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网点

2024-05-08

维修网点(共10篇)

维修网点 篇1

近年来,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逐年实施, 农机户购买农机的热情空前高涨, 各类农机的保有量在迅速增加, 仅宁夏中宁县就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623台, 配套农具1087部;小型拖拉机6850台, 配套农具6971部;联合收割机235台;插秧机134台;畜牧机械1257台;农田建设机械220台;设施农业机械200台;硒砂瓜种植专用机械600台。发挥这些农机具的最大效益, 使它们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规范农机维修市场, 加强维修网点建设势在必行, 它是实现农业机械高效、优质、低耗、环保、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是促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现状

中宁县拥有农机维修网点45个, 其中二级标准的4个, 三级标准的41个, 各种维修设备105台, 从业人员58人, 其中取得《农机维修工人技术合格证书》的人员19人, 农机配件供应门市部45个。调查结果显示, 农机维修业布局不合理, 规模小, 设备简陋, 专修工具、检修仪器陈旧, 无法承担较为先进农业机械的修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限, 维修服务质量不高。

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手段。

中宁县对现有网点的管理主要是由农机、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共同监管, 因多个部门之间配合协调不够, 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 往往都流于形式, 管理监督难以到位。

2.农机维修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 全县的农机维修管理主要由县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来完成, 但中心实有干部职工24人, 要承担全县的农机监理、推广、农机技术培训、新堡镇农业服务等工作, 农机维修管理人员只有一人。由于人员少, 监督管理跟不上, 使得无证经营者钻了空子, 维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3.监督管理不严。

根据《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 从事农业机械维修人员应当具备符合有关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等条件, 取得相应类别和等级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并持《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后, 方可从事农业机械维修业务。但农机部门在对维修市场检查时发现, 部分维修网点人员没有机械维修等级证书, 工商部门也给办理了营业执照, 使维修人员片面地认为工商只要允许就可以营业, 维修等级可有可无。

三、建议和思考

规范农机维修市场,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是实现农业机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是实现农业机械高效、优质、低耗、环保、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规范农机维修市场,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和规范。

1.规范农机维修市场, 强化监督管理和服务。

首先, 应对维修网点进行整顿规范, 坚决取缔无证维修网点, 鼓励和发展诚实守信和维修技术过硬的网点, 使维修网点向布局合理、营业手续齐全、服务规范到位、合法经营方向发展。其次协商工商部门, 严格农机维修市场准入制度, 坚决杜绝无证办照现象。第三, 农机管理部门要做好农机维修和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促使农机维修网点实现规范化管理。

2.建立培训基地, 强化农机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

农机主管部门要建立一个培训资质齐全、培训条件良好, 能够承担和满足农机从业人员培训的综合性培训基地。把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工作和阳光工程培训、农机科技进村入户、职业技能考试结合起来, 扩大培训覆盖面, 尽早解决部分乡村无农机维修网点、无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的问题,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

3.建立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知识精、工作能力强、纪律严明的农机维修管理队伍。

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 建立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知识精、工作能力强、纪律严明的农机维修管理队伍,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机维修制度, 向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专业的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科技咨询、市场信息传递、解决技术难题的服务, 促使农机维修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4.科学规划, 积极扶持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农机主管部门应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摆在与农机化发展同等地位, 在制定农机化发展规划的时候, 科学地规划农机维修网点, 本着便民、利民、服务于民的原则, 形成布局合理, 覆盖全县的农机维修网络。同时,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在检测仪器、专修设备、开展恢复性修理设备购置方面对维修网点实行扶持政策, 提升农机维修网点的承修能力, 实现小修不出乡, 中修不出县, 农时季节服务到田间地头的目标。

维修网点 篇2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东明县农机修配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东明县的农机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机修配网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多种经济类型、多种经营方式和各种技术等级并存的新格局。到2008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01.36万千瓦,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及农机户30725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8.7185万人。农机修配网点总数152处,其中一级、二级、三级综合维修点分别为3处、2处和1处,专项维修点146处;全市农机维修人员464人,取得维修职业资格证的人员361人。

一、东明县农机维修网点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农机维修适应和服务新机具 新设备的速度慢能力低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东明县农业机械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机具和设备,如玉米联合收割机、花生收获机、青贮收获机、棉花拔柴机、饲料加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水产养殖机械、水泵及灌溉等新型设备。其中有些设备科技含量很高,集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程控和气动、液压等高科技为一体,与以前传统农业机械的单

一、粗糙、笨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现有的农机维修网点服务人员,由于业务素质低、技术差,对新技术、新设备根本不了解,有些设备甚至还没有见过,根本谈不上对这些机具和设备维修及调整,往往是一点小小的问题(如简单的电线接触不良、螺丝松动、气动压力不够等)就无法解决,必须等厂家或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来维修。由于生产企业的人员维修时间无法保证,有时一等就是好几天,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和收益,特别是对季节作业时间要求紧的机具影响更大。

2、农机维修网点偏少,设备简陋

据调查,目前东明县在册登记管理的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均,只有在县城、较大乡镇和一些交通便利的村才有。现有的农机维修出只能对一些农机具和拖拉机进行简单的换件修理和铆焊维修。修理范围单一,业务量少。维修设备也十分简陋,不外乎是些电焊机、切割机、电砂轮和一些补胎、充气设备等,常常是农忙时活多,农闲时活少。修理网点规模小、水平低、设施差,又缺少必要的维修场地和检测仪器,更没有优惠的政策和过多的资金投人,维修网点无法完成技术

改造,而且维修网点多数是无证经营,修理质量无法保证,难以满足当前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和农机维修建设发展的需要。

3、维修人员少、业务素质低,维修网点效益差

据调查,在东明县农机维修网点人员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几乎没有。现有维修人员多数是在农村务农的农民,他们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正式培训,更没有考核上岗证,只会一些简单的修理工作,缺乏对高新农机设备的修理技术。而且网点上的维修人员少,除修理农机外,还兼做一些其他的铆焊、维修业务,根本达不到农机部门规定的农机维修的开业条件。也很少到农机部门主动办证和年审,经营效益也很差,每年的收人仅有万元左右。好一些的维修点由于兼做农机零配件销售业务,收益会有所增加。

4、农机维修网点与生产厂家和销售企业联系不紧 无法成为企业的特许维修站点

有些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缺乏诚信意识,见利忘义。对当前红火的农机事业,不把好质量关,对自己的产品“三包”期内的维修服务都过不了关。产品出了问题,统统归结于用户的使用不当,而不从本身的质量上找原因。特别是一些农机补贴产品,由于不让随便涨价,一些厂家就依靠降低质量来降低成本。有的补贴机具生产厂家,受宏观政策影响,补贴后销售形势很好,但厂家生产能力跟不上,所以就超负荷加班加点,一味地追求产量,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在产品销售较少的地方,也不设专门的维修点,在农机使用的高峰季节,对出了故障的农机维修不及时,“三包”服务也就变成无效的承诺。农民为抢农时,图省事,只好到农机维修点上做一些简单的修理。而农机维修点与厂家不联系,又没有原厂配件,对农机技术参数也不太了解,维修起来难度很大,严重影响机具的使用寿命。

5、对农机维修网点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农机维修网点多数设在乡村,工商和质监部门不能经常下去检查,使得假冒伪劣维修配件充斥维修市场,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和使用寿命,危及农机安全生产,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农机部门对维修网点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农机维修网点的行政主管部门,县农机中心由于缺少工作经费和人员,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也无法对维修人员迸行上岗培训和新机具维修培训,合格证换发工作也进展迟缓。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由于网点分散在乡、镇农村,主动办证的少,农机部门要跑遍每个乡镇,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经费不足,影响发证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农机维修业的主要对象是农民,而经营农机维修行业的也主要是农民,他们的经济收人低,法制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大。

二、对今后农机维修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1、将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农机化长远发展规划

建议农机主管部门今后在制定农机化发展政策和规划时,把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和发展与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机维修与农机技术推广、农机安全监理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资金的分配上给予扶持,在布置工作、检查工作、总结工作时都有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内容,使得农机维修工作有专人抓。县农机服务中心做为农机维修网点的直管单位,要积极开展工作,摸清网点建设情况,适时对网点维修人员进行各种培训,职业技能考试、考核,定期请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讲解新机具、新设备的使用、操作、维修知识,使他们尽快融入新形势下农机事业的发展中来。

2、农机维修网点要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农机部门要认真贯彻和落实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按《规定》中的要求对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维修的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和职业技能培训,协调好农机管理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关系。同时要对《规定》迸行大力学习和宣传,力争宣传到每个农机维修网点和维修人员。

3、明确管理职能

要自上而下理顺维修管理渠道,明确农机主管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分管部门,特别要强调县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应由同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来抓,并正确行使对农机维修网点的行政许可权,以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工作。

4、加大对维修网点的支持 严格对维修网点的管理

对农机维修网点应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有计划、有步骤的改善维修网点设备和设施现状,以加快农机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的步伐。按照 《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要求,对维修网点进行严格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淘汰,对符合要求的网点大力支持,使农机维修业得到健康发展。

5、对维修网点建设要科学布局 合理规划

在公路沿线和使用农机较集中的地方,乡镇应建立综合维修服务网点,满足大多数农机的简单维修和保养需要,在农机较少的乡镇和农机具应用较落后的地方,建立小规模的专项维修点,进行一些方便群众的简单维修。对县城附近较大的综合维修企业,要承揽一些复杂的、难度较大的维修业务,并逐步发展成为生产企业的“三包”点。

6、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职业技能的考核

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加强对农机修埋工的职业技能考核工作,提高农机维修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高新机具维修服务人员队伍,为高新农机具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使这些维修网点逐渐具备维修高新新农机具的技术和设备,同时也要把网点建成农机手的培训基地。

7、依法规范农机维修网点 构建农机维修服务保障体系

要加强与工商、质检部门的配合,共同做好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机维修户的法律意识和主动办证、持证的经营意识。要建立农机维修市场的长效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弥补农机部门对维修市场监管手段弱、单一的不足 ;以《规定》为依据,认真对照农机维修业开业的技术条件,严把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审批关,敦促一部分条件差又无实力的维修户降级或者退出农机维修行业;同时也促使一部分农机维修户经过整改、更新或添加设备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维修能力,承接高新农机产品的维修服务。

农机维修网点要与县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各农机企业横向联合,构建农机维修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保障体系。

维修网点 篇3

关键词 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中图分类号:F426.4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2

现在农村农民使用农业机械作业已十分普遍。农业机械不仅提高工作效益、增加收入,还解放农村劳动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离不开机械化,现代农业更是离不开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农业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科技含量高、零件十分精密、维修所需专业技术强等特点,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农户难以自行进行修理,同时由于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农机维修网点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乡村农机维修网点仍然无法达到要求,一些农户的农机在出现故障后往往无法得到及时修理,耽误农时。因此讨论如何加强乡村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对农机化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对农户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一系列的国家惠农强农政策的实施,很多大中小型农业机械已经普遍进入农家,并且这些农业机械在农户的工作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也为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由于目前乡村中维修网点不健全,因此农机维修十分不便。由于农业机械体积较大、构造精密、科技含量高、维修所需的专业技术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故障农户难以自行进行修理,目前常用的方式是农机手跑数十公里的路程到城镇里请维修人员进行修理,一旦农业机械的问题较大,需要更换重要零件,维修时间往往会持续很久,极大的耽误了农时,影响了农业生产,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开支。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农业机械进行作业不仅无法起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反而更加耽误时间,也减少了农户的收益。这种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滞后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而为了保证农户能够拥有质量过硬的农业机械进行作业,就需要加强乡村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目前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完善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2 存在的问题

2.1 乡村农机维修人员以及维修网点较为缺少

目前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维修人员较少、维修网点较少。就海南万宁为例,2012年仅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具就有1586台,2013年仅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具有3164台,分布全市各乡镇及村庄。2013年底农机拥有量为8.7万台,农机维修人员175人,维修网点126个,其中有85个为专项维修点,大部分的维修网点分布在市区以及乡镇所在地,到2013年底只有一家申请办理三级农机维修点批照,其余的都没有申请办理农机维修点批照。村组中的维修点以及流动的农机维修人员只有25个左右。绝大部分村中仍然没有设立农机维修点,因此农户在进行农机选购的过程中虽然十分容易,甚至会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但是在维修的过程中十分困难。尤其是在农忙季节,很多农民拉着农机具来到乡镇维修点甚至到市区维修点进行修理,有相当部分不方便修理而放置不用,使农机具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2.2 乡村农机维修人员的修理技术较差,修理质量不高

目前大多数农机维修点中的维修人员往往是没有取得维修职业资格证的人员。以海南省万宁市为例,全市126个农机维修点没有一个是二级以上维修点,同时维修人员都没有取得维修资格证。而现有的维修人员大多数是一些懂得浅显维修技术的农民,根本无法达到农机部门规定的维修相关条件。而一些较大的维修网点由于同时也兼做零配件的销售业务,因此为了增加收益,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往往是进行零件的更换。

2.3 农机部门对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监管和投入力度不够

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往往移动分散,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质监部门以及工商部门无法做到经常去乡村进行检查。因此让一些假冒伪劣的维修配件充斥着维修市场,影响了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同时由于假冒伪劣维修配件的使用,对农业机械本身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影响农机的寿命,更加严重的是如果使用这些假冒伪劣维修配件,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也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极大的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对乡村农机维修网点的投入上也显得十分不足,大多数时候财政是没有农机管理的专项工作经费的,也就无法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以及新农机维修人员培训,更加严重的制约了乡村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

3 建立起健全的乡村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议和对策

3.1 合理规划乡村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

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意义是为了便于农民修理故障的农业机械。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是设在乡镇以及市区,是无法起到方便农民修机的效果的。为了让农民能够真正地依托乡村农机维修网点来得到便利,就需要合理的规划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乡村农机维修网点的原则为“少花钱,少跑路,省时间,质量好”,在每个乡镇应该建立起至少一家三级维修点,二至三家以农机为主兼营其他方面的综合服务的维修点,四至五家专项维修点,从而能够满足大多数农机的保养以及维修需要。同时在一些农机较多的村中可以建立起小型的便民维修点,服务周围附近的乡村,做好中少型农机的维修保养工作。而对于一些较大的综合性维修企业可以逐渐发展成为农机生产企业的“三包”维修点,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的农机维修需要,真正的做到便民利民。

3.2 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很多农机维修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维修技术无法达到要求,在进行农机维修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专业技术不过硬而导致农机无法在短时间内修理完成,甚至会对农机本身造成一些损害,导致农机寿命减少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农机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维修,就需要对乡村农机维修网点的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能够使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得到提升,在实际的农机维修的过程中也就能够更好地进行操作。而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和职业技能考试相结合,让学员获得技能资格证书,不仅能够在乡村农机维修网点中进行修理,也可以进行创业,以农机为依托,实现自己的梦想。

3.3 将农机维修网点中的管理和服务相结合

对于县级农机管理部门,需要着重关注的工作是需要加强农机维修网点中的服务工作以及监督工作。首先需要组织农机维修人员到符合要求的专业维修点以及农机的生产企业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农机维修人员对农机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的理解和掌握。然后需要向农机维修人员传授新的农机维修技术,以保证在实际的农机维修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操作。在最后需要推广一些科学实用的农机维修制度,例如季节检修制度,让乡村农机维修点成为农机手的技术大帮手。同时也需要对农机修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可以多方鼓励农机维修网点进行维修和零配件供应的一体化服务,更加便于农民维修农机。

4 结语

农机对农业以及农村发展十分重要,因此保证农机的正常使用是相关部门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在农机维修点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维修点在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以保证农民都能够在农机出现故障后及时得到处理,并且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农机维修的质量达到新的高度,从而让农机更好地服务“三农”。

维修网点 篇4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机维修又苦又累又脏, 又要下到村组、田间地头、野外作业, 没有人愿意从事农机修理行业;二是农机维修季节性强, 主要集中在农事季节, 一年到头维修作业时间2~3个月, 且服务对象是农民, 维修作业收费少, 维修作业经济效益低, 远不及修理汽车、摩托车、农用车;三是近30年来, 维修行业无人管, 更无扶持政策;四是农机维修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老一辈从事农机维修的技术人员年事已高, 新一代年轻人没有人愿意从事农机维修行当, 加上大部分职业学校已经取消了农机专业, 一些人想学习农机技术, 也是求学无门;五是农机化技术快速发展, 很多新机具不会修;六是机具种类多、品牌多, 零配件多不通用, 很难买到。

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好比农机“医生”, 农机维修网点好比农机“诊所”, 农机具坏了无处修、无人修, 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一是严重的影响了农机具的生产效率和经营农机具的经济效益, 农忙季节, 一台联合收割机因为故障耽误一天, 机主损失2 000~3 000元;二是影响农业生产进度, 春争日、夏争时, 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三是农机具工况差、损坏严重, 很多农机具带病作业, 缩短了机具使用寿命, 造成农机具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台手扶拖拉机, 保养好可以用7~8年, 用不好2~3年就报废;四是农机具带病作业, 埋下了农机安全隐患, 造成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有鉴以此, 强烈建议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一是调动现有农机维修网点从事农机维修作业的积极性, 建议对农机维修网点农忙季节从事农机维修作业进行补贴, 并纳入农机补贴范畴, 具体来讲就是目前每个乡镇补贴1~2个维修网点, 每个维修网点每年补贴5 000~10 000元, 并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惠农政策;二是加强农机维修职业技能培训, 利用“阳光工程”等项目, 免费培训农机维修技术人员;三是把农机具零部件供应能力作为农机产品进入农机推广目录、农机补贴目录的一个重要指标;四是把农机具零部件供应能力作为考核农机补贴产品经销商的一个重要指标。

维修网点 篇5

【关键词】 农机 维修 网点建设

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加强村级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满足农民对农机维修工作的需求,是农机管理部门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短缺,分布不均匀

现有的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均匀, 交通便利的村,一个村有3~4家农机维修网点;交通不方便的边远区村,尽管有各种农机具上千台,却没有农机维修点,农机出现故障,农民要跑到几十里外的城镇修理。由于沒有农机维修点,造成农民购机容易、维修难的局面。

1.2修理技术差,农机修理质量得不到保证

有的村农机维修点,修理设备简单,又缺乏修理技术,有的农机维修点没有营业执照、没有修理资格证书、修理工具简陋,工作内容仅是拆换零件修理,农机修理质量得不到保证。

2.加强村级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农机维修业是农业机械发展的保障措施之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的数量不断增加, 原有的农业机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使用中不断出现故障,新购置的农业机械,也有需要修理、保养。如果不及时维修,农机将会停止工作,活机变死机,浪费投资,耽误生产,造成损失,这样就会挫伤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有了农机维修业作后盾,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2.2农机维修业是农机连续进行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

农机出现故障,农机维修人员就会及时帮助修复,使之及时投入农业生产,不误农时。实践证明,农机维修业在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是农机连续进行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

2.3机手需要农机维修点为其服务

目前农村中农机手存在三种情况:农机出了小故障,农机手自己动手修复;农机手觉得农机维修业苦、累、脏,农机出了故障,需要修理时,自己不愿动手,直接送到农机维修点去修理;农机手缺乏农机技术知识,一点小毛病也不会排除,而是送到农机维修点进行修理。

3.加快村级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措施

3.1将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农机主管部门应把农业机械的发展、农机技术推广、农机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监理与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制订农机化发展规划时,应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规划,使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工作制度化。

3.2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

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应把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工作与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工作同等重视。每年的培训应有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目标任务。在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工作的形式应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部分国家培训经费,解决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的困难,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应与职业技能考试考核结合起来,使学员取得技能资格,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3.3农机维修网点应合理布局

在农机维修网点的布局上,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考虑农机维修人员的经济效益。每搞一个维修网点建设,都应根据农业机械分布状况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年限,进行维修成本估算和盈亏分析,应保证维修点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一般一个村级农机维修点服务辐射范围方圆在5~10km比较合适。

3.4农机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农机维修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十一条指出:“国家加强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作业质量等标准。”根据农村的实际,目前农机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农业机械维修质量标准,以提高维修质量,防止维修质量界定不清引起的纠纷,更好地维护农民或农机维修人员的合法权益。

3.5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村级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问题 篇6

农村经济、农机维修业与农机业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任何一方都不可缺少, 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会刺激农民购买农机的欲望, 会带动农机业的发展。农民手中有了农机将其应用到耕作上, 会减少农时, 节约耕种收割时间, 降低成本投入, 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机数量的增多, 自然少不了对农机的保养与维修, 这样会带动农机维修业的发展, 反过来农民的收入提高, 农机业和农机维修业得到发展也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 农机维修业的发展, 影响着农机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定要搞好农机维修业。

一、村级农机维修网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村级维修网点分布不均

在农村维修点建设相对落后, 农机出现故障, 维修会成为问题, 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分布及其不均, 有的村, 交通相对便利, 会有好几家维修站, 有的村交通相对落后, 可能会连一个维修点都没有, 但是每个村都有农机器, 当农机需要保养或维修时, 要花上大把的钱力和物力维修, 尤其是在农忙季节, 会耽误农时, 这样就造成了买农机容易, 修农机难的局面, 使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跌落千丈。

2.维修人员文化素质低, 维修水平差

由于是在农村, 各种设施都比较差, 很少有维修人员会到这里来并长期对其进行维修, 这里的维修人员一般都是当地的农民, 凭借平时的经验与摸索对其进行维修与保养, 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 没有专业的技能, 文化素质低, 对于先进的技术不会应用, 并且不会使用先进的工具对农机进行维修, 维修人员所掌握的技能跟不上农机产品的更新换代。

3.村级维修网点设备落后

在村级的维修点, 有关的业主为了降低经营成本, 很少会购买先进的设备, 能够使用的就是多年前的简陋设备, 这些设备极其落后, 已经跟不上产品的更新换代, 并且在对产品维修时, 没有故障检测仪, 仅仅凭借维修员的猜测来对机器进行维修, 使维修质量难以保障。

二、加强村级维修网点建设的必要性

1.农机维修业可以带动农业机械业的发展

自从我国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 支农惠农政策的实行, 极大地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也提高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 各种农业机械像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农民对农业机械的使用, 机器出现各种问题, 就要对其进行修理, 然而农机维修业的落后, 以及一些故障问题的无法解决, 使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退却, 使农机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 一定要建设好维修点, 以促进农机业的发展。

2.农机维修业可以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建设一个好的农机维修点, 可以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 在村级建设维修网站, 当农机需要维修时, 农民可以不用再花大把的时间去很远的地方修理, 不再浪费时间, 也不会耽误收割的时间, 这样就减少了农民的投入资本, 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村级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措施

1.维修网点应合理布局

在农村设置维修点, 要根据当地的维修实际情况,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争取每个村都设置一个维修点, 并配上相应的高技术维修人员, 使农民的农机得到及时的保养与维修, 让农民买机器容易, 维修机器更容易。

2.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 使维修质量得到提升

对于维修人员, 要设立专职的培训机构, 对其进行技术职业培训, 掌握相应的维修技能, 工作认真负责, 对于机器出现的问题, 能够正确诊断, 及时维修, 从而使维修质量得到提高, 让农民全面放心使用农业机械, 不再为维修烦恼, 使维修不再是问题, 从而促进维修业的发展, 维修业得到了发展, 相应的也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加大资金投入, 更换机器设备

对于维修的设备, 要做到定期检查, 一些坏损的以及一些陈旧落后的设备必须进行更换, 这样才能跟上机器产品的更新换代, 将故障机器的问题及时检查出来, 并对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维修的质量, 带动维修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谈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 篇7

一、农机维修网点现状

由于国家优惠政策的逐年增加, 以及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 使得农机销量大幅度增加, 农村农机化进程快速推进, 同时在农村中也出现了很多大型农机产品, 例如:联合收割机、挖掘机等。随着农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 与之相配套的农机维修网点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仍保持着覆盖范围不全面、维修设备老旧、技术人员维修水平落后的特点。甚至由于维修技师没有接触过新型设备与技术, 根本无法对一些新型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进行修理。这使得农机在发生故障时得不到及时的修理, 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农机设备多次发生维修不及时的情况,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不但没有为农民增加产值而且还会影响农民的收益, 甚至影响农民对使用农机产品的热情。长此以往农机维修网点这种不良的发展趋势, 势必会影响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

二、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农机维修网点维修范围不大, 只能进行部分老旧农机产品的换件以及焊接等处理。维修网点大多不正规, 没有营业执照, 也没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 导致了维修服务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无法保障用户的切身利益以及生命安全,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

1.由于农机维修网点多在交通不是十分便利的农村, 这导致了国家相关执法部门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时的监管, 这为其进行无照营业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他们以次充好用不合格产品替代合格产品为农户安装, 这不但影响了农机的维修质量, 同时也会降低农机的使用寿命, 甚至在农机工作的过程中, 对农户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相关的管理部门人员与经费的不足, 无法对从业人员进行高质量系统化的维修技术培训, 以及对农机维修网点进行定期审核, 这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由于在偏远的县城农机维修网点少, 并且辐射半径小, 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落后, 没有相关的检测设备, 不能完成对农机设备的高质量维修。这不但对农机的发展构成了影响, 也造成了现在农民购买农机时主要担心的问题———坏了没人修。由于维修网点资金的短缺, 使得无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和人员培训, 使得现在的维修还停留在以换件为主的主要维修方式, 这不但对国家的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也使得农民蒙受经济损失。

3.根据调研我们不难发现, 农村现有的农机维修点的主要工作人员以当地农民为主, 这部分农民由于接触机械设备较早、时间较长, 具有一定的维修简单农机的经验, 但是却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 也没有任何上岗从业证件, 这使得维修的质量大打折扣, 甚至对于现在高度集成化的农机产品束手无策。

4.现在的大部分农机维修网点并没有起到汽车4S店的作用, 而只是作为一个单独存在的环节, 没有农机的相关生产厂商配件以及技术支持, 这使得维修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措施

1.各级相关部门, 应该注重农机化进程与农机维修网点建设进行相辅相成的发展。根据农机化的进程制定出与之配套的农机维修网点建设计划, 由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及财政补贴, 做好农机维修网点的设备投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 加强对新型设备维修的技能培训, 并要求各市级维修网点要与各农机生产厂商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以保证原厂配件及相关技术的支持, 以确保农机的高质量维修。

2.在对维修网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 要求从业人员要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 尽量让每一名员工都知道规定的内容, 从而培养对于工作的责任感, 以保障农机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布局。在进行农机维修网点布局工作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以满足农民的需求为首要任务, 尽量加大农机维修站点的辐射半径, 增强每一个站点的综合维修能力, 最好能满足农民修农机不出村, 换配件不出县的实际需要。

4.希望政府可以给予购买农机维修设备相应的补贴, 从而在大力推进农机化进程的过程中, 也使得农机维修企业得以迅速发展, 确保在农机发生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高质量的维修。

5.国家各职能部门要注重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突击检查力度, 并对无证上岗、无照营业情况, 找出相关责任人予以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 屡教不改的责任人,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处罚。这样可以促使农机维修服务质量的提升, 同时增强维修人员的服务意识, 从而建设具有市场化的专业维修体系。

四、结语

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有效对策探析 篇8

一、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现状分析

(一)行业管理法规不规范

和其他各类维修行业相比,农业机械维修相关的管理法规制度不是非常完善,政策规定不全面,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行政监管有待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随着近年来农机推广工作的持续开展,农机维修网点管理工作难度逐渐提升,但相关的管理制度却并未及时调整,导致很大一部分农机维修网点都处在不规范、无标准、无监督的作业状态之下。

(二)基层网点管理不到位

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的管理重点主要在于基层乡镇,基层农机维修网点点多面广,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农机管理人员来充实到维修网点管理队伍中来。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各地区在严格控编、紧缩开支、设岗定责的改革过程中,很多农机管理工作者都是身兼数职,必然会弱化其管理职能,导致无法真正开展好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工作。

(三)农机维修安全隐患大

一般来说,农机维修网点都分布在乡镇地区,大部分的维修网点都属于个体经营,同时还存在很大一部分技术等级较低的网点。这些维修点的专业人员少,维修设备也比较缺乏,维修人员不具备应有的资质,农业机械配件质量得不到保障。这类农机维修网点规模不大,很多时候都是凭借维修人员的主观经验来判定。

二、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地方政府部门特别是乡镇政府必须从根本上重视农机维修网点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相关规章制度,强化行政监督管理力度;积极开发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网络体系,重视农机维修网点工作人员的资格认证、设备管理以及审查工作;以县级政府部门为单位开展好农机维修网点的信息化建设,第一时间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各个网点的认证状态以及维修人员的资质,公开农机配件的供应与质量情况;做好宣传工作,针对农机维修相关企业或者合作社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补贴;针对异地从业的农机维修工作人员应当建立登记注册制度和跨区域备案机制,进一步提升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做好维修网点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二)加强业务培训指导

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重视其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技术升级。首先可以把农业机械维修人员培训工作纳入到阳光培训工程中来,借助于进村入户的方式让农民群众了解更多农机维修知识;其次是依靠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提升农机维修工作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确保农业机械网点维修服务工作水平的增强;此外应当将农机维修人员培训活动和职业技能认证联系起来,和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联动起来,处理好农机维修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三)规范维修网点管理

以县为单位,辖区内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应当设置统一的名称和灯箱式广告牌,确保各个网点技术资格证、工商登记证以及职业资格证“三证”齐全;建立健全基层农机维修网点的进、销、存台账制度,确保农机配件合格证、标价签齐全规范;进一步加强对维修网点“三证”的审查力度,根据相关法规取缔一批违规网点,构建良好和谐的农机维修市场环境;可以定期针对基层农机维修网点组织检查活动,从而实现对网点的动态化管理。只有做好上述几点工作,才能真正处理好现阶段维修网点不规范的问题。

(四)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为了增强农机维修网点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可以利用宣传车或选择张贴宣传通告、横幅标语、电视广播等各种方式,把国家政府对于农机维修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政策文件传达到基层农机维修网点工作人员,让他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做好自身工作的意义,可以主动接受管理。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让基层农业维修网点的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提升规范化经营和诚信经营的自觉性,能够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对于部分无证经营或者不规范经营的网点,也应当予以通报批评并勒令其定期整改。

农机维修网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9

一、农机维修网点的现状

目前, 苍南县有农机维修网点486家, 其中修理拖拉机为主的46家, 修理渔业机械为主的92家, 修理电机的55家, 修理 (制造) 再生棉、布加工机械的28家, 金属加工 (车、削为主) 专业点150家, 其余属无固定维修对象的网点。有农机维修人员596人, 其中持证上岗528人。在“三农”服务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据2009年统计, 全年修理各类农机 15529台次, 其中农用运输车780台次, 大中型拖拉机485台次, 小型拖拉机3803台次, 电动机601台次, 内然机2130台次, 其他农具7730台次。全年总产值982.78万元, 修理产值480.80万元, 旧件修理产值30.40万元, 其他271.08万元, 盈余396.96万元。

二、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督与管理, 是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从当时检查情况看, 农机维修网点管理尚欠缺, 是农机管理部门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机维修网点分布范围广、数量大、经营点分散;二是部分维修人员不具备维修的经营条件和设备陈旧;三是还有一些农机维修网点无证经营;四是部分农机维修网点不服从管理和监督现象时有发生;五是相关部门配合不够, 没有实施照前行业审查制度;六是部分维修网点不具备技术合格证和等级证, 缺乏农机专业技术知识;七是维修技术不过关, 不能保证农机的安全作业;八是发生的农机维修纠纷得不到圆满解决, 有的根本不知到哪儿投诉;九是安全消防意识不强, 缺乏必备的消防器具;十是维修环境较差, 许多维修点油污遍地, 无法保证维修的质量。这些现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扰乱了农机维修市场的正常秩序, 威胁农机作业安全, 妨碍了农机事业的发展。为净化农机维修市场,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确保农机修理质量和生产安全, 必须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督管理, 建立经常性的管理机制, 并应将此项工作纳入农机管理部门重要议事日程。

三、加强维修网点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

(一) 加大农机维修法规宣传力度, 加强领导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多种媒体和宣传车, 印发、张贴宣传资料等形式, 把有关文件精神及时传达给农机维修人员, 使他们对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监督管理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自觉接受管理。同时, 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 乡镇农机管理部门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要专人负责。县站与交警部门联合成立警务站, 负责农机维修、销售网点的监督管理及其他有关涉法事项。

(二)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

农机维修网点监督管理工作离不开工商、技术监督部门的密切配合和能力协作, 通过联合下发农机维修管理文件、联合执法检查等措施, 加大监管力度。清理整顿不符合开业条件、维修质量差、用户意见大的部分维修网点。对已开业但无技术合格证书的维修业户, 要限期进行补审, 补审不合格或拒不补审者, 依法禁止其经营维修业务。新开业维修业户, 要严格按由农机部门考核审验发给技术合格证书, 工商部门再按发放营业执照的程序办理, 防止新无证业户的产生。

(三)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执法队伍, 选择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参加。管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集中培训, 并取得行业监督检查证和行政执法证, 努力提高农机维修管理人员技术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四) 加强农机维修技术培训, 提高农机手和修理工的业务水平

对从事保养、维修的农机维修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结合各农机维修网点的不同业务, 开展技术示范, 以全面提高农机维修质量, 提高修理工维修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促进农机维修整体水平上一新台阶。

(五)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修理质量的监督检查

设立农机维修质量投诉站, 公布“3.15”热线投诉电话, 及时处理各种维修质量纠纷, 严厉打击使用假冒伪劣农机配件坑农、害农的不法业户, 坚决依法处理,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纠, 以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纯洁性, 从而净化农机维修网点、销售网点市场。切实保障农机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机维修市场正常秩序, 提高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六) 加强装备, 树立形象

有条件的农机管理部门应配备专用的交通工具和仪器设备, 保证工作用车, 对管理人员应统一着装 (农机监理服装) , 以行政执法的形象服务于农机管理。

(七) 组建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

以目前维修力量较强的农机维修点为主业, 组建几个集公益性、服务性、经营性于一体的区域性农机维修合作社。合作社实现统一品牌, 统一服务水平, 统一服务质量, 统一收费。

(八) 建立和完善农机维修点的各项规章制度

农机维修网点的考核、审定发证后, 管理的规章制度需及时地跟上去, 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以下制度和规章。

1.建立维修检验技术档案制度。记录农机具修理时间、次数, 修理部位、换用配件、主修人员和完成维修日期等, 使维修过的农机具有据可查。

2.加强维修网点内部的管理, 建立物资材料领发保管修理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制度。

总之, 为了逐步建立适合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村机械维修网点, 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增强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 必须加强农村机械维修网点的管理, 使农村机械维修网点的管理和监督走上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 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苍南县是浙江省维修网点数量最多的一个县, 共有486家。如何管理好这些农机维修网点, 促进农机安全生产, 苍南县农机部门所采取的一些管理措施, 可供农机同行借鉴。

维修网点 篇10

1.社会因素:

在改革开放以后, 农机维修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国营大型维修企业的逐渐退出, 以个体经营为主的、规模大小不一的维修网点随之发展, 这些网点大都管理不善, 维修制度不健全, 工艺规范不统一, 因此, 造成初审时不知从何开始, 工作阻力大。由此可见, 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对开展等级审定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人为因素:

(1) 从事维修的人员在技术和管理上良莠不齐, 根本没有参加过任何相关的培训和学习, 只是凭借经验对一两种农村常见机型有一定的了解, 根本不掌握一些必要的技术、指标和操作规范。 (2) 农机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及部分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其一, 没有认识到搞好农机网点等级审定工作, 对提高维修队伍素质、机具技术状态、安全生产、降耗、节能、增收的重要性, 表现在怕麻烦, 多一事不少一事, 只做好表面工作就可以了。其二, 存在着怕得罪人的思想, 认为都是本乡本土, 难以打开情面, 对审定不合格者仍允许其继续营业。

3.政策因素:

农村机械维修网点等级审定是一项提高维修队伍素质, 完善农机维修管理体系, 提高农机具技术状态, 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具体执行中, 只是把它看作简单的审定, 而没有通过审定去促使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有所提高, 从而促使一些技术差、设备简陋的维修网点没有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没有达到开业要求的条件下继续经营, 因此必须按政策办事。

二、审定农村机械维修网点等级应采取的措施

1.建立组织, 搞好宣传发动, 摸清底子。

农村机械维修网点审定工作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的松散状态, 要扭转这个局面必须领导重视, 确定专人抓, 省、市、县三级建立由农机、工商联合组成的, 具有权威的审定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评审委员会, 下设办公室, 并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 搞好宣传发动调查摸清底子, 层层落实, 建立档案, 一抓到底。

2.建立培训机制。

对维修网点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从技术和安全意识上不断强化, 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3.实行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相结合

(1) 农机维修网点等级审定工作中, 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关于农村机械维修网点等级审定管理的补充规定》的标准执行, 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定令其停业整顿, 吊销营业执照, 并对其进行技术培训, 技术改进, 直至达到规定的标准为止。

(2) 农机要与工商部门紧密配合, 分工合作。农机部门主要进行技术鉴定、技术监督、技术培训, 并依据标准评定出相应级别。工商部门要实行行政监督, 对无农机部门颁发的《农村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者, 不发或吊销其营业执照, 并责令其停止营业。

(3) 因地制宜, 以点带面, 全面开展。由于各地情况不同, 为总结经验, 应先搞好试点, 再以点带面, 全面铺开。在工作中, 根据工作基础好坏, 审定分期分批进行, 不要搞虎头蛇尾, 将困难的留下, 不再进行培训和审定, 要做到全面彻底的管理。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教育下一篇: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