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

2024-05-17

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通用12篇)

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 篇1

教学计划包含的内容很多。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占主导地位的是培养目标, 占核心地位的是课程体系。一般说来, 学校的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标准, 决定了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规格。课程教学计划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南和蓝图, 始终是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 也是围绕各种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的。当然, 学校的规格层次不同, 培养目标也会不同, 课程设置也有差异。因此,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既要注意不偏重某一课程或某一层次的目标, 又不能被单一学科目标所限制。课程, 是为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而组织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 合理地进行排列与组合。科学地安排课程, 是学校培养目标实现和良好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教学计划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具体内容有:课程大纲、学习年限、教学环节及每门课的学时分配 (实行学分制, 则称学分分配) , 并配以教学进度表, 用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

教学计划的制订是整个教学管理的起始环节, 但更重要的是落实计划和执行计划。一般学校的各个年级、教研室以及高等学校的院、系、教研室等所制订的年度或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都是整个学校教学计划的具体化和补充, 也是落实和执行教学计划的一种形式。教学计划的执行主要在于课程的管理和组织。也就是说, 要执行教学计划就得加强课程的组织和管理。

从教学的全过程看, 在校学生所接受的训练不仅是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课程, 还应包括未被列入教学计划中的其他教学内容。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内容称为显课程 (formalcurriculum) , 未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内容称为潜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如何组织好这两类课程是教学计划管理的重要问题。

一、显课程的组织

在大多数学校, 显课程都是依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的。然而,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里, 显课程的组织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学年制。所谓学年制, 就是以教学时数为计算单位组织课程体系的一种教学制度。学生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 按学年计划学习各门课程, 经过考试或考查后, 按规定予以升级、留级、毕业等。学年制的优点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计划性较强, 便于管理。但不足的是:培养模式和教学进度整齐划一, 人才培养不够灵活, 不利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 不利于因材施教和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第二种是学年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两种课程组织形式的结合。因此, 它既有学年制的特点, 强调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和课程设置的统一性, 也有学分制的特点, 设有多种选修课让学生有较大的学习选择余地 (一般是必修课70%左右, 选修课30%左右) 。学年学分制的优点是:课程组织既有一定的计划性, 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缺点是:由于必修课仍占较大比重, 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智能发挥可能受到限制, 而且因材施教的自由度也不大。第三种是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单位来衡量学习量的一种课程组织方法。它是按照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来规定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的总学分, 学生在校学习不受学习时间的限制, 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毕业时间因此可以提前或推迟。学分制的优点是: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尊重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差异, 能够造就出具有宽厚科学基础的跨学科人才。缺点是:教学的计划性较差、管理复杂、学生被淘汰的比率较高, 相对增加了教学培养的经费。

二、潜课程的组织

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 除按照教学计划所列出的课程进行学习外, 还要接受未列入教学计划内的教育活动, 而其中有些教育活动在教学计划中不可能得到体现。例如, 校风学风、文化氛围以及其他一些对学生今后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的一些因素等。这类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习或教育活动就是潜课程。

潜课程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学生产生着影响,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某种教育。而且, 潜课程会渗透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因此, 学校管理部门要在计划组织好显课程的同时, 认真地、尽可能地组织利用好潜课程, 因为潜课程具有这样两个功能:

第一是“导向”功能。从本质上讲, 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念和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对学生个体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所谓“导向”, 就是引导学生的个体行为和价值观念顺应周围环境的倾向, 因为人对事物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着类化现象。个体的信念、抱负、志趣会受到群体中其他人的影响, 甚至群体中多数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往往会成为个体行为的指南。例如, 20世纪80年代初期, 我国出现了出国热, 不少在校学生都渴望能尽快地到英、美等发达国家去学习深造。于是, 就出现了学英语, 考“托福”的热潮, 这也似乎成了当时在校学生的一种群体意识倾向。在这种意识倾向的“导向”下, 学生一方面认识了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提高了学习外语的兴趣和要求, 但是, 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只是一味地追求“托福”考试成功的倾向。同时, 有不少学生为此忽视了显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从而产生了“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等现象。

第二是激励功能。潜课程作为教学计划内容外的课程,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一种群体的需要和目标, 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 而且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

在外语教育计划管理中, 潜课程的“导向”作用与激励作用应该引起外语教育管理者的重视。在抓好显课程组织的同时, 应充分利用潜课程的作用搞好外语教学管理。例如, 要重视学生的课堂活动,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开发学生智力, 充分发挥潜课程的特点, 把学生向好的方面引导。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 篇2

教学计划制定和执行管理办法(暂行)教学计划是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工作,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1、教务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要求,经过专题研讨、专家论证等环节,拟定《制定本(专)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下简称《原则意见》),经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批后,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发至各学院(部)。

2、各院(部)要严格按照《原则意见》要求,组织制定本部门各专业教学计划。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照《原则意见》要求制定,应写出书面申请,经相关院(部)领导审批、盖章后,在教学计划制定前送教务处报批。

3、各院(部)应组织专家、专业负责人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审议、修改、校对。教学计划经院(部)主管教学院长(主任)审查通过,签字并加盖院(部)公章后报送教务处。

4、教务处对各院(部)递交的.教学计划组织专家复审,各院(部)根据复审意见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定稿后报送教务处,经主管教学校长审批同意后执行。

5、教务处负责将全校各专业教学计划统一汇编成册,并下发至各院(部)存档、执行。

6、各院(部)应将审定后的教学计划录入“教务管理系统”,教务处依据《教学计划汇编》进行审核,通过后开始执行。

二、教学计划的执行

1、教学计划的执行有高度的严肃性,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已汇编成册和录入“教学管理系统”的教学计划,各院(部)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修改和变动。

2、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修改教学计划的,须依照以下修改规定进行:

(1)各院(部)经慎重研究,确需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必须在开始执行的前一学期第12周前提交调整申请,涉及课程增减等重大调整,需另附论证报告,交教务处审议。

(2)各院(部)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提交教学计划更改申请,并在系统内打印《金陵科技学院教学计划更改申请表》(具体操作方法请见附件)。

(3)《金陵科技学院教学计划更改申请表》及相关论证报告,需经相关院(部)领导批准、同意,签字、盖章后报送教务处教研科。

(4)各院(部)提交的申请,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后,由教研科在系统内统一批准通过,并对各院(部)报送的《金陵科技学院教学计划更改申请表》予以备案。

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 篇3

《执行计划》是此次峰会的重头戏,表明世界达成了一种共识和一种具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国际制度成分的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各国谈判代表并没有争议,谈判的作用是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但对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手段和管理,在谈判中却存在着严重分歧。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争议各方在没有原则妥协的情况下,达成了共识。

深化的认识

这种认识的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将可持续发展从二维拓展到三维。十年前的里约峰会,强调的是环境与发展,意在既要环境,又要发展,但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要环境,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在约翰内斯堡峰会上,首次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且,三者相互依存、互为强化,不可孤立认识。如果说环境与发展有两个基本点的话,那么这种三维构架只有一个中心:以人为中心。我们关注地球,关注未来,实际上都是关注我们人类自身。这一理念贯穿整个谈判过程,是在实施手段和可持续发展管理方面达成共识的基础,明确体现在协议文本中。

其次,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容的深化。十年前对贫困的应对是经济增长和发展援助,显然效果并不理想。在《执行计划》中,强调的是贫困的具体内容,没有清洁安全饮用水、缺乏基本卫生条件、没有基本的能源供给条件、农业生产条件恶化、食品短缺、各种可以预防的疾病(爱滋病、疟疾、痢疾、结核病等)、基础教育薄弱、性别歧视等。因此,协议中的消除贫困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具体到贫困的根源,从根源上寻求解决方法。还需要提及的是,“计划”将非洲和小岛国单列出来,予以特别关注。

第三,是对可持续发展认识视角的转变,不是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孤立或对立起来,而是寻求环境友善的发展和为了发展而保护环境。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可以提高生态效率,减少资源消耗来改变当前的不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化石能源污染环境,而且是可枯竭性资源,但我们可以发展清洁能源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毒废弃物和化学物品的安全,不仅是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对自然资源、水、生态系统、海洋、大气污染、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森林和采矿等,不单是保护的问题,还需要加以管理,因为它们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四,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管理内容。这些问题均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而且涉及经济利益,有争议是难免的。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争议并不是需要或不需要这些内容,而是如何表述。

严重的分歧

在约翰内斯堡的12天谈判进程中,设立了两个专题小组,分别就涉及贸易、融资和全球化等问题的实施手段和涉及制度构架的管理展开蹉商。实际上,谈判的主要争议在这两个方面。

就实施手段看,分歧主要表现在有关融资和贸易等问题上。关于制度构架和管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强调自下而上、广泛参与、法制规范;发展中国家的许多政府代表要求的是援助,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

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 篇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 号) 明确提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深化教学改革,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努力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逐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因此, 各省开展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分制改革试点。在学分制改革过程中对学分制教学计划的执行力进行研究对完善学分制教学计划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 学分制教学计划并不是在原有教学计划的课程上加个学分对教学过程进行压缩或延伸, 而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变革。

(一)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制定的要求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围绕学分制的特点, 对实施学分制的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加以修订完善, 吸收新理念, 进而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范围、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毕业标准。

2.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培养具有多向思维, 富有创造精神,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 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以适应地方科技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制定的思路

1.课程设置应遵循课程精、内容新、基础实、适应性强的原则, 要体现学科发展特点, 对本学科基本领域有一定覆盖且学时数分配合理。要重视设置与本学科相关、相邻、交叉学科的课程。合理设置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种类、课时及学分, 确定必修课、选修课的结构和比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意学以致用, 大力开发或引进各类选修课程, 为学生自主选课创造条件。

2.本科教育应立足培养厚基础、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了解本学科、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同时尽可能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专科教育应立足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技能, 并具有较强的生存适应能力。

3.选修课。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视野, 加宽加深专业课, 并使学生了解本学科最新科研成果, 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各专业应适当增加专业选修课, 增加鼓励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合格+特长”技能选修模块等一系列课程。选修课应包括相关专业类、经济和人文类、科技素质类、教育技术类四大类课程, 有目的地把创新能力乃至创业能力的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从而体现出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形成成人高等教育的风格。

三、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执行力

(一) 执行力的定义

执行力 (Execute) 是一个管理学上的概念, 目前对于执行力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人们对“执行力”有着自己的认知和定义, 百度百科中对“执行力”的解释为:“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 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 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 完成任务的能力, 完成任务的程度。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行动力。”

2003 年美国学者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合著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对“执行力”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书中讲到“执行”不只在实施这一环节中, 而是贯穿于整个管理的过程中。“执行”是由整套的具体行为和技术组成的,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实现目标, 是系统的流程, 将战略与实际、人员与流程相结合, 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学问。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执行力”是围绕过程指向目标的, 关注行动和结果, 同时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 教学计划执行力

根据上文对“执行力”的界定, 我们对“教学计划执行力”的定义进行限定, 所谓教学计划执行力, 是在教学计划目标的指引下, 在相应的执行条件 (如课程开设、师资配备、教学运行等) 的基础上, 依靠教学计划执行者的行动, 有效实现教学计划目标的能力。由此, “学分制教学计划的执行力”指的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单位在学分制教学计划的目标指引下, 在学校教学过程内外部条件 (如充足的课程资源、优良的教师配备、合理的教学运行环境等) 的支持下, 通过教学管理者的努力带领学校教学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有效地执行学分制教学计划的能力, 以及实现学分制教学计划目标的效力。

四、结语

文章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制定思路和要求进行了分析, 并借鉴管理学领域关于执行力的研究成果, 首次对高等学历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执行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 能力”和“ 效力”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执行力的基本内涵, 是实现学分制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是调整、完善学分制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拉里·博西迪, 拉姆·查兰.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李安.可贵的执行力[J].企业天地, 2003 (6) .

[3]杨振姣.关于高校提升执行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l0) .

[4]周国雄.论公共政策执行力[J].探索与争鸣, 2007 (6) .

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 篇5

江苏省职业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调研提纲

1.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情况:能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有论证专业培养目标、业务规格的行业分析报告;依据教育部职成司颁发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设置课程,确定教学要求;专业教学计划经有关教育部门审批。“教育部文件”系《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司[2000]2号),“教学指导方案”系教育部颁发的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方案;“省教育厅文件”系《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苏教职[2000]11号)、《江苏省职业高级中学教学管理规范》(苏教职[1999]13号)和《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苏教职[1992]6号)。

2.专业名称和有关文件规范情况:专业名称准确、科学、规范;专业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及其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求明确、具体;课程设置结构合理,课程课时比例恰当,文化必修课和教学指导方案中规定的主干专业课程开齐开足;教学计划格式规范。专业名称参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教职成司[2000]8号);教学计划格式规范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3.行业企业参与教学计划修订情况:定期召开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教学计划研讨会;根据市场及有关岗位群职业能力变化及时修订教学计划。

4.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情况: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本校实际,改革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构建适应时代变化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及时体现相关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坚持能力本位,有体现职教特色的校本教材。

5.组织领导与计划管理情况:建立由主管校长、教务处与教研组(专业组)组成的教学计

划三级管理体制,职责明确,管理到位;学校教学督导机制切实有效,能定期对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并有书面总结及改进意见。

6.规章制度建设情况:以教学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各处、室、组等教学管理组织和人员的职责,课程授课计划制定和审批制度,教学检查、教研活动和教师听课制度,教师考核与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成绩评价与考核规定,毕业生质量调查反馈制度,以及各种场、所、馆等管理规定齐全。

7.教学档案情况: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程授课计划、“四表一志”、成绩考核材料、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统计及总结、毕业生情况调查及分析报告等教学业务档案齐全;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各处室组工作计划及总结、教学质量检查评价记录、教改方案及总结等教学文书档案完备。

8.管理手段情况:教学计划管理手段现代化,实现信息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软件功能齐全、使用效率高。

9.课程开设情况:按教学计划开全开齐课程,保证课时数;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一般为4:6,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比例占50%左右;开设选修课,选修课课时比例占总课时10%左右。

10.实践教学情况:能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实践性教学,实习项目开出率、实验开出率、实习时间保证率均为100%;有实验实习教学计划或指导书、任务书;实验、实习台帐齐全;技能训练有明确规范的总目标和阶段要求,考核严格,实习效果好。

11.质量检查情况:教学计划设置的课程均安排考试或考查;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或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课程考核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及学生现状命题,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实习课程考核成绩根据教学实习及综合实习成绩评定;各类课程成绩考核注重质量分析;按教学计划定期实施教学质量检查,对教学实施过程的诸因素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各式教学检查台帐齐全。

12.推行弹性学制情况:实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学分制并取得经验;形成与学分制相

适应的课程模式与评价体系。

13.教材管理情况: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台帐齐全、规范;教材征订渠道规范,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使用国家或省规划教材。

14.教学研究情况:教研组织机构健全;围绕教学计划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实效明显;坚持开展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宗旨的校本研究,成绩显著。

15.质量效益情况: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达90%以上;学生计算机考核合格证书取证率达90%以上、有关专业外语考核合格证书取证率达80%以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取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社会或行业认可的某项专业技术(技能)证书者按有职业资格证书统计。一人取得多个技术(技能)证书,按一个统计。凡有相对稳定工作岗位和经济收入的即为就业;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的计入就业率,但要分开说明。)

16.产教结合情况:有产学研机构;有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提供实习场所和有关信息等;学校实施教学、生产、研究、服务一体化,成效显著。

17.经验特色情况:能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明显;教学计划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一定特色;教学计划管理形成经验,在当地产生一定影响。

《游遍天下》之执行计划 篇6

2010年初,《游遍天下》终于要突破自我,焕发新生,于是便有了现在崭新的大刊气象。

至于一本大刊是怎么做出来的?如何用声光雷电全方位满足视听和滋养心灵,这等崇高理想要在二十一世纪完美实现,必须有一个非常系统和观念超前的执行计划,关于这个,我们初步的汁划也很宏伟:

一、纸媒的《游遍天下》——秉承探究世界、分享体验的原则,广邀名家专家方家参与,誓把目光所及的地方用心“游”遍,同时对出品从内容到形式有着苛刻到不近情理的要求。

二、网络的《游遍天下》——一个真实的旅游关系网。当我们在线上进行真实的关系查询吋,你会发现世界掌握在你手中。这个网的能量、技术将帮助我们呼风唤雨。

三、移动的《游遍天下》——一个随处可见的《游遍天下》。渎者现在已经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到这本杂志的移动版本了,那他们再去试试在苹果ipad上阅读精美的《游遍天下》,会更爱不释手。

四、《游遍天下》的天下——一个全媒体产业平台。

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 篇7

关键词:停电检修工作计划,执行,计划时间,控制

0前言

停电检修是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停电检修, 能够准确的发现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故障, 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以此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然而, 在进行停电检修工作之前, 必须制定科学的停电检修工作计划, 并严格控制停电检修计划的时间点, 以此保证停电检修工作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因此, 文章针对停电检修工作计划执行与计划时间控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停电检修工作计划有效执行的控制策略

1.1 停电检修计划准备

在制定停电检修计划之前, 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根据停电检修的实际需求, 对检修车辆、配件、工具、检修人员以及群众疏散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并且有操作负责人对所有的安全用具、操作规程等是否存在问题, 交通工具以及操作是否符合相关规范, 两座变电站的检修人员在进行往返操作时, 如何拨正操作方法、操作流程的协调性。同时, 设备管理或者线路管理人员, 应该对停电检修计划、方案以及配合问题进行讨论, 采用协调会的方式对计划的各个环节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避免在停电检修的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等问题。当上述条件都准备完毕后, 进行停电检修计划的批复。

1.2 停电检修计划批复

在制定停电检修工作计划时, 应该结合当时的天气状况以及天气预报, 根据天气变化的规律, 由电力运维管理人员对是否适合室外停电作业进行正确判断, 并由施工作业负责人将停电检修工作计划递交给上级部门进行审批。同时, 施工负责人还应该根据负荷的变化趋势对停电检修工作计划进行调整, 根据调度人员给出的现阶段负荷运行数据, 对负荷运行方式进行科学的调整, 在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 制定科学的停电检修计划。

1.3 合理安排检修工作

为了能够保证停电检修工作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其一, 编制年度检修计划, 抄表班、供电所以及安装队, 应该对年度停电检修加护进行全面、细致的回报, 并由专业的停电检修计划人员进行统计分类, 充分的考虑各项检修工作对停电时间的影响, 并对停电检修方案以及实施计划进行体征, 将小型施工检修计划和大型施工检修计划相结合, 并对年度停电检修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 保证年度检修计划包含月度检修计划、月度停电检修计划包含周检修计划, 以此保证停电检修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控性, 尽可能的降低停电检修时间;其二, 实施综合检修, 由于停电检修需要对区域内的所有电力设备进行检修, 因此, 停电区域内的所有检修工作必须同时进行, 各个检修项目需要相互配合, 线路下层检修和线路上层检修相配合, 台区检修和线路检修相配合, 小型检修施工和大型检修施工相配合, 例如, 某地区2013年的8条线路更换绝缘导线大型施工, 在停电施工过程中, 更换了设备线夹、刀闸、开关、低压阴险、低压动力箱, 对台区进行了改造, 紧固了连接点, 对台区的树木进行了修建, 一次停电施工, 对区域内的所有设备、线路进行了全面、综合检修, 显著的提高了区域内所有电气设备的健康水平;其三, 停电检修工作计划应该打破管理接线, 采用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以及集约化管理的方式, 制定详细、全面的检修计划, 尤其是检修项目的关键环节和专业环节, 应该实施全过程、有目标的控制方案, 以此保证停电检修计划高效、全面的落实。

2 停电检修工作计划的时间控制策略

(1) 当所有的停电检修人员到位之后, 对停电检修所需要的配件、材料、器具以及车辆等进行检查, 当确定没有故障或者问题后, 调度人员向运维人员下达停电操作的命令, 然后按照停电检修工作计划进行检修。

(2) 当停电检修工作开始之后, 在检修现场应该由负责人对检修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 一方面, 应该对检修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或者故障, 必须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并有现场监理人员对整个检修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对检修执行状况、调试数据进行调整, 以此保证检修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执行, 同时避免出现返工的现象;另一方面, 现场工作负责人应该对停电检修项目的执行状况、试验项目等进行严格检查和把关, 避免出现私自扩大检修范围、遗漏检修项目或者跳项检查的现象。

(3) 对停电检修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对于检修工作中不可预见的状况以及突发故障, 应该及时的向设备管理部门、线路管理部门、主管领导等反馈信息, 通过现场所有管理人员的沟通和协商, 对检修工作计划和进程进行调整, 以此保证停电检修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4) 当停电检修工作完成之后, 应该由现场负责人对检修工作计划进行总结, 并由运维人员对检修工作质量进行检查, 如果检查出现问题, 现场负责人必须无条件的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以此保证检修工作完成后符合送电要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停电检修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实施停电检修工作之前, 应该制定实用、可行、科学以及有效的停电检修计划, 并严格控制检修计划的执行时间点, 进而提高停电检修工作水平和效率, 以此降低停电检修的时间, 快速的恢复供电, 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安全、稳定以及可靠的电能服务。

参考文献

[1]邓峰.影响变电检修工作效率的因素分析[J].硅谷, 2014 (16) :150-151.

[2]梁春燕.优化配网检修计划工作实施[J].装备制造技术, 2012 (11) :183-184.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执行与控制 篇8

一、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分解与执行

1、进度计划的分解

在工程实施中, 通常把项目总体计划顺次分解为单项工程生产计划和年 (季) 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日生产计划。此外, 还要考虑冬季、雨季、汛期、台风等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时期生产计划。

1.1年度生产计划, 在每年年初, 向监理和公司主管部门报送年度计划, 其内容和要求包括:

(1) 按总体计划要求, 列出计划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和形象进度, 材料用量和劳动力安排;

(2) 根据实物工程量和工程单价, 计算出年施工产值, 并预测出年验工产值 (施工营业额) ;

(3) 列出该年度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材料的数量和需要采购的计划;

(4) 上期计划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和施工产值。

1.2月生产计划, 在每月开始前的3天, 向公司总部报送月生产计划, 其内容和要求包括 (1) 按合同进度计划, 列出计划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和形象进度、材料用量和劳动力安排; (2) 根据实物工程量和工程单价, 计算出年施工产值; (3) 列出该月所需施工设备数量及材料计划。月生产计划依据季度生产计划安排, 做到月计划保季度计划。

1.3周计划和日计划是月度计划的最后分解。周计划在周交班会上布置, 日计划由调度控制, 是最基本的生产计划。

2、进度 (统计) 报告

(1) 年度进度报告, 项目经理部每年年底向公司总部提交年度实施报告, 反映项目年度进展情况。内容包括: (1) 年度完成工程量、累计完成工程量 (包括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 、剩余工程量, 年完成施工产值和验工产值 (施工营业额) ; (2) 年度完成的工程形象进度和形象简图; (3) 材料实际进货、消耗和存货量; (4) 现场施工设备的投运数量和运行状况 (5) 当前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因素和采取的改进措施; (6) 劳动力数量; (7) 进度计划调整及其说明; (8) 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纪录以及处理结果; (9) 安全事故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安全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 (10) 文明施工情况。年度生产报告还应附有一组与实际进度相对应的工程照片。

(2) 月进度报告, 随月度生产计划, 一起报给公司总部。上报的内容和要求相对简单。内容包括: (1) 本月实际完成工程量统计; (2) 工程质量情况; (3) 存在的问题; (4) 本月生产形象进度等。

(3) 周进度报告

周进度报表的内容与月报告相同。

3、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所遇到主要问题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必然存在多种意料不到的问题, 所有问题要根据轻重缓急, 逐项给予解决, 以确保工程顺利进展。

二、对工程项目生产计划的管控措施

为保证进度计划的有效落实, 企业总部必须在抓好项目管理时, 注重以进度计划为中心, 采取各种管理措施。

1、建立计划统计管理体系

公司要建立生产计划统计管理机制。用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观念制定生产计划, 通过优化措施, 编制出切实可靠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并以此进行项目安排施工生产的依据。对工程项目进行总体控制, 精心组织、精心管理、应用网络技术和工具, 运筹资源, 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目标。

2、进行动态管理, 根据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选用列表对比等统计方法检查进度执行情况, 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差异分析, 采用反馈控制, 形成生产进度管理的PDCA循环, 以保工程进展顺利。

依据工程完成情况和对未来工程进度的发展趋势、及时分析调整下一步计划, 使工程施工始终围绕工期目标而组织实施。

3、分解生产计划, 建立分级目标控制体系。

以总进度计划为指导做好单项工程计划, 在此基础上分解为年度 (季) 计划, 再细化为月、周计划, 周计划细化为日计划, 以确保各阶段工期目标和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4、狠抓计划落实

将进度计划层层落实。以月、周计划落实为重点, 加强日常调度协调, 确保计划按时完成。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思想工作和经济杠杆的作用, 把进度责任层层落实到项目经理部、工区 (专业公司) 、班组和个人, 按期进行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的业绩考核, 及时兑现奖惩。

5、生产进度管控措施

(1) 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人员, 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着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项目分解, 确定其进度目标, 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 如:检查时间、方法、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等;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和预测。

(2) 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主要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技术措施涉及对实现进度目标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选用。

(3) 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指实施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 涉及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条件和经济激励措施等。

在工程预算中应考虑加快工程进度所需要的资金, 其中包括为实现进度目标将要采取的经济激励措施所需要的费用。

(4) 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在理顺组织的前提下, 科学严谨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承发包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实施的组织和协调。应处理好总分包单位的进度关系。工程物资的采购模式对进度也有直接的影响, 对此应作比较分析。

为实现进度目标, 不但应进行进度控制, 还应注意分析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 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 以减少进度失控的风险量。常见的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 如:组织风险、管理风险、合同风险、资源 (人力、物力和财力) 风险、技术风险等。

三、小结

对于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 既要考虑项目管理的通用做法, 也要考虑其自身特点。项目进度管理, 不只是进度的管理, 也是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综合的管理, 要通过计划这根主轴, 带动项目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并为计划服务,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控制好进度计划, 计划才能保证完成。

参考文献

[1]廖正环:《公路施工与管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年。

精细化管理在计划执行中的应用 篇9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 (日本20世纪50年代) 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 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 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 第二层次是精细化, 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对于管理工作要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 强调执行力。“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精、准、细、严。我们中国企业不缺乏制度不缺乏战略, 缺的是对制度和战略的执行力。执行力的衰减是国内很多企业在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通病, 要提升执行力, 控制执行的衰减和偏差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两个主攻任务一是提升全体干部员工的执行力, 二是解决各部门之间、各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配合问题。

所谓执行力, 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 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 完成任务的能力, 完成任务的程度。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比尔·盖茨说: “在未来十年内,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2 宣钢采购计划执行现状与原因

采购仓储配送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 是由于宣钢机构重组后由多部门整合为一个材料备件采购仓储单位。由于原组织机构下各部门领导工作方式不同, 部门职能中的侧重点不尽相同, 导致整合后各个部门的职员对于工作的完成情况千差万别, 采购计划不能按规定保质保量100%完成。工作布置后, 工作到底完成到什么程度, 没有详细的说明, 这样导致的结果:一是在ERP系统中形成了许多多年没有执行的采购合同, 为合同管理和库存管理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二是一直要求控制库存指标, 库存资金依然上涨。

计划管理包括计划制订、计划执行的过程管控、计划执行效果评估。采购计划的下达只是采购工作刚刚开始, 是布置采购工作, 而大量又艰巨的工作在于落实工作。具体到每项工作是否按时保量地完成需要后续计划控制工作的跟踪。现阶段重布置轻落实是计划管理工作的弱点。采购计划执行过程中计划落实检查的力度没有量化要求, 使采购计划的执行率大打折扣。采购周期的长短取决于采购计划制订水平及计划控制水平。严谨、缜密、细致、准确的采购计划势必为后道工序节省出大量时间, 提高采购作业效率, 缩短采购周期。计划管控到位就会使计划员促使采购员为达成工作预期效果而协同工作。

3 精细化管理在计划工作中的实践

3.1 严格控制采购计划定额

采储公司不包括工程及技改项目仅仅是生产维护性材料、备件采购一年大约要10亿元, 如何管住钱袋子, 少花钱多办事是采储公司每个员工绞尽脑汁的事情。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做好使用单位各项消耗指标的控制工作。将使用单位提报的材料备件需求申请在ERP系统中根据每个月的消耗定额指标进行系统中锁定, 超出定额使用单位无法提报计划, 这样强迫使用单位在提报需求申请时严肃认真, 强迫使用单位把钱真正花在刀刃上。这种从源头做好消耗控制的方法改变了过去事后控制的缺陷, 减少了材料备件提报的随意性, 避免潜在库存增长风险。

3.2 严格计划控制管理

3.2.1 细化采购流程

采储公司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认识到, 宣钢这种大型国有企业在企业管理中并不缺少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缺少的是对这些制度、职责的执行细则, 缺少的是针对制度执行效果的检查措施。采储公司在精细化管理中, 没有出台新的规定, 始终围绕精、准、细、严四原则开展工作。

首先管理的重点放在细化采购流程上, 强调计划编制、订单形成的可操作性。针对流程细化特别强调计划的可执行性, 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规范要求。对规范计划的格式、采购方式的填写、计划下达时间、计划执行的反馈时间、计划统计报表的上报时间都作了细致的说明。使计划统计工作形成一种常态化工作, 统计数据的出据即是采购计划下达后的控制监管结果。针对采购计划的传递过程做了规范细致的说明, 使采购计划、图纸等资料传递有序, 便于查询追踪, 杜绝发生问题后计划与采购业务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

3.2.2 加强采购计划执行的管控

采购计划执行的控制工作是计划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控制的细密程度、有效性和严格性是企业管理水平好坏的主要标志。一个企业经营的好不好, 不是经营水平的问题, 关键看执行的控制水平。例如东北有家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破产, 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在翘首以盼日本人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方法。出人意料的是, 日方只派了几个人来, 除了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换成了日本人外, 其他的根本没动。制度没变, 人没变, 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不到一年, 企业就扭亏为盈了。

上面的案例证明了执行力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才能对执行效果做出评估, 即是执行控制问题。获取执行状况的反馈信息, 并与目标做比较的监控是衡量执行控制水平的必要途径。加强计划控制最有效的办法是信息反馈。计划科接到生产单位的需求申请后积极深入到生产一线与使用单位沟通, 对没有形成有效采购申请的原因进行说明, 避免使用单位重复报计划。为使生产单位提报的每项物料从需求开始到最终采购入库形成一个闭环过程, 采购计划必须填写使用单位的需求申请号, 业务员须将计划中的需求申请号在编制采购订单时一并写入。这样极大地方便了使用单位及采储公司的物料主管人员跟踪物料的采购进度, 便于计划执行的控制。

采购科每月初将上月的计划完成情况做成报表反馈回计划科。计划科根据采购科的《计划完成情况汇总表》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纠正计划执行偏差和计划执行不到位, 并再次促进计划的执行。采储公司将PDCA应用于采购的每个环节中, 并使之形成常态化工作, 在每一个环节都强调工作的落实程度, 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布置工作的同时, 下道工序也是检查上道工序的开始, 计划与采购业务交叉执行互为始终, 从流程设计上形成一种检查—落实—再检查的制约机制。

4 实施效果

采储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管理效果, 为缓解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作出巨大贡献。2010年年底材料备件库存39559.2万元, 2011年年底材料备件库存35698.1万元, 2012年年底材料备件库存35338万元, 两年累积减少库存4221.2万元。2011年材料备件采购金额83825.59万元, 2012年材料备件采购金额80532.88万元, 价格可比项材料备件降低3292.71万元。

精细化管理中的核心思想重视管理的执行力, 强调执行的控制水平, 这种管理理念在各行各业极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希刚.全面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J].中国市场, 2010 (27) .

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 篇10

由于机械制造行业产品结构繁多, 不同企业间生产机械, 建模方式更是千差万别, 如何针对自身的需求, 根据制定可行的主生产计划, 关注细节, 合理的协调使得生产作业有序科学进行是一个关键难点。考虑到这些问题, 在计划排程方面, 张曙提出了网络化制造系统中协调调度的策略和方法。王绍强等分析了航空企业生产计划调度的需求和特点, 提出一种协同生产计划调度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陈国慧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理论的航空复合材料生产计划排程模式。本文根据以上分析, 结合通用航空行业实际生产状况, 基于MES环境, 提出侧重于生产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生变动后的调整工作及方法, 如适应短期生产计划更改应对, 执行工序按约束匹配工人, 当前执行工序信息跟踪, 工艺更改后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等, 并对系统的实现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1 企业问题描述及系统目标

较比一般的机械加工企业, 由于航空工业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该通用航空公司仅仅两种机型一年的工艺更改单就要超过700多个, 部门间协同关系紧凑, 信息实时反馈传递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企业有关生产计划及其调度相关的结构流程图如图1。

一般情况下, 企业从计划到实施需要经历两个过程, 第一是编制主生产计划, 编制合理的主生产计划需要考虑当前生产状况以及整个作业周期内的综合因素, 越细化越复杂的主生产计划可执行度越高, 然而面对不同的行业, 系统的版本也千差万别, 即使是同一个企业的不同部门, 系统建模的过程也是无法通用, 如果能够制定完全考虑到复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影响的生产计划, 第二部分的协调工作可以省略, 完全按照系统执行即可, 但是目前这仍是一个技术难点;第二是计划的协调实施, 通常状况下, 在收到零件的生产任务后, 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按照零件的组次, 编制生产计划, 由于航空产品结构复杂, 计划下达后必然面临着更改记录, 再更改再记录, 直至计划完成这样一个过程, 而人工处理这些问题效率较低, 无法适应敏捷化生产的需求, 综上所述, 在这样的因素背景下, 如何执行好计划的协调实施对于整个生产作业周期而言较比计划本身的编制同样极为重要。

在计划执行控制上, 当状况突发或者绩效核算时由于更改记录频繁, 人工协调则需要查看大量单据, 系统可以让计划员从繁琐的纸质工作中解脱出来, 又提高计划的敏捷互动反馈, 更大程度上弥补理想状态和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偏差。

综上所述, 系统开发的目的概括为以下三点:

(1) 对更改工序在计划上微调, 并实时反馈。

(2) 对工人的工作信息进行跟踪式查询, 工时核算。

(3) 尽可能消除手工分工弊端, 将工序分配调整得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2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就目前了解, 在一些航空企业中仍旧保持着不同部门为满足各自需求构建独立的信息系统的状况, 或是根据大体的需求构造一个就当前看来颇为理想的系统, 但结果也往往是新增一个需求, 添加一个模块, 这样的原型系统必将会被打破重构。未来构建集成系统实现一体化的信息建设虽说是必然的, 但却是一个长远的工作。基于这样的情况, 为满足该公司制造部的需求, 同时为了与已经存在的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实时获取其他厂区的情况, 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保证后台搭建的一致性, 综合B/S架构的优点, 构造一个基于Web的生产计划协同调度管理系统, 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增强计划的可执行度, 使得计划更贴合于实际生产状况, 提高生产效率和敏捷的信息反馈能力。

2.1 系统实现框架及技术难点

本系统应制造部及计调部门需求采用基于B/S架构的系统架构, 与TDRM现行系统集成开发, 用户只需要有浏览器而不需要安装客户端, 同时操作简便, 维护工作量较低, 也提高系统的开放性以及可延展性,

对于排程协调处理以及计划更改等某些过程是不可逆的, 同时为满足信息敏捷反馈的特性, 在处理大数据量的过程中要保证系统运行速度, 在这一方面必须对用户进行区分的同时考虑连接问题, 所以系统设计采用用户级别限制和数据库连接池并行控制。

为满足不影响用户当前操作的情况下完成数据包发送并响应这一需求, 利用Ajax异步交互的方式, Ajax引擎允许用户与应用软件之间的交互过程异步进行, 独立于用户与网络服务器间的交流。现在, 可以用Javascript调用Ajax引擎来代替产生一个Http的用户动作, 内存中的数据编辑、页面导航、数据校验这些不需要重新载入整个页面的需求可以交给Ajax来执行。

2.2 系统设计

系统功能设计需要满足在已有生产计划的基础上, 短期微调。以天为单位, 根据已完成的计划, 对明日的计划作出短期微调或者平均到未完成计划中, 当日计划作为当日工作的指导参考, 以提高计划与实际的切合度,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 关键工序由计划员手工指定执行人员, 其他工序由系统按约束计算匹配相应的工人。

功能模块图如图2。

对于已经排好的生产计划, 在总体计划模块中可以对已完成和未完成计划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 在工序匹配模块中, 系统可以按照不同的约束将计划派工给工人, 计划员操作管理, 工序校检完成后, 列入完成计划。当前状况查询可以对当前工序信息跟踪查询, 包括该工序的紧前紧后所有信息。协同模块是为了处理工序拖延, 特殊状况, 设备故障等因素导致计划拖延, 人工协同处理的同时, 系统给出计划需要更改的建议, 加班或者本日未完成工作平均到后期计划当中, 重新列出后期计划, 如果有问题可以再次在总计划管理中修改,

2.3 系统实现

在考虑将计划分配给工人的时候, 必然考虑多重约束, 择取最优人员, 其中约束的属性作为数据表中的字段, 该部分在用户表中已有基础数据, 部分工人约束包括:用户名, 单位, 班组, 操作熟练度, 技术等级, 工作状态, 工作次数, 已完成保底工时, 可操作范围等, 其中工作状态指工人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对于插入的工序可否接受。同时在非关键工序上, 我们采用计算机按约束自行运算分工, 关键工序因为都是特殊指定人员来完成, 所以交由计划员自行分配,

分工实现过程如图3。

3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也不断革新, 企业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自己的系统来满足业务需要, 多系统并行当前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针对由其他系统已编排好的生产计划, 调用基础数据的同时, 在本系统中可以对计划进行实时调整, 可以按照约束将计划分工, 校检。根据不同的状况做协同处理。由系统按约束随机分工也解决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分工不合理, 对于拖延的工作会提出处理建议, 并实时提醒, 一定程度上使工作简化也让计划更贴近实际, 提高指导作用。目前系统已经在企业试运行, 效果显著, 提高了工作效率, 加快了对于状况的处理反应。

参考文献

[1]王家海, 卢红波, 张曙.分散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协调调度的遗传算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

[2]王绍强, 梅中义.航空企业协同生产计划调度系统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制造工程, 2012 (06) .

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 篇11

负责人说,当前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央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持续显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二是为进一步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夯实了基础。在今年四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截至8月底,已建成1.1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建成廉租住房27万套、开工建设126万套;解决22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项目247万户、农村公路20万公里、农村电网各类线路10.3万公里。

三是积极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中央投资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安排200亿元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重大装备本地化工作积极推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开工建设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抓手,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垃圾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建设。截至8月底,已建成污水处理能力518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1.6万吨/日,形成节能能力标准煤669万吨、节水能力1.31亿吨。

四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开展。哈大、武广、南广、贵广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加快建设,投产里程近1500公里。南水北调等大中型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已基本建成近1500个大中型水利项目。公路、机场、城市电网改造有序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方针,加快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资5050多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0.5%,实现了时间过半、投资完成过半。其中,城乡住房投资完成规划任务的73.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成40%以上,原定的三年目标任务有望在两年内基本完成。

实践证明,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及时的、有力的、有效的。下一步,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执行中,要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三农”,更加关注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关注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

针对当前社会上认为4万亿元投资计划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政府公共投资的建设领域使民间投资的空间受到挤占”,“扩大政府公共支出规模使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受到限制”的说法,负责人指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不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一是实施好4万亿元投资计划不会挤占民间投资的空间。在外部需求严重萎缩、企业投资信心和投资意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央及时果断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大规模增加中央投资,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弥补有效需求不足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也为民间投资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重点投向有7个方面,包括: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决不允许搞形象工程、兴建楼堂馆所,决不允许搞重复建设,新增过剩的生产能力。这些投资方向,突出了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突出了缓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突出了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突出了向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对这些方面加大中央投资力度,既有利于稳定了当前增长,也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是“与民兴利”而不是“与民争利”。

二是实施好4万亿元投资计划不会挤占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前9个月新增贷款达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增长39.4%,自年初以来持续高于投资增速。由于货币供应充足,利率水平基本稳定,民营企业的借贷成本并没有上升。今年以来银行重点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54.3%,比年初增长24.1%,比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高1.5个百分点。

政府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实际上引导和带动了民间投资增长。前9个月城镇非国有投资增长29.5%,呈稳步回升态势,比年初回升9.2个百分点。此外,反映民间投资活跃度的房地产投资也持续回升,前9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长17.7%,比年初大幅回升。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当前民营经济生存环境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如果民间投资不振,政府投资也将难以为继。因此,在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推动全社会投资平稳增长方面,下一步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一是不断充实和完善4万亿元投资计划,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30亿元中央投资重点支持工业中小企业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开展技术改造。同时,完善政策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

二是抓紧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措施意见。在扩大市场准入范围、促进结构调整和民间资本合理流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服务和引导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英语教学计划的执行 篇12

P公司1988年于美国洛杉矶成立, 1993年正式于上海设立分公司。P公司最早是从事纺织业起家, 之后跨入医用无纺布制品行业。经过20余年发展, P集团已成为一家大型的OEM生产制造企业, 业务范围遍布全球, 主要客户有世界500强公司及相关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公司。目前P公司在国内已拥有员工10, 000余人, 并且在国际和国内同行业中, 位居行业领导者位置。

2 接班人计划 (Succession Plan) 介绍

企业本身存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永续经营, 所有的经营管理计划方案是持续性推动的, 而计划方案需要“人”的领导管理及执行, 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人才梯队培养与发展计划, 那么组织的许多工作就会无法顺利推动。人员发生流动, 就需要有其它的人员来接替继续的推动与执行, 但是接替的人员要如何产生, 什么样的人适合担任此项职务, 为了担任此项职务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与经历, 使得公司的计划可以持续推动, 这就是所谓的接班人计划 (Succession Plan) 。

接班人计划并非只是为生涯发展规划 (Career Development Plan) 而设计的制度, 其更深层的意义与企业永续经营、整体规划是有关的。在接班人领域的权威学者Rothwell (2005) 认为接班人计划与管理的内涵与定义随着时代需求而不断转变。Rothwell也认为接班人计划不应该只限于领导或是管理阶层, 应该包括个类别与各层级之人员储备与员工发展。Mc Donald (2008) 也提出接班人计划最主要目的是为整个组织部门及企业培育稳固的人才, 而不只是培养最高阶级的接班人。Seymour (2008) 认为接班人计划是寻找现在及未来有能力担任关键角色的人才, 了解哪些人才可以马上上任、哪些人才属于组织为未来几年的资产, 甚至更长的时间后哪些人才可做为未来组织的领导者。

3 接班人计划模式——Rothwell管理模式

Rothwell (2005) 将接班人计划与管理分为五大类型:第一类为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替换计划;第二类为以首席执行官与高层管理人员为对象的替换计划;第三类为中阶管理者的替换计划;第四类则跳脱单纯的替换思维, 而着重于内部人才库的发展;第五类则将焦点置于发展外部与内部之人才库。

虽然Rothwell鼓励组织采用第五类型之接班人计划与管理途径, 以适应现今人员快速流动的环境特性, 但各组织仍可依各自不同的需求, 选择适当的计划模式。此外, Rothwell进一步依据接班人计划与管理实施之步骤, 提出“系统性接班人计划与管理模式”作为组织接班人计划之参考依据。

依照该模式, 一项系统性的接班人计划与管理应包含以下项目:

(1) 确认实施接班人计划之需要, 及提出确实实施的承诺;

(2) 依据组织所面对之环境与竞争, 评估现行组织功能与员工工作之要求;

(3) 依照上述之功能与要求, 评估员工现有绩效表现;

(4) 针对组织未来之功能需求与员工必备之工作能力预作评估;

(5) 依上述结果评估员工是否具备符合未来组织要求之潜力;

(6) 界定并运用方法与工具, 协助发展员工能力, 缩小组织成员能力之落差;

(7) 评估接班人计划施行成效, 并提出改进办法。

Rothwell十分强调获得高阶领导者对于接班人计划支持的重要性, 由于整套接班人计划与管理的实施, 不仅以一至二年为固定之周期, 其间必须耗费全体组织部门大量时间、人力, 与相应之预算。因此, Rothwell将此作为一切步骤之开端, 不仅与其它论者提出之模式不同, 更彰显其重要性。此外, 此模式并不限于领导或管理阶层接班人之界定与发展, 相反地, 其主张接班人计划与管理应适用于各个层级与各部门, 但其重点在于诊断组织成员与人才与未来需求能力之落差, 并致力于缩小该项落差。此为该模式独特之处。

4 P公司接班人计划的执行方式

P公司将企业人才视为组织之重要资产, 与通过分析企业发展策略、员工能力落差、组织绩效缺口等需求后, 规划完整的训练体系与架构, 以期通过训练提升员工的胜任能力, 并促进组织整体经营绩效的提升。P公司在进行接班人计划方案框架制定时, 是以Rothwell模式进行调整与规划以符合公司的实际需求, 针对公司内部具有高潜能的人才进行接班人选拔。所谓的高潜能人才是指企业认为接班人具有担任高层管理位置潜力的人。P公司的接班人计划就是通过内部人才发展与甄选的方式, 有效地获取组织人力资源, 公司进行接班人计划所依据的步骤如下。

4.1 定义企业经营理念与愿景, 确定核心能力

针对P公司发展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应与其营运策略紧密相连, 将企业的核心能力转化为对内部各类职位和职位上的人员的要求, 确保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 透过合适的能力做合适的事情, 才能发挥最积极的作用。因此, 当P公司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与愿景, 并且对未来3~5年的策略方向、重点举措与目标有了清晰的规划后, 运用素质能力模型架构来思考企业需要具备怎样的核心素质能力 (包括诚信正直、团队协作、创新发展、规划执行、主动积极) 、管理素质能力 (计划组织、战略规划、沟通协调、工作指导) 、专业素质能力 (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分析、客户服务、运营管理等) , 经由愿景的塑造与核心能力确认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

4.2 确认接班职位所需专业能力, 有效进行培训

P公司进行内部分析, 哪些职位与企业的核心能力紧密相连?哪些职务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与策略落实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职位通常就是企业要确定的“关键职务”, 也是需要制定接班人计划的职位。一般而言, 这些职位在企业内均属于中高管理层或专业技术职位。

当确定了关键职位清单后, 企业就可以根据胜任能力模型明确每个职位的能力要求, 包括核心能力、管理能力、专业能力, 进一步进行培训与发展计划, 使他们清楚本职工作的要求。依据接班人选的职业发展路径由人力资源部门主管提出该项职务在未来的发展建议方向, 做为人才接班的依据。表1是P公司针对供应链管理主管职务所进行的工作职责定义、培训与发展计划以及未来的职务发展建议方向。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培训的对象分别为基层主管中阶主管与高阶主管。每一期的接班人培训时间皆为两年一个周期。P公司对于培训对象的叙述有着清楚的定义, 同时也将培训的目标依据培训层次的不同进行定义, 例如基层主管培训的目标是着重在做对的事情;而中阶主管的培训目标则是将事情做得好, 高阶主管的培训目标则是希望将接班人选的能力发展成从良好到卓越。表2为P公司的接班人培训时间与培训目标表。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4.3 建立接班人选名单, 建立人才库 (Talent Pool)

P公司在确定关键职位及岗位能力要求后, 根据这些设定条件进行内部选才。接班人候选人名单先由内部中阶管理层推荐其直属员工, 并结合人选的整体工作绩效结果, 最后确定为人才库名单。P公司进行人选评估是以能力与绩效评估矩阵作为人才选择与发展平台 (如图1) 。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P公司对组织结构中的经理级以上职务, 会安排两个人做为部门候选人。在部门组织结构中可以显示出接班人的现况评估以及目前的工作绩效, 这份组织结构接班人选安排只有P公司的董事长、集团事业部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才可以看到这份完整的名单。在选择接班人时, 应选择具有相关经验的员工, 人力资源部门应与直属部门管理阶层进行深入讨论, 包括候选人员目前直属主管、平行部门同侪、员工部属甚至延伸到客户端等多方面, 清楚了解接班人选的行为和绩效表现, 明确其发展潜力。并关注接班人选的工作行为与绩效是否符合公司对于接班人的整体要求。

4.4 建立候选人档案, 进行绩效与能力追踪

确定接班候选人后, P公司为他们建立相对应的个人档案, 包括个人基本数据表、培训记录表、奖惩记录表以及绩效评估表, 并且结合个人的绩效改善以及能力变动路径图, 有效跟踪和监控其绩效和能力的发展轨迹。除此之外P公司还为接班人选指派导师 (Mentor) , 以手把手的形式, 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 藉由与其交流思想、助其拓展能力、提供个人发展建议等方式, 辅助他们成长。需要注意的是, 在选取接班人导师时, 应避免指派候选人的上级, 让他们的职位职能尽量错开, 这样才能开拓双方的思维, 促进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

5 结语

P公司的接班人计划主要以发展各层级主管人才库为目的, 透过确定组织愿景与经营战略, 找出组织的核心能力后, 并依各层级接班人所需职能内涵, 规划出各层级系统性的接班人计划。此计划为个案公司重要的人力资源发展策略, 企业希望能永续经营, 其计划常是持续性推动的并执行该公司之“接班人计划”, 以期建立一个完善、公平且系统性, 以培育未来接班人的计划。而在执行的过程中, 高阶主管亦全力支持并参与其中。

接班人计划并非只是单纯的个人生涯规划而设计的制度, 更深层的意义与企业永续经营发展。再者,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 接班人计划与管理亦可肩负起组织学习与传承制度记忆的角色与功能。因此, 接班人计划与管理即是确保组织领导与智能干才的持续性培育, 以及管理组织重要资产的主要途径。企业若是能够落实接班人计划的做法, 相信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核心能力必定会有显著的效益, 从而达到企业永续经营的目的。

摘要:接班人计划的推动与执行作为企业发展中重要的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培养未来的人才接班梯队具有关键性影响。本文从接班人计划的意义、管理模式到接班人计划执行、接班人的甄选、接班人的培训与发展方面进行论述, 并以P公司为个案进行讨论, 提出在实务工作执行过程中的管理重点以及需要注意的项目。

关键词:接班人计划,人才管理

参考文献

[1]McDonald P.Succession Planning As a Retention Tool[M].Financial Executive, 2008.

[2]Rhodes, D.W.Succession planning—Overweight and underperforming[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988, 9 (6) .

[3]Rothwell, W.J.Effective succession planning:Ensuring leadership continuity and building talent from within (3rd Edition) [M].New York:AMACOM, 2005.

上一篇:城建档案管理策略下一篇: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