主体的一种自我意识, 形成与发展必然受制于接受主体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对其成员的思想政治品质要求。对于任何个体、群体和任何社会发展阶段, 接受主体的思想政治观点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差别和对立, 几乎是普遍的, 只不过其程度与具体表现不同罢了。因此, 必须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人们思想政治观点及道德品质的要求, 对学生这一接受主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以期使社会成员养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行。接受主体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对思想道德的要求与自身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 本质上是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思想品德要求的一种主观反映。脱离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实际, 脱离社会发展对接受主体思想品德的要求, 接受主体动力也就不会存在。

二、动态性。

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 接受主体动力也同样如此。首先,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 “接受主体动力”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 将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思维的历史和人们使用概念的经验证明:“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 人们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对接受主体动力的认识也将逐步深入, 逐步逼近真理性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主体的教育行为总是指向接受主体的接受行为, 接受主体的接受行为一定程度上服从教育主体的主导。教育主体通过一定的精神方式和相应的物质载体, 对接受主体施加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意识形态影响, 激发接受主体的接受积极性,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作为接受主体的受教育者受激起的接受动力的驱使, 积极参与受教育活动, 经过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品德意志这三个心理要素的触媒作用,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把从教育主体那里获得的一定的品德认识转化为社会和教育主体所需要的品德行为, 这些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过程表明接受主体动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动态性特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关系的多重性, 由此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人类思想观念是知识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积淀和总结。知识是思想的载体, 知识渗透着思想。学生这一接受主体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同时深受知识 (尤其是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所承载的政治观点、社会信念、价值取向等意识形态的影响和熏陶, 被知识所蕴涵的真理所征服。“人生最高之理想, 在求达于真理。”追求真理自然成为接受主体的一种渴求。被公认为海外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复观认为, 一个有知识的人“总是以探索普遍而妥当的绝对真理为目标”。许纪霖在《知识分子十论》中也认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职业道德在于, 当他对公共问题发言时, 不能以自己的个体或群体的利益需求, 而是应该从知识的良知和理性出发。”王浦劬在《政治学基础》一书中指出:“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因为有健全认知技巧, 学历高的公民政治关心程度也高”“研究表明, 在社会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和群体中, 政治社会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 都要大于社会文化水平较低的地域和群体。”这就告诉我们接受主体随着知识的积累, 必然伴生着对真理的追求。与接受主体动力动态性相关联的是, 接受主体动力还具有社会性。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 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 接受主体也有着不同性质的接受动力, 反映到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传授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的接受态度上, 必然出现差异。

三、多样性。

接受主体动力具有的多样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外在被动力。外在被动力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驱动力, 是因外在压力作用于接受主体而产生的, 它是有形无形地强加给接受主体的一种力量,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当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这种外在驱动力之下切实注重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认识, 强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思想和文化素质都比较高的一部分, 他们对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负有崇高的历史责任。因此,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不应仅仅停留在统一学生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和规范其政治行为的低水准上, 应该着重抓政治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抓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 使学生从根本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合格的“四有”人才。但是, 近几年,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为短期行为所替代, 多是强调引导、劝导, 强调所谓的针对性, 采取补救、堵漏措施, 工作缺乏系统性、计划性、连续性和整体性。对积极的、健康的、先进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方法, 不愿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弘扬;对错误的、腐朽的、落后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方法, 不敢理直气壮地遏制和纠正。结果导致一些学生缺乏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领导、民主和法制、自由和纪律等方面的认识, 存在不少模糊的观点。学校管理者尤其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应当自觉纠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出现的淡化政治的现象, 尤其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种是促动力, 它是指外在因素引发而在接受主体心理中产生的一种力量。从产生的原因看, 促动力和驱动力的激发和制约条件都是外在因素, 但和驱动力不同的是, 促动力是一种非强制性力量。主要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世界或国家的潮流趋势和发展目标等外在的物质或精神运动引发而产生的动力。其次是以自身需要为核心的内在主动力。它来源于接受主体生存、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作为一种合目的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必然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接受主体的需要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物质利益、获取知识、追求真理、政治参与。三是合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是来自于外在被动力和内在主动力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合力, 一般来说, 接受主体动力总量的大小取决于这两种分力之和而生成的合力的大小, 但是这种合力又不是两种分力简单叠加或机械相减, 而是一种新质的力量。

四、差异性。

接受主体动力的差异性是指接受主体动力, 因接受主体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同的阶级阶层、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文化知识层次等的影响所带来的明显的个体差异。接受主体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精神状况以及心理结构水平等, 都会导致接受主体动力呈现差异性。正确认识客观上存在的接受主体动力的差异性, 对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需的。接受主体动力的差异性特征启示我们,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必须针对不同对象找准着力点, 才能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五、社会性。

与接受主体动力动态性相关联的是, 接受主体动力具有社会性, 它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即接受主体动力总是带有接受主体鲜明的阶级色彩。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 在阶级社会里, 没有超阶级的抽象的接受主体动力, 只有烙上阶级印记的具体的接受主体动力。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 接受主体也有着不同性质的接受动力, 反映到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传授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的接受态度上, 必然出现差异。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影响因素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着力创新方式方法, 着力提高队伍素质, 着力健全长效机制, 着力优化育人环境, 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但是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往往遇到比较多的难题, 其中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发自内心地接受教育。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影响因素

1. 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影响因素之一, 是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我们常常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因此, 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 这是学生接受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教师为人师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都是教师被学生认可的关键形象。学生只有对教师建立一定的认可度, 相信自己的老师, 才会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需把握住两点:一方面, 一定要把握住学生们的需求, 学生不需要、不关注的东西, 我们没必要强制去做。学生们需要的、关注的东西, 我们应引起注意, 如个人发展的问题, 全民素质提高的问题, 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等。把握住了学生的需求, 就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另一方面, 一定要照顾到青年学生的特点。这几年我有一个最大的感觉, 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 学生们一届和一届之间的变化、差别也非常大。所以, 一定要照顾到学生们的特点, 采用广大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比如, 当前的社会实践、军训, 一些原创音乐的比赛、素质拓展训练, 等等。

2.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认同感

应加强对科学发展观教育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 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 支持、指导学生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 到社区、村镇宣传科学发展观, 在实践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学校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切实抓好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学习和培训。通过教师培训和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活动, 深化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评价、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 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做到真懂、真信、真用。在每年暑期要集中一定时间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进行一次专题培训。

3.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效用的认可度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针对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 应联系他们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和就业实际等, 努力做到教育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进行, 更多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以浙江大学为例, 2010年, 该校圆满完成了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 班级开始设立心理委员, 举办多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就业指导讲座等, 切实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广泛宣传就业政策, 切实转变就业观念, 并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为毕业生举办就业招聘洽谈会, 主动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毕业生;鼓励学生“扎根西部, 服务社会”, 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特岗教师”“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三支一扶”“基层选调”等方面的就业, 拓宽了就业渠道。建立了完善的就业评估体系、责任考评机制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评估机制, 做好毕业生就业回访工作, 为招生计划的制定, 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就业反馈信息, 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在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中, 通过现场心理常识解答、心理图片展、专家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电影赏析、音乐心理放松训练和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并用于实践中,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 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三进”方案, 有计划地推进这一工作的深入开展, 并取得实效。

二、如何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 坚持与时俱进, 与学生同心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需求、贴近校园生活作为工作基础, 要有有效的实现形式, 让学生容易接受。具体来说要从七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要重视课堂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内教学环节要在教学计划中确立地位, 课程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教材、师资要跟上时代的要求。二是要深入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并把它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校园文化的阵地建设、内容建设, 打造一些精品。四是要把校园网络建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网络的兴起是时代的进步, 学校要做好网络的管理工作, 积极倡导主流文化, 引导非主流文化, 对于不健康的内容要及时清理和制止。五是要抓好社团建设。社团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种非常好的平台和载体, 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六是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要有针对性,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效地开展教育。七是努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针对学校贫困生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加大资助贫困学生的力度, 力争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机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降低就业期望值, 以更加理性的心态选择用人单位。通过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把国家和学校对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

2.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要特别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和择业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有力措施, 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正视困难, 走出困境, 勇敢面对人生。

以厦门大学为例, 该校完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通过设立奖学金, 引导贫困家庭学生奋发向上。贫困学生除可以争取国家奖学金以及学校设立的100项左右的优秀学生奖助学金外, 还可以争取“建行爱心基金”等24项专门面向贫困生的奖学金。通过设立贷学金, 使之成为解决贫困家庭学生问题的主要方式。对于入学新生, 学校从2010年9月下旬开始和中国银行一起受理国家助学贷款申请, 11月初发放所有贷款。学校2009~2010学年的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为2640万元。学生还可以向学校申请校内贷学金。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让贫困家庭学生积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学校在开学后公布勤工助学岗位, 面向全校学生招聘勤工助学人员, 优先考虑贫困家庭学生。同时, 还设立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和本校各院自付劳动报酬的助学岗位。通过补助金, 使学校与社会共同关爱贫困家庭学生的成长。学校设有专项生活困难补助和临时困难补助, 补助面占本专科学生数30%。研究生新生入学后可按有关规定申请研究生助学金和临时困难补助。此外, 学校还设立社会助学金近20项, 资助贫困学生上千人。尽学校所能, 减免特别困难学生的学费。学校对来自西藏的学生、受“西部助学工程”资助的学生和烈士子女的学费予以减免。

3.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以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该校通过定期制作独特新颖的宣传专栏, 定期编写发行《心理健康教育报》和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同时, 创建“心理在线”网页, 设“心海导航”“心闻播报”“心理辞典”“心语点滴”“心心对话”“心理沙龙”“心理协会”“心理文件”等8个栏目, 充分利用网络的及时性、信息量大、隐密性强和互动性强等特点, 真正发挥了网络在该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平台作用。2008年5月启动该院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 并成功举办该院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会议, 出台了相关文件。与此同时, 还确定每年的5月、10月为心理健康活动月, 以“关注心理健康, 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 针对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学生开展相关活动, 效果显著。利用院广播站心理栏目、校园橱窗、院团委、青豆社刊等各种媒介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营造了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通过多场次、多层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讲座、心理拓展训练、心理剧表演, 以及心理征文大赛、心理漫画比赛等, 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 并全面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曹蓉玫.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求实, 2007 (6) :156—158.

[2]李桂霞, 葛丹丹.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传承, 2008 (14) :162—165.

[3]唐海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 2009 (11) :174—176.

[4]朱卫卫, 曲洪志.自我观念的确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机制中的作用[J].沧桑, 2005 (6) :108—110.

[5]易文翰.探究人格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 2009 (23) :123—126.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探讨应对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当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任。要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然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属于情感范畴,又叫反常情绪。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逆反心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引导,或对受教育者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受教育者产生排斥、抵触、厌恶等情绪的心理现象[1]。逆反心理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着很大的负效应。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对理论学习消极对抗

受教育者在产生了逆反心理之后,会对思想教育活动感到厌烦,不愿意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形式化,不符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照样我行我素,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二)对正面宣传反面思考

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其个性意识、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趋多样化,情绪不稳定,自尊心和好奇心强,其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认知过程中极易产生认知偏差[2]。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思想教育,往往作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往往以偏概全地否定正面宣传,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三)对先进人物无端否定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通常会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熏陶受教育者,唤起他们的热情,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说成是沽名钓誉,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与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体能和智能迅速发展,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方向发展,这为逆向心理的形成提供了生理基础。同时,大学生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实际锻炼等方面还很缺乏,看问题容易主观武断,行为上有较强的反控性,在情绪和行为调控能力上缺乏克制力。

(二)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客观因素有关

1.学校因素。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单调、呆板、缺乏灵活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不高,不能够凭借自己的学识、人格魅力征服、说教学生,使学生产生认同感等。

2.家庭因素。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品质和个性。当前,一些家庭中不良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3.社会因素。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各种生活方式和各种社会不良风气极易导致大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认识定位不准确,努力和奋斗的方向不明确,生活缺乏动力和节奏,社会各种不良的环境氛围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这也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措施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刻苦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了解并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善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改革和创新教育内容,关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贴近学生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着重消除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把社会中切实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和行为的现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这样可以避免受教育者因教育内容过于陈旧而产生逆反心理。如针对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可以进行科学的择业观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三)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心理素质

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坚定他们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要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心理咨询、心理协会等机构,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和人格塑造,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大学生理论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了,就能从根本上消除逆反心理的产生。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者要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信任学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证;理解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关心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合理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来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教育者要有真挚的感情投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制“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减少和削弱消极的逆反心理。

(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影响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优化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对缓解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有重大的意义。优化和净化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用他们活生生的事例和思想去削弱社会的负面影响。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作后盾,努力创建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促进校园良好环境的形成,让学生在健康、科学、文明、和谐的大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的消极因素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逆反心理,从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和积极创新。不断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并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实际出发,根据思想教育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案,消除或规避逆反心理的不良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新性地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集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2]范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篇11

一、接受理论的内涵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接受是随处可见的, 其主要指的就是一个人对于相应的事物是否认可、接受。接受在词典里面的意思是接纳、承受, 用英文来对其进行表达是reception, 表示的意识是吸纳、认可。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 所谓的接受不但包括接纳的过程, 还表现为一个承受的结果。故而这里所说的接受理论视域, 就是在接受理论的基础上, 对相应的问题做出观察和分析, 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接受的意义之所以并没有被人们广泛认知, 主要就是因为以往人们对于事物往往比较被动, 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世纪70年代, 在联邦德国接受美学逐渐得到了萌芽和发展。其认为受体并不是被动体, 而是主动体, 是实现文艺作品价值的潜力。所谓的美的产生并不仅仅局限在一方, 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存在相应的审美接受, 才能说明美的存在。若是没有读者的审美感受, 即便是作品如何好, 也都是无意义。若是将这个理论放到教育领域的话, 就是在告诫教育者要关注被教育者的状态, 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接受”概念的基础上, 接受理论才逐渐发展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接受是一种具体的现象。在这方面邱柏生作了相应的论述:接受是主体 (即受教育者) 在外界环境影响下, 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 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这种理论显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其将接受认定为内化行为, 这样就使其外化的范畴被忽视掉了。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 张耀灿等人也做了相应的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 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 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

二、接受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

1. 教育内容与现实的落差, 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教育的内容和现实之间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凝练的知识, 往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但是这也决定了其是旧的东西, 而现实却在不断地发展, 因此这两个方面的落差的存在是必然的, 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缩小, 这样就要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信息时代的问题和难题会在思想政治教学的时候表现出来, 这里面的问题是复杂的, 不但包括学生的思想问题, 还包括社会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不能迷失,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应该用前进、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虽然课本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但是一些基本的国情、矛盾并没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一致性正是我们分析和学习的基础。在把握了主体框架的基础上, 对于那些存在差异的地方我们要加以认识和处理, 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和加强。

2. 思想政治科目和教师的现实境遇, 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度

所谓的接受度实际上指的就是接受的能力和水平, 这也就说明了接受度是存在着差异的。基于此,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应该考虑到不同受教育者的接受度, 对于影响接受度的因素也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实际上, 思想政治课的地位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 当前考试为目标还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指向, 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的重视程度并不是非常高。这就产生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目标完成得很好;另一方面由于情感价值目标一直没忽视, 所以学生在这些方面都会进行忽略。当前, 功利性是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为此,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方面, 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只有使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才能使其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基础上, 实现情感价值目标。

3.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知情意行异步发展

社会本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社会对人的要求是被强调的对象, 而人的自我诉求却被埋没, 甚至将这两个方面对立起来, 实际上这和科学发展观并不相符。接受理论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的角度, 即站在接受者的视角来考虑问题, 因为接受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直被教师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仅仅在知识学习上发挥主动性是不够的, 学生的情感、行为、意志等方面的综合完善才能更好地形成学生的政治品德, 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才能使其更好地提升其接受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应该关注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变化, 并注意矛盾的转化,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得思想政治课程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

4. 教育方法形式单一, 载体贫乏

政治因素、社会需求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比较凸显, 而对于人的主体意识、人格却并不是十分重视, 这样就难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理论学习是普遍的教学方法, 参观学习等手段并不经常使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不是十分理想。空话、套话往往体现得十分明显, 从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目标也就很难达到。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单一方法使得学生对其产生了抗拒心理, 长久下来, 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还会使其越发厌恶思想政治课程,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接受理论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1. 正确认识双主体结构, 发挥主观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影响时, 能动地接受教育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认识、相互作用。即互动形成合力, 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向前发展。

(1)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职能的多元化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明显, 但是这样就使得教师作为教授主体的作用被淡化。实际上突出教师传授主体的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矛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若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话, 那么就会毫无章法,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有着很大的意义, 只有对学生加以限制和要求, 才能使其更好地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 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2) 学生在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其自我学习的基础上, 教师对其加以必要的指导, 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思想的引导, 这样实际上就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否定, 将学生单纯地作为学习的工具。这种态度必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故而达到的教学水平也是十分有限的。

2. 密切生活联系, 提高教育内容的信度和可接受度

(1) 运用辩证思维, 加强方法论教育

首先, 辩证地看待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教师在指导教学的时候, 应该用辩证的方法。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宣扬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体系, 要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科学的、正确的;还应该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 积极地面对。其次, 加强方法论教育。由于缺乏对现象和本质关系的了解, 学生在接受活动中总是试图找到答案, 这样就使得思想政治课程完全沦为工具。若是答案没有被找到的话, 其就会认为理论是不实用的, 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所谓的理论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去搜寻答案, 其是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规律结合就是方法论, 只有以方法论为基础,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让生活走进课堂

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都是教师需要了解的, 只有对学生的这些方面加以观察, 才能在解读事件、任务的时候, 更好地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深学生对这些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使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抉择办法, 加强学生对各种规范的理解,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 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3. 灌输与启发相结合, 推动知行转换

(1) 坚持正面灌输, 树立正确理念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知识的稳定性比较差, 比较稳定的是情感、意志和行为, 这三个方面一旦稳定将很难发生改变。在教育的过程中, 灌输原则是维持理论知识稳定性的重要的方法, 只有经过多次的转化, 才能使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是靠着接受者自身的转化而得到的。进行正面灌输可以对学生的知识层次产生影响, 使其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 进而使这些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感受, 并成为其选择、接纳时候的重要的基础, 这样才能使其获得更好地思想政治水平提升。

(2) 创设有利氛围, 推动知行转换

很多教师将知识的传授看得十分重要, 往往将其作为评价的标准, 对于相应的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却不是很重视, 更提不上培养。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之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也正是因为这样, 教师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 还应该加强对学生情、意、行的培养,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之后, 更为重要的是将其进行转化, 使其内化和外化,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4. 多样化的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 考试是十分重要的化解, 教育和考试关系的处理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其应变能力, 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所以开设思想政治课程, 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使其储备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 再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性情和品格。考试的形式所能体现的只是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还是局限在具体的知识层面, 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仍旧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为了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着很强的功利性, 往往其掌握的都是具体的思想政治知识, 在能力的掌握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欠缺。一旦教师要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时候, 这些学生往往会随波逐流, 没有主见。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 传统的考试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 对树立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理想等并没有促进作用, 也正是因为这样, 对于评价体制的改革就应该更快地进行, 风度评价的维度, 不能单纯以考核来决定学生的优劣, 诸如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内容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标。

5. 建立互助民主、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 他的学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教学态度与方法, 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 除了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携手共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中, 学生有着很大的作用, 若是教师的教学离开了学生的支持和配合, 将很难开展。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应该尊重和维护的, 且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 了解学生的真实看法,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并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从而更好地与学生产生共鸣, 降低学生的心理障碍, 使学生的心理包袱能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消除, 这样才能更好地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之下, 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和谐。在这样的情况下, 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更加通畅, 思想才能更加自由, 情感才能得到抒发, 行为才能得到表达, 这样不但建立了师生之间的深厚友谊, 也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提升, 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最为主要的交往途径便是课堂教学。课堂在师生交往途径中居于主导地位, 它是师生关系形成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之外, 也就是课外活动, 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是促进师生交往途径多样化的手段之一。课堂和课外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在交往过程中, 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增加彼此间的了解程度, 拓展教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认识,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 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服务, 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张耀灿, 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刘岩.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接受过程研究.教育评论, 2010 (2) .

[4]陆树程, 方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新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3) .

上一篇: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下一篇:生物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