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班平台

2024-08-24

易班平台(共12篇)

易班平台 篇1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当代大学生已经处于网络无处不在的新环境中。因此,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近年来, 通过QQ群组, 论坛BBS和辅导员博客等多种新网络途径, 拓宽师生之间进行各项交流渠道。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做了统一部署[1]。2009年起, 在各个高校推广的“易班” (E-Class) 平台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开展工作的。“易班”系统是由上海市教卫党委网络管理中心独立研发并不断完善的一套高校师生的互联网WEB2.0应用系统[2]。与其他商业SNS社区比较之下, 易班除整合了学生熟悉喜爱的新闻、博客、互动社区、相册、论坛等功能之外, 其服务在校大学生的针对性和辅导员的全面参与性成了核心的竞争力。大学生和辅导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师生互动, 共同参与提高。由于“易班”出现的时间比较短, 使用过程中也出现诸如学生兴趣不高、高注册率、底访问率等问题。因此学生和辅导员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一新兴平台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我们认为, 要以“易班”的核心竞争力为突破口, 明确师生在易班上的角色定位, 同时理顺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样, “易班”就能充分发挥其特色, 吸引更广泛的学生参与, 使网络思政教育取得真正的效果和突破。

2.“易班”平台师生角色定位探讨

易班平台的建立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新尝试。基于网络特性, 它打破了思政教育长期以来单纯依靠一对一传统说教式[3]和定时集中式的会议教育模式。“易班”平台的搭建使得思政教育不受人数的限制,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更重要的是由于网络的平等性和开放性, 改变了原来老师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 学生处于被教育的客体关系[4]。因此我们需要在“易班”上通过网络角色的明确定位, 改变现实生活中单一主客体的现象, 逐渐适应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变化。

2.1 确立师生信息整合角色

在现实教育环境中, 学校的各项通知和信息发布是以命令式的方式通过层层通知、逐级下发的。当网络成为学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平台时, 75%刚接触易班的学生希望在网络上更迅速地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消息。在调查中发现, 虽然“易班”上的很多版块都在发布信息, 辅导员也开始在论坛或者博客上进行信息发布, 不违背网络使用的初衷, 但这些信息纷繁复杂, 没有明显的指向性区分, 学生不容易在第一时间获知。因此近30%的学生希望老师不仅是信息的发布者, 更应该是信息的整合者, 帮助学生获得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在这个角色中, 辅导员不是消息的单一传达者, 而要有筛选、判断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学生在网络上具有自主选择性[5], 当学生认可易班平台上的老师具有整合角色特点时, 易班对学生才会有吸引力, 学生才会接受这一有效途径。同时网络的平等性也让学生拥有信息整合发布的角色定位, 学生可将自己的收获或者对他人有用的信息整合发布在易班上, 让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可以获得最有效的信息接收, 获得大家的肯定。同时辅导员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看待分析事件话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价值判断。师生之间在“易班”上这种信息整合角色的定位可以扩大彼此的信息范围, 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确立师生表达阅读角色

据调查, 63%的学生希望在“易班”上和辅导员进行交流, 60%的学生希望在“易班”上能够获得辅导员对问题的解答和对困难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 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较为死板。老师一般只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通常只能听取和接受。这样的角色环境中, 学生不容易当面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 在寻求老师帮助时也缺乏勇气。但是在网络中, 学生和老师的身份标识远比现实生活要弱化[6]。学生对于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不再敏感, 从而更有易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 在“易班”平台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更倾向于学生是一个表达者, 老师是一个阅读者。学生可以通过文字与老师不受时间限制地进行交流。老师阅读学生发表的帖子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生活, 阅读学生的博客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可以在文字中发泄不满, 提出疑惑, 老师不可能打断学生, 也不可能阻止学生第一时间进行文字表达。所以学生更愿意用文字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果老师在网络中延续现实中的强势主导地位, 对学生的举动出现长篇大论式的说教, 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离去。因此老师更多的是在阅读之后给予短小精悍的评论或者鼓励, 并在学生的文字中发现才华和问题。学生在网络上的表达是基于对网络的信任, 辅导员在网上浏览阅读时, 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或者在网络上发表不合适的言论时, 可以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提供解决办法, 在赢得学生信任后, 将这种交流在现实中延续下去, 从而使问题获得更好的解决。

2.3 确立师生管理记录角色

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普遍超过1小时。但是60%的学生每周只登录1次“易班”。相对于86%的学生每天登录QQ, 68%的学生每天登录人人网等其他网络社区, 学生对于“易班”的参与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的比例也发生在辅导员群体中。所以, 建立师生对“易班”的兴趣和归属感是十分重要的, 突破口就是师生同做“易班”的管理者。相对于商业网站, “易班”的管理更具有自主性和迅速性。对于现实中较为薄弱的大学班级观念, 辅导员可以在“易班”上开展各种活动增进班级的凝聚, 让学生在“易班”上有班级的归属感和存在感。学生参与“易班”的管理可以直接面对各位同学和辅导员, 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想法, 更快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QQ、人人等其他社交平台中往往只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平面式交流, 记录很多生活的琐碎。学生没有习惯对自己的大学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记录和梳理。由于“易班”的特色背景, 学生可以在其上做好自己大学生活各方面的及时记录。参加活动的照片和收获, 赢得奖励和遇到挫折的经历都可以在“易班”上认真记录并和同学分享。同时由于在“易班”上还存在老师———学生这一层级间的交流模式, 因此, 老师也可以成为学生生活的记录者。从老师的角度帮助同学们分析自己在大学校园中的所失所得, 引导他们用更为积极的态度走好大学的每一步。在多角度的记录过程中, 让学生的大学生活不会随着时间而慢慢褪色。

师生是“易班”的管理者, 营造较为宽松平等的氛围,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全面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师生是在“易班”上的记录者, 共同记录学习、成长中的大学校园的美好。因此, 网络平台可以延长教育的有效时间, 提高教育的实际作用。

3.“易班”平台师生互动方式研究

目前, “易班”的推广工作在新生入学后就已经全面铺开。由于行政推广的作用, 在开学后的一个月内, “易班”的注册工作就能够顺利完成。如何在注册后第一时间内抓, 住学生眼球, 使“易班”产生吸引力非常关键, 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搭建有效的互动平台和模式, 把学生留在“易班”, 发挥“易班”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作用。必须遵循网络的内在规律, 清醒地认识到网站的生命在于用户的访问量[7], 师生互动的持久性和有效性是提高“易班”访问量的十分有效的方式。

3.1 分享互动模式

在校园中, 老师和学生之间时常存在着距离。老师在学生眼中有权威感和距离感。网络的出现正是打破此类隔阂的最佳途径。网络环境因其虚拟特性, 为所用人提供了相对均等的选择与被选择的机会和表达和不表达的可能[8]。基于此, 学生对“易班”活动的平等意识是普遍认同的。老师在“易班”上和学生互动不能依旧采取理论说教的方式, 而是把自己良好的网络行为更好地融入学生中, 和学生一起分享工作生活中的喜悦和收获。对于学生参与的活动, 不是一味的点评学生的表现, 活动的优劣。而是提供一些活动背后的故事和花絮, 以及自己在大学期间相似活动的表现, 等等。让学生在老师的文字中拉近与自己的距离, 意识到辅导员老师也经历过大学生活并且乐于将自己在大学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和学生分享, 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辅导员在“易班”上可以协调所带各个班级学生之间的联系。在调查中发现78%的学生上“易班”的主要活动是浏览班级主页, 辅导员作为管理者可以把其他班级学生发表的帖子和文章分享到各个班级主页。这样既能增进班级之间的交流, 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班级中遇到的相同或不同的问题,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通过互动分享模式, 师生之间的关系、各个班级间学生的关系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学生可以从老师引导、朋辈教育和自我表达等多方面获得提高。

3.2 评比促进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 老师往往是各种评比活动的主办者或者评委, 只是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考核。但是在网络上, 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我们应该在网络上建立一种对等的网络评比模式。对于在“易班”上优秀的原创博文、微博、帖子和活跃班级等, 可让全校学生参与评比。学生在“易班”上的优秀表现是需要鼓励的, 老师的评比应该公开从而显得更为公正。当这种模式建立后, 老师会更加注重学生在“易班”上发出的声音, 更为积极地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并在其中加以引导,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想法和采取行为的理由。学生之间的评比老师也应该积极参与, 让学生知道, 在这里同样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可以更为直接地向老师表达想法。

这样一种评比模式与商业的网络社区有很明显的区别, 是一种无盈利行为的网络模式, 旨在鼓励在网络上能够勇敢表达自己正确主张的学生, 鼓励为其他学生提供迅速有益网络信息的学生, 鼓励和学生有良好互动的老师。网络评比是一种互动手段, 师生共同参与发声、共同提高, 才使学生和老师都会注意倾听每一个直接的意见, 并在现实中予以改进, 师生才能够赢得彼此的尊重, 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3.3 魅力培育模式

在调查中, 学生普遍反应“易班”和其他社交网络不同的特点就是有辅导员老师的管理。使用过程中, 3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存在会让自己无法畅所欲言, 但很多学生又很渴望与老师交流。因此在与学生的互动中, 老师要有足够的魅力帮助学生卸下心防, 能够自然地和老师交流。因此老师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语言逻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9]。这些能力能够让老师在网络上具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产生足够的魅力吸引学生和自己交流。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不再是强势的一方, 而是有魅力赢得学生信任的一方。让学生在老师的文字中获得帮助和尊重感。当在这个平台上很多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获得老师的关注, 并且总是能够获得最及时的解决。那么老师这份坚持的魅力学生是会感同身受的。同样每一个学生也是具有多面性的, 在“易班”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学生表达其在现实中很少展现的另一面。老师从中找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易表现出的闪光点,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培养并展示自己的魅力所在。学生通过魅力培养模式树立自信, 对自己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并且清楚地认识到他人对自己这些特质的评价, 就会以更大的勇气在现实中展示自己的魅力, 不断改掉缺点, 积极拓展更为宽广的领域。在网络领域, 老师们更为平和, 更为宽容, 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更为勇敢, 更为轻松, 赢得他人欣赏。在这种互动中, 师生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 展现自己的魅力, 为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90后”学生正处在我国网络社会飞速发展的年代, 是信息时代优先体验者。“易班”是顺应这个时代学生特点而出现的。在“易班”, 老师是资源的提供者和整理者, 学生是信息的选择者和反馈者;学生是情绪的表达者, 老师是文字的阅读者;师生是彼此的管理者, 也是彼此学习生活的记录者。在“易班”, 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更为开放, 在分享交流中, 在彼此评价中, 在魅力肯定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师生有了更为良好的认知和全面的师生关系, 思政教育变得更为实际, 更为有效。通过各种尝试, 真正做到老师单方面的主动权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向平等坦诚的现代交流互动模式转变, 在网络上获得的更为全面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指导师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风貌。

摘要:“易班”在各大高校推广以来, 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兴平台。师生在这个平台上克服时间、地点和人数的困难, 成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良好手段。本文对师生在此平台上的角色定位及彼此互动方式进行研究, 以期使“易班”成为师生共建、思想引领、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易班”,师生角色,互动方式

参考文献

[1]历利亚.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途径[J].法制与社会, 2011, (07) :240-242.

[2]卢惠妮.辅导员网路思政教育的初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07) :230.

[3]诸俊, 廖运雯.浅谈辅导员博客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1) :55-57.

[4]姚红.高校网络思政载体的应用研究[J].商情, 2011, (50) :16.

[5]陈立峰.对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思考[J].神州, 2011, (26) :136.

[6]程颖.“90后”大学生与“80后”辅导员的碰撞[J].西部大开发, 2009, (11) :16-17.

[7]陈华栋.“易班”:Wed2.0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 2011, (7) :81-85.

[8]涂必华.高校学生工作网络思政作用浅析[J].科学时代, 2010, (19) :97-98.

[9]李云.角色把握对于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J].甘肃农业, 2006, (9) :195.

易班平台 篇2

摘 要: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党员教育模式,已无法与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完美契合,“微党课”作为互联网时代党的新媒体教育模式,在加强高校学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方面起到突出作用。文章结合当下流行的“慕课”“易班优课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试图建立新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大力提升高校学生党员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微党课;易班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6-0029-02

高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而高校学生党组织更是肩负了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中共中央31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深入实施易班等新应用推广行动计划[1]。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高校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易班是集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学生综合性互动社区,充分利用其“优课平台”开设微党课,加强线上线下学习互动,为培养高校学生党员提供了新模式。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党员教育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说,在校学生党员数量较少,因而在学生群众中难以起到带头作用;学生党员队伍多由学生干部构成,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其他学生想要了解党、走近党的心愿;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可能有盲目从众心态,对党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进入党组织后思想上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学生党员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将培训课程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由于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最终的培训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从党课教育的角度来看,高校在面向学生党员的教育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模式单调,大多数高校党校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开会和课堂面授形式,部分学校开展的相关党员实践活动也缺少长效机制的保障,无法形成系统化,会使形式大于内容;入党前后的教育力量分配不均,入党前学生往往会经历层层审核以至于学生对党团的学习积极性十分充足,入党后的教育工作容易被忽视,开展的党员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后期动力不足,对学生党员的考察培养缺乏长期性,这样的教育影响力并不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通常将入党积极分子编成一个临时教学班,对其进行集中授课,部分院校会组织开展相应的党团实践活动,最后面向积极分子进行最终的结业考试,很多时候这样的考核制度带给学生的只是单纯的模式化学习,学生很难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党课的实际意义,这样的党课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二、高校学生微党课的创新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面对大数据时代下的大量信息会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处于这样的新时代,对学生开展的党课培训也必然要有创新意识,因此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应该力求在教育活动形式上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立足于为学生党员提供与党组织交流的平台,很多院校都建立起“微党课”这样的新型党建模式。主题聚而精,切入小而巧,架构简而清,这样的“微党课”形式更加直观、形象,更能顺应“90后”学生党员对党团知识的需求。

(一)依托慕课平台开展党课创新

慕课作为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成功范例,高校应该重视这一平台阵地,灵活借鉴其运作模式以达到创新党课教学方法的目的。将慕课应用于党课教学改革,开发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此外发动合作力量,联合多所高校共同?_展网上教学工作以实现党课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共赢。在慕课模式下,课堂主动权交由学生手上,教师在学生有需要、有疑问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具体到高校党课而言,教师可以设计线上学习和线下探究的“混合教学模式”,学生全程依靠自主意识选择性地对相关优质党课视频课程进行观看和学习,并在视频之后参与随堂讨论以进行党课知识的深化学习,线下着重进行课程内容的分析总结,实现党课知识的内化[2]。借助慕课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全程监测,摆脱了过去单一靠试卷检测学生学习实效的困境。同时学员也可通过慕课平台把自身存有的疑问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既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也便于学生及时更正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在的党员培训班会对办班人数有所限制,很多学生都会面临因此而不能加入党课学习的问题。然而利用网络技术的慕课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大学生可以根据意愿自主注册学习,只要学生通过考核就可以获得由授课教师签名的电子证书,这也可作为其党校培训结业的证书。

(二)“学习通”类手机APP助力党课教育

“学习通”类手机APP属于知识传播与管理的平台,可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如果学生党员的党课教育可以依靠该类应用进行,则学生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对党团知识进行了解与学习,这将会一改传统课堂上教师教授、学生听课的传授模式,学生学习党课更多的是依托于自身的自主性。这样的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极大提高,也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党课的学习与探究,也更能顺应90后大学生对手机和网络应用的依赖现状。

(三)易班优课平台创新党课教育

易班的开发借鉴了SNS社区的核心理念,面向高

校师生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综合性互动服务,将社交、学习等融为一体,为在校师生定制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同时支持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除线上的活动以外,易班也在高校设立了线下的学生工作站,它已成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知名文化品牌。作为在校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款学习类应用,将党员教育的课程与之相结合,就相当于是在大学生交流社区中贯彻融入党课教育,这会大大提高党课学习的实效性。高校师生可以通过易班线上互动交流、交换各种资源、上传照片、发布微博等,使党课开展的模式由单向型逐步发展为双向型,极大地提高教学工作的互动性。

三、以“易班优课平台”为例深入推进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借助易班优课平台,创新党员培养模式,打造学生党建立体化平台

易班是一个以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网络互动平台,融合了论坛、博客、话题、微博、手机应用等功能,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是网络时代高校教育服务学生的新手段、新途径。易班以强大的便捷性、开放性、超媒体性和互动性,开辟高校大学生网络党建阵地,实现大学生党建工作线上与线下联动,形成一种协同创新的立体化党建模式。易班党建教育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可以设置党的理论文献、基本知识等学习板块,借助在线聊天、网络论坛等交互工具,开展网络学习与交流,打破时空限制,加强党员思想建设,培养党员理论修养。开展网上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党务管理、思想汇报等活动,丰富党的组织建设方式。

(二)借助易班的灵活授课特点,提高师资队伍

水平,坚持以优质内容取胜

“易班优课平台”面向的受众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这一群体普遍有着较高的识别优劣的能力,“易班优课平台”的核心是注重课程质量,“易班优课平台”除了形式新颖以外,也注重对党课授课教师的培训与筛选,授课者时刻进行自我学习,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打造内容与受众高度相匹配的优质“易班优课平台”。同时由于网上授课时间灵活,可邀请其他教师或者业界、学界相关人员进行授课,充分履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制作准则,进一步提升“易班优课平台”课程品质。

(三)基于易班交互性强的特点,创新党课培养模式,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易班优课平台”的课程表现形式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体现融媒时代智能化、共享化的特点。“易班优课平台”可以播放视频、操作PPT,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添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授课者在平台上教授党建品牌课程,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党课中来,可以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

同,让学生更有归属感,提高对“易班优课平台”的认知度与接受度,打造高效、趣味、魅力的“微课堂”。在授课队伍建设方面,高校针对不同的授课专题、授课形式、学习方向来建设不同的授课队伍,形成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建专家学者、专职党务干部、党员学生教师相对应的管理队伍。通过授课队伍?c受众之间,管理队伍与日常课程运行之间的高度匹配,从而有效明确各级队伍职责和责任,更好为师生党员服务。

(四)基于易班开放性强的特点,创新课程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易班优课平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通过该平台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党员。“易班优课平台”的知识体系、认知格局、学习思考等方面可以灵活调整,从而提升培养学生党员的效果,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因此,高校的党建工作可以借助“易班优课平台”来进行,利用网络平台的各个模块,建成以课程安排、内容大纲、线上测试、学习资料、课后复习、在线讨论等板块为主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平台把零碎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计划安排条理整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并且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培养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项工作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同时又做到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真正做到落地生根、抓实抓细。因此,以“易班优课平台”等微党课创新平台为载体进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于当下高校来说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党建队伍要始终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大局观念,不断提升团队综合素质、改进工作方式,为党和国家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易班平台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易班网;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开始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应用。易班网作为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管理、推广的,集思政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日常综合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文化品牌,能有效促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拓和发展。

一、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趋势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科技的发展跨越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障碍,其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能有效地填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全面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普及性,丰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机制。

同时,网络心理咨询创新了心理咨询中的人际互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来访者保护隐私的需求,有利于来访者减少心理防御机制,提出真实的心理诉求,也有利于咨询师高速有效地把握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给出相应的干预建议。当然,网络心理咨询同样有其缺陷和不足,但对于部分对面接咨询抱有顾虑的人群,这种模式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咨询途径,同时也是对传统面接形式的有效补充。

二、高职学生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对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我们选取了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高职一年级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对目前学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期待度、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内容四个部分开展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6份,其中有效问卷473份,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1.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较高的关注度。调查发现,91.2%的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行为、心理健康状况表示关注,在日常上网过程中会关注心理健康方面的网站,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信息。61%的学生表示每周至少一次会登陆学院易班网并浏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2.高职学生对学院目前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一般。调查发现,86.4%的高职学生对于目前学院提供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满意度表示一般,11.3%的高职学生表示满意,88.1%的学生表示知道并会使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网上测试系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评测。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学院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易班板块“心灵花园”的了解不够。

3.高职学生对于学院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表现出较高的期待度。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于学院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支持态度。在此前提下,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当遇到心理困扰时会选择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帮助,并倾向于接受网络咨询。

4.高职学生对于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求多元化。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于学院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呈现多样化需求,包括心理健康在线咨询、心理学影视作品赏析、心理学专业书籍推荐、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剖析等。

三、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

1.校园网络普及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物质支持。目前,上海市所有的高职院校都配备有设施齐全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双向控制教学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硬件设施和系统,校园网络已经覆盖到学生的课堂和寝室,学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网络实训室和个人寝室上网进行学习和交流。这些硬件设施为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物质支持。

2.校园教育资源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学术支持。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依托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指导,在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个性目标的基础上确保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的放矢,并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设计、调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校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领地,而且是心灵和意识的空间。

四、高职院校目前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借助的网络平台大致有两类,一种是借助社会网络开放平台,例如人人网、微信平台或是微博客户端;另一种是学校本身的校园网络平台。基于这两种网络平台开展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弊端。

1.社会网站缺乏监管。社交公开网站因其公开性和营利性,网站注册人员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同时,网站管理人员不具备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未能对所有注册人员和所发相关心理学帖子进行监管,导致社交网站上的心理学知识参差不齐,不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

2.社会网站的隐私性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社会网站的人员注册通常具有较大随意性,网站成员之间多用网名互相交流。在此平台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使心理咨询师参与管理和监察,也很难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治疗和监控,也很难保证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3.校园网络的封闭性不利于互动交流。部分高职院校依托学校本身的校园网络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但是校园网不具备营利性,更集中为校内学生提供服务,学生所得到的帮助也仅局限于校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受限于本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能力,这种相对封闭性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校际资源共享,也无法达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五、高职院校基于易班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的优势

1.易班网简介。易班網(http://www.yiban.cn)是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推出的“易班—上海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集思政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日常综合管理三大功能。从2007年发展到目前基本已覆盖上海各大高校及部分高中和职校。随着高职院校易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易班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成为满足学生心理诉求、传播宣示价值理念、统筹协调各种矛盾的重要媒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易班网络高信息、高覆盖、高效率的特点,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缺口,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

2.易班平台能切实保障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基于易班平台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网络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正确、客观、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信息。同时,基于易班平台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网络拥有较为稳定的学生关注群,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信息和资料及时传播,增强了教育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3.易班平台能有效增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性和有效性。基于易班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咨询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交流作用,使一些心理困惑的高职学生更愿意选择这种方式进行倾诉,更愿意表述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态度,增强咨访互动,有助于提高咨询效果。同时,因为易班网是实名注册制,心理咨询教师也可以根据咨询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判定是否有进行实际面接咨询的必要,也有利于心理咨询教师搜集和整理咨询学生的信息和数据。

4.易班平台能全面拓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和普及性。基于易班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过程,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时间长、见效慢、形式单一等缺点。在开展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利用易班平台进一步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板块的实用性、互动性价值,全面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普及型,丰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的内容和机制,尝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心一体的学习性支持系统。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基于易班平台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能做到信息传播及时,教育与咨询面广,师生互动性强,保密性严谨,测试教育手段先进,资源具有共享性。在易班平台上能探索网络时代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方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联网宣传管理工作有效融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毅鑫.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易班互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武汉大学,2013.

浅析高校辅导员在易班平台的应用 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易班平台,劣势,措施

一、易班平台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势

1. 易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动化、形象化

易班将课堂、书本上的枯燥死板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善于利用文本、图表、声音、视频等技术, 使理论知识变的形象生动, 使宣传形式变得丰富多样,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由被动地接受说教变为自主地接受教育。

2. 易班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多样化

目前“易班”上所开展的思政教育内容丰富。“90”后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思潮涌现、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 对传统或年代久远的教育素材认同感较低。而易班能及时根据时代特征更新, 将时事热点话题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去, 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关注的事件制作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 通过讨论、投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激发爱国热情和激情。另外易班还加入就业、心理健康咨询、学习与生活板块, 避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孤掌难鸣的尴尬。

3. 易班实现网络实名认证

易班为每个师生统一配发了个人实名空间账号, 并且划分了行政班级。“90”后大学生由于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 接受新东西快, 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 造成精神困惑和价值观扭曲。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开放性就给信息的筛选、监督和定位带来一定的难度, 而易班是实名认证, 便于学校相关人员发现问题后能及时应对危机, 适时地引导学生, 做好舆情监控。行政班级的划分也可以较好地帮助辅导员做好班级事务管理工作, 如辅导员可以在班级里发布通知、公告等。

4. 易班促进师生互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大学生与高校老师的面对面交流越来越少, 而易班这个平台, 集合了全校或全地区的师生在线, 辅导员、任课老师可以通过“易班”平台关注学生的情感、诉求、心理状态等, 从而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增强实效性。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与学生实现了平等交流, 将说教, 命令式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亲切、平等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动引导, 公开性的交流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更易于“90”后学生接受。另外易班还可以组建学习型、兴趣型等群体,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在群组中展开充分的讨论, 教师可以密切关注这些群体, 并加以引导。

5. 易班实现空间资源共享

易班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师生通过空间可以访问全校或者其他高校的各种优质思政教育资源, 查找到所需要的内容。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学校和组织, 都可以通过易班进行资源共享, 网络讨论和交流。使得高校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 变成了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空间, 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 以及与社会的交流渠道。

二、易班平台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劣势

首先“90”后大学生先入为主的意识较强, 易班作为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其得到广泛推广前, 学生已经开始利用QQ、人人、开心网、微博等进行互动与交流, 且这些网站娱乐元素较多, 信息量大, 学生参与度高, 深受“90”后喜爱, 易班必须有自己突出的优势才能发挥更好的功能;其次, 易班推广过程中, 高校操之过急, 使部分学生认为是行政命令式, 不愿意主动配合;再次, 高校部分教师观念没有转变, 不重视易班建设, 偏好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实名制的模式, 也使得学生们不敢或不愿意将真实的想法在易班上流露, 部分学生认为互联网的虚拟性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一旦实名制就会有被监视的感觉;最后易班的整体运行技术还不到位, 部分功能板块开发不合理, 缺乏人性化。

三、易班平台中师生交流关系构建的措施

1.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优秀教师的素养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成巨大的感染力, 将对学生的人格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师生交流过程中, 教师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内在品质的养成。另一方面, 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 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知识技能, 进一步获得学生信任, 使师生网络信息交流更加深入和持久。同时, 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使易班个人主页和空间设计时尚新颖, 易班内容丰富多彩,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易班信息交流的积极性。

2. 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

师生沟通交流应转变传统的教导型交流方式为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主动出击, 努力学习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 及时洞察学生心理变化过程,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的心理倾向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心近自然就亲近”, 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从而使师生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关系, 为双方的沟通交流建立起“心灵的桥梁”。

3. 掌握师生沟通技巧

教师还应着重培养网络沟通技巧。在师生交流中, 教师对于学生理解偏差、不同观念和价值取向, 甚至是异样的人生态度, 作为教师都应秉持中性态度[3], 采用中性态度的语境进行师生交流, 采取正确的沟通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避免个体观念性差异而产生消极的甚至抵触性的情绪, 从而营造积极和谐的沟通氛围, 从而达到“保鲜”的效果。

参考文献

易班总结 篇5

易班开展活动到现在已有一学期的时间,从刚开始同学们的不闻不问到现在有了很可观的起色,易班还是不同于人人,开心的网络形式,它更加注重班级的文化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在我们辅导员的带领下,让同学们逐渐有意识一起来经营属于我们自己的易班。

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积极向上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它来源于辅导员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环境就是班级,易班是我们了解学习生活的另一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聊学习、谈生活:班长和团支书也会定期将一些课件通知上传。

一、文化建设:

易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同学们展示自我。我们所期望的易班是具有班级的特色,不随大流。因此文化建设首先会督促同学及时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展示在易班上,供大家欣赏。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我们班委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来帮助和监督学生的行为。如奖学金评定表标准细则等方面让学生自己对自己在学业和同学相处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 思想建设:

思想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良好的班级氛围才能带动整个班级进步,一个好的班级,必然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在鼓舞和鞭策学生为班级服务,把班级建设好的。一个班级有了自己的思想的话,那么这个班级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就有了自己的形象,这一种文化就是一种精神,它看不到,但又无处不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和老师。三 资源整合及使用情况:

在老师的督促下,班委都会将一些重要信息都发布在易班上,如奖学金的评定,各类活动讲座的安排。逐渐将通知从飞信的形式转到易班上来,关于各信息的发布主要还是通过易班负责人,欠缺的是其余同学发布的话题则较少。

易班建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有很多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论是易班的布置还是思想的创建,都离不开同学们参与。只有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易班文化环境,才能使这一项工作得到实施和发展。

易班:创德育之新,展教育之长 篇6

纵观教育的形式,我们不得不想到既令我们万分欣喜,又让我们无比困惑的网络的出现。网络的出现让每一个人既开阔了眼界,又充实了思想。但大量信息的出现使每个人都无法轻易辨别真伪,大量信息未接受洗涤就直接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一道道难题无法解决,让我们既乐于其中又无法自拔。网络的双刃剑让我们在现实中都有所迷茫,更不要说对于所有教育者的影响,如何运用这把双刃剑完成现当代的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的教育,这是我们坚持的,也是我们新的“本”之所在。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出现让无数人沉迷其中,大量信息的涌入无时无刻不冲刷着我们的大脑,传统教育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逐渐统治下无法找寻本身的出路,很多教育屏障被打破,如何继续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的不能抛弃却无法一如往昔,新进的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置若罔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好地在思想道德方面教育学生,就一定要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却满怀创新精神,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引。在众多多媒体平台中,最突出的一个典型就是易班。

易班作为新媒体出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它逐渐从不成熟的一个实验平台渐渐向全国进行推广。作为易班这种新媒体传播平台下最前线的实验基地,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与实验,希望通过易班的积极传播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大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易班平台作为多媒体的代表,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巨大优势,信息含量丰富,传播速度快捷,选择角度自由,这种种无可比拟的便利让教育教学必须参与其中,借用它的便利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而在教育教学的核心领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对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无论从实际操作到预期设想都影响着思想道德发展,具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际操作与预期设想两个方面:

从现实操作方面来看,易班这种新媒体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拓展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流途径便是学校开展的各种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几乎从学生一开始接触一直延续到毕业,各种内容与形式的改变却一直无法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目标都是勉强实现。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所带来的新媒体的爆炸式发展,让类似于易班新媒体平台迅速占领大学生的视线,正是由于新媒体的这种优势,伴随易班的全国推广,很多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易班传播,而这种网络的传播让每一个大学生走出了思想教育的应试课堂,运用自己喜爱与擅长的学习手段完善思想道德品质。

其次,增强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动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强硬化的讲授与死记硬背式的推送,让每一个大学生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成为一种负担与压力,这样的教育一定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易班这种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应试教育的桎梏,尤其是其中具有游戏式的各种学习环节,通过学习或者是思想传达交流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值,这种经验值可以最后兑换为实实在在的实物与奖品,在这种有趣且带有实际价值的学习引导下,切实贴合了当代青年人求实的思想态度,更好地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自学的高效的教育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很高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形成最后会直接带来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最后,更新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理念。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教育理念与方式让很多大学生开始曲解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真正理念,大学生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理念开始出现偏颇,在这种渐行渐远的教育中,我们的初衷被误解,效果得不到体现。易班的出现让每个学生自觉地选择被挑选过的话题学习,各种课程与老师可以被随意挑选,大家走出四面墙的教室,挑选适合自己学习思路的教师与教学内容,在这种自主自觉的学习中,大家慢慢找回了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正确认知,那就是道德不是灌输,而是潜移默化与自觉自主的选择与升华,易班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的不只是平台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告知学生教育是多元的,思维是开阔的,我们想要传播的思想虽然核心内涵专一,但是我们正在逐渐放开学习的可选择性,也许在这种类似于宽容与体谅的理念下,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加理想。

从预期设想方面来看,易班这种新媒体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不仅仅存在于表面肤浅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易班平台的发展,如何发掘其中的真正价值点,将易班与思想道德教育达到不可思议的结合,才是我们所关注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创新与突破。

易班平台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应用在未来预期设想发面最重要的影响便是易班潜在的教育意义。易班平台是一个结合了各种信息交流、文字传播、视频分享学习等种种丰富功能的平台,而这些平台的最大作用表面上看起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深入探索我们便可以发现,易班这种新媒体最重要的优势便在于传播,传播效率是惊人的,一个终端的传输也许只是带来不同节点的信息接收,但是如果每个大学生都作为信息传播的节点,大家都传播具有道德意义的内容,那么我们在使用易班平台的同时也就是在进行思想道德学习,教育这个概念就成了一种广义上的人与人的传播,运用易班平台主流意识的强大支撑,让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这样教育便会无所不在,无所不完善。

易班平台 篇7

一、提升用户粘性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曾提出过受众媒介选择概率公式: 选择的或然率 = 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即受众对某一媒介的选择概率, 与其可能获得的报偿成正比, 与其获得报偿的费力程度成反比[1]。而易班平台作为一个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其能否对学生实现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就是让学生经常性的使用本平台, 并且能够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易班平台作为一种官方网络平台, 其相较于学生常用的QQ空间、微信、人人网等平台, 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安全、无骚扰。然而笔者通过对易班平台的推广与使用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第一, 桂林部分高校在推广易班过程中并没有将易班这一优势作为突破口, 而是强化其行政手段, 利用行政命进行推广, 这样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易班平台的推广效果, 同时对于提升易班平台的用户粘性也是起到一定副作用的。第二, 学术界对于如何在易班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 研究点也都是从学校、教师出发, 例如: 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如何形成各项机制。笔者认为这些问题虽然可以从某一方面对易班平台的推广以及提升其用户粘性有帮助, 但是这些研究都忽略了从学生使用易班的感受, 这就导致了易班虽然能够在高校大面积进行推广, 但是其用户粘性却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基于易班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前提就是提升该平台的用户粘性。

二、促进学生客体 - 主体化进程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褚凤英在2014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高端论坛”中指出: “当前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主体性这一观点上是没有争议的, 分歧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否成为主体上。“[2]笔者认为: 易班作为一个开放性网络平台, 其具有网络平台的一般性特征, 也就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平台内容进行选择, 所以基于易班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对学生的主体化进程有了很高的要求。

1. 建立完善的引导机制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所面临的是多种社会思潮的不断冲击, 其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现状还有待提高, 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第一线工作者的辅导员, 必须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并且能够将其有效地外化。笔者认为此项工作应当是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通过奖励引导、班级环境引导、校园环境引导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主流价值观, 同时应为其构建完善的内化渠道, 例如开展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社团活动; 建立奖惩机制等等。

2. 形成平等交流的环境

就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言, 教育者一定不能将自己构建成自我权威以及中心, 要在内心坚持自己与受教育者共同提升、共同成长的意识, 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 与其形成平等的交流渠道, 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一个平等、民主的环境下进行, 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接受教育内容并形成自我教育意识。然而易班平台的推广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等交流机会, 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能够通过易班平台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且进行讨论。因此在易班平台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利用起这一优势, 教育者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 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 达到各抒己见的态势。

3. 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拉诺夫指出: 当受教育者的个性、智力和社会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时候, 他便开始不仅认识他的外界目标, 而且也认识自身教育的目标, 他开始把自己当作对象看待, 这样他自己便成为自身教育的客体[3]。因此笔者认为, 让学生能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 首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而这不足指的是其将自身实际情况与其所认同的价值观进行对比后所得出的结论, 基于这个结论, 教育者在易班上的教育活动首先必须以内化主流价值观作为重点, 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等方式让受教育者既清晰的认识到主流价值观的具体表象, 同时也看到了自身与其的差距。其次, 在受教育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不足后, 教育者应当在平台上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 例如进行责任意识教育, 教育者先向受教育者阐述什么事责任, 然后通过平台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让受教育者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改造自身主观世界。

摘要:我国建设易班平台的目的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网络教育平台, 虽然易班自建立以来已经逐步在高校学生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同时用户数量也在不断提升, 但是在该平台上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从用户粘性、学生客体-主体化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易班,思想政治教育,前提

参考文献

[1]王勇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年

[2]倪素香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高端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2期

易班平台 篇8

一、高中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认识现状分析

2013年5月,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开展调研,随机抽取长宁区高一高二共32个班级,发放问卷920份,回收有效问卷905份。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了解高中生的网络使用现状,第二阶段主要了解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情况。调研结果如下:

一是高中生目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识、理解层次不同,认同度差异较大。

调查发现,只有六分之一的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了解的,其余学生都是一知半解或毫不知情,甚至根本不想知道。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将核心价值观与上海城市价值取向混淆;有近一成的学生认为自己认可的是其他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高中学生有必要了解其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二是高中生目前对网络媒体的正确分辨与合理使用缺少引导,个体差异较大。

调查显示,目前高中生使用网络的时间相对较多。55%的高中生具有6年以上的网龄,近33%的学生有3-5年的网络经历。可以说,网络已经融入高中学生的生活。调查发现,除了正常学校学习,他们每天在网络上还花费相当的时间,约24%的高中生在网上花费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约44%高中生在网上花费1-3个小时,11%的高中生要花费3-6个小时,甚至还有近2.5%的学生要在网络上花费6小时以上。从这一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依赖对象,对高中生开展网络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教师和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在时间、空间上基本处于平行状态,缺少直接交流和沟通平台。

调查发现,九成以上的青年教师具有3-8年的网络使用经历。每天除了必要的工作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约45%的教师还要在网上花费1-3个小时,约36%的教师要花费3-6个小时;近40%的青年教师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上网,近77%的青年教师晚饭后会上网。可以说,在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里,网络成为青年教师非常重要的休闲、学习、娱乐工具。一方面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学习、工作、生活;另一方面教师却总是抱怨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找到合适的网络平台,使教师与学生这两条“平行线”能产生交点?这个问题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二、易班平台:促进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上海重点建设了“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这一创新实践顺应了网络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今,易班已拥有超过114万实名注册用户,贴文数超过1690万条,师生上传的各类学习资料超过245万个,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500万次。易班平台通过服务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系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丰富的平台,为高中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易班建设,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提升和完善了学生的个人素质,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目前长宁区已形成以下教育工作策略。

(一)通过顶层设计,统一网络教育思想,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

1. 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融入易班建设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各级组织建设的思想灵魂,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保障作用,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以学生的兴趣点(易班网络平台)为抓手,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借助现代化的媒体平台,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风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立德树人”的自觉性。通过易班平台,有针对性、潜移默化地分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让广大高中学生更坚定对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2. 依托信息化建设的助推效应,拓宽教育系统德育一体化设计的实施渠道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完善德育内容体系”的要求,上海市教委构建起德育一体化设计的四方面内容,即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以此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自从校园引入易班网络平台,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方式,信息化建设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把灌输、服从变为自主、引导。“网上党课”、“校长在线”、“易班微博”等栏目都将这四方面的内容设计有机植入其中,使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摆脱了单调、程式化的教育模式,同时还提高了学校及班级事务的民主管理水平,使交流、沟通的信息传递更便捷、更快速,建构起学校、家庭、社会的网络教育平台。在易班的众多使用功能中,我们聚焦其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关注学生在主课堂之外的思想动态,充分体现“让学生快乐成长”的易班建设理念。

3. 明确平台系统相应的职能分工,探索易班市、区网不同层级建设的服务定位

根据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统一标准,通过易班开放平台开发相关技术接口,大部分教育资源能够对接到易班平台。在市级网络建设的进程中,到2015年12月前将逐步把易班建成覆盖大中小学各类课程和课外教育的一站式教育资源展示和应用平台,形成上海教育信息化基础服务平台;同时,通过教育城域网的接入,改善学校网络环境;发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数据库”的作用,构建统一管理平台,完成中职校易班教学平台建设,实现在上海中职学校的全覆盖。依循市级网络建设的推进,目前长宁区“校园易文化”网络创建项目的实施方案已逐步完善,以“让学生和教师在网上充分体验现实学校生活乐趣和学校文化内涵”为建设理念,力争到2015年把易班基本建设成师生展示自我、表达诉求的交流平台和开放便捷、互动共享的学习空间,使之成为开展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阵地。长宁区易班建设融入了“云计算”思想,发挥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优势,采用学生喜爱的用户体验形式,搭建师生跨校互动平台,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立足区域发展特点,发挥网络建设优势,凸显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实效

1. 借助数字长宁的建设成果,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的良性互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环节。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有效衔接,完善合力育人机制,易班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有机整合起来,极大地拓展了德育的时空。在网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获取大量的社会信息,以自己的思考分析、整合与创新,能够最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在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和各种专业团队等学生组织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能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如,上海市延安中学将易班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有效载体:一是招募家长志愿当学生的“班导”,担任义务监督员,通过易班宣传学生的典型事例;二是把开展易班活动作为改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方式的切入点,并将易班网作为课题对象,鼓励教师注册易班、加入网上平台的学习与互动;三是利用各班的易班联络员定期在易班平台传播社会新闻,发布社会信息。同时,针对学生对于外界信息捕获机会相对薄弱的现状,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看待、分析、理解社会现象,从而促其更好地融入社会,逐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建立科学长效的网络运行机制,实现区域整体性的教育理念

长宁区教育系统将“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作为具体实施理念,以此来推进教育创新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群众的总体目标。作为全市教育系统网络建设的试点区域,长宁区教育系统通过引入易班平台来融入学生生活、开设平台内容、辐射社区文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覆盖整个网络体系。自建设易班网络管理以来,长宁区逐步完善了“重易班促思想,重网络促实际,重联系促合作,重评价促提高”的高中生思想道德网络德育长效机制,并使这种新型德育实施行动有目标、有重点、有落实、有反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此同时,逐步建立了层级化的网络架构——校级平台,团委、学生会平台,年级、班级平台,青年教师平台。这样“一横四纵”的运行机制,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在线上线下引领学生的价值观,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发展的需要。

3. 完善网络平台的评估方案,挖掘网络话语权功能

网络与现实是互动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负面问题会反映到网络上,并会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长宁区在开发易班网站菜单项目上引入评价内容,对线下的教育机制也设置相关的评价机制;对各校易班的用户覆盖面、班级活跃度、宣传推广效果、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作为学校文明单位(和谐校园)考核的评价指标,并通过评奖评优、课题研究等实施激励;将具体活动中的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固定下来,建立一套合理的易班建设评价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在评价方式上融入评估机制,引导师生在具体岗位上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实际行动来推动教育发展、提升自我能力。

(三)拓展校级网络功能,提炼实践经验,创新校本化特色建设的格局

1. 以校际联动为主导,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与均衡发展

易班的引入和建设不仅能通过网上互动促进交流,强化优势学校的“带动”作用,而且能通过网上互动彼此借鉴方法与策略,增强弱势学校自身网络德育的“造血”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教育落到实处。易班积极引导学校立足于自己的网络德育基础,开展自发自主的交流合作和跨校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整合。通过区域内的每月例会制度汇总,对线上线下的资源进行整合,以此来挖掘不同学校的教育潜力和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如,上海市复旦中学以博雅文化教育为契机,在校庆文化艺术节中引入易班平台,增进校内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先后开发了话题投票、共享相册等功能,拓宽了学校教育的渠道。易班的引入和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传播活动构筑了更高更宽的平台,在更广阔的领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起与长宁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具有长宁特色的学校文化。

2. 以开发校本课程为途径,达成校本化建设的目标

随着长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广与深入,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价值与地位显而易见。易班平台将信息技术的应用高度融合于微型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无论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资源环境方面看,还是从整个课程开发模式方面,它都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运用易班短信群发、发帖评论等平台优势,结合学校日常工作以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逐步建设成集培训和研讨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平台。学校在网络实践中组成“两个维度、四大课程”的支持式教师学习课程,即职业化维度的“师德修炼课程”、“心理修炼课程”,专业化维度的“观念修炼课程”、“技术修炼课程”。此外,学校还搭建了以易班为依托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又如,上海市长宁中学实施“依托易班平台结合专题网站和微视频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开发“三防教育”校本课程数字资源,为师生提供了多元、个性、便捷的学习空间和环境。课程研究将书本教材的内容“移植”到易班平台上,并配以自主开发的微视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实践,进行了一次数字化学习方式的变革试验。这种创新实践既拓宽了教育教学的空间(只要有移动终端就能开展学习),也给予师生就某些知识和技能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逐步实现了校本课程信息化、特色化,进一步优化了数字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

3. 以活动策划为载体,营造文明健康、特色鲜明的网络文化氛围

易班平台 篇9

关键词:“易班”,教育功能,实践探索

网络时代, 学生之间交流的网络化已经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独特常态。这不仅对网络时代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也孕育着创新的机遇。利用互联网所进行的教育工作, 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易班”———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师生网络互动平台, 随着它的诞生、运行和不断完善, 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师生, 被广大学生热捧。因此, 利用“易班”平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是一项重要命题, 其理论与实践意义不容忽视。

一、“易班”的网络功能特性

“易班”建设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具有可支持的、成熟先进的技术系统, 以自身强大的功能和独有的网络功能特性吸引着广大师生。其内在功能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丰富性

“易班”设有互动社区、IM即时通讯、新闻、相册、校园应用、论坛、邮箱、网盘、博客、掌上“易班”、微博、通讯录等丰富多彩的功能板块, 方便师生进行网络互动活动。

2.集成性

“易班”整合了BBS功能, 吸收了人人网、微博、QQ等社交网络的优势, 集各家网站所长, 具有丰富的个人空间, 实现相册上线, 增加个人收藏、侧面动态导航、视频分享、信息举报、贴文转发功能, 针对信息量繁杂的网络现状进行信息的有效筛选, 满足学生青睐分享的心理, 紧跟并引领当代学子的新潮与时尚。

3.便捷性

“易班”开通博客系统、手机短信功能, 推出微博、手机“易班”, 使得师生进入“易班”简单快捷, 便于学生娱乐、交流、浏览或工作。

4.时代性

“易班”应用云计算技术、即时通讯工具, 使资源共享更加开放, 更加迅捷, 可以将很多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统一整合与分享, 满足学生网上轻松学习。

5.独特性

“易班”所实现的无缝对接的窜台互动, 满足了同学们在“易班”上寻找老同学、认识新朋友、结交知己的人性化需求。尤其, 在“易班”平台, 可以创建完善的班级管理系统, 使师生交流更有意义;还可通过“设立班级群组”功能, 使“易班”成为第二课堂, 成为师生的另一个共同的家。

6.纯洁性

“易班”采用后台实名制注册, 线上显示昵称, 能对学生发帖、转帖中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监管, 同时, “易班”平台只针对师生, 人员构成单一, 素质修养高,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沟通者之间都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操守, 使得师生在虚拟世界畅游中减退防卫心态。

7.朋辈性

“易班”既是教师工作的依托平台, 借此能够更了解并亲近学生群体的喜好, 也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平台, 共同的年代与相似的经历, 更容易激发心灵共鸣, 更能做到彼此安慰与激励。这些特性集中反映了建设者的定位与目标, 就是要把“易班”建设成为师生网络互动社区和学生的精神家园。

二、“易班”教育功能的独特优势

引入“易班”网络互动平台, 通过深入宣传和努力推进, 学生对“易班”从最开始的“接受”到现在的“热衷”, 他们活跃在“易班”平台上, 开展大量的线上线下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包括师生之间日常事务、管理信息的传递, 还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易班”正逐渐发展成为以人的关系为核心的社交互动社区、师生群体思想情感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学生群体思想情感交流场所的 网络化转移, 我们的教育工作必然需要及时跟进, 才能与时俱进, 做出实效。从上海市初建, 出沪后在一些教育单位开展试点,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 “易班”已经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 在西华大学, 已近四万人注册, 每天线上的各种网络行为 (发帖、博文、图片、评论、下载等) 数以万计, “易班”已成为一个极受欢迎的师生网络互动交流社区。在“易班”平台上, 如何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对学生的言论进行正确引导, 用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立场、态度去占领“易班”阵地, 掌握话语权, 成为教育工作者们面对的新挑战。

“易班”作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师生网络互动社区, 带给师生丰富便捷的沟通方式、表达渠道以及创意舞台, 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网络应用, 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进一步与网络时代接轨。正因如此, 利用“易班”开展的学生教育, 促进学生品性养成和健康成长,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具体表现如下。

1.强化阵地意识

“易班”建设, 以其明确的价值功能———师生网络互动社区, 彻底改变传统网络阵地意识不强的特点。建设“易班”的目的, 就是要为数字化成长的学生带着对网络的部分嵌入、黏着、依赖, 提供一个既可靠便捷、又能充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网络阵地。可见, “易班”强大的教育阵地功能, 能引导学生人格的不断成熟。

2.组织监管给力

“易班”建设、运作及完善, 需要依靠强大的组织力量来推动, 引入“易班”的教学单位, 不仅需要成立组织工作机构, 还需配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 设“易班”工作站和班级管理员, 负责抓“易班”的建设和维护。这样不仅确保了专门人员对教育情报信息的搜集, 还提高了对“易班”网络的控制力, 对有害信息的屏蔽力。管理者牢牢掌握对“易班”的“制网权”, 促进“易班”上活跃的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有效整合, 去芜存菁, 在保留原则性容忍度的基础上, 使“易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相关的资讯交流平台, 以其贴切性和权威性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性需求。

3.互动交流活跃

启动“易班”试点后, “发状态”、“刷微博”、“留言”、“私信”、“@ 我”成为校园师生之间流行的网络用语。他们在“易班”平台上, 更愿意去发现生活中的风景, 并乐于分享, 享受围观。他们通过发日志、发状态、贴照片, 记录生活感悟、阐发观点见解、反映情绪状态, 并深切地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回复。而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同时在线, 因为彼此熟知, 及时给予回应, 交流体会, 这种自我叙述和他人阅读之间的秒速链接与反馈, 使学生的渴望和期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满足。这些活跃的交流互动, 不仅促使学生迸发探索自身潜力的勇气, 还会激发其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在探索与思考后, 学生在“易班”上所做的自我叙述, 既对自己是一种自审, 又给同龄的阅读者带来启迪。

三、“易班”教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易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校以往“点对面”的单向信息传播方式和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 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精神和心理各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是最具活力和时尚感的青年学生, 我们必须关注时代变化, 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 努力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综合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1]。利用“易班”平台对学生进行的引导教育, 就是要研究怎样将学生教育信息的制作、传播及控制融入“易班”建设实践中, 借助“易班”平台强大功能的发挥, 实现用正确、丰富、生动的网络信息熏陶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 使之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如何做到这一点, 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探索。

1.发挥“易班”强大功能, 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引导学生

对学生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优势, 来引领学生全面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 即规定性和指向性。就是在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中, 有一种事物或现象居于主导地位, 对其他事物或现象起着指导、引导、领导、统领的作用, 规定着其他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进而规定着由这些事物或现象构成的整体系统的性质和走向”[2]。

师生在“易班”上发帖、写博客、上传日记、发表讨论、交流信息等网络行为呈现多样化, 涉及内容广泛。但是, 经过分析和归纳, 学生在“易班”上的网络行为所涉及的内容大致分为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职业生涯、心理情感、公共事务、时政要闻评述等方面。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标要求, 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在“易班”上的网络行为及内容, 要遵循分类指导原则, 针对不同的行为、内容, 发挥教育的主导性, 提供相应的专业指导, 引领学生积极上进和健康发展。

2.发挥“易班”理论阵地作用, 用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学生

“易班”作为师生互动社区, 不仅是学生事物管理平台, 也是管理者理论发布与探讨的阵地。“易班”各级管理者要利用对“易班”平台信息的控制权, 适时地引进先进的政治理论, 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政治素质。政治理论的学习与传播, 目的就是要把政治理论形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政治主张、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方法。在“易班”上发布理论, 必须转变传统单向发布模式, 建立线上互动和线下交流机制。理论发布要择机而行, 要能增进与学生的网上互动, 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共鸣。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 就要熟悉网络技术、“易班”及其功能, 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和网络洞察力, 善于从学生的网络活动和网络表达中洞悉学生的政治诉求与价值取向, 发布科学的政治理论去引导, 并用贴近学生的网络语言解读科学理论, 从而启迪思考, 引发讨论, 产生共鸣。同时, 要加强与学生的线下交流, 对在线交流进行强化。通过网上互动和线下交流, 变说教为引导、建议、提醒, 帮助学生坦然正确应对网络世界多元化思想与价值的冲击, 确保学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正确性及清晰度, 促使学生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共生中逐步探索自我, 平衡自我, 完善自我。

3.建立“易班”的“诉求—回应”反馈机制, 引导学生正确网络表达

网络打通了学生网络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政治的渠道。学生在“易班”平台参与公共事务、社会政治中所呈现出的网络表达特征为批判性、从众性和自我矮化性等。对于未步入社会、思想相对片面的 学生群体, 集体性批评往往可以引发共识, 也容易导致盲从并发表有失偏颇的言论。从众情绪往往会造成对事件当事人过分质疑和调侃, 形成网络“软暴力”, 给当事人的生活和精神造成多层面冲击, 甚至打破道德的底线。自我矮化是学生对社会发出无奈的叹息与灰色的调侃。“这类现代阿Q式的表达往往很吸引眼球, 容易被认同并传播, 而发起者又得到一种畸形的自我满足感。”[3]要消除网络行为的负面影响, 引领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表达, 也是依托“易班”平台进行的教育引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工作者要利用“易班”班级模块, 召开班会, 开展社团活动、讲座等, 开展经常性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网商”, 引导学生共享信息并理性判断, 在理解学生在社会主流文化容忍度内抒发情绪的基础上, 加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解读, 避免学生将恶搞当成真相, 将泄愤当成正义。同时, 尊重学生的主体表达, 在公共事务、社会热点、国际焦点等讨论中“建立‘诉求—回应’的反馈机制”[4]。以平等的沟通取代单向灌输, 用透明的真相诚恳回应学生的围观与质疑, 利用“易班”及时发布信息, 从而获得理解, 建立信任。

依托互联网应用而诞生的“易班”交流互动平台, 使教育始终保持吸引力、感染力, 变被动为主动, 化不利为有利, 开创了网络时代教育探索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魏占玲.私媒体与公教育.高校辅导员, 2012 (6) .

[2]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夏雅敏.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及引导对策.思想理论教育, 2013 (1) .

易班平台 篇10

一、易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易班作为专为大学生设计的网上交流平台, 很多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易班进行一些网络思政工作[4,5]。然而易班从投入使用至今, 发展状况不如预期, 同时又因为诸如人人网、开心网、微博等网站的极高人气, 易班的推广面临着重重困难。据调查, 经常登录易班的人群仅占22.4%, 远低于人人网的76.6%和BBS的70.8%[6]。

笔者认为, 易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原因在于易班平台更多的体现教育的严肃性, 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 更为重要的是, 易班发展中没有突出其与学校联系紧密、传播范围固定等特有优势, 学生难以从易班中满足自己的需求, 如发表和交流对学校的软硬件的意见并获得回应与解决、获取与自身关联性较强的信息等, 所以对易班也就失去了兴趣, 易班的网络思政平台作用很难体现。

二、易班建设中“意见领袖”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

易班和之前具有极高活跃度的大学生校园BBS都具有用户群相对固定、信息更新和高度互动性、可反映学校师生思想教育文化生活等特点[7], 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是学生在其中找不到归属感, 而“意见领袖”可以成为学生的“喉舌”, 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 对包括易班在内大学生网络论坛中的作用非常重要[8]。意见领袖的存在, 使得易班中的学生所能获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学生也可以通过“@意见领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获得意见领袖的支持来达到改变学校某些政策等目的。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意见领袖”的形成一旦偏离了预设的目标, 将会给其发展带来重重问题[9], 具体工作中, 意见领袖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是截然不同, 如果传播的内容符合意见领袖的主张, 那么意见领袖就会主动帮助, 起到推动的作用;如果相反, 意见领袖有可能就会设置障碍, 严重阻碍信息的正面传播。而如果意见领袖本身的持身不正, 更会为一些邪风歪气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 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引导易班的主流舆论使他们成为成为网络环境中的建设力量而非破坏力量是有效和必要的手段。

三、如何发挥意见领袖在易班建设中的作用

1、高度重视意见领袖的发现和培养, 注重引导, 平等对话, 使意见领袖成为思政教育的带头兵

易班建设中, 一方面, 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养, 发掘一部分能够自我志愿加入易班建设的积极分子;另一方面, “意见领袖”的发现也非常重要, 需注意易班中那些自发产生的“有影响力的人”, 这些人往往比较活跃, 有大量的好友, 发出的信息可以得到很快的传递, 也比较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 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对普通的同学进行教育和影响的作用。另外, 需引导“意见领袖”朝着既定目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一些特殊时期, 如“钓鱼岛事件”、“十八大召开”或者其他学校通过正面渠道难以进行沟通和解释的事件中, 充分利用“意见领袖”在群体中的重要影响力, 可以使得对“意见领袖”的疏导和转化成为改造那些消极群体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意见领袖”的人群, 往往意志坚定、自尊心强, 所以引导他们时要本着尊重的精神, 采取平等的原则, 必须讲究策略, 使其在和风细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

2、做好意见领袖的教育工作, 确保“意见领袖”立身为正, 合理反映学生的诉求, 以点带面, 做舆论的引导者

在包括易班在内的大学生网络思政论坛中, “意见领袖”往往是一个班级、年级或者一个群体的灵魂人物。用好“意见领袖”, 使其以先进模范形象示人, 以正面有力的语言传递思想, 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同学, 往往会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确保“意见领袖”立身为正, 需要高校辅导员和易班的管理者在平时要多去关注意见领袖在论坛中思想言谈和现实生活中的举止表现, 对于意见领袖的正面的积极的意见和言论, 要及时予以支持, 通过对网贴加精华、置顶或者对微博转发、送花等方式进行鼓励, 对于一些极端和片面的思想、语言, 应坚决和及时的通过恰当的方法及时予以干预和纠正。

需要强调的是, “意见领袖”并不一定是党员、学生干部或者易班中的版主等管理者, 也可以是一些普通同学, 对“意见领袖”的使用也不一定是通过任命其职位来表达, 因为平等的地位是“意见领袖”发挥作用的很好的前提, 失去了这个前提, 可能使得“意见领袖”反而失去信任。

3. 建立长效机制, 实现及时沟通, 培养易班“意见领袖”做交往的维系者, 营造合格网络文化

应该在易班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交流“长效”沟通机制, 实现意见领袖和辅导员、易班管理者甚至高校管理者的双向沟通, 使得“意见领袖”成为学校和普通学生之间的交往的维系者。有别于传统的座谈会、访谈和深入宿舍等交流方式, 易班的存在使得意见领袖和管理者之间、意见领袖和普通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上调查、站内信、相互回帖和关注等方式平等对话, 通过意见领袖, 高校管理者可以轻松的了解普通学生的所想、所感、所做、所为, 通过较为直接和准确的方式了解一线学生的思想动态, 也可以通过意见领袖将学校的一些政策, 通过“和风细雨”的平等的方式传递下去, 使其更容易为普通学生所接受。

当然, 意见领袖传递的信息肯定经过其本人的处理和加工, 需要在吸收的时候加以甄别和处理, 同样, 这对“意见领袖”本身的能力和倾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 在现有的形势下, 易班“意见领袖”的培养, 一方面可以引领学生对于易班的热情, 使得学生在易班上有所收获;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意见领袖”对学生进行思政工作的引导。“意见领袖”的培养工作对于易班建设和学生思政教育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翁铁慧.“易班”:Web2.0时代网络思想教育新载体, September08, 2010.

[2]王敬红.“意见领袖”观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及启示.国家行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12月.

[3]张亚琼, 孔德星.论易班 (E-CLASS) 在学习型班级建设中的定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7:207.

[4]杨守建.青年意见领袖研究:中国网络青年意见领袖的构成、特征及作用.中国青年研究, 2011年第9期.

[5]陈巍巍.易班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6) :171-172.

[6]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分团委调研部.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调查与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建设研究

[7]刘正浩, 李国涛.试论思政视角下大学生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河南教育, 2010年10月:10-11

[8]林兮.被主观“态度”侵蚀的“意见领袖”——网络信息传播中“意见领袖”的分化和变异.科教导刊, 2011, 7月中:225-226.

易班平台 篇11

关键词:易班;班级建设;核心作用

“易班”是由上海市教委发起的,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的,面向高等院校的虚拟网络信息平台。“易班”是我国首个也是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网络班级交流信息平台,以“网络育人、弘扬文化”为总体目标。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易班”能够帮助教师积极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到有效地跟踪教育,还可以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的集体观念。

一、“易班”在高校班级建设中的工作难点

1.“易班”的推广工作难以开展

“易班”的主要使用者是高等院校师生,推广工作主要是由各院校的行政工作人员来完成。由于推广宣传的效果不佳,使得多数学生对于“易班”不够了解,“易班”的使用率不高。另外,多数高等院校的学生习惯使用网络上的社交平台,在推广“易班”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不适用感。同时,由于“易班”刚刚起步,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漏洞,运行尚不稳定,这也是发展“易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易班”的资源整合困难

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是“易班”区别于其他网络社交平台的关键点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资源整合中,却存在诸多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易班”与高等院校原有的教育系统经常发生冲突,影响了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第二,教育资源主要还是以课堂的形式被使用,在网络教育与课堂教学之间“易班”难以做到高效衔接;第三,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易班”无法做到为每个学生推送最具价值的教育资源,影响了“易班”在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3.“易班”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易班”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建立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抒发情感,表达想法。由于“易班”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使管理工作难以落实。网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有效规避网络中存在的虚假信息,同时注重学习和娱乐的独立性与融合性,是“易班”网络管理的难点。

二、“易班”在高校班级建设中的实践

1.加强宣传推广,让师生了解“易班”

“易班”要扩展推送渠道,首先要注重与主流媒体平台的交流,如新浪、网易等,通过有效合作提高“易班”的使用率。同时,可以将“易班”与微博、人人网等建立链接,或者增加相应的板块,使得学生在使用“易班”时也能方便浏览其他的网络媒体。在校报上开辟专栏介绍“易班”,扩大了“易班”在师生中的知名度,使“易班”积极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另外,学校开展了“易班”登录界面和logo设计比赛,通过征集宣传语、设计吉祥物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2.重视“易班”教育资源整合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对于网络教育资源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有的院校重视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有的院校依旧将教学重点放在传统的课堂中。因此,要建立网络发布平台,与各大院校的教育资源系统相链接,方便学生和教师的使用。另外,加强“易班”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易班”建立学生管理、课程安排、教育导向等系统,进一步对高等院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3.探索“易班”的科学管理模式

“易班”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此,要针对“易班”的特性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首先,在学校设立易班发展中心,隶属于学工部门,管理员可以由学工部长担任,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他工作人员。其次,要积极鼓励专业教师主动参与“易班”建设,及时发布班级信息和相关活动,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又可以使“易班”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

总之“易班”教育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对于促进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密林.基于功能分类角度的易班党支部建设路径探索——以上海大学学生党支部“易班先锋行动”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3,5(3):84-86.

易班平台 篇12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易班

高校学籍管理是指学校依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规, 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 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所进行的质量考核及管理。它涵盖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入学与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纪律与考勤、升级与转系、转学、休学、复学与退学, 毕业资格的审核与证书发放等[1]。学籍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反映高校管理的水平, 还关系到学生的培养目标, 所以高校学籍管理需要改革和创新。

一、学籍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 我国高校学籍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 很多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落后且不够严谨, 同时相关文件的规范性较差;其次, 各高校在学籍管理方面的工作流程较为混乱;再者, 学籍管理处理周期长, 缺乏信息化管理, 同时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服务意识较差, 缺乏对学籍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体会不到该工作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作用[2]。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急切的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籍管理工作体系, 真正做到以学生文本[3]。本文首次将高校学籍管理与“易班”相结合, 初步探讨基于“易班”的高校学籍管理新模式。

二、基于“易班”的高校学籍管理新模式的路径探讨

“易班”是由上海市教卫党委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的要求, 依托上海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以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大型网络虚拟社区, 目前已经成为上海最大的高校网络互动社区[4]。

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目前有32945成员注册, 拥有80个机构群, 各类特色应用, 如新生自助迎新系统、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就业速递系统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 更方便了学生操作和信息的归档。目前, “易班”已经深入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 我们可以依托“易班”进行学籍管理工作。

1. 以自助迎新为导向, 在“易班”上开展自助迎新工作

上海海洋大学2014级新生在未到校报到前, 都已经注册并使用了自助迎新系统。在该系统里面, 新生输入自己的基本信息, 并告知学校预到校时间和是否需要办理绿色通道, 方便学校提前准备迎新事宜。除此之外, 新生在系统里面还可以知道自己所被分配到的班级、宿舍、辅导员等信息, 虽未到校, 但已经对学校的情况非常了解, 这不仅方便了学校开展新生入学与注册工作, 还能够获得学生的基本信息, 并归档保存, 对学籍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以学籍异动为抓手, 在“易班”上开设学籍管理模块

学籍异动管理是学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保留学籍、留级等的管理[5]。以上海海洋大学“易班”为例, 在校级平台特色模块内增设学籍管理窗口。该窗口内公布上海海洋大学学籍管理条例、学籍异动受理的时间、学籍异动流程及要求、学籍异动所需材料及相关要求及各学院受理学籍异动的工作人员等信息, 办理学籍异动的学生能清楚的知道所需要准备的材料和被受理的动态, 即使学生在国外, 也能够自助的完成休学、复学等手续。

3. 以教务资源为依托, 在“易班”上进行学业跟踪

随着网络化进程的日益推进, 很多高校都已经采用网上选课、网上考试报名、网上评教等事情, 但还未有基于“易班”上进行学业跟踪的报道。我们可以依托教务资源, 将学生的日常考勤、成绩、纪律公布在个人的“易班”平台内, 对于毕业班级, 还可以增设自助毕业审核, 告知每一位学生学位资格的审核与证书发放等。

4. 以现代化科技为工具, 在“易班”上进行科学管理

如今,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纸质化办公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学籍管理的发展需要。

教育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已经为学籍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提供了重要基础。作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更要充分学习现代化科技, 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来进行学籍的管理。“易班”作为一个新平台, 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便捷性, 还有极大容量的网络存储空间。高校学籍管理人员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掌握现代化科技, 学习“易班”的使用, 进行科学的学籍管理, 使高校学籍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 基于“易班”的高校学籍管理新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势, 相信一定能够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金平.高校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关系之研究[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0, 03:181-182.

[2]陈颖燕.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改进学风建设的思考与探讨[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5, 01:100-101.

[3]杨奕, 田宝柱, 王艳彦, 梁黎明.新时期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08:13-14.

[4]梁钦, 姜畔, 吴怡媚.大学生对人人网和易班使用的比较研究[J].现代交际, 2015, 02:95-96.

【易班平台】推荐阅读:

逻辑平台07-14

融资平台07-14

平台软件07-15

咨询平台07-21

攻防平台05-11

维修平台05-13

平台网纹05-13

三维平台05-15

平台安全05-16

学习平台05-16

上一篇:购物中心管理系统下一篇:行政诉讼的协调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