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设计组织

2024-07-14

国际设计组织(精选10篇)

国际设计组织 篇1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对应学生就业岗位之一的国际货运代理员的核心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各种进出口货物运输方式和流程的选择、客户的接待、单证的缮制以及商检等工作,完成货物运输工作,与货代员工作岗位实行无缝对接。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如何让还未步入社会的高职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安排课程内容提出了很高要求。本文结合我校的办学实践总结出了实践性教学环境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这对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教学而言是种极有意义的尝试。

该课程开设在我校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总课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课时为26学时,实践课时为34学时。采用的教材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吴薇主编的高职高专国际商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并依据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参考了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对外贸易运输与保险》、同济大学出版社的《货代物流操作实务》等教材的内容。

一、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改革的专业背景分析

我们对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和主要服务面向进行了分析,对国际商务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归纳,对国际商务专业整体课程体系进行了设计。

通过邮件咨询、电话访问、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确定了我校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依据我校的办学特色,我们提出本专业立足中国航空产品外贸工作业务,培养面向外贸企业、三资企业、国际物流及货代公司等外经贸部门,从事进出口业务、制单跟单、报关报检、货代保险、商务接待等工作,具有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对全国近100家企业国际商务人才需求进行调研,设计了我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就业岗位,包括适合工作1~2年的六个初始岗位: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货运代理员、报关/报检员,工作3~5年的四个中期岗位:外贸助理、物流助理、国际结算员、外汇业务文员,以及5年以上的四个高级岗位:外贸主管、国际商务师、商务谈判专员、国际贸易高级专员。

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设计本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时,我们遵循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根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针对工作岗位以及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构建了能力递进式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学习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在第一学年,前期课程和基础平台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把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安排在第二学年,并在第三学年设置了相应的能力拓展课程。整个课程架构着重强调的是实践性教学和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该部分,我们概括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本课程总体目标以及能力目标进行了描述,并设计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整体学习单元、总体项目、教学理念方法以及课程学习进度。

因此,我们在设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总体目标时,依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中掌握技能,构建理论知识体系,形成职业能力的设计思路,把教师独立开发课程转化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把“虚拟工厂”实训转化为真实项目实训;把“学”、“做”分离转化为学中做、做中学,最终确定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能力目标。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途径、方式、路线,使学生熟悉国际货运及其保险的基本规则和公约、协定及惯例;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及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理论开展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代理及运输保险等业务活动。我们对能力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整体设计及教学组织

在《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学习单元整体设计中,我们把课程分为六个学习单元:包括国际货物运输概述、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国际陆上货物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每个单元又分为多个不同模块。以占据国际货物运输量2/3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为例,该单元具体包括了班轮货物运输、海运单证及其流转、海运运费计算、租船货物运输、海上货运事故处理五个模块。

我们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岗位任务流程化,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按流程设计了整个学习过程以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我们以一笔真实的国际货物运输业务来进行运输流程的设计,把实际工作流程分解为10个项目,从最开始的接受货主询价到最后的核销退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真切体会到“教、学、做”的一体化。

在《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理论+实践、教室+实训室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结合项目驱动、工学结合、任务导向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和体验教学法。围绕学习任务,引入合作小组学习模式,实现教学互动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另外,还采用了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网络延伸法、小组演练法和企业实践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课程学习方法。《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是由教师评定、小组评定、学生互评三部分考核成绩组成,个别项目也会邀请企业专家来参与评定。

根据本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货运代理员的岗位需求,我们安排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学习内任务,设计了具体的课程内容及学生实训内容并安排了相应的参考学时。

总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更需要在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手段,提供了丰富的网络作业、电子教案和课件、网络精品课程、案例库等学习素材,并结合进行情景教学的模拟沙盘和校内实训室以及多个校外实训场地与设施,让学生达到具备专项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增强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量的增长,货运代理员也成为蓬勃发展的职业热点。高职院校作为货代员的主要教育机构,对货代员的培养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但目前高职院校针对相应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与实际工作中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校根据专业办学特色,针对货运代理员工作岗位进行高度概括后,对《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便学生达到具备专项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谢荣军.基于核心竞争力培养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实训体系重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1,(11):50-51.

[2]李霞.“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的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1):134-135.

[3]刘志琳.如何上好《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这门课[J].北方经贸,2011,(12):163-164.

[4]沐潮.基于工学结合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改革实践[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8):261-263.

国际设计组织 篇2

一、【程标准】: 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新教学】:

(一)、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既有主权国家,又有国际组织。主权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而国际组织则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2、国际组织:

(1)、形成与发展: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题的关注。

(2)、主要特征:

①跨国性:

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②目的性:

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国际组织的宗旨和目的是其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其在国际社会存囊在的意义所在。

③组织性:

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其常设性机构处理日常事务。

④自主性:

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

(3)、类型:

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分:

对国际组织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主要是团体或公民等。

②按照地理范围分:

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全球性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或基于某一共同的军事、经济利益,或基于某种共同的文化、宗教、民族背景。

③按照职能范围分:

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性国际组织的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只具有专业技术职能,主要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性活动。

(二)、国际组织的机构和作用:

、机构设置的必要性:

各国际组织为实现其宗旨和职能,设有多级机构。

2、机构:

(1)、议事和决策机构:

一般来说,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是议事和决策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制定和修改组织章程、接纳新成员、审议各机构的报告等。

(2)、常设机构:

大会休会期间,由部分成员组成执行机构履行组织的各项职能,执行决策机构的决议。

(3)、秘书处:

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有些国际组织还设有司法机构,解决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

◇堂练习:根据你的了解,在下列国际组织和它们的活动之间连线。

世界银行

指导、协调全球卫生工作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提供开发贷款

世界卫生组织

开展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东南亚国家联盟

增进非洲国家间合作

非洲联盟

加强东南亚国家间合作

3、国际组织的作用:

(1)、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当代国际组织的活动包罗万象。上至外层空间、下到海洋底床,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大多有相关的国际组织存在。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国际组织的局限性:

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国际组织内部力量对比情况错综复杂,各成员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即使政府间国际组织也不像国家那样拥有完整主权;其权力建立在主权国家间条约的基础上,是主权国家授权的结果;其决议需要各成员的哥比准,只有通过各成员的执行,才能产生效力。

(三)、中国与国际组织: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中国与联合国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补充: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无权加入联合国。

3、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

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中国参与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l+3”和“l+l”领导人对话机制,为本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XX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XX年1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在北京设立秘书处。

4、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中国与欧盟建立了领导人会晤机制,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重视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与非洲联盟团结合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中国家组建的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支持它们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并与它们共同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新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到1971年: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外,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从1971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大批国际组织建立、恢复了友好合作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出资兴建的希望小学

小结:

4个主要特征:国际组织的四个主要特征即:①跨国性、②目的性、③组织性、④自主性。

3个类型:国际组织3种不同划分方法: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分、②按照地理范围分、③按照职能范围分:

2个方面:即国际组织具有正面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

国际组织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 篇3

摘 要 随着国际组织的不断发展,其对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对国际法的完善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际组织的历史,发展以及现状和对国际法的影响。

关键词 国际组织 国际法 联合国 国际经济组织

一、国际组织的历史及特点

(一)国际组织的定义

凡两个以上国家或其政府、人民、民间团体基于特定目的,以一定协议形成而建立的各种机构,均可称为国际组织。广义上的国际组织,既包括若干国家或其政府所设立的国际机构(如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欧洲联盟等),也包括若干国家的民间团体及个人组成的机构(如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狭义上的国际组织则仅指若干国家或其政府通过签署国际协议而设立的机构。这个定义使国际组织有了以下几种性质:它是一种跨国界的多国机构;它是由不同国家或其政府,或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或法人组成的机构;它具有较完善的结构体系;它根据其组成分子之间的协议而成立;它具有特定的目的或使命;它在国际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除国家间的关系外,国家与国际组织间以及国际组织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能形成国际法的新规则。由于国际组织具有参与国际法律关系的资格,从而大大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例如,在现代外交法中,国际组织一方面有派遣外交使团的职权,另一方面也能接受外交使团;在现代条约法中,国际组织不仅有一定的缔约能力,可以享受权利,而且也需承担违约责任。国际组织在法律上地位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国际组织在一定范围内有独立参与国际法律关系的能力。由于国际组织是一种国际合作的法律形式,因此,它具有与其成员国相区别的法律人格,是一种自成一类的国际法主体。由于国际组织是根据其组织约章而成立的独立实体,因此,它具有依法独立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的能力。

2.国际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具有国际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国际组织有权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交往,建立正式关系,派遣和接受外交代表,缔结双边或多边条约,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等。此外,像联合国这样一类国际组织,还享有直接提起诉讼和要求赔偿的能力。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已为许多国际条约和其他国际文件所确认。

二、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组织的数量在呈爆炸性的增长

50多年以来,各种全球性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发展迅猛,据统计,目前各种较大的国际组织已达4000多个,其中政府间的重要组织已超过500个。

(二)国际组织的种类在不断丰富

现代国际社会是各种国际组织并存的社会。有民间性组织也有政府间组织,有全球性组织也有区域性组织,有开放性组织也有封闭性组织,有一般性组织也有专门性组织,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参加的国际组织也有各种类型国家间的集团性组织,有多边协定组织也有双边协定组织,有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也出现了具有超国家因素的一体化组织。21世纪将是各种国际组织平行发展的世纪。

(三)国际组织的职权范围在扩大

现代国际组织的触角渗透到各个领域,上到外层空间,下至海床洋底,包括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在内的各个领域。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同国际组织或多或少的联系起来。国际组织数量的增加与只能的扩大,使地球上彼此影响的各种国际组织,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国际组织网。

(四)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增强

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利益的一定组合,产生了国际合作的必要与可能。国际组织就是现代国家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这种矛盾现象的连接点。国际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每个国际组织都是特定区域范围内或者特定问题的国际论坛,是一种常设的固定的国际会议形式。

2.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是自然资源生产、开发和销售还是资金的融集和借贷,除了各自主权范围内的只能,还存在着一个在各有关国家之间公平、合理分配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公平、合理的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也需要国际组织的努力。另外,促进国际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大大小小的组织协调中心。这种国际分配者的只能与组织者只能非国际组织莫属。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许多国际组织的章程里都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其重要的职能,有的还规定了相应的解决机制,如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协调,解决争端的程序。

三、联合国

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行政组织,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广泛职权的世界性国际组织。目前联合国共有191个会员国。《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组织的根本法,加入联合国的会员国,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义务,其中规定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根据《宪章》,联合国的四项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增进对人权的尊重;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一)联合国机构

联合国有六个主要机关包括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和秘书处等五个机关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第六个机关国际法院,设在荷兰海牙。联合国系统还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12个称为“专门机构”的其他独立组织按照合作协定与联合国保持联系。以及一些办事处、计划署和基金,例如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难民专员办事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计划署)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基金会),负责改进世界各地人民的經济和社会状况。这些机构向大会或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负责。这些组织与联合国一起,统称为联合国系统。它们一起提供技术援助和其他形式的实际协助。范围几乎涉及所有经济和社会领域。

(二)联合国对国际法的影响

《联合国宪章》明确要求联合国逐步编纂和发展国际法。联合国这项工作产生的500多项公约、条约和标准已经为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框架。已经批准这些公约的国家都受到这些公约的法律约束。

联合国专门下属国际法委员会负责起草国际法各个主题的草案,然后将其纳入公约,开放供各国批准。有些公约已成为国家间关系的法律基础,例如有关外交关系的公约和规定国际水道使用的公约。

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负责发展规则和准则,旨在协调和促进管制国际贸易的法律。如联合国率先发展的国际环境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辖范围内的一些协定包括防止荒漠化公约、保护臭氧层公约和管制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的公约。《海洋法公约》谋求确保所有国家能够平等利用海洋的各种财富,保护海洋免受污染,并便利航行自由和海洋研究。《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公约》是打击毒品贩运的重要国际条约。

同时,联合国仍然是国际努力建立一个打击恐怖主义的法律框架的国际努力关键所在。在联合国主持下谈判了12项关于打击恐怖主义问题的全球公约,包括1979年《反对劫持人质公约》、1997年《制止恐怖主义爆炸事件国际公约》和1999年《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并正在拟订一项全面的反对恐怖主义条约。2001年,在9月11日恐怖主义袭击美国后,安全理事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强制执行规定,通过一项范围广泛的反对恐怖主义决议。其中规定防止资助恐怖主义、将为恐怖主义筹集资金定为刑事犯罪和立即冻结恐怖主义金融资产。安理会呼吁各国加强交流关于恐怖主义分子行动的情报,并决定各国应在有关恐怖主义行为的刑事调查或程序中互相给予最大程度的协助。

四、国际经济组织

(一)全球性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三个组织是全球性协调经济贸易的主干,在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稳定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增强贸易规章和政策措施的透明度,并对全球贸易中的摩擦及争端建立了一套协商、调解、斡旋的解决方法。世界贸易组织的各多边贸易协定,大大强化了其制定条款的法律约束力,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有益的推动。

(二)区域性经济组织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国际组织当中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种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交往中纷纷采取了措施,一方面以地理位置为依托,在数个国家之间范围内酝酿或制定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区域自由贸易组织,形成共同贸易市场。另一方面,以各自区域性经济组织为基础,制订贸易协定,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强化贸易壁垒,抵制外国产品对共同市场的冲击。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有“1992年欧洲共同体形成一体化大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组织”这些组织都通过了宣言,制定了地区性的一体化经济合作计划。

(三)国际贸易的集团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地位日益加重,国际贸易集团化趋势已对全球的国际经济贸易和投资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各区域性贸易集团在对内和对外贸易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法律机制。这些法律和行政往往是利已排他的。在当今国际贸易活动中,有些国家利用反倾销作为控制进口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如何防止一些国家滥用反倾销手段,也是需要国际经济条约与法律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四)国际经济组织对国际法的影响

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从范围上看,国际经济组织已经从战前的主要协调跨国经济活动中的技术标准发展到对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等各领域的全面协调和管理;从内容上看,国际经济组织制定的法律规范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国家经济管理的加强和补充,而是开始从国际经济整体立场出发,以促进国际协调,建立国际经济的法律秩序为目标;从方式看,国际经济组织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也从主要采取协商、调解等传统的外交手段发展到利用仲裁、拆讼等准法律随着国际经济组织调整的对象扩大,手段增多,效力加强,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是早期国际经济组织不可比拟的。国际经济组织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结构安排,出现了组织内部权力机构、执行机构、争端解决机构的分工,并发展出具有国际经济组织特色的议事规则等组织制度。而从制度安排的效力范围大小的角度来看,国际经济组织所影响到国际经济关系制度化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主权国家的国内法规。国内法规对国际经济制度的承认,为国际经济关系的制度安排提供了国内立法的效力依据。作为国际经济制度一部分的国内法规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2.主权国家间的双边经济协定。双边经济协定作为单边国内法规的补充,是国际经济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双边经济协定虽然在协调两国经济关系上发挥着灵活、务实的作用,但其效力范围却仅限于协议国双方之间。

3.區域性组织的多边经济协议。区域性组织的多边经济协议的效力范围仅限于区域组织内部,由于组织内不同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制度安排具有过渡性和协调性的特点,因此,区域性组织的多边经济协议的约束力一般较弱。

4.全球性组织的多边经济协议。全球性组织的多边经济协议主要是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性组织内部达成的,虽然全球性组织的多边经济协议涉及国际经济关系各个领域,但由于参加国多样性的存在以及参加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些制度安排中有一部分或是示范性的,或是自愿参加的,或是不可强制执行的,其约束力在目前仍然较弱。

参考文献:

[1]梁西.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陈宪民.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国际法论坛.

[3]柳剑平,郑东.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制度化特征分析.当代亚太.2000(2).

国际组织的政治分析 篇4

1 国际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动因——国家利益

摩根索在《政治学的困境》一书中指出: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所构成的, 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满足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等需要的各种因素的有机综合。不过, 国际利益并非一个泛化的概念, 只有那些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的国家利益, 才受到国家的重视。大部分国际关系理论都以这一假设为基础:国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偏好被认为是国家本身所固有的”, 它们来自于国家内部的物质状况和功能需要, 是国内政治活动的结果。国家总是为了实现某一国家利益而决定采取一定的国家行为。国家在选择参加国际组织时, 国家利益是最根本目标与出发点。国家利益的需求刺激了国际组织的产生。

1.1 三十年战争——一战前国际组织的发展

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正式形成以及国际组织的萌芽, 都始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此次会议上确立的主权原则, 使国家具有了最高权威性, 拥有独立的生存与发展需求, 也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除此之外, 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的方式协调国家关系, 解决国际问题。由于国际组织是以协议, 条约等正式的法律形式来解决彼此间的冲突, 协调各方的立场,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织的原始状态。三十年战争后, 英国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同荷兰争夺海上利益, 接着法国, 普鲁士, 俄国以及独立后美国都相继发展了资本主义, 民族利益被奉为硅皋。此时的民族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 国际社会进入无政府状态, 各国不断加紧对权力的争夺与扩大威斯特伐利亚和维也纳体系的失败证明当时的均势状态是无法承载激烈的权利运动。但是, 这却内在地产生了对权力加以协调为主要目的的国际组织的需要。此后, 国际组织的发展主要形式是欧洲协调。《休蒙条约》为奠定基础的欧洲协调会议机制, 是欧洲各主要大国以会议外交的方式处理欧洲或与欧洲有关事物的一种定期协商制度。条约规定缔约国定期举行会议, 协调一致, 维持欧洲和平。欧洲协调从1814年维也纳会议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整整100年之久, 在此期间, 欧洲大国频频召开国际会议约三十次, 欧洲四十年无战事, 可以看出欧洲协调起到的缓冲作用。而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时期正是这一阶段。之后, 国际行政联盟代替了欧洲协调, 国际组织进入实践运行的阶段。国际行政联盟主要致力于各国在共同利益上的实际合作, 包括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卫生等广泛行政技术事项, 也称万国联盟。最早出现的国际行政组织是1815年和1856年成立的莱茵河委员会和多瑙河委员会。1874年在伯尔尼成立的万国邮政联盟是同类组织中最完善、最有影响的一个。成员国几乎遍及世界所有国家。它们的问世, 标志着现代意义的国际组织产生。国际行政联盟是现代国际组织的先导, 它把国际关系推向更广、更深的领域, 标志着国际社会和国际合作有组织化的开端。“进入19世纪最后的25年期间, 竞争的工业资本主义让位于垄断资本主义, 并伴随着国际事务方面的自由贸易帝国主义转变为全球性的殖民主义。”19世纪70-90年代, 欧美围绕着商品贸易和资本输出、军事安全、政治权力在非洲、中近东、远东以及拉丁美洲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各国为了解决此时充斥在他们之间因掠夺而不断增多的争端以及避免战争的发生, 于1899和1907召开了两次海牙会议。会议虽然未达成任何协议, 但就讨论和平解决争端和制定战争法规等问题上却取得了相当进展, 并具体规定了以斡旋、调停、调查、国际仲裁以及常设仲裁法院等项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承认大国与小国处于同等的地位, 产生了全体一致的表决机制。为国际组织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有所创新, 它第一次将国际会议扩展到欧洲之外的国家。这三百年, 国际组织处在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大国为保障经济环境, 维护安全, 逐步选择了以协调而非暴力的方式。

1.2 一战后, 国际组织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国联和联合国分别在战后被建立起来。两次世界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对和平的渴望甚至超过了生存。可以说, 是对和平的渴望催生了国联和联合国。这一点清晰写在《联合国宪章》的序言中:“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运用国际机构, 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步……”。同时在欧洲各国也为了各自的利益, 走向了联合的道路。法国希望借由欧共体束缚住德国, 借由欧洲的力量来实现自身的在欧洲大陆的领导地位, 德国则欲借此恢复正常的国家地位, 实现国家的统一, 英国是出于自己传统的均势外交路线, 选择了从共同体内部平衡欧洲。当然, 此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 也产生了以一系列的国际组织, 诸如北约、华约、东南亚条约组织以及中央条约组织。这六十年, 国际组织更倾向于是权力的工具, 是“保持权力, 增加权力和显示权力的手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 由于欧共体的成功经验和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组织建立起来。特别是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为实现区域内的资源、信息、技术的交流, 提高各成员国的实力, 促进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国际组织被看作是“区域一体化主体聚合的过程与结果。此时的国际组织更多的是强调区域的整体利益。”20世纪80年代后期, 国际组织更加注重微观层面, 一系列的国际组织被建立起来, “国家之间共同利益的增多导致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 正是国际组织和被确认为国际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载体”。

国际组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不同种类的国家利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虽然在不同的时期的发展速度不同。除此之外, 我们可以看出, 国际组织的发展不是一个被动的建构过程, 它是顺应国家间合作的需求而不断成长的, 它是国际关系发展, 国家间合作的自然结果。

2 国际组织与主权的关系

通过前文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出: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大会确立了国家主权原则到20世纪前期, 这200多年的国际关系发展过程中, 主权国家是基本的国际行为主体。甚至是国际关系的惟一执行者和参加者。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主权是国家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 具有排他性、至上性、权威性。在国际组织形成、演变时期, 其结构性功能和作用都是从属于主权国家间政治交往的产物。国际会议形式只不过是国际社会进行沟通交流的场所, 并不具备现代意义的国际组织所具有的结构、组织程度、规模、作用, 对国家主权不构成影响。但是, 二战以后, 各种国际组织纷纷建立, 其机构设置、职能范围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作用越来越大, 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主权国家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 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如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全球性的国际组织, 它们成员广泛, 在协调当代国际关系, 处理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矛盾、危机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主权的绝对排他性在国际组织的行为、作用中受到冲击。主权国家加入国际组织就必须遵守组织规章和国际法则, 承担规定的责任与义务, 如果违反组织规定或有关法律将受到制裁, 这对国家至高无上的主权来说必然意味着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就如杰克逊说的那样:“参加或接受一项条约, 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缩小国家政府行动自由的范围。至少, 某些行动如不符合条约规定的准则, 就会导致触犯国际法。”“国际组织是以管理单个主权国家所不能及的公共问题为己任, 它的存在本身反映了主权妥协的事实, 即国家把曾经包揽而现在无力管理的事务转让或让渡到具体的、共同协商的国际组织手里……在许多特定的问题领域的声明、决策和立法上会对国家主权的行使构成外在的规范限制。”昔日国家对自身内外的事务绝对而又排他的权利, 开始不同程度地流失到国际组织手中。加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中美关系的缓和, 使国际贸易、投资, 金融真正成为世界性的经济活动, 推动了全球化进一步高涨, 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各国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程度日益加深, 共同利益日益增多, 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协调和合作。但是全球化也让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造成更为深刻的影响, 进一步削弱了国家主权:“第一, 经济、安全自主权受到制约;第二, 民族国家的传统边界正在变得模糊。”除此之外, 全球化只是使主权行使的范围和空间发生变化, 立法权和军权仍然掌握在国家的手中, 主权事实上并未分割, 它只是让渡了一部分主权的使用空间。

合作和国际组织化是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单个的主权国家应经无法生存, 国际组织是国家聚合化的一个必经阶段, 在未来, 它将发挥更加完善的协调作用。

摘要:作为国际政治中重要的行为主体之一, 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从国家利益、主权两个政治视角, 通过梳理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 解析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际组织,利益与主权,趋势

参考文献

[1]玛莎.费丽莫, 袁正清.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2]李铁城.联合国五十年[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6.

[3]刘志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问题探讨[J].现代国际关系, 2002, (7) .

[4]苏长河.非国家行为体和国际关系[J].国际政治, 1998, (5) .

[5]孙关宏, 胡春雨.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6]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国际设计组织 篇5

工作思路和组织计划

一、项目概况

山西是中国能源富聚之地,素有“煤炭之乡”的称誉,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焦碳生产基地和煤层气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近几年来,山西煤矿及煤老板闻名全国,褒贬掺半!在国人的印象中,山西是能源大省、经济小省、发展慢省、环境差省。

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的能源资源优势,进一步改善山西的环境状况,以多种方式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能源与环境技术装备及投资,促进山西新型能源及工业基地的建设,经有关部门批准,由国际能源与环境中心、英国剑桥3E投资有限公司、晋中市及榆次区政府共同发起兴建“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

园区位于山西中部经济发展区,是以能源与环境装备制造产业为特色的功能完整的国际化生态产业园区。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抵达太原市第一景观大道—长风大街或太原机场仅需十分钟。园区自然环境良好,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开发潜力巨大。

园区规划范围为原国家储备局172库区东界线以西、新付村以南、天湖别墅以北、榆次东外环路以东的区域,首期规划面积约667公顷,其中存量土地315公顷。

二、对本项目的认识

晋中市是山西省的重要地级市,在全省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项目用地即处于榆次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对于突现能源环保产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能源和环保是热点和重点产业,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需避免无序开发和建设,应加强管理和控制,正是此次规划所需解决的重中之重。项目用地不仅晋中市榆次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及其资源条件,使得其成为城市功能优化和完善的重要区域所在。

山西必须走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之路,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寻常百姓都有此共识。打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对晋中人来说,能源与环境是一种情结,每当外地客人对我们的优质煤发出由衷的赞美时,作为晋中人却会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发展的滞后而苦涩„„时世造就了一批在晋中赚钱、在沿海置业安居的新晋商。

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规划原则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塑造具有晋中本身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具体概括为:

1、发展成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2、形成完善的景观绿化系统和多姿多彩的公共空间网络;

3、具有协调统一的城市天际线和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

4、对外交通网络多元化及高效率,形成多层次、高效率、安全便捷的交通系统,中心区提倡公共交通疏导人群,商业区内要提倡步行及无污染交通工具为主;

5、大学园区要形成静谧的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

6、运用水体与绿化丰富中心环境设计,建造一些地标性建筑;

7、在靠近公园地带严格控制周围建筑高度,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人们能够找到大自然风光的感觉;

8、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思想。

坚持历史与未来结合、能源与环境结合、水与绿结合、经济与文化结合,塑造有特色、有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核心产业园区。保护与加强城市历史文脉、尺度与肌理,建筑与环境共生的卓越的新城市空间。

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的规划要求以新的基点、新的价值观、新的理论方法创造新世纪的新城区。要具备:(1)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和面向公众的文化设施;(2)便利的商业购物空间和集中的商务中心;(3)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和四通八达的步行网络;(4)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高品质的城市形象;(5)具有生态化的、园林化的绿色空间;(6)营造景观地带,迈向世界先进的产业园的行列、达到国际水准,彰显晋中城

市新形象。

创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磁力场,吸引市民和外地人前来工作、生活、观光旅游;同时创造出吸引外资的良好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可从城市外围转变为宿迁市的城市客厅——具备新产业发展功能、城市经营管理功能、中心商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产学研协调发展功能、创新产业聚集功能、高尚居住功能、城市景观形象功能┅┅

运用具有前瞻性的理念以及与之对应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项目用地进行既具有理念超前、设计科学合理同时又契合晋中城市发展现状、具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设计。

三、本项目工作技术路线(工作思路、内容重点、成果形式等)

(一)工作思路

基于以上对于项目的认识,规划将把突现能源环境特色、维持和保护项目用地优良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最终使得项目用地不仅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将成为提升区域形象、增加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质以及体现现代都市生活风情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产业园区。

而具体规划工作将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展开:

1、背景研究与分析、评价

(1)、对于城市所处的区域发展背景的分析与研究。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区域,以及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找寻晋中市的发展机会,进而确定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在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规划将充分挖掘项目用地的潜在的价值,妥善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力争达到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与结构,将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2)、对于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与评价。主要对于城市现状的社会、经济、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俗、城市建设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侧重对于城市产业经济、产业格局以及居住形态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以明确项目用地的功能与开发方向,力争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等效益的“多赢”局面。

(3)、历史文化与区域空间特色研究。地域特色取决于功能、历史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均衡关系。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是纯粹的功能选择,而是应从区域空间演绎中把握其发展的脉络与特色,顺其自然,形成极富地域特的城市空间结构。

(4)、项目相邻地段的分析与评价。这部分的工作旨在全面分析与研究项目相邻地段的开发建设现状、功能结构布局等,使得项目规划方案能最大程度上与相邻地段吻合,实现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5)、项目用地的分析与评价。对于项目用地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从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趋势的高度,确定项目用地的具体功能选择与开发形式、开发强度等。

2、规划技术层面

(1)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以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适用性。

(2)深入分析并贯彻重要强制性内容规定:“六线”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塑造特定意图区范围及控制引导。

(3)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4)实现规划区的全覆盖。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将规划单元划分为“规划次单元”,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5)除专家参与规划的讨论审查之外,倡导引入地区政府、市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参与,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公平与合理性。

(二)内容重点

在区域发展背景中以及城市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挖掘项目自身所具有的种种优势,找准项目的区域功能定位,通过本次规划设计,使之成为倡导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提升城市品味、体现现代都市风情的全新区域,正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点所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六线”控制

道路红线规划控制:确定道路的红线宽度、位置、路幅分配、控制点坐标、平面交叉口渠化、公交港湾停靠站、道路缘石半径、公交站场、行人过街通道(包括地下过街通道)及其出入口位置、控制要求;确定立交等主要交叉口、交通广场形式、位置、控制要求;地形高差特别复杂的地区以及重要控制点应确定竖向标高。

绿化绿线控制:确定公共绿地(公园和街头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其它绿地(重点是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的位置、边界、规模,确定各类绿地绿化指标控制与建设要求。

文物和城市紫线控制:划定市级以上文物的文物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边界线,明确相关控制要求;落实“城市紫线”控制,具体包括: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以及其他非文物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范围及协调范围界线,明确相关控制要求;

河道蓝线控制:划定河湖水面水体规划位置、保护范围界线,确定断面形式、河底和水位(内河)控制标高,提出护坡(驳岸)设置设想及有关控制要求。

高压黑线控制:确定35KV及以上等级的高压线位、高压走廊保护范围,确定控制要求。轨道橙线控制:对已建设或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的线路划定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和轨道交通特别保护区;对已完成轨道交通专项控制规划的轨道线路划定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区,并划定具体轨道线位和站位以及保护控制范围,提出有关控制要求,确定出入口位置及控制要求。

2、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控制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控制

在进行专项研究和系统规划基础上,着重落实涉及空间利用的用地控制规划;按照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四个级别落实各类公共设施用地位置、边界、规模及设置要求。新建地区组织建立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并安排相应的配套设施;城市已建设地区分级落实各类公共设施用地,没有条件形成集中的居住社区中心和基层社区中心的,可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布局。

道路交通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控制

研究确定各类道路交通设施的规模,划定用地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提出各类设施的规划控制要求。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和预留。

研究确定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容量,划定各项市政设施源和站点的位置、规模、用地范围。

研究提出各类设施的规划控制要求。对涉及环境影响的(如水源保护)划定保护范围,涉及安全防护的(如环卫设施、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划定卫生安全防护距离。

3、高度规划控制

根据城市整体空间轮廓、景观视廊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特色塑造、用地条件、土地性质等因素合理确定高度分区。在确定特色展示区和特色敏感区的高度控制时,应进行景观视廊分析(包括竖向视线和平面视域分析);重要地段,应以地块为单元进行三维空间建模,以便于直观分析和研究。

高度分区应划分到街区,街区内有重要视廊控制的,应进一步深化到地块。高度分区一般分6级:12米以下、12-24米、24-35米、35-50米、50-100米、100米以上。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进行合并或细分。

4、特定意图区规划控制

特定意图区划定

根据城市特定意图区规划,在进一步研究地段特色基础上,划定城市特色展示区和景观敏感区的边界。

特定意图区主要控制要素

确定城市特色展示区内的特征要素,提出特色保护和塑造的原则和要求,提出拓展并组

织认知路径的方案;在凸现特色的同时,保证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协调性。

确定景观敏感区的控制要素,包括高度、风貌、色彩、体量等,提出控制要求。

5、技术图则规定

技术图则以规划管理的需求为导向,落实前述重要强制性规划内容,并提出地块建设控制和引导要求,将所有涉及空间利用的要求落实在“一张图”上,作为实施管理最直接、最基本和最完备的技术依据。

(三)、成果形式

总体规划设计成果为中英文对照文本,以中文版为准。

1、设计方案说明

包括背景及现状分析、城市设计整体框架、土地使用及空间形态、交通、景观和绿化体系、建设时序及发展策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投资估算等内容;

2、表达相关内容的设计意图的图纸

包括区域和区位分析、现状土地使用和自然环境特征、设计方案构思、土地使用功能布局、平面形态意向、竖向形态意向、地下空间利用、中心区、节点地区的深化设计、道路交通系统的组织、开放空间和绿化系统的组织、形体空间效果表现(如总体鸟瞰图、重要景观节点效果图、总体景观设计意象图等)、其他表达设计意图的图纸等;

3、总体规划布局模型,比例1:2000;

4、公示宣传材料

如有需要制作规划公示展板及单页宣传材料。

四、时间进度计划

本次规划计划需用60天时间完成(包括节假日在内),具体进度安排如下(这里假定以8月22号为项目开始时间):

1、2006年8月22日——24日

完成组织机构的安排落实和人员的合理调配等工作,做好下一步进行规划实施阶段所需人、财、物力等方面的准备。

2、2006年8月25日——9月3日

规划研究活动的组织进行,着重到现场实际进行实地及相关环境的考察,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制定初步规划。

3、2006年9月4日——18日

室内分析和综合研究,形成初步规划方案。

4、2006年9月19日——10月15日

先形成中间成果,与太原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及甲方有关机构及人员进行充分、及时的沟通,最后形成最终成果。

5、2005年10月20日

提交最终成果。

五、项目组技术人员计划

附件

六、对组织者的要求

承办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规划,履行合同有关责任。负责组织规划,包括计划任务书的制定,组织机构的安排落实和人员的调配,规划研究活动的组织进行,组织召开必要的规划讨论会议,完成项目最终成果(如文字编写、图件编制等)。

组织方承担规划编制组织工作,履行合同有关责任。负责编制总体进度把握,负责现状调查的配合和协助工作,负责组织有关会议、听取汇报并提出意见,负责技术把关和技术协调,负责后期成果审查、成果报批等工作。

六、对本项目资源条件的认识和评价

VII.Awareness and Assessment for the Resource Conditions of This Project.晋中市是山西省的重要地级市,在全省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项目用地即处于榆次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对于突现能源环保产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能源和环保是热点和重点产业,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需避免无序开发和建设,应加强管理和控制,正是此次规划所需解决的重中之重。项目用地不仅晋中市榆次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及其资源条件,使得其成为城市功能优化和完善的重要区域所在。

山西必须走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之路,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寻常百姓都有此共识。打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对晋中人来说,能源与环境是一种情结,每当外地客人对我们的优质煤发出由衷的赞美时,作为晋中人却会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发展的滞后而苦涩„„时世造就了一批在晋中赚钱、在沿海置业安居的新晋商。

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规划原则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塑造具有晋中本身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具体概括为:

1、发展成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2、形成完善的景观绿化系统和多姿多彩的公共空间网络;

3、具有协调统一的城市天际线和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

4、对外交通网络多元化及高效率,形成多层次、高效率、安全便捷的交通系统,中心区提倡公共交通疏导人群,商业区内要提倡步行及无污染交通工具为主;

5、大学园区要形成静谧的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

6、运用水体与绿化丰富中心环境设计,建造一些地标性建筑;

7、在靠近公园地带严格控制周围建筑高度,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人们能够找到大自然风光的感觉;

8、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思想。

坚持历史与未来结合、能源与环境结合、水与绿结合、经济与文化结合,塑造有特色、有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核心产业园区。保护与加强城市历史文脉、尺度与肌理,建筑与环境共生的卓越的新城市空间。

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的规划要求以新的基点、新的价值观、新的理论方法创造新世纪的新城区。要具备:(1)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和面向公众的文化设施;(2)便利的商业购物空间和集中的商务中心;(3)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和四通八达的步行网络;(4)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高品质的城市形象;(5)具有生态化的、园林化的绿色空间;(6)营造景观地带,迈向世界先进的产业园的行列、达到国际水准,彰显晋中城市新形象。

创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磁力场,吸引市民和外地人前来工作、生活、观光旅游;同时创造出吸引外资的良好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可从城市外围转变为宿迁市的城市客厅——具备新产业发展功能、城市经营管理功能、中心商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产学研协调发展功能、创新产业聚集功能、高尚居住功能、城市景观形象功能┅┅

国际设计组织 篇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对国际组织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由于创建的历史背景不同,各国际组织在机构属性、目的和原则上也呈现了多样化(详见表1)。

属性上,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都是涉及贸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组织。如经合组织创立于1961年,前身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目前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联合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致力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无息贷款或赠款,是国际信贷组织。作为协调全球多边贸易的国际组织,世贸组织原名为“关贸总协定”,这一名称更能体现其作为贸易协调组织的特点。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是一个促进国际理解、增进人类和平和保障人权的国际组织。

由于属性的差别,这些国际组织在目的和原则上也必然存在差异。经合组织的目的,我们可以从其50周年愿景宣言中看出:“需要恢复市场、机构和企业的信心,使之有效运作;重建卫生、公共财政,为将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创新、环境友好的‘绿色增长’策略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来培育和支持新的增长点;确保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能增长技能”。[1]世界银行的章程目的是资助贫穷国家,减轻世界穷困状况,提高生活水平。但是其真正掌控者是世界银行巨头,在实际运作中,世界银行并没有实现其对落后贫困国家的帮助,反而加剧了这些国家的贫穷。世贸组织致力于开放贸易体制、实现贸易自由化。所有世贸组织的成员国都要承诺开放市场,打破贸易壁垒,容许外来资本的进入,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实现贸易自由化。与之相反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促进国际理解和增进人类和平。这些也可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看出:“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的合作,对世界和平和安全做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有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2]

二、四大国际组织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取向

在上述对四大国际组织属性、目的和原则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它们在高等教育属性界定、作用认识、约束力、推动方式、政策重点和发展中国家地位等六方面的异同(如表2)。

(一)对高等教育属性的界定

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一般都具有“公共属性”和“市场属性”两种。虽然四大组织都认可上述两种属性,但不同组织的侧重点不同。一种是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所强调教育的市场服务特性。如世贸组织将高等教育作为可兹出售的商品或服务进行交易,即通过高等教育商品化来实现其国际化。根据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规定,除了完全由政府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核定例外领域),凡是要收取学费,具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都属于教育服务贸易范畴。[3]另一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强调教育的公共服务性质,致力于以文化交流为宗旨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高等教育是一种主要由政府主办,以免费或不计成本方式提供,并能长期投资的基本无竞争属性的服务。高等教育应最大程度体现民主平等的原则,为满足公共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类进步而存在。

(二)对高等教育作用的认识

高等教育的作用是多样的,既有文化社会功能,也有政治经济功能。不同的国际组织基于不同的创立宗旨和目的,对于高等教育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认识。

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共同点都是关注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在GATS相关规定中,世贸组织把国际服务分为12类155个分支部门,其中教育服务为第5类,而高等教育为第76个分支部门。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作为可兹出售的商品来获得经济利益,彰显了世贸组织着重高等教育经济作用的意图。由于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生产高科技知识方面的优势,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合组织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以及国际化的进程,希冀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来推动经济增长。而这一趋势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后更为明显,欧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大规模的失业、国内经济增速减缓等问题,如何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来推动经济增长成为经合组织的重要议题。但进入21世纪以后,经合组织也在部门和职能上进行改革,其宗旨是:“协助成员国和合作伙伴实现全民高质量终身教育,并为个人的发展、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融合做出贡献。”[4]这也显示了经合组织经济功能的减弱,社会功能日益凸显。

世界银行对高等教育作用的认识体现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和经合组织的经历类似,世界银行早期并不涉及教育领域,主要集中在战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和发电厂等,20世纪末期开始重视高等教育。如前所述,世界银行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业巨头操控,任何形式的信贷业务都是首先追寻经济利益的,同时在提供低息无息贷款甚至是赠款时都附带相关的政治条款,以达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的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作用的认识集中在文化和社会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二战”之后,其建立是各国人民渴望世界和平的反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组织法》中明确提出:战争的爆发主要根源于各民族之间缺乏对彼此的了解,进而产生猜疑与信任缺失;而消除这些猜疑与不信任的主要途径是广泛传播教育、科学和文化。显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推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强调高等教育在追求真理、交流思想、传播理念等方面的作用,旨在通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促成相互了解,达到共同繁荣。

(三)约束力

约束力主要体现在组织对各成员之间的规范方式。有的国际组织相对松散,只是提供交流和共享的平台,而有的则较为正式,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甚至是法律条文对各成员国进行管理。

其中,经合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约束机制相对松散,效力较弱。由于立法约束有限,经合组织对成员国的影响更多的是靠各种形式的软法律,主要是以柔性的或者非正式的手段来实现其功能和作用。这种形式对成员国没有约束力,成员国可以自愿参与经合组织实施的决策和项目。经合组织所采取的软法律的形式主要有平等审议(peer review)。平等审议可以描述为其他国家系统地分析和评估一个国家的表现,最终目的是帮助被审议国家改善决策、接纳最佳作法并遵守已建立的标准与原则。[5]经合组织通过这种方法为成员国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政策实践,但是这些方案和建议对成员国没有强制约束力,即成员国可以采纳,也可不予采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约束方式也相对较弱,不具强制性,正如其所强调,国际合作的真正基础应该是彼此之间的伙伴关系、相互信任与团结一致。[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各成员国的约束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公约、协定和决议等来保障思想传播和行动开展。但随着进一步发展,为了保障决议和项目的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采取了一些政策和法律形式来约束成员国的行动。

与之相对应的是,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约束力较强。为了规范投资行为、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绩效,世界银行提供的信贷服务是通过法律形式实现的,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和相应的附属条款,对资金接受国的约束力强。如世界银行的项目审批主要有项目的选定、准备、评估、谈判、执行与监督、后评价等6个流程。在项目的谈判中,如果世界银行和借贷国均无异议,就由世界银行邀请借贷国派代表到华盛顿谈判。双方就贷款协议和项目协定两个法律文件的条款进行确认,项目获批准后,世界银行和借贷国在协议上正式签字。协议一经签署,就具备强制性的法律效力。[7]

作为具有法人资格、致力于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交往的国际组织,世贸组织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包括加入和退出机制、决策机制、贸易政策审查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每一种机制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相应的原则,尤其是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如严格规定争端解决的时限、实行“反响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允许交叉报复和禁止未经授权的单边报复。[8]从法律上讲,世贸组织规则及GATS是捆绑物,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各项规则也属于其监控范围。高等教育属于GATS中列出的12类中的第五类,被视为一种服务贸易产品,必然同其他类服务贸易一样受其制约、服从世贸组织的一系列复杂规定。

(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式

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经合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即为了共同目标而结合进行磋商,弥合分歧,进而达成共识。经合组织主要通过出台审议报告和决策建议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如对其10个成员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主题审议之后,经合组织出台了《重新界定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变化进行描述,并倡议各国政府必须考虑这些变化,满足各方面需求。同时,经合组织也可受邀对成员国或非成员国的高等教育进行考察和审议,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通过广泛合作、国际会议和援助支持等来进行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如在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资格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发表《关于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资格的建议》,然后组织各个地区办事处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召开本地区研讨会,促进对话和协作,逐步建立本地区的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资格互认的机制与制度。[9]

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从世界银行对成员国的约束方式和约束力可以看出,其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式也必然是自上而下的。如世界银行对非洲高等教育的援助是通过一系列报告启动的:1994年《高等教育:经验教训》指出非洲高等教育面临的危机;2001年的报告《一个学习的机会: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知识和教育财政》对非洲高等教育发展进程进行反思;2002年《构建知识社会:高等教育新挑战》指出在新的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背景下,非洲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10]在此之后,世界银行又通过附加贷款条件、提供发展建议、影响其他援助机构、参与决策、召开国际会议、招募非洲专业人员等方式对非洲的高等教育发展施加影响。作为经济落后的一方,非洲为了获取资金,不得不接受上述方式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世贸组织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也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如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经济一体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和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原则,适用于所有服务业。[11]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必须遵守这些原则。虽然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立场不一,但是都要对高等教育服务做出承诺,并认真履行。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也承诺了GATS中的各项原则和规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做出的是部分承诺,具体在服务项目和推行方式上做出了部分承诺。

(五)制定政策的侧重点

上述几方面的差异也使各国际组织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有不同的取向和侧重点。经合组织侧重于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体系。自世贸组织实施《服务贸易总协定》以来,经合组织也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的贸易性,制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政策,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经合组织主要是通过召开会议、发布文件、报告等来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在21世纪以后,随着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激增,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经合组织教育工作的重点。经合组织在建设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就是2005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制定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指导》。该指导为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学生团体、质量保证和认证机构、学术认可机构和专业团体提供了不同的建议,成为跨境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指导原则。

世界银行对高等教育的政策重点无疑是资金的投入。20世纪60、70年代之后,世界银行开始关注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在1990~2007年,世界银行一共在高等教育领域投入了69.3亿美元,资助了104个国家的314个项目。世界银行的高等教育贷款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建设,包括校舍、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建设;二是高等院校教育科研人员的培养,尤其是社会与经济发展重要领域的人才培养;三是鼓励发展中国家用贷款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入学机会,资助贫困学生。[9]

作为贸易协定组织,世贸组织制定的政策注重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性,打破贸易壁垒,促进自由流动。根据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跨境支付,指分处不同国家的成员方之间的服务,由一成员方在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包括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第二种是境外消费,指服务消费者进入服务提供国,在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提供的服务,如留学、学术访问与进修等;第三种是商业存在,指服务者跨国在外直接投资,一成员方在其他任何成员方境内通过商业实体形式提供服务,如在他国直接开办的独资或合资学校、培训机构等;第四种是自然人流动,指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并暂居服务消费国而提供的服务,如中国的教育科研人员在国外就职,外籍教师来华任教等。[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方面更多是引导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促进国际合作交流。如“创业教育”思想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提出的。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首次召开了规模空前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目标、资金筹措和管理、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通过了《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及《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纲领》。这些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理念和“创业教育”思想迅速在全世界蔓延,直至今日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历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各成员国主要通过分享高等教育共识、讨论和磋商高等教育问题等方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如2009年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就有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代表参加。代表们就新形势下国际高等教育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促成了《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方面的新活力》的诞生。[14]

(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世界的总体发展是不平衡的,依据依附理论的说法,“中心———边缘”的体系始终存在:少数的发达国家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制定社会规则,主导世界的发展潮流;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被牵制的地位,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缓慢。这种现象也必然会反映在国际组织中。

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发展中国家是处于被扶持和帮助的对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反复强调要把帮助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作为主要使命,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支持。虽然世界银行也致力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以帮助其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但是由于该组织的性质和运行原则,使其更多追逐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最终并没有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于产生了负面的作用。

被誉为“富人俱乐部”的经合组织目前有34个成员国,主要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西兰、瑞士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合组织也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其核心仍旧是上述发达国家。相比之下,世贸组织的“中心———边缘”体系更为明显。长时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世贸组织框架中的边缘位置。世贸组织的规则一直是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其中主要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如少数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将高等教育纳入服务贸易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旦进入世贸组织所规范的国际学术市场,只能成为利益角逐的竞技场,丧失其对本国社会的发展和贡献,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也有可能会被发达国家所支配,成为发达国家进行新殖民主义的舞台。由此,“中心———边缘”的模式只会越演越烈。如2002年4月,拉美与西班牙、葡萄牙的众多大学在巴西召开了一次大会。与会代表反对用GATS来规范高等教育的行为,认为这一做法会使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倡议各国政府不要签署任何有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15]

三、结论

上述四大国际组织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但由于属性、原则和使命的不同,四者在高等教育属性界定、作用认识、约束力、推动方式、政策重点和发展中国家地位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关于高等教育属性的理解。虽然不同的国际组织都承认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两方面,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是我们一直以来强调和重视的,而正如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到的那样———“高等教育通过满足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来获得自身的合法地位”,21世纪社会的要求需要我们正视高等教育的“商业”属性。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高等教育的“商业”属性并不意味着其偏离学术旨趣、降低质量标准等完全负面的影响。

第二,利用国际组织的发展平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还很不完善,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数量的迅速增长,其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从硬性条件到软实力,我国的高等教育都亟待提高。在这一时期,我们应准确把握不同国际组织的高等教育政策侧重点,充分利用其提供的多种发展机遇,如世界银行提供的项目资金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和平台等,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大环境。

第三,关于国际组织的规则。正如上文分析,各国际组织也有不同的运行规则。作为上述几个组织的成员国或观察国,中国要学会使用规则来保护自己,发展自己。不同的国际组织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中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远没有达到成熟。清晰认识不同国际组织的性质,才能在规则所提供的平台上更好地生存,也才能规避风险和侵蚀。

最后,掌握主动权,引领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在越来越多的国际重大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遵守和利用规则的同时,中国未来要学会引领规则,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更好地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体现我们的价值诉求,从而真正在国际舞台上掌握主动权,发挥主导地位,更好地谋求自身发展。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由于自身属性、目的和原则的不同,各国际组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向方面也存在差异,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国际组织人才十大核心素养 篇7

那么,国际组织中的国际化人才究竟该具备何种能力?笔者以联合国系统专门人才为对象,收集了1742份招聘说明书,并对国际公务员进行了深入访谈后,发现国际组织人才需要具备十大基本素养。

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所谓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国心,虽然国际公务员的《行为准则》中要求工作人员“在其与组织外任何权力机构的关系上保持独立”,“不寻求也不接受本组织外任何政府、个人或实体的指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放弃个人的政治观点或国家观点。事实上,在国际组织中工作,没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不仅无法在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中找到明确的自我定位和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优势,更无法以一个自信的形象和积极的心态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开展工作。

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国际组织是一个不同文化汇聚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要在这个大家庭中和谐共处,就必须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价值,尊重并理解多元化的观点,并能自觉地审视自身的偏见和行为,与不同性别、不同背景的人有效地开展工作。此外,作为倡导性别平等的表率,联合国特别重视女性地位,例如,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招聘说明书中,还特别注明“特别鼓励来自各会员国的女性申请职位”。

客户和目标取向的思维方式。联合国强调要以“客户”即联合国服务的对象国为中心,能识别并满足他们的需要,与他们经常保持联络,并对他们的反馈进行及时回应。同时,联合国还特别强调“目标取向”的思维方式,工作时必须目标明确,并鼓励在不同的团队层面共同合作,确保及时优质地完成任务。这在世界银行中强调得尤为突出,是员工聘用和考核时的重要评价项目。

语言沟通能力。联合国有六种官方工作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和汉语。其中英语和法语最为重要。联合国的很多机构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能够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交流。当然,除了要做到听说读写“四会”,更为重要的是运用这些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比如能够进行协商谈判,做口头报告,在公众面前演讲,撰写相关报告或文件等。而且联合国要求员工必须能够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并做到有效、清晰、简洁、准确可信、能阐释复杂的问题,同时要有吸引力,便于对方理解。

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是任何工作的基础。联合国也要求其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素养,能够使用办公软件或其他与职业有关的专业软件。当然,信息技术并不局限于对于计算机的使用,国际组织员工必须积极地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技术,同时还要理性地认识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团队合作能力。国际组织要求员工必须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能够与不同的对象进行合作,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与多种利益相关者 (如非政府组织、行业专家、政府人员) 合作、与不同职位级别的工作人员合作(特别是高层人员)、与机构内外的人员合作、与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合作。除此之外,他们需要在合作中灵活地进行角色转换,既能够做领导,又能做队员;既能独立工作,又能参与团队合作。

组织、计划、管理与领导力。国际组织要求员工必须有良好的执行力,以保障组织理念的落实。这些执行力包括分析、计划、资源调动与整合、时间管理、组织协调等能力。此外国际组织特别强调,管理与领导力不仅仅是具备管理职责的高级职员才应具备的能力,各级职员都应具备,主要表现为能够建立和促进团队合作,具备复杂环境下对未来的洞见,并能高效地制定决策,学会授权并信任下属,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主动地分享成功并承担风险。

主动开放、认真负责、灵活应变、积极抗压的个性特征。国际组织要求员工积极主动、乐观外向,在认真负责的同时具有宽容的态度,处事灵活,为人机智,对别人提出的要求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回应,对于突发事件能灵活沉稳地应对。此外,在国际组织工作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同时也需要承受多种压力,包括紧张的日程安排、复杂的国际事务处理、频繁的国际流动,快速地跨界学习等,有时还需要志愿者精神,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工作。

学习意愿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国际组织大量的工作是基于专业发展基础之上的跨学科工作,同时很多国际组织自身也是知名智库,所以国际组织的员工必须要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对待学习持开放的心态,学会及时地分享知识、更新知识,特别是根据任务需求寻求所需的新知识,并快速学习。可以说,持续学习是国际组织人员的日常生活状态。

国际设计组织 篇8

现代国际刑法起源19 世纪末期国际社会对打击海盗犯罪行为的需求, 美国的菲尔德、德国的李斯特等都曾倡议起草统一的国际刑法典, 但由于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作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侵略战争等严重国家暴力行为应当受到惩罚, 1918 年欧洲各国签订的《凡尔赛合约》第一次以国际公约的模式对战争犯罪做出规定, 开国际刑事法律规范之先河。国际刑法在二战后得到蓬勃发展, 纽伦堡军事法庭及远东军事法庭先后设立, 审判了众多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 如德国的戈林、日本的东条英机等。此后, 国际社会虽再无世界性大战爆发, 但是局部动乱时有发生, 特别是中东、非洲等地因政权更迭频繁、宗教矛盾充斥、地缘政治角逐等原因导致局部冲突从未间断。同时一些新型国际犯罪开始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 例如恐怖主义罪、反人类罪、贩卖毒品罪等, 使得国际刑法获得了全新的发展。1998 年7 月17 日联合国通过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这是一部包含刑事实体规范及程序规范的国际刑事公约, 旨在通过设立国际刑事法院, 对违反国际刑事法律规范、犯下国际刑事罪行的罪犯进行审判。

二、ISIS恐怖组织及国际刑法的适用

ISIS ( 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 , 前身为卡扎维领导的国际圣战组织, 2003 年成立并对当时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宣誓效忠。2006 年卡扎维被美军击毙后国际圣战组织陷入混乱, 直至2009 年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接手ISIS。巴格达迪利用叙利亚发生内战混乱, 壮大ISIS的力量, 目前控制了伊拉克西北部和叙利亚东北部等大片区域。ISIS等恐怖组织的诞生与发展与阿拉伯世界宗教派系斗争关系深切, 伊斯兰世界存在逊尼和什叶派两大教派, 两大派内部又分为众多细小派系, 如逊尼派中有罕百勒、哈乃斐、沙斐仪、马立克等派系。各宗教派系政教不合、加上欧美大国地缘政治力量角逐导致阿拉伯世界持续动荡, 从而为ISIS等恐怖组织发展、壮大提供了温床。

国际刑法的适用范围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从最初主要对国际海盗犯罪的制裁到对二战战犯的审判, 发展至今既包括战争罪、种族灭绝罪、反人类罪等传统罪名, 也有劫机、贩卖毒品、经济犯罪等新型罪名。21 世纪后全球局势稳定, 恐怖主义开始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以基地组织、东突恐怖分子、ISIS等为代表的恐怖组织先后活跃于世界舞台, 主导并制造了众多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 包括美国9·11 事件, 我国昆明暴恐事件以及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等等。国际恐怖主义的肆虐急需强硬有力的规则去惩罚, 因此国际刑法将此类极端反人类的恐怖行为纳入了制裁的范围, 也为各国开展反恐行动提供法律上支持, 使得反恐军事行动更为合法有效。

三、反恐军事行动的国际刑事司法模式探索

目前国际上常设的国际刑事司法组织有两个, 一是总部设在法国里昂的国际刑警组织, 另一个是依《罗马规约》建立的国际刑事法院。但固有缺陷使得这些国际刑法机构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特别是在应对国际恐怖主义方面。国际刑警组织由于其政治中立立场极少介入有关宗教、军事、国家争端的案件, 目前实际主要处理毒品贩卖、走私军火、偷运人蛇、贪污腐败案等犯罪, 虽恐怖犯罪也属国际刑警查处范围, 但由于缺少一支强力警察部队使得其对ISIS等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恐怖组织束手无策。国际刑事法院是一个专门审判机构, 其是否具有强制管辖权国际社会尚无定论, 且因缺少强制执行能力, 国际刑事法院对ISIS等恐怖组织威慑力有限。

新型恐怖组织大多具有强大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强大者如ISIS等是可以和当地政府军相抗衡的武装力量。为了有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国际社会有必要组建由国际刑警组织组协调的反恐军事部队, 而后由安理会激活《联合国宪章》第七条效力, 赋予反恐部队开展军事行动打击恐怖组织、捉拿罪犯权力, 在罪犯归案后则由国际刑事法院进行判决。在糅合了《联合国宪章》第七条, 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警组织力量后, 不仅可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际刑法运作机制, 又可为目前各国开展反恐军事行动赋予合法性, 结束各自为战的混乱现状, 必定能够对国际恐怖犯罪产生严厉制裁。

参考文献

[1]朱文奇.国际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朱文奇.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和国际刑法的发展[J].政治与法律, 2003.

张晓刚: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 篇9

化组织 (ISO) 大会上,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提名的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钢铁协会副主席张晓刚成功当选I S O主席。这是自1947年ISO成立以来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国际组织的最高领导职务。

中国人当选ISO主席, 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充分体现, 将推动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有利于我国产业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 提高我国产品质量, 更好地服务大众。

国际组织与会计全球化探析 篇10

一、国际组织与会计全球化

全球化和国际社会的组织化是互为因果、彼此促进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国际组织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载体和依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任何全球性与区域性重大问题的处理,如果没有相关的国际组织的参与,都难以获得圆满解决。会计全球化早在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召开的第一届国际会计师大会就开始了,但真正开展则主要是通过一些国际政府组织机构和民间会计职业组织等国际组织进行的。

主要政府组织机构主要有联合国会计和报告国际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欧洲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非洲会计理事会(AAC)等,它们分别各自在公司层次、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进行会计审计方面的协调,甚至与民间会计组织之间协调,对会计全球化作出了贡献。

会计全球化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民间会计职业组织,虽然它们制订的准则不具有强制力,但能得到国际性职业组织间和各国的普遍认可与支持,推动了会计全球化。民间会计职业组织主要包括北欧会计师联盟(NFA)、欧洲财政经济会计专家联合会(VEC)、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其中,IASB对国际会计实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国际会计的理论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当前会计全球化的关键;IFAC的分支机构如亚洲太平洋会计师联合会(CAPA)、欧洲会计师联合会(UFA)、南北美会计师联合会(AIC)、西非会计团体联合会(ABWA)、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对各地区的会计协调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我国如何应对会计全球化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在很多国家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分为四个依次递减的层次:要求全部企业、要求部分企业、允许全部企业、允许部分企业。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积极广泛地参与会计国际协调,从《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到2007年1月1日38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无不表明了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巨大进展。如何利用和发挥自己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来应对会计全球化,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上述所言,笔者认为我国在应对全球化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从我国国情考虑。

由于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首先,应当从社会经济环境、法律法规、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做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基础配套工作,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对会计从业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其次,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只有建设和完善了本国的会计标准执行机制,才能在国际组织中有发言权。再次,关注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会计信息披露全程电子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增强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如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XBRL)——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语言,我国深交所对XBRL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是全球首家提出将XBRL技术应用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领域的机构。最后,设立若干个的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投入经费,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密切与各重要国际组织秘书处的联系;准备参与国际组织工作的有关人才;在高等院校开设国际组织的公共课,并把国际组织列入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等等。

(二)积极参与国际会计交流,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其实,在会计国际协调中,实际已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如欧盟,之所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因为在2005年或者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建立欧盟统一的金融市场,提高其竞争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谈判力,尤其是提高与美国的抗衡能力。而发达国也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起点与发达国家是不平等的。根据全球性会计准则实现的两阶段来看,在未来3至5年内,制定一套能够被美国和欧盟所接受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一首要目标是虽未得到发达国家的全面认可,但是从美英及欧盟对国际会计准则及国际报告准则的趋同来看,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只有这个阶段性目标实现后,IASB才有可能转向中小企业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信息需求。可见,IASB在考虑发达国家和成熟市场的同时,也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环境因素。这就给发展中国家很好的机会。我国于1997年加入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并成为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察员,现已当选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这样,一方面我国可以充分利用IASB会议的开放机制参加会议和提供观点,反映我国的特殊情况,尽可能地对国际协调施加我们的影响,例如建议IASB立项研究经济转型国家的会计问题等,以便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新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参与IASB的具体工作,与IASB的工程项目进行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加强地区国际组织间的协调和沟通。

上一篇:计量经济学研究下一篇:网络设备与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