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2024-05-10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共12篇)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1

现今, 单片机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 作为微控系统关键核心的单片机, 已广泛使用在各大领域中。为了能够达到社会与企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 我国各大高等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均设置了单片机课程。在电子信息工程中, 对于单片机技术, 传统的方式是以教师课堂讲述其原理为中心, 同时以“箱子实验”的固定模式为辅。然而这种传统的方式, 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1 单片机技术的电子台历设计

1.1 电子台历设计概述

电子台历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计时工具, 其具体的显示方式为同时显示年、月、日、星期、小时、分钟以及秒等。该计时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即走时精确、误差较小, 并且在时间设定与调整功能上比较便捷。电子台历设计的主要特点为:同步进行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其主要的构成部分为单片机 (AT89C52) 、LED显示电路以及按键电路等[1]。在Proteus的环境下, 电子台历展开仿真环节, 而其软件编写过程则是在Keil环境下进行, 之后再通过Proteus与Keil, 最终实现实时调试编写的程序。

1.2 软件与硬件设计

电子台历软件设计的主要构成部分有程序初始化、按键检测以及显示数据等。硬件系统所使用的AT89C52的单片机, 该电子台历硬件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为电源、11.0592MHz的CRYSTA L、30p F的CAP以及AT89C52等。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开设单片机课程, 并且进行单片机电子台历的设计实验, 主要是为了了解设计外围的电路与程序、定时器中断控制以及LED显示器的读写控制程序, 进而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 来最终达到设定全部时间的目的[2]。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单片机电子台历的设计, 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单片机设计技术的兴趣与热情,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单片机电子台历设计的运用

电子信息工程学科, 是计算机应用学科中的一种,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的不断前进, 电子信息技术的处理与控制已经普遍运用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在电子信息工程该门学科中, 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开发集成运用是其必须认识与掌握的两个知识点。然而, 由于现今的单片机的快速发展, 且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改善上充分展现了其优势的大环境下, 对电子信息工程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了解与熟练掌握单片机相关知识的涵义, 同时还必须追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对自身内在的底蕴进行创新与发展。在当今社会, 单片机快速发展并已经逐渐成为电子信息工作当中的一个关键性技术, 占据核心地位, 系统地、全面的了解有关单片机的知识, 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电子信息工程得到飞速的前进。

众所周知,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 实验是其最为关键且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学生在详细认识并掌握单片机电子台历的设计情况的基础上, 将单片机技术运用于电子台历设计作为一个实验的实例, 开展相关的模拟实验, 通过实践实验、展开操作的方式向该专业的学生传授有关电子信息工程学中的具体知识。在电子信息工程过程中还没有使用到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时, 最初所运用的是以课堂教师理论讲解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而使用的辅助实例为“箱子实验”的固定模式, 并未对单片机的本质特性与属性进行全面的、切实的解剖与了解。要想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 充分应用单片机技术在电子台历设计这一实例, 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且全面地分析单片机电子台历的结构, 了解其构造的芯片及其集成电路板, 同时对单片机和接口相接技术的运用加以有效的掌握[3]。之后, 进入到实验室内, 依据已经掌握到的有关单片机的知识及其特点, 展开自我实验。当学生在进行实验时, 由于是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 因此, 一旦遇到问题就能够与正在进行的实验实例相参照比较, 这样学生就能够了解到自身还有哪个方面的知识点尚未完全掌握, 有哪个知识点存在不足。这种实验学习的方式与最初传统的、陈旧的学习方式相对比, 这样的效率更高, 质量更好。在电子信息工程中, 运用依据单片机技术的电子台历设计实例, 有助于学生电子信息工程知识的有效掌握, 同时还有利于对电子信息工程加以启迪, 进而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前景。

3 结束语

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给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培养相关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能够充分满足当今社会对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高等院校应当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 不断对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进行创新与变革, 大力开展实践探究。而电子信息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内容就是实践实验, 加强对实践实验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效调动, 同时还能有效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操作能力。

在本文中在基本掌握单片机技术在电子台历设计中的运用的前提条件下, 对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的学习模式进行探讨, 以实例为主, 理论知识为辅, 高度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操作, 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相关知识。

摘要:在当今时代, 高校应当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 以便满足社会与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因此, 应该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改革。现今, 单片机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中, 单片机已经发展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引用单片机电子台历设计,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运用单片机电子台历设计, 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文章将对在电子信息工程中, 运用单片机电子台历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单片机,电子台历

参考文献

[1]高强, 倪维晨.谷海青.基于Proteus设计电子台历的单片机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07) .

[2]孙岩.利用单片机仿真技术设计电子台历的教学分析[J].电子世界, 2013 (05) .

[3]欧阳瑞华.浅谈启发式教学在电子信息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2

为保证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使我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更加规范化和标准,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格式》(国家标准GB/ 7713-87)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家标准GB/T 7714-2005)等的精神和要求,依据学院《商丘学院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制订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

1、封面:由学校统一制定,内容包括:“学号”、“设计(论文)题目”、“分院”、“专业名称”、“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等填写项目。

2、任务书:内容包括设计(论文)题目、学生所在分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文献、进度安排等。

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题目、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题类型、指导教师、职称、课题来源、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的结果。

4、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5、摘要:介绍撰写目的、主要内容、结论及创新点。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200个汉字左右。有的专业同时要求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英语专业摘要相当于200个汉字的英语实词。

6、关键词: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为3~5个。有的专业同时要求中、英文关键词。

7、目录:要求目录标题层次清晰,与正文中标题一致。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目录按三级标题撰写。

8、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包括前言、主体及结论。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分、逻辑性强、文理通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把实践结果上升到理论认识或应用理论的高度,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毕业设计图纸上的各项内容要求符合制图标准:结构合理、视图正确、尺寸齐全、图表完备。毕业设计(论文)的图纸尽量利用计算机打印、绘制。

9、致谢: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10、参考文献: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每篇设计(论文)至少要引用5~10篇、最近3~5年的原文资料。

11、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设计)附录中。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

12、优秀论文简介:被收录到《商丘学院优秀毕业论文选编》的论文,必须完成约800汉字(外语专业相当于800个汉语的英文实词)的简介,包括选题来源、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过程的概括性叙述、主要结果、结论等。简介内容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认或非通用的符号和术语。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及打印格式

1、毕业设计(论文)按本规范格式要求,使用A4复印纸,用计算机打印。

2、封面:使用统一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其中“学号”、“分院”、“专业名称”、“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等项的内容在填写时位于横线正中,采用小三黑体字体。

3、任务书内容按照学校模板编写,内容字体为5号宋体。

4、开题报告内容按照学校模板编写,内容字体为5号宋体。

5、摘要:“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居中)。摘要正文采用中文小四号宋体字。摘要内容不分段,英文摘要另起一页。

6、关键词:选用3~5个关键词。摘要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字样(四号黑体,左对齐),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不用标点符号。

7、目录: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

1、„„,1.1、„„,1.1.1、„„的顺序撰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

8、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1)有关文字内容的要求:

① 正文文字一律采用中文宋体或Times New Roman英文字体。每章另起一页,章题目采用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0.5行),节题目采用小四号

黑体左对齐,段前段后0.5行;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

② 页面设置:单面打印,上2 cm,下2 cm,左2.5 cm,右1.5 cm,装订线0.5 cm,选择“不对称页边距”,页眉1.2 cm,页脚1.5 cm。

③ 页眉设置:以小五号宋体键入“商丘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居中。

④ 页码设置:居中,用阿拉伯数字一次打印输出,页码从正文开始加入。⑤ 正文段落:1.5倍行距。

⑥利用计算机整理、打印论文。

(2)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章节序号

一般采用以阿拉伯数字五级连续编号。

如:

1、1.1、1.1.1、„„,之后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①,②„„。

(3)毕业设计(论文)的公式、图与表

① 公式号以与正文相统一的编号,如(2·4)表示第2部分的第4个公式。公式应采用公式编辑应用程序输入,选择默认格式,公式号右对齐,公式调整至居中。

② 表格:每个表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部分第一个表的序号为“表1.1”,并应有表名。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五号黑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表头与表格为一整体,不得拆开排于两页。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居中),不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说明(五号宋体),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表中若有附注,用小五号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例如:注1:,注2。

③ 图:毕业设计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

图题及图中说明:每幅插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部分编排,如第一部分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图题置于图下,用五号宋体。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用小五号宋体。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GB/4457-4460-84, GB/1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④ 坐标与坐标单位:对坐标轴必须进行说明,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⑤ 论文原件中照片图及插图

毕业设计(论文)原件中的照片图应是直接用数码相机拍照的照片,或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可为黑白或彩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对金相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9、毕业设计(论文)的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注释与参考文献分列。建议注释采用页下脚注,分页编码。参考文献列于文章末尾,连续编号。注释和参考文献以必要为原则,其中“注释”视学科具体情况安排。要求注释或参考文献与文内角注编号一一对应。

如果解释某些内容,或者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均可做为注释(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如“„„和谐社会”,要以圈码标识上标①表示。

10、参考文献 ①

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参考文献著录规范是学术研究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1)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注意参考文献多样性,其中〔M〕不超过3篇。

(2)正文中按参考文献出现的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 ]标明,[ ]中标出序号。如“┅效率可提高25%”[14],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14。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

(3)某文献在正文中被多次引用,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如果在正文的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列写这几篇文献的序号:若几个序号是连续的,只标注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若几个序号不连续,各序号之间加逗号。

(4)作者为3人和3人以下的,列出全部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3人以上只列前3人,并在第三者后加“等或etc.”。

(5)参考文献的注文放在论文后,注文的序号应与正文中的序号对应,序号前不加方括号。

(6)参考文献类型的标识符号:专著〔M〕,期刊〔J〕,论文集〔C〕,单篇论文〔A〕,报告〔R〕,学位论文〔D〕,标准〔S〕,专利〔P〕,报纸文章〔N〕,其他文献〔Z〕。

(7)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姓名.专著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名, 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序号〕作者姓名.文章题目〔J〕.刊物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会议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专利文献:〔序号〕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数据库、光盘图书: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以及光盘图书等电子文献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字母作为标识; 数据库(网上):DB(DB/OL);计算机程序(磁盘):CP(CP/DK);光盘图书:M/CD。

11、附录: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中的图、表、式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等。

三、毕业设计(论文)印刷、装订与存档

1、毕业设计(论文)按以下排列顺序印刷与装订:

(1)封面(2)摘要(3)目录(4)正文(5)致谢

(6)参考文献(7)附录

2、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以下顺序存档:

(1)商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商丘学院开题报告

(3)商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本

(4)商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5)商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评阅意见表

(6)商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7)商丘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答辩评分表

(8)商丘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3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实例

中图分类号: TU89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80

随着电子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弱电设备遭受雷击的情况十分普遍。而该粮管所办公楼(以下简称办公楼)曾因防雷措施不完善遭受雷击。科学合理的综合防雷设计对保障该建筑物防雷安全尤为重要。

1 防雷现状及气象、地理等基本特征

宜春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江西中西部的丘陵地带,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2.8天/年。办公楼为空旷地段孤立建筑物,土质为黄泥粘土,土壤电阻率为360Ωcm。大楼自身的特点和所处位置的气象、地理、地质、土壤、环境决定了其容易遭受雷击。2009年办公楼曾遭受雷击,原因是办公室网络交换机因未安装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防护措施。

2 防雷类别和内部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级别

2.1 防雷类别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确定办公楼的防雷类别: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kNgAe=1.5×6.28×0.054=0.51(次/年)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判定该建筑物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2.2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等级

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等级是通过计算建筑物已有的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确定的:E=1-Nc/N =0.969。0.90

3 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防雷设计方案

3.1 电源系统过电压防护

供电电源系统的防护等级按B级应采取三级电源保护。第一级在大楼地下室总配电间低压端设计开关型电源电涌保护器,此级保护处于LPZOB区与LPZ1区交界处。第二级在各楼层配电板处设计限压型电源电涌保护器,在信息中心机房、监控有线机房设计40KA(8/20μs)限压型电源电涌保护器。此级限压型与前一级开关型电源电涌保护器级间距离应大于10米,以达到电涌保护器之间的能量匹配。第三级在东西各1个弱电井电源进线处设计20KA(8/20μs)限压型电源电涌保护器。此级限压型与前一级限压型电涌保护器级间距离应大于5米。电涌保护器前端应配制空气断路器,第一级为100KA,In=60KA,Imax=100KA;第二级为40KA,In=40KA,Imax=80KA;第三级为32KA,In=20KA,Imax=40KA。电涌保护器连接导线截面积第一级≥16平方毫米,第二级≥10平方毫米,第三级≥6平方毫米。电力线路上通过以上的电源电涌保护,可有效的对电源线路上雷电波侵入进行抑制。

3.2 信号系统过电压防护

有线电视、监控线采取了屏蔽,将电缆金属外护层进、出建筑物在LPZ0B与LPZ1区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光纤在入户端将所有金属光缆接头、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等电位连接并接地。电话电缆套金属钢管埋地引入,在入户端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3.3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

办公楼电子信息系统等电位连接采用S型和M型相结合的形式,此种连接方法方便灵活,安全性高。电源、信号电涌保护器、电气设备的接地线、PE线、金属门窗、金属地板、电梯轨道、电缆桥架、金属管路、电缆金属外皮、信息系统的金属部件(包括箱体、壳体、机架)及系统等电位联结网,均以最短路径连接(焊接)。LPZ0、LPZ1、LPZ2区的防雷区的交界处,与等电位连接带相连。建筑物楼顶的避雷带,金属管道,金属均压环,建筑物楼、板、柱,基础地网的钢筋,连接(焊接或绑扎)成电气通路的“法拉第笼”,整栋大楼均处于等电位状态。

3.4 屏蔽及综合布线

屏蔽是减少电磁脉冲干扰的基本措施。办公楼采取将铝合金门窗、玻璃幕墙支架、金属门窗、建筑物的梁、板、柱及基础内的钢筋,相互连接成连通的系统,构成金属屏蔽的“法拉第笼”式。对于信息系统的屏蔽措施,将机房的金属门窗、静电地板支架、墙面铜丝网与机房局部等电位连接,电话线埋地穿钢管进入电话机房,并同金属管道在入户端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光纤在入户端将所有金属接头、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直接接地,屏蔽层应电气贯通,使感应环路阻抗最小,产生感应电流最大,起到电感耦合的最大效应,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感应电压,以保护电子信息设备不受损害。

4 结语

该办公楼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设计是在分析该建筑物雷击事故的情况,经现场全面勘察,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施工,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以来,尽管雷电活动依然频繁,但再未发生雷击事故,这充分佐证了该建筑物现有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四川省建设厅,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S].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防雷工程技术中心组编,梅卫群、江如燕.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第二版)[M].气象出版社,2006.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雷电防护教研室,施广全.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M].防雷与电磁兼容专业系列教材,2007.

[5]刘兴顺.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4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使用的普及性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建设项目增加, 推动了机房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设计施工需要依托较多学科的技术支持, 与普通工程有所区分, 在建筑结构、建筑装修、电气技术、安全防范、电磁屏蔽等方面都需要专业的技术辅助。对此, 我国陆续颁布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 用以指导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使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工程建设能够有章可循, 实现科学合理的施工作业。

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优势分析

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在1960年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 主要的标志性事件为1959年9月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的研制成功、1974年DJS30小型多功能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以及1978年DJS054微型控制机的研制成功。在初期的发展过程中, 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工程对于外部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机房的卫生方面要求相关进出人员更换衣服鞋子, 保证机房的洁净。到1990年左右, 我国计算机通信技术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2]。此时出现了第一个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国家也颁布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但由于当时国家电源不稳定, 一部分进口设备受到了损坏。2000年左右, 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社会生产生活各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 促进着我国计算机信息的发展。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引入了其他新型技术, 用于智能化建筑的建设, 例如楼宇智能控制系统、小区安保系统等等。

之所以我国会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是由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与普通机房相比, 具备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方面, 传统模式下的普通机房在等级划分上存在单一化的缺陷, 而对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来说, 在等级划分上体现了全面、系统的优势, 可划分为三类。另一方面,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应用范围更广, 信息化程度更高, 能够满足供电、防火、防雷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除此之外,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与普通机房相比, 在安全性上更高, 能够确保人员、设施设备等多方面的安全性, 进而为相关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了充分有效的保障。

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等级的确定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等级的划分一般依据使用单位对机房系统及设施的维护保障程度、所属领域、依赖程度和故障影响程度等因素进行, 主要分为A、B、C三种机房等级。当电子信息系统在运行中发生中断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对公共场所造成严重混乱时, 此类机房工程为A类, A类机房工程在场地设施的建设上应按照容错系统进行配置, 不会因为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电源中断等原因造成电子信息系统运行的中断。A类机房工程要求至少两套系统同时工作, 以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稳定运行[3]。B类机房在中断导致的影响程度上较A类稍有下降, 机房场地设备一般按冗余要求进行配置, 以保证设备故障发生时不会导致系统运行的中断。不属于A类与B类的机房则属于C类, C类按基本配置要求进行配置, 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 信息系统不发生中断。

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4.1 供电设计方面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在供电设计方面, 应根据不同的机房等级进行选择, 充分体现安全性与稳定性, 注重供电的合理排线。在A级机房的供电设计方面, 应考虑一级负荷中最重要的负荷, 根据A级机房的重要程度应设立两个供电电源, 并设置备用电源, 以供不时之需, 电源可根据机房的运行需要选择380V或10KV。在B级机房的供电设计方面, 应适当配置发电机作为备用的电源, 保证机房供电的稳定[4]。在C级机房应较多考虑二级负荷, 确保C级机房的供电。对于机房低压配电系统的选择, 应根据机房与变电站的实际具体位置确定, 当机房与变电站距离较远, 应采用TN-C-S低压配电系统, 否则可采用TN-S系统。在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供电方面, 发电机的容量需要大于机房精密空调耗电量、UPS、消防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监控设备等机房运行设备的总容量。容量小于2500千瓦时, 可选择低压发电机组, 超过时相应采用高压发电机组。

4.2 防火方面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建设, 首先需要在建设材料上使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 在建筑材料上避免火情的发生, 在物理方面实现对火情的规避。另外, 机房工程设计施工应在工程强度和防火性能方面达到相关要求。机房工程内电子信息系统采用的电线电缆应使用阻燃线缆, 在线缆的选择上, 应根据实际运行的电量负荷进行, 使挑选的线缆电量负荷高于实际运行的负荷, 不易导致线缆发热短路现象的发生[5]。在机房的设计中, 应采纳一定的自动化灭火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 便于及时发现火情, 实现对火情的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造价较高, 为实现对相关设备的有效保护, 应加强相关防火措施, 应在设备几种区域以及重要工作区域设置质量可靠的烟感监测器, 当烟雾浓度过度时及时发出警报, 烟感监测器应在多处重要位置进行安装, 划区域进行分管, 实现整体在安全性上的把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课较多地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对于控制火情与保护系统设备都具有较好的作用。

4.3 防水方面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尽量避免外部水源的进入, 也应注重对机房内部水源的及时排出。在防水方面, 地漏和防水围堰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够有效将机房内水排出机房外, 也能有效防止外部水源的进入。在地漏的挑选上, 应使用自闭式地漏, 防止水源发生反溢, 使机房进水。另外, 避免外部水源的进入应实现对精密空调进水管道的合理挑选, 尽量使用质量可靠、耐高温耐腐蚀、能适应恶劣外部环境的优质进水管道[6]。实现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有效防水, 也需要建立有效的漏水检测机制, 将优质可靠的漏水设备安装在相应部位, 实现对水源泄露的监测。漏水设备应与机房进水的总阀门相联动, 当检测设备检测出漏水情况时, 能促使机房总进水阀完成关闭动作, 防止漏水情况的加重, 及时控制漏水造成的损失。

4.4 防雷方面

雷电容易对机房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使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内的输电线缆在短时间内承载巨大的电流, 容易造成数据丢失以及整个电子信息系统的瘫痪和损坏。为此, 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工程应加强防范雷电的相关设施建设。首先应在机房的外部顶层安装避雷针等相关防范设施, 避免雷电的打击。在机房内部应设置一定的电源防雷系统, 注重地线的使用, 也需注重相关输电线缆的维护, 避免线路老化、绝缘层剥落, 防止电流通过线路对机房和操作人员造成损害。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建设选地上, 应尽量避免较高楼层的选择, 高楼层意味着更大几率的雷电打击, 应更多的根据实际情况和防雷性能, 选择中低楼层, 电力稳定的楼层部位。

4.5 空调设计方面

随着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规模的不断扩大,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今计算机信息设备的功率呈现出越来越大的现象。功率的上升导致技术设备发热量的上升, 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 应实现对设备发热量的有效控制, 避免热量的沉积导致机房整体温度的上升, 导致相关机器设备在高温条件下无法正常运行。机房的空调设计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机房温度, 便于运行中的机器设备及时的散热, 使相应设备处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便于其实现正常运转。在空调设计方面, 空调的冷负荷是设计中的重点。面对一些前方进风, 后方出风的设备, 空调的设计应确保前面冷后面热。机房的空调设计一般采用“背对背”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另外, 空调的使用方面, 应尽量实现工作效率与成本的统一, 在春秋冬季可在充分保证机房通风的条件下, 适当关闭空调, 节约电力, 避免机房空调的过度使用, 延缓使用造成的损耗。在夏季时则应注重空调的及时使用, 发挥空调的制冷作用, 对设备进行降温, 保持设备的挣运行。在空调的出风口也可适当安装空气过滤器, 能起到清洁机房空气的作用, 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机房, 造成空气污染, 不利于机房设备的运行。

5 结语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是支撑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的重要保障, 是促进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性设施, 对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人们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建设中, 应注重防水、防雷、防火、设备的承重, 也应在供电设计和空调设计上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 充分保障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正常稳定运行。在机房实际与施工中, 综合考虑机房设计与施工的各因素, 科学合理地开展相关工作, 注重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是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伟.关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 2016 (02) :157-159.

[2]杨兴.分析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施工[J].信息通信, 2013 (05) :64-66.

[3]黄志林, 吴晓燕.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17) :142-143.

[4]常红波.中石化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精密空调设计[J].智能建筑, 2013 (01) :73-74.

[5]刘蕊霞.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雷、防静电设计[J].现代建筑电气, 2011 (05) :62-65.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5

(论文)对学生的要求和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中对学生的要求:

1、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严格遵守纪律,在指导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尊敬老师,团结合作,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因事、因病离岗,应事先同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为旷课处理。凡院、系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者,评分降低一级,累计旷课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1/3者,取消答辩资格.按“不及格”处理。

2、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严禁抄袭他人毕业设计(论文)和己发表的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违反者按作弊论处。

3、主动并定期(每周1~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没计(论文)的进展情况,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

4、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打扫卫生。注意安全用电,离开工作现场时必须及时关闭水、电、门、窗及气源。厉行节约,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要遵守所在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

5、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相关任务后,应按有关规定将毕业设计(论文)整理好,交指导教师评阅。答辩后将本人的毕业设计(论文)所有资料整理好并送交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交教研室或学院存档。

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的任务

1、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写出开题报告,拟定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

2、认真按照工作计划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实习调查、实验研究等,并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

3、认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并在规定时间内送交指导教师评阅,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修改,直至指导教师认可后定稿。

4、认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以电子文档(Word或PPT)形式提供的15分钟的论文内容简介,对于需要演示的系统,必须提前1天安装。5、按时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6、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中等(70~79分)及以上者方可授予学位,不及格者按结业处理。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6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 建筑工程 应用

一、建筑施工运用电子信息化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基础建设作为其他建筑形式的领头羊也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起来。因此,传统的人工计算工程造价,人工描绘施工图纸、设计图纸,以及单纯的靠人工劳动力进行建设的建设行为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今现代化生产建设的需要。所以,为了寻求更有效、快捷的方式,在建设施工方面,引进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必要的手段,这也是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的必要客观的要求。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同时,也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二)主观原因。在我国加入世贸之后,为了增强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破了传统的由国家政府分配项目的方式,进而转变为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由建筑施工企业或者是开发商自行承包的建筑施工模式,促使我国建筑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式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对建筑企业采取“投标竞争”机制的形式,有利于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进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电子信息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一定的施工技术,建设有一定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建设而成的建筑物具有位置固定、结构形式多变、外形变化多样、结构施工复杂、体积较大等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工期较长、施工使用的材料和资源品种较多,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分配和控制,这也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下列就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涉及部门较多。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综合全面的管理,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共同管理的管理形式。它不单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还包括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材料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和项目合同管理等等管理内容。

(二)工作量大。建筑物的形成,不仅需要大量建筑材料和建筑物资的投入,还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共同参与建筑施工活动。这就需要企业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计划,众所周知,一个建筑物从建成到使用,期间涉及到的材料和资源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此,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复杂程度加强、工作量增加等等问题。

(三)较强的制约性。任何一个建筑物的建设,其项目管理工作必须符合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这一内在的需要循序渐进的建设规律。所以,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不仅要符合工程施工中相关的现行规范要求,还要做到不同工种之间彼此协作,施工顺序安排合理有序。

三、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按照工程建设的常规规律,综合的运用系统的观点和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施工项目进行有计划、组织、安排、指挥、管理、监督、协调等全过程的管理。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需求,并运用有效的经济手段达到预设的目标,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下面就对计算机这一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实现企业范围内的数据共享。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最主要的,也是最大的优点就是保证了对企业数据的共享。这就意味着能在建筑企业范围内采用的标准能够达到的统一。并且可以根据现代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查找有效的计算方法,它能够在庞大的数据库中仅用几秒的时间,同时还可以运用较为复杂的组合条件进行查询,或者是模糊查询等。

(二)能够很好的保证资料的准确度。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可以通过动态的形式以指定的精度向项目管理人员传递,杜绝了由人工层层向上汇报带来的弊端和误差,也避免了对实际情况的判断和时间上的延误。这些情况的发生给企业积累项目经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通过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就可以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可以通过模拟技术,得出项目实施数千次的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利于辅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措施。

(三)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数据通信。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网络技术,可以实现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信息的发布,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公共的通讯手段将企业、施工现场、业主或开发商、供货商之间的数据交流,实现了企业对数据的远程控制和总结分析。

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是一个重要运用,随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使开发出了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计算机作为造价控制的依据正确计算工程量,核定月工程进度款,并及时将有关“量”的变更和工程款信息输入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控制任务均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利用计算机对工程投资结构进行优化管理,并对资源投入进行优化分析。因此,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參考文献:

[1]钱方杰.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1(02).

[2]夏同兴,高萍,孙建钢.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6).

[3]杨督章.信息技术在大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08(01)

[4]陈春梅.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5)

[5]梅林锋.论信息技术在大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08).

作者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7

(一) 课程体系的层次化、模块化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 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 并根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实时地适当地调整现有的教学内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可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的应用型高等专业人才, 如做电子工程师, 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 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从事科研工作等, 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 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 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因此,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要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更新内容、提高创新能力”的精神,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 做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既有层次, 又要有机结合、相互融合。一、二年级主要开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电路、单片机原理等, 这些都是后续相关课程的基础;三、四年级主要就是一些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程, 如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光纤通信、电子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DSP应用技术等。在高年级阶段可以适当地增加方向选修课, 让学生可以在所学课程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选择相关的方向作为自己主攻点, 采用教师引导, 以自学为主, 尤其是对优秀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这种方向课可以结合当前电子发展的趋势, 在不同的阶段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的调整,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对一些学科前沿的知识, 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 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技术以及当前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另外, 就课程内容上, 应将各门课程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等要素进行同类合并、归纳, 形成粗线条的课程单元, 再根据各单元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补充、完善、整理, 使其保持相互间的连续性, 同时又保留各自的独立性、针对性, 设计出课程单元或教学模块, 甚至可以将各同类课程单元或教学模块合并, 便构成新的课程。如单片机原理, 目前以介绍51系列为主, 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要介绍x86系列, 它们有些共性的东西, 那么在单片机原理中侧重单片机的原理组成, 并将汇编语言整合到本课程中,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就应该侧重接口及其应用, 汇编就不必再介绍, 原理部分简单带过即可。还有EDA设计, 不能单一介绍某种软件的应用, 而是多个电子设计软件的综合, 可以分模块进行教学, 如PROTEL、VHDL、MATLAB、PSPICE等, 从而形成“层次化、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二) 实践教学的层次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几乎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有实践环节, 但是目前的实践教学过分依赖于理论课程, 而且绝大多数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老师讲解示范完毕学生依葫芦画瓢, 进行简单的插接线, 或调出原有的程序, 验证一下结果, 不需动脑就能完成, 以至于一次实验下来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做了些什么, 学到了什么, 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出合格的电子设计人才, 必须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因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主渠道。现代的实验课不单纯是让学生学会使用仪器仪表, 学会测量几个实验数据,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树立一种系统的概念, 培养他们系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层次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相配套, 建立多种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综合性实验是创新的源泉, 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因此除了验证性的实验, 要适当地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如跨越原有的课程界限, 实现相关课程联合的实验, 每学期结束前根据本学期所学课程, 进行一次综合的课程设计, 最后一环就是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可以仿效毕业设计由一个教师指导几个学生的方式来进行, 题目可以指定也可以自理, 逐学期逐学年加大课程设计的难度和综合性, 使学生从单门课程、系列课程到专业方向的实验, 从简单的电子电路到小系统再到大系统, 从模块到整体, 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由面建体, 逐步的、分层次的、全方位使得学生在选题、设计方案的拟定、电路的搭建等过程中, 逐渐建立工程系统的概念, 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提高电子设计的能力。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 为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产品设计成形之前, 都需要进行大量的仿真模拟实验。随着EDA技术的普遍应用, 各种电子电路的设计都可以用软件来模拟, 所以在实验中, 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来仿真, 这样更直观, 效果更明显, 如模拟电子电路、电路分析等实验用EWB就可以分析模拟, 课程设计中, 代替传统手工设计、电路搭建的方法, 在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的基础上, 也可以采用这样分析模拟的方式, 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化分析设计软件。

(三) 课外实践活动的层次化

为了强化教学实践活动, 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可以分层次组织与专业有关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科技制作创新实践活动, 为广大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锐意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 搭建施展才华、发掘潜能的广阔舞台。针对低年级学生组织电子制作兴趣小组, 因为这种小制作可以利用学过的电路、模拟和数字电路知识就能实现, 并在学院范围内组织电子制作比赛, 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奖励,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电子设计相对来说综合性比较强, 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要全面些, 有的甚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 从数据采集、信号调理、数据处理到最后的存储显示, 所以到高年级阶段先在学院范围内广泛地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比赛, 当作一项群众性的课外科技活动, 再从中选择优秀的学生参加省级电子设计大赛以及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研究探索的兴趣, 帮助和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和科技创新活动, 与他们共同探讨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大学生科技节, 举办科技大赛、制作成果大赛、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 这些都需要加大投入, 开放实验室, 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的平台,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 对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和优秀科研成果的学生予以奖励, 并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和表彰其创造精神和事迹, 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 在每个学期设置开放性实验, 实验内容上采用自由选题的方式,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实验题目, 有利于个性的培养, 而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选定实验题目后, 由各个实验室安排课外时间作为实验时间, 灵活安排实验内容, 并配备一、二名指导教师, 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 还可以作为电子制作、电子设计竞赛的基础培训。实践出真知,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才有经验, 有了经验才能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才有可能培养更合格的电子设计人才。

(四) 教学对象的层次化

为适应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过程以及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过程中, 应兼顾到每一个教学对象, 然而每个教学对象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接受、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的程度上也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因此针对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 让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所发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比较差的对象重点放在对基础理论的消化和理解上, 实验教学重点放在验证性实验、基础性实验, 课程设计以完成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为主, 辅助其他设计性和综合性设计, 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参加电子小制作活动, 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动手和设计的能力。中等程度的教学对象, 对理论课有一定的掌握, 实验课除了做验证性和基础性实验外, 可适当地增加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提供给他们一个思考和动手的机会, 课程设计以一些中等难度的设计为主, 可以参加电子制作比赛并参加院内电子设计比赛和科技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创新意识。对理论知识掌握比较好、接受和理解力比较强的同学要提供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发挥, 实验课以及课程设计均以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内容为主, 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 让他们接触一些本学科前沿的知识, 组织他们参加省内以及全国的电子设计大赛, 让他们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得到锻炼, 进一步发挥他们的才能。通过这种分层次、不同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让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得到不同的锻炼和发挥,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毕业生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设计经验, 通过层次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以及不同的课外实践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积累经验,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意识以及创新理念, 尤其是在目前这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 也增强了学生面向社会的自信心。

摘要: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 就课程体系、实验模式、课程设计、课外活动、教学对象等方面, 探讨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电子设计能力分层次培养模式, 试图探索出一条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电子设计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电子设计,层次化,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华红艳, 楚随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97-98.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8

为了对机房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加以规范, 保障电子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机房工程设计施工的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 这些规范的颁布为我国的机房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让机房工程建设能够有章可循。

1 机房等级的确定

目前, 我国依据使用单位对机房系统及设施的维护、保障力度, 机房所处的领域或行业的重要性, 因设施故障造成重要数据丢失、网络信息中断带给社会和经济的损失、影响程度, 将机房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B、C三个等级, 其不同等级下的机房系统配置、性能要求如表1所示。例如, A级机房:军事指挥部门、国家气象台、银行总行等;B级机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级医院、交通指挥调度中心等。

2 机房建设的安全性考虑

机房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主要包括设备安全性和人员安全性, 在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时, 可以从设备承重、防火防水、防雷、防尘、防盗等方面进行考虑。在进行机房工程设计之前, 还必须要对建设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进行详细、深入的勘察, 选择最优的机房位置。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在某办公大楼中建设机房工程, 其总投资额约为110万元, 建设位置处于9层的办公大楼中, 其中2、3、7楼都可用于机房建设。每个楼层的空房面积分别为40m2、80m2、120m2, 综合考察各楼层房间所处位置和环境, 得出虽然7楼空房距离电梯最近、面积最大, 方便设备进场, 但是其楼层太高不利于防雷, 且面积过大可能带来造价超支。所以最终决定将机房建设在3楼的空房, 因为该层空房具有面积大小适中、电力稳定可靠、布线施工和交通方便、距离变压器较近等优点, 同时由于与中央空调主机距离较远, 不会产生强电磁干扰、强噪声源和强振, 符合机房选址的相关标准。出于工作需要, 将机房 (80m2) 分隔成了两个房间, 一间为工作间 (20 m2) , 一间为设备间 (60m2) , 机房总共包含了2个精密空调、UPS电池组、10多个标准网络机柜等设备。

2.2 设备承重

在建设新机房时, 除了机房位置的考虑, 还必须考虑到设备的承重问题。若是改建机房, 则需要对所处建筑楼面实际荷载进行计算, 在荷载不够的情况下, 可通过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楼面, 也可使用钢结构散力架传导设备重量。这一环节的设计必须由专业设计人员完成、施工必须由专业施工队伍完成, 以避免出现楼面坍塌, 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3 防火防水

(1) 关于防火:首先, 对于机房的装修材料, 要选择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 在物理方面规避可燃烧源。机房的入口门、隔墙等维护结构, 在机械强度、防火性能等方面都必须与消防规范要求相一致。对于机房的配电线缆, 要选择阻燃线缆, 且其实际使用负荷要略小于设计负荷。其次, 必须在机房中配置灭火系统、消防报警系统, 如, 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

在本工程中, 由于机房内设备价值高、电源多, 所以在设备区、工作间都设计了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烟感监测器, 烟感监测器主要安装于吊顶下方、吊顶内部、重要设备附近的墙面及防静电地板下。并还在机房内设计了多个二氧化碳灭火器。

(2) 关于防水:地漏、防水围堰的设置是机房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 通过地漏、防水围堰可以将机房水源排到室外, 也能阻挡水源进入机房。首先, 要使用自闭式地漏, 以防止害虫、下水反溢进入机房;其次, 重点关注精密空调的进水系统, 选择耐腐蚀、耐高压、优质的进水管材料和配件, 将漏水检测设备与总进水阀联动起来, 当发生水管破裂时, 漏水检测设备就能立即检测到, 同时关闭进水总阀, 以免扩大损失。

(3) 防雷防尘。瞬间过电压不仅损坏计算机设备、降低电子元件或设备的寿命, 同时还会造成数据丢失。做好机房工程的防雷工作, 首先要在机房所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防雷设备, 如避雷带、避雷针。其次, 还要在机房内部设置信号防雷系统、电源防雷系统, 室外的强电缆在进入机房时, 其金属外壳、加强钢丝都必须要可靠地接地。最后, 机房内所有设备 (计算机设备、空调机、电动机等) 的外壳都要做好可靠接地, 接地电阻值必须在4以下, 以避免由于设备绝缘层损坏, 威胁到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机房工程设计中常用到的接地方式有:星形单点接地 (S型) 、网形多点接地 (M型) 、SM混合型。其中SM混合型接地方式能同时满足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接地要求, 在机房工程中使用较为广泛, 如图1所示为机房工程SM型接地示意图。另外, 由于机房是各种电子设备的集中地, 所以对环境洁净度要求非常高, 因此要进入机房的人员、工具物品都必须通过除尘设备对其进行除尘后, 方可进入机房。

本机房工程的防雷设备、接地设备选择了德国OBO公司的产品。首先将高密度防静电地网铺设在防静电地板下面, 并使用铜线焊接地网与接地汇流排。机房内全部使用三级防雷插座。在输入配电柜、输入配电柜内都安装了三厢B级防雷器 (V25-B+C/3+NPE型) , 构建起双层电源的防雷结构, 并将C级防雷器 (V20-C/3-PH型) 安装在重要设备的前端。最后将防雷、直流工作、安全保护、交流工作四种接地与接地汇流排相焊接, 再通过铜包钢绞线导入到建筑后方的地面上。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地面挖出一个正方形大坑 (深2m、边长1.5m) , 将100kg接地降阻剂填入坑底后, 将铜包钢绞线焊接到接地金属棒后埋入坑中, 最后回填。

3 机房供电设计

在对机房进行供配电设计时, 根据等级的不同, 其供配电要求也有所区别。A级:要考虑为一级负荷中最重要的负荷, 机房除了要有两个供电电源外, 还要配备备用电源, 如柴油发电机;B级:要考虑为一级负荷, 机房在两个电源供电都不能满足用电需求时, 要配备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C级:要考虑为二级负荷。A级机房供电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其中市电电源可依据机房的实际用电量, 选择380V或者10k V。

对于机房低压配电系统的选择, 要根据机房与变电所的位置来确定。机房与变电所不在同一建筑内, 宜选择TN-C-S低压配电系统;机房与变电所同处一建筑物中, 宜选择TN-S系统。机房在选择发电机电压等级、数量和容量时, 要遵循以下原则:发电机容量要大于机房专用空调、UPS、制冷设备、监控设备、消防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容量之和。在发电机与机房距离不超过500m、容量小于2500千瓦时, 宜选择低压发电机组。在发电机组并机运行, 且容量大于2500千瓦时, 选择高压发电机组最佳。

本工程通过将两路市电电源引入输入配电箱, 经由配电箱将电源输入到线式UPS电池组, 将UPS电池组接入输出配电柜, 经由输出配电柜将电源输送至各设备。

4 机房工程的空调设计

随着IT (计算机信息) 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IT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 让IT设备功率越来越大, 发热量也逐渐增大, 其耗电量中有90%以上都转化成了热量, 所以在机房工程设计中, 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设备产生的高热量, 所以空调设计主要针对的是设备散热, 所以冷负荷是空调设计的重点。

针对“前进风、后出风”的设备, 为了有助于设备节能、散热, 就要求设备“前面冷、后面热”, 在成行布置设备机柜时, 应当采用“背对背、面对面”的布置方式, 其中“背对背”可形成热风通道, “面对面”可形成冷风通道。若单机柜的发热量>3kw千瓦、设备发热量>300w/m2, 且机柜高度>1.8m, 像这样的大机房就要选择活动地板送、回风方式。机房送回风方式的里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冷热气流的流经方向是:空调机冷空气→地板送风口→机柜正面→冷却设备部件→机柜背面→空调机。

在本机房工程建设中, 将机房空调设计的重点放在了设备区, 为了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机房在春季、秋季是不开启中央空调的, 在夏季, 只有机房空气无法满足设备散热时才会开启空调。本项目选择了两台Datamate3000DEM012型的精密空调, 作为设备区的空气调节设备。该型号精密空调有很多优点, 如制冷高效、运行节能 (与一般空调相比, 在相同环境下能节省20%以上的能耗) 、恒温空气过滤、熔差小、风量大、显热比高 (H>0.9) 等。同时, 它能在温度为-34℃-49℃、输入电压为380V±25%的范围内正常工作, 具有独特的相互自检、缺相保护功能, 可设定启动延迟时间, 并配有网络接口 (RS485) , 可进行远程管理。空调设计中, 还在空调进出口设置了空气过滤器, 并密封门窗, 配合空气过滤器, 不仅到达了良好的设备散热效果, 同时也提高了机房的空气清洁度。

参考文献

[1]钟景华, 孙兰.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施工[J].建筑电气, 2009, 28 (4) :7-11.

[2]赵志信.论计算机网络机房工程的规划与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8) :110-110.

[3]朱青山.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与施工、运行维护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5)

[4]陈泽忠, 孙树林.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安全问题探讨[J].天津航海, 2010 (4) :34-35

[5]王力坚.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发展及其标准建设[J].电气应用, 2010 (2) :22-24

[6]吴国宏.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的设置[J].现代建筑电气, 2010, 01 (8) :38-40.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9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并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作为培养这一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理论、实践水平及创新能力,是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形势下急需思考的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新技术、新软件、新算法和新产品不断涌现,部分现行教育方法和理念已经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导致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为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都会反复强调毕业设计的作用和意义,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在主观上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对指导教师的工作安排不认同,不愿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老师安排的工作[1]。其次,部分有积极性的学生,在涉足设计工作之初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知,遇到困难往往畏缩不前、应付了事,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2]。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毕业设计走入良性轨道,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2 原因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

自1999年以来,随着逐年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学习能力上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而就业的压力又不断增加。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999年招生人数比1998年翻了近一倍,此后每年招生增加近20%,但是就业率却由1998年的100%下降到近几年的90%左右。这些改变,致使高校在毕业设计的要求上有所放松[3],以至于部分学生忽视毕业设计在大学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仅以及格为学习目标,少数人甚至仅用1~2周撰写论文敷衍了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整体水平下滑,进入一个难以跳出的恶性循环。

2)时间难以保证。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学生还面临着就业、考研等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会有多门课程需要重修或补考,或者还需要修读几门课程以达到毕业要求[4]。这些都会占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时间,使毕业设计受到影响,导致论文水平下降。

3)毕业设计题目陈旧。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毕业设计必须跟上这种变化,毕业设计题目需要推陈出新,在突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比重[5],而毕业设计题目陈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工作质量。

3 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建议

3.1 实施导师制,因材施教

本科生在低年级需要完成从中学学习模式到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同时还需完成基础课程学习任务。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辅导员和专职、兼职班主任的配合下,再辅以授课教师的定期指导,这一阶段任务可以较好地完成。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后,具备了初步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可以考虑全部或者部分配备学业指导教师。

所谓部分配备导师是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与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相结合,为学习成绩排名前30%和后10%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其中,前30%的学生大多要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这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学有余力,且有较强的学习热情,但由于经历所限对学习和工作的发展规划不够明确,为这部分学生配备有一定经验的专业指导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以期达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标。这种方法加强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柔性机制,通过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这部分本科生高年级开始时,就培养其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打下扎实基础。

学习成绩排名后10%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有人不断鼓励、督促和检查,仅仅依靠辅导员与班主任是无法完成的。由专业导师进行“一对一”管理,加强了指导力度,可以使这部分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不掉队,甚至能够发掘潜力、增强信心,一举摘下后进学生的帽子。

仅仅为部分学生配备学业指导教师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符合要求的教师数量不足、指导学生的工作量难以统计核算,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备等。总之,这种“抓两头,带中间”为部分学生配备导师的思路,在推动毕业设计整体水平提高的实践中已经表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结合创新环境与实践环节,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高年级有机会参加一些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创新活动,如“五四”杯、数学建模大赛、电子作品竞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立项、答辩、设计、实验和结题,可以初步了解科研工作基本的模式与流程。此外,很多学校已经具有配备先进仪器设备的创新实验环境,学生可以申请进入创新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一些高于平时实验课程水平的设计任务。通过这些与理论课相结合的创新活动,学生可以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3 结合推荐免试工作,实现本硕毕业设计一体化

每年9月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选基本确定,这批学生是大学生中最“轻松”的群体,也是毕业设计工作中最有发展潜力、可以发掘的学生,这批学生可以从10月份开始即与其硕士指导教师讨论并确定本科毕业设计题目,甚至硕士论文题目。硕士指导教师可以提前进入角色,如能使本科和硕士论文内容结合在一起,则既可以使学生直接参加科研工作,又可以使学生在本科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提高论文质量。该类学生今后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本科、硕士两个毕业设计,参加到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工作中,可以提前进入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环境,与项目组成员一起工作,与团队中的人员进行沟通。本科论文与硕士论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本科论文内容多是教师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的,而学生应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再深入做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果。当学生进入硕士阶段,对于所做题目已有较充分的了解,并且由于本科毕业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两个过程均有一定的提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注重基础,本科课程设置在大学前3年半的学习过程中,多数都注重夯实基础,拓宽其今后就业渠道,因此,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如果与科研相结合并注重创新,就必须在某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在过去3年已建立的学习能力与课程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才能在3~4月的毕业设计中很好地完成任务。在选题过程中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愿望,使学生做其感兴趣的题目,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可以充分做到将8个月的本科毕业设计与两年半的研究生培养充分结合,我们相信不仅本科毕业设计水平可以上一个新台阶,而且研究生论文水平也会提高。毕业设计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工作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摘要: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毕业设计是检验该项任务完成效果的主要手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分析该模式对促进学生科研综合能力与个性共同发展、营造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学习氛围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论证该模式在提高本科毕业设计水平方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创新,导师制,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室,2007(7):89-90.

[2]陈德玲,刘东燕,张国实.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7(8):63-65.

[3]石博强,曲世琳.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6(4):72-73.

[4]罗中明,李永波.以导师制促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提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36-38.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10

1 当前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现状分析

1.1 电信工程特点

电子信息工程 (以下简称电信工程) , 就是指借助信息电子化手段, 来获取更多信息, 并对其加以存储与管理的信息处理手段, 而且若能构建电子信息系统, 对信息数据的智能化自动处理, 也有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 电信工程有着便捷性、高准确性与广覆盖面的特点。如电信工程采取的是硬件设计发布相关系统命令的形式来进行相关信息数据的处理, 实现了信息数据的批量处理, 加快了信息数据处理的速度, 且效率也更高, 同时伴随硬件设备的逐步发展, 其信息数据处理的速率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从而使得电信工程更具有便捷性。

1.2 电信工程设计现状

近些年来, 紧随我国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信工程也取得了较大成就, 就技术层面和应用领域而言, 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成果也较多, 但是, 在看到其发展成就的同时, 也不得不承认, 在电子信息工程实际建设中, 经常遇到一些问题, 直接制约着工程发展的现代化与自动化, 具体来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缺乏核心技术支持

就我国众多电信工程建设企业而言, 普遍缺乏对核心技术的一个自主专利权, 应用的多是外国技术, 自身现代化与自动化技术研究的自主性与创新性不足, 从而为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并使得发展脚步也受到国外技术的制约。

1.2.2 缺乏完善的发展战略

如今, 虽然大多数的企业均将电信工程建设看成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并不断强化现代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但因受到经济水平和企业本身因素影响, 使得大多数企业研究引进技术的时候, 并未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 从而影响到其建设水平。

2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电子信息工程设计

2.1 计算机辅助制造

一般来说,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 , 同样包括了硬件与软件两方面, 其中, 前者主要涵盖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与输送、存储、装卸和计算机检测装置等几个部分, 且多用在产品生产支持上, 而后者则主要涵盖了数据库、计算机辅助数控程度编制与计算机辅助生产工艺过程设计、工装设计以及作业计划编制、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总的来说, CAM的有效应用, 对全面提高电子工程生产水平, 有效验证其设计结果, 逐步完善设计过程, 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自动化技术还能被广泛应用于电路分析设计和计算机控制领域中, 实现对三相电路、双口网络与含电感电路的合理分析设计, 并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其实施有效控制。

2.2 计算机辅助设计

现阶段,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多用于设计辅助, 如CAD (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软件) , 在设计过程中, 充分应用CAD实施辅助设计, 可大幅度提升电子设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在具体设计中, 仅仅只需将相关参数与要求输入对对应系统中, 其系统就可通过自主运算与分析, 并得出设计结果, 这时, 设计人员就具体参照设计要求及其在细节方面上的要求, 对设计加以修改, 以此来获得最佳的设计效果。如EDA技术就是基于CAD技术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 是信息技术、CAM与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综合发展下的一个产物。而如今, 紧随EDA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 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生物、电子工程与通信等领域中, 如在电子工程中, 该技术就可用于电路设计环节中的仿真分析环节, 用以明确系统中各个环节传递的函数, 进而借助数学模型实施仿真分析, 从整体上提高电子工程设计的水平与产品质量。

2.3 辅助办公管理

在电工设计环节中, 一般都需要涉及到众多的设计流程, 有着众多的设计文件, 若是仅仅凭借人工整理与统计分析来管理这些文件, 势必需要话费大量的时间, 也极可能出现差错, 大大降低了工程设计的质量与效率。这时, 若是加以应用自动化技术, 想必一定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实际工作中, 就可利用OA辅助办公软件来有效管理设计环节出产生的各种流程文件与数据信息, 进而利用计算机对这些数据信息实施自动计算与统计分析, 并得出准确结果, 从而为电工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有力基础, 并把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发生几率降低到最低值, 从整体上提升电工设计工作效率, 推动电工设计的发展与逐步完善。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不管是电信工程的设计, 还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归根结底, 均是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 两者均存在着一定问题, 若单从一个技术而言, 并不能完全推动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发展, 只有将自动化技术具体应用到电工设计环节中, 才能实现两者作用发挥的最大化, 才能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工业的智能化与现代化发展水平。

摘要:自动化技术作为现阶段工业自动化发展下的一个产物,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当前, 我国自动化技术虽在初级发展阶段, 各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仍不太完善, 同发达国家相比较, 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然而, 即使是这样, 自动化技术在日常工业生产的有效应用, 也大大提升了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故文章以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为例, 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功能,应用

参考文献

[1]尹坤任.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01) :253.

[2]于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06) :9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 篇11

摘 要:现阶段,信息产业对于国家经济、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发展与提升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让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也逐渐的广泛,涉及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本文就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做了分析,阐述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应用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优化策略,以期望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N0

一、前言

所谓的电子工程技术指的是在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融合信息、网络等技术的一体化技术手段。电子工程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与集成电路的技术手段,来处理与管控电子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在电子工程技术发展的较早阶段,其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以及集成。例如,电话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不断的改进,其应用的领域不断的扩展,电子信号的传输技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等均涉及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同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逐渐的向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等方向发展,例如,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空调、网络通讯以及超高速计算机等。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其实现了对不同种类的信息快速处理与有效控制,也不断的朝着智能化与小型化发展。在现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所包含的内容不断的扩展,且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的和机电设备、信息技术、医疗器械等高端电子设备相融合。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展,其行业界限逐渐的被打破,产业涉及范围不断扩展。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其重要性

我国的传统工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较晚,相关的技术手段还处于不太高的水平,不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相对起步较早,而且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其发展速度和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差距较小。现阶段,市场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有着很大的需求,而且我国的信息技术人才整体素养较高,所以,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其他技术无可比拟的,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国家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非常的重视,而且信息技术对于国家的信息安全以及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对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扶持力度非常大,同时积极的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鼓励并培育了大批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企业。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动以广东为中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形成系统性的产业链与产业群,充分的说明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地位以及重要性。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领域涉及到航天事业、人工智能、信息网络以及家电等等。就现阶段而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并且形成了具有很大规模的产业链,同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也为彰显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科技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银河一号计算机的研制成功等等都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的产物。不过,在电子信息工程快速发展的同时,虽然其不断的应用于新的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还要清晰的认识到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还是有不少的电子信息工程核心技术需要依靠国外的引进。如果大量的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将会极大的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长远发展。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我国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以更好的推动我国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应用的优化策略

1.培育创新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主要依靠的就是技术创新,而技术的创新又依靠人才来实现。因此,创新型人才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要想培育出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创造出人才培养的环境与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发挥人才培养的能动作用,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所以,学校以及相关的企业要树立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才创新培养环境,同时增强对于技术改进的资金投入,形成人才创新与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

2.以市场为依据,加快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市场需求是行业发展的动力与导向,要想更好的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就必须在市场的指导下,持续的强化对于信息工程技术的投入,不断的增加信息工程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途径。国家以及相关企业也应当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创新基金,以最大限度的支持信息工程的技术创新与改革,实现产业的长期、良性发展。学校也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的转变自身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会逐渐的应用于我们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同时也必然会朝着更加智能化、小型化、无线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转变。同时,我国还需进一步的强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加强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长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丽燕.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 篇12

一、语音信号的滤波及处理

1.语音信号的回声处理。题目: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录一段男同学的声音, 作为语音信号的分析样本, 时间3.65s, 命名为1.wav, 保存在MATLAB的work文件夹下, 音频文件属性为22050k Hz, 16位, 单声道。利用sound函数, 可清晰地听到读音为:“河南工业大学”。现对该语音信号进行延时、将两个声音信号叠加产生后产生回声信号, 关键程序如下:

利用sound函数比较处理前后的语音信号, 回声效果良好。

2.基于滤波器的语音信号的去噪处理实验。

步骤一 语音信号的采集

对信号进行采样时, 必须满足抽样定理, 只有满足了抽样定理, 也就是抽样速率大于频带宽度的二倍才能满足抽样定理[13], 这样才能够又抽样的都得到的信号恢复初始信号[11]。经过采样和量化过程之后, 通常还要多语音信号进行预加重处理从而降低信号经传输信道后的噪声功率, 从而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本文通过计算机中的录音机以一段内容为“hello, 大家好, 我叫***”的录音作为分析样本, 保存为“yuyin wav”格式。

语音信号提取程序:

步骤二利用窗函数法设计低通滤波器设计, 对语音信号进行去噪处理

数字滤波器可以分为两种, 本文主要是针对其中的一种FIR数字滤波器进行设计。低通滤波程序:

步骤三设计用户交互界面

在本文中, 通过GUIDE的方法制作一个简单的包含语音信号提取、重采样、加噪音处理, 短时能量, 滤波器滤波等的图形用户界面, 通过这些按钮实现对语音信号的处理。

图形用户界面如下:

图形用户界面包括语音提取、短时能量、重采样、加噪音、IIR滤波、FIR滤波等按钮, 用鼠标点击不同的按钮, 会显示不同的效果图。

二、小结

本文利用MATLAB的声音处理函数和媒体播放器, 设计了三组基于语音信号的综合性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题目, 该设计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 有利于理解算法的物理意义, 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永超, 黄伟志.电力系统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与算法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 2008, (8) :88-90.

[2]张卫东, 卢铁兵, 等.电气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1, (2) :51-53.

[3]许爽, 李敏.综合设计性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的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1, 12 (3) :277-280.

上一篇:存在突出问题论文下一篇: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