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手段

2024-07-01

控制手段(通用12篇)

控制手段 篇1

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 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在会计信息化得到普及的今天, 其已经和经营管理等系统逐渐融合, 发展成为企业综合性信息平台, 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但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更加开放、共享的系统风险, 针对这一管控难题, 本文提出解决方案。

一、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一) 风险意识落后

会计人员基于谨慎性的职业习惯, 对原会计电算化的风险有一定的认识。但上升到互联的信息平台环境后, 出现了新的情况: (1) 透过网络, 会计信息被各种接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 各种人员输入的数据也都汇入系统, 有些可生成会计相关数据; (3) 会计数据信息链得到延长, 经过系统平台可以自动成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可以看出, 会计数据的重要性和风险性都通过系统平台进行了放大, 传统的风险认识是不够的。

(二) 控制手段缺乏

以往对单纯的会计核算软件的管控经过发展演变成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 而信息系统是一个规模大、复杂度高的人机对话系统, 综合管理涉及面广, 安全隐患多, 国内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管控体系。

(三) 配套服务滞后

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维护和管理等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 企业往往关注建设期的服务, 忽略了后期更为重要的配套服务, 造成大量使用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严重影响企业效率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

二、以内部控制为主, 重新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管控体系

以内部控制体系理论为核心, 辅以全面风险管理文化、信息安全管理和配套服务体系, 构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管控体系。

(一) 以内部控制为手段, 建立信息系统控制体系

2010年, 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具备了权威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可以有效指导和提高信息系统控制, 其中第18号“信息系统”应用指引更是进行了针对性的具体规范, 企业应积极建立、使用内部控制体系方法, 构建涵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控体系。

1. 三个阶段建设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第一阶段为调研诊断阶段, 主要包括调研先进企业经验、了解自身风险管理现状、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组织体系、选聘中介结构、制定整体方案等;第二阶段为体系建立阶段, 主要包括梳理业务流程、完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缺陷整改、建立评价机制、建立内部控制成果等;第三阶段为辅导实施阶段, 包括编写内部控制报告、实施宣贯、跟踪回访等。

2. 坚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提高员工控制意识和管理风险的能力。

企业应该保证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具体步骤为:成立企业管理层参加的, 以信息系统各使用人和IT管理部门及内部审计等组成的工作小组, 定期开展信息系统自我评价工作。对于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提出整改建议, 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整改, 并跟踪其整改落实情况;对已经造成损失或负面影响的, 企业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 引入内部审计力量, 开展对信息系统的评估。

内部审计机构是信息系统控制最重要的执行者之一, 其客观性和独立性, 可以有效评估信息系统建立和运行的有效性。具体步骤为:从信息资产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等方面出发, 对信息系统从开发、运行到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进行全面审查与评价, 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可靠地达到组织的战略目标, 并为改善和健全组织对信息系统的控制提出建议的过程。

4. 开发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将内部控制建设成果进行固化。

在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正常运行更新后, 企业应当适时开发建设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平台, 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 将内部控制体系和流程固化在相应的信息系统程序中, 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 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 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二) 以风险为导向,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人在内部控制中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 如果员工没有正确的风险意识, 再好的内部控制体系, 也难免会出现重大风险事件。所以, 面对风险问题, 重要的是要形成风险人人有责的风险意识, 建立良好的风险文化, 将风险管理文化融于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在各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的氛围。

1. 领导表率。

企业负责人应当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董事会对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负责;总经理具体组织风险管理文化的日常工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带头作用;重要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是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力量。

2. 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 可以把企业风险控制的目标和员工的需求联系起来;可以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 共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与领导、相关岗位加强沟通, 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激励配套。

风险管理文化是要有人来落实好而推动的, 因此, 人的主观性成为最大因素。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激励制度, 进行风险文化相关考核。首先应在整体层面上结合国内外先进标准, 制定一个风险执行计划, 并依据该计划执行达到的目标, 将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纳入到整体考核中。

4. 注重培训。

企业应当建立涉及重要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人员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 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同时, 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强化员工道德标准控制, 减少风险隐患。

(三) 以制度为保障,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完善过程中, 着重建立整套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进行合理规划、新旧制度的有机结合, 具体包括安全策略、安全制度和安全流程三个层级。

第一层为安全策略, 是整个信息安全体系的最高纲领。它主要阐述安全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及宏观策略, 对信息系统各方面的安全工作具有指导性。

第二层为安全制度, 是对安全策略的分解和进一步阐述,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学习、理解并遵守安全制度, 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

安全制度具体框架主要包括:安全组织 (包括安全管理员职责) 、资产管理 (包括资产责任制度、信息分级制度、信息系统分级制度) 、人员管理 (包括安全培训、员工安全职责、事件报告制度、第三方人员管理制度) 、物理和环境安全 (包括机房管理) 、日常运维安全 (包括上机日志管理、应急机制) 、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个人计算机和信息安全、电子档案管理等。

第三层为安全流程, 是根据以上二层级的要求, 结合具体的网络和应用环境, 制订具体实施的细则、流程等, 实现最直观可操作性。

安全流程具体框架主要包括:流程结构、安全流程设计 (包括变动控制、流程分级、职责分配) 、信息安全管理 (包括安全体系执行情况管理、协助和促进沟通和交流工作、安全工作绩效考核和评估) 、流程实例及具体流程图等。

(四) 以IT部门建设为支持, 建立配套服务体系

企业应高度重视, 全力支持, 对IT部门重新进行规划, 加大投入, 开发引进专业人才, 培养自己的队伍, 承担起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相应职能。

1.积极引入信息系统开发方, 建立多层次技术服务平台。采用现场服务结合网络的模式, 充分利用QQ群、论坛等形式及时提供专业在线服务。

2.定期组织员工培训, 降低由于对信息系统误操作造成的各项风险。特别是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丰富的财务会计知识, 还要信息技术知识。

3.运用调查问卷、面谈、调研等方式, 不断收集整理问题, 对系统的改进形成正确的描述, 适时进行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 不断优化系统建设。

我们期盼, 财政部重点课题《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等相关制度规范早日出台, 对企业工作进行指导。同时, 广大财务人员需要提高信息化技能, 理论联系实践, 多做总结, 将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 (G) .2010.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 (G) .2011.

[3]王健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及其实现 (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4]赵天一.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企业的会计管理 (J) .市场周刊, 2010 (10) .

[5]万庆.浅谈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管理与控制 (J) .时代金融, 2010 (9) .

控制手段 篇2

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手段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

加强建筑工程工序质量的控制手段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序质量;控制手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国内建筑行业的竞争正如火如荼地上演,每一建筑企业要在竞争愈演愈烈的经济社会上维持自身一席之地的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落实,就务必要对自身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探究,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全施工过程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众所周知,建筑工程质量是需求施工工序持续性进行维持与巩固的,所以建筑企业加强建筑工程工序质量的控制工作就显得尤其关键与必要。

一、建筑工程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况

建筑工程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开展在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等三层面:对施工前期准备所开展的工序质量控制工作主要表现在对施工设备、施工环境、影响因素、人员配置等几方面,也就是说建筑工程的监理人员应当在开展一切施工项目之前从人员、设备、材料、规划等几方面着手,严格检查上述要素质量或者配置情况,必要时可以对其落实抽样检查工作,唯有检查结果符合施工的具体规定或者要求方可以将其投入正常的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所开展的工序质量控制工作则主要表现在对人、物的控制管理方面,换而言之,建筑企业应当实时地监督控制施工人员的行为操作流程以及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若发现不妥之处要及时地上报并采用一定的解决措施,以免造成严重的施工事故;而对工序活动效果所开展的工序质量控制工作则主要表现在实测、分析、判定、纠正与认可一系列后续检测工作上,上述严谨的工序活动项目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为加强建筑工工序质量提供了基础性保证。

二、加强建筑工程工序质量的控制手段

为了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应当分别在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施工后期检查三阶段开展一系列全面性的工序质量控制工作,且在每一阶段中的每一环节落实一定的管理与组织任务,确保工程的工序质量。

(一)加强施工前期准备工序质量的控制手段

首先,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应当充分地了解与掌握工程每阶段、每环节的施工关键点,从而有利于建筑工程的监理人员快速地对后续的施工工序控制工作制定可行、合理的目标并提出施工关键点,让整个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展现出目的性、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其次,建筑企业需全面地检查与测量工程承包商的质量管理系统,尤其是承包商是否具备工程所需人员数量、设施设备是否已经具体到位且质量完全达到施工要求、是否已经清晰地表明各环节工序的主负责人、是否已经配置具体的质量检查员与收料员。再者,建筑企业应当制定与完善原材料样品制度与工程奖惩制度。众所周知,一项建筑工程最關键的控制因素是人员与材料,因此关于这两方面的工序质量控制工作应当得到建筑企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且要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提出科学恰当的控制手段:第一,施工人员应当对进入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建设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工作,且始终按照材料样品标准来落实,只有材料质量达标方可以签收,与此同时对于已经进入施工现场的建设原材料,务必要对其进行安全性高的保护措施,避免因施工环境问题而导致其质量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到施工工序的质量;第二,构建齐全完整的建设原材料样品档案库,其主要是为了已经进入施工现场的建设材料而建立的技术档案与建设材料样品档案,这些档案记录的准确性与精密性直接影响到施工工序质量的高低。

(二)加强施工过程工序质量的控制手段

1、制定与实施建筑工程的样板制度。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而言,单单依靠设立点来开展工序质量的控制工作是不充分、不合理、不科学的,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施工实践证明,建筑企业制定与实施建筑工程的样板制度具有一定可行性与有效性。其主要是分析与研究可能存在于建筑工程工序当中的各项问题,并在后续的施工环节中对其进行重点管理与控制,除此以外建筑企业还应当对落实该工序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评价,对于考核不达标者应当基于清退处理的指示,从而让全体操作人员时刻坚持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的行为准则,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与思想观念。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建筑企业应当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收集到最新信息,而且对于存在与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问题应当尽早察觉、尽早处理,从而尽可能降低建筑工程出现巨大经济损失的概率。而且对于一些施工隐患现象若可以在现场巡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处理,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加强和建筑工程承包商的合作关系,有效处理施工工序的问题。

3、需求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具备一套专业化的监理技术与方法

在控制建筑工程工序质量的过程中,若监理人员没有和建筑工程承包商取得合作关系,是难以再继续下一环节的任务的,所以其务必要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严格严谨”的工作态度,懂得如何以理服人、以事说事,从而有效地营造出和谐、愉快、公开的合作环境,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提供强而有力的条件支持。

(三)加强施工后期检查工序质量的控制手段

在建筑工程完工之后,工作人员一般会对工程的施工工序落实效果进行详细的检查与评价工作,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避免出现施工工序质量检查的漏查现象,为此建筑企业应当针对工序落实效果检查工作有目的性、科学性地制定多级检查与交叉检查机制,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全方位、全面性、多视角的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落实效果检查任务。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探究实践得出,建筑工程全面落实多级检查与交叉检查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能够将施工工序的难点、疑点消除于其萌发阶段。

一直以来,国内不少建筑企业都着重关注与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然而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样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其它环节,然而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复杂的工程任务,要全面地改善与控制施工工程质量、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需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出发,分析总结过往建筑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采取有针对性、目的性、合理性地质量控制手段,并由此来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质量,落实施工规划,清晰表明工程的主次,着重强调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使其成为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推动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吴树壮.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S1)

[2] 赵廷玉.如何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06)

[3]方超.浅析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工程质量控制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02)

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手段 篇4

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花费总和就是建筑工程的造价,建筑工程造价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也能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在造价控制方面有些措施还不够完善,这将阻碍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本文将详细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的合理措施,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筑工程造价及造价控制的概念

建设工程的造价包含许多方面,从建筑工程的准备建立开始到建筑工程完工并验收结束的整个过程所需要的费用都属于建筑工程的造价。建筑工程的造价包含建筑施工时所需要的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个人工资和需要缴纳的税钱等等。如果要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就需要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在实际操作中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从三个阶段进行,即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以及建筑工程的收工阶段。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可以起到节约成本,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从业人员较少,专业素质较低

据调查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0 万多人从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行业。而现在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从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造价控制师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阻碍着建筑行业的高效发展。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很多方面,例如,专业知识、经济管理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等。在技术方面要求也很高,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从业人员水平较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显得单一,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无法做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有些建筑工程造价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为各种原因做出影响企业和社会的行为,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利益。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理念的落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建筑行业也得到明显的发展。但是,存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不能很好地适应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造价控制的传统理念比较落后、缺乏对建筑行业发展的灵敏度和感知力等现象,对建筑工程造价做出不合乎实际的或者错误的判断,例如,结算高出预算太多。在造价控制中,造价控制的理念落后,监察力度不够到位,使得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建筑施工的进行,使无法按时完工,或者资源的浪费和影响建筑企业的利益,不利于建筑企业的正常发展,损害建筑企业的利益。

(三)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力度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是整个建筑工程最重要阶段,也是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实施的过程。工程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建筑企业的利益。这一阶段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对整个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然而,我国的建筑工程因为设计的问题(施工前设计的不合理问题、施工中设计的变更等等)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严的问题以及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时不够细致的问题等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失度,无法很好地与预算相符。

(四)建筑工程在投资时对工程造价控制的缺失

有些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没有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的各方面因素,在设计时片面地注重工程外表的华丽和质量的要求,缺乏对工程成本的考虑和施工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工程实施时问题凸显,造成建筑工程造价的提高和实施的困难。

三、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手段

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从以下几方面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希望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制度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要对建筑工程设计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科学合理地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采取最优的工程设计。最好是把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资金投入的范围内,以寻求获得最大利益。最好是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设计时,设计更多的方案,以便在选择时有对比性,能够实现从优选择,使得建筑工程造价更符合实际情况,以避免在工程的实施中出现问题,出现失控的情况。

(二)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施工企业的工程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工程的管理制度是工程能否有效进行的一个前提。制定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度能使建筑工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正常进行,就算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能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灵活的处理,以使得建筑施工能顺利进行。然而,现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在工程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工程的长期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建筑工程的以往经验和施工的实际特点,设计符合整个建筑工程的、合理的、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按照一定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能有效实施。

(三)对建设工程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师存在一些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宣讲。要求建筑工程的从业人员定期参加专业知识培训,跟进建筑行业的新型知识结构,拓宽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知识视野,与时俱进,更具时代的要求和社会、人们的需要,设计出符合标准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学校也可以根据建筑市场的需要,培养专门的从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造价控制师,让他们拥有更高、更专业的知识水平,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能体现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师的风采。

(四)改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传统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在造价控制方面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旧的造价控制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观念,从建筑工程的三个阶段: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和建筑工程的竣工阶段分别进行造价控制观念的转变,使得建筑工程的造价科学合理,不超出预算资金。

结语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筑工程企业越来越关注影响工程利益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我国目前建筑工程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还存在某些不足的方面,应从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体系、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改变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观念等方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在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控制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降低建筑工程的投入成本,节约资金,也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运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倩.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建筑工程,2013,(21).

[2]李永瑜.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J].建设经济,2013,(15).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社会各领域的具体例子,理解控制的涵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控制的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控制,研究控制的兴趣与热情。

4.理解控制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控制的涵义。教学难点:

理解控制的涵义。教学过程: 引入:

提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重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好会考的复习准备。

[录像]通过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录像片段,引入新课。新课教学:

一、控制是普遍存在。

用一些典型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控制是普遍存在,对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打破其神秘感。现代社会中的例子: 生产、生活中的例子(图片)古代社会中的例子: 案例1:大禹治水(图片)请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大禹治水过程中,通过什么手段实现治理好水患的目的? 通过“疏通河道,泄洪为主” 手段实现治理好水患的目的。案例2:木牛流马

请学生讲述《木牛流马》的故事:“(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据研究:木牛和流马是汉代独轮手推车的两种改进设计,通过改进使人的负重有所减轻。木牛是一种轮子稍小一些的独轮手推车,载重大,前由人拉、后由人推,运行较慢;流马载重小,轮子稍大一些,由一人推,运行速度很快。诸葛亮所说“木牛流马”应是比喻它们运行的灵便程度和载重量的大小:木牛行动较笨而慢,像牛;流马行动敏捷而快,像马。不是说它们外形像牛像马。目的:帮助军队运送战略物资。案例3:希罗自动门(图片)

希罗自动门的相关材料见教参P66或江苏版P107。希罗自动门说明了什么道理?

道理是:利用气压和液压动力装置,实现自动开门、关门。

总结:事物发展的结果可能是人们预先期望的,也可能与预期的目标不相符,甚至是不希望得到的。如果人们想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就必须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实现。

那么,运用什么手段来实现呢?(引入控制的概念)

二、控制的涵义

控制是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方向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结合事例(用音乐喷泉的事例),重点阐明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采取什么控制手段。课本马上行动

控制事例 电风扇扇叶转速快慢的控制 音响的音量控制

燃气热水器温度的控制 用喷雾器喷洒农药

[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说说你在生活学习中所见到的应用控制的事例。如:

学校:学校的音乐铃声、多媒体教学系统、足球场草地自动喷淋系统、体育馆的自动伸缩坐椅等。

家庭:冰箱、电饭煲、微波炉等。

社会: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电梯、程控电话交换机等 控制的对象 电风扇

控制的目的 调节速度

控制的手段 换档

音响 音量的调节 调节出水口温度的高低 给庄稼治病

旋钮 改变燃气火头的大小 操作喷雾器的手柄 热水器

喷雾器

三、控制的分类

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

•人工控制: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旋转按钮打开电灯、驾驶汽车等; •自动控制: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等

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控制分为: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子控制等

对于自动控制

按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

3、控制的应用

控制的应用自古就有,并在近代得到迅速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通过事例说明控制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应用。

案例1: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图片)

案例2:农业现代化设施。(图片)

案例3:现代网络家电。(图片)小结与练习:

1、控制是普遍存在。要求学生能列举事例。

2、控制的涵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其控制的涵义。

控制手段 篇6

安全信息,是反映事物之间安全性状的差异及变化的一种形式。预防和控制事故的信息手段,是指运用安全信息具有的功能,指导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目的。

一.安全信息的功能和分类

安全信息的应用,是依据安全信息具有反映安全事物之间差异及其变化的功能,从中获知人们对安全工作重视的程度、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的效果、安全法规的执行和安全技术装备使用的情况,以及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隐患,发生事故的情况等信息,用于指导安全生产管理,改进安全工作,消除隐患,以此达到预防、控制事故的目的。同时对安全信息的应用,是在对其科学分类,确立具体的应用方式、方法,在指导实践中体现的。

1.全信息的功能

安全信息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1)安全信息是企业编制安全目标管理方案的依据

企业在编制安全目标管理方案,确定目标值和安全保障措施时,需要大量可靠的信息作为依据。例如,既要有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安全指示、要求等指令性信息,又要有企业内部历年来安全工作经验教训,各项安全目标实现的数据,以及生产安危等信息,做为安全决策的依据,这样才能编制出符合实际的安全目标和保证措施。

(2)安全信息具有间接预防事故的功能

安全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组织、协调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安全指令性信息(如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安全工作计划和领导指令、要求),统一人们的安全工作和安全生产所为,促进生产实践有规律运动,以此预防事故的发生,这样安全信息就具有了间接预防事故的功能。

(3)安全信息具有间接控制事故的功能

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劳动者的各种异常行为,工具、设备等物质的各种异常状态等大量生产异常信息,均是导致事故的因素。在人们运用安全信息的管理方式,获知了生产的异常信息之后,通过采取组织、安全技术等安全管理手段,改变了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使之达到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这样安全信息就具有了间接控制事故的功能。

2.安全信息的分类

依据安全信息的产生及其不同的作用,可将安全信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生产安全信息

生产安全信息来源于生产实践活动,具有反映安全生产情况的作用,具体又分为生产安全信息、危险危害隐患信息及生产事故信息。

(2)安全工作信息

安全工作信息来源于安全生产管理实践,具有反映安全工作情况的作用。具体又分为安全组织领导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检查信息、安全指标信息。

(3)安全指令信息

安全指令信息来源于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具有指导安全工作和安全生产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有:

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的安全指示、要求;

2)安全工作计划的各种指标;

3)安全工作计划和安全措施计划;

4)企业现行的各种安全规章;

5)隐患整改通知书、违章处理通知书等。

二、安全信息应用的方式、方法

1、安全信息应用的方式

安全信息应用的方式,是指依据安全管理的需要,运用安全管理规律和安全管理技术,而确立的对安全信息进行应用管理的形式。归纳起来有如下九种。

(1)安全管理记录。主要包括安全会议记录、安全调度记录、安全教育记录、安全检查记录、违章记录、隐患记录、事故记录、事故调查记录、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记录等。

(2)安全管理报表。主要有事故速报表、事故月报表、安全管理工作报表等。

(3)安全管理登记表。主要有伤亡事故登记表、非伤亡事故

登记表、重大隐患整改表、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控制表等。

(4)安全管理台帐。主要有事故统计台帐、职工安全管理统计台帐、隐患统计台帐、安全天数等管理台帐。

(5)安全管理图表。主要有安全组织体系图(安全管理机构框图)、事故动态和安全工作周期表等。

(6)安全管理卡片。主要有职工安全卡片、安检人员卡片、尘毒危害人员卡片、工伤职工卡片、新工人卡片、特种工卡片等。

(7)安全管理档案。主要有职工安全档案、事故档案、安全标准、法规档案、计划总结档案、隐患管理档案、违安人员管理档案、安全宣传教育档案、尘毒危害治理档案、安措工程档案、安技设备档案等。

(8)安全管理通知书。主要有隐患整改通知书、违章处理通知书等。

(9)安全宣传形式。主要有安全生产简报、板报、杂志,安全广播、安全标志、安全天数显示板(牌)、安全宣传教育室等。

2、安全信息应用的方法

安全信息既来源于安全工作和生产实践活动,又反作用于安全工作和生产实践活动,促进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安全信息的应用管理,要抓住安全信息在安全工作和生产实践中流动这个中心环节使之成为沟通安全管理的信息流。安全信息的应用方法是以"收集"、"加工"、"储存"和"反馈"这四个有机联系的环节,促使安全信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流通,如图所示:

(1)安全信息的收集。收集的方法和内容如下:

1)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的安全指令、要求及有关文件等。

2)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国内外安全管理情报。如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方面的著作、论文,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等资料。

3)通过安全工作汇报、计划、总结,安检人员、职工群众反映情况等形式,收集安全信息。

4)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和利用安全检查记录,收集安全信息。

5)利用安全技术装备、收集设备在运行中的安全运行、异常运行及事故信息。

6)利用安全会议记录,安全调度记录和安全教育记录,收集日常安全工作和安全生产信息。

7)利用事故登记、事故调查记录和事故原因分析记录,收集事故信息。

8)利用违章登记、违安人员控制表,收集与掌握人的异常(不安全行为)信息。

9)利用安全管理月报表、事故月报表,定期综合收集安全工作和安全生产信息。

(2)安全信息的加工

安全信息加工是提供规律性信息,指导安全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就是把大量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排列、比较和计算,聚同分异,去伪存真,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便储存和使用。

1)利用事故统计台帐,对事故类别、等级、数量、频律、危害等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进而掌握事故动向。

2)利用隐患统计台帐,对隐患数量、等级、整改率、转化率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进而掌握隐患的发现、整改及导致事故的情况。

3)利用职工安全统计台帐,对职工结构、安全培训、人员、发生事故等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进而掌握职工的安全动态。

4)利用安全天数管理台帐,对事故改变了安全局面,影响安全天数的事故单位、事故时间、类别、等级,以及过去连续安全天数等,进行定期累计,从中掌握企业的安全动态。

(3)安全信息的储存

安全信息的储存具有记忆的功能,以备待用。可以利用如下信息管理形式进行定向、定期储存。

1)利用安全管理台帐,即可对安全信息进行处理,又可对安全信息进行积累储存待用。

2)利用安全管理卡片可以对安全管理人员、工伤职工、特种工、新工人、尘毒危害人员的自然情况和动态变化,进行简易储存待用。

3)利用安全管理档案,可以对安全信息进行综合、分类储存待用。

4)运用电子计算机对安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储存。

(4)安全信息的反馈

安全信息的反馈具有指导安全管理,改进安全工作和改变生产异常的作用。

1)通过领导讲话、指示、要求和安全工作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对安全信息进行集中反馈。

2)利用各种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对安全信息进行间接反馈。

3)利用各种管理图表,反映安全管理规律、安全工作进度和事故动态。

4)发现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等生产异常信息,当即提出处理意见,直接向信息源进行反馈。

5)利用违章处理通知书和隐患整改通知书,对违章人员和隐患提出处理意见,这也是对安全信息的一种反馈。

控制手段 篇7

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是以集团董事会和集团母公司为主的财务控制主体, 在一定的环境下, 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和约束方式使母子公司财务资源或现金流转朝着集团公司财务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发展。财务控制一般包括控制主体、控制客体等内容。集团财务控制的主体主要是集团母公司, 集团母公司通过子公司董事会等控制子公司, 子公司控制孙公司等层层控制, 而母公司财务控制的主体则是公司董事会, 董事会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与控制。控制的客体是集团成员的资本运营活动, 具体包括控制资本规模, 资本结构, 控制企业集团成员在投融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等。

二、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模式

(一) 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子公司所有的管理决策权都集中在集团公司中, 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这种模式存在于产品、业务比较简单, 规模较小的企业集团中。通常是由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项目决策, 核定项目资金所需经费和流动资金限额, 再由母公司调拨, 各子公司遵照母公司同意制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 在核定的资金规模内安排使用。

(二) 分权制

分权制是与集权制相对应的另一种极端的财务体制, 在分权制财务控制模式下, 重大的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和审批权由集团母公司执行, 而日常财务决策权则下放给子公司。子公司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主体, 有独立的对外投资权, 自行解决融资渠道, 自主实现利润分配, 独立履行纳税义务。

(三) 相融制

相融制的财务控制模式下, 集团总部将财权在总部与子公司等分支机构之间适度分配, 将重大财务决策权与一般管理决策的适度分权相结合。集团母公司主要负责战略性的经营管理和产权经营管理, 表现为对成员企业的战略规划、综合协调、提供服务和股权管理。同时, 将部分投资决策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资产处置权授予子公司。这种模式不是全过程控制, 而是关键点控制, 它强调控制结果。

三、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手段

(一) 货币资金控制

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一般由集团公司财务部代表集团公司统一行使资金管理职能,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可以由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统收统支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母公司的财务部门统一集中办理所有的现金收支业务, 各成员企业不单独设立账户。各成员企业需要办理支付业务时, 向母公司的财务部门提出具体的付款申请, 再由母公司的财务部门通过银行进行结算, 并将付款信息反馈给各成员企业。

2. 设立财务结算中心

财务结算中心通常设立在企业集团母公司财务部的内部, 办理企业各成员单位资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资金管理机构。财务结算中心的工作目标是对整个集团资金有效调度、资金费用减少。财务结算中心的操作办法为:各级成员单位只能在结算中心开设账号, 并取消其在外部银行的账户, 所有成员单位的所有业务对内对外收支一律通过其在财务公司开设的账号, 结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 零库存余额管理”。

3. 设立财务公司方式

财务公司是一种非银行金融机构, 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企业。财务公司一般运行方法为, 在财务公司内部设立资金结算中心, 各成员单位在外部银行设立的账户全部撤销, 只保留在财务公司设立的账户。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可随时检查各成员单位的资金账户, 财务公司也应该按照集团公司批准的预算监督各成员单位的资金收支及账户情况并定期向集团公司进行汇报。

(二) 全面预算控制

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无论从形式上、内容上都体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 是企业集团进行资源整合, 实现集团财务控制的重要手段。集团公司的预算编制一般采用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管理方式, 先由集团根据下一年度的集团整体目标, 将集团总目标分解到各企业, 从而确定各下属企业的基本财务指标。再由各企业根据集团总部下达的任务编制详细的预算, 集团总部汇总后与各企业沟通并综合平衡, 将预算方案再反馈到各企业, 经多次反复, 最终形成较合理的预算方案, 再由集团最高决策层审批并交付下达各企业执行。

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是确保预算顺利开展、切实有效达到其财务控制作用的前提和保障。集团公司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办公室, 负责日常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 预算管理委员会直接隶属董事会管理, 专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控制和考评等。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最好由董事长兼任, 并吸纳采购、生产、财务、技术、销售、质检、信息、内审、考评等部门负责人作为该机构的委员成员, 并设立专门的部门从事预算具体工作。

(三) 内部审计控制

1. 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

根据企业集团的特点和内部审计独立性原则, 企业集团采取直接隶属于董事会下内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模式比较合适。内部审计委员会与其他方式比较, 能够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同时也体现了向管理层和董事会双向负责。其主要职责有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制定内部审计的整体规划;为董事会提供相关的决策服务;指导各二级成员单位内部审计体系的设立运作;协调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固定期间的审计通报制度等。

2. 推行管理审计

管理审计审查的是企业的管理信息, 在借助财务资料的同时, 也借助财务账簿以外的资料。管理审计除接触财务人员外, 更多的是接触财务人员以外的人员。管理审计是要确定公司资源使用效果性和经济性, 审计是财务会计的一种延伸, 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管理是比财务审计更高级的形式。通过有效的管理审计有利于正确评价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整体业绩, 及时发现检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漏洞, 完善内部控制和其他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行为, 防范经营风险, 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四) 财务人员控制

1. 财务人员全员委派制

财务人员全员委派是一种人员集中管理的方式, 它将纳入管理的各子公司财务机构建制划入集团公司财务部, 成为集团财务部的派驻机构, 财务人员改为派驻人员, 子公司的财务机构负责人由集团财务部任免, 同时根据需要对财务人员及财务负责人实行定期内部流动。所有财务人员的人事关系在母公司, 而且为了减少所驻子公司对财务人员个人利益的影响, 保证了集团公司各项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

2. 财务主管委派制

财务主管委派制是集团通过任命的形式向子公司派出财务主管人员, 但主管人员的编制及管理、考核等仍在集团财务部门, 集团通过这种形式控制子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在日常工作中, 财务主管作为子公司经营者的助手自然要接受子公司经营者的直接领导, 负责子公司日常财务工作, 直接介入子公司的管理层, 同时作为集团公司经营者的代表又需要从集团公司总体利益出发对子公司经营者的行为实施控制, 以保证集团公司的目标的实现。

3. 财务总监派出制

集团公司派往子公司的财务总监, 通过一定程序进入子公司董事会, 承担监督资产运营、重大投资决策以及审查会计报表等职责。被派出的财务总监的人事关系、工资待遇等均在集团公司, 一般费用由子公司列支。一般来讲, 财务总监在履行专职监督职能的同时, 还担负着参与子公司管理决策的职能。代表集团公司对派驻单位的各项重大财务事项, 全面预算编制、执行及结果, 资产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的结果, 财务报表及财务信息的有效性等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并对其真实性承担监督责任。

(五) 财务信息控制

1. 财务信息报告制度

条理清晰、结构合理、重点明确的财务信息能够使集团母公司迅速准确地掌握子公司的基本运营情况, 提高工作效率。因此, 集团母公司应该从信息质量标准、报告标准、内容结构以及组织程序等方面给子公司制定一整套明晰、具可操作性的信息报告制度, 对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进行规范。另外, 信息报告要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程进行跟踪, 不仅要事前报告, 也需要事后报告。子公司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之前, 必须事先向集团公司报告, 决策执行结果也必须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

2. 财务管理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集团财务信息处理网络化提供了可能。通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在母子公司中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 在集团内部搭建一个统一、高效的的信息化平台, 以形成集团内部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提高工作效率, 在集团内部形成合理的信息流动机制, 使信息在企业中快速流动, 减少信息失真, 使管理者能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 为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保证, 促进母公司对集团整体上的把握, 保证企业运营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燕.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现实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3) .

[2]曹选刚.集团企业资金管控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7) .

[3]祁广亚.企业集团财务人员管理与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12) .

论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篇8

1) 进场后, 组织项目监理组成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点核对尽快熟悉对施工图纸, 包括标准图。了解当地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项目开工前需办理的手续种类, 并依此检查准备工作完成的情况, 协助建设单位尽快办妥各项手续。查看施工现场红线角桩是否牢固存在, 规划部门的放线资料是否齐全, 坐标点、高程控制点有无松动、移位, 施工占道和开道口手续办理情况, 对于已通水源的管径、水压、水量, 供电变压器容量规格进行检查。

2) 审查施工单位资质证书、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和到位情况;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以及技术管理体系能否适应本工程的需要;审核分包单位资格: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特殊行业施工许可证、业绩、拟分包工程的内容和范围、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上岗证。

a.复核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检查控制桩的保护措施;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并对会议纪要进行签认;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第一次工地会议, 并负责起草会议纪要;

b.检查施工单位开工准备情况:包括人员、施工机具到位情况、施工机具的性能、状况等;检查的方法:目测法 (看、摸、敲、照) 、实测法 (靠、吊、量、套) 、试验检查。做好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的进场控制、防止不合格原材料、构配件用于本工程;

c.做好你进场施工机械的审核工作, 杜绝机械性能不合格或与本工程不相适应的施工设备进入本场地;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d.复核测量放线成果, 确保测量控制网精度能满足规范的要求;检查控制桩的保护措施工作, 防止因控制桩的移位造成测量放线的偏差;

e.做好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工作;做好工序交接检查工作;做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工作;做好工程变更的处理;做好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处理工作;做好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行使质量否决权, 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签署质量认证意见;

f.组织现场质量协调会;定期向建设单位报告有关工程质量动态情况 (周、月) 。主持处理工程中发生的重大质量事故, 提出事故处理报告;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

3) 根据以往工程的监理实践, 要确保本工程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 必须做好现场监理的两个加强、三个到位、四种手段、五项要点、六条规定, 即“三、四、五、六”工程。两个加强:即加强事前控制:加强进场材料的检查验收, 三个到位:即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做到“人到位、心到位、服务到位”。监理单位必须按合同要求及时派出能胜任工作需要的专业监理人员, 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监理工作中, 积极履行监理方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监帮结合, 从而保证监理工作的深度。四种手段:即旁站、检测、试验和指令性文件。旁站。施工过程中对重点项目和部位实施旁站, 检查施工过程中材料及混合料与批准的是否相符合, 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按批准的方案、技术规范施工。

a.监理工程师对完成工程的几何尺寸进行实测实量验收, 不符合要求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修, 无法整修的要求返工。

b.施工单位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往来, 必须以文字为准。监理工程师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工序或发生的质量问题应以书面提请施工单位加以重视、整改和返工重做;对严重违反国家规定、规范、操作规程和设计文件的施工行为, 经与建设单位协商同意后, 有权做出暂时停止施工的指令;有权对不符合国家规范、标准或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经甲方同意后作出替换、进行试验及清退出场地的指令。

4) 工程开工前要注意检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措施、质保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不符合要求者要督促、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桩基工程施工之前, 要复核工程坐标和标高控制网、检查控制桩的保护措施、核对工程地质资料、复核单桩承载力;基础开始施工之前要对桩基进行全面检测;钢筋绑扎完成和砼浇筑之前, 要检查成品、半成品的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砼配合比通知单, 进行各专业已通过隐蔽验收, 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a.工程竣工验收前, 作好工程预验收工作:要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全面核查, 确保工程技术资料正确、完整;对各专业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及时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提交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和监理工作总结。积极协助业主作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按照合同规定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总监理工程师行使合同赋予监理单位的权限, 对工程的投资、工期和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对监理的工程项目, 施工单位结算工程进度款要经总监理工程师核定签字认可, 建设单位审查同意后方可支付。对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以及不合理的设计图纸, 监理单位有权要求有关单位修改。

b.对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应由监理单位进行质量认定, 要有出厂合格证明、技术合格证及质量保证和复试报告等。分项、分部工程的检查,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将该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原材料的使用等及样板间、样板房均应报监理单位审查, 同意后方可施工。属隐蔽工程, 监理必须严格按每道工序进行检查, 合格后签发分项工程认可证监理例会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与主持。按一定程序召开, 及时研究工地出现的包括计划、进度、质量及工程款支付等诸多问题。会议纪要由监理单位负责整理, 经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与会各方确认后, 作为工程档案资料。项目的竣工验收, 是基本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 检查设计和施工质量和监理成果的一次全面检查验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 总监要积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竣工验收的组织工作。竣工验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

c.监理单位的保修责任期一般为一年。除少数分项工程外, 大部分分项工程的保修期届满时, 监理单位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将保修期内发生的质量缺陷的所有技术资料归类整理, 交建设单位、有关部门保存, 自己留一备份。

d.所有满期的合同书、保修书规整之后, 返还给建设单位, 自己留一备份。协助建设单位办理维修费用的结算工作。

e.召集建设、设计、原施工单位联席会议, 宣布保修期结束, 并签发保修期满证书。监理单位做完以上工作后, 即可与建设单位办理结束监理业务的有关手续, 对于尚未期满的个别分项工程的保修工作, 监理公司仍将按建设单位的需要给予必要的技术协助。

摘要:在工程进行中的时候重点需控制质量的具体手段和措施。

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手段与方法 篇9

1 开展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意义

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是能否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关键工作。监理人员需要对质量目标实施动态控制, 确保工程质量目标能够满足要求, 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反映了监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因此监理人员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理方案、正确的控制方法和手段, 对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严格把关, 保证施工达到预期效果, 才能体现监理工作的真正作用。

2 工程监理质量控制

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是指为了满足工程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1]

目前, 我国的监理主要集中在施工阶段的监理任务, 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又是整个监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监理人员对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包括三个方面, 即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3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事前控制) 手段与方法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在各项施工活动正式实施前, 对其是否准备完成及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为施工质量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手段与方法有:

1) 完善监理准备工作。监理准备工作主要有:建立合理、高效的项目监理组织机构、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编制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等文件指导监理工作开展;编制监理工作流程来规范监理工作;配备必要的监理设备仪器;熟悉监理依据, 准备好监理资料所需的各种表格、规范和相关资料。

2) 做好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应核查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 施工方案, 需要修改时, 施工单位完成修改后再次送审;对施工机械的配置、材料及劳动力、分包等准备情况进行控制。确保施工单位具备开工条件, 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利实施。

4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事中控制) 手段与方法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最终质量, 因此监理工程师开展质量控制、检查必须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手段与方法有:

1) 加强对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的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审核施工单位的各项申请、方案、计划;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证明文件、验收的检查资料;审查有关工程变更、质量事故 (问题) 的处理报告等等。通过加强审核, 监理工程师可以及时掌握工程质量的进展情况, 对于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2) 正确下达指令。指令文件属于强制性执行的文件, 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执行, 因此监理工程师在下达指令文件时, 必须谨慎、正确。

指令的形式必须是书面的并作为技术文件资料进行存档。如果来不及做出正式的书面指令, 也可以用口头指令的方式下达, 但应及时补充书面文件予以确认。

3) 加强现场监督和检查。内容包括:应加强工程开工前的检查, 判断能否满足开工条件、能否保证施工正常;跟踪检查、控制施工工序, 判断过程各种因素是否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予以控制。

4) 选择合理的监督检查方式。

a.旁站监理。监理人员通过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 (关键工序) 现场监督, 控制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错误、不当、不符合规程或标准的操作[2]。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质量隐患) 时, 监理人员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b.巡视。监理人员必须加强现场的定期 (或不定期) 的监督活动, 及时纠正和严格控制现场违章操作和不按图纸 (规范或质量标准) 施工。c.平行检验。在技术复核 (复验) 工作中, 监理工程师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 利用一定的检测手段, 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测, 以此为依据做出独立的判断。

5) 严格遵守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程序。监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事先规定的工作程序, 按规定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如材料没有经过批准不可以投入使用;上一道工序没有予以确认, 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实施。程序化管理可以使得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更加规范、科学, 质量目标能够得到保证。

6) 采用经济手段。如果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满足不了要求, 总监理工程师可以拒绝签署支付证书, 而没有总监签署的支付证书, 建设单位不可以向施工单位支付工程款。

5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事后控制) 的手段与方法

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对最终工程的质量把关来确认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监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验收标准, 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各专业验收规范为依据完成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的验收。针对分部工程, 涉及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还应进行必要的抽样检测。对验收不合格的及时处理, 确保整个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6 结语

工程监理单位需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平, 确保可靠、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

摘要:本文阐述了监理开展质量控制的意义、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阶段采取的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质量控制,旁站监理

参考文献

[1]赵忠责.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工程管理, 2012.

[2]洪胜华.工程监理质量控制途径与方法探析[J].经营管理者, 2011.

控制手段 篇10

作为消费者权益的代言人—中消协在这一事件中, 逃脱不了“失察”的干系。倘若中消协在授予企业允许使用“3·15”标志称号之前, 对即将上榜的公司或产品, 进行一轮科学的征信调查, 还能出现这般低级的恶性事件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 征信调查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运用它可以去伪存真, 还事物之本来面目, 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免受不法商家的蒙蔽。

一、征信和征信调查

“征信”二字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个专有名词, 在今天已构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或职业。征信是由海外华人传入国内的, 溯源《左传》〉有“君子之言, 信而有征…”之说。

“调查”和”核实”是征信的关键词。“征”:即为寻求、验证;“信”即为真实、信用、言而有信。所以征信即对事或人显露出来的迹象, 通过寻求、验证、面访等方式, 提供真实、言而有信的信用信息, 以做出正确判断依据或过程。直白地说, 征信就是对企业资信调查和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

征信还可分为国内征信和国外征信, 以下我们通过“欧典”案例加以分析说明。

二、从“欧典地板”征信过程看征信的作用

1. 国内征信可以做什么工作, 如何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在征信中, 我们把被调查公司称为“目标公司”, 以下我们就把“欧典 (中国) 有限公司”, 简称为“目标公司”。

在公开媒体和目标公司的宣传材料上, 可以看到“欧典 (中国) 有限公司”名称, 但是该公司是否合法存在, 是否是合法经营?只要采取国内征信便可对其注册名称、注册时间、法定代表人等基本注册信息了如指掌。

本案目标公司最终征信结果表明:

(1) 通过从工商部门核实:“欧典 (中国) 有限公司”这个名称根本没有注册。 (2) 通过商标局查询, 结果是:“欧典”所使用的商标在2000年才正式注册, 注册人是1998年成立的北京欧德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目标公司宣称:2003年投入2, 000万欧元在北京通州工业区建立了合资地板加工基地。在征信行业, 若要给予核证, 我们称其为对“下属机构”的调查。进行国内征信:

(1) 联系通州工业区相关管理机构, 得知通州工业区里唯一生产地板的企业是:北京吉林森工股份公司。 (2) 与北京吉林森工股份公司联系, 得知其是“欧典”国产系列产品的制造商, 即“欧典”就是吉林森工贴牌加工生产的产品。而且吉林森工并非欧典投资建立的, 两家只是合作关系。 (3) 面访:通过征信人员实地去通州去走访, 进一步证实通州工业区没有目标公司的合资企业。

2. 通过国外征信, 可以向市场和消费者揭露什么信息。

国外征信, 即通过委托国外征信机构对“目标公司”进行信用调查, 尤其是实地考察和面访, 尤为重要。

(1) 目标公司宣传册中称:在德国有一家名为“欧典 (德国) ”的企业, 德国欧典创建于1903年。我们对此进行核证, 在征信领域称其对“主要关系企业”的调查。 (2) 征信的结果是:经联系德国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核查, 德国根本不存在“欧典 (德国) ”的企业, 更不存在创建于1903年的“德国欧典”。 (3) 欧典宣传册中称“欧典 (德国) ”有两位总经理, 名字分别为PETER.HAMBERGER和PETER.M.HAMBERGER。对其核查, 在征信业称其对“主要负责人”的调查。经实地考察、面访主要负责人、与当事人核查后, 证实: (1) 这二人只是汉姆贝格公司的总经理。 (2) 汉姆贝格公司是为欧典地板进行贴牌生产的一家德国工厂;目标公司和汉姆贝格公司应为合作关系;“欧典 (德国) ”应该是汉姆贝格公司的客户。 (4) 目标公司宣传称:欧典地板在欧洲拥有一个研发中心、5个生产基地;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罗森海姆市拥有占地超过50万平方米的办公和生产厂区。核证这些信息, 在征信业称其为对“下属机构”调查。对下属机构也可进行国外征信。

在德国采取实地访问等方式, 很快确定这些下属机构是不存在的, 目标公司宣传的东西纯属是谎言。

这一征信过程彻底戳穿了欧典地板2004年宣传手册上所谓的一些说法“不准确”的谎言。

三、征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力武器, 征信机构是市场经济的眼睛

信息不对称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企业和个人要树立征信意识, 依靠自身调查系统和专业征信机构, 运用科学严密的征信技术, 使信息尽可能透明, 以较低成本, 做出较为准确判断, 保护交易双方利益,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征信工作并不难, 关键是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 掌握控制风险的征信方法。“欧典事件”的发生, 其实就是缺少了征信环节的工作, 引发了市场各方的尴尬。我国企业实行的是登记注册制度, 企业到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注册登记后方可正式营业, 因此, 企业的核心信息通过工商登记部门可以准确获得。

征信公司是专业和专注的调查机构, 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或缺的信用信息收集和整理的信息加工厂。它所生产的产品——征信调查报告其生命就是客观和真实。目前国内的征信公司与国外的征信机构有着越来越广泛的业务合作关系, 所以, 征信调查逐渐成为无国界的行动, 全世界信息调查机构联合起来, 可以成为围剿假冒商品和市场骗子的主战场。

征信将使市场骗子无处藏身, 会使守信企业和个人超值享用信用之价值。

参考文献

控制手段 篇11

新版指南建议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后,如果糖化血红蛋白仍超过6.5%,应考虑尽早加用基础胰岛素(有别于餐时胰岛素,可缓慢平稳释放,提供持续水平的胰岛素)。对于非肥胖患者,在采取饮食、运动、控制体重等措施,并加用单药或多药口服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仍高于6.5%。也应当开始胰岛素治疗。

新版指南还明确指出,糖尿病的预防措施应更强调有效性。2型糖尿病的预防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外,必要时可采用药物干预;强调早期达标的重要性:对血糖控制目标更为严格,

新版指南推荐医师、糖尿病教育师、营养师、患者等多方参与,形成治疗单位的团队性管理。

新版指南明确我国继续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异常的切点仍采用6.1毫摩尔/升。

姜黄素有明显抗癌作用

第三军区大学西南医院的最新研究显示,由中药姜黄提炼出的姜黄素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性辛、苦、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中医常用于胸胁刺痛、闭经、风湿肩臂疼痛、跌仆肿痛等。近年来研究,它具有抗肿瘤作用。西南医院呼吸科科研人员从姜黄中分离出3种姜黄素单体,即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不但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而且可明显抑制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影响肺癌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其中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简称姜黄素Ⅲ)的抗肿瘤活性最高,动物实验显示,使用姜黄素治疗肺癌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据西南医院呼吸科杨和平教授介绍,姜黄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它本身的生化生理特性很奇妙。化学药物要杀灭癌细胞时,癌细胞会筑起一道防卫的“墙”,让药物发挥不了作用。但姜黄素可以破坏这堵“墙”。同时,姜黄素还可阻挡癌细胞的“逃生”。有关专家认为,姜黄素的开发成功,将是癌症治疗上的一大突破。

类风湿性关节炎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骨膜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理想疗效的药物,患者致残率高,痛苦大,是目前世界性的疑难疾病之一。安徽省中医院刘健教授对类风湿性关节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早期综合治疗,辅以关节功能训练,能较好地阻断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刘健教授认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早期综合治疗,用西药控制急性期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用中药补益气血,调整机体免疫,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在应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滋阴清热的中药,如生地、枸杞子、知母、黄柏、丹皮等,控制病人失眠、盗汗、五心烦热等阴虚不旺症状;应用健脾和胃中药,如山药、扁豆、茯苓、薏苡仁、白术、陈皮等,以保护胃黏膜,预防和治疗由激素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应用黄芪、党参、当归、白术、阿胶等补益气血的药物,可预防或治疗由激素减量而引起的疲乏无力等症状。

除了正规、连续的中西药物治疗以外,适宜的、持之以恒的关节功能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

生物电刺激巧除癌痛

疼痛是癌症主要症状之一。据统计,肿瘤病人中有50%~70%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有效控制癌痛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传统治疗癌痛只能依靠吗啡、阿片一类药物,副作用较大。中日友好医院疼痛诊疗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开设了癌痛生物电刺激治疗门诊,与传统镇痛方法相比,具有疗效持久、副作用小的优势。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院士介绍,以针灸为基础的穴位生物电刺激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相比,镇痛效果显著提高。其中,低频电针促进人体释放脑啡肽和内啡肽,高频电针促进释放强啡肽;高低频配合使用,可使上述物质同时释放。发挥最强镇痛作用。临床实践证明,生物电刺激尤其适用于阿片类药物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起到替代或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的作用。多数患者治疗一个周期后(约3~4周),疼痛可减轻30%~50%,并且具有镇痛持续效应。

精益生产指导下的成本控制手段 篇12

1精益生产对成本控制意义

精益生产与成本控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科学的生产管理能实现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精益生产对成本控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精益生产有利于成本的科学规划。对于企业而言,各个生产环节都会涉及成本问题的发生,对成本进行科学规划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精益生产通过很多途径作用于企业的成本规划过程中,推动企业成本规划的科学性。精益生产有利于在产品设计阶段实现科学的成本规划,使产品能与精益生产的理念相同步,与市场的现实需要更加契合,及时发现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使产品的设计成本实现科学规划。精益生产有利于成本目标的科学规划与确立,进一步明确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发展思路,达到怎样的成本规划预期,在一些生产的细节上制定科学的成本预算。精益生产有利于成本规划评价体系的科学确立,通过系统性的保障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成本规划评价体系,使各项成本评价指标得到量化,保证企业成本规划评价的科学性。

其次,精益生产有利于成本的优化配置。企业力图通过成本优化来保障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精益生产有利于推进企业成本配置的优化升级,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资源与效益之间的优化配置。精益生产有利于对成本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各个成本要素的特征和地位进行分析,使对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地位突出的成本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通过优化配置成本要素使成本更具优势。精益生产有利于对成本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使不同成本要素得到合理配置,通过精益生产在不同成本要素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使成本要素的优势特点得到充分发挥。精益生产有利于对资源利用进行优化配置,更大程度地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演变成资源优化的过程,尤其让一些带有附加值的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

再次,精益生产有利于成本的合理控制。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合理控制企业的各项成本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一环,而精益生产有利于对企业的成本实现合理控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精益生产有利于实现管理效能的优化升级,通过精益生产来推动管理模式的优化,使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同步,让管理融入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达到合理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精益生产有利于实现生产手段的优化升级,使生产手段能更为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来发挥生产手段的价值,达到合理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精益生产有利于实现作业过程的优化升级,在企业的作业过程中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平衡点,一旦作业过程超过了成本控制的平衡点,就会形成预警,通过精益生产来改善作业过程,达到合理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

2当前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控制瓶颈

尽管精益生产对于企业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仍不能有效把握精益生产的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瓶颈,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影响企业利益,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前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控制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其一,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企业的生产过程离不开原材料的采购,这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然而,一些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不能与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同步,且原材料采购的中间环节比较复杂,容易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使得原材料采购成本相对较高。

其二,生产设计成本在成本控制中所占比重较大。科学高效的生产设计是有效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但一些企业的设计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和设计理念创新,使得所设计的产品与市场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二次设计产生的成本,让生产设计的成本加大,这样一来,当生产设计在总体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时就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沉重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其三,具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加成本较高。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多层面的沟通与协调,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运营能有序推进,一旦某个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附加成本的加大。然而, 一些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与成本要素相关的环节沟通协调不善,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产生了一些附加成本,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其四,生产终端产生的流通成本较高。企业生产所产生的产品最终只有到市场上进行流通才能为企业创造收益,在流通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成本,然而,一些企业在流通环节不能有效采用精益管理的手段,使得流通环节不畅通,导致终端流通的成本相对较高。

3精益生产指导下的成本控制手段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精益生产对于企业成本控制的价值,深刻剖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对精益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的成本控制瓶颈,针对这些可能存在的瓶颈,在精益生产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精益管理,有效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用精益管理的手段对采购人员进行教育引导, 提升原材料采购人员的成本控制理念,提高原材料采购人员的成本控制能力,使他们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能时刻用精益生产的理念来进行,为企业节约必要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有效监督,建立原材料采购监督机制,并对监督机制进行量化,通过制度来约束采购人员的行为,合理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 另外,要积极建立与企业采购相关的行业平台,通过平台上的采购资源共享来减低原材料的价格,实现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目标。

第二,加强设计改造,控制重复设计产生的次生成本。科学的产品设计能提升产品的价值认可程度,有效降低二次设计产生的次生成本,使企业的设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对于企业而言,设计是完成生产的第一步,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精益化原则,以设计优化来推动产品的创新,以创新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既要保证产品的设计风格,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所设计产品付诸于生产后所产生的成本问题,小到每一个零部件所产生的成本都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让整个设计过程中将精益生产的理念贯彻始终。另外,当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调整,不能等到投入生产后发现不合理再进行修改,避免次生成本的发生。

第三,注重生产协调,科学合理的控制生产附加成本。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的机构和部门进行积极的协调与配合,通过管理优化的方式来保证生产的精益化程度。要保证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不仅要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还要加强技术研发部门之间的协调,通过协调来降低附加成本的产生。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通过改革的方式来推动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在一些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关的核心机构,更应该加强技术改革与创新,有效控制附加成本的产生;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管理,通过管理手段的优化升级来推动生产过程的协调性,使管理与生产相协调,充分发挥精益化管理的效能,让生产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科学合理的控制生产附加成本。

第四,灵活流通渠道,降低生产终端产生的流通成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还应该在流通渠道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灵活的流通机制,保证流通渠道的畅通。企业产品流通过程中,既可通过产品的包装上保证流通的顺利,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因为二次包装而产生的成本发生,有效控制终端成本的增加,也可通过与产品的运输机构进行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运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还可建立第三方的流通平台,通过平台交易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构建产品流通关系网或者资源交流群,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4结语

精益生产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作为企业要在各个环节上加强精益化管理,不断提升成本控制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在精益生产的指导下合理控制企业的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收益,保证企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摘要:随着生产管理的优化升级,精益生产逐渐成为有效控制成本、推动生产模式集约化的重要载体。当前,一些生产企业面临着成本控制的难题,精益生产的思想有利于生产模式的优化,达到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文章系统剖析当前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找出企业在精益生产方面存在的不足,在精益生产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推动企业生产模式的优化升级,使企业的资源管理达到最优化配置。

【控制手段】推荐阅读:

监测手段07-17

战略手段05-10

措施手段05-12

工作手段05-20

权衡手段05-25

电教手段05-28

手段能力05-30

竞争手段06-05

手段多样06-19

媒体手段06-20

上一篇:装修公司的选择下一篇:二次肝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