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质

2024-09-08

管理体质(精选12篇)

管理体质 篇1

教师要想让自己培养的高考体育生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考上自己理想的体育大学, 就需要在平时采用科学、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的体质训练方法以及相应的管理策略,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能力。

1、教师对高考体育生进行思想教育及耐心引导的管理策略

为了使高考体育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体育训练当中, 教师就一定要从思想上端正其训练心态, 帮助他们确立起明确的目标,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 对于种种消极不良的训练情绪给予耐心的分析和指导, 使其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体育训练观。目标是保证一切事情顺利进行的原动力, 也是高考体育生能够坚持训练的基本保证。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之所以选择体育, 是缘于对体育事业的热爱, 而不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或是好玩等一些不靠谱的因素。既然选择了体育, 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刻苦训练, 争取在今后的体育术科以及文化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进入自己理想的体育院校深造, 毕业后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即使没能考上, 也可以把自身练就的坚强意志品质和强健体魄投身于建设祖国的大潮中。

教师要把对于高考体育生的培养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中, 让体育生能够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 培养他们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自律条例, 进而对自己的训练形成约束力, 避免懒散情绪的蔓延。

2、科学安排高考体育生体质训练的策略

教师能否科学安排高考体育生的体质训练课程, 对于他们最终的考试成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常来说, 体育生的速度和灵敏度是决定高考成绩的重要砝码, 那么教师就要在这两方面对其加强训练。

教师可以尝试分别从训练密度、持续时间和距离、练习顺序、强度和休息间歇这几个方面的训练入手。训练密度对于短跑成绩起着关键性作用, 它指的是一组或一系列短跑冲刺的运动间隔时间的比率;生物能量的功能方式通常是由持续时间和距离决定的, 持续时间短或者移动距离短的练习倾向于以磷酸原系统和加速度或者速度的发展作为目标, 如果延长了距离, 将增加对有氧供能系统的依赖性; 练习顺序是指具体完成某项训练任务时需要遵循的训练顺序, 用速度、速度耐力或者灵敏性来规定练习顺序时, 必须同时考虑到疲劳控制和体能的发展, 冲刺训练与灵敏性训练对于机体的代谢水平、神经肌肉活动以及协调性的要求都比较高, 因此应该在疲劳程度不高时进行此类训练 (在动力性热身后并未出现疲劳的情况下进行最佳) ;强度在训练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诸如高速短跑类的项目就需要大强度的练习, 建议考虑在规定的距离内最短时间来确定一个强度范围; 休息间歇的合理设置可以使人体的生理压力、速度、耐力以及灵敏性都处于最佳状态, 当以绝对速度的提高为目标时, 应实施长时间的休息间歇;当以发展高强度间歇耐力为目的时, 应采用较短的间歇;当针对有氧系统进行训练时, 通常可以采取短暂的休息间歇。

3、合理安排高考体育生文化课学习的管理策略

高考体育生要想最终被录取就必须体育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同时过线, 因此体育生在加强体质训练的同时, 也要对文化课的学习投入适当的精力, 争取能够让文化课成绩得到提高。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自觉调整学习和训练的时间, 也可以和他们的班主任一起制定出针对于每个考生具体状况的教学方案, 力争使其文化课和体育训练得以均衡发展。通常来说, 有些学校为了不影响文化课教学进度, 总是把训练安排在早自习以及下午第三四节课的时间段内进行, 这样一来就非常容易使学生感觉肌体疲劳, 因此建议教师把小负荷运动量的技术训练安排在这两个时间段内, 即可避免学生因过度疲劳而影响文化课学习的情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不同周期性的计划进行对比学习, 有利于其对新技能与原有技能的辨析, 对于新技能的掌握是非常有帮助的。由此看来, 教练、班主任及体育考生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做好了这点, 就一定能让体育生在高考中发挥出优异的成绩, 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体育院校。

4、总结

教师只要对高考体育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体质训练以及文化课学习安排, 做好对他们的管理, 就一定能够使这些学生在未来的高考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考上理想的大学。

摘要:随着当今时代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体育事业也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 我国的高考体育生也如雨后春笋般逐年递增, 这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体育健儿站在国际赛场上, 不断引领世界体育的风骚。那么, 如何优化对高考体育生的体质训练与管理就成为了体育工作者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对高考体育生进行教育引导、科学安排体质训练以及合理安排文化课学习三方面对高考体育生体质训练与管理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 希望能对广大的高考体育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考体育生,体质训练,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苟继宗.高考体训心得—谈对队员的管理及训练[J].科学教育, 2010, (05) .

[2]胡强.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J].考试周刊, 2011, (11) .

[3]马小燕.构造等差数列探究高考三角求值试题[J].数学教学通讯, 2010, (27) .

管理体质 篇2

民小校区严竹平

“轻负高质”的关键在课堂,落脚点在于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和练习。当前,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日趋深入,但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疏于对学生作业和练习的管理,更缺少对学生作业练习的深入研究。我觉得凡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凡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批改,凡学生做错的作业,教师必须督促学生订正,要做到“三凡”。同时努力探索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在练习的形式和内容、练习环节的设置安排、错误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要深入研究,这才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美丽转身。

一、改进备课:从梳理教学流程到设计学习任务

1.备课先备作业传统备课重在梳理教学流程,较多地关注教什么、怎么教,而对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少合适等考虑得不多。备课内容为教学目标、教学内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主要给教师自己看的。布置作业往往放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多数作业要求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只是把作业看成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没有把作业看成“课程内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载体”。往往只是笼统地布置作业,而作业题目里究竟包含了哪些知识能力要求、作业要求和学生今天所学内容是否一致、学生完成作业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等,教师缺乏全面了解,更没有事先对作业精心的设计,于是简单地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以达到识记的目的,造成了大量的无效作业,学生焉能不重?

备课先备作业,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即从重视自己的“教”转向重视学生的“学”。要求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分析学生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分析学生学习重难点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要素,然后设计学习任务和配套作业,让全体学生在自主作业中开展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这样备课,教师教得到位,让学生学得轻松。很多时候,由于受作业启发,课堂中会产生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因此迸发出教学灵感,课堂教学也因此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教师先做作业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教师都先做一遍。做一遍与看一遍还是有区别的,有的题目初看没什么问题,做了一遍就会发现好多作业内容和形式都有不恰当地方,如果教师不先做一遍这些问题就要等到学生做完作业才发现,教师再去解释修正,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了教师的时间。

教师先做作业,还能促进教师的换位思考,真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先做作业,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了作业“答案范本”,尤其是一些多元解答题和主观题,教师只有事先做过,才能准确了解作业中的难点和陷阱,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思路。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加以指导,或给学生明确的提示,让孩子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最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做题,对各种题目的功能和形式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这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大有益处。

二、改进教学:从“讲”的课堂到“练”的课堂

现在的课堂,“讲”风依然盛行。下课铃声响了,还觉得“言犹未尽”,更别说作业了。有的课看上去很精彩,听起来很流畅,但上完之后我们发现学生的作业错误率很高。数学能否把“练”字请进课堂?

1、课堂前置性作业5分钟,就是让学生在新课前练习计算或口算5分钟

2、课堂练习10分钟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关键是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量,而要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量,课堂上必须多做作业。在课堂中完成的作业,其质量远远高于课外完成的作业。所以,每节课必须留出10分钟左右时间进行有效练习。把最难的问题解决在课堂中。

三、改进批改:从关注错误本身到关注错误成因

1、批改:关注错误的类型和成因学生每一次都难免发生一些错误,在日常作业批改时,教师往往一批一订就了事了,很少会去系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一些个性化的错误,更是很难引起教师的关注。其实,学生的每一次错误都不是偶然的,它从分反映了学生在作业时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历程。所以,“错题”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最佳途径,也是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的宝贵资源。因此,把关注学生的错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原因和错误资源的再利用来放大错误的功效,达

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2、反馈:利用作业错误开展针对性教学珍视学生的每一次错误,在课堂上将学生的错误真实的反馈,将学生的普遍错误放大、整合,利用这些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错题记录中,及时分析错误的类型和原因,并思考解决的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后续的指导,不断改进自己今后的教学,真正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小贴士:夏季养生常识

立夏已过,炎热的夏季来了。夏季是充满生气的季节,但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养生保健。我们该如何保持在炎热的夏季保持身体健康,从而享受这个夏季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几个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吧。

1.夏季养生保健之多喝温水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身体要随时保持水分和补充水分,水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明,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另外矿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饮料。

2.夏季养生保健之补钾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葱、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钾。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3.夏季养生保健之尽量穿浅色衣服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习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别是黑色。

4.夏季养生保健之福自“苦”中来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苦瓜:取其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凉拌又能肉炒、烧鱼,清嫩爽口,别具风味。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此外,苦菜、茶叶、咖啡等苦味食品亦可酌情选用。应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过量,否则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医体质辨识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41

一、健康管理概况

(一)健康管理定义。健康管理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逐渐由原来的衍生品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存在意义的独立行业。实践证明,健康管理的发展不仅有效改善人民生命质量,还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随着居民患慢性病人数的上升,疾病经济负担的加重,健康管理开始走进我国人民的视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健康管理在不同的领域被定义不同的内容与意义,所以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解释其含义。通过对各位学者文章的总结、归纳,健康管理的定义是指通过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根据得到的结果为其提供有关健康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并且对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1]。

(二)健康管理发展状况。2001年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在我国注册成功,开启我国健康管理之路。2005年“健康管理师”正式被写入职业目录,中华医学会先后组织召开七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与健康管理学术会议,2009年组建新一届“健康管理师委员会”,负责制定健康管理师的职业标准与规范,健康管理师教材的编写,健康管理师的培训与考评。2011年选择上海为健康管理的区域试点,2012年开展第一期的健康管理师培训工作,主要参与对象为社区的全科医生、护士以及其他的相关人员。由于健康管理刚开始在中国发展,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下:相关政策法规和健康管理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险带来的健康管理意识淡薄;健康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

二、中医体质辨识简述

体质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人体特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综合的稳定特质。根据王琦教授的划分,个体生命的体质可以划分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淤血质、特禀质。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已经逐渐发展成一门学科,其存在发展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由疾病的重视转变成人的重视,从而为中医个体化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使中医治未病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中医体质辨识理论运用到健康管理,从而实现治未病。将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健康健康管理中,按照评价标准,以个人体质为依据将人群分成正常体质和偏颇体质,其分别对应的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对于亚健康人群而言,目前中医临床上无法给出确定的疾病诊断以及中医证型,仅可以划分中医体质分型,并提出相应的健康体质改善计划。根据相关的研究结论,一部分亚健康人群没有必要到医院就诊治疗,仅需适当的健康管理便能获得良好成效,可以有效降低个人健康风险性以及疾病的发病率。

三、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健康管理,可以及早采取疾病干预措施,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健康寿命的延长。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在健康管理中开展了中医体检,即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辨识是基于中医体质学理论,运用中医辨证方法,结合现代医学体检,综合判断受检者的体质状态和易患疾病。根据受检者的体质分型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中药凋理等干预措施,从饮食、起居、药物、运动、心理等方面着手,为顾客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使其少得病或不得病,从而降低个人健康风险,减少医疗开支。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有利于根据患者体质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因不同体质,其疾病的症状也是不相同。因体质不同,其导致的生理特征、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考虑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应因人而异,综合考虑。健康管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可根据个人体质差异,为其建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通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患者的各种监测数据、化验指标储存起来,实现数据的终身化。中医体质辨识还可对西医体检中指标正常,但已是偏颇不衡的体质状态进行健康管理,更好地满足不同健康体检人群的需求。

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以个体体质为依据,通过对不同体质的管理,达到预防疾病或者减少生病的目标,以“治其未生,治其未成”为核心理念,针对不同的健康状况和不同的个体体质,在中医体质辨识的理论指导下,为个体提供系统的健康管理建议,通过采取中药调理、针灸按摩、冬病夏治、膏方调养以实现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根本目的[6]。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不仅可以促进健康管理的发展,还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

参考文献:

管理体质 篇4

但是通过调研,自2007年4月4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通知以来,高校在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体质测试的过程及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重庆市10所高校体质测试工作中工作人员的激励管理分析与调查,从浅层面的研究,就如何提升体质测试工作人员的激励性措施与管理来提出可行性建议,提升高校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本文将着重研究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人员在测试过程中的激励性管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科技学院10所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负责人为调查对象。

1 .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法

在文献研究过程中,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要求,通过收集有关的著作和国内外文献资料,查阅了有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文章30多篇,广泛学习、吸收和利用前人己有的知识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本篇文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 2.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充分参考相关学者的问卷设计经过咨询专家,反复修改后,设计了《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激励管理分析调查问卷》。对测试工作人员采取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工作人员对体质测试工作的认识和看法。问卷的回收率100%与有效率100%,均符合论文要求。

1. 2. 3 访谈法

在走访过程中,访谈了重庆市10所高校的体育学院院长(体育部主任),就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题进行讨论,这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1. 2. 4 实地调查法

在进行调研前,作者亲自参加了西南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对体质测试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 现状分析

2 . 1 组织管理方面

2.1.1 工作条例

高校学生体质测试主要由学校体育学院(部)负责,体育部负责安排场地和人员。调研过程中,绝大多数高校表示,学校在测试工作中有相应的工作条例。包括测试前,测试中和测试后的相应管理办法,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管理办法。但经过调查发现,在测试工作中,工作人员并未对学生讲解测试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甚至也不了解《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对学校体质测试的工作条例了解不清楚,也不会主动的去了解有关于体质测试的规章和制度。

学校的相关工作部门对体质测试没有足够重视,没有严格要求和监督工作人员,没有系统合理的培训,没有专项的测试资金来做保证,没有激励工作人员去主动的进行测试工作。相反,个别工作人员还出现消极对待的现象。

2. 1. 2 工作人员培训

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是以了解器材的使用为主。例如:秒表;身高体重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立定跳远测试仪和握力测试仪的使用方法。这样不仅让工作人员掌握了测试的基本技术和要求,而且提高了他们对测试工作的认识。但是对工作人员的其他工作要求则较少,例如:“在工作规章制度的遵守上,奖罚措施的执行上等”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2.1.3 时间安排

绝大多数学校体质测试时间安排在周六周日,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时间的安排,工作人员大多数认为:体质测试工作持续时间太长,耗费大量的时间,占用了课后和周末休息时间。而且测试工作十分辛苦。但是学校相关部门却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不太重视,没有给工作人员给予合适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报酬和奖励,没有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1.4 奖罚措施

除传统的工资、奖金等物质激励方式外,和谐的工作环境、适当的交流和通畅的管理渠道等无形的激励方式也不可或缺。健全激励机制,有物质激励、奖惩激励、环境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参与激励等六个方面内容。

经过调查发现,高校对体质健康测试的工作人员只进行了少量的物质补助,造成“劳资”不等价,极大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 . 2 工作态度认知方面

2.2.1 工作态度

我们知道工作人员在测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工作人员态度的好坏决定了测试工作效率的高低。在体质测试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如果情绪高涨,工作积极,会给测试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在对工作人员参与学生体质测试的态度上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对于参与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态度还是存在不同的看法的,在调查中没有人非常积极参与;而较积极参与的才占有了2人,占到调查人数的20%;有3人在调查中选择一般积极,这占到调查人数的30%。而且还有3人对于参与大学生体质测试感到无所谓,占到调查人数的30%;还有2人对于参与大学生体质测试抵触。

2.2.2 认知程度

为了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对于大学生体质测试的认识程度,针对相关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

从调查的结果统计中看出,有4位工作人员认为大学生体质测试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占到40%;有3位认为是较重要的,占30%,有2位工作人员认为大学生体质测试在学校体育中的的地位是重要,占20%,有1位工作人员认为无所谓,占10%。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大学生体质测试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是重要的。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3. 1. 1 人员培训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有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系统全面的培训,他们只是了解其中的一部分流程和规章。由于体质测试工作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由体育学院(部)教师和学生组成,因此,在学生工作人员的选取和培训上出现了问题,即没有严格的人员选拔过程,没有对学生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所以,工作人员的对体质测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全面。工作人员对体质测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够,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关于测试项目知识和技能方面差错,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使他们因担心测试失误而不敢主动进行测试,不利于测试工作快速有效的进行。因此,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不够,使激励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

3.1.2 奖惩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校的相关部门对体质测试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体质测试工作期间,对测试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方面都没有严格的规定,导致在工作人员的测试工作中没有明确的制度约束。当在测试工作中遇到应急事件或是职能之外的情况时,没有可靠的制度保障。而且,高校对体质测试工作人员虽然有明确的奖励措施,但是存在“劳资”不合理现象。有明确的奖励措施,但没有惩罚措施。奖励机制不全和执行不力,导致了在测试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无法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另外,我校的相关部门对体质测试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无论是从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有体现。没有明确的奖罚机制来刺激工作人员努力工作,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来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工作。

3.1.3 时间安排和态度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体质健康测试的工作时间安排不恰当。测试工作的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占用了工作人员大量自由支配时间。这会出现工作人员不愿意主动参加测试工作,或是测试工作不积极,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大部分工作人员虽然认为体质测试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但是由于体质测试工作占用了工作人员的大量自由支配时间,因此他们有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不愿意参加测试工作。有少部分工作人员更是不了解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及意义,他们只是觉得这是学校下发的任务必须完成,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工作人员在体质测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 2 建议

(1)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设立明确的奖罚措施。荣誉激励 ,对在测试工作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荣誉评定,如:评选优秀工作者。薪酬激励,对测试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薪水报酬,按劳按工作时间进行薪水的发放,同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发放奖金。而对工作表现不好的,进行警告和批评,或是取消个人参与评优、评奖学金等方面的资格。

(2)工作激励,加强工作人员关于体质测试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了解和学习,增强他们的工作自信心。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明确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树立正确的测试观念,促进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调整测试工作安排,缩短测试工作的持续时间。

(3)环境激励,成立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小组,由各个学院委派教师或是学生参与到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来,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过程中要责任到人。

学生特殊体质的管理办法 篇5

为了确保学生身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与活动中不出现异常,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该办法。

一、掌握和处理学生特殊体质的人员有:班主任、体育老师、各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其他老师等。

二、具体职责:

(一)、班主任

1、班主任必须履行的一般义务有:

了解:了解全体学生的特异体质、患病情况、既往病史等。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身体情况。

登记:对了解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告知:将学校的相关情况和要求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将学生的身体情况及时告知相关老师、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学校,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检查:活动过程中要检查有关人员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是否有学生不守纪律和安排,出现安全隐患等。

照顾:发现学生出现疾病或不适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症状,防止出现新的更大的危险。

2、开展活动前必须履行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提醒和告知,内容包括: ①、因病不能参加的。

②、因病、因特异体质、女生因生理现象可以参加但需降低强度的。

③、对确需降低强度的,班主任要将名单及时提交给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

④、因病不能参加的学生要写出书面报告,班主任保存。因病、因特异体质、女生因生理现象可以参加但需降低强度的,写出书面申请,或者口头申请均可。

3、学生请病假,班主任要无条件的批准,但学生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

4、学期中途转入或插班的学生,必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做记录。

5、要求学生及其家长及时准确的将学生的身体情况向班主任和学校进行告知,必要时出具证明。

6、教育学生活动中身体出现不适立即报告。

7、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必须给学生买保险。

(二)、体育老师

1、每次课前或活动前必须提醒学生有无因病或特异体质不能参加的或需降低强度的。

2、使用器材之前,必须检查一遍器材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的绝对不能再使用。

3、活动前必须查看场地,若存在安全隐患必须整改,否则必须停止使用。

4、课堂或活动期间不允许擅自脱离岗位。

5、课前课后或活动前后必须点名,清点人数。

6、学期初第一节体育课必须告知学生哪些身体条件下不能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

7、不能提前下课。

8、体育课必须安排有具体可行的内容,不能让学生任意玩耍。

(三)、学校

1、转入学生必须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做登记。如果存在潜在危险较大的病情,谢绝接收。

2、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发现问题班主任及时告知家长。

3、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学生体质摸底调查,并做好记载。

4、中途请假回家的学生必须持有班主任批准的假条,门卫方可放行,同时保管好请假条,保管时间为一学期,学期结束时交学校教导处。门卫不可空岗,有紧急情况确需离开,在10分钟左右时间内,又无其他人看守时,必须先锁门。

5、学校在开展活动前,发函致家长,要求家长填写意见反馈单,特别是了解学生病情,及时交给班主任老师,以便掌握情况,做出相应安排。

6、因病休学的学生根据市教育局的规定必须在家休养,休学期满,出具医院证明办理复学手续后方可复学。

三、在校期间或学校安排的校外活动期间,学生突发疾病时所有在现场的老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开展必要的救护。

2、立即通知家长。

3、必要时向公安部门报警。

四、所有老师平时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急救常识。

五、所有老师不允许提前放学。

六、所有老师不能因某个活动而导致上课迟到,必要时可先做安排。

七、以上方法和要求适合于全校所有老师及管理者。

管理体质 篇6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湖南省高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60-0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2],要高效的实施它,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实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结构和内容的适应性和科学性,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自《标准》开始实施到现在才八年时间,仍处在实践和摸索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如何?如何对体质测试整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尽可能实现《标准》在实践上的重大进展,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笔者对此课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及科学规范地开展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要研究湖南省高等院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现状,采用分层抽样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选定10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4所本科院校是湖南大学等,4所专科院校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2所高职是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与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查阅并收集了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多年以来颁布的有关《标准》的纲领性文件以及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有关文件;同时阅读了大量相关学科,为顺利完成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设计了湖南省高校实施《标准》现状调查表,并经过专家评定效度且得到专家一致认同意见后,开始面向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

1.2.3访谈法

研究小组于2009年3月一9月份分别访问了本学科的相关专家学者、分管副校长,体育部主任,体育教师22人次,得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1.2.4 观察法

直接参与部分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通过观察、参与、了解和把握体质测试现场的实施过程,掌握及弥补用其它研究方法可能无法获得的资料。

1.2.5数理统计法

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下,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13.0软件对收集的调查和访谈的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健康测试前期的准备工作分析

2.1.1宣传工作现状分析

宣传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体质测试的目的和意义,掌握体质测试知识,促进体质测试工作顺利实施。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工作,而且需要多途径、多渠道、大力度的进行宣传。高校宣传主要宣传形式是:教师上课宣传、广播讲座、板报宣传、现场讲座宣传、会议宣传等,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10所学校都通过教师在体育课上宣传《标准》测试工作的占60%,30%的学校利用了校园网络进行了宣传,40%的学校是会议动员,30%的学校做过板报,鲜有学校同时采用3种以上的宣传形式,因此,宣传教育形式还不够多样化(详见图3--1)。调查同时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宣传工作和思想发动工作主要由公共体育部/体育学院/体育组负责,而团委、学生会、学生体育组织等其它部门参与度不高。

2.1.2 测试项目现状分析

根据目前的《标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从学生的运动能力素质与身体健康素质两方面综合评定(测试内容详见表3--1)。虽然从理论上讲,在测试项目上应该没有什么什么争议,然而,通过实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部分高校对测试项目并不十分清楚,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是必测项目,有的高校却并没有进行测试;相反,有的选测项目却出现了重复交叉测试的现象。

2.1.3 测试场地现状分析

在所调查的10所学校中有6所高校专门设置了体质测试场所,2所高校临时利用健身房、器材室或其他室内场地进行测试,2所高校直接在运动场或者找一块水泥地进行测试。可见,一部分高校存在场地欠缺的困难,有的高校学生很多,但体育场馆却少得可怜,根本满足不了《标准》的需求,这可能与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不足或者领导对体育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体育教育硬件投入太少所致。

2.1.4 测试工作计划制定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培训现状分析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10所高校中有7所制定了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计划,其中5所学校的工作计划比较全面,2所比较简单,另外3所学校根本没有制定工作计划,只是临时布置任务。测试的时间安排主要采用完全课内测试和课内、外测试相结合两种。由此可以得出,体育课仍是各个高校测试的主要时间,这样必然占用很多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影响体育课的正常上课进度,有部分教师由此产生了不满情绪,可见协调好体育课与体质测试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体育教师作为组织者和监管者,在测试前期,其主观思想意识和测试所需物质条件都应做好充分准备。调查表明,参与测试工作的成员,有5所学校的大部分体育教师参与了培训,4所学校的少部分体育教师参与了培训,另外1所学校的测试人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参与了测试,培训内容9所学校仅仅是测试步骤和仪器的正确规范操作及软件的操作,几乎都未涉及健康知识和运动处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湖南省高校对参加《标准》测试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运动处方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教师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还不能完全满足《标准》实施的需要,相关负责领导应加强对《标准》实施工作人员的监管和指导工作,以保证《标准》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2.2 体质测试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分析

2.2.1测试仪器现状分析

测试仪器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测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关系到数据的统计、上报、分析和反馈等工作的有效性。因此,选择质量好的仪器设备能够保证体质测试的顺利实施。根据调查显示:测试过程中,仪器偶而出故障的和经常出故障的学校各占40%和20%,仪器根本没有故障和几乎没有故障的分别占10%和30%,差不多一半以上的学校测试仪器会出现故障,出现故障较多的仪器是肺活量仪,其次是握力仪,给体质测试带来的很大的困难(测试仪器出故障的学校所占比率统计图详见图3---2)。根据实地考察来看,有个别学校由于时间很紧,虽然仪器没有修好,但仍让学生参加测试工作,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有的甚至直接让学生输入数据,另外,有的学校由于配套的测试仪器价格较高,只好购置相当有限的测试仪器,以致人太多仪器太少,测试数据有效性与真实性受到质疑。

2.2.2测试工作流程及监管现状分析

湖南省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过程大多是以学生上体育课的自然班级为单位,以保证测试的井然有序。调查发现,10所学校均是采用智能导入型仪器或通过“易点通”采集数据。对因病、残疾不能参加体质测试的大学生,通常都采用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校医院开出证明,体育学院/公共体育部核实后,可以免予执行《标准》,所有相关信息存入学生档案。在实际的调查中,有8所院校对本校免测试生有较清楚的规定,少部分学校未考虑此因素。

在体质测试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由于测试的时候学生相对较多,而体育教师或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所以测试现场总显人手不足,从而导致学生测试时监督不力,虽然有的高校规定测试时需带学生证或者身份证,然而测试场地人员是动态流动的,所以作弊时有发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调查发现,认为有很多同学作弊的占3.2%,认为有很少同学作弊的占37.8%(见图3---3)。

2.3 体质测试后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反馈工作

2.3.1 测试所得数据的反馈现状分析

《标准》要求对每学年测试的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体育学院/公体部/体育组应该有专门人员负责收集,保存测试成绩,统计数据、上报,并定期整理电子与文案归档。根据体育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学校都对测试的数据做了较好的保存,但对数据的处理形式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学校只是用于上报,没有及时的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已的体质健康状况有很好的了解,更谈不少运动处方了;有的根据不反馈,学生测试完成之后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有的学校做的比较适中,反馈及时,补考测试形式灵活,完全按照国家体育局的精神来完成的;有的学校则对数据的玩的过火,对第一没通过测试过的同学“严肃处理”,又是补考,又是纳入本年度的体育成绩,甚至纳入毕业的必要条件,搞得学生神经紧张,人人自危,为了体质测试成绩不惜冒着被学校处分的危险请人代考。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湖南省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情况良好,绝大部分高校按照教育部的精神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尚存在不足:测试项目不合理、测试教师的专业性不强、测试仪器的数量不够和质量不佳、测试过程监管力度不强、测试时间安排不合理、测试成绩的反馈不及时等。

3.1.2 在行政管理上,个别分管领导对《标准》的实施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标准》实施工作的效率低、效果差。《标准》实施的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专门的体质测试机构和专职测试管理人员较少,达不到管理的要求。

3.1.3 在专业素质方面,少部分教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不足,在实际测试操作细节方面需要提高。

3.2 建議

3.2.1 扩大宣传渠道。利用各种形式与途径对体质测试的目的、意义、内容、注意事项等积极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认识。

3.2.2 优化仪器设备、人员配备。体质测试工作不仅需要质量优良与数量恰当的仪器设备,专业人员的配备也是必不可少,在实际工作中要力求人机配备合理,责任落实到人,达到人机的最优化。

3.2.3 强化管理机制。各高校要成立领导分管小组;各部分门之间要精诚团结与协作,分工要明确且具体;工作方案要统筹规划,全面考虑;实施体质测试工作要井然有序、监管得力;执行者要训练有素,执行有力。

3.2.4合理安排体质测试时间。体质测试的工作总量很大,参与的体育教师或专职工作人员很多,参与的学生更是成千上万,组织者和被组织者还都有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要完成,如果安排不当,就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或学习进度,因此,各高校要多方面考虑,周密安排测试时间,以保证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顺利实施。

3.2.5 搭建大学生体质信息反馈系统。一方面组建学生咨询机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到此机构咨询,及时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可采用的健身运动处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英特网,体质测试数据可资源共享,扩大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数据库可保存多年,便于动态跟踪,有利于与《标准》相关的课题科研工作的开展。

3.2.6 实现体育教学与体质测试有机结合。根据现行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与评价系统,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与体质健康课程体系,处理好身体健康与运动素质的关系,实现体育教学与体质测试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体卫司司长杨贵仁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2-09-17(3).

[3] 李宜南,万平,赫忠慧.北京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J].体育科学,2005(2):42-44.

[4] 阎智力,石井胜.关于中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5(6):31-33.

[5] 傅纪良.中国与新西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4):102-104.

[6] 周强,张龙.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S1):36-39.

[7]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4 Physical Fitness Testing一Report to the Governor and the Legislature,2003.11.

本论文为:2009年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编号:09c377

作者简介:

廖小林(1956--),男,副教授,广西灵山人,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黄昌武(1977--),男,硕士,讲师,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孕期体质量管理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的3562例孕妇, 年龄最小的孕妇为21岁, 最大的孕妇为41岁, 平均年龄为 (27.43±5.23) 岁。孕妇中初次妊娠产妇为3143例, 二次妊娠产妇为378例, 三次妊娠产妇为41例。所有产妇在怀孕前体质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且所有患者均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系统疾病等。患者按照知情同意以及随机选择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分别进行常规产检护理和体质量管理护理, 两组孕妇的年龄、妊娠次数、以及身体状况等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孕妇在体检过程中, 均进行B超等常规的体检项目, 并根据孕妇的实际进行相应的调节。同时, 对所有的产妇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进行调查。观察组孕妇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进行体质量管理, 具体方案如下。定期组织产妇以及家属参加孕期知识培训, 对孕期产妇的饮食营养以及科学合理搭配进行讲解, 向家属传播适当体质量对于孕妇以及婴儿的益处, 使其能够真正的接受并将体质量管理执行于日常生活中。要求孕妇每周进行体质量测试, 并根据测试结果结合孕妇的孕周、婴儿对营养的需求等因素对孕妇的饮食提出合理、科学的建议。同时, 推荐合适的运动以保证产妇的运动量, 有利于其生产。在体质量管理中, 医护人员应该注意孕妇心理的变化, 以平和的心态进行安抚, 消除其不安、紧张等不良情绪, 使其能够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对待新生儿的降生。医护人员也应嘱咐孕妇家人, 敦促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睡眠和运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 (平均值±标准差) 表示, 并进行t检验, 以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产妇体质量变化

于我院产检和分娩的3562例孕妇中, 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前后体质量增长的平均值比较, (t=32.5242, P<0.05) ;体质量增长合格率比较 (χ2=572.0467, P<0.05) ;体质量增长的超标率比较 (χ2=50.5906, 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2.2 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指标

注:*表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我院收治的3562例孕妇中,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产检护理和体质量管理护理, 两组产妇中剖宫产分例数分别为1083例和769例, 所占比例分别为60.81%和43.18%, (χ2=110.8960, P<0.05) 。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 (3.36±0.28) kg和 (3.39±0.61) kg, (t=1.8862, P>0.05) 。对照组和观察组巨大儿的例数分别为371例和147例, 所占比例分别为20.83%和8.25% (χ2=113.3484, P<0.05) 。

3 讨论

随着计划生育的广泛推行, 每个孩子对家庭的意义愈显重大, 孕妇也成为家庭的中心[4]。过剩的孕妇营养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孕妇体质量超标便是目前常见的现象。超重孕妇在孕期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体质量正常孕妇, 其剖宫产的比例也明显偏高[5,6]。因此, 对于孕妇而言, 盲目的营养补充对于自身及新生儿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只有科学、合理的搭配饮食才能够达到保证新生儿营养和孕妇健康的双重目的。本文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接收的3562例孕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分别进行常规产检护理和体质量管理护理, 两组孕妇的体质量增长以及正常体质量增长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即体质量管理可以明显减小孕妇的体质量增加量并能保证孕妇正常的体质量增长。对比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可知, 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总之, 孕期体质量管理能够在保证孕妇体质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 降低剖宫产的比例和巨大儿的比例, 对于保证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对孕妇实行孕期体质量管理策略, 统计分析其剖宫产率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的3562例孕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81例, 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的产检进行护理, 而观察组则按照孕期体质量管理方案进行护理, 对比两组孕妇体质量变化情况对其剖宫产率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中, 产妇生产前后的体质量变化、体质量增长和合格率以及超标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分别为60.81%和43.18%, (χ2=110.8960, P<0.05) ;巨大儿比例分别为20.83%和8.25%, (χ2=113.3484, P<0.05) 。结论 孕期体质量管理是孕妇体质量控制的科学、有效手段, 对于降低孕妇剖宫产率、提高孕妇体质量增重的合格率以及降低超重率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孕期,体质量管理,剖宫产

参考文献

[1]胡晓吟, 刘兴会, 张力, 等.孕期体质量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9, 18 (6) :411-414.

[2]Lewis RB, Levkoff S, Stuebe A, et al.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postpartum opportuniti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type2 diabetesmellitus[J].NatClin PractEndocrinolMetab, 2008, 4 (10) :552-558.

[3]刘春玉.探讨孕期开展体重管理的必要性[J].当代医学, 2012, 18 (25) :159-160.

[4]高丽娟, 宋薇, 王桂香, 等.不同的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9 (19) :19.

[5]杨柳, 李静, 黄彦红, 等.创建孕妇体重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20) :3387-3388.

管理体质 篇8

2007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正式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旨在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标准》的实施包括测试、上传数据和评估三部分。《标准》的测试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来监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及时进行体育教学管理的改革,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因此,构建一个适合高校的、科学有效的《标准》管理体系,对提高和稳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对贯彻执行《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学生的健康素质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不再仅限于生物学领域,而是与社会、心理、精神、环境等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体质健康涵盖的是学校体育密切相关的学生身体健康的范畴。

大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一、大学生的体态、身体素质基本定型,机体的同化和异化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肌肉达到40%~45%之间,机体的力量和耐力比较好。二、体育锻炼自主性强,锻炼空间广泛。三、不良生活习惯增加,包括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不良嗜好等。

表1和表2分别给出了2009年某高校新生和大三、大四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级统计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某高校新生自采用新《标准》的评分办法后,合格率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标准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大三、大四学生体质健康等级不容乐观,不及格率明显上升,优秀率和良好率低于同年学生总体水平很多。大三、大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三年级开始不开设体育必修课程,学生缺少课堂的体育锻炼机会,淡化了体育锻炼意识;二是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压力增加,学生很少有时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高校学生的这种健康素质状况,督促学校体育部门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构建适合高校的、科学有效的《标准》管理体系,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力争在3至5年内使学生身体素质有提高,逐步使合格率提升到85%以上。

2 基于《标准》下的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构成

2.1 测试管理系统

1)制度管理:包括《标准》测试主管部门和执行部门制定的各类文件和规章制度,如表3所示。这类文件和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是第一层次的文件,以保证《标准》测试管理体系有效、有序地运作。

2)测试管理:包括高校体育部门关于《标准》测试的管理文件和实施细则,具体指测试时间和项目安排、组织形式、测试人员的培训、场地器材的准备以及安全措施等一系列问题的管理,如表4所示。测试管理是学校实施《标准》中较复杂的环节,也是关键环节,是获得有效数据的保障。因此,必须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测试制度和办法,才能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分析与报告管理系统

分析与报告管理:主要是根据测试获得的数据,利用统计学原理和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总体和个体体质健康信息,同时根据统计数据上报给有关管理部门,以便上级管理部门对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了解。

2.3 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一般具有输入、输出、修改、打印、统计、检索、查询、删除等功能,同时还具有判别、诊断、筛选的功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能及时、大量地提供档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4 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咨询与指导管理系统

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咨询与指导管理是指安排相关教师或邀请专家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关于健康方面的问题咨询,或为学生提供运动处方。

由于体育部门工作具有一定局限性,涉及康复保健、疾病治疗、卫生保健等专业性强的问题,还是要通过专门的机构进行解答,体育部门可以联系专门机构,提供无偿的或有偿的增值服务,具体的增值服务如表8所示。

2.5 技术支持系统

要使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必须借助现代各类高新技术的设备和各类管理软件,以达到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水平,具体技术支持的内容如表9所示。

3 基于《标准》下的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就是指工作顺序。合理的工作流程,可以使各个工作环节更有秩序,结合得更加紧密。图1所示为基于《标准》下的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流程,即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教育环节的组织管理,对学生进行《标准》测试,依据测试获取的数据,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科学分析,并反馈给各级主管部门,然后通过主管部门的行政手段进行教学工作方面的改革,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更好开展。这个工作流程是循环和提高的过程。

4 实施《标准》管理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4.1 测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标准》测试不仅是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做出个体评价,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测试的结果用于让各方面了解学生体质状况,为进一步改进体育教学提供改革依据。因此,不能仅仅是为了提高《标准》合格率,而在教学过程中“测什么、练什么”。

4.2 健康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四维观,体质健康是健康的一部分。从教育工作的整体观来看,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工作还必须关注学生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方面的发展。发展这些健康素质的最好切入点应当还是融入体育教学工作中去。《标准》测试结果只能说明大体上学生健康水平状况,最终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唤起学生的健康意识改变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3《标准》测试与评价的关系

实施《标准》测试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或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正确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高素质人才。与体育教学评价目的一致,应当说《标准》测试是评价的一个方面,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从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出发,体现了学校体育的价值。

摘要:分析了高校学生健康素质状况,明确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从测试管理、分析与报告管理、档案管理、咨询与指导管理和技术支持五个环节出发,对构建基于《标准》下的体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了探索;最后指出了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标准》,体质健康,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孙庆祝,荣仕霖.人体体质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张宝鑫.对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评价标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647-649

管理体质 篇9

目前, 我国的水利管理已初步形成以《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为主体的架构, 配合其他各种地方水利法规的法律体系, 为解决我国的水问题提供法律保障。早在2002年, 我国就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试点先行, 以点带面, 全面推进”的原则, 选取试点单位进行分类定性, 推行管养分离, 加强内部运行机制建设, 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中引入市场机制, 取得了重要成果。尽管如此, 目前我国的水管体制和水利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的解决方案。

2 水管体制及水利管理的现状

2.1 水管体制改革和水利管理现代化的现状

水利管理现代化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全方位转型, 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 水管单位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 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落实了精简高效的管理思路。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 我国逐步形成了较高标准的现代水利体系, 水资源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抗洪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导下, 水利管理信息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但与国际一流水利管理相比, 我国的水利管理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抗洪减灾体系、水资源配置利用体系仍不完善, 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诸如水污染、水土流失等诸多问题, 在安全性、规范性、高效性、创新性等各方面仍需加强。

2.2 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关系

水管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于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型的速度, 提升水利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引导水管单位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水资源与国家的环境可持续发展、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都息息相关, 深入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是实现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 有助于解决水管单位发展进程中定岗定编、资金不足和工程设施维护困难等问题, 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向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运行机制;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养护维修体系是水管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这也是水利管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方面, 水管体制改革为水利管理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是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加速剂。

3 水管体制改革中的注意事项

3.1 突出改革重点

针对不同经济实力和社会条件以及不同地理条件等, 水管体制改革应着力解决不同的突出问题。例如对于平原地区, 水管体制改革应加强中小河道和水闸的管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区应加强灌溉区和灌溉站的管理以实现农田的合理有效灌溉;临江区域应重点加强堤防和排涝站的管理;山区应加强水库水电站和饮水水源的管理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针对不同单位面临的不同困难, 也应找准改革的突破点。对于经济较为困难的单位, 应着重解决经费来源问题;对于单位体制复杂、人员冗余的单位, 应着力解决体制管理。

3.2 做好基础工作

改革实施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工程的机构编制、人员组成情况、财务收支情况、水土资源状况等结合现有水管单位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对照水利部、财政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 (试点) 》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 (试点) 》, 认真进行人员职位安排、经费预算, 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本地区本单位的改革方案, 明确改革阶段目标、进度安排等。

3.3 充分宣传发动

对省市方面的领导部门、社会群体、各相关兄弟部门以及本单位员工都应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积极向省市政府部门报告有关的改革动态和目标, 加强上级部门的监督领导组织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让社会了解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与财政、社保等兄弟部门加强联系, 争取各方的配合支持并得到相关的方案建议;动员本单位员工为改革出主意谋发展, 积极投身改革。

3.4 妥善安置人员

水管体制改革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人员分流和安置问题, 要事先做好有关规定, 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地处理, 设身处地地为分流人员着想, 尽可能帮他们解决分流后的出路问题, 尽力帮他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鼓励支持分流人员发展旅游业、水产养殖、农林生产等有地区优势特色的经营项目。

3.5 强化保证措施

首先是思想保证, 各方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水管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将水管体制改革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尽快完成水管单位改革;其次是组织保证, 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集体, 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责任, 真抓实干, 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最后是措施保证,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手段促进改革的进行。

4 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4.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近年来, 国家对工程管理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 除了政策上的支持, 中央及地方财政每年还下达一定的维护费用, 使工程运行管理得到了资金方面的根本保障, 但人们对建管并重视, 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重建轻管”的思想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人们对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强化和落实各项责任, 对管理工作实施的各项具体措施, 落实责任到每个环节, 每个责任人。

4.2 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在用人、工作安排上大胆创新,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内部运行机制,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工程维修养护竞争机制, 围绕保证维护质量、降低维护成本, 研究日常维护管理程序, 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 促进维修养护工作规范化、精细化。

4.3 实施科技创新, 实现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在管理上的运用

通过科技创新采取新技术新方法是实现水利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的必经之路。必须积极研究、引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方法, 建立工程自动化控制机制, 建立自动监视监测系统, 重视工程管理中的科技因素。实时控制掌握了解工程的运行状态, 保证工程的安全实施执行, 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切实推进水利管理现代化进程。

4.4 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管理队伍是工程管理的主体, 只有拥有了懂得如何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高效管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才可能实现水利管理现代化。在全面培养提高本单位管理人员业务管理素质的同时, 还应加强人才的引进力度, 实施“走出去, 引进来”战略, 全方位提高水利建设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综合素质, 使管理人员在思想认识、管理水平上得到全面提高。制定培训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各方人员积极性。

4.5 狠抓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

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措施, 必须大力贯彻和长期坚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要求, 全面加强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 围绕各自具体水利工程的目标任务和进度规划, 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 加强协调、组织、指导、沟通, 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 努力实现工程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

4.6 继续狠抓工程日常管理以及调度运用管理

按照工程管理要求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 加强水库大坝及地方险工等主要工程设施检查检修, 特别是汛前的隐患排查, 确保设备完好, 保证不因设备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甚至人员伤亡。严格执行已经制定的运行调度方案, 确保工程日常高效运行。

4.7 齐抓共管, 通力合作

只有通过对工程管理的认真研究, 切实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 工程才有可能安全良性运行, 抗洪减灾能力也才能得到保障。在规划设计、建设、人事、财务、防汛等方面都应做好管理工作, 各部门要加大重视力度和支持力度, 全面协调, 共同促进水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规划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规划设计必要的现代化管理设施与手段;建设管理中, 要充分结合工程运行管理标准, 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实现管理大家抓, 全面促进工程管理现代化。

5 总结

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是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高速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将水管体制从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工程安全、工程效益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推进为科学、规范、高效、创新的管理模式。

水管单位改革, 必须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总结失败的教训, 利用国家地区政策优势, 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从改革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用于创新, 探索出一条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张树峰, 滕克营, 王吉敏.水管体制改革后东阿黄河工程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1]张树峰, 滕克营, 王吉敏.水管体制改革后东阿黄河工程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

[2]杨士坤, 胡玉林.漳河上游管理局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海河水利.2008[2]杨士坤, 胡玉林.漳河上游管理局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海河水利.2008

管理体质 篇10

1 宣传阶段

有学者调查表明,超过90%的学生没有进行过测试前的辅导和针对性锻炼宣传。[2]学生不了解《标准》的内容,不清楚测试的目的和意义。在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测试态度不端正。测试前不做准备活动,测试时穿着牛仔裤、皮鞋,不尽力,敷衍了事,直接造成测试结果的不能反映个人最好成绩。学生作为测试的主体、相关利益的最大关系人尚且对测试工作认识不足,那么学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各学院对测试工作的认知就更加缺乏了。所以,宣传是测试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获得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圆满完成测试任务。宣传工作的一般思路是需要明确目标、建立组织机构、确定宣传对象、选择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主要工作内容如表1所示。

2 准备阶段

在测试工作具体实施之前,要做好仪器设备检修与调试、场地和时间安排、测试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2 . 1 仪器设备检修与调试

组织人员对测试中需要使用的设备进行检修、调试,准备好易损坏的仪器配件、肺活量测试用吹嘴、备用电脑和电源等。

2 . 2 场地、时间安排

与学校教务处协调,安排好测试的时间,在学校教务管理网站公布测试场地及各学院、专业测试时间具体安排。

2.3 测试人员培训

体育教师是主要的测试工作人员,各高校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全校挑选志愿者或勤工俭学的学生承担测试工作。在上岗前,所有测试人员必须进行工作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和学校关于《标准》的相关政策;《标准》的内容解读;测试仪器使用方法;测试项目及测试办法;测试时间及场地安排;测试工作流程;测试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处理办法;测试注意事项;数据上报。

3 实施阶段

3.1 准备活动

研究表明,学生准备活动后再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其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和肺活量指数等指标与未做准备活动所测得的结果相比显著提高。[2]所以,有必要安排测试工作人员专门监督测试学生在测试前进行准备活动,在提高学生测试成绩的同时预防运动损伤。

3.2 身份核实

在测试之前认真查验学生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或一卡通)。对于代测学生应严格按学校考试作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3 测试过程

各高校根据测试总人数、测试仪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数量的多少,以及场地条件、测试工作人员配备数量等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工作流程。测试工作人员有意识地控制各项目的测试顺序,肺活量、立定跳远等项目均应该在1000 m(男)或800 m(女)测试之前完成。

特别需要强调在测试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每次测试必须保证有医护人员在现场,测试前先仔细检查仪器设备,确保消除因场地器材设备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学生在测试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于有疾病或身体状况不佳的学生应安排缓测或免测。测试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务必加强测试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4 数据上报阶段

严格按照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相关要求,认真学习“‘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方法及流程”,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将测试的真实数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交。

5 总结阶段

数据上报结束后,意味着测试工作告一段落。为了让以后的测试工作能够更好地完成,须对之前的测试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集思广益,提炼经验,指出应汲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总结应该包含多种途径收集的内容:(1)测试成绩,包括测试率(测试人数)、合格率、优秀率等;(2)测试工作人员的反思;(3)学生的测试反馈意见;(4)教务处、学生处、各学院对测试工作的反馈信息。

6 反馈阶段

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所以,学校应在测试后及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根据自身体测数据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发展。[3]此外,有必要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家长,让家长了解子女的体质状况,督促其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7 科学研究阶段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制度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和发展。测试制度及办法的制定与完善离不开科学研究工作。各学校在测试工作结束后,也应该根据师资队伍的研究能力积极开展体质健康测试领域的相关研究,例如:测试成绩综合查询管理和运动处方专家系统的开发[4];体质健康测试的家庭、学生、学校反馈机制;测试数据的整理、统计与分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与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模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及相关行为的关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等等。

摘要: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探讨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案,旨在梳理测试工作流程。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组织与管理分为宣传、准备、实施、数据上报、总结、反馈、科学研究等7个阶段,明确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流程,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更为真实评价学生体质水平,促进学生体质发展。

关键词:体质健康测试,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8-49.

[2]张宗国.影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主客观因素分析[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8.

[3]冯尚贵,胡传庆,许国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3(11):128-129.

什么叫平和体质和气虚体质 篇11

怎样理解体质?

体质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几个方面。它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可反映人体的生命活动、运动能力的水平。“体质”与“健康”的概念是不同的。同样是健康的人,其体质却可能干差万别。有中医专家指出,我国人的体质共分平和、气虚、阳虚、阴虚、湿热、痰热、淤血、特禀、气郁9种体质,其中平和体质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体质是偏颇体质。

平和体质

这是一种最佳的体质,它不仅受遗传影响,更得益于后天健康的生活方式。其表现为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这种体质的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口好,大小便正常,舌色淡红,舌苔薄白,脉和缓有力。他们往往性格随和开朗;平时患病较少。不易感冒;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体质

这种体质表现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给人感觉性格内向,不喜冒险。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疾病,病后康复缓慢。不耐受风、寒、暑、湿邪等不良的环境变化。

吃哪些中药能够改变气虚体质?

中药有很多“补气”的药物可以选择,能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还有延缓衰老的功效。比如人参、党参、黄芪、红景天、白术、茯苓、甘草、黄精、山药等等。中医治疗气虚的方子也有很多种,比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等等。

平时要注意什么?

管理体质 篇12

目前,健康管理在国外已日趋成熟,在我国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相关的健康管理机构和公司开始逐渐建立,而高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管理还仅仅停留在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上报数据上,只是将测试数据最终汇入各地主管部门及国家的全民体质健康数据库,完成相应任务,未见高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网络管理的相关研究报道。在部分高校中调查表明:学生中只有9.11%能够用标准评价自己[6]。更谈不上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实施有效的管理,所以,各高校应借鉴国内外健康管理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根据高校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测试”结果的诊断功能,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处方”和“运动处方”,建立和不断更新自己的数据库,进行动态监测,建立互动式网站,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分层管理,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狭义的互动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中的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技能传授转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在这互动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进了师生间了解和理解,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使管理模式更合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

分层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实现管理的目标,对各管理对象进行合乎目的的精细分层,并根据各自层次的管理需要,设计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用人等管理职能层次与之相对应,系统协调地整合管理资源,实现各层次对象管理的最优化,以尽可能少要素投入,获取尽可能多产出的过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分层管理就是依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相应管理措施,学校也可根据其硬软件资源分阶段、按步骤实施管理。

动态管理就是管理主体根据管理进程与管理环境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对管理目标、管理原则和管理方式等不断进行修正的管理行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动态管理就是依据学生体质健康的变化,立刻作出反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健康信息和干预措施。

1 研究目的

1.1 满足学生对增进体质健康的需求,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服务水平

在部分高校中调查显示:只有13.7%的学生听说过健康管理,69.4%的学生想在体育锻炼前请专业人员制定运动方案来提高锻炼效果,但没有条件。因此,与学生日益提高的体育锻炼需求相比,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有待创建和创新,来满足学生对增进健康的需求。

1.2 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体质健康的水平,学生体质健康网络管理中心正是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技术工具。高校建立《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能及时跟踪反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群体运动处方和个体运动处方。调查表明,在高校学生中亚健康的发生率为62.3%,且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学生普遍存在体力降低,反应能力减弱,适应能力下降等症状,是未来慢性病群体的潜在患者[3]。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旨在通过研究找到学生健康风险的相关指标,制定完整的评价标准和管理体系,通过体质健康信息的采集,进行健康风险因素评估,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前预防,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

1.3 为国民体质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是国民体质研究的一部分,通过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互动式分层动态管理网络的研究,获取大量的研究数据,总结各种实践问题,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完善国民体质的研究提供创新的模式和思路,探索中国特色的国民体质健康促进模式,为国民体质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测试调查法对学生相关体质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和调查。

2.2 问卷调查法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3 实验法随机抽取实验对象进行运动试验,测出机体功能指标,然后根据各方面的指标制定运动处方。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网络管理中心的基本结构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网络管理中心应包含以下内容:概况、规章制度、体质健康测试、运动处方、互动中心和下载中心等。

3.2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网络管理中心应具备的功能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网络管理中心应成为学校健康管理和学生自我健康管理的平台,所以应具备以下功能。

3.2.1 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的评分、评价功能。

将学生的体质健康信息录入或导入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同时进行科学评价,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和进行科学健身锻炼[1]。

3.2.2 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对学生体质健康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和评价,比较不同群体的发展状况,提供统计项目齐全、图文并茂的统计分析结果,充分反映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便于管理部门从客观上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学生登录系统,查阅自己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包括评分、评价、纵向和横向分析比较等,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自我管理。如对上面该学生进行评价:综合评分为36分,根据国民体质成年人甲组(20-39岁)测定标准,综合评级为优秀,你的体质状况不均衡,握力、坐位体前屈评分相对较低,同时你的形态、肺活量、俯卧撑、选择反应时等项目评分相对较高,希望继续保持。

3.2.3 数据汇总、上报功能。能有效地汇总数据,上报到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心,为上级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3.2.4 风险预测、运动干预、咨询、决策等功能。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的测试和调查并进行相应的评估,预测发展趋势和发生疾病的风险程度,防患于未然,并发布群体和个体干预措施。如对上面该学生进行风险预测、运动干预:你的手臂力量较差,增加了手臂肌肉劳损和骨折的风险,你的腰腹柔韧性较差,会提高你日常生活、休闲和运动中出现意外损伤的风险,还会增加腰椎疼痛的机会,科学的力量练习能降低风险;你的形态和机能指标较好,说明你心肺功能水平较好,请保持。

3.2.5 分层管理功能。

学校根据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对不同等梯的学生实施分层管理,也可根据不同的功能状况(体成分、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等)实施分层管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处方”和“运动处方”,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使他们科学地进行健康管理。

如一男性学生,20岁,身高188cm,78kg,通过功率自行车及相关测试,该生基础代谢1945Kcal,肥胖程度112%,心脏工作能力(F.C)17.5METs,最大吸氧量为4.78升,根据此指标制定该生的运动处方。

3.2.6 动态管理功能。

学生不同学期测得体质健康信息,都可以进行对比,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效果,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干预措施;学生个体也可查阅自己当时的体质健康状况,将自己的体质健康信息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3.2.7 信息反馈及互动功能。

学生根据网络中心提供的健康处方、运动处方和大量的健康知识,采取适合自身健康的管理措施,定期检测体质健康指标,定期反馈体质健康信息;学生在健康管理中出现的困惑或进步,也可通过网络中心及时反馈,教师采用集体指导、个别咨询和互动网络中心进行解答或让学生分享体质健康管理的成功经验。

4 结论与建议

4.1 高校有必要也有能力设立学生体质健康网络管理中心

该中心既能满足学生健康管理的需求,又能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学校的硬软件也能满足该网站的建设与运行。

4.2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网络中心的管理运作

4.2.1 建立实施的组织机构

成立由学校主管校长为组长的学生体质健康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健康管理的各项工作。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齐抓共管,明确分工;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在部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调查中显示,愿意参加的占84.2%,不愿意参加的占7%,持不确定态度的占8.8%,在不愿意参加和不确定的学生中,有66.1%的学生是因为对健康管理不了解,这表明健康管理这一新生事物目前在高校还有些学生不了解[2]。所以要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取得的成效,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质健康管理。

4.2.2 完善体系运行机制

成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网络运行小组,建立规章制度,专职教师负责网络维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把该网站建成运行网站,成为学校健康管理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乐于登陆该网站,能学到健身的原理,健康管理的方法,能分享健康管理的乐趣。

4.2.3 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制订网络管理中心长远计划和阶段性计划,目标明确,分期实施,措施到位,保证质量,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评估、完善,保证网站发挥最大的管理效能。

4.3 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3.1 网络建设与管理问题

起初可申请学校课题进行网络建设,建设到一定程度后再向学校主管校长报告,争取得到学校的支持后,设立学生体质健康网络管理小组,制订建设计划,专人进行网络建设与维护。

4.3.2 资金投入问题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机能检查需要设备,网站的建设与维护需要金费,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可向学校申请专项资金,也可向省部相关部门申请专项研究课题费,如:省部共建、示范中心等。

4.3.3 管理人员工作量计算问题

制订中心发展计划,明确网站的相应任务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争取由学校人事部门和教务部门共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

4.3.4 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效率评价问题

制订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该网站为运行网站,所以在评价时应有过程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最终效果评价,通过评价完善计划,保证计划的完成,最终实现增进学生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建秀等.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咨询系统的研制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72-1374.

[2]吴宗喜.高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1):103-105.

[3]李淼晶等.高校社区实施大学生健康管理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45-4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M].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王健等编.健康教育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张继辉.高校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245-247.

上一篇:创造情境激发兴趣下一篇:影响及防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