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选秀的生意经

2024-05-21

音乐选秀的生意经(精选7篇)

音乐选秀的生意经 篇1

摘要:文化传播的特性决定了不论任何一种介质的传播方式, 都要以获得受众为最基本、最核心的传播目标。近年来, 音乐选秀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上演, 这种由选秀形式所展开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其受众群体的广泛性和参与性。音乐选秀形式的出现,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音乐欣赏与文化选择的机会, 文化传播也伴随着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在商业竞争的驱使下向着更为专业的方向发展。通过对音乐选秀现象的分析来探寻其与文化传播的关系。旨在表明, 音乐选秀对文化传播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前沿性。

关键词:文化传播,文化现象,音乐选秀

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以来, 音乐与社会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音乐通过意识对流动音响的审美感受, 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而社会则以强有力的传播手段、经济力量宣传和传播音乐文化的发展。可以说音乐艺术与文化传播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音乐选秀作为中国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以它独有的大众参与性、娱乐性和商业性通过广播、电视、音像唱片和网络等传播媒体作为中介得以传播, 并在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从文化传播的社会学角度出发, 音乐选秀的行为、传播方式及文化观念对我国音乐文化 (尤其大众化的流行音乐文化) 的创作、表演、展现、管理实践等领域, 以及广大的音乐接受者群体中, 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在以音乐选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同时也影响着诸多文化领域 (譬如广告、影视、传媒等领域) 。正如德国社会进化论学者卡希尔所说“作为整体的人类文化, 可以被称之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这种文化目的论是社会文化发展进化的主要观念, 并为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音乐选秀通常把大众音乐文化作为其节目编辑的基本原则之一, 把平民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融入到节目创作的各个环节, 并开办一系列商业性质的大众消费模式。选秀形式的实践说明了构成当代人人文社会生活环境的主要条件, 即文化传播。

近些年我国文化学者对音乐选秀也有一定的关注与研究。不同领域的研究学者分别从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及语言学等方面, 对当前音乐选秀节目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梳理, 并指出有关电视选秀节目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研究者均力图突出其系统性、跨学科与实证性。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的曾遂今教授为代表的相关研究;各大综合院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及文化传媒机构的研究等。这些研究都对我国音乐选秀与文化传播的关系作出了重要的理论参照依据。

1 音乐选秀现象分析

音乐选秀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拉开了全民娱乐的序幕, 大大小小音乐选秀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上演起来。一时间, 许多曾经陌生的名字在一夜之间就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各大网站、报刊、杂志及电视上, 成为街头巷尾, 茶前饭后人们娱乐消遣的热门话题, 参与选手均拥有着各自庞大的粉丝团队。如此火热的造梦形式, 为许多怀揣音乐梦想, 又苦于寻找展示平台的平民大众, 打开了一扇通往辽阔梦想的大门。音乐选秀固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一种文化符号。它所带动的文化现象, 成为各大媒体、记者们关注的对象。音乐透过其争相传告的大众化、审美民主化、经济效应、造梦效应、娱乐化等特点, 达到其一定的社会效应。这些音乐选秀节目固然与传统的正统文化性很强的音乐晚会在艺术性和审美教育功能性上难以匹配, 但是音乐选秀在某些方面的成功却同样值得专业音乐工作者、文化传媒工作者和广大社会学者深思。对音乐选秀这一文化娱乐形式加以分析便可看出其自身的一些特性。

1.1 社会文化从精英文化到平民文化的呈现

纵观我国的文化发展脉络, 在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中, 精英阶层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优势引导着大众文化。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讯的发达, 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出现, 音乐选秀形式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阶层有条件参与到新的文化形态的创造与享受中, 发出自己的声音并通过媒体、网络等得以传达。

1.2 社会娱乐文化的新载体

音乐选秀作为娱乐文化悄然兴起并愈演愈烈。作为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众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这种娱乐文化的浸染和冲击, 同时对这种社会文化不是消极抵触, 而是通过不断凝练和升华自身的个性展现将这种选秀形式作为新的文化载体参与其中发挥自身对新的流行文化的认知与展现。这也是在娱乐文化盛行的背景下, 音乐选秀这种文化形式所引发的新的文化意识。

2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文化传播作为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实践活动, 在不断扩散传播的过程中往往有较高的覆盖率, 其传播方式逐渐趋向于多元化且传播范围也逐步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文化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文化传播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当今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电视传播

电视传播作为当代大众社会生活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具有很强的公众性。电视传播的即时特性是电视最主要的文化传播形态, 也是电视文化传播最有效的方式。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辽宁卫视的《激情唱响》、浙江卫视的《非同凡响》、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等音乐选秀活动均通过电视的即时性得以广泛传播并取得了较高价值的文化定位和文化转播的经济收益。

2.2 网络传播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大众传播又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 从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内容的“窄播”;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在音乐选秀过程中往往通过互联网、手机信息、活动官方网站互动等手段来增加大众喜爱选手的人气和支持率及对选手和评委的大众评价等, 大众的参与互动性在网络传播中得以自由传达。

2.3 音像制品传播

随着音乐选秀商业化、娱乐化的大众文化呈现, 随后发行的比赛实录及获奖选手推出的录音唱片、VCD、DVD等一系列音像产品随着歌手的影响力大受欢迎而成为音像市场的主力军。

3 音乐选秀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文化传播的多向拓展是当今时代文化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人类的传播方式中, 以大众传播对文化产生的影响最为突出。音乐选秀形式恰恰迎合了大众传播的多向效应, 通过组织大众化的选拔、评价及娱乐互动的参与并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如电视、网络、音像制品、图书 (获奖选手成长写真) 等, 对其广泛的受众群体进行娱乐信息的传播活动。不论采用何种方式, 通过音乐选秀形式的大众传播都能够跨越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 具有广泛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一点已被诸如《超级女声》、《激情唱响》、《非同凡响》等音乐选秀形式的社会传播及商业效益的影响力所证实。音乐选秀为大众文化传播开辟了新的社会流行文化呈现的新的途径, 为社会提供认识自身的声音, 是传达社会平民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平台,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对新的文化品种的引进、开发和创新

在当今音乐选秀风生水起的时候, 这类文化形式也被市场看好, 新文化及传媒方式在音乐选秀的过程中不断被引进并对新的文化衍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2004年湖南卫视、蒙牛乳业集团与上海天娱共同打造的音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就copy了原创于英国、现风靡全球30个国家的王牌娱乐节目POP IDOL的模式。《超级女声》用新的方式改变了以往全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图景, 吸引了全国大约15万女性报名参加海选, 吸引了超过4亿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又如辽宁卫视的大型音乐选秀节目《激情唱响》, 主办方邀请了英国最具实力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Fremantle Media, 派出原班核心创作团队来华, 并携带全球最先进的电视节目模式《X Factor》的制作宝典与中国实力团队联合打造。就此可以看出各音乐选秀组织运营机构都本着“国际视野 高端崛起”的战略, 重拳出击, 强势打造国内最高水准的大型音乐选秀活动。这种与世界文化品牌整合、品牌延伸的文化传播模式及相关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总结和把握音乐选秀的商业运营的规律, 在对国外新的文化品种的引进、开发和创新的同时为我国文化的营销和品牌运作提供了新的模式。

3.2 对现有文化现象的重新认识、评价和宣传

音乐选秀随着大众媒介传播技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等多方面的迅猛发展, 随着社会流行音乐文化环境的变化, 使人们对音乐的接受方式、听赏过程及审美趣味等均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促使人们对现有的文化现象的认识不在拘拟于过去传统的模式, 而是以新的意识形态来重新接受整理、评价和传播。

3.3 推动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

音乐选秀中的大众传媒是其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 随着选秀形式对人们精神取向与文化消费观念的影响, 音乐选秀借助电视娱乐等文化传媒介质, 使娱乐流行文化成为社会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 这一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后偶像性、消费化等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促使社会文化生产和传播立足于社会流行文化现实的现实状态, 在不断运动着的流行文化面前不断推动社会流行文化的生产和传播。

4 规范音乐选秀加强文化建设

纵观当今音乐选秀形式,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 即多数音乐选秀节目在商业利益的趋势下多为一些细节的重复、煽情场面的描述, 缺少对音乐本身正面的宣传与评价。从文化组织运营机构的角度分析, 不难发现其中的商业性垄断和过度商业化开发所展现的音乐创作乏味及商业宣传的泛滥。从参与选秀选手的层面分析除其市场经济的原因外, 也有选手的表现欲、明星梦以及大众的决定欲及低俗欲望得到满足的原因, 而其文化娱乐的背后也潜藏着令人担忧的危险——大众理性思考的缺失, 娱乐文化沦为商业宣传工具的可能, 美丑边界模糊甚或移位的流行文化思想。据一项民众调查显示59.7%的人认为当今社会娱乐文化泛滥成灾;82.2%的人认为是“娱乐圈风气不正”;52.4%的人认为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独立思考能力普遍下降。纵观电视荧屏, 曾轰轰烈烈花了好几年时间经营音乐选秀节目的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都因各自的原因退出选秀阵营。这便说明人们已经对良莠不齐、哗众取宠的音乐选秀节目有了一定的排斥甚至是厌倦, 对这种娱乐文化形式出现了一种过度商业性失衡的绝望, 一些音乐选秀活动的火爆不是靠品质、内容来实现的, 而是依靠炒作、视觉、包装这些外延形式来取得, 早就脱离了音乐选秀的初衷, 过度的商业化开发所导致的音乐艺术性的丧失是音乐选秀中流行文化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就此现状国家文化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在通过不断对音乐选秀筛选凝练使其在升华自身的创新文化的同时力求展现求真文化、特色文化和高尚文化, 发挥引领社会流行文化的作用。这也是在娱乐文化盛行的背景下, 国家文化部门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比如国家为了遏制湖南卫视对《超级女声》的商业性文化垄断将其制作权移交青海卫视等策略足以说明国家对娱乐文化的调控和干涉。笔者认为纯粹的音乐选秀节目, 必须包括五大元素:大众参与、海选、PK、粉丝和投票, 而最后的造星就成了自然而然大众评选的结果。

音乐选秀和文化传播对社会文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还有很多, 但在社会文化传播过程中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这就需要社会公众的即时观察和文化部门的即时介入, 音乐选秀与文化传播作为当今重要的社会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研究结果将为当今时代政府的城市文化政策和社会文化传播行为提供重要的依据。

音乐选秀与文化传播对于当代转型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是对传统精英文化语境的解构和冲击, 同时又是当代大众文化语境新的展现及诠释。音乐选秀活动中通过大众的参与和评价, 使人们对新的文化形态的认识及传播意识不再通过专业的文化评论者来确立自身对文化本体身份的认可。作为大众文化的接受者, 人们一方面是音乐选秀中大众文化语境中新生代的身份的存在实体, 另一方面也直接地指向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各阶层大众的文化意识和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2]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何晓兵.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4]刘京林.大众传媒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5.

[5]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6]潘知常, 林玮.大众传媒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7]张凤铸, 关玲.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8]高鑫.电视艺术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音乐选秀的生意经 篇2

民族歌曲是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音乐文化中重要的瑰宝。如今,民族歌曲已被大众忽视,偏离大众所喜爱的现代音乐的主旋律,成为小众群体欣赏的音乐。有人认为民族歌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人认为民族歌曲老调重弹,更有人评价说民族歌曲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民族歌曲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存在地位并且有一定的欣赏价值,而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且多样化的音乐风格。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的音乐选秀类节目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特别是这类节目中的民族风格、元素已成为较为显著的特色,虽然参赛的民族歌手演唱的民族歌曲不多,但在参赛选手所演唱的所有歌曲中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而对其内容呈现特点的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对传播学5w中的内容(says w hat)部分的观察和分析,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对国内当前重要的音乐选秀节目中的民族特色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初步探讨。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

因为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是国内较强劲的主流省级卫视,所以选择这三个媒体上的选秀节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中国梦之声》这三档节目在暑期音乐选秀节目中占了很大的收视率 (见图1), 其节目所引起的话题也较多,因此选择这三个省级卫视的选秀节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以参加选秀节目的少数民族选手为样本,因为非少数民族的人群很少能接触到本民族的传统音乐,而且事实上也没有非少数民族选手演唱某首民族歌曲。主要选择在每个选秀节目中有名次的少数民族选手、有播出其比赛情况少数民族选手和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选手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在本次节目中演唱的民族歌曲的数量和所获得的名次,从而进行分析。

二、音乐选秀节目中的民族音乐呈现

(一)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以下简称《好声音》)节目,首集便拿下1.47% 的收视成绩,位列同时段全国卫视收视率第二。2013年,第二季《好声音》开播后,根据46城平均收视数据,首期收视率达3.62% ,力压当晚湖南卫视的《快乐男生》,在同时段为全国第一,微博讨论热度也高居榜首。更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两季节目中,都有不少少数民族选手。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好声音》中共有15位少数民族选手,有10人都选择在比赛中演唱民族歌曲;3人用流行歌曲结合民族小调的方式来演唱,例如《彝族山歌 +I Feel G ood》、 《美 + 阿美族小调》、《I Love R ock'n R oll+ 壮族民歌 (壮乡美)》;2人用民族歌曲的曲调改编整首流行歌曲的曲调,例如改编的《绒花》和改编的《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选手们在节目中对歌曲进行新的演绎,在流行歌曲中融入了民族的气息和元素,并且分别赢得了四位导师的好评。其中,哈萨克族音乐教师塔斯肯在现场清唱了一首哈萨克民谣《都达尔和玛丽亚》感动全场。

《好声音》由于节目时间等原因一般只播出入围的学员的赛况,但有一位学员虽然没有入围,节目组也播出了他的比赛情况,甚至再一次播出了他参加复活赛的情况,那就是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歌手云杰,他以辽阔的嗓音和硬汉式的演唱感动了所有人。节目播出了云杰演唱的两首歌曲《鸿雁》 和《天堂》。其中,《鸿雁》是一首渊远流传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属于中国游牧民族的经典之作。

(二)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

继《中国达人秀》之后,东方卫视也加入了音乐选秀的队伍。2013年5月19日,东方卫视推出中国版《中国梦之声》, 正式在东方卫视黄金档播出。参赛选手来自于中国内地、港台及海外华人,也有不少少数民族选手参加。

在第一季《中国梦之声》的节目中值得注意的是,门巴族选手央吉玛一共演唱了4首民族歌曲,其中《祈祷永恒的美丽》是门巴族传统的音乐,而《莲花开》、《央吉玛》这两首歌则是央吉玛用本民族的音乐元素结合流行音乐所创作的。

阿吉太组合是第一季《中国梦之声》选手,由蒙藏羌彝四个民族的歌手组成,他们以蒙古族马头琴、藏族龙头琴、吉他配合,演绎了一首融合了流行音乐元素的民族歌曲——《妈妈》。

在第二季《中国梦之声》节目中,维吾尔族选手地里亚尔以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演绎民族音乐:用民族乐器来配合演绎流行歌曲。

在《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中国梦之声》这三个节目中分别各有一位民族选手演唱了青海民歌小调《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由王洛宾先生创作,其曲调源于哈萨克族民歌。[2]因此,在此次研究中认为《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民族歌曲。

(三)湖南卫视《快乐男声》

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湖南卫视一直主导着流行娱乐文化,《快乐男声》也在停播一年后重新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其金牌选秀节目《2013快乐男声》终于在6月29拉开了序幕。

2004年 -2011年,不管是“超女”还是“快男”三甲中从来没有出现一位少数民族选手,也没有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少数民族选手,只有刻意留意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人才能发现2005年“超女”选手何洁是彝族,当年最终获得第4名; 2007年“快男”选手吉杰为彝族,最终为第5名;2007年“快男”选手阿穆隆为蒙古族,最后为第7名,而他们都没有在选秀节目中演唱过民族歌曲。以下则是2013年《快乐男声》节目播出的民族选手情况。

其中,四位90后的彝族小伙组成的组合玖零部落,从未经过专业的训练,却用一首原创彝族流行歌曲《嘿妹妹》诠释出完美的和声,赢得在场评委的好评。

三、音乐选秀节目中民族音乐的传播特点

民族歌曲在传播过程中有两个基本点需要重视,一是内容,二是渠道。

(一)民族歌曲内容的创新

从内容来说,主要涉及民族歌曲本身。民族歌曲要有所发展,就要有创新,要有创新的时代作品,要有创新的时代语言,体现当代的审美要求,从而让民族音乐更加丰富多彩且多元化。因此,对民族音乐要有时代化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吸引人们,使人们了解它、研究它,进而将其传承与发展。例如, 已故的音乐家王洛宾先生就是一位很好的典范。他把我国新疆地区各民族的民歌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和改编,把原本只流传于民族地区的音乐发展成为大众所喜爱的经典歌曲,至今仍被人们传唱不休。因此,民族音乐只有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得到创新,才能反映出时代的特点,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以下就民族音乐现有的创新方法分别予以分析。

1.民族音乐流行化

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结合式。例如,吉克隽逸的《彝族山歌 +I Feel G ood》、阿蜜丝女孩的《美 + 阿美族小调》、秦宇子的《I Love R ock'n R oll+ 壮族民歌(壮乡美)》及央吉玛的《橄榄树 + 民族小调》,这种方式是将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分别演绎,要么先唱民族音乐后唱流行音乐,要么反过来。这种方式要注意的是并列两首歌中间的过度曲调要和谐。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好声音》学员阿蜜丝女孩和王克演绎的《苏三说》,把中国传统京剧和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更大限度地突出了音乐之间的包容性和广泛性。

第二种是融入式,在创作民族歌曲时加入流行的元素。 例如:帕尔哈提的原创、呼斯楞的《莫尼山》、玖零部落《嘿妹妹》等原创民族歌曲;这样的方式是以情景交融的流行乐曲配以民歌唱腔极具韧性的特色声音,同时保留了流行歌曲作词的大众化通俗易懂的特点,及通俗唱腔情深意切的声音特质,这种唱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使得歌曲听起来悠远悠长、 情深意长,给人置身其中的感觉。这种方式能让民族音乐进入流行音乐发展的主流地带,同时引领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进入深层次的发展。

第三种是改编式。就是把以前的民族歌曲曲调改编成流行曲调或者是把某些经典歌曲曲调改编为带有民族色彩的歌曲曲调。有些歌曲在一时流传甚广,其曲调也让人感到熟悉,经改编后更充满了新鲜感和时代感,做到了“活化传承”, 使民族音乐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流行音乐和谐交融,成为大众所欣赏和喜爱的音乐,而不会被大众所冷落。比如第三季《好声音》选手伊克拉木用弗拉民戈的曲调改编《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和吐洪江改编的《绒花》等,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由此可见,从改编这一角度来发展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通俗化、时代化,这样才能使民族音乐走的更远。

由此可见,正如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对符号这一概念所划分出的一对重要的概念———“能指”与“所指”[3], 民族音乐符号即包含了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在歌曲演绎的过程中,歌词和乐曲构成了民族歌曲的“能指”,而它们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和感情,则构成了民族歌曲的“所指”,特别是经过改编的民族歌曲,重新被赋予一首歌曲新的内涵和外延———其“所指”更富于时代性、流行性,引发了更大范围人群的关注和喜爱,超越了本民族的接受范围,成了当下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人们能够重新认识、理解民族音乐。

2.民族语言转变汉语

民族音乐要具有传唱性。各个少数民族的语言限制了本民族音乐的传播,很多人因为听不懂民族歌曲的歌词,从而不关注民族音乐。人们常常会因为是否喜欢一首歌的歌词而选择是否接受这首歌曲,因此,把民族音乐中的民族语言改变为汉语是让民族音乐具有传唱性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例如,塔斯肯在第一次导师盲选时用哈萨克语演唱了一首哈萨克民歌《都达尔和玛丽亚》,之后在复活赛时塔斯肯又演唱了中文版的这首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从曲调来看国人都很熟悉,但从歌词来看,能让观众立即引起共鸣的还是改编后的汉语歌。第三季《中国好声音》选手帕尔哈提也表示要把他原创的维吾尔族歌曲翻译成汉语唱给大家听,让大家都能听懂。可以看出,民族音乐要想让大众关注并传唱下去,必须要用汉语作词,有了广泛的传播基础———汉语,才能让音乐得以传承与发展。

(二)民族音乐的传播渠道的创新

渠道即为媒介。顺应科技的进步,民族音乐可以传播得更远,电视、手机、M P3以及平板电脑等高科技的产品,极大的满足各种音乐的传播。在电视选秀节目大热的今天,民族音乐要充分利用各类选秀节目来展现自身的音乐魅力,让人们来领略民族音乐中包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色彩。正如我们可以通过像 《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快乐男声》等各种类似音乐选秀节目,多选拔一些少数民族选手,在节目中让他们演绎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从而让大众重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美。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好声音》不仅通过电视播出,还与视频网站合作同步播出,扩大了节目的受众数量,使得民族音乐得到大范围的扩散,根据二次销售原理, 这样的受众注意力也使其获得了广告主的青睐。

除此之外,可以利用音乐类的app应用软件,例如本文提到的三个音乐选秀节目的音频文件在各类音乐的app应用软件中都能找到,方便大众通过手机app就能直接接触到民族音乐。因此,通过网络、电视、广播、app应用软件等不同媒介形态,对民族音乐进行跨媒体的传播,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从而让民族音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四、结语

按照经典传播学的视角,这些音乐节目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是同时受到5w中的传者、内容、渠道、受众等的影响, 本文重点围绕内容来进行初步探讨,本文认为当下国内较为成功的音乐选秀节目能够取得相对成功,与这些节目极富民族特色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同时,这些节目运用民族特色的成功反过来也会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播。同时鉴于本文的分析样本较少,结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力争拓展出更大的空间。

摘要:研究民族音乐在音乐选秀节目中的内容呈现,剖析音乐选秀节目中的民族选手所演绎的民族音乐及音乐特点,对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和保护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基于对传播学5w中的内容(says what)部分的观察和分析,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对国内当前重要的音乐选秀节目中的民族特色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民族音乐,内容分析,传播特点

注释

1[1]数据来源:CSM46城市收视率@腾讯娱乐制图,数据统计时间:2013-05-19至2013-09-08.

2[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7818/5987339.htm.

浅析当前电视音乐选秀节目 篇3

我国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兴起于本世纪之初。2004年3月湖南卫视推出了声乐比赛节目《超级女声》, 节目的运作成功使其核心理念迅速得到认同。同类型的电视节目, 如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 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SHOW (秀) 》、《雪碧我型我SHOW (秀) 》等纷纷推出, 之后, 湖南卫视又成功推出了《快乐男声》, 同样取得了不凡的收视的业绩。这种综合性的电视歌唱娱乐节目迅速成为近几年来播出最为火爆的电视节目。2006年, 我国电视上的几档娱乐类选秀节目, 几乎都是将演唱作为主要的舞台表现。除了上述节目, 还有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湖北卫视《极限高歌》、山东卫视《联盟歌会》、东南卫视《风云新人》等节目。

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关键元素

1、海选

“海选”最先是一个政治用语, 用来描述全体村民自由提名村委会候选人。这个政治术语用于娱乐, 其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原先的意义。大多数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以不分唱法、部分外形、不问地域的互动性、参与性超强的海选为主要特征, 只要符合一定年龄或者性别要求, 大众均可报名参加。通过层层淘汰选拔, 选出真正具备培养前途与明星气质的歌手。

海选具有很强的心理接近性, 让观众产生一种归属感, 达到“全民参与, 全民同乐”的收视效应。从受众角度来说, 普通人与他们的距离更近, 能满足各个阶层观众的需求。

2、“唱”与“秀”结合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主要的选择标准毫无疑问是唱功, 但唱功并不是衡量选手的唯一标准, 突出选手个性的表现“秀”也是很选拔重要的标准。正因为如此, 《美国偶像》让唱歌素质平庸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华裔青年孔庆翔成为《美国偶像》的冠军;被评价为唱功并不是选手中最好的李宇春获得了2005年《超级女声》冠军。

3、互动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之所以在国内获得巨大市场, 得到受众的喜爱,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强调互动性和全民参与性。在选秀类节目中, 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受者, 更是节目的参与者, 他们的投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甚至可以改变节目的整个进程。这种重视“民意”的规则改变了以往电视媒介仅仅是在做单向度传播的局面, 极大地拉近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心理距离, 同时也拉近了收视率的攀升。

4、“PK”环节

目前PK的渊源仍不能完全确定, 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个是源于网络游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流行的各类MUD (一种文字网络游戏) 中, 玩家的死亡被粗略的分为两类:Player Kill和Nonplayer Kill, 即28 (被) 玩家杀死和 (被) 非玩家杀死。由于它过于拗口, 就用“PK”作为它的缩写来表示。后来衍生出PKer (玩家杀手, 表示专门猎杀玩家的玩家) 、PK区 (可以主动攻击玩家的游戏区域) 等名词。另一个来源是指足球里的罚点球, 也就Penalty Kick的缩写, 引意为一对一单挑, 只有一方能赢。

术语是某一专门领域或学科中所使用的专门用语, 语义上有严格的限定, 要求精确和明晰, 因而具有单一性的特点, 适用范围因受领域或学科的限制往有局限性。但是由于表达的需要, 我们经常将它们掷用于非专业语境, 那么它们的语义就会发生变异, 从而出现专外的新和新用法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那么此时专业词语就扩大了原有的使用范围, 形成新义项。

“PK”经过《超级女声》强有力的“宣传”和“激活”, 迅速突破其专业语境的限制, 广泛运于非专业语境, 在这个引申式泛化过程中, “PK”直接衍生出各种新意义,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1.对决、对打、对抗、单挑;2.击败、干掉、淘汰;3.打架、斗殴;4.泛指两件对等事物的对比。

“PK”环节是音乐选秀节目最为残酷也最刺激的环节。每一位观众都成为节目运行轨迹的决定者。比如, 在《超级女声》节目中, 观众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 在每轮比赛之后, 短信票数低的选手就得被“待定”, 与专业评委选出的选手进行“PK”。一次次的“待定”、“PK”、“投票”将比赛残酷性放大, 同时也音乐选秀节目充满了戏剧张力、刺激与悬念, 将节目的娱乐本质体现的更加充分。

二、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规则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除了节目的制作者 (导演、制片人) 和节目的参与者之外, 还存在着第三者的影响——那就是规则, 它无处不在, 甚至是个杠杆, 规定着节目内容的整体框架和决定着情节发展的大致走向。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规则有如下特点:

1、规定环节+自选环节+配对环节的结合

几乎多有的音乐选秀节目都会采取规定环节和自选环节相结合的方法。规环节可以带来标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增加公平性和说服力。而自选环节可以展现选手的个性, 增加趣味性和差异性。

2、海选+训练营+淘汰赛+总决赛的结合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一般采用淘汰制的方式进行。或由内部投票决定, 或由观众投票决定, 知道最后剩下一个人、一对或一组。

3、专业评委+大众评判+市场评判的结合

传统的音乐选拔赛常常是选取专业领域的权威做评委, 在评价时评委要给出专业的评估或给出分数;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则不同, 节目强调观赏性和娱乐性, 注重收视率而非比赛结果, 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注重专业性的同时更设置了观众的选择权, 也就是说, 节目的娱乐性和音乐专业性相当, 评委的主观感受要强于理性分析和评价。

摘要:近年来, 中国电视市场上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占据了越来越重的份额, 其影响力也日渐扩大。本文对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进行探析的过程中,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这一类节目形态进行了从历史发展到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走势的全方位的关注、新角度的思考。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把我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进行分类, 并通过针对不同类别的音乐娱乐电视节目的现状, 从大众音乐传播和电视音乐传播以及受众接受心理等的多个角度探讨其特点、关键元素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视,音乐,选秀节目

参考文献

[1]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6.

[3]汪流, 编.艺术特征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

音乐选秀的生意经 篇4

演播室选秀节目之所以大量涌现,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演播室节目的结构比较好塑造:叙事主线在演播室发生, 从节目开始的歌手简单介绍到唱的环节再到最终的胜负都是同样的一种“从过程展现到未知结果”的可见形态, 并且基本所有的“偶像制造”类节目都会在歌手介绍的环节插播一条以VCR为形式的补充叙事, 而VCR的内容通常只有两个——歌手悲惨的故事和对“音乐梦想”的不懈追求。对于受众来说, 他们对这些歌手的童年、感情生活、家庭背景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而是想看到一个人相貌平平却拥有天籁嗓音的情形, 其次是想听好听的歌曲作品。

在近两年热播的《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带来的巨大压力下, “超女快男”仍能正常播出, 除了与“好声音”一样地“平民路线”、“低门槛”外, 便是由于它“尊重原创”。在《快乐男声》的舞台上, 很多选手都带来了自己的原创作品, 即使不是非常成熟, 但也表达了个人特色和一定的人文精神。不论是《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还是《中国梦之声》, 强调的都是“声”, 而中国的音乐产业真正缺少的是让人记住的原创作品——于是,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收视率渐渐下跌, 而《快乐男声》收视率却呈上涨趋势——无限度的翻唱和不再新奇的节目模式已满足不了受众的需求, 当下音乐产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新趋势表明市场需要新鲜的血液注入。

要想利用音乐节目来推动中国原创音乐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在节目的内容上进行创新。比如, 可以尝试让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领域的音乐人进行合作编曲, 通过对各类乐器的音色、性能的配合效果让不同的民族乐器的声音相融合, 比如让大提琴、电贝斯、打击乐组合轻型摇滚, 用埙、单簧管、中提琴、排箫唱作空灵悠扬的new age音乐风格, 用非洲鼓、手鼓、中阮这样的组合进行弹唱等等。可以想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一旦把“选秀”这个平台做好了, 就扩大了音乐市场, 而音乐作品有了市场, 音乐人便会投身进来, 使音乐市场形成良性循环。由此, 将域外的节目模式和中国本土文化结合起来, 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原创能力, 做“出新”的音乐作品。

目前, 在国内播放的“选秀”节目中, 已能看到用西方技法结合中国元素的成功案例, 比如, 中阮演奏家冯满天老师, 就借助了很多媒体和节目的力量 (如《出彩中国人》) , 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方式, 向“内”“外”皆推广了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阮咸。

基于良好的民族器乐家传和成长过程中对摇滚乐的的痴迷, 以及对白居易的诗句“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的顿悟, 冯满天走向了一条独特的音乐道路。

扎实的音乐功底和学习热情, 让冯满天对古琴曲、琵琶曲、吉他民谣、弹唱甚至摇滚和爵士乐都是上手就来, 让人无不感到惊叹:“民乐也可以这样玩?!”甚至还让人发出“如果我们的音乐教学有冯满天来教, 相信学生没有不喜欢上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的”的感慨。2006年, 他研发了“无品中阮以及演奏法”并首创中阮弹唱, 并到各地巡回演出, 获得了听众热情的回应, 其音乐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2009年, 冯满天成功研制“仿唐隐孔中阮”并获四项国家专利。从最初的民乐学习, 到经过研究创新后的国内外演出, 冯满天几乎是新创造了一个中国乐器, 用创新的手段成功地融合了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 并让“阮咸”这样中国古代乐器走向了世界。

2012年9月, 在第七届“九门国际爵士音乐周”上, 冯满天老师和乐队把钢琴、套鼓、电吉他和萨克斯做了完美的融合。现场的观众都非常投入地跟着节奏律动, 一些著名音乐人也在观众席里沉浸其中。演出里的中西融合的感觉非常到位, 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冯老师对乐器掌握的强大张力。后来通过短暂的近距离接触, 笔者还感觉到冯老师为人非常和善与谦逊, 传递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可贵精神。

现今, 很多学音乐的孩子很少真正愿意学传统的民族乐器, 觉得民乐“不好听”。如果连中国人自己都看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又还有什么理由让外国人尊重我国的民族音乐?据说, 在国外的唐人街中, 之所以很多外国人并不很欣赏中国人演奏的音乐, 是因为演奏民乐的乐手大都以“讨赞赏”、“求注意”的姿态演奏。由此, 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信念, 又如何去打动他人?

音乐选秀的生意经 篇5

(一)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定义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是“让有一定音乐表演能力的参与者, 按照预先设置的竞赛规则进行音乐才艺展示, 专家和观众对参与者进行淘汰和选拔的电视节目。”才艺选秀类真人秀是电视台近年来热衷举办的娱乐节目, 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即属于这个范畴, 不同的是它改变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以普通人为参赛对象的节目框架, 从专业评审跨越到大众鉴赏的音乐时代。

(二) 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历史

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 (1984-2004年) , 成长期 (2004-2011年) , 发展期 (2012年-至今) 。

1. 萌芽期 (1984-2004年)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 该节目下设专业组和业余组, 共划分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

2. 成长期 (2004-2011年)

这一阶段的选秀节目以《超级女声》为代表, 它在2006年掀起了选秀节目的高潮, 开创了中国音乐选秀年。这一时期是创造平民偶像的选秀时代, 节目主张年轻人追求音乐梦想, 间接构筑了一个一夜成名的旖梦, 同时也普遍存在不少问题, 如同质模式化严重、炒作负面新闻的问题。

3. 发展期 (2012年-现在)

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 在低迷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市场中引进海外版权率先脱颖而出, 赛制中“导师盲选”这一新颖的节目形式获得受众的广泛关注。

2013年初,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以真善美的节目高度、颠覆视角的创新规则走入人们的眼帘, 顶尖的音响设施, 华丽的演唱会舞美设计, 一流的音乐制作人担任音乐监制, 邀请两岸三地知名歌手参与比拼, 节目一经推出就抢占了高收视率、高市场份额, 引发媒体的热议。

现阶段的音乐选秀节目以其新颖视角取胜, 主张购买海外版权, 力求走出“低俗化”困境, 回归音乐本质的探索阶段。

二、《我是歌手》的内容创新

《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顶级歌手音乐巅峰对决节目, 颠覆了以往传统音乐选秀节目的格局, 在比赛规则上也进行了很多创新。

(一) 参赛者转变:专业歌手变参赛选手

以往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都是草根追求音乐梦想的比赛, 《我是歌手》却以崭新的视角面向受众, 首开顶尖歌手音乐对决比赛, 赛制采用7名歌手参与竞演, 两轮比赛后票数最低的歌手将会被新晋歌手替换。

专业歌手的较量更富新鲜感和挑战性。在《我是歌手》第二季首发阵容中, 节目将歌手进行年龄层次的细分, 有内地大气磅礴的男声韩磊, 活跃国际舞台的时代歌者韦唯, 摇滚天籁女声的罗琦, 华语乐坛年轻的大满贯歌后周笔畅, 还有来自台湾地区的独卖唱作歌手张宇和创作型金曲歌王曹格, 以及香港90后新生派实力唱将邓紫棋, 歌手阵容覆盖了老中青三代, 不同的音质特点、曲样风格, 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受众。

(二) 主持人转变:专业歌手变节目主持人

《我是歌手》大胆使用参赛歌手担任节目主持人 (只有在最后一场决赛时使用专业主持人) , 专业主持人成了歌手的经纪人, 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在第一季中胡海泉担任主持人, 当他很认真地介绍他心中的“吉他英雄”黄贯中时, 它说错了一个“字”, 当他很认真地更正“zhi”为“zi”的时候, 全场观众以及在后台候场和休息室的歌手们都笑了。非专业的主持人虽然缺乏一定的语言规范性, 但无独有偶这点小瑕疵却在节目主持风格上形成了新颖、真实的效果。

(三) 评审团转变:现场观众变知音评审

以往的选秀节目多采用专业评委点评, 《中国好声音》的选择权仍掌握在专业评委手上, 当导师为学员转身才有机会选择是否加入这位导师的阵营。《我是歌手》则是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模式, 让懂音乐、爱音乐的500名知音评审团直接决定歌手的去留, 专业评审仅对歌手现场表现情况进行点评, 歌手的歌声能否打动知音评审团是获得选票的关键。为了体现知音评审团的公平、公正性, 节目特别对知音评审团的覆盖年龄段进行细分化处理, 并在专业评审的监督下, 公开透明地计票。

结语

《我是歌手》节目虽作为一档海外引进版权节目, 但却能立足国内实际, 强化自主创新, 有效引导传统文化价值观回归主流, 树立了正能量的偶像引导作用, 彰显真善美的节目本质。然而, 当下电视圈竞争激烈, 要想长足发展, 立于不败之地, 在今后的道路里亟待需要摆脱引进海外模式的依赖,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节目类型, 目前已成为几大主流卫视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选秀节目以其娱乐性、平民化、趣味性等特征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要, 但是国内的选秀节目严重缺乏创新, 一档选秀节目火起来之后很多电视台马上跟风效仿, 一时间屏幕上出现了一大批面孔相似的选秀节目, 以至于选秀节目开始走向泛滥, 甚至趋于低俗化, 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首先梳理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几个阶段, 将《我是歌手》与其他音乐选秀节目进行对比, 进而研究《我是歌手》的内容创新, 及其引进中国后进行的本土化融合, 并总结出《我是歌手》对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启示, 试图以此找到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规律。

音乐选秀的生意经 篇6

1 音乐类选秀节目在音乐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把关人”角色

在曾遂今老师《音乐社会学教程》中谈到:“音乐传播把关人是一个科学概念。”“把关人”(gatekeeper)最早来自于西方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经验学派。而“音乐传播把关人”,则是在音乐传播现象考察中,对传播学概念的借用,并有所新的发展引申。“把关人”在传播学中,扮演的是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角色,是信息的控制者,是在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内各个环节的制作者和传播者;而“音乐传播把关人”则不仅对音乐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还利用这些音乐信息促使音乐得以传播并获得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1]音乐传播作为大众传播一个分支,其传播过程中“把关人”也存在于各个不同的环节中。各类音乐信息经过各类传播媒介的渠道传播给受众,而音乐类选秀节目就可以视作是传播媒介中的一个“把关人”,对于音乐传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第一,音乐类选秀节目中所选择的的音乐对于音乐传播具有导向意义。节目中选手所选择的歌曲很容易成为时下流行的热播歌曲。例如,据四川日报网报道,2013年暑假各大卫视选秀节目火爆荧屏,吸引了全国上亿观众的关注。8月28日从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获悉,作为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北京卫视“最美和声”三档选秀节目的数字音乐官方合作伙伴,该基地旗下的咪咕音乐首发全部歌手的参赛歌曲,提供正版数字音乐的试听与下载,目前下载量已超过千万次。[2]这说明选秀节目正在成为音乐传播过程当中影响音乐作品传播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可以有效地与数字音乐产业结合,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值得一提的是,经由节目传播给受众的音乐不仅包括歌手所选择的演出歌曲,甚至包括节目包装所采用的背景配乐都有可能受到大众的喜爱,并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第二,音乐类选秀节目对于传统经典歌曲的传承同样具有导向意义。首先,一些经典歌曲的改编具有创新意义,使传统作品更符合当前的受众审美习惯。例如,在《我是歌手》中羽泉组合对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大地》等经典流行歌曲从配器、节奏、和声配置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使一些经典歌曲重新走进受众的视线,而且更符合当下时代受众的审美节奏,对于继承传统经典音乐作品很有借鉴意义。

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是需要创新的,在传播传统文化时,为了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世人所知,与当代时下人们的文化习惯相结合,使之更广泛地为世人所知,更有效地为世人所用,所以适当的创新是必然的。正如德国学者伽达默尔所提出的视域融合理论中所说的,任何一个企图去理解接受历史艺术作品的主题都必然带上他所处时代的精神,他那个时代所关心的问题。[3]并且,在清朝时就有对于传统作品加以创新并继承的先例,戏剧理论家李渔曾提出戏剧通俗化的理论,他认为采用古代剧本,必须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修改,使之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这一观点,在当前面对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时可以采纳。因为社会变化了,受众审美习惯与心理需求也在随之而改变,自然而然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要求也在变化。

但值得提出的是,在音乐产业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改编使用经典作品往往会涉及到音乐作品的版权问题,为了形成良性循环,节目组及选手们应该更注意保护原作者的版权。同时,也应从制度上更加完善对于版权的保护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和完善更规范化、产业化的音乐传播。

与此同时,节目中一些民族歌曲或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歌曲,如果得到节目中导师的肯定会给受众造成影响。例如,在2013年《中国好声音》中,哈萨克族选手塔斯肯演唱了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得到导师的充分肯定。这种态度会对受众起到一定引导的作用,有利于保护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

在曾遂今老师《音乐社会学教程》中谈到:“音乐传播把关人”则不仅对音乐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而且还利用这些音乐信息,促使音乐得以传播并获得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正因为它以某项利益为目的,往往人们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中,容易忘记“游戏规则”,忽视了音乐著作权人的权利,凸显出音乐传播媒介优势中的霸权心理,因此,也就最可能目无法纪、违法乱纪,直接施害于音乐著作权人。但是,音乐传播把关人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均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因此,它们负有法律责任。[4]笔者认为,音乐类选秀节目中的“把关人”不仅仅要将“音乐商品”销售出去,更重要的是保护音乐,传播音乐。节目主办方在选拔优秀歌手的同时,应该考虑其作为“把关人”的角色而不只考虑到市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给经典作品的传承提供一个有效平台。

2 受众审美习惯对节目本身具有反作用

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受众已经成为了核心,所以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节目制作时会更多考虑受众的因素,因此,受众的审美习惯对于节目所具有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大众直接参与的民主化体现

首先,在当下的众多音乐类选秀节目中,大部分的选手都来自于民间,没有经过娱乐工业的包装,与众多受众一样平凡,这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使观众更容易将自我代入节目中,从而产生共鸣的审美体验。每个平凡的选手都有均等展示机会,均等的成功机会。电视娱乐在经历后现代性的转变,去中心化的形式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更广泛地体现出来。例如,新媒体的微博信息,使得每个人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都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甚至传播者。而在选秀节目中的选手很可能今天还是邻家姑娘,经过媒体的集中宣传,他日就成为明星。这使得许多观众很容易产生移情体验,很容易引起许多与选手有着相似梦想的受众们的共鸣。所谓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题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达到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之间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5]达到共鸣的效果之后,受众就更容易接受节目中的内容。

其次,在音乐类的选秀节目中,都存在着一个环节叫做“大众投票”,一方面这个环节会对节目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由观众决定选手们的去留,使受众产生更强烈的参与感。另一方面,这一环节也使得受众从更深层次感受到了遵守制度、服从民意的宪政精神的可贵之处,可以视作是一种民主化的具体体现。[6]由此可以看到,虽然这只是一个以娱乐功能为主的选秀,但也从深层面体现出了社会民主化发展的一个结果。

2.2 受众需求对于音乐类选秀节目内容的影响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电视节目似乎完全沦为了受众的娱乐品。节目制作方往往片面追求节目收视率,刻意迎合受众了娱乐心理,最大化追求节目的娱乐功能,忽略了电视节目作为艺术一种形式,其第一特性应该是审美性。例如,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往往忽略了音乐层面的内容,而设计一些与音乐无关的部分,如选手的经历,第一,其经历的真假值得考究;第二,过度渲染经历难免有过分“煽情”的嫌疑,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对于歌手歌唱本身的评价,脱离传播音乐的初衷。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成了一种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8]。文化工业给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而并不提供思想和对现实的真实性认识,使得人们在松弛的心境中,心安理得地接受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正如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所认为的,文化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的技术效应的配合下,大肆张扬带有虚假光环的总体化整合观念。将情感纳入统一的模式,纳入巧妙包装的意识形态,使人的个性无条件地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和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9]

2.3 低俗化倾向

由于过度迎合受众的娱乐需求,节目难免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刺激观众的感官刺激,而选取一些“雷人”的节目素材播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节目低俗化的倾向。例如,有的选手为了博取受众关注,不惜做出一些出位的行为令人咋舌。商业机制下的艺术进入日常生活,文化完全的大众化,受众群体过度追求艺术的娱乐功能,以获得刺激获得快感而逐渐忽略其内涵,深度等方面的问题,也许正是这样的负面心理滋养了种种的低俗文化产品。大众传播文化中的通俗化更侧重于“平视性”,博取受众的好感,对于节目制作底线一再放低,所以节目制作方不能在迎合受众口味的道路上失去自己的原则。

3 结语

在大众传播力量日益强大的今天,音乐类选秀节目数不胜数,所以它对音乐传播所产生出积极作用十分值得关注,以利于其发展走向健康化、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同时作为传播媒介的“把关”作用,要把握好传播内容所具有的导向作用,为受众营造一个更好的审美、娱乐环境。

另一方面,在大众传播媒介逐渐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过程中,受众对于所传播的内容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其中有积极的一面值得进行更好研究和发掘;也有过度以受众为中心所导致的消极结果,对其进行理性分析与总结,在今后的道路上有助于传播媒介与受众更好地“合作”产生出优秀的节目。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也应该在传播媒介和受众的相互影响中更大程度地放大他们的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四川日报网:http://economy.scdaily.cn/cjxw/content/2013-08/28/content_5947635.htm.2013年12月20日

[3]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4]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丁崇琼.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选秀现象[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7]张皓.大众娱乐·政治营销·民主——对电视选秀的政治学思考[J].大观周刊,2010,(11).

[8]薛民,方晶刚.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述评[J].复旦大学学报,1996,(3).

音乐选秀的生意经 篇7

一、《中国好歌曲》的突围

和《中国好歌曲》同时播出的节目除了芒果台的《我是歌手第二季》, 还有江苏台的益智烧脑节目《最强大脑》, 三档节目同时首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中国好歌曲》缘何做到开门红呢?

1. 内容为王

作为《中国好声音》的同胞兄弟, 《中国好歌曲》的基本形式没有太大的改变, 仍然采用导师制, 仍然盲选。如果把几位导师转过身去, 再把推杆变拍键, “好歌曲”立刻还原成“好声音”。同样出自灿星旗下的两档节目在制作上如出一辙。比如, 在主持人的介绍语后, 节目随即进入选手的短片, 第一个镜头与“好声音”表现的同样是一家人挽手并行, 一同步入演播室。从选手的演唱, 到导师和场下观众听歌时的表现、第二现场的家人表现, 甚至家人和主持人在镜头前的站位都延续着“好声音”的设置和剪切手段。

即便形式如此相像, 《好歌曲》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没有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这就要归功与其内容了。在节目定位上, 《好歌曲》首次聚焦原创作品, 在征集作品时, 采用不限音乐类型、不问英雄出身的“零门槛”征集标准, 只要是未经商业用途发表过的原创歌曲都可报名参赛, 只凭音乐品质说话。另外, 和《好声音》的选秀不同, 《好歌曲》选的是作品及作品背后的唱作人, 这样的操作使一直处于幕后的音乐制作人走到前台, 对于观众来说, 这无疑是新鲜的, 充满了刺激和好奇。另外, 在对参赛唱作人的选拔上, 也进行了一定的处理, 比如柳重言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红豆》的曲作者、莫西子诗为同是彝族的《中国好声音》学员吉克隽逸创作了《不要怕》、马上又是中国有名的影视音乐制作人……这些人为节目增加了看点, 观众会从节目中得到满足并给与更多的期待——“还有哪些是我们熟悉而又不知道的?”

吸引观众的除了内容的“新”, 还有内容的“真”。《好歌曲》不再像往常的音乐节目那样热衷于飙高音和秀技巧, 选手或是走心、或是俏皮、或是日常生活的写照, 都是唱作人生活、感情的真实表达。就像杨坤说的“简单朴实, 没有唱功, 但是走心”。《明天不上班》《妈妈不喜欢我》《喵小姐》唱的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画》《要死就一定死在你手里》《一个歌手的情书》是一种真挚感情的抒发, 有的含蓄, 有的奔放……同时, 《好歌曲》也没有之前的《好声音》的学员那么有争议, 丑闻及涉嫌炒作的负面新闻相比少了很多。让观众在处处都是炒作陷阱的喧嚣中享受片刻的宁静。

2. 平台助力

《好歌曲》由《中国好声音》原班人马灿星制作与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联手打造, 《好歌曲》的节目总监金磊既是《中国好歌曲》的节目总监也是《中国好声音》的总导演。节目的播出最终选择了央视综艺频道和腾讯视频台网双平台独播, 这一策略也成为驱动节目成功的最大动因之一。

除了央视在覆盖上无可匹敌的优势之外, 在网络平台, 腾讯视频对《中国好歌曲》的运营也极尽所能, 充分动员了全网的资源, 通过新闻客户端、QQ音乐、微信朋友圈、腾讯微博、QQ游戏等多平台联动, 制造话题, 提升整个互联网的话题量、网民的参与度和知晓度, 将节目的网络影响力推到了至高点。

二、后期败北

《中国好歌曲》的收视率在蝉联了几期冠军后, 在第六期首次输给《我是歌手第二季》。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内容上已经没有了新意, 规则上出现了混乱, 从而使观众产生了视听疲劳, 是节目的关注度有所下降。

1. 歌曲没有新意

前面几期的选歌, 每一期都会有7首不同的原创歌曲出现, 给大家带来的是新鲜感。而选歌结束后, 进入下一阶段, 专辑主打之争, 这时没有新歌加入, 只不过是对歌曲进行改编和再创作后重新再唱一遍,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 无法从专业角度认识到专业的改编带来的变化, 所以, 从第六期开始, 观众心里少了期待, 手中的遥控器自然转向。

2. 后期规则混乱

《好歌曲》的初衷是想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幕后, 让人们去关注更接近音乐本质的内容。从这档节目来看, 这个目标只达成了一半。《好歌曲》的确开始让大众意识到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意识到词曲作者、编曲的重要性。而最后的决赛, 应该说从根本上违背了节目的初衷。节目开始, 主张追求音乐的多元化, 刘欢也多次提到, 不同风格的音乐没有办法比较, 各有各的妙处。但是到了最后环节, 却沿用了之前类似节目的套路, 硬是在不同曲风间进行PK, 最终选出一个冠军来, 落入俗套。《好歌曲》宣传总监陆伟也说:“在一些关键赛制的节点上, 导演组内部也非常纠结, 但为了保险, 采用了现在的赛制。现在看来是一个遗憾, 我们应该把原创歌曲的曲目更加丰富一些。现在来看, 音乐性的追求上, 我们在音乐类的节目上是最专业的了, 但也因为赛制问题导致收视率下滑。”

参考文献

[1]《好歌曲》和《歌手2》节目效果对比分析.综艺报, 2014-4-1.

[2]《中国好歌曲》为原创点赞.中国网-资讯中心, 2014-02-02.

上一篇: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下一篇:河南文化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