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2024-09-30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共12篇)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1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是继《数字信号处理》、《Matlab及其应用》课程及有关课程设计后,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信号处理技术方面综合性的设计实训课程, 以往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利用MATLAB实现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利用FFT进行频谱分析及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这些设计项目都属于验证性设计[1,2]。但这样的设计的问题是内容缺乏工程应用背景, 难以激发学生兴趣[3,4]。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满足工程认证的要求, 我们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了改革, 设计了两组综合性的题目:对语音信号进行回声、基于滤波器的语音信号的去噪处理实验。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数字信号处理对实际信号的作用, 通过前后的语音效果, 使同学们加深对数字信号处理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一、语音信号的滤波及处理

1.语音信号的回声处理。题目: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录一段男同学的声音, 作为语音信号的分析样本, 时间3.65s, 命名为1.wav, 保存在MATLAB的work文件夹下, 音频文件属性为22050k Hz, 16位, 单声道。利用sound函数, 可清晰地听到读音为:“河南工业大学”。现对该语音信号进行延时、将两个声音信号叠加产生后产生回声信号, 关键程序如下:

利用sound函数比较处理前后的语音信号, 回声效果良好。

2.基于滤波器的语音信号的去噪处理实验。

步骤一 语音信号的采集

对信号进行采样时, 必须满足抽样定理, 只有满足了抽样定理, 也就是抽样速率大于频带宽度的二倍才能满足抽样定理[13], 这样才能够又抽样的都得到的信号恢复初始信号[11]。经过采样和量化过程之后, 通常还要多语音信号进行预加重处理从而降低信号经传输信道后的噪声功率, 从而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本文通过计算机中的录音机以一段内容为“hello, 大家好, 我叫***”的录音作为分析样本, 保存为“yuyin wav”格式。

语音信号提取程序:

步骤二利用窗函数法设计低通滤波器设计, 对语音信号进行去噪处理

数字滤波器可以分为两种, 本文主要是针对其中的一种FIR数字滤波器进行设计。低通滤波程序:

步骤三设计用户交互界面

在本文中, 通过GUIDE的方法制作一个简单的包含语音信号提取、重采样、加噪音处理, 短时能量, 滤波器滤波等的图形用户界面, 通过这些按钮实现对语音信号的处理。

图形用户界面如下:

图形用户界面包括语音提取、短时能量、重采样、加噪音、IIR滤波、FIR滤波等按钮, 用鼠标点击不同的按钮, 会显示不同的效果图。

二、小结

本文利用MATLAB的声音处理函数和媒体播放器, 设计了三组基于语音信号的综合性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题目, 该设计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 有利于理解算法的物理意义, 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永超, 黄伟志.电力系统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与算法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 2008, (8) :88-90.

[2]张卫东, 卢铁兵, 等.电气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1, (2) :51-53.

[3]许爽, 李敏.综合设计性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的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1, 12 (3) :277-280.

[4]王忠良.Matlab在综合设计性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中的应用[J].铜陵学院学报, 2013, (1) :105-107.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2

课程编号:5203008课程名称:模拟电路课时:68学时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

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变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和模拟电子电路读图。

参考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2

参考书目:

1、《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模拟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王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1课程编号:5203010课程名称:数字电路课时:68学时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

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半导体储存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数模和模数的相互转换。

参考教材: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参考书目:

1、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2、江晓安 《数字电子技术》(第二版)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 2002年

课程编号:5203012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课时:68学时

预修课程:数理方法,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信号系统、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S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Z域分析、系统函数和状态变量分析。

参考教材:《信号与系统》,陈生潭主编,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 2001.6

参考书目:

1、《信号与线性系统》,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32、《信号与系统》,骆丽 译,科学出版社 2002.1课程编号:5203014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应用课时:68学时

预修课程:C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子技术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预备知识、微型计算机概述、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与存储器系统、输入和输出技术、常用输入/输出接口芯片、Pentium简介和系统设计与开发。

参考教材:李伯承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5 参考书目:

1、《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王永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1998;

2、《微型计算机IBM/PC接口技术及其应用》,周明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3、《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陆一倩,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8.课程编号:5203016课程名称:高频电路课时:68学时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内容为:序论、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与解调以及角度调制与解调。

参考教材:张肃文,陆兆熊,《高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

1、沈伟慈编,张玉兴,《通信电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1;

2、沈伟慈编,《高频电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5.课程编号:5203022课程名称: 数字信号处理课时:68学时

预修课程:数理方法,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主干课程,主要内容为:序论、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时域离散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与状态变量分析法、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其他类型的数字滤波器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参考教材:《数字信号处理》,丁玉美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7第2版 参考书目 :

1、Lyons,R.G,《数字信号处理》,英文影印版,科学出版社

2、Vinay K.Ingle,《数字信号处理》,英文影印版,科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5203024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课时:68学时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内容为:序论、模拟调幅调制(线性调制)、模拟角调制(非线性调制)、语音信号数字化传输、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参考教材:陈永安编,《现代通信原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

1、曹志刚等编,《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

2、樊昌信等,《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9。

课程编号:5203026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课时:68学时

预修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模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及系统的设计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描述函数和相平面法、采样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制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分析、计算和设计校正的方法

参考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薛安克等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6

参考书目:

1、《自动控制原理》 林岳松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自动控制原理》 杨秉辰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93、《自动控制原理》 鄢景华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64、《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

4课程编号:5203028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课时:51学时

预修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

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类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原理、51单片机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51单片机的内部定时器/计数器及串行接口、单片机的系统的扩展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和其他单片机简介。

教材:《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余锡存主编,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2000.7第一版 参考书:

1、《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蔡美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8;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3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一、引言

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经济领域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国家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我们把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列入到提纲,并且重点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模式下,社会非常迫切的需要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的人才,而且各个各个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也给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思路

1.明确培养专业和人才发展的目的

各高校在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内容和构建丰富的课堂体系中,应该特别注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要重视学校所能利用到的各种资源一起来自不同层次的学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通过原有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重新调整和规划而构建的一门新颖专业。通过对社会发展调查,结合实际我们得出了学校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整体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各个课程内容,我们在单科轻重整合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进行调整。综合课程方面的内容,构建一个知识点足,内容丰富的一个课程体系。对优化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课本内容的相互联系,还要避免改革后书本知识点重复机率过大。整合课本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个更加完整的基本理论链,让他们对基础东西有一个广泛了解。

3.重点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中,学校应该把所做的实验验、学习、和安排的课本内容结合为一体,采用层层提高的办法,使得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和能力同时进行,而且还要注意课内外互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空暇时间多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创新能力。在构建新课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应该重点体现能力本位理论,强化专业方向,体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在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方面,各个高校还应该注意到学生就业范围,针对性的开设一些就业方面有关的技能培训。

三、优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注重实践

1.重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与职业和各个工作岗位、能力相互统一起来。围绕把培养目标设定为电子信专业人才,以理论知识够用作为他们的基本原则原则,不能够单纯追求书本上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成性,更重要的是还要突出学生该专业方面应用能力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选出与电子信息方面有关的专业,形成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还要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来设置部分课程和精选一些重点内容。

2.加强与电子信息专业有关的技能训练

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专业知识的内容要能够反映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获得的基础知识,也需要符合适应性和实效性的技能。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这一改革思路,职业素质课程设置了一些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素质课程、学生素质能力提升课程和校本素质课程群,来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能力。

3.增强学生专业适应性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单一教学模式,学生的专业划分更细,理论知识不够丰富,缺乏创新意识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新时代的需要。为了加强学生的专业适应性能力,扩大学生知识层面的素养,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可以更系统的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几个主干学科类的的基础知识点和基本理论,改变原有教学内容过度狭隘,专业理论不齐全的倾向,构建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平台,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四、结语

立足于社会的需求,了解社会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紧紧靠牢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整体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和重点改革实践体系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出更具特色的专业,还能够使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4

目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C语言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学习兴趣。

据调查, 电信专业学生认为学习C语言的作用有两种: (1) 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占65%; (2) 当成专业技能学习的占32%;不清楚开设这门课程作用的占约3%。因此, 教师应让学生明确C语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密切关系, 了解课程内容结构, 激发学习兴趣。

2、未根据专业实际把握教学目标。

电信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中, 教师没根据专业情况把握教学目标, 语法规则, 语句、语法等细节在教学过分注重;而问题分析和程序算法思想等能力、素质的培养忽视。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语法规则, 但实际分析问题、编程能力没得到提高。

3、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C语言课程实践性较强, 实践教学中, 教师布置与教材一致的上机作业, 学生变成了验证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课程学习后, 学生书本上的问题会解决, 但是现实中的问题却无从入手, 从而造成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不强, 实践能力较低的局面。

在有效地分析引导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和辅导式等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对四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进度, 不同的教学阶段, 选择一种方式为主、其它三种方式为辅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1、以“引导式教学模式”为主体, 进行课程引导

在课程首场课教学中, 以“引导式教学模式”为主体, 重点分析C语言课程的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与其他专业课程单片机、DSP、ARM嵌入式系统之间联系, 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有的放矢。

2、以“案例式教学模式”为主体, 进行基础知识教学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运算符多、表达式丰富、书写灵活, 知识点繁多等特点。因此, 教师的教学关键是怎样把相关知识点讲授给学生, 怎样让学生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 提前设计案例, 课堂上教师与同学一通讨论、分析, 引出教学新知识点, 教师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 讲授新知识。案例式教学模式有效的避免了C语言“基础知识”传统式教学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习具有趣味性。但案例式教学模式缺陷在于个别案例受限制, 缺乏系统、综合性, 因此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会受到一定影响。

3、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为主体, 培养学生实践编程能力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不是个别知识点的传授, 适合学生宏观把握程序语言课程的学习, 利用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随着教学进度, 学生掌握了C语言基础知识。此时, 教师可以参照工程应用模式, 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 将授课的知识点蕴含在任务中, 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学习课程新知识。教师设计的任务既要包括教学知识点的基本理解及运用, 又要稍难于知识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分配学生学习任务, 特别是较大型的学习任务时, 可以按照分组合作原则, 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但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 从而影响综合编程能力。

4、以“辅导式教学模式”为主体, 进行上机实践教学, 提高学习效果

C语言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情况, 合理安排上机实验项目, 提供学生合适的学习环境, 给学生自由发挥空间,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探索空间。任务小组或学生个人对教师安排的任务进行思考、讨论、操作, 教师及时掌握任务进度, 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遇到问题, 对共同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辅导式教学模式”教师的任务将不是以教学活动为中心, 而是学习前的组织、学习中的指导、学习结束时的总结;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有利于进一步解决程序设计过程的困难及对C语言课程基础知识的强化,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知识的信心。

通过对引导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辅导式四种教学模式的讨论, 分析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对四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进程, 恰当运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得出以下结论:

(1) 在C语言课程首场课教学中, 以“引导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课程引导, 使学生充分了解该课程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前期基础教学过程中, 以“案例式教学模式”为主体, 通过设定的特殊案例, 将繁多、丰富、灵活的知识贯穿于案例中, 形象地讲授给学生, 使学生学以致用。

(3) 在中期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获得一定C语言课程的基础知识,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基本任务和进阶任务, 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体, 使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学习课程知识点, 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编程能力。

(4) 在实践上机教学中, 以“辅导式教学模式”为主体, 进行学习前的组织、学习中的指导、学习结束时的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知识的信心。

摘要: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引导式、任务驱动式、案例式、辅导式等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灵活运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关键词:C语言,四位一体,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施金良、汤仕龙等:《<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冶金教育》, 2003, (3) 。

[2]谢中科:《<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理工高教研究》, 2004, (3)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设计说明 篇5

一、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培养具有以下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学生为目标。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健康的人格品性;具备能顺利进入电子信息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环节的工作的基本素质;能从事电子信息设备和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运行、生产工艺、销售维护及管理工作;能从事通信网络的安装、使用、维护等技术工作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在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技术引进、试验研究领域可从事相应技术工作。本专业课堂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将围绕图1所示的能力结构图展开。

品德、心理、身体、人文

电子信息工程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基本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储备专业素质专业软件使用能力电子仪器仪表使用能力电子信息产品维修能力工程素质电子信息设备维护能力电子信息设备管理能力图1 能力结构图

二、课堂教学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在专业内容上以电子技术相关知识框架为辅,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知识框架为主进行设置。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及工程数学、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应用文写作以及体育等等;专业基础课部分包括电路分析、模电、数电、电子CAD、multisim仿真技术、单片机以及VHDL硬件描述语言等等,旨在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专业课程包括高频电路、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数字电视技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及手机维修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本专业核心内容。第1、2学期主要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第3、4、5学期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第6学期顶岗实习。基础理论课程主要采用问题引入和分组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方法;专业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现场教学法、工作任务法、案例分析法等。以上介绍的课程中,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数字电路EDA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课程,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如下:

(一)电子技术

课程目标:学生掌握基本电子电路工作原理、实验、测试与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必要的工程估算方法, 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电子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低频电子线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特点,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电路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实验检测方法,了解一些基本各种常用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实践技能, 教学建议:建议采用multisim仿真,通过观察和分析波形进行交互式教学。

(二)数字通信技术

课程目标:学生对数字通信的概念和原理有初步了解和认识,能够独立完成各种验证性实验,能够运用各种仪器仪表及仿真软件进行简单的通信系统测试、分析、仿真和设计。

教学内容:模拟信号数字化、复用技术、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同步系统和差错控制编码等。

教学建议:在讲解各种通信概念的时候,建议用matlab仿真,通过观察和分析波形进行交互式教学。

(三)数字电路EDA应用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常见FPGA芯片情况、熟悉各种VHDL指令,能够完成各种基础实验,并使用VHDL语言进行一些简单电路的开发设计和制作。

教学内容:阐述了Altera主要系列的CPLD和FPGA芯片的结构及特点,以及相应的开发软件QuartusⅡ的使用,详尽介绍了VHDL的基本语言和实用技术,剖析了大量设计实例。

教学建议:建议采取过程教学,由浅入深,通过学生具体完成各种任务进行教学。

(四)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课程目标:学生熟悉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能够读懂各种汇编语言程序,能够完成简单的编程,了解系统扩展方法,熟练掌握键盘输入程序、各种显示程序以及A/D转换技巧。能够使用protues和keil这两种软件进行简单的单片机电路设计。

教学内容:单片机元件结构,指令系统,外围接口技术,各种设计实例。教学建议:建议结合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相关应用进行模块化教学。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教学内容: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OSI/ISO模型、TC/IP模型,局域网标准及主流局域网技术,IP网络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安全知识以及Windows 2000 server组网技术。

教学建议:建议学校与通信运营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该门课程的学生实习提供外界条件。

(六)移动通信技术

课程目标:学生对GSM、CDMA以及3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原理有初步的掌握和认识,对GSM、CDMA以及3G移动通信的业务范围和典型设备有一定的了解,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典型设备以及发展趋势,具体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相关的调制技术、移动信道和噪声干扰、组网技术、GSM系统原理和技术、CDMA系统原理和技术、3G移动通信。

教学建议:建议学校与通信运营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该门课程的学生实习提供外界条件。

三、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五个大类

(一)专业课程的实验课

该部分牵涉的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模电、数电、电子CAD、multisim仿真技术、单片机以及VHDL硬件描述语言、高频电路、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及手机维修等,这些课程均配备了诸如实验箱之类的验证性实验设备。实验所占份额为总课时的5%~15%不等,属常规化的传统实验范畴,其时间安排穿插于理论教学过程;

(二)专项实训或课程设计

对于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配备了对应的实训环节,并专门分配整周的集中实训时间,于课程结束之时进行,包括:

万用表制作:对应课程为《电路分析》,购买万用表套件,通过万用表制作,掌握焊接技术和电路板的手工制作过程,完成实习报告,实训时间为一周,其成品留给学生自用;

直流稳压电源制作:对应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完成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印制电路板设计,元器件的焊接、组装,及整机电路的调试,编写安装工艺及实习报告,实训时间为一周;

拔河游戏机:对应课程为《数字电子技术》,在数字电路实验箱上完成趣味电路-拔河游戏机的连接、调试、故障排除,分批考核,编写实习报告,实训时间为一周;

收音机组装:对应课程为《高频电路》,购买超外差式收音机套件,完成其焊接、组装、调试,编写安装工艺文件及实习报告,实训时间为一周,本实训也可作为学生获取中级无线电装接工的培训;

伪随机码发生器的设计:对应课程为《数字通信技术》,在数字电路实验箱上完成占空比可空调的多谐波振荡器及32位m序列发生器硬件电路制作,熟悉模拟和数字器件在数字通信技术中的使用和设计,完成设计报告,作为拓展,本实训建议有能力的同学进行32位m序列发生器单片机汇编程序设计,实训时间为1~2周;

数字频率计设计:对应课程为《EWB电子仿真技术》,以multisim仿真软件为平台,采用各种数字电路芯片设计四位数码管显示的数字频率计,完成设计报告,实训时间为一周;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制作:对应课程为《单片机应用》,购买单片最小系统套件,熟悉外围接口电路构成,能完成电路系统设计、制作与调试,完成设计报告,实训时间为一周;

彩电高频头电路的PCB板设计:对应课程为《电子CAD》,以protel软件为平台,完成彩电高频头电路的原理图绘制,网格表生成及PCB电路板的设计,分析和排除故障,完成设计报告,实训时间为一周,本实训也可作为学生获取中级电子CAD资格证书的前期培训;

电子钟电路设计:对应课程为《EDA技术》,(三)项目教学

对于某些实践性特别强、学生参与性要求特别高、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显著的课程,根据其自身特点,拟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深入改革和大胆尝试,采用项目过程教学,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主要实施思路为:根据当前应用热点,以及所涵盖的知识点,制定1~2个总项目,先期对该项目进行分解,提供对应的实训平台,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行边学、边做、师生互动,逐一引导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点和能力素质,最后完成整个项目,该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过程教学特点,学生的参与性特别强,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但是对任课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对项目的选择和制定要求也较高,拟逐步完成《电子CAD》、《EWB仿真》、《单片机应用技术》、《数字电路EDA应用》等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目前电子系已基本具备相应的软硬件平台条件和师资力量,可确保项目教学的正常进行。另外,项目教学的时间安排与理论教学相比相对比较集中,周课时增多,总的周数减少,总学时大致与理论教学相当。

(四)顶岗实习

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等途径,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相关基础知识,提升职业能力。校内定岗实训通过企业订单,在校内自建的、高度仿真企业流水线环境的工作面进行现场操作,完成产品制作,培养学生的现场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校外定岗实习期间,学生办理相关手续后,参与企业的生产全过程,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产品的制造、工艺实施、设备维修、检验调试或设备局部改造等,完成实习报告,校企双方教师采用现场教学法进行指导,校外定岗实习主要指第六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五)素质拓展实训

素质拓展实质上属于一种广义的实习实训范畴,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等各种适应社会的能力,纳入学校统一教学计划的拓展性实训包括入学教育、军训、毕业教育等,学生自发组织完成的素质拓展包括:开展各种学术、技术、艺术、人文知识讲座;根据学生特点和爱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自学小组;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劳动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精神;深入厂矿、社会调查研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从事打工活动,培养吃苦精神、竞争意识和求职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6

摘要:通过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分析,指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并归纳出电子类企业一般工作过程理念,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实际条件进一步分析电子信息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电子信息专业

0引言

自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中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历程之上。特别是国家启动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示范性高职院之后,职教界更是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试尝,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大多数职业院校都设置的一个专业,因为电子类专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专业之一,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质量培养的成功与将否直接影响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1高职院电子信息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现状及改革简介

勿庸置疑,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现状是继承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的。虽然前几年高职院校也作了一些改革与探索,比如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案例化课程体系等。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没有摆脱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影响。课程的设置还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课程的内容还是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实训试验的内容还是以验证性和简单重复性为主。职业教育多年的教学结果显示,我们按照传统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达不到电子信息业界发展需求的人才标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界提倡的改革主流方向,其强调的是课程与工作过程深度融合,实践操作能力要体系化的同时,理论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同时体系化。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过程理念提炼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模式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是针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培训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相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德国的施耐尔教授等认为:“工作过程是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在此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对南京国显电子有限公司、南京伟幅电子有限公司、南京夏普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大量电子信息类企业调研,并参照相关国家示范高职院的建设成果后深入总结,得出下面的电子信息类企业工作过程框图:

图1表明了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范围设置。

3根据电子信息类企业工作过程确定的职业能力分析

电子信息企业的工作过程是高职院毕业生从事的各个具体工作岗位,也是电子信息企业必定设置的工作环节。每个岗位的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是不相同的,我们把这些工作岗位所需求的职业能力罗列出来,并进行科学归纳,就是高职院毕业生的专业培养目标,经过研究我们把各个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列在下面:

3.1电子产品辅助设计高职院毕业生的定位应在辅助设计的岗位上,根据研发工程师提供的原理电路图搭建硬件电路,并进行前期测试:根据研发工程师提供的软件模块熟练地使用调试工具进行调试;能读懂软件工程师开发的一般应用程序;能帮助研发工程师编写设计文档:会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等。

3.2产品工艺文件设计工艺文件设计是高职院毕业生的重要工作岗位之一,也是企业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重要联系渠道岗位。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多数企业的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的原因是缺少一定数量的即能在一定水平上懂得产品的研发流程又懂得产品生产工艺的人员。

3.3电子产品装配电子产品装配工作是高职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就职的大多数岗位之一,也是体现高职院学生动手能力特点的岗位。但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不能长时间定为在这个岗位上,他们要有发展空间,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后能成长为更高职位上的发展能力。

3.4电子产品检验在对电子信息类企业调研后,认为电子产品检验是我们高职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这个岗位的自身特点是:对企业的产品性能十分熟悉;对产品参数要牢记于胸:对产品结构了如指掌;对电子测量仪器使用非常熟练。

3.5设备运行与维护这是单独列出来的一项职业能力,主要是针对大型电子类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而要求的。在对南京熊猫电子有限公司,夏普显示器公司等企业调研后,注意到这些大型企业的生产大部分都采用SMT设备来加工产品,因此对SMT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的能力至关重要。

3.6售后服务售后服务这个岗位对人的素质有特殊的要求:首先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基础上,能够适用长期出差要求;其次对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要求很高:第三是职业道德与忠诚企业的素养十分严格。

3.7现场管理管理能力贯穿于上述各个岗位之中,只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让来默化,在条件成熟后,他们也能自然地胜任管理岗位。

4根据职业能力确定的学习领域及课程设置

根据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学习领域的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结构进行重组,设定一个个能涵盖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在学科知识体系课程中,学习领域内容体系单一,比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C语言编程技术、专业英语、电子测量与仪器、单片机原理、传感器原理、电子整机工艺、电视技术、平板显示技术等等。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学习情境的顺序来组织教学,在学习情境内部按照工作过程的环节组织教学。一个学习情境的设置按照人的认知能力的特点结合工作过程的实际构建,达到正在学习的和正在练习的目标高度统一,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发展相吻合。

在实际安排过程中要考虑人文素质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素质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可素质拓展课程根据我院区域特点和就业方向设置结构关系如图2所示:

5总结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7

EDA技术的涉及范围很广泛, FPGA功能强大,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软件和硬件的学习, 给初接触它们的学生造成了较大困难。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高职学生普遍认为EDA课程难学、枯燥无味, 设计程序不知从何人手, 还有的学生认为EDA在日后工作中关系不大, 不如单片机实用, 学了也用得少。学生这种错误的观念和畏学、厌学的情绪, 使得教学过程困难重重,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 我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EDA教学, 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认识学习EDA技术的作用

首先应该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 该课程有比较强的工业基础应用前景, EDA技术具有传统电子设计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以软件的方式设计硬件;具有强大的逻辑设计仿真测试技术, 在各个设计层次上利用计算机完成仿真模拟;系统可以在线编程, 在线升级, 查找错误与纠错十分方便等等。由于极大地提高了大规模电子系统设计的自动化程度, 使得EDA技术较好地满足了电子技术在通信、计算机及家电产品生产等领域的技术需求, 是当前世界电子设计的最新技术潮流, 它将是今后电子设计的主要技术方向, 因而掌握EDA技术是电子工程师及从事电子技术研发人员的必备技能, 也是现代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1]。它独特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方式能带给学生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 学好它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它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和在电子工业方面所起的作用, 让学生对EDA产生兴趣, 重视EDA技术的学习。

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 应着重突出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改革教学内容, 消除学生畏难情绪

EDA的教材和相关的参考资料很多, 大部分内容广泛, 没有专门针对电子信息专业的EDA技术教材。所以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总结了教学经验, 自主编写了一本《EDA技术与VHDL实用教程》, 由浅入深将整个E-DA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1. 逻辑行为的实现。

第一阶段, 即用EDA工具完成数字电路实验中的部分内容, 如交通红绿灯控制、数码译码显示、逻辑表决器、数字石英钟、普通频率计等纯逻辑行为实现方面的电路设计。其特点是工作频率低, 不用EDA技术及相关器件也能实现, 无法体现EDA技术的优势, 只能作为初学者的过渡[2]。

2. 控制与信号传输功能的实现。

第二阶段, 如A/D高速采样、自动化控制、逻辑分析仪、存储示波器、虚拟仪表、接口与通信模块的设计等, 其特点是必须使用E-DA技术才能实现, 技术指标大幅度提高, 能体现EDA的优势。

3. 算法的实现。

第三阶段, 如NR、FFR、CPU、软核嵌入式系统乃至SOPC的设计开发等, 这个层面的最大特点是对象上升到系统级, 包含软硬件联合设计, 设计技术突破了一般的EDA技术, 而涵盖更广更多的科学分支的理论和技术。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正常的教学主要为第一阶段, 对于一部分动手能力强、肯钻研的同学, 可以引导学习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内容, 并为参加一些省级国家级的电子竞赛做准备。有步骤有阶段性的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优化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上, 要注重教学实效, 侧重于实用电子系统的设计, 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针对性强的实验应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因此, EDA实验更应该注重实验的质量, 而绝非注重使用了什么软硬件。在教学的第一阶段, 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 如用E-DA工具重复一些数字电路课程中的实验, 不涉及任何技术指标和系统规模。然而, 众所周知。实用电子系统的技术指标是十分重要的, 这包括速度、面积、可靠性、容错性、电磁兼容性等。有时指标要求往往决定了所使用的技术, 指标要求推动技术的发展。因此, EDA课程的实验除了必须完成的基础性项目外, 还应引导学生完成一些传统电子设计技术 (包括单片机) 不能实现的内容, 从而突出这一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优势。例如UART、PS/2接口或CPU的设计突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FIR设计表现了基于EDA技术特有的IP应用技术;纯硬件构成的音乐电路的设计体现了EDA工具面对复杂逻辑电路设计的突出优势。这些实践过程会使学生发现, 诸如ISP下载方式、FP (;A、ASIC乃至EDA软件等设计手段都成了配角, 而唯有为更高质景地完成实验项目而不懈追求的设计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应用系统的实现成了主角,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这门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改革考核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不再以一张考卷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是分阶段进行考核, 在这基础之上, 结合课程设计进行综合评测。同时鼓励学生课外自己设计制作一些历届的电子竞赛课题, 提交设计的作品, 根据作品的制作水平可以免试。这样, 既能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得到肯定, 又鼓励了能力较强的同学, 让他们主动学习。

EDA技术是一种功能十分强大的技术, 在讲明E-DA技术的重要性后, 学生也重视EDA技术的学习, 但是由于EDA本身的复杂性, 要求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但是如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 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瑾, 李泽光, 刘海燕.关于《EDA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 2006, 27 (6) .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8

1 高校电子专业教育存在的缺陷

近年来,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考验学生实践能力的竞赛项目影响力渐增,学校也每年组织学生培训参加竞赛。作者在竞赛指导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平时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在培训的前几轮就被淘汰掉,而最后获得较好比赛成绩的大多是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上看,学生们反应得最多的问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是教学过程没有遵循“学以致用”这个准则的体现。具体到教学环节来说,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 没有在教学中给学生灌输学科体系的概念

高校教育中专业课程多,每门课程知识容量大。教师们往往关注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是否将关键知识点讲到,而没有去考虑为学生梳理一个体系,没有将知识点引申并结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讲解。于是,学生只是孤立地学习各个知识点,没有从学科体系角度审视各知识点,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学生对各门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作用,应该在哪些应用层次上使用哪些知识这些关键问题上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在学习时视野过于狭窄,在应用上思维不开阔,只能解决涉及单一课程内容的问题,一旦要求综合应用,很多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

1.2 实验课程教学手段单一

在实践教学上,一般都依赖现成的实验教学设备,学生只能按实验书把线连接好,编几个小程序,没有从系统层面对实验任务进行思考。在实验课程中进行的实际操作是片面的,很多实际应用中会出现的问题被现成的实验设备掩盖了,学生无法从中得到更多的经验积累。

在电子竞赛培训中就经常发现,如果电路按常用接法使用,学生们普遍能完成工作,一旦电路被改动了或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电路系统时,很多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实验课程中习惯了按照别人规定的思路执行,而没有经过自己的创造性开发。以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中只能进行按部就班底层编程或画图组装,很难成为创新型人才。

1.3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中,学生没有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无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实验课程中,所使用的实验设备是现成的,没有自己独立设计生成的作品。这些都导致学生将学习看做是一种机械的任务,他们对本专业的兴趣很快下降,对实验课程只是敷衍了事。

根据调查,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对学校每年推出的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热情很高,所申报的项目最多的时候达到了40多项,但一年后能坚持做出实物的不到6项。这就是机械化的教学慢慢消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1.4 不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电子专业知识推陈出新的速度很快,特别是在电子芯片上,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产品出现,而学生在大学4年中学习时间有限,老师也不可能将所有芯片知识都讲到,只能将常见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芯片进行介绍。这时,学生必须能够在掌握基本芯片使用的基础上,查找资料,归纳总结,自己学习新芯片的使用方法。

不仅在芯片的使用上是这样,对于新的编程手段、新的算法和新的电路系统来说都需要学生在基础知识上自行学习。只有具备很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才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但是现在很多课程的教学只是为了教学而教,为了考试而教,很多作业和考试只是为了考察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情况,没有更深入地考察学生举一反三,归纳总结的能力。

2 对高校电子专业教学改进的尝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教学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基于计算机的各类电子仿真软件可以让学生不必借助实际硬件就可以完成一部分设计任务,而且便于调试和修改,大大节省了训练经费和时间;而计算机(特别是笔记本电脑)在学生中的普及,可以缓解学校实验场地和设备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对电子类课程教学环节进行一些改进。

2.1 推行专题类综合实践课程

针对传统实验课程手段单一,教学时间紧的问题,尝试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小电路系统设计。教师将任务下达,先将系统原理,要用到的知识点做大致介绍。随后学生在课余自行查找资料,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设计任务,教师也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监督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后提交仿真结果,教师检查通过后可以在实验室将实物制作出来完成最终调试。

这样的实践课程中,教师只是进行宏观的指导,只在重点难点处细致讲解,而其余细节要学生自行思考并实施。更重要的是,对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多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具体的设计流程,还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课以制作出实物为最终结果,学生可以将作品收藏,这样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融合多门课程进行系统性培训

在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将多门课程内容进行串联。作者尝试在电子竞赛培训的时候进行综合设计讲座。讲座的内容以分析具体的典型电路系统为主,按由顶层到底层的设计思路,对系统功能进行分解,搭建系统原理框图,再分别对各模块的工作原理、设计思路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介绍。这样的讲座为学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让他们明白所学的各种芯片和技术可以用在哪些方面,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系统的搭建。这样培训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宏观的层面去审视整个课程体系,开阔学生的思维。

另外,作者认为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介绍的讲座非常重要。应该在讲座中明确指出专业培养的目标,还应介绍围绕整个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如何设置,各门课程的作用是什么,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其中涉及到哪些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只有让学生了解整个知识体系结构,他们在学习时才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才能有更好的主观能动性。

2.3 进行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在应用型课程中,尝试使用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同时进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将笔记本电脑带入课堂,在介绍一段程序或者一个小电路结构后,学生可以立即在电脑上动手验证。在验证过程中,对开发仿真工具或书本上的细微漏洞学生可以马上提问并得到解决。这样不仅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印象,还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同时积累一点实际操作的经验,并且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验证性的操作也可以由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完成,让学生观摩,这样也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3 结语

作者在进行多年电子竞赛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在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将一些新的教学环节融入到现有的成熟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尝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不增加学校负担的情况下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经过试验性的教学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者也会继续进行改进,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培养合格电子专业人才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洪华杰,柯冠岩.关于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4)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9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需求旺盛, 同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1,2]。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是省属本科院校 , 申报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 定位为应用型, 以求在技术和人才两方面为区域经济提供支持。经过多方调研与研究, 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定位为信号处理与通信、电子系统设计,培养掌握电子设备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相关技术的人才。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和电子类宽口径人才培养的目标, 从课程体系的建立、实践教学的建设等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2 培养方案制定原则

(1) 社会需求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3]。为了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专业的发展更具有地方特色, 课程的设置更加实用,我院在增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过程中, 对国内多所高校如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济南大学、 德州学院等进行调研, 比较这些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另外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这个专业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科学的人才市场预测研究; 因为我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 要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要结合地方特色,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专业培养方案与原则。

(2) 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 , 对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之间的学时分配进行调整, 使其更加合理; 在保证总学分不变、核心课程学分充足 的基础上 ,增加了电子信息技术导论, 这门课程可以引导没有任何专业概念的学生初步了解该专业的知识结构; 适当增加了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 如Java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移动通 信、电子 系统设计 与实践、 电子设计 自动化、 嵌入式操作 系统等 , 这些课程 从软件和 硬件两方 面打造学 生的实践应 用能力 , 提高学生 知识架构 与市场需 求的匹配 度 ;在任选课模块, 增加了目前热门的课程, 如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Android开发、信息安全等, 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3) 在学生培养方面 , 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摆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从目前的企业需求情况来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要特别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加强实践环节。课内设置的实验课仅仅能让学生对课程有个初步了解, 能够验证已存在的理论知识, 无法应用学到的理论来进行分析、设计和开发, 因此需开设专门以技能培养为目的的专业课程设计, 提供可供选择的开放性实验, 开设融合多门课程知识的大型系统设计, 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开发能力, 这样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3 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体系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 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 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4]。通过对国内典型工科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了研究和比较,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体现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课程体系中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4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从层次关系上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模块专业选修课4个主要层次, 如图1所示。

第一层次为公共必修课程, 全校所有专业基本一致, 主要完成政治、英语、体育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教学。

第二层次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修课程, 共23门课程,其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可以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奠定数学和物理基础;“电子信息技术导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高频电子线路”5门课程为 学生构建 好电路分 析与设计 的知识架 构 ;“高级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Java程序设计”为学生搭建好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可以让学生掌握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信息论与编码技术”、“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可以让学生对信息处理、通信和电磁场的知识有初步了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原理及应用”可以让学生对软硬件结合的系统设计有了基本的了解。

第三层次为专业选修课程, 包括模块专业选修课程和任选课, 其中模块专业选修课程将在第4个层次详细介绍, 任选课开设社会热门的课程, 如“Android开发”、“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信息安全”、“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检索”等, 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更加贴合社会需求。

第四层次为模块专业选修课程 , 根据学科 方向的不 同 ,采用模块化的设置思想, 分成2个专业选修课模块供学生选择, 分别是信号处理与通信模块、电子系统设计模块。信号处理与通信方向设置“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 及“语音信号处理”课程, 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通信和信号处理的知识; 电子系统设置方向设置“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电子设计自动化”及“嵌 入式操作 系统”课程, 让学生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方法, 培养其设计开发电子系统的能力。

4 实践教学的建设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5]。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研究型大学, 要求学生有更强的动手能力, 更强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3种类型, 即课内实验与课外拓展结合、课程设计、综合系统设计, 同时以科技竞赛推动来课程教学,这一体系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贯穿整个教学计划始终。

4.1 课内实验与课外拓展结合

针对一些基础理论课程设置, 课内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以学到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 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加强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包括电路原理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模拟电子线路实验、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等。通过课内实验与课外拓展结合的教学, 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 掌握基本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

4.2 课程设计

针对一些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以小型设 计类实验 为主。包括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和电子系统课程设计等。通过这些课程设计, 使学生获得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挖掘, 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综合系统设计

开设设计型实验的课程和项目, 并逐步加大比例, 引导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开发和调试。通过综合系统设计,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

上面3种实验逐步推进, 能够让学生从一般的课内实验逐步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调试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符合我校培养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要求。

同时, 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创业杯”等各种竞赛 。组织教师对报名参加大赛的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辅导, 开放实验室来辅助他们完成竞赛, 对获奖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科技竞赛推动课程教学, 在相关课程的教授中加入竞赛的知识和思维, 引导学生去思考, 通过竞赛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专业更好地发展, 为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5 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10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课程内容,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行业由于其专业性较强,是对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同时该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也不断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必须对本专业学生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优化,才能满足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高职人才新的需求。

1培养目标上的优化调整

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高职院校应在能力要求与课程设置上不拘传统,有一定的突破:一是在基于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有关高职高专的教学计划的原则下,应针对学院与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二是应突出本专业在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生产实际,有创造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三是应在制定目标上突出本地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

2优化调整的具体做法

2.1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 其就业岗位特点表现出了专业对口性呈下降均势,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现状,大多数学生都改行或者从事与专业相关程度不大的工作。这就要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应从过去的传统课程体系中加以改革的优化,将传统的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下调,而应引入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课程,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专业培养之上,加强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情商等方面的培养, 塑造一个具有一定文学艺术修养、知识面广、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2.2注重基础,扩宽知识面

21世纪需要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而长期以来,大学的教育模式已经形成了单一的专才教育模式,并且由于过分强调实用与专业对口,导致学生所学专业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专业知识越来越窄,学生的知识面窄、就业面窄、工作适应能力差、研发能力不足。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应在科学规划下设置电子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加大、授课内容的拓宽、广泛引进最新现代电子信息发展的知识介绍,一改传统专业基础课的内涵。例如,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这门传统的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中,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将MCS-51类的8位单片机作为重点讲解对象,对51类的8位单片机的硬件结构、软件应用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应不单单讲解MCS-51类的8位单片机的应用技术,还应该引入现在该领域流行的32位单片机的讲授,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口径和更宽的专业适应能力。

2.3以系统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从系统的角度整体上进行优化和改革,而不是单一性的单学科的改进。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取上, 应本着学科的统一和技术的系统性出发, 将学科中的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整合、贯通,汇成本专业的知识体,构建电子信息专业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传统专业基础课,从历屇学生学习情况和反映来看, 均表示出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好学,学了感觉没什么用处。在教学中深究其原因, 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三门课程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际应用,均不堪了解,这就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刻,知识的应用更加无从谈起。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在这三门课的教学中,应将相互的联系进行深入讲解,在三门课授课中,一旦有相互的知识运用的地方,教师应将相关课程的知识进行复习与联系,让学生对这三门课程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运用,有一个充分的掌握。这样才能使课程之间相互交融,使学生所学知识不单单是一个个知识点,而应该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在各科教学中,都应该加入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关连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知识上形成系统性和关连性,让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汇接成知识线,从而形成专业方面的知识面,从整体上把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使以前相对分散独立的单科课程,形成衔接紧密、相互关连、环环相扣的课程群,按照课程群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2.4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突出应用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既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针对现代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本专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在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学加强以下三方面的能力培养:

2.4.1专业仪器仪表使用能力的培养

这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特色所决定的,正确使用本专业的仪器仪表是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技能的基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验课的教学中,从基础抓起,有必要在实验教学以前专门进行实验相关的仪器仪表的使用的讲授,打牢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

2.4.2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

根据系统性构建课程群的思路,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也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关连的能力培养。例如,可根据专业特点构建硬件电路、软件语言和测试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硬件电路技能可由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实验课程组成,可将以上三门课程的实验打破课程与课程的界线,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综合电路进行测试、分析,使学生不仅掌握本课程的一些基本专业技能,通过综合性的实验让学生将单科的实践能力汇接成一定的硬件电路测试、分析能力。

2.4.3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

专业设计能力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员进行电路设计、研发、测试所具备的必要的实践能力,它要求从业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研发、设计知识。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讲,要想在学校里具备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和要求上,毕竟不太现实。不过可以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作品设计方面来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是在毕业作品设计的选题方面,指导教师应根据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器件方面的发展,选择一些具有前沿知识性的课题, 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在毕业作品的实际制作上,应将学生力所能及的知识运用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力求作品在性能、技术方面的作出创新,突出展示作品在设计上的闪光点。三是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应突出综合性和前沿性,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知识高度和深度,尤其在一些前沿性的知识的论述方面,从资料查阅、信息搜集、前沿知识的再学习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一定的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能力。通过以上毕业设计阶段的三个方面的培养,学生在专业设计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其进入社会,打下专业基础。

2.4.4综合能力的培养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11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2-0157-01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的数量日益增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的规模也逐渐扩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与其他一般的工程不同,电子信息系統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涉及到了结构、空调、建筑电气等各方面的内容。

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最初是在1960年左右开始发展的,这一阶段主要的标志事件有1959年9月第一台大型的电子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74年8月DJS130小型多功能计算机研制生产、1978年初DJS054微型控制机研制成功等,在这阶段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设备需要较高的运行环境,因此需要保持机房的洁净程度,出入机房的人员需要更换衣服和鞋子,相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标准规定仍然没有出台。

在1980年左右,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计算机开始渗透到了各行各业,这一阶段主要的标志事件有1980年10月MS-DOS/PC-DOS的开发与使用、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PC机长城100DJS-0520微机通过了鉴定、1988年我国第一台国产以太局域网系统的研发成功等。在这一时期内诞生了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国家标准《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我国的机房建设开始有了统一的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建设也逐渐朝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国家颁布了《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的安全标准。

在1990年左右我国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一阶段出现了第一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国家设计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主要的标志性事件有1990年5月微软发布了Windows3.0、1992年4月Windows3.1发布、1993年Internet开始商业化运行等,但是当时国家的电源不稳定,进口的许多卫星小站设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返修发现出现损坏的原因是零地压力过高,一些地区的零地电压普遍高于2V,而当时《计算站场地安全标准》等标准中并没有对于零地电压有明确的规定

到2000年以后,计算机开始更多的应用于业务中,数据中心也被开始使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开始建设自身的网络系统并着手于实际应用,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事件有2001年我国IT产业产值达到了1.35万亿人民币、2003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中提出了四项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的建设开始引入其他新型技术,建设更多新型的智能建筑,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广播系统、安保系统等技术都有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中应用。

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的设计中需要加强安全方面的设计,一方面要注重对于设备安全性的设计,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对于人员安全性的设计,综合防火、防水、设备承重、防盗等各方面信息,在建设施工前对于其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笔者就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主要的几方面问题进行分析。

2.1 防火方面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中应当选择不宜燃烧的装修材料,在机房的入口处以及隔墙等维护结构的防火性能方面按照相关的消防规范进行建设施工,安装阻燃线缆,配电线缆的实际负荷数要小于设计的负荷数,在机房内部安置灭火器和消防警报系统,在公共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区域中安装烟感监测器。

2.2 防水方面

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要注意地漏和防水围堰的设置,通过这些设置可以排出机房的水源,防止水源进入,利用自闭式地漏技能防止害虫的进入,又能防止水源的进入,在精密空调进水系统中选择抗腐蚀和耐高压的进水管材料连接漏水的检测设备和总进水阀。

2.3 防雷方面

雷电会使计算机设备使用的寿命,造成数据的丢失,甚至会使整个计算机设备损坏,因此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中要加强防雷方面的设计与施工,可以在机房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在机房内部设置一些电源防雷系统,将电缆的金属外壳以及钢丝接入地面,避免由于设备绝缘层损坏影响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事件的发生。

例如:某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位于12层的建筑中,4、5、8层均可用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建设,在进行建设施工前,施工人员详细的考察了周边的环境,认为8层虽然位置和空间都非常适合于机房的建设,但是楼层的高度过高,其防雷性能可能不佳,因此决定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建设选择在了第5层,该楼层的房间位置靠近电梯,并且房间的空间大小非常适合,布线很方便,电力稳定,综合各种因素后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开始顺利的实施。

2.4 设备承重方面

设备承重问题影响着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建设,所以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需要由专业的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对于建筑楼面的实际荷载数进行计算,使设备承重荷载量能够满足设备的实际情况。

2.5 供电设计方面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供电方面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与施工,例如:在A级中应当考虑一级负荷中最重要的负荷应当在机房中搭配两个供电电源和备用电源,在B级中应当考虑一级负荷机房两个电源无法满足供电的实际需求,应当配备适当的发电机为备用的电源,在C级中考虑为二级负荷。

2.6 空调设计方面

随着IT设备功率的不断提升,设备的发热量也在不断的增大,因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需要加强空调设计方面,使设备能够充分的散热。

空调的冷负荷为设计中的重点,空调中应当针对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在前方进风,后方出风的设备,空调设计就应当保证前面冷而后面热,在布置空调设备时可以采用为“背对背”或者“面对面”的形式,同时机房空调应当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春秋两个季节不开启,而在夏季机房的空气流通无法满足IT设备散热的状态下开启空调,进行设备的散热、降温。

例如:某机房在夏季设备无法很好的散热时,开启了空调进行空气调节,该空调的制冷效果非常好,运营耗费的电能较小,而且具备很温控器过滤、风量大小调节等功能,在空调的排风口安装了空气过滤器,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遥控空调,实现操作和管理,当机房门窗关闭后,利用该空调将设备散热降温的同时,过滤了空气增强了该机房的空气清洁程度。

3 结 语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应当注重防水、防火、防雷、设备的承重、供电设计和空调设计等方面,综合机房设计和施工的各方面因素,科学合理的进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兴.分析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施工[J].信息通信,2013,(5).

[2] 岳洪泉.数据机房工程节能设计探讨[J].建筑电气,2014,(12).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篇12

近些年来,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与理论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要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不断加强工学结合,突出课程体系的针对性[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也需要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 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因此,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 就要从考核内容、形式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 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又切实可行, 能充分发挥考核功能和实现“能力本位”教育教学目的的考核制度,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考核方式的问题

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考核方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考核评价方法片面。

在传统的多数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期末考试成绩是主要的决定因素,而期末考试往往是书面闭卷形式,这就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侥幸投机心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2]。

(2)考核内容结构不合理。

传统的考核内容主要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范围,侧重于考核知识的识记和掌握,而不够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3];考核导向上重知识考核,轻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

(3)形成性考核过程实施中的程序和监督不到位。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传统的课程加大了形成性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使用比重,如加大平时学习比重,加大学习态度比重,等等,该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一些问题[4],主要是考核内容选择片面,考核过程实施随意,课程形成性过程考核的结果缺乏应有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主要原因是对形成性考核实施中的程序和监督不够到位。

(4)考核的考试形式单一。

传统的终结性考核的考试形式主要是笔试闭卷,不利于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差异选择考试方法[5],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不能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以能力为重心的多样化考核模式改革实践

目前,随着国家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获得了一些成果。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6],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考核方式遵循社会岗位(群)对本专业能力的要求, 确定了学生毕业所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职业能力, 制定了具体的培养规格, 并根据本专业能力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各课程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逐步建立了以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一线高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创新精神、职业道德等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心的多样化考试模式。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能力目标考核为主,以知识目标考核为辅。

课程考核的项目、内容、标准和分值比例要紧密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设计,考核重点应放在学生完成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实现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的状况和程度上面。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应包括学习态度、能力掌握和学习效果三方面。不能首先考虑考核哪些知识理论,更不能重点围绕知识点来设计考核评价方案。对知识理论的考核,应放在辅助的地位,应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并且应该有机地融入职业能力的考核之中。同时,也要发挥知识考核的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学习掌握必备知识的积极性,最终加强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课程考核的比重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并重,理论教学内容要注重落实于实践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从而有效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科学调整、修正学生学生行为和学习动机。

(2)注重实验实训考核,辅以卷面考核。

实验实训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职业能力的掌握与提高一定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实现,通过实验实训的实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观察与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只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客观评价和验证。卷面考试虽然也可以考一些能力应用题,但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考核必须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以卷面考核为辅。要以“真刀真枪”的“实战”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以此引导学生重视实际操作训练。

(3)注重形成性考核, 辅以终结性考核。

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课程考核方案设计要特别注重平时项目或任务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职业能力训练项目都是考核点,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到课率、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这些往往是职业素质培育的重要方面。终结性考核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考核手段,也可以采用卷面笔试以外的方式, 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完全可以用综合职业训练项目的考核来替代,考核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考核手段, 终结性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应非得是卷面考试, 有的课程完全可以用综合实验实训项目的考核来替代。

(4)注重终结性考核的考核形式多样化。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终结性考核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于笔试闭卷、笔试开卷和上机考试等形式的终结性考核采用题库系统,可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并使考试的结果比较客观、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课程可以通过撰写课程论文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查询资料,调查、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专业课程内容与某职业资格认证关系紧密,可通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代替终结性考核,对于实践动手要求较高的课程可采用实践考核,现场抽题,现场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操作过程及结果评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 结语

总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考核模式应紧紧围绕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探索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和与时代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变考试是教学过程的“终结性环节”为教学过程的“促进环节”,激励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使考试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对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成为总结、提高,综合学习的过程,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传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考核方式不符合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教师要以培养高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建立以能力以学生为主体, 以能力为重心的多样化考核模式,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杨晓波, 冯冀宁等.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 :47-48.

[2]曾良骥.试论高职课程考核的类型特色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 (06) :69-70.

[3]王燕燕, 童泽等.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11) :42-43.

[4]许元.关于高职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4) :47-48.

[5]岂爱妮.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考核模式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06) :17-18.

上一篇:项目后评价理论下一篇:卫生系统宏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