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质量控制(共12篇)
设备质量控制 篇1
用户控制设备质量一般是通过购销合同中的质量缺陷责任条款,约定制造商应承担的质量违约责任,进而控制其生产行为,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也就是通常采用的质量保证金方式[1]。但这种方法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而且不具体,执行起来也存在不少困难。统计分析发现,实物质量好的设备,其技术资料的质量也好,反之亦然,即设备本身的质量与其对应的资料质量具有正相关性。这就是说,通过控制资料的质量,对控制设备的质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资料质量是设备质量的最终体现
所谓资料质量,一般包含二方面的要素。一是资料的内容质量,是指资料所披露的信息在真实性、齐全性和档案性方面达到的程度。二是资料的形式质量,是指资料印刷、装帧的精美程度,纸张或其他介质(光盘、磁盘等)的质量好坏等。
(1)真实性。是指资料信息能反映设备的生产过程、出厂检测检验结论以及设备出厂时的实际情况。真实性要求做到图物相符、技术数据准确可靠、签字确认手续完备、日期时间顺序合乎逻辑。设备的技术资料,是一组有内在客观联系的文件和数据的总和,任何虚假资料特别是虚假信息都将违背客观规律,无法体现真实生产过程,同时也动摇对设备质量的认定基础,并为日后的使用维护、更新改造带来指导性错误。虚假资料完全失去设备资料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真实性是资料质量体现设备质量的首要条件。
(2)齐全性。是指资料的种类能全面覆盖设备各个方面的信息,最大可能地保证用户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使用设备时都能从随机携带的资料中获取所需要的帮助。任何用户都做不到亲眼见证设备的生产检测过程,只能从设备的各种资料上综合推断设备的内在品质,资料不齐全会使信息链缺环,会严重影响用户的判断。因此,齐全性是资料质量体现设备质量的充分条件。
(3)档案性。设备的技术资料经过分类整理、立卷归档等加工过程形成档案被完整、准确、安全地保管。这些形成档案的资料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成为指导以后同类工作的信息资源,长期发挥作用。高质量的设备总能引起用户的青睐而被广泛使用,传递这种信息的正是资料档案。
资料的质量不仅反映在上述3个方面的内容要素上,资料的外在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透息着资料的质量。一套技术资料,即使其内容真实、种类齐全、可利用价值极高,但若其纸质粗糙、印刷模糊、装帧低劣,用户也不会认为其是好的资料。与生产设备相比,制作资料毕竟不是复杂困难的工作。连几乎不含多少技术成分的资料都做不好的制造商很难让人相信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相反,那些能提供纸质优良、印刷清晰、装帧精美的技术资料的制造商总能给用户留下良好的印象,也使用户相信其产品是过关的。
因此,设备技术资料全面真实地记录了设备的生产过程和检验结果,反映了设备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以及设计要求和安全使用、维护保养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可见,资料质量是设备质量的最终体现。
技术资料是制造商给用户出具的质量保证和承诺
设备制造商在给用户提供产品时,也提供了对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承诺。技术资料就是质量保证和承诺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资料成为用户手中的法律凭证,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因产品质量原因引发用户与制造商的纠纷,在协商解决未果时必将诉诸法律。这时,用户可以根据制造商提供的资料,要求制造商兑现承诺。有损失的,还可以向制造商追偿。由于资料具有证据性的属性,资料的质量与产品质量就具有了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设备质量好的制造商才敢于在资料中做出质量保证与承诺。据此,用户就能够通过控制资料质量控制产品的质量。
设备质量不仅体现在制造环节,也体现在使用环节。再好的设备,使用不当也会出事。因此,设备制造商会对正确使用本厂产品给出指导或要求。用户必须遵守这些使用要求,按制造商指导使用设备。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制造商会率先考察用户的使用情况。如果发现问题源于用户的不当使用,则制造商是不负任何责任的。这时,技术资料就成了制造商免责的法宝。
不合格的资料对设备质量评价产生严重影响
目前,尽管国内大多数钻井设备制造商的设备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对应的资料质量却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料信息真实性令人怀疑。个别制造商的同一设备的同一信息在不同的资料上出现多种表现形式,如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甚至出厂编号,在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中出现多种写法,名称随意地使用俗称、别称甚至口语的现象经常出现。规格型号中的字母、数字、符号在同一份资料中前后不一致或不同的资料间相互不一致等。用户在查验技术资料时感到各种资料不能互相佐证,资料信息链不能形成闭环。另一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料与设备不能一一对应,即资料与设备不具有唯一对应性。如国内某大型钻机制造商生产的底座销子上没有任何标记,要追溯销子的材质、性能、热处理等理化性能和出处是根本办不到的。还有的制造商,产品合格证上印有产品系列号,但在产品本体上却没有打印该系列号,这样的合格证没有任何意义。
(2)资料的种类不全、信息短缺。资料不齐全的问题是国内许多数制造商的通病,这些制造商提供的设备技术资料仅仅是一份合格证和说明书,其他资料,如材质报告、检测报告、探伤报告等文件不能主动提供或及时提供。这里有一个认识差异问题。国内许多制造商普遍认为,只要提供了设备的最终合格证就意味着设备通过了各种检测,至于检测报告,提供与否并不重要。而国际上的普遍认识与国内的认识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如果见不到各种佐证证明,仅仅一张合格证是不可信的。由于这种认识差异,国内钻机接受外方检查时常常因不能及时提供对合格证的支持性文件而影响了检查人员对设备质量性能的判断。另外的问题是资料所披露的信息短缺,突出的表现是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写得过于简单。这里也有一个认识差异问题。国内制造商编写设备使用说明书时,把读者即设备操作者定位在行业内专业人员,甚至是高级专业人员,总认为读者能看懂,甚至认为设备操作简单,不用看说明书都能正确操作。因此,设备说明书编写得简而又简,尤其是图示图表极少。国外制造商则把读者定位在设备的初级使用者,甚至是从未使用过本设备的人员,总怕读者读不懂。因此把说明书编写的极其详细,特别是大量使用图示图表。外方在检查出国钻机时经常抱怨说明书过于简单,没有图,看不懂。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制造商应该认识到,编制技术文件时应将读者定位降低,尽可能多地披露相关信息。还要注意到,编制技术文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能用图不用表,能用表不用字”,即尽可能多地使用图示和图表。
(3)资料文字差错率高、外文译文错误、资料本册印刷装帧粗糙。相当一部分制造商不注意认真校对资料文稿,致使资料中错别字、病句大量存在,甚至出现逻辑错误(如探伤报告的日期早于负荷测试报告的日期;个别厂商提供的资料中,检测日期出现“2月30日”等),导致对资料内容的错误理解。由于很多制造商的外文资料是请翻译公司翻译的,而翻译公司又未能正确理解专业含义,翻译出来的译文错误百出。如将“超声波(ULTRASONIC)”翻译成“SUPER SOUND WAVE”,将“曲轴(CRANK SHAFT)”翻译成“SONG STALK”。外方检查钻机时,对这些错误的外文译文,一般不会过分在意,只要当面向他们解释清楚也就可以了,但这中间透露出的制造商在制作技术文件时的不认真、不仔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制造商对产品质量的放任,降低了制造商产品的可信度。还有些制造商,只注意资料的内容,却忽视资料本册的印刷和装帧。资料的用纸质地很差,不仅单薄,而且粗脆,根本满足不了长期作业现场的多次使用。个别制造商的产品合格证只有普通邮票大小,给资料的汇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资料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产品质量存在缺陷,或者,至少不能充分证明产品不存在缺陷。因此,钻机接受甲方或第三方检查的时候,由于资料不合格引出的检查不合格项影响了检查人员对钻机整体性能的判断,有时甚至影响到能否通过检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设备的资料工作不仅仅是纸面工作,而是关系到设备能否被认可和接受的关键,是进入作业市场的门票。资料的质量是设备质量的有机组成,而且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户只要控制住资料的质量,就能很大程度上控制住设备的质量。
通过资料质量控制设备质量,在具体操作时有一些应特别关注的要点不能忽视,主要有:
(1)在和制造商签署技术协议时,应将资料要求详细而明确地予以确定,以便制造商在制造设备时按协议要求同时准备技术资料。在提出资料要求时,应明确规定资料的种类、语种、数量以及字体字号、幅面等编辑要素和印刷装帧要求,能量化规定的要尽量量化,不能笼统地要求“提供全套技术资料,印刷装订精美”。“全套技术资料”的概念不准确,一些制造商认为一张合格证和一份说明书就是他们的全套技术资料,致使设备交付后用户又要再向制造商索要其他资料,用户不满意,制造商也很烦。至于“装订精美”这样的要求,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标准,执行起来制造商很迷茫。
一般说来,一部钻机的技术资料种类可大致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技术文件,包括说明书(安装使用指南)、零件目录手册、维护保养手册、图纸图件等。另一类是质量文件,包括整机综合功能测试报告、设备或零部件的出厂合格证、负荷测试报告、管线和容器等承压装置的试压报告、铸锻件和焊缝的无损检测报告、材料理化性能报告(材质报告)、计量器具的调校记录报告、焊接工艺规程、生产许可证、防爆合格证、API Q1证书、API证书、ISO 9000体系证书、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认可证书以及其他国内或国际公认的资质证书等。有时,操作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井控证书、HSE证书、焊工证、检验工证、电工证等)也被划定为设备的质量文件。
上述开列的资料名录,只是大项。事实上,多数大项下都包含若干小项,如图纸图件,除了设备说明书中必须具有的原理图、结构图、运输吊装示意图、安装示意图等外,对钻机整机还应当有钻机总图,包括井场和营区布置图、井场水泥及钢木基础摆放图、电气水油路图、危险区域图(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高压管汇和固井管汇流程图、逃生路线图与紧急避险位置图、消防器材摆放位置图等。无损检测报告中至少包括磁粉探伤、渗透探伤、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这些资料目录,在技术协议中必须根据设备特性明确列出资料种类,不能敷衍。
为了做到实物与资料的一一对应,技术协议还应该对实物本体上打刻的机体标识予以确定。
(2)设备出厂验收时,加强对资料的验收。应该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验收设备实物与验收资料脱节的现象,最好的做法是实物与资料同时验收,而且,应该是对照资料验收实物。那种只验收实物名称和规格型号以及数量的型式验收是不可取的。至于设备实物早已出厂,相应的技术资料却迟迟不能提供的现象更应杜绝。用户必须树立一种观念,就是资料种类不齐全、内容不合格的设备属于不合格设备或无法证明是合格设备。用户还必须把这种观念传达给设备制造商,使之贯彻于生产的全过程,从过程上控制设备质量。
(3)加强文控工作,重视文控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设备使用与管理部门应加强文控工作,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岗位,安排专人从事文控工作。切实改变重实物轻资料的观念。文控人员大量接触各种设备的技术资料,对设备应配备的资料种类、内容等信息较为熟悉,因此,在设备制造、钻机配套等过程中应重视文控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应该让文控人员参与技术协议的讨论、设备选型(确定)、监造、出厂验收、成套整改以及使用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在设备制造过程中,文控人员应经常检查制造商的资料准备情况,不能等设备全部制造完成后再去检查资料,那样的话,检查出问题,纠正起来很困难。
(4)资料中的问题全面反馈给制造商,敦促其及时纠正。一旦检查发现资料中存在问题,不论是种类不全还是资料内容有误,都应该全面反馈给制造商,敦促其及时纠正。制造商对错误资料的纠正过程也是其产品质量的提高过程。事实上,正是在技术资料严要求的推动下,国内许多钻井设备制造商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像ModuSpec(Mobile drilling unit inSpection),成立于1986年的风险管理专业咨询公司,总部设在荷兰)和OES(OILFIELD ENGINEERING SERVICE,总部设在阿联酋沙迦。)这些对钻机进行检查评估的专业机构,不仅对设备本身要求很严,对资料的检查也极为详细严格。通过这些机构对钻机检查所产生的对钻井设备质量的拉动作用不可低估。
综上所述,由于技术资料质量与设备质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通过控制资料的质量控制产品的质量成为产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郜四清.机械设备质量保证方式的改革探讨[J].采矿技术,2005(5):48-50.
设备质量控制 篇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全局性的建筑施工理念与模式已逐渐成型。其中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已经成为整体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一定的安全稳定性与进度影响性。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更是关乎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稳定。基于此,论文通过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通病与弊端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机电安装施工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与解决策略。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全质量;机电安装
1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且辉煌的成果。建筑行业工程施工建设涉及面相对较广,机电安装施工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其他辅助性安装施工,机电安装施工对整体建筑工程起着稳固性与安全性保障的作用。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是工程建设的基本前提与保障。所以,加强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质量优化工作就尤为重要。
2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的主要特征
随着我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与提高,其中建筑机电安装在整体工程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实质作用。机电安装在建筑工程中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广泛性与技术性,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开展与施工质量都有着较大的影响。首先,机电安装的特殊性在于它并不是实体土建工程的一部分,而是相对独立的机电设备安装流程。因此,机电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与重要。其次,机电安装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机电安装施工涉及项目较多,基本包络了整体工程的全部辅助设施,其中重点包括:消防设备、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与动力系统等多方面内容。每一项都对整体工程质量起着关键性影响。另外,机电安装还具备相对的技术性,由于机电安装涉及的范围较多,对应设备的专业水平与技术含量的相关要求也同样颇高,对机电安装人员自身的素质要求也更为严格。另外,由于我国当下对机电安装施工队伍的管理程度有限,没能形成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而导致了施工队伍的流动性与变化性较大,为日后工程施工的质量埋下了重大的故障隐患,大大降低了工程的寿命周期并增加了维修成本[1]。
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3.1电气设备安装方面
在电气设备方面的通病首先体现在隔离开关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在安装中动、静触头没能完全进行接触,使接触面积没能达到相应的接触程度,或者在动、静触头接触过程中接触压力力度不够,有可能是安装人员操作不当或失误,进而造成接触面积出现大量的电热氧化现象,导致在接触过程中造成相应电阻增大,促发了一定的强击电流对触头的冲击,导致了触头的灼伤,大大缩短了触头的使用寿命。其次,在断路器的弧触指与触头的安装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同步性、接触力度过大或者过小、插入流程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极有可能造成触头温度急剧上升,造成触头过热而导致绝缘介质分化,使压力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大,对断路器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因为断电器温度过高而产生爆炸的危险,对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严重威胁。
3.2配电箱安装方面
在配电箱安装方面。首先,主要存在配电箱箱体电焊开孔过大或过小,加之配电箱箱壁较厚影响导线进入箱体,配电箱机箱内缺少相应的设施部件等问题。在进行配电箱固定安装时,通常都是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墙壁之上,安装之前没能对分线盒内的垃圾与杂物进行有效清理,使相对的导向处于混乱随意搭放状态,没能进行整齐有序的绑扎成束。在选定安装配电箱具体位置时,在固定配电箱时没能使其保证平整的垂直效果,导致箱体倾斜,大大影响了安装后的使用效果。安装完成后没能对配电箱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校对,对于相关记录填卡工作没能落实到位。
3.3管线配线等材料选购方面
管线配线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材料的认同选购与施工投入两方面。首先,在材料的选购中存有一定的盲目性与跟从性。没有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所需材料进行合理标准的选购与投入。另外,在选购材料构成中经常出现跟从性选择,只是单一片面地认为市场上性能最好价位最高的管线配线就是最好的材料,造成了大批材料与工程施工需求严重不符的局面,对施工安装进度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材料的施工投入过程中,个别施工单位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往往以旧充新、以烂充好。在施工过程中毫无底线地降低材料成本,使管线配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为以后造成重大安全人身事故埋下伏笔。
4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4.1加强施工技术控制
首先,应该加强材料的认同与选购工作。相关材料质量的保证是机电安装施工中的基本保障。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对材料采购的把控力度,通过结合工程施工现场所需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而对市场进行全面考察,选择既质量过硬又符合施工要求且经济实惠的施工材料,不仅保证了机电安装施工的质量,也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施工成本,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相对保障。其次,要大力度加强对机电安装设备质量的管理工作。在进行机电安装施工作业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施与相关设备配合作业,其设备自身的质量就非常重要,直接对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应该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与保养,如发现故障立即处理解决,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在安装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与电气工程等方面的设备时应该严格重视,对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一定充分了解掌握,避免产生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4.2配电箱施工安装管理
配电箱施工安装是机电安装施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相关设备的正常工作。首先,在安装之前安装人员应该对配电箱的基本信息充分了解掌握,对其功率性能、标准高度与宽度等相关资料都应该清楚明白。在安装过程中应该将钢筋与机箱整体进行全覆盖式焊接,进而增强机箱的稳定性与坚固性。安装中安装人员应该将具有支撑效果的物体放置于配电箱箱体内部,使其存在一定的支撑效果,防止其他因素原因导致配电箱发生变形。对配电箱整体施工完成之后,相关安装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配电箱进行检测与调整,利用相关仪器对配电箱的电路与电阻进行测试与检查,待各项指标完全符合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与运行。
4.3电气设备方面的预防措施
首先,机电安装施工人员在电气设备安装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各线路与触头的连接点认真细致检查,确定在无漏电与沾水的情况下进行安全施工作业。在隔离开关安装过程中,应该使动、静触头保持合理的接触面积,对接触压力的力度释放点严格控制,使其不会出现电热氧化现象,进而保证触头节点的安全。其次,应该注意断路器弧触指与触头在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应技术控制好触头热度,保证绝缘介质的完整与压力冲击的稳定,进而避免了相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进而加强了电气设备安装方面的稳定性与安全性[2]。
5结论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施工已经成为整体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机电安装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与通病,通过对通病的总结与分析,结合现阶段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安装施工技术,及时高效地对其通病进行处理与优化,使其安装施工质量不断提升,进而为日后的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磊.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通病以及控制措施分析[J].工业,,6(3):00096-00096.
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控制探析 篇3
关键词: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控制
前言
冶金设备主要是从矿石当中提取出金属以及化合物,并把冶炼所得到的金属用在具有经济价值的工程技术领域当中,进而使我国经济更具发展前景。冶金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及社会经济实力;同时冶金业为诸多领域提供了必备的材料[1]。在冶金过程中,冶金设备的安装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就目前而言,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施工工艺不具合理性等。鉴于此,本课题对“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与研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对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造成影响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导致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许多,主要包括:其一,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其二,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其三,测量仪器的精准度不高;其四,施工工艺不具合理性;其五,环境较为恶劣;其六,设计本身存在明显的缺陷性;最后,设备自身质量存在问题。在冶金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使其质量大大降低,显然这对冶金工作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2.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究
通过上述分析,了解了对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造成影响的诸多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便显得极为重要。在项目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冶金工作得到有效完善,并为冶金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2.1人的因素控制分析
为了使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需以项目特点的具体情况为依据,进而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控制,包括:人的技术水平、生理及心理特征等[2]。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人对质量的高强度意识。另外,对于施工人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及高超的技术水平,以此使项目得到全面控制。
2.2测量设备控制分析
一方面,基于测量设备自身质量上,在对冶金设备安装之前,需保证产品的合格,尤其是测量设备,所有工作均不能离开测量基准。若测量设备发生故障,便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另一方面,需保证测量仪器的精准度,以实际施工要求以依据,选择不同精度的测量设备,同时满足施工需求。另外,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合理保管,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以此使测量设备的性能得到有效保证。
2.3施工工艺控制分析
对于施工工艺的控制,包括了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及施工组织设计等。同时需对安装工艺采取优惠措施,基于施工方案的制定及审核,需以施工的难点问题为依据,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技术、工艺及操作等,以此保证方案技术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另外,需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之后,才允许进行施工。
2.4设备质量控制分析
大部分冶金设备安装质量问题都发生在冶金设备自身问题上,例如:工期及生产周期短等,进而使得很多设备都不合理。在设备自身出现质量问题的基础上,便无法保证安装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对自身质量问题进行消除便是有效策略之一。
2.5设计缺陷控制分析
设计缺陷主要体现在设备自身的设计质量及工艺设计和土建设计发生错位等方面。因此,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若工艺设计与冶金设计不能有效结合在仪器,便会发生基础和设备安装尺寸存在较大偏差的情况[3]。因此,针对这类问题便需要对图纸审核过程给予充分重视,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6材料控制分析
材料质量要想得到有效控制,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便是材料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是选择合理的材料质量检测方法。在材料订货之前,使用单位需将相关材料递交给有关部门,例如:材料生产厂商的情况、出厂证明及质量保证书等。在通过审核同意之后,才可以从厂商进行订货。同时,在使用之前,材料也需要经过科学的经验方法,进而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判断,看材料是否合格。另外,对于材料质量的控制不仅表现在材料买卖过程当中,对于材料的存储运输有着巨大的作用,若材料在存储运输任意环节存在问题,均会对冶金设备的安装工作造成影响,因此便需要保证材料存储运输工作过程的流畅性及安全性。
2.7环境因素控制分析
环境因素对冶金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影响,通常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同时均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环境因素与施工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对冶金设备的安装环境进行改善,降低噪音、减少粉尘,并将空间扩大,以此达到预防高温的目的。需要充分注意的是,如果这些影响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需尽可能地减轻,这样才能在优良环境下,保证冶金设备安装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讨论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对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进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冶金工程管理技术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具有高科技及现代化的冶金设备不断出现,导致对设备安装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就需要对有关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控制的要点充分实施,同时保证机械设备就位的可靠性及准确性,以此使冶金设备安装项目质量得到全面控制,进一步为冶金工作的完善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有堂.有色冶金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1,11:36-39.
[2]屈佳技.浅析机械设备安装项目的质量控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4:80-82.
浅析光疗设备的质量控制 篇4
1 紫外光治疗设备
1.1 临床意义
波长在10~400 nm的光都可以称为紫外光。UVA波段 (320~420 nm) 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对特应性皮炎、硬皮病、蕈样肉芽肿等多种T细胞介导的疾病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UVB波段 (275~320 nm) 具有中等穿透能力, 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 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
1.2 潜在危害及防护
通过研究发现, 若照射不当, 紫外线对于皮肤和人眼有着较深的伤害。皮肤方面:UVA作用于皮肤的皮脂膜使皮肤变黑, UVB作用于皮肤的深层可使网状纤维断裂, 造成皮肤红斑、气疱、粗糙等, 甚至诱发癌变[2]。眼睛方面:过多的接受紫外光照射会导致眼干燥、眼疲劳、眼结膜炎、角膜炎、眼色素膜炎等, 并会诱发晶状体变性产生白内障, 及造成视网膜炎等疾病[3]。可通过减少照射时间, 适当增加照射距离, 非病变部位适当采用物理或化学防护来减轻伤害, 操作者也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1.3 质量控制
制造商应该考虑: (1) UV灯的衰减, 在设备内增加剂量测量功率计, 对设备的光输出剂量做持续的监控; (2) 应给出标称的光谱范围, UVA波段:320~420 nm, UVB波段:275~320 nm, 产品的实际输出波长应在此范围内; (3) 应给出在推荐工作距离上的平均辐照度、辐照度均匀性、辐照度稳定性等要求; (4) 应在随机文件中加入建议使用护目镜等类似警告语句并详细说明禁忌症等。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紫外光治疗设备推出相应的专用标准, 但是适用于其他领域的紫外灯的标准如:YY 0627-2008、GB 19258-201、GB/T 21096-2007、GB 4706.85-2008可以为医疗领域的紫外光治疗设备指明质控的方向。
2 可见光治疗设备
可见光光谱范围较宽, 为380~780 nm, 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蓝光 (420~460 nm) 和红光 (600~760 nm) 。
2.1 蓝光治疗设备
2.1.1 临床意义
蓝光治疗设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黄疸) 是新生儿常见多发病, 易导致听力损害, 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目前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改变胆红素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从而减轻新生儿黄疸。胆红素能吸收的光线以波长450~460 nm最佳, 而蓝光波长主峰值在425~475 nm之间, 是目前最好的选择[4]。
2.1.2 潜在危害及防护
传统蓝光光源可能会含有红外光, 易产生热量, 使患者发热、烦躁, 可通过使用新型蓝光LED光源和间歇照射的方法来减轻此危害;光疗后会产生胆红素光异构体及抑制乳酸酶活性, 导致腹泻、腹胀。
2.2 红光治疗设备
2.2.1 临床意义
红光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 机理是通过发射红光带状光谱, 与人体组织线粒体的吸收谱产生共振, 其吸收的光子导入人体, 产生高效率的光化学生物反应——酶促反应, 被细胞线粒体强烈吸收, 使线粒体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酶的活性得到激发, 从而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提高机体免疫力[5]。对消炎、消肿、止痛、止痒有一定的疗效。
2.2.2 潜在危害
通常情况下的红光治疗会带有一部分短红外光线, 对人眼具有一定的伤害, 可通过佩戴防护镜等方式减少伤害。
2.3 质量控制
制造商应以峰值波长或波长范围的形式给出标称的光谱范围 (图1~3) 。
3 红外光治疗设备
3.1 临床意义
医疗上应用的红外光谱主要为0.6~8000μm, 可分为近红外 (0.6~1.6μm) 和远红外 (2~8000μm) , 由于红外线的热效应, 当被机体吸收后引起体温升高, 局部或全身血管扩张, 血流速度加快, 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 有消炎和镇痛作用[5]。
3.2 潜在危害
长期照射会导致皮肤出现热红斑, 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烧伤, 0.7~1.4μm的红外光所产生的热效应, 有可能造成红外线白内障。通过适当的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可减少副作用, 根据灯功率大小的不同, 照射距离应在20~60 cm范围内适当调节, 每次照射时间宜在15~30 min。
3.3 质量控制
制造商应给出标称的光谱范围、在推荐工作距离上的平均辐照度、辐照度均匀性等参数指标并严格按照YY0323-2008的要求来设计、生产产品。
注:图1中除435 nm峰值外, 还有一546 nm左右的峰值, 说明该蓝光治疗仪掺杂了接近红光的成分;图2中虽峰值为756 nm属于红光范围, 但是整个光谱宽度为450~1050 nm, 不能很好地突出治疗光的作用;图3中, 波形集中且仅有一630 nm峰值, 制造商应在保证预期光谱的情况下, 尽量减少杂散光以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伤害, 使潜在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针对用于黄疸治疗的蓝光治疗仪, 制造商还应给出在推荐的工作距离上, 总辐照度、胆红素总辐照度等参数并严格按照YY 0669-2008的要求来设计、生产产品。
4 总结
光疗设备是将光产生的热效应或光化学效应作用到人体上,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 达到治疗效果。但如果产品质量不达标或使用不当, 这两种效应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 建议制造商: (1) 减小非预期光谱比例; (2) 将推荐照射距离上的辐照度控制在有效但不过量的范围内; (3) 通过增加定时装置来限制使用时间; (4) 严格按照相应国行标设计、制作产品, 通过以上措施来使光疗设备安全且有效。从患者角度来说, 建议使用时适当增加个人防护, 如佩戴防护眼镜、遵守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等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从监管部门的角度来说, 建议完善各类光疗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 对光谱范围、辐照度、照射时间等关键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 为光疗产品良好持续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摘要:本文归纳总结了市场上几类主流光疗设备的临床使用意义与潜在危害, 并对光疗设备的关键参数提出了要求。为光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也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光疗设备,临床意义,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金海龙, 田宏毅, 洪文学, 等.复合光物理治疗系统的光谱特性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8, 27 (1) :152-155.
[2]蓝广萍, 孙先锋.光疗中不良反应的处理及皮肤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 2006, 1 (4) :17-18.
[3]何维.紫外光对人眼的危害[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1995, (1) :78.
[4]张玉梅, 张晓丽, 刘军锋.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9) :248-249.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篇5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数量和种类快速增长,先进医疗设备带来的技术和方法拓展了临床疾病诊治的深度和广度,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医疗设备风险与安全问题不断增多。为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根据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相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医学装备安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范围包括医学装备资产的管理、新设备验收管理、在用医学装备管理、维修质量管理、计量设备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基于上述过程中的改进活动。
2.资产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2.1做好医疗设备的入库、出库及报废管理,整理设备清单,确保帐物相符。2.2每年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一次资产清查,确保帐物相符,为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提供基础信息,以实现全面监管。
3.设备采购验收的安全控制
3.1设备管理委员会在收到设备采购计划后应参考医疗设备评估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对风险较大设备不予考虑或慎重选择。
3.2医疗设备验收时应对设备进行检测,产品验收合格后,对设备进行终身制监管。经检测不合格产品通知厂家进行更换或退回原厂。
3.3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基本操作培训,培训合格后在医疗设备安装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后方可操作。
4.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评估
对重点设备、器械实施重点监控,包括生命支持类、急救类、辐射类、灭菌器和大型医用设备,根据风险评估等级进行安全监测,分析数据并总结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报告内容持续改进。
5.维修与计量安全控制
5.1工程技术人员在维修医疗设备后(包括送厂家维修后返回的医疗设备)应进行相关的性能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查,并在设备维修记录中注明检测内容及检测人,填写故障现象,维修过程及修复情况,以便追查故障原因进行风险控制。
5.2建立计量器具监管体系,建立计量器具台账,根据计量法有关规定,邀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医用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测并保存记录。每年应对计量器具监管情况进行总结,并持续改进。
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
6.1成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
6.2针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安全事件,医学装备使用科室应本着可疑必报原则,报告收缴后保存原始记录备查,属上报药监部门范围应及时上报
6.3收到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后,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安全等级并反馈至使用科室。
6.4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7.建立评估反馈及持续改进机制
泵闸工程机电设备施工质量控制 篇6
【关键词】泵闸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高速发展,水闸泵站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与土建工程相比较,泵闸工程里机电设备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当前形势下,水利工程的泵站和水闸中所运用的机电设备通常包括照明系统、启闭机、接地系统、电缆敷设、节制闸门、快速闸门、电气设备、清污机、水泵等等。对泵闸工程机电设备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就分析泵闸工程机电设备施工质量控制。
一、泵闸工程机电设备施工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开展泵闸工程机电设备施工之前,要对专业分包企业的资料和资质进行核实和审查,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操作人员上岗证书、施工方案等,在保证其符合相关要求以后,才能够向监理工程师上报,监理工程师再对其进行审核。在泵闸工程机电设备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设计的要求,来进行隐蔽工程、预埋件、零部件的安装工作,只有自检合格以后,才能够报给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在设备安装阶段中,也要实施质量控制,首先要在机电设备进场开箱的时候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其设备的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备的外观是否完整,有没有损坏,零配件是否齐全。在土建和安装过程中,要对安装现场进行验收,对设备基础、预埋件以及管道孔洞进行检查,检查其大小、标高、坐标位置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满足。而后,要对运转质量和调试质量进行控制,对真空度、严密性和系统强度进行试验,还要开展电气耐压试验以及敏感件试验。对系统单机实施无负荷试车,调整和测定系统负荷试验。最后,要对机电设备供货进行验收,明确其是否符合要求。实施设备出厂验收的时候,要按照生产厂家生产的项目进行检查,明确试验报告以及试验大纲是否与国家设计要求以及国家技术标准相符合,还要对厂家配套外加工部件进行检查,对装配有关的安装高程,尺寸配合进行复核。在设备到达工地的现场以后,对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进行检查,对设备质量、规格、备品配件、专用工具开展检查。在安装之前,还要实施开箱检验工作,对重要部件的配合公差以及主要尺寸进行检查和校核工作。在吊装的时候,要根据吊装方案来实施,对人员上岗资质进行报审,还要明确吊装机械设备的状态,尽量实现一次便吊装到位,避免出现二次吊运的情况。
二、泵闸工程钢闸门的施工质量控制
钢闸门以及预埋件在制作的时候要派给拥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来进行生产,钢闸门结构、尺寸、焊接以及使用的钢材必须要有出厂的质保书,在闸门制造的时候,其工序和工艺必须要与设计规范和要求相符合。对闸门焊缝实施探伤检测,保证其质量和外观必须要与规范和要求相符合,委派具有资质的检测人员来承担焊缝质量检测工作,探伤比例也要比焊缝长度多百分之五十。在对钢闸门进行除锈防腐的时候,要根据设计要求来实施,还要保证钢闸门厚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钢闸门拼装以后,由监理部门、建设企业、质监部门以及生产厂家来对其进行共同验收,只有验收合格以后,才能够安排发货。
三、泵闸工程启闭机和闸门安装质量控制
在安装闸门之前,要对门、预埋件的尺寸进行复核,还要对土建高程、闸槽进行复核,只有在确认无误以后,才能够开展吊装工作,并且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对启闭机安装的纵横中心线以及高程偏差进行复核,其偏差要在水平位置2毫米,标高5毫米上下,倾角的误差也要控制在1°上下的范围之内。在安装工作结束,实施运转之前,要对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开展详细的检查工作,保证启门机的动作可靠和准确,对施工企业进行监督,保证其在无水下情况的时候,实施全程启闭试验,上三次试验,下三次试验,检查其升降是否存在卡阻的情况,同时,用灯光来对密封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良好,进而对行程开关的位置进行选定和落实。保证启闭机的手动部位要灵活、无卡阻、平稳转动,手电两用设备电气闭锁装置也要通过检查以后保证其可靠。
四、泵闸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在安裝电气设备的时候,要对电气设备进场的时候实施联合验收以及开箱报验,电气设备产品也要有操作证书、安装证书以及质保证书。在土建施工的时候,要保证设备所需要的穿线管、预留孔、预埋件等实施现场监督检测和检查,保证其预埋可靠,位置也准确。在敷设电线的时候,要对供货单位的电缆尺寸、长度、线芯截面数目、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明确其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预埋的电缆穿线管根数、弯度以及管径也要与设计要求相符合,露出地面的管口也要将其做成喇叭的形状,将现线管进行整齐的排列,保证其牢固、可靠,保证电缆穿管管口光滑,实施可靠接地,在运行之前,要用防火泥将管口封堵住。此外,电缆的弯曲半径要与规范和要求相符合,对交联电缆进行直流耐压的试验,屏蔽电缆也要实施穿管保护,电缆落料必须要准确,管内也不能出现接头。
五、泵闸工程机泵组安装质量控制
在浇筑主机组基础预埋件的时候,必须要根据隐蔽工程来对其标高和十字线进行严格控制,水泵支座和预埋板焊接找平要比0.1毫米还要小,和井筒同心偏差也要比5毫米小。将设备厂家说明书作为根据,明确机泵基础安装的尺寸,设备定位的点和基准面,安装基准面位置的偏差以及标高偏差要与设计规范和设计要求相符合。水泵的各个部件都应该完好无损,还要保证加工面光洁。在机泵的相关安装工作完成以后,还要根据规定来对施工单位进行督促,对其进行检查,并且将标记颜色涂刷好。
六、结语
通过对泵闸工程机电设备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了自身的体会和经验,在泵闸机电设备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仍然欠缺一些经历和经验,在日后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同时,在泵闸工程机电设备施工过程中,其质量控制以及施工规范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能不断完善施工规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标准,避免执行不力和参考规范过多等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张杨,刘晓军,倪中华,程亚龙,刘金锋.三维装配工艺结构树与装配工艺流程映射方法[J].制造业自动化,2015(02).
[2]唐秋华,林斌,张利平,陈平和.融合学习效应和加强约束的混合模型U型装配线平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01).
作者简介
核电设备监造的质量控制研究 篇7
由于核电站选取的设备, 尤其是大型的重要设备质量不达标,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设备出现问题, 会引起核泄漏等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危及人们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 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针对核电设备的质量控制问题, 我们需要探究影响设备质量的因素, 并针对各项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探索解决控制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保障核电正常发展运作。保证设备质量和性能过关是保障核安全的前提条件, 要想保障设备的质量, 就要保障设备制造良好的管理体系。随着核电业的迅速发展, 许多国内核电企业逐渐联盟,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首先要保障设备质量和自身的信誉, 然后在考虑其他比较实际的问题和因素。
2 影响设备质量的因素
由于当前设备制造情况各不相同, 再加上制造技术和水平的制约, 设备的质量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设备质量存在的问题是由各种原因引发的, 不仅仅是因为材料不过关, 除此之外, 还有人为原因、机器自身的原因以及使用方法等共同影响设备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2.1 首先, 设备的选材影响着设备质量的好坏, 材料质量的控制不容忽视。
材质的不同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的发挥, 高质量的材料是高质量设备制造的前提条件, 一旦采取质量低下的材料进行生产, 就会增加后期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反之, 高质量的材料组合起来, 制造出来的将是不一样的高端产品, 为监造运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其次, 核电设备监造的人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监造的质量。
有些业主直接安排年轻没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上岗, 未免过于仓促。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以及操作能力都影响着核电监造过程的顺利与否。因此, 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尤为重要, 在员工上岗之前, 制定一套合理的培训计划, 要组织员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工作, 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保障核电监造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 不仅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而且提高了核电运作效率和效益, 推动核电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3 再者, 设备本身的因素也同样不可忽视。
对于大型的设备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保证运作的平稳进行。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和效率而不视设备本身所承受的压力, 设备很快就会超出所承受的负荷, 更严重时会直接垮掉, 这样一来会造成很大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 要量力而行, 做到质量与速度相结合。在保障速度的同时, 也要保障设备质量的维护, 才能促进监造工作的平稳进行。因此对设备制造过程的监督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在成品和半成品的制造阶段都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监测, 对不符合规格和标准额地方进行补救措施, 以免为后期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2.4 设备的使用方法也制约着设备质量。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 要严格遵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章制度按一定的流程进行, 不能偷工减料, 投机取巧, 否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和监造工作的合理进行。设备使用之前要仔细审阅操作规范条例, 不能肆意操纵, 对不明白的步骤要虚心询问和查阅研究, 确保操作准确精密, 争取不出现一丝不必要的漏洞。此外, 还可以请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和讲解, 使得使用方法和操作细节深入人心, 减少员工使用中出现不良状况的次数, 保障设备正常稳定地运作。
3 控制核电设备质量的措施
3.1 加强对设备材料质量的控制, 高质量的材料是高质量设备的基本前提和准备。
在选材方面, 务必要考虑材料的质量是否达标, 是否符合实际操作要求, 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严, 坚决不能为图小便宜选购质量低下的材料, 最后必然会后悔莫及。在材料选购之后, 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工作, 来确认材料是否与设计意图和相应的标准一致。同时在设备的制造过程中要做好监测工作, 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监测, 对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处理, 以免在后期使用中出现问题, 影响正常运作。对设备的性能也要及时检验, 检验是否达到预想的效果, 如果不能达到效果或者根本不能操作, 要及时要求更换和退货,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浪费。
3.2 加强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是保障监造核电设备质量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员工有针对性的培训, 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提高运作效率, 为核电产业赢得高额利润。对于操作生疏的员工要着重培训, 尽可能多的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让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在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对核电监造工作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 对员工的培训成果做好总结评估, 对审核评估顺利通过的员工才能上岗, 否则要进行重新培训进修学习, 直到通过考核为止。严格进行上岗资格检查, 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能上岗, 对员工服装等也要有一定的要求, 对工装设备的正常运行有一定的影响。
3.3 设备在制造之前要制定一套质量保证协议书, 根据以往的经验,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明确说明质量保证以及检查的流程和设备技术规格等方面。
人员要仔细审阅技术协议等内容, 严格按照规章流程操作, 不要出现不必要的差错和漏洞。遵照协议书如期对设备进行检验, 如果遇到任何不良状况都要及时处理, 以免夜长梦多。当进行设备检验的时候, 要求检测手段和测量仪器要规范精确, 有任何质量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反映, 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设备的高度监管和监测是成功监造工作的保障和前提条件, 而要想成功监造工作, 就要建立良好的监造体系, 比如建立一系列符合规定的程序和具有高水平、高能力的监造人员等都是促进成功监造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3.4 制造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监理和测验, 这是保障设备质量的良好途径。
对制造环境要进行严格控制, 在潮湿的条件下不宜进行制造要注意通风, 保持设备的良好性能。对成品和半成品都要进行符合标准的检验工作, 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要及时反馈, 找寻发生的原因所在, 并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除此之外, 对包装也要严格要求, 不同的包装会影响设备的性能保持是否良好。选择适合不同设备的包装材料, 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作。
4 结束语
核电设备监造作为核电各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求各个方面都要符合相关规定, 保障监造设备质量的顺利进行。在设备的原材料以及员工的选拔上都要经过精心挑选, 要求质量和数量有机结合, 高端的设备加上高水平高能力的员工共同保证监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发展进步。我们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 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对员工一视同仁, 严格要求与鼓励进步相统一, 达到高效率和高效益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亚美尼亚核电站设施[J].科学大观园, 2011 (16) :46-47.
[2]蔡恩泽.发展核电不可因噎废食[J].工业设计, 2011 (03) :35-36.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经验点滴 篇8
医疗设备是医院资产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基础保障, 医疗设备质量优劣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1]。进入21世纪, 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医院医疗设备更新越来越快, 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
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 医院必须根据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存档、培训、维修、计量、质量检测和报废的全过程[2], 建立《医疗设备采购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设备验收制度》《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医疗设备使用培训制度》《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制度》《医疗设备内部质量检测制度》和《医疗设备报废制度》等的质量体系[3]。
1.1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的管理
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是医疗设备应用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4]。医院要严把设备采购环节才能保证合格、安全的设备进入到临床应用。科室提出购买医疗设备申请, 填写《医疗设备采购申请表》, 提出购买设备的名称、用途、价格要求。医院应审查设备供应厂商资质、代理商资质、销售人员资质、医疗器械注册证、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或3C认证证书等内容。
签订的采购合同是以后设备验收、安装、使用、维修时的主要依据, 因此合同中的条款应做到详细、明确、可操作性, 使医院利益得到最大保证。购买的医疗设备到货后, 应组织临床科室负责人, 设备科和采购科人员, 厂商工程师以及销售代表对设备进行验收。医院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包装、数量进行清点, 根据合同对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行核对,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设备厂商应提供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产品合格证书等资料。强制检定范围内的设备, 厂商应提供设备的检测证书, 方可验收。验收报告或验收记录应保存至卫生装备淘汰报废后5年。医院应对设备的资料进行存档, 保存在档案室内, 分类编号, 并制定案卷目录。档案内应存放的资料包括论证表、采购合同, 使用手册、操作手册、验收记录、使用培训记录、维修记录等。借阅档案者应办理借阅手续, 填写借阅记录。档案管理人员应随时整理完善档案内资料。
1.2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设备验收完成后, 医院应及时联系厂家对临床使用科室进行技术培训。科室人员应掌握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对于卫生装备使用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 应及时开展针对性卫生装备操作培训, 提升临床卫生装备操作人员的水平。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作用是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维修和运行成本, 提高设备使用率和经济效益。除了一般性故障维修外, 还要对设备实行预防性维修。根据每类设备的风险程度, 安全要求、使用频率等因素制定预防性维修周期。设备科需要每年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 预防性维修工作按计划实行。设备维修后的文字资料要整理归档保存, 为以后同类型设备维修提供参考[5]。对于国家实行强制检定的医疗设备, 要严格按周期进行检定, 检定率应达到100%。对于检定不合格的设备应停止使用, 待修复并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6]。计量设备应建立相应台账, 计量检定结果要有相应记录, 检定合格证书应保存完整。
1.3医疗设备的内部质量检测管理
医院内部设备质量检测是对计量工作的重要补充, 保证了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医院内部质量检测人员每年要制定检测计划, 根据检测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电气安全性检测和性能检测。对不合格的设备进行维修, 检测合格后方可允许临床使用。多次维修仍无法达到检测标准的设备应及时报废, 不能再继续使用[7]。
(1) 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性检测内容。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以下简称顺义医院) 使用美国福禄克公司ESA612电气安全分析仪。检测人员对输入电压、设备的接地阻抗、机壳漏电流、患者漏电流、患者应用部分漏电流、绝缘性能等项目进行检测。
(2) 医疗设备的性能检测内容。2015年, 顺义医院购买瑞典奥利科公司的生命体征模拟仪、除颤器质量检测仪、输液泵质量检测仪、呼吸机综合质量检测仪、血液透析机质量检测仪等质控检测仪器, 分别对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注射泵、呼吸机、透析机等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 检测内容见表1。
(3) 质控检测结果及分析。2015年, 顺义医院对158台医疗设备进行电气安全性检测, 不合格12台, 不合格率为7.6%;监护仪性能检测130台, 不合格台数9台, 不合格率为7%;除颤仪性能检测28台, 不合格2台, 不合格率为7.1%;输液泵/注射泵性能检测192台, 不合格11台, 不合格率为5.7%;呼吸机性能检测38台, 不合格3台, 不合格率为7.8%;透析机性能检测33台, 不合格1台, 不合格率为3%。被检设备不合格项目见表2。
顺义医院在检测中发现影响监护仪质量的主要是其电极线、血压袖带、血氧指夹等附件, 它们的老化、不洁净等因素直接影响了监护仪的测量数值。检测中发现输液泵/注射泵如果使用时间过长, 不合格概率较大。呼吸机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氧电池老化, 导致氧浓度不准确, 需要更换氧电池。设备电源线的破损、电源没有地线等直接影响了仪器的安全性和仪器质量。
2顺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控工作体会
顺义医院通过开展医疗设备质控工作, 将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使日常工作更有条理性。质控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临床科室的支持。只有临床科室了解了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指控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通过进行内部检测, 把每件设备的情况反馈给临床科室, 为临床科室正确和安全使用设备提供重要保证。统计归总被检设备的检测数据, 发现设备使用中的诸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更加认识到医疗设备质控工作的必要性, 坚定开展质控工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周丹.医院医疗设备质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J].中国数字医学, 2007, 2 (8) :18-21.
[2]梅国江, 马健.医疗设备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13, 10 (5) :63-65.
[3]李怡勇, 米永巍, 郭赤.建立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实践和探讨[J].医疗卫生设备, 2010, 31 (8) :126-127, 129.
[4]陈晓红, 任国荃, 周丹, 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实践与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4) :92-94.
[5]王晓敏, 李怡勇, 郭赤, 等.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 2008, 5 (1) :40-41.
[6]文彬.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环节[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7, 31 (5) :377-379.
血液净化设备质量控制探讨 篇9
关键词:血液透析机,质量控制,透析机检测仪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是一种运用科学管理、临床医学和医学工程技术,确保医疗卫生装备应用质量安全的一项系统工程[1]。其目的是保证临床医疗工作中使用的医疗设备符合行业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随时处于安全有效的工作状态,为临床医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然而医疗设备进入医院后,质量控制仍然存在很多薄弱的环节,除了我们熟悉的大型医疗设备(磁共振、CT、 彩超等)外,还有许多设备(血透机、呼吸机、高频电刀等) 并未列入质量控制强检目录,对于这些直接用于治疗的设备,应该对其管理加以重视。在扩大质量控制检测范围的同时,应该对被检设备,进行有效地分类,让那些“高危” 设备得到更好地管理,让质控工作更加有价值。
本文仅以我院血液透析机的质量控制为例,对相关问题做若干探讨。
1 质量控制检测
1.1质量控制检测方案
我院共有3种品牌型号的血透机80余台,服役5年以下的占35%,5~ 10年的占49%,10年以上的占16%。 2012年医院配置了瑞典奥利科公司生产的NIBP HDM97和美国FLUKE公司生产的MESA 90XL型血液透析机质量检测仪,开始对血透机进行定期的质控检测,主要进行以下3个方面的检测 :
1.1.1性能质量参数检测
(1)透析液温度监控。透析液的温度示值范围在35~37 ℃,最大允许误差为 ±0.5℃ ;超温报警,应有高低限温度声光报警器,报警动作误差为 ±0.5℃。
(2)透析液电导率。电导率的示值误差范围在13.5~14.5 m S/cm,最大允许误差为 ±0.3 m S/cm ;当电导率超过预置值 ±5% 时,应发出声光报警。
(3)静脉压示值误差。检测范围在 -50~200 mm Hg,最大允许误差为 ±10 mm Hg。
(4)动脉压示值误差。检测范围在 -200~200 mm Hg, 最大允许误差为 ±10 mm Hg。
(5)压力报警。静脉压与动脉压监控应有高低限压力声光报警,报警动作误差为 ±10 mm Hg(±1.3 k Pa)。
(6)透析液p H值示值误差。检测范围在7.1~7.5 p H, 最大允许误差为 ±0.2 p H。
(7)肝素泵注入流量的设置误差。该项检测须使用输液泵质量检测仪(我院使用FLUKE IDA 4 PLUS)进行检测, 检测范围在1~10 m L/h,最大允许误差为 ±0.2 m L/h或读数的 ±5%,二者取绝对值较大者。考虑流量检测需要稳定时间较长,检测1、5、10 m L/h这3个点即可。
1.1.2电气安全检测标准
检测应符合国家标准《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 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检测技术规范《医疗设备通用电气安全质量检测技术规范》[2]。
1.1.3外观检测
主要检测设备的完整性,有无机械破损及电池等附件的主观检查。
2 质量控制检测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我院对70台三种不同厂家的血透机进行了检测,其中2台肝素泵注入流量检测异常 ;1台电导率声光报警功能失灵 ;2台电气安全检测,外壳对地漏电流> 100 μA,经过检查发现机器因长期使用,电源部分电容出现明显漏液现象,通过维修更换后重新检测,均恢复正常;外观检查发现, 有1台触摸屏型机器,部分触摸屏按键功能失灵,经过分析,是操作员佩戴手套进行触摸屏操作时,由于手套上有酒精等药液,长期使用出现腐蚀老化现象,经维修恢复正常; 10台设备内部电池完全失效,主要为5年以上设备从未更换电池。
在检测中我们发现所有GAMBRO AK95型透析机,均能按照血液净化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中的方法进行超温报警检测[3];Fresenius 4008S型和B|BRAUN Dialog+ 型透析机则无法实施该项检测,由于这两种型号的机器不允许将透析液温度设置于报警范围内,如报警上限温度为39℃,机器则不允许设置温度为39.1℃。鉴于此,只能通过修改报警限的方式来实施该项检测,比如在透析液温度为38.1℃时,修改报警上限至38℃看是否报警。
在进行电导率检测时,大多数透析机电导率报警下限为13 m S/cm,如将电导率设为13 m S/cm以下时,机器发生报警动作,透析液进入旁路,检测模块中透析液断流,无法继续检测。因此,我们在检测该项目时采用的方法是改变报警上下限,而不是改变电导率设置值,比如当前电导率设为13.5 m S/cm,检测仪实测为13.6 m S/cm,这时把电导率从13 m S/cm缓慢上调报警下限,直至报警动作发生, 记录此时测量值为实际报警值,此时的下限值则为设定值。
在流量300、500、800 m L/min检测中,问题主要在800 m L/min的检测中,特别是老型机器的检测,由于机器长期使用流量泵磨损严重,在高流量检测中一般很难达到要求。因此,针对此问题我们在进行该项目检测前,通常先对被检仪器进行流量校准,事实证明,经校准后仪器的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4]。
由于我院Fresenius品牌的血透机占多数,而该型号的机器,静脉压和动脉压的显示值是以光标的形式进行读取的,在压力检测过程中,对于压力值的读取误差相对较高。 因此,在该项目检测中应排除各种因素,尽量减小误差, 必要时可进行重复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5]。
在使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时还应注意透析机的型号,不同品牌的透析机采用的是不同的电导温度修正系数(表1)。 由于典型的透析温度为37℃,电导率温度补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不同的电导温度修正系数其测量结果具有较大误差(表2)。为了保证测量电导率的测量精度,必须选择正确的温度电导修正系数。
由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有普通病房与阳性病房,因此在质控检测中可以将两套检测设备区分使用,尽可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另外质控设备在检测结束后应及时对透析液流经的通路进行冲洗,避免因长期使用出现结晶、堵塞和传感器失灵等问题[6]。
血液净化设备需检测的主要物理参数 :温度、压力、 电导率、p H值、流量等。技术规范中血液净化设备参数检测的方法侧重于基础测量,检测步骤繁琐,时间长的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完善。
3 结语
设备质量控制 篇10
医学影像技术是用工程学的概念和方法及基于工程学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手段,是医生用来窥测人体内部组织、脏器的形态、功能的变化,进行疾病诊断和人体研究的重要窗口。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新进展。CT、MRI、PET等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并在临床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影像学诊断手段和方法,同时带动影像学从形态学诊断向功能状态和代谢水平的诊断发展。今天,作为医学影像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影像设备已成为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可以这么说,没有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设备的进步和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现代医疗技术和先进诊断水平。
既然医学影像设备在现代医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保证它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和有效就成为医学工程部门的首要任务了。这个任务就是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保证(简称QA)与质量控制(简称QC),我们可以给QA和QC这样来下定义:质量保证是在被检查者的健康和安全不受任何伤害的前提下,使检查结果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真实情况而无任何差错或伪影,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保证这一目的所做的一切努力。
1 医学影像设备QA、QC的工作内容
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是否安全与有效,应从两方面实施QA、QC管理:(1)影像设备内在质量(我们称之为制造质量或工程学质量):主要用设备的工程、物理性能指标是否达到应有要求衡量。(2)影像设备应用质量:指应用于临床的、性能指标合格的影像设备,操作者是否科学、合理、正确、规范地去使用、开发其功能(包括潜在功能),保证受检者的安全和检查结果的有效。
应用质量牵涉的因素很多,包括人员素质(医德、技术)、软硬件条件、管理水平等等。
下面对这两方面的工作分别进行阐述和说明。
1.1 内在质量控制和保证
(1)关于影像设备内在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工作,应分几个阶段进行:首先要把好购置关,购买一台大型影像设备应制定周密的购置计划,对拟购产品进行严密的论证与评价。其内容包括:技术的先进性、有效性(诊断、治疗)、安全性、可靠性、安装条件、技术支持等[1],另外,在对设备选型时一定要兼顾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质量认证文件齐全(FDA、CE、SFDA、CCC安全认证等)。(2)制造商的知名度、社会信誉度、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售后技术支持能力等。(3)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性能-价格比)。
购置阶段的QA、QC工作非常关键,把好这个关,就意味着设备本身的制造(或工程)质量有了保证。
设备安装、调试完毕投入使用后,应定期对应用中的设备作各种检测,这是QA、QC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些工作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验收检测,其目的是:鉴定设备是否符合合同(或标书)所规定的技术指标;保证设备能达到最佳诊疗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能;建立质量技术指标数据库,作为QC管理工作的基准数据。(2)状态检测,其目的是:定期对设备主要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性能、质量变化趋势和程度;作为设备定期保养、调试(校准)和预防性维护的技术依据。(3)稳定性检测,其目的是:通过对指标的检测,确定系统的性能相对于基准值(初始状态)的变化是否超标(超出允许范围),其检测结果用该参数的基线值及变化范围来评价。
1.2 应用质量控制和保证
对于影像设备应用质量的保证与控制,情况就比较复杂,因为牵涉到人的因素,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除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和影像科室的医师、技术人员的努力外,医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必须跟上。
这项工作要求工程技术人员需具备更高的技术素养和更广博的知识面,工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用工程技术手段对影像质量进行客观、量化评价和分析,找出参数设置与影像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优化扫描参数、保证影像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应用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和三维可视化等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各种新技术,协助临床医生更可靠、有效地进行诊断和治疗,保证和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3)对影像设备在检查和治疗中的辐射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在“降低放射剂量”与“保证影像质量”这一对矛盾中,找出最佳平衡点[2]。
2 CT的QA、QC工作
CT检查简便、迅速、安全、无痛苦。CT图像是断层图像,密度分辨率高,解剖关系清楚,病变显示良好,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和性能的不断提高,其优越性更加突出,几乎在所有的临床应用方面,多层螺旋CT都比单层螺旋CT更为有效,并且多层螺旋CT扩展了CT的应用范围,是将CT从单纯形态学诊断向功能诊断推进的重要物质基础。多层螺旋CT的出现应该说是C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将快速的扫描速度、高分辨率的薄层扫描、短时间内宽覆盖面三者统一在一起,同时满足这三者的要求,为临床应用开拓了广阔前景[3,4,5]。
但是,由于CT检查的辐射剂量在所有的X线影像检查设备中是最高的[6],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另外,由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剂量,总会使成像质量好一些[7]。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对影像质量的过分关心会导致医生或技术人员加大扫描条件(即增加剂量)。有鉴于此,切实开展CT成像过程的QA、QC工作势在必行,在保证临床诊断影像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力求恰当解决多层螺旋CT成像质量与辐射剂量之间的最优化匹配关系。
另一方面,由于多层螺旋CT性能指标的不断提高(譬如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使它的功能得到不断拓展,譬如MSCT冠状动脉无创伤成像技术已经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实用影像学技术,在诸多方面有取代有创的、传统X线冠状动脉造影(XCA)技术的趋势。
如何客观评价MSCT的新的成像技术?影响MSCT冠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因素是哪些?如何优化、匹配诸多影响因素?……这些都是QA、QC应关注的问题,我们只有对MSCT的每一种新技术应用工程技术手段,实现相对量化的质量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寻找更加明确的临床技术应用条件,最终获得该技术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实现更明确有效的质量控制,这是当前QA、QC的主要工作内容。
3 结语
医院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提高医疗质量这个中心任务运转的,提高医疗质量是一个全方位、多环节、全员性的管理工作,它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医疗设备是否准确、可靠和安全、有效,就是一个直接影响和制约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医学影像设备在整个医疗设备中,无论从它的资产价值还是从其所提供的诊断和治疗的信息量,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医疗设备,尤其是影像学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而这些设备所给出的数据、图像、图形是否准确可靠,将直接关系到诊断和治疗的质量,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8]。因此,医院的管理者应该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医疗设备、尤其是医学影像设备QA、QC的重要性,应花大力气去抓,把这项工作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并且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
包括影像学设备在内的医疗设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是医学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做好QA、QC的日常工作,研究QA、QC的新技术、新方法,是临床医学工程师的永恒课题。
摘要:本文阐述了医学影像设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方法、步骤,重点讨论了开展多层螺旋CT的QA、QC的必要性。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质量保证,质量控制,MSCT
参考文献
[1]陈长忠,刘伟,樊宪章.现代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能定位[J].医疗设备信息,2003,18(8):49-54.
[2]严汉民,黄岗.降低CT剂量的技术和方法的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2):1-5.
[3]Beck T,Burgstahler C,Kuetmer A,et al.Clinical use of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210 highly prese- lected patients:experience with 4 and 16 slice technology. Heart,2005,91(11):1423-27.
[4]Zhang SZ,Hu XH,Zhang QW.Evalua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 high heart rate using 16-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0.37-s gantry rotation time.Eur Radiol,2005(6),15: 1105-1109.
[5]Nikolaou K,Flohr T,Knez A,et al.Advances in cardiac CT imaging:64-slice scanner.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2004,20(6):535-540.
[6]Metder FA,Wiest PW,Locken JA,et al.CT scanning: patterns of use and dose[J].J Radiol prot,2000,20: 353-359.
[7]Golding S J and Shrimpton P C.Radiation dose in CT:are we meeting the challenge?[J].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 2002,751-754.
浅谈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篇11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机电设备质量控制
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施工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其关键在于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同时还包含了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决定建筑的使用质量高低。
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的现存问题
1.操作流程的不规范会造成安全事故。关于变配电所在位置选择上的问题,相关的设计规范均明确提出应该考虑“设备吊装及运输方便”,这是保障其可用性及维修性的基本的要求。例如,某高层住楼的地下变配电所和发电机房,其运输的通路被冷水机组与地下水箱阻挡,导致施工安装的顺序就只能先将配电、变电设备与发电组安装好,再进行地下水箱与冷水机组的安装,而这样的做法完全考虑不到试运行之后发变电设备的检修、更换方面的运输问题。
2.设计深度的不足,很可能造成设备可用性低。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电工产品的市场发展格外迅猛,国内外各个型号、不同规格的产品种类繁多,国家无法统一电气设备与材料的行业标准。出于这个原因,在前期设计时就标明各种设备材料的规格与型号参数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这种清晰的注释可以作为业主或者施工单位进行设备采购的重要根据。
3.标注不清楚,造成设备采购困难。最近几年,在常见的电气设计图纸与文件中通常都习惯只在系统图的设备符号旁标进行注释,简单举例如该设备的型号、厂家产品编号等信息,这样的情况可能导致设备订货者感到无所适从,经常造成错误。如某项目电气照明的设计,设计者在系统图中断路器的符号附近简单的标注了“B079Z 30安”,设备表中也是这样注释的,却没有注明期间的详细参数或者名称,相关工作人员将这个注释理解为“30安”的普通断路器,导致无法找到这个编号的对应产品,只好采购其他厂家生产的断路器。在后期的设备材料的报验工作中,经监理人员查对,“B079Z”是华强某公司生产的电磁式的漏电断路器系列中某种产品的具体编号,这种产品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40毫安,额定电流为30安。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设计文件中的回路是需要设置漏电保护的,而施工单位因设计中的标注不清引起了无效的订购,只好重新采购断路器,进行更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4.各部门之间若缺乏协调配合,会导致施工错误。在防雷避雷工作中,常见的做法是利用建筑物中的结构钢筋来做引下线、防雷接闪器、等电位与接地端的联结装置,按照相关规定,电气施工图纸与文件中需要准确标出连接点与预埋件,详细说明技术措施(例如具体的焊接要求)与敷设方式。实际上,我国当前的大部分施工文件或图纸中,只有在电气图中才会加入防雷接地的相关信息,同时,标注的说明则非常简略,通常在土建施工图中是没有无任何相关的标注或者说明的。这样的情况给工程监理的工作和具体的施工过程都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施工单位缺乏经验,就比较容易出现因为工种、工序的配合失当造成的施工错漏等问题。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接地钢筋的网间连接点出现漏焊、错焊,以及作为外引接地的检测点、联结点预的埋件漏设。特别是建筑物的结构转换层中,柱内、墙内的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的错焊、错接等情况,格外容易出现。
二、针对性的质量监控措施
配电装置构成电气工程的核心,一旦出现了问题,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供电的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会失去安全感。由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再到安装调试,都应严格按图来施工并进行规范性验收。配电设备都较先进,其生产厂家通常较具规模,具有电业部的认可的产品使用许可证,通常不会出现技术性的问题。
电缆是用于传送电能的主要载体,如果电缆的质量存在问题,则会酿成火灾等恶性事故。大多数情况下,电缆主要沿桥架、竖井及、沟道进行铺设。电缆密度大、数量多、型号规格也比较繁杂,如果不仔细分类归纳,严格审查,就容易造成施工混乱,导致运行中的电缆温度过高,电信号相互干扰。建筑机电的安装是一种工艺性与技术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如果想做好整个建筑机电安装工作,主要是要抓住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与安装工艺的具体技术要求。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是遇到与规范及设计文件中不相符的情况或施工的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都要记录在案,为最后再进行系统整体的调试和开通,并建立技术管理档案和数据。
配电箱的种类型号颇多,而工作原理又比较复杂,不同专业都有各自的运用特点,比较容易受到干扰,这一现状很可能造成大量的设计修改通知单,变电箱内的设备与回路修改过多等问题。若施工单位订货过程中仅考虑到蓝图设计而忽略了其他的修改之处,在安装过程中单纯的对号入座,不进行严谨的技术审核,则很难满足部分专业性的功能要求。除此之外,建筑机电安装技术文件是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根本依据。这些文件包括了弱电系统的产品说明书、施工图纸、相关的技术标准、设计说明、各子系统的调试大纲、验收规范、弱电集成系统的功能要求、验收标准等信息,需要系统而科学的管理。
电梯的供电电源线必须单独进行敷设,同时还要保护接地系统的状态良好。电线槽、电线管、箱、盒的连接处跨接地线时,要紧密牢固,同时避免遗漏。电梯随行电缆在敷设过程中,长度要保证电梯轿箱处于极限位置时仍然不拖地、不受力。电梯机房内的配电及控制柜、屏、盘的安装布局要合理,摆正横竖端正。配电箱、配电盘以及设备配线的链接要保证牢固、包扎紧密、接触良好、绝缘可靠、标志清楚。
闭路电视系统调试工作具体包括接地电阻测量、电源检测、电动云台、线路检查、门禁系统、摄像机、监视器、控制器等进行单体的系统测试与调试。
三、结束语
经过本文中的介绍,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熟悉规范,并且严把质量关。在监控工作中,需要加强学习。熟悉规范是前提条件,要仔细认真,并深入现场,严格地进行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常斌.浅谈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心,2009(12).
[2]马海燕.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机电信息,2010(36).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篇12
1 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的问题
1.1 操作流程的不规范会造成安全事故
在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对于进行变配电安放的地方挑选的问题中, 在设计规范中已经很大程度上, 对其设备吊装和运输便捷做出了相关要求。比如:在一个小高层的楼房地下编配电所以及发电机房, 它的传输道路让冷水机组所进行阻隔, 所以引起了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相关的设备, 安装的顺序不够合理, 同时也将不能保证维修护理的正常进行, 对其只是起到了阻碍作用。
所进行设计的深度不够, 很大程度上的会导致相关设备的实用性能的下降,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相关电工的发展的日益火爆, 在其国内和国外的每种型号、不一样的规格的产品多种多样, 我国没有办法对其进行统一的标准化, 就是因为这个, 所以就应在施工的前期对其进行相关规格类型的编制, 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使购买者在进行相关产品的购买过程中, 提供重要的数据。
1.2 各部门之间若缺乏协调配合, 会导致施工错误
在进行相关方面的施工过程中, 对于出现的阴天下雨打雷的气象天气中, 最为经常看到的方法是运用在工程建筑中所用到的钢筋来当引雷线, 防雷接闪器等相关设备和地面进行连接的设备, 并依照相关的规范, 对电气施工图上的所需布设等相关位置进行连接等相关处理, 并仔细的对相关措施进行严格的说明, 并进行相关技术的交底工作, 以及所要进行敷设的实际方法。事实上, 在国内现在很多施工的文件或者图纸上, 仅仅在电气图上能够放入相关的防雷和地面相接的解说信息, 但是其进行有关说明特备简洁, 很大程度上在土建施工图方面没有相关信息的记载, 像此种状况, 都会给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造成误解和相应的麻烦, 以及无头绪的施工, 要是在施工中所选用的人员, 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的话, 就很容易造成由于工序的搭配不合理从而导致的经常发生的接地连接点位置, 初相相应的漏焊, 错焊等相关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尤其是在工程建筑物的结构转换层上, 墙里面的主要撑力的钢筋进行调节, 错接等相关状况, 有很大程度能够出现。
2 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监控措施
配电装置构成电气工程的核心, 一旦出现了问题, 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 供电的可靠性下降, 整个工程会失去安全感。由此, 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再到安装调试, 都应严格按图来施工并进行规范性验收。配电设备都较先进, 其生产厂家通常较具规模, 具有电业部的认可的产品使用许可证, 通常不会出现技术性的问题。
2.1 电缆是用于传送电能的主要载体, 如果电缆的质量存在问题, 则会酿成火灾等恶性事故。
大多数情况下, 电缆主要沿桥架、竖井及、沟道进行铺设。电缆密度大、数量多、型号规格也比较繁杂, 如果不仔细分类归纳, 严格审查, 就容易造成施工混乱, 导致运行中的电缆温度过高, 电信号相互干扰。
2.2 配电箱的种类型号颇多, 而工作原理又比较复杂, 不同专业都
有各自的运用特点, 比较容易受到干扰, 这一现状很可能造成大量的设计修改通知单, 变电箱内的设备与回路修改过多等问题。若施工单位订货过程中仅考虑到蓝图设计而忽略了其他的修改之处, 在安装过程中单纯的对号入座, 不进行严谨的技术审核, 则很难满足部分专业性的功能要求。
2.3 闭路电视系统调试工作具体包括接地电阻测量、电源检测、电
动云台、线路检查、门禁系统、摄像机、监视器、控制器等进行单体的系统测试与调试。
3 全面调整, 完善施工秩序
面对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 施工单位必须积极调整管理模式, 无论是施工技术或管理方案都要积极更新。鉴于暖通空调系统在机电安装施工中的重要性, 除了在技术更新上实现节能降耗外, 工程建设业主单位还必须加强多方面的综合管理, 全面提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结合自身的施工经验, 现提出优化机电安装施工的综合策略。
3.1 优化设计。
暖通空调系统是一项复杂性的机电结构, 在安装之前必须做好多方面的设计评估, 对机电设备的结构形式进行优化改进。设计阶段发现任何异常问题时, 都必须对安装施工方案加以改进, 这样才能为后期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3.2 优化功能。
施工单位要对建筑物本身质量实施优化处理, 不断提高建筑自身的使用性能为机电安装施工带来便利。
3.3 优化产品。
机电安装施工技术调整之后, 工程建设业主单位必须严格把关机电设备的质量。不仅能避免因设备质量问题而影响到机电装置的运行, 还保证了机电安装施工的有序开展。
4 结语
在我公司近年来承建的《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教学科研基地》和《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址重建工程施工总承包》大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得到充分实践证明。机电设备的安装, 是一个各种性能都很好的管理过程, 其主要是对其进行组织和管理方面, 同时还考察综合能力的素质, 机电设备安装将很大程度上的决定其企业在竞争中的位置。随着工程建设的水平不断进步, 其对机电安装的相关重视程度也在变得着越来也高, 对其的了解认识程度也变得日益加深。这不但体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必要, 同时也对其工程的质量方面向着优质的方向发展。实现节约节能, 一直是机电工程安装过程中的潜在要求, 企业要对机电工程安装已有的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 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大范围了实行新型技术, 并在施工中对其不断的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全国水利水电机电技术信息网第七届全网大会暨水电机电技术交流会在东江电厂召开[J].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0, (04) .
【设备质量控制】推荐阅读:
设备质量控制体系06-07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09-17
提高设备检验质量09-09
电力设备运输质量11-02
设备检修质量验收标准10-08
设备管理员质量职责10-23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质量06-11
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监管06-12
工程机械设备质量管理09-17
抓质量、促安全,确保锅炉设备可靠运行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