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实验(精选12篇)
改进实验 篇1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反馈性思考活动, 是把教学经验和方法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维加工过程。在反思中, 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考量和重构, 对自身、对教学活动和对学生的评价发生改变, 从而对后续的教育和教学活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是提升教师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的科学教学中会不断出现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不断认识, 及时总结反思, 再实践再反思, 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下文我是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课后反思的心得体会。
一、反思让我转变观念
在教学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后有个实验, 让学生制取二氧化碳, 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中, 分给学生的是125ml的集气瓶, 蜡烛是普通的家庭照明蜡烛。当时我巡视到一个小组边, 看学生们把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 可杯中的蜡烛依然旺旺地烧着, 没有出现先后熄灭的现象。我让学生重新收集了二氧化碳, 再一次倒入杯中, 可是蜡烛还是旺旺地烧着, 还是没有出现先后熄灭的现象。这下我真生气, 还骂起人来, 同时“夺过”仪器, 自己来操作这个实验。学生们怯怯地站着、看着。当我倒完瓶中的二氧化碳时, 烧杯中的蜡烛依然烧着 (当时我真懊恼, 这是为什么) 。为了给自己台阶下, 嘴里嘟哢着:“上课演示时实验现象很明显, 效果很好。为什么现在不行, 找找是什么原因吧。”说着就响起铃声下课了。回到办公室后, 我把刚才实验课的事情跟同事们说了。其中有同事说道:“学生还不被吓死了, 以后还敢做实验, 你怎么这么凶啊!”由于我自己也没有把实验做成功, 所以我马上“谦虚”地说:“是的, 我没有很好地跟学生一起分析原因, 却劈头盖脸地骂学生真是不对。这不自己也没做成功, 该骂自己了吧。”也正因为实验没做成功, 所以下课后就一直想着这个实验。脑子就像放电影一样, 一遍一遍地放映着当时的实验过程。然后仔细地与成功实验反复对比, 发现可能是因为蜡烛太粗、蜡烛芯太长, 蜡烛的火焰太大;或是集气瓶太小, 收集的二氧化碳太少。然后, 改用生日蜡烛、剪短蜡烛芯、换用大集气瓶, 且倾倒二氧化碳时要慢, 这样重新设置实验。实验成功了。此时, 我才真正发自内心地认识到, 骂学生真是不应该啊。实验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所以私下里我找了被骂的学生作了检讨, 并且在课堂里在全班学生的面前作了反省。告诫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要积极去寻找原因, 实验实践时要注意寻找适当的器材。看得出那些被骂的学生, 乃至全班学生此时才解除了对我的敬畏。事后想起这整个过程, 我又后悔又高兴。高兴的是我再也没有出现过那样蛮不讲理、让学生害怕的教学行为。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民主平等关系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作为教师,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二、反思让我盘活了实验材料
在上面提到的《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实验后, 我都用生日蜡烛来代替普通蜡烛来做这个实验, 这样既节省了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 同时倾倒二氧化碳时蜡烛先后熄灭的现象又很明显。我还在反思中发现:教学“升华和凝华”时, 用樟脑代替碘晶体做烧瓶中下雪的演示实验, 可撩拨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熔化”这一内容时, 用蒸馏水结的冰代替海波作演示, 实验过程不需加热, 操作变得简便安全, 还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熔化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在教学酸碱盐性质时, 用生石灰溶于水配置的氢氧化钙溶液比直接用氢氧化钙配置更好。通过多媒体模拟演示不规范操作, 让学生亲历不规范操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引起危害的认识, 更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实验。如点燃不纯氢气会爆炸、把水滴入浓硫酸会造成浓硫酸飞溅、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时先撤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造成水槽中冷水倒流大试管破裂等。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反思让我改变实验教学的策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按照实验册的步骤要求, 学生测出的凸透镜焦距f=8cm, 而当光屏上成等大倒立像时, 测出的物距u=11cm, 像距v=5cm。
这样的实验结果明显是乱凑出来的, 像这样的实验结果还真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实验课设计不合理是主要的一个原因。一节课时间有限, 在课内学生既要听教师讲实验课纪律要求, 熟知实验目的、实验用具、材料以及实验原理和步骤, 又要亲自完成实验操作、捕捉、记录实验中的事实、现象和数据。哪还有时间去思考、去创新、去发现。如果实验复杂一点, 学生的基础差一点, 甚至连最起码的实验操作也很难准确地完成。上面的实验结果说明学生完全没有参与到实验中, 而只是胡乱地弄一下实验仪器, 随便凑出几个数据。也许学生对物距、像距、焦距等概念不知所云。所以, 当另一个班做这个实验时, 我就先开了一节实验准备课,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 思考讨论: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 如何摆放它们, 如何找到凸透镜的焦点, 焦距、物距、像距指什么, 烛焰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吗?然后写出实验操作的步骤, 不同实验组交流评价修改后, 再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虽然所花的时间较上个班多, 可是学生们在实验中能积极参与操作, 实验数据、现象的记录正确, 没有出现上面那种情况。并且, 学生们对焦点、焦距、物距、像距、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的理解记忆更深刻了。在以后的许多实验中, 我都采用了这种策略, 收效确实不错。
可见, 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 观察更细致, 参与的意识更强烈, 更能有效地使他们的智力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只是按照实验册上内容进行的被动实验。要上好实验准备课, 为实验课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 使探究和创新更到位、更深刻, 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要重视实验习题、书本上探究活动等的教学, 训练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让学生逐步学会选择仪器、逻辑性地描述实验步骤、事实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等。要及时地进行学生实验课, 以免学生遗忘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
总之, 课后反思不仅能使教师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而且能发现问题, 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成为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丰富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经过了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 它会让教师受益匪浅, 会让我们的实验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更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理科·综.2008
[2]杨建祥.科学探究性活动开展指南.[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钱凤芹.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J].湖北教育报刊.2007
[5]陈信生.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
改进实验 篇2
城步一中
杨姣娣
一、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快,反之则慢。这样,几分钟之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能基本合理的完成操作过程;
2、探究叶绿体中的几种色素,能说出叶绿体中的色素种类,并能将叶绿体各种色素的颜色与其种类对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叶绿体中的几种色素; 教学难点: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方法。
四、教学过程
材料准备
课本中所用的实验材料是新鲜的绿叶比如菠菜叶,新鲜菠菜叶含水分较多,一方面研磨时碎叶粘滑,学生普遍研磨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水分多降低了乙醇的浓度,低浓度无水乙醇只能溶解少量色素。改进实验中
材料用具
干燥苎麻叶、干燥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注
射器、钢笔、层析盒、无水乙醇、层析液 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取几片烘干后的苎麻叶揉搓,将揉搓后的苎麻叶放入注射器中;(2)用针筒抽取适量无水乙醇,摇晃,使苎麻叶与乙醇充分混合;(3)将所得液体直接用注射器过滤,收集在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
用钢笔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的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4、分离提取液的色素
(1)将滤纸条用夹子固定好,放入层析盒的带槽横板中;(2)盖上顶盖用橡皮筋固定好。
(3)从层析盒带螺帽开口中注入适量层析液。随后拧上螺帽;
5、观察和记录
观察层析盒中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五、实验改进后优点
1、采用烘干揉搓后的苎麻叶。烘干后的苎麻叶片,含水量相对较
少,既有利于提高溶液的浓度,又易于长期保存,供不同季节使用,能解决获取绿色叶片较困难时期的材料来源问题;免去研磨过程对绿叶色素的破坏;苎麻叶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烘干揉搓后呈现棉絮状,不会堵塞注射器针头,有利于提取液的过滤。
2、改进后的提取色素的方法,免去了研磨过程,色素破坏减少,同时节约实验用品;揉搓后的苎麻呈现棉絮状,既加大了与乙醇的接触面,提高了色素的提取率,同时可以直接用注射器进行过滤,实验操作难度降低。
3、用钢笔划滤液细线方便快捷,所划出来的滤液细线又直又均匀;
改进实验促教学 篇3
一、改进了分子运动的实验
教材中演示实验是用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一个放氨水一个放酚酞,酚酞变红证明分子运动。这个实验学生总是把哪个烧杯装什么药品弄混,并且变红的速度较慢,这样会使氨气散发到空气中,严重污染教室内的空气使学生闻到刺鼻的气味。我的改进方法是演示“铁树开花”,即将铁丝做成树状,把酚酞浸泡过的棉花团做成花放在树上,树下浇灌一点氨水,棉花团很快变红,污染少,现象明显,又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学生急于想解开铁树开花的谜底,便会积极进行探究。
二、优化了电解水的实验
教材中电解水的演示实验,用十二伏的电压,5%~15%的氢氧化钠溶液做电解液,但实际实验时产生气体速度较慢,检验气体时现象不明显。经过反复实验探索发现,溶液太浓气体中混入大量泡沫不易点燃,太稀反应速度又慢,而在电解液浓度为10%电压为14伏时反应速度特别快,大约过1~2分钟就产生大量气体,检验时两极气体现象都非常明显。
三、改进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教材中利用的三组实验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敞口装置中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密闭装置中反应。因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较慢产生气体量少,而托盘天平的感量是0.1难以测出质量的变化;而密封的那组气球难以套紧,塞子容易被冲出,这样很可能使两组实验都失败。我的改进方法是:将碳酸钙换成碳酸钠,敞口的那组实验用稍大一点的试管,称量时天平变化明显。而密封的那一组将容器换成矿泉水瓶,把装稀盐酸的试管放入瓶中,将瓶子捏扁盖紧瓶盖,称量完毕将瓶子倾斜,酸与瓶底碳酸钠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把瓶子鼓起并听到响声,然后再称量质量没变,现象特别明显,学生通过对比就能得出结论: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改进实验 篇4
一、重视演示实验,发挥演示实验教学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化学教学要重视实验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演示实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演示实验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需要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演示实验应当被视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教师在课前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演示实验有着积极的教学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验证书本上学到的规律和结论。例如:在教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绪言课时,因为课本内容较广,信息量较大。学生一时根本无法理解。此时,如果教师如按教材中的做法,可能会给初学化学的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就开展了一些有趣的演示的实验。如“魔棒点灯”、“湿法炼铜”等实验。通过这样的演示实验,再结合教材的内容,学生很容易接受化学知识,并且也能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极具启迪性的思想,从而培养自己的化学素养,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推断和归纳能力,为以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边演示边实验,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的演示实验大部分情况下是在教室中完成的,并且是教师自己完成。学生只有观察实验,并根据教师的提示分析其中的现象与规律。这就意味着会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在空间和时间上会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这就对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要求,怎样才能在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把实验效果做到位呢?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反馈来看,有一个方案非常有效,那就是“边教边实验”,这也是演示实验的一种,教师把对实验原理的讲解和做实验的步骤糅合成一气,在做实验的时候就开始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和解释,在最紧迫的时间、空间内尽可能的发挥出实验的示范效果。例如:在开展“氯气的化学性质”这个实验时,就先演示两组实验:(1)氯气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2)氯气通过湿润有色布条。通过实验现象的比较,一遍演示一边提出问题:为什么氯气对干燥的有色布条无影响,却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呢?氯气和水发生了什么反应呢?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演示实验中探究,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在实验中探究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很多化学现象与规律需要通过实验来完成,而且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不仅如此,演示实验本身也是充满趣味性的,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实验现象都甚为有趣,并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极大的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学生在观看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寻找到了不一样的乐趣。例如:在开展“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这个实验时,先做一番茄电池音乐贺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盐类水解”这个实验时,课前就准备好一朵白色的“桃花”,并用醋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等。在实验开始时就在“桃花”上喷上一点清水(主要成分是无色酚酞),由于滤纸吸水性比较强,所以这些“清水”很快就均匀分布在“桃花”上,然后再喷少量无色醋酸钠溶液。这样,学生马上就看到“桃花”一下子变红了。然而,当给“桃花”上喷洒一些氯化铵后,“桃花”立即变白了。学生对其中的变化十分好奇,这样的演示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探究盐类的水解知识的需求。
四、重视演示实验,提升学生实验能力
我们知道,西方国家由于近代自然科学起步的早,化学实验工作开展的比较到位。化学的内容都是以抽象的概念和定律为主,需要实验教学去具体化展示出来,因此,对于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来说,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经验,将那些学生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放到实验中去解读,让学生在一个具体可见的环境下感知抽象的化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改进演示实验是教师值得探索的教学策略。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改进演示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宽一下与演示实验相关联的环节,拓宽实验的广度,使学生见识到更多的内容。例如:如玻璃器皿的内外壁不能有污痕;破旧的配件如胶皮管、角匙、镊子等不宜再用于演示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给学生以严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形成严谨观念:化学实验是一项严肃而认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样的要求,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十分有利的。
综合上述,改进演示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改进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快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展演示实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荣桥.改进化学演示实验可视性的有效策略[J].化学教学,2016(05)
[2]周怀鹏.浅谈用演示实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
实验改进 篇5
在此实验中,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也较大。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用小烧杯代替大烧杯、用小贝壳代替小烧杯,分别在贝壳内滴入酚酞试液和浓氨水,把实验微型化,这样既节省了药品,现象明显且又不会有很大的刺激性气味。(小贝壳也可以用干奶片的空塑料面板代替。)二、二氧化碳的制取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补充下面的实验:(1)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刚开始时反应进行很快,但反应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断生成,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硫酸,反应就逐渐停止,没有气泡产生。(2)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反应速度过快,反应物一会儿就反应完了,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收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讨论反思,找出最佳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记住结论,巩固所学的知识。三、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
由于一氧化炭有毒,故在课堂演示可燃性时有一定的危险。可以在实验前,用充气玩具收集一氧化碳,然后在出气口接橡皮管(配止水夹和一个尖嘴导管),演示时,教师打开水止夹,轻轻挤压充气玩具将一氧化碳匀速挤出,由学生配合将玻璃尖嘴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点燃。此方法安全性高、火焰颜色明显、易于操作。
四、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白磷在热水下面通入氧气燃烧的趣味实验,在提供给学生的操作设计中,我认为可以做两个改进:1.氧气的储存同样可以采用装入充气玩具的方法,出气口接橡皮管(配止水夹),需要时挤出便可,简单方便;2.由于白磷燃烧时,表面的水会沸腾,部分白磷会浮上水面燃烧,带来安全隐患,故可将一个小漏斗与橡胶管连接,倒放入水中将白磷罩住,通入氧气或空气时,漏斗内的水被排出,白磷可以在水下的漏斗内安全燃烧。
五、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
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在生物实验用的玻璃培养皿中放入两个垂直交叉的塑料片,形成四个格子,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和铜片,倒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使四种金属同时接触酸液,实验现象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操作更加简单。
六、溶解过程吸热或放热现象的补充探究实验 对于本探究实验做了如下补充。
首先布置探究课题: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你最多能设计出几种方案?提供几种药品:NaCl、NaOH、器或者药品)、浓硫酸。(还可以选用其他一些仪
要求学生画出设计装置图,小组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后,进行实验再探究。补充本开放性探究实验,可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能力。
(一)分子运动──氨分子的扩散
1、改进的原因:直观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本实验需要时间长,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也较大。
2、改进方法:
方法一:将细铁丝做成小树状插在橡胶塞上再置于玻璃板上,再将一些浸有酚酞试液的脱脂棉团固定在细铁丝上,在旁边放一只盛有浓氨水小烧杯,用大烧杯将二者罩住。过一段时间后脱脂棉团变为红色。就像开了一树的桃花,学生们一片哗然,不由自主讨论开始了,浓氨水和棉团没有接触怎么会变红呢?这也正是我需要的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这一实验就验证了分子的运动。
方法二: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用小烧杯代替大烧杯、用小贝壳代替小烧杯,分别在贝壳内滴入酚酞试液和浓氨水,把实验微型化,这样既节省了药品,现象明显且又不会有很大的刺激性气味。(小贝壳也可以用干奶片的空塑料面板代替。)
3、改进的意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现象明显,耗时短。节约药品,对环境污染小。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认真挖掘,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就能找到更科学的、更有效更简便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改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实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很有意义的。
(二)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实验
1.改进的原因: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时,现象不很明显,观察不到,对知识的理解印象不深。
2.改进方法:将试管注入少量水,加热至沸腾,移开火焰,水停止沸腾,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少量,发现溶液又重新沸腾,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水又沸腾了。3.优点:现象明显
(二)蜡烛燃烧产物的鉴定
存在的问题:课本实验方法是将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时间过短烧杯内水珠不明显;时间过长会因为烧杯内温度过高,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且烫手而使实验失败。
改进方法;用试管夹加持试管倒扣在火焰上方。
优点: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温度高、密度小,正好进入试管,遇到试管底部的冷壁冷凝成水珠,再用胶头滴管滴入石灰水,现象很明显,成功率百分之百。
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四个实验可以用一个装置完成,方法是,取一个三通管,在它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不一会,可观察到下部的试纸变红,而上部的试纸不变色,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再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三通管的上方,观察到火焰无变化,再把燃着的木条放在下口处,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同时还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最后将三通管取下来,把试纸变红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很快看到试纸由红色重新变成蓝色,说明碳酸不稳定。
一、研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新课标中第27页[实验2-1],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其装置图如右图,操作: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
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以及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瓶内从烧杯中倒流到瓶中的水上升约1/5。
实验时,发现有如下不足:
(1)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集气瓶中,伸入过程中易增大实验误差;(2)在集气瓶底预先加入少量的水,对测量氧气是否为1/5的读数不够准确。
为了简化实验,提高实验准确率,我进行了多次的实验改进,最后发现如下的方法较好:
1、实验装置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2、操作方法:
(1)向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加入白磷适量,用橡皮塞塞紧两端(2)在酒精灯上均匀微热至白磷燃烧
(3)待白磷熄灭冷却后,将玻璃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并在液面去掉橡皮塞(4)测量液体高度占玻璃管长度的几分之几(除去橡皮塞部分)
3、注意事项:
(1)受热要均匀(也可在白磷下方垫一小片金属片)(2)塞子要塞紧
(3)为使氧气全部反应完毕,白磷要足量,燃烧时可以左右倾斜一下,玻璃管规格:内径3cm,长30cm最好
4、优点:
(1)精确度高(因为没有气体逸出或进入密闭容器)结果非常接近21%(2)便于测量,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3)时间短,燃烧结束1分钟就可立即伸入水中,现象明显(4)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二、引燃铁丝方法的改进: 教材中第35页[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如下: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把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瓶内预先放少量的水)观察现象,但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实际操作过程中,常会伸入过早或过晚而导致实验失败,我在多次的实验尝试中,将引燃铁丝的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改进:
1、铁丝绕成螺旋状,最下端两环距离略近
2、铁丝最下端滴两滴熔化的蜡烛(或在熔化的蜡烛中浸一下,粘些蜡烛)
3、点燃铁丝下端的石蜡,伸入集气瓶即可将铁丝引燃。
改进后的优点:
(1)用石蜡代替火柴,可避免火柴燃烧后产生的黑色木梗条掉进瓶里,跟生成的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接近,容易误导学生
(2)简单方便、快捷,效果明显。
三、质量守恒定律中白磷燃烧实验的改进
1、新课标中,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如下:
操作方法:找一小块铜片,四周翘起形成凹槽,然后取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铜片凹槽中,用镊子将它们放入250ml的锥形瓶中,再找一个与锥形瓶相适应的带气球的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如右图所示),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将锥形瓶放在铁架台上,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不久就冒出白烟,立即停止加热,待其冷却后,再次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
2、说明:(1)用铜片盛着白磷代替沙,既因为铜片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又不让白磷直接与瓶底接触(2)因为锥形瓶是可加热的仪器,同时有铜片盛着小粒白磷燃烧,所以不会使瓶底因高温而炸裂。
3、优点:(1)装置简单,操作方法容易,成功率100%(2)第一次称量与第二次称量,瓶内外空气没有流通,瓶内气体没有流失,保证了称量的准确性。(3)白磷燃烧前后,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四、探究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
1、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讲授分子运动这一实验时,我都会补充这样的实验:(如右图所示)
操作说明:(1)将滤纸按试管规格剪好,滴入4滴酚酞(间隔性滴)(2)在试管口放一团醺有浓氨水的棉花(棉花与滤纸不接触)
2、现象:由试管口至内,滴有酚酞的滤纸由少至多出现红色的小圆粒。
3、优点:(1)现象明显,分子运动的说服力很强(2)操作简便,快捷。
五、在演示点燃纯净的氢气时,因为玻璃中钠离子的影响,所以往往燃烧时我们所看到的火焰的颜色是黄色的,教师又跟学生解释说是因为钠离子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多次尝试时,作了少少的改进,就是在尖嘴导管口加一个小小的铁管,这样,点燃纯净的氢气时,就会很明显的看到蓝色的火焰。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在《绪言》中,我在第一节课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桌上摆着五个烧杯,里边盛着无色液体(五个烧杯都事先标上号,其实这里有先后顺序,依次为酚酞、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我不动声色地把第一个烧杯中的液体倒入第二个烧杯,溶液立刻变红,学生也兴奋起来。我稍做铺垫:“第一次见到大家很高兴,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杯红酒„„喝酒有害健康!”我把第二个烧杯里的液体都倒入了第三个烧杯里,溶液立刻变成无色,学生又哇的一声,“一杯矿泉水送给大家喜欢吗?„„”接着把第三个烧杯内的液体倒入第四个烧杯,立刻有大量气泡冒出来,“是什么?但喝雪碧过量会造成体内钙元素的流失。”第四个烧杯中的液体倒入最后一个烧杯,马上变成白色液体,学生欢呼起来:“露露,牛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现象,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我又增加了“烧不坏的手帕”的实验,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产生了矛盾冲突,适时插进实验,又一次激起了学生渴求学习化学的欲望,同时也给后边的教学打下了埋伏。
2、《燃烧与灭火》课题。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总是按部就班地先讲燃烧的条件,再讲灭火原理。该过程也有实验,有图片,学生也能顺理成章地把结论推出来。但我总觉着还是没把学生调动起来,学生身边与燃烧有关的常识还是挖得不到位。后来我发觉学生对灭火很感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灭火方法,索性我把教材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先讲灭火原理,再推出燃烧条件。点燃七、八根蜡烛,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熄灭,学生立刻兴奋起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迅速用很多种方法熄灭了火。然后再加以引导:刚才所用的各种方法之所以能灭火,原理是什么?学生很快总结出灭火的原理,教师加以概括,进而推导出燃烧条件。增加的这组实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他们很乐意参与这样的活动,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在活动中思考,知识怎么可能学不会呢?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在这个实验中我做了如下改进:在集满CO的集气瓶中,先加入少量石灰水,用橡皮塞塞紧,再备一个橡皮塞,下面插入一根较粗的呈螺旋状的铜丝。实验时,先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一会儿,使其表面生成黑色氧化铜。迅速将表面生成黑色氧化铜的铜丝趁热插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此时会看到铜丝表面黑色氧化铜立即变为光亮的紫红色铜。轻轻振荡集气瓶,澄清石灰水立即浑浊。这样改进此实验有以下优点:CO不易扩散,CO用量少且可在学生中传视,时间短,现象明显;尾气直接点燃,容易处理,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并且说明石灰水不与CO反应,由此可启发学生CO中混有少量CO2杂质时,可用石灰水除去CO2,为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提供了生动的实验基础。
二.对实验进行改进,增加实验的严密性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1)红磷因为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又具有吸水性,使红磷越来越湿。解决的办法是:把红磷放入水中搅拌,等沉淀后过滤,再把过滤出的红磷倒入水中再搅拌,反复两三次,把过滤出的红磷放在托盘上晾干后放入磨口瓶中保存。(2)把以上干燥的红磷放在燃烧匙中,把玻璃棒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触碰红磷,红磷就会燃烧,接着把燃烧的红磷放入集气瓶中即可。(3)弹簧夹夹的位置离集气瓶端近些,并事前把乳胶管内加入水,减小误差。通过以上改进,就会避免因为装置不足产生的误差。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在测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我们通常的方法是把用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或者把烧杯在火焰上罩一段时间后再倒转过来,向烧杯内倾倒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实际操作过程中浑浊不明显,所以缺乏说服力。该问题我是这样解决的: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石灰水浓度不够,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些氯化钠,就可增加氢氧化钙的溶解量,进而使实验明显。
3、“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对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用生物实验的玻璃培养皿,在培养皿中放入两个垂直交叉的塑料片,形成四个格子,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和铜片,倒入稀盐酸,使四种金属同时接触酸液,实验现象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操作更加简单。
4、“分子和原子”性质的探究。在教材中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这一性质时,所用的实验是:用一只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烧杯外再放一个装有酚酞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在这个实验中存在一个环境污染和药品浪费问题:浓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用量也较大。我认为可以这样设计实验:先在一张滤纸上用无色酚酞试液画上一只小动物(如:小猫、小狗、蝴蝶等),再用细线系在铁架台上,然后在滤纸的正下方放开口的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这时会看到滤纸上逐渐出现一只清晰的、红色的小动物。这样改进解决了药品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满足了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了对化学的良好感情,又可以激起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欲望,还可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氢氧化钠溶水放热”实验。“氢氧化钠溶水放热”这一知识点是中学要求掌握的,教材上是把氢氧化钠溶于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但这样做引不起学生足够的认识,所以我对此实验进行了这样的改进:
改进实验 篇6
一、充分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如果老师实验技能不熟练、缺乏准备在演示时就会手忙脚乱,教学时就会失去严密的逻辑性,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老师应对整个实验了如指掌,从实验技能、组织指导上进行反复练习和研讨以便使课堂演示达到最佳效果。
如:在做“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关系”的演示前,先要把模拟胸廓和肺的模型制好,并且对模拟肺模型进行反复检测,然后拟定演示计划:①关于肋骨运动的演示,先介绍模拟用具的各组成部份,再演示整个实验,并要求学生总结观察结果,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把结论制成表格,这样既突出了复杂过程的重点又降低了学习难度。②关于膈的运动的演示(步骤同上)。
二、注重提高学生实验观察的质量,提高实验效益
1.把握出示实验器具的时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演示实验一般穿插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因此要注意避免过早摆山实验器具,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由于很多学校课堂演示时用的实验台就是讲桌。教师可以在讲桌下面搭一定高度的放置台摆放实验器具。如:做演示实验时,可以先将实验器具收放在一个大托盘中,抬到放置台上。开始演示时一起抬出,演示结束时及时放回放置台。以免在教学时无关刺激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提高实验演示的可见度
所谓可见度就是指在实验时能让每一位学生清楚地看到实验装置、组成结构、操作程以及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把演示架或演示台加高,对较小的物体需要观察时,可以配合使州挂图或幻灯。
如:在做“用显微镜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演示实验时。学生不能当场观察,教师可以预先观察、给出图。然后把图形制成幻灯片投射出来。一来可以复习正确的作图方法,给学生作一个示范图;二来可以让学生清楚看到实验结果。
3.引导学生探查实验中的“精髓”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积极性很高,但在学习演示实验时往往忽略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教师在演示过中要明确引导,直接指向目标知识,避免学生分不清轻重找不着要点。
如:在做“观察凝固的血”时,学生观察完以后教师直接指出要点:①实验现象的名称;②血清的概念;⑧血凝固的机理。最后,把此实验与“观察加人抗凝剂的血n”做简单比较,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加深了新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
三、多给学生机会,多让学生动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素养
1.注意扩大同类实验的量,给学生更多参与和观察的机会
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实验方法,为了加强学生的印象,尽可能扩大同类实验的:数创造较多的意境,使学生在大量事面前相信实验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结果。
如:在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除了准备萝卜条还可以准备番茄块青菜叶等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印象,同时也解决了课后动动脑的问题。
2.给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
一场实验,学生参不参与、动不动手,其效果是差别很大的。我们很多老师习惯了自己垄断实验平台,包办演示。这样一种实验作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让学生在动手中开动脑筋、积累感性知识和具体体验从而上升到理性思维。教师包办实验,一做到底,还有一个弊病,就是有的学会误认为教师做实验是在“耍魔术”,对实验结果缺乏信任。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和实验的目的,凡是能够让学生参与动手的,一定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去做。当然在实验操作开始之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培训和现场指导,要对实验的安全性、结果的可靠性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大部份学生能走上讲台做实验。一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可信度;二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如:在做“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示实验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实验,教师可培训几个学生,让他们在课前进行选材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幼苗,作好幼苗生长记录。当教师课堂演示时,先让参与实验的学生向全班汇报材、实验和生长记录的情况。最后教师出实验幼苗对比实验前后幼苗的高度和颜色的差异,并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四、带领学生自制教具、学具,增强直观效果
自制教具与学具,有着配备仪器不可取代的作用,它不但能弥补仪器的不足,减少学校经费开支,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师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如: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中可以自己制作简易装置,首先将数条新鲜金鱼藻放人五色的矿泉水料瓶,然后装满水再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安装上一能弯折的塑料吸管,接头处用凡士林密封,并将瓶盖拧紧(注意密封好不能漏气)。
初中生物教学最忌木讷枯燥的满堂灌。有了演示实验使整堂课变得生动有趣,只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优势,真正上好演示实验课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改进实验 篇7
一、充分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如果老师实验技能不熟练、缺乏准备在演示时就会手忙脚乱, 教学时就会失去严密的逻辑性, 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老师应对整个实验了如指掌, 从实验技能、组织指导上进行反复练习和研讨以便使课堂演示达到最佳效果。
如:在做“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关系”的演示前, 先要把模拟胸廓和肺的模型制好, 并且对模拟肺模型进行反复检测, 然后拟定演示计划: (1) 关于肋骨运动的演示, 先介绍模拟用具的各组成部份, 再演示整个实验, 并要求学生总结观察结果, 最后教师进行补充, 把结论制成表格, 这样既突出了复杂过程的重点又降低了学习难度。 (2) 关于膈的运动的演示 (步骤同上) 。
二、注重提高学生实验观察的质量, 提高实验效益
1. 把握出示实验器具的时机,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演示实验一般穿插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 因此要注意避免过早摆山实验器具, 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由于很多学校课堂演示时用的实验台就是讲桌。教师可以在讲桌下面搭一定高度的放置台摆放实验器具。如:做演示实验时, 可以先将实验器具收放在一个大托盘中, 抬到放置台上。开始演示时一起抬出, 演示结束时及时放回放置台。以免在教学时无关刺激过多,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 提高实验演示的可见度
所谓可见度就是指在实验时能让每一位学生清楚地看到实验装置、组成结构、操作程以及实验中发生的现象,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可以把演示架或演示台加高, 对较小的物体需要观察时, 可以配合使州挂图或幻灯。
如:在做“用显微镜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演示实验时。学生不能当场观察, 教师可以预先观察、给出图。然后把图形制成幻灯片投射出来。一来可以复习正确的作图方法, 给学生作一个示范图;二来可以让学生清楚看到实验结果。
3. 引导学生探查实验中的“精髓”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积极性很高, 但在学习演示实验时往往忽略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教师在演示过中要明确引导, 直接指向目标知识, 避免学生分不清轻重找不着要点。
如:在做“观察凝固的血”时, 学生观察完以后教师直接指出要点: (1) 实验现象的名称; (2) 血清的概念; (8) 血凝固的机理。最后, 把此实验与“观察加人抗凝剂的血n”做简单比较, 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加深了新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
三、多给学生机会, 多让学生动手,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素养
1. 注意扩大同类实验的量, 给学生更多参与和观察的机会
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实验方法, 为了加强学生的印象, 尽可能扩大同类实验的:数创造较多的意境, 使学生在大量事面前相信实验不是偶然的, 而是必然的结果。
如:在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 除了准备萝卜条还可以准备番茄块青菜叶等材料进行实验, 通过多次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印象, 同时也解决了课后动动脑的问题。
2. 给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
一场实验, 学生参不参与、动不动手, 其效果是差别很大的。我们很多老师习惯了自己垄断实验平台, 包办演示。这样一种实验作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让学生在动手中开动脑筋、积累感性知识和具体体验从而上升到理性思维。教师包办实验, 一做到底, 还有一个弊病, 就是有的学会误认为教师做实验是在“耍魔术”, 对实验结果缺乏信任。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和实验的目的, 凡是能够让学生参与动手的, 一定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去做。当然在实验操作开始之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培训和现场指导, 要对实验的安全性、结果的可靠性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大部份学生能走上讲台做实验。一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可信度;二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如:在做“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示实验时, 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实验, 教师可培训几个学生, 让他们在课前进行选材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幼苗, 作好幼苗生长记录。当教师课堂演示时, 先让参与实验的学生向全班汇报材、实验和生长记录的情况。最后教师出实验幼苗对比实验前后幼苗的高度和颜色的差异, 并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四、带领学生自制教具、学具, 增强直观效果
自制教具与学具, 有着配备仪器不可取代的作用, 它不但能弥补仪器的不足, 减少学校经费开支, 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师生的创造才能,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如: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中可以自己制作简易装置, 首先将数条新鲜金鱼藻放人五色的矿泉水料瓶, 然后装满水再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 安装上一能弯折的塑料吸管, 接头处用凡士林密封, 并将瓶盖拧紧 (注意密封好不能漏气) 。
改进实验 篇8
关键词:探究,设计,实验,改进
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 大家一般都是按教材的要求来做实验, 可结果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 总会遇到各种情况导致实验失败、不完善, 所以只有在平常实验中不断地探究、总结, 才能使实验走向成功。
一、消化作用实验中淀粉糊制作的探索
这个实验在教材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制作淀粉糊, 于是笔者和学生一起试做。最初试做时, 是用清水中加入淀粉搅拌后形成的悬浊液作为淀粉糊, 但是实验结果是: 试管A、B加碘液以后都变成了蓝色。为什么会失败呢?笔者和学生一起寻找原因,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这个淀粉糊有问题, 因为其他环节都是按书上的要求做的, 温度控制也是很准的。这时有个学生想到平时吃菜时最爱吃羹, 说那羹是用淀粉做出来的, 看起来也挺像糊的, 也许淀粉糊该是那样做的吧。其他学生也觉得那个糊更合适。于是我们按平时做羹之法做淀粉糊:取一大烧杯水加热烧开, 另取一小烧杯加入三药匙淀粉, 再加水搅拌制成“水淀粉”, 把“水淀粉”倒入正烧开的水中, 边倒边搅拌, 待烧杯中的液体成糊状时, 熄灭酒精灯, 停止加热, 新的淀粉糊制作完成。再进行实验, 果然成功了, 学生们欢呼雀跃。
笔者最后留给学生的作业是课后查资料:为什么淀粉制成糨糊状了, 实验才会成功呢?让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索。
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的 设计
这是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课上学生很容易完成的是提出问题———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然后做出假设, 如:种子萌发的条件为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学生把所有非生物因素都列举出来了。难点在于这么多的变量如何控制, 如何设计实验。笔者首先让学生自行设计, 以图文相结合。然后笔者让学生相互交流他们的设计方案, 有的同学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条件来设计方案, 也有同学选择了两个或多个条件, 还有同学选择了所有条件, 最后同学们结合了所有方案归纳如下表:
控制变量的具体操作, 也是同学们经过交流产生的。如阳光控制用黑纸盒遮光;温度控制, 有的学生说放冰箱里, 有的学生说放入冰块, 有的学生认为放冰箱里影响空气的量, 会使空气的量减少, 而加入冰块会使水不断增加, 最后终于有学生想出来把小杯放入塑料大盒中, 在杯外加冰块;水的控制, 可一个加入水, 另一个不加入水;空气控制, 可以放入水中, 水面用油封闭。
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 你们吃过绿豆芽吗?”“吃过。”“那你们知道绿豆芽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吗?”同学们豁然开朗———绿豆芽萌发是不需要阳光和土壤的。别的学生受到启发:“我看见父母种水稻也是先用水把种子泡得发芽了再播种的。”“我看见水泥地上的小麦下雨后就发芽了。”“种子种下去本来就种在土壤中, 没有光就能萌发。”最后学生一致认为“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这样的话我们只要探究水、空气和温度就可以了。实验方案简化成下表:
具体方法:挑选40粒大小相似, 完好饱满的蚕豆;取4个烧杯分别编上1, 2, 3, 4;在烧杯1中加入10粒蚕豆, 盖上纱布, 加入50毫升清水;烧杯2中先放入纱布, 再放上10粒蚕豆, 倒入50毫升清水;烧杯3中放入纱布, 再放上10粒蚕豆, 不加水;烧杯4中先放入纱布, 再放上10粒蚕豆, 倒入50毫升清水, 把烧杯放入塑料水槽中, 在烧杯周围加冰块。
最后学生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三、集思广益, 师生合作改进实验
例如: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
这个实验取甲、乙、丙3只大广口瓶, 在甲、乙两瓶内各放入1盆枝叶茂盛的植株, 丙瓶内不放植株。刚开始, 笔者总是这样对学生说:“同学们, 这个实验我们的实验室中实在找不到一个足以容纳一个小花盆的大广口瓶, 咱们就不做这个实验了, 咱们就看视频吧。”于是这个实验曾经一度以看视频代替。直到有一天, 当笔者又重复这句话时, 一位学生说:“老师, 我们不放花盆, 只放植株不行吗?”笔者当时愣了:“我怎么从没想过这么简单的问题呢, 我觉得可以探究一下。”于是笔者就让学生讨论一下怎样不用花盆只用植株做这个实验。学生讨论开了, 方法很多, 有的小组觉得可以放个更小的瓶子装水培的植物;有的小组觉得可以把不太容易干枯的小草连根挖起, 用水洗净后直接放入广口瓶;也有的小组觉得只要摘点叶片直接放入广口瓶就行了。后来笔者让各小组按自己组设计的方案实施实验, 结果真是大快人心, 每组竟然都做成功了, 其中实验现象最明显的是直接把整株小草放入广口瓶, 既容易操作又容易找到原材料。原来这是如此简单易行的一个实验, 笔者曾经剥夺过好几届学生的实验机会, 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的话, 也许早就将此实验改善了。
从此以后, 笔者不再盲目自信, 一旦发现有问题, 不再一个人想办法了, 而是让学生一起来想办法解决。一人的智力、能力毕竟有限, 学生们一起集思广益才是无坚不摧的。
四、不盲从权威, 敢于挑战教材
仍然以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为例。
此实验在旧教材上一直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 但是今年新教材一出来, 笔者就傻眼了, 这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什么东西啊?生物实验室可没有这个东西啊, 笔者赶紧去问化学老师, 他们回答也没听说过, 也不大清楚, 自然化学实验室也没有。笔者一边想着明年订仪器药品时, 要把它订来, 一边思考没有材料, 实验要怎么开展呢?仔细分析比较发现, 新实验方法有明显的颜色变化, 学生做起来更生动有趣, 更能吸引学生。而旧方法更科学、更严谨, 最后笔者决定还是按旧教材来进行这个实验。
上课时笔者先复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 再把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性质告诉学生, 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检验瓶中有无二氧化碳, 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好呢, 还是用以前用的澄清石灰水好呢?”有的学生认为:“既然书上原来是那样的, 现在改成这样了, 一定是现在的方法好。”“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能随着酸碱性的强弱而变色, 它在水中是淡蓝色, 如果水里溶了二氧化碳, 会形成碳酸, 碳酸呈酸性,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会变绿再变黄, 没二氧化碳的话就不会变, 这个变化明显, 所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好。”笔者提示:“如果有另一种气体也是酸性的话, 是不是也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发生这种变化呢?”学生经过思考认为也会。“那么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能用来验证瓶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呢?”“不能。它只能验证酸性。”最后学生都觉得还是澄清石灰水更能验证瓶中气体是二氧化碳。
于是这个实验仍然利用现有材料完成, 学生也能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学生也懂得了不能盲目相信教材, 学会了开拓创新。
《做一个摆钟》实验改进 篇9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就这一课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制作的演示教具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最近, 我们又针对演示教具不断改进和完善, 并将改进后的教具批量制作成分组教具, 让教具真正融入课堂, 方便学生对《做一个摆钟》一课的认识。实际教学中, 本课也因为简便有创意的教具, 让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为此, 我们很想和各位老师分享这个教具, 并恳请老师们能把教具再完善, 让它变得更完美。
材料准备:
四驱车车轴, 四驱车导轮, 彩色磁铁, 塑封纸, 铁架台, 金属棒, A 3大小的塑料垫板, 40厘米透明塑料尺。
制作方法:
1.制作透明尺。
(1) 用A3纸将透明塑料尺复印, 得到标准的刻度尺 (可多次复印, 巧妙排版) ;
(2) 将A 3大小的塑封膜直接塑封成透明塑料片。
(3) 在透明塑料片上复印出标准刻度尺, 以备裁剪。
2.制作有标准刻度尺的塑料片。
(1) 用剪刀剪裁出30厘米、20厘米长的塑料片;
(2) 在塑料片上贴上双面胶, 贴上透明刻度尺并裁剪整齐;
(3) 塑料片一端剪圆润, 一端向内剪去部分, 用双面胶将导轮紧密粘贴。
3.制作摆的支架。用宽透明胶带将细细的四驱车车轴与普通的金属棒固定在一起, 用铁架台做支架固定好, 完成摆的支架。
4.细节处理:在磁铁反面贴一个十字形的贴纸, 便于学生精准定位磁铁放置的位置, 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教具亮点:
1.取材简单。塑料片是学生用的塑料垫板裁剪下来的, 导轮和车轴是可以买到的常用四驱车配件。铁架台、彩色磁铁是实验室必备的常用物品。
2.操作简单。如图, 只要将一端粘着导轮的塑料片套在车轴上, 让它自由旋转就可以了。
3.设计巧妙。教具如不用导轮, 在塑料片上直接钻孔, 会出现两种情况:孔过大, 摆动时塑料片会因为自身平衡而晃动, 影响摆的观察;孔若小些, 又增加了摆的阻力, 缩短了摆持续摆动的时间。
因此, 如何让薄薄的塑料片长时间在一个方向自由摆动是一个难点。在多次探索中, 我最终找到了“最佳搭档”———四驱车导轮和车轴, 两者贴合得很好, 能持续摆动较长时间。
实验效果:
多次实验测得:
彩色磁铁距离支点10厘米处, 15秒摆动了19次;
彩色磁铁距离支点20厘米处, 15秒摆动了16次;
彩色磁铁距离支点30厘米处, 15秒摆动了14次;
根据上述数据, 学生不难知道:要让摆15秒内正好摆15次, 彩色磁铁离支点大约在20-30厘米, 很多学生会根据数据推测是在25厘米处, 而再次实验测得数据, 这个距离应该在23-24厘米左右。
我们的思考:
在一课时的教学中, 学生不仅认识了摆长是如何影响摆的快慢的, 更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启发, 深入探究, 制作一个可以1分钟正好摆60次的摆, 完美地与课题相呼应, 学生学得很有兴致。
焦耳定律实验的改进 篇10
1.由于瓶塞与瓶口、瓶塞与温度计之间存在缝隙, 一通电煤油受热膨胀就通过缝隙向外溢, 因而做实验很麻烦, 而且根本得不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效果一直不佳.
2.用煤油作为吸热膨胀物质欠佳, 由于注满烧瓶的煤油质量比较大, 吸收一定的热量后, 温度升高不大, 况且煤油的热膨胀系数较小, 即使用较细的玻璃管做实验, 液柱上升也缓慢, 耗时长.
3.煤油颜色浅, 在玻璃管中上升可见度低.
4.课前准备时需将两烧瓶注满煤油并且要调整两管中煤油高度相同, 不易操作.
因此我一直琢磨改进次试验,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此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3个定值电阻 (2个阻值为10 Ω, 1个阻值为5 Ω) 电压为3 V的电源, 2个最大阻值为15 Ω的滑动变阻器, 2块演示电流表, 1个开关, 3块外形相同刻有凹槽的红色蜡烛片.
二、 实验演示
1.电阻与电流热效应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
(1) 课前准备:将事先准备好的蜡烛片凹槽部分熔化后分别粘在5 Ω、10 Ω定值电阻上.
(2) 课堂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先利用投影或辅助黑板介绍改进后的装置, 说明实验目的及研究对象.
b.按图1连接实物并检查线路.
c.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适当位置.
d.闭合开关给电阻加热, 观察哪一个蜡烛片先掉下来
e.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从蜡烛片掉下来的先后顺序可以看到, 当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同时, 电阻较大的电阻上的蜡烛片先掉下来, 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电流、通电时间与电流热效应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2 所示.
(1) 课前准备:将事先准备好的蜡烛片凹槽部分熔化后分别粘在2个10 Ω的定值电阻上.
(2) 课堂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先利用投影或辅助黑板介绍改进后的装置, 说明实验目的及研究对象.
b.按图2连接实物并检查线路.
c.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不同位置.
d.闭合开关给电阻加热,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观察哪一个蜡烛片先掉下来.
e.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从蜡烛片掉下来的先后顺序可以看到, 当电阻相同, 电流较大的电阻上的烛片先掉下来, 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分析其中任意一个电阻, 若通电时间越长, 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大, 表明通电时间越长, 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比较, 便可得出焦耳定律的具体内容.
三、实验的优点
1.更换原吸热物质 (煤油) , 利用蜡烛片吸热熔化下落比液体直接吸热膨胀现象更明显, 省时, 并且省去实验后洗刷仪器的麻烦.
2.实验过程中蜡烛片是先后掉下来的对比性好,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缩短演示实验时间.
化学实验改进探究 篇11
(1)高一化学(2003年6月人教版)29页图2-2。钠在空气中的燃烧。按此图示去做,结果金属钠的融化过程及表面白色的氧化钠的形成很难观察清楚,生成的过氧化钠外观往往发黑,主要原因是钠表面的煤油未吸干净,煤油未充分燃烧生成炭黑所致。若将钠置于破损的蒸发皿(相信每个实验室都有)上直接加热,金属钠的整个燃烧过程清晰可见,生成的Na2O2外观非常美观,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另外,该实验的改进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石棉网的损耗。
(2)Na2CO3和NaHCO3对热稳定性的比较。教材上先做Na2CO3的热稳定性实验,而后做NaHCO3的热稳定性实验。该实验操作相当容易,但在实际教学中,整个操作过程花费时间较长,很难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要求一课时);再者,学生对这两种钠盐的热稳定性对比实验的认识不够深刻。那么能不能将这两个实验合并起来一起做呢?答案是肯定的。其装置如右图所示。取一支大试管(常用300mm×210mm)和一支小试管(常用15mm×150mm),双孔橡皮塞和单孔橡皮塞各一个,一长一短玻璃导管各一根,按图搭好装置。在小试管中装入适量的NaHCO3,大试管中装入适量的Na2CO3,加热后可观察到最右边的小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出现白色混浊。通过改进,学生更好地理解Na2CO3很稳定而NaHCO3很不稳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高一化学38页【实验2-11】焰色反应。对钾的焰色反应教材上用硝酸钾、氯化钾等溶液作试验,并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去观察。实际上在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无法透过远距离看起来黑黑的这么一小块玻璃片去看清楚钾的焰色反应。笔者经过分析和实验,认为上述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不够高,附着在镍铬丝上钾离子的量不足,以至于紫色火焰不明显,所以笔者直接用镍铬丝沾取氯化钾等固体放在酒精灯火焰外焰边上灼烧,结果产生的紫色火焰较明显,完全没必要使用蓝色钴玻璃片。另外,做铜的焰色反应时,可先将氯化铜溶解在酒精中,然后装入注射器中,将注射器针头对准酒精灯火焰,慢慢推进活塞,可以看到产生很鲜艳的绿色火焰。
(4)用苯或四氯化碳萃取新制氯水(或溴水)从KI溶液中置换出来的I2,应当有这样的经验:①KI溶液的浓度宜低不宜高;②新制氯水(或溴水)的用量太少,浓度不宜太大。否则,KI溶液量多浓度高,新制氯水(或溴水)少,生成的I2会跟KI反应生成棕黄色的KI3,很难被苯或四氯化碳萃取,致使萃取后的水层仍显橙黄色。同样,如果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或碘水中的溴或碘,所用溶液的浓度要稀一点。
(5)高一化学162页学生实验“制取氧化铜”,反应关系是:
指导学生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是:NaOH可以稍微过量,否则CuSO4过量会生成绿色的Cu4(OH)6SO4沉淀,但又不可以浓度过大,否则生成的Cu(OH)2会被过量的碱溶解生成Na2Cu(OH)4,而Cu4(OH)6SO4和Na2Cu(OH)4对热有很高的稳定性,影响CuO的制取。
责任编辑 杨博
微粒运动实验的改进 篇12
“分子不断运动”的探究实验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中的重要内容, 它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物质的微粒性及微观粒子不断运动这两个比较抽象的知识。该实验虽然现象明显, 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氨水用量多, 实验过程挥发较多的刺激性气体, 污染较严重, 不符合绿色化学“用量少、重复利用、污染小 (无污染) ”的原则。二是由于该实验所用烧杯和试剂较多, 这给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探究带来不便, 且用时较长。三是实验现象不明显, 学生不能较好地感知分子不断运动这一特征。
对教材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笔者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验, 设计和改进出一个更为省时、环保的简易装置, 现做如下介绍。
二、实验改进
(一) 实验用品
大试管 (30mm×200mm) 一支、6号橡皮塞3个、注射器 (10mL) 2个、脱脂棉、滤纸条 (25mm×150mm) 、烧杯 (250mL) 1个、浓氨水、稀硫酸、酚酞溶液。
(二) 改进后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 (如图2)
(三) 实验操作过程及步骤
1.将注射器1、注射器2分别吸入10mL浓氨水和10mL稀硫酸, 并迅速插在橡皮塞上, 以防止试剂挥发或流出 (如图1) 。
2.在滤纸条上每隔2厘米滴一滴酚酞溶试液, 送至试管底部, 并在试管口放入一团脱脂棉 (脱脂棉不要接触到滤纸条) , 塞上带有针头的橡皮塞。
3.取下注射器1, 迅速和试管口橡皮塞上的针头连接好 (如图2) , 轻轻推动注射器, 使少量的浓氨水润湿脱脂棉。将装置水平放置在实验台上,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另取一同样的实验装置, 重复上述操作, 将装置放置在一个盛有40℃热水的烧杯上方,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并与步骤3中的现象进行对比。
5.实验完成后, 迅速取下注射器1, 换上注射器2, 并将注射器2重新和橡皮塞上的针头连接好, 轻轻推动注射器2并晃动试管, 使试管中的氨气被充分吸收。
(四) 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滤纸条上滴有酚酞的地方从试管口到试管底部依次变红, 颜色逐渐变淡。盛有热水的烧杯上方的装置中实验现象出现更快, 更加明显。
结论: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三、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改进后的实验取材容易、装置简单、操作简易、现象明显, 10~15秒内就能观察到实验现象, 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授课时, 教师无需携带浓氨水、酚酞等试剂瓶, 特别适合做演示实验。
2.药品用量少, 且实验完成后, 稀硫酸能很好地将装置中的氨气吸收掉, 实现了零污染, 突出绿色化学理念。
3.通过设计对照试验, 不仅能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 还能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证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