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畜禽养殖

2024-05-09

水环境畜禽养殖(精选11篇)

水环境畜禽养殖 篇1

1 水环境容量与畜禽养殖的关系

畜禽粪水主要来自尿液、部分粪便和畜舍冲洗水, 溶入水中的粪便量和冲洗水量直接影响到污水中各类污染物的浓度。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 排入江河湖泊中, 造成水质不断恶化,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溶解养含量降低、有毒成分增多, 严重时水体发黑变臭, 形成有机污染, 丧失水体功能。

水环境作为接纳畜禽养殖污染物的自然环境资源, 其自身环境质量影响着对畜禽养殖污水的接纳。水环境质量好, 意味着可以承载更多的社会活动。养殖活动是通过利用各种资源为人类提供产品的产业, 从资源需求的角度来看养殖活动与水环境资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需求关系。

按照环境容量的理论研究脉络, 上述需求关系决定了发展畜禽养殖必须在充足水环境资源的制约下发展, 这种制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水环境对畜禽养殖这一社会活动的容量。

2 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研究

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是环境容量这一研究的一个新的概念, 从环境容量界定水环境对畜禽养殖的容量问题。运用环境容量基本理论对水环境对畜禽养殖的容量分析, 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具有如下性质:⑴区域针对性;⑵水污染物因子特殊性;⑶流失系数动态性。

3 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的概念及内涵

根据前述章节中对水环境容量的定义以及对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的特征与构成要素的分析, 我们将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定义为:一定区域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下, 满足区域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 在除去人类生活及工业、农业等非畜禽养殖活动所产生的水污染物后, 区域水环境的纳污能力所支撑的畜禽的最大养殖规模。

根据本文对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的定义, 其内涵至少包括4个方面:

⑴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下的水环境容量, 反映在环境方面就是要求满足一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⑵水体纳污能力, 反映在环境方面即为相应的污染物容量, 它是水体的客观评价指标, 与河流、湖泊的自身特性密切相关。但同时也受到人类对水功能区的划分影响, 人类对水功能区划分愈严格, 对水体的质量要求愈高, 则水体的纳污能力愈低。

⑶在满足前2个条件的前提下, 从水体的环境容量中除去人类生活及工业、农业等非畜禽养殖活动所产生的水污染物, 而这又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

⑷水环境容量是相对于承载力而言的, 水体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和纳污能力是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系统中的支撑部分, 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污染是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系统中的压力部分。

4 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影响因素分析

从以上关于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的特征及构成要素的分析, 可以归纳出影响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的主要因素。可以大致分为四类:

⑴环境系统本身特性。水环境系统本身具有为人类社会提供水资源以及接纳人类社会产生的水污染物的双重功能。净水经过人类社会利用后携带了污染物质再回到水环境中, 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的, 水资源的利用与水污染物的接纳也是相互影响的。

⑵畜禽养殖本身的特性。畜禽养殖污染物是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中的容纳对象, 畜禽养殖作为人类的一项生产活动, 其本身的特征就决定了其污染物的种类、产生量以及进入水环境的途径等。

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整个社会是以人为主体, 为人服务的,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同时也对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科技的进步对水环境畜禽养殖容量影响也日益显著, 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重复利用率、污水处理率等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水环境畜禽养殖的承载能力。

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篇2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弃物;环境影响;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129-02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逐年提高,促进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总量不断增加,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量也逐渐增大,但是,对养殖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工作和养殖废弃物的治理工作却相对滞后,从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畜禽养殖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污染也给其他生物的健康生存构成了很大威胁。尤其,是对环境的污染已经发展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特别是在畜禽养殖生产高度密集的地区。且治理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因此,加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对环境的影响

如何做到既能充分发挥畜禽养殖业的产业优势,还能努力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从而逐步建设对环境有益的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世界畜牧业和环境保护事业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我国畜禽养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更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畜禽养殖生产的排泄物、活体加工后的废弃物成为畜禽养殖所产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所产生的污染物还主要包括加工下脚料、含有有害成分的病原微生物、硫化氢气体等。这些畜禽养殖所产生的污染物,其有害成分对人、畜都有直接毒害作用,轻则影响人和动物正常的生理过程,极易造成机体的健康状况恶化。重则极易引起人和动物的各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其中,病原微生物和有机氮对环境污染危害最大。病原微生物是环境中病菌的传染源之一,有机氮会引起环境中的氮污染。人若长期或大量饮用受到氮污染的水,水中的氮可在人胃内产生亚硝酸铵,从而诱发癌症。特别是婴幼儿饮用后会发生呼吸困难乃至窒息。如果地表水中含有过多的氮会促使杂草和藻类疯长,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夺走作物和鱼类所需的氧气、阳光和空间。

2 防治对策

①畜禽养殖业造成的空气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必须加强针对恶臭气体的净化处理工作,并及时覆盖或治理所有恶臭发生源,排放的气体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恶臭污染气体排放标准。

②专业化、集中式的畜禽养殖场(区)所产生的畜禽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再采用生物吸附性能和生物过滤手段等技术进行集中处理。

③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针对畜禽养殖所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采取场所密闭、喷洒除臭剂等措施,减少恶臭气体扩散,最大程度地降低恶臭气体对场区空气质量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④中小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应该通过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加强圈舍通风、建设绿化隔离带、及时清理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手段,减少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⑤及时对畜禽养殖时产生的粪便和污水进行处理。如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制造成有机肥料,进一步为农田提供肥料,作为农作物的生长调节剂。粪便还可以进行沼气生产,并将在沼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沼渣,经过发酵堆沤后,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和饲料。如果把沼液、沼渣施给鱼塘中,可以增加浮游生物的数量,改善水的质量,使鱼生长较快,鱼的肉质提高。

⑥加大对畜禽养殖场所的管理。要加快针对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步伐,加大对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宣传、培训、教育力度,把清洁生产的思想贯穿到畜禽养殖产业化过程中去,逐步实现畜牧清洁生产,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促进环境治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要使全社会认识到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性,从而为实施畜禽生产营造良好的氛围,要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技水平,掌握相应的清洁生产技术,真正按照畜禽清洁生产的要求组织生产。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管理体系及制度来加大对畜禽场所的依法、规范地管理。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关于畜禽养殖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已经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防治的技术规范等,但是,相关法律中缺乏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也缺乏对畜禽养殖污染行为约束的有关条款。因此,县、乡(镇)人民政府必须组织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必须与养殖场签订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目标责任制。通过综合利用能力和土地消纳能力来确定畜禽养殖规模,并控制养殖数量。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考核畜禽养殖规模、环境治理及措施情况。

最后,针对目前临潭县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只有重新整合现有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真正实现畜禽粪便的肥料化、能源化利用,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养殖方式,提升健康养殖的水平,才是解决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根本办法,因为,低碳畜禽养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畜禽养殖环境控制仪器推介 篇3

1. 全自动电脑定时光控器

采用先进的微电脑定时芯片作定时控制,并配有光敏控制电路,能根据用户需要任意设定开灯和关灯时间。在定时范围内,当光线变暗时能自动延时开灯,光线亮时自动延时关灯。显示直观,自动、手动控制可转换,现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420108252.8。适用于半开放式鸡舍或其他禽舍,用其进行灯光全自动控制,可使鸡得到充足合理的光照,有效地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节省电能,减少人工控光的麻烦。还可用于路灯、广告灯箱、广告射灯、霓虹灯、楼房造型灯和温室大棚等的灯光定时与光敏控制。也可用于白炽灯、日光灯和节能灯及其他照明灯的定时与光敏控制。控制功率为2千瓦,大功率可用交流接触器控制。

2. 畜禽舍风机控制器

可控制风机、加热装置、湿帘降温和喷雾装置(水泵或电磁阀)等电器设备,可控制电器功率≤6千瓦。适用于各种畜禽舍和温室的通风换气,可进行温度上下限控制,温度高于一定温度后即可启动风机降温,温度下降后自动停机。节省电能, 操作方便。还可进行加温控制,用于育雏舍的温度控制或温度高于上限、低于下限报警。专利号:ZL200620089775.1。

3. 智能型温度控制报警器

壁挂式,安装使用方便,具有显示直观,操作简便,设定温度值可以存储,温度控制与报警两功能可以转换的特点,具有温度控制功能(可用于加温控制或降温控制)和温度报警功能。适合鸡舍、育雏舍、孵化室、猪舍、蘑菇房或塑料大棚及其他场所,对上限温度或下限温度进行输出控制或发出报警声,两种功能可以互相转换。专利号:ZL2008202183030。

4. 智能型畜禽舍风机控制器(三路控温)

水环境畜禽养殖 篇4

近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就带动了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养殖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不但制约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小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确保人们的身心健康,就必须将这些问题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中,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防治措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一、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

(一)畜禽粪便的污染

畜禽养殖业具有养殖场的废水、微生物病原体、饲料中的农药残留等多个方面的污染因素,对土壤、大气以及水资源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畜禽的排泄物中因为含有很多难以分解的有害气体,包括硫化氢、粪臭素、胺、吲哚等上百种有害物质,不但影响人类和禽类的健康,还会导致酸雨等现象,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另一方面,我国的畜禽饲料质量并不是很高,还有很多地区会用发霉变质的粮食喂养畜禽,这些物质在动物的体内很难分解,再加上畜禽体内可能含有很多抗菌素之类的疫苗残留。这些未经处理的粪便如果直接用在农田中,就会引起农作物减产和晚熟,并且这样的农产品对人类的危害不言而喻,对土壤的损害也是非常严重的。

(二)畜禽养殖场的污染

由于大部分畜禽养殖场的处理环节不够科学,所以出现很多畜禽洗刷消毒后的废水,屠宰场产生的废物,以及畜禽排泄的含毒有机物未经处理就直接丢弃、排放,不但造成畜禽养殖场周围布满污水和细菌,还会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恶臭。这些现象长此以往就会严重污染我国地下水的质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不但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因为其中包含的很多病原微生物,导致很高的发病率。

二、畜禽养殖业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畜禽养殖场未经合理规划

我国大部分的畜禽养殖场的选址都不是很合理,并且在建设上也没有正规的结构和科学的布局,再加上很多养殖场缺乏处理污染物的相关设备,因此未经合理规划的畜禽养殖场,就会出现废物随意丢弃、污水直接排放等现象,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稳定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二)畜禽粪便未得到充分利用

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的原因之一,还有畜禽的排泄废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农村土地资源的限制,很多畜禽养殖户缺乏足够的土地,因此对畜禽粪便也就无法更好的处理。在加上政府更多的关注度是集中在工业污染上的,对畜禽养殖业造成的污染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相对严重的农牧脱节。

三、防治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场的布局

科学合理的规划畜禽养殖场的选址布局,是确保减轻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首要条件,但是在选址布局时要注意做到,满足畜禽养殖户的生产需求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控制合理的养殖规模。政府要对没有任何处理防治措施的畜禽养殖场采取关停的手段,对不符合标准的畜禽养殖场严格审批,要求他们在定期内做好整改,争取从源头上确保畜禽养殖场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

(二)强化畜禽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要想更好的减少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就要不断加强畜禽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让他们从自身做到?Ψ衔锎?理的规范化,切实的保护身边的生活环境。这也就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加强对畜禽养殖户环保意识的宣传,正确引导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让畜禽养殖户充分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促使全民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

(三)加强对畜禽粪便的处理措施

畜禽排泄废物作为污染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必须要加强对畜禽粪便的处理措施。一方面实行高温堆肥,因为畜禽粪便中还含有很多元素是对农作物有利的,因此处理后的畜禽排泄物可以卖给农业种植户当肥料,还可以加工成有机化肥,不但可以提高畜禽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高效稳定。但是期间要注意对收集畜禽粪便的场地进行防渗透防淋措施,以防止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另一方面实行沼气发酵,利用沼气池对畜禽的排泄废物进行厌氧发酵,气体可以提供部分能量用于保温或制作燃料,剩余的部分可以制成肥料,这样就可以做到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水平,同时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畜禽废物的终端处理

利用沼气池养鱼可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因此在畜禽废水的终端处理上,可以建立养鱼塘、生物塘等,避免污染的同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且还可以利用干式清粪技术,减少畜禽排泄废物的排放量,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畜禽养殖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种种污染。

四、综上所述,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还对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威胁。因此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将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同时将畜禽产生的废物变废为宝,创造更高的资源价值和经济效益。

水环境畜禽养殖 篇5

关键词:计算流体动力学 畜禽 养殖场所 环境模拟 两种通风模式

中图分类号:U463.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03

影响农村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因素很多,既有品种、饲料和防疫问题等因素,也有生存环境问题等因素。当品种、饲料和防疫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禽畜的生存环境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将起到决定作用。禽畜的生存环境一般由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风)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文献[1]指出当环境温度达到32 ℃以上时,鸡会发育缓慢,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易碎,甚至死亡。文献[2]指出气流对家禽健康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寒冷的环境下,低温高速气流进入畜禽养殖场所,易于使畜禽发生关节炎、神经炎、肌肉炎等,甚至引起冻伤。在以上众多因素中,通风换气是第一要素。文献[3]指出通风换气不仅可以在高温的夏季通过加大气流促使畜禽的散热使其感到舒适,以缓解高温对家禽的不良影响,还可以防止养殖场所内潮湿,保障场所内空气清新,改善畜禽养殖场所内的环境质量。畜禽养殖场所内通常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场所内的通风换气。因此,如何合理的为畜禽养殖场所设计机械通风系统,如何采用合理的方法预测畜禽养殖场所内的环境状态,保证畜禽养殖场所内的环境状况满足畜禽生产和健康的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计算流体动力学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它可以得到在某种条件下的流场各个位置上的物理量,以及这些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该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两种通风模式下养猪场所内的流场进行模拟,利用得到的气流场以及温度场等数据评价养殖场所内通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以期望进一步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

1 畜禽养殖场所物理模型

选择桐庐农村某种猪场的养殖场所为研究对象,其物理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均为实际测量参数。种猪养殖场所内空间尺寸为:5 m(长)×4 m(宽)×4.6 m(高),其中走廊空间尺寸为1 m(长)×4 m(宽)×4.6 m(高)。由于猪栏为栅栏形式,栏高0.8 m,栅栏之间缝隙很大。在一侧墙上装有1台风机,风机直径为0.85 m,5叶片,轮毂直径为0.61 m,风机位于墙面的正中心。猪舍底部设有1条排尿沟,截面尺寸为0.1 m×0.1 m。猪舍两侧墙上的窗户尺寸均为0.1 m×0.1 m。两种通风模式下养殖场所内的立体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两种通风模式下养殖场所内立体图

在对养殖场所进行建模时,不可能将场所内的每一件物件都进行非常准确的建模,有的应该省略,有点应该适当简化,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建模和网格划分难度,节省计算时间。故对该养殖场所做出如下省略及简化:(1)由于猪舍内栅栏较低且缝隙很大,故在建模时省略。(2)猪体是猪舍内的主要热源,对猪体进行合理的处理关系到养殖场所内气流场和温度场模拟的准确性。由于猪体是不规则形状,且在场所内为运动状态,故该文直接假定猪舍内的两面墙为发热源。(3)由于养殖场所内的窗户与走廊相比可以近似忽略不计,故在建模时忽略了窗户的

影响。

2 模型的网格划分

物理模型建立完成以后,需要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整个流体区域被划分为5个区域,进口区、出口区、风扇区、猪舍区、走廊区。该文假定风机入口为进口区,走廊一端出口为出口区。在风扇区采用四面体Tgrid网格,在其他区域采用六面体Cooper网格,在场所内四壁建立Inflated Boundary,这些表面上的Maximum Thickness设置为0.01 m。整个模型的网格总数在220万以上。

3 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考虑到养殖场所内机械通风时,场所内气流状态保持稳定状态,故该文选择定常计算进行模拟。定常模拟主要方程选用三维雷诺平均守恒型Navier-Stokes 方程。

模拟计算采用不可压分离式求解器(Segregated)隐式方案,采用RNG k-ε模型进行湍流模拟。在猪舍墙壁周围,粘性流体的速度满足无滑移条件,即相对壁面速度为零。壁面设置为猪的体温,猪体壁面温度为38 ℃,发热方式为辐射发热。计算域的入口假定为风机入口,设定为流量入口。该文选定流量为0.03 kg/s。出口假定为走廊一端口,设定为压力出口。该文选定出口压力为大气压。由于猪舍的流体均为空气,故设置为理想气体。

4 结果分析

4.1 速度场分析

图3显示了两种通风模式下养殖场所流场区域子午面的流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由于风机的负压作用进入猪舍,风机横向模式下在猪舍靠近入口墙壁的两个较大区域形成旋涡,而后再流向走廊一端出口。风机纵向模式下在猪舍整个流场区域有很多漩涡,气流脉动更加剧烈,通风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种猪的散热,从而有利于健康及生产。图4显示了两种通风模式下养殖場所流场区域子午面的速度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速气流在风机纵向通风模式下比在横向通风模式下分布更广,横向通风模式下的高速气流主要分布在风机出口附近,而纵向通风模式下的高速气流主要分布在风机出口以及猪舍的中心区域,最大风速可达到6.09 m/s。

4.2 温度场分析

图5显示了两种通风模式下养殖场所流场区域子午面的温度场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两侧墙壁设定温度为38 ℃以外,其他区域温度都要低于38 ℃,且靠近风机的流场区域的温度场明显低于其他区域,最低温度为30 ℃,这是由于风机的散热所导致的。从靠近墙壁截面的温度场也能得出相似的结论。横向通风模式下风机进口附近的温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且分布有明显的梯度,而纵向通风模式下养殖场所内的温度明显低于横向通风模式。

5 结语

畜禽养殖场所内的环境对畜禽的健康以及生产的影响很大,而通风换气对于养殖场所内的环境最为关键。该文通过对某种猪养殖场所内的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以下结论:

(1)在养殖场所内,横向通风模式下的气流在靠近风机两侧的墙壁附近有明显的旋涡,而纵向通风模式下的气流在整个场所内都可以看到很多明显的漩涡。

(2)高速气流在风机纵向通风模式下比在横向通风模式下分布更广,横向通风模式下的高速气流主要分布在风机出口附近,而纵向通风模式下的高速气流主要分布在风机出口以及猪舍的中心区域,最大风速可达到6.09m/s。

(3)除了两侧墙壁设定温度为38 ℃以外,其他区域温度都要低于38 ℃,且靠近风机的流场区域的温度场明显低于其他区域,最低温度为30 ℃。横向通风模式下风机进口附近的温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且分布有明显的梯度,而纵向通风模式下养殖场所内的温度明显低于横向通风

模式。

综合以上结论,由此可判断纵向通风模式更适合该养殖场所的通风条件。

参考文献

[1] 韩华,刘继军,马宗虎.计算流体力学在畜舍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1):38-40.

[2] 佟国红,李保明.用CFD方法模拟日光温室温度环境初探[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7):178-185.

农村畜禽养殖饲料与环境浅议 篇6

1 畜禽生产的饲料条件

1.1 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可以分为: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六大类。

1.1.1 水:

水是动物体中最多和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约占体重的2/3。幼龄动物体内水分含量80%, 成年动物体内水分含量50%。

1.1.2 蛋白质:

蛋白质在饲料中是有机物中含氮 (N) 物的总称。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 肌肉、器官 (脑、心、肺、肠等) , 腺体分泌物质等, 都是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组成生命的基本成分。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共有20多种, 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1) 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 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2) 非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可以合成的氨基酸称非必需氨基酸。在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 当缺少其中任何一种, 就会严重地制约其它氨基酸的利用, 所以这三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1.1.3 能量饲料: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营养物质都是为动物提供能量, 都是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因此,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丰富的饲料都是能量饲料。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饲料较昂贵, 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饲料比较廉价。

1.1.4 矿物质:

矿物质在动物体内有60多种, 占体重5%左右, 是动物生存不可却少的物质。如Ca和P是动物骨质的主要成分, Fe和Cu是合成红血球的原料, 缺Fe则会贫血;缺Cu甲状腺会肿大。在动物体内的矿物质元素, 通常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1.5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即动物生长、生产、繁殖和保证健康必需维生素参与代谢。维生素是有高度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

1.2 饲料种类

198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根据国际饲料命名及分类原则按饲料营养特性, 把饲料分为八大类, 即: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

1.2.1 粗饲料:

含粗纤维较多的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以上的饲料。粗饲料还分有若干类, 比如:干草类、农副产品类、糟渣类、树叶类。

1.2.2青饲料:

含水分60%以上的绿色植物 (天然牧草, 人工种植牧草、人工种植蔬菜, 野菜, 部分树叶, 部分水生植物) 。

1.2.3 青贮饲料:

用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调制成的青贮饲料。

1.2.4 能量饲料:

粗纤维含量18%以下的饲料, 同时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谷类饲料 (能量饲料分有三类, 一是谷类, 二是块根类、三是粮食加工副产品) 。

1.2.5 蛋白质饲料: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以下, 粗蛋白质含量20%以上的饲料。蛋白质饲料分为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1.2.6 矿物质饲料:

天然的矿物质饲料, 人工合成的矿物质饲料, 多种混合的矿物质饲料, 以及配合有载体的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和常量元素饲料添加剂。

1.2.7 维生素饲料:

维生素饲料指工业合成或提纯的单一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常说的是维生素添加剂, 但不包括某些维生素含量较高的天然饲料。

1.2.8添加剂:

常说的添加剂有:氨基酸添加剂、兽药添加剂, 所以通常有:药用添加剂、饲用添加剂, 不包括矿物质添加剂和维生素添加剂。

1.3 饲养标准与日粮配合

1.3.1 饲养标准:

对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的动物, 科学地规定每头每天应给予的能量、粗蛋白质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 这种规定称为饲养标准。

1.3.2 日粮配合 (饲料配方) :

根据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的动物的饲养标准, 配制不同营养含量的日粮的方法, 这种方法叫饲料配方。饲料用得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动物生产的经济效益。能否配制成一个既符合动物营养需要和生产特点, 又能尽量降低饲料成本的饲料配方, 是动物生产中能否获得盈利的最关键的一项技术。

制作配合饲料的基本要求: (1) 饲料品种越多越好, 最少也要有五种以上; (2) 每千克饲料含的能量和粗蛋白质一定达到饲养标准; (3) 选用当地来源广、营养高、市场价格低廉的饲料种类; (4) 由于饲料有乡土性, 各地的同名饲料所含的营养都不一样, 不能将外地的饲料配方照搬使用。

2 畜禽生产的环境因素

畜禽生存、生产的环境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畜禽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即自然资源) 减少人工环境的投入, 节约成本。通过人工控制环境、人工管理环境和人工改变环境, 实现动物与环境的协调, 保证动物遗传潜力的发挥。满足动物充分发挥遗传潜力的环境有3个方面, 即温度湿度环境、空气环境、饲养管理环境。

2.1 温度湿度环境

从事动物生产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养殖场选址, 棚舍建设的时候, 一定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地势平缓、远离工厂、远离矿区、远离城区、远离村寨、远离道路主干、附近有清洁水源、远离农作物种植的地方。

2.1.1 温度:

气温不但有季节性变化, 还有昼夜变化。高温使动物体热不易散发, 体内积聚的体热使体温上升, 以致发生热射病。动物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为了降低热的产生而不愿运动, 食欲降低, 胃肠蠕动减弱, 消化液分泌减少, 对饲料的利用能力减退, 淀粉酶及蛋白质形成受到阻碍, 消化道酶的产生及酶的杀菌作用减弱, 降低了胃肠道黏膜的抵抗力, 易发生消化道的疾病, 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产力。气温降低的时候, 动物为了保持体温、减少体热发散, 皮肤血管收缩, 引起皮肤降温而贫血, 血液循环失调, 容易使动物发病;鼻黏膜受寒流刺激, 溶菌酶的能力减弱, 降低对细菌抵抗力, 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2.1.2 湿度:

空气中含水份的多少叫湿度。动物棚舍水汽来源:动物体表蒸发、呼气、地面蒸发、粪便中水汽、饮水等。 (1) 棚舍高湿度对动物的影响:高湿度低温时, 热的需量大, 动物受冷侵袭;高湿度高温时, 热的发散受阻, 使热滞留, 新陈代谢受制约;在常温下, 空气中的高湿度与棚舍中潮湿综合作用, 对动物的正常生长影响很大。潮湿使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潮湿有利致病微生物繁殖, 常使动物受传染病的侵害; (2) 棚舍低湿度对动物的影响:棚舍中湿度过低, 厩舍空气干燥使皮肤表面黏膜变干, 角部和蹄龟裂, 动物发生渴的感觉和便秘。育雏初期, 湿度不够, 雏禽呼吸道干燥, 呼吸困难; (3) 除湿的简易方法:随时清扫粪尿及污水, 减少洗刷地面、动物体表次数, 保持厩舍清洁干燥;防止棚舍漏进雨水;在保持稳定温度时开窗排湿气;降低动物饲养密度;应用吸湿物品, 如草木灰、干土、藁草、干秸秆、煤渣、石灰、干燥锯木屑。

2.1.3 光照:

光的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人的肉眼能看见的, 称可见光。辐射的总类有: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1) 红外线:但红外线照射到动物体上, 红外线能量在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转为热, 皮温得到增加, 血管扩张, 皮肤潮红, 局部循环加强, 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及细胞增生, 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红外线副作用:红外线过强照射, 大量的血液流向体表, 使内脏血液量减少, 胃肠道对传染病抵抗力下降;红外线中的红光穿透颅骨, 引起“日射病” (俗称“中暑”; (2) 紫外线:紫外线一是具有杀菌作用, 细菌吸收紫外线后, 紫外线可使细菌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达到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足量的紫外线照射, 可使细菌蛋白质凝固而死亡。二是可促进维生素D形成, 在紫外线的照射作用下, 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 维生素D3促进肠道吸收Ca和P。但紫外线也有一定副作用, 如在紫外线作用下皮肤被毛颜色变深;紫外线对眼睛过度照射, 引起眼结膜炎和眼角膜炎。

2.2 空气环境

2.2.1 大气卫生: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都生活在大气中, 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都受着大气的各种物理变化的影响。空气不仅是动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 而且空气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时, 会改变动物的生理活动, 影响动物健康、生产力、繁殖力。新鲜的空气能促进消化与新陈代射。污浊的空气降低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生产力与繁殖力, 有时空气中混杂病原微生物, 还易引发动物发病。

2.2.2 畜舍卫生:

动物棚舍中有害气体有氨、硫化氢、二氧化碳。 (1) 氨: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在动物棚舍中, 氨主要来自动物的排泄物、饲料残渣、垫草。氨的危害作用:一是破坏动物呼吸道和眼结膜;二是低浓度氨使动物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影响生产, 高浓度氨直接使动物中毒性肝病, 心肌损伤等; (2)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比空气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动物棚舍中硫化氢来源于含硫有机物的分解。硫化氢的危害一是对黏膜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 引起眼结膜炎、鼻炎、气管炎等;二是低浓度硫化氢使动物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 影响生产, 高浓度硫化氢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引起窒息至死亡;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略带酸味的气体。在动物棚舍中, 二氧化碳来源于动物的呼吸。二氧化碳本身无毒, 它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缺氧, 引起慢性毒害。

2.3 饲养管理环境

2.3.1 饮水卫生:

水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动物从饲料中只摄取少量水份, 还需单独供给清洁、足量的饮水。

2.3.2 饲料卫生:

优良品质的饲料和合理的饲养, 使动物健康, 生长迅速。品质差的饲料, 可使动物机体代谢受破坏, 正常生理变成病理状态, 影响生产。所以发霉变质、腐烂酸臭的饲料决不能饲喂动物。

2.3.3 畜体卫生:

畜体卫生主要杀灭动物体表的疥螨和清洁动物体表污物。 (1) 牛和马的体表要刷拭, 去掉体表污物, 促进血液循环, 增进肌肉生长; (2) 羊一定进行药浴和剪毛; (3) 兔子需要梳毛和剪毛; (4) 马匹还要护蹄。

2.3.4 运输卫生:

长途运输要避开三伏和三九。短途运输, 冬季于日出后日落前进行运输;夏季于清晨或傍晚进行运输。

2.4 动物生产的圈舍条件

浅谈畜禽养殖与环境污染 篇7

1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

1.1 畜禽粪便的污染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如不能集中进行加工处理和合理利用, 让粪便随意堆集在露天, 则一些有害菌将使粪便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腐败发臭, 严重影响环境中空气、水、土壤的质量, 既严重危害了环境, 又影响了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的调查, 从畜禽粪便的土地负荷来看, 我国总体的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体现出一定的环境压力。目前, 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养殖场不到总数的10%。一份川渝地区的调查资料显示, 在被调查的猪场中, 其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都大大超过了国家已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一88) 》, 且未处理的猪场污水指标也超出了小麦、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安全承受浓度[1]。另外, 畜禽粪便发酵还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粪臭素、甲烷、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其中氨气的浓度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长, 硫化氢对畜禽及人眼、呼吸道影响很大, 高浓度时还会麻痹人的嗅觉和神经。

1.2 饲料带来的污染

当前许多养殖户没有实施规范化的饲养操作, 没有合适和充足的饲养设备, 致使在喂料过程中畜禽争食、抢食严重, 造成饲料撒向食槽外, 同时由于采用自配粉料, 且粉料过细, 造成适口性差, 畜禽不喜食, 而在挑食过程中造成大量的饲料浪费。尤其是鸭、鹅养殖场, 直接将饲料撒在地面饲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又与粪便混合到一起污染着环境。在饲养中, 为了满足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 在饲料中必须有较高的蛋白质水平, 但由于氨基酸在体内不能留存, 则不配套的氨基酸在体内降解后排出体外, 这不仅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 还导致了氮对环境的污染[2]。此外, 谷物中不能被动物吸收的植磷, 绝大部分也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

1.3 兽药残留引起的污染

近几年, 药物残留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为它不仅是对环境, 更是对人类的一种威胁。兽药在动物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后, 由尿和粪排汇到外界环境中, 被植物吸收, 在植物体内富集, 并保持很长时间的搞菌活性对人类产生危害[3]。以抗菌素为例, 它被动物吃食后, 短时间内进人动物血液循环, 最终大多数的抗菌素经肾脏的过滤随尿液排出体外, 少量未排出体外的抗菌素则残留在体内, 这些残留的抗菌素就能直接或间接的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由于部分畜禽养殖户在饲养设备上投入不足, 而且对科学的饲养技术及怎样科学地预防畜禽疾病缺乏一定的了解, 不能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致使其饲养的畜禽不断地生病, 畜禽长期大剂量地服用兽药, 结果造成药物在畜禽产品中大量残留, 甚至包括一些违禁药物的使用。而且目前畜禽应用的抗生素, 有的抗病性已优于人类使用的同类药。所以有专家预测, 长此下去, 一旦人类发生人畜共患病, 人类将找不到更好的药物治疗。

1.4 其他污染

畜禽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能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抑制有害菌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如硒、铜、锰、砷等。这些无机元素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极低, 在排出的粪便中含量却很高。在畜禽生产中高浓度长期使用, 使得土壤中和畜禽机体内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大量增加。这不但会抑制作物和动物本身的生长, 而当作物和动物机体内富积的这些金属元素的浓度超过一定标准时就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近几年来兴起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根据有关报道预测, 一个万头猪场, 按美国FDA允许使用的砷制剂剂量推算, 若连续使用含砷加药饲料5~8年后, 其可能向猪场周边排放近1 t的砷, 16年后土壤中砷含量可翻一番, 由此带来的后果便可想而知。

以上这些污染源, 有的直接进入环境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有的通过一些间接的途径进入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其污染源和造成污染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2 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的特点

目前, 我国畜禽养殖分布广, 管理难度大。养殖户环境保护意识相对簿弱, 畜禽废弃物、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极为普遍。大量畜禽废弃物、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空气, 土壤和水体中造成养殖周边环境恶化, 而污染治理却严重滞后。畜禽废弃物产生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1 污染水体, 使水体富营养化

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 污染负荷很高。畜禽养殖场废物排入水体, 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磷”的来源之一。高浓度畜禽养殖污水排入江河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 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一旦进入地下水中, 可使地下水中溶解氧含量减少, 水体中有毒成分增多。严重时使水体发黑、变臭, 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 使原有的水体丧失使用功能, 且治理和恢复难度很大。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含有大量藻类和其他水生生物, 生物死亡分解释放有毒物质并造成水体缺氧, 使整个水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丧失应有的功能, 并导致人类因食用受污染水产品而影响身体健康[4]。

2.2 污染空气, 加快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畜禽养殖业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粪便中有机物厌氧分解所产生恶臭、有害气体及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粉尘。畜禽养殖过程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除引起不快、产生厌恶感外, 恶臭的大部分成分对人和动物有刺激性和毒性, 长时间吸入会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 降低代谢机能和免疫功能。影响人的健康, 并使畜禽生产力下降, 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据有关资料表明, 畜禽粪便中20%~30%的氮为氨态氮, 易挥发, 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 会使饲养员身体不适, 饲养效率降低, 死亡率提高。更重要的是氨气在大气中挥发扩散, 将使雨水的pH值提高。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在雨水中的溶量 (溶解度) 增加, 土壤中酸性盐沉降会增加2~5倍。此外, 废气中的粉尘使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且粉尘携带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众多, 可随风传播30 km以上, 加快了口蹄疫、猪肺疫、大肠埃希氏菌、炭疽、布氏杆菌、真菌抱子等传染病的传播。是人畜共患病的重要传染源[5], 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

2.3 污染土壤, 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

畜禽粪便是很好的农田肥料, 经腐熟后施用, 可满足作物对N、P、K的需求, 既可减少化肥用量, 又能消纳粪便。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密集分布地区, 产生的粪便大大超过本地农田的消纳容量, 加上粪便运输受距离的限制, 导致大量磷和畜禽粪污中某些高浓度成分 (如铜、铁、铬、锌、磷、抗生素等) 累积在土壤中, 导致土壤孔隙堵塞, 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 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另一方面, 由于粪便中养分N∶P的平均比例 (4∶1低于作物吸收的N∶P比例 (8∶1) , 如果根据作物N的需求施肥, 就会造成P的过量, 长期施用将会造成土壤中磷盈余并积聚在土壤表层, 使土壤的组成和性状发生改变, 破坏其原有的基本功能, 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6]。

3 畜禽环境污染的防治策略

3.1 合理应用畜禽粪尿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要大力提倡和引导畜禽养殖场户以经济联系为纽带, 将畜粪尿充分利用起来。畜禽粪尿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按需求生产加工成专用肥料。但在实践中由于加工费用高, 一时难以推广, 应大力提倡田间地头养殖, 就近就便还田。当前,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因地制宜, 把畜禽养殖与种植业同步按比例协调发展, 不可偏废。同时积极扶持养殖场户建立沼气生产, 以粪尿养鱼, 形成畜-沼气-鱼-种植的生态循环圈, 建设良性生态农业, 走生态农业之路, 把畜禽粪尿变害为利, 变废为宝[7]。

3.2 加快畜牧业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

一要科学研究畜禽饲料配方及加工工艺, 不断提高饲料转化率, 达到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浪费, 减少粪便的排泄量;二要积极开发与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新型饲料添加剂如糖萜素等绿色添加剂, 重视中草药等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 不断探索新型农牧结合的新模式。大力开发绿色畜禽产品, 以减少畜禽养殖业对生态及人身的危害;三要利用生物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技术, 小规模户通过建立沼气池经厌氧发酵处理, 使畜禽粪便分解后产生沼气作为能源利用, 沼液、沼渣作农作物的有机肥, 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建设生态型农场[8]。

3.3 推广生态养殖

遵循生态学原理, 建立生态工程处理系统。如以农牧结合, 渔牧结合, 果牧结合等多种方式, 建立生态畜牧农场, 以实现多级循环利用[9]。

总之, 畜牧业对环境污染的因素多, 原因复杂, 牵涉面广, 必须采取综合治理, 标本兼治的措施,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 环境问题是大家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每级领导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 养殖业生产的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畜禽密集饲养除给控制疫病传播带来困难外, 产生的大量粪污和生产废弃物, 不仅直接危害畜禽本身, 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就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 污染特点及防治策略进行简单综述。

关键词:畜禽养殖,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马莉.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中国动物保护, 2001 (27) :4

[2]杨银义.防治畜禽面源污染初探.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 :57~58

[3]张成虎.规模化养殖与环境安全.甘肃农业, 2005 (4) :47~49

[4]苗长生.浅谈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7 (2) :66~69

[5]王水生.修水县畜禽规模养殖与环境保护对策.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8 (4) :19~20

[6]栗章凤.邯郸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5) :108~112

[7]刘凤华.家畜环境卫生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8]王兆军、张怀成、刘键, 等.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有效防治途径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51) :72~74

浅谈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篇8

目前畜禽养殖缺乏统一规划、布局, 管理力度薄弱, 加之业主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导致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据调查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养殖场的治理达不到环保要求, 环保治理处于被动应付

目前, 邱县成型养殖场有养殖场386家, 其中养猪场55家, 年存栏10.3万头;养羊场35家年, 存栏1.7万头;养鸭场86家, 年存栏130万头;养鸡场184家, 年存栏522万头;养羊场26家, 年存栏32.7万头。饲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只经过简单的收集建设沼气池, 但沼渣沼液仍乱排乱放, 根本达不到环保治理要求, 造成新的污染, 影响人畜健康。当前, 利用建设沼气池、堆积发酵、储粪池、施肥等措施, 全县畜禽养殖无害化率仅60%, 需治理的空间很大。建设一个养殖场如果要同时建设一套环保治理设施需要投入双倍的资金, 这无非给养殖户加重了资金的负担, 环保治理处于被动局面。

1.2 畜禽养殖业污染废物使用不当污染严重

近几年来, 随着畜禽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粪便和尿液产生量很大, 大部分养殖业主作为肥料还田, 有时施用不当, 超过了土地的净化能力, 污染了农田和土壤, 加重了环境污染。同时, 化学肥料代替了有机肥, 有机肥不仅体积大, 使用量也多, 储运不方便, 利用成本相对较高, 易造成粪便积压, 形成新的污染源。

1.3 养殖场选址及布局不合理

有的养殖户在选址过程中, 由于养殖业主环保意识淡薄, 未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也不办理环评手续, 没考虑设置足够大卫生防护距离及主导风向等问题, 只要有合适的位置就建设, 一般都设在城镇近郊。有的在养殖场建设过程中, 即便办理了环保手续也不履行环境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造成产生的污染废物无法处理, 使周围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 防治对策

2.1 坚持合理布局, 实施种养结合

畜禽养殖业合理的空间布局与环境和谐的生态关系, 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压力, 应改变畜禽养殖业多建在城郊的布局,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生态、社会环境对畜禽舍进行合理布局。应积极推行种养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广立体农业模式, 鼓励处理达标后还田, 实现自行消化, 变废为宝, 做到零排放。目前, 邱县依托林业优势和产业龙头, 打造“基地林-林下种养-畜禽粪便返田”生态链, 典型的邱县东猫寨村发展林下养殖就非常具有推广意义的。

2.2 加快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 全面推进畜牧生态养殖场建设

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 必须建立在规模化养殖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畜牧规模化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场等形式, 才有可能解决农村散养而导致的面源污染难题。通过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场, 实现农牧结合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治污、统一服务、同一品牌和统一销售的运行机制。生态养殖场的发展, 对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将起到重要作用。

2.3 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 形成畜禽治污长效管理机制

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建设涉及到相关职能部门, 要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对畜禽养殖业按规模实施分类管理, 对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制定政策和措施, 规范发展, 引导其逐步实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对小型畜禽养殖场进行调整和限制, 符合环保要求的, 促使其逐步转变为大中型畜禽养殖场, 不符合要求的有计划地逐步关闭。各级环保部门仍需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治理力度, 对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一方面开展畜禽污染专项治理行动, 一方面对污染治理好的要“以奖代补”给予鼓励。

3 结束语

水环境畜禽养殖 篇9

关键词: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影响,评价

前言

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 但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我国于2013年11月颁布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并于2014年开始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规定, 扩建养殖区、改建养殖场、新建养殖场等, 必须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与畜牧业发展规划, 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并根据防治条例规定, 对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做出系统的评价, 以此确保环境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一些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畜禽养殖区, 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编制报告书, 以便作为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参考。本文围绕规模畜禽养殖项目环境评价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1 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20世纪末, 我国各省市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畜禽养殖, 这使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 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总的来说, 因畜禽养殖业导致的环境污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畜禽养殖业对于环境管理不够重视, 过于追求产业发展, 两者之间严重脱节, 且在环境管理中, 没有制定相关的体制, 政策、体制等执行受到约束,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1]。相关环保部门对畜禽养殖业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不够重视, 再加上经济发展、政策因素等原因, 很多地方政府并未严格执行农村环保工作, 最终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畜禽养殖规模化后, 较重视发展, 力求实现养殖业的最大化经济效益, 环境管理工作滞后性较强, 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很多农村地区, 并未建立环保治理机制, 或环保治理机制不够完善, 缺乏基层监督机制。社会对于畜禽养殖业所导致的污染问题及农村环保的认识不够深入, 没有全面了解畜禽养殖环境问题。

政府颁布了关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相关防治条例, 开始进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对于畜禽养殖废弃物实施无害化处理或综合利用处理, 以此改善环境污染问题, 保护环境, 以实现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条例的颁布, 旨在防治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 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保护和改善环境,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并正式实施后, 畜禽养殖环评工作开展有了法律依据, 这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有利于实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避免环境污染。

2 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环境评价中的重要问题

想要做好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环境评价工作, 应先统计好畜禽养殖废弃物数量和种类, 制定无害化处理措施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方案等, 妥善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 控制废弃物排放, 保护环境。如必须排放一定量的废弃物, 应尽量避免废弃物对人体健康、土壤及水体等产生不良影响, 控制环境影响因素, 制定污染控制措施。另外, 对于畜禽养殖风险评价、环保措施、生产工艺、卫生防护及选址等工作, 应给予重视。

2.1 选择合适的养殖地址

畜禽养殖地址应进行合理的选择, 避免在城镇居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生活饮用水源区等场所进行畜禽养殖, 禁止选择特殊保护地区、政府规定的禁养区域作为养殖基地。另外, 所选择的畜禽养殖地址必须与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相符。

2.2 采用科学的清粪工艺

根据规模化畜禽养殖相关规定, 畜禽养殖场应以干法清粪工艺作为养殖粪便的主要处理工艺。若养殖场采用的清粪工艺为水泡粪清粪工艺、水冲粪清粪工艺等, 则应统一改为干法清粪工艺。清粪工艺较多, 主要包括生态垫料养殖工艺、干清粪工艺、漏缝地板免水冲工艺及水冲粪工艺等。生态垫料养殖工艺无需进行清洗, 垫料后无污水或粪尿等排出, 且清理间隔时间较长, 通常可间隔2~3年再清理。制作发酵床时, 垫料经过发酵和分解后, 可充分转化、分解猪尿及猪粪中的有机物[2]。干清粪工艺主要通过分离粪水来达到处理粪污的目的, 有利于降低污染物和废水等浓度, 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相对来说较为成熟, 在处理污染物的同时, 可有效实现资源化利用。

我国常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进行干清粪, 技术不够成熟, 对于保温房及现代化大型养殖场内限位栏的清理适用性较低, 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清粪处理的机械化程度较低, 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对猪的健康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全漏缝地板免水冲工艺可调节废水排放量, 相比干清粪及水冲粪工艺的废水排放量适中, 有利于保持猪舍的环境卫生, 劳动强度小于其他清粪工艺, 污水可用于沼气生产, 但该工艺成本较高, 需要较多的土地资源, 以便用于处理消纳废弃物。水冲粪主要是通过冲水来达到清粪的目的, 有利于维持猪舍卫生, 清粪效率较高, 但需要较大的排水量来满足工艺需求, 且难度较大, 与现代化环境保护理念不符。在畜禽养殖项目环境评价过程中, 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清粪工艺, 以达到环保的目的[3]。

2.3 畜禽养殖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是从事故预防出发, 制定从生产到使用整个过程各种防范措施。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 沼气的生产过程容易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等事故, 因此, 应对畜禽养殖环境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评估, 做好各种事故预防工作, 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在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情况下, 应根据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制定猪流感、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及口蹄疫疫情等防范对策, 降低生猪疫情发生率。坚持“防重于治”的预防原则, 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避免病死猪落入不法分子手里, 散播到各市场贩卖, 采取应对措施, 妥善处理病死猪, 确保猪肉食品安全。

3 结束语

在规模化畜禽养殖过程中, 应对各个养殖项目环境影响程度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采用科学的清粪工艺, 做好猪粪及废弃物的处理工作, 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制定防污染措施, 落实生猪疫情防治工作, 避免疫情发生, 保证猪肉食用安全性, 充分发挥环评工作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

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其评价技术、方法和手段较之工业项目环评更复杂。因此, 需要开展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 才能全面识别畜禽养殖项目的污染源和污染物、选取合适的评价标准和预测因子, 选用合理的评价模式, 采取对症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将成为环评工作者今后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董红敏, 朱志平, 黄宏坤, 等.畜禽养殖业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算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10 (01) :162-163.

[2]李凤英, 毕军, 曲常胜, 等.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4 (06) :208-209.

[3]朱宁, 马骥.我国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来源、处理方式及处理难度评估——以蛋鸡养殖场为例[J].中国畜牧杂志, 2013, 16 (24) :84-85.

[4]常玉海, 程波, 袁志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与实例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16) :313-318.

[5]祝洪芬.浅析畜禽养殖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9 (05) :71-72.

优化养殖环境,促进动物安全生产 篇10

[关键词]养殖 环境 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J5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38-01

1 养殖环境直接影响动物的安全生产

传统的动物安全生产是简单的免疫接种、疫病检测等传统疫病防治观念的体现。而现代动物安全生产是养殖技术水平和社会管理的综合体现。动物疫病的控制从动物的种源安全、饲养条件、管理水平和防疫规则等环节采取综合措施,正确树立“无病先防”和“环境、饲养、管理都是防疫”的防疫理念。要科学认识到;一旦发生疫病,只能采取极为被动的办法,不仅会引起畜禽死亡,增加成本,而且会影响畜产品质量,给畜禽养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 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低水平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在没有严格安全生产措施和先进养殖设备保障的情况下,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在所难免,为控制和消灭疫病,养殖场主不得不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对染病畜禽实行大剂量、超剂量用药。二是在饲料中长期固定抗菌素的使用量。这两种措施必然导致在动物机体内形成药物残留,一则使动物本身产生耐药菌株,疫病治愈率低。二则使人食用这种畜产品后间接产生抗药性,给人体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3 优化养殖环境的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食品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备受当今消费者的喜爱。也对我们的不规范生产和无序竞争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及早认识和解决上述问题,必将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埋下无穷的隐患,使畜牧养殖业遭受致命打击。怎样才能优化养殖环境,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3.1 合理绿化,改善养殖场内环境

畜禽排出的污浊空气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这些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许多植物还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使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氟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大大降低,恶臭也明显减少。此外,有些植物(如夹竹桃)对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植物叶面还可吸附、阻留空气中的大量灰尘、粉尘而使空气净化。许多绿色植物还有杀菌作用,场区绿化可使空气中的细菌减少22%~79%,绿色植物还可降低场区噪声。

3.2 积极推广微生态养殖新技术

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对于防治疾病和增进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的长期、大量使用,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比如在畜禽养殖业上出现的抗药菌株,使疫病种类愈来愈多,防治难度愈来愈大。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耐药菌株以及对人体耐药性转移等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恐慌和不安。因此,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力求寻找新的出路,在微生态领域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3.3 提高日常饲养管理水平

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平衡及饲料利用率低是导致畜禽排泄物中养分含量过高的主要原因。在畜禽排泄物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元素主要有氮、磷、铜、锌、砷等。研究表明,在精确估测特定畜禽的营养物质需求参数和准确了解饲料原料组成及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日粮营养调控及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以降低畜禽排泄物中的氮、磷、铜、锌、砷的含量,改善畜禽体内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减轻畜禽养殖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3.3.1 选用符合要求的饲料原料

一是要选择易消化、营养变异小的饲料原料。据测定,饲料利用率每提高0.25个单位,可以减少粪中氮的排出量5%~10%;二是要选择毒害成分低、无污染、安全性高、抗营养因子易消除的原料。在饲料加工方面,对各种谷物饲料原料的粉碎粒度大小要适中,通过制定科学配方,将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在有条件的场(厂)宜采用膨化和制颗粒加工技术,可破坏或抑制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以提高畜禽对饲料的消化率。

3.3.2 控制氮的排泄量

控制氮的排泄要利用氨基酸平衡营养技术,在畜禽日粮中使用合成氨基酸或寡肽,能够使日粮的蛋白质水平降低2个百分点或更多,提高日粮氮的利用率,减少粪尿中氮的排泄量20%~50%,粪尿中的臭味物质显著减少。

3.3.3 合理使用酶制剂

合理使用酶制剂可以通过补充畜禽体内消化酶的分泌不足或提供畜禽体内不存在的酶而提高畜禽对饲料的消化率。Baidoo等(1998)研究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使仔猪对饲料的消化率提高10%,使生长猪对饲料的消化率提高5.3%。外源酶制剂的添加增强了畜禽降解饲料的能力,从而提高了饲料消化率,降低了不可消化养分的排出量。

3.3.4 科学控制铜、锌及砷的添加量

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铜、锌可以起到生长促进剂的作用,但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首先,由于高剂量添加,猪对其净吸收率上升,导致肌肉组织中铜、锌、砷的含量增加。其次,由于高剂量添加,粪便中铜、锌和砷的含量大幅提高,造成环境污染。

3.4 加强监督管理,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水环境畜禽养殖 篇11

1 云阳县畜禽养殖业发展及粪便排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云阳县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自然资源丰富优势, 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增加了资金投入, 加强了领导, 使该县畜禽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 同时也导致畜禽粪便污染量大增, 由此导致水体、农田土壤和空气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据统计资料显示, 2013年云阳县生猪出栏100.2万头, 产肉60 946 t, 存栏91.13万头, 居全市第8位;山羊出栏67.5万只, 产肉5 087 t, 存栏53.9万只, 居全市第一;肉牛出栏11万头, 产肉4 404 t, 存栏16.25万头;鸡出栏600万只, 产肉4 289 t;长毛兔出栏68.49万只, 产肉892 t;全县畜禽肉总产量高达76 293 t, 奶类产量362 t, 禽蛋22 510 t, 畜牧业总产值150 516万元, 占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的31.8%。总体来看, 全县畜禽业发展形势大好, 正由传统分散养殖、个体经营向规模养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 畜禽养殖产业已成为云阳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 全县每年产生猪粪约154.4万t, 牛粪87万t, 羊粪50.06万t, 鸡、鸭、鹅等家禽和长毛兔粪146万t。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80%以上的青壮年进入城市务工, 在家务农者多是老年人, 农村缺乏壮劳力, 导致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不能全部运到地里施入土壤中, 散放在农村, 已经成为云阳县当今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2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

2.1 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质、N、P、K、S及致病菌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随水排入江河后, 会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急剧下降, 水生物过度繁殖, 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2010年, 云阳县澎溪河蓝藻暴发, 与畜禽养殖业大量排放COD (化学需氧量) 和NH3-N密切相关[1,2]。据采水样测定, NO3-N浓度达30 mg/L, 严重超标。目前, 云阳县有规模不同的畜禽养殖场127个, 虽然大部分都建立了沼气池, 但是畜禽粪便太多, 沼气池净化处理能力不够, 大量粪便到处堆积, 日晒雨淋, 臭气难闻, 污水随雨水排入农田, 导致区域内地下水中的NO3-N浓度增加, 造成水体污染。水体污染后, 使鱼类种群减少, 过去该县盛产优质鱼种团鱼、大口鲢, 现已基本灭绝。

2.2 对农田土壤的污染

合理施用畜禽粪便, 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 但是过量施用, 养分过剩和大量畜禽养殖中广泛使用饲料添加剂的粪便施在地里, 土壤中重金属Cu、Zn、As污染物的积累, 反而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据前人试验研究的结论, 在高N施肥条件下 (纯N 138kg/hm2) , 作物体内积存大量N素, 导致农作物性状发生变异, 水稻空秕率增加6%, 千粒重下降7.5%。因此, 稻田猪粪年施用量应控制在15 t/hm2以内, 土壤年施N量应控制在150~180 kg/hm2, 磷控制在35 kg/hm2以内, 否则达不到增产效果。

2.3 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畜禽养殖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恶臭和温室气体排放2个方面。由于畜禽粪便在排出体外后, 腐烂分解为硫化氢、胺、硫醇、苯酚、挥发性有机酸、乙醛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 畜禽养殖业是农业领域最大的CN4排放源。同时, 畜禽产品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很大, 按CO2当量计算, 畜禽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人类活动的18%, 已经成为当今造成气候变化最大的威胁。因此, 根据国务院第643号令, 从2014年1月1日起, 要严格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 防治对策

随着云阳县人口继续增长,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农牧业大发展, 水土、空气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为了减轻污染的危害, 根据重庆市五大功能区规划, 云阳县属渝东北生态涵养保护区。为实现山青水秀、江水清澈、林茂粮丰、环境优美, 必须采取以下综合防治对策[3]。

3.1 建设沼气化工程, 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

为了解决粪污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应根据猪场养殖规模的大小, 建设相应大小的沼气池, 猪粪经过沼气工程厌氧发酵, 可以有效杀死粪污中蛔虫卵、大肠杆菌等有害物体, 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沼液可用于农作物浇灌施肥, 实现资源合理化利用。

对大型养鸡场, 要建立鸡粪便生物氧化池多级利用, 应用以鸡粪为主要原料的饲料生产技术, 以及秸秆青贮、氨化、秸秆还田和食用菌生产综合利用技术等, 以减轻畜禽粪便对水土的面源污染。

3.2 加强“生态畜牧业”环境建设

为了保护环境, 发展经济, 必须加强“生态畜牧业”环境建设。搞好集约化养殖场的规划与管理, 做到节能减排;按照《环境保护法》总的要求, 制定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放标准;按农业循环经济的原理, 因地制宜, 大力推行“猪—沼—粮”“猪—沼—果”等种养殖模式;合理利用沼液、沼渣施于农田, 减少养殖场污染物排放, 降低能源消耗和化肥投入, 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4]。

3.3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空间, 在当今社会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的状况下, 搞好生态环境是发展生产的第一要务。因此, 必须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在畜禽养殖业大发展进程中, 要严格控制畜禽发展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要千方百计, 从执法上、技术上、政策上采取有效措施, 把畜禽发展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3.4 搞好畜禽养殖业科技培训

畜禽养殖业是一门自然科学, 传统分散饲养不重视科学技术应用。针对目前畜禽养殖转变为集约饲养的实际情况, 饲养方法、饲料配制、疫病防治等都应该遵循科学的发展模式, 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 该县畜牧科技部门和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单位要组派科技特派员, 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以提高农民科学养殖水平。

3.5 成立专业合作社

目前, 云阳农村有38万青壮年外出务工, 农牧业生产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大量有机肥畜禽粪便难以运到田地。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格局, 很难推广科学养殖、科学施肥, 要改变这种“小而全”的经营模式, 必须积极推行土地合理流转。农牧业要组建专业合作社、实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土地入股分红, 通过采用统一标准和农牧业配套技术来发展农牧业生产, 既能提高土地生产力, 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摘要:介绍了云阳县畜禽养殖业发展及粪便排放现状, 通过分析畜禽粪便对水体环境、农田土壤、空气环境的污染, 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粪便,环境污染,现状,防治对策,重庆云阳

参考文献

[1]孟祥海, 刘黎, 周海川, 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个案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5) :562-567.

[2]李庆康, 吴雷, 刘海琴, 等.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现状及展望[J].农业环境保护, 2000 (4) :251-254.

[3]彭志良, 王天生.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内涵及路径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 2004 (4) :530-534.

上一篇:农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下一篇:业务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