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典型

2024-10-12

教师典型(通用11篇)

教师典型 篇1

今年5月1日,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玉带河边, 一名12岁的男孩玩耍时不慎落水。开车经过的泰州实验学校教师杨向明闻讯后, 立即跳入河中救人, 终因体力不支, 双双沉入河中。消息传来, 泰州全城哀恸, 各界纷纷悼念。人们称赞杨向明为“最美教师”。泰州广播电视台发挥全媒体优势, 在速度、深度和宽度三个方面下功夫, 塑造了真实可信、立体感人的平民英雄形象, 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上作了有益尝试, 也用实践再次证明, 无论社会价值如何多元、舆论如何驳杂, 蕴含向上、向善美德的典型人物总是代表着时代正能量, 永远不会过时。

一、速度:营造传受双方同频共振的舆论氛围

典型人物的塑造是个动态过程, 包含了发现、挖掘、升华、包装和集中报道等诸多环节。媒体的主动介入、第一时间报道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下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时效比自媒体逊色的情况下, 更需要主流媒体充分利用旗下媒介众多的优势, 与自媒体赛跑。经过近年来全媒体战略的实施, 泰州广播电视台目前已拥有电视、广播、网站、广电报、杂志等媒介形态, 还有众多以栏目或媒体从业人员名义开设的网络讨论板块、微博等。在杨向明事迹的报道中, 这些媒介全部参与进来, 集全媒体优势, 保持领跑态势。

杨向明勇救落水儿童后, 泰州广播电视台所属各媒体都推出专题报道, 形成宣传声势。

1. 第一时间直达事发现场, 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新闻。

对于突发事件中典型人物的报道, 媒体迅速获得新闻线索、快速抵达现场, 才能尽可能地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既是新闻报道讲究时效的需要, 也是为以后深度加工积累素材。在杨向明报道中, 泰州台充分发挥了媒介种类齐全且能线索共享的优势。救人事件发生后仅半小时, 泰州台旗下的“凤城泰州”网站上, 一位名叫“草根之约2011”的网友就发帖报料:“5·1东城河内发生惨祸!向苏M89B99好心人致敬!”并配以事发现场的图片。这是对杨向明救人最早的报道之一。泰州台的广播、电视各个栏目和网站新闻采编人员通过该帖并佐证其他消息来源, 迅速获得了新闻线索, 敏锐感觉到这是一个值得大力宣传报道、弘扬正能量的典型事件, 立即主动出击。记者们分成两个小组, 一路负责轮流在医院蹲点守候, 随时报道杨老师和落水儿童的医疗进展, 一路赶赴救人现场, 采访目击者, 了解事发经过。由于记者及时赶到, 救人现场还保存完好, 一些目击者还未散去, 记者记录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包括河边杨向明的鞋、救人的竹杆等, 还采访了大量目击者和现场群众。当天晚上, 杨向明的名字和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通过广播电视传遍全市。

2. 迅速推出专题报道, 形成宣传声势。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 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变得简单, 但信息碎片化的现象也变得严重。在喧哗的传播语境下, 权威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值得期待。杨向明勇救落水儿童的第二天, 泰州台所属各媒体就在前一天动态报道的基础上推出了专题报道, 形成了报道规模。“凤城泰州”网站最早出现杨向明事迹专辑并作了高亮设置。论坛中也发出了“为杨老师和落水男童祈福”的主题帖。广播、电视利用强大的采制力量迅速跟进报道。广播栏目《1037新闻》和电视栏目《泰州新闻》、《新闻夜班车》、《直播生活》都推出了关于“最美教师”杨向明的专题报道。在举行杨向明追悼大会的当天, 《泰州新闻》、《新闻夜班车》等栏目都做了特殊编排, 用整档节目来报道英雄, 有动态, 有专题, 有海采, 有访谈, 有短评。泰州广电报《新周刊》也相继开辟了以“最美的烛光”为题的四个纪念专版。通过主流媒体的报道, 很多人获知消息并自发赶到医院看望杨向明和落水儿童。这种及时的大规模集中报道满足了受众的知晓欲, 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3. 发挥直播优势, 提升信息的快速到达率和现场效果。

直播是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所在, 可以让受众同步感受新闻事件的进程。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中, 直播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感染力。杨向明因抢救无效不幸于5月7日傍晚去世, 《新闻夜班车》栏目立即对当晚直播节目进行调整, 在头条位置插入了记者从医院发回的现场报道, 为该市所有主流媒体中最早播发, 直播中主持人真情流露的哽咽评说深深打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了报道杨向明追悼会实况, 泰州新闻广播推出90分钟直播节目《生命, 永远在路上》, 采取场内主持人、嘉宾与场外多路记者连线的方式, 展示送别英雄的过程。“凤城泰州”网站用图文直播的形式, 对追悼会全程同步直播。

二、深度:探寻英雄实实在在的感人魅力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如果说自媒体的优势在于速度, 主流媒体的长处就是深度。这是因为主流媒体拥有更强的采编团队和丰富的采编经验。一家负责任的主流媒体不仅需要第一时间报道事件, 更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典型人物的报道过程不仅是发现新闻的过程, 也是提炼主题、丰富人物形象的过程。在对杨向明这一典型的报道中, 泰州台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 而这是通过不间断的深入采访才得以实现的。

报道初期, 新闻报道所呈现的杨向明还只是勇救落水儿童的形象, 至于为什么要救人、当时现场情况怎样, 受众并不清楚。为了解答这些疑惑, 泰州台记者多途径展开调查采访。一方面找寻现场目击者, 请他们回忆当时救人的场景;另一方面联系警方, 获得路面监控视频。电视新闻报道通过当事人现场讲述、监控视频和特别制作的水中救人动画, 生动再现了当时惊心动魄的20分钟。报道抓住了“8”、“3”、“4”等几个具体的数字。“8”是指杨向明从下车到跳入河中救人只用了8秒钟, 连衣服都没来得及脱;“3”是指杨向明下水后发现青苔较多、救援比较危险, 曾经有3次机会选择逃生, 但他最终选择了奋力施救;“4”是说4名冬泳爱好者也参加了救援。这些数字客观真实地还原了救人场景, 一个紧急关头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平民英雄形象初步展现在受众面前。

要使典型形象立起来, 光有现场还原远远不够。杨向明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救人行为是一时冲动还是必然?这需要从杨向明平时的言行中找到答案。泰州台广播、电视各栏目和网站、广电报派出了专门的报道组, 采访杨老师的同事、学生、邻居、亲戚朋友等, 了解到杨向明生前就是一个被称为“好同事、好老师、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的“五好男人”, 是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班主任。《直播生活》推出了《对最美老师的回忆》系列, 包括乐善好施篇、坚强豁达篇、深爱学生篇、教学有方篇、父慈子孝篇、邻里和睦篇等多篇报道。电视主打时政新闻栏目《泰州新闻》推出了系列短评《杨向明舍己救人·弘扬道德正能量》。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夜班车》推出了长达21分钟的新闻专题《一个人感动一座城》。这些新闻报道、评论和专题共同描绘出一个尊崇道德、敬业奉献、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这一典型之所以感人, 是因为他的身上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曾几何时, “高大全”式的典型报道使大众疏离英雄人物,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在杨向明事迹的报道过程中, 记者力戒先入为主, 不虚美、不拔高, 而是以事实说话、以画面佐证。他们深度挖掘的杨向明形象或许并不算高大, 但实实在在, 真实接地气。唯其真实, 才能感人;唯其感人, 才有影响力。

三、宽度:塑造扎根时代土壤的典型形象

对突发事件中典型人物的报道不仅要有速度、深度, 还需要一定的宽度, 从而将典型置于更宽的视野、多元的视角和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抓住这一点, 典型的塑造才能更加立体丰满。而全媒体大大延伸了报道的触角, 使拓展典型人物报道的宽度变得更加可行。

1. 拓展报道面, 在更大的视野中呈现典型形象。

对于已逝典型的报道, 采访其家属是个难点, 必须适度。杨向明去世后, 他的家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在这样的场合, 记者立即采访显得很不合适。泰州台对传统的采访方式作出变通, 派出电视记者每天蹲守在殡仪馆, 通过抓细节、抓特写, 展现各种最真的情感:杨老师的爱人悲痛欲绝, 女儿一边流泪一边安慰妈妈;杨老师的父亲忍住悲伤把现场安排得井井有条, 一闲下来又忍不住和老伴儿老泪纵横;落水儿童的班主任和家长面对英雄遗容悲痛难抑……这些特写画面直击受众心灵, 让受众为之动容。

为了丰富和升华典型的意义, 泰州新闻广播在直播中连线江苏金坛电台记者, 介绍同样舍己救人的殷雪梅老师的事迹, 给评价杨向明提供了新的坐标。

泰州台所属各媒体大大拓展了采访面。5月2日到14日, 该台各媒体共播发关于“最美教师”杨向明的报道200多篇, 其中采访近500人。这些采访对象大体分为三类, 即杨向明的亲人、熟悉的人和素不相识的人。其中对素不相识的人的采访延伸到社会各界, 表达了社会对英雄的普遍景仰。

2. 运用新媒体, 在多元视角中观照典型人物。

全媒体时代的传播, 往往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媒介特点。善用这一特点, 往往能极大地拓展报道面, 增加收视群体。在杨向明事迹的报道中, 泰州台广播、电视各栏目普遍增加了短信、官方微博、微信等互动方式, 不仅通过新媒体及时发布消息, 而且每天在节目中整合新媒体的内容, 表达网友对杨向明的哀思。泰州新闻广播还让听众的声音进入直播, 表达对英雄的敬意。

3. 关注英雄群体, 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中诠释典型意义。

典型的诞生不是孤立的, 总是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土壤。泰州近年来之所以好人频出, 包括全国道德典型张云泉、陈燕萍、何建忠等等, 与全社会推崇大爱、弘扬正能量密不可分。在这次救人行动中, 就有4个见义勇为的冬泳爱好者, 是他们最终把杨向明和落水儿童救上了岸。泰州台各媒体在报道杨向明的同时, 也没有忘记这些平民英雄。电视访谈节目《凤城茶馆》把参与救人的冬泳爱好者请进演播室;电视新闻节目《新闻夜班车》推出8分钟的《班车时评》, “向和杨向明一样的‘泰州好人’群像致敬”;泰州广电报《新周刊》推出专版《泰州是一座有大爱的城市——这些年感动泰州的见义勇为英雄人物》……这些报道在宣传杨向明事迹的同时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证明杨向明英勇救人不是偶然, 而是整个城市“大爱”氛围下的必然。

教师典型 篇2

[案例]新学期伊始,针对补习班而言,无异高一新编的班级,尤其是我校的补习班,面向全市招生,班上的同学彼此互不相识,在接任该班班主任时本人欲整顿班风,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从编排学生座位入手。不少同学见班主任个头不大,其貌不扬也不过才上一两天课,似乎不把他放在心上。有位本校的复读生很张长根自持块头大不服从安排一定要单人单座并在中间一组,与本人争执不休,其余同学的眼光齐刷刷地落在我身上,拭目以待新班主任如何收拾局面。凭多年的教学经验同时为稳定情绪我有意提高声调:“此前我已通知过,有特殊要求或需要照顾的可先找班主任商量。你既没有申请也不服从调整,纯属蓄意刁难,你今晚不往前搬,明天你就走人!你只要想在这个班,看你今后怎么过?在这一触即发浓浓的火药味中,他虽然迁就我,按我的安排做了。但他的表情,神态以及重重的搬动声看出:口服心不服,欲有跟班主任抬杠到底之势。

[分析]高三(14)班虽然仅40余人,可却有来自尤溪、沙县、大田、永安、明溪、三明,甚至莆田市的。可谓来自五湖四海,风格各异。原来学习习惯、作息制度与本校相距甚远,有的不要求早自习或晚自习,而对突如其来的 半军事化管理(封闭式的)他们难以很快适应,不少学生感到厌烦、不解与无奈。加上开学初,他们的同学有的已金榜题名,相比之下,他们此时刻心理不知是何滋味?

针对以上分析,不少学生的心情我们不难理解,为稳定阵脚更好地组织复习迎接的高考,我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采取了一定措施:1,在班会晨会上列举了往届不少刁民转变为良民的事例并明确表态:态度决定一切,只要你想学习就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过去的既往不咎”;2,在化学上有意提问他(指叫座号,假装不知是他的座号),起初他不领情,以后就自然了,当我注视他时,他却低头不语表示默认,第一次月考给他“学习进步奖”,使之信心倍增;3,半期考他突然申请回家反省几天,乍一听,愕然,细细与他促膝交流方知家境不佳,在他的双趋斗争中,同时在我多次与他家里电话的感染下终踏上往校途中。

[教育效果]在高考中,张长根同学成绩不错,基础较好。在几经周折后,终于静下心来学习,多次看到他与班上几位同学起早贪黑学习,在上学期几次考试均在班级前十名。尤其在期末考获班级第三名,再次获学习进步奖,与本人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时常谈及学习,生活和家境。我想,他若能持之以恒,争取本一可能性很大。

教师典型 篇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针对各校实际,典型教师我们确定为三类,一类是青年教师;一类是学科带头人;一类是薄弱学科教师。这三类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也就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俗话说:“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知识层次、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只有他们快速成长了,才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制订规划。谚语说:“机遇从来都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有规划,才能有目标,有动力。明确的、有价值的规划能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并能指引人的活动方向。学校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制订一份具体的“自我专业发展三年规划”,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提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要求,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方向。

2.拜师结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期在入职初期。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这是每位校长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拜师结对。学校组织开展“师徒结对喜牵手,教学相长共发展——师徒签约仪式”,提出目标和要求,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做好“传、帮、带”工作。

3.学习研讨。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写一篇读书心得。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专题讲座,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视野,取长补短,增长见识。

4.提供舞台。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汇报课,组织好课前磨课、说课,课后评课,写好教后反思。强化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第一学期组织板书比赛或说课比赛,第二学期举办青年教师论坛,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功。

二、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八法则”认为,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非决定性,因此称“二八法则”。“二八法则”启示我们,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只要抓住了学校20%的学科带头人,就能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成绩。学科带头人应该是爱岗敬业,志存高远,业务水平高,教学理念先进,在学生中有很好口碑的教师。学科带头人可以带出一个学科,甚至带出一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人物,是让学校教学质量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积极引导教师读书。社会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二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只有不断读书,才有资格教书。为了鼓励教师读书,我们采取了以下政策:一是每学期赠书2本,并写出读书笔记;二是开展读书演讲比赛;三是实行多读一本多奖励一本的政策(以书中有批示和读书心得二者为依据)。

2.积极引导教师实践。努力创设环境,引导教师实施高效课堂,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以案例为切入口,努力让教师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建树。每学年开学初确定研究课题,如本学年的研究课题是: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提高课堂容量?如何减轻教师负担?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如何加强班级自我管理?如何培养班级管理干部?

3.积极引导教师反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人自我觉悟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引导教师反思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进行自我调整,主动发展。引导教师写教育案例、教学后记和教育随笔,记录教学的成功之处,又汲取失误的教训。年底出版发行了《大口屯镇教委班级管理论文集》,现已发行三册。

4.积极引导教师展示。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刘彭芝说:“一所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让它腾,是虎就让它跃。”教师有擅长文科教学的,有擅长理科教学的,有善于形象思维的,有善于逻辑思维的,有精于教学的,有精于教研的,有善于表达的,有善于思考的……,学校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公开课展示,优秀课评比,专题问题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出彩的机会。

5.积极的激励机制。每学期搞一次优秀论文评比、优秀课评比;每学期搞一次教学先进个人表彰;每学年搞一次学科带头人表彰,颁发证书和奖品。

三、加强薄弱学科教师的指导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木桶理论启示我们,如果一个学校里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能力高低不一,而校长又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那么,时间一长,能力较低的教师难免就会拖整个学校的后腿,进而影响和制约整个学校优势的发挥。因此,一个学校要想成为一个盛水较多、结实耐用的“水桶”,就要想方设法提高所有木板的长度,只有让所有的木板都达到“足够高”的高度,才能提升整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校长既要注重发挥那些“长木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对“短木版”——薄弱学科教师的指导和培训。通过几次期未考试分析,我校语文、外语学科成绩位居全区前列,而数学、物理、化学成绩相对较差,特别是数学成绩位居全区中等水平。要想提高我校整体教学水平,必须加大薄弱学科教师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1.确定薄弱学科教师。根据期未考试统考成绩,班级平均分位居全镇后二名者,并且班级平均分与全镇平均分相差10分以上者,同时满足上述两条者确定为薄弱学科教师。

2.分析薄弱学科原因。学校按照教委安排,结合薄弱学科教师对自己进行公正、科学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材料并在校内进行交流。

3.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先后到东丽区华明学校、北辰区普育中学校、和平区和平路小学听专家讲课和报告,本镇内交流听课和研讨多次。

教师典型 篇4

一、角色和问题意识不明

只有教师把对校本研修的情感及认识,贯穿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中,校本研修才有可能具有较强推动作用,增强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热情。但是,部分青年教师习惯于“教”的角色,尚未能进入“研”的状态,表现为只“教”不“研”,或“教”与“研”分离,不会从“教”中寻找“研”的“种子”。长期以来,青年教师都凭“知识”或“个人能力”来教书,缺少对学生和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研”的作用和价值,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同化起来。另外,部分青年教师受到教学参考书框架的束缚,停留在用参考书来教的困境之中。因此,在校本研修中角色意识不强,容易处于“缺位”和“失语”的状态。

二、校本研修形式创新不够

多数学校过多地强调青年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甚至把教学反思纳入到教学方案的设计之中,作为检查和考核的依据,导致青年教师把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演变成为一种不得不完成的形式和任务。

校本研修形式的创新则可以弥补教师自我发展上存在的不足,增进教师对校本研修的认识,增强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幸福感。学校要积极倡导并通过形式的创新,使教师把校本研修看做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还要借助专家的力量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使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使同伴互助成为教师工作的一种习惯和方式。

三、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非典型教师故事 篇5

2007-09-10 09:48:41 来源: 南方网(广州)网友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教师故事

今天是我国第23个教师节,在我们为自己最常规的小学、中学、大学老师,甚至实习导师庆祝的时候,其实还有那么一群“非典型”的老师,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爱心默默无闻地替孩子们编织七彩的天空。

他们的故事,他们有别于同行的辛劳,不一定为人所知„„

启智学校班主任

随身带纸巾 给学生抹口水

七年前,年仅23岁的申承林从陕西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来到广东顺德启智学校,成为智障班的班主任。尽管早有心理准备,而且踌躇满志,但当他看到的第一个景象时还是“脑袋霎时空白”:一群平均年龄14岁的孩子,智商最高

35、最低24,有的每10分钟就狂躁一次,有的殴打老师,有的大声叫嚷、乱拍桌子、上课不进教室„„“把他们整成队伍就更困难了。”申承林回忆,当时最怕的就是每天的广播体操,根本难以让他们齐整起来。

但申承林从没想过放弃。他认真分析每个孩子的特点,投其所好与之接近。小辉是一个面貌奇特、脾气狂躁的孩子,许多人不敢接近他。申承林发现他对拼图特别感兴趣,就经常和他一起拼图,慢慢取得了他的信任。跟申承林在一起,小辉的狂躁少了、笑容多了。

申承林还养成了随身携带纸巾的习惯,以方便随时为学生抹去口水、鼻涕,擦身、擦粪便„„付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爱心,申承林跟孩子们成了朋友。第二年,学校组织广播体操比赛,申承林的“孩子们”听话地排成整齐的队伍。

为了培养这些孩子能“在社会上立足”,入校第二年的申承林就决定从教孩子数1、2、3开始。在专家的指导下,申承林带领全校老师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研究出一套以育人为本的“人性化课程”,编写了近50万字的配套教材。

教学理念从以往简单灌输知识,转为行为诱导:抓住每个孩子的喜好,如其按老师指导正确完成规定行为,就奖给其“代币”,学生只有拥有足够的“代币”,才能换取其想要的东西或玩想玩的游戏。

新的教学方法凑效了:学生变得有礼貌、愿服从了,有的还学会做家务。目前,已毕业的100多个孩子中,有72人找到了工作,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山区幼儿园老师

自制玩具 给山娃快乐童年

强强在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性格变得十分孤僻,有时还一个人暗暗地流泪。黄柳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她常常带他到家里来。经常给他买食品,买玩具。在他四周岁生日的那天,黄柳平给他点生日蜡烛,唱生日歌。当黄柳平和他一起吹灭蜡烛的时候,他紧紧地抱住了黄柳平,边哭边大声喊出“妈妈,妈妈”。

在梅州兴宁市第一幼儿园工作了15年下来,能够像强强一样亲口喊黄柳平做“妈妈”的孩子不多,但把她看成比妈妈还亲的孩子就有一大箩。

据介绍,黄柳平从1992年兴宁师范幼师班毕业后,就在兴宁当上了一名幼儿教师。黄柳平也曾有机会可以到深圳等发达城市工作,但都被她一一放弃了。因为她不希望看到山区的孩子在人生起步阶段就已经落后了。

由于山区经济困难,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她经常自己动手为小朋友制作教具、玩具。她收集了易拉罐、鸡蛋壳、碎布条等“废品”,她用旧挂历做头饰,用包装盒做智力拼图,用易拉罐做拉力器,用碎布条做跳绳„„几年下来,她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教具、玩具就达2000多件,这些玩具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非典型时代”的典型宣传 篇6

但是,媒体的社会责任,要求都市报要常常通过典型的报道,让人感受美好,看到希望,让整个社会充盈着一种健康向上的力量,而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好看”、“刺激”。但是,怎样抓典型?

过去,我们常以“高、大、全”的眼光看待典型,多以工作的标准衡量典型,甚至认为,不“盖棺论定”就不能成为典型。结果,那些宣传的典型,常常因为“不食人间烟火”而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当然也就不可学。典型的引导作用,最终大多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典型报道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哪些方式需要改进,哪些手段需要创新?《许昌晨报》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一、抓身边典型,注重“可学”性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典型报道的抓法、写法,也必须“与时俱进”,即必须把握三个要素:接近性、群众性和可学性。

本着这一理念,我们着重抓身边的“小人物”作典型。他们就像“邻家女孩”一样,可亲、可信,所以就可学。如“当代孝子”张尚昀、“独臂英雄”吕国善、拾金不昧的李红玲等。典型的每次推出,总会引起街谈巷议,好评如潮,起到了出乎意料的正面引导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倡导社会文明,尽到媒体的社会责任。

这种成功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典型一定要贴近生活,植根群众,不要让典型有什么“高难动作”,让每个人看后,觉得可亲、可信,才能可学。

“当代孝子”张尚昀这个典型的推出,正是顺应了时代呼唤和形势需要。

张尚昀背着病母去打工而又不误学业的事迹一经《许昌晨报》率先报道,便感动了社会,无数读者为之洒泪。由许昌而至中原,由中原而至全国,天南地北的媒体竞相传播。短短两个月时间,张尚昀由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学生,成为万众瞩目的楷模。

为什么张尚昀能够在读者中掀起如此波澜?难道仅仅是他的事迹被省委书记关注并批示吗?显然不全是。更重要的是,张尚昀的成长历程,不是什么高、大、全的英雄,而是与你身边的小人物没什么两样,只是这个“小人物”的行为,做到了许多人并不难做到的“孝”,映衬出社会转型期人们内心一些缺失的东西,唤醒了那些渐渐被淡化、被淡忘的传统美德,让人们在对照中发现不足,在惭愧中受到激励,所以便成了典型。

而这个典型的行为,又具备很强的接近性,很高的“可学性”——试问谁没有父母?谁不该尽孝?这种接近性一下子让张尚昀与他们拉得很近。而尽孝本身又不是什么“高难度动作”。所以,在孝道遭遇空前“冷遇”,全社会呼唤孝道回归的大前提下,张尚昀的出现,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能够让人们内心“荒芜”的孝心重新滋长,典型的力量便显现出来了。

事实证明,这种全新的典型解读视角,是与时俱进、符合大众心理的。尤其是弘扬主旋律的典型报道,如果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不仅使记者编辑的苦心经营成为无效劳动,而且会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媒体所选择的典型,既要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又要有时代精神,能切中读者的阅读期待。

二、抓“老式”典型,涂上“新”色彩

笔者曾参与“独臂英雄”吕国善这个典型的报道。他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老式”典型,“新”就新在被北京市政府奖励。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国人对河南人的看法。于是,经过采访前的反复研讨和采访后的一再梳理,我们决定从“新”上做文章。

首先是挖掘典型的“最新意义”。

消息发表时,专门配发了一篇意味深长的“编后点评”,称赞“吕国善只有一只胳膊,属于残疾人、弱势群体,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个强者!他更体现了河南人的义、勇、善、强的品质,改变了河南人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这是从维护河南形象的立意出发,剖析了吕国善事迹的时代精神、现实意义,使“老”典型有了更多“新意”。

其次是做好典型的新闻“延伸”。

采访中,我们已经发现英雄没有工作、与儿子相依为命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于是,紧跟着便推出系列报道稿件《谁能为英雄找份工作?》。结合现实情况,切入了英雄落难急需工作的新角度。这个反差,使人物更具人情味。而且从其“个性”遭遇中,力求反映出一个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共性”主题。这种共性,在这个个性故事及人物内心世界的支撑下,显得更鲜明,更刺眼,更有说服力,所以报道一经刊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见报后,近百家企业老总表示愿意为吕国善提供工作岗位。最后,经记者牵线搭桥,独臂英雄吕国善终于找到了工作,他的儿子还到市区一家技校免费学习。

三、把典型当个“点”,做出扩展性

拾金不昧也是一个老主题,但《许昌晨报》抓住这个点,策划演绎出了一组颇有扩展性、哲学性、社会性的系列报道。

襄城县有个家境贫寒、靠开三轮车拉客谋生的平凡女子李红玲。有一天清早,她在马路上捡到了一个包,内装4万元现金。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她蹬三轮车8年的收入。然而,她先是原地等失主,后又交到派出所。最后,当失主找到,且要送给她2000元酬金时,她却婉言谢绝了。有人说她傻,她却说:“良心,比4万块钱更重要!”

笔者在获知这一新闻线索后,意识到这一典型的现实意义,于是在一版头题以《良心,比四万块钱更重要》为题发表,并特意配发具有现实意义的评论《感动,也是一种力量》:“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见钱眼开的人多了,见利忘义的人多了,甚至还有人见钱暗起杀心!见钱‘出租’权力!连一些亲人,在钱的面前也会丑态百出!然而,就在很多人感慨世风日下、无能为力甚至随波逐流时,还有像李红玲这样的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现出朴素而高尚的人格,着实让人感到提气,舒爽!因为她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美好,也看到了自己内心仍在向往着美好的东西。这正是我们社会的希望!”

之后,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河南新闻阅评》第51期,用整整一期一篇文章的篇幅,刊发阅评员的评论《老主题做出新文章——评〈许昌晨报〉关于拾金不昧的系列报道》。阅评员指出,这组报道善于选择典型、善于编读互动、善于举一反三,把有价值的新闻用足用够,扩大了报道领域,丰富了报道内涵,取得了更佳的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许昌晨报社)

教师典型 篇7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已结束,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全国约有140万名考生报考,比2009年增加13%,报考人数创2001年以来新高。今年,将有更多的人走进“研究生围城”。

虽然考研者再创历史新高,但对于面临毕业门槛的研究生来说,他们正逐渐成为就业路上“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一族。与即将步入研究生殿堂的新生相比,他们面临的却是另一种焦急,一种延后了几年的焦急。

优等研究生的求职之殇

2009年12月3日,李扬(化名)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因为就在这一天早上7点,我从北京西站下车,开始了北漂生活。”

李扬是武汉某著名师范大学的研究生。2007年6月,本科即将毕业的他被武汉一家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录取。“在研究生近3年的时间里,我始终保有自己的理想,认真地学习,深入地思考。”

2009年11月,李扬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11月底,导师通过邮件表达了对李扬论文的赞许。“我取得的这份成绩,真的很值得老师、父母骄傲。”李扬说。

既然学校里的工作已经完成,他把所有的经历全部投入到求职的路上。然而,这时的李扬才发现自己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从2003年考入大学到现在,他将所有经历放在了学习上,他没有做过任何兼职,现在当李扬面临求职时,看着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简历,李扬有着说不出来的痛。

2009年11月某日,武汉市首届硕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武汉武昌的洪山体育馆举行。李扬早晨6点起床,不到7点就去排队,8点半招聘会开始时,队伍已经排了将近1000米长。

“这是硕博专场啊!我以前参加过面对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招聘会,但队伍也没有那么长,当天的情形只能用‘水泄不通’来形容了。”随着时间推移,人越来越多,会场也越来越热,招聘人员都是只收简历,连问都懒得问了。

硕博招聘会上,李扬千辛万苦才从人缝里塞进了3份简历:两个职业学院教师职位和一个医药公司的文秘职位。

“招聘方都是说要我回去等通知。”李扬带着几分喜悦离开了招聘会。此后一个星期,李扬每天都在等着有人打电话来通知面试,但是只等了个空。

李扬并没有气馁,随后他又在武汉参加了几次所谓的硕博招聘会,但结果又和第一次出奇地相似。

之后,李扬继续一次次地参加招聘会,虽然也经历过了几次面试,但最后都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当李扬在各个招聘会场之间奔波的时候,同学们甚至都笑了,“他们说招聘会没有用。那时我根本不相信,现在看看,这是他们的经验之谈。”

“直到那时,我的理想大厦才彻底动摇。学校里,我年年拿一等奖学金,尽管我读书很多,但招聘单位不会看重这一点,或者说他们无法求证这一点。”面对现实,李扬是那么的无力,倍感压力的他无处诉说,只能给家里打电话,大哭一场。

北漂,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

在随后的日子里,李扬在几个大的招聘网站上浏览招聘信息,他发现北京有很多的私人出版公司要他这个专业的人,于是他萌生了到北京试试看的想法。

刚去北京的10多天里,李扬不停地在网上投简历,总共大约投了上千份。

李扬把自己简历的各个版本都保存着。大学时,他的简历有6页,主要内容是获得的各种奖项,包括奖学金、征文比赛等等。在研究生阶段刚刚开始找工作时,简历变成了3页,主要是论文和所学课程。来北京后,李扬的简历变成了一页,成了真正的“简”历。

“一次次的求职经历让我明白用人单位其实只看重我干活的本事,不看重我得过什么奖,更不看重我上过什么课。”李扬说。

他每天都盼望着电子邮箱或者手机能够收到招聘单位的回音,然而大多数时候,李扬都是在空等中度过一天。有招聘通知的日子,天不亮李扬就会起床,早早地来到招聘单位,然后使出浑身解数来回答用人单位的问题。

通常面试时,招聘人员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有工作经验吗?”李扬回答:“我没有实习过,一直都是在认真读书。”招聘人员会就读书方面再问李扬几个问题,之后就是回去等通知。有时候,招聘人员会问:“你对你的月薪期望值是多少?”这个问题让李扬颇为无奈,“我想要的只是能够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够了。”

李扬现在时常抱怨:“为什么偏偏到我毕业时遭遇就业寒流?在求职的过程中屡屡失败,我信心也在一次次的求职失败过程中消磨殆尽。”

2009年12月21日,李扬终于接到了一家在清华大学东门外的图书出版公司的入职通知。单位给的待遇是每天75元,等李扬毕业后视表现签订就业合同。李扬粗略地算了一下,毕业前他每月能有1800元左右的收入。

为了上班方便,李扬搬离了同学的住处,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5平米的地下室,租金每个月500元。在那家出版公司里,李扬的座位离自己所属的小组有20米远。“上班的第一天,我最大的感受是办公室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假。大家都带着面具度过整个白天。”

从学校开始真正步入社会,李扬的心里一时难以改变。

工作让我压抑了说话的欲望

工作教给李扬的第一条人生经验是:沉默,压抑说话的欲望。

在网上投简历时,李扬看到,很多公司都在招聘简章上特别写明:能够承受较大压力。“当时我只是很模糊地意识到工作比较多,8小时内完成不了就要加班。”

“现在我知道并不仅仅是这样,‘工作压力’更多的时候指向未来,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李扬开始失眠、做噩梦,白天没有精神,一看到电脑屏幕就头疼。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大量喝咖啡,这样才能保证每天完成规定的任务。

2010年刚过元旦,李扬病倒了,症状和感冒相似。海淀医院的一位大夫看到李扬的第一眼就问:“你这不仅仅是感冒引起的,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

李扬后来给同学打电话说:“大夫的眼力实在是太厉害了,治感冒把我心里的事都看出来了。”

尽管因为压力病倒了,但李扬还是回到单位上班。主管也会经常把他叫到小会议室里教训一顿。虽然刚开始,面对训斥李扬非常不适应,“但我立刻就明白了,工作与上学完全不一样。工作要求我迅速熟悉新的事物,并且创造出能给公司赚钱的价值;而学习是可以慢慢地来。原来我需要学习的还有那么多。”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李扬可以和同学就任何话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尽情表达自己的意见。可是工作了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不提工作时大家都对着电脑屏幕忙碌着,就算是中午休息,同事们大都以电影、服装、篮球为话题,在嘻嘻哈哈之间度过宝贵的一小时。“我又怎么可能去突然闯入,提出那些尖锐的话题”。

李扬所在的出版公司,为了保密要求,进行了上网限制,个人无法在办公室里用QQ、MSN之类的聊天软件。

“我开始压抑想说话的欲望了”。下班后, 李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地下室的小屋里, 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立刻睡觉, 再多的话也抵挡不住浓浓的睡意。

1月20日, 李扬在上班刚满一个月的时候, 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我辞了”。

“因为自己感觉到神经有了很大的问题, 去医院检查, 医生也证明了我的感觉。考虑到开学后, 我需要在北京和武汉之间奔波, 房租加路费实在太贵, 所以我选择了辞职。先完成毕业的事情再考虑求职。”李扬说。

读研,就业压力的缓冲剂

李扬曾经和同学们聊过,他们之所以选择继续读书,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更多的是期望在未来能够得到更高的工资。

不过现实证明,读研只是推迟了面对就业压力的时间,更高的工资似乎也仅仅是自己的梦想。

至于学术追求,大家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在学校取消了硕士研究生要发两篇论文的规定后,只要在毕业论文上不出差错,一般都能毕业。李扬说:“我感觉,很多人都是学术大厦门前的过客而已,就算是能窥其门径的也很少。整个社会都在浮躁中度过每一天,校园里也一样的。”

“研究生3年是轻松的, 没有谁会查考勤, 导师也很少主动找学生,两年制的研究生也是如此。这样,大部分同学都不再努力读书。”李扬这样描述研究生生活。

李扬认为:“硕士研究生其实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角色。很多的公司都愿意要本科生,因为工资少,还容易塑造成公司需要的角色。所有的高校,包括大专院校、职业学院都要博士,因为有教学评估的压力,有发文章数量的规定。这一切都是硕士研究生入学时都想不到的。”

2009年,李扬的许多大学同学结婚,在网上看着同学们快乐的笑脸,还有一张张精美的结婚照片,李扬开始怀疑理想与现实哪个更重要。

经验与学历,谁更重要?

“从本科时同学网上的照片里,我看到了差距。那是在与残酷现实的斗争中取得胜利的笑容。”一个同学安慰李扬说,“工作经验谁都会有,可是学历不是谁都能有的。”

谈到自己的研究生同学们,李扬自己感觉很惭愧,“和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比起来,我简直就是白痴。”

在读研期间,李扬的好多同学开始自谋生路:或者带家教,或者去高考辅导班讲课,或者去一些公司实习。“即使像我这样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也会去寻找发传单等兼职。总之,研究生期间,赚钱似乎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工作过了,就拥有了很多社会经验,起码是对自己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我什么都没有,只能从头开始。”

虽然李扬和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起薪很低,大约2000元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数字,没有哪个公司会再高了。日后能否涨工资就要看个人的本事。那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李扬对以后并没有做太充足的准备。

教师典型 篇8

一、另辟蹊径的典型环境

所谓典型环境, 就是环绕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没有典型环境, 再典型的人物都不能让人印象深刻。以《奇葩说》为例, 作为一档纯网综艺, 它贴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收视心理, 很好地运用了网络这一大环境, 使得这样一档不可复制的现象级纯网综艺诞生了。

所谓纯网综艺, 即是完全依照互联网的生态特性研发、制作的综艺, 根植于时代技术潮流, 其本质是互联网基因的, 又是新生产力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产物。因为中国正处于人文背景特殊发展的阶段, 《奇葩说》很好地兼具娱乐、教化与商业三重价值。当下地网络主力军是80、90、00 后这一群年轻人的天下, 现有的电视政策和主流文化满足不了他们的消费需求, 他们需要的是更加有特点、有意思的节目。大胆、幽默、新潮是网络新生代的特点, 这样的特点同样适用于他们对于节目地要求。《奇葩说》节目的定位就是依据于爱奇艺的主要用户——19-30 岁的年轻人, 这与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有着巨大差异, 还沿用电视媒体的节目制作模式, 显然是不明智的。

《奇葩说》中, “奇葩”二字是重中之重, 节目的定位找的就是奇葩、玩的就是文字。这一典型的环境就是, 虽然《奇葩说》是真人秀节目, 但作为纯网综艺, 它创造性地将辩论的模式引入了谈话之中, 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电视媒体, 这都是头一遭, 相当新颖, 非常能吸引当下年轻受众。并且, 节目中的辩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严肃辩论, 而是相当有网络娱乐特性的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没有对错、没有严格上的输赢, 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以辩论为载体, 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言的节目形式无疑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的节目很好地诠释了典型环境的重要性。

马恩研究历史的方法论告诉我们, 人物和环境是有机统一的, 不能够独立存在。环境为人物提供一切契机, 正因为要有典型的环境, 才能将人物的形象更好地展现出来。典型环境是时代生活的缩影, 体现了时代的本质特征, 当下是互联网崛起的时代, 未来是网络的天下, 《奇葩说》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世界青年说》作为一档同样带有辩论性质的访谈脱口秀, 因为放在电视这一媒介上, 注定了它不可能像《奇葩说》那样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这是因为它并没有考虑到典型环境这一因素, 没有挑选到合适的平台。江苏卫视走的是温馨类节目路线, 这决定了《世界青年说》的话题和风格不能过于犀利, 一定要符合主流文化。但是, 一档脱口秀同时还具有辩论特性的谈话类真人秀, 如果没有犀利的风格、不同的声音, 这与以往的访谈类节目能有什么不同, 只不过将讲话的对象换成了外国人,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是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也很难将节目做得独树一帜。

但也不是说电视节目就不可能做的比纯网综艺好, 这个观点很显然也是不成立的。《世界青年说》作为一档各国青年讨论、谈话的节目, 就其每期的选题来说, 还是有典型性的, 还是能引起观众的兴趣的。但是, 作为电视媒体, 节目尺度没有互联网上那么自由, 每个人的话都是浮于表面, 能够深入话题根本的比较少。而且, 广电总局之前下达的关于真人秀的要求, 就要求真人秀节目要健康发展、要有人文情怀。第一期的《世界青年说》就是用力过猛, 一档综艺节目最后哭成一片, 这并没有让人看到节目的人文情怀, 只会让人觉得用亲情来炒作过于虚假。所以, 《世界青年说》首先大环境就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 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点, 所以作为主体的各国青年, 也没有发挥到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二、个性张扬的典型人物

同样是《奇葩说》, 在这一不同以往的独特环境里, 更加容易产生典型人物。再没有比《奇葩说》这个节目更加有个性的选手了, 来自辩论圈的“金桔女魔头”马薇薇、极其有综艺经验的范湉湉、网络关注度极高的“蛇精男”肖骁……各式各样的选手, 只有足够有特点的选手才能在节目中获得关注度, 才能存活得下去。在海选的时候, 肖骁和高晓松的一段对话就让“蛇精男大战高晓松”上了热搜榜, 两千万的阅读量, 不是所有两个人的对话都能做到的。为什么说这样的舞台, 才能成就或者说产生这样不同于以往的选手呢?而且他们也不是明星, 本来并没有那么大的关注度, 实际是因为《奇葩说》这样的舞台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展示自己, 同时也是他们成就了这个节目。

《奇葩说》的选手, 个个都是“奇葩”, 有主见, 有想法, 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 从不人云亦云, 真正做到独立思考问题, 发掘不同的角度, 站在独立一体的角度去审视一切, 有着“自黑”和强大的贴标签能力。“都说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 你跟你的器官讲隐私。”“爱一个人就是低到尘埃里, 别说缉毒犬, 草履虫我都愿意做。”这些都是马薇薇的金句, 这些话在电视节目中是肯定看不到的, 马薇薇作为辩论圈的温柔一刀, 《奇葩说》给了她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其说是《奇葩说》这样的舞台造就了马薇薇, 不如说是马薇薇成就了《奇葩说》独特的风格。正因为她敢说、会说、能说, 才让节目被更多的人记住。

反观《世界青年说》里面的TK11, 作为外国人更有成为典型人物的潜力, 可是一眼看过去, 都是高颜值、汉语说的相当地道的外国帅哥, 除了国籍不同, 我们很难看出有什么本质区别。作为一档脱口秀, 会说能说是相当重要的, 很显然高颜值帅哥并没有做到。很难看到他们有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见解, 也很少能在热搜榜上占据话题。他们的谈话并不能够将节目和其他节目进行区别, 除了帅也没有什么记忆点, 这种只依靠颜值很显然是不足以支撑一个节目的。人物作为一档节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出彩的典型人物造势, 很难让观众看到节目的风格, 没有话题也就吸引不了观众的注意力。2015 年现象级综艺节目《极限挑战》精准的人物定位, 即典型人物, 像“神算子”黄磊, 他的形象绝对是典型人物, 也是他的形象把这个节目跟以往的节目进行了区分, 打破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这个节目的抄袭印象, 黄磊功不可没。因为常驻嘉宾的性格迥异, 在节目中擦出不同的火花, 比如“三傻”、“三精”, 正是因为他们在节目中的迥异表现, 才使得自身特点的逐渐形成, 拥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形象。这种类似于贴标签的方式, 很好地将《极限挑战》跟其他类似节目区别开来, 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风格。

三、相互依存的两者

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是辩证统一的。环境, 最根本的是社会关系及决定这种关系的社会物质状况。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受社会关系制约的, 环境不仅决定、影响人, 人也反作用于环境。“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环境与人都不是静止不动的, 而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变化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这就说明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是辩证统一的, 典型环境决定了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反作用于典型环境。

在文艺作品中, 贯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原则, 要求:一方面, 按照性格与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 从特定的社会关系及自然环境出发, 具体描绘人物独特的遭际、命运、生活道路, 揭示环境影响任何人, 改造环境的辩证统一的前进运动;另一方面, 按照性格和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 通过人物独特的性格及由此产生的纠葛、矛盾, 去反映当时社会关系的总和, 反映一特定社会关系总和为内容的社会形态, 这个规律也同样适用于综艺节目。如果没有与节目相适应的社会环境, 再好的人物、再有新意的节目都不能够吸引大众注意力。从2014 年开始, 综艺节目就进入迅速发展的时代, 每一年都有大量节目出现, 各种节目层出不穷。各种“现象级综艺”的出现, 一时间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引领行业标杆。

纵观“现象级综艺”, 有江苏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 这几个卫视不是经济发达地区, 就是综艺标杆。由此看来, 经济发达地区为卫视的文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想要做好节目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大综艺的高成本投入也只有一定级别的卫视才能负担得起, 强势卫视的播出平台更加有力, 线上的营销推广能力更强。也正是因为有了强势卫视这一平台, 所以在邀请嘉宾的时候更加有吸引力, 明星会首选收视更好的卫视、能够增加自己曝光度的平台, 这样卫视也为自己的节目累积了更多的筹码, 无形中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 使节目更加受到观众期待, 从而使得节目更有成为话题的资本。

所以互利共赢才是发展之道, 也就是说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之间相互利用, 从而使得盈利最大化, 这才是为什么当下综艺节目喜欢用豪华明星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明星更多选择的是强势卫视的原因,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摘要:所谓“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即是说典型环境跟典型人物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典型环境决定典型人物, 而典型人物又反作用于典型环境, 两者相互影响, 从而使作品的价值最大化。这样的客观规律不光适用于文学作品, 同样适用于当下的综艺节目。正因为有了更加开放、自由、要求更高的观众环境, 才促使综艺节目中产生了一批典型人物, 从而使得节目话题性更高, 也正是因为这些个典型人物的存在, 使得节目曝光率增加, 节目关注的人更多, 从而实现双赢局面。

关键词: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综艺节目

参考文献

[1]恩格斯.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教师典型 篇9

但在新的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下, 典型报道也面临着种种新的考验。因此, 研究典型报道的兴起背景、正反得失以及未来趋势等发展历程, 不但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而且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典型报道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典型报道, 很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其中, 陈立丹教授的定义言简意赅:典型报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循着鲜明的主观意识 (主要是党的方针路线的需要) 去发现和报道适于推动工作的典型。这个定义强调的重点是, 典型报道一开始就具有较强的宣传色彩, 新闻性考虑较少。

而通过借鉴甘惜分、刘建明、汪植培等的定义, 可以认为, 典型报道就是根据党的方针政策或中心工作的需要, 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能够推动工作的突出事物进行的强化报道, 是一种宣传报道方式, 较少甚至没有新闻性。其作用是通过典型, 指导一般, 带动全局。

二、典型报道的产生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的典型报道出现之前, 中国的报界也有类似的先进人物报道。早在1898年9月8日, 《国闻报》上曾刊登的《谭烈妇传》, 记述谭嗣同之妻的一生, 着重叙述她在丈夫捐躯后, 在祭台上痛斥当朝奸臣, 气绝而死;1909年10月,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 《民立报》曾连续刊登黄花岗烈士的英勇业绩。

但这些还不能算是典型报道。首先, 这些报道只是报纸的偶尔为之, 并非经常出现。其次也是最重要的, 尽管这些报道在客观上也会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 但报社并不一定在报道之前就有“指导工作”的明确目的。

较为成型的典型报道出现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我党自觉地运用典型来指导工作的首个范例, 是1934年, 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中, 用江西省兴国县长岗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的先进典型和汀州市的落后典型,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并发出号召:“我们一定要用切实的办法来改善我们的工作, 先进的地方应该更加先进, 落后的地方应该赶上先进的地方。要造成几千个长岗乡, 几十个兴国县。”

而我党党报的典型报道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是1942年-1947年, 是党报典型报道的产生阶段, “吴满有”是这一阶段的一个典型代表。1942年4月30日, 《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吴满有多开荒、多打粮的消息, 并配有社论《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毛泽东在西北高干会议上提出“吴满有式的生产运动”概念;艾青写诗《吴满有》。多方宣传下, 吴满有成为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成为党报树立的第一个典型。后来, 类似的典型报道还有在工业上开展的“赵占魁运动”等。

这一阶段的典型报道也可谓成绩卓著。到1947年3月《解放日报》停刊, 该报共树立各方面的典型个人和单位约600个, 除吴满有和赵占魁外, 还包括:南泥湾大生产、南区合作社、狼牙山五壮士、王克勤等。而这一时期典型报道的主要特点是正面典型、推动工作、朴实无华、真实可信。

第二阶段是建国初期, 典型报道进入新的高潮。1953年, 毛泽东提出要“重视典型报道”, “许多材料, 都应当公开报道, 并发文字广播, 三五天一次, 方能影响运动的正确进行”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包括抗美援朝时期塑造的上甘岭英雄、黄继光等“保家卫国”的典型, 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推出的鞍钢、王崇伦、郝建秀、耿长锁等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第三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到文革前, 典型报道逐步走向成熟, 涌现出焦裕禄、吴吉昌、大庆、大寨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典型报道, 尤其是1963-1966年对雷锋的典型报道尤为成功, 影响深远。但这一时期典型报道也开始暴露出一些弊端, 如图解政治、公式化、绝对化等。

第四阶段是文革期间:典型报道达到顶峰。白卷英雄张铁生、反潮流的英雄黄帅等一系列为了政治需要, 随意塑造的“典型”也出现, 典型报道在这一时期遭到了扭曲, 突出特点是用“假大空”的方法塑造“高大全”的形象。

第五阶段是文革结束到现在, 典型报道风光不再, 进入相对沉寂的时期。但在党的指导和新闻工作者的努力下, 仍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典型报道, 如罗健夫、蒋筑英、张海迪、任长霞等等。特点是以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形象打动人心。但无须讳言, 在越来越多的信息源冲击下, 典型报道的影响力甚至公信力已经大不如前。

三、典型报道由盛转衰的原因

典型报道从最初的产生、发展、成熟, 到现在的相对沉寂, 都具有现实的原因。简要地概括, 就是新闻报道的形式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典型报道也不例外。

典型报道产生和初步发展的1942年到1947年, 边区小农经济占主体, 农民的视野封闭, 对信息的需求量也很小, 吴满有在内的最初树立的这些典型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公众的心理需求, 能够产生巨大的效应。因此用党报来指导工作成效显著。而建国之后到文革期间, 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仍然以计划经济为主, 毛泽东仍然要求报纸发挥“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典型宜多, 综合宜少”。党报的新闻队伍以来自延安和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为主, 随着他们成为各级领导干部, 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办报观念, 上面宣传什么政策, 下面就请出什么样的典型, 因而“图解政治”、“高大全”、“绝对化”、“公式化”等弊端逐渐显现。但当时的典型报道仍然完成了它被赋予的任务, 一是当时公众的价值观和目标就是完成党和国家分配给个人的任务, 二是当时信息渠道少, 公众对信息的选择和辨别能力有限, 容易接受并能立刻反应。

这也解释了文革结束到现在, 尽管典型报道力度不减当年, 却再也掀不起如当年一样的高潮的原因。

首先, 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个人拥有了决策权, 经济地位的崛起带来思想上的变化, 价值观念和目标不再单一, 而是日益多元化, 原先那个目标一致的大集体正逐渐细分为一个个小的集体。但典型报道却没有感受到这种变化, 或是感受到了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改变, 仍然把公众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教育, 必然无法引起受众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新闻界对媒介“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属性的确立, 媒介格局发生变化, 原来党报党台一统天下的局面变为党报与晚报、都市报、专业类等报纸并存, 党台与地方台并存的局面。这些后来兴起的媒体更加重视受众的需求, 增强时效性、可读性, 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而典型报道的主要阵地党报党台, 却在这一方面相形见绌, 也使典型报道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再次, 网络媒体以及交通通讯的发展, 使公众有了更多接受信息的渠道, 对信息的选择和辨别能力都在增强, 不再盲目信服典型报道所塑造的“高大全”形象。

最后, 党报的主流读者群往往以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具有大专学历的知识分子等为代表。这部分读者拥有较高的文化政治素养, 善于独立思考, 看问题也较全面而尖锐。随着社会发展进步, 他们对典型报道也不是盲目的信服进而学习, 而是先会辨别其可信程度, 在内心中作出价值判断, 从而决定如何行动。以往典型报道那种盲目神化, 夸张单一的笔法很难再令他们信服。而新闻信息的权威发布, 新闻报道所透出的深邃性和洞穿力比典型报道更有作用。

教师典型 篇10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60例, 完全符合诊断标准[1], 男32例, 女28例;年龄45~80岁, 平均59岁。

27例误诊为心脏病心力衰竭:突发性左心衰9例, 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咯较多粉红色泡沫样痰, 双肺可闻及湿罗音。慢性左心衰突然加重16例, 8例冠心病, 4例扩张型心肌病和3例肺源性心脏病, 都曾因心功能不全而多次住院治疗, 此次发病均以原心脏病心力衰竭加重就诊, 经常规纠正心衰治疗, 症状加重, 随后心电图检查9例广泛前壁, 6例下壁心肌梗死, 3例下壁及右心室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经心肌酶学检查而进一步证实。

18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1例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以上腹部疼痛入院, 按消化性溃疡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大量出汗、晕厥, 急查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死。4例上腹部疼痛, 伴有发热、恶心、呕吐, 查体右上腹有压痛, B超检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在治疗中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脉搏细数等休克症状, 急诊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确诊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例腹痛, 伴稀水样便, 上腹部压痛阳性, 按急性胃肠炎治疗, 症状持续不缓解, 经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9例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3例因发作性晕厥误诊为短暂脑缺血发作。3例因失语、流涎伴单侧肢体乏力误诊为脑血栓。2例住院后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1例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合并阵发性室速, 经心肌酶学检查确诊为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4例误诊为肺部感染:4例均以咳嗽、咳泡沫样痰、憋气、胸闷, 双肺听诊有湿罗音而误诊为肺部感染。入院后经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 3例诊断为前壁, 1例为下壁并前间壁心肌梗死。

2 例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胸骨后疼痛, 其疼痛特点符合心绞痛, 心电图检查无Q波及ST段弓背型抬高, 只有ST段下降和T波倒置的改变, 后经心肌酶学检查证实心肌梗死。

2 讨论

AMI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医务人员对典型AMI的诊断不难, 而不典型的AMI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临床误诊病例时有发生, 误诊导致的死亡率较高, 提示对不典型AMI保持高度警惕, 避免误诊的发生。

2.1 临床表现不典型或隐匿多样导致误诊

急性心肌梗死, 典型的临床表现, 较为常见和普遍存在, 临床医生多能熟练掌握, 同样临床上一些特殊病例因起病, 甚至整个病程中都无胸痛发生, 临床诊断十分棘手, 使诊断率和死亡率增高。其发生原因: (1) 与患者年龄有关:多见于老年患者,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 梗死区的血管神经因长期缺血缺氧, 对疼痛的敏感性减退。 (2) 心肌梗死的面积较小, 坏死心肌产生代谢产物较少, 不足以引起疼痛;或梗死患者的神经系统敏感性差, 痛阈升高。 (3) 与合并症有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形态异常, 密度改变, 神经纤维减少及破裂, 使感觉冲动传入受阻, 痛觉产生障碍:合并脑血管病变, 脑组织因长期慢性缺血、缺氧, 再加上心梗时, 心搏出量减少, 使脑供血不足更加严重, 皮层感觉中枢迟钝, 对疼痛反应减低;老年原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 可掩盖疼痛症状。 (4) 与梗死部位有关:无症状心梗发生部位下壁多于前壁, 可能是心脏下壁交感神经张力低于前壁所致。大面积心梗时并发症严重, 其疼痛被并发症的严重症状所掩盖, 造成无痛的假象。另外广泛大面积心梗, 使心肌感觉神经末稍遭到破坏, 以致于保护性胸痛警报装置不能发挥作用, 或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降低, 造成无痛。 (5) 心肌缺血时, 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心脏交感神经传入纤维, 经颈交感神经节1~5传入神经传至丘脑植物神经中枢及大脑, 痛觉可向C2~T4分布的任何区域放射, 出现肩周痛、臂丛神经痛、牙痛等。 (6) 心肌梗死时因心排血量下降或严重心律失常使脑供血不足, 产生头痛、头晕、晕厥等症状;。 (7) 于血ch及HDL-ch水平有关:高ch与HDL-ch可影响心脏神经鞘膜, 使痛觉冲动传导减慢或受阻而发生无症状性心梗。

2.2 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导致误诊

小灶性梗死、再发梗死、心内膜下梗死以及合并室内传导阻滞等均可导致心电图不典型改变或延缓出现梗死图形及假性正常化改变而导致漏诊。

2.3 临床表现多样导致误诊

2.3.1 误诊为心绞痛 心绞病同急性心梗一样, 也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类型, 因其疼痛的产生原因, 与心梗相同, 疼痛的部位性质等发病特点都酷似心梗, 故而也是急性心梗临床误诊为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原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 在发生了大面积急性心梗时, 患者很难意识到本次发作与既往心绞痛发作时有何不同, 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传统医学教科书, 多以年龄考虑急性心梗的诊断, 青年人急性心梗发病前又均有明显诱因 (急性心梗通常无明显诱因) , 如:体力劳动, 情绪波动, 大量吸烟过量饮酒, 因此, 当年轻人出现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症状时, 而被忽视, 造成误诊。

2.3.2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 甚至有较明显的腹部压痛点, 常被误诊为胆绞痛、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而忽视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2.3.3 以神经系统疾病为主要表现: (1)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 心排血量下降, 脑组织缺血、缺氧以及前壁心肌梗死时可刺激交感神经产生头痛、头晕。 (2) 急性心肌梗死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及大面积梗死导致心脏泵衰竭, 引起低血压, 导致心源性脑缺血, 可突然出现晕厥。 (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原已存在有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 脑血管调节机制障碍, 当心源性脑供血不足发作时, 可加重原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出现头痛、头晕、偏瘫、失语等脑血管病的表现而易导致误诊。

2.3.4 单纯性心力衰竭 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不能活动或原有心衰加重, 而胸痛不明显, 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心力衰竭是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常见临床表现, 而未再做进一步检查。

2.3.5 心律失常的出现掩盖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 本组4例中3例是急性房颤、1例是束支传导阻滞, 值得提出的是快速性房颤时常规12导联心电图, 可以不表现心肌梗死图形, 当心室率减慢或心律失常纠正后心肌梗死图形方能显现, 值得注意, 此时要注意参考既往心电图变化, 对突然发生的心律失常, 不能解释原因时要常规做心电监护, 心肌酶测定, 不能满足于初次心电图就排除AMI, 要注意迟发性AMI要在1~2d后才出现典型的图形。

2.3.6 误诊为休克 急性心梗时, 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病人表现为以周围循环衰竭症状为主的心源性休克, 该部分临床患者, 往往无明显胸痛, 而误诊为其它原因的休克, 特别是感染性休克。

2.3.7 误诊为咽炎、牙痛、颈椎病 心肌缺血、缺氧坏死时, 酸性代谢产生增加, 刺激交感神经传入纤维。经胸交感神经节1~5沿传入神经传至脑产生痛觉, 痛觉可向C2至T10任何部位放射, 除引起胸骨剧痛外, 亦可放射致咽部、下颌引起咽候部症状和牙痛, 三叉神经痛、颈椎病等, 极易误诊。

临床医生应提高责任心, 加强业务学习, 细致体格检查, 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综合分析病情,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凡老年人突然出现持续性或频发性胸闷、呼吸困难、原因不明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 突发性心力衰竭,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休克、晕厥, 肺部感染症状与辅助检查不相符者, 均应警惕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可能, 要及时进行18导联心电图及血肌酶学检查, 并动态观察其演变, 以免误诊和漏诊。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 (AMI) 是冠心病的严重临床类型,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 死亡率目前居较高水平.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 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实验室检查发现, 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上常见一些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或临床表现隐匿多样, 加上临床医生不良心理状态及临床思维偏差的影响, 极易造成误诊, 延误治疗, 导致不良预后和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本文分析60例不典型者误诊原因, 供同道借鉴。

关键词: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在嘉, 徐义枢, 孔华宇.临床冠心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

[2]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非典型宅女的典型生活 篇11

在日本流行的解释里,有一点是非常可取的,“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意义,每天过着很满足的生活”,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一种健康的宅生活。即使宅在家里,也一样过得很精彩。

丁丁是一个“非典型”的宅女,从事英文翻译的工作。不上班的时候,除了早晚两次的出门遛狗,她都会一直窝在家里,看碟片、睡觉,逗狗、烹饪,看书、弹钢琴,听音乐

谈到为什么不喜欢出门,丁丁说,“就是不喜欢凑热闹吧,在家多舒服啊,”“其实有时候也会想出门走走,但是又感觉没什么地方可以去。商业街总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挤满了人。电影和书可以在家看,音乐可以在家听,东西可以在网上买,就连运动也可以在家做。别人总是问我每天在家能干什么?我就反问他们出门又能干什么?”

宅女素描

“不要问我都干了什么,本人处于御宅状态。”日本漫画(萤之光)里,这是27岁的女主角雨宫萤的经典语录,萤的状态就是“宅女”的定义。

宅,已经是一个不再新鲜的话题。这个从日本流行过来的词,用来指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意义,每天过着很满足生活的人群。但是,这种出门时光鲜时髦,回到家就疲懒的状态是现在城市里很多年轻人的共同的生活状态。

宅女语录: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宅女肖像:有点儿小情调,小幽默,小文艺。

“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这是丁丁的口号。100平的家就是她的“活动范围”, “衣食住行”都不越出这个圈子。一台电脑,可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连几天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网上影院,电话订餐……通过网络,同样可以让生活有滋有味。

宅女的一天

9:00 被狗挠醒,继续假寐未遂,只好起床,看着旁边还

沉醉在梦中的某某先生,自然心中气愤,于是大喝

一声:发工资啦!某某顿时惊醒。然后出门去遛狗。

9:30

遛狗回来,喂食,开始准备早饭,一般是豆浆+煎蛋+面包,简单又营养。

10:40

吃过饭,一般会出现短暂的思维空白,很难集中精力,于是发呆中。

11:30

弹会儿钢琴,边弹边考虑午饭叫什么外卖。

12:30

吃午饭的时候看电影《千与千寻》,或者看表演工作坊话剧《我和我和他和他》

14:00

做一些翻译工作。

16:00

做手工布艺——双面帆布环保包。

17:00

准备晚饭:鲜虾+肉片+青菜+番茄煮面。

19:00

一天中第二次遛狗时间,与狗培养感情,对其所做不妥之事增强说服教育。

20:00

倚在床上看小说《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同时听音乐。

21:30 洗澡之后,变身面膜狂人,躺在床上敷各种面膜。

宅女的身份

宠物保姆:丁丁和先生养了一只雪纳瑞犬,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笨小康”,此外还有两只巴西龟,一条金鱼。老爷爷一般性格温顺的雪纳瑞,是丁丁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每天早晚例行出门散步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她屈指可数的出门机会。在网上给笨小康买狗粮、买衣服,买玩具,买狗咬胶,在论坛上认识养宠物的网友,交流养宠物心得,给宠物拍照,记录它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让丁丁的宅生活充满了乐趣。

手工爱好者:衣橱的衣服越来越多,有些衣服穿过很多次,再拿出来可能就不爱穿了,如果扔掉既浪费又不环保。丁丁就会对旧衣服进行DIY改造,在网上的淘宝店铺里可以购买到一些得力材料,通过一些简单且个性化的设计,在家花上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杰作,旧衣就立刻变成了新的。或者用随手买到的各色布料做成帆布包,既有个人特色,又兼具环保。

文艺小青年:电影,书和音乐是宅女离不开的朋友。丁丁最近痴迷于《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身为小说家,画家及军人多重身份的萨米耶·德梅斯特以随笔的形式写环顾自己房间而成的小书,却又隐隐透着一股莫名的魅力。日本女作家高木直子的手绘本漫画也是丁丁喜爱的书册,因此收集齐了她的所有漫画作品。看书的时候音乐若即若离,不被打扰又在耳畔萦绕。丁丁喜欢Azure Ray,这个漫不经心、慵懒、温柔的声音会慢慢让人沉醉。

面膜狂人:丁丁喜欢宅在家里做面膜,囤了很多不同牌子不同质地的面膜,在所有护肤品中面膜的使用速度最快,可以一口气说出十几二十种用过的面膜,甚至还会偶尔上网为用过的面膜写写试用报告等等。会把美白面膜,补水面膜,深层洁净面膜轮着做,在家没事就做面膜,上网久了做补水面膜,睡觉的时候做睡眠面膜。当然这些面膜有的是从护肤品的网站上“败来”的,有的则是根据网友大力推荐DIY的。

后记:

上一篇:综合模拟实习下一篇:连铸保护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