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单位

2024-06-16

度量衡单位(精选5篇)

度量衡单位 篇1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邹忌修八尺有余”。按照现在的换算标准, 1 尺等于33.33 厘米, 那么邹忌身高八尺就是266.64 厘米, 这可能吗?

其实, 古代的计数和计量单位和现在的标准是有一定出入的。今天, 我们就来谈谈古代汉语里的度量衡单位。

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 所谓的“度量衡”, “度”是关于物体长短和高深的量, 即长度;“量”是指用器具来测量物体多少的量, 即容量;“衡”是关于轻重的量, 即重量 (质量) 。

古代汉语中有许多关于度量衡的单位, 像上文中提到的“尺”, 还有“分”“寸”“咫”“寻”“丈”“仞”“里”等, 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而“斗”“斛”“豆”“钟”“升”是容量单位, “镒”“钧”“石”“斤”“两”等, 是重量单位。

在中国古代, 每个时期的度量衡制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度

早期的度量衡单位像“寸”“尺”“寻”等, 是以人体的身体部位为依据的。像“尺”字, 写法像极了一个人张开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在测量长度, 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用手“拃”。那么这个长度究竟是多少呢?《孔子家语》有这样的记载:“布指知寸, 布手知尺, 舒肘知寻。”翻译成现代汉语, 就是说:伸出一只手指, 就知道了一寸;伸开一双手, 就知道了一尺;伸展开双臂, 就知道了一寻。意思是说, 一只手指的宽度是一寸, 十指并拢的长度是一尺 (也就是一“拃”) , 人张开两臂的长度, 是一寻, 在古代是八尺。“一寸”根据不同时代, 大体在1.58 到2.31 厘米之间;一尺, 大体相当于现在的15.8 到23.1 厘米。邹忌生在齐国, “修八尺有余”, 即身高是23.1 厘米×8﹦184.8 厘米。

“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 即八寸, 因为一尺十寸, 所以咫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 表示距离短, 所以“近在咫尺”, 在现代汉语里面解释为距离近, 仿佛就在眼前。

古代也有以“黍”作为度量衡的标准物的。“黍”是一种产自今天山西的粮食作物, 古代用积“黍”之法来度量物体, 一百粒黍排列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因此, 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 十分为一寸。明代魏学洢《核舟记》中沿用了这种计量单位:“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是指核舟首尾大约有八粒黍排列起来那么长, 高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仞”作为长度单位, 只是一个大概的高度, “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一般和“万”“千”连用, 表示高或深。《列子·汤问·愚公移山》中“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高万仞”, 形容太行、王屋二山极其高大。

秦汉以前诸侯割据, 度量衡其实是比较混乱的。像商代:1 尺=10 寸=100 分=15.8 厘米;而战国则是1 丈=10 尺=100 寸=1000 分=231 厘米。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也统一了度量衡, 即1尺=23 厘米, 1 升=200 毫升, 1斤=250 克。

《汉书·艺文志·七发》中 “龙门之桐, 高百尺而无枝”中的“尺”, 通过换算, 我们知道这龙门桐树高达2300 厘米, 极言树之高。

秦汉以后, 度量衡的单位量值有所增加, 从秦朝1 尺等于23.1厘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24.2 厘米及29.6 厘米, 唐代达到最高值1尺=36 厘米, 此后开始下降, 在32 厘米和35.5 厘米之间摆动。大家可以结合历史知识, 对下列数据单位进行换算:“危楼高百尺”“瀚海阑干百丈冰”“径寸之木”。

我们现在用的“里”“步”也是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尺为步, 秦之后, 六尺一步, 300 步为一里。由此推算, 周秦汉时期, 一里大致相当于415.8 米, 清光绪年间, 一里=576 米;1929 年以后, 一里=500 米。同学们可以推算一下下面句子中所提数据的具体长度:

王安石 《游宝禅山游记》:“距洞百余步, 有碑仆道。”

“千里之堤, 毁于蚁穴。”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二、量

中国古代容积单位, 先秦时期有钟、釜、斛、斗、升、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标准, 将容积单位规定为斛、斗、升三种, 1 斛=10 斗;1斗=10 升。秦代的1 升约相当于今天的200 毫升。

汉代的容积单位又多了合、龠两种, 其换算关系为:1 斛=10斗=100 升=1000 合=2000 龠。这时的1 升也相当于今天200 毫升左右。隋唐时期, 升有大小之分, 小升仍相当于今天的200 毫升左右, 大升相当于今天的600毫升左右。

《礼记·杂记》:“ 朝服十五升。”十五升就是3000 毫升。

李白《行路难 (其一) 》中第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 “斗”是古代容积单位, 1 斗=10 升, 相当于2000 毫升, 值十千钱, 这句话形容酒美价贵。“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斗”是说才饮一斗即2000 毫升酒就能写出百篇诗, 写李白不但酒兴豪, 而且文思敏捷。

沈括 《梦溪笔谈》:“每粗米二斛, 酿成酒六斛六斗。”斛, 中国旧量器名, 亦是容量单位, 十升为一斗, 十斗为一斛, 后来改为五斗。上句意为两斛米可以酿酒六斛六斗。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一箪食, 一豆羹”:“豆”, 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四升为一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钟”, 古代的一种量器, 六斛四斗为一钟。“豆”“钟”都是古代的容积单位。

三、衡

《汉书·艺文志·七发》“于是使射千镒之重, 争千里之逐”中的“镒”, 是秦汉时期的重量单位, 1镒=24 两, 1 斤=16 两, 1 镒相当于现在的375 克, 千镒自然是说赛马赌注非常大。当然, 这两句都是夸张的说法。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 系千钧之重”中的“钧”, 也是秦汉时候的重量单位, 1 钧=30斤, 约相当于今天的7500 克。用一根头发, 来系7500 克×1000 的重量,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我们现在所说的“千钧一发”就是这个意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一文中说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石”这里指4 钧, 即4×30×250克, 是说千里马的食量极大。

上文中提到的“镒”“钧”“石”包括我们现在还在沿用的“斤”“两”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 此外还有“铢”“锱”等。锱、铢, 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 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我们知道的成语“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 “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就是从这里解释来的。《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 则割定而欲无厌”中的“铢”“锱”也是这个意思。

与长度和容积单位相比, 中国古代重量单位要复杂得多。长度单位和容量单位之间, 大多是十进制的换算关系, 而古代重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则存在四进制、六进制、十进制, 十六进制、二十四进制等多种换算关系。1 石=4 钧;1 钧=30 斤;1 斤=16 两;1 两=24 铢, 1 镒=24 两。这些重量单位一直沿用至唐代初年。唐代初年, 公元621 年, 由于“开元通宝”钱的铸行, 出现了“钱”这一新的重量单位, 1 两等于10 钱。今天, 我们早已习惯了1 斤等于10 两的换算关系, 但在中国古代2000 多年间, 一直实行的都是1 斤等于16两的换算制度, 因此就有了“半斤八两”之说。直到1959 年修订度量衡体系时, 才将1 斤16 两制改为1 斤10 两制。

我们学习古汉语, 碰到这些含有度量衡单位的句子, 一般直译过去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大家能够真正了解这些度量衡单位的话, 一定可以对古汉语知识了解得更为详尽透彻。古汉语中的度量衡单位也远不止以上所谈及的这些, 要想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古汉语知识, 还需要大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 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度量衡单位 篇2

Word中的度量单位有厘米、毫米、磅(1厘米约等于28.35磅)、英寸和十二点活字(1十二点活字等于12磅)5种;

二:让您的Word使用厘米为度量单位

默认情况下,是老外使用的磅;要想使用日常生活中所什么的CM为度量单位,还需稍加设置方能使用;

方法是:

从“工具”菜单中,打开“选项”对话框,选取“常规”标签,界面下方有一个“度量单位”选择框,从中选择“厘米”作为单位;

注意:

千万不要被已填好的“厘米”忽忽了头脑,在它下面有一个已经勾选的“使用字符单位”选择项,现在把这个小方框中的勾去掉,点击“确定”按钮确认并退出即可;

心率——生命的度量衡 篇3

在动物界,有的何以长命百岁,有的缘何“昙花一现”?一位就此课题研究了20余年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一个简单得令人惊讶的答案:八亿次心跳是动物生命的极限。也就是说,心率快的寿命短,心率慢的寿命长。

如果说心跳极限的论断显得绝对、简单,不能排除某些巧合因素的话,那么下列的“模糊”研究,则让人无可挑剔。科学家注意到,被称为动物界“寿星”的大龟,心率最慢时每分钟不足10次,因而有寿至500年者。猫的心跳,每分钟高达240次,只消几年便垂垂老矣。而小燕的心率以每分钟1200次的频率跳动,自然成为动物界来去匆匆的“过客”。这些现象同样提请人们注意:心跳越快,间歇时间越短,越易发生劳损。心跳快慢和寿命长短密切相关。

动物心跳和长寿的关系同样适用于人。于是,从事人类长寿研究的科学家提出:通过运动减慢心率,是延长寿命的重要途径。学者们发现,一个不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血容量通常只有600—700毫升,每分钟平均心率80—100次;而优秀运动员的心脏血容量可达1300—1400毫升,每次有效的搏输出,使他们的心脏从容不迫,平均每分钟只跳动50—60次。这样,平时不参加运动的人,每小时心跳比经常运动者多1200次左右,一天就要多跳28800次,一年则要多跳1045.2万次。不言而喻,文明生活尽管能使人类心跳跨越八亿次的“极限”,但却不可能让它永无止境地跳动。于是,不运动者的心脏如此“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必然会过早劳损,匆匆完成最后一跳。由此可知,每分钟心率次数,是评价运动效果、身体素质和估量寿命长短的重要依据。

那么,心脏因供血不足而心动过快的冠心病人,是否可以通过运动使心率减慢,延长寿命?一位心脏病专家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过谨慎周密的试验后得出结论,这类需要经常口服心得安、心痛定、硝酸甘油的病人,多数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减慢心率,缓解症状。接受观察的运动组患者,至6—8周时,心率开始减慢,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一年后,竟有人能正常生活而症状全无。这又应验了一句名言:运动可以代替药物,药物却不能代替运动。

度量衡单位的翻译与等效原则探讨 篇4

一、东西方度量衡存在着差异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国际之间加强文化上的交流,如何对度量衡单位进行有效的翻译是各国解决的首要问题。虽然公制度量衡作为国家之间经济业务往来的兑换基础,但是每个国家都有其历史文化和传统,这就导致了我国和其他国家使用度量衡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世各地的人们还是沿用历史传下来的计量单位,只有在输出口贸易的时候会换算成国际上通用的公制度量衡单位。如我国人们买菜之类的东西,还是按斤和公斤来计算,西方人去买东西时,就会用到磅等计量单位等等。由此可见传统的计量单位已经渗透到了各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会轻易的就被公制计量单位所取代。

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度量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直接跨国使用,这就需要一个翻译的过程。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本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一个基本的了解,就会导致翻译的内容上出现误差,同时也考验了翻译人员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水平。

二、对翻译技巧的进行研究

翻译技巧就是指翻译相关从事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总结出来的翻译方法。翻译技巧可以指导学者和翻译人员的翻译实践,对初学者进行翻译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技巧进行研究,思路一定要开阔,思想不能受到束缚,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度文字之间的机械转换,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实际情景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慢慢的积累经验。根据每个翻译人员的实践经验不同,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翻译技巧。翻译人员在翻译文章、文献、名著之前,对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基本情况,以及写作时的背景做一个细致的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会更容易的站在作者角度去思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文化,以读者能更好理解的方式翻译出来。例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已经被全世界的很多国译成多种语言,供读者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这篇名著内容和写作技巧上较为复杂,就会导致翻译工作中存在着很大难度,这个时候,就需要学者通过查阅资料对雨果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进行详细的了解,对其内容就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对文章中出现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结合国内的文化进行翻译,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感情也会更加丰富,内容更具有吸引力。综合考虑下,这种翻译技巧可能会对译文直接进行翻译要节省更多时间。而且有时候直译上会存在很大的误差,直接将单个词进行翻译,会使文章读起来特别生硬,也不利于读者的理解,大大降低了文章的丰富性和吸引力。

三、度量衡单位的翻译与等效原则

在许多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忽略了度量衡的翻译,认为其并不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是不对其进行有效准确的翻译,可能在细节上导致读者无法理解,降低了译文的准确性。所以对于度量衡单位的翻译也要从等效原则的角度出发,充分的考虑到度量衡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对其翻译也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度量衡单位的翻译不仅存在数学上的问题,在许多经典的人物传记和历史文献中,就会涉及到使用度量衡的发展和使用方法等。如国外文献中出现对土地的计量单文的描述,外国一般用英亩来表示土地的面积,但在中国,翻译人员如果将英亩翻译成亩可能更有利于国内人的理解,因为国内读者大部分对英亩这一计量单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就会导致原版文章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本来的的意境,不能让读者清晰的了解英亩是多大的面积;其次,英亩和亩的换算公式大约为:半英亩等于三亩地。读者在对度量衡单位没有翻译的译文进行阅读时,还要对其进行换算,才能理解原文表达的意思,这样不仅会加大了读者阅读困难,还降低了读者的阅读效率,浪费了阅读时间。

很多的学者和翻译人员都存在忽略了度量衡单位文化上出现的差异,从而导致译文存在失误。有效的运用等效原则,对度量衡单位的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不仅能让读者知道计量单位,还能进行换算,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质量,也让读者接触国外的度量衡单位,掌握了新知识。将国外的语言译成中文时,要考虑我国所使用的度量衡单位以及人们能理解的计量单位再进行翻译,将中文译成其他国家语言也同样;在涉及这种由文化产生差异的度量衡单位翻译时,尽可能译成适合国外读者的计量单位。度量衡单位翻译与等效原则就是最大限度的将原版文章表达效果和译文表达效果具有相同作用,为了让读者能在自己国家语言下,充分理解到国外的文化和历史变化。

结束语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各国文化交流的增多,准确的对其涉及的度量衡单位进行翻译是首要解决的任务之一。度量衡单位翻译结合等效原则,对文章中出现的度量衡单位进行有效的翻译,让读者能充分明白计量单位的含义,这样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效率,加强了国际之间的交流,使得国际文化更好的融合,有利于各个行业了解国外的发展趋势,及时对本行业做出适当合理的调整,同时也推进了各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加强世界的紧密联系。

摘要:从古至今,度量衡单位也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国际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度量衡单位翻译变得越来越实用,其也广泛应用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来,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掌握了国外度量衡的基本换算等。例如国际出口贸易中用到的千克、吨等度量单位,国内我们就会用斤和公斤来代替,一斤等于0.5千克的换算公式来进行两国之间的输出贸易等。本文就东西方度量衡单位存在的差异和翻译技巧、度量衡单位翻译与等效原则的探讨。

关键词:度量衡单位,翻译,等效原则

参考文献

[1]滕敏.度量衡单位的翻译与等效原则[J].煤炭高等教育,2005,23(1):125.

度量衡单位 篇5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主要讨论了,关于伤寒兼证的三个方证,一个是《葛根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小青龙汤》的适应证。

那么应当说《葛根汤》的适应证,我们把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内容,归纳起来的话,《葛根汤》的适应证主要有三种情况。

那么第一种情况,是我们《伤寒论》讲义上没有仔细描述过的,就是那个阳明经脉受邪的,阳明经表证。

我们引用《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决》中的一段歌诀,那就是,“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那么这个证候是《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一。

那么《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二,那么就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这是讲的寒邪在太阳经脉,所以用《葛根汤》发汗散寒,疏通经脉,这是《葛根汤》的第二个适应证。那么可见《葛根汤》这个方子,即可以治疗,阳明经表受邪,也可以治疗,太阳经表受邪,太阳经气不利,因此呢,它就也完全可以治疗,太阳和阳明合病。

那么太阳和阳明合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葛根汤》治疗呢?那就是“太阳和阳明合病,必自下利”。

在《伤寒论》中,关于太阳和阳明合病,有兼见喘而汗出的,有兼见下利的。兼见喘而汗出的,我们用《麻黄汤》来治疗。因为《麻黄汤》本身,就有宣肺平喘的作用。

如果太阳和阳明合病,兼自下利的,我们用《葛根汤》来治疗。

一方面因为,下利是中焦里气升降失调的表现。那么中焦里气升降失调,提示了阳明的阳气抗邪于表,而不能顾护于里的,这个症状比较突出。

所以,我们用《葛根汤》解阳明经表之邪为主。另一方面,葛根这个药,又有升阳止泻的作用。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的,我们当然要选用《葛根汤》了。

当然,太阳与阳明合病,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出现胃气上逆,不下利而呕吐的。那我们就在《葛根汤》里头加半夏,来和胃降逆止呕,这就是《葛根加半夏汤》。那么以上我们所讲的,《葛根汤》的适应证,就是这么三个方面。

其中第一种情况,治疗阳明经表受邪,是我们根据后世医家的研究,给它补充的。

关于《大青龙汤》的适应证,我们讲得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寒邪闭表,阳郁化热,不汗出而烦燥。这是第38条的内容。

至于第39条,我讲的是湿邪郁表,阳郁化热,郁热挠心。但是这两种证候,无论是寒邪郁表也罢、还是湿邪郁表也罢,那么都有阳郁化热,郁热挠心的心烦。

在外面呢都有不汗出而烦燥,都有不汗出这个症状,那么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大青龙汤》是《伤寒论》中,发汗力量最强的一张方子。要用《大青龙汤》的话,它一定要有表证,没有表证,不能够用《大青龙汤》。

所以在《大青龙汤》适应证的第38条,第39条,都提到了,和少阴病相鉴别。

为什么?因为少阴病本身,当真阳衰弱的时候,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它可以有肢体躁动不宁的“躁烦”。而《大青龙汤》的适应证呢,它是“烦躁”。“烦躁”和“躁烦”在临床上有时候症状容易混淆。

04.40,所以,你千万不要把一个,真阳衰微的“躁烦证”误认为是,阳郁化热的“烦躁证”。如果误用《大青龙汤》的话,那么后果将是不甚设想的。

当然,对《大青龙汤》适应证的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也有人把它解释成,在表的寒邪,有一种化热的倾向,所以身就由身痛,寒邪在表不是有身痛吗,就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身重是热邪壅塞气机的表现。

但是,这种在表的寒邪,有化热的倾向,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但是邪气仍然在表闭郁。所以,仍然是无汗的。

像我们的讲义,还有许多医家,就是这么解释的。那么这个观点呢,也是提供大家参考。

05.35,关于《小青龙汤》的适应证,大家也非常熟悉,它是治疗寒邪闭表、里有水饮、外寒引动内饮,内外合邪,水寒射肺,而见到的咳喘。

那么这种咳喘,我们上次课也提到了,以咳出大量的白色泡沫痰为特征。这才提示了是个水寒内盛,水饮犯肺。由于水饮之邪内盛,水饮之邪又是变动不居的,所以它常常可以随着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而随处为患,因此呢,《小青龙汤》的适应证中,就有许多或见的症状,就是有的人可以见到这样的症状,有的人可以见到那样的症状。像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下利等等。这都属于水邪浸渍不同的部位,所造成的或见证。

这个《小青龙汤》这张方子,以温化水饮为主;《大青龙汤》这张方子,以解表发汗为主,那么《大青龙汤》用到了石膏。《小青龙汤》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如果寒邪闭表,水饮内阻,阳气郁遏,兼有心烦的话,也可以在《小青龙汤》中加石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小青龙加石膏汤》。

07.10,《小青龙汤》这张方子呢,桂枝、麻黄、细辛,我上次说过还有干姜等等并用,辛温燥烈有余,尽管它用了五味子,用了芍药这些养营,这些保护阴液的药物,但是毕竟辛温燥烈有余。所以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对于水寒射肺的,咳喘急性发作,那么用上三付五付,咳喘急性发作缓解了,就不要继续用了。

因为这些辛温燥烈的药,容易有伤阴动血的弊病。其中的细辛,我上次说,细辛作散剂不过钱,也见于《本草纲目》,也用宋朝人的《本草书》,那是作为散剂,可以不过钱,因为如果量太大的话,可以引起一些中毒的反应。08.05,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如果必要的时候,细辛也可以适当的用量大一些,10克、20克,你看临床报道,有用10克的,20克的,也有用30克的等等。

治疗寒饮射肺的咳喘,还有人治疗心阳不足,心动过缓,西医诊断为“病窦综合证”的,这些都有报道。

但是我应当补充强调的一点是,细辛这个药里头,含有“黄樟醚”,“黄樟醚”是一个已经公认的,一种致癌的成分。所以用细辛的时候,必要的时候,确实是寒邪闭表,疼痛等等,做汤剂,量可以超过钱。但是还是不能常用,不能久用,这是我们应当补充的。

09.20,以上我们就把“中风”、“伤寒”这两类证侯就谈完了。我们涉及到许多经方,那么经方的药量呢,是用的汉代的度量衡制,今天在临床上,许多人用经方的时候,就不知道临床的用量,和汉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这些药量之间,怎么能够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这里插一段小小的,另外一个题目,就是“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

我们之所以讲这个问题,是因为它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掌握药物剂量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比方说我们已经学过《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是各三两,如果你把桂枝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桂汤》,它的作用不是解肌驱风、调和营卫,而是温补心阳、降逆平冲。治疗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

如果《桂枝汤》里头吧芍药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芍药汤》。它的作用是,治疗太阴脾经受邪,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导致的“腹满时痛”。

前次课还提到,《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甘草,这三个药的剂量比例应该是3:2:1,如果你把它调过来,麻黄、桂枝、甘草、剂量的比例变成1:2:3的话,这个方子就发不了汗。

所以掌握剂量,掌握剂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疗效上是很重要的。

又比方说《五苓散》,它是桂枝用量最少,泽泻用量最多,猪苓、茯苓、白术用量居中,如果用这样的比例组成的散剂,给实验动物来吃,就有很好的利尿效果。而把这五个药等量的做成散剂,给相同的动物来吃,它的利尿效果明显就差。

因此,我们掌握汉代的剂量,掌握经方的药物剂量的比例,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11.55,第二个问题:张仲景是汉代人,所以他写的书,他所引用的方剂,应当是汉代的剂量,汉代的度量衡制。所以我们就一定要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

其实要考察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容易的,不太困难的一件事情,首先我们可以查史书。班固《汉书·律历志》记载,“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shi)。

班固《汉书·律历志》的这段话,明确的提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它的计量单位和它们的进位关系。计量单位用了铢、两、斤、钧、石,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12铢是一两,16两是一斤,30斤为钧。另外衡重单位还有个石,4钧为石,应当提醒大家的是,“石”字在后世,是作为一个容量单位念(dàn),但是在汉代,在这里,作为衡重单位念(shí)。

现在我们拿1200个黍米称重,说这就是半两,可以不可以啊,可以这么做。但是我们拿什么地方出产的黍米啊,是拿新生产的黍米呢,还是放了一年,陈的比较干燥的黍米呢,你把它作为一个标准的衡重单位来计量的话,是不是能够大家公认这就是准确的计量呢。你是拿河南产的黍米呢,还是拿北京产的黍米呢,所以这些都存在问题。我们从出土文物的考察来看,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历史博物馆藏着东汉司农铜权,这是国家的一个农业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门,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按照当时的衡重器具系列来看,这是个12斤的权,那么实际称下来,汉代的一斤等于250克,汉代的一两(除以16的话)等于15.625克。为了计算方便,说成15克,差一点点没有关系。

好,关于衡重我们就谈怎么多了。

16.25,下面我们谈容量:班固《汉书·律历志》还说:“千二百黍实其龠(yuè),合(hé)龠为合(gě),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就是汉代班固《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容量的五个记量单位。它们的进位关系:龠到合是二进制,合到升,升到斗,斗到斛之间,都是十进制。

从实际文物考察来看,1合等于20毫升,1升等于200毫升,1斗等于2000毫升,1斛等于20000毫升。

你像《麻黄汤》,每次吃8合(gě),就是160毫升,《桂枝汤》一次吃1升,就是200毫升,和我们今天的人喝的药量差不多。《麻杏石甘汤》方后有一段话说,“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后世有的医家就说,这个话可能是衍文,说什么叫黄耳杯呀,不知道怎么回事。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整理《伤寒论》的人,也许不是王叔和,还有人在整理和抄,他抄的时候,照着另外一个本子抄,那个本子原来不是写的“温服一升”,而是“温服一黄耳杯”,校勘的人他改成“温服一升”,都是他把原本上是什么,“本云”嘛,原本上说的是什么呢,原本是说“温服一黄耳杯”,把那个“黄耳杯”他自己改成升,这就是流传到今天我们说“温服一升”,实际上原本是说“温服一黄耳杯”。

【一“黄耳杯”就是一升。】

那么“黄耳杯”是什么呢,历史博物馆有好多“黄耳杯”,是古代的一种饮器,常常是木制雕漆的,常常有两个耳朵,贵族都在耳朵上鎏金,所以就成了黄耳杯,黄耳杯是椭圆形的,黄耳杯整整盛200毫升,就是一升。

22.10,关于度量:《伤寒论》中在药物的剂量上,涉及到没有涉及到度量呢,涉及到了。比方说,《五苓散》用“白饮和服方寸匕”,所谓“方寸匕”,是边长1寸的正方形的药勺,就叫“方寸匕”。“取散以不落为度”。那么“方寸匕”,边长1寸到底是多少,就涉及到了度量。《麻子仁丸》这张方子里头,用了厚朴1尺,那么1尺到底是多长,也用到了度量。

还是班固《汉书·律历志》里记载了这样的话,(一黍为分)原书没这个话,下面是原书的,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长度的,也就是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它们的进位关系非常规律,都是十进制。那么1分是多少,1个黍米的直径,所以1寸就是10个黍米的直径。可见度量衡制在古代,就是以人们最常用的,离不开的粮食,作为计量的基本单位,所以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是千真万确的。

现在到底1寸是多少呢,也是从出土文物考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收集了全国博物院保存的14把出土的汉代的或者是铜尺,或者是铁尺,或者是木头尺,或者是竹子的尺子。有的是残片,一寸两寸,但是通过测量发现,一寸等于2.3厘米,一尺等于23厘米。

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出土的这14把尺子,都没有刻分,可见在汉代量长度的时候,不用特别精确,因此在班固《汉书·律历志》里头,没有直接说“一黍为分”这个话,这个话是从别的话中有这个意思。

汉朝以后,就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等于1分,4分等于1两。

在《伤寒论》中,以“分”作为衡重单位的,只有一个方子,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张仲景那个时代,不会用“分”来作衡重单位,因此《麻黄升麻汤》肯定是晋朝以后的人在抄写的时候,把药量给改了。

在《金匮要略》里,由于不少方子出现了以“分”作为衡重单位来计量的,肯定是经过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给折算的。所以就使我们明确知道,这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27.20,有的方剂,比方说《三物白散》,它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那个“分”不是指的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指的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

还有《四逆散》中,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那个“分”也是指的剂量比例是个十份,也就是各等分。所以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要注意,计量中的“分”字,除了《麻黄升麻汤》是具体的衡重单位之外,其他的“分”都是剂量比例。

可是在《金匮要略》里就不同了,《金匮要略》里有好几个方子,用“分”作衡重单位,那我们肯定知道,这个《金匮要略》基本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把计量给改了。这是我们谈到的汉代的度量衡制。

接着我们还要说的一个问题,从晋朝到宋朝,中国的度量衡制发生了特别明显的剧烈的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呢,1斤由250克一直上升到600克左右,1升由200毫升上升到1000毫升。1尺由23厘米上升到33厘米。

这就是从晋朝到宋朝,也就是七八百年,不到一千年时间,为什么度量衡制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剧烈变化,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他们的理解认为,这主要是当时社会地主收租都想多收一些,国家征税也想多收一些,所以常常把这个斗,给偷偷地扩大了,那么张家地主看李家地主把斗扩大了,所以,张家地主也扩大了,那么王家地主看他们两家都扩大了,所以,王家地主也扩大了,最后国家一看,你们的斗都那么大,我重新制定个标准吧,然后国家的重新制定的标准又大了,当这个已经成了固定的形式之后,其他的地主还想,哦,原来这个斗可以偷偷地扩大,那么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又重新扩大。所以也就是600年不到800年之间,度量衡制度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容器的扩大,那么衡重能不扩大吗,吧说长度能不扩大吗。可是到了宋朝以后,一直到了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下来了,没有那么再随意扩大,为什么后来这1000年就没有随意的扩大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流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国家征税,地主收租,不再单纯收粮,而靠货币的流通,你看过去的小说,都是拿银子来支付,拿支票来支付,那时候叫银票,拿银票来支付。这样的话,还有粮食收进来,你还要卖出去,你总不能收进来是大斗,卖出去是小斗吧,你没有信誉的话还怎么继续做买卖,所以宋朝以后,随着商业的发达,随着货币的流通,度量衡制再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就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了,因此度量衡制度就稳定下来了。

31.20,所以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就是汉朝以后到宋朝以前,度量衡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宋朝到清朝度量衡制是基本稳定的。到晋朝、到唐朝、到宋朝,这一段时间,国家是怎么规定的呢,你看从《晋书》就有说明,唐代的史书上也有说明,说医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天文是涉及到天象,天文是涉及到国家安危的问题,古代很重视天象,它认为天象是一个国家兴亡的征兆。所以,天文和医药一定要保留古制,而社会上一般的商业就用新制。所以到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是保留的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它的计量保留的都是汉制。

宋朝国家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的剂量,宋朝改用了煮散,就是把药物做成粗散,然后煮散,连药渣滓一块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滓一块吃的话,药量绝对要减少,你看宋朝书的药量都是很小很小。这样药量一减少呢,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衡重的计量单位上,它用了哪些计量单位呢,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中药书上,是以这样的计量单位来计量的时候,那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就是宋朝以后的计量单位。

由于宋朝到清朝的度量衡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从宋代到清代中药书,基本用的都是宋代的这种度量衡制。这样的话,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度量衡制发生过许多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但是,我们在考察中医中药书籍的药量的时候,实际上非常简单,宋朝以前用的都是汉制,宋朝以后用的都是宋制,一直到解放初,用的都是宋制。

解放以后,对度量衡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为了换算方便,把一斤变成了500克,但实际上在中药计量上变化不大,比方说,过去老中医大夫开3钱,今天1钱就是3克,3钱折合9克就是了,有时候药房的师傅,算价钱的时候,因为药物的价钱都是以10克为单位来计算的,嫌算的不方便,你即使开9克,他也给你按10克算,因此医生干脆把9克这个药都写成10克。所以在中药计量上,宋朝以前的书是汉制,宋朝以后的书就等于是今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当然有个别的地方,它的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和我们大多数地方不一样,比方说黑龙江,黑龙江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就把一两当做50克,一钱当做5克来算。所以他看到我们关内人开方,是3克、6克、9克、12克,而他们那个地方呢是5克、10克、15克、20克,是以5为单位来计量的,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36.00,现在我们就具体谈谈经方药量的折算。我们举一个例子,就以《麻黄汤》为例。《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粒去皮尖。

一两是15克,3两就是45克。麻黄45克,桂枝30克,甘草15克,杏仁去皮尖100枚杏仁称完了是40克,那么70枚杏仁就是28克。这就是张仲景当时开的《麻黄汤》这张方子的药量。

可是这《麻黄汤》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再煮其他药,最后煮取二升半,每次温服八合。这个实际上是他的几次治疗量呢,三次治疗量。如果吃了一次以后出了汗了,后面就不能再吃了。

那么他的一次治疗量是多少呢?一次量麻黄是15克,桂枝是10克,甘草是5克,杏仁是9克。和我们今天在一般情况下开《麻黄汤》的量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今天煮药和服药的方法,和古代不一样,我们今天呢,一付药煮两次,张仲景不管是解表药还是补益药,他就煮一次,那么煮一次最多最多能把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45%,最近我看到有个报道说可以提取50%,过去我看到实验,经过测定,只能够提取出它的有效成分的45%。那么言外之意,还有55%或者50%的有效成分在药渣里头,张仲景就把这个药渣滓给扔掉了。而我们今天呢,把药渣滓拿来再煮一次,最起码还能提取出药物的全部有效成分的30-45%,也可以勉强作为一次治疗量。所以我们今天开的这一付药,煮两回,是两次治疗量,张仲景开的那一付药,煮一回,对于《麻黄汤》来说,是三次治疗量。那么既然是煮药方法和服药习惯的变化,我们今天开的这一付药,就是一次治疗量的话,我们要严格折合的话,就是看张仲景这张方子,他的实际量折合成今天的量,然后看他是几次吃,我们除以几,我们今天开药的药量应该是这样。

我们再举个《桂枝汤》的例子。

《桂枝汤》:桂枝是三两,芍药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是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所以它的一次量是,桂枝15克,芍药15克,生姜15克,甘草10克,大枣是4枚。由于有人说汉代的一两,你今天大体用一钱就可以了,这只是说大体用一钱就可以了,他省略了中间很多换算过程,结果有人在开《桂枝汤》的时候,他记住了汉代的一两今天用一钱,那么桂枝3两今天用3钱的话就是9克,或者开成10克,芍药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大枣他忘了,开12枚。

我说你怎么这么开药啊,他说我按照张仲景的方子开的啊,你看古代的一两等于今天的一钱,我今天这么换算过来,实际上这中间省略了一个三次吃和一次吃的问题,你把大枣还开12枚的话,你想想这个方子是不是在煮枣粥啊。所以大枣没有折合,这是我们应当特别引起注意的。

那么这样来看,《伤寒论》中有的方子吃三次,是三次量,有的方子还有吃两次的,是两次量,有的方子就吃一次,像那个《干姜附子汤》,还有《桂枝甘草汤》,是为了急救,急救的东西你不能老吃,就是吃一次。还有的方子吃五次,像我们后面要提到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他是分作五次吃。

那么我们要搞这个药量的换算的话,既要知道汉代的一两等于今天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那么我们要记住的东西太多了,这样就很麻烦,所以在我讲清楚汉代的度量衡制、汉代的服药方法,和今天的度量衡制的关系和今天的服药方法和煮药习惯不同之后,我们提出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经方药量的折算非常简便的方法。什么方法呢,就是说你在一个地方工作,你首先了解这个地方的当地的医生对于常用中药的常用量。比方说你是北京工作的,你知道桂枝在一般情况下用10克;你到黑龙江工作,你知道他那里的桂枝,常用量就是15克;你是在台湾工作的,台湾常用的桂枝的量就是6克;你知道他那里的习惯。

韩国也是这样,在汉城,桂枝的常用量就是6克,他是我们北京的大陆的常用量的三分之二。知道这个习惯以后,然后按照经方的剂量比例去套用,麻黄、桂枝、甘草,《麻黄汤》中剂量是3:2:1,那桂枝常用量是10克的话,这个地方麻黄你就可以用15克,甘草你就可以用5克。

如果这个地方的桂枝常用量只是6克的话,那你麻黄用10克,甘草用4克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既符合经方的用药习惯,也符合当地的人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当地医生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简便的经方药量折算方法,这个是最实用的方法。

所以你不用去记这个经方吃了几次,但是你一定知道汉代的度量衡制,和今天的度量衡制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伤寒论》中,以重量、容量来计量的,比方说水,那么我们今天还是按容量来计量,但是有点药呢,他是以容量来计量的,我们今天就不再习惯用容量计量了,比方说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怎么折算呢,可以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方说有人称粳米一升,现代用200毫升的粳米称重,大概是180克,一升粳米是180克。

粳米是什么东西啊,粳米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一个科的植物,但它是在旱地生长的。所以有人开《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里没有粳米,他就随意的说,那就抓上一把大米吧。

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说,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保胃气的。你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养胃气、保胃气的作用之外,它还有一点利尿的作用,我们上次不是讲过吗,它是水稻,水田里长的东西,它还有一点利尿的作用。所以一个热盛伤津的证候,严格的说用水稻是不科学的。

一升粳米称重是180克,半夏半升,我们今天用100毫升的半夏称重是50克。

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克。

《麻子仁丸》中所说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23厘米这么长,问题是多宽,多厚,古人没有详细的说,它也不可能太宽,也不可能太厚,《医心方》和《小品方》都说,应当是厚三分,宽一寸半为准。我们今天用中等厚度的厚朴,宽3.5厘米,长23厘米,称重是15克。

那个《五苓散》一方寸匕,就是边长为一寸(2.3厘米)的一个正方形的药勺,来取这个散,然后,实际称重是5克。你弄得满一点,也不到6克。这个《五苓散》怎么吃,拿白饮和服方寸匕,就是用白米汤、稻米汤来把这个药末调和起来喝。为什么要这样喝,因为干燥的药末放在嘴里,拿水冲的话,是很难咽下去的,常常容易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所以预先拿米汤把它和起来,调成糊状,便于吞咽。

以数量计量的药物,有的我们今天还习惯用数量来计量的,比方说大枣,我们有时候习惯用数量计,那你就按数量来计。

《桂枝汤》里头大枣12枚,我们今天用他的一次量,那就是大枣4枚。乌梅,我们今天也有人习惯用数量的,你还是写数量。瓜蒌,有人写瓜蒌一个,你习惯用数量的,也可以用数量。但是,经常是,我们今天是以枚数来计量的这些药物呢,都该成习惯称重了。比方说杏仁,我们今天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所以,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掉皮尖是多重呢,是40克。

桃仁100粒称重以后是30克。

枳实1枚18克,中等大小的。

附子1枚20克。大附子1枚25克。

野生的乌头,个小的1枚5克。

还有个计量单位叫“一钱匕”,我上次说过对于钱匕的事情,说法很多,我没有考察清楚。

在《伤寒论》中,《大陷胸汤》里,用甘遂末,他说甘遂末一钱匕。甘遂是有毒的,所以这个东西是不能多用的,后世医家根据实际情况,就是一钱匕大约等于1克左右,量是很小的。也有的书说,一钱匕大概是1克到1.5克。这个只是供大家参考。

以上是我们谈到的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的药量换算,实际上在临床应用的时候,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后世医家,他们都是在因人、因时、因地,来随时调整药量的。

以后我们学原文的时候提到,强人用大附子1枚,那就是说,身高比较高,体重比较多的人,用附子的话要用打个的。一般体质的人用附子的话,就用一般大小的。这不就是因人制宜吗。

因时制宜就包括了,因季节气候的变化,因时代的变化,比方说汉代的时候,人们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又没有那么多的西医西药,病常常得的很重,不能(自己)好的时候才找大夫。所以显然张仲景有些药物的用量,就比我们今天要多一些,特别是一些辛温的药。而我们现在呢,有些药呢,可能就比张仲景的药量用得多一些,大一些,比方说茵陈治疗黄疸,我们今天用茵陈的量,显然要比张仲景那个《茵陈蒿汤》中的量用得要多。这就是因为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经验的不断的更新,人们对药物药量的运用发生了变化。

还有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人的体质不一样,气候不一样,水土不一样,所以在药量应用上也有差异。我举过在黑龙江的例子,药量用的都很大,我们在座的的有一个同学,原来是黑龙江中医学院毕业的,他说我们那里都是5克、10克、20克、50克、100克、200克、甚至有的人还用上500克,一来到这儿(指北京),怎么是3克、6克、10克,这就是因地制宜。

同样的道理,我第一次在给韩国人开方子的时候,有一个摄影记者,她是神经衰弱,晚上睡不着觉,我看她舌红,有五心烦热,我就用了养阴的、清热的,镇静的、安眠的药。拿了药以后,过了几天,她的丈夫是韩国外交部的一个大使,会中文,给我打电话说:“郝先生啊,你的药有问题”,我说:“什么问题啊”?他说:“我的妻子原来晚上虽然睡不好觉,白天还能够上班,吃了你的药以后,晚上也困,白天也困,现在她不能上班了,你说是什么问题啊”?我说我的药有这么好的效果吗,要有这么好的效果的话,失眠的人都该解决痛苦了。我就说你的药是你自己煮的呀,还是你在什么地方煮的呀。他说,就在你工作的那个医院煮的。因为我刚到那个地方,对医院的煮药设备不怎么了解。我到那个医院一看,煮药用的是一个密封的大罐子,现在我们国家也有这个东西了。煮完了药以后,他把这个药渣滓放到一个机器里,既可以挤压又可以离心,等你把药渣滓拿出来以后呢,药渣滓非常干燥,直接放到焚烧炉就可以直接燃烧。所以,挤压、离心以后那个药汁,也和药汤混在一起,浓度高。另外韩国许多中药是从中国进口的,它进口的时候都选最好的品种,选产地是选道地的,选的药的质量是最好的。所以它那个药的质量好,煮药的时候提取的药物的有效成分也高,所以呢,按照我们北京人的用量,再加上那个地方潮湿的气候,人的皮肤腠理比较疏松,对中药的耐受量就不如北京人,因此,她按照北京人的量吃完药之后,白天也困,晚上也困。

我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就告诉她,你把原来给你煮的一盒药,因为韩国煮的药不是装在塑料袋里,而是装在纸盒里,就像我们装牛奶的纸盒一样。我说你把这一盒药分成两次吃,看看怎么样。分两次吃以后,她就白天精神很好,晚上睡得很好。从此我再给韩国人开方子的时候,就按照北京人的二分之一量,像给小孩开方一样,或者三分之二来开。

我回到北京以后,还有不少韩国人来找我看病,我就问他,你是刚从韩国来又马上回韩国呢,还是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好些年了。只要这个人在北京生活三个月以上,你再按照韩国那个剂量开,效果就很差,那你就给他按照北京的剂量开就是了,只要他在北京生活三个月以上。你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这三个月不知道他生理上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要还按照韩国人的那种量来开的话,他的疗效就差。也许是由于他在中国取药的缘故,这就叫因地制宜。

好,关于这个小专题,我们就谈到这里,这节课就到这里,我们休息一会儿以后,接着讲下面的原文。

下面是文中谈到的度量衡与当今的关系整理。

1石(读shi,后来读dan)=四钧=29760克。清代1石=120斤=70800克

1钧=三十斤=7440克。清代1斤=16两=590克 1斤=248克

1两=10钱=36.9克 1斤=16两

1钱=10分=3.69克 1斤=液体250毫升

1分=0.37克 1两=15.625克 1两=24铢 1升=液体200毫升 1合(音ge)=20毫升 1圭=0.5克 1龠(yue)=10毫升 1撮=2克

1方寸匕=金石类2.74克 1方寸匕=药末约2克 1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一铢=0.65克。

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力子一升=60克。吴茱萸一升=50克。五味子一升=5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附子中者1枚=15克。强乌头1枚小者=3克。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10枚=4克。桃仁10枚=3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枳实1枚约18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甘遂末一钱匕,大概是1克到1.5克。

1斛=10斗=20000毫升。1石=2斛=100000毫升。1斗=10升=2000毫升。(1斛=5斗=50000毫升)。1升=10合=200毫升。1斗=10升=100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1升=10合=1000毫升。1龠=5撮=10毫升。1合=100毫升。1撮=4圭=2毫升。1圭=0.5毫升。

1引=10丈=2310厘米。1丈=10尺=355厘米。1丈=10尺=231厘米。1尺=10寸=35.5厘米。1尺=10寸=23.1厘米。1寸=10分=3.55厘米。1寸=10分=2.31厘米。

上一篇:消费经验下一篇:交流智能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