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态度(通用6篇)
父母态度 篇1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是幼儿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人, 他们的言行稍微发生偏差, 就可能对孩子的一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父母应善于利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孩子, 而不是束缚他们的行为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性格,养成习惯,父母教育,影响
一、案例描述
一天游戏课时, 小朋友张敏与我班几个平时较调皮的幼儿分到了一组, 可是任凭老师怎么鼓励她, 要求她, 她就是坐着一动不动, 说急了, 她就发起脾气来, 将凳子一扔。我只好由她去了, 心想这小朋友也太任性了, 等活动完了, 我再慢慢想办法吧。
二、案例分析
(一) 问题的发现
张敏小朋友平常性格内向, 总是默默地参加活动, 可这一次为什么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呢?
(二) 问题的症结
1.目的。我做这个研究, 是为了找到张敏突然发脾气的原因,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2.计划。我决定进行家访, 了解张敏父母对这件事的看法, 以及他们平常的家庭教育。
3.实施。首先, 我找张敏的爸爸谈。我问:“张敏在家里听话吗?”答:“听话。”我又问:“张敏在家里经常发脾气吗?”答:“不是。”
通过了解张敏的爸爸, 我没有找到原因, 我只知道这也是一个“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的家庭, 也许, 是他们太娇惯孩子了, 在家里宠着她, 护着她。
其次, 我找张敏的母亲了解情况我问:“张敏在家爱玩吗?”“不爱。”“为什么?”“她身体差, 一玩衣服打湿了要生病。“张敏在家会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吗?”“什么也不干,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我接着问:“张敏周末要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吗?”“不, 因为我怕她被别人欺负, 她胆子小。”“你知道张敏在幼儿园的情况吗?”“知道, 我叫她不要和别人玩, 人家惹了她, 就叫她打人家, 打不过就咬。”与张敏妈妈交谈, 我知道张敏为什么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原因了。原来她父母的指导思想就是用“躲”的方法来避开对她的伤害。
4.结论。张敏性格内向, 是因为她在幼儿园时与小朋友发生过纠纷, 而父母又叫她不准与小朋友一起玩, 是父母的过分保护造就她的躲避行为。
三、问题的解决
(一) 目的
改造张敏的性格, 促进她身心和谐发展。
(二) 计划
经过与同年级组 (幼儿园大班) 老师的讨论, 交换意见, 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换座位。让张敏挨着一个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小女孩坐, 并有意识让这个小女孩帮助她。
2.为张敏召开一个“团结友爱”的主题班会。我让过去“欺负”过张敏的几个调皮小朋友向她道歉, 并说说以后将怎样做, 并号召全班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给张敏父母做思想工作, 让他们放手。
4.活动中主动与张敏交谈、玩耍。
(三) 实施
1.换座位。才开始, 张敏仍不理挨着她坐的小女孩, 一天两天过去了, 她对这个小女孩报以微笑了, 并略略交谈几句。
2.召开主题班会。会后, 全班小朋友开始邀请她做游戏, 有好玩的好吃的都给她, 慢慢地, 张敏愿意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了。
3.给张敏父母讲清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及交往的能力的重要性, 让他们知道不能包办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针对他们的担优, “孩子身体差, 怕受人欺负”, 我与他们一起制订了一些锻炼计划, 从少到多逐渐增加活动量, 并督促他们实施。张敏有了一点进步, 我马上给予鼓励, 并且向他们解释。集体生活中, 磕磕绊绊是避免不了的, 应该让孩子自己对待与处理, 让孩子多动手动脑。
4.在教学活动中, 我有意了解张敏的想法, 开始她总是不说出来, 我便亲她一下, 摸摸她的头, 也不强迫她说出来。后来, 一次游戏时, 我戴上兔妈妈的头饰, 亲切地问她:“小兔子, 你愿意和妈妈去拔萝卜吗?”她高兴地点了点头, 愉快地参加了游戏。
四、反思与讨论
这件事大致过去两个月后, 我们年级组老师经过讲座, 一致认为以后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家园联系, 幼儿教育不应是单独存在的, 它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父母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幼儿的言行, 乃至性格的形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是幼儿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人, 他们的言行稍微发生偏差, 就可能对孩子的一生带来负面影响。今天的社会, 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 是不可能立足于社会的。而健全的人格来自幼时正确的培养及引导, 试想, 一个不愿也不能与同伴和谐相处的人, 他们能融人社会吗?
眼下, 独生子女教育成为社会问题, 养尊处优的他们动手能力差, 父母处处满足他们、保护他们, 但父母能庇护他们一生吗?对于那些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让他们尝试一下“挫折教育”呢?让他们之间吵闹一下, 发生一点纠纷, 从中知道什么行为对, 什么行为不对,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孩子是一张张洁白的纸, 父母的教育态度将决定其如何在上面加以描绘, 是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还是让他们“闭门造车”, 成为一个孤芳自赏的人?
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性格将为其一生的发展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时期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 要让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父母不能用你们去束缚他们自己的意愿, 否则孩子那最难能可贵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将消失殆尽。这个世界还有风, 还有雨, 家长应教给孩子遮风挡雨的方法吧, 而不是为他们遮风挡雨, 孩子终将是社会人, 请还给他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吧。
父母态度 篇2
女孩的天赋——父母的态度决定女孩的未来
女孩小的时候,她们往往会表现出很多出色的天赋:
当同龄的小男孩还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时,小女孩已经可以跟人聊天了;
当同龄的小男孩还热衷于玩变形金刚和玩具枪时,小女孩已经能歌善舞了;
当同龄的小男孩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打架时,小女孩已经充当起了人际关系的调解者;
……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女孩的这些天赋开始一点点地减少,有些甚至慢慢消失了。
面对女儿天赋的消失,很多女孩父母很迷茫:为什么女儿越长越没出息呢?
其实,并不是女孩越长越没出息,这与女孩的发展规律有关。青春期之前,女孩的智力要比男孩发展得快一些,这时的女孩会表现出很多天赋。但到了青春期,由于受身体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女孩的天赋会渐渐减少。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影响女孩天赋发展的主要因素,儿童心理学家表示,父母对女孩的态度往往决定她的未来。
我们都知道,女孩是敏感的,青春期的女孩更敏感。家有女孩的父母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在青春期这段时间,他们与女儿的关系时常会变得很紧张。尽管父母尽量去做到尊重女孩的感受,但女孩还是时常会为父母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而伤心。
女孩很在乎父母怎样看她,对此,儿童心理学家曾总结出了这样一段话:“父母对女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塑造着女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描画着女孩看自己的表情。如果父母眼中的女孩正直自信,女孩就不会辜负这份信任;如果父母眼中的女孩懦弱无能,女孩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但在生活中,女孩父母又是怎样看待自己女儿的呢:
女孩唱歌跑调了,妈妈马上纠正,并且还说:“别再折磨我们的耳朵了!”
女孩把刚从幼儿园学到的舞蹈跳给爸爸看,爸爸看完后笑得肚子都痛了,最后给了女儿一句评价:“宝贝,你的舞蹈好奇怪呀!”
女孩拿出自己画的`第一幅画对妈妈说“看,妈妈,这是我画的西红柿。”妈妈马上笑了,说:“宝贝,这怎么是西红柿呢,西红柿是圆的。”
……
女孩是很敏感的,作为她最亲近的人,父母都这样对待她的作品,这对她的心理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会严重地打击她的积极性、这将阻止她沿着天赋的道路继续走下去的脚步。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小猴子不幸掉进了猎人的深井,它不甘心束手就擒,就拼命地往上爬。
井口聚集了很多小动物,大家都对小猴子的遭遇表示同情,不由自主地为小猴子担心:
“猎人的井这么深,它怎么可能爬上来呢?”
“小猴子不可能爬上来的……”
“是啊,不可能不可能……”
受到大家的打击,小猴子的勇气被一点一点地打消了,它越来越觉得自己真的不可能爬出去。终于,小猴子筋疲力尽,手一松,掉了回去。
就在那只小猴子掉进深井的一个月后,又有一只小猴子失足掉了进去。
这一次,小动物们更难过了,它们纷纷断言:“一定是没有希望了。”
“不可能不可能……可怜的小猴子……”议论声越来越大了,这一次再没人坚信小猴子能爬出来了。
然而,这只小猴子却非常执著,不管大家说什么,都不能影响它向上爬的决心。一步,两步……再爬一步……终于,小猴子爬出来了!
小动物们太惊讶了,这个小猴子怎么可能创造奇迹呢?大家纷纷围住它,向它讨教胜利的秘诀。
然而,小猴子却什么也没有说,因为它根本就不会说话。原来,这个小猴子是一个聋子!
对于刚刚掉进井里的小猴子来说,掉进井里并不可怕,即使它不是攀爬冠军,但它可以学习并练习攀爬。但最怕的就是那些消极的声音,终于那个有听力的小猴子被消极的声音打败了,而没有听力的小猴子却顺利地爬出了那口井。
德国社交媒体父母对它态度谨慎 篇3
无独有偶,我的德语班女老师,每次班级合影她都会逃掉。有次我好奇地问她这是为什么,她说很担心班上的年轻人把图片放到社交媒体上,然后全世界的人就都知道她在这里教书了,这让她感觉非常不安全。
这位爷爷和德语女老师的担心代表了大部分德国人对公共社交媒体的态度:我觉得社交媒体很不安全,我不想自己或家人的图片被放到社交网站上!
德国小学生入学时,父母也会被要求签订一份“孩子影像使用协议”,其中就有相关选项:你允许自己的孩子被新闻媒体拍照吗?你允许自己孩子的图片出现在学校官方的网页上吗?公开课时你的孩子可以被拍照吗?外出活动时你的孩子可以被拍照吗?如果父母在某个选项里选了“NO”,那么相关活动时班主任就会根据这个名单,告诉摄影者哪些孩子不能被拍摄。
但幸好和我家小兄妹俩私交比较好的同学父母都比较开通,他们一起玩耍或生日聚会时,我在拍照前都问过这些父母可否给孩子们拍照,可否在不带个人信息、不做商用的前提上放到我的中文私人博客上,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说没问题。不过,事先询问是必须的!
其实我的德国老公一开始也是相当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把孩子的照片放到网络公共空间,他担心孩子的图片被不法分子拿去使用。后来我们达成协议,只放安全的以欣赏性为主的图片,例如尽量不在室内拍照,街名、车牌都不出现,图片的拍摄地址功能关闭,不放孩子洗澡等图片……
大部分德国父母在育儿上都比较保守,并不像我所了解的中国父母那样依赖育儿社交媒体。如果他们遇到育儿问题,更愿意去咨询自己的家庭医生或儿科医生,而不会去相信网上怎么说。他们乐于与之分享自己育儿生活的人,更多是自己的家人。分享的方式通常是更私密的邮件或只对熟人开放的加密网址。
对待社交媒体的态度没有对错,只是习惯。在网络媒体无限发达的今天,德国仍然有一大部分人保持着订阅报纸的习惯。
父母态度 篇4
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 由班杜拉首次提出, 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主观判断或评价。自我效能感常常会对人产生以下影响:
(一) 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日常生活中, 人们时时处处都不得不做出决定, 怎样行动, 以及持续多长时间。一个人对自我效能感的判断, 部分地决定其对活动和社会环境的选择。人们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任务和情境, 而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干的事。影响人们选择的任何因素都会对个人成长造成影响。在行动中, 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的承诺, 并促进胜任能力的发展。
(二)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自我效能感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和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 将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强, 其努力越具有力度, 越能够坚持下去。当被困难缠绕时, 那些对自我能力持怀疑态度的人会放松努力或完全放弃;而具有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例如:在数学方面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排除一切困难克服遇到的难题, 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很快就放弃努力了。
(三) 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与环境作用时, 会过多想到个人不足, 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这种思想会产生心理压力, 使其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 而不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其能力实现目标;有充分自我效能感的人将注意力和努力集中于情境的要求上, 并被障碍激发出更大的努力。
二、父母态度对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一) 父母的自我态度对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一般来说, 家庭环境中, 若父母为人处事明智, 知书达理, 那么当孩子遇到问题时, 更多会用理性去面对、思考与处理问题, 这样孩子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往往也是理性的, 遇到事情后也不会茫然不知所措;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 人品不好, 这种家庭的孩子很难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日后成大器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二)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首先,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一个比较聪明的人, 如果自我效能感很低, 也不可能取得成就。即使父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待, 但如果常常说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甚至讥笑和讽刺孩子, 孩子就很难建立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如果孩子被认为是愚笨的, 则孩子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也会不好, 孩子会因此缺乏信心, 甚至产生自卑感。
其次,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会影响孩子人格和能力的发展, 如孩子的气质、性格, 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独立能力, 等等。
三、思考与建议
提高自我效能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坚持鼓励性评价
由于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 他们对活动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 更多的是依赖成人尤其是父母的评价, 因此父母对孩子活动完成情况应以正面评价为主。若孩子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父母应给予肯定和赞扬, 从而使孩子产生自豪感, 增强自信心;若其任务完成得不够好, 父母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而不是一味地责难与惩罚, 可采用模糊化的评价, 淡化孩子的失败感;若孩子真的失败了, 父母应引导孩子从失败的情境中走出来, 并通过其他情境的成功补偿改变情境的失败。
(二) 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
研究表明, 个体对成功、失败所进行的不同归因将对后继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实践表明, 有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无法突破时, 常常心甘情愿放弃努力, 甚至产生“我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这种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的想法。对此, 父母应及时采取强有力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帮助孩子学会对失败进行合理归因。如果父母能根据孩子成功动机水平的不同程度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归因训练, 引导他们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方法不当或努力不够, 就可以把孩子从失败中解救出来。
(三) 适度地期望孩子
罗森塔尔1968年提出的期望效应早已为许多人所熟知。父母对“高期望”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 经常给予鼓励;对“低期望”的孩子则相反, 缺乏关心, 批评多, 很少给予其表现的机会……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态和行为, 从而影响其自我效能感。因此, 父母应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改变自己头脑里的各种世俗偏见, 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 对每个孩子都寄予积极的全面的期望, 使父母的期望成为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发展的强劲动力。
(四) 创设激发孩子成功欲望的环境
孩子的认知性学习是从好奇和好胜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他们最初的好奇倾向, 并不具有真实的动机性质, 因而缺乏特定的内容和方向。只有当孩子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 这成功的体验反过来强化这一好奇心之后, 才能使好奇、好胜的倾向逐渐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 形成认知性学习动机, 并在成功体验中得到强化和提高。因此, 父母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 选择合适孩子年龄特点的任务, 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 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和自豪感。
摘要: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以及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父母的自我态度及对孩子的态度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父母应坚持鼓励性评价, 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 适度地期待孩子, 创设激发孩子成功欲望的环境。
关键词:父母态度,自我效能感,影响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117-119.
[2]康丽颖.没有坏孩子[J].少年孩子研究, 1997, (5) :8-9.
[3]舒音, 朱泓.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艺术[M].海潮出版社, 2005, (1) :146-187.
[4]励琪.在素质教育观念下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再定位[J].学前教育研究, 2001, (1) .
父母态度决定孩子教养好坏论文 篇5
孩子是否能适应延缓满足,父母的态度是关键,那在生活中该如何教导呢?
前后一致的态度
很多人都是在自己成为父母后,才开始学习怎样当父母的。孩子的成长有许多不同的阶段,而每一成长阶段的宝宝,需求当然不一样,因此,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需求,态度也要一致。如果父母前后的态度不一致,让孩子觉得大人的原则和态度总是变来变去的,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渐进式方法取代强硬的规定
大人都知道,孩子做什么是要教的,不是天生就会的。现在的父母常常为孩子设想的太周到,两相冲突的情绪,往往会出现在不同的事物要求上;一旦不能顺利延缓宝宝的需求,就会出现不耐烦的强硬态度或是投降的消极成全。其实良好的习惯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慢慢养成的,很多孩子一开始都会不适应,一次一次慢慢地让孩子习惯会更好。如奖励记点、口头表扬等等,都可以引导孩子自动自发地完成,并让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不愉快的情绪,不让等待变成孩子见的战争。
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关怀
延缓满足并不是限制孩子的需求,因此,当孩子出现需求的时候,父母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如果要求合适,但可以等一会再满足的,那就让孩子等一会,如果他做到了,给孩子鼓励和表扬,强化孩子学习的动力。
看看这些时候家长怎么做?
宝宝哭了,要不要马上哄?
对新生儿来说,最直接的表达要求的方式,就是哭,但家长常常不知道宝宝到底为什么哭,所以在宝宝开始哭的时候,他们只有马上冲上去抱起孩子哄他,孩子一哭就马上哄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吗?
新生儿的要求多半很直接,就是用哭声告诉爸妈他们需要得到关照。当然,孩子哭的`原因有很多,爸妈要区别对待,如果是尿布湿了、不舒服了、摔倒了等原因,爸妈当然要立即解决,不然会让孩子觉得非常难受,影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但是有些情况下则可以让宝宝稍微等一会,如有时候宝宝只是单纯的肚子饿,在给孩子泡奶粉期间,不防让孩子有机会学习等待。可以给孩子喝一点开水,和他说说话,让宝宝知道,一会儿就有奶喝了。这样不仅能让宝宝学会等待,大人也能有更充裕的准备时间,不致手忙脚乱。此外,家长的态度也是延缓满足中十分关键的地方,父母的态度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可以不急不徐地告诉宝宝:“等一下,妈妈马上就来了。”“宝宝乖,你看妈妈放好这个玩具就来抱你了。你等一会会哦!”“看,牛奶已经冲好了,妈妈再拿个小毛巾来你就能喝了。”在不影响宝宝正常生活的情形下训练宝宝,是最理想的方式。
孩子不乖乖吃饭怎么办?
有时候孩子不乖乖吃饭,跑来跑去要大人追着喂饭,或者正好在看精彩的动画片,不愿意离开电视去吃饭,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先乖乖坐下来吃饭好吗?因为吃完饭后我们要出去玩一会,不好好把饭吃完就不能出去了。”或者说:“动画片吃完饭也可以看的,但是如果你现在不乖乖吃饭,妈妈就不让你看动画片了。”让孩子知道,即使等一会,他也能达到目的,得到想要的满足。
孩子如果不愿意坐下来用餐,千万不要追着孩子跑,用奖赏代替处罚,用诱导代替恐吓,是帮助父母让宝宝乖乖听话的好办法,千万不要用强制的方法或斥责的语言来逼迫孩子。孩子不愿意乖乖吃饭,其实并不是他不想吃饭,只是吃饭和动画片比起来,后者的诱惑更大,父母应该让孩子一件一件地完成事情,如先吃饭再看电视,而不是有了更大的诱惑,就马上抛开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坏习惯形成了,将来难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立即给孩子买这个玩具吗?
孩子看中了某个玩具,吵着要买,但是他现在的年龄玩这个还不合适,你是为了哄孩子开心马上买给他,还是让他等一等?
这个时候也是延缓满足的最佳训练机会之一,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现在不给他买的原因,也可以答应将来的某个时候给他买,如跟他说:“宝宝,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滑板车,比较危险,等你再长大一点,到了你生日的时候,我们就来买好吗?来,我们拉勾,到时候一定买。”这个时候孩子多半都会答应,充满憧憬地等着生日的来临;但也有的孩子不依不饶要马上买,家长可以“威胁”一下孩子:“妈妈说了生日就买的,要是你现在不听话,生日的时候妈妈也不会买。”让孩子明白,有时候耐心的等待,会换来更好的结果,冲动反而会让事情更糟糕。
结语
父母态度 篇6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与态度;幼儿;心理健康
父母是孩子最生动、形象和最有教育效力的教科书,孩子是望着父母背后的形象长大的。父母的形象对孩子的影响之巨大,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许多儿童的性格、作风、行为习惯之所以很象父母,并不是遗传的原因,而是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处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的。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向家长、幼儿园老师的了解,以及平时对幼儿的细心观察,发现我实习班的有些小朋友有以自我为中心,非常霸道,喜欢霸占玩具一个人玩,不懂得与同伴分享、爱吹牛、说“脏话”、攻击性强等等不良行为表现。
一、与各家长教养类型相应的幼儿心理水平
(一)过分保护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将使孩子失去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培养的孩子懦弱、依赖、无能。这种个性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力发展受到限制。在我实习的期间遇到最多的就是这类型的家长,我就举其中一位来讲讲吧。最近幼儿园流行穿奥特曼的衣服,这位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好几个都有了,心里也非常想要,可是家长是觉得这身衣服穿着不怎么舒服,就跟他说下次妈妈买更好看的给你,那孩子听了当时就生气地说不买就不回家了,说完就转过去不理家长了。这位家长当场就“投降”了,这时孩子的脸上马上就有了笑容。对于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父母过分溺爱、娇宠的教育方式,而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任性的性格。要消除孩子的这种任性性格,首先就得变溺爱式教育为宽严适度的说理式教育,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
(二)严厉惩罚型。这种抚养方式中成长的幼儿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性,经常表现出较多的焦虑、退缩等负面的情绪和行为。我的周围就有一些会说谎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抱着“不打不成器,不骂不成才”思想,孩子一有错误,就对他们非打即骂,孩子为了免于打骂,就开始寻找借口。一旦孩子发现说谎可以摆脱惩罚和责任,而直言反而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时,他们自然就选择对父母说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就要适当地“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对孩子的惩罚过于严厉导致孩子甘愿冒险说谎话。应该采取民主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进行严厉的处罚。
(三)温暖理解民主型。在这种类型父母抚养下的成长的孩子,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出色。在掌握新事物和与别的小朋友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并且心境比较乐观、积极。我也举一位家长说说吧。有一次孩子说谎了,这位家长知道孩子是在说谎,但她并没有明知故问,也没有严厉的惩罚他,而是告诉他的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以及他的感受。当时我就问家长为什么不揭穿孩子呢?他说他为的就是不要孩子再三用说谎来掩盖错误。他还说自己在孩子的房间里设置了两个“口袋”,一个是绿色的“优点袋”,另一个是红色的“缺点袋”,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后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慢慢地让“优点袋”越来越鼓,让“缺点袋”越来越少。而这时他们的责任就是指导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像这类型父母,他们不仅能正确对待孩子所做的、所需要的,还促进了孩子的诚实行为的养成,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以及让幼儿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二、家长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相应的“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二)以礼相待——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调查表明,民主协商型父母独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受同伴欢迎,能与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为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做的是: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三)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有动听的名字、短短的黑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自己的双脚行走、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杂听出各种奇妙的声音。“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为此,父母可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教育,使孩子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5岁以前是孩子信任感、自信心、主动性等许多重要心理品质发展与形成的重要时期。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应给孩子的行为方式以评价和指导,做对了要表扬,做错了要批评。在整个教养过程中,还得特别重视母亲的作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的作用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始终是居首位的。
【参考文献】
[1]章剑和.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与对策[J].幼儿教育,2000年,第6期
[2]李兰生,钱琴珍.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补一点“维生素” [J].为了孩子(沪),1999年,第3期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