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健康现状

2024-07-07

体质健康现状(精选12篇)

体质健康现状 篇1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影响下, 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在全社会普遍存在, 学生健康意识相对淡薄, 未能形成主动锻炼身体的习惯[1]。大学一年级新生是刚刚从浩浩荡荡的“高考大军”中脱颖而出的特殊群体, 繁重的课业和升学压力, 使他们不得不将视线从体育场转移到书本和题海中, 体育活动似乎成了高三学子的“奢侈品”。高考结束以后, 从紧张学习中释放出来的学生们热衷于玩手机、同学聚餐和熬夜看电视, 鲜少有人主动“回归”运动场锻炼身体。

该研究对我国普通高校2014级大学一年级非体育专业新生 (以下简称大一新生) 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以下简称《标准》测试)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2010年同年龄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对比研究, 旨在了解我国大一新生体质健康状况, 揭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希望引起教师、学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重视, 改变重文化轻体育的观念, 关注学生体质健康, 激励和督促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体育锻炼习惯,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普通高校2014级大学一年级非体育专业新生为研究对象。为客观反应我国普通高校大一新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该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从我国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7个行政区域随机各抽取1所普通高校, 再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 采集到2014级大一新生共34242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其中男生14000名, 女生20242名。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检索国内外体质健康研究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了解各国学生体质健康最新研究动态。

(2) 测量法:按照2014版《标准》测试要求, 对2014级大一新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 测试时间为2014年9~10月, 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 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00 m (男) 、800 m (女) 、引体向上 (男) 、仰卧起坐 (女) 。

(3) 数理统计法:使用2014《标准》测试数据采集软件生成Excel原始数据库, 运用Spss19.0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形态指标统计结果分析

身高体重指数 (BMI) 是用来评价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的有效指标, 能够清晰、准确、直观地反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个体的营养状况和发育水平[2]。表1结果显示, 我国学生营养状况继续得到改善, 大一新生身体形态分布基本正常, BMI值主要分布在17.2~24.0之间, 占样本总数的81%, 均值为 (20.612±2.8 668) 。女生正常体重者 (84.3%) 较男生 (76.3%) 高, 这可能与女生比男生更注重自己的体型有关。

2.2 身体机能指标统计结果分析

肺活量用来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是反映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指标[3], 肺活量大的人, 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精力更加充沛。从表2结果来看, 男、女生肺活量均值分别为 (3 560.80±823.095) 和 (2 422.02±523.330) , 肺活量测试优秀率偏 (4.9%) 低、不及格率 (20.5%) 偏高, 其中有3 554名学生测试成绩为0分, 占样本总数的10.4%, 需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机体摄氧能力, 提高心肺功能。

2.3 身体素质指标统计结果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身体素质的好坏[4], 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与营养和体育锻炼密切相关。

表3分析结果显示, 与2010年同年龄学生相比, 2014级大一新生在反映耐力素质的1 000 m (男) 、800 m (女) 和反映下肢爆发力素质的立定跳远成绩上呈现下滑态势, 优秀率低, 未达标率高。尤其是下肢爆发力项目, 有2 039名男生得分为0, 0分率占男生样本总数的14.6%。

50 m跑测试学生的速度素质, 从分析结果来看, 女生平均成绩较2010年有所提高, 但男生成绩仍有所下降。

坐位体前屈反映的是学生的柔韧素质, 引体向上测试男生背阔肌和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坐位体前屈则测试女生腹肌耐力水平。从测试的平均成绩来看, 男、女生柔韧、力量素质均较2010年有所提高, 尤其是柔韧素质, 有17%以上的学生达到优秀。尽管如此, 男生力量素质差的现状仍不容忽视, 测试结果显示有10 042名男生引体向上成绩不及格, 占男生样本总数的71.7%, 其中0分率达到了35.2%, 需引起教师、学生、学校、家长与社会的重视。

3 结语

(1) 我国大学一年级新生身体形态指标分布基本正常, 营养状况继续得到改善。学生肺活量测试成绩优秀率偏低, 不及格率偏高, 需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机体摄氧能力, 提高心肺功能。

(2) 男、女生耐力素质与爆发力素质继续呈现下滑态势, 尤其是男生下肢爆发力素质差的现状不容忽视。女生速度素质有所提高。男、女生柔韧与力量素质保持上升趋势, 但男生背阔肌与上肢肌肉力量差, 需要加强锻炼。

参考文献

[1]许琛, 杨洁.普体课教学评价标准对提高学生体质的效果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9 (8) :19-20.

[2]张艳.德州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2012:3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75.

[4]沈阳阳.江苏省初中生体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2:19.

体质健康现状 篇2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表明中小学生的体质指标不断下滑,体重超重和近视的学生数量逐年增高。针对此现象建议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学生饮食,缓解学生压力,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学生体能训练,建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体育的综合考核与评价。

关键词:学生 体质健康 成因 对策 1 前言

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多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二十多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此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召开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本文通过对我国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主要问题和原因努力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希望各界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增进共识,共同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努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我国最近的几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和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的有关数据,搜索了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网站等多家体育类和教育类网站上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关知识和数据。

2.2.2 比较分析法:对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的有关学生体质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力求找到其中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

2.2.3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所获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进行逻辑分析与归纳,得出结果与结论。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质的含义与内容 3.1.1 体质的含义

中国体质研究会召开过专门的研讨会,认为体质包括的内容和指标是综合性的,并不能用某一单项的指标去代表。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身、心两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

3.1.2 体质的内容

体质的内容包括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生化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状态、适

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3.2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一方面,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学生握力水平提高,部分常见病检出率继续下降;但另一方面,以上调查和最近的一系列报道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3.2.1 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下降

2005年与2000年相比,7~18岁汉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的肺活量水平分别平均下降285毫升、303毫升、237毫升、259毫升。

3.2.2 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等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

2005年与2000年相比,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反映爆发力素质的立定跳远,反映力量耐力素质的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反映耐力素质的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等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的下降。

3.2.3 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

7~18岁汉族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另一大因素。

3.2.4 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2005年与2000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所上升,且有随年龄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的特点。

3.2.5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有调查表明,因心理异常以至自杀身亡的学生占了全国每年自杀人数的最高份额。另外有很多学生因患上了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而辍学。

3.2.6 学生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日益疏远和淡漠,社会适应能力差 目前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使许多学生性格倔强、不善于合作、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等;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致使亲情的疏远、友情的淡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与周围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3.3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3.3.1 教育的导向

我们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是分数,而分数的背后是读书,是大量的作业和训练记忆的东西。不仅在学校,学生回到家,家长还要加“小灶”。衡量各个学校办得好坏也是看分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好像一个学生的其他方面并不重要,而只是要求他书读得好,分数拿得高。学生从小到大,他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作为上述现象的延伸,由于分数挂帅,造成周围环境,尤其是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力方面,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分数怎么样,有没有可能读名牌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家长很难去认真考虑孩子的身体,觉得没有病、凑合过得去就行了。这种以分数和考试作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很难改善学生体质,这是主要原因之一。

3.3.2 饭食方面问题

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生活能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宣传力度相对不够,营养知识相对缺乏,饮食结构相对不够合理,卫生保健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现在中小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吃早餐、偏食或挑食,而且绝大数中小学生都是在学校吃午餐,学校饭菜品种有限、大锅的饭菜味道也不能满足学生口感需求,最重要的是不能保证营养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食欲和营养,而晚餐一般也不考虑学生的午餐状况,多数家长认为让孩子吃些好的贵的就是营养,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热量、脂肪的摄入量过多,形成不合理的餐饮习惯。这样的餐饮习惯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肥胖、贫血接踵而来,甚至引起慢性病。

3.3.3 生活方式的转变

现代人出门去什么地方基本上是以车代步,上楼乘电梯,大大减少了活动量;电视、电脑进入普通家庭,使得大部分学生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过长,有一项资料表明,电脑、网络占了学生业余时间的36.2%,活动不足造成学生体质下降。

3.3.4 学生意志品质下降

独生子女增多,家庭、学校对他们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有所忽视,致使他们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怕苦、怕累的思想较为普遍。在体力劳动明显减少的同时,体育活动时间在减少,体育活动的强度也不够。学生在体育课上,天气稍热不愿意动,天气稍冷便怕出去,以各种理由请假。

3.3.5 学校体育教学方面问题

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和认识不够深入,教法单

一、陈旧,缺乏创新精神,难以调动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锻炼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导致综合身体素质下滑,而且还相对弱化了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会妨碍学生们的学习、创新、思维能力的增长和心理心态的健康发育。

3.4 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3.4.1 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身心压力和不健康因素,教育部门应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彻底转变,转变专注智育的教育思想,树立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观念,政府部门应该在制度上给予保障,确保关于学校体育、课余体育锻炼的各项制度得到落实,确保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

3.4.2 培养学生饮食健康意识,注重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目前我国学生糖、肉类、奶产品等高营养食品摄入量普遍偏高,膳食纤维严重不足,再加上饮食习惯的不同,使得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量偏低。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要注重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防止肥胖、贫血和龋齿病等。

3.4.3减轻学生的压力,加强体育锻炼

学生体能素质下降,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足,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可是,当前学生升学与考试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过重,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用眼过度、睡眠不足并缺乏体育锻炼,学生从小就没有时间享受运动的乐趣。因此,学校应该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个小时的锻炼身体的时间,并且体育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3.4.4加强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应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动态评价体系,考试内容应加大体育锻炼的过程性评价,可根据学生参加俱乐部(兴趣组)活动的项目、比赛、培训等进行综合评价,不单一地进行技术、技能测试,体质测试,还可以进行比赛实践测试,技、战术理论测试等多种形式。也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还可以颁发给学生证书,如足球校级一级运动员资格证书等等激励学生参加俱乐部(兴趣组)的兴趣。坚持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原则、日常观察与系统测试相结合原则、外部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原则。

3.4.5加强政府部门督导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首先是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真正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依法治教,加强督导,切实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要求所有学校都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中的有关体育场地、设备和器材规定以及国家卫生标准,为广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政府将逐步把学生体质健康作为评估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评估范围。

3.4.6

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发展观,重视孩子的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 希望广大学生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发展观,重视孩子的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锻炼意识和习惯,督促孩子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体育或其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接班人,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祖国建设发展的未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前途。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意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健康的体魄迎接明天。

3.4.7

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

进一步推广健康促进学校的建设,各级政府部门要帮助学校调动一切有利于促进广大师生健康发展的社会资源,改善学校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努力给学生创造健康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场所,以降低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以改变学生健康行为和提高学生健康技能为核心,加强研究制定和推广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和干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水平。结论与建议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青少年全面素质和展示民族精神风貌有着重要意义。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的青少年一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她进而强调:“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忽视学校体育工作,就谈不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谈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质的高度重视。

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面对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全社会要引起高度重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要齐心协力,针对引起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各种原因,采取积极措施改变现状,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Z].http://

2.教育部.《关于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Z].http://

3.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Z].http://

4.肖国良.《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性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6)

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05-07 6.徐问宇.《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06,12(6)

体质健康现状 篇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X大学学生1000人,其中男生500人,女生500人,以高校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作为重要参考数据。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高校图书馆与访问互联网,收集了2012年以来国内外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与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测量法:组织X大学1000名大学生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必测与选测项目。本次研究结合X大学学生的实际状态选择了身高、体重与BMI指数等三项指标进行测试。

二、 研究结果

身高是体现人体骨骼生长发育与纵向高度的重要指标,500名测试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71.23cm,500名测试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60.34cm。相对于国家2015年男生与女生平均身高171.54cm与162.03cm分别少了0.31cm与1.69cm。可以看出,X大学学生在身高方面平均值均略低于国家颁布的标准。

体重是直接体现人体生长厚度、宽度与重量的指标,其不但可以反映人体的成长情况,同时还可以反映人体的营养状态。若体重过重,则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肥胖疾病;而体重过轻,则有可能出现营养不良或抵抗力低下。因此,合适的体重对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500名测试男生的平均体重为63.98kg,500名测试女生的平均体重为52.76kg。相对于国家2015年男生与女生平均体重60.81kg与51.56kg分别高出3.17kg与1.2kg。可以看出,X大学学生在体重方面平均值均略高于国家颁布标准。

BMI指数,即为身高标准体重指数,是评价大学生形态发育、身体匀称与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BMI指数<18.5为轻体重,18.5≦BMI<24为健康,24

研究发现,大学生轻体重与超重、肥胖体重的比例较高。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自身因素。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十分不健康,膳食搭配不合理,挑食、偏食、爱吃零食、盲目减肥的情况十分普遍。没有树立正确的运动健康意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缺乏应有的体育锻炼。第二,高校因素。高校体育教学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可靠、科学的依据,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教学质量低下,教学管理不规范。同时,由于受到高校运动场地的限制,很多大学生很少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并且缺乏正确的体育锻炼理念。

三、 应对策略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与体育锻炼意识

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是提高高校学生体质的重要方式。高校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要注重开展宣传与引导工作,树立“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理念,让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另外,大学生需要从自身出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健康的审美观,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二)定期监测学生体质

高校要坚决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定期开展大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建立完善而详细的学生体质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学生体质档案管理,对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定期跟踪。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统计学生体质健康状态,并且针对结果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态。

(三)加强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

高校要充分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来进行合理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与审核制度,让高校体育教师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另外,高校可以针对体育课程的实际课时来进行调整,逐步实施体育科学教学、兴趣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运动场地设备设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定期组织运动会或各项体育运动竞赛,例如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等,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本文系2014年河北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北工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1404022)的阶段性成果】

中职生体质健康发展现状研究 篇4

1、针对中职生的现状提出研究问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做好中职生的整体教学工作,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落实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目前的研究表明, 中职生当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肺活量明显下降, 身体各方面的指标连续下降。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学生当中的肥胖现象也在逐渐突出。由于学生的阅读姿势不正确和对电子产品的接触增多, 学生的近视率明显增高。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未得到遏制。在教学当中, 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 我们发现造成学生群体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 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我们的分析研究, 如今中职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进行空间活动减少。

2、针对中职生体质状况设计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 我们选择本市的全体1750 名中职生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其中包括了920 名女同学, 830 名的男同学。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和查询文献资料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 2015 年10 月到2015 年12 月份对本市的全体中职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850 份, 最后回收了1760 份, 回收率达到了95.14%, 有效问卷为1750 份, 有效率高达99.43%。在本次的调查问卷中, 我们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作为中职生, 你本人是否了解体育锻炼对中职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的重要作用? (2) 你本人是否有自己十分热爱并长期锻炼的体育项目吗? (3) 你本人的平均每天身体锻炼的时间是否能够达到一个小时? (4) 在你的体育测试成绩中, 你的800 米 (女生) 或1000 米 (男生) 的成绩如何? (5) 你的身高和体重的比例一般是多少? (6) 目前你是否近视, 若近视, 矫正视力是多少? (6) 你觉得自己平时体育锻炼时间较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 你会存在哪些心理方面的疑惑? (9) 你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吗?你希望自己的学习生活哪些方面需要改善? (10) 你能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吗?等十几个问题。

其次, 我们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和原理, 对问卷的填写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归纳总结, 编写数据库,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一些有效的结论。

再者, 我在学校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中职生体育锻炼和体质健康方面的书籍, 对最新的教学技巧和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进行分类总结和概括, 建立起严谨的理论体系, 为数据的分析提供良好的理论保障。

3、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1、对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及是否有自己热爱的体育项目的调查结果进行有效分析

在对学生的平时平均锻炼时间是否能达到一小时的问题的调查结果中, 我们发现除去学生的的课间操和早操, 以及体育课的时间外, 日平均锻炼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的学生占79.5%, 有85.6%的学生想要争取更多的身体锻炼时间, 只有10.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日平均锻炼时间在一小时左右, 而基本没有学生觉得自己的体育锻炼时间过多。 有84.5%的学生的日平均锻炼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对于是否有自己真心热爱的体育项目的调查显示, 男生中65.72%没有自己的热爱并坚持的体育锻炼项目, 女生中甚至86.35%没有自己热爱的运动项目。

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你时间较少的原因, 大概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首先, 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 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忽略了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有的学校里的教师会私自占用学生的体育教学时间, 对学生的锻炼一点也不重视, 把学生集合到操场, 简单的活动之后就是学生自己自由活动。长期以来, 学生就会觉得体育课就是放松自己的时间, 自己可以随意安排。这样的体育教学名存实亡, 学生家长也会觉得教师利用体育课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文化课的教学是对学生利大于弊的, 因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学生的锻炼时间和体质健康的教育时间就减少了一部分。

其次, 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守旧, 缺乏时代的新颖性, 难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很多的体育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体育达标, 不再要求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更多的锻炼, 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再者, 如今的学生, 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 家长们都是百般呵护, 害怕学生会在锻炼中受到哪怕一丁点的伤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也就觉得没有必要去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对体育的教学内容就会缩减一些容易让学生受到伤害的体育项目, 学生的运动的范围和内容就大大缩减了。 学生的锻炼兴趣更是受到了很大的削减。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之外, 学校的体育设备的不齐全和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有限性也是导致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体育教学中的这些问题, 我们的学校机构要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 要加强学生的体育和身心的教育, 积极推进中职生的体育课外教学活动, 开展一些有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 设法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我们广大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运动兴趣, 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受益,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一项或多项运动项目, 让学生学会自主去运动, 形成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在开心运动中健康成长和学习。

3.2、针对学生长跑锻炼的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学生中虽然有百分之八十多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质下降是由于缺乏体育锻炼而导致的。 但是却只有33.9%的学生自愿去参加长跑类的运动。对于那些不乐意参加长跑运动的同学, 有86.8%的学生会觉得长跑之后自己会觉得很累, 69.6%的学生感觉长跑缺乏趣味性, 43.7%的学生感觉自己有自己喜欢的其他的体育项目, 33.1%的学生感到自己没有时间去长跑。28.3%的学生说是自己的家长不支持自己参加长跑, 和26.9%的学生认为自己找不到长跑的合适场地, 13.6%的学生认为自己长跑会受伤。

专家学者认为, 在长跑的运动当中, 能够让学生养成一种长期坚持、克服困难、刻苦等坚强意志的良好品质。另外, 长跑能够有效调节学生的大脑皮层, 增强学生的神经大脑的功能, 有效消除由于长期脑力学习导致的疲劳, 能够很好地预防学生神经衰弱, 学生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会增强, 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处于良好状态。因此, 学生家长和学校要理清其中的利害关系, 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心情舒畅的学习氛围。

3.3、针对学生身高和体重比例的调查结果的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 920 名男生当中, 115 名学生肥胖, 肥胖率达到了12.50%;830 名女生中, 82 名女生肥胖, 肥胖率达到了9.87%。男生的肥胖率明显比女生的高。如今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学生的饮食中摄入的营养热量较高, 甜食、高热量食品、高油量、高蛋白类食品的摄入比例明显增加。这些明显增加了学生的体重, 学生的身体负担也增重。学生的疲劳感增强, 长期以来就会厌烦体育运动。

因此, 家长和学校要引导学生, 让学生的饮食均衡, 同时加强体育活动方面的锻炼。通过改善学生的饮食体系和积极运动, 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另外, 在学生的视力调查中, 我们发现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79.3%, 68.0%的学生在周末看电视时持续时间达120 分钟, 9.0%的学生表示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视力下降, 如今的电子产品和网络电视对学生的视力的影响已经不容忽略。

对于眼睛近视的预防, 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阅读姿势, 督导学生定期做眼部保健操, 提高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 加强体育活动。

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 我们广大的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健康和体育锻炼的宣传, 提高自身对体制锻炼的思想意识, 认识到体质健康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加强体育教学, 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使体育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同时改善体育设备,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提高良好的条件, 加强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理饮食, 做到营养均衡。不仅要满足学生的脑力劳动的需要, 更加能够考虑到体育运动的物质消耗。

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监督学校正确落实和贯彻体育教学政策和方针。 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让学生养成爱好运动的好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从而培养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银芳.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教育天地, 2005.

[2]谢菊妹.中职生体育社团的建构与实践研究[J].运动, 2013, 03.

学生体质健康制度 篇5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为规范我街道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保证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获取客观准确的学生体质健康资料,推动全体学生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我街道教育教学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任务是:对监测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统计与分析监测数据;公布监测结果,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决策和研究提供服务。

2、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应坚持科学、统一、系统的原则,做到组织严密、取样客观、操作规范、结果准确。

3、各校教导处负责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学校协同体育组、共同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4、各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5、体质健康监测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程序,遵守操作规定。

6、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由教导处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布后,各班级可以公布本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7、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属保密资料。学校各科室应当采取必要的保密及安全措施,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做好监测数据和资料的保管、保密工作。未经学校同意,不得向任何个人提供监测数据和资料。

体质健康现状 篇6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家长及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从目前的社会现状来看,学生在身体体能机能、综合素质方面逐年下滑,而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因子却呈现增长态势,而这种现象尤其以小学生阶段更为严重,令人担忧。

体质是从体育学的角度评价健康的一项综合指标,是指机体有效与高效执行自身机能的能力,也是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学生的体质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由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科学技术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多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我国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明显提高,然而,其身体生理功能和素质发育却没有获得相应增长,甚至出现多年来持续下降的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超重及肥胖的小学生明显增多,近视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学生们的重要健康问题。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尽管每一年都有体育这样一门学科,但体育学科却并不能像数学学科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语文学科中的“拼音—识字—造句—阅读—写作”那样,培养了学生的计算和文学能力,给学生留下终生的影响和痕迹,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没有固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甚至不会使用体育健身设施,学校体育教学中还出现“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这种耕耘与收获不相匹配的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

一、改变偏见,增强家长、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家长、学校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是影响小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外,还常常需要参加家长所要求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等,根本没有时间运动。因此,在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之时,我们首先应该改变的是家长和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学生们和家长们都应该明白,健康的体魄才是好好学习的基础,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于学习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变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实行的是“以学校为平台、以老师为主导、以课程为主线、以教材为范例、以考试为动力以及以合格为标准的正规化体育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从学生自觉意识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长期效果来看,显得十分局限。其实,抛开课程要求与教材不谈,兴趣才是引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小学生的特殊性,我们不妨尝试体育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学习任务,锻炼了身体,促进了体质增强,并逐渐将运动从被动转为主动。

三、完善校内外体育设施,让更多锻炼项目有效开展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剧,学生们的运动空间变得相当有限,高楼取代了茂密的树木,停车场侵占了操场,原来的体育场馆变成了网吧、游戏厅等等,学生在校外根本找不到可以锻炼的场所与氛围,这些外部环境势必影响到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机会,而在一些郊区或农村小学,运动操场更是简陋不堪,不能很好地给学生们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此外,体育器材、设施匮乏等问题也导致体育课堂的运动负荷远远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使体育课逐渐流于形式,学生们也逐渐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与期待。因此,完善校园体育设施,让更多体育锻炼项目有效开展,是学校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体质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身体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运动项目也对学生的体质要求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学生力量较好,擅长进行投掷方面的运动;有些学生的弹跳能力强,则在跳高、跳远方面有过人表现等。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进行运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在运动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及成就感。

体质健康现状 篇7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施行方案) 》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要求全国高等院校从2003年开始实施, 对大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新标准。它的实施有利于家长督促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有利于保证体育课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有利于全面实现体育课程的总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重邮大学生是本世纪邮电系统的高级人才的主要来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 对邮电系统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 更关系到中国邮电系统的现在和未来, 及时把握我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 有利于我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正常进行, 有利于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为提高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我院大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分别在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四个年级中抽取有效样本13300人, 其中男大学生8139人, 女大学生4161人。

2.2 测试项目及方法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1000米、800米、50米

测试方法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施行方案) 》细则要求进行测试和评定成绩。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了大量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论文资料, 了解国内外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3.2 数理统计法

对测试所获得的数据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进行评定, 在Windows2003操作系统下的Excel办公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

3 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3.1 身体形态水平

身高、体重、身高体重指数是反映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评价学生的身体匀称度、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产生重要影响。

从表1可知, 我院男、女大学生身高的平均值分别是169.63cm和158.10cm, 比2000年全国男、女大学生的平均值身高低0.16cm和0.53cm, 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我院男大学生体重的平均值分别是60.16kg, 比全国大学生体重的平均值高0.46kg, 我院女大学生体重的平均值是50.74kg, 比全国女大学生体重的平均值低0.20kg, 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我院男、女大学生BMI指标的平均值分别是20.88kg/m2和20.28kg/m2, 比全国男、女大学生BMI指数的平均值分别高0.20kg/m2和0.05kg/m2。

从表2可知, 我院男、女大学生的身高分别是169.63cm和158.10cm, 比重庆高校男、女大学生身高的平均值低1.36cm和0.80cm, 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我院男、女大学生的体重分别是60.16kg和50.74kg, 比重庆高校男、女大学生体重的平均值低1.65kg和0.92kg, 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我院男女大学生的BMI指数评定分别为20.88kg/m2还20.28kg/m2, 比重庆高校男女大学生低0.22kg/m2和0.20kg/m2, 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总之, 我院男、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状况总体是正常的, 但女生的体重低于全国平均体重, 有向偏瘦型方向发展趋势。

3.2 身体机能发育水平

肺活量反映了人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 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综合反映胸廓的发育程度, 肺的用力呼吸能力, 呼吸肌的强弱和全身的体育锻炼水平。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 (ml) / 体重 (kg)

从表3可知, 我院男、女大学生的肺活量分别是3518.32ml和2381.49ml, 比全国男、女大学生肺活量的平均值分别低366.86ml和292.16ml。

从表4可知, 我院男、女大学生的肺活量分别是3518.32ml和2381.49ml, 比重庆高校男、女大学生肺活量的平均值分别低382.51ml和323.94ml,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总之, 从整体上看, 我院男、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总体为一般, 男、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总体相近。

3.3 身体素质水平

握力体重指数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 即每公斤体重的握力。它主要反映人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 同时也与其他肌群的力量有关, 而且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很好的指标。握力体重指数=握力 (kg) / 体重 (kg) X 100。

50米跑测试速度素质, 可以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与肌肉的调节机能, 也可以综合反映人体的爆发力、灵敏、反应柔韧等素质;耐力项目是衡量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基本因素之一, 是从事各项运动必不可少的一种运动素质, 耐力水平对于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表5可知, 我院男、女大学生50米跑的平均值分别是7.39s和9.21s, 比全国男、女大学生50米跑的平均值分别高0.14s和0.14s, 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我院男、女大学生1000米跑和800米跑平均值分别是240.33s和240.23s, 比全国大学生1000米跑和800米跑的平均值分别高5.01s和4.67s,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我院男女大学生的握力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44.56kg和27.56kg, 比全国男女大学生握力的平均值高2.72kg和2.67kg,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从表6可知, 我院男、女大学生50米跑的平均值分别是7.39s和9.21s, 比重庆高校男大学生50米跑的平均值分别高0.01s, 两者相比无差异性变化;比重庆高校女大学生50米跑的平均值低0.37s,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我院男、女大学生1000米跑和800米跑平均值分别是240.33s和240.23s, 比重庆高校大学生1000米跑和800米跑的平均值分别低9.67s和6.55s,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我院男、女大学生的握力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44.56kg和27.56kg, 比重庆高校男、女大学生握力的平均值高3.29kg和2.65kg,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总之, 重邮男、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处于良好状态, 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值, 而握力指标男、女大学生明显高于重庆高校男、女大学生, 但是50米、1000米、800米跑明显低于重庆高校 (我院男大学生50米跑基本与重庆高校持平) 。

3.4 重邮大学生体质健康总成绩情况

从表7可知, 我院男、女大学生的及格率分别为99.96%和99.89%, 良好率分别是52.49%和57.83%, 优秀率分别是13.59%和21.09%, 女大学生的成绩好于男大学生。总之, 重邮大学生的身体形态, 基本上与全国大学生持平, 与重庆高校大学生有明显的差距, 身体机能明显低于全国和重庆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值, 除握力明显高于重庆高校大学生平均值外, 其他指标明显低于重庆高校的平均值。这说明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比较好。

4 结论与建议

1.重邮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全国中上水平 (身高、体重与全国持平;心肺功能明显低于全国, 但身体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全国) 。

2. 重邮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重庆高校相比, 除握力指标明显高于重庆高校平均水平外, 其他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重庆高校平均水平。

3. 重邮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总体上属于正常水平, 但女生有向偏瘦型发展的趋势。

4. 对于盲目减肥, 片面追求“骨感美”的女大学生, 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5.加强我院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开展, 成立学生体质健康追踪调研课题组, 以便及时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动态,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6. 积极贯彻落实和全面推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强化测试手段, 培训测试人员, 严格按照测试标准进行测试, 统计、整理和保存数据。

7. 制订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保证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及校园内外的各项竞赛活动得到全面落实。在全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加强身体技能的练习, 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8.在近几年力争赶上重庆市高校学生的各项指标, 并超过全国学生的各项指标, 使我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摘要:本文就我院近几年来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 分析我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 与全国大学生进行纵向对比, 与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横向对比, 找出我院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各方面的差距, 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改善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体质健康,大学生,重庆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课题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周学荣, 谭明义.新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 2003, (1) :77.

[4]潘晟, 张宏成, 王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大学生身体标准体重评价指标的研究[J].成都体院学报, 2003, (5) .

[5]丛湖平.体育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6]《人体测量与评价》编写组.人体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8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数据库系统进行检索, 获取大量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资料。访谈法:通过与部分学生交谈找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原因, 并与学校有关领导和体育教师交谈得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二、结果分析

(一)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原因

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不只是存在于中国, 这个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而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本人认为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导致学生学习文化课时间太多, 缺少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等, 或者是学校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 没有条件让学生进行足够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是家长或者是老师对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没有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1.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

由于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和一些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影响, 大学生养成了吃没有营养的快餐、挑食、暴饮暴食等各种生活习惯, 又缺乏必需的营养卫生知识, 导致身体长期缺乏营养。而有的学生又染上了抽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运动的时间被电子游戏所占据, 许多大学生整天泡在电视机、电脑、游戏机面前, 导致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知态度, 但没有调整出体育锻炼的必需时间和长久体育锻炼的坚强意志, 所以导致现代的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

2.家长教育误区。

家长是孩子的父母, 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学生在很多方面深受家长的影响, 所以家长的引导和鼓励对学生非常重要。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导致许多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 只要学生不生病, 父母就认为学生是健康的。父母最关心的一般都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 家长为了让学生考上理想的学校, 为学生报名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尤其是占用学生周末的时间, 让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另外, 家长也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 没有形成家庭锻炼的氛围, 使自己的孩子没有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 当他们进入大学后, 也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的父母缺乏必要的营养卫生知识, 再加上有的孩子特别挑食等, 导致学生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导致营养状况不佳, 从而导致学生体质不断下降。

3.体育教师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大部分体育教师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但是有很多体育教师没有完成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好习惯的责任。我认为, 体育教师的最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更不是为了挑选运动员去参加什么比赛, 而是为了让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然后在教师自己教学任务内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其次要让学生喜欢你, 和学生们做朋友, 了解他们所想。最后利用自己体育老师的身份和利用自己的运动技能, 来感染学生和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我认为效果一定很好。但现在很多体育老师上课模式单一, 整个上课内容全部围绕体育考试内容进行设置, 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十分反感, 也没有对学生因材施教, 从而严重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高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没有有力的行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不是短期形成的问题, 而是一个长期形成的问题, 这么长的时间以来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发现了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 但为什么仍然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出现?因为高校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其他问题, 等等, 而学生体质健康可以找到其他办法应付, 但就业问题不是能简单应付的, 所以高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不是特别上心, 财政投入不足。具体表现在某些高校大学生体育设施不足, 学生上课人数太多等, 从而导致学生想锻炼但没有设施和条件, 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学生体质不断下降。

(二)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对策

1.营造全社会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氛围,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都来出力才能成功。通过各种公共渠道和媒体让家长不只关心学生的文化成绩, 不只关心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 更加关心学生的体质健康, 让家长们明白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没有好的身体条件, 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做到最好;国家制定一些硬性的政策, 让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学校的利益直接挂钩, 只要这样才能让学校不只关注学生的就业率和升学率, 也关心学生的体质健康, 让学校加大对体育相关方面的投入。家长和学校应该让学生意识到,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好的身体, 一切都无从谈起。

2.加大对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投入。

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对学生体育锻炼起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学校只有有了场地和设施, 学生才可能去参加锻炼, 才可能对运动产生兴趣, 才有可能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教育部文件规定, 学校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应达到学校总体经费支出的1%~1.5%。因此, 学校要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进行锻炼。

3.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首先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加了解学生、明白学生, 才能明白怎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己的教学任务内多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更高,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

4.推进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 着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公共体育课是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机, 有专门的场地和设施, 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指导, 但由于许多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设置不满意, 导致学生不想上公共体育课。所以, 我认为首先应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也就是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其次, 应该加强学生运动技能学习, 让学生不只是对有兴趣的体育项目有兴趣, 而且更应该有比较专业的运动技能;最后, 培养学生运动锻炼习惯。我认为以上三方面应该是我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新的努力方向。

5.加强学生体质测试, 全面了解学生体质状况。

体质测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体质状况, 并且通过预警机制对不同层次的目标群体发出信号, 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青少年体质的措施提供依据。比如, 经常抽烟、酗酒和熬夜的学生的身体会表现出一定的变化, 这种变化会对学生体质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学生的体质测试, 把学生的这种变化告诉学生, 让学生了解这种不好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影响, 从而让学生自己做出改变。把每年的学生体质达标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与学生日常健身锻炼的运动处方相结合, 发放体质健康记录卡和健身指导手册, 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4 (2) :178.[1]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4 (2) :178.

体质健康现状 篇9

关键词:宁波,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分析,对策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各种文明病纷至沓来,严重影响全民和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其体质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年群体乃至国民的体质程度。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现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本研究就宁波市高校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了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从中找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改进和全面提高宁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宁波高校大学生(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在校大学生)。共2199人,其中男生829人,女生1370人。以他们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作为第一手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查阅文献,收集2000年以来国内外体质健康测试和研究方面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测量法

测试项目《学生体质测试标准》要求测试项目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测试的项目包括形态指标(身高、体重)、机能指标(台阶试验、肺活量)和素质指标(立定跳远、握力)6项指标分别进行测试。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所收集到的有效样本数据输入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总成绩

表1显示,宁波市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总平均分为68.45分,男生平均分为68.03分,女生平均分为68.7分,体质健康水平处于及格状态。女生体质健康要稍好于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好于台阶测试,上肢力量好于下肢力量,身体机能好于身体素质,情况不容乐观。男生有36.07%,女生有19.64%处于不及格水平,男生不及格率太高,高出女生16.43个百分点,说明男生不愿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在增多。男生良好以上人数占到36.79%,女生良好以上人数占到31.09%,男生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女生5.7个百分点,这说明男生运动水平高于女生。综合测试结果反映出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女生高于男生,有一定的差异。有氧耐力和上肢力量较好,而下肢力量和下肢爆力素质很差。“握力体重指数”最好,女生高于男生,但差异无几。“肺活量体重指数”次之,男生高于女生,差异较少。“台阶测试”第三,女生高于男生,有一定差异。“立定跳远”最差,男生高于女生,有明显差异。

2.2 身高体重指数

表2显示,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总体偏向过轻和偏轻一侧的偏态分布。总体学生达到标准体重的比率太低只有34.38%,男生29.19%。女生37.52%。“超重”和“肥胖”比率为3.27%和5.74%,两项合计为9.01%,大学生中“过轻”和“偏轻”的比率为12.64%和43.97%,两合计达到了56.61%,尤其是女生的“偏轻体重”达到测试人数的46.86%。大学生中“过轻”和“偏轻”的比率如此之高,出乎我们的预料,说明我们对于营养不良过轻体重和偏轻体重则有些忽视。学生目前身体形态表现为:较低体重的比例比较高,尤其是女生,学生肥胖比例没有预期的高,只是男生的肥胖比例明显比女生高。出现这一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

1.身体正在发育期,身体形态还没达到理想的状态。

2.学生来源主要是浙江本省,受南方遗传的影响。

3.受地区饮食差异的影响,浙江省饮食中,低脂肪,高蛋白,海产、鱼类较多。

4.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膳食搭配不合理,挑食、偏食、吃零食或不吃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生盲目追求时尚不科学的减肥。五.缺乏体育锻炼。

2.3 肺活量体重指数

表3显示,肺活量体重指数总及格率为80.76%,及格以上男生为81.66%,女生为79.85%,良好占26.92%。“肺活量标准体重”指标各个等级的分布不太合理,优秀占7.71%,不及格人数占19.24%,总体上男生稍优于女生。大学生胸廓发育基本正常,呼吸肌力量较强。针对不及格的学生,应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加强有氧耐力的训练。

2.4 台阶指数

表3显示,台阶测试总及格率为79.52%,及格以上男生为67.79%,女生为91.25%,良好占41.24%,优秀占15.67%,总体上女生明显优于男生,比男生高出23.46%,比总及格率也高出11.73%。不及格的男生比例达到32.21%,而女生只有8.75%,有明显的差异。台阶试验不及格的学生大多数是肥胖或较低体重者。

2.5 握力体重指数

表3显示,握力体重指数总体及格率最高,为95.64%,良好占40.18%,优秀占20.14%,为各项目之首,及格以上男生为95.53%,女生为95.69%。优秀男生为25.09%,女生为15.18%,不及格男生只有4.47%,女生只有4.31%是各项目中最低的,说明上肢力量素质达到优良水平。我们应看到女生握力指数及格率高,原因之一是握力测试是较简单的操作,用力形式单一,难度低。大学生单一运动能力很好,复合形运动能力相对低一些。

2.6 立定跳远

表3显示立定跳远总及格率为51.82%,及格以上男生为63.92%,女生为39.71%,女生及格率太低。男女生及格以上人群主要集中在及格和良好,优秀的非常少,女生优秀只有0.73%,男生优秀只有2.77%,而不及格的女生有60.29%,男生有36.08%,这说明学生缺乏下肢爆发力和协调性的锻炼,尤其是女生。

3 对策

3.1 实施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

3.1.1 体育课堂教育必须在课外得到学生和学校各级领导、广大教师们的支持

高校各级领导、广大教师们都要对学生的体质状况引起高度重视,从制度上、组织上、言行上、时间上、行式上,校园环境上、为人师表上做出保证;要为学生提供健康咨询、制订运动处方、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要有安全可靠,质量良好的场地设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身体锻炼的氛围。当前学校只想把学生培养成能读书和把书读好的人,而国家、社会和家庭需要的是,首先要身心健康,能够承受和消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带来的各种压力和影响,然后是知识丰富的高素质劳动者,能够胜任各项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高校要保证第一,第二年开设体育课的同时,第三,(第四年)也要开设常规体育课,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规定学生一定要参加,完成一定的任务,(如: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学期每人完成慢跑多少千米。)让学生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由被动要求参加转为主动自觉参与。

3.1.2 学校的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第一要务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更新教学手段。在体育课程中开设的运动项目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不能由教师想当然的去安排,要因地制宜,广泛进行调研,选择学生有兴趣、爱好的、便于将来健身锻炼的项目。有些高校女生偏多,要有针对性的多选择适合女生的项目。

3.1.3 培养具有优势的、建立具有传统性的、形成有特色的体育项目

学校各级领导和体育教师要在课内外一体化中去培养优势体育项目,建立具有传统性的体育项目,形成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在校园内从校各级领导到教师都要关心、支持、帮助、督导学生的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2 实施体育教育“校内外一体化”

3.2.1 促进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与保证,社会的关心投入

促进政府、高校、社会、社区、家庭在政策法规上、场地设施、安全保险、经费、精神上给予保证和支持。政府主管部门对各项法规的执行要下来经常督查,避免“上面只说,下面不做”。避免“我们是有很多奥运金牌,但是没有人运动。……很多社区,没有运动设施,有的话都小得可怜,就算有这个运动设施,而且有人在运动,都是老人在运动。……我们养生之道不强调动武,一动不如一静,……。”[1]学校的体育教育必须要有社会,家庭的支持。

3.2.2 促进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

解决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政府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并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如:在2010年8月8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恢复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播放)。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要有更具体的要求,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查如何做到经常性,常规性落实到位,使学校体育工作自觉主动的常规化。社会和家庭要改变观念,认清学生体质现状,如何支持和鼓励大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如何使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树立全民健身,健康第一的理念,提高全民族的体质健康水平。

3.2.3 高校的主管机构对高校体育工作要督查常规化

高校体育教育“宏观一体化思维”,针对“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希望各级政府和教育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级领导多关心、了解当代学生体质现状,形成关心学生体质的社会大环境。”[2]强调高校的主管机构对高校体育工作要督查常规化,特别要注意在体育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本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政府要有相应的法规要求学校开展各种娱乐身心的体育活动,让全社会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或低价安全合格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强调家庭的支持与投入。形成以人为本,全民健身,健康第一的文明的,健康的,城市文化氛围。

针对宁波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宏观一体化思维”阐述了“课内外一体化”(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立),“校内外一体化”(融入宁波城市文化氛围的建立)是新思路,新想法,为解决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提供一条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承鹏.周洋夺金为了家我觉得她很爱国[EB/OL].凤凰网.2010-02-26.

[2]赵忠伟.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体育课程干预手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217-222.

[3]宋志伟.理工科大学生体质现状特点及发展变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83-1385.

[4]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Z].2007:4.

体质健康现状 篇10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该资料使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全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抽取汉族中小学生资料对其进行分析。调研地区按社会经济水平分为“好”、“中”、“差”3个片区[4],片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城乡抽取学校(基本沿用1985年以来的调研点校)[5],再以年级分层,以教学班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学生,共选择7~18岁汉族学生215 319名,其中男生107 687名(城市男生53 830名,乡村男生53 857名),女生107 632名(城市女生53 744名,乡村女生53 888名)。

1.2 方法

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检测细则”[2]的要求,进行身高、体重等形态、功能指标和50 m跑、立定跳远等运动素质指标测量,并组织学生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课开设状况、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学生课业负担及静态生活方式等。在本研究中,将调查对象划分为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和16~18岁(高中生)3个年龄组。超重、肥胖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制定的“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6]进行筛查。体育课时依据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判定是否充足[7]。

1.3 评价方法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小学一~四年级包含3项评价项目: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和50 m跑;小学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包含5项评价项目: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m L)/体重(kg)]、坐位体前屈、50 m跑和耐力跑(小学为50 m×8往返跑,中学男生为1 000 m跑、女生为800 m跑)。

首先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各个评价项目的分性别、年龄别评分标准,计算每个研究对象各个评价项目的单项得分,再按照下面公式对单项得分进行加和计算综合评分[3],综合评分≥6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

小学一~四年级:综合评分=身高标准体重评分×0.2+坐位体前屈评分×0.4+50 m跑评分×0.4

小学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综合评分=身高标准体重评分×0.1+肺活量体重指数评分×0.2+坐位体前屈评分×0.2+50 m跑评分×0.2+耐力跑评分×0.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百分率之间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后退法)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我国7~18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分及格率为71.3%,其中男、女生及格率分别为74.2%和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91,P<0.01)。小学生除12岁组外,女生体质及格率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初中和高中各年龄组男生体质及格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男、女生体质及格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中学生体质及格率明显低于小学生(图1)。城市学生体质及格率(70.0%)低于乡村学生(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4,P<0.01)。在小学生各年龄组中,城市男生体质及格率除7岁组外均低于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体质及格率7,8,9岁年龄组高于乡村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生组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生各年龄组体质及格率均表现为城市男生低于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低于乡村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注:城、乡之间比较,*P<0.05;男、女生之间比较,#P<0.05。

2.2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表2结果显示,除初中生外,乡村学生体质及格率均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除小学生外,社会经济水平“好”、“中”地区学生体质及格率高于社会经济水平“差”地区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校体育课时充足的学生体质及格率高于体育课时不足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学生体质及格率低于非超重肥胖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每天写作业≤2h学生体质及格率高于每天写作业>2 h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时间>2 h学生体质及格率低于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时间≤2 h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天参加体育锻炼≥1 h的学生体质及格率高于每天体育锻炼<1 h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因变量(及格=0,不及格=1),以性别(男生=1,女生=2);居住地(城市=1,乡村=2);社会经济水平(好=1,中=2,差=3);每周体育课时(充足=1,不足=2);营养状态(非超重肥胖=1,超重或肥胖=2);每天写作业时间(≤2 h=1,>2 h=2);每天看电视、玩电脑和游戏时间(≤2 h=1,>2 h=2);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 h=1,<1 h=2)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年龄和居住地等因素后,社会经济水平较差地区学生体质不及格率较高(OR=1.098);学校体育课时不足学生体质不及格率高于学校体育课时充足学生(OR=1.283);超重肥胖学生体质不及格率高于非超重肥胖学生(各年龄段OR值均达到了2.8以上);每天体育锻炼不足1 h学生体质不及格率高于每天体育锻炼达到1 h学生(OR=1.260);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2 h学生体质及格率低于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2 h学生(OR=1.226)。不同因素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社会经济水平“好”地区学生体质及格率高于社会经济水平“中”、“差”地区的学生,高中生则无此差异。小学生每天写作业>2 h学生体质及格率低于每天写作业≤2 h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则表现出相反结果。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使用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全国范围内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7~18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评分及格率为71.3%,男、女生及格率分别为74.2%和68.4%;随着年龄增加学生体质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初、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甚至不到60%,体质状况令人担忧。近20 a来我国中小学生呈现出体格发育水平增长迅速,而身体素质发育增长相对缓慢,体格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历年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在身高等形态指标上增长迅速,而50 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中长跑等指标的水平却在下降[8]。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的不足[9],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肺功能和运动系统(包括神经、骨骼和肌肉)的发育[10,11],全面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本研究结果显示,每天体育锻炼不足1 h学生体质及格率明显低于每天体育锻炼达到1 h学生。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推荐儿童青少年每天应当进行1 h以上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 h[7]。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9~18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 h的报告率仅为22.7%,远低于国外儿童青少年[7]。造成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本研究结果显示,学校体育课时不足的学生体质不及格率高于体育课时充足的学生,进一步说明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对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生活方式变化,如静态生活方式增加,是导致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重要因素[13]。本研究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静态生活方式呈高度相关,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时间>2 h的学生体质不及格的风险高于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时间≤2 h的学生,小学生每天写作业>2 h体质不及格率要高于每天写作业≤2 h的学生;中学生则表现出相反的情况。原因可能为中学生学业负担高于小学生,中小学生中每天写作业>2 h的学生比例不同而对结果产生了影响。因此,针对中学生采取减轻学业负担以增加体育锻炼时间的措施更为重要。

本研究发现,营养状况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无论在小学还是中学,超重肥胖学生体质及格率均显著低于非超重肥胖学生。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1985-2010年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持续增长,肥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13]。由于胸腹部脂肪堆积,胸廓和横隔运动受限以及脂肪组织大量耗氧,造成二氧化碳潴留,通气阻力增大,导致肥胖儿童呼吸功能下降。有调查显示,肥胖儿肺活量指数显著低于体重正常儿童[14]。此外,肥胖还易造成关节承重部位受损,进一步削弱有氧运动能力。宋逸等[15]对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分析发现,与体重正常学生相比,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较低,每天写作业等静态活动的时间也较长,肥胖和体育锻炼不足相互作用,进一步削弱了超重肥胖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本研究还发现,社会经济水平较差地区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低,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体质及格率均低于社会经济水平较好地区的学生。原因可能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设施建设相对不足、营养和医疗保健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有关。总之,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都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学生人群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减少静态体力活动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摘要:目的 了解2010年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抽取全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外)的7~18岁汉族中小学生215 319名,使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体育锻炼情况、营养状态、静态生活方式以及学校体育课时、社会经济水平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 我国7~18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分及格率为71.3%,男生(74.2%)高于女生(68.4%),乡村学生(72.6%)高于城市学生(70.0%)。男、女生及格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社会经济水平“好”、“中”地区学生及格率(71.4%,71.7%)高于社会经济水平“差”地区的学生(70.9%),学校体育课时充足及格率(76.0%)高于体育课时不足的学生(65.9%),超重肥胖学生及格率(57.6%)低于非超重肥胖学生(73.6%),每天写作业≤2 h学生及格率(68.1%)高于每天写作业>2 h学生(62.3%),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时间>2 h学生及格率(62.7%)低于≤2 h学生(66.7%),每天参加体育锻炼≥1 h学生及格率(74.7%)高于锻炼<1 h学生(64.0%)。结论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并受社会经济水平、学校体育课时、超重肥胖、体育锻炼时间和静态体力活动时间等因素影响。

体质健康现状 篇11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湖南省高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60-0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2],要高效的实施它,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实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结构和内容的适应性和科学性,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自《标准》开始实施到现在才八年时间,仍处在实践和摸索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如何?如何对体质测试整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尽可能实现《标准》在实践上的重大进展,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笔者对此课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及科学规范地开展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要研究湖南省高等院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现状,采用分层抽样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选定10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4所本科院校是湖南大学等,4所专科院校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2所高职是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与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查阅并收集了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多年以来颁布的有关《标准》的纲领性文件以及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有关文件;同时阅读了大量相关学科,为顺利完成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设计了湖南省高校实施《标准》现状调查表,并经过专家评定效度且得到专家一致认同意见后,开始面向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

1.2.3访谈法

研究小组于2009年3月一9月份分别访问了本学科的相关专家学者、分管副校长,体育部主任,体育教师22人次,得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1.2.4 观察法

直接参与部分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通过观察、参与、了解和把握体质测试现场的实施过程,掌握及弥补用其它研究方法可能无法获得的资料。

1.2.5数理统计法

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下,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13.0软件对收集的调查和访谈的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健康测试前期的准备工作分析

2.1.1宣传工作现状分析

宣传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体质测试的目的和意义,掌握体质测试知识,促进体质测试工作顺利实施。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工作,而且需要多途径、多渠道、大力度的进行宣传。高校宣传主要宣传形式是:教师上课宣传、广播讲座、板报宣传、现场讲座宣传、会议宣传等,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10所学校都通过教师在体育课上宣传《标准》测试工作的占60%,30%的学校利用了校园网络进行了宣传,40%的学校是会议动员,30%的学校做过板报,鲜有学校同时采用3种以上的宣传形式,因此,宣传教育形式还不够多样化(详见图3--1)。调查同时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宣传工作和思想发动工作主要由公共体育部/体育学院/体育组负责,而团委、学生会、学生体育组织等其它部门参与度不高。

2.1.2 测试项目现状分析

根据目前的《标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从学生的运动能力素质与身体健康素质两方面综合评定(测试内容详见表3--1)。虽然从理论上讲,在测试项目上应该没有什么什么争议,然而,通过实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部分高校对测试项目并不十分清楚,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是必测项目,有的高校却并没有进行测试;相反,有的选测项目却出现了重复交叉测试的现象。

2.1.3 测试场地现状分析

在所调查的10所学校中有6所高校专门设置了体质测试场所,2所高校临时利用健身房、器材室或其他室内场地进行测试,2所高校直接在运动场或者找一块水泥地进行测试。可见,一部分高校存在场地欠缺的困难,有的高校学生很多,但体育场馆却少得可怜,根本满足不了《标准》的需求,这可能与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不足或者领导对体育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体育教育硬件投入太少所致。

2.1.4 测试工作计划制定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培训现状分析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10所高校中有7所制定了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计划,其中5所学校的工作计划比较全面,2所比较简单,另外3所学校根本没有制定工作计划,只是临时布置任务。测试的时间安排主要采用完全课内测试和课内、外测试相结合两种。由此可以得出,体育课仍是各个高校测试的主要时间,这样必然占用很多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影响体育课的正常上课进度,有部分教师由此产生了不满情绪,可见协调好体育课与体质测试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体育教师作为组织者和监管者,在测试前期,其主观思想意识和测试所需物质条件都应做好充分准备。调查表明,参与测试工作的成员,有5所学校的大部分体育教师参与了培训,4所学校的少部分体育教师参与了培训,另外1所学校的测试人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参与了测试,培训内容9所学校仅仅是测试步骤和仪器的正确规范操作及软件的操作,几乎都未涉及健康知识和运动处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湖南省高校对参加《标准》测试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运动处方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教师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还不能完全满足《标准》实施的需要,相关负责领导应加强对《标准》实施工作人员的监管和指导工作,以保证《标准》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2.2 体质测试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分析

2.2.1测试仪器现状分析

测试仪器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测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关系到数据的统计、上报、分析和反馈等工作的有效性。因此,选择质量好的仪器设备能够保证体质测试的顺利实施。根据调查显示:测试过程中,仪器偶而出故障的和经常出故障的学校各占40%和20%,仪器根本没有故障和几乎没有故障的分别占10%和30%,差不多一半以上的学校测试仪器会出现故障,出现故障较多的仪器是肺活量仪,其次是握力仪,给体质测试带来的很大的困难(测试仪器出故障的学校所占比率统计图详见图3---2)。根据实地考察来看,有个别学校由于时间很紧,虽然仪器没有修好,但仍让学生参加测试工作,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有的甚至直接让学生输入数据,另外,有的学校由于配套的测试仪器价格较高,只好购置相当有限的测试仪器,以致人太多仪器太少,测试数据有效性与真实性受到质疑。

2.2.2测试工作流程及监管现状分析

湖南省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过程大多是以学生上体育课的自然班级为单位,以保证测试的井然有序。调查发现,10所学校均是采用智能导入型仪器或通过“易点通”采集数据。对因病、残疾不能参加体质测试的大学生,通常都采用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校医院开出证明,体育学院/公共体育部核实后,可以免予执行《标准》,所有相关信息存入学生档案。在实际的调查中,有8所院校对本校免测试生有较清楚的规定,少部分学校未考虑此因素。

在体质测试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由于测试的时候学生相对较多,而体育教师或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所以测试现场总显人手不足,从而导致学生测试时监督不力,虽然有的高校规定测试时需带学生证或者身份证,然而测试场地人员是动态流动的,所以作弊时有发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调查发现,认为有很多同学作弊的占3.2%,认为有很少同学作弊的占37.8%(见图3---3)。

2.3 体质测试后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反馈工作

2.3.1 测试所得数据的反馈现状分析

《标准》要求对每学年测试的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体育学院/公体部/体育组应该有专门人员负责收集,保存测试成绩,统计数据、上报,并定期整理电子与文案归档。根据体育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学校都对测试的数据做了较好的保存,但对数据的处理形式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学校只是用于上报,没有及时的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已的体质健康状况有很好的了解,更谈不少运动处方了;有的根据不反馈,学生测试完成之后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有的学校做的比较适中,反馈及时,补考测试形式灵活,完全按照国家体育局的精神来完成的;有的学校则对数据的玩的过火,对第一没通过测试过的同学“严肃处理”,又是补考,又是纳入本年度的体育成绩,甚至纳入毕业的必要条件,搞得学生神经紧张,人人自危,为了体质测试成绩不惜冒着被学校处分的危险请人代考。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湖南省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情况良好,绝大部分高校按照教育部的精神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尚存在不足:测试项目不合理、测试教师的专业性不强、测试仪器的数量不够和质量不佳、测试过程监管力度不强、测试时间安排不合理、测试成绩的反馈不及时等。

3.1.2 在行政管理上,个别分管领导对《标准》的实施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标准》实施工作的效率低、效果差。《标准》实施的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专门的体质测试机构和专职测试管理人员较少,达不到管理的要求。

3.1.3 在专业素质方面,少部分教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不足,在实际测试操作细节方面需要提高。

3.2 建議

3.2.1 扩大宣传渠道。利用各种形式与途径对体质测试的目的、意义、内容、注意事项等积极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认识。

3.2.2 优化仪器设备、人员配备。体质测试工作不仅需要质量优良与数量恰当的仪器设备,专业人员的配备也是必不可少,在实际工作中要力求人机配备合理,责任落实到人,达到人机的最优化。

3.2.3 强化管理机制。各高校要成立领导分管小组;各部分门之间要精诚团结与协作,分工要明确且具体;工作方案要统筹规划,全面考虑;实施体质测试工作要井然有序、监管得力;执行者要训练有素,执行有力。

3.2.4合理安排体质测试时间。体质测试的工作总量很大,参与的体育教师或专职工作人员很多,参与的学生更是成千上万,组织者和被组织者还都有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要完成,如果安排不当,就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或学习进度,因此,各高校要多方面考虑,周密安排测试时间,以保证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顺利实施。

3.2.5 搭建大学生体质信息反馈系统。一方面组建学生咨询机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到此机构咨询,及时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可采用的健身运动处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英特网,体质测试数据可资源共享,扩大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数据库可保存多年,便于动态跟踪,有利于与《标准》相关的课题科研工作的开展。

3.2.6 实现体育教学与体质测试有机结合。根据现行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与评价系统,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与体质健康课程体系,处理好身体健康与运动素质的关系,实现体育教学与体质测试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体卫司司长杨贵仁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2-09-17(3).

[3] 李宜南,万平,赫忠慧.北京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J].体育科学,2005(2):42-44.

[4] 阎智力,石井胜.关于中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5(6):31-33.

[5] 傅纪良.中国与新西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4):102-104.

[6] 周强,张龙.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S1):36-39.

[7]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4 Physical Fitness Testing一Report to the Governor and the Legislature,2003.11.

本论文为:2009年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编号:09c377

作者简介:

廖小林(1956--),男,副教授,广西灵山人,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黄昌武(1977--),男,硕士,讲师,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体质健康现状 篇12

课题组将研究分为两个路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问卷和学生体测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分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对体质和体质健康的认识;二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三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调查。问卷通过现场和网络发放, 共收回有效问卷273份。该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女生180人, 占65.93%;男生31人, 占34.7%。学生体测数据选取江西科技学院2013—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获取研究的结论。

1 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1 . 1 学生体质健康意识相对薄弱

学生体质健康意识问卷研究中采用量表进行分析。此部分量表共设7题, 根据里克特量表分析法, 根据实际情况给项目赋分。1、4、5、6得分越高, 代表学生体质健康意识越弱:2、3、7得分越高, 代表学生体质健康意识越弱。从分析的结果来看, 学生体质健康意识普遍不强。从对体质健康的认识来看, 认为体质健康就是不生病, 没有不舒服的状态的学生平均得分为2.92, 有44.69%的学生对此认同。这表明学生缺乏体质健康意识;从学生对体质健康、身体和运动的关注来看, 2、3题学生的均值为分别为2.78和2.77, 这表明有相当多的学生不太经常了解这类信息, 对身体和运动规律也不太理解。甚至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久坐不动挺好。尽管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但研究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的

1 . 2 学生体质随着年级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课题组对模式2013、2014年9 325名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9 325名学生中男生6 235名, 女生3 090名, 对比2013、2014年数据发现, 这两年学生测试数据有所下降。从体质测试达标来看, 2014年为62.5%, 相比2013年63.2%有所下降。从BMI指数来看, 2014年比2013年有所上升, 其中有部分学生指数上升明显。耐力跑和柔韧性测试均比前一年度有所下降。这反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 学生的体质健康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 影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研究

对学生体质健康结果问卷显示,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 . 1 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不理想

此次调查中, 高校学生从不锻炼的占30.77%, 每周锻炼1~2次的站53.85%, 3~4次的占11.54%, 5次以上的占3.85%, 这表明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锻炼的时间在30 min以下的占51.79%, 60 min以上的占16.07%。这说明学生普遍锻炼频率少, 且普遍锻炼时间不够。

2 . 2 电脑、手机等娱乐活动的普及, 使得学生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不乐意进行运动锻炼

此次调查研究中, 关于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研究设计了多选题, 选项有交通工具的改进、学业负担过重、电脑手机等娱乐活动的普及、学校体育设施不好、自我锻炼意识较弱、对体育课的不重视、学校对体育锻炼的不重视7个选项。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研究结果显示, 有89.02%的同学认为手机、电脑娱乐活动的推广使得学生体质下降。课题组通过对12名学生的访谈发现, 被访学生每天用于手机或电脑娱乐时间均在2 h以上, 有被访者甚至超过6 h。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娱乐功能的开放, 使很多学生沉迷于短暂的快感, 而不愿进行更多地户外锻炼。长期的观看姿态, 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体质健康:如身体的柔韧性变弱、耐力变差等。这点和体测中与之相关的达标数据不高较为吻合。从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来看, 上网是影响学生锻炼的主要原因。

2 . 3 对体育和体育课的不重视, 导致学生锻炼意识薄弱,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

从前面体质健康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学生体质并没有因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呈现改善的趋势, 这表明高校的体育教学在学生体质健康引导方面还需加强。有67.07%的学生认为, 对体育课的不重视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 该原因仅次于学生网络及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影响。从学生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情况来看, 73.35%的学生对自己的体质健康不关系或者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自己是否健康, 有40.66%的学生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

研究表明, 目前我省高校的体育课在引导学生进行运动锻炼、提升学生体质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作为高校育人的基础课, 体育课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质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

3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措施建议

根据前期研究, 文章认为可以从以下研究提出从、学生行为引导、学生行为监督以及行为强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运动行为进行干预, 促使学生形成惯性的运动行为。

3 . 1 学生运动行为引导

从行为变化的过程来看, 行为变化分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要改变和促进学生运动行为, 需要针对不同阶段进行必要的干预措施。

前意向阶段的干预:通过体质健康测试、专题系列讲座、课堂教学宣传, 转变学生的观念, 使学生意识到需要关注体质健康, 并有必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意向阶段的干预:宣传正确的健康活动, 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生命的意向, 鼓励学生将形成的意向转变为行动。

准备阶段的干预: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支持。如场地、保障制度等, 帮助学生制定运动计划等。

行动阶段的干预:对学生体质锻炼进行引导, 为其准备未来30天内的行动计划。

保持阶段的干预:对学生行为进行6个月的锻炼计划, 并根据学生体质变化, 调整学生运动计划, 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3 . 2 学生运动行为监督

建立学生动态体质监测数据库和运动行为监测数据库, 将体质监测纳入体育教学, 建立体质预警指标体系, 及时做好学生体质分析;建立学生运动行为记录, 及时反馈学生运动锻炼的情况,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 . 3 学生运动行为强化

根据课题组研究, 学生在经历1个月的运动训练后, 会陷入瓶颈期, 经过3~6个月后, 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 学生运动行为的强化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进行反馈。在初期, 通过运动兴趣、活动强化学生的运动行为;当学生发展进入瓶颈期, 要加强意识引导, 同时给予必要的控制手段:如通过评价来调节学生行为, 建立运动运动团队, 通过实体和虚拟团队排名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的运动行为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 给予学生必要的运动帮助和支持, 强化学生的运动行为。

4 结语

要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有效干预,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质健康意识, 改变学生的运动行为。一是引起学生对体质变化和健康的认识, 并愿意为此产生行动。这包括通过课堂教学中加入生命教育的过程, 学校开展专题教育和系列活动等;二是通过社团和俱乐部等活动, 将学生对健康的认知转化实践。三是为学生锻炼行为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激励:如开展趣味运动会、组织万人长跑等, 激励学生加入到运动当中, 形成良好的氛围;四是学校除体育教学之外, 应将学生体育健康纳入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高年级学生中, 开展体育、生理和健康等选修课, 为学生呈现多元的体育文化;五是将体质健康测试与学生学习评价联系在一起。

摘要: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党重视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有关政策和标准。在2014年, 依据全国学生体质情况, 又制定最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这些文件和标准都旨在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健康认识与学生自我体质提高相关。江西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意识普遍不强, 锻炼意识的缺乏以及对健康认知缺乏使得高校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高校体育教育应融入学生健康意识和生命认知教育, 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体质健康认识,现状,主要问题,高校学生锻炼

参考文献

[1]郭文, 曹蕾, 邹循豪.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运动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12 (4) :41-44.

[2]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上一篇:电视新闻采访下一篇:化工企业高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