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策划管理

2024-09-20

企业形象策划管理(共12篇)

企业形象策划管理 篇1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五项主张,其中包括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我国愿意与各国加强合作,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投资、贸易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如今的电子商务已经不再只是一种选择,而是势在必行的趋势。一方面,网站是电子商务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站的质量;另一方面,在网站同质化严重的今天,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其企业领导者扩大企业知名度、提升自身在同行间的竞争力,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企业在挑战与机遇中突围的先决条件,形象管理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CEO变得愈发重要。

“形象设计与管理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设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从人物的行业、语言以及自身性格本质中去挖掘、发现并加以适当地修整与改造。”因此,笔者将电子商务企业CEO的形象管要素分为以下三点:

一是塑造明确的形象基调与坚持本色原则的外在形象完善。企业领导者确定自身形象基调,不仅为自己所在的企业创造出一个清晰的形象识别系统,还要强化企业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认识,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并且提高企业绩效,是实现企业使命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企业领导者将其自身性格与企业使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好的基调。可供领导者选择的形象基调非常广泛,性格方面有乐天达观、成熟稳重、风趣幽默,作风方面有勤劳、勇敢、善良等等。此外,一个领导者的性格基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维度、多特性的。良好的外在形象不仅有利于增强电子商务CEO形象的悦目性和感染力,还是企业的符号,并使受众将其与企业的价值观联系起来。

二是受众原则与情景原则,即承认受众在形象认知过程中的地位、重视受众在形象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反馈并遵循受众的认知喜好和认知规律。电子商务CEO是某种程度上的公众人物,社会大众则是其形象的接受主体和认知主体。领导者媒体形象的建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要尊重公众的心理和期待。在形象建构以及传播中,不可以单方面填鸭式的给受众灌输思想,而要重视与受众的双向交流与沟通,需要受众的心理感受、情感参与,这样的电子商务CEO形象才会受到支持和理解。人物的媒体形象建构与传播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的,不同的情境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电子商务CEO在每一情境下都应该有不同的形象构建。

三是言语表达能力的塑造与内在形象的建构。语言的魅力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内涵,使人感到亲切,产生好感、重视,甚至敬佩。换句话说,语言是领导者吸引、控制和激发其追随者的主要手段,电子商务CEO拥有出色的话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媒体和公共场合下,电子商务CEO的话语表现必然更加直接地影响到其所在企业的形象。因此,CEO作为企业公共形象的喉舌,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一定的意义,能够清晰明快地表达心中所想,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使话语有自己的风格与思想。新媒体的大行其道,使得电子商务企业领导者的形象有了很强的塑造空间,但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形象也脱离不了“本色”二字,脱离内在素养,只在外在形象上下功夫的形象不仅会给人虚伪、虚假的印象,还是对社会大众的欺骗。其次,电子商务CEO形象的塑造要符合自身条件、个人身份以及所代表的组织,并且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切不可过分美化、贬低和脱离自身的特点,在美化外在形象的同时,应将CEO自身地价值观、素养与品格自然地体现出来。

笔者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电子商务CEO形象管理是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综合统一,外在形象是标,内在素质才是形象的根本。因此,电子商务CEO更需要结合自身素质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特质,通过适当的行为和语言彰显个性,从而凸显个人识别度。然而,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和组织文化,电子商务CEO作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人物,社会大众是其形象的接受主体和认知主体,领导者媒体形象的建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要尊重公众的心理和期待。最后,电子商务CEO形象管理研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可以不断深化探索和研究,对形象的管理也不可脱离时间、空间、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应当用全面的、动态的、科学的、历史的眼光对此进行认知和分析。

企业形象策划管理 篇2

03级行政管理(1)班林芸

引论:对民营企业管理模式调整的思考

随着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民营企业如何实现管理变引进富有行业背景和经验的专业人才管理企业革、管理升级,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民营企业管理升级又举步唯艰、困难重重,原因何在?是不是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就不能在民企中生根发芽呢?民营企业的老板积极引进富有行业背景和经验的专业人才管理企业会不会就有显著的成效呢?以下是对W公司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第一部分范副总辞职的原因分析

一、民营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离

W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该公司也逐渐走向成熟与壮大,并积极发展与大公司的合作,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范副总作为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但最终选择辞职,主要原因是该公司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1、W公司未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生存的土壤

民营企业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要由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但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在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上却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因为目前中国的法制环境还不完善,很多职业经理人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并没有经过考验。在一个信用缺乏的环境中,让创作者把经过多年拼搏创造出来的财富交给别人去打理,没有几个人能够放心得下。W公司皆如此,张总虽然聘任范副总管理公司业务,但范副总的现代管理机制却在W公司找不到生存的土壤。

2、职业经理人管理权有限,无法建立现代企业机制

范副总曾在企业界担任“专业管理人士”,可谓职业经理人。但在作为民营企业的W公司,实际上实行的仍是集权式的领导管理模式,张总的授权也只是在一定的责任范围内,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将公司的经营责任授予范副总,使得范副总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无法得以贯彻落实。

二、两种不同风格的管理模式的冲突

不同的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影响及效果也是不同的。同一公司不同的管理者他们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张总在过去既是领导者,也是管理者。他的管理模式属于典型的“家长式”管理模式。他的公司不是靠健全的机制和客观事实来管理人,而是凭经营者主观的经验和常识,靠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约束人。W公司眼前面临着与国内大公司合作的契机,这种原有的模式显然不适应公司更好的发展,故任命范副总负责公司的经营。但范副总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一时不能适应或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管理理念,所以范副总会感觉到工作无法进行或进行的艰巨性,只好选择辞职。

三、企业管理组织的沟通障碍

企业管理职能的真正发挥,也取决于作为企业成员的各方对企业目标极其实施方式的理解,并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一致,即沟通。范副总作为民营企业的经理人,未解决好上行与下行沟通,造成沟通的障碍,使他的工作作风与管理理念未能得到实质上的贯彻。

1、权力有限,上行沟通不畅范副总在管理公司的时候,由于权力有限,他的管理模式未产生效用,但他没有解决好上行沟通问题,从张总手中获得更多的权力。

2、员工排斥,下行沟通阻塞

W公司为张总一手创办,在过去的管理中关心员工,实施人性管理,营造出了家庭式的和谐氛围,在员工中形成一定的威望,博得员工的信任。范副总在管理公司中缺乏与员工达成共识,强制采取他自己的现代管理模式,必定不受员工的欢迎,必然要被员工排斥与抵制,势必造成下行沟通的阻塞,从而未能形成范副总与员工的之间的凝聚力。

第二部分推动公司快速成长的解决方法

一、适当调整领导与管理方式,实施情境领

导模式

领导与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什

么样的管理方式最有效?世界组织行为大师、情境领导模型创始人保罗、赫塞博士曾指出:

一个好的经理人不应只是一个命令者,他在领

导和管理团队时,不应使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应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员工的不同来

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范副总此时应当适当调

整管理方式,实施情境领导模式。如右图所示:

1、了解员工的准备度,发挥员工最佳状

状态即下属在执行某一项任务时所表现的能力及意愿,是一个变量。不同的员工即便

是同一员工,在执行不同任务时所处的状态都

是不同的,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在一

个组织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时,任何人都能清晰

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即所谓的对号入座。作为公司的领导者范副总,应准确无误地确定每个人的状态。积极探索员工的各自的优势,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必须看到并善用员工的优势,可运用巧妙的安排工作、放权给下属、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重视员工的意见,从多角度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发挥最佳工作状态,努力提高企业企业的整体业绩。

2、提高个人魅力,将职位和个人权力相结合范副总需要提高个人魅力,努力增进和强化领导技能,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通过不断地实践锻炼,以身作则,提高在员工中的威望。同时更多的将企业赋予的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个人魅力)恰当地结合在一起,因为,在与状态水平一般的员工一起工作时,职位权力会起主要的影响,而对于处于较高状态的员工来说,如果范副总的行为没有充分体现出他的个人魅力,他们会认为是对工作的惩罚,所以范副总应根据情境领导模式不断地同时发展和使用自己的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员工的工作状态发生很大的改观时,作为情境领导的范副总应该敢于冒风险改变自己原有的领导模式,去适合员工状态的变化,而不能沿袭老一套。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领导性格特征

领导绩效如何,不仅仅取决于有无优秀的政治品质和精深的才识水平,同时还取决于他们有无较好的心理素质。范副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锻炼和培养。首先,锻炼和培养坚强的意志,只有具备了较好的意志品质,才能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有无穷的毅力和自制力,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不气馁。其次,注重性格的塑造。范副总要做到胸怀坦诚、以诚相见;勇于拼搏、锐意进取;实事求是、讲究谋略;充满自信,勇往直前。最后应有丰富的情感和情绪。范副总要员工有深厚的感情,要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时时了解他们的冷暖。同时,具备乐观主义情绪,遇事要冷静、沉着,保持情绪稳定。

二、加强沟通,调节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深深影响着企业内部的程序,而且还作用于每个员工绩效的取得。一个有效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健康的充满了信任和活力的。它应该使员工在暖暖的氛围中感觉到人生的美好、工作的满足,从而激励所有的成员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1、积极沟通,妥善解决“元老”及离退休员工的福利问题

范副总此时应积极加强与张总及员工的沟通,说服张总更多地下放人力资源权力,对于那些能力有限、岁数大的“元老”采取提前退休方式以及调换岗位,使每个员工找准自己的位子。解聘一些闲散的老员工,降低成本,但必须解决好他们的退休金及福利待遇问题。积极倾听下属的意见。

2、做到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范副总在此时的企业管理中,要尊重员工,理解、关心员工,同员工共甘苦、共患难,解决员工家庭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心情愉快地工作。

充分做到民主,发挥工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听听员工的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如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放权等。善于激励员工,联络同员工感情,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亲密与责任感。

3、实施人性管理,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氛围

范副总在企业各方面实施人性管理,使企业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象一个家庭一样,员工就会把自己的前途与大家庭——企业的命运联系一起。如中午一起用餐,大家一起谈天,公司多放些花花草草,增加生活情趣,组织户外活动,增进彼此沟通了解。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开创绩效评估制度

人力资源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能够有效的培养员工的潜意识竞争,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成长都非常重要。

1、选、用、育、留,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选”指招聘和选拔,前者是从外往里选,后者是从下往上选,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最基础的东西。“用”:如何用好人才?业绩管理是一个手段,目的是为了激励,最终做到知人善用。业绩管理不等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只是业绩管理当中的一项工作,还有目标设定、员工指导。“育”:就是培训和员工指导。前者是一对众人,后者是一对一。“留”:是指如何留住人才,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精神方面,包括企业文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另一个是物质方面,也包括三个内容:薪酬、福利、奖励。福利给人安全感,工资给人价值感,缺一不可。

2、构建培养员工竞争的良性机制

范副总可通过适当的控制末尾淘汰制度,形成学习竞争机制,让每个员工都建立自己的目标管理,通过周末讲堂和课程研讨等形式进行管理控制,使得公司形成良好的竞争性学习氛围.如采取培训、比赛、娱乐等,让员工逐渐发现自己的优势,构建工作信心与培养工作激情,并将其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结合起来。让员工在活动中从由意识的注意,逐渐转变到潜意识的学习,使企业的潜意识竞争形成合力。

3、进行业绩评估,开创绩效考核

范副总可对每个职位进行目标设定,再对目标设定进行业绩评估。具体做法有,首先,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考核方法。其次,确定被考核人的考核要素,就被考核人的业绩与其进行深度的沟通,客观地评价。再次,对被考核人进行业绩指导,与被考核人讨论发展计划。最后,与被考核人讨论业绩回报的措施。同时,考核后给员工培训发展机会,并将其作为薪酬、福利、竞争、培训等的客观依据。

四、统一企业文化理念,凝聚人心,发挥团队精神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行为准则等群体意识的总称。企业文化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要素,是一个企业长期的牵引力。统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形成凝聚力,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1、统一文化理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范副总在过去管理公司中贯彻能力主义作风,排除万难,追求胜利。作为民企的W公司缺乏统一文化。范副总应努力寻找,建设属于自己企业的文化,能体现该公司特色的文化,并将其作为激励员工的持久动力

2、增强企业凝聚力,维持企业良性运转

范副总应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爱护员工,让员工在企业里就象家一样感到温暖、幸福。同时抓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W公司的企业精神。

企业形象的策划与传播 篇3

企业形象(CI)是企业理念(MI)、形象(VI)、行为(BI)、传播(PI)的系统集成与整合。它以企业文化核心和企业综合素质为根基,形成与特定标志和文化氛围为载体的一种感性形象。由于它是由具象的标识、抽象的理念、形象的文化辐射构成的体系,因此,CI是一种形象体系。

企业形象的核心是品牌,因而,CI战略实际上是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部分。可以说CI策划正是围绕着创知名品牌这一核心内容而开始和延伸的。

在CI体系中MI、BI、VI讲的是CI的内容,而PI则是CI形象展现的重要内容,更是CI体现的重要手段。

企业形象的展示,关键在于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适宜恰当的传媒来实现。

“软”性宣传

现代CI宣传中,各时代的传播形式往往交叉使用,人们极大地丰富了CI表现手段,以综合展示CI体系。

除上所述形式之外,还有超乎其外的情形,我们姑且称之为“软”性宣传。

所谓“软”性宣传是相对于企业经济宣传中利用广告、促销等形式直接诉求的企业宣传活动。它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通过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文化艺术的广泛参与,来表达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从而在大众中提升企业美誉度和亲和力,从精神和道德层次上提高企业形象。

在企业宣传活动中,各种广告、促销活动、产品及企业介绍以及带有鲜明企业色彩的商务活动、企业文体活动等,都带有明确的目的,带有硬性灌输、传达企业的功利目的。这种情况,以各类广告最为典型。在其特定的广告时空里,广告带有某种强制性。当前电视广告则更多地是“强制”收看,这种方式,无疑对于企业来讲,是直接有效的推广方式,为CI策划常见的表现方式。不过这种宣传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市场信息爆炸的排满和喧嚣,从某种程度上对企业形象的树立,带有一定的局限。而对成熟的、日益多元化的市场,企业理念、企业人性化、企业社会性等非经济要素,反而使企业的特色得到新的展现。因此,企业形象除了各种形式的直接塑造之外,开始出现一种“无形”工程——在公益事业上、在公众社会公德、法制推进、文化教育等等领域。有很多著名的企业不惜重金加大投入,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形式,使企业与人群亲和力加强,企业的信誉程度提高到新的层次。在现今CI策划中,软性宣传较多采用各种文化艺术、体育赞助活动,往往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赞助或者投资的企业排成长长的一串,观众在欣赏剧情的时候为剧中人物命运所牵挂、为剧中人物情感所打动,往往付出真情去感受剧中的生活氛围。而这中间,企业以幕后的方式悄悄地投入了一份真情,尽在不言中。因此,往往有很多知名企业,当他们的字号或标识在片尾出现时,一瞬间便使沉浸于真情中的人们留下深刻的、亲切的印象。

香港著名人士李嘉诚先生,在2001年以前的10年中,捐款2.07亿港元,给祖国内地残疾人以极大的帮助,体现了一位真正爱国者的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在李先生的捐助下,中国内地700多万盲人中,5年间有107万白内障致盲者重见光明——超过了总数的1/7啊!“助无助者”——这是李嘉诚先生的崇高而朴实的理念。他说:“人在无助的时候,帮一下,是最有益的。”他在历年中为公益事业捐款达45亿港元。李先生的名字和他的长江企业集团,在人民中间、在公众心中耸起了高大的形象。这是公众自心底给予他的回报。

优化CI策划的创意表达

企业形象必须是个性鲜明的形象,才会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这依赖于风格优异而独特的创意,更依赖于优秀的表达。反言之,再好的创意表达不出来,还等于零。很多创意平常,但表达方式精彩,也有特殊效果。像脑白金广告,就曾经被评为十大恶俗广告,却依然推动了产品的认知度。当然创意好表达好才是理想的CI策划。

优化CI策划创意表达,包含着创意和表达创意两个方面的内涵,我们所追求的正是二者整体优化的效果。为此,要首先强调CI整体规划的重要性。一个企业进行企业形象体系的设计,要从全局考虑,整体策划使整个形象体系完整合理。其次要认识到企业形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品牌的打造,要靠综合实力不断的积累和提升。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要同步地强化企业文化的升华和提高,同时要求CI策划的跟进甚至超前。这一切均应长期精心历练,使企业形象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企业形象策划,要力求更高的文化品位。

CI策划是属于经济范畴,但它又是典型的经济和文化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从这个角度说CI策划既是经济行为,也是文化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经济文化。而企业CI策划,正是把企业文化通过企业行为(包括员工言论、行动、态度、作风)来传播信息并感化社会,影响消费者形成独特的社会指南和价值观念,以显文化和潜文化形态,传导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是以价值理念、文明经营等培育着品牌信誉度,产生巨大的无形资产。品牌——企业CI策划的文化品位越高,其无形资产的价值越大。

从CI策划的效果来看,文化的多重功能将直接影响CI策划的传播效果。文化的多重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导向功能。它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有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参与的主客体整体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约束功能。企业文化对每个群体成员的思想、心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一旦发育成长到习俗化的程度,就会产生强制性和约束作用。文化约束是一种“软”约束,产生的文化约束力以有形无形的方式规范经营者、员工、消费者的认知和共识。三是激励功能。文化的感召,形成以特定文化感召力所凝聚的文化圈,使圈内外围绕中心共识形成一种激励与趋动机制,建立起富有特色的经营模式和消费模式。在这方面很多快餐业、零售业堪称典范,像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四是辐射功能。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扩大企业和品牌影响,提高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现代大企业有的直接参与赞助和发起文化活动,大大提升企业和品牌的文化影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探析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划 篇4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只有拥有了人才, 并合理地使用、开发人才, 使其发挥最大的潜能和作用, 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然而现阶段, 人才管理制度的灵活性, 人才竞争“零距离”特点, 使企业的人才流失加剧, 特别是国有企业, 是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人才安全状况令人堪忧。招聘了一批应届毕业生, 好不容易能得心应手地使用了, 往往则会孔雀东南飞。“炒老板鱿鱼”已是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因此, 国有企业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积极有效地予以应对, 以免在人才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证明, 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l.有效的管理者总是把人看作是管理的主体和动力。人的管理实质并非是“管人”, 而在于得人, 谋求人与事的最佳配合。

2. 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管理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采用特定方法,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企业人力资源为中心, 研究如何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它冲破了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的约束, 不再把人看作是一种技术要素, 而是把人看作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因素, 看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

3. 人才作为资源进行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人才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特殊要素, 不仅是再生性资源、可持续资源, 而且是资本性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目标就是吸引人、培养人、用好人.挖掘潜力, 激发活力。现代企业管理必须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 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根本任务, 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现在,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已被企业界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逐渐由原来的非主流的功能性部门, 转而成为企业经营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实践证明, 重视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并使企业的资产保值, 有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

1. 有利于企业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劳动力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能通过合理组织劳动力, 不断协调劳动力之间、劳动力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 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 使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 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管理中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的, 这就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设法为员工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所需要的劳动环境, 使他们敬业爱岗, 安于工作, 乐于工作, 忠于工作。

3. 有利于减少劳动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并使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

减少劳动消耗的过程, 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 所以, 全面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合理组织劳动力,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 可以促使企业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

4. 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力资源在控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的吸纳

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尤其是人才吸纳方面,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购置、吸纳人力资源, 具体的做法有三种: (1) 招聘。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技术能力的要求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来决定自己招聘员工的条件和录用手续。 (2) 培养。为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产出能力和素质要求, 适应企业成长的步伐, 企业应对已有人力资源适时进行教育培训, 挖掘出市场价值较高的人力资源, 以推动企业组织力量的迅速扩大。 (3) 引进。当企业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时, 企业应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引进人力资源加盟, 努力开发人力资源。

四、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潜力的开发

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 如果闲置优秀人力资源将会使人力资本大幅度贬值。因而企业应对其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提高其资源的利用价值, 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人力资源配置的具体方法大致有两种, 即因事置人和因人设事。前者属先入为主型, 即管理者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带着标准去选人。企业人事部门要经常了解、掌握各单位的用人情况, 然后根据岗位需求计划发布招聘广告, 物色合适人选。高层次岗位要由经理人员亲自遴选。遴选范围应包括企业内外部两种人员, 在同等条件下以启用企业内部人员为先, 激励内部员工参与遴选, 从而为人力资本优化创造有利的条件。后者则属于后入为主, 就是给企业员工个人比较大的自主选择权, 鼓励员工毛遂自荐选择职业岗位, 尽量满足员工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要求, 不搞硬性安排, 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不熟悉情况的职员, 主管领导应当先征求其本人对工作的倾向性意见, 然后根据其个人履历安排适当的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企业员工献身企业的热情。事实证明,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企业保持青春活力, 而且可使企业不断新陈代谢, 不会因人力资源的流动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五、实施浮动管理机制, 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资源只有进入流通领域才会增值。人力资源也具备这一共性。现代企业管理策划中的人力资源更需要流动, 在流动中选择最佳增值点, 在流动中展示企业员工的个人才华, 在流动中激励员工的热情,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 人本精神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中如何让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和凸显, 关键在于是否让员工唱主角。让员工成为企业主角, 顾名思义, 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遵循人本思想。在这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之下, 应当把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伙伴, 在员工的共同协助下实现对企业的管理。

让员工成为主角, 要求企业重视员工的感觉, 要求管理者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爱护员工。为此, 管理者必须关心员工的生活、工作和福利待遇等, 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是最充分地激发职工内在的、积极的原始冲动, 最大限度地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当然具体的形式应视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实行人本管理, 考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员工的工作考核就是通过收集、分析、交流有关员工行为和工作成果的信息, 为管理层评定员工绩效提供依据。策划企业完整的员工考核体系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1) 考核标准合理; (2) 考核制度规范; (3) 考核权责分明; (4) 符合企业实际。

企业进行具体的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工作, 从考核的角度看有以下几个目标:

(1) 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因此在考核内容中应充分贯彻这种理念, 并最终使员工的行为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2) 实现员工的自我约束。让员工成为企业真正的主角, 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 避免员工与企业管理层的直接冲突。管理者操控的只是制度, 而制度有约束员工的作用, 让员工自己感受由制度所反映的企业文化观念, 因而回避了企业管理者直接管理员工所带来的情绪冲突, 同时又给企业员工本身一种自我反思的机会, 有助于企业减少内耗、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2.“员工满意”战略

员工满意战略 (Employee Satisfaction) 是指以员工满意为核心, 最大程度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 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提高全员的运作能力, 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ES战略的逻辑思路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 员工的需要得了满足, 有利于强化员工的工作意愿, 使其工作能力的发挥趋向峰值, 员工出色的工作又会促进企业的良好运作。ES战略的重心是员工的需要, 关键是满足员工的需要。

ES战略的出发点是员工在企业范围内的需要。企业是一个微型的社会, 在企业范围内, 员工同样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因而要求ES战略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 配置优良的劳动工具, 这样会使工作效率提高, 而且使员工省力、安全。

(2) 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企业环境有软硬之分, 好的环境往往会使员工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高。

(3) 建设令人信服的管理者队伍和高效率的组织机构。企业管理层和组织机构分别是企业的“脑”和“中枢神经”, 领导和组织着全体员工有序、有效地工作。

(4) 相应的就业保障制和自愿养老保险制。

3.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企业内部激励系统可分为物质激励系统和精神激励系统两大部分。物质激励系统与公共关系密不可分, 从物质激励角度入手, 需要企业的内部公关部门担负起员工物质需求信息的收集者、传播者、反馈者和咨询者的职责, 广泛听取企业员工对关系物质利益问题的意见、反映和建议, 使员工的愿望和态度通过正常的渠道上传下达。精神激励系统则从精神激励的角度入手, 要求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充分利用人际传播媒介、宣传性公共关系媒介做好员工的精神激励工作。

总而言之, 激励机制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最主要的方面。企业的竞争, 关键是人的竞争,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目的是将人这个因素调整至最佳状态, 忽视它就会在企业竞争中失去很多优势。

六、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1. 要建立和形成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 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的结构和分布, 从而形成高效率的工作系统, 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2. 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激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作为企业, 首先要创造有利于人才合理使用的基础环境, 引入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上岗、择优上岗机制, 实现劳动力价值的最佳体现;其次要建立劳动准入制度;第三要不断推进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和制定与劳动技能和工作实效紧密挂钩的考核分配体系。留不住人才的一个很重要因素还在于对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

3. 建立和健全职业技能鉴定机制

技能鉴定管理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鞭策和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学习的有效手段, 通过技能鉴定的开展, 能够促进员工劳动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更好地发挥员工技术专长和聪明才智。同时, 要按其劳动的技术繁简、责任大小、强度高低、条件好坏等因素进行划分工作岗位等级, 按其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

4. 建立和完善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机制

要想留住人才, 不但需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还要让人才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管理者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了解员工任务完成情况、能力状况、需求、愿望, 设身处地帮助员工分析现状, 设定未来发展的目标, 制定实施计划, 使员工在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目标, 让事业来留住人才。

5. 完善和落实员工培训管理机制

员工技术业务素质培训,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一方面, 通过培训, 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 增长知识, 提高技能,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使企业直接受益;另一方面, 也增强员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让员工体会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 就会认识到培训是企业为他们提供的最好福利, 是企业给他们的最好礼物。同时, 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看, 教育和培训跟上了, 人才就具有了连续性, 而且凝聚力也会大大加强。现代的人力资源观认为人员培训的投入不是一项花费, 而是一项投资, 而且这种投资是有产出的, 并能不断产生出更多的回报。

参考文献

[1]萧鸣政, 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江幼枫, 企业激励机制.人力资本杂志, 2005

中国企业管理经典策划案例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界涌现了一批以喝中国米汤为主、兼服洋参含片的本土管理精英。他们的管理案例值得加以总结和借鉴。

【分槽喂马】

●典出:据战国野史记载:蒙古马能负重,大宛马善奔跑。某家恰养有大宛、蒙古二马,喂则同槽,卧则同厩。但是,相互踢咬,两败俱伤,主人不胜其恼。求之伯乐,伯乐瞥之,建议分槽喂养。主人从此轻松驾驭二马,家业遂兴。●案例

正选案例:联想分拆,二少帅分掌事业空间2001年3月,联想集团宣布“联想电脑”、“神州数码”战略分拆进入到资本分拆的最后阶段,同年6月,神州数码在香港上市。

分拆之后,联想电脑由杨元庆接过帅旗,继承自有品牌,主攻PC、硬件生产销售;神州数码则由郭为领军,另创品牌,主营系统集成、代理产品分销、网络产品制造。

至此,联想接班人问题以喜剧方式尘埃落定,深孚众望的“双少帅”一个握有联想现在,一个开往联想未来。曾经长期困扰中国企业的接班人问题,在联想老帅柳传志的“世事洞明”的眼光下,一笑而过。

备选案例:李嘉诚敲定家业接班人。

性格沉稳、作风踏实的长子李泽矩被立为长江实业集团新掌门人,崇尚自由创新、同时喜欢作秀的次子李泽楷另创tom.com事业。

●未来启示

柳传志分槽喂马对其他企业的意义在于:

①人才最好从系统内培养;②培养一批而不是单个接班人,让他们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跑出高下;③如果有幸得到难分轩轾的赛马结果,千万珍惜这种幸福,不要轻易把宝马送人,尤其是送给敌人;④把跑道划开,一定要清晰、明白、严谨地划开;假如一方受扼,另一方可以立即出手相助。

【欲取先予】

●典出:《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后两句的意思就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案例

正选案例:蒙牛号召“向伊利学习”

1998年底,原伊利副总牛根生出走伊利,创办蒙牛。对中国乳业来说,伊利就是一所“黄埔军校”。伊利把牛根生从一个刷奶瓶的小工培养成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伊利依托“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也被蒙牛当仁不让地“拿来”,并且做得更到位、更彻底。牛根生还别出心裁地在产品包装盒上印上“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口号,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也非常“乖巧”地写着“做内蒙古第二品牌”。

正因为这种学习中竞争的模式,伊利和蒙牛的发展速度都非常惊人。尤其是蒙牛,创造了中国企业史无前例的成长速度,由名不见经传飙升到现在的前五之列,而牛根生充满玄机的“伊利和蒙牛迟早要走在一起”的言语,给伊利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

备选案例:万科卖身华润

2000年,由于原大股东深特发遭遇资金障碍,及在发展战略上深感受制,万科创始人、董事长、精神领袖王石力主把万科卖给华润,同时拥有华远、万科的“华润置地”立即变成中国第一房地产巨头。王石的董事长自然做不成了,包括华润人都不理解王石的这种举动,但是,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石的远见:万科的发展显然也更加游刃有余了。

●未来启示:

蒙牛的做法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营销学上的“比附效应”;万科的做法则是规避风险的武功新解。随着“国进民退”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经理人会成为创业者,另辟一方事业空间。事实上,对于“小狗”企业来说,要生存无非两条路,一是造势,一是借势。

【撒豆成兵】

●典出:《封神演义》写闻仲与姜尚大战岐山,由于商朝军队得到申公豹一帮道友相助,西周军队渐渐不支。关键时刻,姜尚得到燃灯古佛相助,撒豆成兵,反败为胜。

●案例

正选案例:TCL“渠道为王”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当长虹与康佳争雄时,却是韬光养晦的老三TCL真正抓住了夹缝中的机会。是时,以长虹为代表的彩电企业,大多采用大户代理制,逐渐导致终端失控,在此情况下,TCL提倡速度制胜,TCL运用的战术并不复杂。就是广泛建立销售网点,先铺渠道,后上产品。城乡联动,层层布线,一张大蜘蛛网就这样织起了。在“网络为王”思想的最高峰,TCL的一线销售人员达14000人之众,一线财务人员也有1400人之多,靠着这些“豆子”,TCL迅速跃升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品牌。

备选案例:红桃k红遍中国乡村

鼎盛时期,红桃k在全国2000多个县每县设有100名员工建制。数万名员工走向广阔的农村天地,见人发报纸,见墙刷墙标,使红桃k的业绩发生核裂变式的飞跃,成为保健品市场老大。

●未来启示:

tcl和红桃k的意图非常简单,渠道即血管,抢在别人前面把血运送到需求者的眼前,就是胜利。但是,不得不强调,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拷贝这套“渠道为王”的战术,包括tcl自身也无法长期沿袭同一种成功模式,不仅用彩电网络销售家用电脑遭到市场排斥,就连用彩电网络销售彩电都困难重重:当利润变得微薄,网络维护的成本恰恰导致了网络最大程度的堵塞原因。这需要其他跃跃欲试的企业作出清醒的商业判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典出:《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率36随从出使西域南道,在鄯善国受到热情接待。但由于匈奴使者从中作梗,鄯善王有意疏远汉使。班超见势急,激励众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惟有出其不意,攻杀匈奴使者,才能转危为安。当夜大风,班超一行夜袭匈奴使者营帐,斩杀来使,迫使鄯善王归附汉朝。●案例

正选案例:海尔美国设厂

张瑞敏之所以选择到美国设厂,为的就是四个字:“先难后易”。虽然2002年海尔的国际化进程一度被包括美国《商业周刊》在内的诸多国内外媒介诟病,但是,2002年底,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张瑞敏反向思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都说我们走出国门会有危险,但有谁能够告诉我不走出国门又有多少风

险?

而据海尔自己披露,自1998年以来,海尔在美国的销售年均增长率达115%,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海尔的公寓冰箱及小型冰箱已占美国30%以上份额,海尔冷柜已占12%的份额,海尔酒柜已占50%以上的份额。备选案例:万向集团收购美国uai公司

2000年,浙江万向集团收购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uai21%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这宗交易强制性规定,uai每年必须向万向购买2500万美元的产品(制动器)。而因为uai从万向采购产品的成本比以前自己的生产成本低30-40%,所以会促使uai进一步扩大销量,这样万向以后每年拿到的定单就不止2500万美元了。这是万向集团首创的反向oem模式。

●未来启示

对中国企业走出海外需要提醒的是:

①不要放纵时机,老盼着自己实力再强些、规模再大些才可以出去。这种思想极其错误,因为再大再强也强大不过人家百年老店的一只胳臂,而且列阵而战,打对攻,打消耗战,决非我们应有思路。

②不要做表面文章。除了战略的“应做”部分,还要细致考察战术上的“能做”部分。像科龙1997年在神户投资11亿日元设立日本科龙,试图打造技术前哨,但是以日本人对技术输出的保守性,日本科龙沦为鸡肋可想而知。

企业气候策划“靠天吃饭” 篇6

“一个小点子,我就赚了50万,根据气候特点,生产了一种可自己加厚或减薄的口罩,销量非常好。”苏丰民表示,这就是气候策划给他带来的好处。

“以前从来没想过要大张旗鼓去做气候策划。”苏丰民承认,重视气候策划,跟去年年初“暖冬”带来的影响有关,当时他提前生产和代理了大量加厚的冬季商品,比如毛绒拖鞋等,结果“暖冬”让他的商品都滞销了,赔了不少钱。后来,他在销售点所在城市请了一名气候人才,发现了气象经济的重要性。

“今年冬天,开始有一段时间非常暖和,之后又特别冷,如果没有提前的气候策划和各种应变措施,可能还会出现损失的情况。根据今年气象特点,我们生产商品的战略都以短、快、应变灵活为拦,随时更换新商品。”尝到了甜头,今年再次调整部门时,苏丰民干脆将气候策划细分出来,准备招聘更多人才,让气候策划从“小卒”变成“主帅”。

★调查:开始重视气候策划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从去年开始,不少中小企业都开始重视起气候策划来,特别是像苏丰民一样,生产销售的产品季节性比较强的,更是根据气候变化来做出一些筑划方案来。“我们以前没有气候策划这项,是去年刚加入的,虽然没有成立专门的气候策划部门,但是也要求将气候策划纳入策划重点之一。”另一位销售加湿器等商品的公司负责人田先生透露说。

记者了解到,气候策划并不仅仅是根据气候变化,来增加或者减少商品投放量和生产量这么简单,气候策划包括诸多方面,有的根据提前预测到的气象信息,进行前瞻安排;也有的根据各种可能性,设计出规避风险措施:还有的在因气候而产生损失时,制定降低损失对策,针对气候情况制定营销战略,预测竞争对手经营方式等。不少企业都觉得。这样的气候人才还是非常缺乏的。南方一些城市这样的人才有不少也都准备来北方抢市场,有的年薪就达十多万元。

★现状:气象经济刚刚起步

沈阳省气象局市场部万主任介绍,气象信息并不是简单的天气预报,像他们提供有偿的气象预定,目前还以大型企业客户为主,如交通、能源、保险等。有偿气象信息会对天气实况、天气变化等作出准确、实时的反映,从更专业的服务方向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作出保险,比如现在提倡节能。供暖企业关注气象变化,就会做到合理利用资源等。

沈阳省中小企业厅的有关人员也表示,对于气象经济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政策。一些中小企业对气候产生的影响还没有过快的反应。◆

企业形象策划管理 篇7

市场调研是在19世纪中期伴随市场营销的产生而问世的, 随着统计分析软件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调研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视, 从而在之后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

房地产市场调研, 就是以房地产以特定的商品对象, 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 进而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研究和预测, 为决策者们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变动趋势, 制定公司营业计划, 拟订营销策略提供参考和建议。通俗的讲, 房地产市场调研就是房地产经营者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营销策划的不同阶段, 市场调研的重点也不尽相同。顾客的需求千差万别, 注定房地产营销策划从单一化趋向全面化营销服务, 从注重表面趋向追求内涵。它不仅要体现物业特征, 还要体现市场特征和消费习惯及发展要求, 体现市场的要求。营销策划是一种贯穿市场意识的行为方式。营销策划是连接产前市场和产后市场之间的一种行为方式。由于房地产开发的长期性以及市场反馈的间接性和滞后性, 使得产前产后市场是不尽相同的。而营销策划就是一座桥梁, 衔接产前市场和产后市场。市场是策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说, 营销策划的灵魂在于把握市场。房地产市场调研, 就是以房地产以特定的商品对象, 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 进而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研究和预测, 为决策者们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变动趋势, 制定公司营业计划, 拟订营销策略提供参考和建议。通俗的讲, 房地产市场调研就是房地产经营者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营销策划的不同阶段, 市场调研的重点也不尽相同。

二、开发阶段的市场调研

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不可移动性, 所以房地产企业在购买土地之前, 要对该地区房地产的整体市场供给、需求状况进行宏观的调查, 尤其是对该地区周边的市场供需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这一区域各类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量、消化量、现存量、空置率及租金等情况进行调研, 再结合该地区近两年各类房地产项目的营销情况, 对各类房地产项目的租售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同时进行市场需求方面的调查, 了解该地区对各类房地产项目的需求情况。根据以上供需的宏观调查结果, 确定该地块大致的产品定位——是做哪一类房地产项目, 即:住宅、写字楼、商场或其他类型建筑。以居住性项目为例, 首先, 要调查消费需求的满足状况。包括某一时期该城市现有多少家庭住房已得到满足, 有多少无房户和困难户, 未来几年还会产生多少无房户。其次, 有需求欲望者其家庭结构和规模怎样, 他们需要的住房结构和面积。再次, 他们的收入水平, 受教育状况以及会买什么样的住房, 愿以什么价格购买。最后, 这些潜在的客户集中分布状况, 他们在租售、消费信贷等方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如何。类型确定之后, 对所确定的类型项目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查, 以确定是做哪一档次的项目, 即高档、中档、低档或者是外销、内销, 以及主要客户层的范围, 再进行相应的经济测算, 即:进行征地、拆迁、设计、市政、建安、销售、财务等费用的估算与预计收入之间的综合盈亏分析。在合理成本利润率条件下, 才能做出决策。应该说这一阶段的市场调查结果往往是最为关键的, 因为据此做出的决策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经营的成败。

三、项目产品定位分析

在项目定位之前都要进行详细、充分有重点的市场调查, 依据所确定的产品宏观定位, 对同一档次的项目市场供给情况以及主要客户层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查, 给即将开发的产品提供更为细致的定位指导。要根据主要客户群体的消费水平、职业特征、购买偏好等确定以哪一种户型为主打户型, 各类户型的建设比例, 采用的装修标准等。通过对户型、家庭、人口变化、户籍等调查以测试消费者对户型、面积的需求, 为产品定位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价格承受力、价格弹性、家庭收入、个人收入、收入预期、大宗消费品拥有量、消费心理指标等调查以测试消费者支付水平及支付动机, 为价格定位策略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建筑风格、层高、楼层偏好、朝向选择、颜色等调查来测试消费者对建造本体的外观造型、风格、颜色的偏好, 为建筑设计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景观风格、植物偏好等调查以测试消费者对小区内环境景观的需求特点, 为环境景观设计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物业服务项目、智能化程度、物业管理费用预期等调查来测试消费者对物业服务项目、智能化程度、物业管理费用预期等调查来测试消费者对物业服务类型的偏好程度以及支付倾向, 为物业管理运作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广州××花园, 为了更好的为小区项目的市场定位, 找准其购买对象, 在项目调查阶段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和消费者访谈调查。调查中共发出问卷468份, 消费者访谈调查共完成2O0份卷。其调查结果显示:

1.31%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可接受价位在2000~3000元/m2, 客户对建筑面积需求以100~150m2为最多。

2. 在同样可接受价位下, 客户的首选户型是二室二厅和三室二厅。

3. 调查中69%的受访者的年龄在20~40岁之间。

4.73%的受访者学历大专以上。

通过以上的数据资料分析, 进行了项目产品定位。经过对周边同档次项目进行供给调查, 发现所提供的三居以150m2以上为供应量最大。供需两方面综合对比, 可得出以下结论:即在该地区价位在2000~3000/m2的项目中, 120~15Om2的三居室为市场供需的一个空白点。如果我们的项目确定在这一价位内, 就可以在项目户型比例中给予考虑。

四、配合产品设计进行的调研进入设计阶段

进入设计阶段, 市场调查工作也应不断地深化。应该选择该地区同档次的明星楼盘进行重点调查, 分析其在设计方面的优劣势, 以便在设计时有所依据, 因为房地产建设周期长, 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具有超前意识。比如:2000年某“凤凰城”项目之所以在短短几个月内取得了销售几万m2的骄人业绩, 就是其充分利用市场调查这一有利工具辅助设计的结果。该项目的发展商在规划设计之前, 就进行了有重点的市场调查工作, 通过对大量购房潜在客户进行详细的需求调查后发现, 对高档公寓项目的潜在客户而言, 小区的环境是除价格、位置、户型、交通、周边环境等因素外, 对其购买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社区整体规划设计中, 充分考虑了小区内的环境, 特别聘请德国规划师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 整体环境自然、宁静、优雅, 使“凤凰城”成为少有的入住时即为住户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项目, 大大提升了该项目的品质。在户型设计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查的结果, 客户对朝向有着非常强烈的偏好, 而朝向是塔楼设计中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经过仔细推敲, 在设计中甚至不惜牺牲塔楼西南角可以建设的面积, 而尽可能保证所有户型的良好朝向。正是由于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市场调查的结果, 使其设计符合客户的心理, 且具有超前特性, 使得该项目在周边众多的楼盘中脱颖而出, 令人耳目一新, 成为京城最热卖的楼盘之一。

五、配合市场营销进行的调研

为配合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营销, 要对周边同档次项目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房地产项目的特点之一是地域性。周边同档次的项目必将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 尤其是对其营销策略更要给予密切关注, 以便公司随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楼盘的预售与公开发售阶段, 将会有数量众多的、不同性质的消费者到销售现场关注开发商的产品。通过对现场的了解、意向购房人群的调查、对销售阶段的媒体策略、销售策略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比如经过跟踪调查, 发现周边同档次项目采取了降价促销策略, 在项目的近期营销策划中要考虑此情况, 及时采取对策。如果缺乏相关的调查。等到竞争对手营销策略已对市场造成影响, 再事后做反应。就会十分被动, 失去十分宝贵的商机。

六、其他方面的调研工作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还应根据公司对某些具体方面的特殊要求, 进行一些专门性、一次性的调查。如:对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调查, 对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及提供的服务的调查等, 为公司的一些具体决策提供依据。比如中关村地区的某个项目, 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后。在外装修方面采用干挂磁板等新技术, 使该项目颇具吸引力。就目前的房地产领域, 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已经认识到市场调查的作用, 并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然而也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对市场研究的意识比较淡薄, 他们不相信市场调查的存在价值, 对市场调查方式和调查结果持怀疑态度,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它的历史背景。但随着房地产市场化运作的逐步深入, 市场调研的重要性会逐渐被房地产行业认识到。

综上所述, 房地产开发离不开市场营销, 而市场调研则是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基础和关键, 有良好准确的市场调研为基础, 房地产投资才能够开发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房地产商品, 才能为开发商带来预期的收益, 这样的房地产企业才能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各行各业在迎来更多市场机遇的同时, 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 因此营销管理者要学会科学地认识和研究市场, 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以求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市场调研在企业营销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以房地产营销策划为例,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成熟与竞争的日益剧烈, 房地产营销策划需要在先进的营销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各种营销手段、营销工具兑现房地产价值, 实质上是一个从了解市场、熟知市场到推广市场的过程, 其中心是熟知顾客的需求。

关键词:市场调研,营销策划,房地产

参考文献

[1]贾士军:房地产全程策划[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

[2]叶剑平:房地产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叶雉鸠尉焕李伟:房地产经营销售与购房实务全书[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2

[4]郭国庆成栋: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企业形象广告的策划路径 篇8

一、选择形象广告类型主题

同一般的产品广告不同, 企业形象广告突出企业个性、追求和优势, 全面反映企业形象的内涵和实质。企业形象涉及的面很广, 企业形象广告的类型也多种多样,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企业理念广告。理念广告是向社会传播管理哲学、价值观念、理念风格、企业精神的广告。理念广告把企业的价值观念宣传出来, 对内会产生凝聚力, 对外会产生号召力, 使企业形象连同它的观念和口号, 深入到大众心中。如太阳神集团的广告词:“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我们的爱天长地久”;长虹的“长虹以产业报国, 民族昌盛为己任”;爱多的“我们一直在努力!”;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等等。 (2) 企业实力广告。实力广告是用广告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企业生产、技术、营销、资金等方面的实力, 主要目的在于使公众通过对该企业的经济、技术、人才实力的了解, 增强对该企业及其产品的信任。比如:科龙集团的“容声冰箱连续七年全国产销量第一”, 春兰的“世界级品牌、春兰空调”等。 (3) 社会责任广告。社会责任广告是显示企业对社会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热情关心的广告。它或以广告的形式响应社会生活中某个重大主题, 以求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或以企业的名义率先发起某种运动或提倡某种有益的观念, 表明企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或以广告的形式, 表明企业对社会存在某种问题的看法, 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表明企业不仅为自己打算, 而且善于从全社会角度考虑问题, 愿为社会的整体繁荣作为努力。这类广告从表面看有时根本未涉及到企业, 但它产生的影响却很深远, 是树立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曲靖卷烟厂连续不断在《经济日报》中缝做“高标准、严要求、做贡献、创一流”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的唯一出路”等广告, 也属于这类型广告, 它既突破了大众传媒对香烟广告的限制, 又传播了企业形象。 (4) 活动类广告。活动类广告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 如举办展览会、讲座、会议、纪念活动、赞助活动、体育比赛、文艺娱乐活动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争取机会, 显示实力, 借以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企业的营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营销战略包括产品战略、定价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形象广告应紧紧围绕企业的营销战略而开展, 以营销战略为导向, 并为实现营销战略、营销目标服务。选择形象广告主题, 一是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结合, 二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一致。在创业阶段应以理念广告为主增加知名度;在成熟阶段, 应以社会责任广告和实力广告为主, 增加美誉度。

二、传播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 企业文化在形象广告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是理念广告主题的传播基础。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秉承的核心观念和做事原则, 比如“以人为本”“顾客至上”“追求卓越”等。任何优秀的企业文化都不可能不重视顾客, 关键是如何把这样的理念通过形象广告传达给顾客, 让顾客感受到。诺基亚的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 海尔是“真诚”, 菲利普是“追求更好”, 但是他们并没有直接这么表述, 而是用一种“广告的语言”引起顾客的共鸣。如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 海尔的“真诚到永远”, 菲利普的“让我们做得更好”。联想标识中“科技创造自由”这句话, 也反映了联想的企业文化, 那就是以科技为基础, 注重创造性, 并且能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自由”, 这句话深刻的体现了联想的企业价值观, 并且用一种生动富有内涵的话加以表述, 让人回味。

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宗旨等内容要在形象广告中起到核心的作用。李宁公司的形象广告做得很有特色, 那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就是点睛之笔, 让人耳目一新。这句话是其品牌特征、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有机融合。表明李宁公司的文化是致力于“通过专业化的高品质产品, 传递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 提倡“体育运动精神和进取精神”, 崇尚“挑战自我, 超越自我”。因此, 李宁公司的“一切皆有可能”很好的展示了公司的文化。但是很多企业的形象广告, 就欠缺这样的点睛之笔。其实可以在企业文化中挖掘。比如企业的价值观、愿景、经营理念等, 关键是要综合这些思想, 形成独特的表述。既要展示出企业的文化和实力, 又要发人深省, 语言真挚感人,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要志存高远。形象广告是公司向外界的一种展示和宣扬, 一定要有气魄和胸怀, 比如奥迪汽车“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联想集团“科技创造自由”。

如何将企业文化凝结在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的塑造中, 需要营销策划人员深刻理解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将文化、品牌和企业形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通过文化的传播提升企业的形象价值。

三、用情感打动受众

企业形象广告最终作为创意作品传递给消费者, 其目的是让受众了解企业的精神理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精神诉求、情感传递是打动消费者的锐器。1964年第18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举行, 运动会采用了日本精工公司开发的计时钟表, 精工公司从此走向了世界。为了塑造“世界计时之宝—精工”新形象, 加快国际化生产经营步伐, 精工公司推出了以“我们与时间站在同一方”为主题的企业形象系列广告。系列广告从消费者出发, 唤起消费者的时间观念、强化时间意识, 最终达到了唤起精工意识、强化精工感觉的效果。精工公司也为此创造了精工钟表销量世界第一的惊人业绩。这则广告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形象广告在注重了企业自身的一种紧迫时间意识的同时, 也注重了与消费者的精神沟通和情感传递。

将感性作为诉求点的企业形象广告, 其策划从广告语言到创意方式, 均富于情感, 充满人情味, 以求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日本广告人永川久延说过, 企业形象广告不是单方面的, 它也应注重追求与消费者共鸣的话题, 通过对话, 分享相互的利益, 让理解的血脉相通。情感是企业与客户沟通的最佳手段, 只有让顾客感觉亲近, 才能形成对企业的认同。所以, 企业形象广告要善于挖掘人们心中的各种情感需要, 使之与企业产品巧妙吻合, 以便最终激发公众潜在的购买欲。它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润物细无声的、充满人情味的。常用的手法有:爱国情、友情、怀旧等。爱国情感是人们最朴素的感情, 它是一种同类的认同归属, 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形象广告中最能打动人的诉求。比如, 青岛啤酒在刚入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的市场时, 针对港澳等地炎黄子孙热恋故土、思乡情浓的心理, 有的放矢地推出了“美不美, 家乡水”这一感人的广告, 旨在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再如碳酸饮料品牌“非常可乐”的广告标语:“非常可乐, 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就极富煽动性;“海尔, 中国造”, “中国出了个505”等,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广告创意过程中, 在突出情感主题的前提下, 要调动一切手法去表现情感主题、强化情感主题, 人物、语言、色彩、音乐都可以变为表现情感诉求的工具。如一则公益广告中, 就成功利用了五星红旗、《红旗颂》音乐以及一所农村小学的升旗场面,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爱国情感的诉求。

四、与民族文化融合

企业形象广告不仅是一种企业行为,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 它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并构成广告文化的一部分。因此, 把企业形象与特定区域、民族文化融为一体, 就能取得特定区域、民族的认可, 从而使该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民族中占有情感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涵义、寓意, 要人去领会“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这也给形象广告创造优美意境指出了努力的方向。我们进行形象广告创意可以充分利用汉字和图象的暗示性和象征性, 以少带多, 叫人联想到更多的广告寓意从而增加广告的意趣, 提高其吸引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在形象广告创意时, 如能很好地考虑到这一传统, 能在“指事造形, 穷情写物”上下功夫, 广告文案不仅有诗意, 而且能让读者产生意象;广告画面不仅有形象, 而且能让读者感到诗的意境, 这就能赢得更多人的欣赏, 增大它的形象穿透力。

融民族文化于企业形象广告创作之中, 是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环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电视形象广告与户外形象广告, 在创意上就一直致力于寻求平安保险本身的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最佳契合点, 并在特定的事件中找出关联性。来看其电视广告:伴随着曼妙的民族歌曲, 画面上闪过一个个富有民族意味的地方:平安大街、平安里、平安县宛如一幅幅久远的老照片。地不分南北东西, 人不分老少男女, 在祈求平顺安康上是具有同一性的。从此点切入, 将偶尔的巧合转化为自然而然的联想, 并最终成为一种巧妙而深入人心的感情, 是这组广告的创意核心。最后是点睛的广告词:中国平安, 平安中国。既巧妙地将公司的名称融入其中, 又表达了业务性质。再看其候车亭广告:象征长寿多福的葫芦图, 象征平和吉祥的祥云图, 象征平安如意的长命锁图, 传达出博大祥和、微言大义的企业形象和文化理念。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在“平安”二字上可谓是作足了文章。再来看中国人寿保险的形象广告。人寿保险巧妙地利用汉字变形, 将“保”字的右下部分换成一个古鼎的形状, 让人联想到人寿保险的诚实有信, 历史悠久, 广告语也正是一个鲜红的篆书印章:一言九鼎。白的底色, 黑的“中国人寿保险”, 古色古香的青铜鼎, 鲜红的阳文篆章, 整个画面构思精巧而又显得大巧若拙。

图形、色彩、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中华民族特色的龙、凤、麒麟、珍禽瑞兽、寓意丰富的吉祥图案等等, 各式各样的传统图形异彩纷呈, 都蕴藏着无比深广的民族文化内涵。红色历来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代表了一种喜庆的氛围, 是中国的传统色彩之一。在中国,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挂大红灯笼、贴大红春联, 以增强节日气氛;除了红色以外, 黄色也是中国的传统色彩之一, 从古至今, 它都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御用颜色, 是高贵、庄重的代名词。象形文字、中国书法、印章及活版印刷字体, 既表现了东方艺术的风格又强调了画面意境和内在的思想感情。如古老的象形文字就是一幅高度概括的图画, 给人一种古老、朴实的美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设计就是最为成功的例子。在形象广告创意中, 要突出这类元素的作用。

五、突出人性化诉求

与产品广告相比, 企业形象广告更应该人性化, 具有人情味, 并想方设法与广大消费者亲近, 人性化的企业形象广告更具有亲和力。综观产品广告, 消费者是广告活动的中心, 顾客是上帝, 一切围绕上帝展开, 处处为顾客考虑, 讲得最多的是产品对顾客有那些益处。而企业形象广告则不同, 只能以企业为中心, 唱独角戏, 消费者不是直接受益者而且看不到有形的产品, 因此, 对它的关注程度可能会大大降低。所以, 企业形象广告必须想办法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塑造出一个有亲和力, 有亲近感的企业形象, 并“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以情感打动大众的心。

如福建兴业银行的电视形象广告, 没有像其他银行广告一样, 直白地宣称自己有多强的实力, 存款多少, 储蓄网点有多么广泛, 而是精心编织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犹如一篇优美的电视散文:大雨如织的街上, 母女二人没有雨伞, 无助地冒雨前进, 这时, 一个打伞的男士恰好正从这里路过, 见此情景就把伞让给了母女二人, 自己把公文包顶在头上对小姑娘一笑, 冲进了茫茫雨中。画面没有出现人物对白, 甚至雨声, 只是伴以小姑娘的旁白:那天的雨好冷, 可是, 没想到, 一把伞, 让我感到好温暖。最后是广告语:服务源自真诚———福建兴业银行。人人都有无依无靠的时候, 在危难时刻有人能舍己为人, 帮你一把。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情, 福建兴业银行借此表达出真诚为大众服务的形象。这种以人性化诉求为重点的传播方式, 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以人的情感为沟通纽带, 无疑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心, 最终树立起自身的高大形象。

企业形象策划重要性及策略分析 篇9

1 企业形象策划的重要性

大量的事实表明, 合理的企业形象策划关系企业的成败。一般来讲, 好的企业形象一般具有两个条件:公司内部认同和外部公众认可, 这也是企业形象策划的基本目的。⑴企业形象策划可传达公司的文化、统一的形象和优美的标志从而让员工肯定正在做的工作, 并认同公司的理念, 从中感受到自豪感, 是企业和员工之间不仅仅是支付工资的利益联系, 更有更深层次的精神交流, 通过企业文化和合理的企业制度规范员工的工作。⑵公众对企业形象的认可是由企业外在的行为决定。而企业外在行为被公众得知要通过大众媒介。当前是一个信息轰炸的时代, 来自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的信息繁杂、鱼龙混杂, 公众的选择行为难免会受到干扰。企业想从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 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必不可少。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可传达公司的文化、统一的形象和优美的标志, 精简了信息量, 使公众能从简单的信息中快速的与企业和企业的产品相关联, 增加知名度。国内外有很多企业的成功与失败都验证企业形象重要性这个问题, 如:海尔、格力等企业的形象在观众心目中就是服务化、产品质量好, 这是企业形象的成功之处, 他们重视自己的形象, 把形象和企业的经营联系到一起, 获得了顾客的认可和市场效益。

当然也有失败的案例, 如三株口服液。三株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一个奇迹。1994年, 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成立, 同时推出三株口服液保健产品。当年, 销售额达到1.25亿元, 1996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都注册了三株子公司, 子公司达到600多个。在县、乡、镇有2000多个办事处, 各级行销人员总共超过15万人。1997年销售收入下滑了10亿元, 原计划300亿元仅实现70亿元。1998年市场开始瘫痪, 1999年, 200多个子公司和2000多个办事处全部关门。2000年三株企业网站关闭, 三株几乎从业界消失了。三株的倒闭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一场官司导致的, 其实仔细分析才会发现, 其走到今天的结果主要是由于对企业形象的不重视而导致的。下面笔者以后起之秀“脑白金”和“三株”的企业形象做对比分析, 说明问题。

首先, 我们分析两者的品牌形象。三株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扩大知名度, 在各地的报纸、地方电视专题、宣传画、横幅和义诊等终端手段都做了宣传, 依靠深入二、三线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市场而创造营销奇迹的。后期虽在中央台有一个产品品牌广告, 也仅仅增加了三株口服液的暴露频率, 而对三株品牌形象基本上没有贡献。所以三株当时在农村和小城市的销量较好, 而在北京、上海的等地的销量还比不上县城的销量, 但是三株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问题, 导致失去了后路。而脑白金的宣传主要是电视为主, 而且是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 其产品不在地方台、小报纸、低级杂志做广告。其电视广告词“送礼就送脑白金”烘托出其礼品高档形象。快速消费品树立品牌形象, 还是要一个好的电视品牌广告来解决, 仅依靠终端运作始终无法提升企业和产品形象, 也就无法吸引层次较高的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其次, 广告的策划。回顾当年三株的广告策划大多是以病例和功能性宣传为主, 直白明了, 在当时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还是效果显著的, 但在大城市消费者普遍持怀疑态度, 而且随着消费者逐渐变得理性, 虚假、夸大其辞的功效诉求老百姓早已生厌, 并且因为三株的虚假宣传导致人命案, 使三株最终走上倒闭之路。脑白金的广告以大量的可读性内容, 如新闻题材、科学说理、焦点事件等有机融合, 收到了极高的阅读率。而且每一篇都在谈科普, 并无做广告之嫌, 一般投入两个月, 就会收到市场奇效, 这应该是脑白金营销模式中最耀眼之处吧。紧接着企业又推出了系列功效的文章, 主诉求点分别从睡眠不足与肠道不好两方面, 阐述其对人体的危害, 并指导人们如何克服这种危害。其将脑白金的功效巧妙融于软文, 读来轻松自如, 科普性很强, 而且让读者主动了解脑白金, 这种广告起到了极好的铺垫性效果。脑白金采用科普宣传的策略进入市场, 一则可以回避高额广告投入, 以相对较少的营销费用启动市场。二则在报纸的非广告版面进行科普性宣传, 提高了企业的认知度, 还是超越了三株依靠小报的模式。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企业形象的重要性,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产品销售, 不注意或者随意的企业形象必将导致企业走向灭亡。

2 企业形象策划的策略

2.1 企业形象定位策略

企业形象定位是企业告知给消费者企业所经营的业务。宝洁公司通过它一系列多品牌的清洁洗护用品, 形成的公司形象是实力强大的卓越的超一流的日用工业品生产商。可口可乐公司的公司形象定位是“生产饮料”, 所以一提到饮料都觉得可口可乐公司最好喝, 且一旦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一种新的饮品, 它对消费者具有率先的吸引力, 消费者会愿意品尝, 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 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这就是企业定位的作用, 企业很早就看到了自己的优势, 并把自己合理的归类、定义, 就能在一个行业内占据了领头优势。产品是会过时的, 但是企业是可以永久存在的。如果一个生产BP机的企业把自己就定位为生产呼机, 那么呼机被社会淘汰后, 企业将面临倒闭, 如果企业被定位为“提供通讯服务”, 在BB机业务消失后, 企业能及时投产其他通讯业务, 消费者也会认为, 在新投产的业务中该企业也是最好的, 因为之前企业已经把自己是“提供通讯服务”的定位传达给消费者, 那么企业将会获得长足发展。

2.2 企业形象的文化品位策略

企业的形象要想走高端路线, 必将有文化作为后盾, 没有文化品位的企业, 注定不会长远。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的同质性越来越大, 就拿手机来说, 同价位的手机, 功能基本上没有差异。所以, 顾客在选择商品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知名度、文化, 所以, 有强大文化底蕴支持的企业形象, 给顾客的印象是大气而稳定的, 是“有品位”的象征, 顾客买了产品不会有后顾之忧。现在, 很多企业都在模仿国外的优秀企业, 商标、广告语都是国际化的, 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使企业失去了文化特色。所以企业形象要根据自己经营的产品, 突出自己的优势, 不能一味的跟风, 在调查和深刻了解企业优势的前提下, 建立起独立而又内涵的企业文化形象, 才能经久不衰。

2.3 企业形象的宣传

企业形象经过合理定位, 并赋予了有内涵的文化后, 下一步就是对外宣传。企业产品的销售离不开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所以要想产品被认可, 就要对公众大力宣传。

对企业员工来说, 企业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确立自己的企业形象, 并告知员工。企业的文化、员工的形象都是企业形象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所以, 企业的形象首先要获得员工的认可, 他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履行职责、对外传达企业的形象。另外, 对于外部顾客来说,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 根据顾客需求, 结合广告学、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通过加强企业形象的视觉导向功能, 以吸引顾客眼球, 给顾客留下好的印象。

企业形象的印象大众是通过人体的感官传递获得的。企业形象能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精神文化, 以及能否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所理解和接受,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企业的形象宣传不能一味的依赖电视广告, 那样成本太高, 其实宣传再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些下意识的宣传, 比如:做一些有助于社会的慈善活动、提高企业服务等工作, 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提高企业的形象, 而且能给大众带来表里如一的感觉。充分发挥任何渠道的宣传作用, 用心的去重视、踏实的做企业的形象, 让企业形象和产品相联系, 企业形象做好了, 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摘要: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 如产品特点、行销策略、人员风格等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本文分析企业的形象策划的重要性, 得出企业形象不能是随意的, 需要认真、系统的策划, 并提出企业形象策划的三点策略。

关键词:企业形象,策划,品牌形象,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形象导入[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供电企业税收策划 篇10

一、税收策划的概念及原则

(一) 税收策划的概念。

税收策划又被称为纳税策划, 是指在纳税之前, 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投资和理财等涉税事项做出提早的安排策划, 最大化地利用好税法所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企业的多种税收方案中做出最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策划活动方案。值得注意的是, 税收策划与偷税漏税不同, 它是在不违反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进行的合法合理减税行为。

(二) 税收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这是进行税收策划的前提, 就是税收策划活动必须是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税务政策许可的前提下进行才是合法有效的, 而其他一切的税收策划都是违法无效的。

2、收益最大化原则。

做好税收策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它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风险最小化原则。

收益的同时, 也伴随着风险的产生, 一般而言, 收益是跟风险成正比的, 但是企业在追求最大化的收益时, 必须要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权衡, 统筹考虑, 最后做出科学的税收策划, 保证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4、经济性原则。

一般而言, 企业或者纳税人在纳税这一点上, 可以有不同的节减税款的方式, 经济性原则指的就是在选择方案的时候, 要选择操作简单, 费用最低的方案。

二、供电企业税收策划的意义

(一) 能够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

税收策划作为一项重要的理财工作, 对技术要求自然是极高的, 它不仅需要企业建立健全和完善财会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还能促进企业加强对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建设, 为供电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 能够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税负, 将企业经营效益扩大到最大。

这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也是税收策划的最终目的———尽可能让供电企业依法少纳税或者不纳税。

(三) 能够帮助供电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求, 并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作为在供电企业工作多年的老员工, 清楚了解纳税在供电企业运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 而且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企业缴纳的税款是无偿的, 因此税收策划能够极大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优势。

三、供电企业税收策划策略

(一) 加强企业内部税收策划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 科学合理地选择最符合本企业的税收策划方案

1、对于供电企业而言。

要加大对国家税收优惠策略的研究, 牢牢把握住税收的征收范畴、征收依据和税率变化, 了解并精通差别税率的原则, 充分利用好税收优惠策略, 增大对税务策划工作的支持, 第一时间为企业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节减税收的策略。

2、在企业内部, 加强全体员工对新出税收策略的学习和探讨, 这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在供电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人力资源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板块, 如何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力量, 让各个部门的财务人员能够从上到下高效和精准的配合, 让整个团体都可以认真负责地应对税收策划, 这是供电企业必须面对的也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任务。

(二) 统筹供电企业整体利益, 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策划。

从税收策划的概念上来看, 供电企业在遵守我国税法的基础上, 对整个供电企业进行全方位考虑, 结合供电企业涉及到的所有税务活动, 进行统筹预设和全面安排, 选择出最适合企业的税收策划, 从而达到减少税负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税收策划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不能简简单单地将这里理解成某一个税种的节约, 而是要对所有税种进行全面考虑。例如:有的税收策划方案可能只是在某个时间段内能帮企业减轻税负, 但从长远角度看, 不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的税收策划方案只是降低企业的某一种税, 但会导致其他税负大幅增长。由此可见, 税收策划不仅仅要考虑单个税种的节税效率, 同时还要考虑各个税种之间是否存在利益互相抵消的现象。因此, 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在具体的纳税策划中结合自身的各个税种, 进行全面研究和统筹分析, 选择出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的税收策划策略, 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三) 充分利用好进项税额筹划。

根据笔者个人多年的工作经验, 可以以进项税额这个点为突破口, 减少应纳税额:

1、供电企业每年在电网维修和技术整改上面都要购入相应的物资材料, 一般情况下, 都是材料入库在前, 结算在后, 如果我们可以尽早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提前做好抵扣, 降低了当前应该缴纳的税额, 虽然说总的抵扣金额并没有减少, 但是应纳税款相对滞后,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企业有了一笔无息贷款, 这个可以作为企业的流动资金, 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2、在电网维修和技术整改的工程中, 一些工程外包给建筑安装企业, 建筑安装企业如果采用包工包料的方式发包, 那么就享受不到材料这部分的进项税抵扣, 但是如果材料由建筑安装单位直接购买的话, 通过发包此类工程, 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率, 从而能够提高进项抵扣税额, 给企业节省一些税额。

(四) 结合我国实际, 制定相关体制, 引导企业科学合理减税。

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税收策划策略, 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地方:有着健全的税收体制, 注重建设惩罚体制。对此,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地方, 建立和健全监管惩罚体制, 引导企业通过科学的税收策划方案来合理减税, 这样一来, 大大增加了企业税收策划方案的可行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这样有利于建立一个合法纳税的环境。

(五) 制订供电企业税收策划风险管控方案。

供电企业要有风险意识, 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事故, 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树立和强化税收策划风险意识。

税收策划的基本准则决定了企业必须依法策划。因此, 供电企业一定要根据法律规定来进行税收策划, 这也是税收策划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

2、增强税务策划人员的法律意识, 加强税收策划的动态监督。

假如供电企业的税务策划人员在策划过程中违背法律, 偷税逃税, 或者是钻税务法的空子, 这样虽说一时可以给公司节省资金, 但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从这点来看, 就需要供电企业的税收策划人员加强其法律意识, 不触碰法律这架高压线, 加强与各个机构之间的合作, 加大对税收策划进行实时监督的力度。

(六) 合理降低企业营业税负。

供电企业可以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 对企业的内部结构适当合理地调整, 全面把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掌控资金流入流出情况, 以企业内部为着力点, 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一般来说, 供电企业不仅仅具有供电业务这个主体业务, 还有其他的一些业务, 比如说企业内部的咨询业务等等, 这些业务之间联系性强, 而且它们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互补的关系, 以这种多方联系的内部结构关系为突破口, 将一些功能重叠过多的业务进行合理有效整合合并, 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将企业的实际税负抵消一部分,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供电企业的整体税负, 从而达到为企业节俭税负的目的。

(七) 加大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良好的税收策划离不开对税法的深入了解, 我国税法条文多而复杂, 单靠个人的力量去了解学习, 不免捉襟见肘, 难以全面掌控税法, 在这一点上, 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向财税专家请教新法以及难解之处, 密切关注与供电行业相关的税法以及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可行性及时效性, 尽可能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要使得供电企业如期实现和完成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税收策划的终极目标, 必须要做到:加强企业内部税收策划意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要有统筹意识, 合理选择税收策划策略;充分利用好进项税额筹划;做好风险规避方案策略, 做到防患于未然;合理降低企业营业税负;增强税务策划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只有这样, 才能够科学合理避税, 给企业减轻税收负担, 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从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摘要:做好科学合理的税收策划有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供电企业可以依据自身不同的经营阶段, 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采取合理的、不同类别的税收策略, 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从而减少企业现金流出, 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实际工作, 对税收策划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供电企业,税收策划,策略

参考文献

[1]杨爱侠.供电企业税收策划的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 (中旬) , 2014.33.8.

[2]陈晶.浅谈供电企业税收筹划及注意事项[J].管理学家, 2014.90.7.

[3]陆兵.浅议供电企业税收筹划[J].中国经贸, 2013.109.12.

[4]郑超.电网企业纳税筹划研究[J].会计之友, 2008.56.31.

[5]房海梅.关于供电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 2011.37.9.

企业营销策划的误区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企业;营销策划;误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20-02

一、我国营销策划的误区

尽管营销策划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巨大促进作用,但在中国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中国企业面向全球化经济发展极不适应有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六点误区:

(一)策划“万能论”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也越来越多,一些管理者就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几乎完全寄托在某些策划者的策划上,这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首先,企业自身练功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首要任务是苦练本身内功,企业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企业应该首先是围绕自己本身如何加强整体素质,如何加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把眼光盯在自己身上。

(二)策划“实践论”

有些人在企业营销一线的实践经历时间比较长,有丰富的行业营销管理经验,甚至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市场营销还有一定的研究,因此就认为自己可以做好策划了。实践证明,有实践经验是做好策划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要做好策划,做一个优秀的策划者,一定要有市场营销的实践经验,没有实践经验,不了解企业的营销运作,不了解行业动态的策划人,可能会凭空编造,很难做好策划。策划人不仅要有实践经验,还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应既是一个思想家又是一个杂家,还是战略家。

(三)策划“模仿论”

这实际上是对策划核心的误解,策划的核心是创意。也就是说,每一个策划方案都是一种新的思维的表现,是赢得竞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在市场竞争中,市场的形势复杂多变,作为企业要获得竞争的优势,就必需要对自己的竞争手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战胜对手。如果策划方案可以模仿,这样的方案不能叫策划方案,也没有力量去战胜对手,甚至还可能贻误商机,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而,策划方案是不能模仿的,一定要从创新基点出发来构思策划方案,对于每一次策划都是对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的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策划方案的价值。

(四)策划“文案论”

有些人认为一个好的策划就是要方案写得好。这是牵涉到策划的效果问题,策划的效果,要由实施策划方案后所产生的营销效果来决定。营销效益好,当然可以说策划方案好。

(五)策划“造势论”

不少策划人时刻想制造轰动效应,以求得媒介的免费宣传与消费者的关注。营销策划关于传播部分要求是有效传播,即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潜在消费群。所谓“造势”也好,“轰动效应”也好,绝大部分只能是帮助提高知名度,而追求此效应的企业,为了一时的新闻价值,往往不能将正确的产品或项目信息传递给有效的购买人群,最终导致营销策划工作只能停留在追求热闹的表面上。

二、企业营销策划误区产生的原因

(一)观念认识方面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不少自吹自擂、功底不深的策划者,抓住人们对突如其来的改革和市场经营不知所措的心理,到处兜售自己的所谓点子、策划方案。不少方案并未给企业带来效益或渡过难关,甚至有不少反而坑害了企业,无疑给整个策划业的形象抹了黑,导致有不少方案企业谈“策”色变,对策划者和策划方案嗤之以鼻。另一方面?熏虽然有不少企业并未引进过策划,但他们看到或听到市场中关于策划的评介,也随之产生了误解、恐惧。

(二)营销策划整体水平问题

1.缺乏科学的营销策划与决策

一些企业在重大经营项目上,不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不做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匆忙做出决定,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结果造成资金浪费或产品积压滞销。一些企业目光短浅,营销行为短期化,营销手段低格调,许多企业把降价作为第一重要而有效的营销手段,忽视或者盲目开发新产品,产品设计雷同严重,在分销实践中,生产者与中间商关系因短视而不和睦,不注重树立企业形象。

2.营销水平有限,企业竞争力弱

一是高水平的营销人才严重短缺,而现有的营销人员受自身素质等限制,缺乏高水平的营销策划能力。二是整体技术手段落后,市场调查预测缺乏科学的定量定性分析和动态研究,使之流于形式,从而制约着营销决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三是缺乏整体营销策略,不少企业营销管理只停留在如何做广告宣传、如何推销产品的较低层次上,缺乏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的整体有机配合,缺乏创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方略和气魄。由于目前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竞争机制还不健全,以致有些企业宁愿大手笔跑关系、争投资、抢项目,却不愿多投入培养营销人员。

3.涉及营销策划理论研究的人员很少

目前,我国尚无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营销策划系统理论,策划研究无从参考,虽然目前有少量的营销策划专著和营销策划案例,但未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自然,实践操作就变得十分艰难。

4.缺少必要的策划与咨询组织机构

虽然目前国内涌现出许多营销策划公司、咨询机构等,但水平较低,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经济体制方面问题

体制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好的体制能推动企业发展,落后的体制则束缚着企业发展。我国建国后一直引用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一切按计划办,营销策划自然没有市场。现在虽然进行市场经济建设,但许多企业仍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模式,计划的定式、计划的惰性仍然存在,不能够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消灭,所以,营销策划要全面进入企业,必须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创建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秩序,否则,企业营销策划就无从谈起。

三、避免企业营销策划误区的对策

(一)要有良好的经营理念

良好的经营理念是成功策划的重要因素。正如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不能背离企业文化一样,营销策划也是如此。由理念延伸而确定下来的策划目标,在行动过程中不能出现漂移,否则就达不到最终的目的,所以,良好的理念会促进策划方案的运行。

(二)策划要善于寻找“盲点”

市场总是有一些“盲点”存在,这些“盲点”就是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市场的“盲点”往往是大家都不太注意的地方,需要通过潜心分析和敏锐捕捉才能识别发现,所以谁先发现它、利用它谁就容易取得成功。如果企业在进行营销策划时,善于寻找市场的“盲点”,在“盲点”上做文章,不但可以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三)加快企业营销策划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产,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营销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符合要求的高素质营销策划人才,才能保证企业营销的成功。因此,促使企业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市场营销人才的重要性,从战略的高度考虑“获利的唯一办法就是培训人才”。同时,要建立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的营销人员进出机制,真正建立“学习型企业”,不断对营销策划人员加强知识教育。

(四)广普营销知识,力荐优秀策划案例

市场经济虽然在我国建立并逐步完善,但市场营销知识还没有深入到每个企业,许多企业领导者还缺乏系统的学习,这就急需加强营销知识宣传和普及,使营销知识渗透企业的每位员工,这样有利于搞好营销策划工作。同时,作为新闻媒介等应加强对企业成功策划案例宣传,使企业有机会接触成功营销案例,从中学习,体验到策划效益,为企业营销策划提供理论指导,自然主动地去思考营销策划,以推动企业营销策划的发展。

(五)营销策划案决定后要坚定不移地执行

企业的管理者对决定的策划不要忽左忽右,随意改变。因为在目前竞争惨烈的市场态势下,几乎不存在今天策划,明天立刻显效的策划,任何优秀的策划,都需要一个必要的执行过程,才能显示它的效果,计划方案一步一步地完成,在执行过程中要检测执行时间、执行进展、执行速度和执行效果等情况,以确保营销策划达到预期效果。

市场营销策划,作为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出现的一个新兴行业,目前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是在所难免。我们应该重视它,研究它,并且应该思考怎样去克服它,解决它。使我们新兴的这个行业健康发展,使市场营销策划业发挥更大的效力,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营销策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高智能的脑力操作。做好企业的营销策划工作,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准确把握;策划者要认真对待、细致研究、周密计划、妥善安排、有序地进行营销策划。这样企业才能做好营销策划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各项活动正常、顺利的开展,真正起到指导企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菲利浦·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 王兆峰.世纪之初我国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2002,(4).

[3] 王素芬.营销策划的四大重点[J].营销世界,2004,(7).

企业新闻策划方案研究 篇12

(1)根据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运营也在采取众多的方式来改善当前的局面,同时这也需要多方面的其它因素的支持,包括技术、资金、信息的高速传播。采取传统的媒体手段, 来发布企业自身的管理动态、以及企业的产品信息,可以让顾客及时地获取相关的信息。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来帮助企业与企业的消费者建立密切的关系。而且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价值。而且从当前发展的局 势来看,这是一种高明的营销手段。应用有效的企业新闻策划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应用较小的资金投入,从而获得足够的关注度。(2)从传统媒体角度出发,新闻策划这一课题,是传媒学中的概念。但是从企业角度出发,来研究新闻策划,就需要将其看作是一种营销管理手段,来帮助企业达到宣传企业文化的目的。因此在设定企业的新闻策划方案时,就需要考虑其他问题。例如:要理解企业新闻策划的内涵跟延伸;在实际的操作阶段中,需要哪些理论跟现实依据;需要设立哪些规定来建立一套有效的新闻策划评估体系。在设立一套完善的企业新闻方案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企业新闻策划概念理解分析

这里的新闻策划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策划模式,与其有根本概念上的区别,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它有自己独特的媒体传播模式,以及传播手段。而这里专门指的是:企业的新闻策划,而这其中的新闻策划包含:产品营销、企业形象品牌、产品信息发布。根据相关的学术杂志,可以发现对其的概念可定义为: 企业策划人员按照新闻规律,发现或者创造出对企业和产品的有力的新闻消息,从而来引起公众的注意力,来扩大影响力,并且提高知名度,通过企业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同时改善自身的生产模式,来引领新的消费理念,这些策略的最终目的就是来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企业外围文化氛围,因此,是一种相对独立,并且有效的企业营销手段。

它主要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企业新闻策划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适用于企业销售中;(2)它本身是相对独立的,跟企业中的其它组织有所区别;(3)它有本身独特的目标主要是树立企业的文化形象,采取特殊的手段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迎合市场的消费需求,来为企业创造相关的利润; (4)它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同时预算好相关的成本费用,对于企业的新闻策划而言,就需要较少量的费用,否则成本较大,就是广告的模式;(5)要遵循相关的经济学、企业学、营销学、新闻学等方面的规律;(6)要跟市场的发展动向,紧密联系,懂得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于企业的新闻策划而言,它是一种社会中新生的营销策略手段,这些要素对于企业的新闻策划方案,有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对企业新闻策划的理性分析

企业新闻策划在近代企业文化传播中,对其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理论跟实践。尽管对其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在目前来说,还有很多的不完善之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各企业已经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实施。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在不断改善理论的缺陷。同时,还对一些成功的案件进行分析,挖掘其内在价值。

对新闻策划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种普遍的新闻传播现象, 而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就使得对新闻策划争论不止,因此,在当下,就需要对其进行客观、辩证的思考,这样才能不断扩展当下企业新闻策划的发展空间。

企业的新闻策划需要策划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企业新闻是信息的一种,而信息是客观存在的,而新闻报道是一种经过后期加工的,是一种人的主观判断力,这里面就会掺杂个人的主观思想。因此,相关的策划者在制定新闻策划方案时,就要基于相关的事实,遵循相关事物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真实的报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创新。

总结

上一篇:医学文献检索下一篇:行为安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