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改变

2024-10-30

态度改变(共9篇)

态度改变 篇1

所谓低碳经济, 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发展新兴工业, 建设生态文明。低碳金融是在实现低碳经济的基础上, 改善金融环境, 实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当“低碳”一词成为时代潮流的时候, 也成为一种思想理念。当前的银行业除了自身积极践行“低碳金融”这一理念外, 商业银行也通过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呼吁客户参与其中。金融业还通过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金融服务, 为绿色环保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全面助力低碳经济发展。

一、意识决定态度

良好的思想意识帮助人们端正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好的思想意识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在职场上常听到“反正是公家的东西, 我们不浪费, 别人也会浪费的”、“省是省不下来的”等等, 这些话语与低碳经济、绿色环保格格不入, 作为银行业的一员更应该为“低碳”事业身体力行。

从身边点滴做起, 从自己做起。其实支持低碳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一些良好的习惯就是支持社会、保护地球的一种。例如:在办公室使用电脑时, 尽量使用低亮度, 开启程序少些并养成随手关闭电脑电源的习惯, 避免浪费;不坐电梯爬楼梯;工作中尽量使用“双面纸”;传递文件尽量使用电子文档等。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随着时间的累积, 我们自然而然会思考我们在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

二、态度改变生活

态度决定行动, 态度改变生活。没有不重要的工作, 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在低碳社会中, 真正改变其行为方式的人是真正拥有低碳态度的人。

“态”便是心上有个大目标, 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成功只交给有准备的人。有目标, 生活才处于追求的状态, 才会感到充实, 感到快乐。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 才能在目标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把目标量化, 即定性、定量、定时, 才能让人们在目标的方向上不会感到迷茫。《态度决定一切》是美国著名演说家罗曼·文森特·皮尔写的一本书, 他以倡导积极思维和人性的自尊而闻名全球。态度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一种驱动力, 什么样的心态将决定人们得到什么样的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 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放弃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毁灭地球的同时, 也在毁灭自身的生存环境。所以好的态度产生正向的驱动力, 注定会得到好的结果;不好的态度也会产生负面的驱动力, 注定会得到不好的结果。唯有心态摆正了, 才会感觉到生活与工作的快乐。

在工作中低碳态度首先是职业成熟。意识决定行动, 行动才会导致效果, 金融行业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一方面它在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带给我们不同的精彩生活, 同时也因为我们过分追求盈利性, 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职业成熟度恰恰用来衡量思维和行动方式, 预测其效果的合理性, 在“绿色信贷、低能环保”的呼吁下, 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越来越重视利润和环保的相协调。提高职业成熟度对提升职业道德化和社会责任感效果非常明显。

低碳态度, 是有责任心。责任心是指对事情能敢于承担、主动负责的态度。工作是人安身立命、实现自我价值所在。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是每一名工作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作为金融从业人员责任心不仅是对本职工作的要求, 也是对社会、对自然的道德法则。有了责任心才能敬业, 自觉把岗位职责、份内之事铭记于心, 把当今社会高碳的危机环境揽上心头;有了责任心方能尽职, 一心扑在工作上, 做到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有了责任心方能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奋力拼搏。有了责任感, 不会的可以学会, 不懂的可以弄懂, 不容易发现的错误能被发现, 可能出现的事故可以避免, 可以这样说, 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低碳态度, 是有感恩心。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是生活中的大智能。感恩, 使我们看到世界的美好, 看到社会中和谐的人文关系。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 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 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感恩”之心, 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 一刻也不能少。在工作中, 感激它带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感激才能倍感珍惜, 并在生活中回馈社会, 珍惜大自然。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 或是怎样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 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 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随之而来的, 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品格坦然处世。

态度决定习惯, 习惯改变生活。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着你的人生命运。只要我们用积极主动, 认真负责, 心怀感恩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就一定能走向成功。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 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 一种橘子大而酸, 一种橘子小而甜, 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酸的会感谢它是大的。

由此可见, 意识决定态度, 态度改变生活。有什么样的意识, 就有什么样的态度, 接下来的就是什么样的生活, 什么样的人生。所以我们都来学一学蔡先生吧, 凡事多往好处想一想, 永远保持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 学会宽容, 常怀感恩之心, 携起手来, 努力实现我们低碳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赵昕.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进步因素及其动态效应.经济学动态, 2011 (5)

态度改变 篇2

我个人认为“成功”,它是一个结果——一个正确的结果。在我们四期的团队精神培训中,我问过大家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取得好的结果是态度2%加上98%的方法和技术重要,还是2%的方法和技术加上98%的态度重要。有很大一部分学员说技术重要,特别是技术部的员工们。我还问过一个问题,就是让他们说出最崇拜的人是谁,并讲出他们为什么会成功。有人说崇拜周恩来,有人说崇拜邓小平,有人说崇拜李嘉诚,有人说崇拜比尔盖茨……。他们成功含有许多的因素:坚强、先知、勤劳、知识、恒心、魄力……而这一切的因素都是因为有了好的态度才会拥有。 所以,当别的同类型企业都在培训员工的技术时,而本单位却是培养员工的思想态度。我向学员们赠送了这一句话:“无论你拥有多好的技术与方法,如果你没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一切无用!只要你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方法与技术你都能得到!”

失败一定有原因,但成功也需要方法。成功最最重要、最最快捷的就是学习成功者。学习成功者的人生态度;像成功者一样去思考;像成功者一样去决策;像成功者一样去行动!

知识改变对命运的态度 篇3

学弟:

我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太大的命题,因为大,就显得笼统甚至空洞。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莫如说“知识改变我们对命运的态度”。比如你说“怀疑读书上学的意义”,这种怀疑的态度,恰恰是读书上学后获取的。读书与思考让我们看到世界是多元的,人生有多种可能性。我们不必复制一遍父亲、祖父的人生,不愿别人安排我们的人生,即使相信所谓的命运,我们也会说“尽人事,听天命”(我就经常这样想),要不然不真是白活一世了吗?

至于对生活的“控制感”问题,生活涉及的方面太多,我们大概是控制不了,起码不可能完全掌控,但我们可以对自己有“控制感”啊,我这条船驶向何方,舵手是自己。我认为,读书、学习,就是来学习如何为自己的船操舵的。人生也好,命运也好,是苍茫的大海,我们不是要掌控它(谁能掌控大海呢),而是要学会游曳于海洋,风和日丽时能欣赏能享受,风急浪险时能把稳舵闯过去。自己掌不了舵,就只好任由命运拨弄了。

读书学习这条路能“兑现”什么,我不知道。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给我们兑现什么。《国际歌》不是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嘛……要生存,还想生存得比父辈好一些(所有人都会这么想的,要不社会怎么发展呢),总得学着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吧。

至于“屌丝”,我觉得这个称呼在无奈、自嘲之余还有几分自傲呢,一点也不“可怜”。你一定不知道,学姐我上大学时只有两件布上衣,晚上洗了晾在窗外被小偷偷了一件,只剩一件衣服,只好在周末清早洗,然后躲在宿舍、请同学打饭,等唯一的外衣干了才能出门。后来小偷被抓,我的那件蓝布上衣居然从一堆他卖不掉的袜子、内衣中找回来了,因为太土太不值钱。

三十多年过去,想起当年的贫寒困窘,全化做释然一笑。我衷心希望,十年、二十年后,你偶然想起今天给我的这封信,也会一笑,云淡风轻。

编者手记:

读完王红教授写的这封回信,编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知识能改变命运吗?在高中、大学,这个问题都曾无数次萦绕在编者及身边同学的脑海,一直未曾找到标准答案!能,或许又不能。那么,我们可否暂时抛开“能”与“不能”的极度纠结?去寻找其他的答案,而在王红教授这封短短的回信中,答案似乎已然明了。

眼下,众多高三学生们为了备战2013年的高考,在各种试卷书海中“战意”正酣。此时,也会有一种困惑的情绪在大家的脑海里潜滋暗长——读书有用吗?知识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课堂之余,大家不妨看看这篇短文,希望它可以启发您的心灵,让自己坦然面对属于自己的高考,以及高考之后那些未知的人生。

态度改变 篇4

一、职校学生职业态度存在的问题

职业态度是人们对其所从事的职业所持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它是认知评价、情感反应和行为意向相互作用而成的。职业态度包括职业精神、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倾向等。而现在很多职校生的职业态度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一)职业认知偏误。职业院校的学生大体上都处于青少年期,这个时期的学生除了生理上的快速变化,心理上也有其独特性——认知片面化。虽然青少年对事物的解释有自己的想法,但看问题往往过于片面。简而言之,职校生易出现自我认识偏颇和缺乏对自身特点、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认识。而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价值观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对职业的态度也发生了质的转变。职业不仅可以满足个人最低级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是实现自我尊重和自我价值的有效手段,而职校生还不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缺乏对职业的正确认识,职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也都不高。

(二)职业情感淡漠。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低级层次的生理需要基本都满足了,一定时期内,职校生没有衣食之忧, 对物质追求的欲望并不强。同时,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如“要多赚钱”,“要当劳心者”,“不努力, 以后只能做下层”等等,忽视了对精神追求的引导。而且, 大部分职校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溺爱中成长,长大后独立性差、责任心不强、团队意识薄弱。再加上学校往往更重视看得见的硬文化建设忽视隐形的软文化建设,培养出来的学生意志力、责任心、敬业感等职业道德较弱。进入工作岗位后,这些学生更习惯依赖别人,对职业活动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对企业、职业的情感淡漠。

(三)职业行为意向消极。参加工作实践或实习时,职校生的职业行为意向比较消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职校生开始时从事技术工作和车间劳动,不少学生和家长认为这种蓝领职工低人一等,加上主观的就业愿景过高, 所以很多职校生暂时不想就业。二是职校生对蓝领职业失去信心,在职业岗位上,不认真学习专业技术、不认同企业文化、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又不主动调适,消极待岗。 三是职校生学艺不精,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在一定时期内频繁换岗,反复就业。四是职校生迫于就业困难的压力,会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但上岗之后工作消极被动, 缺乏职业信仰和对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态度改变理论的概述

针对态度在一定时期内不易改变的说法,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家霍夫兰德(C.Hovland)认为只要方法使用得当,改变态度是可行的。经过探讨和深入研究,霍夫兰德于1959年提出态度改变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了态度改变——说服模型( 见图1)。

上图中,影响态度改变的有四个因素:说服者、信息、 情景、说服对象。在态度改变过程中,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 任何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说服者除了要增强自己的专业性、可信性、吸引力、人格特征等影响力和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还要熟练掌握需传达信息的理智性、差异性、情绪性和新颖性。同时,合理利用周围的情景, 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利用有利的条件,分散说服对象的注意力,再反复强化信息,使其非常熟悉。传达信息者最终的目的就是让说服对象改变已有的态度。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说服对象的价值观、人格特征和原有的态度。当接受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产生矛盾时,就会弱化其心理免疫力, 导致心理紧张,信息抵制力下降。此时,个体的一致性机制开始运行,要么改变态度, 要么贬低信息来源、故意扭曲说服信息或对信息加以拒绝掩盖[2]。

三、对职校生职业态度转变的启示

说服者、信息、说服对象、情景也就是职业教育中的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环境。职业态度转变是由这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实现个体职业态度转变,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修养,树立教育者自身权威

职校教育者作为改变职校生职业态度的主要群体,是教育信息的传达者。教育者更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修养, 树立权威。而权威来源于教育者处事的理智性、公正性和在教育领域的学识、资历。所以,教育者首先要全面学习,有的放矢。权威的教育者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心理学、沟通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次,教育者要有高尚的品格和敬业精神。品德高尚的教育者即使不教育学生,其感召力也会促使学生改变职业态度。要形成高尚的品格,教育者除了要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引导自己,更应培养职业信念和职业情操。最后,教育者还要与时俱进,加强专业学习。教育者原有的教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了解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心理变化,才会受学生喜爱、拥戴。学识渊博的教育者在学生心里就是“真理”代言人[3]。

(二)精选信息,易化职业态度转变过程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沟通信息若是高质量的,那么它们就能引起学生满足的感受,使他们激动、感兴趣、思想集中、开心、兴奋。”[4]将职业态度改变的教育内容进行筛选,剔除一些负面的信息,给教育对象呈现一个“纯净”的教育环境,进行正面教育知识的传授。 但这样会让教育对象觉得教育内容不真实,造成教育对象的抵触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指导教育对象来应对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价值冲突。因此在开放的环境中,教育者要对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进行引导,使教育对象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提高教育对象面对现实价值冲突时的应对能力,从而更有助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更好的理解和交流,易化职校生职业态度转变过程。

(三)转换角色,发挥职校生的主体作用

对转变职业态度效果最大的方式是教育对象发挥主体作用,把被动接受转变为自我主导。处于青少年期的职校生有主体意识,但认知矛盾,看问题片面化,排斥他人意见。 所以,要改变职校生职业态度,首先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 让其主动发现正确的职业态度,转变原有的职业态度。例如, 学生认为工作过程中可以谋取私利,教师要转变这种职业态度,可以让他扮演执法人员的角色。使其在角色扮演中处在另一种角度去看过去的自己,从而变原有态度,达到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的目的。其次,重视职校生的职业需要,需要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动力。教育者要了解职校生的职业需求, 可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然后进行处理分析并查阅相关资料。教育者需将他们的职业需求与职业态度相联系,用职业需求引导职业态度转变。

(四)优化环境,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

环境和人之间相互作用,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学生态度的变化。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实现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转变。首先,优化社会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种唯利是图的牟利观念肆意横行。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市场价值观混乱。所以,首先政府要加大立法,严肃执法,大力打击黑暗势力和惩治腐败份子。同时, 社会媒体也要大力宣传积极的文化、舆论。再次,优化校园环境。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校园文化环境直接关系到职校生的职业态度形成。学校可组织开展一些积极的主题班会和下企业实践活动[5]。最后,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学校和社会无法比拟的。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从小就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性和科学的职业态度。所以,家长不但要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观念是否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要与孩子建立密切的关系,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职业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职业生涯,然而当今职校生的职业态度却存在着认知偏颇、情感淡漠、行为意向消极等问题。通过借鉴态度转变理论,分析了影响职业态度的四个因素: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并得出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态度改变理论,职校生,职业态度,启示

参考文献

[1]曹荣..试论中等职校学生职业态度的养成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2012(26):19-20.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3-114.

[3]冯桂梅.态度改变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D].吉林:吉林大学,2007:8-10.

[4]弗·鲍良克.教学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86-87.

改变态度作文 篇5

可以说当想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夜深了,几乎快到平时自己准备休息的时间了。

但我仍强迫自己坐在那完成那一系列目标,即使难度不大,但也是要花费上。时间精力的。

事实证明,我也的确做到了。这无疑是让我开心且无形中增加了我的自信心,原来有些事,你只要再坚持坚持,再耐心点,是可以通过努力去做到的。

而这一切也是源于我自己想改变态度的想法。

这个态度,就是你要不要认真做事的态度。其实一直有碰到还不错的机遇,但都有各种缘由错过或推托。细想来,但凡真正去坚持与面对,就不至于会很迷茫。

于是想到了改变,而这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变化的,要的`就是一点一滴,细长长流地坚持。我想到的就是先从身边力所能及地简单小事做起。但凡能由此做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更有了信心。

改变学生对信息课堂的态度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33-01

在信息的课堂教学中,一直不被学生当做主课,好多学生在课上只是想玩游戏,针对这种状况,首先要正视这一问题,只有对它有了正确的认识你才能把它解决好。经过我的不断分析和思考,我认为原因有下面几点。

首先,应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去检讨,教师自古以来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说明我们教师没有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向,这可能和教师的自身能力以及教学方法有关。还有一点我需要指出的是,在我的亲身经历以及和同行的交流中发现,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进行学校各种设备的维护,重大教学活动时的拍照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干的是一个打杂的活,工作的琐碎及繁重让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

其次,我们要从受教育者也就是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分析。我所教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是刚从小学向初中过渡的时期,小学里的课程與中学相比显得轻松而且科目也少,同时小学的课程是相对简单轻松的。因此当他们进入中学后疲于应付各门主课时,哪还有精力放到平时不做任何考核的科目上?学生从内心就不再重视这门课了。所以每当上信息技术课时大家都显得比较轻松,认为这下总算可以放松一下了。

最后,应该从学校、家长和社会进行分析。学校一般都对信息技术课不怎么重视,因为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只有狠抓主课学校才能出成绩,学校也可以说是很无奈。在我上课的时候,有的主课老师会中途来机房要人,而更多的是上课之前就把人叫去了。我碰到好多次有的班级就来了一半的人上课,其他的都被老师叫去了,我都不知道我这个课到底该上还是让他们自己玩。如果上次没来的同学下次让他操作他会说不会;如果不上,学生纪律太差,真是左右为难。再加上家长和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的淡漠和不了解,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就更显尴尬。

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和不健康的课堂现象,下面我就试着谈一些自己的浅见。

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该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一、结合学生情况,精心设计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同一章内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

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

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想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时,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老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例如讲Excel电子表格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漂亮的全班期中考试学生成绩汇总表。给出任务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如数据的输入、格式设置等,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函数的使用、页面设置等,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知识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老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要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得出。每次授课的时间不超过3-10分钟,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个与刚才授课内容有关的练习或活动(即完成一个小任务)。学生们听了一段课刚要开始走神,思路立刻又被下一个活动拉了回来。活动(任务)做完,接着刚才的兴奋劲儿,下一个部分的授课又开始了。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同时他们学会的每个知识点也能得到及时的强化。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在成功地完成任务时获得了一种成就感。

四、整顿纪律,形式上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课也要遵守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堂课老师讲的再好,如果学生不认真听,纪律很差就很难收到效果,这堂课也是不成功的课。之前我上课学生都是三三两两地走进来,一开始就给他们心理上产生松散的感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纪律就更难维持了,于是我要求学生进机房之前把队排好,等我检查完毕,再一次强调纪律后再让他们进机房,这样做下来课堂纪律明显好转,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上课时给他多一份关注,下课后和他谈心,通过我的不断改进,现在我上课的时候明显轻松很多。

同时,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我一直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动手试试,没做的同学要把名字记下来,这样学生就没时间再去惦记着游戏,做的好的同学进行全班表扬并展示其优秀的作品,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转为主动去学习。

态度改变 篇7

关键词:态度改变模型,传销行为,访谈法,传销人员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 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 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 扰乱经济秩序, 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1]。传销组织利用其中的倍增原理, 使更多的人加入组织, 更广泛地发展下线。传销组织具有牟利性、欺骗性、组织性和聚众性等特点, 特别是近年来传销组织的隐蔽性越来越明显[2]。传销行为的成因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科学的阐释有利于更加有效防范, 本文从这个问题出发, 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对传销行为的成因作进一步的探究。

在进入传销组织前, 传销人群有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但自从他们进入传销组织之后, 情感、认知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 对待工作、金钱、亲人的态度也与以前大相径庭。据新闻报道, 一位23岁的女孩被母亲从传销组织中救出, 但女孩在回家的火车上急于返回传销组织, 她借故去厕所想从窗户中跳出, 结果不幸身亡, 传销对人的认知和情感的影响可见一斑。此外, 传销成员因为加入传销组织而与亲人发生矛盾冲突的事例屡屡见诸报端。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社会心理学家投入很大精力研究态度的改变, 其中比较权威的是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模型, 详细阐述了影响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传销人员加入传销组织前后, 态度逐步发生着变化, 从当初的否定态度, 到后来的怀疑态度, 再到坚信不疑决定加入这个团体, 是一个逐步演进变化的过程, 其中的促成性因素是什么?本文将结合态度改变模型具体阐述传销行为的成因。

传销人员在整个过程中态度的变化会不会有其独特的特点?在用态度改变模型阐述传销行为的时候, 为了提高针对性和可信度, 本研究采取了访谈法, 目的是提供更丰富可靠的支撑性材料。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配合支持下, 对16名传销成员进行了访谈, 其中女性3名, 男性13名。前期准备阶段, 编写了半结构化的访谈提纲, 并对访谈人员进行了简要的培训。访谈之前跟被访谈人员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最后把访谈过程中的录音资料转成文字材料。

一、传销组织的因素

(一) 营造氛围, 同化成员

群体规范是建立在群体的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 有的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相背离, 那么它就会产生违反社会要求的倾向, 表现出与社会要求不一致的行为, 甚至反社会的行为[3]。传销组织建立独有的群体规范, 从观念上给成员制造压力, 不得不服从, 否则就会在团体中处于尴尬的境地, 这样传销组织的规范便不断内化到成员的价值观念中。同时传销组织会提高成员的团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加快加深了成员的价值内化过程。

(二) 充分利用榜样效应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则是基于观察学习理论而专门探讨学生 (或人们) 社会行为学习问题的学说。间接经验学习, 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学习, 这是人类行为的最重要来源, 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间接学习模式是人类的主要学习形式[4]。传销组织一直强调榜样的重要性, 反复强调跟随“成功者”的脚步, 让众多的传销人员相信, 只要自己坚持选择, 不断模仿, 一定能够成功。

选择性注意在观察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 那些有着一定社会地位、较高能力和较大权力的榜样易为观察者所注意[5]。针对这一特点, 传销组织会指派级别比较高的领导者到刚加入传销组织不久的新成员中。他们往往光鲜亮丽, 成功富有, 同时对传销人员又持鼓励、友善、温和的态度, 足以使其他传销人员感恩戴德。8号受访者多次提到“现实的东西”这个本土概念, 经过追问得知他所指的“现实的东西”就是指里面的成功者获得了财富、地位和名誉。

(三) 态度说服, 坚定信念

自外部人员被邀约到传销组织后, 传销组织便开始了对其态度的说服过程, 这是他们花费精力最多的地方。为了成为一个最出色的“说服者”, 他们会充分动用各方面因素,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 发现传销在说服过程中经常使用以下四个策略:

第一, 不断完善信息的组织和传递方式。“传递的信息”, 即对传递的信息内容精心组织, 对信息传递的方式精心安排, 并诱导和劝说他人放弃原有的态度、立场, 建立与信息传递者相一致的态度, 当然客观情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说服的效果[6]。传销组织精心策划, 针对每个个体实施不同的说服策略。6号受访者的回答说明了这一点, 他承认当时确实对这些话深信不疑, 而且坚信自己也能够实现财富梦想, 一心一意地约人、上课、讲课。5号受访者说:“刚开始进来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放下压力和思想包袱。你进来他们带你去看, 去了解。然后经过沟通, 反正说些话, 让你心甘情愿留下来, 然后快加入了, 他们退一步说, 愿意就加入, 不愿意我们也不拦你。”

第二, 提高针对性。在态度说服过程中, 被说服者本身的因素也影响说服的效果, 比如个性、认知、经验和顾虑等。传销组织在说服过程中十分注重针对性, 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开展自己的说服策略, 提高说服效果。11号受访者说:“每个人各方面都不一样, 什么人都有, 什么样的性格都有。他会根据的你的性格、爱好之类的, 人家感觉这个人跟他合得来。”

第三, 迎合心理需求。如果可以满足本人当时最大的需要, 逃避最大的惩罚, 获得新知识, 发挥自身最大的潜力时, 他就容易接受宣传而转变其态度[7]。传销组织最强调的是能够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主要是通过特殊的薪酬体系。16号受访者:“自己善于‘抓住人的特点投其所好’, 比如针对有些人爱色、爱攀高枝、渴望改变等灵活地作出调整, 适度的满足他的心理需求。”11号受访者:“主要是钱的方面, 他们说钱肯定能够赚到。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以后就不干了, 赚到钱之后再出去, 每个人都是这样想。”

第四, 重复。重复也是态度说服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传销组织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 传销人员会对自己所接受的理念越来越熟悉, 更容易对这些理念持认同态度, 做出积极的评价。10号受访者:“天天都是能赚到钱, 怎么赚钱。”

二、从传销人员自身看

(一) 金钱及其他强化物

激励机制存在于人们的劳动付出和劳动报酬关系的比较中。劳动付出包括体力和脑力的付出, 尤其为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付出的体力上和智力上、心理上的代价等[8]。传销组织将通过独有的晋升机制和分酬体系, 将目标明确化、细化, 并且发展出一套激励机制。传销组织激发起每个人的财富欲望, 让他们觉得巨额财富很现实, 所以后续的控制也就更容易奏效, 这也是很多传销人员不肯离开传销组织最重要的原因。

在心理成瘾模型里的所谓“直接利益”, 就是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正强化物。强化理论能够更直接地解释传销人员的“工作狂”状态[9]。按照传销人员的认知方式, 传销行为的继续意味着金钱和地位的提升。他们之所以近乎“疯狂”地痴迷于传销行为, 就是因为传销行为和一系列的积极结果连接在一起。所有被访谈者承认主要为了财富梦想留在传销组织, 其中最大的强化物就是金钱。1号受访者:“可以学到东西, 还很喜欢里面的氛围给人的感觉。”10号受访者:“要么就是图, 要不就是贪, 人都图一样。有的一个人来到这里, 为了娶老婆, 有的人为了金钱。”

(二) 对原来生活的排斥态度

根据趋避冲突理论, 在传销人员的认知体系里, 如果离开传销组织再次回到现实生活, 他会面临自己不愿意面临的问题, 认为现实生活不仅辛苦奔波, 而且不能改变自己命运。12号受访者认为:“我读书读不出头来, 打工打不出头来, 种田我不想去做, 我做生意又没有那笔钱。”

(三) 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指对事物理解、概念使用、逻辑推理和包括自我认知在内的偏差与歪曲, 由此而出现对一些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的失误[10]。这种偏差性心理在传销人员中更普遍的存在, 是传销人员从事传销行为的基础。12号受访者认为自己做传销是吃苦, 并且坚信有一天苦尽甘来, 对自己成功的可能性盲目乐观, 并且通过混淆直销和传销的概念来是为自己的传销行为做合理化的解释。有学者研究发现, 很多彩票爱好者存在“控制幻想”, 即夸大自身成功的可能性[11], 在这一点上太过投入彩票的人和传销人员有着很大的共同点。

(四) 自我价值感的激发

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经历下, 依据自己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对自身各个方面, 尤其是重要方面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价值感越高, 越能够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一种情感体验, 自我价值感具有动机功能, 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人格系统影响个体行为[12]。传销人员对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重要性和能力各方面有个期望值, 而现实一旦达不到这个期望值, 便引起消极情感体验, 而传销在传销成员眼中能够帮他降低这种情感体验。对11号被访者来说, 自我价值感作为一种推动力, 激发了他的传销行为。15号被访者说:“我想自己做一番事业, 自强自立, 想独立, 展示自己独立的一面, 这是最主要的。”

(五) 适应特质

16号被访者加入传销组织后很快成了一名经理, 他认为自己有这方面“天分”, 有适应传销生活的特质, 能够很快学会传销组织的理念, 并且很快地帮助传销组织“约人”、“留人”、“讲课”等, 在这个过程中“如鱼得水”, 并且很快成长为其他人艳羡的“领导者”。“适应特质”是个很重要的“本土概念”, 从16号被访者角度出发, 这个特质包括“成熟”、“稳重”、“有号召力”、“口才好”等。14号被访者也表达了自己这方面的特质, 认为自己交际圈大, 说话有分量, 有一定的威望, 使得周围的人十分信任她, 愿意跟着她做。他说:“当时我个人人际关系不错, 家人对我比较信任, 不管我教谁, 没有人怀疑我, 有的人做了, 有的人没有回去了, 后来做到经理, 交际圈比较大, 跟他们说这个事, 你能做我也能做, 慢慢就把我推上去了。”

态度改变 篇8

一、外部刺激在三阶段中的运作机理

外部刺激一般包括劝说者、沟通和情境三方面内容, 具体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 “劝说者”即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 一般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沟通”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间开展的交流活动, 一般表现为谈心谈话、心理危机干预等形式;“情境”即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环境因素, 包括校园文化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等。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作用强度”的评价标准采用里克特式量表的标准化五层次分级, 即“强-较强-中-较弱-弱”五个次序。“作用对象”即指外部刺激要素具体作用于喜好 (Affection) 、认知 (Cognition) 与行为取向 (Behavioral Tendency) 中的哪个方面以实现相应阶段的态度转变目标。

现将劝说者、沟通与情境三要素在态度转变三阶段的运作机理作总结如下。

通过上表可知, 由于劝说者通常以卡里斯马型权威完成“服从”的态度转变任务, 在此过程中, 目标靶的所有反应均有外因型的“权威”相对应, 故而并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知发生转变;只有当法理型权威被引入沟通过程, 喜好与认知才会发生协同转变。服从阶段是一个应激性的阶段, 并不涉及效果输出, 故而不会引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取向的改变。

通过上表可知, 行为取向的转变被纳入情境要素的作用范畴, 原因在于,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过程中, 目标靶的思维方式逐渐被影响, 故会在一定程度上驱使行为方式发生转变, 而行为取向的确定恰是行为方式选择的前置过程, 自然会在内化阶段受情境要素以影响。

同化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已对目标靶产生理想效果, 可被认为其结构已被纳入目个体的世界观结构组成, 故三要素的作用对像均涉及行为取向,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可实现成果输出。思想教育内容完全被个体所认同, 从而使教化对像能够依照态度转变的预期组织行为。

二、目标靶在三阶段中的运作机理

目标靶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态度转变的三阶段过程中, 不同影响因素对目标靶的作用强度各有不同, 现择取“对原有态度的承诺”“预防注射”及“人格因素”三因素作梳理如下。

上表三因素的强度描述仍依照里克特式量表的五层分级。“对原有态度的承诺”, 思想政治教育改变目标靶态度, 产生效果的机制类似于心理契约, 个体需要解除与原始认同间的契约关系, 而与新型认同建立新的契约。在此过程中, 个体对于原始认同的承诺牢固性越强, 则其对原始认同的背离动机越弱, 个体发生转变的可能性越小。

三、中介过程在三阶段中的运作机理

上表三心理机制的作用强度描述仍依照里克特式量表的五层分级。自我防御心理机制在三阶段中对态度转变的影响能力均处于最高层级的原因分别为: (一) 服从阶段:心理壁垒通过否认、压抑、投射与抵消四机制的建构具有高强度的影响能力; (二) 内化阶段:合理化机制在此阶段具有高强度的影响能力; (三) 同化阶段:认同机制在此阶段具有高强度的影响能力。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的态度转变理论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关照作用, 明确态度转变的劝说情景模式诸要素在不同态度转变阶段如何运作、如何同态度内生的三个结构单元进行互动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纪艳敏, 王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基本运行模式分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

态度改变 篇9

教育者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态度改变过程中。教育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因素都无法比拟。思想政治教育者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教育者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其是否具有坚定的主体意识及良好的自身素质,将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首先。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与教育者的角色要求不匹配。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政治思想薄弱、理论知识欠缺、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原因。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有些教育者平时不注重学习新的理论成果,理论功底不扎实,讲起课来底气不足,面对疑难问题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研究思考,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些新问题。除此之外,一些教育者不注重工作方法,采取自上而下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没有和科技干部进行平等的互动,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更有一些教育者不注重自己的形象,说一套,做一套,极大地降低了教育者的威信。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角色认定上存在偏差,未能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作用,影响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有目的或有选择性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传递与个体相关体验相统一的过程。”受教育者及教育对象,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下以接受、实践相应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其施以影响,以期其形成相应思想政治素质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从教育者施教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是教育者认识、疏导的客体,是教育活动的作用对象。而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角度看,受教育者是以主体的身份对教育内容予以认识、理解和评价。通过自己的评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予以选择,并逐渐内化。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客体,又是教育主体,他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体。但是,在部队科技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是领导、上级,他们容易认为只有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者只是单纯的“客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我讲你听”,没有考虑到需要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有些教育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信息的单向传输过程,即教育者传输,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主动,受教育者被动;教育者是教育主体,而受教育者只是被动的客体,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经常被看成是“录音机”。这种没有主体自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压抑,是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使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导作用能否发挥以及发挥的如何,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否具有特定意识和特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应具有的特定意识是指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自身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和所担负的具体使命,以及自身主体性活动对于社会、对于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的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强烈的主体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觉地以主体身份与责任意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者由应当的施教主体向实际的施教主体转化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具有主体意识,才能促使其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并随着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变化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方式,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具有主体意识外,还应具备特定的素质。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影响着其主导作用的发挥。

上一篇:建设单位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寓教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