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安全检测抽样技术

2024-10-20

蔬菜安全检测抽样技术(精选8篇)

蔬菜安全检测抽样技术 篇1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 作为机器制造重要手段之一的焊接技术, 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的各个部门。焊接结构的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各样不符合设计或要求的缺陷, 为了对焊接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和管理, 必须要借助各种方式来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无损检测就是承担焊接质量检测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焊接质量管理出发, 首先分析了无损检测的重要性以及焊接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设计流程。重点分析了无损检测中抽样技术的应用, 并且阐述了抽样检测体系中的两种不同标准的抽样方法, 并对两种抽样方法作了比较分析。最后, 从质量管理理论出发, 研究了焊接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理论中所处的阶段, 并根据质量管理理论, 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抽样技术,无损检测,焊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一、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 作为机器制造重要手段之一的焊接技术, 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的各个部门。一个国家的焊接技术发展水平往往也是其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之一[1]。

焊接结构的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各样不符合设计或要求的缺陷, 为了对焊接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和管理, 必须要借助各种方式来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无损检测就是承担焊接质量检测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无损检测只是通过一种抽检的方法来保证焊接质量, 因此, 在无损检测过程中, 抽样技术的合理运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焊接质量检验的普遍性和代表性[2]。本文就从焊接质量的管理入手, 重点分析抽样技术在焊接质量检验中的应用, 使得抽样技术越来越好的为焊接质量检验和管理服务。

二、无损检测与焊接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对焊接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和管理, 必须要借助各种方式来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焊接检验就应运而生。焊接检验是焊接结构制造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 是保证焊接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焊接检验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查出焊接接头中的缺陷, 并且应接相应的标准或规定, 对焊接接头质量作出评定[3];另一方面是对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工艺条件进行检查, 查出可能影响焊接接头质量的工艺条件的改变, 并且予以监督改正。无损检测则是实施焊接质量检验的主要工艺方法和有效的质量检验手段。通过无损检测的数据结果与施工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规范、合同等规定相比较, 以确定其质量等级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无损检测的作用在于监控焊接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 因此, 无损检测是焊接结构生产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基础和手段[4]。

由于大型项目在焊接施工过程中, 成千上万条管道系统非常复杂, 对这些复杂的管道系统进行焊接和检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 而且会因为人为因素造成许多差错, 给工程质量带来许多隐患[5], 因此, 无损检测与焊接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对整个焊接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信息化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对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管控, 从而实现整个工程的过程控制。

焊接管理信息系统目的主要是每天将已经完成焊接的焊口按管线号、焊口号、焊工号、焊接日期等进行输入, 然后将这些已经完成焊接的焊口按比例要求进行无损检测, 将检测结果输入系统, 自动根据焊接质量是否合格进行自动识别, 并对不合格焊口所在批次中焊口自动随机扩探, 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和焊接结果的情况自动识别并显示每条管线的完工状态[6]。因此, 该系统的基本功能一般包括标准数据库的建立、焊接管理、检测管理、日报表管理等模块。其基本的设计流程如下图1所示:

三、抽样技术与质量管理

(一) 抽样技术

焊接是一种典型的特殊过程, 可以通过外观检查、着色检查、磁粉探伤、真空泄漏检查、超声波探伤和X射线检查等无损检测对焊缝的缺陷进行检查, 但是由于这些检查的成本关系和经济效益, 我们只能对焊口进行一定量的抽检[7];所以, 为了更好的发挥抽样检测的作用, 科学规范的统计抽样技术尤为重要。当前, 随着国际化脚步的进程加快, 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的开发。通过多年的实践焊接施工经验积累, 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统计抽样检测体系。在这套标准中, 又分为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下面将逐一介绍。

在国内标准中, 抽样的方法主要是:首先把整个工程项目分成若干个子工程, 然后再把一个个子工程分成多个管线, 在每个管线中, 再次按焊工的不同分为成各个小块, 最后就是在各小块中, 按照规定的抽检比例, 随机抽出一部分焊口作为检测焊口。

而在国际标准中, 也是先把整个工程项目分成若干个子工程, 然后他们就直接把每个工程按焊工的不同分成若干个小块。而且在抽样的时候, 他们还根据规定的抽检比例, 先把小块再次分成若干个批次, 这里进行批次分割的时候没有确定的原则, 主要遵循的就是每个批次总焊口数的倒数不能小于抽检比例, 因为每个批次只能抽取一个焊口进行检测。如果一批中的焊口太多, 按照抽检的比例, 就不止有一个焊口要进行抽检了;这样就违背了一个批次只有一个焊口抽检的原则。

通过对两种不同的统计抽样技术的比较, 可以得到下面的结果:

(1) 两种统计抽样技术都属于分层随机抽样, 而且都是三级抽样, 但不同的是, 每层内容有所不一样。国内三级分别是项目、管线、焊工;而国外是项目、焊工以及有多个有该焊工焊接的焊口组成的一个批次。

(2) 在国内统计抽样检测中, 它是从相同焊工焊接的焊口中按照抽检比例挑选部分焊口, 可以是一个焊口, 也可以是多个焊口。但在国际统计抽样检测中, 它在多个焊口组成的批次中只挑选一个焊口作为检测焊口, 是属于每层只抽取一个单元的分层抽样。

(3) 在抽检数量,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国内标准比国际标准抽检到的焊口数量要多很多。因为在国内标准中, 每个管线下焊工焊接的焊口数量很有限, 通常可能只有几道焊口, 而一般焊口的抽检比例都在10%左右, 这样, 每个焊工焊接的几道焊口中也必须抽取一道焊口拿去检测, 这样实际的抽检比例要远远高于规定的抽检比例。而国际上是把一个焊工焊接的所有焊口放在一起, 数量肯定比较多, 然后在从这么多的焊口中按照规定的抽检比例进行抽样,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抽检比例的升高。

(二) 质量管理

从质量管理发展的角度来讲, 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质量管理起源于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而发展, 也是质量发展的起始阶段。其次是统计质量管理, 最后是全面质量管理[8]。具体如下面图2所示:

1、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

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是指单纯靠检验或检查来保证产品质量或工作质量的一种质量保证方式。显然, 这是一种事后的质量保证和不经济的质量保证, 是生产者和管理者所不希望的一种质量保证方式。在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 由于生产规模小, 科学技术不发达等原因, 质量检验采用全数检验。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是指应用有关的数理统计方法, 捕捉过程中的异常先兆,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将异常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过程实施有效地质量控制, 以实现预防不合格或工作差错的目的。只有统计抽样理论发明和应用, 抽样检验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 统计抽样检验是唯一正确的抽样检验方法。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克服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三个不足, 提出的新管理概念。强调实现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 当前国内国际焊接抽样检验标准都是属于第二阶段, 也就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但是, 上面的两张标准抽样技术只是单纯的抽样检验, 没有进行统计分析, 更没有进行预测, 从这个角度看又像是第一阶段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从检验方式看, 国内国际焊接抽样检验是抽样检验, 又是属于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所以, 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本案例中的抽样检验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缺少了必要的统计分析和预测。

四、结论

无损检测是焊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一个必要手段, 而抽样技术又是无损检测在实现过程中一个重要方法;只有合理利用抽样技术和统计学中的方法, 才能更好的发挥无损检测在质量检验中的重要作用。同时, 在焊接质量管理过程中,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的思想, 强调实现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把焊接质量管理从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进一步升华到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参考文献

[1]杜子芳.抽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刘卫江, 白磊, 景泉.改进型分层抽样技术及性能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 43 (8) :114-117.

[3]Arijit Chaudhuri Using Randomized Response from a Complex Survey to Estimate a Sensitive Proportion in Dichotomous Finite Population[J].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 2001, 94:37-42.

[4]Carlyle W M, Montgotgomery D C, Runger G C.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in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J].Journal of Quality Tech, 2000, 32 (1) :1-17.

[5]闫在在.多元简单随机抽样及分层抽样回归估计法[J].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 22, (02) :122~126.

[6]任树林.抽样检验理论在SAP R/3系统中的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2) :177-179.

[7]张伟.两种抽样检验标准的应用比较[J].电子质量, 2007, (01) :41-43.

[8]香文瑛, 李燕.论抽样检验方法在产品质量检验中的重要性[J].统计应用, 2001, (09) :26.

蔬菜安全检测抽样技术 篇2

关键词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8.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 工作措施

1.1 仪器

台湾速测仪、RP-410速测仪、NC-800速测仪、PR-3速测仪、气相色谱仪。

1.2 样品

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敌敌畏、克百威、涕灭威的标准样品、蒸溜水。

1.3 实验条件

严格按照仪器的相关操作要求和使用条件。

2 实验方法

将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的浓度分别配制成0.1、0.5、1.0、1.5、2.0mg/kg,将敌敌畏、克百威、涕灭威的浓度分别配制成0.1、0.5、1.0mg/kg。按要求进行测定,对不同农药在各种仪器上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台湾机的阳性标准为对酶抑制率≥35%;RP-410的阳性标准为对酶抑制率≥70%;NC-800阳性标准为对酶抑制率≥50%;PR-3速测仪其结果判断是根据药片颜色变化深浅(蓝→白)进行的目测判断。

2.1 酶抑制率法与配套NC-800速测仪的检测方法

2.1.1 试剂准备

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2.1.2 检测操作步骤

2.1.2.1 样品提取 取2g果蔬样品(叶菜剪成宽度为1cm左右的菜样,块根菜取1cm左右的表皮样品)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mL(1万μL)缓冲液,振荡提取(摇动)2miN后,用滤纸在另一个三角瓶上干滤,滤出清液即为待测试液。

2.1.2.2 对照测试 在1cm比色皿中,用微量移液器加入酶100μL,加入缓冲液2.50mL(2500μL),混匀;微量移液器加入显色剂100μL,用微量移液器加入底物20μL;摇匀后,及时放入仪器样品池,按“对照测量”键进行测试。

2.1.2.3 样品测试 在1cm比色皿中,用微量移液器加入酶100μL,加入待测试液2.50mL,混匀;静置10miN后,再加入显色剂100μL,微量移液器加入底物20μL。摇匀后,及时放入仪器样品池,按“样品测量”键进行测试。

2.1.2.4 测试结果的判断 样品的抑制率在40%~50%时,为可疑农残超标样品;抑制率大于50%时,为农残超标样品。

检测结果计算公式

抑制率=

:对照组10miN后与10miN前吸光值之差

:样本10miN后与10miN前吸光值之差

注:对照的比色杯中用3mL提取试剂代替样本提取液

2.2 速测卡法与配套PR-3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的检测方法

2.2.1 样品预处理

取表面干净的果蔬5g,剪成约1cm,放入加有5mL纯净水的烧杯中,用玻棒或振荡器搅动约1~2miN,使样品与水充分接触。同时,用纯净水做一空白对照。(注意:每剪成一个样品,剪刀要洗净后方可处理另一样品,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2.2 检测方法与步骤

1)接通电源,达到设定温度后,仪器自动提示。

2)将速测卡透明膜揭去,红色药片向上插入试纸,白色药片置于加热器上方。

3)分别用滴管吸取少量提取液,在试纸白端分别滴上2滴提取液。

4)按下启动键,开始加热至TEMP时,蜂鸣器响一声和自动进行TIME1倒计时,完成倒计时后,蜂鸣器响3声,合上前盖,仪器进入倒计时TIME2,完成倒计时TIME2后,蜂鸣器连续发出响声,提示开前盖,停止加热。

5)打开速测仪上盖,观察和记录速测卡上白色药片的颜色变化,蓝色为阴性,浅蓝色为弱阳性,白色为强阳性。

2.2.3 注意事项 见仪器说明书。

2.3 酶抑制率法与PR-410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的检测方法

2.3.1 试剂准备

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2.3.2 检测操作步骤

1)取2g样本(非叶菜类取4g),切碎。

2)加入20mL提取试剂,震荡1~2miN,倒出上清液,静置3~5miN。

3)于平底小试管中加入50μL酶、3mL样本提取液、50μL显色剂,在37~38℃下培养30miN。

4)待测的平底小试管内加入50μL底物,倒入比色杯内进行仪器测定。

5)检测结果计算公式:

抑制率=

:对照组3miN后与3miN前吸光值之差

:样本3miN后与3miN前吸光值之差

注:对照的比色杯中用3mL提取试剂代替样本提取液。

6)结果判定。检测结果以抑制率(%)表示,抑制率<70%为阴性,抑制率>70%为阳性。

2.4 酶抑制率法与配套台湾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的检测方法

2.4.1 试剂准备

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2.4.2 检测操作步骤

1)取1g样本,切碎。

2)以2mL缓冲液进行萃取3miN,萃取液静置2miN。

3)于96孔检验盘内加入50μL样品萃取液(以50μL缓冲液当对照组)、50μL酵素,静置3miN。

4)3miN后加入50μL受质及显色剂混合液,于412Nm波长下,读取吸光值因时间(2miN)变化之斜率。

5)由吸光值变化速率与对照组之差异计算其抑制率,抑制率超过35%之样品为阳性。

3 结果

3.1 分别使用速测仪对不同浓度的单标样品和混标样品进行检测

4种不同的的仪器相对不同的农药灵敏度各不相同:PR-3速测仪、NC-800速测仪灵敏度较适中;台湾速测仪对克百威的灵敏度较高,但对甲胺磷的灵敏度相对偏低;RP-410速测仪对对硫磷的灵敏度较高,但对甲胺磷的灵敏度相对偏低;四种仪器对敌敌畏的灵敏度都较高。

对不同浓度的混标(甲胺磷、对硫磷、克百威3种农药混合)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1)混合农药0.1mg/kg:采用台湾速测仪的抑制率为69.81%、70.96%、71.91%、71.6%、74.42%;采用RP-410速测仪其抑制率为3%、6.7%、0.4%、11.6%、15.1%、7.36%;采用PR-3速测仪其纸片颜色为蓝色、蓝色、蓝色、蓝色、蓝色;采用NC-800速测仪其抑制率为81.8%、82.6%、82.9%、80.5%、81.8%。

2)混合农药0.5mg/kg:采用台湾速测仪的抑制率为95.22%、95.22%、95.03%、91.69%、94.85%;采用RP-410速测仪其抑制率75.7%、74.3%、75.9%、72.2%、72.7%;采用PR-3速测仪其纸片颜色为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采用NC-800速测仪其抑制率为91.9%、90.6%、94%、92.5%、92.3%。

3)混合农药1.0mg/kg:采用台湾速测仪的抑制率为96.56%、95.78%、96.18%、95.35%、93.85%;采用RP-410速测仪其抑制率为79.7%、79%、81.3%、77.1%、77.6%、78.9%;采用PR-3速测仪其纸片颜色为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采用NC-800速测仪其抑制率为95.6%、97.1%、96.4%、95.8%、95.6%、96.1%。

结论:对3种混合标样进行检测,台湾速测仪、NC-800速测仪的灵敏度较高,RP-410速测仪、PR-3速测仪适中。

3.2 仪器(配套检测方法)的重现性、实测样品的符合率

1)重现性。用同一个样品提取液,在不同仪器上进行2次以上检测,看检测结果吻合情况。

2)符合率。样品同时用四种速测仪根据其对应的检测方法检测,再用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分析。

①重现性。本实验共检测50个样品,各检测2次,2次的结果不吻合情况为:台湾速测仪与配套方法1个,RP-41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3个,PR-3速测仪与配套速测卡法1个,NC-80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2个,仪器及配套方法重现性排名为a.台湾速测仪与配套方法及PR-3速测仪与配套速测卡法;b.NC-80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c.RP-41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②本实验从50个样品中抽15个样品用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为NC-80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的符合率最高,其次为台湾速测仪与配套方法、RP-41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PR-3速测仪与配套速测卡法因受提取液色素的干扰,符合率与前3种速测仪与配套方法比较稍差。

3.3 检测消耗时间的比较

1)台湾速测仪及配套方法。1批次可检测88个样品,每批次的培养时间短,为3miN,检测时间为2miN,前处理方法简单。

2)RP-410速测仪及配套方法。1批次可检测5个样品,每批次的培养时间长,为30miN,检测时间为3miN,前处理方法简单。

3)PR-3速测仪及速测卡片法。1批次可检测11个样品,每批次的培养时间适中,为10miN,检测时间为3miN,前处理方法简单。

4)NC-800速测仪及配套方法。1批次可检测5个样品,每批次的培养时间适中,为10miN,检测时间为3miN,前处理方法较复杂。

3.4 检测消耗试剂的成本比较

1)台湾速测仪及配套方法。理论上,检测单个样品消耗试剂成本为0.2元/个,试剂的保存条件要求较高,酶试剂配制后需冷冻保存,使用时重复解冻2~3次,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会失效。

2)RP-410速测仪及配套方法。理论上,检测单个样品消耗试剂成本为1.5元/个,试剂的保存条件较台湾速测仪的试剂稍低,酶试剂配制后需冷藏保存,存放时间30d,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会失效。

3)PR-3速测仪及配套速测卡片法。理论上,检测单个样品消耗速测卡成本为1.2元/个,速测卡保存方法简单,存放在干燥器或冰箱中,存放时间可达1年以上。

4)NC-800速测仪及配套方法。理论上检测单个样品消耗试剂成本为1.5元/个,试剂的保存条件较台湾速测仪的试剂稍低,酶试剂配制后需冷藏保存,存放时间30d,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会失效。

4 小结

4.1 结论

1)PR-3速测仪。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使用较为方便,一次可检测11个样品;检测所需时间短,操作简便,消耗试剂成本适中;样品提取液受色素的干扰,实测样品符合率与其他3种速测仪相比稍差。

2)台湾速测仪。检测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好,对色素的抗干扰能力强,一次可检测88个样品;实测样品符合率较好,消耗试剂成本低;酶活性不稳定,仪器购置成本高,且存放条件要求高。

3)RP-410速测仪。检测灵敏度较适中,对色素的抗干扰能力强,一次可测5个样品;实测样品符合率较好;酶活性较台湾速测机稳定,耗用酶试剂不多;培养时间长(30miN),重现性较低。

4)NC-800速测仪。检测灵敏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一次可检测6个样品;实测样品符合率好;酶活性稳定,前处理较复杂,且空白对照需单独检测。

4.2 速测仪及配套方法的推广应用

4.2.1 PR-3速测仪使用优势及存在问题

1)节约资金。仪器设备购置成本最低,是台湾速测仪的1/100,RP-410速测仪和NC-800速测仪的1/10;配套仪器和易耗品成本最低,速测卡购买和保存方便。其他速测仪的酶试剂配置时间会严重影响其活性,基层单位使用频率低,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2)容易保存。速测卡干燥常温下可以存放,无需冷藏保存。

3)操作简单,无须专业人员。一般人员经过1d的培训,即可操作使用仪器,并对结果做出准确判断。

4)使用方便,仪器使用交直流两用电源、汽车电源,可在室内、室外使用,检测人员可以直接带到市场、田间、车上使用;结果判断简单方便,无需读数。

5)检测量大,有12个通道,可同时检测12个样品。

6)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7)15miN内无任何操作,自动关机。

8)存在问题。仪器本身存在一定检测局限性,对一些含生物碱和色素含量高的农产品检测,有假阳性检出,相关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4.2.2 台湾速测仪及配套方法的推广优势及存在问题

①方法简单,检测量大,检测成本低。仪器具有96孔微盘测读仪,可同时测读标准96孔微盘内不同样本的吸光值,一次可检测88个样本,试剂消耗的成本较低。

②仪器内部有97条光纤设计,可依序测读每1孔内的样本,以减少孔与孔间的光线干扰。

③可连接电脑和打印机,由分析软件来控制分析过程及显示吸光值、画出标准曲线、换算浓度等分析功能,并能根据需要,直接打印出样本的吸光值及判断结果。

④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好,对色素的抗干扰能力强;与其它检测方法对照,该仪器及配套方法一致性较好。

⑤存在问题。仪器一次性投资较大。检测用酶需冷冻保存,且稳定性稍差;仪器须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存放和使用。仪器须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检测前试剂准备时间相对较长。

综上所述,PR-3速测仪及配套方法适宜于样品检测量大、检测时间要求短或检测现场流动性大的基层检测部门推广使用,台湾速测仪及配套方法适宜于样品检测量大、检测时间要求短,有一定经济能力,具有固定和良好检测场所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部门或基层检测部门推广使用。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14-01-09

安全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 篇3

应选择施用不对环境和蔬菜营养、品质等产生不良后果的肥料类型和种类。安全蔬菜生产中能够施用的肥料类型和种类可包括以下几种:

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料, 农家肥又包括堆肥、泥肥、饼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等。其中堆肥应符合NY/T394-2000《高温堆肥卫生标准》。商品有机肥料应符合NY/T5018中《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允许含量标准》。

微生物肥料包括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钾细菌肥料、磷细菌肥料以及复合型微生物肥料等。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数必须符合《微生物肥料》NY227中的要求, 卫生指标必须达到NY227中《成品无害化指标》要求。

无机矿质肥料包括无机氮肥、矿物钾肥、矿物磷肥。无机氮肥应选择施用铵态氮肥或尿素;磷、钾肥应符合NY/T394-2000卫生标准要求, 其中磷肥提倡施用锻烧磷酸盐, 杂质控制指标为:每含1%P205, As≤0.004%, Cd≤0.01%, Pb≤0.002%;钾肥提倡施用硫酸钾, 杂质控制指标为:每含1%K2O, As≤0.004%, Cl≤3%, H2SO4≤0.5%。

中微量元素肥料钙、镁、铜、铁、硼、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以单元素为主或几种元素配制的肥料。

2、肥料的合理施用

2.1 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不仅施用量要充足, 而且必须做到无害化。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施用准则》要求生产安全蔬菜, 应当选用正式推荐用于安全蔬菜生产的并经过充分腐熟 (无害化处理) 的有机肥料 (如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农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 , 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2.2 合理施用氮肥

安全蔬菜生产中应优先选择施用按态氮肥和尿素, 一般不提倡单独施用硝态氮肥。生产中应根据产量指标, 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以获得高产优质的蔬菜。氮肥施用上应采取“前重后轻”的措施, 其中1/3用于基施, 2/3用于追施, 叶菜类、根茎类等一次性收获的蔬菜应当执行不少于30天的安全间隔期。为降低和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 可采用氮抑制剂, 如双氰胺来抑制土壤消化细菌的活性, 从而达到减少土壤和蔬菜硝酸盐含量积累的目的。

2.3 平衡施肥

开展蔬菜平衡施肥, 改变传统盲目的施肥为定量、科学的施肥, 充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蔬菜产量, 改善蔬菜产品品质, 提高施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实现以最少的投入, 取得最佳的效益。做到氮、磷、钾和钙、镁等及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搭配, 使各种营养元素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达到全价营养, 避免蔬菜产品过量累积硝酸盐。

2.4 增施生物肥

合理施用生物肥料, 包括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 如根瘤菌类肥、固氮菌类肥、解磷菌类肥、解钾菌类肥及几种菌类的复合肥, 有助于土壤中营养元素肥效的提高, 减少化肥施用量。在微生物作用下, 产生和分解蔬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物, 既能供给氮、磷、钾营养元素, 又能供给作物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钴、硅等十几种中微量元素, 而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释放, 受微生物的调控, 能够较理想地满足蔬菜作物对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要求。长期施用可达到用地养地两结合之效, 能逐年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变土壤理化性状, 明显提高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综合作用, 用的时间越长, 地力越肥, 增产越多, 是一种可持续良胜循环, 同时又是一种既能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 又能保持蔬菜高产的技术措施。

2.5 采取科学施肥方式

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用药技术 篇4

一、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农药

1. 生物农药,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抗药性慢等特点。如生物杀虫剂BT、阿维菌素等真菌杀虫剂。

2. 昆虫病毒杀虫剂及昆虫信息素类(如性诱剂)等。

3. 现代概念的植物源农药,即对害虫有拒食、驱避、阻碍发育,干扰生殖等特异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如印楝素、川楝素)。

4. 昆虫生长调节剂。通过阻碍害虫脱皮,干扰发育起到控制作用,对人及高等动物无害,对天敌影响小,对环境安全,如抑太保、除虫脲、扑虱灵等,新品种如灭蝇胺、米满等。

5. 高效、速效、低残留药剂。如拟除虫菊酯类,如四溴菊酯防治蔬菜害虫稀释浓度可达8000~10000倍,且低残留,安全间隔期短。

6. 新型杀虫剂。这类杀虫剂的结构、作用机理独特,对抗性害虫高效,如吡虫啉,此外阿克泰是新一代的强内吸、低毒、高效杀虫剂,防治粉虱具有特效,稀释浓度提高达5000倍。

二、科学用药的原则

1. 对症下药。

在充分了解农药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防治病虫害种类,选用合适的农药类型或剂型。

2. 适期用药。

对病害要求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控制其发病中心,防止其蔓延发展;对虫害则要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虫害达到高龄期防治效果就差很多。生物农药作用较慢,使用时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

3. 科学用药。

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蔬菜生长前期以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混用或交替使用为主,生长后期以生物农药为主。使用农药应推广低容量的喷雾法。

4. 选择正确喷药点或部位。

施药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确定植株不同部位为靶标,如霜霉病的发生是由下边叶开始向上发展的,早期防治霜霉病的重点在下部叶片,可以减轻上部叶片染病。蚜虫、白粉虱等害虫栖息在幼嫩叶子的背面,因此喷药时必须均匀喷叶背面。

5. 合理混配药剂。

一般各中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可以混用;酸性农药之间可混用;碱性农药不能与其他农药混用;微生物杀虫剂不能同杀菌剂及内吸性强的农药混用。

6. 严格按照期限执行农药安全间隔。

蔬菜安全生产方法与技术探讨 篇5

1 蔬菜产品中可能残留的有毒、有害物

当前, 蔬菜可能残留有毒、有害物主要有砷、砷化物和重金属, 有害微生物, 植物激素和保鲜剂, 亚硝酸盐, 农药等五大类。

1.1 砷、砷化物和重金属的成因和危害

残留在蔬菜上的砷、砷化物和重金属来源于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工业“三废”。工业“三废”污染蔬菜基地里的土壤、水源、空气后, 蔬菜植株就会吸收“三废”含有的二氧化硫、氟化氢、砷、砷化物、汞、铅、铬等有害物, 蔬菜砷、砷化物和重金属含量就会超标甚至大大超标。

砷被认为是肺癌和皮肤癌的致病因素;砷化物的毒性很大, 属于高毒物质。汞对人体的危害也很大, “水俣病”由汞污染食品所致。铬也被认为是致癌物质。荧光增白剂含有铅等重金属, 被人体吸收后会降低免疫力, 加重肝脏负担, 成致癌因素。

1.2 有害微生物的成因和危害

残留在蔬菜上的有害微生物来源于被医药、人畜粪尿和城乡生活污水污染的灌溉水。含有大量有害微生物的污水流入河流、渠道, 再流入蔬菜地, 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就会吸收有害微生物, 造成污染[1]。速生叶菜生产过程中泼浇含有有害微生物的人粪尿, 污染更为严重。

胡萝卜欧文氏菌、植物致病性假单胞菌能引起食物中毒和使人、动物感染而发生传染病。黄单胞菌能引起传染病。李斯特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 引起人体发热、头痛、胃肠道症状。

1.3 植物激素、保鲜剂的成因和危害

残留在蔬菜上的植物激素来源于喷施在西红柿、西葫芦、西瓜等瓜果类蔬菜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主要是促坐果和催熟的2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保鲜剂来自为保持蔬菜新鲜度、保证加工品不变质而刻意添加的化合物[2]。

植物激素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 但过多食用植物激素喷施的蔬菜产品肯定会伤害身体。用在蔬菜上的保鲜剂甲醛易对人体致癌, 强酸性保鲜剂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可以灼伤人的消化道, 损伤黏膜。

1.4 亚硝酸盐的来源和危害

残留在蔬菜上的亚硝酸盐来源于施用在蔬菜上的化肥。有些菜农为了提高产量, 大量使用无机化肥尤其是无机氮肥, 不仅导致蔬菜组织内硝酸盐大量积累, 而且造成地下水的高度富盐基化。

亚硝酸盐通过蔬菜产品进入人体, 与人体血红蛋白反应, 使人中毒缺氧患正铁血红蛋白症、肠原性青紫病, 诱发胃癌、肠癌、膀胱癌、甲状腺肿瘤等病害, 此外, 还易导致婴儿先天畸形。亚硝酸盐还可间接与次级胺结合形成强亚硝胺, 诱导消化系统癌变[3]。食管癌发病率与当地饮食中亚硝酸盐含量有关。

1.5 农药的成因和危害

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来源于防治蔬菜病虫害而喷施的化学药物。长期不合理、超剂量施用农药, 害虫和病原菌种群的抗药性逐年增强, 抗药性的增强又迫使农户不断加大农药的用量和次数, 提高了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大量不合理使用农药, 还会杀死大量害虫天敌, 破坏蔬菜地的生态环境。

农药若经口、吸呼道或皮肤接触而进入人体, 就会导致腹痛、头痛、恶心、倦怠、神经麻痹乃至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报告, 全世界每年有300多万人农药中毒, 20万人死亡。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蔬菜, 造成慢性中毒, 影响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破坏肝脏功能。

2 推行无公害生产, 减少或消除蔬菜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区的环境治理, 为蔬菜生产打造一个土壤、灌溉水源、空气重金属背景值较低、无工业“三废”、无新生污染源的产地环境。蔬菜从业人员应从各个层面积极推行蔬菜的无公害生产, 减少直至消除残留在蔬菜上的有毒、有害物, 提升产品质量。

2.1 加强“三废”治理

对排放工业“三废”的工矿企业, 政府采取责令停业、强制搬迁、开展污水处理等措施, 阻止“三废”排放, 确保蔬菜生产区土壤、大气、水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

2.2 切断有害微生物源

对畜禽养殖场开展专项整治, 集中收集医药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和人畜粪尿, 进行生态处理, 达到国家无害化后再排放, 切断蔬菜生产的有害微生物源。

2.3 调控激素、保鲜剂的用量

应有效控制西红柿、西葫芦、西瓜等瓜果类蔬菜坐果、成熟时植物激素的用量, 低剂量、低浓度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确保蔬菜激素含量不超标。农业执法部门应强化新鲜蔬菜储藏、运输、加工过程中保鲜剂使用的监管, 打击喷洒甲醛等有毒、有害保鲜剂的行为[4]。

2.4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农技部门应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采集蔬菜基地的土壤样品, 开展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的测试, 测定有益元素的丰缺状况和供肥能力。菜农应根据各类蔬菜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肥料特性, 按照“重在底肥、合理追肥、多用有机肥、控制氮肥、保持肥力平衡”的方法, 施用磷、钾及钙、镁等微量元素的适宜配比的肥料。在农产品收获前20 d内禁止施化学肥料。

2.4.1 施足基肥。

多施有机肥, 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透水性和养分, 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有益微生物的种类、活性。叶类蔬菜, 定植前施腐熟有机肥60~75 t/hm2, 加施磷酸二铵450~600 kg/hm2、硫酸钾450~600 kg/hm2。茄果类蔬菜, 定植前, 施优质农家肥75 t/hm2、磷肥750 kg/hm2。瓜类蔬菜, 定植前, 深埋条施腐熟鸡、鸭粪30~45 t/hm2或猪粪45 t/hm2, 加“中慈”牌蔬菜专用肥2 400 kg/hm2。

2.4.2 适度追肥。

叶类蔬菜, 前期和中期追施缓效肥料, 追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5 t/hm2及草木灰750~1 500 kg/hm2或三元复合肥150 kg/hm2;后期追施速效碳酸氢铵300~450kg/hm2或尿素150 kg/hm2。茄果类蔬菜, 第1穗果膨大后进行第1次追肥, 追施纯氮270~300 kg/hm2、磷肥225~240kg/hm2、钾肥240~255 kg/hm2, 第2、3、4穗果膨大到后, 再分期追肥, 适当增加肥量;每次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瓜类蔬菜齐苗后、摘芯后, 施尿素75 kg/hm2;中后期, 根据作物长势和生产需要, 加强肥水管理, 每7~10 d, 用广丰牌二氧化碳颗粒剂根外滴管叶面追肥。

2.5 综合防治蔬菜病虫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的原则, 开展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

2.5.1 农业防治。

选种抗病抗虫强的优良品种。采取日光晒种、温水浸种、药剂拌种对种子消毒。实施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等不同类别的蔬菜合理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栽培, 避免连作而引起土传病害的发生。每季蔬菜采收后, 深耕翻土, 深埋枯藤、残枝、落叶、落果。采用嫁接育苗技术, 开展蔬菜生产, 如黄瓜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育苗, 防止枯萎病的发生。

2.5.2 生物防治。

推广应用Bt乳剂、农抗120等生物农药, 采取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病毒治虫、以病毒治病毒的方法, 利用有益生物消灭有害生物, 开展病虫害生物防治。

2.5.3 物理防治。

在蔬菜大棚四周架设防虫网, 隔离菜青虫、小菜蛾、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降低虫口密度。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的成虫。悬挂黄色捕虫板, 粘捕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悬挂蓝色捕虫板防治棕榈蓟马。大棚放置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芯和75~90个/hm2小菜蛾性诱盆, 批量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的雄性成虫, 减少害虫交配机会, 减轻防治压力。

2.5.4 化学防治。

若农业、生物、物理防治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 精准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低用量农药, 化学防治蔬菜病虫害。要及时用药, 对症下药, 各种农药混用、交替使用, 提高药效。防治白粉病, 可用30%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 或40%氟硅唑乳油4 000倍液, 或10%苯醚甲环唑 (世高) 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 苗期烟熏法为主, 每标准棚可用45%百菌清烟剂100 g, 于傍晚由里到外点燃后闭棚烟熏 (切忌明火烟熏) , 次晨适度启棚通风, 隔7~10 d熏1次;花果期可用50%腐霉利可湿粉1 500倍液, 或50%异菌脲可湿粉1 000倍液细喷雾。防治瓜类疫病, 可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 000倍液, 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 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 可用5%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 或10%氟虫双酰胺1 500倍液, 或1%甲维盐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 可用10%氟虫双酰胺 (龙灯福先安) 1 500倍液, 或5%氯虫苯甲酰胺 (普尊) 1 000倍液, 或5%虱螨脲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烟粉虱, 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 或3%啶虫脒1 500倍液喷雾。防治瓜绢螟, 可用10%氟虫双酰胺, 或20%氯虫苯甲酰胺3 000倍液喷雾。

摘要:分析蔬菜产品中可能残留的有毒、有害物种类、危害成因, 提出采取治理“三废”、切断有害微生物源、调控激素和保鲜剂用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以指导蔬菜安全生产。

关键词:蔬菜,安全生产,有毒有害物,残留,无公害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黄成.瓠瓜嫁接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2011 (8) :22-23.

[3]单英杰, 石伟勇, 马国瑞.大棚蔬菜施肥新技术[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蔬菜安全检测抽样技术 篇6

1 酶抑制法

1.1 检测原理

在环境特定的情况下, 有机磷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相应功能, 即催化水解过程的基本功能, 同样,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也有相同的抑制作用。蔬菜和水果中农药的浓度越大, 它的抑制能力也会相对增强。对其进行抑制的基本原理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或者有机磷和乙酰胆碱酯酶经过化学反应后就抑制了酶的活性, 如果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Ach E经过相应的化学反应后就抑制不了酶的活性。Ach E和样本经过化学反应后抑制了酶的活性, 说明蔬菜或者水果中包含着对人体神经有害的物质, 反之, 没有抑制酶的活性, 说明蔬菜和水果中基本没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1]。在进行试验的时候所采用的试剂分别是显色剂、缓冲液、底物以及胆碱酯酶。

1.2 检测步骤

把样本, 即蔬菜或者水果的样本取出来, 擦掉上面黏着的泥土和水之类的东西, 取出1 g样本之后将其切碎, 如果不是带叶的蔬菜就取出2 g。在取出的样本里面加入5 m L缓冲液, 并摇晃2~3 min不等, 将提取液倒出静置5 min, 接着给比色杯内加入样本的提取液和酶, 分别为2.5 m L、100 μL, 10 min后加入100 μL显色剂, 然后加入100 μL底物, 将两者充分混合后再进行比色, 比色环节必须在412 nm长的波长下进行。酶抑制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抑制率 (%) = (△AC-△AS) /△AC×100

式中, △AC是对照样本3 min后与3 min前吸光值之差, △AS是被测样本3 min后与3 min前吸光值之差。

1.3 判定结果

当对酶的抑制率<50%的时候, 在蔬菜和水果上农药残留的数量就会趋近于没有;当抑制率在50%~70%之间的时候, 蔬菜或者水果中存在这2 种农药残留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当抑制率≥70%的时候, 表示这2 种农药残留肯定是存在的。通过一些气相色谱仪等检测工具进行定量定性监测的时候, -10%~110%之间的数字就表示其抑制率必须保持的范围, 假如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说明这个操作过程是错误的, 必须把检测过程再重新来1 遍。

1.4 结果判定标准

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准确判定就必须遵照相关仪器测得的数据, 每个测定仪器都有规定的测定范围。很多速测法可以通过目测的方式进行农药残留物的测定, 即颜色会把阳性和阴性数据显示出来。超标是阳性的, 比如在使用速测灵I型和新灵的时候, 检测液体的颜色逐渐从紫色变成无色时就表示超标, 如果紫色根本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变化不明显, 仍可以看出是紫色液体, 说明农药残留没有超标, 即显示阴性。速测卡颜色的变化也会显示超标和不超标, 速测卡如果完全变为蓝色就表示农作物残留没有超标, 如果速测卡的颜色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就表示农作物残留超出了标准规定的范围。还有一些检测仪的亮灯颜色变化也会体现出超标和不超标的情况[2]。

1.5 试验结果和分析

在整个研究试验中, 采用了快速检测方法即酶抑制法进行了对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监测, 最后确定了农药残留浓度。本文主要采用酶抑制法, 依据国家标准《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GB/T 5009.199—2003) 》和行业标准 《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 (NY/448-2001) 》和化学检测法做了相关的对比试验。酶抑制法能快速检出被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 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粮食、茶叶、水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进行的快速检测中, 适用于各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工商、技术监督、卫生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种植基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学校、环保部门、宾馆、酒店等领域[3]。

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之时, 采用了气相色谱的方法对酶抑制法的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 通过检测结果来看, 阳性的结果符合率明显大于阴性结果符合率, 阳性的是83%, 阴性的是77%。在室内温度和湿度都进行严格的控制之下, 即室温控制在25~28℃, 室内湿度控制在50%的时候对试验结果进行测定, 这次选取的是对这4种有机磷反应较为灵敏的RP_410型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仪, 这个测定仪可以检测到0.5 mg/kg, CL-1型农药残留测定仪再对农药残留进行测定, 测定结果是有0.5 mg/kg, 甲胺磷和久效磷的测定数据都相对较大, 分别为1、2 mg/kg。换一种检测方式检测到的结果也不同, 利用新灵对甲胺磷、敌敌畏进行测试时, 可以检测到1 mg/kg, 也可以检测到4 mg/kg的氧化乐果。甲胺磷、敌敌畏、久效磷可以用速测灵I型检测到3 mg/kg, 也可检测到5 mg/kg的氧化乐果。速测卡的检测标准最差是6 mg/kg。

2 化学试剂速测法

2.1 检测原理

研制金属离子催化剂, 利用这种金属离子催化剂使得像磷酸酯之类的有机农药进行催化水解, 最后水解成为磷酸和醇。有机磷农药在强催化剂和监测液B的催化之下, 分解形成了磷酸和醇。然后对颜色呈紫色的检测液A进行研究, 这样有机磷进行水解之后的产物和检测液A进行反应之后, 颜色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即紫色最后会逐渐变浅, 最后呈无色状态[4]。

2.2 检测步骤

首先, 取3~4 m L蒸馏水或者洁净水, 如果没有具体测量的物品, 可以在包装中找出塑料测试盆, 把纯净水倒入塑料测试盆的1/5 的位置;然后, 把有柄的蔬菜叶片取出来2~3 片, 要求蔬菜叶片舒展, 接着清洗叶面, 注意要在纯净水通了吸管之后用吸管进行清洗。接着, 再取出一个吸管, 把三角瓶中存储的紫红色液体吸取出来, 在盆子里滴2 滴, 摇晃使之混合均匀, 然后再取出塑料瓶中存储的黄色液体, 并将这些液体吸取4 滴, 滴入到盆子内部, 经过振动摇晃后静置5~10 min后再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2.3 结果判断

如果这几种液体混合之后颜色都变为无色, 则说明这些蔬菜中有机磷的含量大幅度超出了标准量, 是不能进行食用的, 否则将会产生中毒现象。如果一次测定还不能满足相应的测定结果, 那么可以对这项内容重复测定3~4 次, 以得出比较实用的结果。

3 速测方式的技术指标

化学速测法是根据有机磷农药的氧化还原特性进行检测的方法。有机磷农药比如磷酸酯、二硫代酸酯、磷酸胺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为磷酸及醇等, 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 使显色剂的紫红色褪去变成无色。其检测步骤为:取农药溶液3~4 m L, 加入紫红色显色剂液体2 滴混匀。再加入黄色催化剂液体4 滴静5~10 min, 如果液体褪色则表示农药残留超标。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是化学反应, 相对生化方法稳定, 操作简便无需培训, 一次可做多个样品, 检测所需时间短。该方法的缺点是在临界点附近颜色变化不很明显, 主要针对几种有机磷农药敏感, 且易受一些还原性物质的干扰[5]。速测卡法和分光光度法是国家标准快速检验方法规定的2 种快速检测的生化方法。本仪器采用了最快捷、最简单的速测卡法。速测卡中的胆碱酯酶 (白色药片) 可催化靛酚乙酸酯 (红色药片) 水解为乙酸与靛酚。由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使催化水解后的显色发生改变, 利用速测卡法测量显色的不同, 即可判断果蔬样品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情况。

按照已经得到的相关数据结果和使用相关仪器的技术资料, 对几种速测方法进行比较, 比如灵敏度、成本、重现性、检测速度、操作过程等。就速测卡来看, 没有较高的灵敏度, 所需要的成本非常高。而惠康速测仪的劣势是重现性较差, 新灵和SN-IA型速测仪的优点是比较明显的, 即检测速度相当快, 灵敏度相对较高, 操作实行起来简单方便, 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 ZYD-NP6 和OK-C10 的优点和缺点都较为明显, 其优点都具有较为宽阔的检测对象, 重现性也相对较好, 但是缺点是操作试验的过程太过复杂, 对酶的保存条件也有较高要求, 而且结果也会随着环境、组织液的色素、操作技巧等发生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受到的影响较大[6]。

4 结语

就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来看, 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的方法主要有2 种, 一种是色谱法, 另外一种是速测法, 本文主要针对速测法中的2 种进行了概述。酶抑制法和化学速测法主要是定性分析化学残留, 针对含有过高浓度农药残留的蔬菜或者水果进行药性检测, 以防止在农产品之中由于过高的农药残留物而导致的中毒事件的发生。酶抑制法和化学速测法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其他诸如色谱法之类的速测方法也有其特定的优势和特点, 因此, 在环境的需要发生相关变化的情况下, 可以将速测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 以达到最终速测效果实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丹, 王俊红, 曾正宏.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C]//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扬州:[出版者不详], 2009.

[2]赵建伟, 岳永德, 汤锋, 等.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 :82-87.

[3]郑斌, 黎其万, 邵金良, 等.温度对酶抑制法测定蔬菜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 2012 (3) :108-109.

[4]曹赵云, 牟仁祥, 吴俐, 等.程序升温大体积进样和解卷积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32种农药残留量[J].色谱, 2014 (12) :1390-1399.

[5]王秋渝, 张福金, 尹鑫, 等.普通白菜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定量限的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 (6) :40-41.

蔬菜安全检测抽样技术 篇7

1.1仪器

台湾速测仪、RP-410速测仪、NC-800速测仪、PR-3速测仪、气相色谱仪。

1.2样品

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敌敌畏、克百威、涕灭威的标准样品、蒸溜水。

1.3实验条件

严格按照仪器的相关操作要求和使用条件。

2实验方法

将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的浓度分别配制成0.1、0.5、1.0、1.5、2.0mg/kg, 将敌敌畏、克百威、涕灭威的浓度分别配制成0.1、0.5、1.0mg/kg。按要求进行测定, 对不同农药在各种仪器上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台湾机的阳性标准为对酶抑制率≥35%;RP-410的阳性标准为对酶抑制率≥70%;NC-800阳性标准为对酶抑制率≥50%;PR-3速测仪其结果判断是根据药片颜色变化深浅 (蓝→白) 进行的目测判断。

2.1酶抑制率法与配套NC-800速测仪的检测方法

2.1.1试剂准备

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2.1.2检测操作步骤

2.1.2.1样品提取

取2g果蔬样品 (叶菜剪成宽度为1cm左右的菜样, 块根菜取1cm左右的表皮样品) 放入三角瓶中, 加入10m L (1万μL) 缓冲液, 振荡提取 (摇动) 2mi N后, 用滤纸在另一个三角瓶上干滤, 滤出清液即为待测试液。

2.1.2.2对照测试

在1 c m比色皿中, 用微量移液器加入酶100μL, 加入缓冲液2.50m L (2500μL) , 混匀;微量移液器加入显色剂100μL, 用微量移液器加入底物20μL;摇匀后, 及时放入仪器样品池, 按“对照测量”键进行测试。

2.1.2.3样品测试

在1cm比色皿中, 用微量移液器加入酶100μL, 加入待测试液2.50m L, 混匀;静置10mi N后, 再加入显色剂100μL, 微量移液器加入底物20μL。摇匀后, 及时放入仪器样品池, 按“样品测量”键进行测试。

2.1.2.4测试结果的判断

样品的抑制率在40%~50%时, 为可疑农残超标样品;抑制率大于50%时, 为农残超标样品。

检测结果计算公式

:对照组10mi N后与10mi N前吸光值之差

:样本10mi N后与10mi N前吸光值之差

注:对照的比色杯中用3m L提取试剂代替样本提取液

2.2速测卡法与配套PR-3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的检测方法

2.2.1样品预处理

取表面干净的果蔬5g, 剪成约1cm, 放入加有5m L纯净水的烧杯中, 用玻棒或振荡器搅动约1~2mi N, 使样品与水充分接触。同时, 用纯净水做一空白对照。 (注意:每剪成一个样品, 剪刀要洗净后方可处理另一样品, 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2.2检测方法与步骤

1) 接通电源, 达到设定温度后, 仪器自动提示。

2) 将速测卡透明膜揭去, 红色药片向上插入试纸, 白色药片置于加热器上方。

3) 分别用滴管吸取少量提取液, 在试纸白端分别滴上2滴提取液。

4) 按下启动键, 开始加热至TEMP时, 蜂鸣器响一声和自动进行TIME1倒计时, 完成倒计时后, 蜂鸣器响3声, 合上前盖, 仪器进入倒计时TIME2, 完成倒计时TIME2后, 蜂鸣器连续发出响声, 提示开前盖, 停止加热。

5) 打开速测仪上盖, 观察和记录速测卡上白色药片的颜色变化, 蓝色为阴性, 浅蓝色为弱阳性, 白色为强阳性。

2.2.3注意事项

见仪器说明书。

2.3酶抑制率法与PR-410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的检测方法

2.3.1试剂准备

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2.3.2检测操作步骤

1) 取2g样本 (非叶菜类取4g) , 切碎。

2) 加入20m L提取试剂, 震荡1~2mi N, 倒出上清液, 静置3~5mi N。

3) 于平底小试管中加入50μL酶、3m L样本提取液、50μL显色剂, 在37~38℃下培养30mi N。

4) 待测的平底小试管内加入50μL底物, 倒入比色杯内进行仪器测定。

5) 检测结果计算公式:

:对照组3mi N后与3mi N前吸光值之差

样本3mi N后与3mi N前吸光值之差

注:对照的比色杯中用3m L提取试剂代替样本提取液。

6) 结果判定。检测结果以抑制率 (%) 表示, 抑制率<70%为阴性, 抑制率>70%为阳性。

2.4酶抑制率法与配套台湾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的检测方法

2.4.1试剂准备

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2.4.2检测操作步骤

1) 取1g样本, 切碎。

2) 以2m L缓冲液进行萃取3mi N, 萃取液静置2mi N。

3) 于9 6孔检验盘内加入5 0μL样品萃取液 (以50μL缓冲液当对照组) 、50μL酵素, 静置3mi N。

4) 3mi N后加入50μL受质及显色剂混合液, 于412Nm波长下, 读取吸光值因时间 (2mi N) 变化之斜率。

5) 由吸光值变化速率与对照组之差异计算其抑制率, 抑制率超过35%之样品为阳性。

3结果

3.1分别使用速测仪对不同浓度的单标样品和混标样品进行检测

4种不同的的仪器相对不同的农药灵敏度各不相同:PR-3速测仪、NC-800速测仪灵敏度较适中;台湾速测仪对克百威的灵敏度较高, 但对甲胺磷的灵敏度相对偏低;RP-410速测仪对对硫磷的灵敏度较高, 但对甲胺磷的灵敏度相对偏低;四种仪器对敌敌畏的灵敏度都较高。

对不同浓度的混标 (甲胺磷、对硫磷、克百威3种农药混合) 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如下。

1) 混合农药0.1mg/kg:采用台湾速测仪的抑制率为69.81%、70.96%、71.91%、71.6%、74.42%;采用RP-410速测仪其抑制率为3%、6.7%、0.4%、11.6%、15.1%、7.36%;采用PR-3速测仪其纸片颜色为蓝色、蓝色、蓝色、蓝色、蓝色;采用NC-800速测仪其抑制率为81.8%、82.6%、82.9%、80.5%、81.8%。

2) 混合农药0.5 m g/k g:采用台湾速测仪的抑制率为95.22%、95.22%、95.03%、91.69%、9 4.8 5%;采用R P-4 1 0速测仪其抑制率7 5.7%、74.3%、75.9%、72.2%、72.7%;采用PR-3速测仪其纸片颜色为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采用NC-800速测仪其抑制率为91.9%、90.6%、94%、92.5%、92.3%。

3) 混合农药1.0 m g/k g:采用台湾速测仪的抑制率为96.56%、95.78%、96.18%、95.35%、93.85%;采用RP-410速测仪其抑制率为79.7%、79%、81.3%、77.1%、77.6%、78.9%;采用PR-3速测仪其纸片颜色为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采用NC-800速测仪其抑制率为95.6%、97.1%、96.4%、95.8%、95.6%、96.1%。

结论:对3种混合标样进行检测, 台湾速测仪、NC-800速测仪的灵敏度较高, RP-410速测仪、PR-3速测仪适中。

3.2仪器 (配套检测方法) 的重现性、实测样品的符合率

1) 重现性。用同一个样品提取液, 在不同仪器上进行2次以上检测, 看检测结果吻合情况。

2) 符合率。样品同时用四种速测仪根据其对应的检测方法检测, 再用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 (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分析。

(1) 重现性。本实验共检测50个样品, 各检测2次, 2次的结果不吻合情况为:台湾速测仪与配套方法1个, RP-41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3个, PR-3速测仪与配套速测卡法1个, NC-80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2个, 仪器及配套方法重现性排名为a.台湾速测仪与配套方法及PR-3速测仪与配套速测卡法;b.NC-80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c.RP-41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 (2) 本实验从50个样品中抽15个样品用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为NC-80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的符合率最高, 其次为台湾速测仪与配套方法、RP-410速测仪与配套方法, PR-3速测仪与配套速测卡法因受提取液色素的干扰, 符合率与前3种速测仪与配套方法比较稍差。

3.3检测消耗时间的比较

1) 台湾速测仪及配套方法。1批次可检测88个样品, 每批次的培养时间短, 为3mi N, 检测时间为2mi N, 前处理方法简单。

2) RP-410速测仪及配套方法。1批次可检测5个样品, 每批次的培养时间长, 为30mi N, 检测时间为3mi N, 前处理方法简单。

3) PR-3速测仪及速测卡片法。1批次可检测11个样品, 每批次的培养时间适中, 为10mi N, 检测时间为3mi N, 前处理方法简单。

4) NC-800速测仪及配套方法。1批次可检测5个样品, 每批次的培养时间适中, 为10mi N, 检测时间为3mi N, 前处理方法较复杂。

3.4检测消耗试剂的成本比较

1) 台湾速测仪及配套方法。理论上, 检测单个样品消耗试剂成本为0.2元/个, 试剂的保存条件要求较高, 酶试剂配制后需冷冻保存, 使用时重复解冻2~3次, 酶的活性会降低, 甚至会失效。

2) RP-410速测仪及配套方法。理论上, 检测单个样品消耗试剂成本为1.5元/个, 试剂的保存条件较台湾速测仪的试剂稍低, 酶试剂配制后需冷藏保存, 存放时间30d, 酶的活性会降低, 甚至会失效。

3) PR-3速测仪及配套速测卡片法。理论上, 检测单个样品消耗速测卡成本为1.2元/个, 速测卡保存方法简单, 存放在干燥器或冰箱中, 存放时间可达1年以上。

4) NC-800速测仪及配套方法。理论上检测单个样品消耗试剂成本为1.5元/个, 试剂的保存条件较台湾速测仪的试剂稍低, 酶试剂配制后需冷藏保存, 存放时间30d, 酶的活性会降低, 甚至会失效。

4小结

4.1结论

1) PR-3速测仪。检测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使用较为方便, 一次可检测11个样品;检测所需时间短, 操作简便, 消耗试剂成本适中;样品提取液受色素的干扰, 实测样品符合率与其他3种速测仪相比稍差。

2) 台湾速测仪。检测灵敏度较高, 重现性好, 对色素的抗干扰能力强, 一次可检测88个样品;实测样品符合率较好, 消耗试剂成本低;酶活性不稳定, 仪器购置成本高, 且存放条件要求高。

3) RP-410速测仪。检测灵敏度较适中, 对色素的抗干扰能力强, 一次可测5个样品;实测样品符合率较好;酶活性较台湾速测机稳定, 耗用酶试剂不多;培养时间长 (30mi N) , 重现性较低。

4) NC-800速测仪。检测灵敏度较高, 抗干扰能力较强, 一次可检测6个样品;实测样品符合率好;酶活性稳定, 前处理较复杂, 且空白对照需单独检测。

4.2速测仪及配套方法的推广应用

4.2.1 PR-3速测仪使用优势及存在问题

1) 节约资金。仪器设备购置成本最低, 是台湾速测仪的1/100, RP-410速测仪和NC-800速测仪的1/10;配套仪器和易耗品成本最低, 速测卡购买和保存方便。其他速测仪的酶试剂配置时间会严重影响其活性, 基层单位使用频率低, 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2) 容易保存。速测卡干燥常温下可以存放, 无需冷藏保存。

3) 操作简单, 无须专业人员。一般人员经过1d的培训, 即可操作使用仪器, 并对结果做出准确判断。

4) 使用方便, 仪器使用交直流两用电源、汽车电源, 可在室内、室外使用, 检测人员可以直接带到市场、田间、车上使用;结果判断简单方便, 无需读数。

5) 检测量大, 有12个通道, 可同时检测12个样品。

6)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7) 15mi N内无任何操作, 自动关机。

8) 存在问题。仪器本身存在一定检测局限性, 对一些含生物碱和色素含量高的农产品检测, 有假阳性检出, 相关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4.2.2台湾速测仪及配套方法的推广优势及存在问题

(1) 方法简单, 检测量大, 检测成本低。仪器具有96孔微盘测读仪, 可同时测读标准96孔微盘内不同样本的吸光值, 一次可检测88个样本, 试剂消耗的成本较低。

(2) 仪器内部有97条光纤设计, 可依序测读每1孔内的样本, 以减少孔与孔间的光线干扰。

(3) 可连接电脑和打印机, 由分析软件来控制分析过程及显示吸光值、画出标准曲线、换算浓度等分析功能, 并能根据需要, 直接打印出样本的吸光值及判断结果。

(4) 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 重现性好, 对色素的抗干扰能力强;与其它检测方法对照, 该仪器及配套方法一致性较好。

(5) 存在问题。仪器一次性投资较大。检测用酶需冷冻保存, 且稳定性稍差;仪器须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存放和使用。仪器须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检测前试剂准备时间相对较长。

蔬菜安全检测抽样技术 篇8

昆明气候温和, 病虫害发生率也较高, 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 质量安全控制、监管难度较大。《规程》提出, 在绿色安全蔬菜栽培过程中, 应选用优质、高产、商品性好、有市场前景、抗逆性强、抗耐病虫害的蔬菜良种, 避免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达到少用或不用农药的目的。明确要建立田间档案, 实行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控制。

《规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全市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水平, 加快蔬菜标准化生产步伐, 增强昆产蔬菜市场竞争力, 有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市还将根据辖区蔬菜生产情况, 制定分品种的技术操作规程。

上一篇:电压无功综合控制下一篇:高考前的准备