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的改进

2024-07-01

九年级化学实验的改进(共11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的改进 篇1

一、实验目的

实验1: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有一定的污染,在做这个实验时作了以下改进,并将模拟酸雨的危害一起探究。

实验2: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按教材上的操作方法,我们观察到天平不再平衡,只能从理论分析是因为二氧化碳飘逸至空气中,但没有用实验证明。

二、实验用品

实验1 :集气瓶、小燃烧匙、皮塞、导气管、气球。

实验2 :天平、矿泉水瓶、小试管。

三、实验内容及操作

实验1:把一个小燃烧匙的柄固定在橡皮塞上,在集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的水,放入一片锌片、一小块大理石以及一片花瓣 ( 如图1所示 )。将少量的硫在燃烧匙内点燃,马上观察火焰的颜色后,伸入集气瓶,塞上橡皮塞,观察火焰颜色变化( 如图2所示 ),熄灭后振荡, 一会就可以看见锌和大理石表面有少量气泡冒出,花瓣发黄 ( 如图3所示 )。

实验2:往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碳酸钠粉末,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用一根细线使试管固定在瓶盖上不与碳酸钠粉末接触;将矿泉水瓶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 如图4所示 );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矿泉水瓶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把矿泉水瓶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取下瓶盖放在托盘天平上,再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 如图5所示 )。 由此分析同一实验差异的原因所在。

四、注意事项

实验1:使用表面粗糙的大理石、锌片,聚集的气泡较多,便于观察。

五、讨论与研究

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化学的新发展和重要特点。化学实验绿色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需要,也是了解现代化学发展和趋势的需要。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常常是有毒的物质参加反应,若处理不当,对环境会造成污染。针对这一问题,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创新,对实验进行绿色化设计。

实验1: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有一定的污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只提到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级酸雨的危害,没有用实验证明。在做这个实验时作了以下改进, 并将模拟酸雨的危害一起作,该实验集几个实验于一体, 验证了氧气的性质,酸雨的成因和危害,消除了实验中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实验中的花瓣代表植物,大理石代表建筑,锌片代表金属制品,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及观察这三种物质在实验中的变化,相比教材上的几张图片,更直观、更有效地让学生对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验2: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只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没有用实验证明。实验改进后,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学生可以理解到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空气,没有称到其质量,导致天平不平衡。这样操作简单方便,同时用实验证明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天平平衡,打开瓶塞,部分二氧化碳飘逸至空气中,使天平向右倾斜,从而也可得出如果用有气体生成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九年级化学实验的改进 篇2

数学组

结合上期学生给所带班级和本人提的问题的思考,自己在本期工作中将采取的改进措施如下:

1、进一步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多下功夫,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在课堂教学中不贪多贪大,一节课着重解决一至两个问题。

3、通过例题的讲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树立起信心。信心来自于实力,所以在数学的双基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双基打扎实,就不怕数学了;

4、营造民主气氛,让学生敢发问、敢质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5、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

6、打造高效听课、高效讲课的课堂;

7、进一步和学生打成一片,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先信其师,然后信其道;

8、多鼓励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跑在老师讲解前,积极回答老师问题,哪怕是错的,也是珍贵的、有收获的;

9、进一步落实培养独立、认真完成课堂练习、作业的习惯:规范、严谨、书写工整干净;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篇3

关键词:化学实验;兴趣;学习方法;重要手段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怎样从实验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体现,自己通过几年对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中的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及探究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主旋律。

一、对演示实验的教学

演示实验的主体是教师,是以教师的示范操作为主,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认识化学知识的一种实验。例如对基本实验操作的教学,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不要只从教材上去教学生,要从生活中做起。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时间不多,只作规范的操作,但学生在课堂练习的时间比较少,那我们就要抓住学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去体会。我在化学基本实验操作这堂课的教学前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把热水瓶的水倒在杯子是怎样倒的;当洗衣服时洗涤剂如何使用,比较科学等等,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体会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也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对学生的分组实验

教师不但要组织学生做好学生实验,我还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如在学习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把演示实验改成了学生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交流并归纳结论,得出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由于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没有印象,他们还存在怕失败的心理,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使自己拥有亲手做、用脑想、亲自参与,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还要教会学生克服胆怯、怕失败、危险的心理,用科学家的事迹教育学生,启发他们大胆实验。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化学实验不仅仅在于验证和扩展化学知识,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教学探究的核心。

参考文献:

[1]韦会江.九年级化学实验的一点教学体会和改进建议.学教育,2008(8).

[2]周晓.科学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学仪器与实验:中学版,2004(1).

九年级演示实验改进3则 篇4

一、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

1. 传统实验缺陷分析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九年级现行教材 (人教版, 2006年) 中的重、难点实验。该实验对药品的要求很高, 特别是木炭粉要研磨得非常细小 (这是实验成功的首要条件) , 这样既费时又费力, 而且木炭粉并不纯净, 含有一定量的杂质, 使得实验的可重现性和可观赏性受到制约。

2. 改进方法及优点

用激光打印机的墨粉 (即炭粉) , 这种炭粉是一种极细的粉末, 用它代替普通的木炭粉做这个实验, 将会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一般加热 (不必用灯罩, 更不必用酒精喷灯) 半分钟后就能观察到反应十分激烈, 可以生成颜色比较鲜艳的紫铜。这种炭粉价格十分便宜, 按现在的市场售价, 一瓶容量为120g的墨粉, 价格在15~20元, 而且很容易买到。笔者做过计算:若按照一般演示实验的需要量, 一瓶墨粉至少可以做一千次以上的实验, 可见实验的成本是非常低的。

二、对“白磷燃烧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

1. 传统实验缺陷分析

现行九年级 (人教版, 2006年) 教材, 第90页的实验5-1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传统实验, 但这个实验存在的缺陷在于:当称量好装置的总质量后, 还需要把装置打开、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再用玻璃棒引燃白磷……即在第一次称量后, 有一段时间锥形瓶是开启的, 这就使实验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受到质疑。若在第一次称量后, 装置密闭, 反应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 则能提高实验的说服力。

2. 改进方法

为此笔者经过多次实验, 认为可以把原来的实验装置做如图1所示的改进:试管中盛装大约1mL蒸馏水, 滴管中的浓硫酸大约1mL。在实验中, 当第一次称量结束后, 可直接把滴管中的浓硫酸滴入水中, 从而引燃锥形瓶底的白磷。

除了图1中所标明的物质外, 也可在试管中加入2g左右的生石灰, 而滴管中吸入大约1mL蒸馏水。这些实验的原理都是利用物质溶于水 (或与水反应) 放热这一性质把白磷引燃。燃烧完毕, 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 再称其质量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实验时要注意以下2点: (1) 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一定要塞紧; (2) 白磷的用量不宜太多, 以绿豆大小为宜。

三、对“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改进

现行九年级 (人教版, 2006年) 教材的第124页的实验7-1是白磷在水下燃烧的实验。这个实验虽然用了硬纸圈圈住白磷, 但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发现该实验还有值得研究并改进的地方。

1. 传统实验缺陷分析

(1) 硬纸圈在热水中会潮湿、变软, 通常情况下一个硬纸圈只能使用一次。

(2) 因常用白磷的形状和大小不规则, 在实验前制作硬纸圈和在实验时选用与硬纸圈大小相匹配的白磷都不是容易的事, 费时费力。

(3) 虽然用了硬纸圈圈住白磷, 但白磷的熔点只有44.15℃, 在该实验条件下白磷已熔化, 在通入氧气后白磷很容易被氧气流冲散, 冲散后的白磷一部分零乱的分散在烧杯底部, 实验者很不容易找到;另一部分白磷容易飘浮在热水上面剧烈燃烧起来, 其结果导致产生的大量白烟 (P2O5) 逸散到空气中, 这种白烟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它还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 生成有剧毒的偏磷酸 (HPO3) , 造成环境污染;此外, 水面上白磷剧烈燃烧的现象, 转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不利于学生观察白磷在水下燃烧的现象。

2. 改进方法

找一个试剂瓶的塑料内盖 (下简称塑料盖, 大小以直径在1.5cm左右为宜, 最好选用透明的或乳白色的) , 在塑料盖上钻一个孔, 大小以能刚好插入导气管为宜, 在塑料盖顶部的周围钻一些通气孔, 目的是让气体顺畅流通。然后, 把塑料盖套在导气管上。实验时, 把白磷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 用塑料盖罩住白磷, 再通入氧气, 如图2所示 (图中略去热水) 。

3. 改进实验的优点

(1) 原材料易得, 操作简便, 而且塑料盖可以重复使用。

(2) 实验过程中白磷始终被塑料盖罩住, 不易被氧气流冲散, 省去了寻找冲散白磷的烦恼。

(3) 实验现象十分明显。实验开始后半分钟左右就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白磷剧烈燃烧, 火光四射, 并伴有浓厚白烟生成, 这一现象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整个实验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很强的趣味性。

(4) 燃烧所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从细小的通气孔进入周围的环境, 增大了产物与热水的接触面, 能最大程度的被热水吸收, 从而有效地减轻了环境污染。

鸣谢重庆巴蜀中学的蒋宇老师在绘图时给予的帮助。

九年级化学实验的改进 篇5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

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会使初学化学的学生很感兴趣,但只是层次较低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再加越来越多的验证实验,他们逐渐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化学教学中更应充分应用实验这一手段。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请大家指正。

一、从实验现象可见性创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二部分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教材中是通过用温度计在溶解前后测量水和溶液的温度来体现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的现象。以此实验演示,教学效果就不理想,存在不足。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物质溶于水伴随能量变化的直接感知,且印象深刻,让感性更强,特进行改进。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实验创新:①在试管内倒入10毫升水,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至沸腾,拿离后停止沸腾。②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观察水重新沸腾。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实验的创新:①向100毫升烧杯中加入0℃的水30ml,在小木板上滴6~7滴水。②向烧杯中加入25克硝酸铵搅拌,放在小木板上,在烧杯内放一支装1~2毫升的0℃的水。等待2分钟观察。

改进后的实验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较大的帮助。从而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地培养,比教材上实验效果好。

二、从实验可操作性创新

对倾倒二氧化碳实验的创新:课本中将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沿烧杯边沿慢慢往烧杯中倾倒,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有些同学把握不好,倾倒时速度过快或集气瓶拿不稳,二氧化碳刚倒出就散开了,结果造成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后熄灭,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作出了错误的结论。我们对这个实验做了改进后,成功率很高。在倾倒二氧化碳时,在烧杯内壁处放一短颈漏斗,将二氧化碳从漏斗倒入,这样就会顺利地完成实验。

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的创新:在生物实验用的玻璃培养皿中放入两个垂直交叉的塑料片,形成四个格子,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和铜片,倒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使四种金属同时接触酸液,实验现象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操作更加简单。

三、从实验材料易得性創新

氢气爆炸实验创新:在氢气的爆炸实验时,由于不知道塑料筒氢气的多少和堵住的小孔是否漏气,导致实验没有100%成功。为此我对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用2升左右的食品袋,充入空气,插入导管后压出一半空气,用橡皮筋系紧口。通入氢气待食品袋完全膨胀抽出导管,用燃着的木条捅食品袋,随着“砰”的一声,袋子被炸得粉碎。此改进使实验更易操作,更安全。

分子运动──氨分子的扩散的实验创新:在此实验中,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也较大。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用集气瓶代替大烧杯、在集气瓶底放一小团棉花,在玻璃片上粘上几小条滤纸。实验时在棉花上滴入浓氨水,将滤纸在酚酞试液中润洗,然后放入集气瓶中。把实验微型化,这样既节省了药品,现象明显且又不会有很大的刺激性气味。还可清楚的看到分子由近及远的扩散。

总之,化学实验的改革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所起的作用和其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及其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我们每个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安俊改.《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浅议》

[2]王勇义.《浅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的创新设计》

[3]王琴.《氢氧化钠硝酸铵溶于水放热、吸热实验改进》

关于九年级化学课本的阅读 篇6

那么,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好化学课本, 培养化学阅读能力, 养成良好的化学阅读习惯?

一、明确学生阅读化学课本的重要性

据教育心理学家研究:中学生70%—80%的学习时间都用在阅读上, 但阅读的水平并不高, 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化学学习中, 阅读好课本应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课本是老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又是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因此, 学生阅读好化学课本能充分发挥化学课本的作用, 主动获取化学知识, 培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理解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把阅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并持之以恒, 久而久之, 对其自身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理清学生阅读化学课本的内容

化学课本所展示的基本内容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依据, 其大致可以概括为标题、概念和定律、例题、实验等几部分。所以, 学生要根据不同的课本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

1. 标题。

“标题”是章节的概括、本节的宗旨, 由此入手阅读可以把握学习目的。如“奇妙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要学习的具体物质, “奇妙”指出了学习二氧化碳这一具体物质的内容是二氧化碳发生的奇妙变化 (奇妙之一:空气中的CO2保持相对稳定;奇妙之二:CO2的“三态”变化;奇妙之三:CO2与H2O发生的“变化”) 。这样的阅读目标明确、内容具体。

2. 概念、定律。

“概念和定律”的表述具有文字简洁明了、精炼准确的特点, 阅读时要咬文嚼字, 细心琢磨, 并注意勾、划、圈、点。例如“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这一概念中, 只要抓住句中要点“生成新物质”, 就容易把握“化学变化”的本质, 对物理变化的概念就不言自明。让学生这样逐字逐句地理解, 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 例题。

“例题”主要展示解题步骤、关键词语、解题格式。例如“计算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书中解答道:先查出“H、O”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再计算出“H、O”元素的质量比。从“先”和“再”两个字可以看出:第一步依据的是化学式和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第二步依据的是构成水分子的各原子质量关系, 就是组成水的各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这里的关键是要读懂“H2O”的含义, 它能表示每个“H2O”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也应当是说每18份质量的水中含有2份质量的氢元素和16份质量的氧元素。这样的阅读能让学生分清步骤, 找出关键词语, 弄清各步骤的依据。

4. 实验。

“实验”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可以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供感性材料。所以, 虽然课本中的实验内容一般用小字, 但并不是说明它不重要,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真阅读使用仪器、操作过程、观察的内容和部位这几方面。

三、熟悉学生阅读化学课本的程序

化学课本的阅读程序与一般阅读程序一样, 学生在阅读时需要积极思维, 有的甚至要反复阅读直到充分理解。另外, 还需要高度概括所阅读的内容, 用易于接受的或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所以, 化学课本的阅读程序可概括成“整体—部分—整体”的程序 (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究、整体理解) 。

1. 全面读。

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全面粗读教材, 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 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全面印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问题上, 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

2. 抓关键。

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 学生要抓住关键重点研究, 特别是教材中的重点和关键词语要认真琢磨。例如,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这一概念, 只要抓住“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这几个关键字, 就容易掌握“氧化物”的定义了。如“KMnO4”和“MnO2”是氧化物吗?显然, “KMn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MnO2”是氧化物, 它符合氧化物的定义。

3. 理思路。

学生在读书时要积极思考, 逐步突破难点, 掌握重点, 阅读后要掩卷而思, 进行系统回忆, 理出一章一节教材的纲要, 即知识线。例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一节可提炼成分子的存在—分子的基本性质—用分子观点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这三个知识点组成的知识线。根据知识线去回顾, 形成网络, 有利于复习和作业时知识再现。

四、分析学生阅读化学课本的方法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 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和不同程度的学生, 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 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常见阅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语意式”阅读。

这种方法适合于新授课的预习, 要求对课本内容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 对重要概念、结论, 以及关键的字、词、句作出必要的标记, 并写出简要的读书笔记。例如, 学习“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元素”这一节内容时, 学生阅读后, 应把本节内容分成三大段: (1) 元素的概念及其引入; (2) 运用元素的概念讨论物质的组成, 建立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3) 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认识元素的存在形式。经检查, 通过这种阅读方法,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较系统地掌握课本内容。

2.“提纲式”阅读。

这种方法适合于课堂学习,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 分清主次、重点和难点、列出提纲, 学生可依提纲阅读。例如, 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的内容时, 教师可列出下列阅读提纲:“ (1) 原子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2)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 原子核是有哪些粒子构成的? (4) 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有没有质量?质量各是多少? (5) 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怎样确定相对原子质量?”这样列提纲可为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提供线索, 指明自学的方向, 暗示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大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实验式”阅读。

这种方法适用于实验内容, 可边实验、边阅读。例如, 铁生锈条件的研究性实验, 学生可先阅读实验内容, 然后亲自做实验, 在观察实验现象后, 再阅读与实验有关的课文。学生通过实验式阅读可以改变做实验时心中无数, 手忙脚乱, 不注意观察现象的不良习惯。

4.“图文结合式”阅读。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教材中的大量插图。阅读教材时, 学生要把插图同文字叙述结合起来, 学会读图并理解意义, 做到有图必用, 以文释图, 借图释文。例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一节中, 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形象直观地说明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原子不可以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这种插图把微观的、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使很难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生动有趣。这样的图文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对九年级化学若干问题的商榷 篇7

一、碳酸氢钠在医学上是否还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教科书 (下册) 在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中明确指出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那么目前医疗中碳酸氢钠是否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呢?先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在得到否定答案后, 又咨询了人民医院有关消化内科专家, 他们一致认为过去医疗水平不发达的时候, 碳酸氢钠的确曾做过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但现在临床上只是用它来治疗酸中毒, 已没有谁再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了。他们还认为碳酸氢钠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主要是: (1) 它虽能够中和胃酸, 但不能抑制胃酸的分泌, 治标不治本; (2) 它对胃粘膜不仅无保护作用, 而且还会产生破坏

作用; (3) 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反作用于胃壁, 刺激胃壁进一步分泌胃酸, 出现继发性胃酸增多。从我们化学角度来看, NaHCO3不适合做治疗胃酸过多的理由如下: (1) NaHCO3和HCl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使胃内气压升高; (2) NaHCO3和HCl反应较快, 所以药效不会持久。

我认为, 现行教科书中出现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已不适应时代发展, 应删去, 以免误导学生。

二、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CO2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教科书 (上册) 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课题中指出:“如果某气体要用排水法收集, 该气体必须是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该课题的注释 (1) 也指出:当气体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近且难溶于水时, 一般采用排水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而且能和水发生反应。那么二氧化碳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呢?虽然, 在本课题中没有明确的文字指出CO2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但从该课题中O2和CO2的制取装置及相关性质的比较、课本图6-10、“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栏目中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图等, 足以说明教科书是不赞同CO2用排水法收集的。

可令人不解的是, 在教科书上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题中就是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并且用收集到的气体与空气中CO2含量作比较。难道这里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就不需要考虑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这个性质了吗?显然课本内容前后矛盾!

那么二氧化碳到底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呢?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知道, CO2稍溶于水, 在101kPa、293K时, 0.88体积的二氧化碳可溶解于1体积的水中。教科书在第六单元课题2和课题3中都讲到H2CO3很不稳定, 很容易分解生成CO2和H2O。事实上, 实验室制CO2的反应原理不也是先通过CaCO3和HCl反应生成H2CO3, 然后利用H2CO3不稳定, 而得到CO2和H2O的吗?由此可推测, 用排水法收集CO2, 只有很少部分的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H2CO3, 另外, H2CO3又很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众所周知, 实验室可利用启普发生器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不也正好承认二氧化碳是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吗?

我利用适量的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的稀盐酸 (比例约为1∶2) 制取CO2, 并用排水法收集250mL的CO2, 收集所用时间不到10s。而后, 我用澄清石灰水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 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充分震荡后浑浊又消失。这说明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我认为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应该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更纯净。

也许是受教科书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参考用书、教辅用书、各种考试中都无一例外地认为二氧化碳是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所以, 我觉得我们的教科书应以事实为基础作出明确的叙述。

三、水蒸气能否抵消温室效应

教科书上册第117页有这样一句话:“有人认为大气中的水蒸气有可能抵消温室效应。”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水蒸气能吸收太阳和地球表面热辐射到空间的红外辐射, 阻止能量向空间散失, 所以水蒸气可以导致温室效应是科学界不争的事实。简单地翻一下有关环境化学类的教科书或者在百度中搜索一下, 都很容易发现水蒸气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之一。如果没有水蒸气的话, 地球将是一片苦寒死寂。正是凭借水蒸气的保温作用, 地球上的生物才能生活繁衍。二氧化碳只是让地球变热, 而水蒸气则会让地球变闷热, 那种滋味是更难受的。我想, 每年6月底7月初闷热的黄梅天气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 水蒸气的危害甚至比二氧化碳严重。

教科书提到的“抵消温室效应”也许指的是由于烟尘增多而形成的“阳伞效应”。所以, 我觉得教科书应该更正这部分内容。

九年级化学实验的改进 篇8

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上册教材21页实验1-6, 实验册24页)

用10 ml量筒量取2 ml氢氧化钠溶液, 倒入试管中, 然后用滴管在试剂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再用试管夹夹住该试管, 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做该实验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1) 得到的沉淀物不是蓝色而是浅绿色; (2) 加热后没有出现期待的黑色物质; (3) 沉淀物在加热过程中喷射出来, 存在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学生没有按教材的要求, 把硫酸铜溶液滴入到2 mL氢氧化钠溶液中。而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到2 mL硫酸铜溶液中, 顺序颠倒了。当把硫酸铜溶液滴入到2 mL氢氧化钠溶液中, 会发生反应2NaOH+CuSO4=Cu (OH) 2↓+Na2SO4, Cu (OH) 2沉淀在加热后变成黑色的氧化铜。而当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到2 mL硫酸铜溶液中, 特别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小时, 则会发生反应:6NaOH+4CuSO4=Cu4 (OH) 6SO4↓+3Na2SO4。这个反应中生成的Cu4 (OH) 6SO4是溶解度极小的浅绿色的碱式硫酸铜, 所以这时加热当然不会发生Cu (OH) 2分解的反应, 因此也就观察不到有黑色的氧化铜生成。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要使蓝色沉淀现象明显, 应该在试管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 再滴加硫酸铜溶液。笔者查阅资料发现:Cu (OH) 2沉淀在pH大于或等于6.3时, 对其加热至沸腾时, 蓝色沉淀变黑色, pH越大, 变黑色的速度越快, 变黑需要的温度就越低。沉淀物在加热过程中喷射出来这种实验事故, 笔者觉得除学生本人操作失误, 教师指引不到位外, 教材里的文字说明也存在一定问题, 教材只是说“滴加硫酸铜溶液”, 没有说明滴加的量是多少, 速度如何, 尤其关键一点是没有强调“振荡”后再加热, 结果沉淀物凝聚在液体的上层, 特别是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 生成的沉淀不易下沉, 这样, 加热过程中热量得不到扩散而使药品喷射出来。

二、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下册教材第11页“探究”, 实验册第7页)

铝与铜盐溶液反应置换出铜, 这是基础化学中的一个常识问题, 这一反应不仅是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断金属活动性的重要实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教科书是这样说的: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过一会儿取出, 有什么现象发生?按编者的意图, 会出现教材图8-13的现象。可是我们实验时并非如此, 不要说等一会儿, 就算等一节课或更长时间也很难看到现象。若把铝换成铁, 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不用一分钟就可以看到铁表面附着的红色固体, 反应现象相当明显。铝是一种较铁活泼的金属, 按理也能否置换出铜盐溶液中的铜, 实验时似乎只要打磨掉铝表面的氧化膜, 将铝放入任何铜盐溶液中都可以获得好的效果, 但在实际的实验中, 无论是将铝片直接放入硫酸铜溶液, 或者先将铝片表面氧化膜用酸除去或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在较短的时间内都很难发现有明显的铜析出的。笔者查阅有关的资料发现, 铝表面的氧化膜是很难除去的, 即使是打磨过, 铝表面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第三版下册叙述到:“铝是亲氧元素……铝一接触空气或氧气, 其表面就立即被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所覆盖, 这层氧化膜可阻止内层的铝被氧化, 它也不溶于水, 所以铝在空气和水中都很稳定。”但如果在硫酸铜溶液加入少量稀盐酸或氯化钠溶液, 发现铜迅速析出并可在几分钟内形成铜树, 只是反应中出现较多的气泡, 而且放热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也查阅了有关资料, 原来这是氯离子作怪, 铝在氯离子存在时, 氯离子很容易被吸附在氧化膜上, 把氧化膜中的氧离子取代出来, 使氧化膜破坏, 这叫“氯离子现象”。这样看来, 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处理, 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实验, 可惜教学参考中并没有向老师介绍。笔者认为, 教材中把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作为探究实验不太合适, 当然,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反常实验, 如果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或课外探究, 这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无疑都是极好的素材。

三、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下册教材第74页实验11-2)

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观察并分析现象, 化学方程式:Na2CO3+Ca (OH) 2=CaCO3↓+2NaOH。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时, 两种溶液均无色, 但加入顺序不同其现象也有较大差别。我们知道,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常温下Ca (OH) 2的溶解度只有0.15克左右, 其水溶液很稀, 向试管里滴入的澄清石灰水, 里面含有的氢氧化钙就更小, 即使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很大, 反应生成的CaCO3也有限, 故不容易看到有白色沉淀现象。但如果反过来, 向盛有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里滴入碳酸钠溶液, 那效果就不同了, 试管里装的石灰水含Ca (OH) 2的量相对较多, 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较大, 因而滴入碳酸钠溶液后反应生成的沉淀也多, 石灰水饱和时现象会更明显。也就是说, 向浓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溶液一般生成难溶物少, 又比较分散, 看到沉淀现象不明显;而向稀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浓溶液, 则生成的难溶液物较多、较集中, 可以看到明显的沉淀现象。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溶液、硫酸镁溶液等反应也有类似的现象。按教材所说的操作顺序, 把稀的Ca (OH) 2溶液滴入到碳酸钠溶液时, 开始时沉淀现象是不明显的, 可能老师自己看出有变化, 但如果是老师演示, 要让讲台下学生看出有沉淀, 恐怕不容易, 做了也是白做。

除了以上实验, 笔者觉得教材中还有不少实验值得老师们探讨, 如上册教材第3页图1-11, 在检验生成物水时, 时间太短看不到现象, 太长了烧杯烫手, 检验二氧化碳时, 涂上的石灰水很容易从烧杯中滴下。若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倒扣在蜡烛火焰的上方, 片刻后, 试管内壁会有水雾出现, 时间长还会形成小水珠。迅速翻转试管, 滴加澄清石灰水, 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效果非常明显。第111页实验6-2, 用木炭粉实验不易成功, 改用活性炭粉会好些, 插图也应稍改动, 玻璃导管应用橡皮管连接, 并配止水夹, 否则实验结束时如何操作?第129页实验7-1,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不环保, 污染空气, 现在网上有不少的创意实验, 既环保又安全方便, 值得借鉴。下册教材第54页“探究”中, 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反应速度快, 现象非常明显, 但与稀硫酸反应速度很慢, 很难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要在短时间内看到与稀盐酸相同的现象, 需要对试管微热。

化学实验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 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验。笔者不知道教材编写人员编写的意图, 但作为一线老师, 讲台下有50多双眼睛在看着你, 老师总不能随便地做一下连自己都看不清楚的实验来应付学生吧。实验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效果如何, 是否安全, 能否短时间内完成, 作为化学老师, 课前真的要好好思考。只有这样, 才能把清楚、完美的实验展示给学生, 发挥化学实验的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真正体现实验的功用。

参考文献

九年级化学有效学习方法的研究 篇9

一、化学课的听课方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形式, 听课的效果如何,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化学课堂的听课属于聆听, 听课的投入程度和效率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成效。一般来讲, “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这三个环节对听课效率有直接影响。

(一) 课前预习

化学学科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繁”。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 各块知识间衔接紧密, 看似并列, 实为递进关系, 知识的上下位之间关系明确。通过预习, 可以弥补基础知识的漏洞, 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 增强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演示实验多。在初中的化学课本中, 实验内容、实验步骤都是用小体字书写, 每个实验平均有4~5行字, 若不经过事先预习, 往往对实验现象“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那么本来想要通过实验达到的“再现、揭示、发现、证明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就大打折扣。

(二) 认真听讲

一节课只有45分钟, 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用, 学生要充分调动起听课的积极性, 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具体地讲,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紧跟教师的思路

不少学生上课时不是埋头自思, 就是忙着做笔记, 思路不能与教师保持一致。这是一种不好的听课方法。听讲时思想上必须与教师保持一致, 听教师是如何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听教师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去解题的;听教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解释。

2. 善始善终, 听好小结

临近下课, 经历了紧张一节课的大脑往往感到疲惫倦怠, 往往难以对小结部分给予足够的重视。但事实上, 结尾的话虽然不多, 却常常是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的提示, 是点睛之笔。能否听好小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在本节课中的收获。所以, 每个学生都要努力克服自己的急躁情绪, 为一节课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 做好笔记

做好课堂笔记不仅适合于文科, 同样适合于化学这门学科。学生都知道, 化学的知识点较多, 即使再聪明仔细的学生, 一堂课下来, 也只能回忆课堂内容的大概结构, 大部分细节内容特别是资料性较强的很快就会被遗忘。为了充分消化吸收和理解, 做适当笔记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提高效率从认真听课开始, 以上三个环节是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听课习惯。当然,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听课习惯, 从而取得优异的化学成绩。

二、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是化学学习中经常性的实践活动, 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实验目的, 对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 预习实验内容

做化学实验, 首先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应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另外, 还要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大型仪器的性能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二) 认真观察实验

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 只有通过正确地观察, 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观察一般应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 (1) 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2) 反应条件; (3) 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4) 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三) 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 是实验成功的保证。某学生使用游码托盘天平称食盐时, 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里, 把砝码放在左托盘里, 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 如果按正确的方法, 食盐的质量应为14.5g。由此可见, 正确的操作程序是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的前提。此外, 由于化学实验中有易燃、易爆、腐蚀、中毒的潜在危险, 所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懂得所用药品的性质, 避免产生实验事故。

(四) 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 一般包括实验目的、仪器药品、操作步骤、观察现象、解释现象或结论。通过写实验报告, 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并且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上就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做到的, 另外, 学生还应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如爱护仪器、节约水、电、气及实验易耗品, 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等。

三、化学记忆方法探究

化学是一门文科性质很浓的理科, 要求理解记忆的东西很多。例如,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现象,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基本规律等。因而寻找一种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一些化学学得好的学生将记忆的一般规律与化学特点相结合, 总结归纳了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简化记忆

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复杂, 学生在记忆时容易混淆, 或者记不全面。克服它的有效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话, 或分几个要点, 或列表来简化记忆。

如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步骤: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记作“查”; (2) “装药品”可记作“装”; (3) “将装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可记作“定”; (4) “收集气体”可记作“收”; (5) “检验气体是否集满”可记作“满”。整个实验操作步骤就可简单地概括为“查、装、定、收、满”。这样记忆, 简单明了, 并且对以后学习其他气体制取方法也有帮助。

(二) 规律记忆

化学知识多而散, 学生在记忆时, 应该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掌握其规律, 这样既便于理解, 又容易记忆。例如, 对物质的物理性质, 主要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沸点、密度等方面记忆, 如果是金属还要考虑其延展性、传导性。通过这种方法, 就能很容易记住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

(三) 理解记忆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很多, 对这些基本概念, 有些学生常常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 以为背下来就是学会了, 这是学习化学概念的一大弊端。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俗话说:“若要记得, 必先懂得。”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只有理解了的知识, 才能记得牢固, 才能灵活运用。

(四) 对比记忆

对比是识记、掌握及应用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只有比较才有鉴别, 才能区分。对于易混淆的化学概念、理论、定义等, 要进行科学比较, 寻找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 区别与联系, 抓住其内在属性。例如, 元素和原子, 原子和分子, 原子和离子, 混合物与化合物, 点燃与燃烧,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 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鉴别和鉴定, 分离和提纯, 沉淀和结晶, 盐酸和氯化氢, 电离和电解, 酸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 酸根和酸酐等等, 都可以用对比的方法, 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联系, 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

九年级化学实验的改进 篇10

【关键词】农村初中 化学 家庭小实验 培养能力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38-0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也增加了不少“家庭小实验”,为化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套很好的教材。“课程标准”倡导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培养。实验教学是让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家庭小实验是课堂实验和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实验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和保持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虽拥有一些硬件设施,但实验条件仍很差;尚没有正规的化学实验室、缺少一般实验材料;学生的层次差异较大等等。这就决定了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应有自己的特点,应从实际出发,有效地在农村学校中有意识的利用“家庭小实验”,来丰富化学实验教学。做为一名化学教师,仅凭自己的一点经验谈谈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一、利用家庭小实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九年级学生往往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感到很神奇,渴望老师常做实验,还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实验现象。因此,我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课时教学目的出发不失时机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安排“家庭中碱面、食醋、食盐的简单鉴别”、“燃烧鉴别纯棉、纯毛织物与化纤织物”、“有毒塑料袋与无毒塑料袋的识别”等小实验,不仅能把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而且这些家庭小实验中呈现的新奇化学现象,能自然地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激发学生探究心理,而且实验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就会使趣味性更加浓厚,从而激励学生继续探索,进而激发探索化学奥秘的强烈求知欲望。

二、利用家庭小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大部分农村初中,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学校得到的动手机会极少,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比由教师演示给自己看,观察到的现象会更清晰,留下的印象更深刻,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过程中,能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很少,现在我们创造实验条件,使他们由旁观者变为当局者,他们的心情激动、态度积极、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和动手操作的规范性大大增强。因此,在实验条件许可时,可将那些操作比较简单、耗时不长、安全可靠又无污染环境的演示实验演变为家庭小实验。而家庭小实验却可以很好的消除这一不足,学生可以在家中通过查阅资料或者探究的方式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从而使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家庭小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所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使用、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交流与探索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所以与课堂实验相比,家庭小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利用简单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一些教材上没有但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演示实验并且引导他们改进为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创新的实验魅力,激发创新的意识和动机。在初中的许多家庭小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探究铁锈蚀的条件的实验中,如何进行对比实验,找到铁锈蚀的原因呢?我首先启发学生回顾生活中铁锹锈蚀的现象,有同学提出,铁在空气中容易氧化,由此可推断铁的生锈可能与氧气有关。也有同学提出铁在潮湿的环境中,铁锈蚀的现象更严重,由此可推断铁的生锈还可能与水分、盐有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最后选择最优方案,让学生在家里完成此探索实验。又如“自制简易净水器”,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家庭小实验。

3.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化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家庭小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通过开展“辨别纤维种类”“调查食品的酸碱性”等课外实验,学生不仅印证和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知道常吃那些食物能够补钙、铁等知识,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家庭小实验的实践和探索能巩固和深化化学课内知识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化学知识的教学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单靠课内讲授又不够具体、直观,所以学生较难掌握。如“酸雨的测量”“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之以家庭小实验,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又如课本关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性质是全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能够容易理解和掌握,可利用农村的资源制作家庭小实验,可设计一个如下的家庭小实验,如下:用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然后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盖上瓶盖,并摇动矿泉水瓶,这时就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了,同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现象很明显。而后用针筒吸稀盐酸,把针头刺进矿泉水瓶,把盐酸注射进去,在噼里啪啦中,矿泉水瓶又恢复了原形,使很难理解的反应变简单了。

把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改革融入家庭小实验为教材增色不少,是对教材实验的充实,对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的本质特点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提供了更多、更广的机会和空间,也使化学成为可以用手“贴近”的科学,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为学校教育逐渐融于社会发展之中创造了条件。对家庭小实验的实践,可以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从中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如何上好九年级化学实验课 篇11

关键词:实验教学学习方法

一、领会大纲精神, 充分认识实验教学新大纲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特别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 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 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 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 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 加强了化学实验, 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新大纲列出的64个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 (一定要做, 不是可做可不做) , 共安排了26个“活动与探究”, 其中有16个是以实验为主要活动内容, 可以说实验是探究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 更加侧重于探索和研究, 这样的实验不是单纯地以理解知识和培养兴趣为目的, 而是以实验为活动的载体,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完成科学的探究活动。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努力完成, 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有一句格言很恰当地表达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 我看见因而我记得, 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九年级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九年级学生好奇心强, 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并使这种“短暂”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并因势利导, 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 进而转化成志趣, 那么, 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三、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 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 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每次实验结束, 我都要留出3~5分钟, 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 保持桌面整洁,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对九年级学生来说, 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 我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 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 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以及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

就实验教学而言, 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课堂演示实验、落实学生分组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 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家庭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尤其是当实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时, 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钻研科学实验的积极性, 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一、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功能

1. 开设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思维活跃, 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 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 通过物理综合实践活动, 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 由学生自主地、创新性地展开学习活动, 不断地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2. 开设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3. 开设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是发展学生的整体智慧品质。我国的教育传统历来重视培养学生复合思维能力而轻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分析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直觉、灵感等顿悟思维品质的培养;重视再造想象培养而忽视创造想象的激发;重视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再现课堂教学的思维过程而忽视学生认知活动中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这些都不能全面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也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4. 开设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上一篇:自上而下下一篇:世界各国的节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