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经纪

2024-05-12

演艺经纪(精选12篇)

演艺经纪 篇1

摘要:艺人与经纪公司的解约纠纷频频出现, 让人不解其中的原因。目前, 我国对艺人与经纪公司间的合约的性质、内容、解决纠纷的方法并没有法律法规的规范。实践中, 通常把演艺经纪合约视为委托合同处理, 这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完善演艺经纪合约的法律法规, 仍是解决和预防解约纠纷频发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委托合同,演艺经纪合约,任意解除权

近年来, 艺人与经纪公司之间的解约纠纷已屡见不鲜。由于我国法律对娱乐业艺人的经纪合同规定尚不完善, 缺乏对相对弱势的艺人本身权益的维护, 导致了双方纠纷频发。长此以往, 无疑会制约娱乐经济行业的正常有序发展。因此对于艺人的经纪合约, 法律的规制已刻不容缓。

一、从委托合同的角度辨析演艺经纪合约的性质

我国《合同法》将合同分为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 仅仅对于社会生活常见的15种有名合同单独区分加以适用不同的条款, 而对于更多的无名合同, 则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调整和规范演艺经纪合同。对于演艺经纪合同性质的认定目前尚属法律空白, 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实践中, 一种看法认为演艺经纪合同的性质就是委托合同, 另一种看法是以委托合同为根基, 兼有居间、行纪、劳动或劳务等多种合同属性的复合型合同。由此可见, 无论将艺人与经纪公司之间的合约归为哪一类, 委托合同的规定都与演艺经纪合同的性质最相似。

(一) 从委托合同定义看演艺经纪合约的性质

委托合同又称委任合同、代理合同, 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 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 委托人支付约定报酬或不支付报酬的合同。因此, 委托合同实际上就是约定当事人双方关于委托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处理艺人事务的公司是艺人经纪公司, 与经纪公司签约的艺人都有自己的经纪人。《经纪人管理办法》指出:“本办法所称经纪人, 是指在经济活动中, 以收取佣金为目的, 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当下我国经纪人的经纪活动, 一般通过代理、行纪和居间三种合同方式来实现。其中代理是指经纪人在受托权限内, 以委托人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易, 并由委托人直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商业行为。经纪活动中的代理, 属于一种狭义的商事代理活动。其特点是经纪人与委托人之间有较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经纪人只能以委托人的名义开展活动, 活动中产生的权利和责任归委托人, 经纪人只收取委托人的佣金。而行纪是经纪人受委托人的委托, 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易, 并承担规定的法规责任的商业行为。居间是指经纪人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及条件, 媒介撮合双方交易成功的商业行为。其特点是服务对象广泛, 但服务的程度较浅, 经纪人与委托人之间缺乏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可见, 艺人与经纪公司的关系应该属于代理, 即委托关系。因为从委托合同的定义来看, 二者之间的合同就是:艺人与经纪公司约定, 由经纪公司与经纪人处理艺人事务, 艺人向经纪公司支付约定的报酬的合同。而且, 经纪公司与经济人之间有较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经纪公司只能以艺人的名义开展活动, 活动中产生的权利和责任归艺人所有, 经纪公司或经纪人只能从中收取艺人的佣金。所以根据目前法律的规定, 演艺经纪合约的性质应属于委托合同。

(二) 从委托合同的特征看演艺经纪合约性质

除了从委托合同的概念分析演艺经纪合约, 还可以从委托合同的特征来看艺人与经纪公司之间合约的性质,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委托合同的订立必须以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相互信赖为前提

委托人之所以选定受托人为自己处理事务, 是在他对受托人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职业经历以及道德诚信的了解后, 以信任为基础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而受托人之所以接受委托, 也是出于愿意为委托人服务的初衷以及拥有能够完成委托事务的自信, 这也是其基于对委托人的了解和信任。因此, 委托合同只能发生在双方相互信任的特定人之间。没有双方当事人相互的信任和自愿, 委托合同关系就不能建立, 即使建立了合同关系也难以顺利完成合同。

艺人与经纪公司签订的合同就是基于双方的互相信赖。艺人想要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 就必须选择一家有知名度且能力强的经纪公司, 能有一系列的计划帮助其推向市场并受到大众的喜爱,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红大紫”。同时, 对于经纪公司来说, 它也会选择有潜力、有实力、有可能走红的艺人与之签约。可见双方都是通过互相了解后, 互相信赖才会建立合作关系。

2. 委托合同的标的是处理委托事务

委托合同是提供劳务类合同, 其标的是劳务, 这种劳务体现为委托人为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关于委托事务的范围, 《合同法》并没有将委托事务限于法律行为, 因而解释上应不限于法律行为。但是, 应当指出, 委托事务的范围也并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委托事务必须是委托人有权实施的, 且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行为。

经纪公司的任务就是在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范围内为艺人处理法律上以及非法律上的事务, 为艺人争取权利, 确定义务。但是经纪公司或经纪人只能替艺人接受演出、接拍广告等活动, 不能替艺人履行此类带有人身性质的合同。

3. 委托合同一般是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处理委托事务

受托人处理事务,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和费用, 而是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进行的。因此, 委托合同的受托人处理受托事务的后果, 直接归委托人承受。

经纪公司在处理艺人事务与第三人接触时, 一般就是以艺人的名义来处理委托事务的。例如, 经纪公司与广告商洽谈接拍商业广告时, 一方面经纪公司必须要以明星的名义来协商, 另一方面, 广告商与经纪公司的合作也是看在该明星的知名度能使他的产品广泛传播并能带来巨大利益的基础上。

4. 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 也可以是无偿的

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 也可以是无偿合同, 委托合同是否有偿, 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如约定收取报酬, 则为有偿合同。如法律没有另外规定, 当事人双方又没有约定给付受托人报酬的, 则为无偿合同。

在这里, 艺人与经纪公司的合约属于有偿的委托合同。在我国, 经纪公司或经纪人为艺人处理工作和生活上的事务所获得的利益, 经济公司要从中抽取高额的分成以此作为回报。

5. 委托合同为双务合同

委托合同无论是否有偿, 均为双务合同。在无偿的委托合同中, 委托人虽没有支付报酬的义务, 但其仍负有其他义务, 如支付费用、接受委托事务的结果、赔偿损失等, 这些义务与受托人的义务是相对应的。因此, 无偿的委托合同也是双务合同。

在艺人与经纪公司的合同关系中, 艺人与经纪公司都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艺人有向经纪公司支付处理事务的费用、支付报酬的义务, 经纪公司有向艺人报告事务、亲自处理委托事务、转交委托事务所取得财产等义务。

综上所述, 对于演艺合同的性质, 应界定为委托合同。在适用法律上, 可以以委托合同的法律规范为基础, 以居间、行纪、劳动或劳务的相关规定为补充。当委托合同没有规定时, 优先适用其他规范, 当其他规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的内容与委托合同规范相冲突的时候, 适用委托合同规范。

二、演艺经纪合约中艺人的任意解除权

艺人与经纪公司的矛盾出现后, 其解决的方式多为单方面解约。而单方面解约又会使双方矛盾升级, 从而导致矛盾激化。艺人是否有任意解除权也存在很大争议。但是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 委托人即艺人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随时解除对经纪公司的委托。所以艺人是有权随时与经纪公司解除合同的, 但经纪公司为了艺人的走红已经做了很多的计划和投入, 在合同约定的委托时间范围内解约, 无疑会给经纪公司造成损失, 而经纪公司是不甘心有这样损失的, 在这种情况下, 经纪公司往往是通过收取高额违约金来部分地挽救损失。尽管艺人有权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但不是说艺人可以不承担任何义务或责任, 而是双方都可能对委托合同的解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艺人承担全部解约责任。在不可归责于经纪公司的情况下, 艺人由于自身原因单方提出解除经纪合同, 艺人应当要承担违约责任。具体就是赔偿经纪公司的经济损失, 应当包括合同约定的违约金, 当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时, 经纪公司有权要求按实际损失赔偿;当实际损失低于违约金时, 有权要求艺人按违约金赔偿;当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时, 艺人也可以要求适当降低。总之, 赔偿要在合理的范围内, 最好是由专业的机构进行评估;二是经纪公司承担全部解约责任。因经纪公司违反合同约定, 艺人有权随时解除经纪合同, 并要求经纪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支付违约金, 并赔偿艺人的经济损失, 赔偿方式同上所述;三是双方都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经纪公司和艺人对委托合同的解除都存在过错, 这种情况下, 双方均应承担违约责任, 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

三、对完善艺人与经纪公司合约的几点建议

为了缓解艺人与经纪公司之间的矛盾, 更好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纠纷,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出努力:

(一) 在法律层面上加强指导和监督。

完善法律法规来规定艺人与经纪公司的合约的性质、内容、权利与义务, 以及解决纠纷的方法。如果出现艺人违约或想解约的情况, 经纪公司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单纯地要求赔付高额的违约金, 避免双方两败俱伤。例如, 有一个禁制令制度, 它规定如果艺人不遵守合约, 那么经纪公司有权提请法院对此艺人实行禁演。对于这一规定我们就可以吸收和借鉴。除此之外, 尤其要在法律中明确经纪合约的内容, 限制人身与私生活的条款应当纠正和禁止。在合同期限上的规定也待加强。

(二) 除了法律层面之外, 演艺经纪公司应当尽量实行人性化管理。

公司要善待签约艺人, 和艺人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长期合作关系。这样, 可以尽量避免和减少艺人与经纪公司间尖锐的矛盾。经纪公司还可以综合考虑公司的投入和产出, 在尊重艺人生活的基础上, 制定对艺人的培养计划。在处理委托事务时最好能同艺人商讨, 听取他们的意见, 做到双方共赢。而不是一味的盘剥艺人的佣金, 限制艺人的生活。

(三) 演艺经纪公司之间以及艺人明星之间都可以形成不同的联盟, 共同主张整个行业的权利。

要在全行业形成遵守合约的舆论氛围, 集体谴责那些不遵守合约的艺人和破坏他人合约的不道德的演艺经纪公司。艺人之间的联盟也可以共同捍卫自身的权利, 对抗经纪公司缺乏平等和公平的条款和规定。

参考文献

[1].吕巧珍, 委托合同中任意解除权的限制[J]法学, 2006, (9) .

[2].韩世远, 合同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 2004.

[3].郭明瑞, 王轶.合同法新论·分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演艺经纪 篇2

长沙三创演艺经纪有限公司是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策划公司,致力于明星演艺经纪(明星演唱会、大型晚会等)、与文化项目策划与开发、影视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等文化项目的服务的企业。

专业:长沙三创演艺经纪有限公司拥有前卫的策划团队三创策划团队。团队以脑力激荡法为主,每次活动出谋划策时运用了公司原创的“三三讨论法”(Sanc33Technique)。“三三讨论法”(Sanc33Technique)——以脑力激荡法为基础的三三讨论法,大致意思是将团队分成三人一组,精简地进行三分钟的小组式讨论,每人为一分钟,然后再归到团队中共享各小组资源,集思广益,做出最后的结论评估整合

能力:公司拥有演出策划执行团队、演出团队、业务公关团队等。各团队分工精细,相辅相成。

成也经纪人,败也经纪人 篇3

于是一些具有危机感又有那么点远见卓识的关系户,就把这种关系进化成:亲如家人型,如孙红雷和赵宝刚、王菲与陈家瑛、周迅陈坤和李小婉等;也有的金缕鞋悄悄提着提着就演变成了名正言顺的比翼齐飞型,如钟镇涛和范姜、陈慧珊和钟家鸿、张延和张锦程等。最具可圈可点的纪念事例是在2010年7月末的阿根廷,演员Ernesto Larrese和他的经纪人:同是男性的Alejandro Vannelli,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成婚,彼此缔结成伴侣。这是阿根廷总统刚在7月21日新签署的一项法案,使阿根廷成为第一个合法化同性婚姻的拉美国家, Larrese和Vanelli是这项法案生效后第一对在首都结婚的gay,从而成为娱乐史上一大热谈和盛事。

而最近桑兰又自动爆出了和其经纪人黄健已在热恋中……这些星们跟其经纪人相扶相持地遨游星海,倒也一个前途日渐光明,一个星途日益灿烂,各得其所,双簧是弹唱得噼里啪啦、笑逐颜开,那叫一个欢呀。

但也有在修炼的过程中,得不了道、成不了仙的,于是就有一方声泪俱下地控诉身心被全盘监制,无自由、没人性,简直是吸血鬼,另一方也严重不满他的N种不自律、不克制的行径,连酱油瓶子倒在跟前也不知扶一下,双双认为对方是以一己欲望为出发点,道义成本还没付出,道德却已经破产。结局当然是一拍而散、人走茶凉,各各的收入、声誉也是直线下滑,就如同早年的言承旭和他的经纪人柴智屏等。近段,磨合切磋的器皿尚欠火候的赵本山与其经纪人高大宽也“闹掰”了,宽哥自认贵为本山大爷的“喉舌”,但所得酬金实在有碍身份,离弃之心萌生,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在他经手往来的演出费中,将自认为该得的提成先括入囊中再说。而本山大爷也自有他的想法啊,华发已生,年岁已僵,感觉明显已力不从心,万一日后脑血管旧疾复发,再来一场中风或步里根先生的后尘、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咋办,因此对money必定看得比以往更紧一些。两人在最重心的经济上心生二意,他吃他的回扣,他炒他的鱿鱼,两个人经历最大的兵荒马乱不外是合作的同时幻灭。但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怎么也不至于一惊一乍地说谁亏待了谁,谁背叛谁。

所以咱们看热闹的人,也不可偏心、妄自菲薄,两人皆有错,无法明确指责于谁,那就只好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了。

真是成也经纪人,败也经纪人,爱也经纪人,恨也经纪人。

演艺经纪 篇4

精彩绚烂的背后, 总是有着可循的规律。回首陕西演艺集团两年来走过的路程, 总经理张民说, 那就是不断地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创新发展。

转企改制, 催生现代文化企业

2009年10月28日, 陕西演艺集团每一个员工都应该铭记这一天。这一天, 陕西演艺集团隆重挂牌, 宣告了陕西省歌舞剧院、陕西省乐团、陕西省京剧团、陕西省杂技团、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人民剧院等8家原事业单位性质的省直院团“等、靠、要”时代的结束, 同时启动了事转企的改革步伐, 正式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市场竞争。

集团刚刚成立, 各院团还存在包袱重、欠账多、体量小、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 自身良性循环发展的经济实力严重不足, 市场运作经验还不成熟, 剧场资源和演出设施设备还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最难的是, 由于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对改制认识不足, 人心不稳, 情绪低落, 许多人从主观上不能接受转企改制的事实。

面对重重困难, 集团班子凝神聚力积极进取, 一方面,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坚定改革信念不动摇, 在确保单位秩序良好、队伍稳定的前提下, 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改革。工商登记注册, 清产核资, 核销事业编制, 签订全员劳动合同, 构建以陕西演艺集团为母公司, 所属8个院团为子公司的母子公司框架体制。另一方面, 集团在进行转企改制时, 以人为本, 注意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 按照“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的原则, 平稳完成人员分流工作, 确保人心不乱, 队伍不散, 顺利完成了460多名人员提前退休, 无一例因改制而引发的上访事件发生。

在完成“事转企”各项任务后, 集团把进一步深化改革作为工作中心, 重点在人事、分配、管理、拓展市场上下功夫。建立了总经理负责制以及相关的人员招聘、薪酬分配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为集团依法规范运营提供了制度保障, 市场主体形象初步显现。经营管理队伍初步形成。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 完成了集团各部室和各子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公开竞聘和配备, 51位同志受聘上岗, 成为集团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按照集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各子公司依照市场发展需要, 全面启动内部机制改革, 在部门设置、岗位设置、人才选聘、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部门基本都进行了精简, 岗位设置进行了优化, 采取内部竞岗对外公开招聘两种办法补充和配齐了队伍, 企业决策、分配、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有序高效的经营运作机制、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灵活多样的市场运作机制等初步形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还重新制定和出台了薪酬、考勤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并开始实施, 初步成为了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市场主体。在此期间, 集团还吸引了民营企业参股入股, 与西安中贝元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资产重组, 演艺集团收购其百分之五十一以上的资产控股, 成为集团第九个子公司。用张民的话说, 就是吸引民营企业参股入股, 就好比给“羊群”里放了一只“狼”, 它会产生“鲇鱼效应”, 还有对比和引领的作用。

为了确保改革不是表面的“改壳”, 集团不断开设培训班、邀请企业专家办讲座, 培养管理层和职工的市场意识─效益、竞争、成本核算等等全新的市场观念,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 来提高干部职工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能力, 提高集团的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为演艺集团彻底向规范化现代企业转制打下了基础。张民说, 只有这样才能让集团员工从过去的“事业单位情结”中逐渐解脱出来, 树立企业意识。

经过两年的时间, 陕西演艺集团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现代文化企业。两年间, 来陕西演艺集团取经的就有全国12个省份的代表团。

创新思路, “戏路”越演越宽敞

记者在集团子公司采访, 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对改制的一片赞扬之声。集团副总经理、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院长刘庆兴奋地说, 改和不改真不一样。首先, 精神面貌大不一样, 队伍不仅年轻化了, 人人积极进取, 加班加点, 主动积极, 科学合理的用人和分配制度焕发了演职员工的热情, 让不好好干的人混不成了。其次, 人才进出渠道畅通了。改制前, 由于事业编制, 好多优秀人才进不来。现在企业了, 我们自己能做主。两年来, 陕歌招进了50名年轻优秀的演员, 仅在《金格灿灿彩》中就有多名陕北优秀歌手加盟, 并且作为陕歌特聘演员签了合同。再其次,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增强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改制前几乎不考虑市场, 大多数作品完成演出任务后就“刀枪入库, 马放南山”。现在脑子里整天都是“市场意识”, 考虑观众是否喜欢、市场是否接受, 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味追求获奖了, 人人有了危机感、紧迫感。

说到改制带来的变化, 省杂技团有限公司团长贾云鹏底气十足地说:“找到挣钱的门道了, 日子好过着呢!”改制后的陕西省杂技团仅剩60多名员工, 演员占50个, 其中三十岁左右的有30多位, 早过了杂技演员的黄金年龄。对这批“演出嫌老, 退休又早”的演员咋安排, 成了贾云鹏的难题。在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后, 贾云鹏得到了一条明确的思路:利用成熟的节目《汉唐百戏》走市场!通过与西安启明文艺演出有限公司洽谈, 签订演出合同, 在古都大剧院驻场演出, 顺利将《汉唐百戏》加入豪门。根据市场需求, 他们又将《汉唐百戏》改为《大唐宫廷乐舞》, 深受市场欢迎, 从去年7月到年底演出120场, 今年已超过210多场, 每场演出盈利6000元。为了抓杂技训练和演出, 贾云鹏三进河北吴桥杂技培训基地, 精挑细选了11个小演员, 与团里的14个小演员组成一支杂技演出队伍。

采访中, 让记者高兴的不仅仅是演出收入的增加, 对演员的关心爱护让人很感动。杂技团的《汉唐百戏》在古都大剧院天天演出, 演员们没有节假日。为了缓解演员的疲劳和压力, 杂技团常常组织演员爬山、休闲活动。“不能让娃娃们成为挣钱机器”, 贾云鹏的话, 让人听了很温暖。

群体发力, 艺术生产硕果累累

转企改制激发了沉寂多年的活力和潜力, 激发了子公司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各院团你追我赶、开拓创新, 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省京剧院在打造品牌剧目上有探索, 将老腔和京剧结合, 便有了现代京剧《风雨老腔》;省爱乐乐团在市场运作上有一套经验, 主营收入达到250万元;省人艺成为小剧场演出的主力军;省民艺的优秀节目不断被邀请走出国门对外交流演出, 儿童剧创作演出不断创新;西安人民剧院变被动为主动, 大胆与中国娱乐演艺连锁第一品牌“金海岸”合作, 拓展经营路子;陕西演出公司积极引进境内外优秀剧目。两年来, 他们创作或复排了一系列优秀艺术产品, 创作演出收入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 获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

产品:

打造提升剧目:《大唐赋》、《汉唐百戏》、《风雨老腔》及《唐乐舞》等。

新创剧 (节) 目有:大型歌舞晚会《春天你好》之“春天系列”, 歌舞音画《金格灿灿彩》、话剧《信天游》、交响音乐会《音画三秦》, 世界经典交响音乐会《心有爱·乐无界》、木偶励志儿童剧《太阳神鸟》, 朗诵交响合唱音乐会《献给党的生日─七月》, 《十月的颂歌》、《永远的旗帜》、西洽会开幕式演出。大型原创话剧《天唱》、京剧现代戏《十五的月亮》、大型交响《红色交响》等好剧目投入创排或投入市场。

引进剧目:大型木偶皮影剧《来自中国的三个传说》, 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 朝鲜舞蹈音乐晚会《盛开的金达莱》、引进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童话《皮皮鲁和鲁西西》改编的儿童剧《罐头小人》。

推出周末剧场“周末大荟彩”演出活动, 实行低价票, 并推出会员票、优惠票、半价票、免费票等场次。

获奖:

在第六届陕西省艺术节上荣获9项大奖, 《春天你好》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奖”、第五届西博会获“最佳展示奖”, 《永远的旗帜》获省委宣传部“特别奖”等共计19个重要奖项。省人艺、陕歌、省爱乐乐团、省京剧院、省民艺等子公司, 参加各种国内赛事获得金银铜等大奖累计有60次之多。目前, 陕歌、省人艺、省爱乐乐团正在冲刺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大赛奖项。

收入:

据初步估算, 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559.65万元, 比改制前增长94.90%;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11255.20万元, 比改制前增长65.07%;职工个人收入3.62万元, 比改制前增长83.76%;净利润完成839.61万元, 比年度目标任务增长152.14%;演出场次完成1808场, 比改制前增长43.95%。

乘势而为, 实现七个新突破

十七届六中全会赋予了转企改制文艺院团新的使命, 让陕西演艺集团又一次站在了时代发展的新高地。面对未来, 陕西演艺集团该如何构筑发展新优势?该如何提升陕西“演艺航母”的地位?总经理张民说, 演艺集团取得的成绩靠的是改革, 演艺集团未来的发展依然要靠改革。作为我省演艺龙头企业, 陕西演艺集团将乘势而为, 抢抓机遇, 理清发展思路, 找准产业定位, 调整完善发展战略, 实现七个新突破, 推动集团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进一步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实现新突破。不断从事业体制的平均主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保守、传统、僵化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 树立市场、竞争、经营、创新、效益等企业理念, 倡导积极创新、勇于拼搏, 建功立业的企业精神。

二是进一步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不断延伸产业, 引进战略投资者, 加快股份制、多元化发展步伐, 实现集团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发展。强化规范母子管控体系, 完善和推行现代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 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进一步在精品生产上实现新的突破。明年重点在大型交响乐《长安》、歌剧《苏武牧羊》、话剧《天唱》、京剧《十五的月亮》、杂技儿童剧《剪纸娃娃》等重点剧目上下功夫, 力争每年推出一部叫好叫座的优秀剧目。

四是进一步在开拓演艺市场上实现新的突破。以“稳步推进旅游演出, 优化提升小剧场演出, 全力开拓国内外演出, 不断深入惠民演出”为目标, 通过几个演出板块的联动合围, 搭建与实力企业、强势媒体、主流网络合作联盟体系和商业运作模式, 尽快形成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

五是进一步在重大项目带动上实现新的突破。着力抓好精品创作项目、演艺衍生产品开发项目、演艺人才培训中心建设项目、舞台设施设备提升项目、对外文化交流项目、重大节庆演出项目、“周末大荟彩”演出项目、百县千乡万场惠民演出项目等8个重点项目的实施。

六是进一步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引进人才, 用事业留人、用政策用人、用制度管好人。努力造就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队伍和业务精、素质强、勇于创新的专业技术队伍。

组建演艺经纪公司策划案 篇5

(草案)

2009年3月13日

一、中国经纪公司状况浅析

1、经纪公司在10年中不断成长

自1979年算起,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9-1992年的萌芽兴起阶段、1993-2000年的产业形成阶段和2001年至今的产业发展阶段。2006年7月6日,北京市文化产业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由此引发全国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响应,将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支,演艺经纪在我国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上海的电影业已经形成了“明星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过早夭折了。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唱片业的规模化发展,“演艺经纪人”的雏形应运而生。90年代后半期,国际五大唱片公司进入内地,影视经纪人这一分支开始形成,并随着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出现而日具规模。进入新世纪,出现了华谊兄弟、九州亚华等签约一线艺人的人数在10人以上的经纪公司,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电视剧的大量拍摄,演员经纪越来越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据报道,2008年中国电视剧产量达到约15000集,居世界第一位,这标志着娱乐经济的发展已跨入到高速发展时期,娱乐行业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演艺经纪作为娱乐行业的核心,随着国家激励及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蕴含着巨大商机。

2、现有演艺经纪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

10年来,我国演艺经纪从无到有,高速发展。但是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演艺经纪行业起步晚,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定位不准、缺乏理性、恶性竞争、纠纷不断等诸多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从业的经纪人不够专业,“经纪人就是艺人‘跟班’”,经纪人对自身职能的认知程度低。职业经纪人身担四种角色:艺人的商务代表、法律顾问、艺术指导、生活助理。而目前多数经纪人只承担了最后一个角色。

(2)“经纪人就是空手套白狼”。在众多的低端经纪公司中,经纪人和艺人的关系确实就是“剥削”,破坏了行业整体形象。这类公司盲目签约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签合同对艺人的保障差,投资少,年头长,公司有如低价买回上万张彩票,无所事事只巴望着有一张能撞个头奖,于是蹉跎了许多年轻人的青春。

客观的讲,当今的演艺经纪市场还在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秩序和行业标准尚有待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但是,反过来讲,这也为公司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目前我国的演艺产业属于朝阳产业,且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市场准入的门槛相对较低,这为公司依托本身的资源迅速介入、巩固和开拓市场提供了较佳的时机。其次,市场竞争的本质或者决定权归根结底不在竞争对手,而在客户,目前国内演艺经纪市场的需求和容量很大,但是尚没有形成行业内的绝对或者相对垄断,这也有利于公司的长足发展。

3、经纪公司可以创造的经济利益

经纪公司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前期投入多,在短期内不会看到巨额的收入,只有在培养出自己的演员后才能带来丰厚的利益。很多影视公司在在投入时间、金钱包装演员后获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如海润凭借自己培养出来的演员孙俪、刘烨、童蕾等三大核心,全年利润竟然在2000万左右,华谊兄弟的全年的利润也在1800万左右。当然很多的收入还是来自演员的广告代言。所以广告代言也是包装演员和为公司盈利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我们具有的优势

1、资深的经纪人的业绩:有经营演艺经纪公司数年的经验。

2、在演员队伍中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和把控能力:拥有丰富的演员资源,具有选拔、培养演员的能力。

3、丰厚的媒体资源:与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新闻机构、网站等媒体的相关板块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和合作,这对于演员的宣传及培养极为有利。

三、组建成功经纪公司的必备条件

1、公司拥有影视剧制作的平台,每年投拍电影或电视剧不少于2部,公司具有影视剧发行的优势。为自己的演员量身定做剧集。

2、组建田原鸿导演工作室,在公司的领导与认可下,导演有权力选择项目。力争每年能够拍摄1部电视剧。

四、经纪公司的架构

在总公司的战略指导下,展开各项工作。

1、经纪公司设立部门:

行政管理部(负责公司的日常工作和财务支出)艺员部(负责演员日常工作)企宣部(负责演员包装、宣传)

2、具体人员设置:

总经理(1名):根据总公司的战略规划提交并执行公司的工作计划,认真履行总经理的工作职责和权力。对项目的决策权、对公司员工有任免权、对财务有支配权。

行政管理(1名):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公司各项日常工作。经纪人(2-3名):负责演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企宣(1-2名):负责演员的包装宣传。

五、经纪公司成立初期基本费用预算(拟定)

1、办公地点的装修及装饰费用:根据地点的不同另议。

2、宣传包装费用(按6人计算)计:30万元。根据演员的数量具体裁定。

3、办公费用(不包括办公室的租金)1万/月,计:12万。

4、业务招待费用:1万/月,计:12万。根据演员的数量具体裁定。

5、交通、通讯费:10万元。根据员工的数量具体裁定。

6、人员的工资及保险费用:另商议。

7、不可预见费用:大型公关宣传费用。需要时向总公司申请。

六、公司的盈利 经纪公司赢利与否根据总公司的项目(电视剧的拍摄、广告的经营)决定。

七、双方合作的时间

签约日起—2010年12月31日止为合同期,在试运营的半年内若双方对彼此工作有疑义,合同自动解除。

八、公司创建的宗旨和要义

1、规范经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此必须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运行机制,才能做到凡事行之有据,企业平滑运转。演艺经纪企业的运行机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合同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考勤制度等。

2、科学管理:实践证明,现代企业的损失几乎无一例外的是由于企业日常行为的效率低下引起的,为此必须有效的解决企业的效率问题,从而保证企业高效运转、创造利润。为此,必须建立科学的、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对于演艺经纪公司来说,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员工(演艺员工、演艺经纪员工)的选拔、考察以及培训机制,保证公司人才的储备和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员工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员工的职责划分,避免诸如工作推诿等情况的发生;建立流水作业机制,保证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平滑过渡。

3、注重效益:创造效益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所在,因此应当合理、谨慎规划企业发展格局。

4、特色鲜明:当今的演艺市场良莠不齐、竞争林立,为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适应市场需要,必须要依托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公司在创立之初的有事在于拥有自己的影视拍摄平台,因此必须利用这个平台,充分的利用各种途径,打出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公司应当尽最大限度的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充实完善自己的精品项目,从而实践“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核心企业价值理念。

九、公司的规划与发展

依托影视剧拍摄、制作、发行的平台,建立一家拥有一流演艺经纪人、科学有效的明星经纪管理营销体系、丰富的明星经纪经验和广泛的演艺资源、特点鲜明的大型专业演艺经纪公司。

乡村经纪显神通 篇6

50多岁的老党员李世存曾当过村干部,走南闯北唱过戏,见多识广。他不仅熟悉行情,而且办事公道。一些村民买卖树木、麦草,由于摸不透行情,算不对材积,有时难免吃亏上当。谁家要出卖大宗农副产品,出现买难、卖难问题时,都争相请老李来帮忙。老李便成了大伙公认的"买卖经纪人",他家里装上了电话,与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广交朋友。张武楼村的韩喜莲有一行桐木,买方出价达到了1.5万元。她拿不定主意,请来老李当场核算材积,当场论价,结果多卖了1000多元。

成武县供电局职工老米,想到天宫庙镇毕庙村包地种地瓜,加工粉条。由于不了解情况,老米便请村民代表毕来新出面做村民的工作。毕来新当上了"包地经纪",他代表包地老板同村民谈条件、谈价格,一家一户上门撮合、按手印,直到双方都满意,才把20多户的思想统一起来,使老米的包地愿望得以实现。老米看他不辱使命,将他从"包地经纪"提拔为"劳务部长",待遇从优,一切用工用人都委托他全权处理。据调查了解,这个镇目前已涌现出50多个包地大户,有的搞花卉苗木,有的搞地瓜种植,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400多公顷。包地经纪人推快了土地流转的车轮子。

演艺经纪 篇7

关键词:演艺市场,历史回顾,存在问题

一、演艺市场是将演出作为商品所形成的文化市场

科学界定演艺市场涵义, 划清演出市场与其他演出活动的差异, 是认识演出市场、探寻改进措施、促进演出市场发展的前提。

目前社会上的演出活动种类繁多, 有群众自娱自乐演出、专业演员慰问演出、国有演出团体参赛汇报演出、专业演员义演, 还有商业演出。在讨论演出市场和演艺产业的时候也常将这些演出混淆在一起, 不利于制定和调整演艺市场政策。

我们认为, 演艺市场是将演出作为商品所形成的文化市场。演艺市场是演出活动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演员和表演团体、经纪人公司、剧场和演出主办者构成演艺市场的基本要素, 是演艺市场主体。演艺市场交易对象, 即演艺市场客体, 包括演出活动、中介服务、剧场服务等等。在非常成熟的演艺市场中, 许多演艺专业从演艺团体中分离出来, 是产权独立的。因此, 与演出活动相关的剧务策划、剧本编写、导演、舞蹈、音乐、演出、经纪、广告、票务、剧场服务等等都是商品需要发生买卖交易行为, 而成为演艺市场的客体。演出活动的类别包括音乐、歌舞、曲艺、戏剧、木偶、皮影、朗诵、魔术、马戏、杂技以及其他形式的现场表演活动。演出还分为单一艺术品种演出 (如戏剧类、音乐类、杂技类等) , 和组台演出 (一种情况如京剧名家名段荟萃演唱会;另一种情况如包括歌舞、戏剧、曲艺等不同门类的节庆晚会) 。

演艺市场是演艺商品交换关系。作为商品发生买卖交易的演艺产品属于演艺市场范围。演艺市场的演出是指专业演员的商业演出, 根本标志是观众付费, 票价可以有政府补贴票价, 也可以是没有补贴的纯粹市场票价。衡量演艺市场发展规模的指标是各种演艺产品生产者增加值、付费观众人数、票价收入和商业性演出场次。为了分析研究演艺市场, 对不同演出活动的性质应加以区别。

群众自娱自乐演出。没有演员与观众的交易, 观众不付费, 演出不是商品, 演出活动不属于演艺市场。如艺术节和群众联欢会上的演出属于自娱性演出, 不属于演艺市场。是非商业性的、非营业性演出。

专业演员慰问演出。比如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进军营、节日赠票演出、“心连心”艺术团、国有院团节日“公益演出”, 都带有“公共产品”属性, 观众不付费, 不属于演艺市场。属于非商业性的、非营业性演出。

国有演出团体参赛 (汇报) 演出。观看参赛演出和汇报演出的人是领导和专家, 不是付费观众, 不存在商品买卖关系, 不属于演艺市场。属于工作性演出, 属于非商业性的、非营业性演出。

专业演员义演, 是演员以慈善为目的的演出, 演出收取观众的付费, 但演出净收益 (票价收入扣除演员正常工资和剧场租金以及税金等费用以外的收益) 不作为利润向主办方或出资方分配, 而用于慈善捐赠目的。这种演出由于是观众付费演出, 因而属于演艺市场范畴。属于商业性的、非营业性演出。

上述演出包括营业性演出、商业性演出、工作性演出、公益性演出类别,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应分清营业性演出和商业性演出的概念。根据演出目的, 主办方或出资人以获取演出投资收益为目的的演出, 向观众收费的, 应属于商业演出和营利性演出。而虽然向观众收费但不将净收益作利润分配的演出, 应属于商业性的非营利性演出。这包括专业演员义演和国有演艺企业向观众收费的演出。还有既不向观众收费, 又不可能向出资方分配利润的演出, 如送戏下工厂、农村、部队、学校的慰问演出, 属于非商业性的非营利性演出。演艺市场包括商业性的营利性演出和商业性的非营利性演出两种形态。

二、发展演艺市场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发展演艺市场?发展演艺市场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是研究制定演艺市场发展政策时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一) 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娱乐精神生活的需要

提高辽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不仅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而且需要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社会上流传一个说法, 东北是文化沙漠。其潜台词是这里的居民没有艺术欣赏的水平和需求。这是错误的。实际上, 休闲娱乐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原始人也有精神需求, 艺术产生于人类的劳动。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 城乡居民在吃穿用住行等物质产品生活有了较高水平之后, 对休闲娱乐等精神新产品的需求有快速增长的趋势。辽宁曾经是经济社会文化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 号称文体大省。精神文化发展水平走入全国前列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根据2006年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内容包括,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只有繁荣发展演艺市场, 才能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娱乐精神生活的需求。演艺业是提供休闲娱乐精神产品的专业部门之一。演艺业提供的产品越多、质量越高、内容越新、品种越多样化, 越能满足居民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一目的, 演艺业走事业发展的道路是不够的。事业发展模式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不足的局限, 在艺术产品形式上也难以做到供需平衡。发展演艺市场是从艺术表演的数量、质量、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等各个方面, 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娱乐精神产品最有效的途径, 是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需要。

(二) 构建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

包含伦理道德信仰等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 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通常所说的“软实力”是在文化层面、精神层面、价值观层面的一种认同, 显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动员力的强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文化特征的形成是各种传播渠道长期作用的结果。从微观角度看, 一个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成长为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人, 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过程, 而且发生在个体与社会各方面的互动。在古代乡村, 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通过观看戏剧得到的。演艺产品与其他精神产品一样具有构建和传承社会价值观的作用。所有演艺产品都程度不同的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有的创作者和表演者的产品带有宣传意识形态的目的, 而有的表演者是无意识的以娱乐为导向, 但作品中诸多因素不可避免地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 反映创作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而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发展演艺市场, 就要有文化自觉, 主动构建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社会精神产品和社会化的方向, 通过休闲娱乐和精神活动让人们感受正能量, 提高地区居民的素质, 增强地区软实力, 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 提供经济发展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演艺市场的经济意义是什么?发展演艺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不是创造显赫的增加值, 也不只是为政府提供税收和社会就业。从演艺市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 演艺市场的增加值占整个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并不大。根据《国际文化发展报告》中数据显示, 2002年美国文化产业的总量为10547.4亿美元 (其中整个艺术娱乐业为1425.73亿美元) , 占美国总产值26万亿 (包括估计的第一产业) 的3.8%;而表演艺术团体、演艺中介业和专业人才经纪业 (演艺中介业中也包括体育表演的中介业务;专业人才经纪业中既包括文艺人才的经纪人也包括体育明星的经纪人业务) 三者的产值265亿美元, 占整个艺术娱乐业产值的18.6%, 占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1%。可见, 演艺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是间接的, 不是直接的。其主要贡献:一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观念、信仰、价值观方面的导向和力量, 使居民具有通过劳动追求幸福生活的观念、开拓进取和积极竞争的意识、平等交换和互利互惠的意识, 等等。二是通过演艺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形成一些衍生产品, 并带动剧场周边产业的发展。如剧场周边的酒吧、咖啡厅、茶馆、宾馆、饭店、商店, 与演艺节目相关的服装、道具、乐器、光盘、图书的生产经营, 以及艺术技能培训等等, 都是演艺相关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三是为外来的商人在本地休闲娱乐提供必要的场所和产品, 营造良好的投资招商环境。大都市演艺场所的观众里有很大的比重是外地游客。经济全球化使统一市场范围更宽广, 在外地洽谈生意的商人利用休闲时间欣赏当地的演艺产品, 是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有文化品味的需求。满足这种精神需求也是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

三、辽宁演艺市场发展的历程回顾

地区表演艺术文化是地区整个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和发展与后者有密切的关系。了解辽宁演艺市场现状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回顾辽宁演艺市场的历史。从历史上看, 由于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辽宁是少数民族聚集和农耕文明成熟较晚的地区, 辽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属于亚文化地区。从现代来看,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以及革命根据地的影响, 辽宁是工业文明和革命文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总体而言, 辽宁演艺市场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迅速发展阶段、由盛而衰阶段、恢复振兴阶段。

(一) 古代和近代, 辽宁演艺市场的缓慢发展阶段

从《辽宁省志 (文化志) 》的记载来看, 汉代以前辽宁就有休闲娱乐演艺活动。从辽西、辽东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代的陶埙和石磬, 就可见东蒙和辽西一带的东夷人在远古时代就“喜饮酒歌舞”。辽宁演艺活动受到中原文化影响。从辽阳汉墓壁画中有“百戏图”, 可以看到中原的舞蹈已传入辽宁地区。辽、金、元时期朝廷设有专门的音乐机构, 音乐文化相当发达。近现代以来, 辽宁的戏剧基本上是随着关内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移民而传入的。被称为本省土生土长的地方戏都有外来文化的色彩。喇叭戏起源于海城秧歌, 是清初海城牛庄一带为山西商人演出的戏曲音乐, 其母体主要是随商贾传入海城牛庄的民间小曲, 时称山西腔。阜新蒙古剧源于蒙古族的短调民歌。辽南戏来源于辽南皮影戏, 又名“灯影”, 最盛行时期是民国年间, 1962年才定名为辽南戏。其他从外省传入的戏剧和曲种, 如梆子、京剧、评剧、话剧、歌剧、吕剧和相声、评书、西河大鼓、山东琴书等, 都带有北方演艺的色彩。清代以前, 各地演戏多在庙宇的露天戏台上进行。从清代末期, 戏曲班社开始固定场所演出, 场内设有茶座、包厢等, 一般称为茶园。辽宁的演艺产品是伴随移民从中原地区传入的, 演艺市场发展较晚。

(二) 解放战争初期至新中国建国前, 辽宁演艺市场的迅速发展阶段

解放战争初期至新中国建国前, 辽宁演艺活动是迅速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延安鲁艺以及关内解放区抽调了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聚集辽宁, 组建了许多文艺工作团 (简称文工团) 、队, 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 创作并演出了一批反映人民翻身解放的现代戏。1946年10月, 上演了辽宁最早的歌剧《白毛女》。与此同时, 沈阳、大连、丹东等地民间演出团体演出了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民主进步为主题的话剧, 宣传党和革命, 教育鼓舞动员群众投身解放战争、参加土地改革和建立革命政权。革命性是这一时期演艺活动的鲜明特点。这一时期使辽宁演艺水平上升至较高的层次, 并为新中国建国后辽宁演艺登上全国文艺大省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三)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辽宁演艺市场由盛转衰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 辽宁演艺事业无论在演员规模, 还是演艺场次上都展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活跃在辽宁城乡的演艺团体分为两大类。一是演出现代专业程度较高规模较大的团体, 它们是在革命文艺团体基础上通过合并重组归口归类方式组建的。另一类是遍布城乡的数量较多规模较小、通过“改戏、改人、改制”, 将旧社会一些民间艺人组成的演出团体或“草台班子”, 改造成国有或集体的文化演出单位。截至1965年, 辽宁共有剧团员69个, 具有相当规模的剧场24个。演出新创作剧目和获奖剧目日见增多。比如, 1950年一年就新创作京剧剧目11个, 1958年创作新剧目达到20个。作曲安波、李劫夫, 话剧李默然, 评剧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 评书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单田芳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艺术家是辽宁演艺界的优秀品牌, 辽宁成为全国的演艺大省。

文革期间, 辽宁文艺界许多人下放农村改造, 表演团体被“革命样板戏学习班”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代替。1970年以后, 仅有样板戏等少数节目在舞台上演出, 专业表演舞台呈现冷落局面。

据辽宁省财政志记载, 艺术表演团体属于差额预算单位, 有演出收入。1952年以前, 文艺工作团体, 经费实行供给制。1953年实行演出基金制度。1956年实行企业化管理, 原则上不给补助经费, 只对经费自给困难的省市剧团新创作剧目给予一定补助。1960年国营剧团实行差额补助、定额包干办法, 补助款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添置服装道具, 适当解决福利问题。当时规定控制剧团免费招待和慰问演出。省必须主办的慰问演出由省委、省人委秘书长批准, 演出经费由主办单位负担。城乡居民观看剧场演出是购票付费的, 票价不高。文革期间, 售票方法是组织分配, 并售部分零票。

(四) 文革后至改革开放以来, 辽宁演艺市场的恢复振兴阶段

粉碎“四人帮”后, 演艺界工作者陆续得到平反和恢复工作, 自创自演的剧目纷纷出台, 一批传统优秀剧目重现舞台。沈阳曲艺团创作演出批判“四人帮”的相声《特殊生活》《假大空》, 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这个时期。演出场次和上座率均出现高峰。但在随后的改革开放初期, 一些事业单位进行了以减轻财政负担为目的的改革, 演出院团相继开始实行“责任承包制”以及“市场化”演出。演艺单位受“一切向钱看”观念的影响, 群众的观赏意识和文化娱乐要求也发生变化, 舞台表演艺术受到新的挑战和冲击。评剧、剧团数1979年为57个, 1985年下降到11个;演出场次1979年为15445场, 1985年下降到2049场;观众人数1979年为1935万人次, 1985年下降到238万人次。

近些年来,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辽宁演艺市场逐步走上恢复之路。

四、辽宁演艺市场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 辽宁演艺市场初步形成了演艺团体、演出场所、演出公司分工合作, 多种所有制并存, 逐步转变为公益演出、商业演出兼有的格局, 辽宁演艺市场呈现出起步与培育阶段的特点。

(一) 演艺业产值增长速度较快

据辽宁省文化厅统计, 全省演艺团体2012年实现产值4.7亿元, 同比增长17.5%。2013年实现产值5.6亿元, 同比增长19.2%。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数据, 2012年辽宁演艺团体和演艺场馆演出收入分别为7517.3万元和2551.9万元, 财政拨款分别为28419.9万元和2435.4万元。2012年演艺团体和演艺场馆的演艺收入和财政拨款两项合计为40924.5万元, 同比增长41.67%。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13》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3》

(二) 演艺团体演出场次突破万次

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2012年, 辽宁演艺团体共演出1.48万场, 其中, 国内演出1.25万场, 观众人次达792万人次;农村演出0.34万场, 观众人次193万人次。在全国排序分别居第22位、22位、23位、22位和27位 (见表1) 。

(三) 演艺团体实力较强

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2012年, 全省拥有由文化部门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的演艺团体155个, 其中:文化部门所属演艺团体37个, 其他部门所属演艺团体118个, 分别排名第17位、22位、15位 (见表2) 。

演艺团体专业人才较多。2012年, 辽宁演艺团体从业人员共有5414人, 全国排名第20名。专业技术人才3224人, 其中, 高级职称288人, 居全国第7位;副高级职称724人, 居全国第8位;中级职称1188人, 居全国第18位 (见表3) 。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3》

(四) 演出场馆增至百家以上

2012年, 辽宁拥有表演场馆111个, 居全国第8位;从业人员1631人, 居全国第13位;座席79080个, 居全国第8位;表演场馆平均座席712个, 居全国18位 (见表4) 。

(五) 剧院联盟组织协调演出活动

2005年9月, 由辽宁大剧院发起, 组建了“中国北方剧院联盟”。这是辽宁与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内外知名演艺场所共同组建的国内第一家剧场联盟。2012年10月, 省内剧院的联盟──“辽宁剧院联盟”在沈阳揭牌。以辽宁大剧院为龙头的覆盖全省14个市县的首批22家剧院成为联盟成员。全省演出经纪机构93家, 全年组织演出活动800余场, 年营业收入5000余万元。

(六) 民营演艺团体进入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

本山传媒集团自2010年起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其开办的“刘老根大舞台”已成为全国知名文化品牌, 2013年在沈阳市的3个演出场所的演出门票收入近1.9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3》

(七) 省直国有演艺团体继续保持较高艺术水准

在国内演艺界有重要影响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芭蕾舞团、辽宁歌舞团、辽宁歌剧院、沈阳杂技团等演出团体, 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 继续书写戏剧舞台上的辉煌。一批演出剧目精品获得嘉奖, 歌剧《苍原》、芭蕾舞剧《二泉映月》、话剧《父亲》等, 成功入选国家十大精品工程;京剧《古寺圣火》《风雨杏黄旗》荣获国家优秀品牌剧目。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辽宁演艺市场发展与国内演艺市场先进地区相比, 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 演艺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辽宁演艺市场发展规模在全国排序在中等偏下的水平, 明显低于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居全国上游的水平。2012年辽宁演艺团体数量居全国第17位, 从业人数居第20位, 观众人数居第22位, 演艺市场收入居第19位。同一时期, 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7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第7位, 人均收入居第8位 (见表5) 。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 “墙里开花墙外香”现象比较严重

演艺团体在国外演出场次较多。与其他地区相比, 辽宁演艺团体全年演出场次不多, 在全国居第22位, 但在国外演出场次占比却较高。2012年, 辽宁演艺团体国外演出场次2400场, 占辽宁演艺团体演出总场次的15.92%, 居全国第5位, 比北京多5个百分点, 比上海多6个百分点 (见图) 。

在省外演出多, 不利于培育本地演艺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 也不利于开发本地演艺市场。

(三) 演艺市场缺少新时代的演艺明星

大量辽宁籍演艺人才出走他乡,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缺少新时代自己的专业演艺明星。一些国家级演员退出演出市场, 去学校做演艺教学工作。人才流出加剧辽宁演艺市场的落后。

(四) 演艺经纪机构缺乏, 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

2012年, 辽宁经纪机构数量占全国比重仅为3%, 占比较低。演艺经纪机构数量少, 缺少票务系统, 演出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活力差。演艺团体和剧场直接联系较多, 演艺资源配置缺少中介环节, 演艺产品生产与消费缺乏流通媒介, 整个市场不活跃。

(五) 群众对观看艺术演出的热衷度不高

演艺经纪 篇8

房地产经纪机构在自我发展和宏观调控中不断壮大, 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总体上呈现稳定、快速发展的格局。当前房地产经纪服务已经步入新的调整与完善规范时期[1]。面对新常态的新态势, 房地产经纪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信问题。问题如下:部分房地产经纪人员与机构失信, 如:炒卖序号, 代理不能转让的房产;不明示服务收费标准和服务项目, 以各种理由收取溢价或通过合同约定溢价部分作为房地产经纪服务费;发布虚假信息, 隐瞒真实情况欺骗客户或与当事人一方串通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挪用、侵占客户的房地产交易资金[2];利用客户大多缺乏专业知识的弱点, 制定有失公平公正的合同文本侵害交易双方的利益, 或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合同条款以转嫁自身的风险, 怂恿或唆使消费者签订“阴阳合同”。

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失信行为, 损害了交易双方的利益, 造成了房地产经纪市场资源的浪费。房地产经纪机构诚信缺失, 一方面使得消费者对房地产经纪行业的投诉居高不下, 这会造成房地产经纪行业信任危机, 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双方的交易成本, 这将不利于社会公共福利帕累托改进。尤其是在新常态的今天, 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行为, 目前学术界研究房地产经纪机构诚信机制多侧重于定性分析, 缺乏博弈模型的数据分析。如法律相关条文的缺失, 监督、惩罚机制不足等[3]。文章应用博弈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研究房地产经纪机构与消费者诚信及失信的博弈模型, 为建立新的房地产经纪机构诚信机制提出了建议。

2 诚信缺失原因

2.1 理论原因分析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的交易大多数是一次性交易, 此时是单个阶段的囚徒博弈, 自利的个体沉迷于机会主义,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无法形成信用与合作。假如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博弈的次数是无限的, 虽然每次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都有被对方欺诈的风险, 但是如果双方有一次失信行为, 双方将不会交易, 这时失信的一方将失去长期合作的收益。若双方交易的次数足够多, 双方未来收益就超过一次失信的机会收益。因此在第一次博弈交易中,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都会选择诚信 (尽管交易双方本性上是失信) , 只有双方在最后一次博弈中双方才会一次性地把自己的过去建立的声誉利用尽, 诚信合作才会停止[4,5,6]。

诚信的价值等价于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对未来合作收益的预期, 而只有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有多次的交易,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为了保持长期的交易合作关系, 才会努力建立并维护各自的形象与声誉。房地产经纪机构选择诚信需要满足: (1) 房地产经纪机构注重长远利益; (2) 房地产经纪机构有和另外的消费者交易的概率; (3) 房地产经纪机构失信行为能被及时发现; (4) 房地产经纪机构失信行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存在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房地产经纪机构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 而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的交易大多又是一次性的。所以房地产经纪机构选择失信行为有其经济学原因, 这得到的启示是: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诚信博弈的外部监督更为重要。

2.2 现实原因分析

房地产经纪机构诚信的缺失, 原因有很多。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准入低[7], 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房地产经纪机构行为尚不规范。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的诚信建设, 从根本上说, 房地产经纪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 规范自身行为。除了房地产经纪机构自身的自律外, 还需依靠外部的各种监督, 解决消费者“投诉”难, 房源信息更新慢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房地产经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促进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健康发展。

3 博弈模型及分析

3.1 基本假定。

文章基于博弈论的视角, 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行为需要外部有效的监督。博弈论的基本点是具有理性的个体经济人追求自身行为利益的最大化, 研究行为和利益最大化之间的均衡问题, 因此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会促进房地产经纪机构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 房地产经纪市场诚信建设才会越来越完善。博弈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把现实中的行为概况简化为博弈模型然后进行研究[8]。假设一:本模型只分析房地产经纪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失信行为, 不研究房地产经纪机构之间的博弈均衡。假设二:若房地产经纪诚信经营, 能为消费者提供价值为20的服务, 他便可以从中可以获得价值为10的利润;若房地产经纪机构不诚信经营, 只提供消费者价值为15的服务, 他可以从中可以赚取价值为15的利润, 而消费者将得到价值为-10的服务。假设三:若房地产经纪机构有外部监督而且在监督有效, 此时房地产经纪以失信方式得到消费者15的利润, 将获得15的惩罚, 并且获得15的利润将返还给消费者, 同时房地产经纪机构还要损失价值为15的服务费, 共损失的价值为30。

3.2 在没有约束机制条件下房地产经纪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模型

在表1中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都有两种策略: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策略是诚信及失信;消费者的策略为购买及不购买, 双方策略组合构成四种战略。在这个博弈模型中, 先假设房地产经纪机构选择诚信策略, 则消费者此时有购买和不购买两种策略, 获得的效益分别为10和0。很明显策略 (诚信, 购买) 对消费者来说是最优策略组合。若房地产经纪机构选择失信策略, 这时消费者也有两种策略分别为购买和不购买, 此时获得的效益分别为-10和0。对消费者来说策略组 (失信, 不购买) 是最优策略组合。现在假设消费者选择购买策略, 则房地产经纪机构有诚信和失信两种策略, 此时对应的效益分别为10和15, 对于房地产经纪机构来说失信取得的效益15远大于诚信获得的效益10, 这时对房地产经纪机构来说 (失信, 购买) 为最优策略组合。若消费者选择不购买策略, 房地产经纪机构对应的策略也是诚信和失信, 此时诚信获得的效益为-20远小于失信获得-15的效益。这时对房地产经纪机构来说 (失信, 不购买) 为最优策略。由于双方都是理性人, 所以, 房地产经纪机构接受 (失信, 不购买) 策略组合, 消费者也接受 (失信, 不购买) 策略组合。这时 (失信, 不购买) 策略组合具有相对稳定性。

对于没有约束机制条件下房地产经纪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若房地产经纪机构选择诚信行为, 绝不选择失信行为, 那么消费者就一定会采取购买这个策略, 这样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能够达到双赢, 社会效益也会达到最大。但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互不信任, 帕累托最优无法达到。因此在没有的监督情况下,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 交易双方必定是相互失信。此时会出现诚信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得不到相应的信任, 而失信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却到处横行的现象。这种逆向选择现象会阻碍优秀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发展, 而优秀房地产经纪机构得不到推广, 又会导致消费者得不到满意的服务, 损害消费者利益。

3.3 在有监督的情况下,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的博弈模型

同表1类似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各有两种策略, 共同组成四种战略。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策略是诚信和失信, 消费者的策略是购买和不购买。假设房地产经纪机构选择诚信策略, 消费者有两种策略, 分别为购买和不购买, 购买获得的效益是10, 不购买获得的效益是0, 显然对消费者来说选择购买策略优于不购买策略, 此时 (诚信, 购买) 为消费者的最优策略组合。若房地产经纪机选择失信, 这时消费者也有两种策略, 分别为购买和不购买。不购买获得的效益0远大于购买获得的效益-10。对消费者来说不购买最划算, 此时对应的策略 (失信, 不购买) 是消费者的最优策略组合。假设消费者选择购买策略, 房地产经纪机构有诚信和失信两种策略, 诚信获得的效益10远大于失信获得的效益-30。所以此时房地产经纪机构会选择诚信策略, 对房地产经纪机构来说, (诚信, 购买) 是最优策略组合。若消费者选择不购买策略, 房地产经纪选择诚信策略获得的效益为-20, 而房地产经纪机构选择失信策略获得的效益为-30, 很明显房地产经纪机构会选择诚信策略, 因为诚信获得的效益为-20远大于选择失信策略获得的效益为-30。这是对房地产经纪机构来说 (诚信, 不购买) 是最优策略组合。由于双方都是理性人, 所以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消费者都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房地产经纪机构可以接受 (诚信, 购买) 策略组合, 消费者也能接受 (诚信, 购买) 策略组合。在监督有效情况下 (诚信, 购买) 策略组合具有相对稳定性。

4 对策建议

缺乏诚信的代价是巨大的。然而, 房地产经纪市场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度有关, 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诚信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 这就需要博弈参与主体房地产经纪机构、消费者、监督机构 (包括政府和协会) 共同努力。

从上文房地产经纪机构与消费者两者在有无监督情况下的博弈模型可以看出, 提高房地产经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促进房地产经纪业的健康发展, 还需要从博弈双方内外二个方面来加强。

4.1 提高房地产经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因为房地产经纪人员在房屋交易过程中起到任何另外的第三方无法起到的作用[9]。此外, 经纪机构应积极建立对从业人员水平的评价机制, 规范行业准入制度[10]。同时房地产经纪机构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自我道德约束力, 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消费者来说, 消费者要理性消费, 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

4.2 加强对房地产经纪机构与消费者博弈的外部环境监督, 实现房地产经纪市场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政府要完善房地产经纪法律体系, 这是房地产经纪机构诚信经营的基础, 也是消费者能够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石。政府同时要加强诚信内容宣传, 引导房地产经纪机构诚信经营, 倡导消费者文明消费[11]。

(2) 加强行业协会对房地产经纪市场的引导, 积极运用协会行业制度对诚信的监督。行业协会监管是促进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的较优模式。政府主管部门应促进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 推动房地产经纪监管向行业协会监管为主导的模式[12]。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自身与行业协会组织的监管职责。政府主管部门应将监管重点放在市场准入和资格审核方面, 而其他方面的监管职能应主要由行业协会承担。

(3) 政府应该加强执法和处罚力度, 这是监督房地产经纪机构实现诚信经营的关键。对从业人员和机构实际执业过程中违反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和推荐性条文的行为做出明确的惩罚, 情形严重的, 可以处以罚款, 直至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4) 互联网时代, 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 政府、行业协会也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展监督职能。政府可以开通用于亲民问政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务微信号, 便于民政交流, 公众可以通过政府微信号向相关部门反应和举报违反标准规定的经纪机构或执业人员, 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政府威信可以了解市场不法行为以及时纠正和惩罚。这样一来通过“指尖的互动”便可以实现公民和政府对房地产经纪服务市场行为的监督。

(5) 政府应重视和协会一同建立投诉制度, 并推荐年诚信优秀经纪机构, 积极推动房地产经纪行业健康发展。

(6) 政府和协会应共同建立合同示范文本[13], 同时注意区域性差异对示范合同文本的特殊要求。

摘要:房地产经纪机构失信行为损害了交易双方的利益, 造成了市场资源的浪费。房地产经纪机构诚信缺失的原因除了房地产经纪机构自身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外部监督的失效。在房地产经纪机构与消费者之间有无外部监督的情况下, 通过构造博弈模型, 得出如下结论: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是解决当前房地产经纪机构诚信问题的关键。

演艺经纪 篇9

这些数量众多的本土演出项目, 几乎全部都是通过公开招标, 由国内各文艺团体、各地方政府等为上海世博会量身定制或推荐的, 任何一个剧 (节) 目都符合上海世博会对演出剧目内容的“主题、首演、名人名团、本土特色、时尚、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科技含量”等多项要求的一条或多条, 无一不是国内演出项目中的精品。

那么, 这些精品剧 (节) 目, 在圆满完成了世博会的演出任务之后, 下落如何呢?除了专家所提出的“促进文化交流, 提升国内演出业的演出水平”的作用之外, 在后世博时代, 能否对这些优质演艺资源进行再利用, 使其进入演艺市场, 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呢?

一、世博会演出项目产业化运作分析

(一) 世博会演出项目的产业化运作优势

1. 世博效应

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国际性的文化盛会, 在世博会演出的剧 (节) 目, 已为大部分人所熟知, 有足够高的知名度, 有利于其进行后期推广传播。同时, 世博会也为这些演出项目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运作平台, 使其在国内演出业中处于较高的地位, 有利于其进行产业化运作。

2. 剧 (节) 目质量上乘

上海世博会对演出剧目内容的要求非常严格, 曾经专门发文罗列了20个关键词作为遴选、接受节目的重要参考依据。如“主题——根据上海世博会‘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主题量身定做的节目;首演——全球首演, 或者是在亚洲首演, 或者是在中国首演的节目;本土特色——具有非常鲜明的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民俗节目;时尚——引领全球流行元素、深受各国青少年欢迎的节目;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尚能进行公开表演的节目;科技含量——代表当代综艺潮流, 体现舞台科技与艺术享受完美结合, 带给观众全新体验的高科技主题秀……”, 保证了参加演出的剧 (节) 目的质量, 使得这些剧 (节) 目几乎个个都是精品, 为其进行产业化运作奠定了质量基础。只有优质的产品才会有广阔的市场。

3. 原创的魅力

这些演出节目, 绝大部分都是专为世博会量身定制的, 在创作中紧紧把握“民族与世界”的艺术创作核心, 题材新颖, 表现方式现代化、国际化, 在展示悠远、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 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消费大众的注意力, 使其基于各种精神需要关注、研究、探讨这些剧目, 为剧目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如中国首部戏曲服装秀《大羽华裳》, 取名于唐代的《霓裳羽衣曲》, 取材于瑰丽的中国古典戏曲服饰, 由演员着戏曲服饰, 扮戏曲人物, 在T台上做戏曲情景表演。表演把生旦净丑戏曲行当囊括在内, 荟萃京剧、昆剧、地方戏等全国著名戏种, 还有水袖、跷功、帽翅功、翎子功、判官吐火等绝活表演, 融诗、乐、舞、绘画、建筑、壁雕、园林、山川于一体, 场面宏大, 造型精美, 把场面、片段、技巧、光影、情景以诗意的艺术语汇, 串珠绣玉, 连缀成篇。既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戏曲服饰的精美绝伦, 同时也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

4. 名人效应

这些演出项目中有很多都是由国内的名团或名人打造出来的, 除了在剧本创作、演员队伍、舞台美术等方面能够保证演出的质量外, 还拥有很强的票房号召力。同时, 名团名人有很多的追随者, 他们都是既有的观众基础。这些观众便是演出项目的“流动广告”, 通过他们, 这些演出项目可以获得大量的潜在观众。

5. 政府支持

有些演出项目, 尤其是代表各省市文化艺术水平的、在各省市文化周演出的项目, 几乎都是政府投资或支持创作的。在寻求政策支持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可以较好地调动资源为其市场拓展做准备。

6. 环境优势

近年来, 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系列促进演艺发展的政策出台, 为国内演出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保障。在此背景下, 演出业本身及其他相关行业, 如剧院、文化演艺企业、舞台设备企业、演艺培训业等也进入了较快的发展阶段, 逐渐完善着演出市场所需的各种条件。许多演出项目都在前期的市场宣传、中期的市场执行、后期的市场延伸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产业化运作探索, 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些都是世博会演出项目产业化运作的参考和借鉴。

此外, 目前国内文化消费水平不断上升, 人们对于精神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但纵观国内原创剧目市场, 现状却不容乐观, 大多数剧目因本身艺术质量不高而导致票房暗淡, 一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也无从谈起。一方有强烈需求, 另一方却供给不足, 这就为高质量的世博会演出项目提供了机会。

(二) 世博会演出项目产业化运作的困难

1. 再创作成本高

为了适应世博会的演出环境, 这些演出项目中有一部分将剧情和技术场面压缩, 时长控制在了1小时左右。如进行市场化运作, 还必须要重新创作改编, 使剧情厚重、人物形象丰满、舞台美术美观, 适应当今演出市场的需求, 这样就会导致资源成本的增加。如内蒙古的原创音乐剧《心之恋》, 由于准备时间较短, 故事落入“受到诱惑——出走——抗拒诱惑——回归”这样一个老式套路, 矛盾冲突没有足够支撑, 剧情缺乏, 期待点不多;此外, 该剧很多舞台技术都是由百老汇提供支持的, 包括指挥、舞美等。要想进一步走向市场, 在剧情创作改编上就需要增加成本, 且技术人员的本土化也较为费时费力。

2. 同类剧目的挑战

如果上海世博会诸多优异剧目都进入市场的话, 国内演艺市场在一段时间内, 优秀的演艺作品就会纷纷涌现, 出现档期争夺, 众多的宣传造势也会导致受众难以选择。尤其是一些名团名家打造的剧 (节) 目, 本身就有很好的票房号召力, 在市场竞争中它的影响力是一些“草根”剧 (节) 目无法比拟的。

尽管有产业化运作的困难, 但上海世博会的演出项目集中了众多有利资源和机遇, 限制及困难不足以影响其正常进入市场。如果对其进行精心策划, 在市场运作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将会收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成果。

二、世博会演出项目的产业化运作策略

(一) 社会化融资

能在世博会上演出的剧 (节) 目, 往往代表了某个省、市、自治区的最高艺术水平或最新艺术成果, 是许多艺术人才花费许多精力、物力、财力倾力打造的艺术精品。将其束之高阁, 相信是许多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 将其推向市场, 使其保持鲜活的演出状态, 就成了剧 (节) 目制作团队、当地政府甚至是当地社会各界的一个共同心愿。

但这些剧 (节) 目大部分还需要在剧情、人物形象、舞台美术等方面重新创作改编, 才能适应当今演出市场的需求。再创作无疑会超出原先的制作成本, 加重制作团队的经济负担, 争取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方面可以参考大型舞剧《风中少林》的成功先例。《风中少林》在进行市场化运作时就由郑州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郑州歌舞剧院, 然后以剧院可动产和《风中少林》的无形资产评估1200万元入股, 引进了社会资本河南建业集团、宇通集团, 两家企业分别出资200万元合资成立了“郑州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 形成了股份制文化产业的新体制, 实行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化运作模式, 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因此, 在这方面, 政府既要积极扶持, 同时还要出台支持性政策吸引民营资本的注入和投资。很多新型民营企业家在舞台艺术方面是有个人爱好和投资热情的, 政府和演出制作团队要利用好这种热情。

(二) 市场化营销

1. 品牌建设

品牌的树立是剧 (节) 目营销的优势。品牌形成后, 因为有品质保证和品牌意义, 就会占据营销谈判的优势。打造剧目品牌需要有精心的策划和可依赖的文化资源, 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持续不懈的努力。上海世博会的演出项目大部分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演出精品, 如上文所述的《大羽华裳》等, 只要进行精心的策划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品牌还是能够建设起来的。《云南映象》在塑造成功品牌时的经验就值得借鉴。《云南映象》在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后, 与地方知名企业强强联合、投资5000万元进行携手合作, 共同打造以文化为核心的多种产业相融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它的具体做法是:在昆明市区建盖“云南映象专业定点演出剧场”, 呈现完整的、全新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在北市区投资建盖“云南映象主题文化社区”, 充分体现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及人居文化的建设主题;建“云南映象旅游商品城”, 使其成为云南民族传统工艺品集散地, 展示和发扬云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投资出品《云南映象》的延伸产品——原生情景歌舞《香巴拉映象》, 充分展示大香格里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推出“云南映象原生普洱茶”, 将普洱茶文化传播到海外, 提升品牌价值。

对于上海世博会演出剧 (节) 目的制作人来说, 应该选择专业优秀的品牌策划团队, 将品牌与艺术高度结合, 创立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目品牌, 达成最大化的市场目标。如从节目单的设计、纪念品、演出道具到演出场所, 以至演员本身都可以看作品牌的一部分。在营销环节上, 对所有宣传物品、演员服装、佩饰、卡通T恤衫、剧场环境、媒介广告等都精心设计, 甚至演员的统一服饰、整齐队列、言行举止都可以成为流动的宣传品。

2. 市场定位

著名市场营销学专家菲利浦·科特勒对市场定位的定义是:“为了适应消费者心目中的某一特定地位而设计公司的产品和营销组合的行为。”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 使消费者明显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 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市场定位的前提是对市场进行细分, 了解观众需求, 分析市场机会, 明确目标市场, 并根据自身条件梳理市场需求, 综合考虑观众群、成本、竞争者等因素, 进行准确的主题定位、观众心理定位、演出风格定位、价格定位等, 根据自身特色制订营销方案, 集中有限力量, 直接“攻击”目标消费者, 这样才能够在市场上立稳脚跟。如《宋城千古情》之所以能成为宋城景区的项目品牌, 首先在于它市场定位准确, 它既不是为拿奖, 也不是应时应景, 它是面向市场游客的旅游演出, 必须雅俗共赏。因此, 它展示地方特色, 从民间视觉出发, 充分满足现代审美需要。

世博会演出项目进行市场化营销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市场主体位置, 积极进行市场开发, 创造发展契机。此外, 还要在了解并掌握演出需求的基础上, 确定准确的市场目标, 完成演出项目定位, 使之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3. 专业营销

演出属于精神享受类非物质产品, 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所以就必须以一定的营销活动才能打开市场。现代演出市场营销观念认为, 要实现观众的满意, 就需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 因为他们真正看中的是“观众让渡价值”, 就是观众享受服务的总价值与观众支付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世博会的演出项目能够保证艺术质量, 但必须有专业的艺术营销人员进行剧目的策划与推广, 以市场为导向来设计亮点, 树立品牌, 制定营销战略。此外, 还需要抓住“世博演出”的亮点, 借助各种媒体来宣传造势, 提高剧目的关注度。

如《云南映象》承办方派格太合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 抓住观众的消费心理, 精心策划剧目“亮点”:从歌舞的内容到表现形式, 从演员的服饰到舞台道具, 甚至演员本身都是来自野地乡村, 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 处处透出“原生态”的元素。派格太合就利用“原生态”这一亮点制定了一系列差异化营销策略, 迎合了城市观众对民族风情、乡土文化的好奇, 对回归自然和淳朴生活的向往, 自然也就打开了市场的销路。该剧在北京演出期间, 云南省政府启动了强大的媒体阵容, 采访首都学术界包括民俗学、艺术学和传播学等领域最著名的专家学者, 提升了剧目的曝光率, 提升其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有利于一部分属于商务层次消费的, 走礼品市场的高价票的销售, 这在无形当中已经增加了“观众让渡价值”中的享受服务的总价值。此外, 《云南映象》在票价的制定上坚持走平民路线, 除了一些高层次的礼品票以外, 60%的票价都在100元-380元之间, 并分淡旺季以满足普通观众的需求, 而高水平的演出, 使得该剧“叫好又叫座”, 营造了良好的口碑, 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民众走进剧场, 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因此, 成功的演出营销, 应该是系统的、有计划的、合乎剧目自身特点的各种营销手段的综合。营销部门应该在深刻理解剧目内容的基础上, 抓住剧目特点做好立体的全方位的营销策划, 精心设计亮点, 重点宣传, 树立剧目品牌, 才能使剧目的持续营销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三) 产业化运作

在进行市场化营销、全面进入演出市场的同时, 还要以演出剧 (节) 目为切入点, 充分挖掘市场资源, 延伸产业链条。世博会演出项目的产业链条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术演出业

作为一项演出项目, 最首要的产业价值当然应该体现在演出方面。这些演出剧 (节) 目在完成世博会的演出任务后, 经过改编与再创作, 可以在前期进行全国巡演, 借助强大的媒体力量对剧目进行广泛的、合理的传播。后期则要与当地的剧院联手, 形成长期的驻场演出, 获得长久的票房利润。据有关新闻报道, 《大羽华裳》在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之前, 已经于2006年在山东省首届文博会上亮相, 并已在北京、香港等地进行了60多场演出。后来该项目还启动了省内的巡演, 同时也与青岛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联姻, 于第二年登陆青岛, 借助青岛作为旅游城市的巨大的海内外观众群体和日益升温的城市演出市场, 让该项目常驻青岛, 实现了这一演艺项目的常态演出。

2. 文化旅游业

与当地剧院达成协议, 以驻场演出为文化品牌, 吸引当地及国内其他游客, 促进剧院的繁荣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与当地旅游企业联合, 依托当地旅游资源, 绑定景点进行长期演出。这样不但有持续的票房保证, 还能带动相关行业 (住宿、餐饮、服务、交通、工艺品等) 的繁荣, 增加延伸利润。大型歌舞演出《宋城千古情》与宋城景区的结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先例。

3. 衍生产品开发

围绕演出项目内容, 申请专利和商标注册, 针对不同受众开发多层次产品, 形成品牌系列。如图书发行、音像制品发行、游戏软件、服饰、玩具、纪念品、生活必需品、纪念邮票、广告等, 进一步拓宽利润范围。

4. 影视娱乐业

还可以在国内招标投资, 携手国内知名编剧、导演、技术人员, 打造以演出剧 (节) 目为底本的音乐、戏剧、曲艺、动漫、游戏等产品, 利用班底的影响力制造娱乐热点, 这样还能够在票房、广告、影视周边产业 (玩具、图书、饰品、服饰、家居等) 等方面获得利润。

5. 演艺培训业

在这些演出项目市场化运作完全成熟之后, 可以进一步考虑联手当地已具规模的培训单位, 设立培训机构, 为本剧 (节) 目及其他演艺单位培养人才, 获取培训方面的利润。

以上是上海世博会演出项目的相关产业链条。当然, 世博会演出项目走产业化的道路还需要政府的扶持与指导。只有政府给予具体的产业优惠和支持, 才能确保这些项目获得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黄海.上海世博会的文化产业视角.中国文化报, 2010年5月5日

[2]田雪梅, 陈霞明.浅谈对我国舞台剧如何市场化运作的思考.文化发展论坛“产业群”栏目, 2009年6月25日, http://www.ccmedu.com

[3]菲利浦·科特勒.票房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猪经纪”王五中 篇10

“猪经纪”王五中是化河乡王教行政村农民。2003年, 他在化河集市上开办了一家饲料销售店, 因为货真价实、诚信经营, 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占据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2005年, 化河乡养殖业迅速崛起, 形成了王菜园、后郭两大养殖基地和遍布全乡的养殖场, 这给饲料经营户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此时, 王五中开始进行市场调查, 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更大的市场空间。调查后他发现:一个养殖户要走上成功之路, 需要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种因素的配合;市场需要饲料, 但更需要技术, 需要具备化解市场风险的自身能力和外部条件。于是, 他据此打出了抢占商机、做大事业的“组合拳”。

饲料质量的优劣是决定养殖户能否获得最大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王五中通过用户的信息反馈和市场筛选, 与国内多家著名企业签订了常年供销合同, 确保自己售出的饲料质优价廉。

相对于饲料质量, 技术对于养殖户来说就更为关键了。2007年起, 王五中在当地率先推出了免费跟踪技术服务项目。他坚持每年自费邀请省、市畜牧专家来化河乡举办“点题式”技术培训, 近距离、面对面地为养殖户解难释疑, 同时与饲料生产企业合作, 帮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

常言说:“没有永恒不变的市场。”养殖业更是如此。近年来, 猪贱伤农的风险已成为养殖户小康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头脑灵活的王五中却从中发现了新的商机, 做起了生猪经纪人, 在市场低迷时为养殖户包销商品猪, 化解“卖猪难”。为打造自己的生猪销售圈, 王五中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靠诚信赢得企业信任, 用诚信扩大合作范围。在货源紧缺时, 一些“聪明”的经纪人用“活猪灌水”法赚取黑心钱, 并向王五中“传经”。对此, 王五中不屑一顾, 毅然“我行我素”。他卖给企业的生猪出肉率往往比其他经纪人卖的猪高出10%以上, 并总能在市场短缺时为企业“雪中送炭”, 缓解企业的原料不足问题。在别的经纪人卖猪难时, 多家肉联企业的大门始终向他敞开。所以, 王五中总能以高价包销养殖户的成品猪, 让养殖户获得高出市场价约5%的效益。

演绎经纪明规则 篇11

据了解,2012年贺岁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后仅13天的时间,观影人次与票房便已分别突破2000万与7亿,在成为自1994年以来第一部人次过2000万的华语电影的同时,票房也一举打破之前《画皮2》所创造的70198万华语单片纪录。

与此同时,光线传媒借《泰囧》股价大涨,截至12月27日13点47分,光线传媒32.03元,涨9.03%;光线传媒最高涨到32.26元,一度冲击涨停。这部花费仅三千万的低制作电影却一度被广传能突破十亿大关,真是中国电影历史以来创收最好的电影。由此可见,影视产业并不是外界所传的那般低迷,而是能一夜之间赚大钱的疯狂产业。

然而,一部创收很好的影视作品,不仅是制作班底要过硬,还要与影视作品相匹配的艺人,然而庞大的艺人系统需要规范与进行专业的指导训练,影视经纪产业也就随之诞生了。

经纪人的非职业化

如果说演艺产业是一架机器,只有艺人和经纪人这两个齿轮咬合得好,才能带来良性循环。而国内20余年来的演艺经纪,更多时候因为没有可依循的章法,没有一个成熟的发展土壤而让其向前的步履蹒跚凌乱。

明星制的缺失和经纪人的非职业化成为影响演艺经纪机器受阻的直接因素。有人曾指出,内地明星的诞生是偶然现象,她们红起来完全是由于她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深入人心。最典型的如赵薇因饰演“小燕子”而走红;陆毅因《永不瞑目》而被大家熟知;徐静蕾凭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火起来等。

演员成功的例子不少,但是中国内地可以称之为明星的不多,更多需要某种机缘巧合。明星制的缺失已经成为当下业界讨论的话题之一,为什么中国大陆很少有真正的明星出现?中国内地艺术院校旨在培养艺术家型的演员,对于如何使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却略有不足。而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已经使他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在以后的演艺生涯中很难改变。所以很多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往往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有的还抱着“凡戏就上”的心态,很难认清自身的价值,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不是,但是这样往往更使他们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迷失方向。

在好莱坞,演员是自然人,都有自己的经纪公司,没有哪个制片人敢与演员签合同的。中国内地在这方面起步相对比较晚,2002年10月1日,文化部新颁布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实施,第一次对经纪人有了明确定位,并第一次允许在公司名称中使用“经纪”一词。之后很多影视公司的艺员部都纷纷独立出来,成立了经纪公司,开始有了一套自己的运作方式,并开始吸纳艺人和经纪人。

签约经纪公司是演员的一个大方向,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于这个新文化行业,虽然很多人手持“文化经纪人”证书,但是职业化程度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经纪人还有很大差距。慈文东方演艺经纪公司总经理赵爽表示,现在的经纪人职业化程度都比较低,所以在招聘高端的经纪人才时无从下手。“这和现在的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基本上没有什么学校去专门培养适合市场发展的经纪人。”

赵爽介绍,现阶段经纪人还只是一个起步阶段,所以在人力资源的储备上比较少,“我们公司主要招聘的对象也只能是一些没有戏拍的演员或是副导演等等。据我了解,现在成熟的经纪人不超过10个,绝大多数职业水平较低,而现在中国的知名演员大概有300个左右。那么对于这10个高端的经纪人,每个人要带30个左右,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引进经纪人,费用相对较高,对于一个经纪公司来说,实力还达不到。所以现在的经纪人还仅限于低端的服务助理型,而艺人也恰恰不满足于这样的经纪公司。”

经纪产业的加快运转

经纪公司在整个影视产业链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人力资源组合的一道桥梁,把公司所需要的人才和其他公司进行接洽,然后实施监督管理。而现在整个社会环境就是如此,行业内的标准还没有形成,新人很难运作,很多经纪公司也不敢用,主要是不敢承担他们所带来的风险,孵化新人的价值更是体现不了。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有一套明确的规则,是会为整个行业降低成本的。中国一线艺人的总量太少,市场对经纪人的不重视和经纪人自身的原因,使得三、四年诞生不了一个明星,所以导致一线艺人的成本不断上扬。赵爽举例说:“就拿电视剧来讲,每年14000多集报批通过的剧集,一半以上都要用知名的演员,每个人都接着6、7部戏,按一个知名演员一集电视剧10万元来算,40集就是400万元,所以单个剧的成本有55%左右都用来支付演员的片酬。这使得投资方很难承担起,所以产业资源的组合尤为关键。”

旗下拥有袁泉、聂远等艺人,有着五六年经纪人生涯的王蕾体悟:“经纪人就是一个加速艺人成长的职业,否则就不能给演员做经纪人。”

她刚开始做经纪人的时候,也面临很多问题,“一个是因为当时年纪轻,而我所接手的艺人都是已经在社会上拍了很多年戏的演员,他们见的人和事都比我多,生活阅历也比我丰富,如何取得他们的信任成了一大难题。开朗的性格和能够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良好心态成为经纪人所必备的,你只能在处理一些微小的事情上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他们才会慢慢的认同你。除此之外,和艺人们的沟通、和外界的沟通都是很重要的。经纪人是跟活生生的人打交道,你经营的也是人,卖出去的也是人。”

业界认为,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成为经纪人的必备条件。成熟的经纪人要具备四种素质:艺术素质,商务能力,法律能力,和对业内的熟悉。所以对经纪人的要求是综合素质要高,文化程度要好,首先应该是一个策划者,然后针对艺人本身,进行营销,艺人的经营其实和其他产品一样,都要经过设计包装策划,然后推广,是一个系列的流程。

中国内地的市场起步晚,当然不能跟好莱坞比。王蕾说:“真正的经纪人是能把没名气演员一下子做成明星。现阶段很多所谓的经纪人还停留在助理上。现在的艺人都多栖发展,做经纪人也不能单条腿走路。经纪人是一种能站在高处看事情的人,当我的艺人拍戏我可以掌握剧组的流程,艺人出唱片,我可以了解唱片公司如何去定位和包装一个歌手,经纪人应该是什么都知道,才能掌握你的艺人应该如何发展,所以各个行业都要接触,要把所有的资源都要整合在一起。”

nlc202309031806

如今的很多知名的经纪公司都是由影视公司下属的艺员部发展起来的,背靠着影视制作公司,依托影视投资、影视发行、广告公司和电视台的良好资源,形成了全新的演艺产业链。各经纪公司下属的艺人也可以更加便捷地参与到影视制作中来。

华谊兄弟影视公司董事长王中军曾经在其经纪公司成立的时候自信地说:“人力资源是影视市场的第一生产力,演艺经纪行业是实现这一生产力最重要的环节。经纪公司的成立,不仅补充了公司现有的发展结构,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生产体系,还使我们拥有了最好的演员,使我们在以后的竞争中具备了实力。特别是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以后,我们更具备合拍优势。”

美国最大的经纪公司CAA,就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其运作方式是进行整合营销,经纪公司设计一个项目,首先找到一个知名导演和一个知名演员,初步预算一个市场价格,经纪公司确定项目之后,再找专业的编剧和制片人来写剧本和进行实际运作,这样电影的市场价值就基本确定下来。

以人力成本设计为核心进行其他的运作才是CAA成功的砝码。而国内的华谊兄弟公司、海润影视制作公司的做法也颇为类似,值得行业内借鉴。

华谊以冯小刚、陆川等一批导演为主,旗下经纪公司又有现在国内一线的演员,加之其成熟的市场运作,使得华谊兄弟公司出品的电影作品在国内外知名度都很高;反过来作品的成功也提升了演员们的人气。海润影视制作公司以知名编剧海岩为中心,旗下又找来尹力、丁黑等导演,在双重保证和他们的市场影响力下,又借用海润千易经纪公司旗下的艺人,从而整部剧的价值也就有了保障。这些凤毛麟角的个案,给演艺经纪产业提供了好的范例。

中国演艺产业五大具有震撼力的投融资事件

2010年中国演艺产业共发生五件具有震撼力的投融资事件,对中国演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中国演艺第一股

时间:2010年12月

事件: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圳交易所创业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演艺第一股

影响力:创造了演艺产业的上市神话,推动了演艺产业上市进程

2.中企首次收购美国剧场

时间:2009年12月

事件:天创国际演艺制作有限公司354万美元收购美国白宫剧院

影响力:开创了国际演出市场的里程碑,创新了演艺产业“走出去”模式

3.两亿元旅游演出市场重大收购

时间:2010年9月

事件: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被上市公司丽江旅游斥资2.1亿元收回51%的股份

影响力:成为了行业整合的先行者,为旅游演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4.五千万美金巨资投向旅游演出

时间:2010年12月

事件:云峰基金5000万美金巨资投向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推动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全国扩展

影响力:即将打造旅游演出第一品牌,是旅游演出市场最大金额的投资

5.十亿元授信贷款支持演艺集团

时间:2009年8月

事件:北京银行与北京演艺集团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将为演艺集团提供意向性授信10亿元

影响力:10亿元大单将助推首都演艺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2010年中国演出市场收入为108亿元。其中,专业演出场所演出为57.18亿元左右;实景旅游演出为12.4亿元;民营团体在非专业场所演出为25.2亿元;大型场馆演唱会等演出为13.2亿元。

国内知名文化经纪公司

橙天拾捌经纪文化有限公司

橙天拾捌经纪文化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运行最专业的影视经纪公司之一,它隶属于橙天娱乐国际集团。著名导演姜文、关锦鹏、刘伟强,以及著名美术指导张叔平先后加盟公司,橙天拾捌目前拥有40多位知名艺人,既有大陆的著名演员,像夏雨、胡军、梅婷、陆毅、佟大为、陈好等,还有港台著名影星,如关之琳、刘嘉玲、杨紫琼、袁咏仪、吴君如等,公司也正在积极拓展日韩及欧美演艺市场。

橙天娱乐国际集团现有资产约16亿,下属四个公司:橙天华音音乐制作有限公司、橙天智鸿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橙天知音舞台戏剧制作有限公司以及橙天拾捌经纪文化有限公司。橙天娱乐国际集团以国际化运转机制、高素质人才、雄厚资金保障、阵容强大签约艺人群体为基础,积极严谨的策划与组织,为旗下艺人打造通向成功的桥梁。

华谊兄弟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华谊兄弟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也是大陆最大的经纪公司之一,它已拥有一个包括多名港台当红艺人在内的人才库,公司汇集了经纪、法律、策划、宣传、公关等各方面专业人士,一改以往我国个体经纪人的单一操作模式,形成了更专业化的流水作业模式和更规范的管理模式,5年来,华谊兄弟经纪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顶尖经纪公司之一,旗下艺人也从最初不足10人发展到40多人的庞大队伍。

北京荣信达影视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荣信达影视艺术有限公司是由著名电影人李少红、李小婉、曾念平等人于1995年在北京注册创办的专业影视制作及影视人才经纪公司,公司除了致力于与海内外影视机构联合策划、投资、制作及发行等方面的业务开拓,还大力开拓影视经纪市场。经过近10年的平稳发展与壮大,目前公司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成为业内具有很高信誉度的影视制作及经纪公司,公司下设的艺员经纪部,签约有周迅、陈坤、黄觉、何琳等众多知名艺员。

荣信达影视艺术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参与投资并创作拍摄了数十部电影、电视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其中《雷雨》、《大明宫词》、《橘子红了》、《人间四月天》等经典电视剧不仅受到观众喜爱而且多次打破CCTV收视纪录,电影《红粉》、《小城之春》、《红西服》、《恋爱中的宝贝》等曾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马可”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多个国内外重大奖项。

海润影视集团

海润影视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民营影视制作公司之一,年平均产量电视剧400多部集,公司显赫的业绩也吸引了大批影视明星加盟,像蒋雯丽、刘烨、孙俪、于娜、郑则仕、黄奕、印小天、于荣光、成泰生等都是集团的签约艺员。

中乾龙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中乾龙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不仅有艺人陆毅、田亮、乔振宇、李倩、李建、韩晓等,2006年6月,台湾当红明星伊能静、黄维德也签约中乾龙德,台湾演艺明星的加盟,证明内地影视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同时也是对内地专业经纪公司实力的肯定。

除了以上提及的经纪公司,还有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它是一家集拍摄、制作、发行、演员经纪等业务为一体的影视公司,签约艺员有孙红雷、李小冉、赵琳、廖凡、周晓鸥等。

中圣春秋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则把目光投向新人,公司签约的曹曦文、符馨尹、牛萌萌、万美汐、王雅捷、张峻宁、周一围、孙宁等都拥有大量影迷。

金英马集团旗下的金英马经纪公司,主要负责艺人的培养、培训和推广业务,经纪部门共签约了陶红、王馥荔、丁勇岱、李宗翰等10名知名艺人。

横店影视集团的经纪部门,签约了至少50位电影人,主要是和影片拍摄相关的优秀电影人才、制片人、编剧、摄影师和后期制作人员。保利华亿集团旗下的演艺经纪公司华亿星源公司,主要从事演艺、音乐、广告、演出等领域的经纪代理、签约艺员的包装、培训和整体管理业务。

随着华语影片在海外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几家好莱坞大型的影视公司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亚洲的一流影星及颇具潜质的新星。美国好莱坞最大的经纪管理公司创新艺人经纪公司(CreativeArtistsAgency,CAA),为了便于在中国开展业务,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已陆续与李安、吴宇森、成龙签约,也签下了功夫片巨星赵文卓。签有中国知名影星章子怡的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WilliamMorrisAgency)也在上海开设了分公司。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美国五大演艺经纪公司之一的Endeavor,也与因主演影片《车四十四》和《独自等待》而倍受关注的影星龚蓓苾签约。

演艺看板 篇12

时间:2011.06.28-2011.07.03

场馆:东四工人文化宫

“那夜晚,我们接连三次一见钟情!”

这是一场关于食、色、性、命的无稽之谈,也是一场关于生活现象的深刻讨论……

话剧采用对话形式,分三个段落,通过一场司空见惯的饭局引出一系列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引人发笑又发人深省。

盏开的金达莱-2011朝鲜平壤艺术团访华巡演

时间:2011.07.10

场馆:北京展览馆剧场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朝鲜民主主人民共和国国立民族艺术团受朝鲜政府委派,带着朝鲜人民的美好情宜,前来中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祝贺演出。

瑞典后摇乐团Moonlit Sailor2011中国巡演

北京站

时间:2011.07.16

场馆:壹空间THE ONE CLUB

当后摇音乐正向着长篇史诗或者复杂多元化方向发展之时,来自瑞典的后摇新团Moonlit Sailor却似一位异军突起的骑士,用短小精悍的歌曲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他们的出现犹如迎面吹来的一阵清新抚面的微风,为后摇乐迷们带来了无比爽朗的气息。

三拓旗剧团1 5周年纪念演出“123”戏剧季

注:信息以表演当天为准。

时间:2011.05.31-2011.07.24

场馆:北京9剧场

5月31日-7月24日在北京9剧场上演的“1、2、3戏剧季”是三拓旗走过了15年的戏剧道路后一个回顾展演,其中包括《达人为爱狂想曲》、《壹光年》等7部剧目。

“久石让电影音乐盛典”大型交响音乐会

时间:2011.07.09

场馆:国家体育馆

当久石让还是个国立音乐学院的学生时,就已经对简约派音乐产生了兴趣。随即他就投身现代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中去,并于1981年发行了自己的首张钢琴唱片《Information》。之后的几年,他便作为独奏艺术家活跃在音乐领域。

美国金牌儿童音乐剧《芝麻街》

时间:2011.08.12-2011.08.14

场馆:北京展览馆剧场

跟你的好朋友一起加入奇妙的音乐探险吧。8月12日至14日在北展剧场,芝麻街现场版即将上演了!

2011冰上雅姿盛典

时间:2011.07.16-2011.07.17

场馆:首都体育馆

由好莱坞巨星《欲望都市》女主角SarahJessica Parker担任推广大使,从纽约、东京、莫斯科、到北京、上海、台北,每一位明星都来自于一座伟大的城市,2011冰上雅姿——中外艺术家携手打造的现代都市艺术盛宴。

2011年山羊皮“至尊金曲”世界巡演中国北京站

时间:2011.08场馆:工人体育馆

2011年,阔别7年的山羊皮(Suede)再度聚首,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巡演,北京、上海有幸成为其中的两站。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歌迷来说,这次机会尤为难得,千万不容错过。

上一篇:距离测量下一篇:建设项目合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