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执行力的理解

2024-09-19

对执行力的理解(精选8篇)

对执行力的理解 篇1

对执行力的理解

其实我很多时候都不能肯定我十分理解了“执行力”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今天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执”,拿的意思,“行”,走的意思,“力”,力度和力量的意思,合起来,理解为拿着东西有力量地走吧。引用一下,主要是引用到企业的环境当中,执行力可以理解为企业在达成企业目标的过程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各个部门的员工所体现出来的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畏艰、不畏难的气魄的总称,这种工作作风和气魄,可以很好地控制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使企业向目标更快地靠近,以尽快实现企业的目标。由此可见,执行力对于一个组织,对于一个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就必定会有很多阻力。阻力来自部门或者个人的目标没有和企业的目标有效的统一,这是发展中存在的必然现象。其实各个部门之间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办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有这种那种不确定的因素。乐观是要站更好的层次去看问题,是要经过换位思考来理解其他部门和、其他岗位人员的难处,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向上是要自己不但要通过有效的部门沟通来提升自己的、部门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自己的执行力。乐观向上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

其实对于执行力的研读已经有很多很深的理论,我这里不过是发表一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去“行”。中国有句说“知易行难”,大抵说的也是“行”的重要性。我们缺少的不是理论家,而是去执行,去做的实干家,尤其缺少的坚持不懈努力去做,常年如一的实干家。我就在不断地向这个目标前行,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地做一个矢志不渝的实干家。

对执行力的理解 篇2

一、执行力逐步减弱:现实中的突出问题

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管理和生产的各个环节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对制度的执行越来越弱, 就像水中的涟漪。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规章制度不能适应企业的变化发展。

这些规章制度在执行的初期相对较好, 因为在形成制度的过程中, 大家都参与了制度的讨论、修订, 如何执行, 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订大家都清楚,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 之前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有些条款就变得不适应当前的企业内部发展。为市场变化的需要, 随改随变, 这样一段时间后, 在企业内部就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本制度并行, 究竟哪个版本中, 哪些条款就是有效的, 是在执行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 尤其是被管理者, 因此, 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混乱, 已经废除的和不再执行的, 这些制度交织在一起, 本来就不成体系, 不能形成闭环, 使执行力变得相对薄弱。

(二) 制度执行中被绕行。

制度本身对企业中每一个员工具有唯一性, 不容变通, 更不能绕行。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 当执行到一定的阶段, 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渐渐显露, 各管理层次的领导为平衡各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要素, 加之我们的一些传统习惯, 就开始绕开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在遇到现实问题与规章制度的矛盾时, 不是去修改完善制度, 有的甚至是现实问题明显违背规章制度时就签字审批, 放松规章制度, 忽视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 一个系统的, 完整的, 有效的规章制度, 被各级管理者渐渐忽视, 被搞得杂乱无章。

(三) 被管理者违规利用制度漏洞。

作为被管理者, 为了规避制度的约束, 也在不断研究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并找出其中的破绽, 一旦发现, 便在管理者无察觉的情况下, 绕过管理制度, 按照符合自身利益的行为去行事。这样变通, 让管理者认为出现问题后, 首先质疑是不是制度本身在制定时有问题。如果不作深入的调查, 仓促修改后, 会把本来正确无误的制度改为错误的制度, 而当发现事实的真相时, 已给管理者带来极大的混乱。

(四) 基层管理者对制度完善的忽视。

各级基层管理者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或出于其他方面的因素, 往往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 或者按制度执行会影响其小团体的利益时, 不愿意将问题说出来。按程序修改原制度中的缺陷, 将其完善, 为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今后管理中不再出现此类问题的制度, 而更愿意将出现的问题掩盖起来, 通过变通的方式。违背管理制度, 使企业管理执行力被大大地忽视。

(五) 企业各部门间未能协调配合。

当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各层面执行制度遇到问题后, 不是积极应对, 而是采取各扫门前雪的方式, 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来证明事件本身和自己、或自己的小团体无任何责任, 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全部推给别人或别的部门, 做出管理不能调查等理由, 就会传给其他部门来效仿, 就会形成互相推诿, 引起连锁反应, 企业的执行力在这种局面之下就会变得软弱无力, 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 企业管理中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不流畅。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工程中, 最基层的员工遇到的问题而自身又不能解决时, 基本上都采取向自己的上一级的管理层汇报。如果这一层管理者不能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作为基层, 员工只能等待, 基层管理自身的心态是自己解决不了, 又不愿上报更上一级, 生怕影响自己的利益等, 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拖的办法, 直到不能拖下去为止, 问题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而造成工作的停滞, 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而基层员工遇到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等, 不敢越级上报, 这种等待往往不是一个工序, 而是影响到整个生产过程, 这是对执行力的极大破坏, 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二、提高执行力:行之有效的几项工作

企业的执行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如此多的问题, 而其对整个企业管理能否顺利进行又如此重要, 很多企业家, 管理研究者都在探讨。笔者根据自己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悟出企业的执行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该怎样加强、不被弱化。

(一) 企业目标制定时应符合实际, 全面贯彻。

任何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制定相应的远、中、短期目标, 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而制定实际或者保证目标实现的规章制度, 这属于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对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目标制定既要先进又要合理, 执行者通过努力可以直接达到, 否则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同时还应注意企业发展中的外部环境 (如不利因素) 。二是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一定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每一个员工清楚, 你是制度的参与者, 也是制度的执行者, 这个过程也是制度的学习的过程, 使制度的制定严而不行, 不至于偏激, 使全体员工能够自觉遵守制度, 严格执行制度。

(二) 企业目标应随市场作动态调整。

在一定时期之后, 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动态的, 要不时地根据外部市场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如企业内部发展变化, 对有较大影响的目标、任务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作出科学合理的实事求是的修订、调整, 使得所制定的目标, 不是遥不可改, 规章制度更符合实际, 让执行者感到制度中的处罚不是目的, 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制度中的奖励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 将自己的工作按照制度中的规定, 无论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都应做到, 而且做得比别人更好才能得到, 这体现了它的先进性。

(三) 企业每隔一定的时间都要对自己发布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整理优化。

因为在执行时, 这些制度可能是几个文件中并存着, 前面文件中的条款一部分被废止, 这对执行者如管理者来讲都是容易搞不清楚的区域。当然, 整理需要管理者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但在整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前后的制度进行系统化, 使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实现闭环, 这样也使正在执行的制度更清晰, 透明, 便于制度的执行, 消除了此制度执行过程中产生偏差。

(四) 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中要逐渐的细化管理制度。

这样便出现了制度越来越多。一个系统、庞大和繁杂的管理制度使管理者与管理者执行起来都感身心俱疲, 这样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变得困难, 办一件事情往往可能会涉及到几个制度。而如果将这些制度编织成简便, 一目了然的流程, 便形成了各项工作的标准化, 使企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行为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楚什么是自己所要做的, 每一件事如何去做, 这使得管理变得更加简单, 透明。有效, 清晰的流程管理也使管理变得效率更高, 推诿、扯皮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这也会使企业管理的执行力有所提高。

(五) 设置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考核标准。

任何目标实现的管理制度, 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公平、透明的考核标准, 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形同虚设。因为没有监督、考核, 做好做坏一个样, 奖罚不分明, 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又不能将其奈何, 使企业管理陷入虎头蛇尾, 或有头无尾的恶性循环, 那企业就无管理可谈, 就会迅速进入衰落期。因此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工作就要进行考核, 做到依法管理, 执法必严, 让那些遵守企业制度的人得到奖偿、不遵守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人无法生存, 才能使所有员工都能选择其创造性, 使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六) 保持管理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企业管理既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 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管理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使员工能够遵守制度, 也需要这样做。作为管理者, 希望制度在执行中要不折不扣、并使每个管理活动都要留下痕迹, 以便能够检查。然而往往违背管理制度的一些行为者又想方设法将其消除、这会是优质的管理制度无法避免的问题。

三、信息化管理有机结合:企业管理的体会

通过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这是一个解决企业执行力落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具体做法是:一是将此企业现有的管理为基础, 将现有的管理流程完善、梳理。二是将考核的内容中定位的部分都尽量量化。三是将企业中并行的各种成果放在一个平台上, 消除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孤岛, 实现企业管理过程的全信息化。四是将企业全部的管理流程、基础信息固化在计算机系统中, 一切游离在系统之外的东西都是无效和非法的, 都将无法得到核算的确认, 管理者的签字是按流程拟定管理权限的管理幅度在系统中审批, 但事情怎么办是按流程来的,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我想怎么办就怎么签。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将在计算机系统中留下痕迹, 系统也会通过核算自动考核, 审计考核部门通过系统就可以监督企业管理的每一个活动。系统还可以设置生产过程的异常停止, 基层员工在遇到问题时, 无需再向其上一级汇报而是由系统的终端显示系统汇报出现的问题, 系统中设置了根据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 给每一个层级的管理者留出了解决问题的时间,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将问题解决, 系统将把问题自动升级, 到问题解决为止。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在某一个层级得不到解决生产停滞, 基层员工又不敢越权汇报的难题, 又对每一层级的管理者解决问题能力考核由定性上升为定量的考核, 这样企业的管理就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的穿越。

综上所述, 企业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 无论是质的方面, 还是量的方面, 或者其他方面的, 都可以做到可追溯, 能够做到奖惩分明, 责任到人。彻底消除管理工程中的人为因素, 不以管理者个人的好恶评价一个人、一件事, 实现管理的闭环, 可以使企业管理的执行力得到有力的保障。

摘要:现代企业管理的执行过程离不开企业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却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故而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执行力, 使企业制度行之有效。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邹仲生.电网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策划[J].中国认证认可, 2011

[2].杭祖宾.浅谈如何加强电网建设投资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对执行力的理解 篇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即上市公司以2007年1月1日为企业会计准则的首次执行日。首次执行日是企业第一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首发日。为使本年度会计报表年初、年末数具有可比性,要求年初、年末数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因此,新会计准则体系专门设立“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列报。按照该准则规定,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部分企业在进行首次执行日账表调整时,由于存在理解偏差等原因,在实务账表调整中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笔者现予归集分析,以期对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有所借鉴。

一、对会计要素项目的调整

在首次执行日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时,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职工薪酬、股份支付、或有事项、所得税、企业合并和金融工具等项目涉及账面价值及留存收益变动的,都要进行追溯调整。

(一)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调整

在首次执行日,有的企业不分情况,将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不管是借差或贷差)全额冲销期初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以冲销股权投资差额后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认定成本。

“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应先识别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若是,则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不管是借差或贷差)全额冲销期初留存收益,以冲销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认定成本;除此之外,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则只能将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贷差冲销,调整留存收益,以冲销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认定成本;而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借差则不冲销,直接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应按照“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的规定,采用权益结合法核算,其长期股权投资直接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損益,不单独核算股权投资差额,故应在首次执行日,把原股权投资差额(不管是借差或贷差),全额冲销,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以冲销股权投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直接以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公允价值)及支付的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即以实际支付的全部价费为投资成本,不涉及股权投资差额,原账上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借差)含在购买价里,应在首次执行日作为投资成本计列,故不冲销;而原账上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贷差),是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减项,给予冲销,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

(二)对企业合并形成商誉的调整

“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已确认商誉的摊余价值应当全部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应当将商誉在首次执行日的摊余价值作为认定成本,不再进行摊销。有的企业对原账上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因难以区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就全部按照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将商誉余额从“无形资产-商誉”简单调整为“商誉”。

对于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如果没有在首次执行日冲销,则会虚增商誉账面价值,在以后年度的减值测试中要测算其减值,计入当期损益,影响日后当期损益的真实反映。为准确反映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对首次执行日“无形资产-商誉”的账面余额进行追溯分析,看其来源,将账面余额分为同一控制下合并形成的商誉与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形成的商誉,再按照规定分别调整。

(三)对所得税的调整

按照“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并将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有的企业在首次执行日调整时,因怕麻烦或对第18号所得税准则理解不透,不知如何计算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只是简单地将原资产负债表递延税款借项转入递延所得税资产,将原资产负债表递延税款贷项转入递延所得税负债。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的,没有计算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原按照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递延税款借项与贷项,并不等同于新准则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制度中,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债务法或递延法核算所得税,是从利润表调整会计利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与税法规定的实际应纳所得税的差异,从而形成递延所得税借项或贷项。而新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观为理论基础,要求从资产负债表核算每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并与其账面价值比较,从而确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调整年初数时,应先调整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然后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比较,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采用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直接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原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还应同时冲减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借项或贷项;再按照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之间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四)对金融工具分类的调整

“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企业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金融企业)和应收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不再将股票、债券投资按照持有时间长短分为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在首次执行日调整时,有的企业简单地将“短期投资”调整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将“长期债权投资”调整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将“长期股权投资”中的股票投资调整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且直接将期初账面价值转列到新科目,作为期初数。

以上调整不准确,如短期股票与债券投资中也有部分投资,管理者的意图并非用于随时交易,应划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长期债权投资也并非都准备持有至到期,也有准备出售的。因此,应该按照管理者的意图,依据新准则的划分标准,将“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以及“长期股权投资”(指其中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能够可靠计量其公允价值的部分)逐项分析,对意图直接用于交易的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对持有期限、意图不确定的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期限、面值、利率均固定,且企业意图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并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调整,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按照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部分,余额直接转列相应明细科目,自首次执行日改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利息收入或摊余成本。

对于金融工具等明确规定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其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可查询活跃市场价格确定。企业在首次执行日对金融工具分类调整时,就应明确企业的管理意图,正确分类及计量,以免日后与管理意图不符再行调整,有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之嫌。

(五)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包括企业用于出租的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以及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在首次执行日调整时,有的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理解偏差,将持有准备出售的建筑物(一般企业账上体现为固定资产-房屋,房地产企业为存货-开发产品)、还有房地产企业准备用于开发的储备土地(账上体现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开发时转入存货-开发成本)也调整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是错误的。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明确指出,自用房地产及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只能把用于出租的建筑物以及用于出租或准备用于出售的土地使用权转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时,有的企业对于难以取得类似市场价的部分,则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即同一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部分采用公允价值、部分采用账面价值计量,这同样是错误的。对于同一会计事项,不能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对于无法取得确切证据表明公允价值可以持续可靠取得的资产,准则规定可以采用账面价值计量的,则不应勉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对公允价值的取得,需要企业各部门共同配合,做好基础工作,取得可靠证据来证明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二、对报表的调整

企业在具体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时,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首份年度财务报表的列报,要求按照新会计准则体系列报上年度可比中期及上年度全部比较信息,即不管是2007年中期财务报告还是2007年度财务报表,均要求按照新准则同口径编制比较会计报表,不仅要对2007年资产负债表年初、年末数及2007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的本年数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确认与计量,还要求对2006年度中期及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期末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附注按照新准则规定进行调整,如果企业已对2005及2006年度相关会计报表进行了模拟测试,则其模拟报表可作为2007年编制比较会计报表之用;未进行模拟测试的企业,则应按照新准则的要求调整比较期间报表数据。

另外,执行新准则后,企业集团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一是应该注意纳入合并的子公司,不管其是否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其报表均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调整,以确保合并口径的一致;二是要注意少数股权列报的变化。

新准则中,合并报表基本理论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经济主体理论,对少数股权的列报产生以下变化:

第一,新合并资产负债表,“少数股东权益”不再放置负债与权益之间,而是作为权益项目,与母公司权益一并计入所有者权益合计栏。

第二,新准则中资不抵债的子公司的亏损在母公司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之间进行分配,新合并资产负债表与合并利润表中均不再单独出现“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

第三,新合并利潤表中不再将“少数股东损益”作为利润总额的减项列示,而是作为净利润的组成部分列示,即净利润包括“母公司损益”及“少数股东损益”。

三、职业判断的操作难点

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减值准备、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折现率的确定等会计职业判断以及资产负债表观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是执行新会计标准的难点。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减值的测算,有的企业仅按照资产实际损坏或无实际使用价值需要进行处置才计提减值准备,对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确定等因为无法或难以操作而不做。在执行新准则时,如果不解决这些难点问题,则会使新准则的执行流于表面,没有实质上的执行。随着各企业执行新准则的力度不同,会造成新的会计口径不一,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判断。

解决职业判断难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快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是进行准确会计职业判断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广大会计人员从传统会计观念中转变过来,认知资产负债表不再是对过去经济业务事项及其结果的描述,而是对将来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现时状态及应承担的偿债风险的反映,认真学习、领会新准则,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另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应为会计的职业判断提供条件,包括:

第一,充分调动资产管理、市场营销和投资管理等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做好公允价值的计量应用,以及资产的减值测试等的基础工作,比如对市场信息的收集、资产及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的测试、折现率的确定等,以取得充分的证明依据,提高资产计量的可靠性。

第二,利用信息系统,建立一套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反映企业资产价值变动背后的经营风险,以支持公允价值的使用。

第三,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组织设计符合企业特点的以新会计准则体系为纲领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将准则的原则导向转变为单位会计人员易于理解与操作的规则导向,教会他们如何实际操作,为其提供会计职业判断指引。

如何理解执行力 篇4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所以说达到预期的目标才是执行力,如果没有达成目标,那么所有的执行过程只是在完成任务。对工作结果负责,是对工作价值负责;对任务负责,只是对工作程序负责。完成任务≠结果。

执行力不是机械的按条款做事,要领会、贯彻、落实;要创新、发展。

例:

领导让小王去买书,小王先到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刚卖完。”小王之后去第二家书店,营业人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小王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这本书。

快到中午了,小王只好回公司,见到领导后,小王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小王,欲言又止„„

什么是任务?什么是结果?买书是任务,买到书是结果。小王有了苦劳,没有功劳,因为他没有为公司提供结果,创造价值。

二、什么是执行不力?

执行不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高度:决策方案在执行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速度: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

力度: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

三、什么是不作为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称为不作为。对企业管理者而言,不作为是指管理人员负有建体系、带队伍、承上启下、横向沟通协调、执行公司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公司管理思想与理念保持一致、营造积极向上的执行型文化等职责,能够做而不做或表现出与之相背的言行。

如何理解和执行留党察看处分 篇5

答:党员留党察看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在党内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党章规定的其他党员权利仍然保留。党员经过留党察看,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留党察看期间的党龄予以保留;坚持错误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受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的,应当开除其党籍。对于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期满后还不能恢复党员权利,但又没有完全丧失党员条件的,可以延长留党察看一年,到期仍不符合恢复党员条件的,应当开除其党籍。

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受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留党察看是比撤销党内职务更重的一种处分。党员在受留党察看处分后不能担任原任的党内的任何领导职务,其原有党内职务自然撤销,因此对给予留党察看处分的,无须另外再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或者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对加强执行力建设的认识 篇6

执行力是一种办事的能力,强化执行力重在解放思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形成又好又快的工作局面,要依靠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贯彻政策法规,落实上级工作部署,解放思想始终贯穿于执行的全过程。各级领导班子应带头解放思想,科学决策、创新发展机制;中层干部应勇于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创优发展环境;一线干部应扎实解放思想,强化落实,推进职能到位,这三个层次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就能很好地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同时,要时刻更新理念,树立 “勤政、廉政、善政”的行政理念,保持 “提质、提效、提神”的精神状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执行能力。

增强执行力重在提高效能。正确的决策贵在执行,执行的效果体现在效能上。提高执行的效能应突出 “率”、“准”、“快”、“敢”、“和”五个字。用 “率”字来推动执行的进度。领导班子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坚决摒弃 “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牢固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率先垂范,带头执行。用“准”字来把握执行的尺度。“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必须要准确理解、正确把握上级决策的精神实质,吃透政策,把握好执行的尺度,遵循科学发展观,着眼大局,不做干扰中心的事,不做阻碍发展的事,不做影响稳定的事。要克服敷衍塞责、被动应付的消极执行现象,勤而无效、劳而无果的低效执行现象,缺乏创新、求稳怕乱的机械执行现象,树立好字当头,快字当先,言必行、行必果的工作作风。用 “敢”字来增强执行的力度。敢想敢干,是一种创新精神和干事激情。对上级的部署和要求,既要敢于创新,开放地去谋划工作,又要主动、认真、细致、扎实地干工作;既要保质按量完成,又要创造性地超额出色完成。用 “和”字来提升执行的强度。只有团结和谐才有凝聚力,才有执行力,才有创造力。保持团结和谐的局面是保证干成事的第一要素。要切实做到 “四个统一”:统一领导、组织有力,统一思想、信心坚定,统一行动、言行一致,统一步调、排除杂音。

加强执行力建设重在完善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制度保障。建立学教机制,增强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建立制度机制,规范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行为和程序。按民主集中制办事,对执行上级决定、决议和指示精神以及重点工作安排,进行认真调研、集体讨论、科学决策,用民主集中制规范领导班子执行力的程序。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李建锋)用过硬的作风提高政府行政执行力

在奋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能力”动员大会。这次会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战略高度,对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能力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深刻领会、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对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我们有不少好的政策和思路,但再好的政策和思路,不落实、不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再好的政策和思路,落实不力、执行不力,实效也会大打折扣。应当说,在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能力上,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不少办法,采取了不少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作风不优、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落实,制约了十堰发展的步伐。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正视问题,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全面提高执行力,努力推进十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提高执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深层次因素,需要标本兼治,更需要长抓不懈。开展“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能力”活动,就是要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抓落实,既要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制度层面的问题。振奋精神是基础,强化责任是关键,健全机制是核心,提高效能是根本。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着力解决影响执行力提高的一些突出问题,切实把市委、市政府“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能力”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推进到位。

提高执行力,就要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一心一意谋发展。提高执行力,就要埋头苦干,以实干检验干部、以实绩评价干部,使十堰新一轮的发展在实干中求突破、在实干中谋跨越。提高执行力,就要敢于负责,培养责任意识,加强责任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对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提高执行力,就要科学决策,重大问题、重要政策和重要部署,决策之前,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鼓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决策之后,要统一声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坚决执行。提高执行力,就要狠抓落实,建立健全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和严格执行责任制度、督察制度、考核制度,使工作的目标任务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对不落实的事,要依法督办;对不落实的人,要严肃追责。

冲出对惯性的理解误区 篇7

一、误区形成的原因:

1. 教材方面

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的教材中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给出后,通过四幅图引出惯性概念“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将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叫惯性”.而对于“惯性是一切物体共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等影响惯性概念理解的内容都没有涉及.

2. 学生方面

(1)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负迁移.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是学生认知结构的表现,受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学生对自然现象、生活问题感到好奇,引发观察,然后提出可令自己满意的解释.这一过程凝聚着他们的努力,因此这些解释一旦形成,就不易转变,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观察、推理、因果判断等思维活动产生影响.如很多学生认为“篮球出手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有一个向上的冲力的作用”,“百米赛跑运动员到终点无法立刻停下来,由于有冲力的缘故”等.

(2)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惯性看不见,摸不着,跟空气一样,但又确实存在.所以对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初中学生来说,要从众多的惯性事例中抽象出惯性的概念,然后建立惯性的概念,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的感性认识不足.许多物理现象自然形成,永久存在,学生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对其中隐藏着的科学道理难有深刻的理解.学习“惯性”前,学生由于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对头脑中具有的惯性现象材料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

3. 教师方面

(1)教师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感性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忽视了对感性知识的补充,学生不能对惯性建立概念和无法加深理解.

(2)教学忽略对学生原有错误认识采取针对性措施,仅通过纯粹的讲授或简单的实验演示,以想要达到学生概念的转变和纠正.

二、学生对“惯性”理解的几个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法

误区1: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有的学生观察到百米赛跑运动员到终点无法立刻停下来,总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认识到这是运动员有惯性的表现;而静止在那儿的课桌总静止在那儿,永远也不会自己突然运动起来,根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惯性”.

解决方法:1.把几个象棋子竖直叠放在桌面上,让学生用尺快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结果下面的棋子被击飞,而其余的棋子仍落在原处.

2. 把一玻璃杯放在桌沿边,取一张纸,一端压在杯下(桌面上纸不易过多,杯底全落在纸上就可以),另一端拿在左手上,用右手从上往下快速切纸.学生看到纸被抽出而杯子纹丝不动.

学生通过这种“惊险”实验,看到与自己想象相反的结果,很容易接受“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的事实.

误区2:运动状态变化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没有惯性.

许多学生知道当汽车刹车时乘客会前倾,突然起动时乘客会后仰.但“小明站在匀速行驶的轮船的船尾,当他竖起向上跳起后,下落时他会落在哪里?”学生却普遍回答:掉在水里.

解决方法:让一学生手中托一沙包(沙包落地时不会弹起,可以方便的确定落地的位置),在其5-6米处立一竖杆,让学生匀速向前跑步,经过竖杆时竖起向上抛出沙包,其他学生观察沙包落地的位置在竖杆的哪一侧.引导学生分析,“沙包为什么不落在竖杆下方”,说明沙包离手之后向哪运动了?进一步得出“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也有惯性”,“小明下落时还在原地”.也可以再推出“飞机空投救灾物资时,就怎样空投物资才能落到目标处?”等同类问题加以巩固.

误区3: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教材的“生活物理社会”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为了防止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在汽车进行限速的同时,还要求车辆行驶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众所周知的安全常识,却使许多学生产生“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的错误认识.

解决方法:1.取一斜面,一轻一重二辆小车,让轻小车在斜面的较高处滑下,观察其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让重小车在比轻小车略低处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的运动距离.由前面的牛顿第一定律实验中学生知道,高处小车滑到平面的速度大,实验中却看到轻小车虽然速度大但运动的距离较短.改变小车质量,多做几次实验,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的正确结论.

对学生课程理解的理解* 篇8

摘 要 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解释的活动,而且是游离于各方利益的中介,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然而,目前关于学生课程理解的研究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从本体论出发,分别从主客观的角度对学生课程理解做了概念鉴定;探讨了学生进行课程理解的两个原因,即自我体验的需要和理解教育的召唤;列举了能让学生课程理解成为可能的三个因素,即学生是课程中能动的主体,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学生场域资源的保障,以期尽可能地揭示学生课程理解的本真之貌。

关键词 学生课程理解本体论

目前,学生课程理解的研究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理论不深、实践不足、学生不问。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正处于被理解、教师提供的二次理解或未理解的状态,其主体地位的体现已被大打折扣,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课程范式民主转换的宗旨是不相匹配的。新课程的权利,尤其是课程理解的权利不应该只从课程管理者、制定者下放到教师,更要一放到底,至新课程的直接受惠者——学生,因为当前教师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制约犹如课改前课程专家对教师课程理解的制约一样,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加强对学生课程理解的重视既是对课程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是当今课程研究的明智之举。

一、什么是学生课程理解

1.主体的角度

从理解主体的角度看,课程理解领域中存在着不同的课程理解,如课程设计者的理解,课程管理者的理解,教师的课程理解,学生的课程理解。[1]其实,最早对课程理解主体研究的是古德来德,他认为人们在谈论课程时,往往谈的不是同样意义上的课程,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2]从中可以看出,这五类课程并不是对最上位课程的层层剥落,而是四类主体对课程进行理解的结果。一一对应,学生这一主体所理解的课程应为经验的课程,即学生经验过的、正在经验的和即将经验的课程为学生所理解的课程。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学生在教育场域中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致使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首先,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提法,让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理解不仅仅是对教授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反而他们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自由,或“对”或“错”,或线性或非线性……总之,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不再确定,甚至“可控”。其次,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促使学生课程理解的外延扩大了。学生的课程理解摆脱了经验的课程所带来的狭隘,正逐渐地往上辐射。因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都或多或少地掺合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期许,课改后,这种理解与期许分量的比例更高。

2.客体的角度

理解应是文本的理解、对象的理解,因此课程理解也一样,既没有无文本的理解也没有无对象的理解,这些文本和对象构成了课程理解的客观之维。那么,何为文本?关于课程“文本”概念,现在是在一个非常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的:社会实践和制度、文化产品,直至人类行动和反思所产生的任何结果。[3]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学生课程理解的文本既有显性的实体化产品,也有隐性的概括化经验,它们构成了学生课程理解的第一个客体。何为对象?文本不就是对象吗?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学生视域意义上的对象就是文本,甚至把对象局限于文本的一隅——显性的教材中,对象的概念在无形中被矮化了,课程的真正意义和全貌就被遮蔽了。理解是认识的前奏,理解本身的属性及其认识的规律决定其不固化在某一对象中、不断章取义的特质,因此课程理解应从源头开始。学生课程理解也一样,应回到理解的原点。这里的源头是指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甚至包括政策、教师等。这些都是学生课程理解的必要对象,而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这些对象很少被呈现,往往以不可教的借口予以搪塞。这显然是课程的“遗憾”:第一,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可教的,哪怕用最传统的教法解释给学生;第二,这些对象虽然没有某一门学科那样充实,但从宏观层面讲,它们却是学生走向课程最根本的原因;从微观层面讲它们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例如美国许多学校要求家长每年至少一次带孩子去上班,感受父母的职业生活。[4]可以看出,美国的教育是比较注重让学生理解课程目标等这些对象的。因此,从客体的角度探究学生课程理解,它应为文本和对象一个都不能少的理解。

二、学生因何要理解课程

1.自我体验的需要

人本主义课程学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意识,达到自我实现是课程的核心。[5]学生要想在课程中达成自我实现并不能仅靠理解教师过滤后的理解就能实现,而是更要注重将自身置于体验的情境中。教师的体验或者理解代表的是教师生命所经历的东西,它并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课程理解。被视为某个体验的东西,不同于另一个体验——在这另一个体验中是另外的东西被经历——就像它不同于另一种生命历程一样——在这另一种生命历程中“没有什么东西”被经历。[6]课程体验作为课程理解的一部分,与课程的客观理解构成了完整的课程理解。两者的对象虽都指向了意义构成物,但侧重的角度却不同。客观理解侧重于意义构成物的外部,比较容易达成一致;而体验理解则寓于意义构成物内部,更易于培养独一无二的精神实在。回顾我们的课程理解,体验成分是比较缺乏的。拓展学生课程理解的难度,并不是学生能否对课程进行“准确”的理解,而是学生能否对课程形成自我解读。自我解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的个人体验,在新课改下,这种学生对教育的自我意识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体现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感受力。比如新课标经常提及的几个词,素养、领悟等。教师如何教这些素养?准确地说,是建立在学生对课程的体验之上。但需要说明的是,体验理解并不是造成课程理解主客观分野的“罪魁祸首”,相反它通过想象力能更好地提升客观理解。当今课程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呼唤,其实是有所指的,即在学生客观理解比较成熟的时候,对学生体验理解回归的期盼。总之,学生因何要课程理解?就是要把课程变为自己的。

2.理解教育的召唤

理解教育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它认为理解是处于特定教育世界中的师生与理解对象的沟通,在感情、认知与行为上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7]可以看出,理解教育对以往教育概念生产式的研究进行了悬搁,进而转向了对教育的释义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课程领域。学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课程开发生于1918年,卒于1969年,今天的课程领域开始为理解所占有。[7]因此,课程理解可以被看作是理解教育的一部分。纵观理解教育提出的背景和理解在教育中的意义,它是比较注重理解的情感层面。所以理解教育呼唤的是双向的、沟通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程理解,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独裁式的课程理解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这种理解,进而影响到理解教育的施行。面对这一难题,加强学生的课程理解应该是最有力的破题之法,因为理解的本质是相互的,没有学生课程理解和教师课程理解的互动,就没有优良的课程理解环境出现。此外,理解教育还应是一种彰显能力的教育,是占有与超越的统一。[8]占有与超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可以看作是理解的一种能力,但前者注重对理解对象的拿来,后者注重对理解对象的再生产。那么,如何赋予学生这些能力?与其说是赋予还不如说是引导,因为占有易学,超越难得,占有通过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技巧反复练习即可获得,但是超越需要的却是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教师直接教的方式对这一能力的习得会很乏力,因此学生课程理解成为成功获取这些能力的必要。

endprint

三、学生课程理解何以可能

1.内因:学生是课程中能动的主体

理解可以解释为理解主体运用已有经验并借助一定的帮助对理解对象意义的再现或者创生,获取经验、寻求帮助显示出了人这一主体特有的能动性,这一能动性在学生课程理解上体现为对课程想的能动性和做的能动性。在心理学上,想的能动性主要指的是学生认知系统的成熟,具备注意分配、知识表征解读的能力,并能在知识表征之间建立起联系;做的能动性指的是学生运用一定心理科学方法策略、排除影响理解的相关变量去解决理解问题的能力,具备信息加工的能力,并在对理解的决策与推断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理解策略。在教育学上,想的能动性是指学生具备接受教育后的宽阔视野,在接触过各门学科课程后,学生理解问题的视域、视角都会发生变化并逐渐地丰富起来,他们会用学科的视角去看待理解对象,因此理解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会增多。学生每天面对的是由学科课程组成的综合环境,这种近距离的氛围使联想更容易产生;做的能动性指的是接受教育后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因此学生比较容易区分主客观理解,能够科学地和人文地进行课程理解。此外,学生还能实践地理解课程,学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能动的反映论,在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结合物性和人性,更好地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道德关系,这在客观上也会使学生的理解符合伽达默尔式的实践理解论。理解是人的理解,学生具备了人,特别是教育意义上人的能力,所以学生课程理解是可能的。

2.外因: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

理解可以被看作是认识的动力,因为课程理解当属认识论范畴,理解的宗旨是达成认识,它是认识的前奏,可以说没有理解的先行就没有认识的后觉。但理解并不是认识的源动力,理解虽对认识有促进作用,可认识并不为理解而认识。认识的源动力应是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是认识论中诸多行为的动力,也包括课程理解,因而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也就构成了学生课程理解的外部动因。外部动因虽然只是动因的一个方面,但其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学生课程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这一矛盾,但它们一定会遇见矛盾的变体,亦或是矛盾的呈现物——好奇与未知、难题与无解、希望与期望……以上这些分化了的矛盾正是从微观层面促进了学生的课程理解,使学生理解有了外部诱因,最终使课程理解可能。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的课程理解应是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教师理解后的行为应是辅助性的,而不应代替学生的课程理解,因为尽管教师理解导向学生的认知矛盾,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矛盾。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二是由于时空背景的变化。此外,兴趣作为求知欲和无限知识矛盾的衍生物,从侧面维系着学生的课程理解,从而延长了学生理解的注意。总之,求知欲与知识的矛盾是学生课程理解不可或缺的动因。

3.保障:学生的场域资源

欲使学生课程理解稳定进行,少不了各方力量的保障。第一,国际教育呼吁体现生本价值的教育,这些先入为主的教育理念,能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舆论支持;第二,各式各样的教材是学生课程理解的主要对象,因为课程理解的核心是教材的理解,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内容支持;第三,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大多都是体现着学生自主性的政策,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政策支持;第四,教育专家对课程的研究,能让学生课程理解遵循教学规律,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五,学校以其较丰富资源、特色的活动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环境支持;第六,教师以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影响着学生,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帮助支持;第七,学生以其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为其课程理解提供了人力支持。以上这些经过梳理的学生场域资源,是让学生课程理解成为可能的保障。因为教育环境中的学生,最初是知识储备不足、经验欠缺、理解实践经历少、解决问题能力欠发达的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地理解课程而不借外力和资源,那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假如学生练就了利用各方资源理解课程的话,他也就实现了自我教育,这也是学生课程理解的最大功能——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学生课程理解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学生课程理解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宗旨所在,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所追求的。因此,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亦或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更是一种教育的目的。

————————

参考文献

[1] 张攀.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的问题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1.

[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7] [美]威廉F.派纳等.理解课程.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黄志敏.中美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教育与职业,2011(12).

[5] John D.McNeil.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New York City:Little,Brown & Company Limited,1985:5.

[6]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7] 熊传武.理解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李栋(1989-),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杨道宇(1978-),男,河南商丘人,渤海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王颖】

上一篇:母爱话题作文600字小学生三年级下一篇:团队拓展大赛策划书与园林模型制作大赛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