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父母

2024-07-28

儿童父母(共12篇)

儿童父母 篇1

在各个国家中,体罚都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并且常见的父母约束儿童的方式。然而,随着近年来儿童权利观念的出现及体罚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体罚现象及其效应逐渐成为公众争议和政策制定的热点。这种争议主要体现在实践、文化和道德3个水平上:在实践水平上,关注的是儿童抚养过程中体罚的有效性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在文化水平上,涉及到家庭自主权或儿童自主权的问题,以及谁应该对儿童的发展负责;在道德水平上,注重儿童的人权,把儿童当作受保护对象,社会有责任保护公民免受身体和情感攻击。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探讨父母体罚和儿童发展相关争议,为父母如何有效均衡保护儿童权利和实施体罚指明了方向。

1 体罚的概述

1.1 体罚的定义

关于体罚的定义,研究者并没有达成一致。Cohen[1]将体罚定义为,权威人物为了教育儿童而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身体上的痛苦。Friedman[2]认为体罚是一种纪律形式,它被定义为任何类型的身体惩罚。Baumrind等[3]将体罚限定为“在一个总体支持的亲子关系背景中,合理的、正常的情况下打屁股”。Larzelere等[4]认为体罚是任何形式的身体惩罚,它是纪律的一种,掌掴是一种最常见的惩罚方式。并从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界定:第一,对儿童的身体是非伤害性的;第二,目的是矫正儿童的错误行为;第三,具体实施方式是张开手掌打儿童的四肢或者屁股。此外,她还区分了4种类型的体罚:第1种是有条件的掌掴,主要是非身体虐待的惩罚(例如张开两手打屁股),在幼儿(特别是2~6岁)反抗父母温和教导的情况下使用;第2种是典型的掌掴,通过它的使用频率来测量,没有具体细分或者强调使用的严重程度;第3种是过于严厉的体罚,指那些严重的体罚,至少部分上是这样;第4种是占主导地位的体罚,是当体罚已经成为主要的纪律约束手段的时候使用,包括非虐待性掌掴。本文采用的是Straus[5]的观点,他认为体罚是使用身体暴力,意图是使儿童经受痛苦,目的是矫正或者控制儿童的行为。

1.2 体罚和身体虐待的区别

研究者在体罚研究中经常将非身体虐待性体罚与有害的虐待行为相混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体罚的效应作出评价。多数研究者认为体罚和潜在的身体虐待是惩罚行为连续体的两端。有的研究者认为体罚是身体虐待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研究者认为身体虐待包括“过度的体罚”,有的研究者在定义身体虐待时使用了“残忍的”、“非法的”、“过度的或者不合理的”等字眼。因此,笔者对体罚和身体虐待做出必要的区分。

身体虐待是用拳头打、用脚踢、用火烧、狠揍或者其他方式伤害儿童,使儿童经历身体上的痛苦。父母和照料者体罚的目的并不是伤害儿童,而是过于严厉。那些没有造成明显身体伤害的行为被认为是体罚,而那些有伤害性风险的行为被认为是身体虐待。

2 关于体罚的两种观点

2.1 无条件反对体罚的观点

这种观点的持有以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Straus教授为首,他们无条件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6],坚持认为体罚会对儿童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发展及智商产生消极的影响。Straus和同事对806名2~4岁的儿童和705名5~9岁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2~4岁没有受过体罚的儿童比受过体罚的儿童IQ高5分;在5~9岁的儿童中,没有受过体罚儿童的IQ水平比受过体罚的儿童高2.8分。Straus认为体罚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其他儿童相比被打的儿童在学校的任务上表现得更差[7]。Dobson等[8]认为,对所有年龄的儿童来说,体罚是一种无效的纪律策略,体罚通常会导致受害者的愤怒、忿恨和低自尊,它教会了儿童以暴力和复仇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Gunnoe等[9]认为,父母使用体罚来控制儿童的反社会行为,会使儿童在很长时间后,无论母亲是否提供认知刺激和情感支持都会显示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Straus[7]认为,体罚不仅破坏了父母和儿童之间的信任,而且还提高了父母虐待儿童的风险。Brezina[10]认为,体罚提高了儿童攻击父母的可能性,特别是他们长大以后。Bugental[11]认为,体罚导致的结果是婴儿的害怕,而不是顺从。Straus[12]认为,体罚向儿童发出一个信息,即暴力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可选择的方式;体罚会导致习得性无助,破坏了儿童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导致了退缩或者侵犯行为。Leary等[13]发现,过度体罚与家庭冲突增多、亲子关系下降、家庭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加、消极的社会关系等有关。Gershoff[14]发现,父母的体罚与高水平的立刻的顺从和侵犯,及低水平的道德内化和心理健康、违纪、反社会行为、较差的亲子关系和更有可能变成身体虐待的牺牲品有关;他还认为,体罚与后来生活的抑郁、自杀观念、酗酒行为、虐待儿童和配偶有关。

2.2 有条件使用体罚的观点

这种观点的持有以内布拉斯加大学Larzelere[15]教授和Benjet教授[16]等为首。他们试图区分什么条件下打屁股是有益的或者至少对儿童是无害的。有条件打屁股观点强调养育背景和实施方式,区分了有效体罚和无效体罚,而不是体罚的形式。在大多数文化中,父母的纪律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有条件使用体罚的观点。例如94%的美国3,4岁儿童父母和52%的加拿大3,4岁的儿童父母报告说偶尔会使用体罚,在禁止父母强制体罚之前,应该调查一下体罚在某些情况下的适当性[17]。Larzelere[18]在对体罚和其他纪律策略直接比较后,没有发现体罚对儿童产生有害的结果。Paolucci等[17]得出“体罚并不会提高青少年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病理学上的风险”。有研究者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一个被家长轻微体罚的孩子长大会成为罪犯,或成为愤世嫉俗的暴徒”[19]。Larzelere[20]研究了父母体罚和儿童发展的因果关系,发现父母使用轻微的非虐待性的体罚对2~6岁儿童产生了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结果。Larzelere[20]认为,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密切,那么偶尔实施体罚是有效的。儿童对父母体罚形式的社会认知(态度、归因等)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一些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曾提出,当父母使用的暴力手段不是虐待和忽视儿童,那么体罚是有效的和必须的约束手段。体罚在下面情况下认为是有益的:一是情感支持的父母,他们和孩子有积极的互动;二是特定文化(非裔美国人)和生活环境中;三是教育程度低的父母,他们非体罚方式的口头技能较低;四是体罚必须被儿童认为是公正的;五是体罚应该是发展的、符合儿童气质的。

3 父母体罚和儿童发展关系的过程-背景模型

Gershoff[21]提出了父母体罚和儿童发展关系的过程-背景模型,包含2个目标:第1个目标表明,体罚可能会通过各种中间过程导致儿童不同的结果;第2个目标表明,任何特定的体罚事件都发生在多种背景中,这些背景可能单独或联合起来对父母体罚的使用和体罚引起的后果施加影响。关于前者,Holden[22]指出,儿童身上引发的中间过程包含2个过程,一是当时生理上和感知觉上的反应过程,二是认知评价过程。Gershoff[21]认为,除了前2个过程外,它还包括第3个过程,即长期的认知加工过程,可以区分儿童长期的发展后果。

过程-背景模型首先强调的是父母体罚发生的过程和背景,接着详细描述了每一个构想,以及它们与体罚的关系。包括在稳定的个体和关系的背景中,远端的构想影响父母和儿童如何在一个特定的交互作用背景中行事。稳定的儿童的个体特征,例如自我调节能力,影响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儿童的状态,例如想法和感受。父母的特征,例如他们的养育信念,反过来将影响父母的状态,即管教儿童时的情绪或目标,以至于父母以特定的方式对儿童的错误行为作出反应。家庭特征和亲子关系,例如亲密的程度,影响父母和儿童在当时情境下的交互作用,同样包括在关系背景中的因素包括错误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例如公共场合或私下场合)、人物(例如兄弟、姐妹和陌生人)。

一旦儿童出现错误行为,父母当时的感受将决定他们是否使用体罚以及是否结合其他管教手段。父母使用体罚时,儿童会产生2个过程,首先是儿童当时的反应,儿童将经历生理反应(例如疼痛或压力)、情绪反应(例如害怕或生气)和感知觉反应(例如听到父母的信息)。接着是儿童对体罚事件的最初的认知加工,它决定儿童当时如何反应。例如,如果儿童经历了害怕,他(她)可能会接受和遵循父母的要求来停止当前的体罚经历;如果他(她)感受到痛苦和愤怒,儿童将会公然藐视父母。最后,这两种对体罚的短期反应将通过儿童长期的认知加工而产生内化。如果儿童被打之后经历了生气,但是为了避免继续挨打选择了顺从,他(她)可能会内化一些教训,包括挨打时选择顺从可以避免负强化,或者打别人可以让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随着时间变化,这些从体罚中学到的教训将影响儿童长期的后果。

由于体罚的效应不仅会受到错误行为的特征、个体的特征、家庭特征、父母当时的情绪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宗教信仰、地理位置、种族等,这导致了体罚效果的不确定和争议的继续。父母到底是否应该使用“合理的暴力”来约束儿童的错误行为呢?尽管一些最新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英国父母不准备放弃给儿童施加温和的惩戒权利,但当前世界主流还是主张取消体罚,保护儿童的人权,使儿童受到良好的关爱和教育。据此,Larzelere[20]提出了有条件的顺序模型:讲理→非体罚的惩罚→体罚。这个模型建议,父母首先应该使用预防性方法或者非厌恶性的口头纪律来处理儿童的错误行为,当儿童拒绝遵守合理的口头纪律反应后,使用非身体虐待的惩罚强化口头纪律,当非身体虐待惩罚的实施后儿童仍然公然坚持不良的行为,那么非身体虐待的掌掴可以取得最大的效果。

儿童父母 篇2

现象

儿童发展中的计划和组织能力有两次飞跃。存在着最近发展区,教养时需要提供“脚手架”来进行教育。

解释

支架式教学:一种借助教学支架(支持与指导),帮助学生順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模式。

实验

被试:24个中产阶级家庭,12个有3岁女儿,12个有3岁儿子,父母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是可比的(至少是大学水平)。

任务

1.故事复述:每个故事有2处转折,每个故事有11个句话,信息项平均25个,或者2个主要物品。例如:一个小姑娘从她邻居获得了一辆旧自行车,但是坏了,修好了并且赢了自行车赛。

2.模型任务:按照给出的模型,复制模型。在一个纸箱中,有很多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模块

3.图块任务。

4.用wood的编码系统来分析家长的指导行为,运用独立摄影技术收集材料。

结果

1.权威型父母会对儿童的任务成功更加敏感并且会使用更加有效的儿童脚手架策略。

2.爸爸和妈妈在儿童的三种不同任务上都有自己的有效脚手架策略。3.脚手架策略和其条件性变化会有个人差异,这些差异与儿童任务能否成功有关。

让“留守儿童”享受父母之爱 篇3

田金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缘于11年前她收破烂的经历——

农忙之余,田金珍经常走村串户收废品。那年冬天,她到邻村收废品,看到一个十多岁、头发脏乱的小男孩蜷缩在烂棉絮里做作业,房子里四壁空空,从屋顶能望见天。

田金珍问那个叫麻兴文的小男孩:你的爸爸妈妈呢?这轻轻的一句话,却让那个孩子泪如泉涌。他哭着说:“爸爸妈妈到南方打工了,三年都没有回来。”听了这话,田金珍心里一阵酸楚,她塞给那孩子两块钱,默默地走了出来。

半个多月后,下了一场大雪,田金珍路过麻兴文住的那个村子,不由得想去看看,卻发现那间房已被积雪压塌了,孩子也不见了。她忙去学校打听麻兴文的消息,老师无奈地对她说,这孩子离校出走了。这句话把田金珍的心揪得很痛很痛。

田金珍在吉卫镇各屯村遇到一个叫龙燕的小姑娘,龙燕告诉她,妈妈在出去打工之前,在家里种了棵桃树,临出门前,告诉她常给桃树浇水,等桃树长大了,妈妈就回家了。自妈妈走后,龙燕精心照看这棵树,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桃树长大了,还开出了漂亮的花,可妈妈却一直没有回来。说到这里,龙燕的大眼睛水汪汪的。田金珍轻轻揽住龙燕,却不知道该用什么话安慰她。

还有一次,田金珍在路上看到一群人在围观什么,她挤进去,看到两个面色蜡黄的小女孩,妹妹俯在姐姐怀里,眼睛紧闭,急得姐姐一个劲儿流泪。田金珍觉得这两个女孩面熟,仔细一看,原来是村里的龙荷兰、龙荷花姐妹俩。

田金珍忙上前询问,龙荷兰哭着说,她和妹妹瞒着奶奶去矿山找爸爸,好不容易步行了100多里路,到了矿山才知道,爸爸已离开了那家煤矿,不知去了哪里。姐妹俩只好又走回来,路上钱花光了,两人又累又饿,妹妹昏倒了……

听了龙荷兰的话,田金珍赶忙将龙荷花抱起,去附近人家找了盆水给她擦洗,待她苏醒过来,又给小姐妹买饭,买水果,然后把姐妹俩带回了家。

这些可怜的孩子和发生在他们身上可怜的故事,深深刺痛了田金珍的心。她一直在想,自己该为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做些什么事情呢?

有一天,田金珍去赶集,看到集市的一角有很多人围着看电视,荧屏上放的是她熟悉的苗歌,有的人看到激动处落了泪,看到高兴处又大笑不止。田金珍突然萌生一个想法,如果把那些孩子的经历拍成电视剧,让他们的父母以及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孩子内心的痛苦,或许会使更多的人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想到这,田金珍决定筹钱拍电视剧。

田金珍知道,自己连小学都没读完,还想拍电视剧,定会遭到一些人的不解和嘲讽。她决定先瞒着丈夫,做了再说。家里没有存款,最值钱的就是她喂大的两头猪,真要卖掉猪她很心疼,但她还是忍痛把两头猪卖了。

丈夫得知田金珍要拍电视剧的意图后,大发雷霆,甚至还动了手。田金珍却不妥协,她对丈夫说:“你就是和我离婚,我也要做这件事情!”看到妻子这么坚决,丈夫屈服了。

田金珍来到20多公里外的凤凰县城,找到两名摄像师。她恳切地说:“我想拍一部姐弟俩到矿山寻亲的电视剧,你帮我一下吧!”摄像师表示:这个想法挺好,但先要有剧本。

田金珍决定由自己来写剧本,每天晚上做完家务后,她铺开稿纸,一个人悄悄地写作。可自己毕竟文化太浅,本来满肚子的生动语言,写到稿纸上却变得干巴巴的,她撕了又写,写了又撕,折腾了半个月,也没写出几个字来。

田金珍索性想,干脆不用剧本了,因为故事在她心里酝酿已久,到时只管给演员说戏就行了。她对摄像师说了自己的打算,摄像师同意了。

在寻找演员时,田金珍又遇到了难题,在她的设想中,姐姐15岁左右,乖巧、懂事;弟弟五六岁,长着一双会说话又很无助的大眼睛,这样的演员去哪里找呢?

让田金珍没想到的是,她期待中的女主角竟主动现身了,女儿龙冬梅得知妈妈想拍电视剧的构想后,毛遂自荐出演女主角。田金珍眼前一亮,女儿无论是年龄、外形等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答应她试一试。

确定了“女一号”,田金珍接着找“男一号”。经过逐一筛选,她看中了本村6岁小男孩龙乾勇,这孩子眼睛大大的,看人的目光陡生生的,一看就让人心疼。

虽然有了中意的人选,但要说服孩子的家长却不是件容易事。按当地风俗,不满8岁的孩子不能照镜子、上镜头,不然魂儿会被“勾”进去。

为了说服龙乾勇的父母,田金珍一趟趟地上门,每次去都带着礼物,龙乾勇的父母终于被她的诚心所打动,同意了田金珍的请求。

《千里寻母记》感动众乡亲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田金珍的电视剧终于开拍了。开机时,正值三伏天,田金珍集剧本、导演、化妆、剧务一肩挑,买不起化妆品,她便因陋就简,有时甚至弄些锅灰抹在身上,竟起到不错的效果。

因为不懂拍摄,田金珍闹了不少笑话。开拍过程中,她看到孩子表演不到位时,就急着上前纠正,没想到她的声音、身影也录了进去,急得摄像师对她大吼。

尽管是门外汉,但颇有悟性的田金珍渐渐摸索出不少拍摄窍门,她总是精益求精地对待片中每一个细节。

在拍摄女儿对着矿山呼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这组镜头时,女儿总是哭不出来。田金珍没有责骂女儿,而是启发女儿说,你就把自己当作戏里的孩子,妈妈在外打工几年不回来,别的同学有漂亮的衣服穿,有钱花,有父母接送,而你什么都没有,无人关心,每天感受到的是孤独和寂寞,这样,你就能投入感情了。

妈妈的话触动了冬梅的心弦,接下来的拍摄中,她对着空旷的大山喊出了留守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回来呀——”接着,龙冬梅蹲在地上,捂着脸痛哭起来,竞哭得双肩耸动,一旁的龙乾勇在“姐姐”的感染下,也抱住“姐姐”肩膀失声痛哭。

这一幕真实还原现实生活的镜头,不仅令围观的村民眼泪汪汪的,连摄像师也掉了泪。两名摄像师被田金珍打动了,他们坚持不收事先谈好的每天400元的报酬,连田金珍付给他们的路费,也被他们婉拒。

让田金珍更为欣慰的是,整个拍摄过程中,丈夫龙金云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着后勤保障工作。他挑着铁锅、大米和蔬菜,沿着“寻母”路线为剧组搞后勤,搬运道具,联系场地。电视剧杀青后,她看到丈夫整整瘦了一圈,又心疼又感激。

2006年10月,电视剧《千里寻母记》在村里首映,附近的村民纷纷前来观看。这部时长100分钟的电视剧,以朴素的故事、感人的细节打动了乡亲们,许多村民看后潸然落泪,人们都夸田金珍拍得太真实了,一些此前曾对她冷嘲热讽的乡亲们,也真正理解了她。很多村民在看完电视剧后表示,就是再苦再累,也不能把孩子撂下不管。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电视剧,田金珍自己掏钱将该剧制作了300多张影碟,一些拿到集市上散发,一些寄给在外打工的家长。

电视剧在村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是看到村里的现状,仍让田金珍忧心不已。腊乙村共有1800人,90%以上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有的四五年不回家,孩子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一起,每到寒暑假,几乎没人管。

长期与“留守儿童”接触的田金珍,不仅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困境,还发现许多孩子由于长期独处,存在着亲情缺失、性格偏执等问题。

村里的8岁女孩麻丽,从父母外出打工的第一个春节开始,每到节日想念妈妈时,就把一条红丝带系在家门口的树上。以前每逢过年时,妈妈都会给她买一根漂亮的红头绳,可是这5年来,麻丽却一直没见过妈妈。渐渐地,麻丽变得郁郁不乐,性格也有些偏执,尤其是看到有的同学每天有父母接送,她既忌妒又心酸。

有一次,田金珍看到麻丽一个人边走边哭,忙走过去,抚摸着她的面庞,问她怎么了?麻丽一下子扑到田金珍怀里,哭着说:“妈妈为什么不回来看我,我都有些恨她了!”麻丽的话引得田金珍也流了泪。

为了让这些孩子得到关爱,田金珍不再每天出外收废品,她把村里的“留守儿童”接到自己家里,陪着孩子们做功课,给他们洗衣服、洗澡和理发。田金珍的母爱柔情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一些年龄小的孩子把她当作了妈妈,有什么心里话都对她说。

田金珍还在家里扎设了秋千,准备了跳绳、毽子,学习之余,她和孩子们一起疯玩。闲暇时,她还让孩子们依偎在身边,听她讲故事。

很快,村里的留守孩子们把田金珍家当成了他们的乐园,这些孩子在这里找到了亲情。

建创业基地留住孩子父母

2006年寒假期间,田金珍看到,村里在外打工的人回来过年的仅占三成,许多孩子春节时见不上爸妈的面,她便生出办“留守儿童自强班”的念头。

田金珍利用自己担任村妇女主任的身份,将一些大嫂召集起来,动员大家一起关心留守孩子,这些大嫂们很钦佩田金珍,让她带着大家一起干。

田金珍把村里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按年龄分班,让孩子们一起学习、玩耍,互相照顾。田金珍把村里的大嫂分派到各班,担任“爱心妈妈”,负责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田金珍还招募了几名“爱心爸爸”,让这些爸爸、妈妈们带着孩子学唱苗歌、讲苗语、打苗鼓、练习苗拳,在丰富留守兒童生活的同时,又使苗族民间文化得到继承和传播。

春节是留守在家的孩子最想念爸妈的时候,田金珍在孩子们中间开展“我给爸妈写封信”活动,让孩子把对父母要说的话写出来,寄给远方的爸妈,让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除夕夜,田金珍还把几个爷爷奶奶没有精力照管的孩子领回家里,给他们包饺子,和他们一起看央视春节晚会,缓解了孩子们思念父母的心情。

接下来的五年寒、暑假,田金珍的“留守儿童自强班”越办越大,由原来的一个点发展到16个点。受益学生由最初本村的70多人,发展到包括周边数十个村子的2200多人。田金珍从社会上招聘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自强班的辅导教师,还请来心理工作者,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

腊乙村8岁的留守女孩龙舒媛,父母外出打工三年未归,有传言称她的爸爸喜欢上了别的女人,父母正在闹离婚,这些话让小舒媛郁郁寡欢,原本成绩优秀的她无心读书,还用小刀将自己手臂划得伤痕累累。田金珍了解到这孩子心里有了问题,就请心理辅导员给孩子作辅导。

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程东经过测试,判断龙舒媛有轻度抑郁症状。他给小舒媛做了细致的心理辅导,并让她和爸爸妈妈通话。由于程东事先已和舒媛的父母联系过,舒嫒的父母对女儿细心安抚,并许诺暑假时一家三口到南方去玩,舒媛这才放了心,此后也变得开朗起来。

田金珍的“留守儿童自强班”办了5年,让许多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从自卑走向了自强。在班里,有一半多的孩子得到了心理矫正,有30%的学龄孩子由后进生变成优秀生。

田金珍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腊乙村的孩子中80%是留守儿童,要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好的办法是留住他们的父母。如果能走出一条创业的路子,让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家门口就能够挣钱,就能改变眼前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状况。

为了找到好的致富项目,田金珍带上干粮四处考察,她看到有个乡镇种桑树养蚕发展特种养殖,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便动了心。她到县里请来农业专家,专家经过实地勘察,认为腊乙村适合种植桑树,她心里顿时亮堂起来,决定带领村民在当地发展特种养殖,利用桑叶养蚕及养竹鼠、黑豚、竹鸡,并加工苗绣等。

有了这个思路后,田金珍到镇里、县里有关部门寻求支持,着手创建“农民返乡创业科技示范园”。她筹集来4万多元资金,租下了50多亩土地,种上了15000多株桑树。

为了推介苗绣产品,田金珍带上祖传蚕丝苗族服饰,只身赶赴京城,到北京妇女儿童博物馆考察和进行苗族服饰展示,她还和央视西部频道达成创建“返乡农民科技示范园”的意向。

从北京回来后,田金珍请来专家,举办了两期创业培训班,本地100多名外出打工的村民报名参加了创业培训。这些村民意识到,挣再多的钱也比不上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些人决定留在孩子身边,边创业边照顾家里。

因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持续关注及为之做出的贡献,田金珍先后获得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湖南省“关爱女孩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并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父母教育与儿童的心理健康 篇4

一、当代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 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

当代儿童身体的发育速度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很多儿科专家反应, 现在医院门诊诊断性早熟的孩子比十年前增加了3~4倍, 而且越来越低龄化。生理成熟的严重低龄化, 同他们的心理发展出现了强烈的反差, 他们往往对突然出现的生理成熟显得手足无措, 从而变得自卑封闭, 原来活泼开朗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

(二) 自私、缺乏爱心, 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

在4+2+1的家庭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 每天沉浸在长辈爱的包围中, 除了学习其他所有的家务都不让插手, 所以子女就仅有被爱的权利, 而被剥夺了爱别人的权力。孩子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爱是理所应该的, 并不领长辈的情,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私、冷漠的个性, 只想获取, 不想奉献。另外, 长期缺乏自己动手能力的儿童, 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

(三) 自我中心意识强烈, 孤傲、不合群

独生子女常常被称做“小皇帝”、“小公主”, 家长对孩子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一般都予以满足, 养成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的习惯, 对所有的事情,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出发点, 不允许属于自己的东西同别人共享, 不能容忍别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 长此以往, 就形成了离群索居, 孤傲不群的性格。

(四) 缺乏吃苦精神, 心理承受能力差, 缺乏抗挫折能力

在“蜜罐中”泡大的当代儿童, 被放进了一个父母精心准备的“温柔陷阱”中, 被剥夺了吃苦的机会, 穿名牌、坐豪车, 做“富二代”、“官二代”成为了一种时尚。但是没有挫折的儿童时代, 却常常意味着他们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一旦出现逆境, 他们中的自暴自弃者, 甚至轻生自杀者比比皆是。

(五) 超前萌动的性意识, 常会引发不当行为

轰动全国的李天一案件在让人震惊的同时, 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未成年人性教育问题迫不及待。当代儿童身体发育的超前, 媒体传播的淫秽、色情内容, 加之如果没有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 使他们在好奇心、冲动感的驱使之下, 会做出不当的性行为。

二、从家庭伦理角度探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成功的子女背后往往有成功的父母的功劳, 但是如果教育不当, 孩子的心理问题有85%都来自于父母。

(一) 父母的过度溺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溺爱态度培养出来的人, 是自私自利到所谓头顶的人。”家中独苗的意识使父母对子女过度地关爱。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无论合理与否都予以答复;对于应该孩子承担的责任和必要的家务劳动, 父母一律代为承担;对孩子的过错没有合理的批评, 而是袒护和为其粉饰。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 必然会出现自私、专横、不合群的心理状态。

另外, 在父母的庇护之下, 孩子几乎没有受挫折的机会。而适度的挫折锻炼是历练儿童能力的重要方式。有一个关于动物的实验, 非洲草原上的羚羊, 生活在有捕食者出没的环境中, 其奔跑速度和繁殖能力, 比在没有天敌的安全环境中的羚羊要高出很多。所以, 要多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这是磨练他们意志的重要手段。

(二) 父母的疏于管理

有一部分父母因为工作繁忙, 或者是离异以及有其他它变故的家庭, 儿童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孩子心中形成了爱的荒漠。现在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 他们的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 这种孩子往往性格柔弱内向, 自卑心理严重。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 他们往往会寂寞无聊, 可能同社会上不法者联系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 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

目前, 用打、压、恫吓等手段对待孩子的家长为数不少。家长过于严格, 不讲情理, “恨铁不成钢”, 动辄打骂、恐吓、限制, 致使孩子精神紧张、焦虑、暴躁, 影响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 极易使孩子产生自卑、软弱、自暴自弃的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的粗暴管教下, 会产生逆反心理, 会离家出走。甚至在极端仇视父母管教的情况下, 还可能产生报复父母的极端行为。

(四) 父母本身不当言行的影响

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所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儿童有很强的可塑性, 对家长的一举一动, 孩子在旁边都在瞪着好奇的眼睛观察, 家长的不当行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学到, 这样家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就失去了权威性。

三、父母怎样做才能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德国思想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 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说明了父母教育在儿童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一) 要有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平等、尊重、信任是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的重要基础。家长有民主, 孩子才能养成自立的习惯。要注意建立家长与孩子的双向交流, 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哪怕是很幼稚的意见, 这样就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 即使是孩子犯了错误, 家长也要倾听孩子的解释, 孩子也需要父母对他们的理解和人格的尊重。棍棒下的粗暴管理只能培养出怯懦的或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

(二) 要有宽严结合的教育方式

父母给予子女的爱一定要有原则性。对子女的要求, 不要一味的有求必应, 对其非分要求该拒绝时就一定要坚决拒绝, 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原则性问题上有摇摆不定的态度。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 父母一定不要代劳, 让他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

在孩子内心脆弱的时候, 家长一定要悉心地给予抚慰, 让孩子感觉到家就是避风的港湾, 父母就是他们最坚强的依靠, 父母的爱就是他们战胜困难的最有力的武器。

(三) 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从孩子刚刚迈出人生的脚步开始, 父母就应该多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只要对孩子的成长有益的事情, 而且没有危险性, 家长都可以让孩子去尝试。在做的过程中家长要精心指导, 对孩子一点一滴的成绩都要给与肯定, 对于失败的经历, 家长要积极鼓励, 并告诉他们适当的挫折是锻炼坚强意志的必要条件。

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要注意两点:首先, 设置的挫折情境必须有一定难度, 能让孩子产生挫折感, 但又不能太难, 让他们产生自卑感。其次, 挫折教育的根本在于让孩子明白生活的真相, 应在事后跟孩子说明, 让他遭受挫折不是为了打击他,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

(四) 家长要以身作则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母亲曾说过, 做父母的只能送给孩子三件最有价值的东西, 其中之一就是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孩子从懵懂到踏入社会, 同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至关重要。要想让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父母要首先注意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要以一个阳光健康的心态展现在孩子面前。其次, 父母要与人为善, 妥善处理好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 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另外, 父母要养成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态度, 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还有, 父母说话做事要言行一致, 不要轻易向孩子承诺, 如果承诺了就设法要做到, 这样在孩子心目中, 父母才有真正的权威性。

(五) 青春期教育, 家长必须要上的一课

由于孩子提前进入青春期, 所以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教育越早越好。逆反心理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 正是这种“逆反性”推动着他们从童年期的依赖性中解脱出来。作为父母应该从发展的观点, 把少年期的“逆反性”作为一种积极因素, 满足他们独立的要求, 才能使教育走在孩子心理发展的前面, 促进他们身心的正常发展。

青春发育是人生必经之途, 由于性成熟而出现对性知识渴求和对异性向往是自然的。父母对这个时期儿童一定要进行很好的引导。父母首先培养孩子对性别意识的认同,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 父母要用适当的方式给孩子渗透关于性方面的基本知识, 以及有关性方面的社会道义问题。这样既能满足孩子对性知识的渴求, 又能及时纠正他们对性的盲目冲动。远离不健康的传播媒体, 也是父母应该时时刻刻注意的问题。

拳拳父母之心是人类的本能, 但是在爱孩子的同时要学会怎样爱孩子, 在关心孩子生理健康的同时要学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希望和骄傲, 身心都健康的孩子才是真正健康成长的孩子。

摘要:代儿童很多都是父母精心呵护的温室花草, 但超量的“雨露滋润”也会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频发, 只有睿智的父母采用良好的教育方式, 才能培养出身心都健康的儿童。

儿童节父母卡片寄语 篇5

今天,是你过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也是你第一批入团宣誓的时间。这代表着你已走向少年(青年)时代了。

女儿,你是我们的希望,你是祖国的花朵。妈妈看着你一天天长大,将离开我们的怀抱,自由飞向蓝天。

孩子,从婴儿到童年,你在快乐中成长,衣食无忧的面对每一天,显得更天真可爱。时光如流星,女儿你的童年将转变为少年了,希望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要学会自强,自立、自觉、自爱。应懂得怎么学习,约束自己,做一名老师的好学生,我们的乖女儿。

孩子,在学校里,如果有心事或不愉快的事,自己不能处理的事,一定要与老师讲,回家来与妈妈沟通。我们会帮助你爱你。在平时你与同伴们玩闹或不专心学习时,妈妈有时会教育你几句,都是为你好。我知道你当时心情一定很差,豆大的水晶泪珠益出。妈妈看着你心里也难受,很心疼你。但是,我不讲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给你听,你就不懂人情事故。不知学习的重要性,更不懂如何做个好人好学生,等你长大了,就明白妈妈苦口婆心地教育,更知道妈妈是有多么地爱你。

孩子,社会不段地在演变,现代化越来越先进,高科技也越来越抽象。女儿,如果你没有一定的博学,智商与情商的头脑,那么高科技就不容纳你,面临的就是被高科技淘汰。所以我的宝贝女儿。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你能行,努力吧!你的将来一定很光辉很灿烂!

给“留守儿童”父母的一封信 篇6

你们好!我这样的称呼不知是否准确,也许有人认为应该称“外出打工的朋友们”,我也曾这样想过。但毕竟这封信是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来写的,所以还是这样称呼吧。

虽然我没有与你们见过面,但是我知道,你们的孩子都有着花儿一样的笑脸、甜美稚嫩的笑声、金子一般的童心。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你们作为他们的家长,对抚养、教育他们成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你们会为此而高兴和自豪。

最近,我看了一份有关“留守儿童”的材料,惊心动魄,感触很深,心里一直久久不能平静,所以就拿起笔来写这封信。

人们之所以称你们的孩子为“留守儿童”,那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大约有2000多万的“留守儿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呢?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逐步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那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人口的流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少贫穷落后地区的人口,纷纷走向发达的先进地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深远历史渊源的落后农业国,农村农民奔向城市,一股股农民劳工潮涌到城镇的工厂、企业,那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留在老家的孩子没有双亲陪伴,他们也许感觉这个世界上缺少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温暖和保护,这些儿童在不得不尝受生活中的某些苦与痛之后,变得敏感、自卑、任性。要是看到别人家的父母雨天送伞、寒冬送衣,或者是母子(母女)携手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一下子就会泪流满面……回到冷冷清请的家,看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什么亲戚,面对一间没有父母的房子,很容易诱发他的心理疾病。他会产生自怜、哀怨,甚至冷漠、厌恶。当然,也有一些“留守儿童”能抵抗各种心理病变,成为自立自强的优秀典型。但是,大多数弱小无助的“留守儿童”,其处境实在令人堪忧。或发生不该出现的意外死亡,或导致本可避免的终身伤残,或性格孤独忧郁,或自暴自弃,或堕落沉沦,或违法犯罪,在一些“留守儿童”群体中滋生许多令人揪心的案例……如果“留守儿童”的问题不解决,我们国家将会增添多少难以预测的负面因素!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又从何谈起?

八十多年前,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曾经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我想,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大声呼喊“救救留守儿童”呢?这不是危言耸听,“留守儿童”的问题确实是太严重了。

也许你们会问,这么严重的问题,根源到底在哪里呢?责任应该由谁负呢?这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主要责任在学校,在于学校的教育。

我想告诉你们,“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在师资、教学设备及各种条件都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大都能倾其所有地为“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作出额外的付出。那么,当“留守儿童”在学校就学期间仍然出现严重问题,如辍学、逃学、离家出走、伤亡、违法违纪等情况时,你们——作为父母的,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人士和领导,责任又在哪里呢?难道就不应该负一定之责吗?我觉得,大家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知道,“留守儿童”家庭的父母,大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你们身在城市却又融入不了城市,显得十分尴尬,造成你们这些进城打工者在从业过程中自身无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常要面临种种困境。我十分理解,你们这种物质上的无保障感与精神上的焦虑感,从某种程度上也导致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管理方面的许多空缺与失误。圆满家庭的孩子,大都有花一样的年华,而“留守儿童”却是“草”样年华。因为缺少家庭关爱,“留守儿童”一般都很珍惜“朋友之情”,恭惟、欣赏“江湖义气”,社会上一些邪恶势力,甚至黑社会组织,往往会趁机而入,与“留守儿童”扯上关系。大多数“留守儿童”独立接触社会时,都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价值观,只要有人施以小恩小惠,甚至只给一些精神上的慰藉,他们就认为可以生死相托。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他们这种心理,诱骗、胁迫“留守儿童”协同作案。

由此看来,“救救留守儿童”就不是某一个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留守儿童”自救的共同责任。

不可否认,你们进城打工,对于祖国建设功不可没,你们成就了城市的繁荣,成就了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的北京2008年奥运场所——“鸟巢”的建设,就渗透了不少“留守儿童”父母的汗水。你们的孩子暂时失去了宝贵的父母亲情,损失了本应当享有的父母关爱呵护,成就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是值得敬佩和称赞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改善“留守儿童”的大环境,注重拓宽农村的谋生渠道,改善农民创业的大环境,以实际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我们的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日益健全和完善各项“三农”政策,党中央最近又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和讨论进一步搞好“三农”工作。这对于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的大环境是非常有利的。还有,现在全国各地的不少市、县、镇都先后相继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很多人都自觉地投身到关心下一代的“志愿者”的工作,为“救救留守儿童”贡献一份力量。此外,我们的国家还注意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媒体舆论监督,形成全民参与“救救留守儿童”的态势,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条件。

“留守儿童”的父母们,离家打工的朋友们,你们可以越来越放心了,你们的后顾之忧一定会消除。当然,你们也应该积极地好好配合国家和社会,共同做好“救救留守儿童”的工作。在这里,我特别建议你们要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学会“自救”。对“留守”的生活要有正确的认识,不应埋怨父母、家庭和社会,要懂得感恩。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德国的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英国的著名人士洛克也曾经说过:“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还有法国的卢梭亦说过:“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乐观生活态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人往往因感恩而快乐,所以你们应该使自己的孩子学会感恩,欢度快乐的童年。

我诚恳地希望你们的孩子——“留守儿童”们着重从三个方面感恩:一是出世为人,应感恩家庭。母亲十月怀胎生育了孩子,又强忍别离之痛外出艰难谋生养育了孩子。就是因为有了父母在外面的千辛万苦,才有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二是长大成长,应感恩学校。没有父母在身边照管,是学校教给“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知识才干,老师给予慈母般的呵护和教育。三是和平盛世应感恩社会。全球还有不少地方在打仗,伊拉克数十万平民在战火中死于非命,很多儿童无法背起书包正常上学。尽管你们的孩子承受了这样那样的亲情之痛和艰辛,但比起战乱中的儿童好得多了,如果没有社会的安宁,还能有什么呢?

《江门文艺》是全国畅销的打工文学杂志,也许你们会经常看到这份杂志。为此,特借这份优秀刊物的一点篇幅,公开这封信。别无他愿,只愿你们和全社会都重视、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只愿你们的孩子尽快明白:没有父母在家的留守生活,是经受磨炼与洗礼、奠定人生远大理想的良好开端。也愿《江门文艺》今后适当多登载一些教育意义大的有关“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

祝愿你们和“留守儿童”不断进步!打工和学习双丰收!

此致

敬礼!

一位关心“留守儿童”的朋友鲁林

二00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儿童父母 篇7

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麦考比(E.E.Maccoby)和马丁(J.A.Martin)提出了划分教养方式的两个主要维度:父母的接纳/反应和命令/控制,前者是指父母对孩子接纳(或爱)的程度及对孩子的需求的敏感反应程度;后者是指父母对孩子提出要求或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命令、督促其完成。(1)麦考比和马丁在最早研究儿童教养方式的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Baumrind)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上述两种维度,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权威型、专制型、纵容型和未参与型四种。这四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1 权威型

权威型父母,即对孩子需求的反应较灵敏、对孩子的命令或要求较高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目标,并督促和帮助孩子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同时向孩子解释为何要遵守一些规则、达到某些标准的原因。权威型父母并不是一味要求孩子的父母,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同样也表现出温情、耐心、爱的一面,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做出一定的回应。这是一种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民主的教养方法,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具备独立、积极的认知个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曾进行过长达十年的研究,通过实验发现,权威型父母的子女在认知能力方面超过其他教养类型父母的孩子,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孩子更易形成乐观、自信、有责任感、自制能力强等优点。

1.2 专制型

专制型父母,即对孩子要求很高,对孩子需求的反应灵敏度却很低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并期望孩子能够无条件地、严格地遵从,却并不向孩子解释原因,这种强加标准和要求的方式,严重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另外,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反馈也大多不予关注,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时常惩罚和强迫孩子,而不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专制型的家长犹如一个“暴君”,在这种过分强调父母权威的“暴政”之下,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和独立意识逐渐萎缩,在认知过程中也易形成焦虑、自卑、畏缩等特点。

1.3 纵容型

纵容型父母,也叫溺爱型父母,这一类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即爱的程度以及对孩子需求的反应程度都很高,对孩子的要求及控制却很少,甚至没有。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给予孩子关爱,却时常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感受,对孩子的行为缺乏控制和监督。纵容型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经常表现出任性、依赖、冲动,缺乏自制力等特点。

1.4 未参与型

未参与型,也叫忽略型,就是一种对儿童发展不关心、不管是反应还是控制都较为缺乏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仅仅满足孩子基本的温饱需求,在情感上或其他方面很少给予孩子关爱,既不对孩子提出要求,也不倾听孩子的其他需求,表现出冷漠和随意的教养态度。研究发现,在忽略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差,具有攻击性、自私、责任感差、目标不明确等特点。

综上可以看出,专制型教养方式使儿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做事优柔寡断、缺乏灵活性;纵容型使儿童任性冲动、缺乏自制力和创新能力;未参与型让儿童在认知他人和社会时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对外界怀有敌意,甚至惧怕、逃避。权威型教养方式相较其他类型来说对儿童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表现出较高的自尊自强、独立自主、责任担当等意识,在走上社会后,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2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1 做一个权威型父母

选择有利于孩子认知发展的教养方式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做一个权威型父母,首先要明确的是“权威”并非一味强调父母的权力和对孩子的要求与控制,也强调对孩子的关怀和对孩子需求与内心的倾听,是一种双向的、民主的教养方式。了解了“权威型”的双重含义,就要在实际行动中去积极实践。

首先,要对孩子提出适当合理的要求,为其设定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实现这些目标,在巩固父母“权威”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忍耐力、创造力等等。

其次,在对孩子进行控制的同时,要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在权威中不乏民主,在严厉中不乏温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不要厉声呵斥,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都是要需要遵从一定的准则和道理的。

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为榜样来直接影响孩子。

2.2 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

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要根据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同及性格智力等的变化适当地调整和选取不同的教养方式,这样才能减少因教养方式的不当对孩子造成的危害。

在幼儿阶段,儿童对外界的认知能力较低,父母要多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控制偏多,让他们对外界有整体的、良好的感知,并保持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气,养成其积极、主动地认知能力。

在上学之后,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逐渐变少,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独立面对更多陌生的环境和人,自行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能力,这时父母要慢慢学会“放手”,减少一些强制性管教,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自尊自强自制的意识和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性格及各种行为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其自主性更强,而此一阶段的认知发展为自主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同于孩童时期更多地依赖父母,青少年的抽象思维更加成熟,能以更为成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青少年的自主性增强也使得他们更为“叛逆”,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甚至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逐渐放松控制,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不再像以前一样凡事都过问,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总之,随着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父母要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摘要: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启蒙地,家长作为儿童教育的启蒙老师,承担着奠定儿童健康成长基础的重要责任。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影响,如何选择正确的教养方式,如何根据儿童不同成长阶段调整教养方式,是当代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类型分析其对儿童认知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从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出发,对父母提出些许建议,以期为儿童认知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教养方式,儿童认知,影响

参考文献

儿童父母 篇8

攻击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有显著的不良影响。儿童经常受到攻击易导致情绪抑郁、焦虑、注意力分散、自卑孤僻、厌学等行为表现,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攻击者来讲, 攻击他人能预测其以后的各种社会适应问题, 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品行障碍。

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儿童发展中最重要的背景因素如何影响与塑造儿童的行为方式一直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 也是实施早期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中外有关对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关系的研究进行归类总结, 在此基础上做了综合论述, 以期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所启迪。

二、攻击行为的界定及其分类

1、攻击行为的界定

Bandura (1983) 认为:攻击是导致个人受伤或者财产受损的行为。他认为攻击是一个涉及行为后果、形式、强度、意图以及行为者和行为对象之间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 在对其进行界定时, 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 而不能仅以其中一种因素或一个维度作为依据。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攻击的根本特征是有意伤害性。

2、攻击行为的分类

Dodge和Coie根据行为的起因把攻击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主动性攻击是指行为者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主动发起的攻击行为, 主要表现为物品的获取、欺负和控制同伴等;反应性攻击是个体在受到他人攻击或激惹后而做出的攻击性的反应, 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等。

Lagerspetz和Bjorkqvist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及行为发生是直接的还是通过第三方来进行的, 把攻击分为身体的、言语的和间接的。身体攻击是直接以身体动作实施的攻击行为, 如打、踢、撞、推以及抢夺、毁坏物品等;言语攻击是通过言语方式所实施的攻击行为, 如骂人、叫取外号等;间接攻击是通过第三方实施的攻击, 主要包括社会排斥和造谣离间。

三、父母教养方式

1、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

国内外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很多, 因此有很多研究者提出了相关的定义。Nancy Darling等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父母的教养行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职责的专门的目标定向的行为又包括非目标定向的教养行为, 诸如姿势、手势、语调的变化或是情绪的自然流露。国内学者张文新 (1999) 认为,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青少年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可以将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不随情景改变而改变的行为倾向, 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综合体现。

2、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与维度

Maeeoby和Martin继承了鲍姆林特等人研究的理论基础, 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父母的要求与控制”与“父母的接纳与反应”两大维度, 又将前者区分为“要求、控制”与“不要求、不控制”两类, 将后者区分为“接纳、反应”与“拒绝、不反应”两类, 又由不同维度的不同趋向交错而形成四个基本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权威型父母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暖、较明确的要求和较为一致的反应, 能够在亲子间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完成对儿童的约束。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儿童行为的要求较高、控制严厉, 但对儿童反应较少、缺少温情, 强调儿童要无条件服从, 带有强制性。溺爱型教养对儿童要求较少、反应较高, 这类父母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情和接受, 对儿童的行为要求较少。忽视型教养则对儿童的要求和反应都较少, 这类父母不指导儿童的行为, 也不支持儿童的兴趣, 对儿童放任, 并未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

四、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子女绝对地服从自己但不进行合理要求, 对孩子的所有行为加以监管, 孩子稍有不从或有违要求, 就会对孩子实行体罚和言语上的侵犯。专制型父母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 限制了孩子的自主性, 他们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 也缺少对孩子的温情和慈爱。70年代, 霍夫曼 (Hoffman) 的研究指出, 父母的强制方式会阻碍儿童对于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 同时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霍夫曼认为, 强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是因为强制既引发敌意, 同时又提供一个表达敌意的模式。

溺爱型的家长对儿童的要求和需要都给予满足, 充分的支持孩子但缺乏对他们的控制。他们对儿童的不良行为缺少批评同样对此也不进行控制和教育, 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采用漠视或接受的态度。研究发现, 父母对儿童的过度保护与儿童各种外化问题的发展相关联, 如犯罪行为和药物成瘾;并与各种内化问题相关联, 如焦虑、抑郁。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容易导致主动性攻击的发生。

忽视型教养方式的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少反应差, 缺少温情和爱, 亲子互动行为很少。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因为从小缺少温情和反馈, 也体现出对他人的冷漠和不闻不问, 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冲动性, 不顺从, 容易出现不良的行为问题。近来的研究发现, 儿童对父母拒绝的主观感觉与其内化症状的发展呈正相关, 如焦虑, 和抑郁。据以上研究可见, 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个体可能主动性攻击水平高, 或者主动性反应性攻击水平都高。

我国学者曾琦、董奇等 (1997) 在研究中发现, 父母双方的严厉性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攻击有显著的正相关。很多研究结果与此类似, 都表明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具有负相关而消极的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和不良模式相关显著。

五、局限与展望

从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 近年来, 国内外过于儿童与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日趋发展, 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 但是在某些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 研究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在已有的研究中, 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单向关系, 父母与儿童之间的双向关系较少被研究。因此, 未来研究需要除了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出发研究对儿童有何, 还需考虑儿童的行为、特征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何反作用。除此之外, 大多数研究父母教养方式都是根据类型学角度来出发, 这种范式不能涵盖父母的所有教养行为, 忽视了儿童与父母的具体交往情况, 所以考察具体教养维度则成为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Bandera, R.G.Green, E.I.Donnerstein (eds.) ,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Aggression.Aggression: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s.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3, 1.[1]Bandera, R.G.Green, E.I.Donnerstein (eds.) ,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Aggression.Aggression: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s.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3, 1.

[2]曾琦, 董奇.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M].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2) .[2]曾琦, 董奇.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M].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2) .

儿童父母 篇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抽取2010年通化市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0~7岁的儿童 (以下称该群儿童) , 其中男1 351人, 女995人, 共计2 346人。父母为职员、公务员阶层的儿童813人;父母是个体营业阶层的儿童为601人;父母为无职业阶层的儿童409人;父母为外地打工、农民阶层的儿童523人。该组儿童约有95%为独生子女, 按年龄段分为0~岁、1~岁和4~7岁3个组。

1.2 方法

按照1985年《中国0~7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中规定的测量方法, 测量该组儿童的体重和身高。测量工具为符合国家标准有身高标尺的立式体重秤, 2岁以下儿童用卧位身长计, 3岁以上儿童用立位身高标尺。体重精确到50 g, 身高精确到0.1 cm, 最后将所得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处理, 分析平均水平与差异情况。

1.3 评价标准

将该群儿童的性别、年龄按不同经济水平家庭分组, 逐组求出体重和身高的均值。根据《中国九市城区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值》分别测出不同组别儿童体重、身高的均值[1]。

2 结果

2.1 父母为职员、公务员阶层的儿童生长发育超均值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男女体重、身长超均值人数逐渐增加, 说明文化水平高的父母重视营养的添加, 具体见表1。

2.2 父母为个体营业阶层的儿童生长发育超均值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男女儿童体重、身高超均值人数逐渐减少, 说明个体营业者由于忙于经营而忽视了儿童的营养添加, 具体见表2。

2.3 父母为打工族、农民阶层的儿童生长发育超均值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男女儿童体重、身高超均值人数逐渐减少, 说明父母外出打工, 孩子交给别人看管, 造成孩子营养缺乏, 具体见表3。

2.4 父母为无业阶层儿童生长发育超均值情况

除1~岁组外,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体重、身高超均值比率逐渐升高, 说明父母为无职业者的儿童, 辅食添加较上述两组合理, 具体见表4。

3 讨论

3.1 不同组别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 父母为职员、公务员阶层和个体营业阶层家庭儿童生长发育超均值比率明显高于外地打工阶层、农民阶层、无职业家庭儿童生长发育超均值比率。父母为职员、公务员阶层的儿童生长发育好, 说明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的好坏除受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限制外, 还与儿童所处家庭状况即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有关。

本组资料显示, 在父母为职员、公务员阶层的儿童中, 0~岁组超均值比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 符合婴儿期生长发育快这一规律;除1~岁组外, 其他2组儿童的身高超均值比率高于同组体重超均值比率, 这说明儿童身高增长速度比体重增长速度快, 这与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为瘦长型相符;每组男童身高、体重均值比率明显高于女童身高和体重均值比率, 这表明现代家庭受旧传统观念的影响, 重男轻女, 对男孩的宠爱胜过女孩。

3.2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儿童生长发育是受遗传、环境和内分泌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因此, 在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中, 每个孩子的发育水平、发育速度、体型特征和达到成熟的时间等方面都会有差异。生长发育存在的周期主要分为:婴幼儿期, 这一时期主要受营养因素的影响;儿童生长期, 主要受内分泌因素, 特别是生长激素的影响;青春期, 主要受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影响。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儿童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 必须不断地摄取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 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热能和营养素摄入不足, 不仅会引起儿童生长发育迟滞, 而且影响其智力发育, 严重者还可引发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缺乏症[2]。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社会经济状况中的许多因素, 如生活方式、家庭气氛、居住条件、饮食和行为习惯, 父母的性格、爱好以及对子女的期望、态度等, 主要通过家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农民、打工族家庭的儿童由于父母大多数外出谋生, 很少照顾孩子, 孩子多由祖父母照管或由别人照看, 他们缺乏科学育儿与营养保健的知识, 不能提供合理的营养食品, 使儿童不能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得不到系统的健康教育;再加之老人娇惯或打骂孩子, 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暴饮暴食、畏食等, 儿童因得不到合理的平衡膳食而影响体格发育。而且处于这种环境的儿童流动性较强, 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发育。我国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因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存在着明显差异。北部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最高, 其次为中部、南部最低。除遗传因素外, 这与生活水平、卫生保健条件、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饮食习惯、食物结构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本调查结果也反映出, 在儿童生长发育方面应重点关注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城乡差异仍然存在, 农村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仍然低于城市儿童;二是城市中超重和肥胖儿童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城市居民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 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及发展趋势与遗传因素、社会因素、传统思想意识、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素质和地区差异有关。

3.3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对策

身高、体重是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它能直接反映出儿童营养状况的好坏及膳食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是否缺乏, 以及近期有无疾病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儿童的生长发育越来越成为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我国儿童保健工作已纳入正规化轨道, 各级医疗保健部门的儿童保健工作逐步实现系统化管理。虽然儿童保健工作有了一定进步, 但是还不够完善, 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缩小不同经济收入家庭儿童生长发育的差距, 进一步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 首先必须有合理的膳食, 因为膳食营养是儿童体格发育健康的基本保证。要想做到这一点, 必须对儿童父母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尤其是对文化程度低的纯农民阶层、外地打工阶层的父母要定期进行规范化培训, 让他们重点了解儿童几个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 重点做好2岁前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及辅食添加, 以及婴儿6个月前的纯母乳喂养工作。因为婴幼儿期是人体大脑和体格发育的关键时期, 此期婴幼儿的营养情况和体格发育直接影响孩子后天的体格发育和智力水平。对生长发育快的婴幼儿, 要定期添加辅食。其次, 要消除旧传统思想, 懂得自我保健意识。总之,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父母的自身素质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前提, 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综上所述, 给予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合理的喂养以及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 才能保证儿童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199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10.

儿童父母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2014 年9—10 月在扬州市某小学招募并筛选符合研究要求的研究对象,共筛选超重肥胖儿童54 名,均为8 岁( 男生30 名,女生24 名) ,BMI≥18. 8kg / m2[8],超重儿童母亲51 名,父亲34 名; 正常体重儿童65 名,均为8 岁( 男生36 名,女生29 名) ,14. 40kg / m2≤BMI≤18. 79 kg /m2[8],正常体重儿童母亲52名,父亲49 名。所有参与研究的儿童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于2014 年10—11 月正式开始调查。

1. 2 数据采集

1. 2. 1体质量指数( BMI )BMI体重( kg ) / 身高2( m2) 。超重儿童、正常儿童及其父母的身高、体重都由该校具有从业资质的医护人员使用标准化仪器测量。体重是指在轻装条件下的体重,精确到0. 1 kg; 身高是指被试赤脚时的身高,精确到0. 1 cm。

1. 2. 2 体力活动

1. 2. 2. 1 儿童体力活动采用适龄儿童体力活动问卷( PAQ - C)[9]测量儿童体力活动水平,该问卷由9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均采用5 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体力活动水平越高。取项目1 ~ 9 项的分数并计算平均分作为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 89。

1. 2. 2. 2父母体力活动采用成人体力活动问卷[9],该问卷共包括7 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5 级评分,取1 ~ 7 项的分数并计算平均分作为儿童父母体力活动水平高低的评价指标,分数越高表明活动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 88。

1. 2. 3 体适能本研究根据中国体质健康指标,结合测试学校及被试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儿童健康体适能测试指标,主要涉及平衡、灵活性、速度、耐力、力量以及有氧代谢能力等相关的体适能8 个测试项目,其中儿童的有氧代谢能力用6 min步行测试进行评估[10]。体适能测试由1 名经验丰富的运动生理学专业教师和经过精心培训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10 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团队来完成。

平衡能力: 评价被试单脚站立的平衡能力。被试光脚站在一根直径20 cm固定于地面的圆木上,尽量长时间的保持身体平衡,1 名测试者站在被试旁边做好保护措施。最后,以被试60 s之内失去平衡的次数评价被试单脚站立的平衡能力。

上肢协调能力: 评价被试上肢运动速度与协调能力。要求被试将利手放在磁盘中间以最快的速度来回移动,被试必须每次触及两端的圆盘,共完成25 个来回,允许做2 次,选择其中1 次最短时间作为其任务表现能力。

坐位体前屈: 评价大腿上部以及背部下侧的灵活性。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10 ~ 15 cm,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 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cm为单位,保留1 位小数。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

立定跳远: 主要考察被试的下肢爆发力。被试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然后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要求两脚同时着地并且不能往后倒。以两次测试中最远的一次距离( cm) 来衡量被试的下肢爆发力。

仰卧起坐: 评价被试腹肌及臀屈肌的耐力。被试身体平躺仰卧于垫上,双肩胛骨着垫平躺,两腿屈膝,腹部与大腿呈90°,大腿与小腿呈90°,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臀部不能离垫面,可有同伴压住脚面。用收腹屈背,双臂屈肘前摆内收,低头、含胸的力量起坐,动作协调一致,双肘触及两膝,然后后仰还原成预备姿势。30 s之内完成的次数作为被试任务表现能力。

曲臂垂悬: 主要反映被试上身力量及耐力。被试自己或在测试者的帮助下使其下巴高于单杠水平横杆。然后,被试尽力保持该姿势直至下巴低于水平横杆为止,以其保持该姿势的时间长短作为被试该项任务的表现能力。

10 m × 5 往返跑: 该测试主要评价被试速度和敏捷性素质。被试站在相隔5 m两个圆锥体的一端。听到计时员发出口令后,快速地向另一端跑去并迅速返回起点,连续重复5 个来回( 50 m) ,以所花的时间作为该任务表现能力。

6 min步行: 评价被试最大有氧运动能力。采用分组测试的方法,要求被试在400 m田径场上以快速度连续走动( 不允许跑) ,以6 min之内所走距离来衡量其任务表现能力。

1. 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连续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二分类变量,采用 χ2检验方法来检验两者之间的差异。采用向前进入线性回归法拟合儿童体力活动与其母亲体力活动、BMI以及儿童体重状态之间的关系模型,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超重与正常体重儿童人口统计学特征比较表1 显示,超重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除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 136,P = 0. 620) 外,在体重、身高及BMI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5. 55,9. 84,19. 33,P值均< 0. 05) 。

2. 2 超重与正常体重儿童体适能、体力活动水平比较结果显示,男童立定跳远水平和10 m × 5 往返跑能力优于女童( P值均< 0. 05) 。正常体重男童平衡能力、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曲臂垂悬、10 m × 5 往返跑以及6 min步行等体适能优于超重男童( P值均<0. 05) 。在平衡能力、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曲臂垂悬以及10 m × 5 往返跑等体适能上,正常体重女童也优于超重女童( P值均< 0. 05) 。在上肢协调能力和坐位体前屈上,超重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

超重男童体力活动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男童( P =0. 004) ,但是超重与正常体重女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741) 。正常体重男童体力活动水平略高于正常体重女童,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7) ; 不同性别超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 = 0. 547) 。见表2。

2. 3 儿童体力活动影响因素回归分析以父母体力活动水平、父母BMI及儿童体重状况为预测变量,以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为效标变量,对男女童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母亲体力活动水平、BMI以及男童体重状况与男童体力活动密切相关,3 个变量能够解释男童体力活动水平总变异的26. 1% ,其中母亲体力活动水平能够解释男童体力活动水平总变异的10. 2% 。母亲体力活动水平能有效预测女童的体力活动量,能够解释总变异的12. 4% 。此外,超重儿童母亲体力活动水平能预测超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能够解释总变异的10% ( β = 0. 314,P = 0. 025) 。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儿童平衡能力,下肢爆发力、肌肉耐力,上肢力量与耐力,速度与敏捷性等体适能较差; 超重男童的有氧运动能力较差。研究结果同时也显示,母亲体力活动水平与子女体力活动水平相关,父母超重与其子女超重呈正相关。因此,通过增加儿童体力活动水平来提高儿童体适能,就需要依据父母及其子女( 儿童) 的能力和需求,研制切实有效的促进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干预方案。

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超重儿童体适能较差,原因可能在于:超重儿童在移动自己身体时,脂肪组织过多使其处于不利条件,或是其缺乏进行最大努力尝试的动机[11]。另有研究发现,正常体重儿童与超重儿童的体力活动存在差异[12],临床诊断超重男童比同年龄正常体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低。然而,这种差异并未在女童中发现。超重女童倾向于高估他们的体力活动水平,女童体力活动水平低于男童[13]。然而,本研究未发现男女童体力活动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与其他研究结论一致[14]。

荷兰父母如何养出世界最幸福儿童 篇11

这样的唠叨听多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他可怜个啥?荷兰的儿童全球最幸福。有什么比爸妈亲自带他更幸福的?”

“荷兰的儿童全球最幸福”可不是我说的,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发达国家儿童福祉进行调查后做出的结论。除了富裕安定的社会环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和优良的教育之外,荷兰父母的幸福育儿法功不可没。

秘诀一:少工作多陪孩子

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常常和父母在一起。光这一样,对中国的很多孩子来说就是奢望。父母要为赚钱养家搞事业而忙碌,祖父母往往成为了孩子养育过程中的主心骨,更不要提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了。

反观荷兰,人们每年平均工作1381小时,是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最低的,也就是说荷兰人平均每周工作26.5小时。1996年,荷兰政府给了兼职员工和全职员工一样的权利,给了父母们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可能。

荷兰的母亲们更是欧盟国家中兼职工作的冠军。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5~54岁有年幼孩子的荷兰女性中,75%的人兼职工作,而法国的这一比例只有26%。仅10%的荷兰母亲每周工作超过35小时,大部分的母亲(40%)每周工作12~27小时,10%的母亲每周工作不超过12小时,其余的母亲则完全不工作(荷兰中央统计局数据)。社会学家们往往认为,这种现象和荷兰社会中盛行的母亲应该亲自照顾年幼的子女的观念有关。荷兰人虽然认为女性参加工作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利益为代价。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荷兰的母亲们都将养育孩子放在第一位,即使是职业女性也尽量工作和家庭兼顾。荷兰皇后马克西玛就常常在繁忙的工作日程中挤出时间参加女儿们学校的活动。

妈妈们如此,爸爸们也不甘落后。越来越多的荷兰父亲每周减少一天工作时间回家带孩子,“Papadag”(奶爸日)这个新名词由此而诞生。最著名的荷兰奶爸当属前副首相博斯,当年他就是为了“不错过孩子的成长”而辞职退出政坛,将工作日减少到每周4天。荷兰的爸爸们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也亲历亲为,接送孩子上下学、做饭、洗衣、换尿布、参加学校的家长活动,须眉一点不让巾帼。

秘诀二:给孩子健康的饮食

“只要他想吃,什么没有 ”,在中国我们会时常听到父母这么说。可能是因为前几代人物质的贫乏,中国的父母及祖父母们在吃上总是尽量满足子女的需求。很多人认为肉吃得多越好,东西越贵越好,由此造成很多小孩零食甜点不离手,营养过剩。

相比中国的父母,荷兰的父母对孩子饮食的态度则要理性、科学和“有意识”得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都显示,荷兰儿童肥胖率居发达国家最低。在给孩子选择食物时,荷兰的父母会仔细阅读食品包装上的成分:含糖量多少,含盐量多少,脂肪含量多少,有没有人工添加剂,含不含抗生素,尤其甜食和垃圾食品更是受到严格的限制,不会因为孩子的乞求而松动半步。和中国人见到来做客的孩子就往他们手里狂塞糖果的做法不同,荷兰人在给别人孩子吃东西之前都要先问过孩子的父母:“这个能不能给他吃?”如果父母认为不可以,主人会知趣地就此打住。而那些在中国颇受孩子欢迎的洋快餐店,稍微有点知识的荷兰父母是不会常带孩子去的。

此外,荷兰儿童还是吃早餐的冠军。同样的调查显示,荷兰儿童吃早餐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中最高。我们都知道好的早餐能给一天好的开端。早餐健康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会更好,更不容易出问题。另外,一家人一起吃早餐还有利于增进感情。以牛奶、面包、麦片为主的荷兰式早餐又简便又健康。

秘诀三:不给孩子压力

和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不同,荷兰的父母很少教育孩子要做乔布斯,做比尔·盖茨,而是教育他们“做你自己”。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能,名人的榜样作用只有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用上。“不用担心,爱因斯坦还有阅读障碍呢”,荷兰父母会这么鼓励成绩不佳的孩子。

相对于学业,荷兰的父母更注重孩子情商的培养以及帮助孩子发现兴趣所在。“这要看他喜欢什么了”,丈夫每次在我迫不及待地展望孩子的未来时就会这么说,“我倒不担心他的成绩,我担心的是他不要走我在青春期时走的弯路,我要教他如何用平常心和女孩交往。”

然而,父母不给孩子压力并不代表荷兰孩子的成绩就差。事实上,荷兰孩子的学业表现一直排在世界前列。拿经济和合作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 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测评为例,荷兰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排在前15名,是继芬兰之后最好的欧洲国家。

总的来说,荷兰孩子努力学习并不是为了取悦父母,而是因为他们喜欢学习。

秘诀四:给孩子保护下的自由

在中国我们会常常听到“我把你辛辛苦苦养大,你就得怎样怎样”的话。

而在荷兰,父母将孩子看成是平等的个体,孩子刚会说话就给他选择的权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荷兰的孩子和父母间的沟通属欧洲及北美国家最好之列,尤其青春期少年更是能够和父母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荷兰父亲布莱尔的女儿16岁,像所有同龄孩子一样已经开始了社交生活,有时她会参加年轻人的派对,而派对半夜两点才结束。每次女儿去派对,布莱尔都会风雨无阻地半夜开车去接女儿,让女儿单独回家他不放心,但他绝不会提出让女儿不要去,“孩子有她的社交生活,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此外,荷兰的孩子们也被给予自由发表观点的权利,可以就一切问题(包括性、毒品等敏感话题)和父母进行协商讨论。例如在青少年的性爱问题上,荷兰父母持的就是一种开明的态度,他们会允许青春期的孩子与异性伴侣在家过夜,但他们也会和孩子强调性安全的重要性,教他们如何采取避孕措施,告诉他们爱情的美好和严肃性。荷兰父母在青春期子女的床头悄悄放上避孕套也绝不是传说。正是因为这种不回避的务实态度,荷兰少女怀孕率连年处于世界最低之列。有这样亦师亦友的父母,荷兰孩子不幸福都难。

(编辑/唐馨)

儿童父母 篇12

父母的体重状态可通过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子女超重肥胖的发生[5,6,7]。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中,父母双方均肥胖的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父母双方均非肥胖者的结论较一致,而父母各自不同营养状态对子女超重肥胖影响的研究结果尚不统一[8,9,10]。本研究探讨按子女性别分层前后,父母一方或双方超重肥胖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为从父母因素方面预防儿童超重肥胖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9月在北京市昌平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抽取4所学校(2所小学和2所初中),选择小学二~五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排除身体残疾、有心血管病和代谢疾病者进行形态测量和问卷调查,选取资料皆完整的749名7~15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81名,女生368名。平均年龄(10.4±2.2)岁;平均身高为(147.8±14.3)cm,平均体重为(44.0±15.7)kg;超重肥胖者占36.7%(275/749)。其中男生的超重肥胖率为42.3%(161/381),高于女生的31.0%(114/368)(χ2=10.25,P=0.001)。调查的749名父亲和749名母亲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9.7岁和37.7岁,平均身高分别为(173.0±5.0)cm和(160.9±4.7)cm,平均体重分别(75.7±10.1)kg和(60.2±8.4)kg。父亲的超重肥胖率为65.6%(491/749),高于母亲的33.6%(252/749)(χ2=152.54,P<0.01)。

1.2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使用同型号器械,按照统一标准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身高测量使用机械式身高计,读数精确到0.1 cm;体重测量使用杠杆体重计,读数精确到0.1 kg。学生父母的身高体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由班主任将问卷发放给学生,学生将问卷带回家交由父母填写,第2天带回学校交给班主任。

1.3判定标准

根据学生形态测试和家长问卷调查数据中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2(m2)]。分别按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WGOC标准)[11]和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界限(成人BMI≥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12],将学生和父母划分为“非超重”“超重/肥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均数和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按性别分层分析时以年龄、儿童平均每天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儿童平均每天静坐时间为协变量,针对总体分析时以性别、年龄、儿童平均每天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儿童平均每天静坐时间为协变量,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父母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比较

双亲均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为46.1%(82/178),仅父亲超重肥胖者为41.5%(130/313),仅母亲超重肥胖者为37.8%(28/74),双亲均非超重者为19.0%(35/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6,P<0.01)。对于男生而言,双亲均超重肥胖者、仅父亲超重肥胖者、仅母亲超重肥胖者和双亲均非超重者的超重肥胖率依次为54.3%,45.0%,39.3%和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P=0.001);对于女生而言,双亲均超重肥胖者、仅父亲超重肥胖者、仅母亲超重肥胖者和双亲均非超重者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37.2%,37.3%,37.0%和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9,P<0.01)。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2.2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影响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儿童营养状态为因变量(非超重=0,超重肥胖=1),双亲营养状态为自变量(双亲非超重=0,仅父亲超重肥胖=1,仅母亲超重肥胖=2,双亲均超重肥胖=3)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亲均超重肥胖、仅父亲超重肥胖、仅母亲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分别是双亲均非超重者的3.95倍(95%CI=2.41~6.48)、3.11倍(95%CI=1.97~4.93)和2.74倍(95%CI=1.45~5.18)。对于男生而言,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最高的为双亲均超重肥胖者,其次为仅父亲超重肥胖者,仅母亲超重肥胖对男生发生超重肥胖风险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女生而言,双亲均超重肥胖者、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和仅母亲超重肥胖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中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较高,为36. 7% ,若不加以控制,其成年后仍然超重肥胖的风险非常高[13]。另外,该部分儿童的父母超重肥胖率接近50. 0% 。最近有研究指出,为遏制儿童肥胖,降低父母的超重肥胖率刻不容缓[14]。因此,探讨父母双方或一方超重肥胖与子女超重肥胖的关系意义重大。

从总体结果来看,父母双方皆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是双亲皆非超重者的3. 95倍,且高于父母单方超重肥胖者,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8,15]。这种关联可以从遗传和环境2 个方面解释首先,儿童的遗传基因来源于双亲,目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发现有50 多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BMI相关[16]; 其次,肥胖的父母相对于体重正常的父母参加的体力活动较少,存在高脂饮食习惯[17]。因此,肥胖的父母不但将肥胖遗传基因传递给子女,而且创造了不健康的家庭共享环境,从而更易导致儿童超重肥胖。本研究还发现,父亲单方超重肥胖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高于母亲单方超重肥胖者,与澳大利亚研究结果[9]一致。提示父亲可能在肥胖相关家庭环境因素中作用更关键,在今后肥胖干预和防控策略中,应把控制父亲超重肥胖对儿童肥胖防控带来的影响作为效果评价的重要和新颖手段。此项结果对于像中国这样成年男性超重肥胖率高于成年女性的国家尤为重要[18]。

按性别分层后发现,双亲皆超重肥胖对女生超重肥胖产生的影响大于其对男生的影响。相对于女生来说,男生经常与同学、朋友在一起,同龄群体的影响可能多于家庭因素的影响[19]。另外,父亲单方超重肥胖对男生的影响更大。除遗传因素外,男生的性别认知使他们在行为上更趋向于父亲[15]。而对于女生来说,父母单方分别超重肥胖和双方皆超重肥胖者的女儿超重肥胖的风险非常相近。女生更关注自己的体形,也更易受到大众媒体以瘦为美舆论导向的影响[20],可能使得自身因素在超重肥胖发生中的作用较男生普遍。父母超重肥胖与不同性别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有待在控制多方面混杂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装配信息下一篇:思维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