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背景论文

2024-08-21

程序背景论文(精选3篇)

程序背景论文 篇1

移动互联网的转变给我们广告行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而移动广告行业正是在这个平台之上诞生的。

随着广告主投入的变化和产业自身的演变, 移动广告平台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移动应用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移动广告平台的发展。移动广告平台通过将广告SDK插件内置于手机应用程序中, 实现广告的海量投放及管理, 同时使开収者用户流量变现, 最终形成一个由广告主、手机广告代理商、移动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和手机用户构成的手机广告产业链。

一、移动广告购买的大数据支撑

作为移动广告程序化购买中的重要两个环节, 数据供应平台 (DSP) 和数据管理平台 (DMP)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级程序化的技术平台实际上有两大核心, 一个是DSP, 另一个是DMP (闫方军, 2014) 。从一个本身程序化采购生态系统角度来讲, 有没有受众的信息?数据如果不准确或者没有数据, 这个行业或我们所谓构建这个程序化采购的生态圈其实就缺少了血液,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陈骥, 2014) 。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公司在程序化购买中必须具有海量的数据, 并且在科学的数据挖掘基础上, 针对数据的特性和交易市场的变化, 收集、分析、管理数据, 而DMP正是由此应运而生。DMP不仅可以整合企业的数据, 而且在此基础上导入第三方数据, 并打通线上线下两个维度的数据源。除了拥有数据的能力, 在DMP平台上还必须对数据进行管理, 按照数据本身的特性对其归纳, 并且对受众进行分析。而DSP作为服务于广告主不代理公司的产品, 在拓展营销资源、实现从媒体购买到人群购买的转秱、实时优化营销效果以及营销效果自动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能够整合各种来源的流量资源, 在移动媒体碎片化的时代, DSP能够使得分散的流量被整合到一个平台。同时DSP的存在, 也发挥了对广告受众进行细分的功能, 让有限的资料汇集到目标受众的身上, 避免了广告主资源的浪费, 提高了ROI。除此之外, 广告效果的评估几乎是实时化和量化的, 我们可以根据流量和受众的变化及时调整广告的投放策略。作为移动广告程序化购买的一个重要部分, DSP的存在还使得整个购买程序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得到完善, 整个购买程序的重复中人工计算的部分极大减少, 整个购买过程到效果评估实现自动化。

不论是数据管理平台 (DMP) 还是数据供应平台 (DSP) , 都需要强大的数据搜集、管理、分析和运算能力, 这些都是在大数据技术基础上的融合。不同于人工算法, 广告程序化购买平台的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技术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大数据时代, 知识解析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协调工作及智能分析系统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人们需要一种智能分析接口将人类与计算机世界连接, 否则将被淹没在大数据的洪流中 (王飞跃, 2012) 。

二、大数据背景下移动广告程序化购买兴起和产业链分析

程序化购买最初源自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股票交易组合, 也有将其称为“篮子交易”。根据纽交所所下的定义, 认为只要同时交易的股票总共在15只以上, 并且超过100万美元的交易额度, 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程序化交易。虽然说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 关于程序化购买研究有了足够多的经验和实例, 但是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一般意义下的程序化交易等同于自动化交易 (Automated trading) 或者算法交易 (Algorithmic trading) 指将预先设定好的策略模型以及交易规则“编译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语言”并随着交易标的物价格及其他要素变化自动执行相应操作的交易手段以完成交易的过程 (夏丙英, 2013) 。程序化交易与传统的人工交易比较起来, 交易的速度很快, 效率和人工手段相比也高, 这个系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算法判断当前的形势, 这样的自动机制对于克服人的主观非理性具有重要的弥补作用, 因为在股票和期货交易中意义非凡。广告程序化交易的兴起, 一是跟广告行业的总量不断扩大, 依靠人工的计算和判断已经不太现实, 所以求助于科学算法和现代信息科技是比较可取的。市场有效理论的盛行, 使得资源的分配和广告需求的组合必须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有效的结合, 而程序化交易平台的出现则为广告主和供应商之间的壁垒提供了消解的可能性。凭借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分析功能, 广告主可以在市场中寻找到新的投资机会, 这位科学的市场分析提供了基础。而当我们将程序化购买引进广告行业, 在中国的时间很短, 它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的发展逐渐兴起的。

用户在PC端与移动端的使用习惯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首先, 移动端的用户使用行为相对PC端更加多样化, 不同于PC端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获取广告, 移动端大量的应用程序使得用户的使用行为更加多样化, 广告定位难度也相应增加。其次, 移动端的用户使用行为相对PC端更加碎片化,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用户使用时间的碎片化;其二是用户使用场景的碎片化。最后, 移动端的营销形式相对PC端更加互动化, 虽然现阶段移动广告的形式较为单一, 但GPS三角陀螺仪、摄像头等移动端独有功能将会提供更加互动化的营销方案。艾瑞分析认为, 基于以上这些差异, 移动端广告对程序化购买的需求和适应能力均要强于PC端。首先, 多样化的用户行为使得基于App购买 (类似于PC端的媒体购买) 的广告投放模式无法实时全面地覆盖目标受众。其次, 碎片化的用户行为使得基于App购买的广告投放模式无法做到精准定向, 在错误的场景和错误的时间推送的广告会使用户产生厌烦。最后, 现有的程序化购买技术完全可以实现现阶段形式较为单一的广告投放, 未来随着技术的提升, 可投放的广告形式也将更加丰富。所以, 引入程序化购买技术的移动广告将更加适应移动端用户多样化、碎片化的使用习惯, 并提供给用户即时准确的广告互动体验。

移动程序化购买是指通过移动端广告技术平台, 自动地执行广告资源购买的流程。移动程序化购买的实现通常依赖于移动DSP和Ad Exchange, 并通过RTB (Real-Time Bidding, 实时竞价模式) 和Non-RTB (非实时竞价模式) 两种交易方式完成购买。引入程序化购买技术的移动广告将更加适应移动端用户多样化、碎片化的使用习惯, 并能提供给用户即时准确的广告互动体验, 而基于移动终端设备标识符获取的用户数据也具备更持续的使用价值。

移动程序化购买的主要参与者为移动DSP、移动Ad Exchange以及移动SSP。移动DSP分为专注于移动端投放的移动端DSP (多由移动广告网络转型而来) 和具备移动端投放能力的多屏DSP (多由PC端DSP延伸而来) , 由移动广告网络转型的DSP在数据和经验方面有一定优势。移动Ad Exchange由于移动端相对封闭的App环境, 使得其流量整合作用更加凸显, 多家Exchange服务商 (如芒果、Inmobi等) 正逐步开发更为多样化的展现形式。移动SSP专注服务于开发者, 帮助其在有限广告资源的情况下最大化收益, 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专业的技术和服务能力以及良好的开发者口碑评价。与程序化购买相对的是传统的人力购买方式, 即广告主根据自身的营销诉求及目标受众, 采购相应属性的媒体资源, 从而实现对受众的覆盖, 本质上是对媒体的购买。而程序化购买是在用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找到符合营销诉求的目标受众, 通过采购这些受众浏览的广告位曝光, 实现受众的购买。我们可以看到下图对于传统广告购买和程序化购买的区别:

2011年初出现了为开发者聚合多家广告网络SDK的移动聚合平台, 开发者可以在这类平台上自由切换广告网络的流量来保证自身App的填充率和收益。移动广告规模的不断增长引起了PC端企业的关注, 2012年下半年, PC端程序化购买企业开始布局移动端, 并纷纷上线了自己的移动端产品, 但由于PC端和移端在投放数据、广告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品牌广告主还未形成对移动广告的正确认识, 导致移动端程序化购买并没有在2013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在PC端企业布局的同时, 移动端企业凭借自身在移动端的多年积累也开始向程序化购买发力, 专业的移动DSP、移动Ad Exchange以及移动SSP (部分聚合平台在2013年推出流量管理业务, 帮助开发者管理旗下App的流量分配, 以程序化的方式最大化自身收益) 开始出现。其中, 芒果SSP、力美DSP以及芒果Ad Exchange的发布标志着完全基于移动端数据和资源的移动端程序化购买产业链已经初步成型。

三、移动程序化交易平台发展现状

2012年下半年Double Click开放其移动端流量, 中国移动端广告的程序化购买模式开始出现, 但可用于程序化购买的广告资源仍然较少, 整体的市场规模偏小。在2013年下半年以及2014年全年, 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陆续出现, 随着各个平台之间 (移动DSP、移动Ad Exchange、移动SSP等) 逐一对接、测试并开始投放, 行业竞争将逐渐加剧。艾瑞咨询预计, 行业整体规模会在今年出现较大的增幅, 整体的市场规模将达3.9亿, 并且在未来3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广告主对移动端营销的重视以及移动营销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2017年移动程序化购买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5亿元。

参考文献

[1]艾瑞数据.2014年移动程序化购买行业报告简版[R].2014.

[2]百度.百度移动应用分析白皮书[EB/OL].2014.

[3]艾瑞数据.2013-2014中国移动广告平台行业观察报告[R].2014.

[4]talkingdata.移动应用推广白皮书[DB/OL].2014.

[5]芒果移动广告.中国移动展示广告行业2014年上半年简报[R].2014.

[6]王悦.程序化交易渐成中国互联网广告主流[DB/OL].http://www.sootoo.com/content/510230.shtml.

[7]夏丙英, 蒋文保.程序化交易安全风险及其分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3, 4 (11) :31-34.

[8]2014数字营销市场洞察[DB/OL].DCCI.pdf.www.dcci.com.cn/down/.

[9]Boyd, D., Crawford, K..Critical questions for big data:Provocations for a cultural, technological, and scholarly phenomenon[J].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 2012, 15 (5) :662-679.

程序背景论文 篇2

2010年6月,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 旨在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的各种工程技术人才。显然, 在卓越工程师背景下,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不应放在语言语法规则的讲解上, 而是应该放在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 开展以实践为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方法应该立足于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思维能力, 和实际动手能力, 以及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2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本文认为现有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方面, 现有的这种理论与实践脱离的课程设置方式, 不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 现有教师的授课方式, 偏重“讲”, 轻视对学生的“引导”时, 轻视了学生自主的“学”。

2.1 课程设置方面

对于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而言, 程序设计课程都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被安排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 学时分配一般是36个理论授课学时, 外加36个上机课时。在现有有限的学时下, 由于语言本身语法体系知识点较多, 且应用灵活, 在有限的时间内, 让学生能完全掌握语言, 并熟练地应用于实践是不现实的[1]。我们应该立足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授课内容进行调整。

2.2 教师的教学设计方面

长期以来, 在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方式上, 目前几乎所有教师都采用“先理论教学, 再案例教学, 最后总结归纳”三个环节的教学模式,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更多的是老师的“讲”, 而忽略了学生的“学”, 往往让学生陷入枯燥而抽象的语法知识的学习, 跟实践环节脱离过远, 学不能致用, 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所以, 很有必要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创新, 跟实践更紧密结合。

程序设计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程序设计语言作为编程的工具, 其实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专业教师在承担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任务时, 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具有很强的软件工程的实践能力, 丰富的项目经验, 这样才能在学生实践指导工作中游刃有余。

3 教学改革措施

根据目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应立足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把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编程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2]。

目前的教学模式是学期式的“先理论教学, 再案例教学, 最后总结归纳”三个环节的教学模式, 即在一个学期在上完全部内容。按一个学期18周算, 每周一次理论课, 一次上机课。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的弊端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如果赶上节假日, 可能要两三周一次上机实践。显然, 这对于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课程来说, 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教学模式的另一弊端是节奏拖沓, 时间过长。根据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不是一种能让学生产生高效学习的授课模式。反观培训机构在授课时, 都是集中在一到两周的时间内把同样的授课内容讲完, 学习效率显得更高。

笔者认为, 对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应采用“3+1”式分阶段教学。“3+1”模式中的“3”是指将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分为3个阶段,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 逐步进阶。第一个阶段, 课堂教学。采用培训公司式的教学方式,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比如四到五周内, 完成书本内容的讲解, 重点讲解语法知识, 教师在教授时力求做到重点突出, 不宜过细。授课时不再区分理论与上机, 统一在机房完成, 做到边学边练。第二个阶段是, 项目深化。拟用6周左右的时间, 以适合的小型开发项目作为案例教学, 在此过程学生可以查阅各种资料, 深化知识, 初步体验软件项目开发进程。第三个阶段, 企业实践。通过深入IT企业, 继续深化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谓“3+1”模式中的“1”是指以赛促学, 组织同学参加各种计算机设计大赛, 通过赛事提升水平。

3.1 课堂教学阶段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 在学习程序设计课程过程中, 很多同学反映, “课上能听懂, 课下不会做”的情况, 这说明学生消化困难。但是另一方面,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 不可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消化。这样就导致学生学起来很吃力, 学习效果很难保证。根据这种情况, 在课堂教学阶段中, 对程序设计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整合, 教师在授课时注意突出重点, 剔除细枝末节的知识点。教师在该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采用传统的示例教学即可, 但要注意示例程序的代表性、实用性、趣味性, 努力做到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鲜。

3.2“项目驱动”阶段

在通过第一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绝大多数知识点都已经掌握, 第二个阶段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 深化知识, 着力软件工程能力培养。在该阶段的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要求, 任课教师结合实际, 引入难易程度合适的实际项目, 并将该项目分解成几个小的、独立的子模块[3]。项目的分解一定要体现出知识点的渐进关联性和扩展性, 同时每一个小的子模块在功能上要体现几个知识点,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接收, 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项目模块进行分解的过程中, 教师需事先对项目模块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相关问题设计成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并引导启发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 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 找出自己的项目实施方案。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 让学生们4—5人组成一个小组, 组内再进行分工。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既锻炼他们每个人独立完成任务的开发能力, 又在整个项目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该阶段的教学过程, 就是一个简单项目实施过程, 让每个同学都体会到一个软件工程项目的完整实施过程, 从查阅资料、项目需求分析、到程序编码、调试, 学生都能体验。通过教学项目的实施, 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课程的相关知识。

3.3 企业实践阶段

该阶段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 利用一线软件工程师丰富的行业知识,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 通过与企业的深入接触, 教师始终能把握软件开发行业的最新动态, 提升教师的产品研发能力, 有利于反哺课堂教学。企业实践阶段的实施应该是连续性的, 分多次进行, 时间上应该安排在各学期的实践周进行, 为达到较好的效果, 应每学期都进行一次。

3.4 以赛促学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竞赛, 除了学校层面的程序设计比赛之外, 还积极参加比较有影响力的比赛, 如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 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等, 并对参赛的学生提供绝对的物质支撑, 比如为学生出参赛费, 购买设备等, 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比赛不是目的, 但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加竞赛, 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异的竞赛成绩能代替本科毕业设计, 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参加软件设计大赛, 激发学生求知欲, 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拓展, 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形式, 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比赛, 真正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以赛带学、以赛促学、以赛验学。通过参加“蓝桥杯”等赛事,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编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4];另一方面也是教师的经验总结和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

4 结束语

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精神, 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 应采用“3+1”式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能很好的将专业知识与项目实践结合起来,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弱化语法教学,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必将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为高校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冠男.《程序设计与算法》课程的教学思考——以机电工程类专业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5, 9 (9) :240-241

[2]刘添华, 周屹, 运海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5, 29 (3) :77-80

[3]刘丽娜.“项目驱动”法在VF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青年时代, 2015, 9 (9) :189-191

程序背景论文 篇3

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与第二产业的衰落,瑞士年轻家庭开始倾向于定居在环境更好、租金更低、位于城市边缘的小城镇中,大量企业亦随之向城市外围迁移[1]。随着城市中心居民中弱势群体(如老龄人口、低收入家庭、外国移民)比例的增加,城市税收收入与财政预算大幅缩减,城市逐渐陷入衰败。作为当代欧洲城市可持续更新的成功典范,苏黎世西区的实践证明,一方面,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提高城市对于生产生活各方面需求的满足程度,能够有效吸引居民“洄流”;另一方面,先进的城市设计程序是可持续更新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1. 背景概述

苏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西区是苏黎世最大的工业区。上世纪60年代起,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瑞士工业萎缩。此时,城市扩张使西区逐步由城郊区转变为城市中心区,企业土地使用成本随之日益攀升。多重压力下,西区工厂开始外迁、转型亦或被淘汰。以区内占地最大的埃舍尔韦斯(Escher Wyss)机械厂为例,1965至1985年间,员工数量由2803人降至1633人。厂房与土地的空置、居民数量的减少令西区从繁荣走向衰败。

1988年斯坦福斯(Steinfels)制皂厂率先提出申请,要求将其闲置的工业用地转变为高级住宅及商业用地。同期,为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增强城市竞争力,苏黎世政府亦计划对西区进行整体改造。90年代初,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房地产开发项目从投资品回归为市场产品,只有全面提升西区品质才能实现所有利益方的目标。基于这一共识,1996年城市论坛的召开标志着苏黎世西区城市更新项目的正式启动。

2. 可持续更新的挑战

在瑞士,城市设计的工作成果是城市建设的直接依据。依据瑞士《联邦空间规划法》(Bundesgesetzüber die Raumplanung,简称RPG)[2],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土地利用方案(Nutzungsplan,简称N-plan)“对许可的土地用途进行分配”、“对建设区与非建设区进行划分”。

作为历史保护街区,依据苏黎世州《规划与建筑法》(Planungs-und Baugesetz,简称PBG),西区的城市设计工作需要编制两种土地利用方案:其一为以西区整体为对象的建造与区划方案(Bauund Zonenordnung,简称BZO);其二为以各地块为对象的土地利用形式方案(Gestaltungsplan,简称G-plan,图纸类似于我国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

西区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同年,瑞士联邦议会颁布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瑞士规划政策导则》(Grundzüge der Raumordnung Schweiz)。该法案的颁布意味着,西区城市设计有义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由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1 挑战一:全面的公众需求

对更新项目而言,城市设计方案首先需要满足公共部门代表公众提出的各种土地利用需求。根据《瑞士规划政策导则》,城市设计方案“必须平衡经济(如商业与基础设施选址、增加可达性与成本控制),社会(如创造有吸引力的高品质居住与娱乐空间、避免自然灾害)与环境(如保持土地利用的经济性、开发有价值的文化景观、保护未开发区域)等三方面需求”[3]。“平衡”意味着任何一个方面需求的满足不能以其他方面的损失为代价,反之亦然。

2.2 挑战二:复杂的私人需求

城市更新是在建成区进行的再开发活动。作为土地开发与交易的法律依据,城市设计方案必须满足土地所有者的开发需求。根据瑞士法律,地块土地利用形态(从土地性质到建筑物布局)的改变必须获得土地所有者认可,否则设计方案将不具备法律效力。一方面,西区土地所有权结构十分复杂,土地所有者的多样性增加了空间使用需求的复杂性(图1);另一方面,城市设计方案还需满足各项目具体使用者的空间需求,以保证项目的市场潜力。

2.3 挑战三:多样的需求冲突

为了实现各自发展目标,公共部门与私人机构都将最大限度地争取可利用土地;而,更新可用的土地资源却十分有限。因此,围绕着土地使用权的分配,各个公共部门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机构之间将产生大量冲突。空间使用需求方面的强烈冲突曾令西区城市更新项目启动迟滞近十年。因此,城市设计方案只有同时满足各方面空间使用需求,才能够获得一致认可,获得法律效力,引导城市更新进行。

3. 城市设计应对途径

空间需求的充分满足是各部门(不论公共部门或私人机构)实现自身开发目标的必要条件。依据现代质量管理理论[4],产品对于需求的满足程度被称为产品质量,因此,城市设计的核心任务在于确保设计方案的空间质量。

通过经典红珠实验,威廉·E·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证明[5],“在程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水准及其变异可以被预测……生产绩效完全受工作程序左右”。程序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4]。换言之,“程序”是关于工作基本步骤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鉴于生产程序对于产品质量的决定性作用,优化城市设计程序成为提升城市设计方案质量(即方案对各方面空间使用需求的满足程度)的必然选择。

3.1 基本思路

上世纪5 0年代,设计方法运动(D e s i g n Methodology Movement)在德、日、英等先进国家相继兴起,标志着设计在经历了直觉设计阶段、经验设计阶段、中间试验设计阶段后,进入现代设计阶段。同期,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问题、新需求的不断涌现,研究者开始对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程序与作法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

在美国学者爱德华·班菲尔德(E d w a r d C.Banfield)提出理性规划模型(1955年)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运用理性模型构建标准化城市规划与设计程序的构想在欧美国家成为主流[6]。设计被理解为“决策过程”;“评价”成为设计方案质量控制的核心措施。但是,鉴于对“事后检验”的过度依赖,理性模型并不适于复杂条件下的城市设计工作。

一方面,设计是一个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在没有进行一些方案尝试之前,不可能预见设计问题的许多方面”[7]。如未尝试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各方面空间使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预期的土地利用冲突便无法获知。因此,在备选方案提出之后,必须再次尝试发现与解决新问题,而理性模型并不包含此类工作步骤。

另一方面,理性模型过度依靠“评价”,而不能避免设计失误的发生;备选方案的最优解可被选出,但无法确保该解能全面满足各方空间使用需求。在存在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情况下,如果无法在备选方案生成之前作出有效引导,使其尽量多地满足各方空间使用需求,则方案引发的全新问题将会大大增加待解决的问题数量。

与理性模型相比,PDCA循环模型具以下优势。一方面,强调对于问题与方案的持续修正;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引导而非检验来保证产品的质量。首先,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而不仅是优选;其次,如果执行一次PDCA尚不能解决问题,可通过再次执行PDCA,以彻底解决问题。

比尔.希利尔(Bill Hillier)在《空间是机器》(Space is the Machine)中将设计工作划分为生成阶段、预测阶段。“在生成阶段,设计工作需要关于方案形式可能性的限定;在预测阶段,设计工作需要确认形式与性能间的联系。”[8]显然,在满足空间需求方面,PDCA模型将比理性模型更为优越。因此,苏黎世西区城市设计程序摒弃了传统的理性模型,转而采用PDCA循环模型,以搭建全新的城市设计程序(表1、表2)。

3.2 具体作法

建造与区划方案(BZO)的编制程序

苏黎世西区建造与区划方案(BZO)编制程序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3)。

第一,设计工作被划分为“构想设计”(Leitbild)与“方案设计”(Entwurf)两大阶段,以规避设计方案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引发新生问题的可能性。1998年,在缺乏充分引导的情况下,来自三个知名设计公司的构想均遭否定;但,此番“试错”环节对于后续工作作出巨大贡献——潜在问题与空间冲突得以充分显现,具针对性的全新发展构想得以提出、土地利用方式得以修正。

第二,“权衡”步骤被加入设计工作中,以协调各方空间使用需求的冲突。通过公平辩论,规划部门依据各方问题调查的深度、土地利用需求,针对问题解决的权重进行仲裁,依据仲裁结果确定土地使用优先权。正如苏黎世规划部门的自我评价,“权衡是新的城市设计程序中最具意义的部分。所有重要的参与者与利益相关方在规划初期就参与其中,最终各方利益得以平衡”。[9]

第三,增设非正式规划工具“开发概念”(Entwicklungskonzept),以匹配程序的全新结构,确保各种专项研究对城市设计形成直接引导。西区开发概念由城市建造导则、开放空间概念、交通概念、土地利用概念等部分组成,在宏观尺度上对地块用途进行初步定性、定量、定位与定形,详细表达协调后的各种土地利用需求,限定土地利用形态的可能(图2)。开发概念通过全民公投获得法律效力,“建造与区划方案”的深化必须在其限定范围内开展。

土地利用形态方案(G-plan)的编制程序

苏黎世西区“土地利用形态方案”必须满足更为复杂、多样的用户需求。土地所有者的认同是开发项目获得许可的前提,因此由土地所有者自行组织编制“土地利用形态方案”成为最佳工作方式;同时,为了获得市场认可,“土地利用形态方案”的编制还必须考虑直接使用者的利益。(表4)

公众与私人用户的需求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协调。首先,从维护公众利益角度出发,规划部门通过城市建造导则、“建造与区划方案”、相关法律与设计规范,提出“土地利用形态方案”工作框架(具法律约束力),从而确定各地块开发的总体目标,并对地块内部的土地使用形态进行初步限定。其次,从维护私人用户利益角度出发,设计部门根据工作框架要求,通过城市设计研究,确定与解决各方面具体问题,从而为方案设计提供详细引导、进行自我检验与调整。最终,规划部门以工作框架为依据,对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多个设计构想及其设计方案进行检验、选择与修正。

4. 实施成效

苏黎世西区城市设计编制程序的优化保证了城市方案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城市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公众与私人的需求均得到充分满足,市场力量被充分调动,有效推动了西区重获繁荣。根据2004年苏黎世政府公布的《苏黎世西区可持续发展阶段性报告》,西区居住人口与就业岗位数量均已显著增长;随着本土居民的迁入,西区居住人口中年轻纳税人(30-44岁)比例已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图3)。“居民数量的剧烈变化令税收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未来就业与居住空间能够被充分利用,则西区税收水平将达到城市平均水平的两倍甚至更高”[10]。西区从废弃工业园区一跃成为全市房屋租金最高的热点区域。

5. 结语

苏黎世西区更新项目的成功显示,与一般生产活动相同,程序决定设计工作成败,对于城市设计成果质量意义重大;设计程序的优化是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的城市设计,创造高质量设计方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工作程序在标准化与系统化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借鉴先进国家城市设计的经验时,比之编制成果的具体内容、相关工具或规律的使用方法,设计程序的构建应获得更多关注。

摘要:基于案例,通过文献收集、数据调研、理论分析,展示可持续更新背景下城市设计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基本思路、具体作法等两个方面总结苏黎世西区城市设计的成功经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程序的优化是全面提高城市设计方案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更新,苏黎世西区,城市设计程序

参考文献

[1]URS STEIGER,Staff of the ARE.Spatial Development Report2005Abridged version[M].Bern:Federal Office for Spatial Development(ARE),Federal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Transport,Energy and Communications(DETEC),2005:4

[2]Bundesgesetzüber die Raumplanung[Z].Stand am1.August.Die Bundesversammlung der Schweizerischen Eidgenossenschaft,2008:1-5

[3]RUDOLF MENZI.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Guidelines and Action Plan2008–2011[M].Bern:Bundespublikationen,2008:20

[4]ISO9000:2005(E),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S].3rd ed.Geneva:ISO copyright office,2005:7

[5]W.EDWARDS DEMING.The New Economics:for Industry,Government,Education[M].Cambridge,Massachusett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4:33

[6]BOSHI PEZA SEYED.The National AICP Examination Preparation Course Guidebook2000[M].Washington DC:Inst.Cert.Planners,2000:6

[7]BRYAN LAWSON,How designers Think[M].London,Architectural Press,2005:120

[8]BILL HILLIER.Space is the machine: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M].1st ed.Cambridge:

[9]RODERICK HOENIG.Architecture Guide Zurich1990-2005[M].Basel·Boston·Berlin:Birkhaeuser,2006:12-17

上一篇:防护加固下一篇:海底光缆的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