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带设置

2024-08-08

浇带设置(共8篇)

浇带设置 篇1

后浇带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减少或避免由于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间的沉降差异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需保留一段时间后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

1 设置后浇带的作用

1)从施工角度考虑,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常规的组织方式是划分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通常做法是在分段处留置施工缝,施工缝处理不好极易产生裂缝。若是改为留设后浇带,施工组织后浇带就作为一道独立的施工工序,经过组织由专业班组负责操作,并将后浇带作为一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容易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2)由于设置后浇带,缩短了建筑物该段整体现浇结构的平面长度,减小了一次性整体浇筑的面积,因而可以减小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破坏能力,起到减少裂缝的作用。不同工程设置的后浇带起的作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发挥其综合性作用。

2 地质条件对高层建筑设置后浇带的分析

高层建筑中主楼与低层裙房的连接处是否设后浇带,要根据上部结构及建筑物地基承载力情况而定,设后浇带有其适用条件,并非高层主楼与裙房连接处均要设后浇带。例如某框架剪力墙结构电信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15 220 m2,地上11层。设计图纸上主楼与裙房间未设后浇带,施工单位从减少裂缝便于组织施工的角度提出设置后浇带的方案,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才进行施工。从土力学角度分析,当建筑物处在岩石层或卵石层上其沉降变形量很小,这种情况高层主楼与裙房基础可以做成整体,不必设变形缝和后浇带;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高,在这样的地基上,高层主楼与裙房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应设变形缝,使主楼与裙房彻底脱开;当地基压缩性不高,沉降值差异不大,且沉降完成较快,所留后浇带补齐后,连成整体的结构完全可以承受剩余沉降差所产生的结构内力,在这种情况下应设后浇带。

3 特定施工条件对建筑物设置后浇带的影响

对一般工程来说,规范对伸缩缝的设置虽有规定,例如对室内或土中的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允许间距为30 m,对露天的地下室剪力墙为20 m。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如结构在施工期间处于不利的环境条件中,就需要对设置间距做适当增减,施工期间跨越一个冬季,对于一个建筑物来说,冬季是非正常使用状态,就不能按照正常使用状态去留置变形缝。

对一个实例进行分析计算:某建筑物总长60 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厚3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剪力墙内配双层ϕ10@150纵向钢筋。假设平均降温差为15 ℃,平均收缩当量温差为20 ℃。根据公式Lmax=1.5ΗE/CxarchαΤ/(αΤ-εp)计算可以得出允许最大伸缩间距Lmax=30.1 m,那么在剪力墙的中部就必须设后浇带,才能避免出现裂缝。

在上述实例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剪力墙的收缩温差减至10 ℃并加强混凝土材质和浇筑质量提高混凝土抗拉能力40%,仍按上述公式计算,允许最大伸缩缝间距Lmax=62.5 m,可以满足剪力墙不设后浇带的要求。

由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由于施工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建筑物是否设后浇带的影响较大。因此对于被承建的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针对该建筑在特定施工条件下进行必要的验算,从理论上判断该建筑是否设置后浇带,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另外从公式可以得出增强混凝土延性,增大配筋率减小钢筋直径即细筋密配有助于减少裂缝。从这个实例得出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对当前现浇板裂缝的控制。

4 后浇带设置的位置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至关重要,应选择在结构内力较小便于施工的部位。可以选择在梁、板跨度1/3范围内设置,宽度为800 mm~1 000 mm,各楼层留设均要上下对齐,不应左右错位。设计图纸上对设置的位置、宽度标注的都很清楚,必须按图施工,不能随意变动。

5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

对于剪力墙、梁、板后浇带的断面形式,设计图纸均有明确交代,有的还绘制了详图。后浇带的断面形式是保证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部位,必须精心施工。后浇带处必须事先支好模板,设计是企口式的不能支成平接式,更不能不支模留成自然槎。

6 后浇带的钢筋布置

后浇带处的钢筋可以断开,也可以不断开,但最好不要断开。如果断开要满足同一截面钢筋焊接、搭接的接头百分率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后浇带的钢筋应保证位置准确,要有成品保护措施,避免钢筋被踩弯或压弯,造成钢筋变形移位。

7 后浇带的施工

有的工程有后浇带,施工时先施工主楼,待主楼主体完成后,再施工裙房不留后浇带,而留成施工缝。这只能说是后浇带的一种变通形式,未按设计要求做。例如某框架结构工程,建筑面积12 500 m2,地上11层,由于裙房部分的原建筑未及时拆除,而先施工主楼,预留出梁、板钢筋,等原建筑拆除后主楼已封顶,这时才施工裙房,造成将设计的后浇带按施工缝处理。

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时间应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图纸上要求主楼施工完毕两个月后方可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是有时间限制的。后浇带在浇筑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后浇带混凝土中应掺入早强微膨胀剂,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并加强养护工作。

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施工期间,该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上时,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

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是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施工人员要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带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设和施工中钢筋被踩变形等现象,减少或避免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彭科范.浅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06,32(16):127-128.

浇带设置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施工技术

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合理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持久性与经济性。建筑工程中的后浇带的施工必须严格根据设计的方案、规范及工程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后浇带位置和大小及内部的分布。在施工过程,后浇带的浇筑与养护等问题都是影响其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建筑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我们应总结前人的经验跟具体情况分析,应从对模板的布置,混凝土的浇筑与混凝土的养护等的研究总不断提高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分析

第一,消除沉降高度差。房建项目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在房建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因为沉降不同而造成房建结构的裂缝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降低因为沉降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就必须要利用后浇带完成施工建设过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后浇带作用,将房建结构分为两个部分,等到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对于沉降量较大的施工项目,可以通过对沉降位置进行很好的混凝土浇筑处理,从而将其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对后浇带浇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不同受力情况的问题,对其不同受力情况进行有效的计算和确定后,需要对由于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进行很好的考虑,比如通过压力差和高度差的调整,从而保证整个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第二,消除温度收缩带来的影响。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温度的较大变化而造成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收缩,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热胀冷缩效果。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在混凝土施工结束两个月内。如果混凝土结构在收缩过程中受到一定的约束,则很容易由于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但是当内外温差变化较大时,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一旦产生温度裂缝后,就需要利用后浇带施工过程,对混凝土施工过程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从而降低混凝土收缩应力影响,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概率。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新混凝土结构和旧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连接处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良好施工,减少温度裂缝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设置

1、合理设置后浇带间距

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时,如果图纸没有留设,就必须根据图纸设置进行作业。根据具体的情况,不一定根据图纸的构件间距来进行留设,矩形房建物的后浇带间距最大为40 厘米,最小为30 厘米,但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平均温度来设置。

2、 合理设置后浇带宽度

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把结构的整体切割成互不相干的若干板块,时刻保证结构完整,尤其是楼板或者基础,受力作用处的钢筋通常不允许被切割断开,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完整的结构,而且还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在确实有很大的后浇带跨度的情况下,就要对受力钢筋进行一定的切割,保证后浇带完成浇筑后,进行对钢筋的焊接连接,以避免楼板因为两端过大的受力而造成的下垂变形。要求后浇带宽度最大为10米,最小为7 米。

3、 后浇带的位置选择

一般选在混凝土构件中最小受力处进行后浇带,不在剪力墙中部设置后浇带。而且梁、板反弯的附近也是后浇带的最佳位置。

4、 后澆带的断面形式选择

后浇带与混凝土结构通常要保证它们的断面一致性,避免浇筑后直缝的出现,以免因为受力的集中而引起机构变形。

三、 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1、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在房建中,需要根据房建结构的特性等对筑后浇带的材料进行选择,主要的混凝土材料应该不具备收缩效应,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制时,一些添加剂,例如掺和剂、减水剂等也需要进行适量的添加,从而使混凝土的配合比得到保证。除此之外,在房建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必须按照施工方案严格的进行,使模板的侧向压力能够被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工程的要求。在垂直后浇带进行浇筑的时候,还必须要注意模板钢丝网不能被损坏,同时还应该对混凝土的振捣环节进行监控,对混凝土模板以及振捣工具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出现混凝土流失的现象。

2、 后浇带的合理设置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也需要根据施工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在施工的过程中,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必须要与混凝土结构的断面形式保持一致。断面形式在一般情况下存在平直缝、V 形缝、阶梯缝还有企口缝这四种。断面的形式可以依据墙和模板的厚度进行确定,一般超过60cm适宜用企口缝,阶梯缝适用于厚度在30 - 60cm 之间的,而当厚度小于30cm,宜用平直缝,但是由于它的承载能力较弱,在后浇带浇筑施工中很少使用平直缝。在施工中,对实际的浇筑位置也要进行确定,分析混凝土构件的受力,选取的浇筑位置一般都是受力最小的混凝土构件,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最佳的浇筑位置一般是房建的梁、板的反弯点,后浇带不能设置在剪力墙中间区域内。对后浇带之间的距离也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没有后浇带位置的施工图纸,要根据相应的规范进行现场设置。对于矩形的房建而言,后浇带距离在30cm 到40cm 之间,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些其他的外界因素也会对后浇带的最小距离产生影响。

3、严格控制后浇带的浇筑时间、温度

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时,它的时间长短会因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后浇收缩带的浇筑作业要在两个月之后才能进行; 对于后浇沉降带,还必须对施工工序、成本等进行综合分析,考虑施工的具体情况可以提前进行; 对于后浇温度带,它的时间大约为60 多天的时候能够开始进行的浇筑作业。除此之外,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也会受到天气、材料等因素的限制,提前或者延后都需要在图纸上详细的标明。新旧混凝土的裂缝在浇筑过程中尽量要防止出现,这时就需要对浇筑温度进行准确的把握,根据研究得出,后浇带浇筑最适宜的温度为100℃。

4、后浇带的控制要点及配筋设置

为了使后浇带的浇筑质量得到提高,对后浇带内存有的污水、杂质等,要在开始进行浇筑前对其彻底的清除,与此同时,也要使后浇带的表面保持一定的湿润。模板在浇筑的时候也要对其强度进行控制,安装模板的时候必须按照所给的图纸进行操作。为了防止后浇带内的外露钢筋被污染物腐蚀,需要在清理工作完成之后对其密封处理。在房建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时,可能会对连接房建结构的钢筋进行切割,各结构之间的联系是保证结构质量的基础,所以钢筋切割不能对所有的结构进行操作,例如基础或者楼板的钢筋,房建的整体荷载都承受在它的钢筋上,钢筋必须连续。但是对于必须切割的受力钢筋,在浇筑之前,需要焊接进行处理过的钢筋,确保结构的强度能够满足要求,避免房建结构产生变形。

总之,后浇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我国施工单位普遍采用,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需要技术人员在遵循标准的同时加入个性的创新,通过实践解决建筑差异沉降、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应力变形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红丰.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新材料新装饰,2014(1).

[2]尹永静,温晓阳.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4).

浇带设置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建筑物中,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往往需要设置变形缝,然而从建筑的角度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平面布局。通过多高层建筑或其它构筑物的工程实践,表明在总体布置上或构造上可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设置变形缝。既可解决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问题,又可以解决高低结构的沉降变形协调问题,这就是留设后浇带。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的沉降差、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小温度收缩影响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主楼与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建筑物的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措施,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除设计规定外,在施工期间必须根据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后浇带,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木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后浇带的功能,并主要就钢筋混凝土后浇带的合理设置及主要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最终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裂缝、渗水等情况。

福州某大厦工程为地下1层,地上24层,在地下室主楼与裙房交界处设一道1000m宽的后浇带,下面就结合工程实际,对后浇带的设置与施工进行阐述。

1 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1.1 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木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现浇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前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实际标高相一致。

1.2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前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2 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缝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

后浇带的设置分两类情况,一类是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另一类是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本工程具体设置如下:

(1)后浇带根据结构设计图纸进行设计,位置在梁、板的弯点附近,其结构受力较小,宽度为1000mm;

(2)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没有断开,并根据设计要求一次性配足了钢筋;

(3)后浇带模板支撑采用与其他梁板分开的独立支撑系统,并要求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4)后浇带断面采用设计节点详图进行施工,对于板,采用了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采用了留企口缝的技术措施。

3 后浇带的施工

3.1 模板支设

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3.2 结构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

(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Φ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Φ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cm)。

(3)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3.3 浇筑结构混凝土后施工缝的处理

(1)本工程采用钢丝网模板进行施工缝设置,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水应呈雾状),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

(2)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用水和空气)清理表面。

3.4 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1)对于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

(2)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用砂浆做出宽5cm,高5~10cm挡水带。

(3)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顶部用木模板或铁板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

(4)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层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

(5)地下室处墙竖向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可采用砌砖保护。

3.5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1)不同类型的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本工程为施工后60d进行浇筑。沉降后浇带在建筑物基木完成沉降后进行。本工程为结构封顶2个月后进行浇筑。

(2)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掺入早强减水剂,且应认真配制,精心振捣。由于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求膨胀剂的称量由专人负责。所用膨胀剂和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并适当延长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以使混凝土搅拌均匀。养护时间不得小于28d。

3.6 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

(1)后浇带施工时模板支撑应安装牢固,钢筋应进行清理整形,施工的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护混凝土密实不渗水和产生有害裂缝。

(2)所有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3)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必须按规范的要求留置强度、抗渗试块。

4 结束语

对于建筑物后浇带的施工必须根据设计、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混凝土前保护、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等几方面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采用钢丝模板封堵竖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允许有少量水泥浆外漏。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压力水冲洗施工缝表面,清除浮浆、碎片,露出石子,同时也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再将钢丝网片拆除。经处理的垂直施工缝,表面粗糙干净,凹凸不平,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很强,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的整体性。后浇带的施工缝处理后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防止杂物、污水等进入后浇带内,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

参考文献

[1]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浇带设置 篇4

【关键词】工程;施工;后浇带;措施;方案

本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为地下1层、地上4层的框剪结构,其平面尺寸196m×66m。由纵向4道、横向1道1000mm宽后浇带将整个平面划分为10个施工段。后浇带长达460m。

1.后浇带的留设及支模

1.1 地下室底板、外墙后浇带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中,底板、外墙后浇带防水是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工程地下水位-4.70~-4.50m,底板底标高为-4.60m,根据作业方案,人工挖孔桩施工阶段采用的深井降水措施,在垫层施工后停止。为防止地下水产生突涌,采用对底板后浇带处混凝土垫层施工进行加厚、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局部配筋等措施(见图1)。

后浇带封闭前的防水应构成一个整体,因而后浇带处基础梁的防水处理需事先安排,不可遗漏。为方便施工,该部分基础梁侧模宜采用砖模,抹平后做防水。

外墙后浇带防水做法,由于施工中支模加固、混凝土浇捣等影响,极易造成护墙及防水层的破坏。为使外墙后浇带施工缝处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施工缝可做成凹凸形,并加3mm厚、300mm宽的钢板(见图2)。

1.2 后浇带支模及施工缝处拦截设置

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砼尚未浇注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带内砼设计强度达到其强度值的75%后,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拆除。在后浇带浇注砼后,跟踪沉降观测随同整个沉降观测记录在案。

后浇带两侧垂直施工缝采用钢丝网模板,钢管(钢筋)加固,并在竖向施工缝两侧处设置木条。以保证新旧混凝土衔接光滑平整。

为预防采用一次性单层钢板网而造成混凝土及混凝土浆流入后浇带,不易清理。施工中采用以下做法:梁板底筋用与砼同成份水泥砂预制(条)块(形如阴栏坝)来搁置底筋,避免混凝土从底筋下涌入后浇带。对于墙和较深的梁(≥600mm),则采用双层网作一次性模板,双层网中一层为钢板网,一层则为细网眼铁丝网,两层网片可事先绑扎固定在一起。双层网用定型钢筋支撑,定型钢筋与底筋、面筋焊接固定。

2.后浇带两侧砼浇捣及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2.1混凝土浇筑

根据分块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流水作业要求进行。浇筑混凝土前须检查钢丝网模板的加固和支撑。

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钢板网模板的距离(采用Ф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Ф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cm)。混凝土浇筑厚度(≤300mm),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为保证混凝土密實,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2.2 浇筑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允许有少量水泥浆外漏。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冲毛处理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后,应派专人掌握初凝和终凝时间(一般白昼初凝3~4h,夜间5~6h。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以便选择最佳时间进行冲洗。冲洗的压力水应呈雾状。终凝前用压力水冲洗施工缝表面,消除浮浆、碎片,露出石子,同时也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再将钢丝网片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经处理的垂直施工缝,表面粗糙干净,凹凸不平,确保新旧砼粘结力,有效地保证了砼的整体性。

若冲毛局部不理想,可采用人工凿毛,但要掌握时间(一般为浇筑混凝土后的第二天)。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先进行修补。

3.预防外界水及杂物侵入底板后浇带的防护措施

后浇带的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设法防护,顶部应遮盖,四周用临时栏杆或围护砌体围护,防止后浇带内垃圾堆积难以清理与施工过程中钢筋被污染、踩踏。

3.1地下室底板、外墙后浇带

(1)基础垫层时,宜将后浇带处基础垫层降低50mm~100mm,以便处理施工缝、清除垃圾和排除积水。每隔50m设一集水坑,以便及时排除雨水和养护用水。

(2)为防止外界雨水从侧墙外流入带内,在后浇带两端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砌起高度高于地下室底板高度,墙两侧抹防水砂浆。

(3)在带宽两侧50cm 处用砂浆或砖砌垒起宽5cm左右的挡水带,以防止地下室底板施工积水流入后浇带。

(4)为防止地下水渗入带内,在带内用防水砂浆抹底灰。

(5)为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内,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拆除模板并清理干净后浇带,用混凝土预制盖板封盖带面。

3.2 楼板面后浇带

(1)在后浇带两侧用临时栏杆围护,临时通道架设离楼面200mm高 左右的密铺脚手板,防止钢筋被踩踏及水平运输过程砂浆或砼泻落的污染。

(2)在每一跨的梁底模设置一块300mm ×梁宽的活动插板,便于清理污物时开启。

4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4.1 后浇带内积水污物和施工缝界面处理。

浇筑前先清除钢筋表面锈层,施工缝处砼表面重新凿毛,浇水冲刷干净并保持24h湿润。在底板后浇带尽端100cm 范围内增加后浇带 ,深度50cm,做成带内积水坑。后浇带底部用防水砂浆抹出 1%坡度,其坡向积水坑。

(1)浇筑前用喷枪(用水和空气)清理底板表面的流浆、铁锈粉末、零星砼渣屑和积水冲洗往积水坑。积水坑处设抽水泵,将坑内积水抽至地面排水沟的阴井,50cm坑深同时可用于沉积杂物,不需清理。

(2)在施工缝处刷二度纯水泥浆后,立即浇捣砼。

4.2后浇带混凝土质量要求

(1)后浇带内的后浇砼,使用无收缩的砼灌实。无收缩砼采用掺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与早强减水剂。砼的强度比先浇砼提高一级。后浇带砼浇筑后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2)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根据先浇灌的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时间而定。不同水泥品种、不同水灰比、不同的温度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要区别其收缩完成的时间而定,设计要求以施工后42~60d天进行浇灌,本工程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不少于30天。

5.应用效果

浇带设置 篇5

一、后浇带在设计中的要求

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

备, 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 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 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后浇带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等, 接缝形式应加以明确。

3、后浇带内钢筋有断开搭接、贯通不断、增加附加筋3种。

4、后浇带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

有的规定不少于2周, 有的要求不少于6周, 以至更长时间。

5、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 矩

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 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 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 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二、后浇带按照其作用分类

1、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收缩后浇带。

2、高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3、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三、后浇带的施工要点

1、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

外加剂品种, 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 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

2、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 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3、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

土的质量, 因此, 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 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4、混凝土应搅拌均匀, 否则会产

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 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5、后浇带砼应密实, 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 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6、在预应力结构中, 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

7、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

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 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 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8、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 形状为“U”字型。

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

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 应按规范规定, 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 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

1 0、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 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四、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支撑

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 (钢丝网模板) 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对地下室较厚底板、大梁等属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 两侧必须设置专用模板和支撑以防止混凝土漏浆而使后浇带断不开, 对地下室有防水抗渗要求的还应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 以防后浇带处渗水。后浇带保留的支撑, 应保留至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方可逐层拆除。

2、后浇带浇筑前的技术措施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会产生干缩变形导致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 对此采取下列措施以防止后浇带产生裂缝。

3、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钢

丝网或堵头板作侧模, 堵头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刻槽, 后浇带的形式按设计要求, 若设计无明确要求时采用何种形式视具体隋况定。其中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平直缝, 并安装钢板止水带,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锈层, 混凝土表面凿毛。若采用快易收口网或钢丝网, 网不拆除不需凿毛, 清理混凝土表面杂物, 并用压力水冲洗。

4、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

行防护, 局部应覆盖, 四周临量拉杆围护, 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污染, 保证钢筋不被踩踏。

5、后浇带后浇浇混凝土定要用收

缩混凝土, 掺用微膨胀剂, 精心振捣密实, 注意浇水养护, 一般不少于24小时。

6、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 施工时应用堵头板, 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

五、效益分析

通过设置后浇带, 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 加快了施工进度, 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 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 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 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六、结束语

建筑后浇带的施工, 必须要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具体情况, 合理设置后浇带位置。应从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混凝土浇注, 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的保护, 后浇带浇注施工等多个方面, 采取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以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摘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是目前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对后浇带设计和施工中应明确和注意的问题作一浅析, 以更好地控制工程裂缝。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后浇带,后浇带施工,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年。[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年。

[2]车宏亚主编:《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3年。[2]车宏亚主编:《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3年。

浇带设置 篇6

一、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 总建筑总面积为27715.3㎡, 建筑基底面积2582.6㎡。其中, 地上18层, 地下一层, 高66.9m, 梁筏基础, 基础埋深-6.5m。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采用厚度为60cm的C35、P6抗渗混凝土, 壁板为30cm的C40、P6抗渗的混凝土, 地下室顶板为45cm厚的C35、P6抗渗的混凝土, 平面形状为“□”。地下室底扳、侧墙和顶板均设置纵横两道后浇带, 后浇带宽度为1000mm, 位置在1轴和5-6轴成十字形设置, 后浇带总长度合计约为700m, 厚度同梁板厚。底板与顶扳的钢筋均为双层双向, 中间设有一道钢筋网片。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密集, 该处位置的钢筋搭接长度为950mm, 并有4mm厚的止水钢板, 因此对后浇带的处理比较复杂。

二、后浇带的作用

后浇带是建筑地下室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下室之所以要进行后浇带设置, 主要是因为后浇带对地下室工程来说起着突出的作用, 笔者总结如下:

一方面, 后浇带能够解决地下室存在的沉降差的问题。一般情况下, 高层建筑与地下室都会被看作是一体, 因为在建设地下室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进度也会非常慢, 所以做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后浇带, 也就是将整个工程分成两部分, 施工结束之后, 在对后浇带进行施工处理, 这样地上建筑工程与地下建筑工程就会成为整体。但是在地上以及地下建筑建设时, 受力状态并不相同, 进而出现了沉降差, 这对整体的建筑工程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因为地下荷载与地上荷载相比要小很多, 为了缓解地上建筑工程荷载大的情况, 可以使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减轻基础土压;第二种是深埋, 这样地上建筑的荷载就会相同的减小, 其沉降量也就会相应的变小, 而在地上建筑工程施工时, 采取的方法正好与之相反, 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压, 这样就增加了地下建筑的荷载, 其沉降量也就会相应的增加, 两者之间的沉降差相互综合就会建筑工程整体比较稳定, 不会出现严重的沉降差现象;二是可以调整施工顺序或者施工时间, 比如可以先对地上建筑进行施工, 施工结束之后, 其沉降量就会有所了解, 之后再进行地下室的施工, 依照所得沉降量进行设计施工, 尽可能让两者沉降量接近。也就不会出现严重的沉降差。

另一方面, 能够降低温度收缩影响程度, 一般混凝土工程建筑都会出现温度收缩的问题, 因为混凝土结构在温度的影响下, 会出现水热化现象, 伴随着这种现象, 混凝土结构膨胀与收缩情况就会比较严重, 甚至会出现裂缝。正常情形下, 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要完成收缩量, 其持续的时间需要1、2个月, 但是尽管如此, 混凝土结构依然存在应力缺失现象, 这种现象对混凝土质量非常不利。但是如果设置后浇带之后, 就能够避免这种问题, 因为后浇带的设置, 增加了收缩空间, 也就是混凝土结构有足够空间来释放自己的力量, 除此之外, 设置后加带之后, 混凝土结构抗拉强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这样即使存在温度应力, 对该材料的的结构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三、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作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 在具体设置时, 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 其中施工重点就是“放”, 尤其是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这是由于该结构存在明显的温度应力, 这种方法能够让其中的约束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进而提高该结构的质量。但是后浇带的设置并不是只有这一种方法, 设计与施工人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重点解决间距以及宽度的问题, 这样后浇带的作用就能够充分的显示出来。

四、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施工

地下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步骤非常多, 概括起来首先要对顶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其次再进行施工缝的处理;最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上述步骤开始到结束, 都要进行质量控制, 避免出现差错。接下来, 笔者详细介绍。

1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

其主要施工工序如下:首先, 对后浇带两侧进行浇筑, 但是要注意浇筑的厚度, 在此之前应该制定相应的方案, 施工时必须遵循方案, 因为一旦浇注厚度超过一定的范围, 其中的钢丝网就会出现向外凸出的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厚度增加, 其侧压力就会随之变大, 进而出现了凸出的现象, 而影响整个浇注的尺寸;其次, 如果垂直施工缝使用的材料是钢丝网模板, 在在其浇注以及振捣时, 也要主要浇注的厚度,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振捣设备与钢丝网模板之间的具体距离, 因为适宜的距离能够避免水泥流失, 通常情况下, 如果使用的振捣器型号是Φ50mm, 其与钢丝网模板之间的距离应该是≮40cm;而如果使用的振捣器型号是Φ70mm, 其处于钢丝网模板之间的距离应该是≮50cm。

2地下室顶板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依照本工程特点使用的垂直施工缝是钢丝网模板, 在对其进行处理时, 要按照一定的步骤与要求, 如果混凝土已经呈现出凝结的状态, 需要用压力水将其冲洗一遍, 压力水应该呈现的是水雾状态, 与此同时做好清理工作, 尤其是要保证钢丝网片的清洁。混凝土完全处于凝结状态时, 开始拆除钢丝网, 之后施工缝还需要进行彻底的冲洗。如果在处理过程中, 混凝土表面已经呈现出完全的硬化状态, 就要对其进行凿毛机处理, 确定其表面处于最佳的状态中。

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浇注后浇带混凝土前, 用水冲洗施工缝, 保持湿润24h, 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的积水, 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 可以采用膨胀水泥配制, 也可用膨胀剂和普通水泥配制, 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入早强减水剂, 且应认真配制, 精心振捣。

结语

综上所述, 可知在建筑工程地下室采用后浇带的方法效果比较好, 只要在施工期间注重其施工技术要点, 比如对顶板混凝土浇筑时, 就要注意浇筑的厚度, 而且在振捣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振捣器与钢丝网模板之间的距离。

摘要:为了降低施工难度, 加快施工进度, 建筑工程地下室都会设置后浇带。本文首先介绍了后浇带的作用;其次概述了地下室后浇带的设置;最后探讨了其施工技术, 希望能够为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设置,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浇带设置 篇7

关键词:后浇带,约束拉力,抗裂,设计,施工

0 引言

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比原规范严格了,要求在结构设计中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项措施中,我国常用的方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但长期以来后浇带的设置方案比较混乱,因后浇带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结构开裂的事件屡见不鲜。

不同的后浇带设置方案会在穿越后浇带的钢筋中导入不同的约束拉力,从而影响后浇带的抗裂效果。约束拉力越小,抗裂效果越好。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分析模型,从而确定合理的后浇带设置方案。

1 后浇带中连续钢筋的约束拉力及各因素对约束拉力的影响

当贯穿后浇带的钢筋全部采用搭接时,后浇带中的钢筋不会产生约束拉力。但事实上梁底纵筋数量较多时,全部截断采用搭接方法也不合理,尤其当梁底钢筋数量较多时将难于操作。因此,下面针对具有一定纵向连续钢筋的情况进行讨论。

假定在后浇带内钢筋全部截断的情况下,由于相邻分区的楼面收缩(包括自身收缩和温度收缩)使后浇带所在跨的跨距被拉开的距离为Δ(此Δ只包含直接引起约束拉力的跨度变化,不包含相邻楼层的同向收缩),可以建立如图1所示的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了实际可能采取的反拱值δ。为便于分析,假定后浇带处于跨中位置。

由于模型的对称性,可以简化为如图1b)所示的受力情形,即偏拉杆件模型。连续钢筋总面积用As代表,钢筋总拉力为T,其作用点在总钢筋的重心位置,距离梁底的距离为as,总拉力T的值可以由力法求解。

拉力Tx位置处混凝土截面的偏心距为:ex=c+(δ/a)x-δ-as

则梁段内产生的偏心弯矩为:

M(x)=T·ex=T[c+(δ/a)x-δ-as] (1a)

而与T对应的单位力产生的偏心弯矩为:

Μ¯(x)=c+(δ/a)x-δ-as(1b)

至此,可写出如下力法方程:

Δ=ΤbEsAs+2ΤaEA+20aΜΜ¯EΙdx (2)

将式(1)代入式(2)整理后可得连续钢筋的约束拉力T的计算式:

Τ=Δ2aEA+bEsAs+2aEΙ[(c-as)2-(c-as)δ+13δ] (3)

其中,EA,EI分别为梁段的抗拉刚度和抗弯刚度;Es,As分别为钢筋的弹性模量及连续贯穿后浇带的钢筋总面积。

对式(3)进行分析可以知道,穿越后浇带的连续钢筋面积越大,则约束拉力T越大;总钢筋的重心位置as越高,约束拉力T也越大;后浇带宽度b越小,约束拉力T也越大。约束拉力的大小反映了后浇带的抗裂效果,T越大,则后浇带的抗裂效果越差,T越小,则设置后浇带后结构开裂的风险越小。

因此,应尽量减少穿越后浇带的连续钢筋总量,对于楼板内钢筋,由于便于焊接或者允许采用搭接方案,均应作断开处理;在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后浇带的宽度;连续钢筋重心位置as越低,导入的拉力越小,应将梁腹纵向钢筋和梁顶纵向钢筋尽量截断,只保留梁底钢筋连续贯通,以使拉力减至最低。

2 后浇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按其作用分为两种: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称为沉降后浇带;2)为防止混凝土自身凝结收缩开裂或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称为收缩后浇带。对于前者,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根据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时,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应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对于后者,采用设置收缩后浇带的方法可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地上结构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伸缩缝间距不宜超过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措施,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方法,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筋配筋率。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可以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同时提高地下室顶板及外墙的配筋率。

必须指出,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代替伸缩缝,二者的作用并不相同,不能等同起来。

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搞一刀切,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跨度的1/3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不宜错开。

3后浇带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或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并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或钢筋被压弯,踩弯。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涂刷界面剂,及时浇筑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大一级,并且采用掺加了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防止新老混凝土接缝收缩开裂。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宜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并应有专人负责。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做好养护工作。

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两侧结构处于悬臂受力状态,不能拆除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方可由上向下顺序拆除,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会造成板边开裂,承载力下降。

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对收缩后浇带一般不宜少于两个月,通常认为这时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已完成60%以上,对沉降后浇带,应待高层建筑主体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即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先沉降,以释放一部分差异沉降。

4结语

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减少收缩应力,在施工后期,浇后浇带混凝土,使工程变成整体,以利用后浇带控制裂缝并达到不设置永久伸缩缝的目的。通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认真设计,精心施工,一定能在工程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浇带设置 篇8

0防空地下室后浇带的设置

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其原理是以设置临射性变形缝的方法释放大部分约束力。然后,用强度较高的膨胀混凝土填缝,既后浇带方法以抗衡残余的应力。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技术措施来解决建筑结构预控沉降或伸缩的调整方法,达到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多附建于民用建筑地下,因此,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设置必须兼顾防空地下室和地面民用建筑结构的特点来统筹考虑设置。

1.1设置的一般原则

后浇带设置的位置、间距、断面形式应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工程地质、基础形式、结构受力、上部结构布置、现场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通过设计计算来确定。防空地下室后浇带设置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考虑确定设置后浇带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用于解决地基沉降差的后浇带,为后浇沉降带;主要用于解决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后浇带,为后浇伸缩带。

(2)后浇带设置位置和宽度的确定。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以及变形较小部位。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带宽不宜小于800mm,也不宜大于1000mm,避免应力过于集中和便于组织施工。

(3)后浇带带内的结构主筋不宜在带中断开,带内混凝土则应遇梁断梁,遇墙断墙,遇板断板,全断面贯通设置后浇带。

(4)后浇带带内混凝土强度的确定。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时间根据后浇带性质由设计计算确定,同时要求混凝土不得少于28天保湿养护。

(5)当超长结构设置后浇伸缩带时,间距一般应控制在30-50m内设置。当高层建筑与裙房并设有防空地下室时,设置后浇带宜设置在裙房一侧,不得设在主楼内,其位置应设在主楼边柱第二跨裙房内。并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的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并引起结构内力。

(6)当考虑有抗渗要求时,后浇带断面接缝形式宜为企口式或阶梯式,并在接缝中部设置止水条或止水带,外部采用附加防水层。本文建议采用钢板止水带效果最好。

1.2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

(1)人防地下室口部防护设施范围内不宜设置后浇带。因为人防口部是人防地下室防护最重要的部位,同时人防口部防护设施与室外出入口或非防护建筑相连而成,为防护最薄弱的地方,结构受力复杂,应力特别集中,在人防口部范围内,各种防护设备布置特别集中,并且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整体等特点。在防空地下室口部防护设施设计中,对防护设计有专项要求:口部的合理建筑布局、密闭防毒设计、临空墙设计、门框墙设计、孔口设计、进排风口设计、口部穿各种管道的设计等人防防护设计规定外,且对施工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如果在人防口部防护设施范围内设置后浇带,势必直接影响到其防空地下室建筑结构整体性,受力结构容易得到破坏,大大降低或削弱其防护功能,而且后浇带的功能受到口部结构复杂,设备集中,带内混凝土全断面不能完全断开而得不到发挥,并且给施工也带来极大难度。因此,防空地下室口部防护设施范围内不宜设置结构后浇带。

(2)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口部具有双重性,它要同时满足平战两用功能的要求,即满足平时使用功能,又要满足人防地下室的战时使用和口部防护功能。根据它的特点,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宜设置沉降缝。因为在室外出入口连接通道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地基承载差异大,而对不均匀沉降敏感;工程形状变化突然,而应力集中;温差大,而温度应力大等原因,造成的结构变形依靠施工后浇带的临时“抗、放”效应难于解决。所以,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不宜设置后浇带,只能设置沉降缝。

2 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施工需注意的问题

总结工程实践,本文认为在处理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2.1 要注重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1)后浇带的平面位置,断面形式及接缝防水处理的做法。当施工图纸中设计明确时,必须依照设计要求施工。当设计不明确,施工确需设置时,必须依照防空地下室后浇带设置的原则和规范要求,施工单位预先确定设置方案,报监理后按设计审核确认实施,不能施工到位时临时决定处理。

(2)后浇带内的结构主筋在后浇带内的处理方式,是连续或是断开,要根据确定的处理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要求,确保后浇带带内的主筋满足结构技术要求规定。

(3)对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撑要求。后浇带跨内两侧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应一次性安装成型到位,并且使用独立支撑系统,以方便后续施工。同时,必须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并养护好后,方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原则拆除模板支撑,以确保建筑结构均衡承载受力不被破坏,混凝土表面不开裂表面平整。

2.2 确保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1)对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带内的保护工作要求。对后浇带部位的基础、底板、墙体、顶板应加设临时护栏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垃圾、材料等的堆放,造成后浇带处的应力传递而减弱约束应力的释放。也可加设临时挡水带或集水井等,以防止后浇带处的钢筋污染,并及时清理后浇带接口缝和带中积水和建筑垃圾。

(2)做好工程所用各种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及试验,确保满足对后浇带的设计质量要求。

(3)后浇带带中的结构主筋在带中连续通过时,确因调整困难需要在带中断开,要首选机械连接或焊接,并必须满足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连接率不得大于50%的规范要求。在制安后浇带跨内钢筋时,应加密拉结筋、支撑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两侧混凝土时要对称浇筑,以保证后浇带内主筋不走形不移位。

(4)后浇带两侧接缝处宜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制安钢丝网片时必须绷紧钢丝网,钢丝网片与钢筋支架必须绑扎结实、牢固,以便于施工及保证断面企口成型。并要求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终凝前,把流淌到带内的混凝土浆块敲碎,以便后期清理干净。

(5)后浇带接缝处止水带的处理。防空地下室后浇带接缝处不宜留成直槎;止水带的埋设形式有:遇水膨胀止水带、橡胶止水带、钢板止水带等埋设。选择钢板止水带止水安装时,钢板止水片接头必须搭接焊接,搭接长度≥50mm,搭接处四个方向需满焊接,焊接处无渣、咬肉、气泡等,以确保后浇带接缝处不渗水漏水。

(6)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1) 带内混凝土必须较两侧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且具有微膨胀效应,必须预先做好配合比试验并满足设计要求,有抗渗要求时还应做抗渗试验。控制好带内混凝土浇筑时间,设计明确时,按设计要求。设计没明确时,掌握原则是: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混凝土浇捣完60天之后,最少不能低于40天;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或者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并且相对较稳定时,预估高层与裙房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量处在控制范围之内时,浇筑混凝土。

(2) 浇捣后浇带内混凝土之前,应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同时,将带内两侧混凝土凿毛,将带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施工缝,排除表面积水,两侧表面混凝土保持湿润24小时。在浇筑时,在界面处涂刷与带内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确保后浇带内混凝土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接良好。并掌控好后浇带的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严格按配合比计量进行搅拌;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避免产生局部过大过小的膨胀,影响工程质量。

(3) 混凝土振捣时,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避免强振与贴边框,适当延长振捣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避免形成贯穿通缝。当采用钢丝网做隔断时,钢丝网片之间的接口及两侧保护层的接口必须封闭,要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有必要时可采用钢钎捣实垂直施工缝处的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抗裂性。在混凝土初凝后应用木抹子抹平混凝土表面,并压光数遍,减少表面裂缝产生。

2.3 注重后浇带处混凝土浇捣前和浇捣后的保护工作

(1)因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跨内的梁板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这期间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松动、移位,否则可能影响各部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要严格要求这部分模板支撑体系必须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按序拆除,不得强拆、乱拆、防止在拆除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影响结构安全。

(2)后浇带内混凝土浇筑完后,要及时加强养护,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进行。同时养护时间控制在不少于28天,并可采取草袋、麻袋湿砂或采取喷洒混凝土养护剂养护。使后浇带处混凝土做到保温、保湿养护,避免表面裂缝产生。后浇带混凝土强度在未达到1.2N/mm前,严禁在其上施工操作或踩踏等,以保护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防空地下室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设置,是解决防空地下室结构工程中混凝土收缩、地基差异沉降、增大伸缩缝间距、减少永久性变形缝等问题的有效技术措施。同时,结合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特点,把握防空地下室设置后浇带的设计规范规定和原则,注重施工质量和技术措施,同时,运用技术手段,我们就能在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设计施工中,有效地预控结构变形缝的产生,减少工程额外的投入,确保防空地下室的防护功能不受影响,达到满足平战两用功能的作用和效益。

摘要:在防空地下室设计施工中, 要认真对待后浇带的设置。同时, 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设置必须兼顾防空地下室和地面建筑结构特点, 统筹考虑, 重视施工中技术措施和管理。

关键词:防空地下室,后浇带,设置,施工

参考文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34-2004)

上一篇:贷款利率下限论文下一篇:资源产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