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的成因

2024-10-16

说谎的成因(通用3篇)

说谎的成因 篇1

说谎是一种捏造或虚构事实,用不正确的方式隐瞒全部或者部分事实真相的行为。在幼儿时期,孩子说谎的很多,这是可以用许多实例证明的。儿童问题研究专家马丁斯的调查结果证明, 50%的幼儿有说谎的行为。幼儿的说谎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本文以幼儿身心发育特征为基础,就幼儿的说谎行为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希望能找出有效的对待对策。

幼儿说谎的原因和内容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它们之间总是会有相同的点,对此我们可以找出相应的对策。一般来说,幼儿说谎大多都是无意说谎。也就是说,幼儿没有有意骗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说谎。所以,幼儿在说谎时,不会感到内疚、紧张等。但是,如果对幼儿说谎不加以教育和纠正,幼儿将会养成说谎的习惯,如果养成了说谎的习惯就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一、幼儿说谎的原因

(1)幼儿自身心理特点的影响。在心理学中,儿童的说谎行为可分为两种情况:过失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种。过失说谎是指孩子没有说谎的动机而作出的行为。幼儿过失说谎的原因:一是孩子把想象与现实混淆,二是模仿。有意说谎是指孩子存在说谎的动机而做出的说谎行为。幼儿故意说谎的原因:有些环境决定孩子要用说谎来保护自己,避免惩罚。

(2)成人言行的影响。家长是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家长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家长说了谎话,幼儿知道了,也会学着说谎。如果在某些情况下家长对幼儿的说谎行为不去制止、不去纠正,反而认为孩子很聪明,就会让孩子认为说谎是一件会得到家长肯定的事,从而他就会将说谎成为习惯。

二、防止幼儿说谎的对策

(1)环境影响是关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当孩子犯错时,已经感到很不安了,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父母应该去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然后再去听一听孩子是怎么想的, 不应该什么都不问,直接就给孩子严厉的惩罚,时间一长,孩子就不敢和你说真话,他就会慢慢习惯去说谎。如果孩子能主动承认错误,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在一直责备他。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为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2)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说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了解情况,再一个一个来解决。家长在处理幼儿说谎事件中,一定不能用成人的一些标准去解决问题以及判断幼儿的行为,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3)家园共育。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也是很长的,教师应该多观察幼儿的行为,多与家长交流、沟通,将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结合起来共同教育,才能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培养幼儿诚实品质。①故事引入法。故事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它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将一些浅显的道理寓于其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帮手。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诚实故事教育幼儿说谎是不好的。②观察分析法。对幼儿进行观察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幼儿诚实的品质。

当然,幼儿教育是没有一定的具体方法的,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也是一样没有具体方法的,它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始终贯穿诚实教育,幼儿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说谎的成因 篇2

孩子说谎是家长经常关注的,也是令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其实,孩子本来是单纯无忌的,是家长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和自身的不良表现,导致了孩子的说谎行为,形成了孩子说谎的习惯。孩子说谎怎么办?济南心理咨询解析孩子说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无意的说谎

有专家指出,孩子在3-4岁的时候正处于辨别力的发展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认识能力差,不能区别事物的真伪,无法分清“想象和现实”,在他们身上可能会表现出一些“说谎”行为,可能经常虚构一些不符合现实的“谎话”,这其实是幼儿想象力的表现,显然与诚实不诚实没多大关系。对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责备,而要教给孩子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认识。如果父母把孩子的这种想象行为当做说谎行为加以批评和责备,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委屈和害怕,而且可能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反抗性的说谎

有的孩子说谎是发生在成长的反抗期,是孩子的独立性开始出现的表现。孩子表现为,当父母要他帮忙做点事时,他虽然有空,却因不愿做而说自己有事要做,拒绝父母的要求。这种说谎一般也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而且大多发生在父母居高临下、权威作态,不与孩子商量的情况下,对此,父母应该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做法。父母要求孩子做事,也要以平等的态度,协商的口吻取得孩子的同意,让孩子乐意去做。对年龄越大的孩子,越要忌讳采用粗暴强制、强迫孩子服从的方式。

自我保护性说谎

这种说谎一般发生在父母教育方式为强制武断和简单粗暴的家庭。如果父母对孩子是特别严厉的,主观无端的,孩子做错事后害怕家长的训斥和打骂,孩子就会紧张、恐惧,内心会有一种压迫感,因担心受罚而诱发其说谎。有好些孩子本来不愿说谎,但是如果在家长面前说了实话后,不仅得不到家长的原谅,反而还要遭到家长的一顿责骂训斥,甚至是体罚殴打——说了实话还是要受到惩罚。为了避免说实话而遭到惩罚,就只有说谎了,久而久之,孩子说谎的习惯就形成了。特别是在那些喜欢就事论事、不问前因后果就一味斥责孩子的家长面前,孩子就更易撒谎。

模仿性说谎。

许多专家指出,成人的榜样行为的不良影响是孩子形成说谎恶习的一个重要原因。相信成年人每一次说谎都是有苦衷的,但是成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能在孩子成长中留下痕迹。父母经常说谎,孩子多半也不会老实。家长的错误行为和态度对孩子的成长有

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因自卑或虚荣心而说谎

有些孩子因学习成绩方面的原因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在同学中也不引人注目,孩子会有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考试成绩差了,如实告诉家长后会遭到家长的一顿臭骂甚至体罚,反而谎报成绩后还可能获得表扬。有的孩子先是偶尔说谎,却受到别人的良好的反映,以后他就一次手段来获得别人的肯定,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爱吹毛求疵、信口开河的谎言症。所以,孩子有意识的说谎带有恐惧受罚和祈求获得肯定和赞扬的心理。

山东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说,说谎作为一种性格因素,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也许,很多家长都认为说谎不是件好事,但从心理学角度讲,撒谎的孩子在心智上比不会撒谎的孩子更高。孩子说谎,作为家长要正确理解并加以引导。

家长要教孩子成为一个真诚正直的人,要善待他的谎言,根据不同情况客观地进行分析,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即使孩子有了错误,只要说了真话,就应该肯定他的做人之道,并引导他不断的完善自己。

在教育方式为平等、民主、尊重和宽容的家庭,孩子不易产生故意说谎的行为。

父母也应该明白,孩子说谎并不一定是坏事。具备说谎的能力,可以说是与无中生有的创造能力密切相关,孩子能自说自话,表示他在创造方面有极好的潜质。关键是父母怎样利用孩子的这种潜质,引导孩子朝向理性的方向发展。

儿童说谎行为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篇3

一、儿童说谎的成因

目前, 儿童说谎行为的产生原因在心理学、教育学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释, 至今未形成一致性的说明, 且大多数研究较为零散, 甚至有些与儿童说谎成因相违背。根据前人在儿童说谎这一领域的部分理论及研究成果, 笔者将儿童说谎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归于六个方面的原因。

1. 儿童说谎是认知发展的结果

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来讲, “说谎”是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反映, 一般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说谎”行为。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两岁孩子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时期, 思维发展的明显特点是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他们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 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 某些“谎言”正是他们的“表象性思维”的口头表述。这个阶段的儿童出现了象征性游戏, 这正是儿童象征性思维出现的标志。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 当孩子“说谎”时, 我们甚至应该感到高兴, 因为从谎言中可以见证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

2. 儿童的想象易与现实混淆

整个幼儿时期, 幼儿的想象是以无意想象为主, 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再造想象为主, 创造性想象开始发展。幼儿的想象常常会与现实混淆, 难以区分现实与想象, 容易把想象的事情或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而幼儿混淆想象与真实的表现, 常常被成人误认为他在说谎。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极具夸张性, 他们经常会夸张地描述某件事或某个物体, 而不关心是否符合实际。如“我姥姥家的狗可大了, 像牛那么大!”当大人听到孩子们这么夸张的语言描述时, 常会斥责他们撒谎。其实, 儿童的想象具有夸张性, 这是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反映。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 儿童这种“撒谎”的现象就会逐渐减少。

3. 儿童的记忆还不够准确

记忆是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 是过去的经验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儿童的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他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回忆的内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 都与学龄期儿童的记忆效率具有明显的差距。儿童记忆的保持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 反之, 年龄越小的孩子, 记忆保持的时间越短, 记忆的准确率越低。当他们在回忆自己的记忆内容时, 就会出现相当程度的遗忘甚至改变, 以致被大人认为是“撒谎”。

4. 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能在出生后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 但掌握并不代表具有成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讲述活动或日常生活中, 儿童在回忆以往的经验组织语言时, 他们需要调动头脑中已有的词汇进行造句, 还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内容并独立讲述, 此时, 孩子常会语无伦次甚至东拉西扯, 说上几句超越时空的“谎言”。如一个孩子说:“我的爸爸很好。奶奶今年到我们家来了。我爸爸的老家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其实奶奶只是以前曾经来过。这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撒谎, 只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他们还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5. 为逃避指责、惩罚, 从谎言中获利

如果大人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 经常数落孩子或使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 而当孩子做错事害怕被指责或惩罚, 干脆就直接说是别人干的。比如打碎了杯子说是“爸爸干的”、“妈妈干的”, 总之, 不论是谁干的, 反正不是自己干的。实际上孩子在做错事情后, 不管大人是否会批评, 总会产生心理压力。当他们在权衡说真话与说谎话的过程中, 会自然而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如果他犯错了, 当孩子在说“大灰狼干的”时候, 就说明他已经明白自己的错误了, 他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悔意, 释放自己的压力。

6. 家庭教育的不妥当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是孩子最初模仿的榜样。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因此, “言传身教”要求父母要给儿童树立好的榜样。如果孩子看到成人为了取得某种利益说谎后, 就会不自觉地模仿起来, 久而久之, 这种模仿成了他们的习惯。由于各种原因, 父母有时不经意说的话或许来不及兑现, 比如有些父母许诺周末带小孩到公园玩, 但由于特殊原因未能实现, 孩子发现至爱的父母也说谎或不遵守承诺, 久而久之, 孩子也潜移默化受到了影响。

二、正确应对儿童说谎的行为

1. 尊重理解儿童

(1) 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成人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应对儿童的说谎行为, 首先应该充分谅解儿童, 不要轻易给儿童的行为贴上“说谎”的标签, 扣上“说谎”的帽子。每一个儿童都需要家长、老师的尊重和沟通, 当发现孩子撒谎时, 很自然地觉得难过, 但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儿童身心发展来看, 孩子有时撒谎或编造故事是很正常的, 不要就此为孩子的诚实度感到困扰。

(2) 正确引导和谅解儿童的过失行为。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的过失行为, 比如说, 你看到孩子把果汁弄洒在桌面上, 但他却声称“不是我洒的!”这时, 家长不应特别关注他说谎的事, 而是要努力解决眼前的问题。可以先给他一张纸巾, 告诉他“我们把果汁擦干净吧”。这种方式能避免直接与孩子就谁洒了果汁发生争执, 也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收拾干净的事情上去。家长应鼓励他说实话, 可以用语言告诉他:果汁洒了没有关系, 我们可以擦干净, 但你要说实话, 不论你做错什么, 妈妈都爱你。这样, 孩子才会勇敢承认错误, 家长一定要及时为他能鼓起勇气说真话表扬他, 这对激励孩子坚持说真话有很好的效果。

2. 提供良好的环境, 优秀的榜样

(1) 创造民主、愉悦的成长环境。养成儿童健康心理品质的最重要因素是为他们创造一个民主、愉悦的生长环境。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诚实祥和的心理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 即使儿童做错事了也不会产生恐惧心理。当孩子遇到困难或碰到问题敢于主动倾诉, 家长或老师应不急不躁, 耐心倾听, 并给他们帮助, 这样, 孩子就不会以说谎来逃避责任。另外, 过分严格的要求,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精神压力, 当儿童承受不住压力的时候, 就会用谎言来掩饰。因此, 创造民主、愉悦的心理氛围是避免儿童说谎的重要因素。

(2) 做好行为榜样。父母或老师在要求儿童诚实不说谎的同时, 自己要做儿童言行一致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 诚实守信。对儿童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 不得当之处要及时承认, 并认真改正, 即使是无意忘掉了也要诚恳认错。另外, 不要为了一时讨好孩子随意许诺一些事, 万一诺言不能兑现, 孩子会认为你欺骗了他。久而久之, 儿童会对大人产生不信任感, 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 慢慢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做。

3. 理智对待说谎儿童

(1) 正确的引导。由于学前阶段以及学龄期的儿童价值观尚未建立, 家长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重视价值观教育, 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如有的孩子会把幼儿园以及小朋友的玩具带回家据为己有, 当被爸爸妈妈发现时, 就撒谎说“这是自己捡到的”或“这是小朋友送的”。这种撒谎是伴随偷、拿别人东西而产生的不良行为,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经过精心编造的谎言。对于儿童的这种谎言, 家长必须高度重视, 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 如讲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等, 让孩子明辨是非, 让他知道做错事情一定要改正, 防止孩子养成撒谎以及偷、拿别人物品的不良习惯。

(2) 奖罚分明。儿童做了错事, 成人要鼓励他们说实话, 表扬他的诚实表现, 然后妥善处理他的错误, 而不是勃然大怒, 或者打骂他, 否则, 当他下次做错事后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又不得不出现说谎行为。对待孩子的错误, 家长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孩子错误的具体情况, 并给以适当的教育批评。

(3) 协调一致的教育。成人对待儿童说谎问题应该保持一致的态度, 不要出现一方在进行批评教育, 另一方包庇纵容的现象, 要教育儿童不说假话、养成诚实品格。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密切配合, 及时了解儿童在家、在校的情况, 使说假话的孩子无机可乘, 这有利于儿童诚实品格的形成。

上一篇:光伏建筑屋面下一篇:电流互感器极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