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平台

2024-05-13

维修平台(共7篇)

维修平台 篇1

工程机械在进行大、中修时,常常要将总成部件进行分解和重新装配。由于拆装工作量在机器大、中修总工作量中占很大的比例(据统计约占大修工作量60%),而且拆装工序复杂、难度大。所以,在工程机械维修中,合理选用拆装机具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机器的维修质量,也可以提高工效,降低修理成本,减轻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作业安全。下面把我部研制生产的工程机械部件维修作业平台(见图

1)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该平台适用于工程机械配套的各种型号发动机、变矩器、变速器、驱动桥、主传动器和螺杆式压缩机等总成件的拆卸与装配。它具有旋转、翻转、升降3种功能和人工、电动机2种驱动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总成件拆装作业需要,使传统的地面维修变为台架维修,避免了二次污染。

本机外形尺寸(长×宽×高)1 600 mm×1 200 mm×1 300 mm;整机质量480 kg;最大旋转角360°;最大旋转半径≥800 mm;最大旋转质量≥1200 kg;最大翻转角90°;最大翻转半径≥600 mm;最大翻转质量≥600 kg;最大升降高度:≥200 mm:最大举升质量:≤1 500 kg。

该作业平台(见图2)主要由机座、旋转机构、翻转机构、升降机构、控制系统和各种对应不同总成件的连接盘等组成。

(1)机座

机座外形尺寸1 600 mm×1 200mm×200 mm,由钢板和方钢焊接而成,机座上可根据需要放置1~2个可调支承架或油盆等。较大的底部面积和质量主要起配重、平衡重心和防侧翻作用,还可接盛待修总成件的残余油液,防止污染地面。

(2)旋转机构

采用蜗轮、蜗杆一级传动,由蜗杆、蜗轮、旋转轴、轴承和箱体等组成,蜗杆蜗轮传动比为1:50,最大操纵力300 N。具有减速比大、操作轻便、自锁性好和安全稳定等特点;主要用于将各类部件按水平轴线方向实施360°旋转,并稳定可靠地锁止在任意位置,方便维修作业。

(3)翻转机构

翻转机构(见图3)采用摆线减速机、链轮和链条以及蜗轮和蜗杆三级传动,蜗杆、蜗轮传动比为1:59,链轮、链条传动比为1:2,总传动比为1:2 500;由电动机、摆线减速器(型号为B10)、链轮、链条、蜗杆、蜗轮、上箱体和轴承行程开关等组成。该机构操作简单,自锁性好,安全稳定,主要用于部件的翻转,最大翻转角度为90°,可使作业空间的自由度加大,特别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拆装场合。

(4)升降机构

采用摆线减速机、机械千斤顶二级传动,摆线减速器传动比为1:59,由摆线减速器(型号为B10)、50 t千斤顶和承重支杆等组成,由电器控制,具有减速比大、举升力强、自锁性好和安全稳定等优点。主要用于部件的垂直升降,升降范围可达0~200 mm,既可满足拆装作业的需要,又可保证作业人员位于最佳作业空间。

(5)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通过4个限位器自动切断电动机的电路,使作业平台在最大升降高度、最大旋转角度或最大翻转角度位置时有效停止动作,以防发生作业事故。

(6)连接盘

主要用于待修部件与作业平台旋转轴之间的安全连接。不同的部件对应不同的连接盘,每种连接盘上钻有对应相应部件的安装孔,以保证部件的重心轴线不偏离,以防作业事故。

使用前,首先应仔细检查电动机和电缆的绝缘情况,连接好电源和接地线,并使电动机旋转方向与要求一致。拆装作业前应在上箱体与下箱体相对运动部位涂抹少量润滑脂,然后按照部件型号选择相应的连接盘,并将连接盘固定在旋转轴上;将待修部件吊至连接盘处,此时可转动连接盘,将连接盘的通孔与部件上的内螺纹对正,并用特制螺栓将部件固定在连接盘上;部件安装后,应根据作业需要选择旋转、升降或翻转模式,调节好作业台高度和角度,质量较大的部件利用可调支架作辅助支撑。

注意事项:安装部件前必须做空运转检查;连接盘安装孔与部件内螺纹应对正,防止损伤螺纹;需要旋转调位时,必须缓慢转动旋转手轮,否则可能因部件在拆装过程中重心偏移而产生较大的惯性冲击,导致蜗杆、蜗轮损坏或碰伤作业人员;对于部件质量超过600 kg且重心偏离连接盘较远部件,在作业时必须使用支架支撑,防止箱体、旋转轴因扭矩过大而产生变形;对于质量超过1 000 kg的部件,严禁进行翻转作业,以防损坏设备。

基于RCM的设备维修管理平台 篇2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型工业生产设备的维修策略和管理思想也在持续进步, 目前企业常用的维修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事后维修, 预防性维修, 预知性维修。在炼油化工行业还要加上定期停工大检修 (通常是3-5年一次) 。事后维修是指当设备出现故障后再进行维修,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此类维修主要针对边缘设备, 即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设备;预防性维修是指在故障出现之前, 通过分析检测等技术结合行业经验发现设备异常信息, 提前进行维修;预知性维修是指运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计算机分析处理模型, 根据设备当前运转状态和历史数据预测设备运行寿命和故障发生时间。

2 RCM理论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 , 简称RCM, 是国际上流行的、用以确定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优化维修策略的系统工程方法, 它从设备故障模式的分析出发, 根据故障模式的实效特征和影响程度来确定维修策略, 其理论体系包括以下六项内容:

(1) 在设备的故障预防中, 定时维修通常无效。源于现代设备制造工艺的提高和设备构造的复杂化, 设备故障的出现与使用时间已没有直接关系;

(2) 充分运用潜在故障的价值, RCM理论认为:设备故障发生前通常会有潜在故障, 重视潜在故障的检测可以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更换, 从而杜绝故障的真实发生;

(3) 及时检测隐蔽故障可以杜绝多重故障, 传统观念认为多重故障时无法检测的, 而RCM理论认为隐蔽故障与多重故障存在密切的关系, 增加对隐蔽故障的检测可以防止多重故障的发生;

(4) 只有设计才能改变故障后果, RCM原理认为预防性维修只能降低设备的故障频率, 不能完全消除故障更不能改变故障产生的后果, 只有设计才能改变故障的后果;

(5) 合理选择预防性维修, RCM原理认为只有确定风险能够被消除或能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同时消除风险的费用小于事后维修的费用, 才有必要采取预防性维修策略;

(6) RCM原理认为预防性维修大纲要不断修正和完善, 且大纲需要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部门共同制定, 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通过大纲的完善可以优化维修资源、提高维修效率;

3 RCM在企业应用过程中的缺点

依靠纸质台账和设备管理人员个人经验的RCM分析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型设备的日常检维修管理需求, 主要表现在:

(1) 大型设备的数据量非常巨大, 数据采集记录困难, 纸质台账不便于分析和整理, 基于纸质台账的RCM分析过于依赖设备管理人员的个人经验;

(2) 无法将历史维修记录、历史运行状况、实时运行状况相结合进行分析, 而故障的诊断和预测与历史记录息息相关, 因此基于纸质台账的RCM分析无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维修策略和优化任务;

(3) 基于纸质台账的RCM分析流程是由分析人员根据主观经验设计的分析流程, 缺乏客观的分析模型支持, 决策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基于上述情况, 只有将RCM分析技术与能为其提供大量数据支持的计算机软件相结合才可以有效提高分析结果的质量, 进而为制定科学又富有针对性的维修策略提供了保障。

4 平台设计

系统包含四部分:初始设计情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RCM、运行系统, 其中最初的维修策略由设备的初始设计情况决定。RCM是知识库系统, 负责分析并给出最优维修策略。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可以抽取设备的实时状态数据, 结合设备的初始设计参数为RCM分析最优维修策略提供支持。这样RCM就集成了设备的设计参数和实时状态数据, 为制定最优维修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同时整个系统融入了PDCA的管理思想, 在设计阶段, RCM依据设备的初始设计参数给出最初维修策略。随着设备运行中故障的不断产生, 故障数据不断累积,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不断的抽取最新的设备状态数据、故障数据、维修记录等, 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RCM, RCM根据得到的数据重新分析, 进而调整维修策略。该过程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重复, 从而可以动态的调整维修策略, 增强了维修策略的适应性。

目前, 现代化设备正超着复杂度更高、系统性更强的趋势发展, 对维修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备维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涉及到概率统计、故障诊断、可靠性工程、疲劳与断裂力学等学科的知识。设备管理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需要从技术、经济、制度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 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和尝试。

摘要:在我国的化工企业, 目前三种维修方式同时存在, 对于边缘设备一般采取事后维修, 对于重要设备一般采用以预防性维修为主, 预知性维修为辅的维修方式。近年来RCM维修理论越来越被我国企业认可, 在企业的检维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讨论如果将RCM维修理论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 从而为企业的检维修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维修平台 篇3

1 三维模型的建立

1.1 风电维修起重平台的工作原理

风电维修起重平台主要由上夹紧机构, 下夹紧机构, 支撑滚轮, 支撑滚轮液压缸, 平台框架, 吊臂, 变幅液压缸组成。首先用卷扬机和吊装牵引装置将风电维修起重平台吊至塔筒顶端, 夹紧机构抱紧风机塔筒, 起重吊臂动作准备吊装风机机舱内损坏的零件。在维修起重平台进行吊装更换风机零件的过程中, 夹紧机构抱紧塔筒, 所以整机平台和吊重的重量全部由风机塔筒承受。因此夹紧机构稳定的抱紧塔筒是风电维修起重平台安全工作的保证。风电维修起重平台工作示意图如图1所示。

1.2 夹紧机构

夹紧机构主要由夹紧钩、夹紧板、夹紧臂连接销板、夹紧液压缸、液压缸连接销板、夹紧臂、夹紧臂连接销、夹紧臂连接销板等构成, 其结构如图2所示。

1-夹紧钩;2-夹紧板;3-夹紧臂连接销板;4-夹紧液压缸;5-液压缸连接销板;6-夹紧臂;7-夹紧臂连接销;8-夹紧臂连接销板

夹紧机构分为上下两层, 每层包含5节夹紧臂, 夹紧臂之间用夹紧臂连接销连接, 夹紧臂与平台框架之间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各节夹紧臂间可绕夹紧臂连接销转动, 夹紧臂与液压缸连接销板焊接固定, 当液压缸伸出时便会产生一个推力作用在夹紧臂上, 使夹紧臂向内夹紧。同理, 当液压缸缩回时, 便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拉力使夹紧臂向外打开。由此, 便实现了夹紧机构打开和抱紧塔筒的整套动作。在夹紧液压缸向前伸出夹紧臂抱紧塔筒的过程中, 二节臂和三节臂的夹紧液压缸首先伸出, 然后四节臂和五节臂的夹紧液压缸再伸出, 完成夹紧臂抱紧塔筒的动作。

2 受力分析及计算

2.1 风压的计算

风电维修起重平台在风机塔筒顶端工作, 而风机又都处于风力较大的地区, 所以风对维修起重平台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因此需要计算风载荷。

风压与阵风风速有关,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计算风压, N/m2;

v—计算风速, m/s。

工作状态风压沿起重机全高取为定值, 不考虑高度变化。工作状态计算风压分为风机维修起重平台正常工作状态的计算风压, 和风机维修起重平台最大工作状态计算风压, 本文中用到的计算风压均为第二类计算风压, 不考虑第一类计算风压。

2.2 夹紧机构的受力分析

对夹紧机构进行受力分析, 每节夹紧臂可绕夹紧臂连接销旋转, 夹紧液压缸与液压缸连接销板连接, 夹紧液压缸的推力作用在夹紧臂上, 产生夹紧力矩。塔筒对夹紧臂的反作用力产生另一力矩与夹紧力矩平衡。由风电维修起重平台 (包括负载) 的重量和它所受外力以及平台与塔筒间摩擦系数计算出塔筒对夹紧臂的作用力, 再由力矩平衡方程分别计算出二、三节夹紧臂和三、四节夹紧臂的夹紧力矩以及各液压缸的压力。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

各节夹紧臂液压缸受力如表1所示。

3 夹紧机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得出夹紧力后, 对夹紧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 得到静力作用下夹紧机构的变形云图, 由变形云图夹紧机构最大形变发生在四节臂与五节臂的夹紧钩连接点处, 这与我们设想的在现实中发生的情况一致, 所以我们做的分析是正确的。因此我们选择发生形变最大的地方进一步对其做动力学分析, 得出其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的响应曲线, 分析风电维修起重平台在塔筒顶端工作时的整机稳定性。

4 夹紧机构动力学分析

4.1 加载模型及建立坐标系

在Geometry中导入夹紧机构的三维模型, 加载Transient structure模块并设定其材料为工程钢, 密度为7 850kg/m3, 极限抗拉强度为4.6e+8Pa。进入分析窗口后建立坐标系, 因为需要在每节夹紧臂加载液压缸力, 所以我们在每节夹紧臂的液压缸连接销板上建立局部坐标系, X轴垂直于液压缸连接销板平面, Z轴垂直于夹紧机构平面。还需要在夹紧机构中心建立局部坐标系以此为基准来加载塔筒对夹紧臂的反作用力。建立的局部坐标系如图4所示。

4.2 载荷加载及约束处理

按照实际情况对夹紧机构进行约束处理, 对夹紧臂连接销孔和夹紧臂连接销进行BodyBody的转动连接, 对夹紧机构与平台框架连接钢板端面进行固定约束。接下来进行载荷加载。首先在吊臂突然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载荷加载, 这里取突然加载的载荷重量为风电维修平台最大起重量10t。在吊臂突然加载的瞬间, 吊臂所受载荷陡然增加到某一大于10t的数值而后又迅速稳定在10t这一数值上。由于这段时间很短暂, 整个夹紧机构的剧烈震动只会发生在加载的一瞬间, 并且为了减少计算量, 我们只选择加载前后0~2.5s进行分析。在0~2.5s内设置载荷步数为4, 4个时间点分别为1s、1.3s、1.4s、2.5s。在吊臂突然卸载的情况下, 选择卸载前后0~3s进行分析。在0~3s内设置载荷步数为4, 4个时间点分别为1s、1.5s、1.7s、3s。吊臂所受载荷的变化会相应的反应在塔筒与夹紧机构间的作用力上, 因此我们只需要对夹紧臂所受载荷进行设置即可。

4.3 结果分析

4.3.1 加载分析

当风电维修起重平台位于塔筒顶端, 夹紧机构抱紧塔筒, 整个机构正常工作时, 对起重吊臂突然加载得到夹紧机构连接点处相对于塔筒的位移曲线, 在0~1s内, 起重吊臂还未加载, 夹紧机构连接点的位移变化不大, 说明振动并不剧烈。在1秒时, 吊臂突然加载, 由于整机平台重量突然增加, 所以夹紧机构的夹紧力也突然增加, 夹紧机构突然缩紧, 夹紧机构连接点也发生剧烈振动, 在1~1.88s内位移由-4.5e-4mm变为2.06e-3mm而后又逐渐减小。

吊臂突然加载情况下夹紧机构连接点处的速度曲线曲线如图5所示, 由曲线分析可知夹紧机构连接点振动速度最大为7.42e-3mm/s, 最大速度发生在0.48s。吊臂加载后, 振动速度正负变化, 由于仿真时间较短, 在2.5s内振动速度并未立即减小至零点, 但振动速度峰值已由7.42e-3mm/s变为4.53e-3mm/s, 这说明其振动速度呈逐步减小的趋势。

吊臂突然加载情况下夹紧机构连接点处的速度曲线曲线如图6所示, 由图中曲线分析可知, 在0~1s内夹紧机构连接点处的振动加速度较大, 在1s之后加速度逐渐减小。说明在吊臂突然加载之后由于整机惯性加大, 所以夹紧机构振动幅度减小。

4.3.2 卸载分析

根据计算机得出的吊臂在1s时突然卸载情况下, 夹紧机构连接点的位移曲线可知, 在0~1.79s内夹紧机构连接点位移正向增大, 在1.79s后位移向负向增加, 截止到3s时位移达到负向最大值-0.48mm。

吊臂突然卸载的情况下, 在1s时吊臂卸载, 夹紧机构连接点处的速度曲线如图7所示。从图中曲线分析可知, 在1.52s之前速度变化为向正向增大, 在1.52s之后速度开始负向增加, 与位移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符。

在吊臂突然卸载的情况下, 夹紧机构连接点处的加速度曲线如图8。从图中曲线分析可知, 在0~1s内加速度正负变化较大, 说明这段时间夹紧机构振动较剧烈, 最大加速度发生在1.7s, 最大加速度值为-5.69mm/s2。1.7s之后, 加速度值正负变化逐渐减小, 说明夹紧机构振动逐渐减弱。

分析比较吊臂加载和卸载两种情况下夹紧机构连接点的位移曲线可知, 在加载情况下位移最大发生在1.88s时而后逐渐减小, 而在卸载情况下位移最大发生在3s时。分析两种情况下的速度曲线可知, 在加载情况下夹紧机构连接点的速度变化要小于卸载情况。分析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曲线, 加载情况下在1s后由于平台质量增大导致惯性增加, 连接点处的加速度变化明显减小, 而在卸载情况下, 连接点处的加速度变化仍很明显。由此分析可知, 当风电维修起重平台在塔筒顶端工作时, 吊臂突然卸载时夹紧机构的振动要比同种工作环境下吊臂突然加载时夹紧机构的振动更剧烈, 这对整机平台的工作稳定性会产生一定影响, 振动剧烈时也可能会影响风机的稳定性甚至使风机塔筒倾倒, 所以当风电维修起重平台在风场吊装更换风机零件时应尽量使重物缓慢着地, 从而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5 结论

1) 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的风电维修起重平台及夹紧机构的三维模型, 满足了此类风电维修工程机械结构简洁, 运输方便等要求, 为整机设计制造工作打下基础。

2) 通过对风电维修起重平台起重吊臂突然加载和卸载两种情况下进行动力学分析, 得到了夹紧机构连接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曲线。由此分析可知, 吊臂突然卸载时夹紧机构的振动要比同种工作环境下吊臂突然加载时夹紧机构的振动更剧烈, 所以应尽量避免这种危险状况的发生。

3) 现有的风电场安全规范并没有对风场吊装更换设备安全工作标准做出详细的规定, 建议相关规范应增加此类规定保障风场的安全运转。

参考文献

[1]MUTSCHLER P, HOFFMANN R.Comparison of Wind Turbines Regarding Their Energy Generation.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J].IEEE.2003, (1) :6-11.

[2]张珂, 樊玉言, 马文文, 等.风机维修起重平台夹紧机构的设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13, (3) :549-554.

[3]王彦梅.格构式动臂港口轮胎起重机结构参数化计算分析平台[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4]汪峰, 陈棋, 余国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刚度的研究[J].新能源及工艺, 2005, 20 (6) :38-39.

[5]BHUPENDER Singh, BHASKAR Nagar, AUNJ Kumar.Modeling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rane boo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Studies, 2011, 3 (2) :306-309.

维修平台 篇4

关键词:登高平台消防车操作,维修保养技术,灭火抢险救护

登高平台消防车又名平台车, 在我国消防事业中是非常重要的消防工具, 相信即使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一定也见到过这种消防车出勤。平台车的操作使用、如何维护保养好平台车, 都是十分重要的知识, 不但可以通过更好的操作平台车提高消防人员的素质, 还可以通过提高平台车保养技术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节约成本, 同时更好的服务民众, 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

1 平台车的组成结构

登高平台消防车主要结构构成包括几个部分:变幅与伸缩机构、平衡与回转机构、上下车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就平台车而言其变幅机构有三个部分, 即上臂、中臂、下臂变幅。要重点讲一下副大梁与支腿部分, 从“地位”上来说, 副大梁是基础件, 用四个支腿承受整个平台车的重量与外载荷[1]。支腿是一种H型的伸缩支腿,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伸缩的调节, 即使平台车所停的路面状况不好, 凹凸不平, 有了支腿的调节, 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工作, 并且在支腿下方有照明灯的配置, 在夜间作业的时候可以用来照明, 同时也可当做安全指示灯使用。

2 平台车的特点和用途

平台车的特点有:操作起来可以非常灵活, 并且不用担心其安全可靠性, 在需要高空作业的时候, 能够充分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平台车的用途有:最基础的作用当然是灭火抢险, 保证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失, 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顺利发展。还可以用于其他行业的高空作业, 比如高层建筑物的粉刷装饰等。在国防方面, 架设高架天线、雷达等可以用到平台车[2]。

3 平台车的性能

平台车的性能主要包括操作性能与安全性能方面, 平台车操作过程中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其支腿的展开时间是有秒数规定的, 如果是轻型车支腿展开时间不能够少于31s, 重型车的话不能够大于39s。在安全性能方面, 需要注意液压系统、水平仪、液压锁等的安全操作与使用。液压系统工作平稳, 没有漏油、爬行或者是抖动等现象发生;水平仪是用来监测车身的水平状况, 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车身倾斜范围超标, 这时候支腿就要保证整机的稳定性。液压锁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工作臂的正常工况, 如果发生液压系统的故障, 需要液压锁来“解围”。

4 平台车的使用工况

平台车被编入的是“战斗班”, 当然这是在平台车的服役期间, 如果是需要对平台车进行维修与保养可以在战斗班中暂时撤出。平台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接到命令的时候在最短的时间内开赴火场, 在消防人员的专业操作下发挥其功效, 灭火救人, 将人身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平台车在火场需要保持战备状态, 并且要根据火场情况“机动作战”。

平台车一般有两个基本的工况:其一, 待命时期, 事实上, 平台车大部分都是待命时期, 但是要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消防员每天都会换班维护检查消防车的整体车况;其二, 执行任务, 这个时期就是开赴火场救火救人, 这个工况需要持续多少时间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如出动半径、火势大小, 包括火场的灭火条件是不是有利等。

5 提高平台车安全性的措施

最基本的平台车的使用说明需要烂熟于心, 在火场的时候很多突发情况让人来不及思考太多, 充分掌握平台车的各个部分的操作使用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帮助消防员在最紧要的关头做出正确的操作。在维护平台车的方面, 要保证周期化的检查以保证车辆的热状态和载荷状态都是最优, 同时对于平台车的修理维护技术需要一步一步的提升。平台车可靠性的信息系统需要进行完善, 作为消防员需要遵循正规的操作步骤与方法, 否则不仅仅会引起平台车的故障, 在灭火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到灭火进程, 严重的会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6 平台车的操作注意点

注意点一:整车的调整:支承调平。选择停车位的时候尽量选择平整、土质较硬的位置, 然后分动箱操纵杆挂空挡, 操作支腿与操纵杆、发动机, 打开开关并接通车上的电路。

注意点二:上车操作。至于操作前观察平台车旁边的障碍物情况, 在确定好没有妨碍物的同时才可以放心操作, 注意上臂中臂与下臂离开托架的距离要达到0.5m才可正常操作。

注意点三:喷水操作。喷水操作之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做好, 包括连接好水带与水路的供水口, 确定好压力水源, 在打开阀门的时候需要缓慢并且小心, 开始消防之后, 要注意水炮的瞄准方向, 注意调节水炮的流量。

7 结论

我国消防事业的顺利发展直接关系着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同时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 在消防工作中提高灭火抢险救护功能水平十分重要, 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登高平台消防车作为消防的重要装备, 必须提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 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维修, 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保障消防车随时处于最好的状态, 发生火灾之时能够第一时间开赴现场, 做到最有效的救援, 保证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参考文献

[1]蒋桂发.登高平台消防车操作要点及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 2015 (6) :95-96.

维修平台 篇5

数控维修技术不仅是保证数控机床正常运行的前提, 对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 现阶段大部分的数控技术专业都开设了数控维修实训课程。而近两年来, 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现有的数控维修实验平台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 为此, 对车间闲置的2台普通立式铣床改造成数控实验平台, 以便增强学生的探索、学习及实践能力。

1 数控维修实训平台设计

本实训平台以铣床X52A为载体, 设计中力求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在本实训平台进行的实训与后续实际岗位相符, 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本实训平台由机床本体、数控装置、伺服驱动模块、主轴驱动模块等组成, 其连接如图1所示。

1.1 数控装置

本实训平台采用华中HNC-21M数控系统, 其各个接口的连接图如图2所示。该套数控装置为全功能控制系统, 可以选用脉冲接口、模拟接口的交流伺服单元, 或者是步进电机驱动器, 且采用彩色LCD液晶显示器, 内装式PLC可与多种伺服驱动单元配套使用。具有开放性好、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可靠性好、性能价格比高、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

1.2 进给伺服驱动模块

华中HNC-21M数控系统的XS30~XS33接口为模拟式、脉冲式 (含步进式) 进给轴控制接口。进给伺服驱动由HNC-21M数控系统通过XS30~XS33接口控制伺服驱动器来实现。XS30连接X轴伺服驱动器, XS31连接Y轴伺服驱动器, XS32连接Z轴伺服驱动器。本实训平台所采用的伺服驱动器为HSV160系列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 该驱动器控制方式主要有位置控制方式和速度/转矩控制方式。

1.3 主轴驱动模块

主轴的速度控制主要是由主轴变频器来完成, 数控装置通过主轴变频器速度控制接口对主轴的转速进行控制。主轴的启动、停止、正转及反转则由PLC完成。本实训平台选用日立SJ200系列变频器来实现对于主轴的驱动及控制, 其与数控系统的连接接口为XS9。

2 维修实训项目设计

本数控维修实训平台建立在华中HNC-21M系统和铣床X52A的基础上, 主要用于学生的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维修实训教学以及数控维修技能大赛的训练。本实训平台开设的主要实训项目如下:1) 进给伺服系统及主轴驱动系统的连接与调试;2) 急停回路的电气连接与调试;3) HSV160系列伺服参数的设置和调试;4) SJ200系列变频器参数的设置和调试;5) HNC-21M数控系统的参数设置和调试;6) 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7) 急停解除不了的故障诊断与维修;8) 机床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

上述实训项目可根据教学需要, 由教师自行选择具体项目进行教学及训练。

3 结语

本实训平台以华中HNC-21M系统和铣床X52A的基础为基础, 结合实际教学需求, 实现了实训的平台化设计。本平台为学生提供电气理论学习、电气安装调试、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项目, 并将各个项目模块化, 为学生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装置。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校每年参加省级及全国数控维修技能大赛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训练平台。

参考文献

[1]谢源, 侯恩光.基于802S的数控车床维修实训平台的研制[J].机械工程师, 2013 (7) :111-112.

[2]李涛.数控故障维修与维护实训机床的设计与研究[J].机械工程师, 2014 (6) :26-27.

[3]陈汉, 张伟民, 程方勇.自主性数控综合实验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科技资讯, 2009 (12) :249-251.

维修平台 篇6

1 故障分析

因为很多的故障都是有相应的指示的, 因此通常可以通过数控机床的说明书和相应的诊断手册, 分析出一系列的产生故障的缘由, 并且真实的原因一般都是分析的众多原因其中一个。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分析:通过信号与报警指示进行分析、通过测量仪器来检查、对各接口的状态与信号进行检查。

把NC-HJSG数控十字滑台作为该机床实验平台的机械本体, 并把西门子802C作为其控制系统, 配有相应的辅助装置。在维修实验平台安排的故障包括:冷却和润滑故障、主轴转向故障、刀架的故障等等。现在把故障设置在四工位刀架换刀上, 并设置相应的报警号, 及时通过复位键也无法把报警消除。发生故障时, 可以发现:刀架在换刀的时候刀架便会开始运转, 在运转结束后却无法正常的夹紧。以上是对故障所作的分析。

2 对故障的检测与诊断

当分析出故障的原因之后, 就需要进行排除, 不过, 有些排除工作相对比较容易, 而有些就会比较麻烦, 因为要经历大量的准备和维修过程。包括:准备好工具仪表、拆除一些局部地方、修理相应的零部件, 以及购买一些元件和制定整个排除故障的计划等。无论如何, 都需要仔细排查故障, 才能使机器能够重新的正常运转。

2.1 回转刀架的工作过程

关于回转刀架存在的问题, 应该从数控机床电气维修培训和实验设备的四工位刀架来分析, 主要分析其工作过程。利用PLC来对控制刀架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作相应的处理和逻辑运算, 这便是刀架的工作的原理。

在CNC没有要求换刀之时, 相应的霍尔元件处于非高电平信号, 而一旦其发出换刀的要求时, 通过PLC接口, CNC输出正转得信号, 那么继电器就会因为得电而吸合, 触发与之对应的接触器的吸合, 这个时候便会产生刀架正转的情况。随着刀架的正转得不断进行直至转到所需要的刀位, 这时霍尔元件会产生出低电平信号, 主要是由于磁钢的作用, 那么, 刀架就会停止正转, 而是接收到CNC发出的反转信号, 触发相应的继电器和接触器因得电而吸合, 从而刀架开始反转直到相应的位置后停止。这样一来, 就成功实现了一次换刀控制, 该过程便是换刀控制过程。

关于以上刀架换刀过程具体就是:通过发出换刀信号电机进行正转, 随后上刀体转位, 通过到位信号的指示, 电机开始反转, 然后通过粗定位到精定位夹紧过程后, 电机停止转动, 回答相应的信号, 最后加工顺序进行。

2.2 检查SINUMERIK 802C系统PLC接口状态

首先, 找到相应的“诊断”键, 然后按下该功能键, 从而跳转到诊断页面, 如果“诊断”键没有显示出来, 就要找到“区域转换”键 (该键可以在操作面板中找到) , 通过“区域转换”键可以找出“诊断”键;

其次, 通过按下诊断页面的“调试”按钮, 便可以跳转到相应的调试页面中;

随后, 再通过“PLC状态”键跳转到状态显示页面, 加入该键没有显示出来, 需要利用“菜单扩展”键找出, 使其能够显示出来;

再次, 把待检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地址字节准确无误地输进去;

最后, 按下面板上的“确定”按钮, 就会出现字节所对应的八位信号, 便得到了最终的结果。

2.3 故障分析

在刀架换刀发生问题之后, 便会进行报警, 报警显示相应的检测信号的缺失, 需要检测刀架进行连接。通过分析表明, 因为刀架可以连续不断地运转, 故几乎不可能是机械方面的问题, 应该主要分析电气方面的问题。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检查分析:

(1) 首先可以通过检查有没有发出相应的正转信号来判断是否为内部程序出现了问题, 假如是因为信号未发出, 则是该原因引起的。如果换刀的时候状态显示正常, 就表明信号发出没有问题。

(2) 通过检查信号是否被正常接收来判断是否为发讯盘的问题, 如果换刀的时候状态显示正常, 表明信号接收正常。

(3) 同样, 看反转信号有没有正常发出, 如果没有, 就是内部系统有问题, 如果状态显示正常, 就表明信号已正常发出。在检查信号是否发出时, 还应注意刀架的反转有没有锁紧, 如果没有, 就应查看反转的主控电路是否有故障, 或者是反转继电器的线圈是否有故障, 或者是继电器与输出接口之间的线路是否出现了故障。

(4) 通过详细的查找发现, 出现故障是因为从反转继电器到输出接口的一段线路断了,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事先在设置故障的时候, 把继电器到输出接口之间的线路断开了。

3 故障的消除

在查找出继电器与输出接口之间的故障之后, 将它们之间的线路安装接好, 这时如果装置能够正常运行, 表明换刀的故障得到了解决。

上面这个实例表明, 数控机床出现的多数问题可以利用输入和输出接口来检查, 甚至可以直接反映出来, 通过这个特点可以比较容易的诊断出数控机床的一些故障, 不过这就要求对机床的各部分检测开关所在之处进行了解, 并能清晰的了解其作为输入信号的标志, 此外, 还要弄清楚执行机构的执行顺序何其对应的输出信号的标志。无论如何, 想要更加轻松的诊断出故障之所在, 就应该了解机床的更多知识, 有时甚至需要利用编程器来跟踪梯形图的变化过程, 从而弄清故障, 并能及时消除故障。

4 结束语

数控机床是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 该设备应用了各种高新技术, 包括自动控制和检测, 以及精密机械等, 是一种自动化程序比较高的设备。数控机床的技术含量很高, 当发生故障时, 总是会非常的复杂多变, 主要的故障是电气方面的故障。本文基于某数控机床电气维修实验平台, 以刀架换刀的故障作为典型故障, 介绍了如何进行故障分析、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检测以及故障的消除等。

参考文献

[1]谢暴.基于FANUC数控实验平台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2007, (4) .

[2]西门子股份公司.SINUMEIK802S诊断手册[Z].2008, (8) .

[3]陈则钧, 龚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4]周兰, 陈少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维修平台 篇7

舰员级维修是由舰艇领导组织全体舰员完成的,为保障舰船装备运行而进行的日常保养性质的修复性和预防性维修工作,对保持和恢复海上舰艇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某型潜艇是我军新型潜艇,该潜艇的装备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迫切需要提高现行舰员级维修活动中管理的科学性,最大限度保持装备的完好性。为了适应这一新需求,分析设计了某新型潜艇艇员级维修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是以潜艇设备及其维修管理为核心的应用软件,其使用者主要为该型潜艇艇员及相关人员。

在需求分析中将艇员划分为三种角色,按照角色进行需求分析,使平台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要求。在业务流程分析中注重流程的统一化,将四种不同的业务流程统一为一个流程,减少了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复杂度。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体现系统集成和闭环控制的思想。运用基于构件技术的柔性框架技术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对于满足潜艇维修的不同需求,提升潜艇的装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需求分析

各级人员可划分为三种角色:新的维修艇员有经验的维修艇员、维修工作分管领导。检修人员按照经验多少可划分为新的维修艇员和有经验的维修艇员,部门长可看作是有经验的维修人员。上级机关、艇长、副艇长、部门长可划分为维修工作分管领导[1,2]。具体划分情况如图1所示。

从角色需求分析可以看出,舰员级维修管理平台不同于以往的维修需求卡系统,它应具有不断学习和充实的能力。维修管理平台中所有信息都是动态变化、不断更新的,随着维修的进行而越来越准确、有效的。

同时,舰员级维修管理平台应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新的维修艇员能够在平台的帮助下快速熟悉设备情况和维修业务,有经验的维修艇员能够利用平台将自己的成功维修经验转化为平台的知识积累下去,维修工作分管领导能够借助平台对维修历史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到改进维修管理的方法,实现在低成本条件下保障设备完好率。如图2所示。

(1)新的维修艇员:尽快熟悉设备情况和维修业务。

新的维修艇员对设备情况和维修业务不熟悉,他们需要舰员级维修管理平台向它提供相关的信息,如:维修计划、设备位置信息、维修方法、备品备件信息、专用工具信息、安全注意事项等。

(2)有经验的维修艇员:如何圆满完成具体维修任务。

有经验的维修艇员对设备情况和维修业务比较熟悉。一方面,他们仍然需要借助舰员级维修管理平台已有信息的帮助,另一方面,他们会依据自己的维修经验对已有信息进行改进或者创造新的信息,如:改进维修计划,备品备件的准备,维修方法,注意安全事项等。

(3)维修工作分管领导:如何在低成本条件下保障设备完好率。

维修工作分管领导需要舰员级维修管理平台对维修历史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找出改进维修的方法,如现有维修计划是否合理、库存备件是否合理。

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艇员级维修管理的主要业务包括:预防性检修,事后修理,库存管理,器材申领管理。从具体的业务流程可以看出:

(1)预防性检修和事后修理虽然维修类型不同,但业务流程比较相似,可以对舰员级维修的过程进行统一化。

(2)库存管理,器材申领管理都是为维修提供器材支持的。

因此,可以将四个主要的业务流程统一于一个维修总体业务流程中去。维修总体业务大致包括如下程序,如图2所示。

1)由预防性检修或事后修理产生维修计划。

2)上级对维修计划进行审批。

3)维修计划审批通过后,进行维修资源准备,包括库存中器材的预留和发放。如果器材不够,要向上级部门申领。

4)依照维修计划,组织艇员展开维修工作。

5)维修工作结束后,记录实际维修情况。

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系统的总体方案如图3所示,其具体描述如下:

(1)某新型潜艇艇员级维修管理平台是一个集成系统,虽然可分为多个模块,但模块之间密切相关,设备、维修、库存、申领、分析等一环套一环,信息一处录入、多处共享,保证了及时性和准确性[3—5]。

(2)本系统是闭环系统,分为维修规划、维修处理、维修分析三个层次。维修规划根据设备基础数据和维修历史制定维修目标和计划;维修处理完成计划的执行、收集各类维修历史数据;维修分析则分析维修历史数据,并且反馈给维修计划。也就是说,通过这样一次次的闭环操作,使维修计划越来越准确可行,从而减少了非计划性的维修和抢修,达到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6,7]。

(3)某新型潜艇艇员级维修管理平台是一种信息管理平台,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因此,基础数据必须规范、准确,这就需要管理制度的配合。本系统的数据通常分为三类:静态数据(包括设备和备件的分类信息、属性信息、技术说明、定额指标等),动态数据(设备运行、维修、移动数据,备件库存数据等),中间数据(各类查询结果、统计报表、分析结果等)。

(4)本系统的价值在于能利用其做出正确决策或作为优化的依据,来指导管理工作。

4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某新型潜艇艇员级维修管理平台不同于以往的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具有很大的柔性。研究维修管理的柔性化,对于满足潜艇维修的不同需求,提升潜艇的设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完成上述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本软件中的可能发生变化的部位和时间等。所以如何能有效准确地把握系统内的变化性就成为了本系统的关键技术。

在对某新型潜艇艇员级维修管理平台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在本系统中设计了具有系统层、业务过程层、构件层、数据层这个四层结构的系统软件框架,如图4所示。这其中的构件与通常所说的构件稍有不同,即它是完成特定功能的构件,框架预先定义它的接口约束,只有符合其规范的构件才能被框架组装[8—10]。

5 结论

为了提高新型潜艇艇员级维修活动中管理的科学性,分析设计了某新型潜艇艇员级维修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分析与设计较以往有以下不同之处:(1)系统分析中按照角色进行需求分析,使平台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要求;(2)在业务流程分析中注重流程的统一化,将四种不同的业务流程统一为一个流程,减少了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复杂度;(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体现系统集成和闭环控制的思想;(4)运用基于构件技术的柔性框架技术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框架,使平台具有较大的柔性,能够适应需求的变化。该平台的应用对于提升潜艇的装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书,朱晓军.美国海军舰船维修.武汉:海军工程学院,1994:28—36

[2]朱晓军.舰船维修及维修管理基础.武汉:海军工程学院,1994:21—29,132—146

[3]丰田利夫.维修管理系统(CMMS)的进化与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的出现.设备管理与维修,2002;34(10):38—39

[4]丰田利夫.维修管理系统(CMMS)的进化与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的出现(续一).设备管理与维修,2002;34(11):45—47

[5]丰田利夫.维修管理系统(CMMS)的进化与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的出现(续二).设备管理与维修,2002;34(12):42—43

[6]冯亚东.依托EAM信息平台实现一流的设备维修中心.煤矿机械,2004;27(9):146—147

[7]李长健.资产维护新思维.电力信息化,2003;1(2):61—63

[8]康炳峰.基于构件的可重用软件开发方法研究.计算机与网络,2007;21:44—46

[9]王文豪,陈立云,王峰,等.军事装备保障类MIS系统构件库模型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8):1796—1798

上一篇:加工部件下一篇:生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