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

2024-06-26

共同富裕(通用12篇)

共同富裕 篇1

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以“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 不仅契合了我国人均GDP去年超过4000美元, 总体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条件, 以及我国未来又好又快发展的大趋势;而且符合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国家要求和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发展, 以及《决定》对“缩小”与“促进”逻辑关系的严格界定说明:三届九次全委会的《决定》既不是空穴来风, 也不是好高骛远, 而是一种政治抱负和价值追求。

在邓小平公开发表的文献中, 直接使用“共同富裕”概念有20多次, 但相关论述要多得多, 如他使用过“共富”、“不搞两极分化”、“搞集体富裕”、“全民共同致富”等等。把邓小平直接使用“共同富裕”的论述归纳起来可分五个大类:一是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和道路使用的次数最多;二是作为社会主义原则;三是作为社会主义特征和特点;四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五是直接描述为社会主义本质。

第一, 正确理解“目的和道路”的共同富裕。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和道路的有两个视角:一是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制度的最终目的;二是这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 “最终目的”和“道路”是统一的甚至是同一的。但前者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归宿;后者强调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这与毛泽东同志当年的设想也是一致, 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 就是要大家有事做, 有饭吃, 大家共同富裕。我们实行这样一种制度, 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 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 这个强是共同的强, 大家都有份。”可见, 小平同志既把“目的”和“道路”统一起来, 又注意了区别。

第二, 正确理解“原则”的共同富裕。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原则, 通常与“公有制为主体”联用, 如“改革中, 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 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一是共同富裕”;只有少数情况例外。同时, 邓小平始终是把“公有制为主体”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如“只要我们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然而, “公有制为主体”没有写进社会主义本质的“五句话”。这说明, 两条“根本原则”是实现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说明“原则”必须在发展的各个阶段贯彻落实;说明作为“本质”的共同富裕只能“最终实现”。

第三, 正确理解“特征和特点”的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的特征是搞集体富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认为, 事物的特征和特点是其本质的外部表现, 而且这种“表现”的程度、范围、内容和领域等, 既受事物本质属性规制, 又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实践中, 把特征特点与“本质”合二为一, 希望马上能实现作为本质的“共同富裕”的认识是不科学的;同时, 把特征和特点与“本质”截然分开的认识也不科学。其实, 事物本质的呈现, 是其特征与特点发生“变量”的过程。

第四, 正确理解“优越性”的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这说明, 社会主义“优越性”由本质决定的, 而“优越性”是体现本质的“一个东西”。正确理解这一关系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作为本质的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与完善的逻辑归宿和最终目标;而“优越性”却是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的不同阶段体现的。由此, 我们现阶段提出“缩小三个差距, 促进共同富裕”是有科学依据的, 是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的辩证法。

第五, 正确理解“本质”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归纳了“共同富裕”, 而且使用了“最终实现”的逻辑状语。这说明, 作为“本质”的共同富裕, 与作为“目的”、“原则”、“特征特点”和“优越性”的共同富裕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本质”的共同富裕, 有多层含义:其一, 它是社会主义制度质的规定性, 必须如此。其二,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终结, 它就不会变。其三, 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基本前提。其四, 它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长期过程。

第六, 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相关问题。其一, 从改革开放以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们已经实现和将要实现的“共同富裕”阶段性目标包括:“解决温饱”;“达到总体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等等。其二, 要避免两个误区:“同步富裕”否定了事物发展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且不符合国情;“同等富裕”是强调富裕在程度上和数量上相同的平均主义, 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其三, “富裕”是一个动态的比较概念, 在不同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底线”和“上线”;没有“底线”就没有贫困与富裕的区别;没有“上线”就没有富裕与贫困的对立。其四, 《中庸》“尽人之性而后可以尽物之性”是强调人之性在前、物之性在后;而在“共同富裕”中, “共同”是强调人之性, “富裕”是物之性, 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共同富裕 篇2

关于共同富裕心得感悟1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民奔赴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其集中体现,它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没有束缚、压迫、贫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有相通之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深植于我们的脑海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谋划全局,促进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4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主创新力的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又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共同富裕的过程性目标。在第一个阶段,从2021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再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鱼水情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却人民情怀、忽略人民关切、背离人民期盼,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人民事业更加积极有为地奔跑,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关于共同富裕心得感悟2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共同富裕新时代 篇3

要素禀赋以及分配的变化是理解当前政府目标、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表现的核心。未来的中国是人变少了,钱变多了,所以公平或者说共同富裕成为首要目标。人变少了,所以工资趋于上升,适合发展服务业;钱变多了,所以资本回报率或者说利率长期趋于下降,适合发展直接融资。改革的核心是顺应人口老龄化以及要素禀赋的变化,增加居民收入,降低资本回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中国的经济增长往下走,已有七年时间,目前一个很大的困惑来自现实情况与政府的目标。现实情况是工业化到了后期,而且大家也不愿意再走老路。北京的朋友一定很清楚,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APEC蓝”,连空气都成了稀缺品,可见目前的工业化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与此同时,政府提出GDP到2020年要翻一番,这样每年增速就要达到6.7%,要求较高,与工业化受到的制约存在矛盾。 政府怎样去平衡呢?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到底政府的初衷是什么。仔细回顾历史发现,其实政府最初的目标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党的十八大的目标,除了GDP翻番以外,还有人均收入要翻一番。 如果从收入的视角来看经济,可以发现问题要简单得多。过去几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在9%-10%,超过了GDP,若想收入翻一番的话,未来只要每年保持5.6%的速度就够了,增长压力大大降低。原因是目前我们的人口变少了,所以劳动力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趋于扩大。此外,为什么要保就业?其实也就是保收入,只要老百姓都有钱赚、安居乐业,难道政府还真怕增长速度下来吗? 所以说,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角,从这个视角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建设“丝绸之路”,这已经不再是建设中国,是要去建设世界了。GDP是本地生产总值,建设世界跟中国的GDP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会带来收入的增加,将过剩产能转化为中国的国民经济财富。马歇尔计划就是很好的榜样,它是一个双赢的政策,成功把美国二战后过剩的产能转化成对欧洲的援助,大家各得其所。 在未来的政府战略里,收入将被放到更高的位置。为什么2013年政府突然开始公布基尼系数?虽然公布的数据很高,但说明新政府对这个问题很重视,很高的贫富差距会使经济增长不稳定、不能持续,拉美国家就是重要的教训。 从收入角度出发,公平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四中全会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是“共同富裕”,而曾经在我们学生时代学习的是“首先让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走向共同富裕”。目前中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如果未来能让增长福利惠及更多的低收入阶层,就完全可以降低对经济增速的要求。我们判断中国未来将从允许部分先富转入到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 而公平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改革的核心是保障各种公平,以化解中国经济的泡沫。我们总结认为,政府提出的改革包括三大公平: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和规则公平,分别对应到市场的公平竞争、要素的公平交易和收入的公平分配。根据这三部分可以把改革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第一部分的市场公平竞争,此举会重新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小政府与大市场。首先,所有人都是公平竞争的,这可以通过司法改革去实现;政府内部的关系需要通过财税改革去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需要通过行政改革去定位,而国企改革的核心是重新定位市场之内国企和民企的边界。 司法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去地方化和去行政化来保证公平。而行政改革方面,政府称下放了很多权力,体现在哪里?其主要体现为注册企业数量的大幅增加,新的公司法在2014年实施,以前注册公司很困难,现在很容易,因为实行认缴登记制度,这也是新三板的源泉。 国企改革,包括央企改革和地方国企改革,其核心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混合所有制,一个是分类监管,其实本质是一件事,就是把国有企业所垄断的服务业向民营企业放开。当前国有企业在哪里?在服务业里。几乎所有的重要服务业都被国有企业把持。最近我们做的比较分析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投资占比在持续下降。几个行业尤为明显,比如体育行业,有恒大的足球可以看了;比如电信服务,有了移动转售;包括目前资本市场火热的券商、银行,以及2013年的传媒行业,都是国有企业投资占比在显著下降的行业,分别对应着券商牌照、民营银行的放开,网络新媒体的壮大等等。所以说,要么是通过分类监管让国有企业退出,要么是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和民营资本分享,核心是把这些垄断的服务业放开,而这也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所以,尽管经济往下走,服务业的占比和增速是比较稳定的。 政府之间关系的定位是通过财税改革来实现的。1994年财税改革之后,地方政府没有钱,但又要追求GDP目标,没办法只好去卖地,走上了土地经济、投资驱动的不归路。那么2014年为什么投资增速一直往下走?这是由目标的变化决定的。2013年年底地方政府考核标准发生了重大改变,GDP不再是唯一目标,所以在2014年年初地方政府都把GDP目标大幅下调,投资增速顺理成章地降了下来。 第二部分是要素公平交易和收入的公平分配。过去30年中国经历了工业化,背景是劳动力充裕而资本稀缺,所以要对外开放,引入国外投资,资本稀缺所以其回报丰厚,而劳动力充裕导致工资偏低。而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拐点,劳动力变得稀缺,工业化步入后期意味着资本过剩,因而未来要素分配必将向劳动力倾斜,资本品的回报面临长期下降。 生产有四大要素—资源、土地、资金和劳动力。过去我们的分配是向资源、土地、资金倾斜的,这三部分收入占比很大,而劳动力一直不值钱,劳动力收入占比很小。但是未来,关系会扭转,资源、土地、资金的价格会下降,只有劳动力的分配占比是上升的。 沿着这个线索我们可以把要素改革梳理一遍。比如价格改革,油价、煤价等改了很多,其结果是更进一步反映供需关系,反映经济往下走,所以油价、煤价都是下降的。 而金融改革,通过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通过沪港通和RQFII引入了海外的资金。引入之后有什么结果?从我们自身的工作情况看,目前我们的客户已经是来自于全球,笔者有1/4的时间要为海外客户服务。2014年去了两次欧洲,第一次是6月,当时踌躇满志,路演时我们说“赶快来中国吧,我们的国债收益率5%可以随便买”;而到了11月的时候,收益率已经降了100-200个基点,只有4%不到了,但是对方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不好意思,我们这边是负利率,把钱存到银行要向银行交钱!”在海外客户眼中,只要中国的国债收益率是正值就值得投资,核心是汇率要稳定。而所有其他高利率的新兴市场,例如印度和俄罗斯,汇率都是大幅贬值的,在这一点上和人民币完全无法竞争。 所以说,如果资本项目放开的话,不是中国把全球的利率拉上去,而是全球的廉价资金进来,把中国的利率降下来。中国的国开债和美国的国债还有200个基点的利差,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边际,而资本项目开放的话,会把中国的利率降下来。 那么怎么去理解土地改革?首先是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工业化是把农业用地变成了工业用地,未来将是服务业转型,要把工业用地变成服务业用地,所以有了自贸区等各种制度设计,把金融等各种服务业注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抑制房价泡沫。中国缺的不是土地,而是商住、服务业用地。假如能把底层农业、工业的大量土地释放出来,是可以将上面的商住用地价格降下来,并最终抑制房价泡沫的产生。观察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其房价涨幅基本上和CPI差不多,所以增长可以持续。 至于户籍改革,其带来的直接结果之一便是,过去几年最低工资上涨的幅度开始超过GDP的增速。GDP名义增速只有9%左右,而全国最低工资平均上调幅度在13%左右。劳动力变少了,导致工资上涨,居民是受益的。所以整个要素分配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要素禀赋以及分配的变化是理解当前政府目标、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表现的核心。过去的30年,中国人多钱少,发展是首要目标,所以要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要建设GDP。因为人多所以工资低,适合发展工业;因为钱少所以资本回报率高,所以银行业蓬勃发展。而未来的中国是人变少了,钱变多了,所以公平或者说共同富裕成为首要目标,我们不再强求GDP,甚至可以帮别人建设GDP,只要能够带来收入就行。人变少了,所以工资趋于上升,适合发展服务业;而钱变多了,所以资本回报率或者说利率长期趋于下降,适合发展直接融资。 因此,整个改革的核心是顺应人口老龄化以及要素禀赋的变化,增加居民收入,降低资本回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nlc202309032018

共同富裕 篇4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科学内涵

共同富裕观是邓小平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道路的继续探索。这一观点经历了由“均贫富”始起, 经历“先富”阶段后又向起始点回归的辩证否定过程, 逐渐发展成为拥有丰富内涵的思想体系。

(一) 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核是全体人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是要全体人民都过上富足安乐的日子且个人得到全面发展。恩格斯指出, 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440这就是说, 社会主义的一大特征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针对“四人帮”提出的“宁要穷的社主义, 也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进行批驳, 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373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也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

(二) 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而是“在经济政策上,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企业, 一部分工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 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 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 影响左邻右舍, 带动其他地区, 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 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的向前发展, 使全国社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3]15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允许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允许共同富裕在实现时间上有先有后, 承认共同富裕的程度上有所差别, 既符合质量互变规律, 又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三) 共同富裕精神动力是精神富裕

共同富裕不应仅仅指物质上的富裕, 应当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体。邓小平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 形势喜人, 这是我们的成功, 但风气如果坏下去, 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于片面理解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因此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纯经济建设, 一切都为经济建设让道, 然而“市场经济使人格逐渐原子化, 物质化和货币化, 倾向于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交换关系……市场经济的社会动力在于, 它内存的竞争机制迫使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或生存的有尊严和价值, 像着了魔一样追逐财富、权利、名誉等世俗价值, 并永远不知足, 企图超越他人。”[4]) 于是经济发展上去了, 人的精神颓废了!民主法治观念下降了!腐败与不正之风开始盛行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 我们所建成的社会主义将是畸形的社会主义, 这凸显了精神富裕的重要性。

(四) 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是公有制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和主张, 邓小平同志总是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防止两极分化联系在一起加以考察和强调。早在1985年10月就指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 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 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2]149页这两条原则是有机统一的, 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就不可能真正实行按劳分配, 就不可能消灭剥削, 消灭两极分化, 也不可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没有共同富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难以确立。

前途是光明的, 但道路是曲折的。邓小平针对发展中逐渐出现的贫富差距现象敏锐地认识到:“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 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 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3]1364

二、利用各种手段, 各种方法逐步缩小贫富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随着地区、城乡、行业、部门、个人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社会公平的呼声不断增强。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应该提低、扩中、调高, 当前最重要的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 提高 (低收入人群的) 收入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多数人如农民、城镇下岗职工以及一些边缘人群并没有分享到改革开发的成果。这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甚至还赶不上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这是极不合理的。因此, 第一, 我们必须多途径扩展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来源;第二, 我们必须利用各种办法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我国, 低收入群体主要是农民, 谁解决了中国农村问题, 谁就解决了中国从根本上实现全民富裕的问题。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到两个转移来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 即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第三。还应调整宏观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格局, 解决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不合理问题,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二) 完善社会保障

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较好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是和他们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无关系的。与之相比,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 但是, 与老百姓的期望相比, 社会保障还只能说刚刚起步。特别是今后一段时间, 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面临着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挑战。因此, 在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从目前来看, 我们的社保制度还存在一些空白点或薄弱环节, 针对这些缺失, 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结合新农保推进的情况, 在适当时机制订实施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障制度, 并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二是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 统筹考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三是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 并制订完善城乡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办法, 减少制度转换障碍, 确保参保者的合法权益。

(三) 加强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片面地强调效率问题, 导致一些人为了致富而不择手段。现实生活中以权谋私、官商勾结、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特别是政府官员的不法行为不但降低了政府的威信而且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设租和寻租行为让政府官员中饱私囊, 侵害了普通百姓的基本权利, 造成教育和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左右和干预导致收入和资产分配的永久性不平衡, 增加低收入者的投资风险, 使扶贫和社会救济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甚至流入利益集团的腰包而难以真正落实到低收入者的手里。对此, 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并依法重拳出击, 严厉打击违法乱纪, 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 进而有效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

(四) 加强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控制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时间尚短, 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很完善。由于某些体制性或政策性的原因, 使得电力、电信、石油、交通等行业至今仍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垄断, 并获取了高额的垄断利润, 由此拉开了这些行业与其他人群的收入差距。鉴于此, 我们必须以《反垄断法》为依据, 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清除各种市场进入壁垒, 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以增强市场竞争, 降低行业的垄断性收入。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 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控制, 不但可以防止少数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提高市场竞争的活力, 而且还可以缩减居民收入差距。

摘要: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以精神富裕为其动力, 通过多先富带动后福的途径, 以公有制为其制度保障, 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大同世界”的构想成为了一个科学体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使我国经济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 社会的贫富也显现鸿沟, 为此,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 正确的把握其科学内涵, 在同富裕观的指导下, 利用各种手段, 各种方法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两极分化,逐步缩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 1993.

[3]陈红太.中国政治发展可能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探索与争鸣, 2010, (8) .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反思 篇5

1、备课时备“学生”,是这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共同富裕”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知识背景过于单薄,需要提一些学生身边的问题,突破教材的局限,使课本学习与课外拓展有机渗透,能使学生较全面的认识“共同富裕”。重视学情,备好学情,用好学情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充分挖掘教材才能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是仅仅把教材完成,还是以教材为依托完成课程目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与过去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新课标的角度挖掘教材,利用好教材中的辅助材料(名人名言、插图及小字部分材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预期

效果。

3、在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以往因教案设计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通过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不盲目备课,正确处

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4、成功地进行了师生的角色转换,使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同时,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指导学生的今后行为。在老师的牵引点拨下,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

满意的效果。

5、讲练结合,利用做练习理解新知识,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些

解题的技巧。

6、本课中存在的不足是:老师还是讲得太多了,学生的讨论交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 篇6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邓小平理论 现实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包含着共同富裕思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等诸多理论的系统,但是共同富裕思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占据核心地位的理论内容,也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中的一条红线,渗透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深入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和现实意义对于科学把握邓小平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包含着理论的形成逻辑和理论的基本内容。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也有其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尤其前提性条件、理论性基础和现实性条件。深入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对于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共同富裕想的形成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性条件。中国自古有着浓厚的平等均富的思想,孔子的“大同”社会就是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也没有私有制的社会,包括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也将平等作为重要的思想主张,这些传统文化为中国现成共同富裕思想提供了文化基础。但是,中国古代的平等思想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根源于封建社会的平等思想无法实现根本的平等,它始终是为特定阶级服务的,无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所有老百姓的共同心愿。尽管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平等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但邓小平理论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壤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平等、均富等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本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渊源的。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其思想主张时,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中就包含着公有制的深刻内涵,以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为基本目标。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也旗帜鲜明地指出,未来社会的公有制实现及共同富裕的实现都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基础的,这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恩格斯为未来社会描绘了大概的轮廓,共同富裕是其中的美丽风景之一。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理论任务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不能也没有必要对未来社会的共同富裕做出具体的规划和描述,包括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等。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思想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提供理论渊源的还有毛泽东,毛泽东是最早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的人,他在1955年《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毛泽东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体,并把为人民谋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但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但一定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一个伟大的目标来加以坚持和追求。

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历史过程。1978年9月,邓小平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主张,同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可见,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思想之间,首先谈到的是如何“先富”的问题,这与此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出现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有关。1979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会产生剥削阶级。”在这里,“集体富裕”就有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了,对于正式提出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直到1985年,邓小平才正式地提出“共同富裕”概念,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正式论述共同富裕思想,并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目的,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提出“共同富裕”思想之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这一思想。一方面,提出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只能导致共同贫困,只有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从先富到共富,先进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先富裕起来的人帮助还未富裕的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988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要有“两个大局”战略,即沿海地区加快改革开放以尽早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反过来帮助内地尽快地富裕起来,这也是一个大局,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至此,共同富裕思想就更加低具体化、详细化和可操作化了。1990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这一论断不仅发展的共同富裕思想,也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最终确立和完善的重要标志。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完成的思想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全面把握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于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概括起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有以下三点:

第一,共同富裕就是要既要反对两极分化,又要反对平均主义。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思想是从打破平均主义开始的。平等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但是,平等并不等于平均主义。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一段时间里,对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思想做出了抽象的也不合实际的理解,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制和分配关系的平等化,偏离了生产力标准,过度强调平均,导致了平均主义,不仅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深入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了平均主义的危害性,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合法致富并先富起来。但是,先富并不意味着允许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内在含义就包含着对两极分化的防御和抵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共同富裕的直接目的。如果出现了两极分化,不仅改革失败了,就连社会主义也可能失败,必须制止“富的越富、穷的越穷”的现象,这就需要处理好分配等问题。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追求。在邓小平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出更对的物质财富,使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创造财富并不意味着只是少数人的富有而多数人贫穷,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是为了全国人民都过上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主义要求并且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所决定的。但是,在这里需要尤其强调的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实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财富,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只能是普遍的贫穷和落后。这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

第三,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坚持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发展。共同富裕绝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个先富带动后富的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均衡,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肯能一下子就使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基于基本国情,必须允许一部分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先富的基础上积累了财富和经验,就可以进一步帮助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们,这样就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的。先富是手段,共富是目的。这样一个辩证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邓小平有着更为具体的部署,那就是“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八十年代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战略其实也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过程和动态发展阶段,它体现了共同富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即从初级的富裕逐步发展到高级的富裕,从少数人的富裕逐步发展到多数人的富裕。

以上就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既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主张,那就是反对平均主义,但又防范两极分化,并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加以确认,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中国现有情况下,实现共同富裕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动态的辨证的过程,先富带动后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充满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着深刻的辨证内涵,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位置。

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现实意义

理论总是要为现实服务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讨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尤其要关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先富裕起来,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就是人民富裕。共同富裕思想首先要表达的内涵就是富裕,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和不断增加的社会财富,人民社会水平必须不断提升。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并且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必须不断转化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一旦社会贫穷,社会和谐肯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还要加快推进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社会和谐是全方面的和谐,但物质利益的和谐是首要的、基础的。而物质利益的和谐既包括物质利益的充足和丰富,也包括物质利益能够是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而不是国富民弱的状态。因此,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富裕,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民赋予,还应有共同富裕来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多方面的体现,但能否实现共同富裕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共同富裕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共同富裕实现就提示人们要更加关注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的问题,收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系,降低基尼系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在我国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应该考虑社会的共同富裕的问题了,以前讲先富,那是由于国情所定,现在富裕起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工作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如何分配财富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因此,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最后,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只有实现了物质财富增长的基础上的共同富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社会主义才能和谐,否则只能是普遍的贫穷,或是极度的不公平,这些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逐步实现,也有利于实现更高一级层次的共同富裕,前面已经讲过,共同富裕也是由层次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和过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生产力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也将更为融洽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共同富裕的理念也会越来越深入人心,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也将更加容易地实现。总之,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又有利于实现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2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87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 篇7

贫富差距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有学者认为,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没有那么严重,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被夸大了。但愿贫富差距的忧虑仅是杞人忧天, 问题在于, 对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来说, 还有许多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正是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 使得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现象更加严重。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的贫富差距现象, 只是出于一个国人的良知, 以求未雨绸缪, 早预则立。

1.国有资产的流失, 催生少数人“一夜暴富”。近年来, 国家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的转制, 出现相当一些“暗箱操作”、权钱交易、化公为私的蛀虫, 一批政府官员、国企经营者与个体户相勾结, 低价变卖国有资产, 损公肥私, 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少数人的“一夜暴富”。马克思论述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血腥腥的, 而少数民营企业的原始积累是罪恶的。这些一夜暴富的人, 往往要隐瞒到手的真实资产, 而这个社会群体却是隐性的, 这样一来,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必定会被加重。当前, 一些既得利益者却侈谈赦免原罪, 真不知是何居心。

2.灰色收入的份量过大。目前, 由于规则体系的不健全, 法律监督不力, 使得灰色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灰色收入不仅仅是个人行为, 甚至是行业行为, 只要肯私下花钱打点, 工商年检可以放宽政策、自来水的查表员能为你调表、电力的人员可将工业用电记为民用电、环保收取的排污费可不了了之, 更不要说银行的放贷和税务的征缴了, 银行的不良贷款和呆死帐, 与银行的信贷人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税地税的征收专管员每人负责几百户企业, 哪户企业不得打点打点。于是, 这样一项巨额的本应属于公共资源的资金便流向了少数群体和个人, 权力寻租现象在中国现阶段的灰色经济中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3.地下经济活跃。相当一些不可能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的地下经济被忽视, 如地下钱庄、地下六合彩、民间借贷等, 造成财富的转移, 大量的地下经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灰色收入。而在大量的灰色收入当中, 人数少却居于优势位置的社会群体必定会占据一个高比例的份额。考虑这些因素,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必定会被加重。

4.社会群体资产之间的差距扩大速度过快。现在人们对于贫富差距问题的关注, 多是从收入差距的角度着眼, 几乎将贫富差距等同于收入差距。实际上, 居民在资产方面的差距也是衡量贫富差距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于高收入者来说, 占有住房、土地等固定资产方面的优势, 随着资产的不断增值, 其资产收益的增加和资产变现能力在不断提高。如果我们将近年来房价急剧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 那么中国现在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毫无疑问地会更加严重。由此可见, 在一个社会当中, 居民之间如果在资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那么, 对于这个社会长期的不公正态势将起着一种明显的维持和加重的作用。

5.造成贫富差距的不公正成分过多。客观地讲, 贫富差距扩大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不可避免的原因, 又有非正常因素所起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 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是难免的。比如, 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新的经济板块迅速成长, 而“朝阳”产业领域当中人们的收入水平一般要高于“夕阳”产业领域中人们的收入水平;其次, 由于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同, 创造的物质财富价值不同, 取得的劳动报酬也会不同;再如, 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居民的财产收入除了少量的存款利息收入以外, 几乎没有什么财产收入。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们投资渠道的增多, 居民的财产收入如股票、房产等方面的收入, 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财产收入增长很快, 而且其具体的分布也越来越趋于不均衡。值得注意的是, 同这些原因相比, 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非正常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且几乎是覆盖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非正常的因素主要是指通过不规则的方式, 或者是不公正的方式而拉大了贫富差距。现在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 人们在努力的起点、机会和过程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公问题。民众之所以对贫富差距过大现象十分不满, 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在于如今过大的贫富差距主要地并不是社会成员能力的差异和努力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 而更多地是由不合理、不公正的因素所造成的, 因而往往缺乏基本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依据。导致民众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现象的接受度和容忍度较小。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1.共同富裕的必要性。严峻的客观事实告诉我们, 改革开放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先富论”, 必将转变为“共同富裕”的主调, 以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扭转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共同富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是科学发展的前提。

第一、共同富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只有解放全人类, 无产阶级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这是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在设计中国改革时, 已经提出了相当清晰的思路, 即“两个大局”思想与“两步走”的思路:内地先要支持沿海, 指出“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的时候, 又要求沿海地区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 “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 也要有一定的限制, 例如, 征收所得税”, 并指出“这也是个大局, 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思想的背后显然是改革分“两步走”的思路, 即改革的第一步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革的第二步, 是先富起来的地区与先富起来的人群反过来帮助后富地区与人群,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二、共同富裕是科学发展的前提。贫富差距过大, 会抑制社会消费, 影响经济增长。当社会出现严重不公平时, 财富分配向富人急剧倾斜, 20%的高收入者拥有市场80%的购买力, 而80%的穷人却消费不足, 社会经济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后将陷入由于消费不足导致的萧条之中。

第三、共同富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贫富差距过大, 将导致各阶层之间“分配性冲突”增加, 同时, 腐败及一夜暴富的现象, 也让一些人认为社会不平等,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社会的不稳定, 使投资者对投资的安全性丧失信心, 因而减少投资。

2.解决共同富裕问题, 是一次历史性考验。近几年, 在经济学界有一种说法, 即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几千美元的发展阶段是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期。所谓各种矛盾, 其中就包括收入差距拉大。但是, 学者们说明这一观点基本上用的是战后拉美国家的资料。拉美国家确实在几千美元的发展阶段上出了问题, 陷入了所谓的“拉美陷阱”中难以自拔。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之一, 是贫富悬殊问题一直解决不了, 不仅国内市场难以开拓, 更为艰难的是人心无以凝聚。

我们不仅要把眼光远远地望到拉美国家, 更应仔细看看近在咫尺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在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化过程中, 城乡发展差距拉大问题同样遇到过。但他们是在人均GDP只有300美元左右就下决心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 当人均GDP达到二三千美元时, 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就一并解决了, 此后一直没有较大的反复。韩国即使经历了1998年那样国际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 虽然人均GDP也曾经大幅度下跌过, 但城乡差距没有明显扩大, 而且能够迅速在危机中站立起来;日本在十多年的低速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情况下, 城乡居民的收入一直保持着农民略微超过市民的格局, 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没有明显拉大。我国台湾农户的收入水平也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达到了市民的80%左右, 基本上实现了均富的发展目标。面对贫富差距拉大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能够解决, 中国应该解决的更好, 这是历史性的考验。

3.共同富裕, 也是市场均衡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不同, 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是均衡, 失去均衡, 交换就难以进行, 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活力。当然, 市场经济要求的均衡是有弹性的, 尤其是以货币交换为内容的价格机制起着巨大的调节失衡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价格机制打破了被计划经济长期固化了的供不应求的非均衡状态, 制度性地解决了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的短缺问题。但是, 多年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新的非均衡因素, 最基本的是供过于求, 表现为大量商品和生产能力过剩闲置, 金融机构大量资金无处放贷。这就产生了同计划经济时期异曲同工的怪现象:以前是消费者手里有钱买不来商品, 现在是消费者手里缺钱买不来商品。解决过剩性质的非均衡问题, 基本思路是增加穷人的收入, 让他们拥有提高生活水平的货币支付能力。否则, 过去的短缺会让计划经济的危机因素愈积愈多, 同样, 现在的过剩则会让市场经济的危机因素愈积愈多。每一件商品和每一份生产能力的过剩, 在本质上都意味着债务。债务因素积累过多, 不但会让债务人破产, 同样会导致债权人破产。因此, 穷人收入水平低, 不仅是穷人的问题, 也是全局性的社会经济问题。

共同富裕与收入分配问题探析 篇8

一、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标,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早在1986年9月, 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的原则, 第一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是共同富裕”[1]“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邓小平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里, 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可见共同富裕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二)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邓小平坚持把人民利益标准与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相统一, 把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社会主义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3]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使全国人民的生活都好起来, 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不发展生产力, 人民生活处于贫穷状态, 就不是社会主义。也只有实现了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才能站得住脚, 巩固下来, 并显示出优越性, 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以前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不够, 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人民生活改善不大。“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 从根本上说, 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 没有饭吃, 没有衣穿, 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 生活水平下降, 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 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会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 发展很明显。”[4]邓小平广泛吸取国内外成功、失败经验教训, 做出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论断。

(三) “一部分人先富, 先富带后富”是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为了发展生产力, 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邓小平紧紧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针对我国地广人多, 各地资源不同, 地区发展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国情, 提出了先富带动共富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 实际上是共同落后, 共同贫穷, 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 打破‘大锅饭’。”“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速发展, 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 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明确了先富带动共富的大政策后, 他又对如何实现先富、怎样由先富走向共富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首先, 勤劳致富既是先富起来的主要途径, 又是对先富者的基本要求。邓小平明确指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勤劳致富是正当的。”其次, 合法文明致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前提。邓小平在提出允许先富之初, 就强调了先富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要遵循法制规范, 合法致富, 要符合道德要求, 文明致富。最后, 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邓小平认为:“第一, 先富能激励后富, 正确认识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 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 影响左邻右舍, 带动其他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人学习。这样, 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民, 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第二, 先富要帮助后富。“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 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在帮助的方式上, 他提出通过税收政策支持后富, 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利税, 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以及提倡先富裕起来的人自觉再办社会公益事业。

(四) 解放、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和保证

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应该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 发展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不能脱离发展生产讲社会主义。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社会主义才能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更不是共产主义。只有解放、发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我们纠正过去那种忽视发展生产力的错误态度,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开展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论断。首先,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突出地体现出来, 甚至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产业、经济结构。其次, 在所有的生产力要素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并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科学技术已经不止由于其自身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而显得重要, 更多的是它已经对劳动者、生产资料等其他生产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使得劳动的素质得以提高, 劳动工具更具效率, 改造对象空前扩大, 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生产活动。

二、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地区的居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但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贫富差距逐步拉大。西部地区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 10个省 (市、自治区) 人口2.58亿, 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5个省 (市) 的人口总数差不多, 而两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之比1980年是第1:1.87, 到了1999年年拉大到1:2.77, 目前这个比值仍在扩大。

2. 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1999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4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 前者是后者的2.65倍, 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补贴和福利, 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要更大一些。

3. 不同阶层、行业、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从银行的居民储蓄存款来看, 据资料显示, 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中, 80%的储蓄存款被20%的少数高收入者所掌握, 另外20%的存款由80%的人所掌握。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工资之比是1.38:1, 1998年则上升为2.35:1。这些人不到总人数的1%, 家庭年总收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低收入者主要包括: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早退休或内定退休人员、停产或半停产企业职工, 因疾病、年老等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者。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 到1999年底, 我国仍然有3400万农村贫困人口。由于近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如其他因素, 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欠佳, 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多,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陷入了贫困状态。这一部分城市贫困人口在1000万左右。这就表明, 我国目前城乡贫困人口有4400万以上。

(二)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无论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 市场经济体制都有其内在的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生产者的激烈竞争中, 由于不同生产者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识的差别, 必须导致那些满足社会需要的生产者被社会回报的大量社会财富, 那些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生产者被淘汰, 因而社会的贫富差距必然拉大。

2. 我国地域辽阔,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资源等方面地方原因,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存在着三个不同地带:

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点到面的发展过程, 这里的点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这些城市具有良好的先天经济发展因素, 人们的思想也比较开放, 与国际接轨比较容易。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植和倾斜, 这些沿海城市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与这些开放城市比较接近的中部地区在开放的示范、带动下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仍然取得了成绩, 但是相对东部沿海城市说来, 发展速度、规模的差距是很大的, 人民的收入差距也仍然在拉大。

3. 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在社会主义历史上是没有现成模式的。邓小平讲我们的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 改革旧体制实行新体制期间, 旧体制的改革不一定彻底, 新体制实施的不一定完全合理, 还有许多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后才能修改、完善的地方。在这期间, 政治上层建筑也必定发生了相应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 难免出现一些政策的权利失真, 因而为社会提供了不公平竞争的可能。在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中, 有的地方经济搞活了, 有的地方经济衰败了, 有的人富裕了, 有的人失业了, 贫富差距开始拉大。

三、正确对待共同富裕过程中出现的分配不公问题

正确认识和对待在共同富裕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包括分配不公在内的种种社会问题, 这对我们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我们应该认识到,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绝对不是“两极分化”。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和人类这会历史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 两极分化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指这样一种经济和社会现象:社会出现一个阶段, 为数不多人占有大量生产资料, 能够作为“统治生产者剥削生产者的手段”无偿占有别人创造的剩余劳动;同时, 广大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 除了出卖劳动力一无所有。从而形成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和积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向多数人集中和积累的两极。两极分化是收入差距过大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既有量的规定性, 又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 是指贫困阶层和富有阶层的财产和收入差距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界限分明而又对立的两极;从质的规定性来看, 是指贫困阶层与富有阶层在财产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同时, 两大阶层之间形成深刻的矛盾和冲突,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于确定“极”的人数比重,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五等分法, 即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最低收入家庭对比。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贫富差距程度的度量问题,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 越趋向于0, 说明收入分配越平均;越趋向于1, 说明贫富差距越大。一般认为, 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 说明收入差距比较合理, 数值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过大, 0.6被定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 表明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 包括各种集体福利和非正常收入的差距在内, 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45。据世界银行测算, 认为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467。无论是国家统计部门的基尼系数的测算数值, 还是其他调研机构的调查估计, 都告诉我们, 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 总体上处于合理差距向过大差距过渡的过程之中, 更重要的是我国城市与城市、农村与农村的基尼系数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值, 所以, 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 我国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我们的改革开放并没有违背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原则, 我们还处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之上。

其次, 从共同富裕这个过程来看,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共同富裕不是全体社会成员同时富、同步富、同等富, 要求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以同等速度达到同等程度的富裕, 不允许有先有后、有快有慢, 这是对共同富裕的曲解。这种观念实践的结果, 只能是共同贫穷, 而不可能是共同富裕。这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事实所证明。

从全局发展的角度来看, 我们并不反对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 但是有一个前提, 即这部分社会财富将在一定的时候用于帮助不发达地区振兴经济, 而并非私人无偿占有, 这也是公有制的优越性的一个方面。只有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才能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找到合理解释。而事实也是如此, 因为我们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卓有成效地将效率和公平结合了起来, 即在收入分配调节中, 坚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发挥市场作用,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 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规范分配秩序的具体措施, 要求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水平。

第三, 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制度特性来看, 市场经济体制是为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服务的, 它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财产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这就决定了在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公有制企业, 全社会的绝大部财产收益都归国有。

第四,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是人民政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在此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必然是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的国家行为, 其最终目标仍然是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 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些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认真对待, 客观分析, 结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潮流, 现已存在的贫富差距, 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调节和控制贫富差距, 切实防止两极分化。

摘要:本文结合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分析了当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关键词: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差距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139页.

[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田克勤高等教育出版社5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第633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354页.

关于共同富裕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共同富裕,先富,后富,贫富差距

邓小平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论述明确了我们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共同富裕。与共同富裕相关的一些问题, 如先富与后富、公平与效率、贫富差距等一直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学者的关注。

一、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 “富裕”反映了对社会财富的拥有,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基本占有方式,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集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 又体现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统一。对于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的描述有以下几点:

首先, 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共同富裕概念本身就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就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财富的拥有。既然是要拥有社会财富, 就必须有足够的社会财富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 共同分享。这就内在的要求我们解放被旧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创造足够多的社会财富, 也只有社会财富足够全体成员共享才是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动力保证, 发展生产力则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根本任务和物质保证,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蛋糕”做大了, 共同富裕才能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反之, 则会陷于平均主义。改革开放之前的“共同贫穷”、“大锅饭”就是很好的例证。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过去搞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 实际上是共同落后, 共同贫穷, 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 而是富, 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其次, 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富裕。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 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然而, 仅有物质生活的富裕, 而没有精神生活的充实、健康水平的提高、公益事业的发达、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种富裕与现代文明是相背离的。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指出, 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认为, 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的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 这几方面有机结合, 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因此, 共同富裕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经济上要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在政治上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民主思想和形式, 在文化上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进步、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精神文明, 在社会领域要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再次, 共同富裕思想的关键是要区分“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实行同步富裕实际上就是实行同步贫穷, 这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国现阶段,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生产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别, 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劳动者的个别差异也很大。在这样的条件下, 我们不可能实行“同步富裕”, 只能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 共同富裕思想必须要处理好先富后富的关系。先富是手段, 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后富是目标, 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和后富没有本质区别, 只是个先后问题。先富是条件, 如果没有先富, 最终也不会有共同富裕;后富是目的, 是在先富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可以说, 先富是量变, 后富是质变, 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带动和帮助落后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是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邓小平同志指出:“我的一贯主张是,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邓小平同志看来, 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在带动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很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示范作用。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可以用自己致富的事实和经验影响左邻右舍, 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二是帮助作用。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不但可以通过向国家交纳多种税金, 通过国家的财政活动这个中介环节, 支持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和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也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投资甚至直接捐赠等多种渠道和措施直接进行帮扶, 使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三是带动作用。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可以为落后地区和还没走上致富道路的人们提供经济发展的空间、机会和手段, 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因为先富的地区和个人有这些积极作用, 邓小平说它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二、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贫富差距”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 先富带后富的捷径也附带了“贫富差距”这一后遗症。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的表现形式为:

阶层差距:城镇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增速呈阶梯式格局。财富积累的“马太效应”正逐步显现, 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城乡差距: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是3.281。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1759.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58元。2007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增长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幅度差距虽然明显缩小, 但在绝对数字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

区域差距: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从2000年到2003年, 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差距已由7548元扩大到了9250元。GDP增长率的差距也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8.39个百分点。农村区域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明显高于城市区域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

行业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 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工资水平参差不齐, 垄断性行业与非垄断性行业收入差距扩大。2004年人均收入最高的证券业为50529元, 最低的是林业, 为6718元, 前者是后者的7.52倍。此外, 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 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 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企业差距:2006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 由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编制的统计年报, 统计了国资委监管的169家央企全年的经营数据。该年报显示, 利润排名前40家的企业, 平分了6000多亿央企利润中的95%。其中有12家企业的利润都超过了100亿。这12家企业主要来自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运输和电力系统, 即传统的煤、电、油、运行业。它们人均人工成本, 中位值在6万-7万元之间。而该年度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 东部省份是2.24万元, 中部地区1.5万元不到。一些企业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

阶层、城乡、区域、行业、企业等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是诸多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形成的:

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无论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 市场经济体制都有其内在的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生产者的激烈竞争中, 由于不同生产者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识的差别, 必须导致那些满足社会需要的生产者被社会回报的大量社会财富, 那些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生产者被淘汰, 因而社会的贫富差距必然拉大。

2、我国地域辽阔, 由于历史、地理、

文化、资源等方面地方原因,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存在三个不同地带: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点到面的发展过程, 这里的点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这些城市具有良好的先天经济发展因素, 人们的思想也比较开放, 与国际接轨比较容易。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植和倾斜, 这些沿海城市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与这些开放城市比较接近的中部地区在开放的示范、带动下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仍然取得了成绩, 但是相对东部沿海城市说来, 发展速度、规模的差距是很大的, 人民的收入差距也仍然在拉大。

3、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给我国的经济

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在社会主义历史上是没有现成模式的。邓小平讲我们的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 改革旧体制实行新体制期间, 旧体制的改革不一定彻底, 新体制实施的不一定完全合理, 还有许多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后才能修改、完善的地方。在这期间, 政治上层建筑也必定发生了相应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 难免出现一些政策的权利失真, 因而为社会提供了不公平竞争的可能。在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中, 有的地方经济搞活了, 有的地方经济衰败了, 有的人富裕了, 有的人失业了, 贫富差距开始拉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 不同地区的条件差异以及新旧体制的转轨都无可避免的拉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从这一层面上看, 似乎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 出现贫富差距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再加上阶层、城乡、区域、行业、企业等贫富差距现象的客观存在, 让人不免担心“先富带后富”这一捷径是否会通过贫富差距的逐步拉大, 最终导致两极分化。

三、正确看待“贫富差距”

正确认识和对待在共同富裕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这一问题, 这对我们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我们必须看到,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与“两极分化”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所分析的两极分化现象, 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出现的, 有着特定内涵:在社会上, 为数不多的人占据着大量生产资料, 而这些生产资料能够作为“一种剥削手段”无偿占有那些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所创造出来的剩余劳动;同时, 广大劳动者失去了自身的生产资料, 他们一无所有除了劳动力。正是这两个条件导致了财富被那些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少数人所积累, 而多数人却被动成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担负者。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一结果从量上来看, 是指贫困的阶层和富有阶层的财产和收入差距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界限分明而又对立的两极;从质上来看, 是指贫困阶层与富有阶层不仅在财产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在两大阶层之间还形成深刻的矛盾和冲突,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 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与“两极分化”在内涵上有着质的差异。

另外在针对我国贫富差距的实际测量上也证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不等于“两极分化”。关于确定“极”的人数比重,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五等分法, 即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最低收入家庭对比。国际上比较流行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贫富差距程度,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 越趋向于0, 说明收入分配越平均;越趋向于1, 说明贫富差距越大。一般认为, 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 说明收入差距比较合理, 数值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过大, 0.6被定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 表明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 包括各种集体福利和非正常收入的差距在内, 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45。据世界银行测算, 认为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467。无论是国家统计部门的基尼系数的测算数值, 还是其他调研机构的调查估计, 都告诉我们, 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 总体上处于合理差距向过大差距过渡的过程之中, 更重要的是我国城市与城市、农村与农村的基尼系数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值, 所以, 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 我国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我们的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原则, 并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之下积极发展经济, 谋求共同富裕。

其次, 对于使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居民贫富差距程度, 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在对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时, 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要进行贫富差距的衡量, 进行比较的阶层、城乡、区域、行业、企业之间必须是具有同样的条件, 这样才是能确保这种比较的公正性。然而在对我国贫富差距进行衡量的实际操作中, 由于历史、地理等客观和经济体制改革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所比较的阶层、区域、行业等就不再同一个起点之上, 很难保证基尼系数的客观性。

最后,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也就是说共同富裕是制度性的内容, 而先富带后富这一捷径只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制度性内容的途径、方法、手段。方法、手段都只是服务于制度,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制度。

综上所述, 共同富裕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任何方式、途径也只是服务于本质的实现,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 由于地理、历史、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必然会出现贫富差距的现象, 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去否认贫富差距的存在, 而是积极正确的对待贫富差距, 努采取有效的措施, 不断调节和控制贫富差距, 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

参考文献

共同富裕视域下的区域协调发展 篇10

关键词:共同富裕,区域协调发展

在今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 而这项内容从总体上来说就是要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1]

区域协调发展, 就是要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是缩小区域差距,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我国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不同地区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所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设是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在经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一、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分析

(一) 经济发展不协调

1、从GDP总量及发展趋势来看:

单位:%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是衡量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从表1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过半, 并且东部地区的经济比重总体上来看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由1992年的55.2%上升到2008年的58.4%;而中部地区总体上来看是不断下降的, 到2008年, 中部的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23.8%;西部地区虽然下降的幅度不大, 但也是处于下降的趋势。从这些数据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 东部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领先的领导地位, 虽然东西部地区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但是与东部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2、从人均GDP及变动趋势来看:

单位:元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人均GDP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出, 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一直相差不大, 而与东部地区的人均GDP相比则呈现出绝对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到了08年中西部与东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西部的人均GDP都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经济发展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只是相对于东部的经济发展来说, 西部与中部还处于落后的状态。

3、从人均收入来说:

单位:元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从收入差异的数据分析来看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本趋于一致的, 无论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还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东部地区都很明显的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与中部相比而言,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接近或者略高于中部, 而农村居民纯收入则因为自然因素还有生产效率低下等相关的原因, 导致收入低于中部地区。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区域间经济指标的对比, 东部是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的, 但在近几年开始差距上已经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 说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上已经有所发展, 但总体上相对于东部来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二) 社会发展不协调

东中西部经济都在快速迅猛的发展, 各地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从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稳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因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 各地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不同, 也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差距。1990年东部城乡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相当于中西部的1.51与1.77倍, 在2001的时候则扩大到1.56倍与1.80倍;在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方面, 1990年东部分别是中西部的1.21与1.53倍, 在2001年的时候扩大到了1.60与1.72倍, 差距也是很大的。近几年来尽管中西部地区在城乡居民人均科教文娱乐与医疗保健方面有很大程度上的投入, 但是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还是很大, 同时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还落后于中部地区。[2]

(三) 科技发展的不协调

一个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提高地区科技水平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提升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从科技人员人均经费支出变动情况来看, 2001年东中西部科技支出之比为:2.00:1:1.23, 东部的科技投入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008年, 虽然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快速增长, 但中西部地区科技支出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仍然较低, 甚至有些还出现了不升反降的现象, 说明科技投入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支出速度, 这也是造成科技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因素。所以东中西部科技发展水平非常不平衡, 差距很大, 而且在部分指标上的差距还在明显加大。[3]

(四) 教育发展不协调

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地区发展的重要发展指标, 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挂钩, 这里以高等教育为例来说明教育在东中西部发展的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国高等教育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由于经济和地区地理位置占很大的优势, 高等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比发展得更快更好, 同时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 不论从规模、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 都稳步上升, 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经济、环境、人才等多因素的限制, 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东部各省基本上都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以2008年江苏省为例, 普通高校有118所, 普通高校在校生有156.88万人, 每万人口大学生数已经达到206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 专任教师达到95622人, 占全国的7.5%。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步阶段。以2008年安徽省为例, 普通高校达到89所, 普通高校在校生有73.1万人, 每万人口大学生数达到120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7%, 专任教师达到42758人, 占全国3.4%。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有着很显著的成效, 但是西部高等教育整体规模还普遍偏小, 特别是在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的高等教育发展更是严重滞后。以四川省为例, 四川省2008年普通高校有76所, 普通高校在校生有91.8人, 每万人口大学生数113人, 专任教师达到61121人, 占全国的4.8%。由此看出, 东中西部高等教育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东中西部各省以及省内各市之间高等教育发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4]

(五) 区域开放的不协调

1990年东部的外贸依存度分别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3.69和3.93倍, 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后, 东部沿海地区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 同时加上东部地区本身拥有的对外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地理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环境等等, 所以外商投资的重心也越来越向东部倾斜, 在2002年的时候东部的外贸依存度相当于中西部的8.25与7.37倍, 差距进一步扩大化。[5]

区域间发展所呈现出的不协调是多方面的, 而区域间在经济方面的不协调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同时东中西部在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教育投入、区域开放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呈现的都是东部优于中西部的状态, 而造成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也是多方面。

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一) 政策原因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 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 从面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 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 发展到一定的时候, 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 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6]这“两个大局”的思想, 体现出国家实行的是向东部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 国家推动东部率先发展, 从而以东部的发展带动中西部发展, 这种区域倾斜政策让具有很强地理优势的东部地区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 而中西部发展的却很慢, 从而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的扩大化, 致使区域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加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二) 自然地理因素

东部地处沿海, 良好的地理位置为其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从而地区发展的潜在机会比较多;而中西部则为内陆不发达地区, 生态环境恶劣, 对外交往比较少, 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较差, 改革开放以来, 因东部沿海条件优越, 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而这些投资在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分布也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协调。根据商务部外资司的2007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目前中国86.85%的外商投资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更精确地说, 仅仅四省一市,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 就吸收了全国近70%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面积占全国90%的领土, 覆盖了19个省和一个直辖市的广大中西部地区, 却仅仅吸收了不到15%的外商投资, 所以这也是造成差距存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7]

(三) 结构因素

东部地区在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的, 一是东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市场经济的活力较强;二是东部实现了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三是东部以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盈利能力较强的轻工业为主。而且现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速度和城镇化程度都明显高于内地。[8]

(四) 城市化水平差距

东部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大都市圈迅速发展, 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而中西部缺乏带动和整合区域的资源和优势, 这也是造成区域差距的原因之一。在全国城市总量中, 东部地区城市占比为41%, 中部地区为34%, 西部地区为24%。在城市结构中, 2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东部地区占64%, 中部地区为20%, 西部地区为16%;东部地区50-100万人口的城市占比接近50%, 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几乎不存在。而在西部地区, 20-50万人口的城市最多, 占比为35%, 50-100万人口的城市次之, 占比29%, 2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有16%。2000年全国城市化水平为37%, 西部城市化水平为29%, 只相当于199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而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区的城市化水平都在50%以上。[9]

三、以共同富裕来指导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 从我国分配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 邓小平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 从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观。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他们就起着一种示范、帮助以及带动的作用。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必然会产生很大的示范作用, 影响左邻右舍, 带动其他人向他们学习;同时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不但通过国家的财政活动这个中介环节, 支持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和人们走上致富道路, 而且还通过对口支援等各种途径和方式带动他们致富。先富起来的地区可以大量吸纳落后地区的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所得的劳务资金、掌握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等, 对落后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0]

东部地区拥有好的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就必须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实现更好的发展, 最终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一)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加强并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 实行地区互助政策, 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 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二) 培育中西部优势特色产业,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因地制宜

立足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条件, 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体系。一要加快发展中西部的特色农业。依托中西部地区特色农副产品资源, 建培育一批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二要加快发展优势工业。以认真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切入点, 促进形成若干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三是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依托中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 提升中西部地区旅游业整体竞争力。四是引导、鼓励和支持中西部地区企业积极参与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11]

(三) 合理调整中西部产业结构, 积极引导并推进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以采取合作共建或者共同开发的方式来吸引大企业对中西部的开发, 提高中西部对各种项目的承载能力, 并以自身的各项产业优势来招商引资, 合理调整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同时要积极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引导东部地区一些传统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 整体迁移到中西部的产业园区, 弥补中西部产业条件的不足。

(四) 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核心工业区的现代化城市群建设, 提高中西部的城市化水平

中西部地区因缺乏区域经济的领导力量, 城市化水平低, 与东部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所以中西部要全面提高城市化水平。首先在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 要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 加强同一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 真正发挥城市群的经济功能;其次在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好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功能,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区域不平衡的差距;最后要加快调整城市群的产业结构, 协调好中心城市与其他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 达到城市群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12]

参考文献

[1]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_6.htm 2011-3-16“十二五“规划全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3]同上.

[4]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6]吴树青, 陈占安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69) .

[7]http://cn.chinagate.cn/reports/2008-04/10/content_14749478.htm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各区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8]李炳炎.共同富裕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9]同[4].

[10]曾国平, 王春兰.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

[11]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二五”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 2010, (05) :3-11.

依靠权力的分配实现不了共同富裕 篇11

把如此严重的两极分化归咎于市场经济,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归因。为什么在一些奉行自由市场的发达国家,贫富差距也没有中国这么大?追问两极分化的祸源,就不得不追溯到中国作为转型国家这一“特殊国情”。

学者对此有扎实研究。在《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报告里,王小鲁推算出2008 年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为23.2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资金流量表”的住户可支配收入高5.4 万亿。这5.4万亿,约占当年国民总收入的15%,俗称灰色与黑色收入。工农大众没什么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更不沾边。这笔藏在权贵阶层的壁橱里的巨款,主要围绕权力产生,极大地恶化了强弱群体之间的财富落差。

毋庸讳言,在三十多年改革过程中,始终有一条权力变现的潜流存在。通过对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强势支配,设置各种准入障碍来垄断重要行业,不受限的权力以此获得了巨额腐败租金,这才是中国贫富差距畸高的核心原因。权利缺失者,随之以物质贫乏,权力强大者,要积蓄财富则易如反掌,這已是社会共识,并成为很多人进退取舍的内在标准。

其实,不谈灰黑色收入,只看政府、企业与个人的收入比例,也能发现贫富日益悬殊的秘密所在。从1997年到2007 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46%,而且这几年继续下降,而政府与企业收入占比则一路上升。2011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万亿有余,继续保持近30%的增速。如此快速的财政增速,配之以极不相称的公共服务,使二次分配的矫正作用基本沦为空谈。

国强民弱,使追求共富不得不靠政府的自省与善心。但仅靠政府善心,显然并不足以实现共富。改革前,权力全面配置资源,无法形成灵敏的价格体系,中国人只好共同贫穷。现在虽然加入市场要素,权力改革却依然任重道远,国民财富分配还是得屈从于权力逻辑。主政者施仁政,则民众得实惠。运气不好时,遇上一个不靠谱的地方官,一方百姓就只能艰难度日。

政府也有利害计算,这本是常识。缺乏社会的异体监督,政府不可能做到利益完全中立。“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走向共同富裕,初次分配要按市场规则,再分配则必须要由纳税人说了算。

所以对民众来说,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一定要告别对父爱主义的幻想。惟有权利明确无误,并有法律保障,农民土地才会真正值钱,市民才不会连房带地被“无偿收回”。

为达成可持续的良治,政府则要深化改革,让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共富是财富分配向正义原则的回归,更是社会经济权利的落地,是民众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由之扩展,非如此不能真正避免国民分裂为对立阶层的悲剧。

论中国梦视阈下的共同富裕之路 篇12

一、中国梦与共同富裕的内在统一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政府和人民一条长远的理想信念和共同追求的目标, 自邓小平同志将其提出之日起, 就一直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经验, 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同时, 就对共同富裕有过阐述。他强调说:“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 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 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不是两极分化”,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有凝聚力, 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 才能避免两极分化,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总结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总之, 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就是:在贫穷落后的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通过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 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 让先富带后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深刻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就是一个强国富民梦。强国才能富民, 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 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 复兴就不算完成。所以,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就是为了人民幸福, 进一步说, 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让人民能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的深刻含义与其说是梦想, 毋宁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脚踏实地, 艰苦奋斗出来的经验总结。强国才能富民, 民富是国强的有效保障。“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勤劳致富、营造美好生活的梦想, 而不仅仅只是较为抽象的国家目标。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富裕并不是“中国梦”, 只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才是“中国梦”的真正体现。所以“中国梦”承载的本质是人民的富裕, 更是共同富裕的理论升华, 归根结底,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之梦。

二、走共同富裕之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992年,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说:“走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 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 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说:“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先富带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为实现共同富裕制定的一条发展策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 这一发展策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普遍提高了人民的富裕程度, 但总结30年来的发展经验, 走共同富裕之路,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收入差距大, 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

按照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实现共同富裕, 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 让先富带后富, 最终来实现共同富裕。然而, 在具体的社会发展中, 先富和后富之间没有形成一种联动, 反而形成了一条巨大的鸿沟。简单说, 较先获得社会资源而富裕的人没能够很好地为后富者创造出社会机会和资源, 而是把创造的社会财富占为己有, 从而致使两者间贫富差距加大, 使富者更富, 穷者更穷。共同富裕的对立面是“两极分化”。无论是邓小平同志的美好愿景, 还是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 消除两极分化都将是我国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

2. 分配不公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换句话说, 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所以, 当分配出现问题时, 共同富裕的实现也必将出现问题。目前, 我国社会正从城乡二元结构过渡到了城市社会多元分化结构, 造成社会分化加剧, 贫富差距拉大, 滋生了很多不公现象。传统的收入分配不公领域迅猛向“存量不公”、“机会不公”、“能力不公”等领域扩散, 使得社会分层日益固化。随着平等与机会在阶层流动中的作用力减弱, 阶层固化为贫富二元, 这样一来, 不仅使得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减少, 更会因贫富分化而衍生出更多的社会问题。

3. 贫困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按照邓小平同志“三步走”的战略路径, 经过全国人民长期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 按照“两个百年”的发展目标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要在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年来,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全国绝大部分人都在稳步朝着小康社会迈进, 但直至目前依然在事实上存在贫困问题。尽管造成贫困问题的原因很多, 但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如果居民平均收入低于贫困标准, 那么, 收入分配差距越大, 就越会有更多的人陷入贫困, 所以, 贫困问题不解决, 缩小收入差距就会落空, 共同富裕就不能实现。

三、合理发展,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首先, 坚持发展始终是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六大就曾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无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还是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其前提和基础都是需要一个长足的发展, 都需要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高度发达作为支撑, 贫穷落后实现不了共同富裕, 固步自封成就不了中国梦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发展生产力, 国民收入稳步增加,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经济社会保持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这不仅得益于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更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了一个好的发展策略。但是,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我们仍然要看到, 我们的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还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背后, 还有一个巨大的人口基数, 人均收入仍然很少, 贫困人口依然很多。所以, 发展始终是第一要义。

其次, 实现均衡、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改革开放开始的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就是一种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方式, 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 让先富带后富的经济发展方式, 其所坚持的就是一种效率优先的原则。在这种讲究效率的原则下, 必将产生不均衡的发展, 比如: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发展不均衡、政策投入不均衡等等, 这就增强了兼顾公平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到2020年“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的提出, 一方面强调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实现共同富裕, 另一方面阐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要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方向转变。所以, 经济发展要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 走一条均衡、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最后, 强调公平正义, 逐步缩减贫富差距。共同富裕与中国梦一样, 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公平正义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 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这“三大公平”是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这正是我们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还必须注重缩减贫富差距。无论是从世界的横向还是从历史的纵向来看, 我国每年的基尼系数都远超国际警戒线, 可以说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是非常严重的。究其原因, 一方面这是经济发展战略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更多的是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而导致的两极分化。所以, 缩减贫富差距根本上还是要合理的收入分配, 更加注重公平, 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64, 110-111, 166-374, 225, 357, 373.

[3]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N].人民日报, 2013-01-04.

[4]纪宝成.共同富裕:当今中国的中心课题[N].环球时报, 2011-06-28.

上一篇:复用传输下一篇:京秦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