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和需要

2024-05-16

兴趣和需要(共5篇)

兴趣和需要 篇1

《中国青年报》曾有过这样的报道:王元院士有些担忧, 即将进小学的孙子孙女如果不喜欢自己研究了半个多世纪的数学, 最后是不是仍将被迫卷入奥数培训的滚滚洪流。他常常现身说法寄语年轻人,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由于兴趣爱好而执著追求, 才创出成绩的。他认为精英教育就是要给予他们自由生长的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我们也在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记得罗素曾经说过: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地扩大, 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 尽量地倾向于友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能力, 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可是, 现实的教育却严重偏离了这个轨道, 它就像一个紧箍咒一样套在人们的头上, 痛苦而又无奈, 让人无论有着怎样的兴趣都被最终束缚在既定的教育框架之下, 只能束手就擒。

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 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而现在这些闪光还没有被充分地开掘, 其潜能就被我们无情地熄灭了。王元院士为自己的孙女担忧, 可以说是现实的一个最为鲜明的写照。连这样学术等身的大家都不能解脱并感到忧虑, 就不能不说现行的教育制度确实存在着必须要彻底改革的问题。

爱好出勤奋, 勤奋出天才, 王元院士做了一次现身说法。他坦言自己当年学习成绩平平, 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学习宽松, 有很多的课外时间。于是, 他广泛地涉猎文学、二胡、画画、游泳, 广泛的兴趣培养了他不怕困难和强烈进取的精神。也因为绘画和音乐的浸染让自己能够做到一心一意研究数学, 而没有被纷繁的尘世和虚名左右。可以说, 正是广泛的兴趣, 才使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 并最终在人生的长跑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我们的教育, 说到底并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 而在于培养学生对学问的兴趣, 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教他们研究学问的方法。爱因斯坦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他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一个发报局的小职员, 凭什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非常明确的, 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 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可是, 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 学生是很难有兴趣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学生上体育课应该是最为正当的权利, 但是现在许多学校挤占了体育课, 连国家为此出台的“每天锻炼一小时”都不能全部得到落实。王元院士就列举了一个个案:自己认识的一个人, 小学时家长让念中学的东西, 中学时念大学的东西, 早早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拿到博士学位, 遗憾的是, 毕业几十年没有一点创新。

“所有教育和教学都不能逃避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规律, 那就是兴趣。如果学习使人有兴趣, 就必须能满足某种欲望。如果学习者乐于做出努力和拿出其全部力量, 那么目的就必须是明确的, 结果也必须是值得通过努力取得的。”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深谙的道理, 可是这道理一碰到现实就被击得粉碎, 人们只能被迫无奈地接受和延续既定的目标。面对王元教授的忧虑, 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所警醒和反思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对现行的教育制度和评价机制有更多的思考呢?

兴趣和需要 篇2

中考成绩公布后的那个暑假,我满心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决定利用假期先把高中的课程预习一下,于是跑去书店买了一本高一的地理课本。

为什么是地理?因为那是我最喜欢的科目。从兴趣入手应该会比较愉悦吧,可是,我错了,这本书读到第二章我就读不下去了。本以为地理就是讲讲哪个高原上有什么风貌,哪条铁路通往什么地方,谁知高中地理的内容远不止这些。比如讲到大气运动,“水平方向气压差异与垂直方向气压差异的形成”“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判读”“气压分布与风向、风速判读方法”……光是看到这些术语,我就晕了。

连最喜欢的科目都能让我头晕,这再次证明了我的“学渣”本质,接下来的高中三年,我的人生悲不悲催也就可想而知了。

高中结束后,我又开始憧憬起大学的生活,觉得从今住后就自由了。于是那年暑假,我又跑去书店买了一本《新闻学》——虽然我报的是外语专业,但从事新闻事业一直是我的理想。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傻眼了,这本《新闻学》是20世纪初写的,里面用的语言和案例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新闻学的知识背景,根本读不下去。

如今,我大学毕业已经整整了,地理和新闻仍然是我的两大兴趣点。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我想我也许会去当一名地理老师,或是旅游达人、火车司机,又或是记者、编辑——这些职业都是跟我的兴趣挂钩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改行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没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这只能怪我自己,因为在前我就放弃它们了,那两本兴致勃勃买来却没能读得下去的书就是最好的证据。

眼下有一种观点很流行,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人认为我们在选择专业和职业的时候,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跟着感觉走”。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但也觉得它不完全对。因为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还需要一些坚持。喜欢听历史故事,喜欢逛博物馆,喜欢读小说,喜欢音乐,喜欢设计,这些跟研究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文学,精通一门乐器,成为一名设计师中间还有很大的距离,把兴趣弄成专业,是一种质变,一种飞跃。

就是兴趣,也需要坚持 篇3

为什么是地理?因为那是我最喜欢的科目,从自己的兴趣入手,应该会比较愉悦吧。可是我错了,这本书读到第二章的时候,我就读不下去了。本以为地理就是讲讲哪个高原上有什么风貌、哪座城市有什么功能、哪条铁路通往什么地方,谁知道高中地理的内容远不止这些。比如讲到大气运动,“水平方向气压差异与垂直方向气压差异的形成”、“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判读”、“气压分布与风向风速判读方法”、“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看到这些术语,我就晕了。

连最喜欢的科目都能让我晕过去,这再次证明了我的学渣本质,接下来高中三年里我的悲惨人生,也就可想而知了。

高中结束后,我又开始憧憬起大学的生活,觉得从今往后就自由了,再也不用为了考试而去学那么难的东西、做那么难的题。那年暑假,我又跑去书店,买了一本《新闻学》——虽然我即将要学的是外语专业,但从事新闻事业一直是我的理想。我想既然不能以此为专业,那我就自学成才吧。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我立刻就傻眼了,这本《新闻学》是1910年代写成的,几乎是中国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里面用的语言和案例全都是那个时代的,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新闻学背景知识,根本读不下去。

如今,我大学毕业已经整整十四年了。直到今天,地理和新闻仍然是我的两大兴趣点。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我想我也许会去当一名地理老师,或者是旅游达人、火车司机、公交车司机,又或者是记者、编辑——这些职业都是跟我的兴趣挂钩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改行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小。没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这只能怪我自己。因为在二十年前,我就已经放弃它们了,那两本兴致勃勃买来、却没能读下去的书就是最好的证据。而这二十年来,我似乎也没有为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付出更多的坚持和努力。

眼下有一种观点很流行,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为我们在选择专业和职业的时候,应该尊崇自己的内心,“跟着感觉走”。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但也觉得它不完全对。因为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还需要一些坚持。喜欢听历史故事、喜欢看博物馆、喜欢读小说、喜欢音乐、喜欢设计,跟研究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文学、精通一门乐器、成为一名设计师,这中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把兴趣做成专业,需要一个质变,一种飞跃。

说来汗颜,我曾在报纸上写过流行音乐的乐评专栏。说是“乐评”,其实不过是写些八卦而已,比如这张专辑是歌手的第几张作品,这个歌手曾经签过哪些唱片公司、在乐坛的地位如何;这首歌的作曲是谁,曾经为别的什么歌手写过什么歌;专辑里的新歌有哪一首、哪一句话最打动我……这样的“乐评”写了好多年,然后突然有一天,我就不写了。编辑还问我为什么不写了,我说我其实是不敢写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媒体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纸媒上的文章开始更加注重深度和质量。可是我连必要的音乐知识都不具备,连基本的音乐风格都搞不清楚,不识乐谱,也辨别不出各种乐器,这样的菜鸟,又怎样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乐评”呢?慢慢地,我甚至連自己喜欢听流行音乐都不敢说了……

很多年前,在我住的那座城市里,有一个颇有名气的DJ,主持着一档很受欢迎的电台音乐节目。他的片头是这样的:“有很多事需要坚持,就像我和音乐。”当时我觉得奇怪,自己喜欢的东西,为什么还需要“坚持”呢?需要靠坚持来维系的事情,难道不应该都是很辛苦的吗?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才开始慢慢懂得这句话的深意:就算是兴趣,有时候也是需要坚持和努力的。

九月,当新生站在大学的门口,站在新学期的起点上,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我该怎样去坚持我的兴趣?

兴趣和需要 篇4

一、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 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1.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合作学习的内容能引起做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习冲动。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 当有的学生认为彭总不爱大黑骡子, 而有的学生认为彭总爱大黑骡子时, 教师把学生按不同观点分组学习, 让他们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再进行分组辩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兴致盎然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去, 本节课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关键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 机智地采用了合作学习, 而合作学习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交流探讨, 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 合作学习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体现新理念、新方法, 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让学生热闹一阵, 再让学生说出讨论的结果。可这并没有起到效果, 多数学生只是凑热闹而已。笔者发现, 近一半课堂存在这种现象,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 因此学生就没有动力、没有兴趣, 没有参与的积极性, 造成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教学效果低下。如一位教师对学生说:“当你看到这种情景, 你会怎样做?请小组讨论一下。”其实没有必要, 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做法并不同, 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无需结论统一, 不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 此合作就失去了意义。甚至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过于简单, 学生一眼就能明白, 可教师为了体现新理念, 硬让学生去小组讨论、交流。不但时间白白浪费了, 而且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动力, 学得索然无味, 这样的合作学习实在是多此一举。

二、合作学习必须要照顾到小组内每一位成员

新课标提出:合作学习就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协同学习, 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所以合作学习要照顾到小组内每一位成员, 这是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笔者想起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上的课, 他注意到了每个小组成员学习发展情况, 了解了学生学习时的表现,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让组内同学给予帮助, 让每一位学生得以发展, 而且多给这些学生发言和表现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 我们看到的多数是组内小权威在唱独角戏, 其他的只是随声附和或做旁听者, 没有认真思考, 没有机会发言, 更谈不上去探讨了, 而且发言的也往往是小权威, 这样的合作学习就没起到真正的作用。所以,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让每一位学生都应有思考、讨论、探索的时间,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三、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应给予恰当的鼓励性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这句话就说明了鼓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它是学生学习的外在动力变成内在动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应给予学生合作学习时表现出的积极性、参与性充分肯定, 如:你们小组学习得真认真;你们小组讨论得很热烈;某某同学敢说话了, 敢讨论了等等;对于合作学习的结果应给予恰当的表扬。如:你们小组学习得很成功, 这是你们团结协作的结果;通过合作学习, 每个人都进步不小, 尤其某某同学进步很大等等。长期以往, 就可以使学生有兴趣、有信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而且会学得更好, 更加团结, 更加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也更加具有实效性。而有的教师没能采用鼓励性语言, 没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 久而久之, 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更没有激情,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就会大大降低。

什么样的兴趣才是学生最需要的 篇5

每到年底考核,学校都要评价教师的教学绩效。有一所学校运用了学生评教的方法,即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来评价教师的日常教学。调查结果发现学校里有一位平时上课很认真,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体育教师任教的班级,有40%的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有不少同学讨厌体育课。该体育教师年终考核差一点不合格。第二年,该教师改变了原来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听取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要求,体育课上学生要求上什么内容体育教师就上什么内容,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体育课,教师就上什么样的体育课,开始学生很喜欢上这位教师上的体育课,体育课的活动积极性很高。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由于不同学生体育兴趣不一样,同时又受到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的条件限制,一个班级四十多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很难一一满足。结果是满足了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又得放弃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兴趣,该教师很难协调学生的不同兴趣。年终教学调查该教师任教的体育课还是有30% 的学生不喜欢、不感兴趣,年终考评又差一点不合格,并且受到学校的告诫。第三年,该教师又改变了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按排了学生简单易学的体育教材和学生喜欢的游戏内容,并且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实施趣味性教学,如情景教学方法和游戏教学方法。另外教师在上有难度和枯燥的田径和体操课时听取部分学生意见,教师用了其它替代教材。结果年终教学调查还是有近20%的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这位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不解,他认为第一年的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他的教学方式是应该改变的,但第二年、第三年的教学是依据体育课程目标倡导的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的教学,是不应有那么多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他找到我要我帮助查找一下原因。

笔者对这位教师的所在学校运用调查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最喜欢和最讨厌的课程,作为对教师教学绩效考核的方法,这样的考核方法是否能真实的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绩效暂且不作评论。但这种教学现象我想不会仅存在于上述那位教师所在的学校。实际上许多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提倡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时时谨记要培养学生运动学习的兴趣,可来自学生的调查反馈却如此令人失望:体育教师所追求的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体育课堂教学竟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程。课改中折射出来的问题足以让我们思考,这无疑给当前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敲响了一次警钟。学生需要怎样的体育兴趣?我们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课程标准倡导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究竟应该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呢?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思考并实践着如何把体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因此,体育课中各式

各样、五花八门的游戏活动层出不穷;体育课堂也被装扮得花里胡哨:装饰漂亮的练习场地、制作精美的课件和体育器材;唱歌、跳舞、说绕口令、猜谜语„„无所不用。其它学科的教师听过体育课后也都自叹不如体育教师的多才多艺。学生刚开始在体育学习中确实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可是,一段时间过后,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当教师用过了所有新鲜的活动形式后,学生看到变化多端的体育课件不会再感到惊奇,看到装扮得花里胡哨的体育器材和练习场地也激不起练习的欲望,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再觉得新鲜,对新颖教学情境中体育练习活动也不再竟相参与„„于是学生开始对体育课堂学习不感兴趣,对课堂中学习的体育运动技术学习感到厌烦,对安排要承受一定运动负荷的身体练习不适应,开始觉得学习掌握相关体育运动技术和促进身体素质发展重复练习枯燥无味,并且逐渐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

分析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过于注重形式,认为学生对某种特定运动项目的喜爱和某些教学方式方法的兴趣等同于对体育课程本身的兴趣。而忽视通过增强体育学习的运动知识技能获得、体能的增长和体育精神的体验的内驱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认为,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固然重要,但仅仅靠课堂的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永远不够的。学生持久的兴趣不仅仅来自对某一个活动形式的兴趣,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对体育活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对其它学科学习兴趣的形成。如果某个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那么这种兴趣大多建立在其从读写语文活动中获得的成功感基础上。同样,如果某个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那么可以肯定他在解答数学题目特别是数学难题取得成功的兴奋。而当问及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所在时,学生只是觉得体育课好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的兴趣和快乐仅仅来自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并不涉及到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及体能获得的内容。我们的体育课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游戏课”、“娱乐课”与“自由活动课”。

那么,这样的“体育游戏课”、“娱乐课”与“自由活动课”是否就是学生喜欢体育课呢?游戏毕竟是游戏,一个游戏玩过十遍学生也就没有多大兴致了。而教师在课堂上一遍遍让学生做那些游戏时,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却在逐渐消失殆尽。可见,仅仅通过教学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是不稳固的。体育学科也需要培养学生有类似语文和数学学科那样的更为扎实的兴趣。

笔者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可分为两大类:对体育学科性的兴趣与对体育学科教学情景性兴趣。体育学科性的兴趣是指学生个人会对体育运动行为或体育活动形成偏爱的心理倾向。而教学情景性兴趣指的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对学习者的吸引效果。学生的体育学科性兴趣应该具备六大特征:一是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极强的探秘与好奇心理;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越来越长;三是每项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都能依据自身条件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挑战目标;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运动技术学习以外的课堂形式与教授方式变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少;五是能采用恰当的身体练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发展具有专长运动项目相关的身体素质来满足个人的运动爱好;六是非常关注与自己专长相同的体育运动最新的运动赛事和运动成绩。学生在体育学科教学情景性兴趣的影响因素是:一是教学内容、活动方式是否具备新奇性;二是教学内容、活动方式是否具有挑战性;三是教学内容、活动方式是否给学生探索机会;四是教学内容、活动方式能否给出学生获得即时愉悦性;五是教学内容、活动方式对注意力的要求。课堂上的情景兴趣

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体育课的学习中,但这种兴趣产生的动机是短暂的、效果是有限的;学科性兴趣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体能,其效果是长久的。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性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主要动机源。随着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积累和健康价值观的形成,那种有利于日后所需的终身体育发展与身体健康成长所需的纯正的体育学科性兴趣,才会慢慢的形成。所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除了在形式上下工夫以外,也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性兴趣。

1.利用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其兴趣

学生的成就感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一剂良药。如同在文化课教学中的“解答了一个富有挑战性难题”一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其中也包括运动知识和健身知识的获得等。相反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帮助所有学生获得这种成就感,树立这样的学习信心,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获得克服生理、心理惰性后的成功感,自然而然会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如教师可采用“目标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运动的初步体验→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尝试学习→学习→提高”等不同层次的乐趣,在一步步地加深运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2.合理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培养学生兴趣

体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体育课上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当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进行了适度的身体负荷的运动时,他们的身体就会体验到适度运动后的愉悦感,这种适度既不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更不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特别是当前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很大,学生课外几乎没有运动时间的情况下,体育课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组织合理的体育学习内容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兴趣的第一要素。

3.利用学生在学习体育过程中获得的认同感培养其兴趣

教师和同学对一个学生进步的认同是对其后继学习的莫大鼓励。课堂上一次良好的运动表现,一次出色的示范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运动竞赛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同学们的羡慕的目光,这些都会给学生很大的精神鼓舞,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别是中小学生思维十分单纯,他们往往认为:我体育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及同学的肯定,我还得保持下去,要好好学习。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4.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贷款全攻略下一篇:卫星网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