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生从改变自我做起(共12篇)
改变学生从改变自我做起 篇1
改变学生从改变自我做起
每当自己静下心来的时候,我就想,我的课堂为什么不活?这总得找到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是我洞察了一切。在一个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每周五都是作文课,我有时要提前布置下去。学生习作经过简单修改之后我总要看一看,了解他们的习作情况。那一次作文是写一位老师,有不少同学在写我,我当然很高兴,可是一个同学写道他的老师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爱笑,太板。因此使他们惧怕。有问题不敢提,有话不敢跟老师说等等。给学生知道了习作之后,我就想,也许不是学生不活,而是我没给学生大胆表现的机会。不管怎样今后一定要改变自己,尝试之后再看如何吧!
当我拿着课本面带微笑走进课堂以后,那一双双小眼睛是一种异样的眼神,似乎不能搜出他们以前的那种慵懒,看到的是张张充满灵性的眼睛。我带领学生走进法布尔的童年,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所有的孩子是那样的积极主动。看到争先恐后的孩子,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上起课来我的感情和孩子们想通。接下来的课我感到孩子们变了,变化最大的还是我。课后经常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笑起来真漂亮!我们很愿意和你交流。”
静下心来沉思,看来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重要的是老师的作用。一个微笑就有如此大的力量。“亲其师,信其道。”可见改变自我有多重要,只要学生敢于接近我们,我们的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
改变学生从改变自我做起 篇2
又名世界无车日或国际无车日, 最初由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于1998年9月22日发起。活动旨在鼓励人们在无车日当天放弃使用私家车, 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2000年2月该活动被欧盟纳入环保政策框架, 欧洲无车日、国际无车日由此诞生, 随后全球又有超过1000个城市加入。
当许多欧洲城市面临着由汽车造成的空气和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时, 1998年9月22日, 法国绿党领导人、时任法国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倡议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 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 很多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 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由此开始, 每年的9月22日都陆续有很多国家和城市加入其中, 到目前为止已超过1000个城市。这一天也被称为“世界无车日”。
今年的9月22日, 许多国家举行了相关活动, 很多人放弃私家车改乘公交或骑自行车出行。路上车少了, 噪音小了, 空气清新了……正如一位市民所言, 无车日活动非常有意义, 通过宣传和教育正在使更多的人慢慢改变驾车出行的传统观念。现在, 就请读者跟随我们到各国去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吧!
镜头一:污染物大幅减少——比利时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9月22日9时至19时, 市区所有私人机动车禁行, 市民可以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由于是周日, 有很多市民外出。我们随处可见在自行车上挂一个拖斗的家长和里面的孩子有说有笑;一些情侣骑着双人自行车甜蜜的穿行于大街小巷;几个小姑娘正骑着在别国难以一见的“交通工具”——高头大马悠闲地漫步。记者随意采访了正在骑行的德肯夫妇, 得知他们几乎每年都参加无车日活动。“无车日活动很有意义, 通过宣传和教育, 让人们慢慢改变传统观念和依赖机动车的生活方式。”德肯先生还坦言, 一天的时间远远不够, 应把时间延长到一周。另一位来自西班牙的玛利亚女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环保理念需要长期宣传、教育才能深入人心, 希望政府加强引导, 使更多的人自觉加入到践行低碳交通的行列中来。
据环保部门监测, 在无车日里, 布鲁塞尔的噪音降到了平时的1/6~1/8, 空气中的微粒和二氧化氮降到了平时的1/3~1/4, 其它有害物质也大幅减少, 城市空气清新了不少。
镜头二:市长带头骑车——泰国
9月22日, 泰国曼谷, 北碧、沙吞、猜纳等多个府都举行骑自行车活动, 呼吁减少使用机动车以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在曼谷, 2万多市民提出“公共交通共同出行”的口号, 在市长素坤潘的带领下, 骑上自行车从皇家田广场出发前往中央世界商场, 呼吁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减少使用私家车。
记者看到, 虽然曼谷下起了小雨, 但是骑行的市民热情不减, 车队组成泰国国旗的阵形有序前进, 车队中不仅有青年人, 还有老人和孩子, 甚至还有骑独轮自行车的人。骑手披奇对记者说:“骑车能燃烧脂肪, 既能健身, 又不会遭遇堵车。如果有更多的自行车道, 骑车的人就会更多。”“曼谷汽车的平均时速从2011年的36千米降到2012年的33千米, 而2013年下降到24千米, 主要原因是汽车不断增多、道路设施发展缓慢。”在市中心拉差巴颂路口执勤的警察颂猜无奈地说。
泰国陆路运输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11年9月政府推出首车退税计划后, 购买车辆的民众增多, 在此政策下增加的车辆达104万辆, 而大部分新增车辆在曼谷地区。目前, 曼谷正在努力发展轨道交通, 除了市中心已经建成3条轻轨和一条地铁外, 城市外围也在修建轻轨, 但进展比较缓慢。
曼谷市长素坤潘表示, 曼谷有35条自行车道, 总里程达232千米, 今后将加强此项管理, 防止机动车占道, 并再增加30千米的自行车道。
镜头三:发放半价公交票——俄罗斯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一年一度的无车日活动始于2008年, 随后圣彼得堡、喀山等10余个城市相继效仿。今年9月22日, 莫斯科市政部门发放了30万张带有无车日活动标记的半价公交车票。此外, 市内的几条主要干道从当天零时至22时禁止机动车通行, 市民可以在公路上步行和骑行。
记者在莫斯科街头看到, 平日车水马龙的道路显得分外空旷。许多莫斯科市民在车道上骑行、滑旱冰甚至打篮球, 还有人在进行滑板和极限自行车表演。道路中央的街心花园里, 悬挂着一些展板, 介绍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益处和绿色生活的相关知识。路旁还可以免费租赁自行车。高中生普尼奥夫告诉记者, 他支持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 因为莫斯科的交通已十分糟糕, 空气也每况愈下, 政府推广公共交通的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为缓解交通压力, 莫斯科市政府大力投入资金用于公交和地铁运营。目前, 莫斯科地铁日均客流量692万人次, 而公交客流量则超过1000万人次。市内共有专用公交道路172千米, 到2013年末将达到197千米;莫斯科地铁现长度为313千米, 政府计划到2025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650千米。
镜头四:给交通一个星期天——中国
今年, 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主题为“绿色交通·清新空气”。无车日一方面关注城市交通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目的是营造更加健康、幸福和美丽的城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通过选择出行方式来改善空气质量的强大力量。它提醒民众:不仅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发展绿色交通, 每位公民也应参与其中, 哪怕只是做出一点点改变, 都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比如, 放弃小汽车, 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因此, 很多城市今年不再设置“禁行区”, 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引导市民自觉参与低碳出行。
镜头五:设立“无车周”——韩国
今年韩国的“无车周”为9月30日至10月6日, 主题为“清洁的空气, 改变从你我做起”。从2012年起, 韩国环境部和首都圈大气环境厅就将无车日扩展为无车周, 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宣传, 让市民适应不开私家车的出行方式。
除了“无车周”, 韩国还实行“乘用车曜日制”, 呼吁市民自发参与实施限号措施。按照规定, 市民每周少开一天车就能获得对汽车税费、公用停车场停车费和通行费的减免优惠, 还能获得在居住区停车的优先权。而对于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的车辆来说, 限号政策是必须遵守的。根据韩国统计厅提供的数据, 今年韩国参与“乘用车曜日制”的家庭已经占13.4%, 使用公交出行的人数也占到了出行总人数的29.1%。
改变学生从改变自我做起 篇3
没有完美的妈妈,我的成长得益于学习
很多读者把我想象成一位完美的好妈妈。人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我和每个普通母亲一样有着一个成长的过程。27岁我有了女儿,那时我的知识根本不够支持我当一个好母亲,所以我从头学起,也有过不少教训。比如女儿圆圆小时候,曾经丢过一次,那之后很多年,我还常会因夜半梦到她走丢而惊醒;我还特别后悔初中给她选择了寄宿制的学校(虽然是迫于当时一些难以逾越的条件限制)。她当时只有10岁,与家人分离,一周只回家一次,每天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无法得到及时的沟通和疏解。而周末回到家,发生的问题已经过去了,但影响却留了下来。我注意到女儿初三毕业时,明显没有原来那么阳光和自信了。为此,高中三年我花了很多心血帮女儿恢复良好的状态。至今想到女儿那时遇事无人诉说的难受心境,我仍很心痛。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妈妈,我的成长得益于学习。
真想改变,就一定会改变
有些父母读了我的书,觉得很有道理,但在具体做的时候又感叹自家孩子和我女儿圆圆“不一样”,认为其中的建议和方法不适用。他们往往太急于抓住某个方法去照葫芦画瓢,而不去关注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整个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变化,更不去反思造成这种“不一样”的原因。“方法”从来不能生搬硬套,家长需要用心体会具体方法背后本质的教育原理,而这些本质和原理用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是有效的。只有明白了这些原理,父母才有可能针对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举一反三。
我所接触到的在养育观念和方法上真正发生转变的读者,都有着 “想改变”的强烈意愿。他们通过阅读这本书,体悟到了根本的教育原理,看到了自己的养育问题和改善的方向,并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思考行动的方法,不断地努力和调整。而那些只想着从书中寻找短平快、立竿见影的解决招数的父母,往往收效甚微。
修正和弥补,什么时候都不晚
常有读者问我:“看了你的书,知道我以前做得不好,可我的孩子现在都高中了,我想改还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每次我的回答都很坚定。修正和弥补,什么时候都不晚,区别只是难易程度。就像生病一样,防患于未然当然是最好的;但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难道说得病时间长了,不好治就不治了?我理解这些家长痛苦和懊悔的心情,由于成人的错误做法,给孩子带来了伤害,这的确令人难过。但知道病根后,从现在开始改变,难道不是最明智的吗?
反观我们自己的人生,看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带着童年时代的某种心理创伤长大,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人有着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就像一粒种子,它总会发芽并向上生长,要相信孩子同样拥有这种生命力。而且人的心理创伤,有时还能帮助他更好地认清自我,理解他人,甚至可能成为促使他前进的动力和资源。例如我小的时候,每每不被父母理解挨训的时候,我总是想:长大以后我可不要这么不讲理,一定不能胡乱去教训我的孩子。所以很多我小时候的“负面体验”,都转化成我的力量源泉,鞭策我向着“好妈妈”目标前进。
怎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
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每天的生活中,父母面临着无数的选择。例如给孩子安排衣食住行时,给孩子选择早教方案时,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时……怎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呢?每时每刻父母都在取舍权衡。当父母的一切价值判断以自己为核心时,就很难判断出好和不好,而当父母能把孩子的快乐和生命成长的需要当成价值判断核心时,一切选择都会变得清晰。
举一个小例子,当孩子不想吃饭时,是追着喂还是允许孩子选择不吃?哪种做法是对孩子最好的?很多父母一定要追着孩子喂饭,表面上看似乎是为孩子的营养和健康着想,但实质是父母人性中自私的表现。因为他们不能接纳孩子有任何“过失”,他们不相信孩子有感知饥饱的能力,连起码的选择吃与不吃的自由也不给孩子。而给孩子自由,是教育最核心的理念。“自由”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是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
自然的生命成长过程,不可能没有“错误”和“损害”,特别是童年时代。而家长要求孩子没有错误,尽善尽美地成长,完全是父母从自己立场出发的一厢情愿,是以牺牲孩子成长的自由和快乐为代价的强权行为。我认为现在父母的主要问题不是对孩子关注不够,而是父母不尊重孩子成长自由的“强权”行为太多了,所以我提出了“强权父母”的概念,这类父母使得孩子离自由和快乐很远。
我注意到父母的文化程度与教育孩子能达到的高度并不完全成正比,恰恰是一些文化程度很高的父母在教育上偏离得更严重,他们反教育行为的破坏力也比没有文化的父母大得多。
在思考怎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时候,判断标准首先应考虑孩子的自由快乐和成长需要,而不是给孩子巨额投入,不是人家有了我们也要有,不是让孩子按照父母精心策划好的“完美轨道”运行。
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更有资格去享受一切美好的东西
现在家长们的意识在逐渐进步和改变着,比如原来很多家长只是关注孩子考大学是否能上名校,现在已把关注的重点逐渐放到孩子是否幸福和健康——这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进步。
无论是养育儿子还是女儿,如果想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我认为首先应该引导孩子自强。我很看重将女儿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看重她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因为当她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她就更有资格去享受一切美好的东西。
文化范畴的很多概念,字面意思虽然一样,但内容却可能大相径庭。“幸福”是很多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但同样一个名词,人们对它的理解可能是五花八门的,追求的方法更是各不相同。比如现在流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句话,似乎嫁得好就获得了幸福。但如果只是想着凭借一时的美貌嫁个很好的老公,怎么能保证对方一辈子都对你好呢?纵使老公一直对你好,但如果把宝都押在对方身上,自己丧失了独立性,万一未来遭遇变心、破产、死亡等变故又该怎么办呢?
《改变孩子从自己做起》读后感 篇4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对孩子有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改变孩子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给孩子最好的示范,这句话就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
教育的根本首先是教孩子学会做“人”。教会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学会正确对待学习成绩,不能只以“成绩”为标杆,要注重对孩子“德行”的培养。德行是一个人的名片,是一个人发展的根基,如果一个孩子只是成绩优秀,德行很差,将来走向社会也不会有好的发展。
其次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事”。懂得事前计划,考虑周全,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情况,不断的去反思计划,完善计划。家长应逐步的引导孩子认真、坚持、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目标,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孩童时期正是培养好习惯的绝佳时期,一定要教他做“好”事,这里的好事正确的意思,是有道德的意思。要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多向孩子传递正能量,那么不管他遇到什么事,至少不会为人所烦,至少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到那时,他无论是求助还是表现自己,也就会容易许多。
最后讲述教育是需要智慧的,从根本上说,便是观念,不同的观念会导致不同的教育,观念正确了,教育自然也不成问题了。“智慧”我认为是比较缺乏的,在教育孩子时存在急功近利,方法很单一而且有些拙劣,有时会对孩子吼叫打骂,这样显然是没有什么好的作用。反过来想想自己和儿子同龄时,有很多地方还不如他呢。书中教育我们家长要多提醒自己“孩子能行”;别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多夸奖孩子来激励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的方法,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重构作文课堂从自我改变开始 篇5
提起“讲座”这个词,总会让人联想到“高大上”,一方是口若悬河的演讲者,一方是心悦诚服的聆听者。或许在现场被感动,但听课结束后,聆听者们很快就会回归到原来按部就班的生活中。
但是这次听来凤华老师的讲座不同。首先来老师本人给人一种亲切近人的感觉,其次是他讲的内容与我们的作文教学息息相关,理论联系实践,“接地气”,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并且学到了很多我们想做但又不知如何实施的方法。我想这个方法就是“由虚入实”,“由说到做”。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教师想重构作文课堂必须从自我改变开始。
提起语文,人人都知道“听”“说”“读”“写”的重要性;提起作文,人人都知道它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可是为什么无论是语文成绩好还是差的学生,谈起作文,都像是提到禁区?我想是因为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关注到的仅是“教师布置作文——学生书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这样机械的步骤。我们注重了书写作文的过程,却忽视了学生写作文前的心理。观察现状,长期以来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消极抵抗“写作文”的`心理。为什么要消极抵抗呢,或许我们的要求太生硬,或许我们的批改不具体,或许我们的评价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成就感。很多学生写作就是在编造故事、堆砌语言,即使是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往往也要克服后才能进入写作。
我们要帮助学生消除写作文前的恐惧或抵抗心理。就如来老师所说,写作文无非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心情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的生活本身就很单一,我们却总是粗线条地告诉他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这实在太虚,我们需要的是务实。教师是引导者,不能总是进行高高在上的说教,比如把主题看得高于一切,要求学生在那种先入为主的崇高、光明和美好理念的支配下,纵情礼赞生活,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
首先来老师谈的是作文选材要新颖。针对学生选材“俗与旧”的问题,来老师说道即使是遇到一样的选材,为什么有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而有的学生写出的却毫无个性,这与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不敏锐有关。对此,来老师给出五条求新妙计:选取独有经历的事件(以鲜为人历的事件取胜)、选取容易被忽视的感悟(以鲜为人感的感悟取胜)、从熟视无睹的生活中发现“美”、从惯常现象中挖出“深”、从生活中捕捉“变”,并且分别举事例说明讲解。来老师具体地分析每种妙计,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受益颇多,讲座结束后有不少同学和我交流他们的收获。
其次来老师谈的是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针对这一方面,来老师谈了四点:一是要写真我(真实性原则),二是要以细节取胜,三十要把无形的情感化为有形的生活小事(具体性原则),四是要综合运用多种叙述方式。在谈“写真我”时,来老师以自己的文章《母亲的心》为例,通过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表达自己对老母亲的尊敬与感恩,在朗读过程中,来老师多次泪下,掩口不语。这对学生来说就是“身教”,胜得过千言万语。我们做老师的,如果能和学生同题写一篇下水文,我想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来凤华老师真是用自身经历给我们诠释了一代名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他为帮助学生喜欢写作文、写出好作文而设计了很多活动,如引导学生在参加各项活动时注意观察,观察别人攀岩时的动作是怎样的,作为观看者,心情是怎样的;进行以电子相册为载体的生活化写作;坚持日常写作,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取得间接经验,丰富素材积累;以3times;3格形式进行素材积累等。在实践中,来老师搜集了许多学生习作,有图片版(内加批改)的,有电子版的;有同题作品,有同一个学生的系列作品,可谓精彩纷呈,这对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改变学生从改变自我做起 篇6
据说,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块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正如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一样,实现伟大中国梦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墓碑上的那段话让我禁不住大胆地假设:如果我们每个人坚持从自身做起,改变自己在工作、生活上的不良状况,中国梦的实现或许会离我们更近。
从我做起,改变亚健康的身体状况。
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工作和生活的有力保障,身体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包括人的工作和生活,也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当然也会影响人对幸福的感受。
有医生说,如今亚健康已成为普遍状态,十个中有九个是亚健康。调节亚健康,需要从五大方面入手:一是均衡营养,既要吃山珍海味、喝牛奶,更要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合理饮食,减少疾病。二是保障睡眠,要改变因工作或娱乐造成的睡眠不足,保证每天1/3的睡眠时间。三是善待压力,要学会放松,让自我从紧张疲劳中解脱出来,要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定向,学会应付各种挑战,通过心理调节维护心理平衡。四是培养兴趣,增加活力和情趣,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防止亚健康。五是增加户外运动,如爬山、跑步、骑自行车等,放松身心,提高身体活力,改善生理机能。
亚健康得到改善,实现中国梦这样的“革命”工作便有了依托,“幸福”的感受也就随之而来。
从我做起,改变“推、拖、空”的执行方式。执行有时候很吃力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作为执行者,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推、拖、空”上——
“推”:推诿,推卸责任。在执行的很多时候,因为嫌麻烦和怕承担责任,就算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们都不愿意做,都恨不得把责任推给别人。
“拖”:做事拖沓。把现在就应该完成的任务拖到以后,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明天的事再拖到后天,拖来拖去打了折扣,甚至没有了结果。
“空”:浮在表面,落不到实处。
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就要改变执行当中的“推、拖、空”,面对问题不找借口,绝不推诿;出现问题立即去做,马上解决;拒绝空浮,说话实在,做事实干,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要有“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变应付地做事要主动、负责地执行,下定决心、迎难而上,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所有潜能,把事情做到无可挑剔。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过失和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决不推给他人。
二是要强调效率,用最合适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要把自己从“我很忙”的假象中解脱出来,将力量用在最出效益的地方,坚持“能走绝不爬,能跑绝不走”的态度,第一时间做好领导交代的事情,决不一拖再拖。
三是要拒绝假、大、空,学会察微知著,从细枝末节的小事着手,掌握整体工作,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了解真实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从我做起,改变“祥林嫂”的满腹牢骚。
办公室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似乎少年老成,饱尝人世的沧桑,眉头总是拧着;在她们眼中,一切待遇都是不公平的,一切领导都是该杀的,一切同事都是愚蠢无能的。她们对快乐不屑一顾,却从不吝啬使用尖酸刻薄的词语来指责他人。牢骚满腹、怒气冲天……这就是办公室的“祥林嫂”。在我们身上,有时会透着“祥林嫂”的气息。
荀子曾说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
者穷,怨天者无志。”
那么,我们如何改变“祥林嫂”般的心态呢?一是牢记吃亏是福。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常从事着比较单调和繁琐的工作,难免会觉得自己吃亏。因此,要摆正心态,从容面对,正所谓“吃亏是福”,今天吃的“亏”在将来都会转化成“福”。
二是增添一份感恩。要“感谢每一次苦难,让我们变得坚强;感谢每一次挫折,让我们不断成长;感谢每一次失败,让我们累积经验;感谢每一次成功,让我们感受喜悦”,拥有感恩的心,没了抱怨,少了嫉妒,就能更用心地工作,将工作做到最好。
改变学生从改变自我做起 篇7
1酗酒
喝酒时会使得全身的毛细血管充血,造成轻度水肿,前列腺也不例外。容易使前列腺被感染和出现增生。
2过量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吃辣椒后可以刺激消化道、泌尿道充血,容易引发便秘,这些都是对前列腺的局部代谢十分不利的,都会诱发炎症的发生。
3久坐
一方面,腹压对前列腺的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坐着时,前列腺体处于水平位上。如尿中有菌,容易逆行通入前列腺管造成炎症,
4不爱喝水
正常人一般要求一天至少要喝7杯水,约2000毫升,不能等到渴了才喝。每天早晨起来先喝1杯或2杯凉白开水,是很好的习惯。对前列腺病的形成来说,不喝水,尿就浓缩,尿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聚积,就容易回流入前列腺管造成危害,所以,不爱喝水的人容易得前列腺病。
5忽视习惯性便秘
前列腺的后叶紧贴着直肠,如果便秘,粪块在直肠中向前挤压前列腺,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另外,便秘会产生一些毒素,降低机体免疫水平。
6不注意保暖
尤其是脚底着凉,会影响前列腺部位的血液循环。根据中医的理论,前列腺属“肾”,而肾主寒,如凉则易伤肾,从而诱发前列腺病的发生。
7不注意个人卫生
尤其是生殖泌尿器官集结的下身部位,清洁卫生不好,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而诱发前列腺炎,
8性生活不当
“坚守自我,改变自我”作文讲评 篇8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由此看来,真正的救世主便是那个拥有坚定的精神核心的自我,拥有这个精神的坐标轴,守住自我,我们就不会随波逐流。另一个哲人说:“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他告诉我们,要打开心灵的堤坝,融入江海,改变自我,这样的生命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呢?请结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作文。
一、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关系类作文题。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辨证统一”,即既要能守住自我,又要能改变自我。这样的观点才全面辨证。如果只谈坚守自我或改变自我就不能算是最佳立意,只能归为二类文(36-40分)。
那么,守住自我的什么?改变自我的什么?
经过思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守住的应该是自己身上已有的好的东西:纯真、质朴、人格、尊严、信念、追求„„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身上这样一些本真的东西最容易流失;改变的应该是:
1、身上的一些陋习、缺点与不足,使自己日趋完善;
2、知识、技能等,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这样,文章的立意基本上就可以明确了:守住自我与改变自我,就如同圆规(其实也可以是“人”)的两只脚,只有以“守住自我”为基点,用“改变自我”去画圆,才能画出一个圆满的人生。
立意明确了,再考虑一下选用哪一种文体,再考虑一下材料的选用及相应的文章结构,就可以动笔了。
二、拟题建议
拟题的基本原则是:简洁明了,生动灵活,明亮传神。
作文的题目一般不能太长,字数以八个字以内为好。简洁的题目给阅卷人眼睛发亮很舒服的感觉,而长题目则会让人产生厌烦。而生动活泼新鲜醒目,则会在第一时间就紧紧地吸引住阅卷人的眼睛,调动起其欣喜阅读的快感,“一见钟情”。
作文拟题的基本方法是:
2013-4-12
1(一)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比喻(掌好舵,升起帆),拟人,借代,对比,移用等等。
(二)开门见山:(坚守的志者,改变的智者;坚守中改变;在坚守中攀升)
(三)引用化用名句名言
示例如下:本文要阐述“坚守自我与改变自我”对于自己成才对于人生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坚守与改变了自我,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自己可以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由此作为拟题的根据。具体写作时,计划运用“长江坚守东去信念又能根据地势变化来改变自我最终奔流到海”来做材料比喻阐述,由此题目也用这个比喻:在坚守与改变中花朵盛开,化用的苏轼的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拟定的题目是:大江东去浪滔天;运用开门见山方法拟定的题目是:坚守与改变:波浪滔天。
三、优秀范文 【范文一】人生中的守与变
古人云:修身养性,然后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其实就是守住自我的同时改变自我的过
程。那么守什么,又变什么呢?
守住自己的诚实,守住自己的梦想,守住自己的灵魂。改变自己的懒惰,改变自己的平庸,改变自己的人生。守,给自己一片心灵的净土,变,给自己一个提升的空间。
屈原汨罗江的一跃,守住了自己的公正廉明,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李白
大唐宫殿门前的毅然转身,守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气;朱自清对美国空投粮食的拒绝,守住了文人的一身正气。他们是中华的骄傲,是历史上的星光。他们的守,守住了灵魂,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族精神的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个“守”字,简单几笔,却留了人类最高贵、最独特的灵魂;一个“守”字,多少行动,才能真实的阐释他。守住自我,即使举世混浊,也能拥有一棵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变,是好的,是需要勇气的。可怎样变,就决定怎样的人生。李斯变了,从一个本可留芳
百世的兴国者变成一个与小人为伍的奸臣,这变,是可耻的。唐玄宗变了,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从一个明君到一个只知享乐的昏君,这变,是可悲的。可是还有一些人,他们变了,让我眼前一亮。邰丽华改变自我对黑暗的盲从,从一个聋哑人到美丽舞者的蜕变,谱下了世间最美丽的心灵之舞;奥普拉温弗瑞改变了对黑人命运的盲从,凭借一个人可以清贫困顿,但决不可没有梦想的简单信念,写下了从丑小鸭到黑天鹅的美丽蜕变,成就了一代传媒女皇。改变自己,从平庸到出众,从平凡到不平凡,从胆怯到勇敢,从成功到失败,我们做得还很少,路还很长。
守,变,应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不死守,不乱变,改变我们性格上的缺憾,守住我们灵魂
上纯洁,才能造就独一无二,光彩照人的自我,才能写下精彩绝伦,波澜壮阔的一生
为你而守,为你而变,我珍贵的人生。
【范文二】 坚守为舟,改变为帆
海纳百川,浩渺的胸怀在抱有坚定的内核之时接受了溪的忠告,浪的良言。
地容万类,广阔的心灵在接受风的絮语,露的倾诉之时坚守不变的心灵坐标。
于是我们看到了有容乃大,看到了万类霜天,也看到了坚守内核,临风、灵动对待外物最终取得成功的智慧。
颓丧的战士,惨白的沙场,一双不屈的双眼在且叹且思——越王勾践一一颗坚毅而高贵的帝王气节,立下复国誓言。布衣素食,改变的是浮华,磨砺的是执着;卧薪尝胆,改变的是骄奢,带来的是不屈。于是十几年以后,越国的旗帜插上曾经的国土,一个坚守自我同时改变过自我的灵魂在历史的天空凯旋。
坚守是一种气节,改变是一种智慧,将二者结合而行,拥抱人生的至高之境。
激动的眼神,挥动的画笔,一双火热的眸子在且叹且作——华圣毕加索,以一种对于艺术不变的崇拜与热爱,谱写自己一生多变的画风,忠于自己的传奇。大师一生多次变换画风,从抽象到野兽派又到风行至今的稚拙派,曾有多少人表示怀疑,他却依然如故,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始终守住了自我对艺术与灵魂的不变追求,于是艺术的殿堂,永远有他这个殿堂级的人物在那里淡淡的微笑,为后人讲述守住自我与改变自我的精妙与玄机。
坚守是一种根基,改变是一种思考,将二者结合,渡向人生胜利的彼岸。
看那海明威坚守自我之下几易其稿,于是《老人与海》流传至今;听那贝多芬坚守自我之下听从他见,于是《命运》之曲千古传扬;读那唐太宗坚守虚怀纳谏,于是大唐盛况耀亮历史长河。他们谙熟坚守与改变的玄妙,谱写了自己多彩的人生。
然而,我们分明看到乌江之畔孤高的霸王坚守而亡;我们也真切听到善变而无主张的袁绍混沌而死。历史的教训让我顿悟:
让坚守作为坚固的人生之舟,让改变作为灵动的生活之帆,扬帆荡舟,人生便会驶向胜利的远方。
【简评】:本文行文自然,立意深刻。将“坚守自我”“改变自我”并举,运用了勾践和毕加索的事例,各从两个方面加以辩证分析,每个论据结束不忘用一句话收束,而且两个收束句也构成了严密的照应。文章能放能收,进而将视野发散开去,列举了反面的事例。在正反的对比中作者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让坚守为舟,改变怍帆,不仅很好的照应了题目,而且自然回扣了论点。
此文读来让人感觉在娓娓道述历史,单独后令人拍案叫绝,佩服作者细腻的文风和缜密的思维。通过此文,足以看出作者对文字的较高的驾驭能力,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
【精彩句段】
(一)“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孟子对自己做人准则的坚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革命烈士夏明翰对自己崇高理想的坚守;“宁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是闻一多先生对自己人格和尊严的坚守。
坚守自我源于对生命价值的认可。坚守自我是对自我的一种信任,是笑对人生坎坷的一种
坦然,是身处逆境而追求不止的一种执着。如果没有司马迁遭受腐刑之后对自己事业的坚守,后人就看不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如果没有陶渊明对自己“本性”的坚守,而“折腰于乡里小儿”,我国历史上哪会有伟大的田园诗人横空出世。如果没有苏东坡面对“乌台诗案”的从容和自若,中国文学史上岂不少了一位大家全才?可见,坚守自我,有时确是成功的前提,是跨越千山万水、征服艰难险阻的不竭动力。
(二)坚守自我是“凌寒独自开”的傲骨,是“任而东南西北风”的坚韧,是“清净傲妙,抱玄守一”的清净,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坚守自我,就坚守了人性的崇高和爱的美好。
大江东去,淘不尽的是一个又一个执著坚守精神核心的灵魂。屈原“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世人皆醉而我独醒”,鲁迅在”奴隶”的时代傲然屹立;居里夫人的美丽被放射性物质吞噬,被誉为“唯一没被荣誉迷住双眼的人”;伽利略不畏强权,冒死解释“日心说”真理。
(三)任尔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高山只坚守“壁立于仞,无欲则刚”的箴言,守住自我;无论秋风萧瑟,人生几何,流水总相信“穷则变,变则通”的警句,改变自我。
仰视高山,“数峰无语立斜阳”,我穿越峰林看到了他坚毅的背影。学贯古今,道通中西,在多元文化的洪流冲击下,他守住了精神家园,自成一派;正植壮年,生活如日中之光时他却毅然遁入空门,只为心中无上的追求。他一生都不为外物所动,即使“悲欣交集”,他的遗谒“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就是他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所容括的一段宽广——弘一法师,在奔流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他因着自己的坚守留下了一方洁净的天地,这座高耸的灵魂之峰一直在浩渺的苍穹中熠熠生辉。
(四)“看守心灵的月亮”并不是顽固不化,不是孔乙己般愚昧,不是守旧老人般扼杀新事物,而“流动的清泉”也并不意味着“变色龙”般见风使舵,不意味着李斯般见利忘义,而是一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追求。
(五)是谁高呼“焉为五斗米折腰”,是谁感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谁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谁低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谁手抚菊花,眼恋归鸟,是谁以菊泡茶,以水代酒也甘了此一生,是谁坐听竹林萧萧,心如止水,是谁不觉劳之苦反觉劳之乐,是谁„„是他--五柳先生!
(四)存在问题
1、不能准确把握关系型作文的立意方向,兼顾两面。
2、话题扩大缩小或偏离材料。坚守(范围大)(我们该如何对待自我呢)如:改变命运(不同于改变自我)坚守做人的底线(偏离)
3、举例分析时不能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谈,只谈坚守,或只谈改变,不能做到辨证统一。
4、举例时不能紧扣观点叙述,分析时只是蜻蜓点水(如:**坚守自我,成就了美名),而不能具体分析“如何守”,“守什么”是面对诱惑不为所动,还是威胁面前守住本色?(面对黑暗动荡的官场生活,于谦不被功名利禄所诱惑,始终坚守自我,才留下了“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绝唱。)
5、事例不典型,不能紧扣观点。如:杨达才的微笑牵连出的名表事件,没有铺垫就说他没坚守住自己,十分牵强,而曾锦城之例就能体现“没守住”: 曾锦城在任时,曾以写血书的方式给河南省委表白:“我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向组织保证,我绝不收人家的一分钱,绝不做对不起组织的一件事„„”结果收受贿赂20多万元,被判刑15年。(第二任张昆桐一上任便向省委领导表示,一定要吸取前任厅长的沉痛教训,并提出口号:“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结果受贿挪用公款判无期。第三任石发亮在刚上任时,也表示要吸取张的教训,提出的口号是“一个“廉”字值千金”,并将其细化成“两个原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结果受贿1900万判无期。)
另附:【满分作文】
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
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之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行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通子们胸中释然,他们圆如卵石。他们明白,面对乱世昏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
去认真。于是他们游闲山乐水,以绿水清猿、曲径通幽为伴,倚马挥毫,信可乐也。
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汩罗江,子兰谄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
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
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因“恨
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执着呢!他终成一家之言。
棱角分明,无所畏惧者如执子。他们执著着他们的追求,无悔无怨。那个“投戎从笔”的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仅剩一把软羊毫,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纵把栏杆拍遍,也无怨无悔。诸葛亮,执著于白帝托孤,积劳成疾,逝于五丈原,一生鞠躬尽瘁„„
执子们执著着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不论圆润避世,明哲保身,还是棱
角分明,坚守信仰,他们都成为了中华万代的不朽财富。
我们在通子们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学会从容,在“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中学会包容。通子们教会我们学会适应,沉稳柔和如圆;我们在执子们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学会坚持;从嵇康绕粱的琴声与阮籍的恸哭而返中体会信念与力量。执子们教会我们闪亮自我,坚持信念,棱角分明如星。
历览前贤,如果我们拥有了执子的执著与通子的包容,该会有另一种更美的人生图形吧!
【简评】:这是一篇颇有文采,颇善论辩的议论文。作者从话题提供的两幅图画,巧妙联想,想到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解剖刀,深入腠理,探究辨析,认识到:执子沉稳平滑,豁达闲适,执著于事业;通子棱角分明,无所畏惧,包容于人事。无论是执子,还是通子,都各有千秋,都是中华万代的不朽财富。
作者超乎常人的辨证眼光,超乎常人的理性思考;引经据典,表现出的深厚文化积淀;精心锤炼语言,亮丽自己的文面以及分明的层次,严谨的结构,严密的论证,理所当然地把这篇考场作文推上了满分的宝座。
思考:这篇文章和我们的作文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军训改变自我 篇9
走入军训,才深刻体会到军营中严明的纪律和军人的风格,才了解到那英勇挺拔的身姿是在这点点的汗水中磨练出来的。训练场上教官严肃的口号声,大家整齐的走步声和响亮的军歌声,正是在演绎我们如梦的青春。
是军训,让我们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是军训,让我们懂得团结互助;是军训,开启了我们辉煌的青春。
“向前看”,看到的是我们的理想和憧憬;“齐步走”,迈开的是我们人生坚实的步伐。军训中,有苦有累,但更多的却是无尽的快乐;有些许疲惫,有些许兴奋,有些许解脱,更有些许有得。
12月15日,一场大雪突如其来,气温急剧下降,但与此相对的是我们参加军事化训练的热情无比高涨,大家一起学习立正,稍息,一遍遍地做着枯燥无味的停止间转法,齐步走,跑步,正步走。风很大,大家衣服上都是雪,但这些却无法打败大家的坚强。是这军训,让我们学会了坚忍不拔。
训练场上,大家腰酸背痛,凛冽的寒风吹在手上脸上生疼生疼,然而,只要没有教官的命令,就没有人有丝毫的动弹。“稍息,立正”是一个军人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我们在军训中做的最多的动作。军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做人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要守规则,接受约束。细想一下,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在家有家规,在单位有制度,在社会上有国家的法律。更何况是我们警察,更需要有严明的纪律。是这军训,让我们学会了服从命令。
要迎接会操了,为了中队的荣誉,大家都一丝不苟地练习着集体的配合。从最简单的立正,稍息,到向右看齐,再到四面转法,最后到整个方阵的齐步行进,都要求整齐划一,不允许任何一个人犯一点差错。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错,前排同学小小的一个错误,就会使整个排面变乱,我们无数次的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再从那一头跑回这一头。无数次的练习就是为了训练整支队伍的统一一致。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才是真正的军队。“行进立定”展现的是我们的团队作战意识,一个团队只有互相配合步调一致,才能完美的实现目标。而“步调变换”又告诉我们,只有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向右转,向左转”,讲究的是配合于协调,一个团队不仅要有配合,还要配合的好,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是这军训,让我们学会了团队协作。
不可否认的是,身为独生子女的我们习惯独来独往,凡事先考虑到的是我们自己,而忽视了许多事实需要大家共同为之付出才能做好的。当我们把自己融在一个大集体时,个人的得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为了使这个团队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在全体教官的面前,为了给中队增光添彩,不少同学甚至是带病坚持训练。我想如果没有这种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我们军训的效果也不会这样出色。最后的结果正像教官说的那样,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我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换来了完美的表演,迎来了领导、队长以及教官们的认同和掌声。为期一个月的军训圆满结束了。我们的苦与累都得到了回报。过去听讲座时的左顾右盼变成了现在的纹丝不动;过去走路时的弯腰驼背变成了现在的挺胸抬头;过去的没精打采变成了现在神采飞扬。回想起这些日子,我感慨良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军训的体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军训的结果。“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军训的财富。苏东坡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我们坚信自己有战胜困难的胆识,有超越自己的勇气。军训的感悟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它教会了我们对别人的关爱,它加深了我们对理解保卫祖国的责任,它告诉了我们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它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我知道了面对高峰,我们需要自己去搭造阶梯;遇到山崖,我们需要自己去连接绳索。
改变自我的作文 篇10
埃及神庙“到此一游”事件、“卢浮宫洗脚”事件……近几年来,一些中国公民的旅游陋习,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
俗话说,仓禀实而知礼节,文明程度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但目前中国经济的井喷式发展,并没有带来人民文化素质的同步提高,反而带给人一种“我发展我有钱我们扬眉吐气”的目中无人的狂傲感觉。“矫枉过正是我们常常会犯的毛病,走过贫穷和物质短缺年代,进入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对于贫穷的恐慌更加强烈,物质占有的欲望更加迫切。”在历经中日战争后,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愚昧、落后……当中国有了较大发展时,自己也渴望被承认,希望别人意识到中国在慢慢成长、自己也不再低人一等。但因为自身素质的限制往往做出不文明的举动。“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个人的问题便造成了问题。且不好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曾公布过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中,有很多是人们不经意间会做的。出门在外,为了逞一时之方便,再加上对自己行为不会被发现的心理暗示,往往会做出不文明的举动。因为自己的不自觉,国人素质低下已深深在内心生根发芽。
提到红十字会,人们就会想到郭美美,皆因“郭美美事件”揭开了掩盖在红十字会身上的很多潜规则;提到茅台,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公款消费,因为这些年茅台在其中扮演着几乎无可替代的角色。在这种惯性思维下,改变对内地游客的看法实属不易。我们应从自身做起,文明出行。“礼仪的背后需有文化的支撑”,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势在必行!
改变自我演讲稿 篇11
大约半年前,我每天早上睡得晚晚的才起床,然后赶赴公司打卡,开始了看似忙碌的一天。下班不回家,大把的时间花在KTV毫无目的鬼叫或者与人喝酒死磕。就算哪天早些回家了,也总盯着电视麻木地换着台。
伙伴们,有过这样子经历的吗,有的话,不要吝惜你们的掌声,谢谢。
好在有一个事情改变了我。那是去年年底的某一天,我泡完脚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偶然看到我女儿的拿着纸巾很努力的擦拭着地板上溢出来的洗脚水,动作笨拙,却很认真。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好那一刻我的感觉。曾几何时,我女儿连坐着都坐不稳,喝水都要人帮忙拿奶瓶,只会用哭表达一切,而现在她已经能自己拿着调羹一勺一勺的往嘴里送着饭。我回家的时候也能拿着我的拖鞋,说,爸爸回家,换鞋鞋,吃饭饭。
伙伴们,这不到两岁的孩子可是每天都在努力进步啊!此刻我才发现,她的父亲我不是一个好榜样。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多亏了我女儿,给了我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所以我得谢谢我的女儿。让我们再给她一点掌声,好吗。
为了让自己最少不是一个坏榜样。我寻思着改变自己,想起来很简单,用心就好。
可是真正的改变却远没有想的简单,因为,改变自己只能一点一点的改变。当然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在那之后的时间里,我首先拿我的作息时间开刀,坚持每天早上7:20起床,12点前入睡。开始的半个月里,我每晚睡不着,每早醒来又形同梦游,非常烦躁。甚至开始考虑放弃了,当我正要下定决心放弃的时候,我发现,我早上起来已经不用梦游了,晚上过了12点也开始犯困了。所以,当我们要放弃一个好想法的时候多坚持一会,说不定就不用放弃了。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接着,我把QQ游戏给删了,把KTV当成我的禁飞区,酒,也戒了。在没有QQ没有KTV没有酒精的一个多月里,每天都像要犯瘾似的,度日如年。漫长的一个月后,我发现,我已经没有那么想念那些原以为放不下的东西了,也开始愿意做点家务,没事也会看看书了。
经过近两个月非常痛苦的改变,我算是把我的习惯改掉了。
接下来,我改变的目标还很多呢,我的游泳圈,我的懒惰,还有我不曾拥有的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勇气。
像这次南安公司组织的南山登爬比赛,我就参加了,并且我努力的去训练,去比赛。我从第一次登爬需要35分钟并且休息了一个小时还无法克制住双脚的颤抖,到比赛当天只用了21分钟就完成了全程并取得第五名的成绩,这不能不说,我又一次改变了自己。
而今天,我站在这里,我又一次对自己发起了挑战。我克制住自己颤抖的双手、颤抖的小心脏,和大家分享了我的改变。
虽然说改变自己,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这不但要求需要我们直面自己不足的勇气,需要冷静的分析,需要周全的对策、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力,还需要时不时的回头看看路是不是走歪了,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
自我剖析材料改变工作作风 篇12
东街小学 何玉莲
在忙碌而有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从教以来本人热情、乐观、诚实待人,具有极好的人际关系,能吃苦耐劳。工作上比较主动,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经过自我深刻反思,现对自已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剖析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高度自觉,长期坚持政治学习,写读书笔记,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各种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忠诚于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二、在工作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我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我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把教学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进行教学资源的重组,尽量使课堂教学效果优化,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育名著、教育杂志等,及时撰写业务笔记、读后感、教育随笔等等,自我评价。力求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从整体上优化课堂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尽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着手,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组织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听课、学习有益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教学经验。担任班主任期间,我用心、用情做好工作。为了做好工作,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因材施教,树立良好的班风。多动脑、多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注重与家长联系,让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管理学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一样,优等生和后进生一样,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到教师公平,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分析,从自身找到存在的问题:课堂上还是为能完成教学进度,而忽略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训练和培养,没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自己思想认识还放不开,总是顾虑太多,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不够。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够深入、坚持,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太足。缺乏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改变学生从改变自我做起】推荐阅读:
“共建文明小区,改变从我做起”-热能072班寒假社会实践报告09-28
从改变自己开始10-25
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05-29
改变课堂从语言开始05-21
从微笑开始改变自己05-19
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08-19
好的评价改变学生学习态度08-27
改变自己学生作文怎么写07-02
他改变了我 中学生作文10-12
自我改变计划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