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2024-09-12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共12篇)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篇1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 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 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 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 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 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 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记忆不能促使他们实现在数学中的创新能力。只有让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展现学生思维的场所,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 才能让学生不断探索数学的本质和规律, 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执行力”

对高中数学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在对概念进行理解时, 要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的兴趣来进行探索,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不断提高。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对概念知识的引入方式对学生学习“执行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在灌输式的教学中, 学生对概念的接受和理解是被动式的, 他们在学习中的“执行力”发展受到了限制。而在探究式的教学中, 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刺激了学生学习“执行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提问教学中有效的思考时间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执行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师生互动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而在课堂中进行有问有答的互动则能使学生在学习上进行主动思考,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执行力”。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学生来使他们对知识进行探究, 获得提高。教师在进行提问时, 充分的思考时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所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 在进行“三棱锥”的教学时, 两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设计了如下问题:用六根同样长的木棒最多能组成几个三角形?学生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木棒进行操作探索, 三分钟过去后, 一位教师害怕后边的教学内容完成不了, 就对学生进行提示:大家想一想是不是组成三棱锥的时候三角形最多?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了三棱锥的组合, 答案得到了验证, 问题解决了。而另一位教师给学生留了充足的探索时间, 并对学生进行鼓励:仔细想一想, 怎么组合才能使三角形最多?五分钟过去后, 有学生得出了答案并说出理由:最多能组成4个三角形, 理由是组成1个三角形需要用3根木棍, 6根能组成两个三角形, 若组成得最多, 就需要每根都共用一次, 这样搭出的图形是三棱锥, 共四个三角形。”同样的问题, 因为教师教学方法和观念的不同, 处理问题的结果也不相同, 第二位教师有效地利用了学生在数学上的“执行力”, 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内化, 在寓学于乐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创新。

三、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提高数学学习“执行力”

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执行力”时, 需要他们的思维通过教师的启发来进行积极运作, 对知识的探索投入浓厚的兴趣, 主动把新知和旧知利用已有的数学能力和经验进行联系。在对学生进行启发时, 教师要根据一定的原则, 数学课堂的问题不能每一个都进行启发, 这就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思考的机会, 不利于他们学习“执行力”的发展。在学生对知识没有进行思考和探究之前, 启发只能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考虑, 使他们的思维发展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 在思维创新的发展上取得不了大的成就。有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主动思考之上的, 只有让学生在大脑和手同时“动”起来, 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执行力”, 才能到达启发式教学的真正意义。在进行启发时, 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疑, 找到他们的思考方式进行启发, 能有效地使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入, 最终对知识的本质掌握。在启发时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用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 还要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 并把自己的数学知识在运用过程中通过整理形成一个系统, 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和拓展时, 教师可以利用数学题目一题多变来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 让他们通过实际运用掌握知识要点。

学生经过自主探究, 得出题目的正确答案如下:

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 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探索, 我在给出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变形, 得出以下变式:

题目1:f (x) =log2姨ax2+4x+2的定义域为R, 求a的取值范围.

题目2:f (x) =log2 (ax2+4x+2) 的值域为R, 求a的取值范围.

在分析题目时, 学生对对数函数的概念进行了回忆, 对对数函数定义域正确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得出了题目1和题目2的正确答案。

题目1解:由题意ax2+4x+2>0在R上恒成立

通过具体例子的练习, 学生对知识点在理解深入的情况下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达到提高他们能力的目的,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在不断体会数学学习乐趣的同时喜欢上数学课。

总之, 在素质教育的高中数学课堂中, 学生的学习既要使他们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还要让他们具备深入发展的能力, 使他们在走入大学学府使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能为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执行力”, 能使他们的思维在自己主动性的激发下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的本质, 促使在解决问题时判断力的正确性。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使他们在学习上的“执行力”进行落实, 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篇2

摘要:近年来,执行力成为社会上最火热的话题之一,更是企业界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执行力的强弱越来越受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探讨提高大学生执行力的重要意义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执行力弱的表现、原因,并对提高大学生自身执行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执行力 提升策略

伴随着大学收费制度的改革与扩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尽管如此,在各界看来,大学的神圣光环依然存在,大学生仍然被认为是时代的天之骄子,象牙塔里的主人。而对于那些风风雨雨数十载寒窗苦读的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一切的一切都将意味着重新洗牌,面对这样的境况,许多大学生开始茫然了,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学习、生活甚至就业道路上的重重困难。笔者认为这主要与大学生当前的执行力不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 执行力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度。通俗一点说,就是按时按要求完成自己设置的任务,或者按时按要求完成答应别人的事情。“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是企业界最流行一句话。没有很强的执行力,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指自身的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团队的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企业的经营能力。无疑,无论是个人、团体亦或是企业,拥有强而有力的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执行力亦是非常重要的。二 执行力的判断标准

判断一个人执行力强弱的方法有很多,从其概念上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定:

(一)完成任务的意愿

完成任务的意愿强烈与否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亦是指自身对待既定任务的态度。意愿强烈,态度明确是执行力强的先决条件。一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坚信“I can!”的人更容易按时按要求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无疑也更具强的执行力。只有坚信自己能把它做好,你才可能把它做好,否则,连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人,就更加得不到别人对你的信心,那么你的计划,你的目标仅仅只剩下一纸空谈而已。

(二)完成任务的能力

“能力”这个词,逐渐成为判断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能力的大小有先天的因素决定,但更多的是来源于后天的锻炼。每个人都有能力,只不过在运用它的过程中,有些人一遇到困难挫折就把它遗弃了,而有些人却借此把它发挥到了极致,时间长了,这两种人便产生了差距,于是“有能力的人”,“没能力的人”变

成了他们的代名词。很显然,有能力的人更容易在重重困难中脱颖而出,也更容易完成既定的任务,从而执行力也相对会很强。

(三)完成任务的程度

顾名思义,完成任务的程度,指的是完成任务的好坏等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任务量,并不代表执行力就是相同的,因为还需一个最终的验收过程。比如学生的期中考试,同样的学习时间,同样的准备时间,相同的测试试卷,可考试的结果却是0~100分不等。因此,将既定的任务圆满的完成的人的执行力相对来讲就是强的。

三 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执行力不强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一)适应能力差

高中生活紧张而又有序,枯燥而又充实。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大学生们终于步入了让他们仰慕已久的圣神殿堂。面对这样重大的环境变化,大学生们的学习模式,生活模式相应的也跟着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紧张的学习生活状态到相对来说轻松的状态,从被老师督促学习到自主学习„„面对这种境况,他们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了,生活一下子没有了节奏,学习一下子没有了目标,这基本上都是由他们的适应能力不强导致的。

(二)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

不比以往的方式,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地方。其中就包括与人合作的能力。高中时期,学生的作业基本上都是由个人单独完成,因为高考是个人的奋战平台,而在大学里,老师会让学生自成小组,由小组共同完成作业,这样就是为了锻炼个人的团队合作能力。因为在社会上,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都不会仅仅由一个人组成,而任何一项任务也不会由一个人单独完成。俗话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每个人的优点、长处都是不同的,只有合理的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的将任务圆满的完成。

由于个人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等等的不同,导致了人跟人的性格也很大的差异。有些人自私自利,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各干各的,“互不干涉内政”,也不交流,结果硬将看似一个主题,实则毫无联系的成果放到一起,这样势必会影响团体的整体进程跟团队的最终完成任务的圆满程度。

(三)缺乏明确的目标

目标是执行力的核心。然而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缺乏明确目标的现象。经过了“黑色六月”,经过了“没有硝烟的战场”,终于挤过独木桥的他们身心一下子放松了起来,甚至还有人会有“奋斗了这么久也该歇歇了”的想法,于是他们开始停滞不前,把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歇歇”当中,打游戏、看小说、打牌、上网、过度的社交等等几乎成了他们的职业。过久了这样毫无章法完全没有明确目标的日子,于是他们开始踏上了“迷茫的征途”,即便是偶尔产生了“犯罪心理”,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应该这样过,自己的青春不能这样的被虚度,应该给自己的一个定位,一个坐标,然而一想到自己对未来的茫然无知,不知道自己

能做什么,他们又只好随波逐流,过一天算一天,并一直坚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殊不知目标、志向是何等的重要,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标是人生的指南针,引你走向理想的港湾。

(四)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纵然有部分大学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定位,然而仅仅是停留在脑海里并不付诸行动。“光打雷不下雨”、“光说不练”、“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层出不穷。空有理想,而无具体的实施计划,不付诸行动,再伟大的理想也会被扼杀在摇篮当中。说句实在话,能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曾经辉煌过,他们都拥有过过人的智慧,非凡的耐力,刻苦的精神,但仅仅是少部分懂得执行的人获得了成功,给自己的求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五)自制力弱

自制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自制力对走向成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成为其自制力的重大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配备电脑,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举一个笔者自己的例子,大一时,宿舍的姐妹都没有配电脑,大家经常开座谈会、卧谈会、聚餐等。可到了大二,大家都配了电脑,生活一下子全变了,交流少了,吃饭也由原来的一天三顿变成了一天一顿甚至不吃,大家的储备粮一下子多了起来,一进宿舍门仿佛进了网吧„„这些其实都是自制力弱的表现。四 大学生执行力提升策略

(一)多与人交流,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些许不适应是正常现象,但若适应期过长的话就不太正常了。因此,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学生来说,适应能力相对是比较容易提高的,因为他们接触到的都是同龄人,没有沟通代沟,大家的共同话题亦比较多。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之所以会不适应,大部分原因是没有可以倾诉的朋友,因此要想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多与人交流是个不错的方法。比如,第一次见到同宿舍的人先跟他(她)们打招呼等。

(二)加强团队合作

改善自私自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团队合作。比如,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后要积极的给小组的其他成员看看,让他们提提意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往往自己遗漏的部分,其他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团队的效率提高了,质量也提高了。

(三)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既要打雷又要下雨”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详细到每一天的每个小时要做什么。另外,制定计划时要将中间可能发生的变化列进去,并提出备用计划。列完计划后还剩下最关键的一步—给自己设定一个奖罚制度。当然,这个奖罚制

度因人而异,但最终一定要起到同一个作用:想到要受到这样的惩罚,你宁愿拼了命也要按时完成计划!比如,爱钱的人的惩罚方式可以选为一次任务没完成就要请全宿舍的人出去游玩一次等。

(四)提升自制力

提升自制力其实就是管住自己:管住自己的口,不乱讲乱说;管住自己的眼,在上网看书的时,只收纳有用的信息;管住自己的耳,将知识真正的听进去;管住自己的腿,不懒散,同时该锻炼时就锻炼。五 结论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没有了竞争力就难以在当今社会生存。当然,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执行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从以上所分析的大学生执行力匮乏的表现及原因来看,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执行力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学生本人及各个高校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初佐.提升大学生执行力.史教资料,2006,8.[2] 张新立.当代大学生执行力弱的原因分析及提升策略.都市家教,2004,6.企业战略管理之

大学生执行力弱的原因分析及提升策略

浅析提升高校学生会执行力的对策 篇3

关键词:学生会;执行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所谓执行力,是一种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学生会的执行力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指学生会各部门以及成员完成任务的能力。当前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为平民化,学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会的执行力水平,主要表现为组织涣散、办事效率低、缺乏主动性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者。”由此可见学生会组织是联系学生和党团组织的重要纽带。提高学生会的执行力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一步。

一、提高学生会成员整体的素质

(一)严格学生会成员的招聘与选拔。学生会组织的成员是执行的主体。学生会成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执行力。如今学生会的招聘范围较窄,招聘形式过于简单。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学生会成员的选拔范围,严格选拔标准。

1、招聘学生会成员的范围要广:一方面是指招聘的学生会成员的专业要广,要从全校不同专业选取人才,充分吸收不同类型的人才; 另一方面是招聘的学生会成员在学生中分布要广。扩大招聘范围是选拔优秀人才的前提。

2、严格学生会成员的选拔标准。严格学生会成员的选拔除了自荐、学院推荐、老师推荐外还要听取同学代表的意见。校院( 系) 两级学生会干部必须经学生代表大会差额选举产生。对候选人进行严格的考核,看其专长是否与所竞选的职位要求的素质相当,保证候选人在任职领域的专业性。

(二)对学生会成员进行岗位设计和岗前培训。所谓的岗位设计就是指对岗位的性质和职能进行详细的描述,使得员工充分了解自己工作的职能。这为员工迅速投入工作领域提供了保障。很多学生会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不积极并不是对工作不热心,而是面对复杂的工作无从下手。没有对工作的了如指掌,就没有预见性,就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因此,把岗位设计应用到学生会管理中,让学生会各个部门进行本部门的岗位设计,列举本部门及成员职责,工作的性质和意义。让学生会成员在投入工作前就对部门的工作内容、具体的办事程序、组织构成等有大致的了解,从而提高适应能力。其次开展岗前培训, 做好起步工作。岗位设计让员工对工作有了初步的印象。岗前培训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会成员对学生会组织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会成员正视自己职位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学生会是为广大学生服务的组织,任何形式的活动都不能离开“服务”这个宗旨。与此同时,让他们在上岗以前掌握必要的管理理论。在工作实践中检验理论,从而巩固自己的实践水平,这样学生会的执行力就会得到质的提高。

二、对学生会的有效激励

激励是对工作动机的激发。对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执行力有着重大的作用。学生会组织成员在工作初期活力四射,但往往在任职中期尤其是后期就会产生一种工作厌烦和工作懈怠。适时适度的激励是必要的。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的需要可以归结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未被满足的需要才有激励作用。马斯洛的理论为激励理论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所以,在对学生会成员激励时,首先要清楚各个成员的需求是什么,荣誉证书、表扬、信任、高难度任务的指派、还是升职。学生会的领导者要根据成员的不同需求及时适时给出奖励。基于需求分析上的激励提高了激励的有效性。

当激励的效果产生后,如何保持激励的效果呢?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所得与付出,他们往往拿自己的所得与付出与他人的所得与付出进行比较,当产生不公平感觉时,员工就会采取进一步措施。比如减少自己的付出、向领导申诉、辞职,这种不公平感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执行力。对于学生会内部的激励来说,要保证奖惩的公平。不公平的奖惩是对表现好的成员的惩罚,表现不好的成员的奖励,因此在激励之前要进行仔细的核查,使得学生会成员的结果和行为一致,对学生会组织的所有成员一视同仁。

三、学生会监督主体的多元化

监督是保证效果的有力手段。没有监督的权力很容易被执权者滥用。对学生会执行力监督的主体:(一)党委、团委领导老师的监督。党委、团委老师作为学生会工作的主要指导单位,在向其布置工作任务时,要明确自己的要求,并且规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这样具体化的工作布置,有利于使学生会成员明确自己目标,进而提高自己的执行力。(二)广大同学的监督。广大学生是学生会活动的主要对象和受益群体。学生会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广大同学的利益。因此广大同學参与进来的监督是全面的监督。一方面学生会成员可以制作专门的公示展板,将自己最近的活动时间、内容、举办单位公示出来让大家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不定期地在校园内征集同学们关于学生会工作的建议,或者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收集学生们的问题。(三)组织内部的自我监督。目前国内高校学生会组织内主席团、办公室、学习部、文艺部、自律委、女生部、等部门,且各个部门下设正副部长和干事。主席团监督各个部门的整体运作,以及各个部门部长是否尽职尽责。部长监督干事的协助工作是否到位,这是自上而下的一种监督。如此以来处于权力上层的人很容易不被监督。因此,主席团或者部长应该怀着包容的心态去接待自己下属的监督和批评。只有加大监督,把权力关到笼子里才能保证权力的正常有效运行。也才能提高学生会组织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下发)

[2]韦泽涛.如何提高高校学生会的执行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2)

[3]施雯雯.高校学生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92-93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篇4

一、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正确认知高校学生干部的执行力及发展方向

高校的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各综合方面都较优秀的人才, 其学生身份以及干部身份在学校与学生群体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种不同的思想以及新鲜事物扑面而来, 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大学生往往会陷入迷茫, 不知所措, 甚至误入歧途。因此, 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很有必要开展的, 这些问题也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干部在自身上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责任心不够。作为学生中的精英群体, 学生干部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 主动、有责任帮助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 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心理。其次, 学生干部在工作时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功利思想, 严重影响了其执行力。所以需要在学生干部的思想方面做好工作。最后, 综合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干部不能完全配合所有工作的开展, 所以还需加强学生干部综合技能的训练。

2. 加强学生干部执行力的培养

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干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他们的行为能够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乐观积极地方向发展, 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4C理论模式来对学生干部的执行力进行培养, 能够有效地提升其知识技能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来, 在提升执政力的同时为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奠定基础, 最终达到教育育人的的目的,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的建设是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进程, 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在制定合理的方案, 从思想、文化等方面入手来提升学生干部的执行力, 大力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二、学生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体现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繁琐特性决定了其不仅需要学校来开展工作, 还需要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其中学生干部发挥了主要作用, 其对学生群体的引导作用为顺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便。

1. 提升学生干部执行力, 有利于减轻学生管理者的负担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中的精英人群, 在思想行为上都具有先进的特点, 能够起到带头的作用, 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干部在日常为学生的服务工作中得到了一致好评与鼓励, 因此在做其他工作时便更有热情和信心, 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对于高校的辅导老师而言, 他们在负责学生教学工作的同时, 还需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活管理, 处理他们的矛盾问题、学习问题、各种奖惩记录等等。这些繁多的工作使得辅导老师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 也不可能兼顾到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 所以就需要学生干部发挥其作用。辅导老师可以讲一定的工作分配给学生干部, 让学生干部来帮助其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管理, 不仅能够减轻自身的负担, 也能提高管理质量,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 提升学生干部执行力, 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的带头人物, 在帮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是维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重要纽带。学生干部在本质上也是一名学生, 与其他同学相比, 他们在年龄、思想、行为上有着相似性, 因此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交流起来也更加轻松容易。在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干部所表现出的思想行为能够影响到其他同学, 他们所提的建议也容易被其他学生接受采用。

三、如何提高学生干部执行力

1. 加强学生干部的素质教育, 培养其执行责任意识

通过各项培训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目前高校的学生干部在素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如责任心不够做事不够仔细等等, 所以需要通过各项培训来帮助他们制定目标, 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更好的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服务。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知识讲座、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交流大会、先进工作表彰会、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手段, 让学生干部明确其工作目标, 工作方向并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来最终达到工作效果。

2.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实行奖惩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 明确工作内容, 工作职责以及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规章准则, 并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断调整完善。其次, 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对于工作认真负责, 并作出贡献的学生干部, 学校应该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 鼓励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负责;对于态度散漫不负责任的学生干部, 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在对其他学生干部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迫使其端正工作态度, 明确工作目标。这种赏罚分明的机制, 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评价更加公平公正, 能够充分的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更好的参与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贝自燕.高校学生干部政策执行偏差原因与对策[J].高教论坛, 2011 (11) .

[2]田育进, 黄龙银.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4) .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篇5

“细节管理”是行动的学问。除了缜密的思考和周全的计划,管理要取得效益,终归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我们用“班规班约”来考虑班级的长期稳定发展,而执行则是达到目的的根本保证。班级管理者也就是班主任应该致力与把“细节管理”的精神贯彻到执行中,重视执行的每一个环节。

要提高班级决策的执行力,班主任要学会用细节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们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你想让他们去做的事情。假如你禁止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破坏纪律,有多种方式去说服学生去接受并遵守纪律,你可以去跟他们说大道理,说不破坏纪律能使他们的成绩提高,能让他们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可是这些能否让学生“谨遵圣旨”呢?不能,因为这些大道理他们早就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些抽象的东西,可就是不能让他们规矩。要让他们自觉遵守,我们不妨这样做:我所带的班级在开学一个多星期后还有很多同学的情绪没有安定下来,于是我就做了这样一次演讲,我以一个瘸腿的老爷爷送孙女读书的情景开头,尽力描绘了这位老大爷挑着行李一瘸一拐的模样,极力渲染他一路上的艰辛和他生活的艰难。由于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从农村来的,于是我就更进一步的给学生勾勒了一副田间劳作图,田间的杂草、滚烫的泥土、炽热的太阳是背景,破旧的草帽、破烂的衣服、豆大的汗珠、青筋凸起长满老茧的双手是你们的父亲和母亲。你就希望你的父母一辈子就这样生活,自己就这样生活,你的子孙后代也这样生活吗?那堂课很多同学流下了眼泪,更多的同学在自己的心里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生活。一年后,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高中竟然考上了几十个大学生,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可见细节是最能说服人,最能打动人的。能够打动人,还怕学生不依照这些条规去做吗?

要提高班级决策的执行力,班主任要注意执行方式的细节。完成同一个任务,执行方式的细微差别,会使学生做这件事情的情绪有很大的差别,并导致完成任务的质量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要学生打扫教学楼外的空地,如果班主任指定学生去打扫,他会去,但是他会敷衍了事,因为他忍受不了别的学生对他异样的目光和老师的颐指气使,或者他正打算去打球呢,结果你让他去打扫卫生。这样一来老师可能觉得自己有威信,但是完成任务的质量却打了折扣。但如果你换一种方式,你让他们自愿去打扫的就去,结果是他们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而且还自觉的维护这片空地的卫生,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乐意去做的。老师既可以免去监督他们的时间,又可以免去为找人去扫的烦恼,真可谓事半功倍。这一点执行方式的小小的差别,节省了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劳动的效率。班主任在这方面下点工夫,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

要提高班级决策的执行力,班主任要重视执行的各个环节。班级管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决策执行时更要注意执行的各个环节,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一要让执行政策者也就是你的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不要到了要执行决策,大家还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别人不理解你的意图就不能很好的执行你的决策。二要在执行决策之前说服班干部,让他们很好的支持你,而不是祸起萧墙的反对你,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你的决策的执行就有了保障,往往一个学生干部他更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说服学生去执行某项决策。三要得到领导的支持,最好在执行前取得领导的同意,如果不是这样,学生一向领导提意见,你的决策可能就胎死腹中。四要和任课老师合计,让他们也来做好你的说客。以上几个方面在班级管理中都必须做到,不能有一个学生唱反调,说风凉话来影响你百分百的执行一项对学生和班级有利的决策。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篇6

【关键词】烹饪教学 校园文化 执行力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25-02在职业院校中烹饪教学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提升烹饪系学生的执行力、培养烹饪技术高级人才是每一所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的餐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餐饮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高技能烹饪人才,烹饪专业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能够烹调出美味佳肴,更是激发他们对烹饪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目前,我国高等职业烹饪教育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史,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烹饪教育已经经历了起步、巩固和发展三个阶段,不少院校已经初具规模,培养出了大批烹饪人才。本文将以校园文化为主线,从校园中的五常管理、烹饪系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校外工学结合等多方面对如何提升烹饪学生执行力做了分别阐述。

一、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执行力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烹饪教学过于理论化,很多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我国烹饪技术的发展,学生所学的烹饪知识由于教学大纲的约束往往局限于烹饪教材,书中对于配料的介绍相对简单,对于葱、姜、蒜等烹饪必须的配料的介绍比较含糊其辞,一带而过,所以改革教材也是我们烹饪系提升学生执行力的一大推动力。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编写了适合于教学的校本教材,我们的教材中增加了对各大新菜系菜肴的介绍及烹饪方法,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并且我们的校本教材与时俱进,根据餐饮行业发展和大众的喜好,对鲁菜在保留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增强了实用性,为学生们编写了实用的菜谱和面谱。

我系除了对校内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外,我们还与餐饮企业积极合作,实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可对口到各大酒店任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在实际的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我们还努力寻求与企业合作、加快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加强校企双向互动,也弥补了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另外,烹饪系部的制度文化还包括建立一支“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所谓“专业”即“双师结构”,专业课老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兼职老师即我们聘请餐饮行业的顶级专业技术人才,来校为学生授课,让我们的教学贴近酒店、贴近市场,让他们把酒店的先进理念和创新菜品在实际的讲课中传授给我们烹饪系的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执行力。

古老的中国烹饪内容博大深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有强大的实践技术做基础理论才能发挥出来,故培养烹饪系学生在实践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技术做指导。所谓校外工学结合就是指专业要对接行业企业,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行业的发展来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等。具体到烹饪系部即要对接我国当前的餐饮行业,要吸纳餐饮行业的专业人才到校内讲课,也要把学生放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实训、实习,体验餐饮企业、酒店真实的工作内容和环境,融入企业的生產链中,将所学运用出来,即学以致用。酒店、餐厅等社会相关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环境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到企业中能够学到技能,同时了解市场环境和企业动作,甚至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由此可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责任心,为不久后的就业做准备,这是互惠互利、互相促进的教学模式。

二、就业导向的校园文化提升烹饪系学生执行力的对策

1.五常管理文化提升烹饪系学生的执行力。

五常管理法源于日本,此法最开始用于企业里,它的主要实现形式就是针对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提倡每个人做好细节。五常管理法也可称为5S管理法,即常清理(seiri)、常整顿(seition)、常清洁(seiso)、常维持(seiketsu)、常自律(shitshke)。目前国内行业将该理念引入,尤其在餐饮行业,五常管理已经形成行业标准影响巨大。

我校也较早的将五常管理理念引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当中。我们烹饪系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结合当今餐饮业的行业标准率先在系部推行了五常化管理。目前职业学校烹饪系的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整体素质不高,管理难度较大。技校学生大多在初中时就养成了行为懒散、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积极性较差等;其二独立生活能力差,自我约束和纪律性都较差,责任意识淡薄。为了改变烹饪系学生的现状,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执行力。我们将五常管理引入了学生管理中,形成了烹饪系学生管理的一大特色。要求系部学生“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做每件事都要讲求质量。未来烹饪系学生大部分将步入餐饮行业,为了与餐饮行业接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规范烹饪系学生的行为习惯落实到每日的课堂上,实训课前规范学生的着装,要求工服整洁干净,工帽佩戴标准。实训前检查菜刀、案板等实习工具。课堂实际操作中随时注意卫生。实习后,要及时对实训室和设备进行清理,实习工具按要求摆放整齐以便下次使用。经过五常的规范要求,学生懒散的行为习惯得到了改善,执行力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我校烹饪系的学生在当地各大酒店实习,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学生会主动、认真地收拾好工作间而结束一天的工作。

2.环境文化提升学生执行力。

学生宿舍是学生们第二个“家”,大部分时间大家都是在宿舍与舍友们一同学习、一同相处,所以宿舍文化的建设对学生执行力的提升更是非常重要。我们烹饪系以寝室“五常”管理为载体,结合烹饪专业特色,打造具有人文气息和专业特色的五常宿舍,从而创造性地提升了烹饪系学生的执行力。走进学生宿舍,你会发现井然有序、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墙上温馨的标语及富含专业特色的图片。豆腐块儿般平整的床铺、整洁的卫生角、优雅的图书角,无不彰显系部五常理念。我们把“五常”寝室管理、系部专业特色及校园文化全方位地结合在一起,有效的提升学生了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和良好的执行力。

3.烹饪系部的制度文化提升学生执行力。

制度文化建设是我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烹饪系部的制度文化离不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工作”和“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学校学习烹饪课程的同时,不能脱离职业岗位,学习领域应该与工作领域相一致。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我们烹饪系结合烹饪和面点专业的专业优势,与学校领导协商成立学校的饮食服务中心,主动承担和负责全院师生的统一就餐。按照营养食谱配餐,确定每天就餐的标准,每月月末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缴纳下一月份的餐费。这样的就餐方式,充分的发挥了我们烹饪系的专业特长,有效的控制了就餐的成本,杜绝了浪费和学生间攀比现象。科学合理的统一配餐,均衡营养,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同时除了正常的实训教学外,我系推行学生值周制度,每周安排一个烹饪班级参与学院饮食服务中心的配餐工作,学生们进入食堂参与食堂的正常工作,负责原材料的初加工。让学生到食堂参与值周,不但能够让烹饪系的学生对真实的烹饪工作有切身体会,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达到提高烹饪系学生执行力的目的。

4.校园精神文化提升学生执行力。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应该是以技术、行为为主的教育体系,其重要功能和特色应该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发展可以凸显一所高职院校办学底蕴的厚重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在加强我院烹飪系部的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每学年都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举办烹饪技能大赛、经典诗歌诵读、成立烹饪、面点工学社、组织志愿者服务、系部学生会的建设等。每年省市烹饪技能大赛我们烹饪系都会积极参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学院制定奖励办法激励各专业老师和学生参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老师和学生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烹饪创新能力,还提供了一个学生间交流合作、切磋技艺的机会。提高执行力、操作能力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每年适时举办各种艺术节、宿舍文化节、读书月等活动,在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对学生文化素养、精神层面也有所裨益。

三、小结

所谓“民以食为天”,烹饪教育的发展是顺应了时代和人民的需要。我国的高等烹饪教育经历了十六年的风雨已经摸索出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职业烹饪院校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烹饪人才。但目前也应该看到在教学方面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包括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水平较差等,要走出当前困境,提升烹饪系学生执行力、提高烹饪系学生就业率为重中之重,笔者认为虽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是按照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改善,对学生执行力的提升必定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篇7

1 提高执行力的有效工具-PDCA循环

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 戴明循环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 有“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 (Walter A.Shewhart) 在当时引用了“计划-执行-检查 (Plan-Do-See) ”的概念, 戴明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Plan-Do-Check-Act) 。戴明循环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 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 即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 。戴明循环有时也被为称戴明轮 (Deming Wheel) 或持续改进螺旋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piral) 。PDCA是一个闭环的循环系统, 系统的每一次循环, 都是为了保证预期结果的实现。通过PDCA管理循环工具的使用, 能够不断总结, 不断提升, 从而让执行的质量更高。本文借助PDCA管理的模型分析, 对高校学生会执行力进行分析。

2 学生会执行力的PDCA分析

高校学生会组织是联系和沟通高校学生与学校党政部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工作的定位是维护广大学生权益, 全心全意为广大学生服务, 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会干部是带领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领导者, 是学校有效开展校务管理, 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 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学生之家、师生之桥”。高校学生会作为高校学生自发组织, 在服务同学、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高校学生会执行力计划分析 (Plan)

在执行力分析中, 计划分析是重要地一环, 俗话说“予则立, 不予则废”, 可见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地重要性。在执行过程中, 计划环节常出现地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2.1.1 学生会获得任务的目标不确定

学生会获得任务的目标不确定或者指令渠道不畅通, 导致执行层面不了解所要执行的命令, 执行中打了折扣。所谓目标不确定或指令渠道不畅通就是学生干部在组织一次活动的时候没有把预先制定的目标明确的告诉各部门或忽略了, 以至于进行任务时没有目标。在每次组织活动的时候, 制定一个目标, 然后把这个预先制定好的目标告诉所涉及到的部门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目标, 在进行的时候就不知道是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什么样的结果, 会影响学生对这次活动的兴趣和期望;更会影响组织活动的学生会成员对活动的进行度, 这样以来所想要的结果就会大大打折扣。

2.1.2 计划不够严谨, 可操作性较差

计划不精准、不严谨, 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差, 对问题、意外估计不足或缺少不同情境下的备选方案, 导致执行过程中政策变换频繁, 由此延缓了落实的进度。计划可以从活动的开始到结束, 要做什么、什么样的方式、做到什么程度、如果有突发事件怎么办、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运用几个部门、怎么安排工作、后期工作要怎么做、结束后的总结及备案方法, 这些都应在计划范围之内。

2.1.3 学生会内部分工不明确, 界面不清晰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学生会内部分工不明确, 界面不清晰, 责任未到岗到人, 就会导致学生会中决策者意图在贯彻时, 相互推诿, 人人负责的结果是人人都不负责。例如, 组织一次大赛首先要策划, 通过后再按照策划书来完成活动。但是这个策划要很精细。要把每个环节、每个重要的部分都包括在内, 要细致到谁负责哪个环节, 哪个部门负责什么, 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这样活动才会成功。例如管理学院组织一次模拟导游大赛, 社团部负责组织大赛、生活部和体育部负责后勤、学习部负责记分、办公室负责统计、纪检部负责比赛秩序、宣传部负责大赛宣传。但在执行中可能由于没有管理好, 出现了相互推脱, 界面不清晰。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大赛的进度。

2.2 高校学生会执行力执行分析 (Do)

在执行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方法, 学生会内部流程不顺, 透明化程度不高, 布置的工作很难顺利地推进下去, 结果仍要花费额外的协调工作才能最终办成。每个部门的成员必须对其部门的职能非常了解, 什么时候做什么都要知道, 熟悉所有流程。执行力不够的原因其一是沟通协调不好。每个部门的成员之间不管是平时还是一起工作时都要多沟通, 互相了解。这样不会误解别人的意思, 工作时也会多一份默契。其二是学生干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学生干部要勇于创新, 改变现状。

2.3 高校学生会执行力检查分析 (Check)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导致干与不干、真干实干与假干虚干、干好与干坏缺乏相应的奖惩作激励, 由此使得执行文化得不到建立和弘扬, 要有一个完整的检查与奖惩制度。

2.4 高校学生会执行力处理分析 (Act)

在PDCA环中, 总要的是要对整个活动或工作的总结和反馈, 总结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每组织一个活动后要重视结束后的总结, 个人、部门都要做, 这样才会有经验可谈。其次, 是管理者即主要学生干部没有常抓不懈。大的方面是对任务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 常常虎头蛇尾。小的方面是有布置没检查或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 跟进不力。

3 提高高校学生会执行力的措施建议

3.1 选准高素质的执行主体

严格学生会成员的选拔标准。采取个人推荐、院系班级推荐、竞聘上岗、组织考察等程序选取经验丰富、阅历深厚、执行力强的学生担任学生会成员。按照“尊重个性、发挥特长”的原则, 将任务落实到能力与工作相匹配的学生会成员身上, 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长提高学生会办事能力。

3.2 坚持目标明确, 责任到人, 进度量化

坚持定目标, 定责任, 定进度。第一, 定目标。即要明确执行什么。学生会的工作任务必须转化为可以检查和衡量的目标, 院 (系) 团委要通过这些目标对学生会成员进行指导, 并以此来保证学生会任务的完成。第二, 定责任。通过将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学生会成员身上, 目标才能有具体的承担者。要强化学生会各部门、各成员的责任意识, 首先, 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在的部门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其次让他们清楚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以及由此决定自己在工作中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再次, 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工作行为对学生会整个工作的影响。第三, 定进度。工作要有执行力, 必须要有科学的、量化的、具体的时间性。讨论决定了的事情, 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做, 什么时候结束。学生会各部门、各成员要明确自己相应的职责与职权, 选择好自己的行为模式, 确立自己的任务完成时间, 从而保证在规定或者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布置的工作。

3.3 注重过程管理, 建立和完善检查反馈机制

注重过程管理, 对执行过程中地关键环节要加强检查、关注细节地落实和执行, 建立和完善过程管理地检查和反馈机制。学生会在执行任务或者活动期间, 过程一定要关注, 必要的时候要去督促指导;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和判断;要坚持不懈, 反复检查, 加强细节管理;同时还要健全督查、信息反馈、情况通报等制度, 及时了解工作的进度和效果, 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检查、有评估、有奖惩。

3.4 制定与完善考核制度

坚持定性与定量、激励与惩惩相结合, 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管理考核体系。大学生群体使未来社会主要地建设力量, 运用科学地考核制度, 使公平、公正地考核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 有利于学生干部积极性地调动, 也有利于学生干部树立科学管理地观念, 有利于学生会执行力地大幅提高。按照PDCA循环环, 逐步对工作进行实施考核, 有利于对工作进行系统地地考核和不断地完善。

3.5 注重学生会成员的培训与沟通

思想培训是为了提高学生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凝聚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学生会的组织性质、工作理念、服务对象以及工作职责和要求。业务培训主要是给学生会成员传授一些与学生会管理有关的工作流程知识, 让他们了解学生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工作中注意的细节问题。同时还要加强沟通, 一要院系团委加强同学生会的沟通, 及时反馈执行结果和提供相关建议, 做好协调工作。二要让学生会的各部门、各成员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学习, 让他们共同认识前期工作的失败与成功, 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学生会中建立基于PDCA循环系统模型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的循环往复, 学生会执行力将能够持续改进, 使得学生会的执行力不断提高, 以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 协助学校开展校务管理, 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鲁伟.新时期如何加强对学生会组织的领导和工作[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方邦超, 徐健.更新观念, 迎接挑战—论高校学生会干部工作新思路[J].高教论坛, 2006.

[3]张靖.高校学生会制度的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 2006.

[4]黄圣炯, 李碧鹰.论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5]胡鹏程.浅议高校学生会发挥多元化功能的途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篇8

一、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小学生的执行力

执行力, 是一个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 依据一定的行动计划, 严格和高效地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最终达成目标的能力。简而言之, 就是指一个人实施计划的行动能力。执行力受到行动意愿和环境的影响。

(一) 提升行动意愿

意愿, 是人对事物发展方向的愿望。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情饱含做好的强烈愿望, 才有做好的可能。要想拥有强有力的执行能力, 首先要具备强烈的行动意愿。执行意愿的强烈程度受行动的目标、达成目标可获得的利益、达不到目标所面临的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说, 有目标才有愿望, 利益越大动力越强, 危机越深压力越大。因此, 小学生在体育游戏中, 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产生功利意识, 如果达不到目标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从而提升学生对体育游戏的行动意愿。

例如, 在让学生玩“蜈蚣走”的游戏中, 两组学生下蹲排成纵队, 后面的学生抓住前面学生的脚腕, 同时往前走, 看哪条“蜈蚣”先走到终点。在这个游戏中为了使每条“蜈蚣”在每个环节做到不偷懒且尽最大努力, 就要为本条“蜈蚣”制定目标, 如果达不到目标, 让输掉比赛的一组成员背赢得比赛的一组成员行走20米。这样, 使每条“蜈蚣”都获得了尽最大努力的行动意愿, 进而通过体育游戏促进每个学生执行力的培养。

(二) 孕育行动环境

环境, 是人们进行活动的一个载体。从事一种活动应该有相应的环境与之相适应, 才能使从事活动主体的身体和心理获得舒适感, 进而促进活动的高效和顺利地进行。所以, 人们在达到某种目标进行计划实施的过程中, 也要保证行动环境与活动目标相适应, 这样才能促进从事者积极、努力和高效地实施计划。可见, 要使一个人有强有力的执行力, 还需要有行动环境来保障。因此, 在体育游戏中, 教师要孕育出适合小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的环境, 在组织小学生进行游戏时应加强环境的体现。从而在体育游戏中提升学生的执行力。

例如, 在小学生玩“瞎子背哑巴”的游戏中, 两人一组, 一人当瞎子、一个人当哑巴, 然后“瞎子”需要背着“哑巴”绕过规定路线的障碍物然后回到起始位置, 在此过程中, 瞎子不能看, 哑巴不能说, 哑巴要通过拍瞎子的左右肩来指挥其行动轨迹。在这个游戏中就要营造两个环境:瞎子环境和哑巴环境, 即要做到瞎子不能看和哑巴不能说的环境。在这游戏环境中教师可以用蒙眼和堵嘴工具, 激起学生认真执行游戏的兴趣, 这样才能保证游戏能够顺利进行和取得高效, 进而促进学生执行力的培养。

二、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 是一个团队中的成员为了达到团队的整体目标而具有的相互协助和促进的意识。团队意识表现为团体的一种集体力量, 即1+1>2的结合力的“系统效应”;团队意识表现为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即“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把自己作为团队的一部分。团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是促使人们形成团队意识的重要因素。

(一) 增强团队归属感

团队归属感, 是一个人以自己作为团队中一员而感到自豪, 并以此来作为自我价值的依托和归宿。增强团队成员的团队归属感, 可以增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热爱, 利于升华成员的团队意识。这就要促进团队的成功体验, 并使成员在团队中体会到自己担任角色的重要性, 认可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因此, 在小学生的体育游戏中, 教师要注重游戏中小组成员的角色感和价值感的体验。

例如, 在“拔河”游戏中, 教师应该合理地进行分组, 使竞技的几组势均力敌, 都有获胜的机会, 使每个小组都能取得竞技成功的体验, 进而使每个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角色和价值, 从而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

(二) 体验团队安全感

团队安全感, 能使人感到自己远离了危险, 身处安详的境遇。人在一个环境中有安全感会使人不愿意脱离这个环境并且产生依赖感。同样, 如果想要让一个人对一个团队产生依赖感和爱上这个团队, 就要让他在团队中体会到安全感。因此, 在小学体育游戏中, 教师应该合理地设置游戏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安全感。

例如,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温暖和安全感,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双龙咬尾”类的游戏, 两组学生排成纵队, 后面的学生抱住前面学生的腰, 最前面的是“龙头”, 最后面的是“龙尾”, 两个“龙头”互相咬, 两条“龙尾”拼命躲, 形成两条“龙”的对攻之势, 只要被“龙头”摸到, 就要从被摸到的学生处断开, 最后哪一组的学生先被全部断开, 就意味着这条“龙”在斗争中失败。这个游戏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自己在团队护佑下的安全感, 从而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

提升学生执行力,促进班级管理 篇9

执行力,是目前在企业管理领域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执行并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将执行力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学生的执行力则主要是指学生把要求(如班级规章制度)分解并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效力和能力。学生的执行力情况固然与能力高低有关,但如果班主任引导得当,学生的执行力就会增强,并有利于班级管理。

形成良好的执行环境和体系

班主任要想提升学生的执行力,首先就要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和体系,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性。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需要,让学生在科学的体系下学习生活。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后,都有发挥能力、自我实现、获取尊重的需求。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尊和自主的需要,希望得到关注和认可,需要受到赞赏和好评,期望得到独立表现的机会。这是学生内在需要,也是形成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内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会产生很强的认同感,愿意积极投身到班级中来。这需要班主任用眼、用心、用爱来倾听与沟通,在点点滴滴处关注学生,肯定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众所周知,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一定规范的制约。班主任上任后,都会在规章制度上下工夫,可实际效果却参差不齐。求其原因,恐怕是所订制度要么太笼统,照搬学校的有关规定,多是原则性要求,没有或少有具体、可行的细化规定;要么制度内容太过理想化、要求过高,学生难于做到,成为空架子。班主任应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让每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意见,经全体学生同意,制定出班集体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下,产生出班委、组长等职务人员,安排好各项日常工作人员,并同时明确岗位、职责、相关目标与衡量标准。每位学生均是制定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而且大家心中有数:什么时候做,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这样,全班形成一个科学体系,利于学生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做正确。

关注过程控制,做好执行评价与改进

执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评价和持续改进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没有合理的过程,就没有必然的结果;没有科学的评价和持续改进,就不会实现执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关注过程控制,做好执行的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

小事成就大事, 细节成就完美。班级管理就是一个个的细节管理。我们可以从一个教室内的布置,地面卫生情况,值日用具的摆放,饮水机上的灰尘及其下面积水情况,讲台上的整洁与否等细节,判断出这个班的管理是否细致;我们可以从一个班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考风、考纪这些细节,看到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还可以从一个班级自行车摆放是否整齐、学生排队就餐的秩序问题,甚至能从一个班级学生的衣着、发型和头发的颜色等细节,初步判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或管理是否得力。所以,班主任要多观察、多思考,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也重视细节,养成好的习惯,提升执行力。

有了制度不是万事大吉,在执行中要靠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由于学生往往自觉性、自制力不够,班主任就要注意引导、强化养成训练。班主任要严格按已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不能随意放松要求。平时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操行评分,班主任一高兴,学生做件好事,就加个5分、10分;学生犯错违纪,班主任一时火起也扣个5分、10分,甚至更高。这种现象破坏了制度的权威性,使之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也容易造成学生经常跑来请示,使之失去了真正的参与性。班务工作该怎么干,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该如何处罚,做好了哪些应该做的事该如何奖励,应按规章办,而不是取决于班主任的心态,这样由班主任承担的角色就可以转到制度这位新的无形的“小老师”身上去了,学生就能明确要求与目标,参与积极性更大。班主任主要是当好“参谋”,抓住并解决主要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抓好学生的学习、个别学生的针对性管理,这就完全改变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原有局面,极大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真正体现了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以此为突破口推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自律、独立的个体。

发挥班干部在执行中的带头作用

虽说班级中班主任是当然的领导者,但在具体的管理班级过程中,班干部的作用不可小视,他们是管理者,对一个班级的发展起作用的管理者。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在执行中的带头作用。通常我们会看到:在执行过程中,标准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目标越远;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制定的一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得虎头蛇尾,没有成效。这些都与班主任、班干部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有关。班主任在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有效督促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对班干部的相关培训工作,让班干部在执行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班干部产生后,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培养并逐渐放手。清楚布置工作任务时要有明确的时间表,一定要让全班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结束;树立顺序的概念,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在随后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让班干部逐渐独立组织介绍会、郊游等活动,调动他们的热情,在组织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班干部在成长的同时,需要在教师帮助下尽快树立威信,这样班干部才能较快地投入工作。班主任可以利用各种机会赞美班干部。在不同场合赞美班干部的工作,在众人面前赞美班干部的成绩,这都是促进班干部成长的催化剂,也有利于树立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当班干部在管理上遇到实际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给班干部最有力的支持,这最能强化他们的管理意识。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班会、晨会、单独谈心等方式缓解班干部的压力,在必要时给班干部“打气”,从而树立他们的威信。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篇10

执行力, 最早是在企业中流行运用和研究, 其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 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衡量执行力的标准, 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其表象在于完成任务的及时性和质量。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 执行力已经在社会其他领域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学生干部是各大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部分, 研究学生干部执行力及提升学生干部执行力是引领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需要。

霍尼韦尔公司总裁拉里·博西迪等人在被称为执行力研究领域的“圣经”《执行》一书中指出: 执行有三个核心流程———战略、人员、运营, 而执行文化是有效执行的关键。笔者认为将其理论引申到学生干部执行力中即为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学生干部队伍和具体学生管理工作, 而其关键是学生干部思想文化建设。2011年11月4日,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苏区精神对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文化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 同时对提升学生干部执行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现阶段学生干部执行力不足及成因

学生干部是指在校学生正式组织中处于一定的管理与领导工作岗位、承担一定的学生教育管理任务、行使一定的服务职能的学生。学生干部总体上是由各班优秀学生代表组成。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实行自主、自律、自治的重要载体和沟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 又是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先锋楷模。据相关调查统计, 当前各院校班、院 ( 系) 、学校的各种组织及社团中的学生干部占比达到34%, 其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得到广大学生和学校方面的充分肯定。在得到肯定的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学生干部在执行力方面普遍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制度有缺失

在学生干部选拔、培养、任用、考核监督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可以看到学生干部准入不严格、不规范; 学生干部工作中缺乏相应考评奖励机制, 学生干部体会不到工作成绩优劣, 做多做少一个样, 做好做坏一个样,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 学生干部思想建设教育不到位, 事务性工作占据学生干部绝大部分工作时间, 从而忽视了思想建设。导致学生干部中思想领导化、工作功利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片面追求评优、评先等方面优惠条件。

2. 学生干部队伍人员素质不到位

部分学生干部参加学生管理工作意愿不明确。关于担任学生干部的主要动机, 协助学校进行学生管理、锻炼个人能力、服务同学和提高能力素质是绝大多数学生干部所的共同观点, 也是学生干部中主流的动机。但是, 在现阶段社会不断发展和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 一部分学生为了各种现实个人利益, 以不纯动机而加入学生干部队伍, 其思想和行为也表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功利色彩。

学生干部中普遍存在“锻炼一段时间, 能做就做、不能做就退出”的思想; 工作热情不足, 缺乏对学生的服务热情; 对自身工作职责认识不清, 执行和工作创新不足, 甚至出现学生干部在长时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在思想上脱离学生队伍, 自我特殊化、官僚化, 动口多、跑腿动手少, 降低了学生干部队伍的执行力, 严重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3. 工作管理技能有欠缺

一部分学生干部进行学生管理队伍时, 只注意具体事务的处理, 对学生管理制度学习不重视, 造成对相关工作管理流程和处理流程不熟悉, 在工作中对重点把握不清; 在工作中大局观念有待提高, 只看到本部门内部的业务工作, 部门间及与上级部门间的沟通欠缺; 程序意识不强, 在工作中没有明确的计划性和步骤性, 不注重细节操作, 随意性大; 团队协作意识不强, 没有明确分工协作机制, 往往大部分工作都是主要学生干部一手办; 缺乏与学生沟通技巧, 说话生硬或表达意思不清晰, 让学生容易产生误解, 影响工作效率。

三、提升学生干部执行力的方法

如前所述, 提升学生干部执行力的关键是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文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提出苏区精神, 是对加强学生干部思想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苏区精神中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实质内涵是提升学生干部执行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生干部在执行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的重要原则。

基于苏区精神, 要提升学生干部执行力可以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做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坚定信念、一心为民、清正廉洁, 提升学生干部队伍自身素质

加强学生干部培训, 树立学生干部正确工作观和优良工作作风。学生干部要坚定信念, 心怀学生, 清正廉洁, 以制度管事, 以制度管人。在具体工作中, 要充满工作热情, 不能因难而退, 要知难而上, 尽一切努力把工作做好, 养成自身坚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学生干部要一心为民、要清正廉洁。学生干部的“民”就是在校的同学。学生干部是来自广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 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职责, 不图虚名, 不谋私利。通过运用干部思想建设不断提醒、激励学生干部, 清楚自身的地位和作用, 牢牢坚信“打铁还须自身硬”, 才能保持学生干部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才能一直保持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具体事务。对学生干部来说, 阶段性的思想教育是保持干部队伍思想纯洁性和打造坚实干部执行力的基础。

2. 提升学生干部工作技能, 求真务实, 艰苦奋斗

“要做正确的事, 需要正确的做事, 最后才能把事情做正确”。要做正确的事, 要求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要坚持求真务实, 不浮于事, 抓住事务的本质。当前, 广大院校学生干部工作技能欠缺, 急需加强教育、培训和指导力度。让学生会做事、懂做事, 特别是提高学生善于分析问题和快速组织协调应变能力。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学生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第一, 要知道为什么工作。加强自身角色意识, 了解学生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方式。第二, 要知道怎么工作。加强学生干部业务培训, 包括掌握起草学生工作相关文件通知、活动方案、申请、总结、汇报材料等基本文书的写作及其文字处理能力。与其他相关部门, 如团委、社团、学工处老师等沟通程序和基本礼仪也是培训的重要内容。第三, 要知道工作有困难怎么办。具体工作制订具体计划, 准备相关预案, 通过工作锻炼和工作总结, 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干部应变和抗风险能力, 保证学生各项活动有组织、有秩序的开展。

3. 优化执行机构建设

以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苏区精神, 建立优秀的学生干部团队和学生工作执行机制。一个团队整体执行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团队中个人的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机构的合理优化机制。因此, 建立一个行之有效、一流的执行机构是提升执行力的重中之重。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组织内选拔、任用、培训和奖惩机制。只有在真正公平、公正, 不谋私利的执行机构中, 才能积极调动成员工作主动性, 形成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团队向心力。二是优化组织内部各部门工作流程, 梳理完善现有工作程序, 工作目标具体化, 工作环节尽量缩减, 合理降低工作难度, 保证成员在部门内部工作责权清晰, 目标明确, 流程顺畅, 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加强部门内部工作监督, 即过程控制。建立学生干部工作监督反馈机制, 动态把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各环节过程, 做到及时检查、及时指导、及时纠正。通过奖惩机制规范学生干部工作, 促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成绩不断改进, 最终形成组织内部成员提升执行力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何珂.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干部综合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7) .

[2]胡登峰.对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创新的要求[J].科技信息, 2008, (3) .

[3]林香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的若干思考[J].中医药管理, 2009, (5) .

[4]姜琪.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的探索[J].教育探究, 2009, (3) .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篇11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     课程执行力     因素

我国自1999年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和2001年进行的课程改革后,逐步开始关注教师的地位并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学者们认为教师是实现课改的关键,教师的课程执行显得十分重要。

一、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相关概念界定

有关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概念,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但基本都是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完善。陈亚鹏(2006)认为课程执行力是一个国家在影响课程执行的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保证课程政策目标实现的有效力;姚志敏和谢利民(2010)认为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通过对课程的理解和开发等实现课程目标的能力;姚志敏(2013)认为教师课程执行力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内外部条件的支持,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赞同姚志敏学者的观点,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对课程标准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解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展现出对课程目标的执行能力。

二、影响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本文把内部因素归为教师自身的影响因素。赵新正(2005)认为执行者要具备理解力和创造力、道德良知、心态以及意志力。教师的意志力是实现课程改革的动力,因为课程改革是与时俱进的,是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强大的意志力。姚志敏(2013)从教师个体的内部层面因素分析,认为教师知识、教师情绪、教师惯习、教师信念是影响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内因。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信念、专业人格和自我专业发展。这样有利于增强小学数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提高数学教师的师德。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如果缺失这些,不仅影响数学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发展,也会阻碍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外部因素

本文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政策本身和执行环境。赵新正(2005)认为影响课程执行的因素包括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以及执行环境,执行环境指社会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和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刘松林、谢利民(2011)认为影响课程执行的因素有四个方面,即学校领导的法规执行力是课程执行的基础、健全的课程执行机制是课程执行的关键、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是课程执行的核心、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方案是课程之行的前提[5]。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因素包括教师的知识、能力、情意。同时,教育部门提出的政策和管理体制、校长的领导能力、学校文化、社会舆论等也会影响数学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内容重复、简单化。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者集中在对课程执行力的内涵和提升策略的研究,并且研究内容简单化。多大数学者对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2.大多数研究对象只是教师,没有具体到某一科目的教师,这使得研究缺乏针对性,降低了研究成果的说服力。

3.研究方法单一,采用的基本都是文献法,没有对教师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降低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二)研究展望

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教师执行力的研究应该具体到关注某一科目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采用对教师的跟踪访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最佳途径,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对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需要我們不断地认识与实践,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当今社会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师课程执行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亚鹏.课程改革亟待关注执行力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06(7):17.

[2]姚志敏,谢利民.教师课程执行力——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J].教育探索,2010(11):94-95.

[3]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赵新正.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执行力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学生执行力的数学教学 篇12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政策制定以及执行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有其特有的规律。其特点表现于:

高职院校学生将来都是从事某一职业的劳动技术后备军, 因此必须要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 以利于成为各行各业的新生技术型人才力量。高职院校学生是学生, 其主要任务还必然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 他们必须要接受老师和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在集体之中, 对高职院校学生引导得好, 有利于其发展, 可以使高职院校学生开阔视野;高职院校学生作为一个群体, 从其个人成分看, 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 由于他们所接受的社会经历和心理成熟度不同, 所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当然也会因此而不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难度就可避免增大了;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 大多数都会进入生产性、服务性的工作岗位。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善于引导、指导学生摆正心态, 促使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推行法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在新的形势下, 高职院校管理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和理念冲突。面对高职院校管理所面临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用法治的理念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问题, 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规范高职院校管理秩序, 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实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 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广大学生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必须要变革高职教育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 把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来抓, 使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都走上法治化轨道

现在,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形成了显著特色的学校制度文化。定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首要问题, 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历史与现状、所处外部环境及市场的需要, 以科学发展观找准定位并各安其位, 明确高职院校的战略愿景, 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 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政策执行需具备:完善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精干、组织结构合理, 执行人员富有积极性、创造性和忠实精神、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较高的管理水平, 以及模范执行政策的行动, 有利于政策成功的执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政策执行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执行部门制定的各种措施是政策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 措施是否与政策目标和政策的重要内容相一致, 是否完备、是否妥当, 都直接关系到政策实施的成败;一项政策要实施成功, 必须与其他政策相配套。政策之间的相互摩擦或相互抵消, 都使政策应具有的效果大大减弱。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内容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高职院校是一个小社会, 管理也是必不可少。为了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目标, 科学地组织、协调, 使教育、教学工作持续、稳定、有序运转。高职院校的管理具有管理对象的特殊性、管理方法的灵活性、管理内容的复杂性、管理过程的服务性等。学生管理本身是一个教育管理概念。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 学生管理工作即强调控制、约束和规范学生, 还应强调指导学生和服务学生功能。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学生学籍管理、学生行为管理、学生活动管理、学生住宿管理和其他管理。

学籍管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整个学习全过程的管理。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资格和学习状态及结果的认定, 主要涉及颁发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纪律与考勤、入学与注册、休学与复学、转学与退学等管理活动。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 规范学籍管理行为, 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着眼于全局, 学生行为管理是检查及纠正的管理, 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的监督。要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使学生能健康成长。

学生活动管理的特点是阶段性、周期性、计划性、系统性等。学生活动管理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采用各种有效措施, 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学生活动管理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活动、艺术、文艺、美术、科技、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体育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 按法律规定允许的大型集体、游行、示威活动等。

学生住宿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学生住宿管理的内容包括:行为规范 (公约) 管理, 环境与卫生管理, 安全保卫管理等, 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住宿管理制度, 作为当代高、中院校的大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关于学生公寓或宿舍管理的制度。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还包括奖励与处分管理。奖励与处分管理是指学校依法对学生进行的奖励与处分的制度。除此之外, 如大学生就业管理、大学生社团管理、大学生上网管理等方面, 学院还应提高其管理力度。

三、建议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形成了有明显特色的学校制度文化。重视学校学生管理政策的制定, 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 有利于对学生群体的高效管理。

要以学生为主体, 树立服务意识制定学生管理政策。学生管理政策的制定是维护学校自身权益的需要, 是搞好学校管理和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先决条件, 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突破与创新, 由管理为主转为以服务为主、管理为辅。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者对政策的学习。学生工作者应具备比较高的政治修养和理论水平, 学生的权益越来越被重视, 要乐于并善于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政策的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政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圆满地完成政策方案中所规定的任务。政策执行得不好, 可能会使政策试图解决的问题与政策目标背道而驰。要多方面、多渠道大力宣传新制度, 学习和了解制度的同时更要严格加强政策执行。

学生管理政策的制定需考虑多角度。当学生管理部门改进和完善新制度时, 其他学校部门也相应受到影响和改变, 不能造成学生管理的脱节和学生权益的受损。高职院校在制定出台学生管理政策时要积极协调和保证学生权益的最大化, 学生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适合于解决充满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学生的行为管理, 以充分实现各工作部门的优势互补。完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

参考文献

[1]丘昌泰:公共政策:当代政策科学理论之研究, 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1995

上一篇:特征与作用下一篇:高渗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