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人才

2024-11-16

环保人才(精选7篇)

环保人才 篇1

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个体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与必要的条件。好的环境,可以让人们的心情愉悦,精神舒爽,促进心身健康发展;反之,则令人作呕。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将之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而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幼儿园抓起,尽早地在孩子的心灵中唤醒他们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这是非常重要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幼儿是人生的起步,环境保护意识强不强、好不好,将左右孩子的人生轨迹,左右环境的未来,不可掉以轻心而忽略,必须给予加强,才能使他们成长成才。那么,在幼儿园中怎样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谈点体会。

一、立足身边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对于几岁的幼儿来说是陌生的。这点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清楚的,我们如何引导幼儿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幼儿身边所熟悉的环境入手,加以引导教育,不断强化,增强思想意识,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指出的那样:“在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可见,幼儿身边的环境就是我们对幼儿环保教育的好资源,我们要晓得加以重视并予以运用。

(1)以园为基地,唤起环保意识。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娱乐、成长的摇篮,也是接受思想教育启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环境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园环境建设,创设更为美化、更为绿化、更为净化、更为亮化的学习与活动的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享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那么,我们要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很有必要以此为基地,围绕环保方面的要求,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布置建设。如可以根据具体场地及校园布局,在幼儿园里种植花草树木,设置自然角或饲养区或种植园或生态体验场……为幼儿活动的开展及环保的教育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去处。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其中,带领他们在这些园地中边走边看、边摸边闻、边玩边想,进一步了解自然界、认识自然,激发他们对身边环境的兴趣及探索欲望,增强环保意识。又如种植蔬菜瓜果,饲养常见的小动物,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动物的活动和生活习性等。在培养植物、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植物、动物的成长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比较艰辛的。幼儿在艰辛的付出中收获成长的快乐,就会比较自觉地去关注自身周围的一花一草一物一景,关注自己成长的环境,从而唤起他们保护动植物的迫切愿望。

(2)利用自然资源,激发环保意识。“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这是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充分说明了这本“活教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自然环境中的一滴水、一抔土、一口大气、一种生物都是我们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材料、好资源,我们幼儿教师就是要把这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带领幼儿们走出幼儿园,走进自然界,亲近自然,引导他们看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与自然对话,主动融入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了解自然之美,感受自然的魅力,从而激起他们保护美的环境、创造美的环境的责任感。

二、融入每日生活,培养环保行为

(1)寓环保教育于日常生活中。平时生活中处处需要环保,可以说环保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环保。对于幼儿的环保教育,应该从日常生活入手,注意引导教育,培养幼儿的环保行为。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完手之后水龙头要拧紧,要爱惜水资源、爱护花草树木、不踩踏花草树木等,都是环保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发掘要立足于平时,要做环保教育的有心人,方能取得环保教育的及时、有针对性,进而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寓环保教育于教学活动中。在幼儿园班级里,课堂是幼儿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环保教育。如在科学教学中,通过“有趣的水”“不要乱扔垃圾”“环保袋”等活动,使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获得环保知识。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在说说、唱唱、画画、剪剪、贴贴、做做中逐渐明白人和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懂得环境保护应从自己做起的道理。

(3)寓环保教育于游戏中。幼儿园的活动,很多是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平台。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环保理念,进行环保教育,同样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树立环保意识,在玩中接受环保教育。如中班的“呼吸的大树”游戏,在游戏中用椅子代替树木,只有在“树下”才能呼吸,随着树的减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从而让幼儿通过这个游戏明白了植树造林和保护树木资源的重要性,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

三、注重榜样作用,增强环保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人无非就是父母、老师。父母、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幼儿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而好的榜样,可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作为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父母,应该认识到榜样作用的重要性与有效性,自觉做好环保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能增强幼儿对于环保的自觉性。因此,在平时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努力做到:一是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不做有损环境保护的事情,如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二是做好表率作用,看见地上的纸屑就来一次弯腰,把纸屑捡起来,或亲自打扫办公室或洗擦花坛等;三要身先士卒,参与其中,和幼儿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带幼儿到花坛除草,成立绿色小卫士队,齐抓共管,共同爱护一草一木。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幼儿形成保护环境的优点,强化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环保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它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我们只有让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环保意识在幼儿心中萌芽,并逐渐转变为行动,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成长成才。同时,只要我们人人爱护美丽的环境,人人为环境的美丽做出自己的贡献,地球在我们的脚下就会变得更年轻、更美丽。

环保人才 篇2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引导师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强化节约意识,规范节约制度,培养节约行为,积极创建良好的环保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环境意识,建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自觉注重环保实践,自觉遵守公民环保规范,为社会和教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节约资源

1、节约用电

(1)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办公室、实验室、阅览室、教室都要做到晴天不开灯,人少时少开灯,人走时随手关灯,公共场所有专人负责在必要时开灯、关灯。

(2)在能够使用节能灯具的地方尽可能地更换,使用节能灯具。

(3)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

(4)杜绝在学生宿舍、教职工单身宿舍等处私自使用电炉子、电饭锅、热得快等电器。

2、节约用水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坚持避免长流水现象。

(2)自觉养成节水习惯、倡导用容器盛水涮洗拖地等。

(3)校园绿化用水要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方式。

3、节约办公用品

(1)积极推进校园网办公系统、尽快实现无纸化办公。

(2)节约印刷、复印以及宣传用品的印刷费用。

(3)节约通讯费用

(4)把好采购关,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设备购入

4、节约粮食

(1)珍惜并节约每一粒粮食

(2)食堂工作人员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二、美化环境

1、建立健全关于环境的各项规章制度

2、进一步完善校园整体绿化、美化工作

3、进一步完善配置校园绿化环保警示标牌

4、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教育宣传发动,使环保深入人心

庙山长城学校

环保人才 篇3

摘 要: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生态环境形势异常严峻,落实以环境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已迫在眉睫。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生态环保人才队伍,以满足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文章论述了各类生态环境保护人才规划目标、我国环保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建立生态环保人才继续教育平台、创新教育模式、生态环保人才继续教育成果等,以期对培养对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生态环保人才产生推动作用。

关键词:生态环保;继续教育;环境管理;人才规划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环境领域政策背景

(一)“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环保新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爆发,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和复合型的特点,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和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情况,党中央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中,确定了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根据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要落实以环境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路线图”,将顶层设计和改革蓝图具体化为“施工图”,做到各项生态环保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和信息化。

1.系统化、科学化

环保“十三五”规划首次试图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通过深化环境质量管理将环保三“十条”(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逐步落实,实施环境质量改善的清单式管理。

2.法制化

环保“十三五”规划还力图通过改革,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的排放计划,推进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纳入司法鉴定管理体系。

3.精细化、信息化

环保“十三五”规划并提出以大气、土壤与水的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核心,做深做细做实环境质量管理。稳步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行国家考核、国家监测的事权财权重大调整,积极推动“环保督政”巡视,实施生态环保党政同责等举措。

(二)政策目标驱动生态环保人才需求

1.生态环保人才的历史机遇

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我国环保新形势和新变化产生的环保新目标,对我国生态环保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生态环保人才队伍的建设更加重视。这为生态环保人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实施环境保护人才战略,进一步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满足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2.生态环保人才的现状及需求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样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资源和决定性因素,与当前生态环境严峻形势和中央对生态环保工作的新要求相比,我国生态环保人才队伍状况尚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学科多、知识结构要求高,既要理论研究,又要实践应用,我国目前专业化生态人才极度匮乏。

为改变这种现状,环保“十三五”规划在生态人才方面提出要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生态环保人才队伍为目标,以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环保产业人才为主体,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基层实用人才为重点,充分认识高层次人才在生态环保事业中的引领作用,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重点,加强对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争到2020年,生态环保人才队伍总量增加到146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2.8万人。

二、各类生态环境保护人才规划目标

党中央的一系列环保制度改革使全面环境质量管理具有前所未有的坚实基础,也使从顶层设计开始进行从政府管理到企业层面再到公众的相关人才需求分解化变得十分重要。可以预计,这些建国以来最严厉的环保执法制度,将产生对专业化环境监察监理、环境监测、环境损害鉴定、环境管理、环境司法等各类环境质量管理执法人员的极大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及环保部等国家部委对生态环保目标及生态人才发展提出了重要规划。

(一)生态环境保护人才总体规划目标

(三)政府部门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规划目标

环保“十三五”对生态环保新目标和生态人才要求的规划,将在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范围内产生庞大的生态人才需求。政府机构方面将需要大量环境监察监理、环境审计、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损害鉴定方面的专业人才;行业企业方面将需要大批熟悉环境信用评价、场地污染评价与修复、大气治理、水处理、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能源管理与能效评估、分布式能源、环境法律及标准、环境信息与统计、环境教育等的专业人才;社会大众更需要这些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们来保护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规范并引导公众依法、有序、理性参与环境保护事务,以满足公众快速提升的对环境公平正义与质量改善的诉求,彰显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显著增强的公众环境权益观。

三、我国环保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学科多、知识结构要求高,既要理论研究,又要实践应用,我国目前专业化生态人才极度匮乏,环保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一)人才数量还相对不足

我国环保机构人才总量较少,国家级(环保部及其直属单位)环保人才占总量的2%左右,省级人才占8%左右,数量较少。与我国的环保形势相比,现有人员满载超负,且“小马拉大车”影响到一些重要环保职能的有效履行,与未来生态环境管理格局不适应。

我国环保系统人才资源总量为21.6万人;全国每万人口中的环保人才为1.6人。单位国土面积的环保人才为225人/万km2,单位国土面积的监测人才为35.1人/万km2,西部某些地区不足10人/万km2;单位国土面积的执法人才为63.2人/万km2,西藏自治区仅有0.8人/万km2。监测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虽然人才学历层次稳步提升,但是高学历人才仍然偏少,具有博士、硕士的人才仅占环保部门环保人才的7.7%。而且高学历的人多集中在国家级和省级单位,地市和区县级的硕士以上人才比例非常低。我国环保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亟待改进。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才比例偏低,特别是在地市级和区县级层面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更低,迫切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三)人才地域分布不均

我国环保人才区域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青海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明显较少。中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要,比如我国的水源地、重要生态保护区大多位于西北和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难以吸引高学历、高层次的环保人才,不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

(四)高层次人才过于集中

硕士及以上环保人才分布很不均衡,大多数分布在从辽宁到广东的沿海各省。从各省硕士及以上人才比例来看,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大城市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比例较高。北京、天津等城市对人才的集聚效应过于明显。辽宁到广东沿海各省,高职称人才集中现象也很明显,这些省份高职称人才比例普遍较高。而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份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偏低。

(五)部分紧缺专业人才人数较少

在现有的环保人才中,从事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安全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农村环境保护、村镇人居态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核安全监管、信息统计、防灾减灾、规划战略等急需紧缺环保专业的人才数量较少,这些紧缺专业人才仅占总人才的2.45%。部分专业人才数量较少不利于该领域的环境保护,对于全国环保工作综合决策和管理来说是个短板。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人才最少,但增长迅速,2010年为0.49万人,2015年预计为0.83万人,2020年预计达到1.5万人。由此可见,生态建设与保护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业务领域人才发展,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六)人才培训力度不够

我国环保系统每人每年培训时数不足两个工作日,培训时数偏少;人才培训投入资金占同期环保投入的比例偏低。要提高我国生态环保工作的水平,需要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建立生态环保人才平台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我们将根据“十八大”“十三五”和“路线图”所规划的环保新目标,进行有关生态环保人才需求的梳理,特别重视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新领域上加大人才培养规模与力度,为政府各项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企业综合环境效益的提升、为公众正当环境权益的保护提供坚实永续的依靠。

(一)建设国家级生态环保专业人才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及综合服务平台

我们将建设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的生态环保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汇集国家生态环保和继续教育最新政策、继续教育创新模式、生态环保科技前沿知识、培训信息资源交流、课程资源标准体系、培训项目整合推广、生态人才培养流通、促进多方合作等多元化服务的国家级生态环保专业人才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及综合服务平台,为政府机构、环保企业和公众的生态人才培养、信息交流与技术资本合作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平台将成为培养生态环保专业人才、提升我国环境质量水平和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结合点,是吸引专业化生态人才投入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政策为第一推动力、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平台为第一载体”为理念的生态环保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将促进更多的有志有为之士参与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中。

(二)组织和开展与深化环境质量管理有关的职业培训及继续教育

在生态环保领域政府执法人员及行业企业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提升和能力建设方面,将筹划、组织和开展与深化环境质量管理有关领域的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岗位技能考核及认证注册。着力培养环境监察监理、环境审计、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损害鉴定、环境信用评价、场地污染评价与修复、大气治理、水处理、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能源管理与能效评估、分布式能源、环境教育、环境法律及标准、环境信息与统计等全国职业技术方面的人才,以及在研发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人才。以相关政策为依据,以实践应用为重点,结合政府执法和行业发展需要,推动相关人才的职业规范创新,为政府和行业企业培养高端生态环保专业人才。

(三)构建符合生态环保行业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

我们将构建符合生态环保行业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把各类生态环保培训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鼓励生态环保产业从业人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参加培训学习,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制度,完善生态环保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人才培训实施体系建设,同时,推广现代培训理论和培训方法。

(四)建立完善的生态环保专业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我们将建立生态环保专业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保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积极采用各种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创新评价方法,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同时,全面推行生态环保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

五、生态环保人才继续教育成果

一直以来,在生态环保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牢固秉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摸索创新,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剖析生态环保及环境服务行业的蓝海商业模式,总结成功的运行经验,有序开展了环境监理、碳交易、碳核查与碳资产管理、环境绩效审计、环境损害鉴定、场地评价与修复等多种复合型生态环保专业人才培训项目,成立了以生态环保专业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学院和以远程继续教育为主要服务的环境网校,多年来已经培养了数万名生态环保专业人才。

实践证明,在国家政策目标指引下,以高层次、高质量、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环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战课程,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推进生态环保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才能为国家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和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未来,将继续为培养环境保护产业的领军人物担当起社会及企业重任,为促进生态环保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新华社.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EB/OL].北京.http:// sh.xinhuanet.com/2016-03/18/c_135200400.htm.2016-3-18.

[2]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 (环发[2011]55号) [EB/OL].北京.http://www.zhb. gov.cn/gkml/hbb/bwj/201307/t20130716_255574.htm.2011-5-4.

[3]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EB/OL].北京.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06/c1001-26953754.html.2015-4-25.

[4]王金南等.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启程与挑战[J].中国环境管理,2016(1).

[5]蒋洪强等.我国环保人才队伍状况分析[J].中国人才,2014(7).

[6]朱培武.国内外标准化人才继续教育现状与推进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4(8).

环保人才 篇4

1 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境工程专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既有学生进行实习的外部因素,也有学生自身所存在的内部因素,这两者的存在是目前实习环节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1.1 外部因素

所谓的外部因素是学校与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所创造的外部条件,也可以称为硬件条件。目前,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实习中为学生创造的外部条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实习的费用严重不足与实习基地的态度比较冷淡2个方面。

1.1.1 实习的费用严重不足

在我国,综合性学校的文、理科专业收费标准的基本统一,但是理工科专业在专业建设与运行方面的费用要明显高于文科专业,各高校从办学效益出发,为了平衡各个专业之间的办学经费,给予理工科专业的实习费用十几年来,并没有明显的增涨,无形中使理工科专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2]。以淮海工学院环境工程类学生实习为例,4周的实习,跨市实习每生平均仅在150元左右,实际外出期间每天每生仅8元左右,而市内实习每生每日更少,只有4元左右;同时,近几年,随着物价的上涨,车费、住宿费、讲课费等实际支出涨了许多,而经费却没有明显变化。在这样的压力下,实习带队教师不得不减少压缩实习的时间与内容,给学生也带来了出行和生活上的不便,大大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1.1.2 实习基地的态度比较冷淡

出于考虑企业自身生产安全的问题,大批的学生涌入不可避免地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产生干扰,因此,实习基地对待学生进厂实习的态度比较冷淡。过去,选择的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由于改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自身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很难再像以前那样抽出专人负责接待学生实习事宜,尤其是当学生实习时间与实习基地的生产、检查等产生冲突时,实习时间、接待人数等问题就更难协调,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实习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同时,带队教师在选择实习基地时总希望选择一些在同行业中具有代表性、技术上比较先进的企业,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这样的企业即使勉强同意接受了学生实习,往往也只允许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而不会真正允许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长期学习,这样也会使学生对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1.2 内部因素

所谓内部因素主要指的是指导老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内部条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精力比较分散和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2个方面。

1.2.1 指导教师精力比较分散

目前由于工作量的平衡问题,实习的工作量往往作为平衡专业教师工作量的工具,所以,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并不固定,这样就造成了实习地点的随意性比较大,指导文件也不停地变动,没有人能够真正深入地研究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生实习的规律与理论。同时,由于工作量的关系,各高校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人数也有相应的限制,通常一个教学班级的实习只安排2名指导教师,而这2名教师不但要负责联系实习企业,还要负责联系交通、食宿,保证学生的安全,所以,在实习过程中很难抽出精力去指导学生,而且工作难度大,压力也大。再加上很多企业是指导教师通过私人关系联系的,有些费用从账面上很难处理。这些原因的存在使高校教师感觉实习像“烫手的山芋”,指导效果也就无从保证。

1.2.2 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实习刚开始很多同学感觉很新鲜,对许多在书本上讲过却从未见过的设备、工艺很感兴趣,实习的热情也比较高,但随着在实习基地所待时间的推移,新鲜感下降,到了需要真正了解设备的原理、构造等重要而又略显枯燥的知识时,便会出现应付差事,人在实习现场,心早不知飞到哪儿去了。同时,由于环境工程实习的基地,比如垃圾填埋场等地方卫生条件比较差,周边环境也差,会使部分同学产生毕业后一定不会再从事环境工程专业工作的念头,顿时失去了专业兴趣,提高实习效果,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就更无从谈起了。

2 解决实习中存在问题的思路

面对内部与外部的种种不利因素,如何去把握好难得的可以把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的宝贵机会,解决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应从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实习经费、稳定教师队伍,完善实习文件等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实习经费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艺设备与过程的模拟与仿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仿真系统也日趋完善,从最初的全部在计算机界面进行的仿真软件到现在把计算机软件与实物模型相结合的仿真系统,为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3]。在仿真系统上进行实习彻底改变了以前到实习工厂只能跟着看的状况,对设备从开车到停车,故障的出现到故障的排除,使学生对整个生产过程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与体会,而且仿真系统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可重复性与再现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环境工程处理工艺过程的特点,同时仿真系统的建立,可以节省许多经费,为整个实习的经费支持提供了保障。

当然,对于仿真系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它可以增强学生对生产的了解,但要让学生对生产实际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还必须带学生到工厂去。指导教师与学校应主动加强与工矿企业联系,精心地选择实习地点与实习内容,考虑到经费问题,实习地点采取就近的原则与就新的原则相结合。就近的原则指根据实习的目的,像认识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有一些大致的了解,这时选择的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就可以在市内进行,不但方便、安全,经济上也比较合理;而在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环节,由于理论课上老师讲了许多新工艺、新方法,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体会,我们在选择实习地点时可以挑选一、两个技术先进的企业,哪怕是多花一些钱也一定要带学生去,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这些企业工作环境也会比较好,待遇也高,对促进学生热爱专业,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专业课程也是有好处的。

2.2 稳定教师队伍,完善实习文件

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是提高实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要保证实习的质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学校,而不是仅仅教师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适当地增加实习化解的工作量,指定部分教师专门负责实习工作,保持实习教师的梯队建设,同时要帮助指导实习的教师解决在指定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指导教师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实习基地也基本上可固定,这为编写完整的实习文件提供了可能。学生的实习是在实习大纲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实习大纲中不但要明确实习的目的与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怎样去实习,看什么,怎么看。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一起讨论,多花些功夫去认真撰写;实习讲义是学生实习的基础,指导教师要以实习大纲为指导,结合实习工厂的具体工艺流程,针对设备的具体结构与操作性能,收集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充实到实习讲义中。同时编写讲义时要把与实习工厂相近的工艺做一些简单的比较,这样会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整个环境工程专业生产的全面状况,效果比课堂上的要好的多;对所在工厂的工艺、设备流程、设备选型及构造方面有改进之处,在讲义中应着重讲解,因为这些革新就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华,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真谛,更能让学生补充书本上所没有的也学不到的内容。

2.3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积极性

无论工厂和指导教师创造多么好的条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文化知识,所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往学生中“实习就是参观”、“实习就是走过场”的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国情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实习与理论课程一样重要,是接触工程实际的最好机会,而且这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与实验课程差别也是巨大的,大学几年中实习的机会本来就不多,一定要珍惜;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国家的环境工程专业与工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这种差距必须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去缩小和消除,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地投入到实习中,在有限的实习中学到更好的知识。

2.4 改革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制度

为了确保实习的质量,有关实习报告书的要求在给学生做实习动员时就要讲清楚,并以书面的形式发到学生手中。报告的要求必须明确,尤其要鼓励学生提一些建议或新方法,哪怕是不成熟的。实习的考核一般由实习报告,实习表现与现场提问及最后综合考试组成,其中尤以现场提问最为重要,由于时间的关系,指导教师可能没有时间对学生逐一提问,可行的方式是针对实习基地的技术问题,准备20~30道题目,待学生实习结束前一、两天,分批让学生抽选题目进行解答,如果按这样思路严格执行,就会让学生有紧迫感,实习过程中就会认真听、看,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时普遍存在的不太清楚地技术环节,在最后一、两天再重点考察、讲解。

在考核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那些在实习中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严格执行补考、重修制度,改变过去指导教师因为怕影响学生毕业,增加经济负担等顾虑而全部通过的传统,如果我们不能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对学生就没有约束力,就不可能提高实习的效果。

3 小结

总之,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环节效果,必须从建立校内基地,充分利用好实习费用、稳定指导教师队伍,完整教学文件、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积极性、改革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不断探索,为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环保人才而努力。

摘要: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与理论教学一样,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创新型环保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分析了环境工程专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要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效果,就必须从建立校内基地,充分利用好实习费用、稳定指导教师队伍,完整教学文件、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积极性、改革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对改革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模式?培养有创新型的环保人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实习,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德文,柴立元,彭兵,等.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1):47-49.

[2]宋振东.全新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80-82.

环保人才 篇5

关键词:环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对策;杭州

“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将努力打造生态型城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强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施政力度[1]。环保部门逐渐从单一型专业部门向综合型专业部门、“大环保”转变,为环保人才使用提供了空间,也对环保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面临的新形势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加快确立环保人才优先发展的方针。环保系统将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作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人才是关键要素,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方针,通过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引领支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要求加快提升环保人才业务能力水平。杭州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容量极为有限,污染物排放总量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不断凸显,特别是灰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危险废物和机动车尾气等污染防治问题日益显现,主要污染物减排新增氨氮、氮氧化物两项指标,这些都给“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新挑战和新要求,亟待提升环保人才环境业务知识水平。

(3)环境风险压力加大,要求加快提升环保人才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环境风险压力继续加大,环境安全事故、环境违法行为易发高发,构成了对民生的直接威胁,妥善处理各类环境公共事件将是创新社会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这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建立一支环境应急队伍和提升环保人才社会管理能力。

(4)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城乡环保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环保基层能力建设薄弱,机构数量偏少、人员不多,许多重点乡镇尚未建立环保所,基层执法队伍与工作任务还有较大差距,环境监察队人员数量较为不足。须构建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城乡环保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政策,促进城乡之间环保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供坚实的环保人才支撑。

2人才队伍现状与分析

(1)人才总量缓慢增加,但与经济社会发展仍不相适应。杭州市级环保系统实有400人,其中,行政人员实有136人,监察队伍实有50人,监测队伍实有129人,科研队伍实有39人,宣教队伍实有13人,信息队伍实有10人,其他事业单位23人。环境科研人才、党政管理人才、监察执法人才和监测人才明显不足,这与杭州市作为经济大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和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

(2)人才学历层次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专业结构配置不够合理。杭州市级环保系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370人,其中:博士4人,占市级人员总数的1%;硕士85人,占21.3%;本科219人,占54.8%;专科62人,占15.5%。环保类占50%,行政管理类占18%,法律类占8%,其他专业类占24%。环保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环境管理人才、新闻类、社会管理类、中文类等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3)人才队伍职称结构日趋合理,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杭州市级环保系统具有高、中、初级技术职称的共有131人,人数分别为48、57、56人。全市环保系统缺乏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环境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尤其是中青年科技骨干十分短缺,高级职称人员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所占比例为15%,博士、硕士人才占大专以上学历人员队伍的比例为13%,基层人才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3对策建议

围绕杭州市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需要,从环保人才分类体系出发,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环境应急人才队伍建设,并重点突出环保紧缺专业人才和基层环保人才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党政机关管理人才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政治理论、管理知识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环境监察执法人才要按照建立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的要求,规范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岗位培训,提高监察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环境监督管理人才要逐渐满足固体废物、机动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辐射污染等新凸显的环境问题的监管需求。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环境科研人才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培养造就环境科研领军人才,加大环境科研人才平台建设,多渠道培养中青年科研人才;环境监测人才要按照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和完备的应急监测体系的要求,优化环境监测人才体系,培养环境监测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骨干,注重环境监测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环境信息与宣教人才要以打造“数字环保”的目标和巩固提高环境宣教在环保工作全局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地位要求,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环境信息与宣教技术交流工作,强化计算机、信息、新闻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

(3)环境应急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职环境应急机构,以环境应急管理机构人员为基础,按照“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原则,抽调人员应主要来自环保局、监察支队、监测站等一线熟悉业务部门,加强应急监测、事故环境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建立覆盖多个环保相关专业领域的环境应急专家库。

(4)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紧缺人才需求预测,重点加强对环境规划与政策咨询、低碳技术、大气灰霾、辐射安全、新型污染物防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农业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与健康等紧缺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

(5)基层环保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延伸环保触角,推进监管网格化”的要求,通过增加人员数量,实行派出机构监管,实施环保监督员、协管员制度等多种形式,增加基层环保人才数量;加强基层环保人才培训,建立健全基层使用环保技术人才培训体系。

4结语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样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第一资源和决定性因素,统筹推进各类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环保人才队伍,才能为杭州市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浅谈高职高专国际化环保人才培养 篇6

21世纪是绿色经济的时代, 也是环保产业的时代。发展环保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措施。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 鼓励环保技术出口。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出现了资源利用合理化、废物产生减量化、对环境无污染和少污染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资源短缺问题成为了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需要亟待解决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实现节能减排。三废处理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 以前我国三废处理结构相对单一, 行业发展水平较低。近年来, 随着我国招商引资体制的完善, 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化公司, 形成了新型的三废治理的运行模式。

一、被调研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分析

1. 本次被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研的企业情况见表1。

2. 被调研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分析

大港新泉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根据海水淡化技术中需要使用大量超滤膜的特点, 设定了相应的设备维护和污泥处理岗位。

天津环科水务开发有限公司、天津泰达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天津威立雅渤化永利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碱厂污水处理厂) 、中沙 (天津) 石化有限公司根据处理工业用废水生活污水设置从一线操作工到管理岗的岗位体系。

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为工业和市政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 以及高浓度废液的收集与处置。根据业务需要, 设置了蒸发浓缩操作员和物化废水操作员。

二、被调研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分析

1. 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三废处理企业会吸收一定量的在校生作为新鲜血液, 平均比例达到35%。在职的员工中, 专科层次的比例占38.5%, 说明污染治理运营企业现有员工中专科层次占的比例相对较高。此外, 这些企业相当一部分的员工层次还是在中专及以下水平, 以操作类业务类为主。工作岗位类型, 被调查的几家企业均是对操作工这一岗位需求较高。可见, 提高高职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是紧随时代步伐, 切实可行的。

2. 三废处理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三废处理方向毕业的学生, 能够胜任的岗位以及该岗位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理论的要求见表2。

由表2可知,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三废处理方向) 专业毕业的学生, 刚毕业时, 可以从事的岗位工作有:污水处理技术员、污泥处理技术员、业务员、设备操作员。经过一个阶段的工作, 全面掌握岗位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后, 可升任班组长、总工等职务, 发展空间较大。此外, 需要注重英语学习, 简单的对话、阅读对学习本岗位工作内容和个人晋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三废处理方向) 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被调查的五个企业的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都有中级、高级工证书。从证书的类型来看, 废水处理上岗证、ISO1400内审员需求不是很大, 而三废处理工、水环境监测工要求的企业较多;环保企业运营, 需要运营资质证书, 个人上岗, 需要上岗证。因此, 三废处理工是该专业首考的证书, 水环境监测工、ISO14000内审员、三废处理工、分析工等是该专业方向选考的证书。

结论

环保人才 篇7

一、利用环保知识,优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物理学科的学习,学生一直掉进大量的习题练习里,做不完的试卷、试题,让学生陷进周而复始的枯燥乏味中。教师这时候要将环保知识融入教学,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接受更多新事物的视野。环保话题的融入,让物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跟学生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教师要通过目前环境恶化的现象争议,激发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环境改变的一些独到见解。根据高中生的好动、爱问、活泼、积极、求新等心理特点,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将环保知识联系好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目前实际相提并论。如我会将不可再生的环保资源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让他们想办法研究可替代的资源,这样会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意识。在这方面我会利用电子邮件与有关环保专家进行交流心得体会,将我学习来的前沿的理论知识制作成经典的多媒体教学片;同时还可以参与网上的自愿者环保活动,我们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优化他们的环保意识,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这样,将环保意识植入学生的脑海,会使学生在打造再生环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用具有创新的思路激发学习物理课的兴趣, 一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路刺激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思维,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变得更加容易。

二、运用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环保知识融入物理学习,需要方法得当, 这个是环保辅助教学相互促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要融入现代环保理念,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如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人人网、微博、QQ群等,实现“互动交流”,这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现代化信息的传输速度特别快,丰富的环保教材为物理课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视频、图文、声音等创设模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提升物理学习,从而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个参与者,在良好的氛围中鼓励学生的热情,打造愉悦、和谐、快乐的氛围,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助学生探索物理现象。我的学生很喜欢物理课,原因在于我在授课的过程中用具有魅力的形象语言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当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能将环保知识很好地融合展现的时候,我会及时地给予肯定赞扬。高中生需要一种认同感,当教师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时,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感觉物理的学习其实并不难,在实践活动中就获得了物理知识,提高了物理成绩。

三、搭建环保平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体会到,让学生感知具体的物理现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接受和学习。当我们搭建一个环保与物理相结合的平台后,会使环保知识得到快速传播,让学生在对一些物理现象的理解能够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从而让学生在获知的过程中理解概念,达到合理运用概念快速解题的目的。如我在课堂上,遇到一些难以用语言、用文字等难以讲清的物理现象时,会鼓励学生通过环保知识的运用由静变动,将概念具体化、变成可操作化之后,学生就在瞬间加深了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物理的世界是难以让学生有完整的认知印象的,这就需要我们将很微观、抽象的物理现象进行缩放,通过一些实际的实例展示给学生,利用环保知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理解问题,熟记物理概念。学生的感情是丰富的,教师要发挥学生的特性,不能搞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要善于运用学生的情感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期望中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索的求知,才会更好地将教材的内容消化理解。

上一篇:对氨基水杨酸下一篇:城市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