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

2024-07-10

国际组织(精选12篇)

国际组织 篇1

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及其关系, 围绕着获得权力、保持和夺取权力而展开。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产生以后, 政治集中体现出了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政治的内涵被赋予了经济含义, 现代的公共领域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形成的, 经济生活控制和驾驭政治生活, 政治本身要从经济生活中去寻找自己的合法性支持, 政治本身不再具有民族国家形成之前的独立的意义。也就是说, 在用政治视角分析国际组织时, 经济因素是始终渗透始终的。二是突出了主权的核心作用, 主权是民族国家区别于之前的城邦、神圣帝国最显著的标志, 它意味着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出现了一种集中的权力, 而这种权力是受法律保护, 确认的。虽然这种法律经历了一个从君主法到民主法的发展阶段, 但它却赋予了国家合法性。因此在对国际组织进行政治分析时, 蕴含着经济因素的利益分析和让渡主权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1 国际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动因——国家利益

摩根索在《政治学的困境》一书中指出: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所构成的, 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满足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等需要的各种因素的有机综合。不过, 国际利益并非一个泛化的概念, 只有那些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的国家利益, 才受到国家的重视。大部分国际关系理论都以这一假设为基础:国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偏好被认为是国家本身所固有的”, 它们来自于国家内部的物质状况和功能需要, 是国内政治活动的结果。国家总是为了实现某一国家利益而决定采取一定的国家行为。国家在选择参加国际组织时, 国家利益是最根本目标与出发点。国家利益的需求刺激了国际组织的产生。

1.1 三十年战争——一战前国际组织的发展

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正式形成以及国际组织的萌芽, 都始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此次会议上确立的主权原则, 使国家具有了最高权威性, 拥有独立的生存与发展需求, 也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除此之外, 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的方式协调国家关系, 解决国际问题。由于国际组织是以协议, 条约等正式的法律形式来解决彼此间的冲突, 协调各方的立场,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织的原始状态。三十年战争后, 英国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同荷兰争夺海上利益, 接着法国, 普鲁士, 俄国以及独立后美国都相继发展了资本主义, 民族利益被奉为硅皋。此时的民族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 国际社会进入无政府状态, 各国不断加紧对权力的争夺与扩大威斯特伐利亚和维也纳体系的失败证明当时的均势状态是无法承载激烈的权利运动。但是, 这却内在地产生了对权力加以协调为主要目的的国际组织的需要。此后, 国际组织的发展主要形式是欧洲协调。《休蒙条约》为奠定基础的欧洲协调会议机制, 是欧洲各主要大国以会议外交的方式处理欧洲或与欧洲有关事物的一种定期协商制度。条约规定缔约国定期举行会议, 协调一致, 维持欧洲和平。欧洲协调从1814年维也纳会议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整整100年之久, 在此期间, 欧洲大国频频召开国际会议约三十次, 欧洲四十年无战事, 可以看出欧洲协调起到的缓冲作用。而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时期正是这一阶段。之后, 国际行政联盟代替了欧洲协调, 国际组织进入实践运行的阶段。国际行政联盟主要致力于各国在共同利益上的实际合作, 包括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卫生等广泛行政技术事项, 也称万国联盟。最早出现的国际行政组织是1815年和1856年成立的莱茵河委员会和多瑙河委员会。1874年在伯尔尼成立的万国邮政联盟是同类组织中最完善、最有影响的一个。成员国几乎遍及世界所有国家。它们的问世, 标志着现代意义的国际组织产生。国际行政联盟是现代国际组织的先导, 它把国际关系推向更广、更深的领域, 标志着国际社会和国际合作有组织化的开端。“进入19世纪最后的25年期间, 竞争的工业资本主义让位于垄断资本主义, 并伴随着国际事务方面的自由贸易帝国主义转变为全球性的殖民主义。”19世纪70-90年代, 欧美围绕着商品贸易和资本输出、军事安全、政治权力在非洲、中近东、远东以及拉丁美洲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各国为了解决此时充斥在他们之间因掠夺而不断增多的争端以及避免战争的发生, 于1899和1907召开了两次海牙会议。会议虽然未达成任何协议, 但就讨论和平解决争端和制定战争法规等问题上却取得了相当进展, 并具体规定了以斡旋、调停、调查、国际仲裁以及常设仲裁法院等项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承认大国与小国处于同等的地位, 产生了全体一致的表决机制。为国际组织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有所创新, 它第一次将国际会议扩展到欧洲之外的国家。这三百年, 国际组织处在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大国为保障经济环境, 维护安全, 逐步选择了以协调而非暴力的方式。

1.2 一战后, 国际组织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国联和联合国分别在战后被建立起来。两次世界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对和平的渴望甚至超过了生存。可以说, 是对和平的渴望催生了国联和联合国。这一点清晰写在《联合国宪章》的序言中:“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运用国际机构, 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步……”。同时在欧洲各国也为了各自的利益, 走向了联合的道路。法国希望借由欧共体束缚住德国, 借由欧洲的力量来实现自身的在欧洲大陆的领导地位, 德国则欲借此恢复正常的国家地位, 实现国家的统一, 英国是出于自己传统的均势外交路线, 选择了从共同体内部平衡欧洲。当然, 此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 也产生了以一系列的国际组织, 诸如北约、华约、东南亚条约组织以及中央条约组织。这六十年, 国际组织更倾向于是权力的工具, 是“保持权力, 增加权力和显示权力的手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 由于欧共体的成功经验和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组织建立起来。特别是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为实现区域内的资源、信息、技术的交流, 提高各成员国的实力, 促进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国际组织被看作是“区域一体化主体聚合的过程与结果。此时的国际组织更多的是强调区域的整体利益。”20世纪80年代后期, 国际组织更加注重微观层面, 一系列的国际组织被建立起来, “国家之间共同利益的增多导致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 正是国际组织和被确认为国际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载体”。

国际组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不同种类的国家利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虽然在不同的时期的发展速度不同。除此之外, 我们可以看出, 国际组织的发展不是一个被动的建构过程, 它是顺应国家间合作的需求而不断成长的, 它是国际关系发展, 国家间合作的自然结果。

2 国际组织与主权的关系

通过前文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出: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大会确立了国家主权原则到20世纪前期, 这200多年的国际关系发展过程中, 主权国家是基本的国际行为主体。甚至是国际关系的惟一执行者和参加者。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主权是国家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 具有排他性、至上性、权威性。在国际组织形成、演变时期, 其结构性功能和作用都是从属于主权国家间政治交往的产物。国际会议形式只不过是国际社会进行沟通交流的场所, 并不具备现代意义的国际组织所具有的结构、组织程度、规模、作用, 对国家主权不构成影响。但是, 二战以后, 各种国际组织纷纷建立, 其机构设置、职能范围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作用越来越大, 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主权国家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 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如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全球性的国际组织, 它们成员广泛, 在协调当代国际关系, 处理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矛盾、危机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主权的绝对排他性在国际组织的行为、作用中受到冲击。主权国家加入国际组织就必须遵守组织规章和国际法则, 承担规定的责任与义务, 如果违反组织规定或有关法律将受到制裁, 这对国家至高无上的主权来说必然意味着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就如杰克逊说的那样:“参加或接受一项条约, 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缩小国家政府行动自由的范围。至少, 某些行动如不符合条约规定的准则, 就会导致触犯国际法。”“国际组织是以管理单个主权国家所不能及的公共问题为己任, 它的存在本身反映了主权妥协的事实, 即国家把曾经包揽而现在无力管理的事务转让或让渡到具体的、共同协商的国际组织手里……在许多特定的问题领域的声明、决策和立法上会对国家主权的行使构成外在的规范限制。”昔日国家对自身内外的事务绝对而又排他的权利, 开始不同程度地流失到国际组织手中。加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中美关系的缓和, 使国际贸易、投资, 金融真正成为世界性的经济活动, 推动了全球化进一步高涨, 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各国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程度日益加深, 共同利益日益增多, 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协调和合作。但是全球化也让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造成更为深刻的影响, 进一步削弱了国家主权:“第一, 经济、安全自主权受到制约;第二, 民族国家的传统边界正在变得模糊。”除此之外, 全球化只是使主权行使的范围和空间发生变化, 立法权和军权仍然掌握在国家的手中, 主权事实上并未分割, 它只是让渡了一部分主权的使用空间。

合作和国际组织化是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单个的主权国家应经无法生存, 国际组织是国家聚合化的一个必经阶段, 在未来, 它将发挥更加完善的协调作用。

摘要:作为国际政治中重要的行为主体之一, 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从国家利益、主权两个政治视角, 通过梳理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 解析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际组织,利益与主权,趋势

参考文献

[1]玛莎.费丽莫, 袁正清.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2]李铁城.联合国五十年[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6.

[3]刘志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问题探讨[J].现代国际关系, 2002, (7) .

[4]苏长河.非国家行为体和国际关系[J].国际政治, 1998, (5) .

[5]孙关宏, 胡春雨.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6]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7]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第七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国际组织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了解其主要职能。

(2)通过重要国际组织的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认识到国际组织既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又是国际斗争的主要场所。同时,了解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中国地位的提升,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会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资料搜集与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了解国际组织的产生,认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联合国的内容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等重要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1、自主学习:

(1)联合国:

利用课件及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主要从几方面向其他同学介绍:

1、由来及英文简写

2、地位

3、主要机构有 、、、、、总部在

4、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5、职能

6、职责

7、重点关注的问题

(2)世界贸易组织:

1、宗旨 2、总部设在

3、主要职责 , 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关注世界: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搜集近期的国际热点问题,谈谈联合国参与了其中哪些问题的调解和解决。

【探究结论】

学习任务(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红十字会

1、自主学习:

(3)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1、性质、标志

2、精神

3、理想

4、主办奥运会的城市是怎样确定的?

5、想一想下届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届时我们上几年级了?能为奥运会做些哪些工作?

(4)红十字会:

主要包括:

1、标志

2、宗旨

3、主要任务

2、小组交流:小组交流 提出疑难

【探究结论】

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1、短剧:

甲:伊拉克国内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能,被饥饿、疾病、缺水缠身

乙:我们红十字会的救济药品、食品和医疗队很快就会抵达伊拉克,帮助你们解决困能

问:国际红十字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短剧: 在马拉松跑道上,一名队员摔倒了,另一位不同国籍的队员马上跑过去扶起对手,两个人继续前进!

问: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精神?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也具备了这种精神?

3、短剧:时间的夏天

甲:我们这里生产的蔬菜肉嫰色鲜无公害,能不能到你们美国的市场上去卖?

乙:你们不是世贸成员,产品再好我们也不要,除非多拿点关税!

时间的夏天

乙:我们想买你们这里的蔬菜,这是五年的订单!

甲:我还要再让律师把合同看看,然后再签!

问:前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说明世贸组织的职能是什么?

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

图文结合 区分不同的标志 结合时事 理论联系实际

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联合国的`总部设在( )

A.日内瓦 B.纽约 C.洛桑 D.伦敦

2.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 )

A.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B.宣传奥林匹克精神

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D.增进健康和福利进步

3.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是( )

A.WTO B.GDP C.OPEC D.APEC

4.奥林匹克倡导的精神是( )

A.更高、更快、更强 B.和平、友谊、进步

C.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D.和平、自由、公平

5.红十字会起源于( )

A.19世纪中叶 B.18世纪中叶 C.20世纪中叶 D.二战中

6.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卫生条件是下列哪个国际组织关注的问题( )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奥委会

C.红十字会 D.联合国

7.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的重要国际组织是( )

A.OPEC B. APEC C. WTO D.上海合作组织

8. 联合国总部设在下列哪个国家内?( )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从4月1日开始至5月3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 进行境外传递。火炬途经五大洲19个国家的19个城市和中国的香港、澳门,境外传递总行程9.7万公里,火炬手2000多名;总天数是33天;中国登山队于205月8日9时17分顺利登顶珠峰,奥运火炬祥云在珠峰熊熊燃烧。

(1)国际奥委会的总部设在 (国家) (城市)。

(2)上图是 标志,年第 届奥运会将在 举行。

(3)黄色的一环是 大洲,黑色的一环是 大洲。

10.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搜集资料,看能否回答下列问题:

(1)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有哪几个国家?

(2)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是谁?

(3)近期世界上有什么热点问题?联合国参与了哪些问题的调解和解决?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巴以冲突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在冲突中伤亡的无辜平民,无疑是最应得到同情的。巴以冲突,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 巴以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巴以双方基于民族、宗教对立和隔阂形成的互不信任,是冲突激化和持续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

(1)在世界政区地图中找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位置。

全新的独立国际组织 篇3

国际刑事法院概况

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建立的法律基础是《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又称《罗马规约》)。《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于1998年7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建立国际刑事法院外交全权代表会议上通过,并于2002年7月1日正式生效,国际刑事法院也于当天正式成立。事实上,建立国际刑事法院是国际社会由来已久的理想和目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围绕着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讨论就已开始。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和探索,但因各种原因,国际刑事法院长期没有建立起来。经过50多年的努力,方实现了这一理想和目标。与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院等临时性国际司法机构不同,国际刑事法院是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司法机构,且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实体。虽然并不直接隶属联合国,但联合国在国际刑事法院建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式成立后,联合国安理会也有权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案件。

到2010年3月,已经有111个国家成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另有37个国家签署了该规约,但尚未得到各自国家立法机构的批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因各自的考虑或国内立法机构的阻挠,并没有加入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刑事法院共有18名法官,由缔约国大会选举产生。在任何一次选举中,每一个缔约国均可提出候选人,且该候选人不必是本国国民,但必须是缔约国国民。根据规定,当选法官中不得有两名为同一国家的国民。选出的法官抽签决定任期,三分之一任期3年,三分之一任期6年,三分之一任期9年。《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没有明确规定被选举法官的具体比例,但其第36条第8款规定,应考虑到法官的组成需具有世界各主要法系的代表性、公平地域代表性与适当数目的男女法官。国际刑事法院的第一任院长为加拿大籍的菲利普·科奇(PhilippeKersch)。国际刑事法院设在荷兰海牙,工作语言为英语和法语。国际刑事法院的经费主要来自缔约国的摊款以及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个人等的捐助。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由联合国经大会核准提供一定的经费。

法院的职权及作用

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规定,国际刑事法院对下列犯罪具有管辖权: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4条第2款规定:国际刑事法院只能在缔约国境内或以特别协定在其他国家境内行事职权。与国际法院只受理涉及国家之间的争端的案件不同,国际刑事法院则只受理涉及自然人的案件,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而且只能在各个国家所属的法院不能“自主”审理的情况下才可介入。国际法院和国际刑事法院的不同职权,体现了国际司法领域的互补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国际刑事法院的检察官根据预审庭的同意,应某个国家或联合国安理会的请求对相关的自然人进行起诉。根据规定,国际刑事法院只能审理其成立之后的犯罪案件,而对之前的犯罪案件则“职权受限”。

国际刑事法院的上述职权及其履行,符合国际社会日益法治化、规范化的潮流,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普遍正义提供了机制上的可能性。在现实中,国际刑事法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它弥补了国际司法体系的不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当今世界存在大量的矛盾和分歧,由此引发的纷争、冲突乃至战争不断。要协调:解决上述问题,从国际司法的角度而言,既要有针对国家的司法机构,也要有针对自然人(如决策者)的司法机构,这样才能全面地“司法”,才能更好地实现国际普遍正义。随着联合国以及国际法院的建立,针对国家的国际司法机构早已建立并不断完善。针对一些特殊的事件,在联合国主导下曾经建立一些临时性的针对自然人的国际司法机构,例如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院(]993年)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院(1994年)。但这些临时性的国际刑事法院只是因特殊事件而建立,不具有国际普遍性的管辖权。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弥补了这一缺憾,使得国际司法体系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具有了真正的全面性。

第二,它有助于约束决策者的行为。长期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着种族屠杀、针对平民的谋杀和迫害、战争中的“违法(《日内瓦公约》)”行为等各种现象。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决策者,而在现实世界中,上述行为的决策者基本都是身居高位、拥有重权的人。从国内层面看,很多国家的国内法对决策者实行特殊的“法律保护”(特别是在任期间),有的决策者则身为政府的反对派领导人而致使本国司法机构难以对其展开调查、审判。从世界层面看,长期以来,国际上也缺少一个能够独立而公正地调查、审判决策者的司法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很少的决策者对其决策所产生的“恶果”受到惩罚。对于上述行为的决策者,长期缺乏制约机制,使得很多决策者进行决策时顾虑较少,往往做出一些“非理性”甚至“非人性”的决策。在国内司法制约较难的情况下,国际司法制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各国所属的法院无法对相关决策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国际刑事法院可以根据相关程序和原则介入,通缉、惩罚相关决策者。这必将对决策者的决策心理产生威慑作用,促使其决策的时候更为谨慎。

第三,它有助于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国际刑事法院的威慑作用也将促使争端的参与方更多地寻求通过谈判等和平手段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分歧,避免冲突、战争的爆发,或者缓和冲突、战争的程度,这同样可以对实现国内和国际和平与安全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国际刑事法院在理论和现实中也存在较多的不完善之处,例如,现阶段存在被大国“利用”而谋取私利的问题,受到联合国安理会、主权国家的种种限制,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一些大国不是其成员国,等等。这些因素制约着国际刑事法院作用的发挥,但这并不能掩盖国际刑事法院给整个国际社会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国际刑事法院受理的案件

到目前为主,国际刑事法院受理的案件并不多。自2002年成立以来,共有3个缔约国(乌干达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中非共和国)主动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案件,一个非缔约国(科特迪瓦)自愿就其境内有关情势接受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联合国安理会也于2005年3月就苏丹达尔富尔情

势通过第1593号决议首次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案件。其中,2004年1月29日,乌干达政府诉该国反政府武装“圣灵抵抗军”领导人一案,是国际刑事法院所正式立案调查的第一案。在上述案件中,以苏丹达尔富尔一案影响最大。

2005年6月6日,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路易斯·莫雷诺一奥坎波宣布,国际刑事法院将对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战争罪嫌疑人展开调查取证工作。2008年7月14日,路易斯·莫雷诺一奥坎波正式向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庭提交报告。报告指控苏丹总统巴希尔“基于政治动机”命令政府军和阿拉伯裔民兵对达尔富尔地区的富尔人、马萨里特人和扎加瓦人实施种族屠杀,犯下灭绝种族等多项罪行,要求向巴希尔发出逮捕令。2009年3月4日,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在达尔富尔地区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正式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这是国际刑事法院正式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个国家的现任元首发出逮捕令,引起了国际社会强烈反应,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更多。由于苏丹在2000年9月签署《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后一直没有批准该《规约》,因此,从条约只对缔约国适用的国际法一般原则来看,国际刑事法院对苏丹公民没有管辖权,苏丹也没义务执行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而苏丹政府对国际刑事法院一直持否定的态度,并首先启动了本国的司法程序来抵制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因多种因素的交织,苏丹达尔富尔一案将会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于建立一个独立、公正、有效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一直持支持态度。基于此,中国积极参与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起草、谈判,以及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各项工作。但中国最终对《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投了反对票,并没有成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根据当时率团参加建立国际刑事法院外交全权代表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王光亚解释,中国代表团对《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投反对票主要有五个原因:第一,不能接受《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所规定的国际刑事法院的普遍管辖权。第二,对将国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罪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普遍管辖具有严重保留。第三,对《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中有关安理会作用的规定持保留意见。第四,对检察官自行调查权有严重保留。第五,对危害人类罪的定义持保留立场。

虽然中国投了反对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是国际刑事法院的反对者,而只是说明中国对《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所涉及的一些原则性问题持保留态度。因为上述5个原因中所涉及的问题均与中国的国家主权有关,有可能影响中国国家主权,例如国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罪涉及台湾问题。而在涉及国家主权的相关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即使如此,自国际刑事法院建立后,中国还对其保持了力所能及的支持,例如以观察员的身份积极参加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大会,对国际刑事法院的职权履行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等等。

从长远来看,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是彼此需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将来加入国际刑事法院是完全有可能的。(文章代码:101623)

国际组织人才十大核心素养 篇4

那么,国际组织中的国际化人才究竟该具备何种能力?笔者以联合国系统专门人才为对象,收集了1742份招聘说明书,并对国际公务员进行了深入访谈后,发现国际组织人才需要具备十大基本素养。

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所谓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国心,虽然国际公务员的《行为准则》中要求工作人员“在其与组织外任何权力机构的关系上保持独立”,“不寻求也不接受本组织外任何政府、个人或实体的指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放弃个人的政治观点或国家观点。事实上,在国际组织中工作,没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不仅无法在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中找到明确的自我定位和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优势,更无法以一个自信的形象和积极的心态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开展工作。

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国际组织是一个不同文化汇聚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要在这个大家庭中和谐共处,就必须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价值,尊重并理解多元化的观点,并能自觉地审视自身的偏见和行为,与不同性别、不同背景的人有效地开展工作。此外,作为倡导性别平等的表率,联合国特别重视女性地位,例如,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招聘说明书中,还特别注明“特别鼓励来自各会员国的女性申请职位”。

客户和目标取向的思维方式。联合国强调要以“客户”即联合国服务的对象国为中心,能识别并满足他们的需要,与他们经常保持联络,并对他们的反馈进行及时回应。同时,联合国还特别强调“目标取向”的思维方式,工作时必须目标明确,并鼓励在不同的团队层面共同合作,确保及时优质地完成任务。这在世界银行中强调得尤为突出,是员工聘用和考核时的重要评价项目。

语言沟通能力。联合国有六种官方工作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和汉语。其中英语和法语最为重要。联合国的很多机构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能够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交流。当然,除了要做到听说读写“四会”,更为重要的是运用这些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比如能够进行协商谈判,做口头报告,在公众面前演讲,撰写相关报告或文件等。而且联合国要求员工必须能够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并做到有效、清晰、简洁、准确可信、能阐释复杂的问题,同时要有吸引力,便于对方理解。

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是任何工作的基础。联合国也要求其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素养,能够使用办公软件或其他与职业有关的专业软件。当然,信息技术并不局限于对于计算机的使用,国际组织员工必须积极地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技术,同时还要理性地认识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团队合作能力。国际组织要求员工必须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能够与不同的对象进行合作,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与多种利益相关者 (如非政府组织、行业专家、政府人员) 合作、与不同职位级别的工作人员合作(特别是高层人员)、与机构内外的人员合作、与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合作。除此之外,他们需要在合作中灵活地进行角色转换,既能够做领导,又能做队员;既能独立工作,又能参与团队合作。

组织、计划、管理与领导力。国际组织要求员工必须有良好的执行力,以保障组织理念的落实。这些执行力包括分析、计划、资源调动与整合、时间管理、组织协调等能力。此外国际组织特别强调,管理与领导力不仅仅是具备管理职责的高级职员才应具备的能力,各级职员都应具备,主要表现为能够建立和促进团队合作,具备复杂环境下对未来的洞见,并能高效地制定决策,学会授权并信任下属,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主动地分享成功并承担风险。

主动开放、认真负责、灵活应变、积极抗压的个性特征。国际组织要求员工积极主动、乐观外向,在认真负责的同时具有宽容的态度,处事灵活,为人机智,对别人提出的要求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回应,对于突发事件能灵活沉稳地应对。此外,在国际组织工作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同时也需要承受多种压力,包括紧张的日程安排、复杂的国际事务处理、频繁的国际流动,快速地跨界学习等,有时还需要志愿者精神,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工作。

学习意愿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国际组织大量的工作是基于专业发展基础之上的跨学科工作,同时很多国际组织自身也是知名智库,所以国际组织的员工必须要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对待学习持开放的心态,学会及时地分享知识、更新知识,特别是根据任务需求寻求所需的新知识,并快速学习。可以说,持续学习是国际组织人员的日常生活状态。

国际组织的数量 篇5

年份 数量 年份 数量

19 37 1989年 4068

1951年 123 1992年 4878

1962年 163 5885

1970年 242 6556

1981年 1039 7350

数据来源 :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 (INTOSAI)),是由世界各国最高一级国家审计机关所组成的国际性组织。创立于1953年,1968年在东京召开的第六次会议上,通过了该组织的章程,正式宣布成立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领导。该组织总部设在维也纳,由奥地利审计法院负责日常工作,该组织的会费由各成员国按联合国缴纳会费的比例分摊。目前该组织有成员186个。我国于1982年加入该组织。

该组织的宗旨:互相交流情况,交流经验,推动和促进各国审计机关更好的完成本国的审计工作。

国际组织 篇6

摘 要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市民社会的重要体现,弥补了政府与市场机制不可避免产生的缺陷,同样在国际社会的舞台上,其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并不认为非政府组织可以作为国际法主体,这并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和实践需要,因此,本文着重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论证非政府国际组织可以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 非政府国际组织 国际法 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非政府组织是作为一个西方语境下的词汇出现的。在现代社会,一般认为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参与和社会动员、社会治理与民主自治、社会监督和制约权力等方面作用最为显著。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类组织是一种具有“后现代”性质,为弥补政府与市场机制缺陷应运而生的产物①。全球的市民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在特定国家范围内进行,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推动下,它开始从特定国家向跨国延伸,从而促进了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

王铁崖先生认为非政府国际组织是各国的民间团体、联盟或个人,为了促进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人道主义及其他人类活动领域的国际合作而建立的一种非官方的国际联合体②。然而,传统国际法认为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不是国际法主体,在国际关系中不能以国际法主体的名义从事活动。显然,这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舞台的重要作用是不相符的。

国际法主体,是指具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的国际法律关系的独立参加者。也就是说,作为国际法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A.有独立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的能力。B.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C.直接享受国际法上权利的能力。一般认为,在当代国际社会里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是国家,而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还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关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的理论中有两种颇具代表性:自身存在论和隐含权力论。

自身存在论认为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是基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大量存在、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并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这一事实基础。因此,它应当和政府间组织一道列为派生性国际法主体。多数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甚至认为国家、非国家实体以及个人都是国际法主体。

隐含权力论,通常是指联合国除有宪章所明确规定的权力外,按宪章含义推得行使为执行其职能所必需的隐含权力③。这种隐含权力可以推及一般国际组织,包括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因为这的确乃两者现实参与和广泛影响国际关系所必需,而它们重要作用的发挥恰恰可以证明隐含权力在它们身上的存在。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这种具有隐含权力的特征,反过来也为它们具有法律人格提供重要的依据。

王铁崖在其主编的《国际法》中曾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④。”

首先,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法律关系。其中一些重要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还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一类独特的国际行为主体的资格在二战后才被予以承认。联合国设有专门处理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关系的机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获得经社理事会咨询地位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权以咨询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出席理事会议并参加联合国的各种会议。可见这类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完全能独立参与国际法律关系,在其职权范围内具有国际法上的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尽管这种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是派生的、非常有限的。

其次,许多国际法律人格者如国家和政府间组织开始承认某些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1986年4月24日签订的《关于承认国际非政府间组织的法律人格的欧洲公约》已经明确承认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人格。如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它是一个依据瑞士民法设立的私人团体,并且被认为在国际公法上是一个独立的实体⑤。

再次,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国际关系的活动方式和作用多种多样。最经常的一项事务便是收集、研究资料、起草文件,向国家和政府间组织提供咨询和信息,在国际舞台表达和宣传自己的观点。在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上促成通过了反映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主张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这次会议被视为联合国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对国际关系的广泛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国际社会组织化的进一步发展,其国际地位无疑会显得日益重要,而享有国际法主体资格成为其日益重要的国际地位的必然要求。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国际法主体的范围仍在扩大,任何实体只要能承担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独立实施法律行为,就应该在一定的条件下和有限的范围内成人其国际法主体地位,以完善国际法体系。

但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尚无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作出统一规定的国际公约,更不存在这方面的习惯法规则。因此,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律框架体系中仍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尽管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还没被正式确认,但各个主权国家都意识到,那种只同单个国家和数量有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打交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注釋:

①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52.

②王秋玲.国际法基本理论新发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94.

③梁西.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7.

④李先波.主权、人权、国际组织.法律出版社.2007:138.

国际组织 篇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对国际组织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由于创建的历史背景不同,各国际组织在机构属性、目的和原则上也呈现了多样化(详见表1)。

属性上,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都是涉及贸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组织。如经合组织创立于1961年,前身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目前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联合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致力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无息贷款或赠款,是国际信贷组织。作为协调全球多边贸易的国际组织,世贸组织原名为“关贸总协定”,这一名称更能体现其作为贸易协调组织的特点。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是一个促进国际理解、增进人类和平和保障人权的国际组织。

由于属性的差别,这些国际组织在目的和原则上也必然存在差异。经合组织的目的,我们可以从其50周年愿景宣言中看出:“需要恢复市场、机构和企业的信心,使之有效运作;重建卫生、公共财政,为将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创新、环境友好的‘绿色增长’策略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来培育和支持新的增长点;确保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能增长技能”。[1]世界银行的章程目的是资助贫穷国家,减轻世界穷困状况,提高生活水平。但是其真正掌控者是世界银行巨头,在实际运作中,世界银行并没有实现其对落后贫困国家的帮助,反而加剧了这些国家的贫穷。世贸组织致力于开放贸易体制、实现贸易自由化。所有世贸组织的成员国都要承诺开放市场,打破贸易壁垒,容许外来资本的进入,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实现贸易自由化。与之相反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促进国际理解和增进人类和平。这些也可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看出:“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的合作,对世界和平和安全做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有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2]

二、四大国际组织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取向

在上述对四大国际组织属性、目的和原则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它们在高等教育属性界定、作用认识、约束力、推动方式、政策重点和发展中国家地位等六方面的异同(如表2)。

(一)对高等教育属性的界定

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一般都具有“公共属性”和“市场属性”两种。虽然四大组织都认可上述两种属性,但不同组织的侧重点不同。一种是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所强调教育的市场服务特性。如世贸组织将高等教育作为可兹出售的商品或服务进行交易,即通过高等教育商品化来实现其国际化。根据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规定,除了完全由政府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核定例外领域),凡是要收取学费,具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都属于教育服务贸易范畴。[3]另一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强调教育的公共服务性质,致力于以文化交流为宗旨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高等教育是一种主要由政府主办,以免费或不计成本方式提供,并能长期投资的基本无竞争属性的服务。高等教育应最大程度体现民主平等的原则,为满足公共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类进步而存在。

(二)对高等教育作用的认识

高等教育的作用是多样的,既有文化社会功能,也有政治经济功能。不同的国际组织基于不同的创立宗旨和目的,对于高等教育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认识。

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共同点都是关注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在GATS相关规定中,世贸组织把国际服务分为12类155个分支部门,其中教育服务为第5类,而高等教育为第76个分支部门。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作为可兹出售的商品来获得经济利益,彰显了世贸组织着重高等教育经济作用的意图。由于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生产高科技知识方面的优势,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合组织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以及国际化的进程,希冀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来推动经济增长。而这一趋势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后更为明显,欧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大规模的失业、国内经济增速减缓等问题,如何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来推动经济增长成为经合组织的重要议题。但进入21世纪以后,经合组织也在部门和职能上进行改革,其宗旨是:“协助成员国和合作伙伴实现全民高质量终身教育,并为个人的发展、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融合做出贡献。”[4]这也显示了经合组织经济功能的减弱,社会功能日益凸显。

世界银行对高等教育作用的认识体现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和经合组织的经历类似,世界银行早期并不涉及教育领域,主要集中在战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和发电厂等,20世纪末期开始重视高等教育。如前所述,世界银行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业巨头操控,任何形式的信贷业务都是首先追寻经济利益的,同时在提供低息无息贷款甚至是赠款时都附带相关的政治条款,以达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的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作用的认识集中在文化和社会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二战”之后,其建立是各国人民渴望世界和平的反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组织法》中明确提出:战争的爆发主要根源于各民族之间缺乏对彼此的了解,进而产生猜疑与信任缺失;而消除这些猜疑与不信任的主要途径是广泛传播教育、科学和文化。显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推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强调高等教育在追求真理、交流思想、传播理念等方面的作用,旨在通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促成相互了解,达到共同繁荣。

(三)约束力

约束力主要体现在组织对各成员之间的规范方式。有的国际组织相对松散,只是提供交流和共享的平台,而有的则较为正式,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甚至是法律条文对各成员国进行管理。

其中,经合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约束机制相对松散,效力较弱。由于立法约束有限,经合组织对成员国的影响更多的是靠各种形式的软法律,主要是以柔性的或者非正式的手段来实现其功能和作用。这种形式对成员国没有约束力,成员国可以自愿参与经合组织实施的决策和项目。经合组织所采取的软法律的形式主要有平等审议(peer review)。平等审议可以描述为其他国家系统地分析和评估一个国家的表现,最终目的是帮助被审议国家改善决策、接纳最佳作法并遵守已建立的标准与原则。[5]经合组织通过这种方法为成员国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政策实践,但是这些方案和建议对成员国没有强制约束力,即成员国可以采纳,也可不予采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约束方式也相对较弱,不具强制性,正如其所强调,国际合作的真正基础应该是彼此之间的伙伴关系、相互信任与团结一致。[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各成员国的约束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公约、协定和决议等来保障思想传播和行动开展。但随着进一步发展,为了保障决议和项目的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采取了一些政策和法律形式来约束成员国的行动。

与之相对应的是,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约束力较强。为了规范投资行为、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绩效,世界银行提供的信贷服务是通过法律形式实现的,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和相应的附属条款,对资金接受国的约束力强。如世界银行的项目审批主要有项目的选定、准备、评估、谈判、执行与监督、后评价等6个流程。在项目的谈判中,如果世界银行和借贷国均无异议,就由世界银行邀请借贷国派代表到华盛顿谈判。双方就贷款协议和项目协定两个法律文件的条款进行确认,项目获批准后,世界银行和借贷国在协议上正式签字。协议一经签署,就具备强制性的法律效力。[7]

作为具有法人资格、致力于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交往的国际组织,世贸组织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包括加入和退出机制、决策机制、贸易政策审查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每一种机制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相应的原则,尤其是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如严格规定争端解决的时限、实行“反响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允许交叉报复和禁止未经授权的单边报复。[8]从法律上讲,世贸组织规则及GATS是捆绑物,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各项规则也属于其监控范围。高等教育属于GATS中列出的12类中的第五类,被视为一种服务贸易产品,必然同其他类服务贸易一样受其制约、服从世贸组织的一系列复杂规定。

(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式

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经合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即为了共同目标而结合进行磋商,弥合分歧,进而达成共识。经合组织主要通过出台审议报告和决策建议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如对其10个成员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主题审议之后,经合组织出台了《重新界定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变化进行描述,并倡议各国政府必须考虑这些变化,满足各方面需求。同时,经合组织也可受邀对成员国或非成员国的高等教育进行考察和审议,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通过广泛合作、国际会议和援助支持等来进行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如在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资格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发表《关于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资格的建议》,然后组织各个地区办事处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召开本地区研讨会,促进对话和协作,逐步建立本地区的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资格互认的机制与制度。[9]

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从世界银行对成员国的约束方式和约束力可以看出,其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式也必然是自上而下的。如世界银行对非洲高等教育的援助是通过一系列报告启动的:1994年《高等教育:经验教训》指出非洲高等教育面临的危机;2001年的报告《一个学习的机会: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知识和教育财政》对非洲高等教育发展进程进行反思;2002年《构建知识社会:高等教育新挑战》指出在新的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背景下,非洲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10]在此之后,世界银行又通过附加贷款条件、提供发展建议、影响其他援助机构、参与决策、召开国际会议、招募非洲专业人员等方式对非洲的高等教育发展施加影响。作为经济落后的一方,非洲为了获取资金,不得不接受上述方式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世贸组织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也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如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经济一体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和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原则,适用于所有服务业。[11]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必须遵守这些原则。虽然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立场不一,但是都要对高等教育服务做出承诺,并认真履行。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也承诺了GATS中的各项原则和规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做出的是部分承诺,具体在服务项目和推行方式上做出了部分承诺。

(五)制定政策的侧重点

上述几方面的差异也使各国际组织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有不同的取向和侧重点。经合组织侧重于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体系。自世贸组织实施《服务贸易总协定》以来,经合组织也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的贸易性,制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政策,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经合组织主要是通过召开会议、发布文件、报告等来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在21世纪以后,随着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激增,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经合组织教育工作的重点。经合组织在建设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就是2005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制定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指导》。该指导为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学生团体、质量保证和认证机构、学术认可机构和专业团体提供了不同的建议,成为跨境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指导原则。

世界银行对高等教育的政策重点无疑是资金的投入。20世纪60、70年代之后,世界银行开始关注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在1990~2007年,世界银行一共在高等教育领域投入了69.3亿美元,资助了104个国家的314个项目。世界银行的高等教育贷款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建设,包括校舍、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建设;二是高等院校教育科研人员的培养,尤其是社会与经济发展重要领域的人才培养;三是鼓励发展中国家用贷款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入学机会,资助贫困学生。[9]

作为贸易协定组织,世贸组织制定的政策注重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性,打破贸易壁垒,促进自由流动。根据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跨境支付,指分处不同国家的成员方之间的服务,由一成员方在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包括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第二种是境外消费,指服务消费者进入服务提供国,在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提供的服务,如留学、学术访问与进修等;第三种是商业存在,指服务者跨国在外直接投资,一成员方在其他任何成员方境内通过商业实体形式提供服务,如在他国直接开办的独资或合资学校、培训机构等;第四种是自然人流动,指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并暂居服务消费国而提供的服务,如中国的教育科研人员在国外就职,外籍教师来华任教等。[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方面更多是引导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促进国际合作交流。如“创业教育”思想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提出的。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首次召开了规模空前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目标、资金筹措和管理、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通过了《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及《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纲领》。这些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理念和“创业教育”思想迅速在全世界蔓延,直至今日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历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各成员国主要通过分享高等教育共识、讨论和磋商高等教育问题等方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如2009年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就有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代表参加。代表们就新形势下国际高等教育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促成了《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方面的新活力》的诞生。[14]

(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世界的总体发展是不平衡的,依据依附理论的说法,“中心———边缘”的体系始终存在:少数的发达国家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制定社会规则,主导世界的发展潮流;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被牵制的地位,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缓慢。这种现象也必然会反映在国际组织中。

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发展中国家是处于被扶持和帮助的对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反复强调要把帮助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作为主要使命,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支持。虽然世界银行也致力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以帮助其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但是由于该组织的性质和运行原则,使其更多追逐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最终并没有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于产生了负面的作用。

被誉为“富人俱乐部”的经合组织目前有34个成员国,主要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西兰、瑞士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合组织也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其核心仍旧是上述发达国家。相比之下,世贸组织的“中心———边缘”体系更为明显。长时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世贸组织框架中的边缘位置。世贸组织的规则一直是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其中主要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如少数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将高等教育纳入服务贸易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旦进入世贸组织所规范的国际学术市场,只能成为利益角逐的竞技场,丧失其对本国社会的发展和贡献,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也有可能会被发达国家所支配,成为发达国家进行新殖民主义的舞台。由此,“中心———边缘”的模式只会越演越烈。如2002年4月,拉美与西班牙、葡萄牙的众多大学在巴西召开了一次大会。与会代表反对用GATS来规范高等教育的行为,认为这一做法会使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倡议各国政府不要签署任何有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15]

三、结论

上述四大国际组织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但由于属性、原则和使命的不同,四者在高等教育属性界定、作用认识、约束力、推动方式、政策重点和发展中国家地位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关于高等教育属性的理解。虽然不同的国际组织都承认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两方面,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是我们一直以来强调和重视的,而正如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到的那样———“高等教育通过满足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来获得自身的合法地位”,21世纪社会的要求需要我们正视高等教育的“商业”属性。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高等教育的“商业”属性并不意味着其偏离学术旨趣、降低质量标准等完全负面的影响。

第二,利用国际组织的发展平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还很不完善,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数量的迅速增长,其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从硬性条件到软实力,我国的高等教育都亟待提高。在这一时期,我们应准确把握不同国际组织的高等教育政策侧重点,充分利用其提供的多种发展机遇,如世界银行提供的项目资金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和平台等,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大环境。

第三,关于国际组织的规则。正如上文分析,各国际组织也有不同的运行规则。作为上述几个组织的成员国或观察国,中国要学会使用规则来保护自己,发展自己。不同的国际组织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中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远没有达到成熟。清晰认识不同国际组织的性质,才能在规则所提供的平台上更好地生存,也才能规避风险和侵蚀。

最后,掌握主动权,引领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在越来越多的国际重大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遵守和利用规则的同时,中国未来要学会引领规则,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更好地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体现我们的价值诉求,从而真正在国际舞台上掌握主动权,发挥主导地位,更好地谋求自身发展。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由于自身属性、目的和原则的不同,各国际组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向方面也存在差异,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国际组织与会计全球化探析 篇8

一、国际组织与会计全球化

全球化和国际社会的组织化是互为因果、彼此促进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国际组织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载体和依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任何全球性与区域性重大问题的处理,如果没有相关的国际组织的参与,都难以获得圆满解决。会计全球化早在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召开的第一届国际会计师大会就开始了,但真正开展则主要是通过一些国际政府组织机构和民间会计职业组织等国际组织进行的。

主要政府组织机构主要有联合国会计和报告国际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欧洲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非洲会计理事会(AAC)等,它们分别各自在公司层次、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进行会计审计方面的协调,甚至与民间会计组织之间协调,对会计全球化作出了贡献。

会计全球化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民间会计职业组织,虽然它们制订的准则不具有强制力,但能得到国际性职业组织间和各国的普遍认可与支持,推动了会计全球化。民间会计职业组织主要包括北欧会计师联盟(NFA)、欧洲财政经济会计专家联合会(VEC)、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其中,IASB对国际会计实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国际会计的理论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当前会计全球化的关键;IFAC的分支机构如亚洲太平洋会计师联合会(CAPA)、欧洲会计师联合会(UFA)、南北美会计师联合会(AIC)、西非会计团体联合会(ABWA)、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对各地区的会计协调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我国如何应对会计全球化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在很多国家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分为四个依次递减的层次:要求全部企业、要求部分企业、允许全部企业、允许部分企业。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积极广泛地参与会计国际协调,从《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到2007年1月1日38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无不表明了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巨大进展。如何利用和发挥自己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来应对会计全球化,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上述所言,笔者认为我国在应对全球化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从我国国情考虑。

由于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首先,应当从社会经济环境、法律法规、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做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基础配套工作,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对会计从业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其次,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只有建设和完善了本国的会计标准执行机制,才能在国际组织中有发言权。再次,关注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会计信息披露全程电子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增强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如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XBRL)——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语言,我国深交所对XBRL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是全球首家提出将XBRL技术应用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领域的机构。最后,设立若干个的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投入经费,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密切与各重要国际组织秘书处的联系;准备参与国际组织工作的有关人才;在高等院校开设国际组织的公共课,并把国际组织列入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等等。

(二)积极参与国际会计交流,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其实,在会计国际协调中,实际已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如欧盟,之所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因为在2005年或者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建立欧盟统一的金融市场,提高其竞争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谈判力,尤其是提高与美国的抗衡能力。而发达国也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起点与发达国家是不平等的。根据全球性会计准则实现的两阶段来看,在未来3至5年内,制定一套能够被美国和欧盟所接受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一首要目标是虽未得到发达国家的全面认可,但是从美英及欧盟对国际会计准则及国际报告准则的趋同来看,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只有这个阶段性目标实现后,IASB才有可能转向中小企业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信息需求。可见,IASB在考虑发达国家和成熟市场的同时,也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环境因素。这就给发展中国家很好的机会。我国于1997年加入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并成为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察员,现已当选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这样,一方面我国可以充分利用IASB会议的开放机制参加会议和提供观点,反映我国的特殊情况,尽可能地对国际协调施加我们的影响,例如建议IASB立项研究经济转型国家的会计问题等,以便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新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参与IASB的具体工作,与IASB的工程项目进行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加强地区国际组织间的协调和沟通。

国际组织 篇9

一、国际组织内容在教材中的安排

1. 国际组织在教材中的导出

地理学科, 从地域上分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从内容上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地理教科书是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 安排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中来展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人教版, 以下简称教材) 为中学七、八年级学生所用, 全套教材共十九章内容, 除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开篇四章内容是单一的世界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外, 其余十五章内容每章都是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结合在一章内容中, 因此, 每章都有经济地理的内容。七年级上册最后一章内容为发展与合作, 即国家间的发展与合作。在这一章最后一目国际合作内容中, 教材导出了国际组织知识点内容, 该内容与前面各章其他知识点所采用的课文形式一致, 为叙述式课文、阅读式课文、图片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

编者将国际组织在全套教材中作了三处安排。第一处安排在七年级上册最后一章最后一目国际合作中, 阅读式课文表述“世界主要的国际组织”, 叙述式课文表述“在国际合作中, 国际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其基本宗旨是……”“联合国有六个主要机构, 分别是……”第二处安排在七年级下册关于欧盟的内容中, 该内容教材编写比较完善。第三处安排在八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时, 图片课文表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这三处安排的特点是第一处安排的内容较多, 但教材具体描述过于简单, 第二处安排较适中, 第三处只安排一幅图片, 对世贸组织具体内容, 教材没有描述, 形成缺位。

2. 国际组织在教材中内容的选择

国际组织在世界上数量庞大, 多达数万个, 而且遍及各个领域, 该让学生学习哪些呢?编者选择了最具代表性, 学生最熟悉, 同时也与我国密切相关的国际组织作为学习内容, 即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欧盟和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中, 阅读课文介绍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在联合国这一部分介绍了联合国的宗旨、6个机构。在世贸组织这一部分, 其内容最少, 只有图片式课文。上述内容在教材中表述过于简单, 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在欧盟这一部分介绍得比较全面。从国际组织在全套教材中的分布来看, 七年级上册最后一个课时是学习国际组织的转折点。

二、国际组织内容在编写方面存在的缺陷

1. 国际组织在教材中没有基本概念表述, 不符合教学原理

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研究的范畴, 国际法对国际组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进行综合阐述。国际组织同时也是经济地理的内容。地理学科出现国际组织内容时, 应该让学生了解其概念, 而本教材中概念被省略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 本教材中, 国际组织是在没交代概念的情形下直接要求学生进入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学习的, 在教学参考书中还要求学生用实例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这种安排令师生费解的是, 没有概念的支撑而学习国际组织, 似乎成了空中楼阁。

2. 国际组织内容两处安排在最后一课时, 容易被师生所忽视

一般教材处理的原则是将带有难度的知识点安排在一册书的中间部分, 至少不安排在全书的最后一课时。这样做的优点是安排在教材中间部分, 也是安排在学期中途, 容易引起师生的关注。如果安排在最后一课时, 往往从时间上是学期的末尾, 很容易被师生忽视。本教材关于联合国的知识点安排在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时, 关于世贸组织知识点安排在八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时, 这种安排的不妥在于难点内容的授课无时间上回旋的余地。

3. 国际组织在教材中信息量过少, 不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改革的重点是编写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 教材有足够的阅读材料, 才适宜学生自主学习, 文字量不能太少, 太少了学生读不到多少信息。关于联合国基本宗旨、6个主要机构及世贸组织等, 都应该有足够的文字量, 才能利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 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而本教材既安排让学生学习国际组织知识, 又不安排适当的阅读量, 有的在教材中是以一句话带出或一幅图展现。这样的课文学生从中无法学到一系列国际组织方面的知识, 教材的过于简单与自主学习的思路是相矛盾的。

三、国际组织知识点教材修订之建议

编者应编写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 还应在教材投入使用后调研教材的使用情况, 及时地不遗余力地将教材修订好, 尽可能使教材尽善尽美。修订教材是提高教材质量的一项措施。本教材从2001年到现在为止, 年复一年重复使用, 年年一个面孔, 一直未修订, 教材修订工作严重滞后。

1. 国际组织的概念在教材中应有表述

国际组织知识点在教材中作了三处安排, 但没有一处表述其概念, 不知编者对此出于何种考虑。关于不表述概念的弊端前文已述, 它既不利于教师教, 也不利于学生学。本文认为, 国际组织概念在教材中应有一席之地。

2. 国际组织的基础知识应编进教材

国际组织的基础知识除概念外, 还包括国际组织的成立、国际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等, 我国加入联合国和世贸组织的过程, 也应纳入国际组织的学习内容。如果将这些知识编进教材, 教材会显得更加完整, 可读性强, 学生能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3. 国际组织可单独编成一节内容

编者将国际组织在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时国际发展与合作内容中导出, 而本课时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学习国家间的发展与合作。那么, 导出国际组织后是否应该是第二个教学重点呢?本课时到底是让学生重点学习国家间的合作, 还是重点学习国际组织方面的知识, 编者目的不明确。教材现在的安排不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重点进行备课。如果国际组织在七年级最后一课时作为重点教学, 因其知识点本身容量大, 是否该考虑可以单独编成一节或一目内容, 以突出重点, 免得同国际发展与合作发生冲突。

4. 联合国与世贸组织内容应有拓展

关于联合国与世贸组织这两个国际组织, 其实有其丰富的内容, 但在教材中只见树不见林。如果将这两个国际组织教学内容稍加拓展,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国际组织的积极性和兴趣, 全面了解联合国与世贸组织方面的知识。

5. 编好参考书中国际组织的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往往通过参考书来挖掘对教材的理解, 深刻领会教学目标和要求, 从而进行教学安排。编者应给教师提供一本好的参考书, 在参考书中可设计出国际组织的授课模式, 以引起教师对国际组织教学的重视。这样, 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 还能切实对教师备课起指导作用。

四、结束语

国际组织 篇10

1 虚拟企业文化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苏勇教授指出,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具有导向作用, 可以凝聚员工为企业更好地服务, 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 我们有必要为虚拟企业建立属于它自己的企业文化, 从而更好地推动虚拟企业的发展。

虚拟企业的特殊性及其发展又要求我们从原有单一企业的文化中跳出来, 建立新型的、适应其需要的企业文化来推动自身的发展。相对于一般企业而言, 虚拟企业的特殊性包括: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基础、组织结构的动态性以及企业边界的模糊性, 等等, 原有企业单一企业文化的简单直接加总已经无法满足虚拟企业发展的需要, 所以,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切入点, 找到这些单个企业文化中拥有的、能够共同促进虚拟企业发展的、属于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点。由此, 我们想到了国际组织。

2 从国际组织视角研究虚拟企业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下国际组织的定义。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一种国家联盟或国家联合体, 该联盟是由其成员国政府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成立的, 并且具有常设体系的一套机构, 其宗旨是依靠成员间的合作来谋求符合共同利益的目标。

从定义上看, 国际组织与虚拟企业就有很强的相似性, 比如二者的成员数都是两个以上, 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为了某种共同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这就使得我们想到, 二者之间是不是还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呢?国际组织所具有的文化对于构建虚拟企业文化是不是也有可借鉴之处呢?通过对国际组织和虚拟企业的相似性的比较来说明这两个问题。为了比较的方便, 也为了进行更清晰的比较, 在下面的分析和比较中, 选用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世界贸易组织 (WTO, 以下用WTO代替) 作为国际组织的代表, 来与虚拟企业进行相似性的比较。

(1) 目的相似, 二者都是参与者为了完成共同目标和共同发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结合起来的。WTO各成员国是在维护主权平等的基础上, 为实现共同的经济发展而结合在一起的;而虚拟企业各成员企业则是为了抓住市场机遇, 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加入进来的。

(2) 基础相同, 都是以契约为合作基础的。WTO的本质是契约, 它以议定的协议来限制各成员国政府;而虚拟企业各成员企业之间的行为, 都是通过大量具体和非具体的契约形式来进行的。

(3) 各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在合作过程中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收益。在WTO的各项基本原则中, 自由、平等、公平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其中;虚拟企业各成员之间, 由于各自具有不同的核心优势, 大家都没必要受别人的指使, 所以他们之间也都是平等互利的关系。

(4) 环境相似。WTO和虚拟企业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主体, 他们的行为都属于自由的社会行为, 他们参与进组织都是一种合意行为, 都面临着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传递飞速和市场日益开放的环境, 只是WTO面临的是国际这个大环境, 而虚拟企业面临的是略小一些的小环境。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知道虚拟企业与以WTO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因此, 可以从国际组织的视角来分析和构建虚拟企业的文化。

3 国际组织视角下虚拟企业文化的构建

世界贸易组织 (WTO) 是世界上唯一的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 其核心是《WTO协议》。这些协议是世界上大多数贸易国通过谈判签署的, 为国际商业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则, 其本质是契约, 约束各国政府将其贸易政策限制在议定的范围内。在WTO的各项基本原则中, 自由、平等、公平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其中, 而这些规则又约束着各成员国, 使得他们彼此相信其他成员必将在WTO法律框架内活动;多边贸易谈判机制促使各成员国在矛盾与妥协中求得共同意志, 并在信任机制的保障下信守承诺。

根据对WTO组织相关背景的了解, 我们总结出构建虚拟企业文化过程中应当树立的主要一些理念, 即:契约思想、相互之间的信任、各种文化的融合以及合作共赢等四个方面。下面, 我们来具体地谈一谈在构建虚拟企业文化时对这四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3.1 契约型文化

契约从语义上来说, 可以被定义为两个或多个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规定了每个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并对遵守或不遵守契约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的协议。契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 它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比如哲学、比如法律等, 从这些方面可以发现契约所具有的共同的一些东西:一是要求主体拥有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人格;二是要求主体富有理性自主精神;三是要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订立契约的目的;四是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遵守诚信原则。

虚拟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就是各独立自主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 为了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通过协商而建立起来的, 而这些又恰恰是契约关系的基本特征。因此, 我们认为, 为了促进虚拟企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应当将契约思想纳入到虚拟企业文化中来, 形成契约型文化。契约是虚拟企业各成员之间合作的基础, 是其法律保障, 因此契约文化的建立有利于规范各成员的行为, 有利于牵引和提升各成员企业的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契约型虚拟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 树立契约信念。契约信念的基础就是承认个人人格的平等, 它体现了人对人的文化理解。人之所以进入市场与他人进行交换, 并以契约的形式对这种交换行为加以规范, 乃是源于人对人的文化的理解。契约信念要求交换者在全面履行契约的基础上, 依靠自身努力, 在公平竞争中决出胜负。

第二, 培育契约意识。契约意识是契约信念系统化、理论化的思维表现, 契约意识的培育需要形成以下几种观念:意识自主观念、理性观念、公平竞争观念以及法律约束观念等。

第三, 完善契约道德观念。在契约型文化的建设中, 契约道德观念的完善主要是对个体道德观念的完善和对群体道德观念的完善。个人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为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而虚拟企业中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又可以为企业带来员工敬业尽职和奉献精神的增强, 也为企业带来创新的动力。

第四, 构建契约制度。契约制度是契约文化在实际操作中物化了的物质形态和制度形态。对于契约制度的建构, 主要是要确立经济上的市场制度、政治上的民主制度以及契约的法律制度, 为契约的履行提供法律保障。

3.2 信任型文化

管理运动先驱爱德华·戴明 (Edwards Deming) 博士曾说:“一个系统要想实现效率最大化, 信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信任, 人员、团队、部门以及分公司之间就不可能合作。如果没有信任, 每个成员都将致力于保护自己的眼前利益, 这将会对自身以及整个系统造成长期的损害。”只有彼此信任才能形成一个群体。WTO各成员国为了实现国际经济的发展和自身利益最大化, 必须要做到对其他成员国的信任。对于虚拟企业而言, 信任同样也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虚拟企业中, 信任的作用体现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虚拟企业组建初期, 需要信任作为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基础;在虚拟企业运行的过程中, 信任是克服工作困难的有效润滑剂, 能够促使企业健康有序地运营;在虚拟企业解散时, 来自组织环境的信任将会继续延续下来。

虚拟企业成员的相互信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有时决定着虚拟企业的成败。因此, 在构建虚拟企业信任型文化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承认个体, 即对个体的技能、态度、行为、文化背景等的接受、认可和尊重, 同时要有保护知识产权的强烈意识。因为我们只有尊重别人、了解别人, 才能够较容易地获得别人的信任。信任是相互的, 只有相互的信任才能带来共同的利益。

第二, 要建立起全体成员能够全身心投入的、具有进取性的远大目标。在这种目标体系下要求企业成员有强烈的责任感, 努力学会自我管理, 培养出企业成员间的信任, 建立起知识共享平台。现代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信用经济, 也倡导诚信为本, 信用直接关系着交易成本, 信用与交易成本成反比, 即:信用程度低, 意味着交易成本高;信用程度高, 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收益。

第三, 作出相应的制度保证。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都是有代价的, 因为信任是将自己的东西放到别人手里, 这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为了形成有效的信任型文化, 使得大家都有动力去信任别人, 有必要从制度上作出相关保证, 以保证信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3 融合型文化

虚拟企业普遍实行并行作业, 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把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独立模块, 再根据成员企业的技术优势来各自承担相应模块的研制开发工作。这改变了传统的以时间为序的串行工作方式, 使得员工们的工作地点呈现出离散化的特征, 员工们可以散居在世界各地, 来自不同国家、种族, 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 但这也为管理和协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不利于虚拟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 我们提出要构建融合型虚拟企业文化。融合型文化的构建, 主要是围绕虚拟企业成员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开展的, 我们需要首先知晓企业文化冲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一般来讲, 虚拟企业成员间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和教育背景不同。虚拟企业的员工可能分布在各地, 可能来自不同国家、种族或组织, 他们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观念不同, 受到教育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每个成员都习惯于从自身的认知点出发去理解别人, 这样很容易造成信息传递上的失误。

二是价值观念不同。价值观是个人或社会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况的一种判断和持久信念。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他们的价值观念一般是不同的, 其行为方式和态度也是不同的, 而作为多企业联合体的虚拟企业自然也就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

三是语言、行为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不同, 自然导致人与人或企业成员之间在语言、行为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语言上的差别, 会让员工之间不能完全把握住对方所提供的信息, 甚至造成信息丢失;长期处于某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会有思维定势, 不利于接受新鲜事物;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虚拟企业, 各成员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 不能够弥补语言和思维定势带来的缺憾, 更容易阻碍虚拟企业的发展。

因此, 构建有效的融合型虚拟企业文化要求我们要协调并处理好以上所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并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 为员工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提供有效的帮助, 建立虚拟企业战略目标, 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因为有效的沟通是虚拟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虚拟企业文化形成的前提, 只有让成员之间彼此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 成员企业才会形成共同目标, 员工也才会有集体意识、有相同的价值观念, 从而推动虚拟企业快速发展。必要的时候, 可以进行相关的文化培训, 增进了解。

3.4 合作共赢型文化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 大多数国际性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增进其成员的共同利益, 即每个组织都预先假定有一个其成员共同享有的利益。WTO各项基本原则, 比如:非歧视原则、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等, 都是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其最终是以各成员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的。虚拟企业也有一个共同发展的原则, 那就是合作共赢的原则, 即各成员企业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 共同谋求发展, 共同进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使得人们的经营意识和管理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单一的企业已经不能在短时间内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 虚拟企业的出现正是在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的条件下, 实现了满足多企业利益共同发展的要求。可以说, 虚拟企业的出现, 本身就是多企业为了实现合作共赢的结果。

合作共赢型虚拟企业文化是强强联合的文化, 它要求各企业在保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作出一定的牺牲。因此, 在构建合作共赢型文化时应做到:

第一, 树立合作竞争观念。在新经济时代, 合作比竞争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首要战略。为此, 企业必须克服“击败对手才是胜利的”传统竞争观念, 转而树立一种务实的“共赢”的合作观念, 在市场角逐中不仅要学会竞争, 更要学会合作。新经济时代的竞争法则是以合作方式共享资源, 而不是以竞争方式掠夺自由。企业为了生存, 必须首先学会合作和彼此依赖, 为竞争而合作, 靠合作来竞争, 树立合作竞争的长远思想和新观念。

第二, 要学会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相应的资源整合。虚拟企业是建立在成员各自拥有核心能力基础上的动态组合, 虚拟企业要学会集合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 充分利用各企业在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 通过分享市场机会和顾客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4 结束语

以上所述的四种文化中, 契约型文化是整个虚拟企业得以运行的保证, 是其他文化建立和实施的强制性保证;信任型文化是虚拟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融合型文化为其他文化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从国际组织视角来研究虚拟企业文化的构建, 尚属一种尝试, 但也不失为一种思考问题的好方法。只是, 在构建上述虚拟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如:我国仍然存在非契约配置现象以及契约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等, 这些都不利于契约型虚拟企业文化的构建;又如, 虚拟企业的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是有成本的, 有时某些企业需要做出牺牲甚至是丧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这就违背了当初建立虚拟企业的目标, 也不利于合作共赢型虚拟企业文化的建设;等等。对于这些问题, 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理论研究和构建过程中慢慢加以改进。

摘要:虚拟企业作为信息时代中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态, 和国际组织在建立目的、基础、环境及成员责任义务等方面具有相似性。通过分析从国际组织视角研究虚拟企业文化的可行性, 提出了构建虚拟企业文化的四个方面:契约型文化、信任型文化、融合型文化和合作共赢型文化。从国际组织视角研究虚拟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尝试, 对于虚拟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虚拟企业,企业文化,国际组织,契约

参考文献

[1]黄花.浅谈虚拟企业文化及其目标模式的构建[J].莆田学院学报, 2005 (1) :22-24, 91.

[2]孟凡波, 孟华.虚拟企业文化相关问题分析[J].商业研究, 2005 (8) :173-174.

[3]潘一禾, 张丽东.认识现有国际组织的西方组织文化背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12) :67-71.

[4]解树江.虚拟企业的特征及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12) :11-13.

[5]耿改智, 杨亮才.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文化建设[J].理论月刊, 2004 (4) :35-37.

[6]赵光侠.契约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J].广西社会科学, 2004 (4) :73-75.

[7]梁文艳, 刘耀中.全球虚拟团队的跨文化冲突和沟通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2) :20-21.

[8]袁文霞, 徐桂红.虚拟企业应构建诚信企业文化[J].绥化学院学报, 2005 (1) :48-50.

[9]孙建华.论中国信任文化的传统与现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135-138.

[10]胡峰.文化多元性、时间性与全球虚拟团队[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8) :12-14.

[11]王硕, 黎仁贵.虚拟企业文化构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9-11.

执掌国际组织,中日韩哪家强? 篇11

那么,为什么没有中国人呢?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当联合国秘书长而韩国人就可以?在政治、经济、文体等各个方面角力的中日韩东亚三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事格局又是怎样的?

两大国际组织“一把手”均为韩国面孔

由于“地区轮换”和秘书长不能由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担任的原则,所以此次候选人中多为欧洲面孔,亦没有中国面孔。

据梳理,大家相对熟悉的六大国际组织——联合国(此处指秘书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贸组织(WTO)、国际原子能机构、世卫组织(WHO):任“一把手”的韩国面孔有两位,分别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世界银行行长金墉,需要指出的是,金墉为韩国裔美国人,于2012年当选世界银行行长,值得一提的是出生于首尔的金墉是学医出生,4年前选为世行掌管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要知道这个职位此前不是退休高官就是华尔街资深人士。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陈须隆受访时认为,常任理事国不能担任行政长官,例如韩国这样的中等强国就更容易在国际组织任职,更容易被国际所接受。这些国家具有国家经济实力做支撑,其国际参与意识也比较强。

日本和中国方面,天野之弥和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冯富珍分别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卫组织的总干事。

这样看来,亚洲面孔执掌六大国际组织中的四个,地位还是杠杠的。

六大国际组织中都有中国人任副职

最高长官之外,在上述六大国际组织中,据统计,有6位来自中国的高级别官员,分别是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IMF副总裁朱民,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杨少林,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副总裁华敬东,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易小准,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

另一边,日本在这六大国际组织担任高级别官员的人数略少于中国,有5位,分别任职于联合国、IMF、世界银行、世卫组织。

记者注意到,上述6位在国际组织任职的中国高官,除了来自香港的陈冯富珍和华敬东,包括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在内的其他4位官员国外任职前均在中央部委任职。吴洪波原任中国驻德国大使,IMF副总裁朱民此前在中国人民银行任职,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杨少林、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易小准、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则分别来自财政部、商务部和卫生部。

上述受访专家陈须隆对此表示,有些国际组织的一些职位需要国家推荐派出代表,也就是需要政府背景,但这些代表需要符合条件也要参加竞争;另一种是公开招聘。

相关人社部文件也明确指出,竞争国际职员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政府推荐;二是个人争取。

执掌国际组织仅仅和能力有关吗

说到为何国际组织职位“抢手”?国家外国专家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高翔在受访时提到,国际组织是制定国际规则、协调多边事务、分配国际资源的一个重要平台。

陈须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拿联合国来说,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上升,中国对联合国的会费随着经济发展也在增加(2015年中国会费缴存比例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国际参与度不断加深,因此在联合国的中国面孔就必然会增多的。

日本参与国际组织比较多,在联合国任职的面孔也较多,这是因为其缴纳联合国会费排名第二,按照一定原则,也要给其一些高级别职位,也就是说会费和各国任职情况也有一定关联。

除了会费,陈须隆同时认为对国际组织的参与程度也是决定国际组织任职人事格局的一个因素。

“这几年据我所知中国籍人士在国际组织任职数量增长很快,包括大学生、青年人也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他们先到联合国组织机构实习、见习,未来再竞聘国际公务员,这种趋势是可喜的现象。”陈须隆分析道。

日本为何热衷参与国际组织

谈及日本,陈须隆认为,日本本身是二战战败国,想在国际上提升自己的地位,去国际组织任职是很重要的选择。另外,本身其会费缴纳比例大,又不是常任理事国,因此也便于他们任职。

在分析中,陈须隆也提到了日本参与国际组织工作的一个做法。他讲到,日本曾吸引国际组织到日本落地,比如联合国大学。记者发现,这一招也不只是日本的独创。从2012年开始,韩国在政府层面确立了吸引国际组织的政策,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对外服务业的发展。媒体曾援引韩国《中央日报》文章分析认为,一个国际组织总部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于3到4个跨国企业。

联合国秘书处里的中国职员有多少

高级别官员只是庞大的联合国职员中的极少一部分,从相关学术论文、媒体报道、政府部门资料中找到了一些碎片化的数据,多少可以了解一下中日韩三国在国际组织任职的整体情况。

拿韩国来说,《人民日报》今年4月一篇报道披露,根据韩国外交部统计资料,现在有530多名韩国人在50多个国际机构任职,其中高级别工作人员近30人,在联合国秘书处工作的韩国人有120名。

日本方面,目前并未找到最新数据。供职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王玲,在去年年底的一篇学术论文中写道,据日本外务省调查,2000年至2013年,国际组织中的日本职员人数保持增长趋势,在国际组织任职的日籍职员(专业职位以上)有764名。需要说明一下,国际组织职员也有级别上的分类,具体分为专业及以上级别人员(干部)和一般事务类(如保安、秘书)。前者又分为业务人员(P)、司级人员(D)、高级官员(ASG,USG)。其中USG(指副秘书长)级别最高。也就是说,这764名职员属于中级以上的职员,一般事务人员的梳理并未计算在内。

和日本相似,中国方面也没有相应的最新数据。人社部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国际职员总数1100人,其中担任国际组织副职以上的中国国际职员共12位(如联合国副秘书长吴洪波)。

绝对数据只是一方面,国家外国专家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高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在重要国际组织里面的任职人员比较少,职级比较低,这与我们的大国地位和综合国力是不相称的。上述现象在联合国秘书处也有体现,人社部网站资料显示,中国在联合国秘书处的人员理想幅度是119-161人。目前,中国在联合国秘书处现有占地域分配员额的国际职员为71人(不包括语言服务类人员及其他非经常预算下的职位),属于代表性不足的38个会员国之一。

在联合国任职待遇如何

至于大家关心的问题——国际公务员的待遇,在上述文件中可以了解到,其中专业及以上级别人员工资待遇的原则是按照诺贝尔梅耶原则,而比照对象则为美国联邦公务员一般职系(注:参与这一体系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在内有23个,不包括世界银行和IMF)。

上述文件援引的是联合国2012年数据,USG(指副秘书长)级中的最高档工资达18.93万美元(约100万元人民币)。这的确是份不错的待遇!

(何东明荐自《时代人物》)

责编:Ester

国际组织 篇12

1 决策的定义

目前,学界对“决策”还没有一个统一和完备的定义,以下是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决策进行的定义和解释:第一,决策为决定,即决定(的)策略、方针、办法等,是一个静态词汇,表示一种结果;第二,决策为选择,是行为主体为实现价值观或者既定目标而作的选择,这种定义认为,选择是决策的核心内容,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此种定义主要是从管理学角度出发,被认定是决策的狭义解释;第三,决策为一个过程,是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对未来行为的设计,并做出决定的全部过程,此种定义是关于决策的广义解释。作为现代管理科学创始人之一的Herbert A.Simon提出著名的“管理就是决策”的观点,认为“决策”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发现决策机会;寻找可行方案;选择方案;评估选择的效果。

第一种关于“决策”的定义是将决策视为一个静态的词义,决策就是结果,显然这种认识相对狭隘;第二种“决定”定义将其视为选择,该决策的要务是经过对必要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拟定和筛选若干应对方案,并对每一备选方案的预期后果作出评估,最后确定一个最能体现决策者意愿的可行方案。然而,本文所采纳的决策是第三种界定,即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决策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决定一项最符合决策者意愿的政策以便执行,因为它实际上还有更多内容,包括决策目标、决策主体、决策对象、决策方式等。

2 国际组织决策的一般特征

2.1 组织决策的特点

从决策主体角度看,决策包括个人决策与复合主体决策。组织决策强调组织中的不同层级的主体以及不同专业化分工的主体,通过搜集信息,根据各自的知识与偏好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共同制定决定的过程。组织决策有如下特点:第一,组织决策的基础是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具有常规成员,成员行使权力和承担职责受到规则的约束,这些规则既包括法律、政策等正式制度,也包括文化、习俗等非正式规则;第二,组织决策中的成员之间既有利益趋同性也有分异性,利益趋同是组织成员相聚的根本动因,但是各种复杂因素也导致成员之间的利益可能相斥,组织成员在实现共同目标进行决策存在着不同利益追求与不同能力差异的现象;第三,大多数组织都具有官僚制和等级制的特征,权力关系呈现金字塔形,基于成员的综合实力有别,组织决策过程中充斥着不同层级成员之间的合作、博弈、冲突、矛盾、疏离。

2.2 国际组织决策的一般特点

国际组织决策除了具有组织决策的上述性质外,还具有自身特点:第一,决策的基本主体是高度相似的国家(地区),而非国内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并且数量有上限,至多200个左右,因此国际组织的决策方式,尤其是表决方式相对简单,在当今国际社会,作为国际组织成员的国家及其政府在思考特定问题和执行政策时往往有趋同的程序和逻辑,因此国际组织成员之间彼此都能大致推测出对方的想法;第二,虽然根据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有权自主的参与国际活动,但是从现实中,国际组织表决制度和结果充分体现了成员之间实力的博弈,如在WTO中,虽然《WTO协定》规定了“协商一致”和投票表决两种决策方式,在“协商一致”不能取得共识的情况下进行投票表决,而在实践中,投票表决制度从未被使用过,无论如何艰难,成员都情愿花费几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进行协商和谈判,因为“协商一致”的决策方式为成员之间的利益交往留足空间,大国的谈判实力充分彰显,小国发声无力,难免迫于压力服从权威者的选择。

3 国际法语境下国际组织决策的概念探析

国际法学界对国际组织决策概念的界定著述不多。结合上述对决策、组织决策、国际组织决策特点的分析,结合国际法理论,国际组织决策是国际组织为了实现本组织的目标和宗旨,由决策主体通过决策机构并根据决策程序和规则做出决定的过程。在国际决策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相应决策规则和制度是国际法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3.1 决策目标

国际组织决策目的是实现国际组织特定的目标和宗旨。这些目标和宗旨在国际组织的基本法律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如WTO决策的目标是为了通过自由贸易实现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等目标。当然国际组织做出决定后,还需要依靠执行机制来最终实现国际组织的目标,但是执行的前提是做出决策。

3.2 决策主体和决策机构

国际组织的决策主体是指谁有权行使决策权。国际组织基于各个国家对自己主权的让渡而形成的,国际组织本身不具有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威性,因此能够行使决策权的通常是成员(国家或者地区)。

决策机构是决策主体借以作出决策的组织结构,是国际组织重要的职能机构。国际组织的决策机构是国际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如WTO的决策机构是部长级会议和总理事会。虽然在法律地位上国家是平权主体,但是作为决策主体的成员在决策现实中具有等级性,决策过程中充斥着不同层级成员之间的合作、博弈、冲突、矛盾、疏离。如WTO作为“成员驱动”性质的国际组织,决策主体是成员本身,部长级会议和总理事会都是由全体成员组成,实行“协商一致”的决策方式,任何成员理论上都拥有对决议通过提出正式反对阻止其通过的决策权力。但是现实中,GATT/WTO的决策过程长期由发达国家成员主导,这些国家凭借政治和经济实力形成对其他国家的利诱和威胁,从而让决策过程充满“实力导向”的痕迹。

3.3 决策对象

国际组织决策对象是国际组织决策的内容。国际组织的决策按照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七大类:(1)代表型决策,即成员加入和退出、秘书处组成等事项;(2)象征型决策,即在某个方面做出原则性表述的决策,如反殖民化;(3)涉外型决策,即涉及该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决策;(4)程序型决策,即各下属机构分配预算等的决策等;(5)规则制定型决策,即在该组织成员之间创设权利和义务的决策等;(6)规则监督型决策,即涉及监督成员执行和履行组织规章的决策;(7)操作型决策,即涉及该组织某个具体执行的决定(Robert Cox and Harold K Jacobson:“The framework for enquiry”,Paul.F.Diehl,The politics of global governance,Lynn rienner publisher,1997.)。根据《WTO协定》,WTO决策的对象包括:制定新的法律规则的“决策”,解释《WTO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的“决策”,豁免WTO成员在《WTO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下义务的“决策”,修正《WTO协定》和附件1、附件2、附件3和诸边贸易协定的“决策”,加入WTO的“决策”。

3.4 决策程序和方式

国际组织的决策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提出动议,即就某个特定问题提出建议,有权提出动议的主体主要是成员、国际组织内的机构或者其他国际组织;二是提交提案,即提交供国际组织会议讨论和表决的决议草案;三是进行表决,即投票表决决议草案是否成为正式决议;四是决议生效,按照国际组织规定的表决制度通过的决议即告生效,但某些决议的生效还需以成员的事先同意或者事后批准作为要件。

决策方式是国际组织决策的核心内容。投票表决是国际组织重要的决策方式之一,其内容包括表决权分配和集中规则(表决权分配规则有平等分配和不平等分配的区别,如“一成员一票。票票等值”还是加权分配;表决权集中规则有全体一致、多数通过、反向一致等)。表决制度的合理设置不仅是一个国际组织有效进行决策的关键,某种程度上也是缓和组织内部矛盾从而维持组织生存的基础。在当今国际社会,国际组织除了采取表决制外,也采取其他决策方式。如WTO“协商一致”决策方式。与传统的投票表决方式不同,“协商一致”中成员之间的协商和谈判过程是此种决策方式的核心。成员在协商和谈判中进行利益交换并形成妥协让步,这个过程可能会反复多次进行,当会议主席认为折衷的结果已有“基本一致”时,就将这个已取得“基本一致”的案文以书面形式作出,在全体成员之间公开宣布以供通过,全体成员如果对此案文没有提出正式反对意见,就认为已取得“协商一致”。实践中,只要协商和谈判的过程进行得足够公正、民主和透明,各方诉求能够被充分反映和最大限度地满足,那么成员提出正式反对阻碍议案通过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国际组织决策是国际组织中的决策主体通过决策机构按照决策方式作出决定的过程。在国际法治的语境下,国际组织应该构建一套完善和可操作的决策规则和制度,尤其是在决策方式上,如WTO“协商一致”,要力图在承认国家实力悬殊的现实下,尊重每个成员的决策参与权,特别是提高弱小成员的参与度,同时还要增加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从而实现国际组织决策的“规则导向”和法治化。

摘要:国际组织的“决策”不用于国际组织的“表决”。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内容丰富,包括决策目标、决策主体、决策对象、决策方式等。在国际法语境下,国际组织决策是国际组织为了实现本组织的目标和宗旨,由决策主体根据决策程序和规则,通过决策机构做出决定的过程。国际组织需要构建完善的决策规则和制度,尤其是在决策方式上,如WTO“协商一致”,要力图在承认国家实力悬殊的现实下,尊重每个成员的决策参与权,特别是提高弱小成员的参与度,同时还要增加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从而实现国际组织决策的“规则导向”和法治化。

关键词:决策,组织决策,国际组织决策

参考文献

[1]梁西.现代国际组织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2]梁西.梁著国际组织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3][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许是祥,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孙秀君.决策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5]张贵洪.国际组织的行政体制初探[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6).

[6]王青梅.组织决策非正式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2.

[7]Herbert.A.Simon.The 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reversed edition)[J].Prentice-Hall Inc.1970.

[8]Robert P.Cavalier,Personal Motivation:a model for Decision Making[J].Praeger Publishers,2000.

[9]A.Le Roy Bennett,James K.Olive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Principles and Issues[J].Prentice Hall,1991.

上一篇: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下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