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

2024-09-09

《父母的心》(精选5篇)

《父母的心》 篇1

站在大和文学的长河上, 川端的手指始终不渝地指向民族的灵魂。他的文字, 字字珠玑, 笔笔生花, 精魂万卷, 卷卷永恒。他的一支笔, 一张纸, 一颗心, 一生狂写, 直至1972年, 口含煤气管为其钟爱一生的文学创作画上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句号。今读到川端的作品—《父母的心》, 便觉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 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不灭的忧伤, 不禁感慨:三送孩子梦一场, 仰天长叹归去来。

《父母的心》是川端的一篇小小说, 讲述了一个穷人家庭送孩子给没有孩子的财主家庭, 其中经历了两次换孩子的过程, 最后穷人家的父母还是没有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去, 一家团圆的故事。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 《语文教学参考书》如是说:“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 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 优越的条件, 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 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很显然, 教参认为“父母”的“心”的含义只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我个人认为,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川端构思写作这样一篇文章, 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恐怕不仅限于此。我觉得“父母”的“心”的含义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意思: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对长辈的孝心;对晚辈的爱心。

一.责任心

小说中, 第一次送走孩子的是父亲, 送的是长子。在我们看来, 尤其是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眼光来审视, 这是极其不合常理的。因为, 一般来说, 将孩子送人, 应该是母亲的行为, 而且送的对象绝不会是长子。而川端却偏偏作这样的安排, 是川端对日本文化的误解所致还是另有用意?

日本文化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民族心理和中国的民族心理十分相似。生于日本, 长于日本的川端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应该有深刻的领悟, 况且川端曾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生活了近8个月。因此, 我可以断定, 这样的情节安排肯定是川端的匠心别具。

川端经历过日本决定性的败仗———第二次世界大战, 他心中十分清楚, 日本要复兴, 必须要有进取精神、生产力和劳动力。作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川端来讲, 他别无它法, 只有靠写作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沉稳的笔致呼吁:为了新的日本, 必须维护一些古老日本的美与个性。因此, 在第一次送走孩子的情节中, 川端首先让父亲出场。无论是从中国的民族心理还是日本的传统文化来看, 父亲总是代表着整个家庭, 父亲的出场意味着“正式”与“责任”。

当女佣提出“东家”想向穷人要一个孩子时, “到了他家的孩子, 不仅能够过好日子, 而且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另外, 我家太太还要赠送你们一百元, 作为酬谢”, 三个优厚的条件一清二楚, 这对于“衣衫褴褛, 那副寒酸相也引人注目”的穷人来说, 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呀!但这位父亲的表情“却十分犹豫”, 说要与孩子的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犹豫”的究竟是什么, 川端在此处没有直接写明, 但我们读者不难读出, “犹豫”的焦点在于送哪个孩子。首先是性别, 其次是大小。因为对方是“财主”, 需要一个孩子继承家业, 所以夫妻商定之后, 决定将大儿子送走。这一决定完全是为对方着想的:性别上选择男性, 年龄上选择大的。也就是给对方要“有用”。川端在此处要表达的就是这位“父亲”对“财主”家庭的责任心。

当把大儿子送走后, 那位父亲因为思念大儿子而彻夜未眠, 于是“第二天早晨”, “那位父亲领着5岁的二儿子的手, 无精打采地走进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要求用二儿子把大儿子换回去, 理由是“大儿子嘛……是我们家的接班人哪!”话虽简短朴素, 却掷地有声, 充分体现了父亲对于整个家族的责任感。不妨再来看一下文章第10小节, 川端写道:“‘当然行!’财主夫人高高兴兴地同意了。”川端在此借财主夫人, 表达了对这种“责任心”的高度认可与赞许。

第11小节写道:“……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 再说也对不起我们当家的。”也写出了母亲对于当家的一种忠诚, 对当家的高度负责一种的责任心。

二.孝心

在第二次换孩子的情节中, 出场的人物是母亲, 就在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的当天傍晚, 她就带着三岁的女儿去换二儿子了。川端为什么要安排母亲出场呢?川端在此究竟想表达什么呢?

当母亲用三岁的女儿来换次子的时候, 说道:“今天早晨给你送来的二儿子, 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子, 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这个理由表面上似乎很可笑, 实质上却是孝顺父母的问题。而孝顺父母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日本有这样的谚语:父恩比山高, 母恩比海深。

表达孝心难道就一定要母亲出场吗?父亲出场难道就不可以表达孝心吗?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更为深层的话题———婆媳关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 婆媳关系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川端在此想用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人物———母亲来为天下的媳妇作表率, 用无声的文字反映社会的价值取向, 藉此来展现古老日本的美———孝心无价。我想这就是川端安排母亲出场的理由了。

三.爱心

在第三次要回孩子的情节中, 出场的人物是父亲和母亲, 可见两口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这次来见财主夫人, 非同寻常。“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 竟然痛哭失声”, 先声夺人, 以哭感人, 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财主的太太莫名其妙, 两口子边哭边诉衷肠, 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盘托出, 语言平淡却感人至深。“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 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冷酷无情。……与其舍掉一个孩子, 还不如……”这是一个父亲的肺腑之言, 也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爱孩子———这是作为能够影响他人精神世界的教育者的灵魂”。至此, 对晚辈的爱心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但川端觉得还不够, 于是他又通过财主夫人从侧面作了有力的烘托, 文章最后一小节写道:“有钱的妇人听了这番话, 不由得跟着悲伤起来, 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 老实说, 我虽然没有孩子, 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 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 钱呢, 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由此可见, 财主夫人也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人, 这说明对晚辈的爱心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再来看看川端的经历:2岁, 父亲病逝, 迁至母亲娘家;3岁, 母亲仙驾, 与祖父母相濡以沫;7岁, 祖母离世, 与盲祖父相依为命;15岁, 祖父辞世, 成为彻底的孤儿。川端的童年经历培育出一种“孤儿的感情”, 影响了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川端曾在《十六岁的日记》中写道:“我自己太不幸, 天地将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了!”他的孤儿体验, 因失去祖父而达到了极点。童年没有幸福, 没有欢乐, 没有人间的温暖。父母的爱, 亲人的爱, 对他来说只是“幼稚的朦胧的”愿望。在第三次要回孩子的情节中, 川端让父亲和母亲同时出场, 正是这一愿望的强烈表达。

《父母的心》虽篇幅不长, 但涵义博大, 责任心、孝心、爱心三“心”共同铸就了父母的“心”。它以一种充满技巧的敏锐, 表达了最具民族性的日本灵魂。

《父母的心》 篇2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分校

丁远红

一、导入语

同学们,传说:上帝创造了人,但没有精力照顾好他们,所以给每个人创造了父母。于是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它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一生的时间去呵护他,这个地方,叫做“家”;而有这么一颗心,他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颗心,就是父母的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父母的心》,让我们感受一下父母这颗伟大、博爱的心。

二、品读课文

1、初读课文:感受父母心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然后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求:(1)语言简明

(2)内容完整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书非常投入,请大家把你的内容概括写在小纸条上。(幻灯片投学生作品)

依照这两个要求请大家对刚才同学的回答作出点评。(学生点评)

总结:由此,我们明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要说清故事涉及的人物、事件 的起因、经过、结果。老师是这么概括的(投影:本文讲了一对父母因贫穷想送孩子最终没送出去的故事)

2、再读课文:揣摩父母心

过渡语:

同学们,刚才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我们或许会发现,文中的父母在送还是不送孩子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处于犹豫和矛盾之中,那么,他们的情感世界产生了哪些波澜呢?现在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来体验一下父母内心的真实的感受吧。

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决定

表情

原因

当天傍晚

送走大儿子

眼含热泪 难割难舍

贫穷

第二天早上 送走二儿子

无精打采

接班人次序

第二天傍晚 送走三岁女儿

不好意思

和婆婆太像了 第三天上午

全部要回

痛苦

太小冷酷

过渡语:同学们填表很认真,请一位同学把结果给大家说一下(幻)。老师也对文章作了认真地阅读,我是这么填写的。

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可以感受到父母在送孩子的过程中是煞费苦心,颇费周折的,他们一直处于犹豫矛盾之中,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内心有很多的考虑。那他们究竟考虑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到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请同学先指出地方,然后齐声朗读这些语段。

再次研读课文,根据文中几次换回孩子原因的有关语句,探究出“父母的心”的具体内涵。(幻)

学生活动:1.先自己认真阅读,然后思考“父母的心”的内涵

2.四人小组讨论各自的观点。父母的这颗心到底包含哪些内涵呢?,老师明确:爱心、孝心、责任心(幻灯)

第11小节,“今天早晨给你送来的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子,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这个理由表面上似乎很可笑,实质上却是孝顺父母的问题。而孝顺父母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日本有这样的谚语: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第15小节,从理性角度上看,把孩子送出去也是对孩子的爱,希望他以后能生活地比父母好。而从感情的角度,父母觉得自己太残忍。“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这是一个父亲的肺腑之言,也是父母的爱心使得他们做出了要回小女儿的决定。

第11小节,“我就实话跟您说吧,我这心里呀,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再说也对不起我们当家的。”写出了母亲对于当家的一种忠诚,对当家的高度负责一种的责任心,维护当家的利益。

第9小节,“昨晚上仔细地想了又想,大儿子嘛,不论怎么穷吧,也是我们家的接班人哪,况且,把老大给别人按次序也不对,如果可能„„”,体现了父亲对于整个家族的责任感。

总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都明白了,父母在送孩子的问题上之所以犹豫彷徨,是因为他们的心里装着这么多东西。

同学们,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能立刻作出某种决定的时候,心情往往是比较轻松愉快的,而当我们犹豫不决难以作出决定的时候,内心往往是很沉重的、痛苦的,有时甚至受着情感的煎熬。文中的父母也是如此,他们内心深处正在经受着这样的煎熬,然而,他们却无怨无悔,因为他们对子女的爱是那么的真挚,那么执着。

在川端康成笔下,亲情是这么美好,这是为什么呢?这和他自身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下面让我们共同了解川端康成的经历。(幻)

川端康成刚满2岁父亲即病故,3岁时母亲也离开人世,7岁时祖母病故,后来他被寄养在姨妈家,在他10岁时姐姐也因病死去,15岁时祖父又病逝。这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使沦为孤儿的川端康成形成了所谓“孤儿的根性”。

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

3、三读课文,感恩父母心

过渡语: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过:“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感恩节将至,江苏电视台“情感天下”栏目有幸邀请到这三位孩子,他们回忆了自己童年的经历,节目结束前,主持人请三位嘉宾各说一小段话,他们会说什么呢?请你以其中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一段话。

学生写作 学生发言 师生讨论

总结: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精彩,你们都能体会父母的这颗心,看来,平常你们的父母没白疼你们,你们都是父母的好孩子。

4、再读课文,评价父母心

过渡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告诫自己:遇事要理智点,不要感情用事。于是有人说:本文中父母的似乎没有理智地处理问题,而是用感情代替了理智,因为他们觉得把孩子送到富人家,孩子的生活就会好些,而留在自己家中,或许一辈子都将生活在贫困中,那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学生发言 师生评价

总结:老师曾经看过这么一篇报道:有一个叫黄留平的人,自幼流落到河南洛阳,等到他成家立业后,一直都有一个心愿,到常州来寻找双亲。他说:亲生父母啊,我和你们血脉相连,一生牵挂。无论当年你们是什么原因放我一条生路,我都不会怪你们,我只是想见见你们,你们在哪里啊?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知道亲人的爱不是靠生活条件的好坏来衡量的,亲情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弥补的,所谓“亲情无价”。

过渡语:当代作家毕淑敏说:“当我们年轻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不年轻。有许多东西可以弥补,而许多东西无法弥补”所以趁着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只是粗茶一杯,也许只是淡饭一碗,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是等值的。因为——孝心无价。

最后,我想改用艾青的诗句来结束这节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父母爱得深沉!”希望同学们学会用感恩的心珍视亲情、珍爱你的父母!同学们,将感恩进行到底吧,心动不如行动,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回家拟一条感恩父母短信。(音乐)

作业:

走进家门 更要走进父母的心 篇3

岁月行走,我们的父母已不再年轻,子女的幸福、家庭的和睦成了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情。与子女的每一次的相聚就倍显珍贵,他们希望看到孩子们众星拱月般地围绕在自己身旁,嘘寒问暖,唠唠家常。相比青春年少的我们,他们没有丰富的交际应酬,也没有眼花缭乱的娱乐方式,更多的只是单调的生活和对儿女的牵挂。而我们平日里工作繁忙,对父母的关心不够,如果连在家都不能宽慰父母,陪陪父母,岂不是让父母寒透了心?更何况把陪父母当做例行公事,心不在焉?

然而,每逢节假日,父母期盼的相聚却成为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日子:为我们洗衣做饭,照顾我们的起居。年迈的父母,拖着病弱的身躯尽力让我们短暂的逗留充满温馨,即使从不熬夜的父亲也要陪着我们通宵娱乐,即使患有肩周炎的母亲也要帮着我们带孩子,而我们所做的仅仅是和父母寒暄几句,递上几件营养品,然后把父母抛在一边,去打牌,玩电脑,或者干脆不在家。

记得黄健中先生导演的《过年》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除夕夜里在外奔波一年的父亲赚了些钱回家过年,母亲围着锅台包饺子,与丈夫一起盼着儿孙们回来。可是他们的希望落空了,老两口凄凉地过了年。母亲有风湿病,平时没人照顾,父亲爱惜地为母亲拔罐,吃完饭,父亲又坚持带着母亲出去放烟花,老两口非常开心。初一,孩子们相继归来,然而他们个个打着小算盘,年初一的团圆饭上,儿女们一个个托出企求,父亲看穿后极为伤心,端出了最后一道菜:8000元人民币。而子女们因为各自的矛盾大打出手,掀了饭桌,一地的狼藉。雪花漂落儿孙散去,父亲母亲坐在爬犁上,怀着无限的伤感离开了雪原上自己富足的家。

其实,父母希望得到的不是那些营养品,也不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问候,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心的交流,是子女们对他们的倾诉。曾经绕膝承欢的孩子,早已能独当一面,不再需要父母的庇护,这种失落让我们的父母陷入了茫然,丧失了被依赖感。而我们的父亲母亲已经老了,子女们满怀情感的关怀对他们尤为重要,哪怕是一句贴心的询问,一个闲聊的电话都能让他们高兴很长时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老了,最怕孤独,最怕无所事事,最怕见到亲人离去,心理十分脆弱,我们需要多花些时间陪伴父母,就像他们给予我们生命那样。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作为子女我们需要多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把他们当作我们最大的“宝贝”,尤其是过年过节更要以老人为中心,不能随着我们的喜好行事,要尽可能地弥补父母心灵的空缺。无论我们的生活得意与否,不能把父母卷入我们的是非之中,他们已经承受不起。我们只需要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父母,走进他们的心里,缩短两代人心灵的距离,让我们和父母的心离的更近。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在子女的关爱中春节快乐,健康长寿。 (许尔玮)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篇4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主要分三大块: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这环节我提出一个学生很喜欢讨论的问题,即你们最崇拜的人是谁?提了一些学生日常关注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对父母的注意,唤醒了他们在生活中对“父母之爱”的亲身体验,我觉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动起来了。从而架起了文本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

二、品读课文,反弹琵琶激疑

这一块我安排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骤:“初读,理情节。”理清故事情节——本文是一篇小说,在小说的教学目标要求来看,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近5分钟的时间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第二步骤“二读,抓神态”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找出了文中在送换孩子时描写父母神态的词语如“难割难舍”、“无精打采”、“失魂落魄”、“痛哭失声”。讨论这对父母是否“心狠”,并结合文中这些关键的词语谈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分析这些描写神态的词语学生可以感悟人物内心世界。

第三步骤“三读,析语言”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在送换孩子时描写父母语言的词语。我自己认为学生解读文本还是比较到位的,有学生能够从父母的话中分析出换回,要回孩子的理由都出于对孩子的不舍,而且抓住了较关键的词句,如“我觉得他一定会永远记得我们的,想到这儿觉得他可怜的不得了”中的“可怜”一词,这是对孩子的怜爱之情,如“总担心她是不是这样那样”一个“总”字体现了父母时刻对孩子的牵挂。学生找出了能够表现父母内心的语言描写,通过语言、神态去揣摩人物的内心,父母的心不仅是一颗依依不舍之心,浓浓的爱子之心,而且还是一颗痛苦矛盾的心。

第四步骤“四读,明主旨”学生们讨论,并找出了相关的语句。感受到了这对父母的可怜又可敬。

这一块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通过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对文本的理解立体起来了,大多数学生们走了进这对父母深沉的内心去感受、品读父母亲对子女那难以割舍的至爱真情。三、拓展延伸,讲故事谈感想

让学生讲有关父爱、母爱的故事,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内心深处受到情感的熏陶,达到情感的升华即要珍视亲情、珍爱父母。是情感教学目标的落实,从学生的发言中,我能够感受到,这篇课文对他们来说还是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最后一个教学目标也基本达到了。

父母是不是有一颗感恩的心呢 篇5

在感恩这个问题上,家长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第一种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倾尽全力满足孩子的需要,有的甚至对孩子说:你什么都不用干,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孩子长大后,从来不知道关爱父母、关爱他人,有的甚至一直向父母索取。父母觉得非常委屈:“我们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到头来孩子却这样对我们,真没良心!”还有更狠的,孩子会因为一部苹果手机,向父母动刀子。

这些孩子固然有问题,但究其根源,依然在父母那里。

孩子生下来很弱小,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看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和他人是怎样的关系,而最先教会他们这些的只有父母。如果父母只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会想当然地误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的存在,都是为了自己。若有这样的认知,感恩的心就不知在何方了。

第二种是一切以家长为中心,养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孝顺自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时时处处让孩子感到愧疚,欠父母的,这不是爱,是控制。记得在一次亲子活动中,谈到自己的爱好,一个正在上三年级的男孩儿,兴高采烈地分享了自己喜欢游泳。话音未落,在座的妈妈就高高地举起了打着石膏的手臂,当着大家的面,大声说:“儿子啊,别忘了,妈妈的手就是为了陪你游泳摔断的!”刚才还兴致勃勃的男孩儿,好像犯了大错儿,人一下子就蔫儿了,脸上满是羞愧、内疚和沮丧,头一低下,就再没有抬起来。而就在活动开始时,谈到对儿子的希望,这位母亲说的是:希望儿子自信大胆一些,上课积极发言。

一次在公交车上,无意中还听过这样一段母女对话。坐着的母亲对站在身旁的女儿说:“看看我,白头发都有了,皱纹也多了,一天忙到晚,都快累死了,还不都是因为你。”一旁站立的像在上中学的女儿说:“既然这么糟糕,你生我干嘛,又没经过我同意。”母亲说:“等我老了,你好孝敬我呀。”女儿咧了咧嘴。

其实,前一位母亲在泳池摔断手臂,主要是因为自己不小心,并不是陪孩子游泳的必然结果,后一位母亲的白发和皱纹,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表现,无论生不生儿女都一样会出现,可她们一句话就把自己摆在了债主的地位,她们的儿女却成了无辜的欠债人。债权关系中,只有责任和义务,没有爱。羞愧、内疚和自责也不会有爱产生,有的只是讨好、压抑、怨恨和对抗。而感恩是一种由心而发的善良与爱。

孩子的感恩之心,应该从小培养,这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父母自己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我们善待环境,感恩社会,我们对长辈、亲友及他人的友善、珍惜和感恩,是对孩子心灵最好的滋养和引领。潜移默化中,孩子就会习得这种发自内心的良善,并将之回报父母,回报亲友,回报社会,孩子的感恩自然天成。如果我们为某个理由拿一张臭脸面对世界,如果我们遇事先想自己,对父母缺少关爱,如果我们对他人总是非议多多,不停地怨天尤人,孩子就很难习得发自内心的良善。

我们一定要记得,不要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中心,总是给孩子特殊待遇。分水果时,不要让孩子先挑先捡,而应先给孩子的长辈。一家人上街购物,不要只考虑孩子的需要,可以在出门之前告诉孩子:“我们先去买爸爸需要的毛衣,然后给你买皮球。”你甚至可以请孩子帮爸爸挑选毛衣。

经常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要告诉孩子,不仅能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也教给孩子人与人之间是有边界的。引导孩子学会付出爱,就要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父母的真实表达,能够达成所愿。比如给孩子好吃的东西时,与其说“我们都不想吃,这是专门给你买的”,不如说“妈妈也很想吃,咱们一起分享吧”;你刚下班回到家,一身疲惫,孩子偏要缠着你讲故事,与其压抑着满心的不快,潦潦草草地应付差事儿,还不如和孩子拥抱之后,看着孩子的眼睛,很真诚地说:“我上了一天班儿,现在很累,我需要休息一下,咱们再开开心心地讲故事吧。” 而那位摔断手臂的母亲,只要在私下告诉儿子“我当时感觉真疼呀,现在也行动很不方便。不过这不是你的错,只因为我自己没想到游泳池的地那么滑”就足够让孩子领会到母亲的痛苦和善意了。若母亲以讨债的心态和怪罪的方式,不分场合地反复提起,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公交车上的那位母亲这样告诉女儿:“一天忙到晚,我真的很累。最近发现了白头发,脸上皱纹也多了。不过看着你一天天长大,我真是从心里高兴!”女儿定会对母亲心生感激。说法不同,效果也不同。话怎么说,的确不仅是一个言辞问题,很多时候,一个人怎么想比TA怎么说更重要。所以,父母的成长,才要从改变想法、改变心态开始。

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要帮助和启发孩子去觉察、发现他人的善意。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读读绘本里那些知恩图报的故事。经常启发孩子解读邻居、朋友、同学的善意与付出。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和孩子一起,感谢花红苗绿,感谢丰收,感谢春秋和冬夏,感谢大自然的所有馈赠。

这样成长的孩子,心会变得柔软,人生的格局也会很大,想不让TA懂得感恩都难。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井字梁下一篇:活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